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移动通信方向精选(九篇)

移动通信方向

第1篇: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关键词 移动通信 经营策略

1移动通信向信息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80年代末期我国引进移动通信系统以来,即以一发而不可收的态势迅猛发展。全国移动通信网逐步完善,移动电话用户成数量级地增长,使得传统电话业务币场发生了深刻变化。

移动通信系统就市场占有率和电话普及率而言,虽然尚不及固定电话,但它的增长幅度,却超越了固定电话。

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上。与固定电话相比,移动通信更适于全球个人通信的发展趋势。

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信息经营方面。信息的本质是流动的。与固定电话相比,移动通信更适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动,从而开发更加广泛的信息业务。

这种变化,是邮电分营、电信重组为移动通信带来的一个历史性机遇。即移动通信系统从分支地位一举成为主体通信企业之一,使得它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更多的主动权。移动通信面对的市场有更大的潜力和可塑性。

邮电分营,使原来那种政企不分的混合体变成真正独立经营的企业,邮政和电信各自走上独立发展之路。它使得中国电信可以轻装上阵,得以摆脱以往那种相互依赖自我迁就的局面,增加危机紧迫感,刻苦寻求经营之道。电信重组后,移动通信尤为如此。

邮、电、移三分天下,同是信息产业的骨干力量,但它们在信息产业中的基础不同,表现不同,信息经营地位自然有所不同。

信息经营是指,邮政、电信和移动通信企业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从事信息采集、编制、传递、传播、中介、、合作开发等经营服务活动,利用信息资源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的过程。

邮政企业似已意识到依靠单纯信息、实物传递已经不能摆脱在通信市场上的被动局面。他们利用邮政网络,在传统信函业务基础上变换花色品种,办起的商业信函、广告速递、明信片。礼仪通信等业务,带有一定的信息经营色彩。但他们在信息采集、编制、传播等方面创新不足,保守有余,并没有取得信息经营的长足进步,使得很有发展前途的几项新业务起伏不定。他们的经验教训应当引以为鉴。

电信企业从单纯信息传递(传输)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步伐稍快。程控电话异军突起之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业务竞相崭露头角。数据通信、可视图文、电子信箱等业务本来是从事信息经营活动的极好手段,只可惜应用不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果。好在计算机通信(如互联网)后来居上,但仍未摆脱单纯信息传递的巢日,多半起“桥梁”“公路”作用,而没有大踏步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只有电话信息服务台(160、168)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信息经营的大雅之堂,取得了信息查询和广告通信方面的诸多收益。他们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在信息经营方面尚属白纸一张,暂无经验可谈。一方面,在电信重组以前,受电信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移动通信没有在信息经营方面得以施展;另一方面,拘于移动电话组网。放号、维护等诸方面的压力,尚来不及将信息经营摆上议事日程。但随着移动通信系统日趋完善,移动电话新业务陆续推出,信息经营不仅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有了一定的精神准备。

综上所述,总体来看,名为信息产业的邮、电、移三支骨干力量,在整体营销策略方面,尚未调整到信息经营方向上来。从上至下强调的是“放号”多少,“能力”多大,主要靠“邮资”、“话费”来维持收入水平。打破单纯信息传递的固有模式,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移动通信系统来说,正确地估量自身在信息产业中的地位,趁着其他通信方式在信息市场遗留的大块空白,将信息经营纳入移动通信主体经营战略目标,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2移动通信向信息领域发展的营销策略

信息经营之所以要摆在移动通信企业的战略地位上,这是因为信息经营与单纯信息传递的性质是不同的。

单纯信息传递源于传统的邮电通信性质。“邮电通信业:承担信息传递、办理公众通信业务的生产部门,由邮政和电信两部分组成。邮政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传递实物载体的信息为主的产业;电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对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的产业”“邮电通信业通过信息传输和邮件传递产生一种特殊的效用,这种效用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社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直接为社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传统邮电通信性质将邮电通信定位在一个阶段——信息传递阶段。而实际上,信息从产生到消费何止一个传递阶段。单纯信息传递概念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产生的,那时的“社会分工”注定要求邮电通信只管传递信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地为党政军民服务,而对于信息内容不必涉及,也就没有必要去组织开发信息资源。信息传递是信息经营的一部分,这部分就是“通信”。当然通信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并不能囊括信息经营的全部环节。

信息经营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表现。社会生产生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使得信息事件源源不断地产生。有的信息可以就地消化,有的信息则需要流通和传递。这就为信息经营提供了用武之地。信息经营和单纯信息传递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不仅注重于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而且注重于信息来源的组织、素材的采集、资料的编辑、内容的扩散和信息消费的反馈等等。如果说,单纯信息传递传递的是个别的即时的原装的实用信息,而信息经营传递的信息,则是能用的,预设的,包装的实用信息。

移动通信为用户提供通话服务,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个别性、即时性与实用性。移动通信承载的传真、数据、语音信箱等项目,是信息传递范围的扩大和通信服务功能的增强。而信息点播、短消息服务等项目,则是信息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增强。这是因为,信息经营已经将个别信息转为通用信息,随机信息转为预设信息,原装信息转为包装信息了。

据了解,移动通信短消息服务开通以来,受到一部分用户的欢迎。这是在其业务功能尚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产生的积极效果。

鉴于移动通信尚处在基本建设初上规模时期,将主要经营目标放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上,为此而加速放号,让更多的用户尽快进入网络系统,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放号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放号提高收益水平。放号只是产品营销即信息经营的前奏,更精彩的演出还在后头。谁能保证通信性能好,服务质量高,谁就能拢住老用户,激励新用户。网上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只能提供话音服务而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不仅是对移动通信技术功能的浪费,而且是移动通信企业的一大缺憾。

