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精选(九篇)

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

第1篇: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一、有无一种教师的哲学

对教师的哲学这一问题的探讨,首当其冲面临的问题就是,到底有没有一种所谓的“教师的哲学”,我们又应从何种意义上来界定教师的哲学?关于有无教师的哲学,可以借用美国教育哲学家索尔蒂斯的话来回答:“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一样,他也应当有自己的教育哲学”。而我们所说的教师的哲学,是指他在“哲学地思考”,像哲学家般地反思、抽象、批判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思考教育的目的、内容、方式方法抑或自己和学生的思维方式。

(一)教师的哲学是教师的为师之道

长期以来,有两种理路决定了对教师身份的界定,一是将教育教学视为技术性、操作性的活动从而认为教师是技术性、操作性的“工匠”;二是将教师视为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被动接受者。这两种理路基本构成了教师理解的现代图景。而此种理解,既误解教育,又曲解教师。前者无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的实践活动,后者则漠视教师之作为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因素。教师为师为道,端在其哲学,而非在其知能巧技。

韩愈在《师说》中说,“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只有道之所存,才有师之所存,何为道?《易经》云:“形而上者谓之道。”朱熹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大道无形,实指世界的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道对于学问修养极其重要,求道、悟道是一个人最高的学术和人生追求。对于教师而言,师之所以为师,是因为有道的存在,道之不存,师将焉在?哲学作为求道、问道之学,即为教师存在之必要条件。

教师的哲学并非某种哲学思想之演绎,亦非某种哲学流派或哲学观念之实验。教师的哲学是教师个体在教育实践(实验)中所形成的个体的、反思的、实践的哲学,是教师以一定的哲学思想和哲学方法为基础,在个人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通过批判反思教育理论、研究教育问题、感悟教育真相而形成的属于个人的教育智慧、信念与信仰。所谓教师的哲学并非要求教师成为职业哲学家,而是教师必须哲学地思考教育。

教师的哲学的形成有三个必要的条件,一是来自于他者的教育理论、教育知识、哲学思想、哲学方法这些作为哲学信息和他者经验的“名词性”哲学;二是教师所亲身参与的以一定的教育实践生活作为其哲学的发生场;三是自我对教育实践、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反思、观照、批判这些哲学实践过程层面的“动词性”哲学。简言之,教师哲学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哲学知识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进行批判、反思的过程中形成的个人哲学,甚至这种反思与批判的哲学思考本身就是教师的哲学。

(二)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哲学

教师针对教育问题所进行的反思与批判,需要进行哲学上的价值判断,而不仅仅是科学上的事实判断。做科学上的事实判断,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方式出发,终究可以获得一致的结论,达成某种程度的一致的意见。做哲学上的价值判断,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进行,判断的标准是因人而异的,甚至同一个人对同一个问题的判断标准又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变化,因此价值判断的结论必然是多元化的,哲学问题在不同的哲学家之间很难取得一致性的认可,即使是同一个哲学家,其对同一个哲学问题的判断也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发生变化。当人们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难时,“如果对于产生困难的原因有各种不同的诊断,又有各种不同的应付困难的建议,也就是说,如果兴趣的冲突多少体现在不同的人群中,那么,就必然产生背道而驰的、互相对抗的哲学派别”。遭遇问题的不同,以及对问题的不同解释,导致了哲学体系的“个别化”、“个人化”,“从不存在唯一的哲学,而只存在各种不同的哲学,尤其是哲学思考”。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哲学,都可以对哲学问题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而且每个人又会做出与别人不同的价值判断。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每位教师的教育活动背后都隐含着他的个人哲学,每一种教育活动背后都有一个哲学的假设。教师的哲学以原初的状态隐藏于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是行动的前提和基础。每位教师无时无刻不在进行选择、判断、反思等哲学思考。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没有一个适合所有教师的方法或技术,即使同一个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活动也没有一个适合所有教育活动的方法或技术,但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有一种居于方法和技术上位的哲学,这种哲学会帮助教师在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技术,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进行反思、批判。教师所拥有的个人哲学会帮助教师在类似的情景或活动中做出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选择,这样而不是那样的价值判断。

(三)教师哲学的主要特点

1.个人化

教师哲学是波兰尼意义上的个人知识。在波兰尼看来,所有的科学领域都需要“人类实在的、必不可少的求知能力”以及“它们对识知行为的热情参与”,包含着一个使一切真实知识得以形成的一个“个人系数”。教师的个人哲学也部分地属于金岳霖意义上的“元学”,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非名言之域。金岳霖在《论道》中严格区分了哲学研究的知识论态度和元学态度,他认为,“知识论底裁判者是理智,而元学底裁判者是整个的人。”教师哲学正是这种意义上的个人哲学,它包含了教师的理智与情感、教师的人格、教师整个的人。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的、内在化的“识知”,而不是死的、僵化的“知识”,它包括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个人主观感受、理解和体验以及教师从其他渠道获得的客观的、规律性的教育知识,也内在地包含着教师个人的经验、习惯、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师的工作环境是一种个人化场域,绝大多数情况下要独自应对,面对各种教育情境、教育问题,需要教师个人独立做出分析、判断和选择。教师的哲学必然以教师个人为载体,是“以道观之”,又是“以我观之”。不被个人化、不具有个人性的哲学,不能被教师个人所运用,对于教师是没有意义的哲学。从这个意义上,公众的教育哲学、专业的教育哲学只有转化为个人的教育哲学,才能称得上是教师的哲学。

2.实践性

教师哲学的实践性根源于教育的实践本性。教师的哲学是智慧之学,教师的智慧体现于实践中,是运用知识、经验、能力、技巧等解决实践问题的本领。对专门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教师而言,教师的哲学是实践性的、应用性的,是关于如何去做的哲学是要拿来用的哲学;是为了实践而哲学,而不是为了哲学而哲学。教师的实践是与特定的时、空、人、物相联系的情境性活动,时、空、人、物在教育过程中又会互相激发产生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具有很强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无法完全对要采取的策略和行动进行提前预设,即使一些提前的预设也要顺应情境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做出直觉性的、创造性的、即时性的调整和应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无条件的、不假思索地照搬和遵从某种先在的教育理论或学说,而是能够对教育情境和个人条件做出“审时度势”的判断,对要采取的策略做出明智而合理的选择。教师的哲学成之于实践,用之于实践。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哲学不是静态的,而是根据教育过程中发生的情境性变异不断进行改造、重组的,是在运用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教师的哲学产生于解决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的问题的需要,教师的哲学不像专业哲学家的哲学那样以理论的形式表现自己,教师的哲学是通过教育实践表现出来的并首先表现为一种实践方式。

3.内生性

教师的哲学由教师自悟、自得、内在生成,而非外铄。“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庄子·大宗师》)道可以感知却不可以口授相传,可以领悟却不可以面见。“然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于其君;使道而可进,则人莫不进之于其亲;使道而可以告人,则人莫不告其兄弟;使道而可以与人,则人莫不与其子孙。然而不可者,无它也,中无主而不止,外无正而不行。由中出者,不受于外,圣人不出;由外入者,无主于中,圣人不隐。”(《庄子·天运》)个人哲学的生成必须自己亲身进行,任何的其他人都不能代替。期望、信仰、知识,“这些东西不能像砖块那样,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也不能像人们用切成小块分享一个馅饼的办法给人分享”。个人哲学的生成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活动”,别的无论什么人都不能代替。“只有在参与社会实践中经历痛苦、磨难,经过感情的升华而达到深造自得的境界,才是真正的自得”。

二、教师为什么要拥有自己的哲学

关于教师为什么要拥有自己的哲学的讨论,不妨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假设:如果教师没有自己的哲学,对他的教育实践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反之,如果教师拥有自己的哲学,对他的教育实践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一)教师无哲学之“失”

斯宾塞说:“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进行真正的教育。”在斯宾塞看来,如果教师不能哲学地思考,即便掌握了好的教育方法也还是会失败,甚至好的方法正是失败的原因,“完美的工具到了没有训练的手中就成为不完美结果的根源”。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很多人可以应付教师的工作。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复杂化之后,需要运用判断、创造、智慧上的共鸣、分析能力去进行合理的教学时,就需要一个哲学的头脑,因此,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进行这样的教育。正如费希特所说,“没有哲学,教育技能将永远不能达到对其自身完全清楚的认识。因此,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交错的,如果有一方没有另一方,便都是不完全的、不适用的。”

教育的问题根本上都是哲学的问题,教育问题的解决要从哲学那里得到一般性的指导,从一般教师到教育决策者,从教育的细微层面到教育的宏观层面,都需要哲学的指引。如果我们不去考虑普通哲学的问题,我们就不能批判现行的教育理想和政策,或者提出新的理想和政策。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人类存在的所有问题都需要哲学指引。针对哲学对于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意义,杜威也做过类似的假设,“倘使人类没有教育哲学,对于教育事业必定不去研究、不去思想,但看人家怎么教,我也怎么教,从前怎么教,现在也怎么教;或学他人的时髦,或由自己的喜欢,成一种循环的无进步的教育”。王国维也说过,“试读西洋之哲学史、教育学史,哲学者而非教育学者有之矣,未有教育学者而不通哲学者也。不通哲学而言教育学,与不通物理学、化学而言工学,不通生物学、解剖学而言医学,何以异?”法国哲学家兼教育家富耶甚至仿效柏拉图为不懂哲学的教师挂了一个免入牌:“我不和柏拉图一样梦想哲学家一定要做帝王,我却希望哲学家必定做教育家。在教育的门墙,必定要写着:‘不明哲学者免进。’”

