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人工成本预算管理精选(九篇)

人工成本预算管理

第1篇: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摘 要 随着网公司中长期战略规划的落地推行,“一体化、集约化”的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已在市、县区一级供电局有效落地,电网企业的预算管理开始逐步迈入了精益化和标准化管理阶段,在新的管理形势下,县区局一级的预算管理职责应如何转变,以达到高效承接和落实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本文试从完善县区局预算管理工作体系的构建,使县区局的预算管理职责重点围绕提高预算执行力下功夫,努力提高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契合力,业务执行与预算控制的协同力方向转变。

关键词 财务集中管控模式 预算管理工作体系 构建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财务管理以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为导向,全力构建国际先进财务管理体系,全面推进财务集约化与一体化管理,向财务精益化管理转变。广东电网公司的财务管理职能也在积极地发生转变,“一体化、集约化”的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已然在市、县区一级供电局有效落地,以佛山供电局为例,目前佛山供电局财务部已对各区局供电局的财务管理工作实行了集中管控。在集中管理模式下,佛山供电局财务管理将执行统一的业务流程和业务标准,在预算管理方面将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创先工作的推进,区供电局的预算管理职能和职责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一、财务集中管控模式对区局预算管理工作职责的影响

预算管理是企业的战略执行工具,是信息传递、反馈与沟通工具,是管理者发现问题和决策信息来源的重要工具。随着财务集中管理工作的推进,为加强预算管理工作,体现向管理要效益的管理目标,佛山局财务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编制基础、执行管控、考核范围不断进行改进,旨在提升全局资源调配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与以往工作比较,当前的预算管理工作有以下一些新的变化:

(一)统一了预算编制工作的业务标准

为统一全省的预算编制标准,增大各市各县区的预算申报可比度和预算的下达分解工作的透明度,以佛山供电局为例,目前佛山局已根据“业财联动”工作原则出台了《佛山供电局成本费用项目词典》,并与此为基础,每年结合省公司的供电成本预算编制标准和佛山局自身业务的实际变化,形成当年的预算编制标准将其应用于当年的预算编制工作当中,使全市预算申报工作有据可循,促进预算管理迈进零基预算。统一业务标准的出台,使得区局的预算管理结束自编标准的历史,区局的预算编制工作从此可以走向简单化,区局的预算申报工作重心应从以前花大力气找业务标准支撑业务费用需求,转到花心思谋划下一年度业务计划并按业务标准填列实际需求的成本费用上。

(二)成本费用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

管理要效益,精细化是必经之路。以佛山供电局为例,随着《佛山供电局成本费用项目词典》的出台,就是佛山局将成本费用项目实行精细化管理的一个范本,词典中将一级成本费用项目根据业务需求的不同细分到了二、三级,每一层级的开支内容和开支标准,如此详尽的信息不仅是为预算编制提供了统一业务标准,也是为预算分解下达后的成本开支管控工作提供了统一的审核依据。统一的成本开支审核标准的出台,也有利于结束了以往区局成本开支乱摊放的形象,提醒区局的成本预算使用管理者,在今后的预算开支管理过程中要提高精细化管理意识,细化业务实质和实际需要量来使用成本费用,再也不能张冠李戴了。

(三)加强成本费用执行过程的管控

随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推进,市局对县区局的预算管理情况考核将实行从过程到结果的全面考评。关注成本费用预算执行的过程是市局确保每一分钱都需要用到实处的资源调配原则的体现,通过加强成本费用完成过程的监控,引导县区局的预算管理要实现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充公融合,业务执行与预算控制高度协同。

从上述分析可知,在当前公司财务管理迈进“集约化、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形势下,提升市局预算管控能力是财务管理迈入精益化管理的必然结果,市局重管控、县区局重执行是今后预算管理工作市局与区局各自职责所在。

二、浅议县区局预算管理工作体系的构建

新形势下,县区局的预算管理职责应重点围绕提高预算执行力下功夫,努力提高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的契合力,业务执行与预算控制的协同力。为达到上述目标,县区局必须构建“责任明晰、全员参与、左右互动、上下承接”的预算执行体系,“层层分解、绩效挂钩、总结提高”的预算考核体系。

(一)县区局预算执行体系构建

执行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明确相关职责,促进管理部门之间、部门管理专责之间进行充分的信息共享和交互,全面承接上级部门的预算管理工作要求,层层落实并传递责任,为县区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从而全面提升和强化区局的预算执行能力。为达到上述目的,建议县区局预算执行体系由预算工作领导小组、预算工作管理小组以及预算工作执行小组三个层次组成,各自职责如下:

1.预算管理领导小组

预算管理领导小组由县区局领导、市局派驻县区局的财务组、县区局主要职能管理部门和县区局各供电所负责人组成,是区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决策机构,负责审定中长期战略预算规划、年度经营目标,审定年度预算申报和分解工作方案,审定各单位预算完成情况绩效考核结果等。

2.预算管理工作小组

预算管理工作小组是预算管理领导小组下设的工作机构,由市局派驻区局的财务组和区局主要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上述部门各指派一名具体管理预算事务的专责组成,负责提出中长期战略预算规划、年度经营目标、年度预算申报方案,年度预算分解和调整方案,负责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按照目前县区局的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综合部、配电部、计建部、营业部和党群部是局层面的预算归口管理部门。

为了更好落实全局的预算管理工作,建议需按部门成立归口部门工作小组,各归口管理部门应选派出熟悉本部门归口管理成本费用项目的业务骨干作为本部门归口管理工作小组成员,明确各成员具体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并指派一位熟悉全面业务的成员担任部门预算管理员、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各小组成员工作,汇总小组成员的工作成果,及时将存在问题向部门领导反映。归口管理工作小组成员职责建议如下:

(1)要熟习本人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具体开支内容以及资金结算资料规范要求;熟习本人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年度预算编制要求和流程。

(2)结合各预算执行单位实际情况,统筹好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月度开支计划及年度预算的编制上报工作,指导、安排执行单位工作小组成员开展相关工作,确保本部门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按时、按质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预算指标、年度预算编制及其他预算相关任务。

(3)各小组成员每月需按时按质将预算执行单位送审的资金审批单审核完毕并经部门领导审批后送达市局派驻的财务组。

(4)积极与市局对口管理部门的专责进行沟通,及时掌握相关业务信息用之指导日常工作开展。

3.预算工作执行小组

各部门及供电所是局的预算执行单位,均需各自成立执行单位工作小组,具体落实区局下达的预算指标及其他预算相关任务;应选派出熟悉本部门开支成本费用项目的业务骨干作为执行单位工作小组成员,明确各成员具体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并指派一位熟悉全面业务的成员担任部门预算管理员,负责小组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各小组成员工作,汇总各小组成员的工作成果,及时将存在问题向部门领导反映。执行单位工作小组成员职责建议如下:

(1)要熟习本人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具体开支内容以及资金结算资料规范要求;熟习本人归口管理的成本费用项目年度预算编制要求和流程。