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加速放号和信息经营并重的营销策略,向厂褒的信息领域进军,抢占通信和信息两大业务市场。

3移动通信向信息领域发展的方式方法

结合移动通信基本业务和各项新业务的开发开办,调动一切可资利用的信息营销手段,建立适于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加速占领信息业务市场,有如下方法可供研究参考。

(1)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调动一切信息营销手段

移动通信系统有其他系统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它不仅可以提供近、远程移动通话服务,机随人便,话随人走,而且具有一系列新业务功能。基本通话业务与各项新业务紧密配合,十分有利于向信息领域发展。

可以作为信息营销手段的新业务功能有:

信息点播:将预先编制的各类信息格式化,供用户随机点播,随启即发,内容简捷清楚。它是真正的“快易通”和“文曲星”,而且其信息源和信息流是不断扩充的,可以适时更新演进,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短消息服务:利用手机显示功能,借助于信息台的接转操作,用户之间可以互发短消息。公司方面,将时效性很强的信息节目变成短消息分区分片向用户传播。办理商家客户、机关部门短消息广告和通知业务,有针对性地短消息新闻广告和通知通告,收取广告通知费用。利用短消息开展公益和礼仪性业务宣传服务,提高公司信誉和凝聚力。

语音信箱:当用户来话不通时,将主叫用户留言存入信箱,供被叫用户随机听取,这是补充通话的一项功能。除用于个别通话接续外,可将主被叫留言转化为通知广告信息,形成广告信箱业务。将语音信箱与短消息服务相结合,每发短消息缀以广告信箱号码,则可将短消息扩展传播,变成长消息服务。

客服中心:建立客服中心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方便用户联系,处理不必当面即可解决的某些通信服务质量和业务手续问题。如业务咨询、资费查询、帐务查询、障碍申告、服务投诉、业务办理等。如能将这种与通信业务有关的联系扩展成无关的查询,就会通向直接的信息经营。

综合业务平台:以智能多媒体方式,将各种特服业务手段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同时具有人工受理和自动查询两大功能。利用规模宏大的数据库,存储和交换可供查询和交易的各类信息资料。此平台所以能够包罗万象,一方面是它自身的聚集能力所致,另一方面它是多路网源接口,可以汇接各路信息流,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2)广涉博猎,精心编制,扩大信息来源

在信息服务方面,移动通信系统可谓白手起家,要想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广涉博猎。社会信息来源十分广泛,要有组织地开发采集。

①独立开采,特色经营

针对不同的信息特征,采取独立开采,特色经营策略。如利用短消息与语音信箱相结合的信息传播,可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登门采集。将广告受理办到家门。初期可做优惠广告信息传播试验,积累经验,逐步规范。

②互通有无,综合利用

先期发展的160、168电话信息服务台,是我们最佳合作伙伴之一。一方面向他们学习业务管理经验,同时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转用他们的信息节目。利用其提供的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为我所用再加工,形成适于短消息触发和语音信箱记存的综合信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其他信息台。

③分门别类,广开节目

将信息节目分门别类进行编制。编制信息节目应以真实、简练。适用为原则,切忌虚假、空洞和冗长。根据不同信息的不同价值,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关系。制定信息目录和节目价格清单,方便用户随机查询和选择。

④以微促定,个性发展

信息经营涉猎对象不仅在于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而且要面向个人与家庭。移动通信一方面是个体化通信——手机持有者通信:同时它也是一种连体化通信,非手机用户可以进入移动通信网。利用这种性能,开办虚拟手机业务,进而为无手机用户开办语音信箱和信息专页,实施个性化信息中介传播服务。

(3)集中优势,合力开发,建立企业经营机制

实施信息经营战略,必须建立适于信息经营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移动通信某些新业务之所以推广不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集中优势力量,各个击破。另者,没有将某些新业务功能提到信息经营的高度去发挥作用,使新业务淡化在主体业务之中,不能得到经营者的重视,怎能引起用户青睐。

开展具有移动通信特色的信息经营活动,至少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利用现有专业管理和生产人员,在经营维护主体通信网络的同时经营信息业务;二是组建专门从事信息业务的企业集团(公司),使信息经营企业化。可资借鉴的是,原辽宁省邮电实业开发总公司所属省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专业生产形式走上企业化道路之后,集中优势,联网运营,信息业务得以迅速推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以多种经营方式发展信息产业的一个成功尝试。电信重组以后,移动通信系统增加了人力资源,不妨调聘懂经营善管理的得力人员,组建“移动信息公司”,实施股份制集团化联网运营,将移动通信信息产业推出地平线。

以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移动信息产业,有如下好处和优势:

第一,有利于将基本通话业务以外的经营项目集中起来,变换花色品种,以信息经营的面目推向社会。

第二,有利于合理调动和使用人力资源,为主业减轻人事负担,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2篇: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1前言

自从1999年msn和qq的第一个版本问世以来,互联网通信应用快速发展,用户规模持续增长。3g牌照发放之前,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聚焦在固定互联网领域;3g牌照发放之后,随着无线网络带宽的增长、带宽资费的下调,互联网通信应用聚焦点逐步向移动互联网领域迁移,微博、米聊、微信等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更是一面世即得到广大用户的追捧和持续关注。

互联网企业一般以互联网通信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迅速扩大用户规模,占领用户终端入口,并以此为基础向用户提供其它互联网应用(如社交、娱乐、云存储等),与电信运营商在增值业务领域展开正面竞争,对电信运营商造成重大威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互联网应用对运营商传统增值业务形成替代效应,例如手机qq对短信应用的替代;其次,电信运营商开发的互联网应用与互联网企业提供的应用相比,明显缺乏竞争力,例如mobile market的下载量为数亿次,而app store下载量超过数十亿次,类似还包括像139邮箱与qq邮箱、139社区与开心网等。