由这个假设得出的另外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就是:研究教育必须要研究哲学。列奥·施特劳斯在讨论何为自由教育时引用柏拉图的话说:“最高意义的教育是哲学。”既然教育的问题最终都是哲学的问题,那么,研究教育问题就不能也无法绕开哲学。这个论断反过来也成立。杜威曾说:“任何有理性的人都能想到,哲学研究可能集中在作为人类最高利益的教育上。”教育也必须进行这样的哲学思考,“除非对学校教育在当代生活中的地位能进行像哲学工作所提供的那种广泛的和同情的考察,使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富有生气,否则,学校教育的工作往往成为机械的和经验主义的事情”。

当教育最终走向哲学之后,哲学所研究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集中在教育上。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杜威才说,“如果我们愿意把教育看作塑造人们对于自然和人类的基本理智的和情感的倾向的过程,哲学甚至可以解释为教育的一般理论”。同时,教育也具有验证哲学思考的功能,“凭借教育的艺术,哲学可以创造按照严肃的和考虑周到的生活概念利用人力的方法。教育乃是使哲学上的分歧具体化并受到检验的实验室”。

(二)教师有哲学之“得”

柏拉图曾对何为真正的哲学家做过这样的界定,“这些人,我指真正的而非假冒的哲学家,周游列邦,高高在上地俯视人寰”。周游列邦、高高在上地俯视人寰,也就是能透过睿智与辩证之眼通观一切存在的本质。教师具有了这样的哲学之智,他的视域会因此变得宽广,更具穿透力,对教育事实、课堂事件关注的广度和深度都会得到极大的拓展,他会注意到过去视而未见、熟视无睹的和被“错看”的事实。这样他才能擦亮学生的心灵之眼,才足以透过辩证的方法启示学生走出迷局,获得真知灼见,透彻了解事物的本质。

教师的哲学是教师的自我修正机制,具有重要的错误修正作用。教师的哲学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了解,从而帮助教师完成自我转化,“这种转化不是从理论到实践或者从实践到理论,而是从不合理性到合理性,从无知和习惯到理解和反省的转化”,以确保教师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地点,以适当方式采取适当的行动。

一个教师具有什么样的哲学直接决定了他会在教育实践中持有什么样的主张、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具有什么样的偏好、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正如乔治·F·奈勒在《教育哲学》导论中所说,“个人的哲学信念是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的唯一有效的手段。”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随时会运用到自己的哲学,同时也受到自己哲学的制约。教师只有具备了这样的哲学,他才能知道什么是好的、正确的和值得做的,并用这样的信念指导他的教育活动。“教育者,必有哲学或教育哲学修养,而后能理解教育之意义,教育之价值。”当教师在教育中遇到问题时,需要对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决策时,他自身的观念、信念、信仰就会左右他的行为,影响教师对方法、技术的抉择。

三、教师哲学的生成路径是什么

哲学研究离不开教育,教育也不能没有哲学,教师就是哲学家。我们不能要求每位哲学家都成为教师,但需要每位教师都成为哲学家。教师哲学的生成路径必然隐含在教育问题的研究之中、哲学史的发展之中、哲学智慧的形成之中。

(一)沿着教育问题的研究路向展开

教育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中的困难和冲突,而这正是哲学地思考这些问题的目的之所在。正是为着影响人生行为这个目的,哲学将自己的思考结果反哺教育,“教育为我们提供一个优势的地位,从这里把哲学上的讨论深入到对人生的意义上,这是和哲学讨论的专门意义不同的”。哲学最终要反哺教育,回归教育,回归到对人的智慧进行影响的起始目标上来。既然哲学上的问题是起源于教育的,讨论这些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必然地要在教育中去实验、尝试。杜威曾得出哲学起源于教育的结论,“欧洲哲学是在教育问题的直接压力下(在雅典人中)起源的,这一点使我们有所启发。”

从历史上看,那些哲学家在建立了他的哲学体系以后,往往都会反身从事于教育系统的建立。“中国古代的哲学家首先是教育家,几乎没有例外。他们一方面从事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思考和研究与教育有关的各种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就使得他们成了哲学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是教育思想。哲学家们一方面通过对教育的思考来表达自己基本的哲学信念,另一方面又通过教育来检验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问题研究的路径也就是哲学发展的路径,这种发展路径实际上也明示了教师个人哲学生成的路径,即要像历史上那些哲学家、教育家那样,针对教育上的问题去做哲学的思考,在研究教育问题的过程中生成自己的哲学,最后将这种哲学运用于教育。

(二)复演哲学发展的过程

在“过去两三个世代内”出现哲学与教育的分离,主要缘于分工的细化。作为教师,要想达到完满的状态,需要去思考哲学问题。一个教师对哲学问题的思考,是对于古老教师角色的回归,也是古老的哲学问题向教育的回归,这种回归是一个复演的过程。做一个完满的教师要从头思考人类历史上那些哲学家兼教师曾经思索过的问题,复演哲学发展的历程,并在复演中生成个人的哲学。正如生物进化几亿年的历史被压缩在人的胚胎发育的十个月之内一样,人类走过的哲学历程也需要被压缩在一个人一生的哲学思考、哲学学习之中。

这种必要的复演是哲学不同于科学之处。科学上的问题,一个人解决了,便是全人类永久地解决了,他人可复制、可重复、可借用。哲学上的问题永远也没有结论,所得到的都是一些假设。而且哲学问题会在不同的人身上反复出现。一个人、一代人身上解决了的问题,会以另一种面目在其他人、另一代人身上重新出现。因此,问题的解决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一个又一个人不断地从头再来,需要对同样的问题不断地、反复地做哲学上的思考,需要不断地重新布局、从头开始。人类的哲学认识是无限的反复运动又是“无限的前进运动”。教师个人的哲学发展、形成对于哲学史来说,又是一种对哲学问题、哲学传统的不断复归。就教师个人来说,对于教育的认识、哲学思考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不断生成的,它表现为“实践——生成——再实践——再生成”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的,在实质上是动态发展的。复演哲学发展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个内在的、螺旋发展的生成过程。一个教师可能不断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思考,思想不断从不同视角复归同一个问题,但是得到的结论、形成的认识必定是不断被重组和改造的。

(三)由知识向智慧的转化

教师即哲学家,要求每位教师都应该是古希腊意义上的智者,饱含学识又富有智慧。但是,很多教师往往是有学识的无智者,因此,如何转识成智就成为一个教师哲学生成的重要命题。

转识成智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个人哲学形成的一个重要路径,是在认识过程中由知识向智慧的转化。早在先秦时期老庄对于“为学”与“为道”的讨论就触及了转识成智的问题,魏晋哲学的主要命题更是专门围绕转识成智展开,隋唐时期“转识成智”是佛教唯识学成佛理论的核心,唯识宗首先使用了“转识成智”这一术语,并具体讨论了如何实现由染而净、由迷而悟、由分别的意识活动向无分别的智慧的转化。冯契提出,“实践基础上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表现为由无知到知、由知识到智慧的辩证发展过程。”这种看法就蕴涵着从无知到知与从知识到智慧的两次认识上的飞跃,知识只有经过飞跃才能转化为智慧。转识成智的实现方式是通过“理性的直觉”,“绝对的、无条件的、无限的东西是哲学理论思维所探究的东西,在探究中,通过转识成智的飞跃,顿然之间抓住了,就是‘悟’,就是哲学上的理性直觉”。

通过转识成智要实现两个方面的重要转化,即冯契提出的“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哲学理论,一方面要化为思想方法,贯彻于自己的活动,自己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又要通过身体力行,化为自己的德性,具体化为有血有肉的人格”。就教师而言,进行转识成智,不仅要将公共的教育理论进行个人化的转化,自身与方法融为一体,能够在实践中自如地运用,成为解决教育问题的良方;而且还要做更高层次的转化,将其化为自己的德性,从而提升至道的境界,并在教育实践中体现自己的德性,使教学成为德性的体现,能创新教育方法、创新理论,这就是所谓的“有真人而后有真知”。

四、教师如何形成自己的哲学

教师形成自己的哲学需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不断碰撞、反思、提升,通过“由理入道”、“由技进道”、“顿悟成道”的交互作用,最终达致理想的境界。

(一)“由理入道”

“由理入道”是获得个人哲学的理论途径,也就是通过理论学习形成自己的哲学。形成教师的个人哲学要学习哲学史和哲学思想,虽然教师的哲学不是哲学家的哲学,也不是哲学知识和哲学史,但这些是教师哲学的必要起点和可资利用的资源。教师通过学习哲学家的哲学思想获得哲学理性和哲学启示,训练自己的哲学思维。或者说,当我们寻着人类思想的足迹走过一遍,便可完成自己精神上的再生。当然,要真正拥有自己的哲学还必须用哲学、做哲学。“由理入道”是一个“由知到行再到真知”的过程,知而后行是前半段,行而后知是后半段。这个过程由一种理论出发作为一个启动点,将之应用到实践中,并根据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其进行批判、反思,在批判与反思的基础上,产生对理论的新认识,进而形成个人的哲学。