(2)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月度预算开支计划,各小组成员需结合本部门实际情况对本人负责结算的成本费用项目,认真做好月度资金计划申请工作,每月18号前将下月资金计划交到部门预算管理员汇总上报财务组。每月填报下月资金计划前,一般需在18号前按《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资金结算资料规范》收集齐计划在下月开支项目的结算资料(不能在18号前收集齐相关资料,但确定能在月末最后一天前收集齐的项目开支也可申报下月资金计划)。

(3)各小组成员对本人负责结算的成本费用项目,每月需按时按质将资金审批单经部门领导审核后呈送到归口管理部门审批;月末需对本人负责结算的成本费用项目实际结算情况进行总结,对完成情况不理想的要分析原因并交部门预算管理员汇总报部门领导。

(4)按归口管理部门要求做好年度预算编制及上报工作。

(5)积极与归口管理部门的专责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存在问题,努力寻求解决方法。

(二)县区局预算考核体系构建

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目的是为了促进各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使各单位的管理行为能围绕县区局的年度经营目标开展,因此县区局的预算管理工作的考核不能只关注执行结果,更要关注费用项目预算的执行过程和执行效果;全面预算管理推行的是全员预算,企业每个员工的业务计划、业务业绩都与财务预算有着紧密的关联,所以预算的考核指标应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这也体现预算管理责任层层传导的日常工作管理要求;预算考核是为了总结年度的预算管理情况,所以考核应引导相关责任人适时做好年度预算管理工作的总结,总结好的经验便于下一年度进行推广,不好的教训也便于在下一年度进行更好的改善或避免。所以区局内部的预算管理考核工作可分部门和个人两个维度进行:

(三)做好县区局预算管理工作的其他配套机制

1.做好预算管理工作绩效考评与年度绩效工资挂钩兑现的工作

绩效考评是预算管理工作完善和提高的关键,而要保持县区局预算管理工作绩效考评机制能持续、有效运行,就必须要把对部门和个人的预算管理工作绩效考评结果,有效地与部门和个人的年度绩效工资挂钩并兑现,这样才能真正地体现绩效工作的激励和导向作用。

2.做好相关知识的培训,促进全部预算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要提高县区局的预算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县区局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执行水平,而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执行水平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该管理人员所掌握的预算管理知识水平和从事预算管理工作的态度,工作态度可以通过县区局的工作绩效机制激励和导向,而知识的掌握即来源于培训和自学。因此加强预算管理知识培训是促进全部预算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预算管理知识包括业务计划的新预算标准知识、必要的财务税法知识,预算工作管理系统的操作系统等,可以将上述内容作为员工日常工作的应知应会来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第2篇: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成本综合预算

0.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获取竞争优势,必须对成本进行预算和有效的管理。而且公路工程施工具有周期长、投资大的、不定因素多、风险高的特点,施工企业要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更应高做好施工管理成本的综合预算,保证公路工程在按质、按量、按时的前提下竣工。

1.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成本综合预算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管理成本预算编制不科学

一是成本资料预测性不符合要求。许多项目相关部门设计制定工程施工管理成本前无法完全考虑到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引起成本发生动态变化的因素,也缺少对施工过程的把握,没有考虑到施工项管理过程的应先该因素。使一些可能造成施工管理费用的情况没有纳入成本预算内,导致成本预算结果的科学性不强,不利于管理人员根据预算结果加强施工管理,控制施工成本,更无法根据施工管理预算成本对工程施工作出科学的绩效评价。例如施工材料价格预算上,由于施工材料的价格变化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市场变化,还受到同行横向竞争压力的影响[1]。

二是施工管理成本预算内容不全面。在编制施工管理成本预算是,许多编制人员考虑不周,仅将材料、人工、机械作业以及其它相关的简介费用列如成本预算内容,没有将涉及、技术费援助费用、二次倒运费、设备试验费、工程定位负责非、施工工具设备使用费用等其它直接费用纳入预算内容。更没有将风险管理成本、设备维护成本已经准备成本相关成本作为成本预算内容。

1.2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不力,实际施工成本超出成本综合预算

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不力主要表现在施工队伍管理、施工材料管理、质量成本管理不力三个方面。

第一,在施工队伍管理问题上。由于公路工程建设部没有建立严格且具可行性高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流于形式,未发挥管理作用。导致公路工程在开始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随意更换,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在材料供应商选择上,由于工程项目管理部门设计的采购管理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公平公正性不高,才俩供应商选择具有关系性。由于缺少具体的规章管理及监管制度,许多施工单位和个人为谋取私利而很少考虑施工成本管理问题,意识上也人为施工管理成本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与本部门或个人无关[2]。

第二,在施工材料管理上,存在材料获取和管理不到位问题,也没有贯彻落实材料预算管理。在材料符合工程质量要求以及材料市场价格相同时,就近采购可减少运输费用,从而降低材料采购费用,还能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出现的损失。购买施工材料前与更多的供货商进行沟通可掌握市场价格,选择价格最优的供货商,通过谈判也可以争取价格优势,减少成本费用。如没有制定就近供货和集中供货方案,也没有与供应商进行充分的沟通,导致材料实际成本与预算相差过大[3]。同时,材料管理工作未落实,存在严重的材料丢失、损毁以及损耗,导致材料成本增加。

第三,质量成本问题表现在对质量成本的不重视。质量成本不仅对减低施工成本有影响,对项目整体成本降低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找到适用的方法对质量成本进行预防、分析和控制,也不重视质量成本的预防、分析和控制。

2.完善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成本综合预算的对策

2.1科学全面的编制成本综合预算

综合预算编制包括三个部分:市场调查、分析研究、最佳组合,根据综合预算编制的组成部分,预算编制可分为预测表、计划表和预算表三个层面。编制预测表的基础为对市场充分的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得到相关数据和资料,预测表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行情、材料单价、租赁成本、人力成本等,它是编制成本预算的基础数据。计划表则是根据预测表提供的市场数据信息,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再结合本单位的自身情况及战略定位,制定具体的计划。如材料采购计划、资金使用计划等。预算表是在预测表和计划表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研究,得到最佳组合,对总体性计划进行分解,得到更加具体、更具可行性的计划,再制定资源优化配置的最优方案。

一般而言,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成本综合预内容包括人工费、作业成本、各类计划预算、材料费用、采购成本迹象,在实际预算中,需要将每个预算内容进一步细化,得到更加具体的预算指标。材料费用可分为建材费用、施工设备费用,施工设备费用可分为租赁、购买、维护、设备消耗环节产生的成本[4]。

2.2控制施工中费用

控制施工中的费用主要是建立各种制度,加强施工管理,减少施工过程中出现影响施工成本的行为或事件,将施工实际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第一,明确分工,实行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简历并实行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负责制,同时建立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技术责任奖罚制度,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规范各项要求,使施工程序和方法符合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保证工程质量。

第二,完善材料费用预算控制。在材料采购上,水泥和沥青在附近工厂购买,用汽车运送至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要求所有材料需要具备质量合格并有完整的材质证明及通过业主和建立工程师的审查[5]。杜绝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质检员还需要到现场进行抽查,通过双重检查保证所有材料符合要求,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减少风险成本和质量成本。价格管理:应与供应商签订合同,要求供应商按时、按价供应材料,确保不会出现材料短缺影响施工进度和出现返工问题[6]。进出管理:负责人需要制定材料进出计划,根据施工情况合理调度材料供给,使材料供给时刻满足施工要求,又不会造成材料大量堆积而增加管理成本。

3.结语

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成本综合预算是施工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各个方面的配合。但是,成本综合预算管理在整个公路工程建设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对任何施工单位而言,必须完善成施工管理成本综合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为工程施工提供指导,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卫党委.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3,03(01):11-12

[2]吴剑涛. 浅析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商业,2010,15(12):147+146.