面对互联网企业的激烈竞争,运营商应该如何切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如何将自身优势体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向用户提供满意服务,值得探讨。本文尝试从移动互联网角度出发,分析中国移动在开展互联网融合通信方面的优势,提出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技术方案。

2互联网通信应用特点分析

目前主流互联网通信应用工具包括手机qq/微信、米聊、skype、gtalk、facetime等。www.lw881.com互联网通信应用发展情况如图1所示:

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

通过分析,可发现互联网通信应用主要存在以下特点:

移动化、ip化、多媒体化;

跨平台、跨运营商;

以应用商店为第一营销平台,依托社会关系快速发展用户;

注重用户体验。

虽然,目前在与互联网企业的竞争中,运营商处于劣势,但运营商在开展互联网通信应用方面也存在优势:

(1)号码资源:运营商最核心的资产为号码,通过与手机地址簿紧耦合,运营商可引导终端用户使用其互联网融合通信业务。

(2)网络通道:运营商对于通道的把控能力优于互联网企业,可提供分等级、有qos保障的通道能力。

(3)通信质量:目前互联网通信的质量无法与运营商基于语音通道的通信质量相提并论,后者具有绝对优势。

(4)对通信业务的理解:对通信业务的深厚理解使运营商可以提供最好的通信业务。it产品主要聚焦在应用层,而运营商可以从端到端的角度设计和提供良好的通信服务,这正是运营商最擅长的。

3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3.1 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自2011年2月美国kpcb风险投资公司合伙人约翰·杜尔第一次提出“solomo”概念[1]以来,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整合而来的这六个字母随即风靡全球,被一致认为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从facebook到开心网、人人网等,代表社交的“so”已经无处不在;而“lo”所代表的以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地理位置服务)为基础的定位和签到也开始风靡,包括foursquare、街旁,以及社会化媒体所延伸而来的facebook places和人人报到等;“mo”则涵盖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移动互联网应用。同时,在“solomo”之外,云计算技术已经改变整个it界的思考和行为方式,云计算在降低it建设成本的同时,还能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

本文探讨的融合通信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基础的互联网通信应用,融合通信应符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并基于云计算技术提供跨终端、无缝切换、体验一致的服务。

基于以上的分析,提出融合通信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通过用户的通信关系来掌控用户的社交关系;第二、发挥移动自身优势,整合现有通信手段,促使用户强化社交关系,并且能延伸社会关系;第三、在自身优势及吸取的互联网优秀基因的基础上,平滑向互联网延伸和渗透。

3.2 融合通信产品定位

基于融合通信设计思路设计的融合通信应用产品,定位为“云应用+多终端”的业务形态,将用户在各种设备上存储的数据、使用移动服务所产生的ugc内容,通过移动互联网整合到云端,允许用户通过不同的终端,随时随地管理、访问和分享;同时融合通信也为用户提供了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的各种应用聚合,实现“一站式”业务体验。

4融合通信技术架构

4.1 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

融合通信平台以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功能模块包括云服务模块、通讯

录模块、统一认证鉴权中心、统一用户接入平台、管理模块和运营模块等。融合通信总体技术架构如图3所示:

融合通信平台定位为互联网通信应用平台,采用lamp(linux、apache、mysql、php)作为其技术架构,引入相关开源技术如hadoop and hive等进行融合通信技术平台开发。基于对融合通信应用的定位分析,融合通信平台架构的技术关键点主要包括:统一用户身份认证、用户核心资产云化以及用户体验一致性。

4.2 关键点一:统一用户身份认证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是指用户通过不同终端及网络访问云端通信资产及应用时,云端能够为用户提供数字证书、静态密码、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方式(或者多种认证组合),以方便、安全的形式为用户进行鉴权与认证,当用户进行应用切换时,可避免重复登陆鉴权,提升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进行统一身份认证中心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统一认证中心:需支持静态密码、动态密码、动态验证码和数字证书等多种认证方式以及不同的加密算法。统一认证中心统一存储用户的标识、密码,存在现有用户信息向认证中心迁移的风险;若保存在boss上,则会实时和boss系统进行交互,并发性能存在难度。统一认证涉及到用户标识方案,若采用手机号码则支持非移动用户存在困难;若使用新的标识,则涉及到标识的规则和现网用户的迁移,难度大。

(2)各个业务平台增加对认证凭证的识别:中国移动现有各业务平台需要增加对统一认证中心生成的认证凭证的识别,能够根据认证凭证给予对应的访问权限,须对各个业务平台进行改造。

4.3 关键点二:用户通信资产云化

用户通信资产包括通信录、通话记录、短彩信、照片、视频、图书和应用程序等。用户通信资产云化是指,用户通过任何终端产生(或更新)的通信资产,都会自动上传到云端,并且自动同步到其他用户终端。

在进行云服务平台建设时,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存储硬件能力:海量数据的存储对于存储设备能力的高效性、高性能接口、高io能力提出了要求。对于存储设备,要求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存储和接口的标准化。存储基础设施和平台层都需要支持水平扩展能力,支持平滑地扩容。最大可支持eb级海量存储能力、百亿级目录和文件数。

(2)数据库能力:多种结构和类别的数据要求对现行数据存储管理机制进行优化,确保数据使用和硬件资源利用的高效。

(3)终端能力: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导致部分用户的信息获取困难。

4.4 关键点三:用户体验一致性

用户体验一致性是指,用户采用任何终端、通过任何网络均可访问云端的通信资产与应用,云端能够自动适配用户的终端及网络,并将云端的内容与用户终端及网络通道能力进行适配,向用户推送最适合的内容格式,为用户提供基于不同终端与网络的一致性体验。