在“由理入道”的过程中,教师的哲学生成于某种理论,这些理论以显性的、隐性的形式包含在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教学材料、教学设施以及学校制度、学校的总体安排之中。这些理论以“先知”的形式构成教师教育实践的一个起点,但是,教师对理论的运用并非是简单的、规则性的运用,而是一种针对教育情境变化的灵活变通。不同的教师在相同的“先知”背景下,会发生实践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源于运用具体的教育理论过程中需要个人做出的各种判断。而判断力是不可教的,只能在实践中形成。正如康德所言:“虽然知性能用规则来进行教导和配备,但判断力却是一种特殊的才能,它根本不能被教导,而只能练习。”判断力在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就是反思与批判,我们通过反思与批判重构了理论,“以批判的方式对理论观点的真理性和适当性进行反思,通过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重构理论,并由此而更理智地控制实践”。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真知,还包括对“先知”和实践中所隐含的、之前未认识到的假设等表象之下的东西的理解和认识,视野的拓展以及将更多的被忽视或无视的东西纳入注意范围,形成实践智慧,从而对实践中发生的事件做出更加站得住脚的判断等。这种真知显现为一种事后真理,它是活的、会变化的,是在对理论的反思批判中生成的。因此,教师运用教育理论的过程也是做哲学的过程,是“由理入道”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是教师的哲学(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形成教师个人的哲学(主张)的过程。

(二)“由技进道”

“由技进道”是获得个人哲学的技术路径,也就是通过技术的熟练运用进入哲学之境。之所以可以“由技进道”,是因为技术中包含了大量“不可言说”的成分,这些不可言说的成分使技术部分地处于非名言之域,通过技术的练习和学习,领悟了这些不可言说的成分就可以由名言之域进入到非名言之域,即“由技进道”。

教师被严格界定为专业技术人员,其运用的技术既包含物质层面的技术,也包含理论、观念、经验、方法层面的技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掌握的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在杜威的理论体系中,经验之还不是真知,因为它尚处于名言之域,还没有进入非名言之域。经验性的技能必须加以提升,须进入道的层面。教师对教育方法、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其目标不单单在于方法和技术本身的进步和成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方法和技术的运用与反思提升哲学认识,由技进道。庄子认为,通过技术技艺可以悟道,技术技艺熟练之后可以帮助人跃升到道的境界。“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技兼于事,事兼于义,义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庄子·天地》)中国历史上这种通过技术的练习而悟道,对于技术的运用达到“化境”、“极境”、“道境”的案例不胜枚举。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通过技术的运用与练习而悟道,因悟道将技术的运用提升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对于悟道而言,技术的运用、练习这种亲身实践、体验与感悟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由技进道的方式是通过技术的练习,实现对技术的熟练驾驭,把技术整合到自身经验当中,达到一种人技合一的境界,这时技术完全融入人的身体之中,并引发身体发生一个飞跃性的转化。“每当我们将某种工具同化为身体的一个部分时,我们的身份就会发生某种改变,扩展而为新的存在模式。”教师的哲学不是空谈,要建立在教育方法、教育技术等实践层面的基础之上,但哲学不止于方法、技术和一般的理论,它要超越方法和技术。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教师正是通过方法和技术的熟练运用和反思之后的创造性运用获得感悟,形成了自己的个人哲学。当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之后,他们对教育方法、技术和技巧的运用更加纯熟、更上层楼,很多甚至还创造出了自己的方法、技术和技巧。

(三)“顿悟成道”

“顿悟成道”是指通过反思、顿悟形成教师自己的哲学。反思是哲学的思维方式,是对思想的思想。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有关顿悟、体证、玄览等思维方式,首先基于对道、性、心等的可传而不可授、不可言说的特点的认识,当要认识的对象涉及那种无象无形又无所不包的、非实体性的“本体”、“大全”、“绝对”时,就不能不抛弃概念和逻辑,采用悟或直观体证的思维方式,依靠整个心灵的功能去认识、发现、把握它们。顿悟不像西方哲学运用逻辑推理或分析、归纳、综合的方法一步一步按照严密的顺序进行,而是做大跨度的跳跃,在特殊、具体的直观感悟中整体性把握真理。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也证实,“顿悟式的问题解决含有‘突发性’、‘直指性’和(行为操作的)‘持续性’三个特征”。

第2篇: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哲学;哲学问题

一、哲学是什么

(一)传统教科书对哲学的解释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系统理论化的世界观等。

以上对哲学的定义表明上没问题,但我们知道教科书那些被定义了的东西就会变得固化,也许有人会这样认为:固化的定义利于理解;但我认为固定化便会失去活力,人们之所以想探究一门学问就在于它的神秘。很多初学者,爱用是非的观点来探讨哲学的问题,如某观点是错的或对的,但有些许研究的话,便知哲学无所谓对错,这些刻板印象往往都是受一些教学者的影响,所以单一的哲学角度去看待其它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一直为我们研究,便足以其思想合理性。

因此,给哲学以一种明确的定义是很不明智的,会陷入危险,这就是为什么没有一个哲学研究者会对哲学进行定义,他会以严密的逻辑推演方式或以商榷的语气来说哲学。因此自己的方式去做哲学才是正确的道路。

(二)对几种哲学定义的批驳

哲学最早起源于希腊语philosophia,它是由philo和sophia组成,译爱和追求、 智慧。所以结合就译为爱智慧或追求智慧,谁能追求智慧呢?自然是人。据记载,最早使用philosophia和philosophos是南意大利学派的创始人毕达哥拉斯。在同西库翁或弗里阿西亚的僭主勒翁交谈时,使用了philosophia并称自己是philosophos,他还说philosophos才是追求真理的。因此,追求智慧的人也就归到了自由人的行列之中来。

哲学就是哲学史,即认为把整个哲学发展脉络弄清也就知哲学。我对该观点是否定的,首先把哲学当作历史来研究,就会把哲学和史学相混淆,而且研究量也是很大。其次真正做哲学的人都知道哲学在今天已不是保罗万象了;另外一个哲学家也不可能关注所有问题,他只会专注于他钟爱的领域,例如蒯英从不关心时事政治,他真正关心的是如何解决哲学难题和如何把思想表达得清。因此我们就不能采用史学的观点来研究哲学,哲学史应是有思维性和历史性并以历史性的内容来不断丰富哲学思维,最终实现哲学思想的活跃。

哲学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说法跟据是恩格斯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我们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恩格斯加了“特别是”和“重大的基本问题”限定词,因古希腊的哲学没完全体现,这个说法自然就犯了绝对化的境地。因为马克思哲学就是属于现代西方哲学的,它自然不是知识论哲学,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从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划为思维和存在。

哲学是科学之科学也是错误的。就拿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它虽然对学习和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但它是不能代替科学的,因哲学揭示的是世界最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而具体科学揭示的是世界特定领域的特殊规律。

(三)我所认为的哲学定义

我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它不需要佐证来证明自己是哲学。一方面哲学与其他学科是紧密联系的,这是毋庸置疑的,其他学科也需要哲学提供指导;不过哲学与其他学科是有区别的,各学科都有自己独到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问题。我想这一点也就只有哲学能做到,即用哲学的回答方式解答哲学是什么,表明上什么都没说,却真正体现了哲学的独到价值和本质。不过哲学是没有本质的规定性,所以我们都不应该将任何一种哲学模式来称作哲学。

哲学就是爱智慧或者追求智慧,这是早期古希腊哲学家的看法,苏哥拉底在当时被称作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在当时苏哥拉底喜欢对问题不断地追思以及不断地善于找问题。自己能够主动去追求智慧,便可以体现出一个人内心中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不管他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也不会选择放弃,这不是哲学的精神吗?我想可以做一个肯定的回答。

哲学会对语言错误运用,这是基于维特根斯坦在1933年前后在哲学笔记和讲座中所论述的内容而总结出来。另外我们也可推出哲学是一种澄清命题意义或语言意义的活动,语言在这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逻辑的产生把语言的表达问题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它清楚地认识到语言本身就是在对思想进行构建,所以很多分析哲学家们都认为,人从经验中获得了知识,而知识的构成是我们的知性能力和直观,但是知识的表达只能通过我们的语言才能完成,所以语言表达绝不仅仅只是一种工具,只有通过语言表达才能够表达和理解思想。

二、哲学的问题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哲学问题有其独特的性质,哲学问题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基本的问题,也是为大多数人所熟知的普遍问题;但哲学问题绝不是经验性的问题,因为凡是带有经验的问题往往我们可以用经验来回答它或者是否定它,而且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回答。例如我问:这支笔是什么颜色?视力正常的人会回答道这是什么颜色的笔,但对于色盲的人来说却是其它的颜色。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毋庸置疑的,这一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二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这两个基本方面也就构成了我们整个哲学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或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之所以是基本的问题,是因对其回答可以决定我们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例如我信神创论,那么我就会认为这个世界是存在神的,神创造出了人和万物。又或者我坚持世界进化的学说,必然我就不会同意神创造世界的看法,我们之所以相信神的存在,是想找到心灵的慰藉。我们从有神论和无神论的观点看问题,也能充分地体现我们对人生的基本看法。

(二)哲学的问题是关乎人的

海德格尔曾论述道:“哲学所探讨的东西是与我们本身休戚相关的,人或人的生命的本质就是哲学的,哲学在我们的生命最深处拨动着我们心灵之弦。或者说,哲学就存在于我们自身之内。或者更进一步说,人的存在就是哲学性的”。从中我们可看到海德格尔肯定了人在哲学中的决定作用,只有人才有理智,只有人才能根据环境的变化制造出有利于自己的工具,从而帮助自己更好的生存。也就只有人才有思想,比如我觉得思维缺乏时,我便会思考我是不是应该来补充我的思维又或者会常常思考:“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未来的我究竟应走向何方”。我想也只有我们人才会有这样的思想,思想是我们人类的本质属性和存在方式。