[3]申利霞. 施工企业责任成本预算研究[J]. 河北企业,2014,02(06):8-9.

[4]马越. 成本预算控制对现代企业的作用研究[J].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04(24):105-106.

第3篇: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一、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预算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为开展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综合管理工具已逐渐得到应用和推广,我国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也促进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如《公司法》中明确了公司总经理和董事会依法向上级报告财务预算情况,客观上推动了企业预算管理的实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以及国资委颁布的《中央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中均对企业预算管理做出了相应规范和指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践。此外,我国在引入外资的同时也引入了诸如全面预算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带动了国内企业应用全面预算管理。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已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而且普遍认为全面预算管理对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为施工企业开展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施工企业市场环境与管理现状迫切要求推进工程项目预算管理 当前,建筑投标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尤其是2011年,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国内建筑市场特别是铁路市场投资大幅度减少、建设速度放缓,中国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惨烈,施工企业面临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项目盈利能力越来越低,施工企业进入了“微利”甚至是“无利”时期。以中国中铁某集团公司截止2011年12月份数据为例,该集团在建项目亏损面超过了30%,且大额亏损项目占到在建项目的15%以上,亏损金额巨大。过大的亏损面和巨大的亏损额,严重制约了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客观上,中国最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模式造成了项目的先天不足,但在施工企业的自身管理上,生产规模快速扩大与自身资源严重不足矛盾日益突出,造成项目越多亏损面越大。因此,从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提高项目管控水平,增强项目盈利能力角度出发,需要大力推进工程项目预算管理。

(三)施工企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具备开展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条件 施工企业具备开展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基础。第一,有齐全的人才资源队伍,施工企业拥有一定的初、中、高级职称的工程、会计、物资、经济以及机械设备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各个等级的工程预算人员。第二,具备预算管理的基础,施工企业大量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就是根据国家或各行业的预算定额,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建筑材料单价、施工企业所在地的取费标准、工程现场考察情况(包括施工环境、建设规模、材料运距远近等),再利用现有的预算规定编制而成,因此,施工企业实行并逐步加强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具有其较准确的定额基础。第三有丰富的预算管理经验,具备编制各种预算基础资料的能力,包括承接工程任务的投标资料基础和施工成本计算基础,能根据不同的工程投资规模,不同的施工环境,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工程项目预算成本指标资料。

总之,施工企业将实现工程项目利润最大化作为项目管理的的目标,以目标利润为导向的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工程项目预算管理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基本、最有效的管理手段。

二、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实施的相关建议

(一)工程项目预算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工程项目预算之前应当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首先,理顺与现行管理制度的关系。工程项目预算在施工企业的实施过程,就是将预算管理与企业的系统管理、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过程。工程项目预算实施前,企业已建立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如存货、资产管理、责任成本管理、设备物资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等过程控制管理制度;生产管理、成本分析等经济活动分析制度;过程审计、过程检查以及成本考核等监察考核制度,这些管理制度既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项目预算过程控制的重要内容。项目应根据预算指标控制的要求和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实施的需要,对原有管理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使执行的管理制度与工程项目预算管理要求相结合。其次,做好预算管理的培训工作。工程项目预算是一项复杂的管理活动,对各级岗位管理人员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实施的需要,确保所编制的工程项目预算符合项目管理的实际,编制的预算更科学、合理,企业应对相关管理岗位的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培训,以保证工程项目预算管理能够全面的实施。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培训应包括工程项目预算管理背景的介绍和基本概念的培训,工程项目预算的部门职责,管理程序,编制、分析方法及其他专业知识的培训。项目各系统部门的专业管理是工程项目预算管理实施的基础,因此还应开展专业管理培训。最后,做好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预算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信息收集、加工和分类处理,仅凭手工的方式处理大量的数据,不仅工作效率不高,而且数据的真实性受到影响,最终影响工程项目预算的实施效果,因此,信息化管理手段的推进是实现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基本保障。企业在推进信息化时,应充分考虑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把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要求有机的结合到企业的信息系统中,而不是单独开发一套全新的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的效果,还可以保证工程项目预算管理程序的有效执行,通过信息系统将管理程序固化,并形成必要的处理程序,保证该程序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避免人工处理过程中的随意性。信息系统的成功实施有赖于项目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因此,在信息系统实施前,必须做到管理制度的标准化。

(二)工程项目预算与项目策划的结合 开展工程项目策划是实现工程项目预算的前提和保证,工程项目预算必须要以项目策划的方案为编制基础,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项目策划,才能为工程项目的预算提供保证。首先,结合项目预算与资源配置。工程项目预算必须以资源配置为基础,即工程项目开工前,必须科学配置项目资源投入,根据总体的资源投入编制工程项目预算。编制预算时,要根据项目施工特点,结合公司人力、设备、技术管理等资源状况,优化施工配置,充分考虑项目管理的主客观因素。根据项目管理需要,组建与之相适应的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按有利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方式,配置施工资源,明确公司与项目的责、权、利关系,充分发挥项目管理人员积极性。本着经济、快捷、实用的原则,做到既能满足现场施工需要也要确保资源配置最经济,满足项目实现阶段性目标,促进资源的高效合理使用,促使快速形成施工生产能力,实现项目管理效益。其次,结合项目预算与施工组织设计。工程项目预算编制前,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安排,资源配置必须根据施工方案来确定,工程项目预算必须与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紧密的结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等管理目标实现的基础,是项目管理有序开展的基本保障。在施组编制时,必须考虑技术方案的可行性性,要依据施工技术管理规定,围绕施工方案、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项目技术特点和设计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对施工工法、施工工序、工期安排、技术组织措施、安全质量保障措施以及环境保护措施等重点内容,制订科学、先进、经济和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方案最优,达到最优的施工组织和最佳的资源配置,实现最佳施工组织设计与责任成本控制,以此来编制工程项目预算,确保工程项目预算的科学、合理,并符合现场管理实际。最后,结合项目预算与商务策划方案。项目的盈利水平不仅取决于成本控制,同时还受合同变更的影响。编制工程项目预算要充分考虑未来合同结算可能和二次经营的预期因素。因此,在编制工程项目预算时,要认真研究施工合同,深刻理解合同条款和计量规则,全面分析市场环境及边界条件和现场施工条件,编制详细的商务策划方案。根据商务策划方案对未来二次经营的预期,编制合理的工程项目预算,确保项目的预算更全面、更合理、更完善。这就要求在项目中标后,公司要快速做好投标合同的商务交底,特别是报价技巧和商务要点的交底;指导项目找准二次经营的重点和关键点,认真研究和分析招标文件和工作量清单,作好主要指标的分析,全面掌握项目投标时的不平衡报价、经营策略和外部环境因素;认真对施工图纸进行复核,做好0号变更台帐的建立,对缺细目的项目及时申报新增单价,以优化变更设计减少成本投入,做到二次经营的信息准确、方案合理、措施到位,以此来确保工程项目预算的准确性。