提升用户体验一致性,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内容:

(1)接入终端类型的识别:终端类型多种多样,部分操作系统不开放,平台对多操作系统进行适配以及客户端接入系统后,平台识别客户端类型等存在困难。

(2)网络通道能力测试:用户通过鉴权认证接入平台后,平台终端发起和用户终端之间带宽能力的测试,会涉及一定的流量计费及网关的跨越;同时网络能力存在动态变化的情形,会影响用户的体验。在涉及大流量业务,如视频呼叫、上传下载时,要进行实时网络能力测试。

(3)功能模块的权限设置:对于每个功能模块根据终端类型和网络能力判定是否可用,但如何界定不同能力下的服务功能存在困难,如当网络能力不足时,视频功能不可使用。

(4)客户端中间状态记录:当用户从一个客户端退出(包括异常退出),然后从另外一个客户端登录时,原来的状态记录不一定准确。

4.5 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的要求

在探讨融合通信平台技术架构的同时,有必要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中国移动现有网络的要求,本文从互联网视角出发加以探讨。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主要提出两点要求:首先,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融合通信应用的网络接入。无论用户基于何种终端接入融合通信应用平台,都需要中国移动现有网络提供相应的支撑服务,例如现有网络需要配合融合通信平台为用户提供网络qos服务,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带宽保证用户的融合通信应用等。其次,中国移动现有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网络基础通信能力。例如短信、彩信、wap、飞信、音乐和阅读等基础能力,都需要现网相关平台开放出来提供给融合通信平台,融合通信平台再将其开放给第三方应用,从而进一步丰富融合通信应用类型,同时也能增加中国移动自有业务的使用量。

目前,wap网关所处的网络位置非常适合为用户提供统一接入与认证鉴权服务,但wap网关主要是为wap请求进行协议转换;笔者建议在原有wap网关基础上增加业务控制、灵活计费、运营支撑和安全优化等功能,建设成综合网关。用户通过综合网关进行统一接入,融合通信平台通过与综合网关交互,判断用户的接入方式、终端类型及网络状况,并实施相应的控制策略。

对于基础能力的调用,可通过开放移动互联网平台(omp,能力开放及业务生成平台)实现,目前浙江移动公司正在进行omp平台的试点建设。现有网络的基础通信能力通过omp平台对外开放,供融合通信应用调用,同时融合通信自身的能力也可以通过omp平台开放。融合通信平台与现网的关系如图4所示:

5融合通信应用功能展望

融合通信以融合地址簿为核心,以统一接入和统一鉴权为手段,以互联网通信应用为切入点,以满足基于多种终端的应用体验一致性为目标,融合各种网络,集成各种应用,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近期可考虑基于融合通信平台向用户提供融合地址簿、云存储、多业务统一认证、基础语音/视频、短/彩信、即时消息和状态呈现等服务;远期则需要在更高的高度进行融合通信的应用规划,将融合通信打造成云通信中心、云数据中心以及云应用中心,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通信应用及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第3篇: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关键词】融合通信 移动互联网

互联网通信的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用户量也一直在增加。在3G牌照发放后,无线网络带宽持续增长,宽带资费一再下调,微博,米聊和微信等移务领域展开正面竞争,这对于电信运营商成为的重大威胁。主要由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第一,运营商的增值业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逐渐被互联网取代。第二,电信的运营商和互联网能够提供的应用相比,显然缺乏竞争力。以139邮箱和QQ邮箱为例,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这一特点。那么,在科技进步的发展中,互联网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商家必须将互联网与商业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互联网,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得到移动互联网的重视。

1 互联网应用特点分析

现在主流互联网工具包括微信,微博和QQ 等等。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互联网通信有以下的特点:

(1)移动化,多媒体化;

(2)多平台,多运营商;

通常以一个应用商店作为第一平台,然后再以此为基础通过一些社会关系对网络用户进行进一步的扩展;

即使在互联网企业的竞争洪流中,运营商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地位,但是也是有一定的优势的,可以现在以下方面:

(1)重要资源――号码资源;

(2)良好的把控能力――网络通道;

(3)通信质量很好的语音通道。

2 融合通信设计思路

(1)随着时代的发展,“SoLoMo”越来越符合人们对其的预期――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这是由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进行进一步的整合而得到的。从开心网到人人网,表示的“So”已经到处可见;而“Lo”表示的基于地理位置的定位服务和签到服务,逐渐的也开始风靡,例如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等;“Mo”则包括了智能手机带来的各种互联网应用。而且,在“SoLoMo"之外,云计算技术已经被广泛使用,成为重要的运行方式,从而减少IT的建设成本,且利用用其丰富的大数据,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服务,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为了使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可以将与计算技术与之结合,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科技人员开发新的项目提供新思路。以用户之间通信的联为基础,进一步来掌握他们的社交关系;对于移动所具备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并且联合使用已有的通信手段,对用户的社交关系进一步加强,并且对用户的社会关系进一步扩展;

汲取互联网的优秀基因,使其与自身优势相结合,不断向互联网延伸和渗透。

(2)在开发应用产品之前,有关人员会依据以上设计思路,将产品定位为“云应用+云终端”的业务状态。利用大数据储存,客户将会对自身的各种资料及时了解,为客户提供便利。除此之外,融合通信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每种应用的聚合,实现了“一站式”营业的模式。