正是因为人会思想,才会去思考和行动,哲学便是对这一现实应运而生。所以哲学家们的工作就是为人服务的,虽然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人、不同的学说,但这些哲学家们实际上是以一种更好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问题例如。例如我们在提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众化,就是想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人们理解接受它;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关乎人的话,它就不会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不过如今哲学的研究者却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只关注到一个哲学家的思想是什么,却没认真考虑其思想的现实意义,又或只醉心于他自己的理想国,不顾其合理性的存在。因此,我觉得哲学应该回归正途,关乎于现实和人的生存,如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展自己和社会、面对社会日益动荡的今天人类究竟应该走向何方。

三、如何做哲学

(一)沉淀和挖掘

做学问,离不开深厚的知识积累,只有这样我们才有素材,若空空如也,那么根本不可能做好一门学问。由于哲学自身的特殊性,做哲学更需要沉淀。我们这里的沉淀不是指化学意义上的沉淀,我所说的沉淀一方面是指在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应多读原著。具体的过程是:首先读一些导论的书和文章,因为这些所说都是最显而易懂的理论。其次读原文加注释的书,我们初碰原文肯定存在诸多问题或理解有所偏差。最后读原著,在这里我们尤其需注意外文文献,因为不同翻译者可能会带有自己的感彩从而会导致我们对这一学说的错误理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重对生活经历的积累,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需要多关注一些事实,从实践中获得对生活的感悟,沉醉于书本的知识理论中是绝对不可能有所顿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仅有沉淀还不够,还需挖掘。所谓挖掘是指在做哲学中,我们能够把自己所内化的哲学知识运用到我们所想研究的问题和解释所遇到的问题中来。挖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一环,要想把这些沉淀挖掘出来就离不开我们平时的多思多虑,多和别人进行交流,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但需要注意不能投机取巧,必须要自己切实思考,做到真正脱离书本,直接面对问题本身,而不是选择去逃避。

(二)敢于怀疑和分析归纳

敢于怀疑的精神才能促使哲学不断地向前进步,学习和研究哲学因此要尤其注重方法,每做一件事都应多问为什么,如果我们对周遭的一切始终保持平常态度,那么我们对哲学的研究便会陷入到停滞之中。敢于怀疑最著名的当然要数笛卡尔,他的哲学第一个信条就是“怀疑一切”,他在《哲学原理》中说道“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他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态度并不是因为他挑剔,而是因为他相信感觉和理智有时会欺骗我们,他希望通过“怀疑一切”的方法把一切值得怀疑的东西排除出去,为我们的思考腾出空间。所以,笛卡尔的怀疑方法为休谟、康德等诸多哲学家运用。

分析归纳包括分析和归纳两个方面。摩尔:“分析就是给概念或命题下定义的方式”,所以分析就是把即将要分析的材料和概念按照性质或关系抽丝剥茧出来。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看清每个涵义在表达什么和推导出结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方法是不行的,分析是逻辑学家尤其重视的。所谓的归纳就是能把我们掌握细碎知识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总结出来,那么归纳推论就是指能从过去的经验例证去推导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的。科学的一些规律就是运用归纳方法得到的,通过归纳的方法可以不断地促进我们进步,如弗朗西斯.培根尤其重视归纳,他认为研究经验事物最为有效的工具应该是科学的归纳法,即运用“三表法”:具有表、差异表和程度表,完成了这三表的收集,我们就可以进行归纳。因此,培根的学说大大推动了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马克思称他为“整个近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参考文献:

[1] 胡军. 哲学是什么-《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 《西文哲学史》编写组. 西方哲学史[M]. 人民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第3篇: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 智慧 方法论 自由之境

中国哲学史上,大多数哲学家肯定了智慧的可能性,并积极建构智慧学说体系,冯友兰也不例外。在他看来,哲学是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认识以及对这种认识的认识,这也即是智慧。哲学不仅要认识宇宙,而且要反思自身,在认识宇宙与反思自身的过程中培养理想的人生境界。

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而智慧作为人类认识成果的一种形式,是在和知识的对照中显现其特征的。先秦时期,《老子》通过对“为学”与“为道”关系的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接触到了“知识”与“智慧”的问题。宋明理学讲“德性之知”与“见闻之知”,认为见闻之知只能“梏其心”,使人得不到真正的自由,而德性之知才能使人“体天下之物”。佛教更是主张“绝圣弃智”“离形去知”,消解世俗智。总地来说,冯友兰关于知识与智慧的关系,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即“超越”。他认为,哲学的概念与科学的概念不同,一种科学所说的是关于宇宙中一部分事物,而哲学所说的是关于宇宙之全体。可以说,知识是关于行下之学,智慧是关于行上之学,智慧的得到有赖于知识的积累,但又必须经过量变与质变的过程,智慧是知识的质变。形下重分,形上重合,知识是对世界作分门别类的研究,求精细,智慧则以宇宙整体为对象,求穷通;知识重冷静和客观,智慧则不仅求理智的了解,且求情感的满足,是一种人生的学问,需要整个人格来担当,它内在地具有知行合一的要求,而有如“道”的得到须借助直觉体会,智慧也是不可思议的,但对于这个不可思议者又必须思议,这就涉及到了行上智慧如何能得的问题。

从认识论、方法论的角度来考察智慧之可能性,就触到知识与智慧的转化,智慧如何能“得”的问题。如何能得,主要是理性直觉和理智的关系。在中国哲学史上,对于直觉和理智的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是“为道”,老子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谓为道的人太多了,直到无人谈虚论道了,而“道在物中”,大家都搞物,都为我、为道,所以我“无为而无不为”。“为道”即直觉,对整体的把握,只有为学才能达到为道,离开具体的事物讲抽象,道就不存在。按老子的观点,智慧的得到是一种“顿悟”。是一下子把握整体,不经过中介。他是从“破”的方面,以无为之道,以理性的直觉最终得到智慧。

冯友兰在纠正中国传统哲学忽视形式逻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从西方引进了现代形式逻辑和逻辑分析法,同时他也意识到了逻辑分析法在把握形上智慧方面的局限性,例如,对于“道”的把握,就必须与直觉体验相结合。所以,他尝试了将逻辑分析法和直觉体验二者相结合。关于哲学的方法论,冯先生认为形而上学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正的方法,一种是负的方法。正的方法的实质,是说哲学的对象是什么;负的方法的实质,则是不说它,因为有些哲学的对象是不能说的,很难用日常用语表达清楚,但哲学又必须表述,对于不可言传的东西,哲学家只能说它不是什么,或者用其他方法来暗示、烘托。

冯友兰认为,西方哲学所使用的方法是正的方法,中国哲学的语言表达方式则是负的方法。他认为,中国哲学家认为哲学的对象是很难用语言概念来表达的,因此不能用西方的那种方式来理解哲学,而应该用否定的,或是其它启示方式来间接地表达那不可表达的东西。他指出,中国古代的哲学著作比如《论语》《老子》采用的都是寥寥数语的语录和简洁明了的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等来表达最高的哲理。正因为如此,中国哲学家的著作表面上显得零散不成系统,语言不够明晰,较少概念化,然而这并不表明中国哲学就不叫哲学。相反,中国哲学著作中的对话、名言隽语、比喻例证等等,正因为明晰不足,所以才暗示有余,前者从后者得到补偿。他指出,构建形上学应该从“正的方法”入手,以“负的方法”结束,如果它不终于负的方法,它就不能达到哲学的顶点,但是如果它不始于正的方法,它就缺少作为哲学的实质的清晰思想。但是,由于“负的方法”是一种靠理智的直觉对不可思议、不可言说之形上学的领悟,所以是不可言传的。因此,冯友兰虽然非常推崇“负的方法”,但是在其学说中讲得最多的还是逻辑分析法,用得最多的也是逻辑分析法。“新理学”的形上学正是用此种方法构造而成的。

形上智慧不仅有理论的品格,还有实践的品格和存在的特征。这种把对天道的认识和人的存在合而为一,即是智慧之境。在天人合一的智慧之境,天道和人道是一气贯通的。李商隐有两句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意谓他年老时可以带着整个世界进入一只小船之中,退隐居于江湖之上。这整个世界就是他的精神世界,包含了他对于整个宇宙生命精神生活的理解与体会,这种理解与体会就是对于人类精神的反思。所以,当与整个宇宙生命的精神世界融于一体时,他也就是真正获得了自由。中国人常说人要有“安身立命之地”,这个“地”就是人的精神之地,是人们自己寻找的自由之境,有了这个地,人就可以安然自若的生存。冯友兰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对人的本质,人生价值的思考从而寻求人生的自由之境。这种哲学能使人的精神或能“经虚涉旷”而“廓然大公”,这也就圣人的境界。所以冯友兰执着地认为,哲学讲的是“使人成圣人之道”的学问。

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与基督教将超越的对象归属于外在人格化的神灵不同,中国儒道佛哲学的超越意识,是将超越的对象归属于内在的心源。所以,中国哲学的智慧是追求内在的,而非外在的超越,并不需要脱离现世的世俗社会。这种超越智慧叫“即世的超越”,“它既入世而又出世”。如果说有彼岸天国的话,那么彼岸就是此岸,天国就在人间,就在人心。正所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中国哲学的超越意识是真正的哲学意识,它不同于西方的宗教的超越,它不是宗教的,因为它是哲学的。在哲学里满足了对超现世的追求。冯先生把中国哲学所追求的超越境界称作“天地境界”,“天地”即“宇宙”,“天地境界”也就是“知天、同天、事天、乐天”,与“宇宙”合一的境界。这种中国哲学儒释道共同追求的境界,也是儒释道哲学的根本主旨所在。

总地来说,哲学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的能力,一是丰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它的内容是人类精神的反思,方法是理论思维,作用是锻炼、发展人的理论思维,丰富、发展人的精神境界,为人寻找自由之境。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2]洪治纲.冯友兰经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第4篇: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哲学;作用;无用