(三)工程项目预算与《建造合同》准则的结合 第一,结合工程项目预算编制与建造收入确认。施工企业执行《建造合同》准则,要求合理预计项目的总收入和总成本,为按照完工百分法确认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合同毛利提供基础资料和可靠依据。《建造合同》准则通过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可以实现收入与成本的配比,但《建造合同》准则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有准确的收入、成本预算,如果收入和成本预算严重失真,据此计算的完工百分比和建造收入将严重失实,收入与成本无法配比,最终导致企业的会计信息失去公允性。建造合同预计总收入和总成本编制的过程,实际上也是项目部编制工程项目总预算中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总成本的过程,因此,项目部应将《建造合同》编制小组并入工程项目预算执行小组,提高预计资料的准确性。第二,结合工程项目预算调整与建造收入确认工程项目的预计总收入和总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预计总收入及总成本是依据各种基本假设编制的,当假设的条件发生变化时也会相应的调整。预计总收入及总成本预算应是滚动预算,即预计总成本=已发生成本+预计未完工程成本。在计算预计未完工程成本时,应考虑外部因素对成本的影响,如市场物价水平的调整、自然灾害、地质变化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等都会对成本产生影响。同时应考虑内部因素的变化,如各种施工方案和工艺的优化,通过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运用和先进管理经验引入来提高劳务生产率等。上述因素的变化,势必引起工程项目预算的调整,项目部应将调整后的工程项目总预算中营业总收入和营业总成本作为《建造合同》预计总收入及总成本。总预算的调整能够为规范执行《建造合同准则》提供依据,并与预计总收入和总成本资料的调整保持节奏和时间上的一致。

第4篇: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关键字]建筑工程 造价管理 预算工作

[中图分类号] TU201.7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263-1

1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的基本内涵与定位

建筑工程预算工作是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可以从以下四方面的基本内涵予以分析: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流动性,主要是因为工程项目施工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因此应该使用分级预算的方法,对每个工程项目造价展开层层分析,尤其是针对那些施工分散的预算项目,譬如安装工程,包括门窗安装、吊顶安装、楼板安装等,各种安装项目的材料、人工费用、设备等成本造价要求都不一样,因此预算管理也应该区别性看待项目的内容,才能够有效解决了由于流动性过大而造成统一预算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还能够确保预算的准确性。

(2)建筑工程的材料具有单件性的特征,在施工预算的时候,只有预算到常规性材料的成本,譬如砂石、钢筋等,而对于非批量采购的材料,往往需要在施工中存在需求,才会去采购,因此预算工作在造价管理中具有其他阶段的成本控制工作所不具备的不可比较性,对于这种情况,只能通过订单法来完成造价预算。

(3)在建设过程当中,除了占有主体地位的建筑企业,还会涉及到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重要部门,所以建筑企业造价预算的另一项主要任务是协调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另外建筑具有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所以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协调相关各方的利益关系具有衡量项目造价的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工程造价管理的利益性特征,也应该融入到预算工作当中,才能够满足造价管理经济利益的全方位要求。

2 建筑工程预算工作常见问题的分析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中,工程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 预算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我国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工程预算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各项工作的核心,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围绕预算管理为核心而展开。目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不利于工程经济效益的创造。而从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情况分析,管理者对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信息化管理力度明显不够,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工程的管理者还没有对工程造价预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予以充分重视,因此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管理阶段。

2.2 预算人员综合素质低

保证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方案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之一是造价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素质。而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低下,首先是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社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相应的工程造价预算专业知识也会做出调整与更新,但我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人员在预算工作中仍然使用传统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工程造价预算工作的开展需求。其次是职业道德素质低下,很多造价预算人员不能够正确认识造价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严重影响成本控制工作的收效。再次是现行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未能与奖惩制度进行有机的结合,而难以调动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

综合上文提到的建筑工程预算管理工作问题,笔者结合实际工程管理经验,针对问题提出以下的建议措施;

3.1 造价预算的信息化建设

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由于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简化工作流程,因此我国许多企业都先后将其引入到工作的各个环节当中,并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当前如何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中运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完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将预算管理与成本造价其他管理阶段的任务捆绑在一起,并结合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工作的内容,提高预算管理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建筑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系统,要具备输入、整理、输出、记录工程预算管理信息的基本功能,工程造价预算分为集中预算项目和独立预算项目两个部分,尤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费用预算,需要予以重点兼顾。

3.2 提高工程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科学的造价预算管理是工程资金管理和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而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有效实现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不断提高工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工程应定期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使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补充专业知识,并不定期开展考核工作,与此同时,还要求造价预算管理人员自身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主动学习国内外先进的造价预算管理知识与丰富的经验。其次,从财务管理知识与现代化电子网络技术的结合入手,加强建筑工程复合型造价预算管理人员的培养。再次是制定严格的奖罚制定,并加大执行力度,给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从而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建筑行业还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造价预算管理手段落后,还没有形成完善的造价预算管理机制。而且受到传统计划性经济思想的长时间约束,导致大部分企业的造价预算管理人员难以摆脱落后观念的限制,而造价预算机制已经开始不能满足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需求。因此,我们需要结合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的措施,以提高工程预算工作的科学水平,为工程的造价管理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吴素丹.工程造价管理过程的风险探讨[J].四川建筑,2009,35(1):268-269.

[2]周国恩.对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9,35(22):247-249.

第5篇: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逐渐成为整个工程项目中的关键环节,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其次,详细的阐述了当前我国各个工程项目中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 :建筑企业;成本控制;全面预算;管理

要想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就必须从对管理的各个层面、环节及总体目标进行系列、统一的规划和控制,全方位开展成本效益纵深活动,并且要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对策,以降低成本增效为中心,以实现公司利润为目标,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和资金运作相结合,力创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成本控制与预算管理的关系

预算其实质在于对某一项目需要投入的资金进行计划、估算,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直接影响了整个工程成本控制的程度。其一,基于投资期间的预算管理而言。假如相关投资企业对整个建筑项目数额并未进行全方位、科学的预算,便会出现成本投入过高(低)的问题,会给整个施工环节带来严重的影响。其次,施工阶段工序尤为复杂,包含的内容不仅繁多而且领域广阔(制定实施方案、人员、材料、设备等)。那么在施工阶段的预算管理工作中,不但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管理,还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预算管理。显然,对于项目的成本控制而言,施工阶段的预算管理必然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再次,就竣工阶段的预算管理来说,其对于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时期的预算管理,能够将建筑项目所发生的成本真实的、充分的反映出来。

二、我国建筑行业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经济突飞猛涨,建筑行业也随之迅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也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首先,经营范围长期以来都比较单一,国有控股企业占据了极大的比例,民营企业所占据份额非常小。虽然近年来一些企业逐渐的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但在诸多方面还不够完善。其次,在管理方面,大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管理模式,投资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而缩短工程的工期,通过各种手段对施工的进度进行不断的推进,这样的现象使得施工的质量根本得不到保障。再次,在项目成本的控制方面,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并不到位。而要想改善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就必须改善成本控制工作。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与手段,来进一步加强成本控制中的预算管理工作。