3 融合通信技术结构

(1)融合通信平台主要是一个云计算的平台,然后将云服务模块,通讯录模块,统一认证鉴权中心,统一用户接入到平台中,管理模块、以及拟合运营模块等,均是其功能模块。对用户的身份进行统一性的认证,使得用户的资产上传云端,以及对融合通信进行应用的定位分析等都是该技术的关键所在。

(2)那么,在进入访问之前,用户的身份验证十分重要,这直接关系带用户的资料安全。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终端以及网络对云端的通信资产进行访问,在这个过程中云端会提供静态密码,动态口令等多种认证方式,尽量方便、简单的对用户进行验证;但是当用户使用不同的设备时,为了使认证简单化,会采取免除重复登陆的方式,存在诸多安全因素,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第一,统一认证中心需要动态和静态密码,结合一系列的加密方式,保证用户的账户安全。

第二,中国移动需要对各个业务平台进行改造,使其完善对统一认证中心生成的认证凭证的识别,实现利用认证凭证给予对应的访问权限的目的。

第三,为了使通信录,通话记录,短彩信,照片,视频,图书和应用程序等自动上传到云端,且可以同步对其它设备,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点内容:储存设备的高效性,高性能接口和高IO能力能储存海量数据。同时支持多种类型数据的储存和接口的标准化也对存储设备提出了新要求。

现行数据存储机制需进一步优化以适应多种结构和类别的数据,以确保数据使用和硬件资源利用的高效性。

对于终端的操作系统进行全面性的开放,使的用户能够更容易的得到信息。

(3)即使用户使用不同的终端,用户都可以对云端进行访问,而且云端可以依据用户的终端和使用网络进行调整,自动选用最合适的呈现形式呈现给用户,方便用户的使用与理解,达到在不同终端适应,得到相同感受的效果。

(4)融合通信平台对现网的要求主要有两点:

1)对于融合通信应用进行网络接入,应由中国移动的通信网络提供。例如;为了为用户提供网络QoS服务,为用户提供相应的宽带等通信应用,就需要网络配合融合通信平台,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用户。

2)在以往的技术基础之上,发展新的业务项目,优化服务项目,完善管理制度,合理统一建设综合性网管。在最基础的服务功能之上发展新功能,比如电话、短信等一些基础功能,利用融合通信平台,使其进一步完善,发展为视频通话、彩信等功能,以丰富多彩的服务形式,服务消费者的同时,为企业带来利益。

4 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已走进千家万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在新的时代下,互联网成为时代的宠儿,毋庸置疑,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存在着众多的竞争。运营商只有利用互联网,将自身优势体现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占据有利的地位。本文主要从移动互联领域进行剖析,对中国移动在开展互联网融合通信技术方面进行分析,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将近期远期规划相结合,向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互联网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参考文献

[1]李立奇,王智.面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通信方案研究[J].移动通信,2012,05:21-26.

[2]何跃鹰.互联网规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3]罗剑锋.产业链变革的动态视角下通信运营商合作伙伴选择与合作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

[4]吴昊天.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安宇坤(1995-),男,江苏省南京市人。现为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学院2013级本科生。研究方向为信息工程专业。

第4篇: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关键词】 移动通信 4G 通信技术

4G 移动通信技术,是在前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基础上发展的,4G 移动通信技术,与传统3G无线通信技术相比,不仅具有通信速度快、高速、抗干扰、通信质量高的优势,同时也是今后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主要潮流方向。

一、4G 移动通信技术介绍

4G 移动通信技术,主要就是指建立在无线通信网络上,能够实现高速数据传输、高抗干扰性能、更强兼容速率的现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1]。4G移动通信技术的商业化运作,不及你会给通信行业带来改革,也将优化用户的通信体验,具有实际的推广意义。

二、4G 移动通信技术的特性

4G 移动通信技术,其传输速率更快,相比 3G移动通信传输数据速率,至少要提高 50 倍;4G移动通信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还具有集约化优势,能够优化网络结构及系统接入方式,方便实现多用户之间通信的切换;4G 移动通信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具备多网络融合的优势,能够整合移动通信网络,融和互联网络与局域网络的格局,实现大网络的移动通信布局。4G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在4G 移动通信网络中,可以实现对用户高清音质、高清图像以及信息的准确传递,还具备抗干扰饿功能,充分保障移动通信的安全性、保密性[2]。4G 移动通信技术下的移动通信,具备通信速度更快、通信质量更高、通信形式更灵活、通信费用更低的特征,4G 移动通信技术中,其网络结构可分为应用网络层结构、中间环境层结构和物理网络层结构,可为用户提供选择、接入路由的功能,还具备安全性管理、地址变换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为用户提供多进程的应用服务。

三、当前4G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当前移动通信中,可以应用4G 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的高速传输,满足不同种类、类型业务的技术需求,同时,在多点通信方面,4G 移动通信技术也实现了对手机、计算机以及互联网之间的相互通信,并具备自由通信、多点控制通信的功能[3]。我国目前在 4G 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仅仅是将4G推广到手机业务中,并不能实现4G 移动通信技术的良性循环发展,在智能化与人性化方面还存在欠缺,只有不断深入研究4G 移动通信技术开发工作,实现 4G 移动通信技术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利用智能天线技术,整合各种通信网络整合,并可以通过全兼容移动通信方式,确保互联网、局域网、电话网络的多网合一,实现“云通信”、“云共享”服务。