一、“哲学无用论”的局限之处

首先,从概念上入手,许多人认为哲学的概念模糊不清,上学时课本所教的知识哲学似乎是唯物和唯心两大思想之争,具体的哲学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些枯燥无味的概念和拗口的定律,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其实,这种看法实在是太狭隘了,哲学是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至于究竟什么是哲学,不同的哲学家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哲学一词源出古希腊文sophia,意思是“智慧”、“聪明”,有智慧的人叫“sophos”。按照苏格拉底的理解,这个词发生了变化,变成“philosophos”,“philo”是“爱”的意思,“sophos”是“智慧”的意思,两者合起来就是“爱智慧的人”的意思,所以“哲学”就是“爱智慧”的意思。这里的“智慧”不单指科学,而是包含世态万物的知识。在中国词典里的说法,“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最一般的规律,是对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其次,从内容上来看,哲学的一些理论和内容只是纸上谈兵,不如自然科学来得实在和具体。我们在怎么想、怎么做之前,不会先想一想哲学的原理,而是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和前辈们的经验来决定我们的行动。其实这种论调本身就是不可取的,哲学和自然科学之间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自然科学是专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现象的特殊规律的学科;而哲学则是研究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的学科。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哲学,在具体的工作和学习中,虽然我们没有直接去翻哲学资料和理论,但是我们的具体行为却都是哲学思想的实践。

再次,从哲学家的作用上分析,他们认为哲学家是最无法思考的人了,哲学家所谓的“对其他科学的指导”都是最简单的常识性的理论,没有几个科学家或者工程师是靠哲学取得成绩,所有的一切都要靠科学去解决。哲学家研究的问题,表面上好象并没有生产出关于那些问题和观念的知识,但是哲学家做的是思考如何使各种知识“有机地”搭配在一起形成一种合理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指导人们和谐充分地思考各种问题。

二、哲学的作用

哲学的直接性作用,源于人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意思的精神物,人天生具有思维、意识、思想等等诸如此类,这是人这一物种所特有的自然规律,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变化和发展而形成的独特性和特殊性。同时,人类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又是哲学的具体内容的一种具体实践方式和表现形式,可以说等同于人类本身。人活着的终极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人与物的差别,而非去抹煞和忽视这个差别,这也可以说是人活着的最高意义、价值或境界。尽可能地去表现和体验人与物的这个区别,做人类所特有事情,就是尽可能地去获取和满足人类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所必需的精神需求。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人活着需要有思想,有见解。哲学的直接性作用也可以称为精神作用,作为人生存生活的目的、核心,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世界观、解释世界相联系。哲学的间接性作用又可以称为物质作用,作为人生存生活的手段、工具,间接为人的生存生活服务,与方法论、改造世界相联系。人虽然是精神物,但归根结底是物的一种,只不过是物的一个特殊,一个具体而已。人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否则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工作学习就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保障。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需要各种哲学思想和哲学理论来具体指导的,也就是说要充分发挥哲学的作用。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同时,认识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我们所谓的哲学,就是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关于实践的规律性的认识,是对我们以后的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的,这是哲学的间接性作用的重要内容。

第5篇: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哲学;人文性;思考

哲学,按照词源有“爱智慧”的意思,是对普遍而基础的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哲学家,即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人才。哲学具有认识功能、实践功能、批判功能以及创新功能等,它的价值不容小觑。语文教学是适合将哲学渗透其中的一门课程,这一方面体现了语文和哲学之间交叉的艺术性、审美性、哲理性;另一方面也表现在哲学对语文作品思想内涵破解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例如,语文教学内容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天人合一等艺术手法与存在主义哲学都是强调人的感受、体会、想象,在言语表达上都追求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然而,由于受到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过于僵化和模式化,照本宣科的现象较为普遍,令学生呆板死记,不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发挥不了学生潜在的聪明才智,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语文的热爱。语文学科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近年来工具性的重要性被抬得越来越高,人文性被置于较为次要的地位。工具性的字词、阅读、写作等机械式练习,缺乏较为深刻的哲理,不利于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培养和对自我内心深处兴趣的挖掘。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语文的人文性又表现在“以文立人”,这里的“文”包括文章和文化两个方面,“立人”则意为通过语文教学过程的引导使得学生发现自我的与众不同,做最独特的自己的同时真正达到真善美的最终审美情感的要求,这关系着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目前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论的专家越来越多,可是对于语文哲学观的这种大方向研究却并不是很多。中学语文教材中其实选了部分中西方哲理的文章,但是大多数哲理只是被老师一带而过,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与深入,甚至有些老师自身对这些哲理的理解就不全面。这一现状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学实践从事者和语文教学理论研究者付诸相应的努力,推动中学语文教学顺应时展的潮流,从微观上促成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宏观上培养出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人才。

孙周兴教授在给七宝中学的哲学课上说到:“14岁以后的青少年,他们需要与智慧连接,需要思考人从哪里来这样的命题。否则,他们的人生很难找到定位。并且,如果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没有与高级智慧连接,那么当他们到了晚年,他们的身体终将因为这样的缺失而疾病缠身。”在法国,高中的所有学生进入大学之前都要参加哲学考试,只有通过哲学会考,才有资格进入大学。因为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独立的思考能力需要不断的练习才能形成,就像游泳一样,需要后天的努力练习。以上都说明了哲学对于中学生的重要性。将哲学渗透在语文当中,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哲学的认识功能、实践功能、批判功能和创新功能。学习语文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和能力,更是一种文化浸染和文化体验的过程。学习哲学同样如此。哲学是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中学生如果一旦掌握了哲学,哲学便会为他们认识其他学科提供认识逻辑和探究方法,指导他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和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挖掘自己深藏在内心的兴趣爱好。并且可以避免在高考志愿的选择上盲目跟风,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专业从而受益一生。

提前发现自己内心的呼唤,将会少走很多弯路。认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会随之增长,在对待学习、处理人际关系以及自己独立能力上都可以应付得较为自如。哲学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最能锻炼中学生思维,批判的思维使得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声,创新的思维使得学生敢于冲破桎梏,改变定势思维,在比较中促使其抛弃不可取的观念,这些对于提高中学生自身的信心以及自我肯定具有深远的意义。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高峰期,自我的意识处于萌芽与觉醒的时期,语文教师应该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去正确的引导与关爱学生,给予学生最基本的人文关怀的同时用语文与哲学的魅力去感染学生,锻炼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有鉴于此,特给中学语文教师以及语文教材的选定提一些小小的意见与建议:第一,语文教师自身要提高哲学修养,多阅读一些哲学理论和哲学名著,比如《中西方哲学史》、《纯粹理性批判》、《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等等。通过阅读哲学作品扩大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看待问题也会随之变得深刻,这样学生的思想也自然会受到良好的影响。第二,语文教师要给与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布置一些哲学类的主题作文,引导学生去思考,锻炼他们的思维。针对“练习过度”、“机械重复”的现状,相应地减少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健康成长。第三,语文老师在教学设计时可以用一段有哲理的话语或者故事进行整篇课文的导入。笔者前段时间在芜湖十二中听了一位语文优质课比赛冠军得主教师的课,她讲的是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这篇课文,通过展示与讲述幻灯片西西弗斯日复一日滚石上山的神话作为导入。从两个故事共同表达的“人的本质,人的努力和奋斗,人的追求和痛苦,人的信仰和挣扎,人的倔强和价值,人的聪明和命运,人的胆略和气魄,人的尊严和灵魂”的主题作为切入点,巧妙地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充分发挥的学生的主体作用。第四,在语文教材的选定上可以多增加一些哲学作品,中西方哲学应该都要涉及,哲人们的思想组成了人类的精神史,它是受教育者认识自身无法绕过的文化遗产。阅读赏析哲学经典是一条求智慧的道路。中学语文教材中中国古代哲人们,如孔子、老子、庄子等的文章较多,而西方哲人们,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的文章几乎没有。思想是无国界的,应当在中西方哲学作品的选择中寻找一个兼顾的平衡点。中学语文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在中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渗透哲学也是语文教育界急需关注的。通过哲学的学习,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完成一次次由“破”到“立”的过程,即破坏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不良的习惯,建立好的习惯,真正达到“以文立人”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

[2]方小缇:《浅论语文与哲学的关系》,《河南教育》(高校版)2006年第6期。

第6篇: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关键词:HPS教育;小学科学;人工智能

随着我国教育的迅猛发展,作为科学教育重中之重的小学科学教育逐渐开始被大众所关注,所以探索小学科学教育的新思路已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多年来,我国不断借鉴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理念与经验,并进行本土化研究,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一、研究背景

HPS教育作为西方20世纪80年代盛行的理论,引入中国已有20余年。作为极其受欢迎的教育理念,凭借着自身优势在中国教育课程改革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也为中国科学教育提供了新思路。

(一)HPS的概念界定

HPS的提出源自科学内部对科学反思和科学外部人员对科学本质认识的思考。最初,HPS指的是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和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两大学科领域,但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建构论流行后,科学社会学与科学知识社会学被引入科学教育,HPS逐渐演化成科学史(HistoryofScience)、科学哲学(PhilosophyofScience)和科学社会学(SociologyofScience)三者的统称[1]:科学史即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科学哲学则是对科学本性的理性分析,以及对科学概念、科学话语的哲学思辨,比如科学这把“双刃剑”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科学社会学则讨论科学处在社会大系统中,社会种种因素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技术、信仰等因素[2]。在国外,德国科学家和史学家马赫最早提倡HPS教育,突出强调哲学与历史应用至科学教学中的作用。我国HPS相关研究开始晚且研究规模较小,首都师范大学的丁邦平教授认为HPS融入科学课程与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的一个重要途径[3]。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必要性