三、建筑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研究

(一)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属于企业财政管理的构成内容,全面覆盖了企业的运营活动、消费、投资、财务等事项。一般情况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分为三个方面,即业务的预算、财务的预算以及资本支出的预算。在这三者当中,业务的预算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建筑行业的收益情况,包含了工作量的预算、人工费用的预算等。财务的预算则主要指使用的资金与筹集的资金。而资本支出的预算则主要指在购置设备、材料等固定资产时对资金的预算。显然,对于这些不同点预算工作,我们必须建立起具有差异性的体系,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下去。

(二)采取弹性与刚性相结合的全面预算方法

每年度制定出企业资金全面管理规划和重点经营项目,建立一整套规范、科学、严谨、执行性强的预算编制方法,加强预算弹性和刚性的协调统一,制约施工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弹性与刚性相结合的全面预算方法即为采取相同的程序和格式,自动跟踪检查,纳入信息管理系统,与实际发生额进行对比,分析差异,促使建筑项目进行科学的财务管理。在相关制度制约下按照建筑项目真实情况予以科学合理的弹性调整,刚柔并兼,从而确保全面预算方法在项目成本控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促进项目顺利完成。

(三)加强预算风险管理

认真梳理,找出风险点。建筑项目在全面预算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风险,按照“高风险职位,高等级预防,高标准措施”的理念,按照岗位要求、工作程序、财务政策和法律法规、行为规定和惩治机制等,明确风险点,拉出“警戒线”,加强全面预算风险管理责任机制。另外建立全面预算互动机制,疏通预算信息网络,达到很好的互动,形成“及时揭发问题、及时反映问题,及时交换信息,及时惩治”的预算风险管理体系,保证建筑企业项目管理人员在全面预算过程中贯彻落实依法管理、程序合理,减少由于信息沟通不及时所引起的预算管理风险。

(四)建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

制定出的各种预算规定在贯彻落实过程中的利益划分、责任分配、权力分管,这些事务都需要一个规范的组织机构来管理与组织,从而确保建筑项目成本控制事务顺利开展,激发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觉性,这个组织即是预算管理机构。我们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独有的特征来设立相关预算管理机构。这个机构完全独立于其他部位,配置精干财务管理人员,并制定详细的机构运行机制和严谨有效的、科学化的预算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以制度来约束项目、约束人,确保项目成本控制有序化进行,从而进一步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五)有效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

作为一个涉及了众多领域的系统,预算管理工作需要用综合全面的眼光来进行,必须持有较强的系统观念与全局意识,从“要我控制”到“我要控制”的一个转变过程。预算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财务部门的职能之内,还需要进行成本管理、风险评估、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同时,要想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我们必须制定出一套严谨的制度,以此来让整个体系更具规范性。而在解决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充分的结合建筑企业的实际状况,借鉴其他企业的经验,通过归纳与总结找出精华措施来科学有效的解决出现的问题。另外,要明确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建立并不能够孤立的进行,必须与其他的部门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让预算管理工作对建筑成本控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建筑行业成本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对建筑企业构建全方位预算管理体系、健全企业管理工作机制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以上的论述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完善,仍需要建筑企业相关人员进一步探索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使得资金充分应用,避免浪费。建筑行业的发展,会对全面预算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并不是一蹴而成的,仍然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时期,需要不断创新和积累经验,真正实现以预算管理促进企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凤宇,周黎明.探讨建筑成本控制当中如何有效进行全面预算管理[J].民营科技,2012,11(07):214—216.

第6篇: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关键词:加强;油田企业;成本预算;思考

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中,有着大量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经验的例子,只要是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并且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都应该虚心接受,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1]。企业成本预算管理这一理念来自于发达国家,并且在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大多数的企业采用这一管理模式。而在现阶段的中国,由于企业性质和规模都有所不同,导致企业领导层对于成本预算管理的重视度也有所不同。

一、当前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我国的油田企业已经积极开展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然而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导致对其财务管理有一定的难度,致使油田企业中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1.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趋于形式化

同其他大多数企业相比,油田企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通常来讲,油田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庞大,并且不同地域的油田企业在地质与工作条件上都有着很大的区别,致使在进行成本预算编制时,很难实行零基预算。现阶段我国的油田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时,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成本为基础,综合几大要素变动的增量预算法,这样会导致预算出来的成本出现压缩的情况。此外,部分油田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的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考虑本行的发展情况,而眼光只停留在本行业的收支情况,导致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状况无法预判。

2.成本预算模式存在纰漏

首先,在进行成本预算之前并没有进行实际调查,导致在预算分解、下达过程中,各单位给出的数据报表失真,造成最终汇总结果缺乏其应有的参考价值。其次,在实际的成本预算工作中,没有完善的监督机制,各个要素之间没有很好的联系,由于人为因素导致了预算控制力的平衡性丢失。此外,在成本预算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因素的变动,例如工作量的变化、生产分配的变动等等,本应随之共同变化的成本预算却并没有做出对应的调整,使得成本的增减情况完全没有办法体现出来,存在着重大的纰漏。

3.成本预算的考核缺乏合理性

由于上述的成本预算模式存在着纰漏,导致实际的成本预算工作出现众多问题,而在问题出现之后,各工作人员开始相互推卸责任,并且在事后还不及时总结吸取教训,致使成本预算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2]。此外,部分油田企业为了尽快收回成本而减少工作量,这种不负责任的办法虽然在短时间内能够通过企业的成本预算考核,但是从长远的发展眼光来看,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非常严重的损害。并且,由于成本预算考核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各个部门只关注自身的利益,而无法从企业的全局利益去考虑,使得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二、加强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有关措施

在油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虽然在目前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我们仍然需要努力并积极改进,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推动油田企业的良好发展。

1.完善成本预算管理机制

鉴于油田企业的特殊性,其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复杂性,因此迫切需要对其成本预算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前期严谨的调查工作、中期严格的成本控制工作以及后期细致的审查工作,使得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得以落实。此外,对于其他企业中先进的成本预算管理经验可予以借鉴,通过油田企业中各部位的讨论,再结合油田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更加符合油田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成本预算管理模式,从而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2.投入对成本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结合市场的实际表现情况之下,油田企业可设定相关的成本预算预警管理体系,当投入成本超过设定的预警值时,会发出预警信号,再采取事先已制定好的应对措施积极面对,将损失降到最低。此外,还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对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通过对成本预算进行控制、分析与考核,将对各部门的管理纳入其中,并且通过信息化建设,还能针对成本预算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地应对。

3.提高油田企业成本预算管理的动态调整能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就必须要面对各种各样不同因素的挑战,相应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模式要注重其机动性,建设能够适时调整、动态编制的管理模式,可随时依据市场的动态进行不同方案的切换调整。

4.提高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与责任感

正所谓,无规矩不方圆。油田企业可将成本预算管理工作进行细致划分,将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一位筹划工作人员身上,确定职责的划分,这样一来,在出现成本预算管理问题时,则可快速找出责任人[3]。同时,还将依据公司的考核制度,对企业中的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严格的考核、监控以及激励,提高财务工作的规范程度,激发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企业向前发展。此外,油田企业还可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人事招聘,通过吸收专业能力强、高素质的人才去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加强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水平。对于在职的财务人员要定期进行培训,更新现有的成本预算管理知识,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油田企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支柱作用,油田企业的未来发展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成本预算管理工作对于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前瞻性作用,能够对企业的经营与财务进行有效的把控与管理。因此,加强油田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可有效的促进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文现.关于加强油田基础项目成本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2(23):49.