四、展望未来的4G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未来的移动通信中,发展4G 移动通信技术,有效依靠 3G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基础,加强优化4G移动通信技术的结构,实现人与物、物与物间的物联时代,采取4G移动通信技术,实现有效的物资流动与互联网沟通,用高速、安全、智能化的4G技术,推广 4G 移动通信在未来的发展。且在未来的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不仅会改变人们的计算机上网习惯,应用手机就可以实现上网,还可使人们真正进入无线互联时代。发展4G 移动通信技术,提高移动通信的安全性,使4G 移动通信成为主流的通信方式。移动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实现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的互联,实现互联网与4G移动通信用户的互联。应具备可重构性自愈网络功能,可以处理基站超载以及节点故障;并可以利用4G 移动通信技术中的多用户识别功能,保证移动通信质量;同时应用微微无线电接收技术,降低功耗控,满足节能环保要求;同时在未来4G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还需要具备交互干扰抑制技术,以此来降低4G通信设施之间的相互干扰,保证4G通信质量。

五、结论

综上所述,4G 移动通信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数据通信,也可以满足用户可视化通信、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故此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应该抓住有利时机推广普及4G 移动通信技术,应该用科学发展观推进 4G 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工作,使之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民。

参考文献

[1] 刘洪雷,王瑛玉. 浅析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J]. 网络与信息. 2010(05)

第5篇: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关键词】 移动通信 互联网 技术能力

移动通信技术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近30年的发展,移动通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础性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第一代蜂窝式模拟通信阶段、第二代蜂窝数字移动通信阶段、第三代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阶段,现阶段已经步入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期。这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强的网络传输能力,其实际传输能力数倍强于上一代技术。除了全面推广4G技术以外,全球移动通信业也在马不停蹄地展开技术创新和研发。

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重点

1.1 五代通信技术成为重点

现阶段,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要围绕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等主要方向,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综合性通信服务。五代(5G)通信系统,早已经成为当前通信技术研发和未来应用重点。作为新一代的通信系统,5G符合移动通信发展的整体需要,顺应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与第四代技术相比较,五代技术在用户体验、传输稳定性、系统安全和覆盖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相对于过往的移动通信技术,5G能够将移动通信技术与其他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进而构建成为一套更为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网络。总的来看,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应用价值要高于过往的技术。

1.2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特征

1、频谱具有高利用率。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高频段的频谱资源将得到更为广泛的有效应用。现阶段,受限于科技水平条件问题,受高频段无线电波穿透能力的直接影响,高频段频谱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和水平并不理想。随着技术的创新,有线与无线宽带技术更为有效融合,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频谱将具备更强的可利用性。2、通信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突出了综合性组网。以五代通信技术为例,其重点集合了多点、多天线、多用户、多小区相互协作、相互组网,进而能够明显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3、设计理念持续创新。在移动通信的主要业务当中,占据业务主导地位的是室内通信业务。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要围绕这一方向,着重做好室内无线网络覆盖及业务支撑,逐渐转变设计理念,创新技术规划和设计。4、综合成本降低。5G移动通信技术在配置设计方面更具优势,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更为科学和有效的配置,进而使运营商能够结合流量情况进行实时的有效调整,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提升移动通信的性价比。

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策略

2.1以满足于更高品质通信要求为目标

从移动通信技术诞生以来,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应用需求的攀升。随着全球移动用户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为了能够有效满足于用户对于高品质移动通信服务的要求,移动通信技术将延续现有发展方向,以技术品质为基础,实现有效发展和持续化发展。以五代通信技术为例,在智能互联的影响下,到2020年前后,全球互联接入设备将超过500亿部,网络单位覆盖面积需要成倍增加,进而才能满足于实际应用需求。五代技术在单位覆盖面积方面较上一代技术提升了近百倍,单位面积之内可接入服务的设备能够达到100万/ km2,使更多用户能够获取高品质移动通信服务。

2.2 围绕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

未来5年之内,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现阶段的500倍。未来移动通信技术要在单位覆盖面积当中有效满足于用户移动互联的需求,要确保任何时间节点都能保证数据流量标准达到100Gb/s/km2以上。通过构建有效的移动互联网系统,能够更好地推动移动网络发展,带动实体产业转型,实现经济融合发展。

2.3 朝着绿色移动通信方向发展

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要朝着绿色低耗方向前行,现阶段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重点也放在了低耗能、绿色低碳方面。可以说,节省能源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低功耗的前提下,自然降低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辐射水平,营造出更为安全和健康的通信环境。在设计应用当中,移动通信技术要实现端到端的节能设计,确保网络综合能耗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提升幅度超过1000倍,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同时,自身能耗不提升,甚至能够降低能耗。

三、结语

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未来移动通信技术依然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挖掘和创新其中的关键技术已成为促进产业发展的必然之举。

参 考 文 献

[1] 郎为民,杨德鹏. 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研究[J].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11(06).

[2] 郎为民,艾虎,马同兵,陈凯. 移动云计算协作与认知机制研究[J]. 电信快报. 2015(01).

[3] 腾达. 移动通信新技术的探索[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03).

第6篇: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关键词: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技术创新

0引言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通信传输技术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以高效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就现代化的通信技术而言,其飞速发展时期主要集中在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范围内的无线通信技术迎来了发展的春天。随着通信硬件研发脚步的不断推进,移动通信技术和传输方式日新月异,移动通信设计及配套技术正在朝着高效、高质量、高适应性的方向快速发展。加之互联网发展模式正在不断渗透到技术领域的方方面面,在日后的社会发展和基本运营阶段中,智能化电子设备的大规模使用必将成为主流,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速度逐步加快,人们之间的联系愈加的频繁和紧密,居民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依赖性逐步增加,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必须不断提升移动通信设备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既有通信设备的技术水准。