运用科学史、科学哲学等进行教学是目前国际上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一种新趋势。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标志着我国科学教育步入了新阶段,其不仅要求达成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的相应目标,也要养成相应的科学态度,思考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融洽相处。该标准提出了“初步了解在科学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需要考虑伦理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提倡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提高保护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HPS教育与小学科学课程的结合是教学内容由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过程,是小学科学教育的新维度,改变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环境。将科学课程中融入HPS教育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研究科学知识是如何产生的,科学对社会的多方面影响以及科学和科学方法的优、缺点等。当《小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视为科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时,小学科学课程就有望成为HPS教育的天然载体,同时为小学科学课程渗透HPS教育提出了挑战。目前,我国小学科学课程虽已有部分设计融入了HPS教育理念,但该融入过程仍停留在表面,融入程度低,融入方式单一。所以,研究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十分有必要。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可行性

纵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将HPS教育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分为基于传统课堂模式的正式教育课程和基于科技馆、研学机构等的非正式教育课程。由皖新传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新媒体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三方通力合作、联合打造的《人工智能读本》系列丛书自出版以来已发行八万套,在安徽省多个市区的小学得以应用,是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上的一次全新探索。该套丛书分三年级至六年级共四套,涵盖了16个人工智能前沿研究领域知识点,每一节课都设有场景引入、读一读、看一看、试一试4个模块。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作为阐述新兴科技的读本,以亲切的场景对话和可爱幽默的插画等形式吸引了众多小学生的兴趣,不仅可作为学校科学课读本,也可以应用于课外场景。本文则以小学《人工智能读本》为例,对HPS教育进行初步摸索与实践,以期对小学科学教育带来教益。

二、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典型案例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实践的典型案例,侧重引导学生多维度、科学辩证地认识人工智能,内容包括机器学习、决策职能和类脑智能,以及人工智能的不同发展阶段,带领学生思考人工智能带来的伦理问题以及其他挑战,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研究将以《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为例,分析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的实践。

(一)科学史:提升课程趣味性

小学科学教育作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公众的重要步骤,提升过程的趣味性则十分重要。过去传统的小学科学教育注重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与探索欲,不利于公民科学素养的整体提高。而科学史作为研究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和科学知识的历史,已经逐渐渗透到科学教育中来。科学史常常介绍科学家的事迹,某一知识诞生所面临的困难和曲折过程,而将科学史融入课程可以带学生重回知识诞生的时刻,切身体会科学。读本作为在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利用科学史内容,以叙事方式可以将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的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在读本中融入历史,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帮助学生更加容易探求科学本质,感受科学家不懈努力、敢于质疑的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引入部分即以时间顺序展开,介绍人工智能的发展与面临的困境。在“看一看”中机器人索菲亚是否可以结婚的故事不仅为本章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提升了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还融入了科学与哲学,引发读者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

(二)科学社会学:提升课程社会性

科学社会学是研究一切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包含科学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科学的影响。科学是一种社会活动,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影响,比如蒸汽机的诞生表明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教育的课堂中融入科学社会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科学问题,还可以通过介绍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灵活、批判看待科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如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在介绍个人与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政府和环境这两个要素,使学生在更宏观的背景下,获得这样一种认知:环境与技术之间有一把“双刃剑”,个人与技术、政府与技术之间是相互促进的主客体关系。《人工智能读本》并不全是说教性质的文字,在“试一试”中的辩论赛环节让同学通过亲身实践,更加了解人工智能对于社会的多方面影响。通过对于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这一事实的了解,同学们可以更好地将学习知识与社会的背景联系在一起,深刻体会科学中的人文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科学哲学:提升课程思辨性

以往研究发现,国内学科教材中关于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内容较多而且呈显性,而对于科学哲学的融入内容不够,且不鲜明。[3]科学哲学融入科学教育无疑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辨性,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于科学正确而全面的认识。例如,《人工智能读本》六年级第四单元“人工智能伦理与其他挑战”中,引入人工智能伦理,通过介绍人工智能面对的挑战、人工智能的具体应对策略,让小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重视可能引发的法律和伦理道德问题,明白人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这些关系的准则。通过“读一读”先让学生明白伦理概念,再用一幅画让学生思考在算法的发展下,人类与机器人的关系如何定义,向学生传递树立人类与人工智能和谐共生的技术伦理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观,全面且思辨地看待科学,提升学生思辨性,进而提升科学素养。

三、HPS教育理念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实践建议

《人工智能读本》作为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儿童科普读物,着重引导小学生培养科学创新意识,提升人工智能素养,产生求知探索欲望。但《人工智能读本》作为HPS融入小学科学课程的初始,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充分、内容结合较浅等不足,为了将HPS教育更好融入小学科学课程,可从以下三方面加以改进。

(一)开发HPS教育资源

HPS教育需要教育资源的支撑。HPS教育资源来源广泛,无论是学生的现实生活,还是历史资料,都可以提供契机和灵感。《人工智能读本》中收集了大量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故事和现实案例,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从各个角度达到科普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进行HPS教育资源开发时,应当注意借助最新的信息与通信技术增强资源的互动性,如互动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科学可视化技术等。在传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图片文字讲解,实验演示及互动来开展。这种形式对于现实中能接触到的实验内容,如常见的动植物、可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等,比较容易开展。而对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知识,或者一些已经不存在的动植物,则只能通过图片视频进行展示,不容易进行实验展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则可以虚拟出世界万物,如不易操作的物理化学实验、已消失的动植物等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手段得以呈现。这些技术或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形象,或通过营造沉浸感以使学生有更佳的情境体验,或让学生与教学资源进行交互从而自定义内容,服务于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终极目的。

(二)对小学科学教师进行培训

HPS教育的关键是从社会、历史、哲学等角度对自然科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并不是将大量的内容或学科知识简单相加,这对教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人工智能教学领域常常出现“学生不会学、老师不会教”的状况,《人工智能读本》作为内容翔实有趣的读本可以弥补一部分缺失。但与此同时,也需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与知识储备。HPS教育理念不仅仅针对历史中的科学人物,所有的学生主体也是历史中的主体,他们也身处于社会中,并且对于生活中的各种科学现象有着自己的思考。所以教师身为引导者,需要注意到学生的思考,深入挖掘,鼓励他们对所思内容进行反思并付诸实践。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应当成为科学教师教育项目中的一部分,这能让科学教师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社会责任。为此,对职业科学教师进行HPS培训便是必要的。

(三)多场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

科学素养不是空洞的,它来自学生的认识体验,并从中获得生动、具体的理解和收获。《人工智能读本》作为方便携带的读本,不仅可以在小学科学课堂中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以应用在其他场景,如研学旅行、科技馆等场所。课堂学习只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家庭、科技馆等也可以进行科学教育。例如,科技馆与博物馆可以以科学家和历史科学仪器为主题举办展览,展览中融入HPS教育理念,学生在参观和学习过程中学习有关科学内容。一些历史上大型的科学实验,学校教室或实验室无法满足条件,但在大型的场馆中可以实现。例如,研学旅行作为目前科学教育中最受欢迎的方式之一,已被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列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正逐渐成为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另一个途径。研学旅行作为一种集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旅游形式,通常伴随着知识教育的过程,包括科学知识的普及,所以也是开展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在该场景下,运用《人工智能读本》等新兴手段进行科学教育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目前,HPS教育理念已经积极尝试运用到小学科学教育中,包括学校内的正式学习以及学校外如科技馆、博物馆、研学旅游中的非正式学习之中。其中,科技史以时间维度为线索创造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升课程趣味性;科学社会学以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本质,提升科学素养;科学哲学则以哲学的视域审视科学的诞生提升学生思辨能力。未来,HPS教育结合小学科学则需要更深入,在资源开发、教师培训以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加以改进,为提升国民科学素养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袁维新.国外科学史融入科学课程的研究综述[J].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0):62-67.

[2]张晶.HPS(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范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24(9):83-87.

[3]丁邦平.HPS教育与科学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2000(06):6-12.