第7篇: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预算;成本管理;项目

1工程预算概念

工程预算就是通过对财务、人力、物力以及工程造价的综合分析运算,从而对整个工程所要消耗的各类资源有整体把握,协调好相应的资源,合理的进行配置,充分利用工程拨付资金,使企业的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建筑工程实现安全生产,按期完工。工程预算有助于在工程前期制定项目计划,帮助建筑企业顺利竞标。同时,合理的工程预算可以帮助建筑企业提前进行合同拟定,以及银行贷款等,有助于接揽工程后快速进行项目,缩短时间成本。工程预算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工程开始前处于设计方案时的预算;第二,工程进行中,对于施工过程进行的预算;第三,工程竣工前的最后的管理预算。同时,为避免工程项目高投低产问题的出现,降低项目利润,在工程预算中应该注意,施工过程中的预算不应该超过设计期间的预算,工程竣工结算时的预算不能超过施工过程中的预算。由于工程预算可以预估建筑工程项目使用各项资源的具体走向,因而可以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保障工程保质保量的如期交付,并且能够对每一阶段的各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与评价,以保障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工作内容,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预算主要是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施工设备、材料费用等所有费用进行估算。工程预算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情况进行科学预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预算。因此,工程预算的编制,能够对项目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的成本上升。通过分析发现,工程预算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优化成本方案、促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降低项目税务,以及有利于新的技术应用在成本管理中等作用。工程预算管理是每个企业都应该重视的管理内容之一,各个企业也可根据自身企业发展特点确定相应的工程预算管理的具体内容,使其发挥工程预算的优势。

2工程预算编制原则

有上述内容可知,工程预算可以划分为设计方案、施工过程以及竣工后的管理预算这三部分,这三方面在编制过程中需要坚持以下原则。(1)在进行设计方案预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因素。因此,需要对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机械设备、人员数量进行准确合理的评估,在保证工程项目质量和工期的情况下,将资源配置利用率最大化。这就要求设计方案预算时,需要充分了解工程项目参与人员的优势特点,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最终获得最有的设计方案预算。(2)施工过程的预算管理时,需要对设计方案的预算准确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设计方案的预算中缺乏考虑的因素造成成本变化的情况进行增补。同时,对预算的内容是否存在超预算、腐败等方面的问题,一旦发生此类问题,应立即交由相关部门依法处理,充分保障设计方案预算的准确性、合理性和可靠性。(3)竣工后,也即是整个工程项目需要收尾工作,竣工后的管理预算则是需要对设计方案、施工过程的预算进行审核及评估,此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工程预算的总结工作,也是对工程预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检验,对于工程预算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修改,为以后企业新的工程项目工程预算提供经验借鉴。工程预算在任一阶段都要求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只有编制的工程预算所有数据是准确可靠的,才能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提供最优的设计方案。因此,在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参与人员的专业能力、市场行情、机械设备需求、材料价格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分析,这样才能使编制的工程预算具有价值,才能更加符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发挥工程预算在成本管理中的作用。另外,要想使工程预算发挥其在设计时应有的作用,就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加强沟通与协作。这就要求企业招聘施工技术较好的人员,以保障工程的如约交付。另外,要加强管理者的水平,使工程预算的具体内容及要求下达到施工人员那里,并能够得以落实。这两者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工程预算的实施,全面提高施工进度水平,有效的降低成本,实现工程预算管理的目标。

3工程预算在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1)优化工程项目成本方案。工程项目工作人员要充分的以施工的基本状况为依据进行工程预算工作,堆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影响因素都要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和把控,在项目成本的管理工程实践中,因为工程预算能够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也就使得工程预算能够在项目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工程单位的管理工作都是通过招投标的形式来进行的,所以为保证施工企业能够以最小的工程成本换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要加强在招投标过程中的工程的成本管理工作。而工程预算工作的开展,是为了确保促使项目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也为项目施工的成本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需要提出注意的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方式的不同,施工工作所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是不一样的。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工作内容,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预算主要是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施工设备、材料费用等所有费用进行估算。工程预算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情况进行科学预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预算。因此,工程预算的编制,能够对项目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的成本上升。通过分析发现,工程预算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优化成本方案、促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降低项目税务,以及有利于新的技术应用在成本管理中等作用。(2)有利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工程预算是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一项内容,它指的就是在施工之前,对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一切事物进行提前的预估工作,并做好一定的控制措施。在施工实践中采取工程预算的主要目的也就是确保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施工的基础之上实现工程施工预算的投入,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施工项目的质量合格,从而使得施工企业在投入的施工成本最少的前提下实现最大的经济利益,为了保证施工项目能够更好地达到制定目标,进行工程预算工作时非常有必要的,工程预算工作的开展,不仅有效的帮助企业降低了施工的投入成本,还可以有效地将施工技术和施工方式紧密结合。(3)能够有效降低项目税务。首先,项目施工企业务必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税务缴纳。一般情况下,企业在进行税务缴纳工作时,主要缴纳的税种也就是城建税、项目安全税以及企业所得税等基本税种,在所有缴纳的税种中,项目安全营业税的费用是最高的,每一年需要缴纳项目安全营业税的费用就是一个建筑企业的营业收入的3%。我国相关法律条文也规定了,如果企业将其所承包下来的工程项目,以分包的形式交由第三方承建的,这种情况下,因为将承包项目分包给第三方也需要一定的费用,所以在企业进行税务缴纳时,要将企业本年度的年盈利收入中扣除之前交给第三方所支付的费用,税务的缴纳也是以扣除该项费用后的总金额为依据。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重要工作内容,其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工程预算主要是对整个工程项目造价、施工设备、材料费用等所有费用进行估算。工程预算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依据,工程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所要面对的情况进行科学预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预算。因此,工程预算的编制,能够对项目所遇到的问题进行预判,避免因突发情况导致的成本上升。通过分析发现,工程预算对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具有优化成本方案、促进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降低项目税务,以及有利于新的技术应用在成本管理中等作用。在项目施工企业缴纳税务工作中,一般情况下都是以该企业的一年的家营业收入为收费依据的,所以每当施工企业在进行税务缴纳时,企业保留一定的空间,在税收的筹划方面。比如说:企业可以用高新企业的名义进行税务费用的申报,从而有效的实现了企业合理节税的目的,同时也极大的减轻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通过以上几种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实现合理节税的目的,但同时必须也要通过一定的工程预算工作来加强企业工程成本管理的工作,在企业税收的筹划方面留有足够的空间,避免企业缴纳不必要税费以及重复交税现象的发生,从而节省企业的税务费用,降低企业的资金投入。(4)有利于新的技术应用在成本管理中。在工程管理中,工作人员要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精准化就必须要保证工作预算工作的全面实施。这也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努力的提高和丰富自己的专业实践能力,使自己的项目规划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为避免工程事故或二次返工现象的发生,要充分的保证施工的质量和项目的安全,将施工项目所需的成本投入控制到最低水平。除此之外,在工程预算工作中,要采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水电的控制,同时也要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技术进行一定的技术创新。