1我国移动通信传输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基本里程中,在早期的移动通信技术方面,其主要工作原理是借助信号基站发送蜂窝网络,通过划分网格,保证将区域范围内的信号依照距离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块,在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过程中,移动电子设备将自动对基站发送的信号进行再定位,在不同网格区域中实现智能切换,通过不断切换信号,以最终实现移动信号的稳定连接。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中,第二代无线通信技术使用了以WLAN及本地网络技术,通过WLAN连接制式,可以实现在较小范围内的移动信号服务,一般的数据交换速度介于600kbit/s~900kbit/s之间,如果信号质量较高的话,其最快速度甚至可以达到 20Mbid/s,虽然速度客观,但是有一个致命缺陷就是使用范围得到极大的控制,因此,该技术一般仅被应用于大型的商场或者写字楼内,用以满足区域性的无线通信服务,其具体的服务网络结构由分布控制网络以及中心控制网络共同组成。在当前的主流移动通信技术中,其中受到最多关注,同时也是未来发展前景较高的移动通信业务就是无线应用,通过无线服务,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网络游戏、票务购买、银行在线交易、通信业务、移动金融投资业务、移动交通出行服务及各类电子商务互动等,虽然互联网技术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且目前的移动通信业务用户的使用量依旧处于高速增长状态,这些均称为不断推进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

2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的具体特点分析

2.1移动通信终端设备日益轻便高效

随着互联网技术及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换代,电子终端设备及移动通信设备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满足用户日益增加的基本需求,功能日益丰富、运行日益稳定的移动通信智能终端设备被研发出来,其设备的信息传输能力得到巨大的发展。目前,随着产品的不断革新,现有的移动终端通信设备的智能化水平日益提升,其主要朝着轻便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对智能化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特定功能的移动传输设备的研发;此外,诸如光纤信号发射器(路由器)等设备的信号服务功能也越发完备,且其外形逐步向微型化发展,其外观设计主要凸显简约风格。通过简化设计细节,实现了资源的最大程度节约,并降低了无端的资源浪费。

2.2移动通信传输设备的功能趋向多元化发展

伴随电子硬件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于移动通信传输设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也越来越详细,由于市场导线,催生了移动通信设备向着多元化和多种数据同时传送的方向发展。对于信息传输技术而言,其发展水平已经接近完备,实现多种数据实时传输的功能已经不是技术难题。此外,加之移动通信设备的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更新,也保证了设备在进行多元化信息传输过程中始终具备较高的速率和稳定性,因此,移动通信设备实现操作功能的多媒体化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一台移动通信终端设备能够实现多组数据的实时传输这一基本功能确保了现代移动通信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效率;此外,加之多组传输线路的整合利用,使得数据传输成本被显著拉低,传输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

3移动通信传输技术的综合分析

3.1EPON技术分析

EPON技术主要采用的通过固定光纤发射设备实现信号的实时传送。考虑到EPON技术采用的主要是单纤波重复使用技术,因此,其通信硬件设备得到了极大的简化,仅需要一台OLT设备及一条配套的光纤通信线缆,方可流畅运营。EPON技术主要采用光纤信号分路器将信号实时传输到多个ONU,ONU端能够接收信号后再进行智能化重分配。EPON技术不但可以实现TDM信号的传输,在IP数据的传输方面,其应用领域也相当广泛和深入。该通信方式采用电信级别网络管理终端,通过制式为IEEESO23的以太网格式进行传输,从而最大程度确保了设备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

3.2GPON技术分析

与EPON技术相较,GPON技术则属于一种通用的无源光综合传输技术,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拓展了信号带宽,保证信号在一定区域内的覆盖能力更强。此外,该技术还有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能够在同时承载ATM信号及GEM帧的同时,还可以较为稳定的实现信号的传输功能。

4总结

伴随现代社会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覆盖,其快速发展保证了居民日常的通信生活便捷性;此外,用户对于移动通信设备的技术要求也与日俱增,主要在移动通信传输终端的智能化和传输效率方面均显示出极大的关注。目前,移动通信传输设备已经成为大众居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杨.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与新技术[J].通讯世界,2014(10):15-17.

第7篇: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一、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重点

1.1 五代通信技术成为重点

现阶段,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要围绕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等主要方向,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综合性通信服务。五代(5G)通信系统,早已经成为当前通信技术研发和未来应用重点。作为新一代的通信系统,5G符合移动通信发展的整体需要,顺应了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与第四代技术相比较,五代技术在用户体验、传输稳定性、系统安全和覆盖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相对于过往的移动通信技术,5G能够将移动通信技术与其他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进而构建成为一套更为科技化和信息化的网络。总的来看,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应用价值要高于过往的技术。

1.2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特征

1、频谱具有高利用率。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支持下,高频段的频谱资源将得到更为广泛的有效应用。现阶段,受限于科技水平条件问题,受高频段无线电波穿透能力的直接影响,高频段频谱资源的整体利用效率和水平并不理想。随着技术的创新,有线与无线宽带技术更为有效融合,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频谱将具备更强的可利用性。2、通信系统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突出了综合性组网。以五代通信技术为例,其重点集合了多点、多天线、多用户、多小区相互协作、相互组网,进而能够明显提升通信系统的性能。3、设计理念持续创新。在移动通信的主要业务当中,占据业务主导地位的是室内通信业务。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要围绕这一方向,着重做好室内无线网络覆盖及业务支撑,逐渐转变设计理念,创新技术规划和设计。4、综合成本降低。5G移动通信技术在配置设计方面更具优势,网络资源能够得到更为科学和有效的配置,进而使运营商能够结合流量情况进行实时的有效调整,降低能耗和运营成本,提升移动通信的性价比。