第7篇: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我们所以能认识生活中的桌子,是因为我们意识中已经有了桌子的概念。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一

因为看一个人读此书籍,而知道此书籍;因为听到一个人说书籍好,而想拥有此书籍;因为特殊的机缘,而拥有此书籍。

其实,这本书籍在我这已经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了。原因有三:一是买书籍不如借书籍,陆续看了很多别人的书籍,这种富有是自家书籍不能给予的;二是手中可供选择的书籍太多,挑来选去中,它总会成为舍去的;三是觉得深奥,需要定心定性地研读,过早接触怕是打击了刚刚建立的读书籍信心。

其实,这些也都是借口。对于哲学,我是颇有“慧根”的.。在唐山师院两年的脱职进修中,“逻辑学”这门课程考试全年级只有两个满分,我就是其中之一。这样的成绩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吧,惹得苑老师亲自到班里来非要亲眼见一见如此通灵的学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哲学与人生读后感。这足足让我美了一个学年。

但是将哲学与人生放在一起,这是第一次。当决定捧起《哲学与人生》这本书籍时,我就抱定了“啃下去”的决心。人到四十,真是该思考人生的时候了。

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小心思,我踏上了哲学与人生之旅。走进去,才发觉这是一片绿洲,自然地吸引我前行,一路前行。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心态的成熟,感觉这样的一本书籍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年人的人生必修课。此时的我们,工作、生活都处于一个“瓶颈期”,不谈家庭,不论孩子,我们还有没有自己呢?……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二

这本书是我高中时买的,那时没钱买正版书,就到旧书店淘盗版书,正巧,就碰着了这本封面写着《周国平人生哲思录》的书。周国平在我们读高中的时候,以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举获得我们的亲睐,他睿智、理性、深刻,是我的偶像。可这本书买回来我还来得及看,就高中毕业了,读大学时偶尔翻翻,觉得理论东西太多,淡然无味。直到去年寒假回家又发现了这本一直没读的书,才开始阅读。说来好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跟读周国平其他作品的感受很不一样,但是因为这是周国平老师的书,是我偶像的书,所以一直就耐着性子读下去,居然也有所得。直到有一天,大概看到一半左右,实在太疑惑了,就翻开前言,想看看这本书到底是个什么目的和思路。结果发现,这本书封面是《周国平人生哲思录》,内容却是《傅佩荣哲学与人生》。周国平还为这本书写了推荐语。我哑然失笑。

其实单单这个过程,就给我一个启示。正如同低年级的孩子崇拜老师一样,我们崇拜着比我们智慧的人。当孩子从心底里佩服你,崇拜你时,你才有可能将知识灌输于他,将智慧传授于他。所以,当老师,尤其是低年级孩子的老师,首先要让孩子佩服你,崇拜你。就如同周国平之对于我们。

但是崇拜是容易让人盲目,让人失去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一味地接受。一旦这种盲目崇拜某一天被打破,那么后果就是怀疑,加倍的怀疑,直至成为一种反叛式的怀疑。就像孩子正在经历叛逆期。真正的智者不会让他的崇拜者出现叛逆,因为他知道,被人崇拜并不是他想要的,成为思想的引导者,智慧的领路人,才是他想要的。就像傅佩荣老师,在书中多次提醒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不断地怀疑。他小心翼翼地培育萌发出来的怀疑,直到他的崇拜者能够独立在求知的道路上前行,越走越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老师就扮演着这样的一位“智者”,不断告诉孩子,要有自己的想法,要有疑问,要思考,直到将孩子领到求知的路上。

接下来就谈谈这本书带给我的东西。

《哲学与人生》是傅佩荣自己编写的一本哲学教材。因为是教材,所以本书的体例非常清楚,共十四章,概括来说,分别阐释了什么是哲学,哲学指导下的思想方法,人性的真相,西方哲学起源、发展和哲学代表思潮,中国哲学起源、发展和代表思潮,哲学与宗教、艺术、教育、文化之间的碰撞。在每一章里,作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介绍、结合实际生活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正如书名那样,这本书紧密结合人生实际,用哲学指导人生,又在人生中不断发展哲学。

哲学原意为“爱智”,亦即爱好智慧。作者解释道:爱好智慧不等于拥有智慧,而是代表一种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特色就是要保持心灵的开放,不停地质疑与询问。我们知道,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和思想观念都是日新月异。正是如此,才出现两代人之间的不合,青少年愈演愈烈的叛逆,以及同代人、不同代人之间的不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不落后于时代,多一点理解少一点代沟,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心灵的开放,不断吸取新的知识,新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我很佩服能够适应电子产品的老人们,佩服一生追求知识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接受并适应他们新的事物,是他们的智慧,是对生活的积极热情,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常常被自己的经验所局限,被一时的欢愉和利益蒙蔽双眼。这就要求用理性的思维去判断分析。作者告诉我们,不停地追问自己:“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我?我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帮助我们反思自我,确定人生路该怎么走。当然,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在不断地体验中印证价值,随着生命的成长,他的经验将越来越丰富,并且对人生的体验以及对价值的掌握也会越来越深刻和准确。

傅先生首先用三句话来描述何谓哲学:

(一)哲学就是培养智慧;

(二)哲学就是发现真理;

(三)哲学就是印证价值。

接着他作了进一步的阐述:所谓“培养智慧”是指人们超越感性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达到完整和根本的境界;所谓“发现真理”是指人们去掉重重遮蔽,发现客观事物的真相;所谓“印证价值”是指人们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印证真理的价值所在。那么如何提升哲学素养呢?

首先,培养思考的习惯。有思考的人是自己生命的主宰。很多人容易受外界情况变化而影响自己心情,天气好就心情好事事都好,天气不好就心情不好事事不好,这就是容易受外界影响。很多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这也是缺乏理性思考的结果。有思考的人则表现出理性和冷静。怎么样才能养成思考习惯呢?作者举了牛顿的例子。苹果如果掉在我们头上,我们只会习以为常,心态不好的骂一句,心态好的吃之大吉;苹果掉在牛顿的头上,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定律。如果把所有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就无法养成思考的习惯。作者告诉我们,如果对任何情况都能够加以考虑,就会发现不是所有事情都如此,也不是事情会一直如此,这样就会在很多看似理所当然的事情中找到新的可能性。

掌握整体观点。这就是对任何事情都要从不同角度思考,久而久之,就可以超越自己的成见,思想也更加圆融。年轻人都喜欢有棱有角,不喜欢圆融,我自己也是。有棱有角的个性适合辩论,也适合钻牛角尖;容易彰显与众不同,也容易闭门造车,听不进别人的合理建议。还好的是,圆融和棱角并不完全对立,个性和听从别人建议也并不矛盾。我们要学习的是在二者之间找到平衡。

确立价值取向。在这个世界上,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或做人处世的风格,不过,经由学习与成长,我们可以进行修正及调整,然后选择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叫做价值取向。价值取向既然是一种选择,就一定要有所取舍,如果我选择了某些价值,那么势必要放弃另外一些。由此可知,选择价值时是需要勇气的,人不可能什么都要,也不可能讨好每一个人。有些人崇拜偶像,一个人崇拜什么样的偶像,是有一定道理的,这反映出他内心的一种需求,反映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可惜的是很多人是盲目崇拜。知道自己的价值观是正确的,就应该坚持到底,不轻易改变,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果一个人什么代价都不愿付出,随便放弃自己的价值观,他的一生想要快乐的活着,是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要力求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人一生都要努力去追求的。当然,我们不必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因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所有他听到过的德行,那岂不是满街都是圣人了吗?人都会犯错误,因此只能努力追求知行合一,选择一种价值之后不断地印证,让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知识的范围是无限的,即使你皓首穷经,一辈子也无法把天地下的书读完,人一生所能学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知识。并且,如果你学到一些知识,却不能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那么就算学的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所以,我们学习知识后,就要懂得消化,并融会贯通才是“知”“行”合一。

写到这里,我想用傅先生的一句话来作个小结:离开人生,哲学是空洞的;离开哲学,人生是盲目的。哲学决非一种枯燥的东西,它可以引人入胜,就象人生的照明灯,让我们知道该往哪里走。所以读一点哲学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是大有好处的。

感谢傅先生在让我领略到哲学风采的同时为我指明了清晰的道路:我需要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以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指导,将思考变成自己的一种习惯,做事从多方面考虑,运用所学。我想,那样的生活会很有意义的。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三

在毛概课上,听了孙老师的教诲,就决心读一点书。以前总是读很多文学作品和历史传记,所以便买来《哲学与人生》,通过读哲,也确实让我收获了很多,领会了很多。

西方有句谚语:“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哲学能使面包增加甜味。哲学就好比蜂蜜,可以调味人生。我觉得,人生数十载,若没有哲学,充其量只能是生存。而有了哲学,我们才能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诗意的栖居”。傅佩荣老师说:“如果不谈哲学,则人生不限于盲目瞎闯或随俗沉浮者不多啊!”确实,哲学使我们活的有意义,活的有方向。

哲学教给我的那些事

傅佩荣老师说“哲学是必需的”。我们人类天性之中都有哲学的倾向,每个人内心都希望自由,能够做自己,摆脱各种限制与压力,越来越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喜悦,

而要达到这种境界就需要爱好智慧。爱好智慧就需要我们超越感性限制,发现真理,并积极印证,而这些的首要基础就是培养思考习惯。我在这本书中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明白了培养思考习惯的重要性。

一个人如果没有思考的习惯是绝对不可能具有独立的个性。遇到事情都喜欢凭着本能的感觉立即反应,而且很容易受别人的影响。我以前就是一个极不爱思考的人,懒惰喜欢依赖别人。从小就按部就班地十分自然的接受父母安排好的一切。知道高一的时候,同学问我为什么我如此努力第学习,我才醒悟我学习只是因为我习惯地认为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就是我应该走的路,但是从来没思考我能用学到的去做什么。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发生了事情总是潜意识里看被别人的反应,读书时也总是立刻信以为真。而现在我明白没有思考的`人生是空洞而盲目的。只有学会思考,遇事冷静下来想清楚并在无疑处有疑才能有所发现和收获。

只是会思考也是不够的,人生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去印证的。正如傅佩荣老师所言,人生是需要体验的。如果光是叙述各种道理与格言,而没有自己去体验的话,到了最后还是只能在知识的迷雾中打转。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四

“一个人的生命内涵由他所选择的价值所构成,如果无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

从古到今,人们都会用“盛世”和“乱世”来形容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历史状况,其实不管是盛世还是乱世,都是“俗世”。在现实世界里,人们通常用利益来衡量一切,并学习各种求生的本领来适应社会,以致不被社会所淘汰,这样是符合达尔文的“进化论”的。然而人们会忽视一些人之所以被称之为“人”的那些精神价值,信仰、真诚、尊严、正直、忠诚、率真、爱情……这些东西本来人人都有,可是人们在追逐名利的时候或多或少的把他们丢失了、遗忘了,遗忘和丢失的不是这些东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是什么。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样东西却始终追不到,就像狗总喜欢咬自己的尾巴,却总是咬不到,我们只看到那只狗拼命地在转圈,却始终跳不出那个圈子。

愚人尽量想让别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别人来了解自己呢?