第8篇: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1.1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精确度对建筑企业财务成果具有一定的决定作用,而且能够直接影响建筑投资方的经济效益。若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过高,会降低企业所获得的利润,而若建筑工程的成本预算过低,从表面上看建筑企业的利润虽然有所增加,但工程的工期与施工质量等都难以保证,会导致很多问题。所以,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准确性、合理性与科学性,是有效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工程进度,确保建筑企业取得较大经济利益的重要基础。

1.2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的作用

科学的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要求工程各有关部门必须在预算与成本管理的基础上开展材料的选购与选配等工作。而且,建筑企业可依照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相关要求开展相应的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建筑工程经济预算有很强的政策性与经济性,能够促使施工企业严格遵循国家费用相关规定,把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在科学的范围之内,从而给工程财务核算提供较为正确的数据保证。通过合理的工程经济预算能够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

2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相关原则

2.1贯穿性原则

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应该贯穿于建筑工程整个过程之中,由于建筑工程的工作都会涉及到施工安排、财务管理、设施维护、人员选择及物资采购等,所以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管理不可以单单停滞于工程施工环节,而应该自工程的谈判开始,一直到工程的竣工验收结束,将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之中。

2.2全员参与原则

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绝对不是一个工程部门所可以做到的,其要求建筑工程全员参与其中。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各方案需要工程的投资方、施工方、监理方等有关部门协作制定并共同实现,因此一定要培养工作人员的成本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效保证工程经济预算指标的实现。2.3综合性原则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是一项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工作,其包括许多方面,比如说:无形资产管理、施工工期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以及工程成本管理等,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提高认识的高度,对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开展综合性的管控。

3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之中存在的不足

3.1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工艺以及标准等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和管理也要开展相应的定额换算。研究发现,现在我国的工程预算管理体系仍然不完善,很难开展科学的经济预算,容易导致工程经济预算的偏差。除此之外,建筑工程预算管理体系之中的定额换算更细的速度较慢,很难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要求。所以,建筑工程经济预算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得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大大提高。

3.2管理工作权责不明确

工程的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需要系统化、条理化的开展,所以需要建立起明确的权责体系予以支持。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包括很多工作,比如说:划分项目施工阶段、收集数据等,若权责制度不明确,各管理人员间的合作就容易存在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与制度,就很难划分责任,这样容易导致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处于混乱状态。

3.3建筑工程的施工和成本预算不协调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由于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市场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说:水泥、钢筋等材料的价格会出现一定的浮动,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就容易出现一些问题。除此之外,在工程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意外,这可能给建筑工程的经济预算带来一些困难。建筑工程实际施工和经济预算的不协调,容易导致部分建筑企业的经济预算和施工成本不符,致使工程的经济预算无法发挥实际效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若出现管理不严格的问题,容易增加工程的施工成本,导致工程的经济预算无法给施工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成本依据,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开展。

4加强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措施

4.1做好建筑施工前的经济预算管理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一定要将经济预算管理工作做好,这对于有效提高工程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该制定出合理的监督、管理程序,对工程的造价部门、中介预算机构以及工程承包方等予以监督管理,明确各部门在建筑施工中的权责,进而使得各部门在建筑工程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4.2建立明确的权责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立明确的权责制能够使得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把建筑工程各项目予以分项划分,在工程施工的各阶段指定相应的责任人予以负责,责任人要全权负责这一阶段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的相关工作。若出现问题,就对其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明确的权责制,必然要对相关工作确定相应的责任人,并把管理的效率和责任人的绩效挂钩。通过这样的举措能够有效调动责任人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除此之外,建立权责制度时一定要结合建筑企业的经营策略与文化氛围。如果不结合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盲目的应用权责制只能起到相反的效果。权责制和相应的激励制相结合,能够有效激发出工作人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使得建筑企业的成本管理建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3做好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工作

在建筑企业承包项目之初就应对工程项目进行成本预算与控制。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招标的成本控制、工程项目设计的成本控制、工程项目决策的成本控制以及工程项目施工的成本控制。在这些工程成本控制之中,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是最重要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可以分为许多种,比如说:设备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工期成本等。因此,建筑企业在施工中成本控制时,一定要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成本都予以严格的管理控制,有效避免因为某环节的成本控制问题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程材料与建筑产品选择时,并非根据质量择优选择。由于不同建筑工程的用途与功能有所不同,因此其质量要求与标准也有多不同,企业应该根据各自标准与要求进行选择,从而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有效提高。

5结论与建议

建筑工程经济预算和成本控制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应该重视工程的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经济预算与成本控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寻找适当的解决措施。

作者:李晓娟 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9篇:人工成本预算管理范文

如何做好预算管理以及预算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社会效益,关系到单位整体目标能否实现。在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想提高社会效益,就必须在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过程中,以尽量少的资源消耗,来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并把影响运行维护成本的各项经费支出控制在年度预算范围之内。加强部门预算管理,合理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是保证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内部控制能力以及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绩效评价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完善。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单位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监督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预算编制不合理、预算执行力度不强、预算执行效果较差、预算人员水平偏低等。为此,笔者结合自身预算管理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和对策,具体包括:健全预算管理体制、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加大预算执行力度、建立健全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增强财会人员业务能力等。期望本研究能为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预算管理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

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分析

(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管理的内涵

1.部门预算管理概述

部门预算是指政府部门依据国家有关预算管理规定,结合自身未来一定时期履行职能的需要,从基层预算单位开始逐级编制、审核、汇总、上报,由财政部门审核并提交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依法批准的部门综合财务收支计划。部门预算实行“一个部门一本预算”的综合预算管理。

2.编制规程

部门预算编制采用自下而上的汇总方式,从基层预算单位编起,逐级汇总,所有开支项目落实到具体的预算单位。编制程序及主要任务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准备阶段。对上一年度预算批复项目进行清理,收集、分析、论证预算基础资料等前期准备工作。(2)“一上”阶段。由中央部门提出下一年度预算建议数。(3)“一下”阶段。落实财政部下达的各部门预算指标的控制数。(4)“二上”阶段。形成下一年度的中央预算和各部门预算草案。(5)“二下”阶段。以法律文件的形式逐级批复下达下一年度预算通知。

3.编制环节

水工程管理单位的部门预算是依据国家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单位履行职能所需,编制的部门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预算管理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预算的编制环节,包括预算目标的编制、汇总和审批预算。二是预算执行与控制环节。在这个环节,要及时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反馈预算执行进度和执行差异,促进单位预算目标的实现。三是预算考核,单位通过定期或动态的预算考核,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各种措施,为单位预算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强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收支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支出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项支出要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各部门要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受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和政治环境的影响,上级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主要的职能包括防汛、供应城市用水、生态涵养保护、水环境管理、水资源保护、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等公益性事业。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管理,合理降低水利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是保证收支平衡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提高内部控制能力以及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绩效评价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和新修订的《预算法》的相继实施,以及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改革,上级单位对部门预算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考核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预算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笔者根据工作实际,发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预算管理中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第一,预算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预算管理的效果,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整体预算水平不高,导致预算管理效果不佳。内部分工和机构设置不合理,没有为预算管理提供必要的人员保障和技术支持,难以形成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预算管理在单位内部没有做到全员参与,甚至相关部门都认为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业务范围,与本部门关系不大,而财务部门也没有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只是根据业务部门上报的经费支出数据进行汇总,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导致预算执行速度偏快或偏慢。第二,很多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未设立单独的预算管理部门,基本上是由财务部门兼任,从而导致预算管理人员的分散化和临时性,使得预算管理组织松散,响应能力较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相互推诿扯皮,没人承担责任。第三,有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虽然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但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机制。预算的绝大部分工作是由财务部门完成的,财务部门既是预算编制主体,又是预算执行和分析主体,这种情况显然欠缺制衡力。

(二)预算编制不合理

第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编制过程短,时间紧,准备不充分,导致年度预算编制不合理,不符合单位实际,使现有的预算方案落实不到位。目前大部分单位采用的还是增量预算的编制方法,以上一年度的预算为起点,根据预计的单位变化情况,相应的调整上一年的预算数据而确定本年度的预算规模,追求的是预算规模的逐年增大,而忽视了履行基本职能实际需要情况,往往使实际收支执行情况与预算产生比较大的差异,造成预算松弛和资源的浪费。第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各个业务部门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单位工作的整体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项目预算编制粗糙,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往往为了追赶进度,在下半年临时追加或调整预算,出现重复建设或重复购置设备的现象,忽略了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强

第一,一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工作重编制、轻执行,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预算编制上,而轻视了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预算执行的奖惩不清晰、制度不完善,预算约束不严格。如:预算考核仅有考核制度,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缺乏激励机制,或者对预算执行结果没有进行考评。进行了考评的单位往往也只注重财务指标,忽视了可以体现单位发展目标的非财务指标,严重地影响了预算执行效果。第二,一些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管理缺乏刚性,对预算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关注度很高,没有仔细审核资金支出的合理性,致使预算执行不力,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如: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支付,没有执行授权审批程序;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没有按照预算管理制度的规定,按程序审批支付,严重地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第三,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尚未建立完整的预算信息系统。首先,预算管理软件不成熟,预算流程处于静止状态;其次,缺乏可以共享的数据平台,在预算的编制、审批、下达等流程中,各个业务部门沟通受阻,协调不畅;最后,数据缺乏细化,分析不到位,与其他业务衔接不当,难以实现数据共享。

(四)预算执行效果较差

目前,对于资产类购置已基本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如果资产购置预算不全面,在实际执行中经常会出现购置的资产参数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流失和政府采购执行难。根据目前调查的情况,项目预算执行问题比较突出,由于缺乏前期的可行性分析及研究,预算单位很多准备工作不到位、手续不健全,一旦财政资金下达要求实施时,就会出现项目实施不畅、资金支付进度缓慢、预算资金差异较大等问题,甚至还需要财政追加预算或者调整预算,造成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浪费损失。

(五)预算人员水平待提升

一部分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亟待提高,这主要表现在这一部分人缺乏专业的财务教育与训练,专业技能普遍不高。同时,一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中还存在不符合财务规定的兼岗现象,一些不相容岗位没有进行合理的分离。

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预算管理体制

第一,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预算管理机构,如预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主管领导以及各科室负责人组成,指导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是单位的最高管理部门,下设预算管理办公室,作为预算管理的日常工作机构,由预算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负责预算的编制、报告、执行、考核和日常监控。使领导到职工都能充分认识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营造全员参与预算管理的良好环境,促进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第二,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沟通自己的计划和需要,并及时正确地评估其他部门的计划和需要对本部门的影响,确保各个业务部门之间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等各个环节都能够很好地配合,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管理体系的完整和相互衔接。

(二)增强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第一,预算管理部门应及时做好相关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并进行深入分析,归类汇总,经过充分论证、科学研究,形成完整的单位决策信息。根据单位正常运转需要修改、加以完善,使预算编制更加合理,符合单位工作实际。落实各业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的责任,正确把握预算编制政策,确保预算编制的合规性。编制预算应当以当年预算执行情况为基础,根据各个业务部门制定的下一年度工作计划,对各项收支规模和结构进行预计和测算,使预算编制工作尽可能细化。财务部门要对各业务部门提交的预算申报数据进行审核,审核业务部门对预算建议数的测算是否符合规定标准,是否符合政策要求,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第二,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根据单位职能和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结合单位近几年收支总体情况,预测单位未来收支情况,合理制定单位中期规划。比如以三年为一个周期,以规范的项目库管理为基础,提前梳理未来三年单位发展计划项目和运行保证资金需求,采用滚动预算的方法,逐年更新滚动管理,使预算管理在编制方法上更加科学合理。

(三)增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第一,预算考核是预算管理的重要一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建立绩效评价与预算执行考核奖惩制度,将薪酬与预算考核联系在一起,对所有预算执行的业务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按照每个部门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工程项目完成情况实行公开奖惩,做到奖惩分明,促进单位实现预算管理目标。第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执行的管理。明确预算执行审批权限和审批要求,及时向管理层和各预算执行单位报告、反馈预算执行情况,落实预算执行责任制,刚柔并济,严格预算执行。财会部门在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年度预算指标后,应当在本单位年度预算总额控制范围内,依据明确的指标分解方式,及时细化并将指标逐层分解,横向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纵向落实到每个岗位,形成全覆盖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同时,将年度预算细分到每季、每月,实施分期控制预算。此外,单位还应加强预算执行的动态监控,实施滚动预算,使预算更加切合单位实际情况,与单位的日常管理紧密衔接,促进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第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当加强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建立预算执行动态机制的技术平台,实现部门之间的网络化管理,加快预算信息的反馈速度,增强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全面提高预算执行效率。

(四)加强预算管理的全面实施

资产购置预算编制要根据单位配置标准以及单位存量资产实际情况确定政府采购预算,提前做好计划,避免因盲目、随意购置资产,造成资产闲置,导致财政资金浪费。重视项目预算编制,要对业务部门申报的项目从技术、成本费用、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测算分析和详细论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召开项目论证会,细化项目支出科目,将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单位项目库。结合单位特点,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将项目排序后上报。

(五)增强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

因为预算编制与执行均需本单位的财务人员进行操作,其业务素质之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本单位预算管理能力之高低。为此,要有针对性地定期组织单位预算管理人员参加专业知识培训,从而提高其业务素质,促使其更加规范地进行业务操作;单位财务人员还应强化自身沟通能力,从而让更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同时,单位还应结合实际,腾出人手专门从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充分体现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手段相结合的财务计划。加大对各个业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管理和考核以及奖罚兑现工作,使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真正实现规范化和精细化。建立起考核与奖惩机制,从而更好地提升财务人员执行预算的能力。

四、结语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应不断提升本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水利建设基金的事前、事中监控,事后跟踪问效。作为一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人员,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必须从点滴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天,用心做好每件事。随着我国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一定会更加完善。

作者:李素梅 单位:北京市密云水库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平东.论全面预算管理在水利事业单位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12).

[2]吕桂芳.论预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