“一个人如果刻意追求快乐,往往得不到快乐,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当一个人化解自我的执着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乐了,结果当他不去追求快乐,快乐反而自己降临,换言之,真正的快乐是在无意之中来到的。快乐是一种由内而发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获得的

记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职于一家建筑单位,在这家公司里有很多和我年纪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谈得来,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过得很快乐。后来由于企业不景气而裁员,我也不得不离开那了。本来每天朝夕相处在身边的同事一下子就没有了,心里非常的失落,总希望他们有空时来看看我,大家聚聚,回忆以前开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会。可是很奇怪,每次聚会结束后,心里失落得感受比没聚会时还要厉害,有点举足无错的样子,后来对于聚会,我既是期待又是担忧,矛盾极了。

后来,我渐渐地养成了看书的习惯,从散文、诗词、到孔孟之道、经典著作等等,虽然看的书不多,却能在阅读中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和精神上的愉悦,每看完一本书就像经历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怀历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这些文字给你带来无穷的快乐。晓风残月,青灯黄卷,丝丝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岂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读书,由内而发,两者兼顾,相得益彰。

活在当下,珍惜高峰经验——是一种能够让人在一刹那之间觉得无所缺憾、一切美好圆满的感觉。

哲学与人生心得作文范文五

暑假拜读了台北傅佩荣先生的《哲学与人生》,这本书是傅先生的讲义,被评为“最佳通识课程”,我读了以后觉得实至名归。书中从古至今,兼顾中西方的主要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侧重于人生与文化,以哲学的思辨方法贯穿其间,引经据典,可读性很强,语言通俗。整日奔波于家庭、学校之间的我们,在假期里,借这本书静静地审视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来,觉得人生就是一场现场直播,自己描绘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经意的生活中包含着如此多的哲学。哲学脱离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学,将是盲目的。学哲学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乐,傅佩荣先生认为幸福、有意义的人生应该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关怀,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现在就业压力很大,相对于那些奔波于求职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爱自己的人,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内心感觉很幸福。

工作能激发活力,养老院将老人分为两组,一组每人负责照顾一盆花,另一组的老人什么事都不做,纯粹是休息养老。在身体状况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组老人比第二组老人,平均多活两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顾一盆花,也会激发更强的生命力,活得更久。

由此想到自己年迈的母亲,今年77岁,四年前,父亲因为身体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担心,年迈的母亲也会因为照顾父亲而病倒,但是,我发现,每次回家,母亲像以前一样,不断地告诉父亲家里的变化,给他一日三餐,体检显示:母亲的身体很健康。在父亲过完百日后,我把母亲接到了济南,我不忍心让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再为我做什么,我在心里说,让母亲好好休养。一日,小哥来电话称,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万别让母亲什么事都不做,母亲身体力行可以做的,都让母亲去做。如果她一旦发现自己什么也不能做,会加快母亲的衰老。果然,母亲第一次独自在院里遛弯回来,开不了门,站在门外怎么也打不开。虽然之前,我们已经演练过很多次,但还是过了很久才打开。母亲自言自语,说,哎,老了,连门也打不开。我听到了,母亲内心的失望。相对于父亲在世时,母亲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犹能自理。开学后,七点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学,家里几乎全天只有母亲一人,我得想办法让母亲觉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让她有点成就感。我就让母亲负责照顾家里的小鱼和花花草草,每天给他们喂食和浇水,自己操作按摩垫,不几天,母亲欣喜地告诉我,小鱼长大了,因为坚持按摩,自己的身体很舒服,在花园里遛弯时,看到了藤上挂着几个南瓜,哪里的石榴长得很好。

我想,母亲在这几年里,保持很好的食欲,身体依然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个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辈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轻时有多少次争吵,现在,他需要自己,这是支撑母亲的强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个人在受苦受难的时候,难免会怨天尤人,如果一时想不开,甚至可能自暴自弃,走上自杀的绝路。关键在于人生是不断改变的过程,人只要活着就会逐渐老去,在遇到苦难时,激发潜能面对考验,结果增加了自己的专长,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这让我想起,上海信息技术学院的邬宪伟校长,他用一句话概括自己不到30岁破格评为教授,最终成为上海名师、全国名师、校长。“凡是能够成为专家或名师的都是在能力边缘的极限上工作后锻炼出来的”,他是因为自己的学生将自己逼到能力极限的边缘。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机会,主动而积极地改变自我,让自己变得不一样,任何一种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让自己提升转化的机会,提升转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灵,生命会变得不一样。

我们不必奢望无灾无难的人生,却要在面临痛苦的挑战时,主动而积极地以改变自我,来展现生命的不同面貌。

第8篇: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参考文献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在论文的写作当中参考引用过的内容,在文中引用的地方标注出来,然后在论文的末尾依次详细的列出来。关注学术参考网查阅更多优秀的论文参考文献,下面是小编采编收集的关于人工智能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人工智能论文参考文献:

[1]杨状元,林建中.人工智能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J].科技信息,2009(04):184~185.

[2]郝勇胜.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哲学反思[D].太原:太原科技大学,2012.

[3]蔡曙山,薛小迪.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从认知科学五个层级的理论看人机大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3(04):145.

[4]张凯斐.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及其未来展望[J].吕梁学院学报,2010,26(04):85~87.

[5]褚秋雯.从哲学的角度看人工智能[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4.

人工智能论文参考文献:

[1]史忠植,王文杰.人工智能[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周以真.计算思维[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7(3).

[3]陈庆霞.人工智能研究纲领的发展历程和前景[J].科技信息,2008(33).

[4]周晓东,刘雪梅.信息时代的计算机人工智能[J].硅谷,2010(1).

[5]朱祝武.人工智能发展综述[J].中国西部科技,2011(17).

人工智能论文参考文献:

[1]黄炎孙.人工智能的符号主义立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

[2]刘步青.人机协同系统的推理机制及其哲学意蕴[D].华东师范大学,2016.

[3]陈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伦理困境研究[D].吉林大学,2016.

[4]马龙.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山西焦煤科技,2014,(S1):50-51+55.

[5]马仲雄.浅谈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11):246-247.

[6]纪文革.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析[J].电子测试,2014,(03):137-138.

[7]祝珊.人工智能与会计人员[J].中财税研究,2016(15).

第9篇:人工智能与哲学思考范文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本应该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个人修养,推动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面临困境。因此,反思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如何走出的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误区

长期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存在着诸多的误区。这些误区正是当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遭遇尴尬的真正原因所在。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政治化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政治意识形态化的倾向严重。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也就成了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混淆,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变为思想灌输和时政教育为目标。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就变为政治说教和政策宣传的工具。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过程中,教师无形中把哲学教学的任务完全等同于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政治化、绝对化、神圣化。哲学的功能侧重于“政治教育”,哲学成为“政治”的代名词。由于哲学的政治属性过于浓重,缺乏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忽视对现实的反思和批判功能。而这些弊端正是学生们排斥、厌恶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的根本原因。

1.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知识化

长期以来,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比较重视,而对方法论教育相当忽略,将世界观等同于方法论,甚至以世界观取代了方法论。这使学生对马克思主意哲学方法论思想都不甚了解,更谈不上自觉应用,以至于他们学无所用、学无所得。我们不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知识。但是,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知识,甚至是一种死记硬背的认识,这就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化,同时也势必导致马克思主义哲学庸俗化、简单化了。

1.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教条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反教条的。前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因为没有贯彻这一思想,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僵化、凝固化,只是作为僵化的教条和公式被运用,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成为“一成不变”的真理和照搬照用的公式。而我国在很长时间内照搬照抄苏联教科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是照本宣科的原理教学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教条主义的体系,陈旧的思维方式,使原本极具灵活性的理论变得刻板、教条,成为照搬照用的公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丧失灵活性、针对性,导致学生在实践中很少能做到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原理”所提供的一系列公式教条。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形式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中的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材和哲学教学脱离时代、脱离生活、脱离现实、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现行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很少吸收当今重大理论研究成果,吸收其他学科知识、吸收时代精神的精华,成为形式主义的教育。而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走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科体系的完整和知识的系统传授,却忽视了这些内容对学生的意义。一个明显问题是老师照本宣科,一厢情愿,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理解方式和思想状况,造成预期教学目的与实际学习效果之间的严重脱节。

2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出路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须改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出路在于实现三个转变。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由重政治教育到重哲学教育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能完全等同于政治教育。我们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阶级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该为政治服务,这是无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引导我们树立唯物论辩证法的立场去认识分析问题,当然有思想教育功能,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于现实政治的方式应该是有一定间接性的、隐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不能仅仅归结为思想教育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最为重要的功能是通过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改造学生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在于它的批判性的思维。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本质上,是培养学生的一种理论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通过批判获得真理,获得知识的能力。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由重世界观教育到重方法论教育

世界观不等同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须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恩格斯曾经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应把传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有机相结合,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乃至做人的方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也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由重知识教育到重智慧教育

知识不等于智慧。哲学是追求智慧的学问,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哲学虽然理论本性不同,但也是追求智慧之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虽然也有知识教育的功能,但它更应该发挥启发智慧的功能。倪志安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重要使命在于:起到一种真正的蒙智、纠智和惠智的作用,让受教育者得到思考能力和人格素养的培养”。[2]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必须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本性和精神实质,不能止步于知识的积累,而应该着重于智慧的启迪,思想启蒙,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