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策略

2.1以满足于更高品质通信要求为目标

从移动通信技术诞生以来,其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应用需求的攀升。随着全球移动用户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为了能够有效满足于用户对于高品质移动通信服务的要求,移动通信技术将延续现有发展方向,以技术品质为基础,实现有效发展和持续化发展。以五代通信技术为例,在智能互联的影响下,到2020年前后,全球互联接入设备将超过500亿部,网络单位覆盖面积需要成倍增加,进而才能满足于实际应用需求。五代技术在单位覆盖面积方面较上一代技术提升了近百倍,单位面积之内可接入服务的设备能够达到100万/ km2,使更多用户能够获取高品质移动通信服务。

2.2 围绕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

未来5年之内,全球移动数据流量将达到现阶段的500倍。未来移动通信技术要在单位覆盖面积当中有效满足于用户移动互联的需求,要确保任何时间节点都能保证数据流量标准达到100Gb/s/km2以上。通过构建有效的移动互联网系统,能够更好地推动移动网络发展,带动实体产业转型,实现经济融合发展。

2.3 朝着绿色移动通信方向发展

未来的移动通信发展要朝着绿色低耗方向前行,现阶段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重点也放在了低耗能、绿色低碳方面。可以说,节省能源是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低功耗的前提下,自然降低了移动通信网络的辐射水平,营造出更为安全和健康的通信环境。在设计应用当中,移动通信技术要实现端到端的节能设计,确保网络综合能耗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提升幅度超过1000倍,在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同时,自身能耗不提升,甚至能够降低能耗。

第8篇: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关键词移动通信经营策略

1移动通信向信息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

自80年代末期我国引进移动通信系统以来,即以一发而不可收的态势迅猛发展。全国移动通信网逐步完善,移动电话用户成数量级地增长,使得传统电话业务币场发生了深刻变化。

移动通信系统就市场占有率和电话普及率而言,虽然尚不及固定电话,但它的增长幅度,却超越了固定电话。

这种变化,突出地表现在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上。与固定电话相比,移动通信更适于全球个人通信的发展趋势。

这种变化,还表现在信息经营方面。信息的本质是流动的。与固定电话相比,移动通信更适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流动,从而开发更加广泛的信息业务。

这种变化,是邮电分营、电信重组为移动通信带来的一个历史性机遇。即移动通信系统从分支地位一举成为主体通信企业之一,使得它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有更多的主动权。移动通信面对的市场有更大的潜力和可塑性。

邮电分营,使原来那种政企不分的混合体变成真正独立经营的企业,邮政和电信各自走上独立发展之路。它使得中国电信可以轻装上阵,得以摆脱以往那种相互依赖自我迁就的局面,增加危机紧迫感,刻苦寻求经营之道。电信重组后,移动通信尤为如此。

邮、电、移三分天下,同是信息产业的骨干力量,但它们在信息产业中的基础不同,表现不同,信息经营地位自然有所不同。

信息经营是指,邮政、电信和移动通信企业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从事信息采集、编制、传递、传播、中介、、合作开发等经营服务活动,利用信息资源创造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的过程。

邮政企业似已意识到依靠单纯信息、实物传递已经不能摆脱在通信市场上的被动局面。他们利用邮政网络,在传统信函业务基础上变换花色品种,办起的商业信函、广告速递、明信片。礼仪通信等业务,带有一定的信息经营色彩。但他们在信息采集、编制、传播等方面创新不足,保守有余,并没有取得信息经营的长足进步,使得很有发展前途的几项新业务起伏不定。他们的经验教训应当引以为鉴。

电信企业从单纯信息传递(传输)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步伐稍快。程控电话异军突起之后,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业务竞相崭露头角。数据通信、可视图文、电子信箱等业务本来是从事信息经营活动的极好手段,只可惜应用不善,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效果。好在计算机通信(如互联网)后来居上,但仍未摆脱单纯信息传递的巢日,多半起“桥梁”“公路”作用,而没有大踏步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只有电话信息服务台(160、168)名正言顺地登上了信息经营的大雅之堂,取得了信息查询和广告通信方面的诸多收益。他们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在信息经营方面尚属白纸一张,暂无经验可谈。一方面,在电信重组以前,受电信经营管理体制的制约,移动通信没有在信息经营方面得以施展;另一方面,拘于移动电话组网。放号、维护等诸方面的压力,尚来不及将信息经营摆上议事日程。但随着移动通信系统日趋完善,移动电话新业务陆续推出,信息经营不仅有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有了一定的精神准备。

综上所述,总体来看,名为信息产业的邮、电、移三支骨干力量,在整体营销策略方面,尚未调整到信息经营方向上来。从上至下强调的是“放号”多少,“能力”多大,主要靠“邮资”、“话费”来维持收入水平。打破单纯信息传递的固有模式,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移动通信系统来说,正确地估量自身在信息产业中的地位,趁着其他通信方式在信息市场遗留的大块空白,将信息经营纳入移动通信主体经营战略目标,是非常必要的,有益的。

2移动通信向信息领域发展的营销策略

信息经营之所以要摆在移动通信企业的战略地位上,这是因为信息经营与单纯信息传递的性质是不同的。

单纯信息传递源于传统的邮电通信性质。“邮电通信业:承担信息传递、办理公众通信业务的生产部门,由邮政和电信两部分组成。邮政是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传递实物载体的信息为主的产业;电信是利用有线电、无线电、光或其他电磁系统,对符号、信号、文字、图像、声音或任何性质的信息的传输。发射或接收的产业”“邮电通信业通过信息传输和邮件传递产生一种特殊的效用,这种效用把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缩短时间和空间距离,加速社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直接为社会产生巨大的效益”

传统邮电通信性质将邮电通信定位在一个阶段——信息传递阶段。而实际上,信息从产生到消费何止一个传递阶段。单纯信息传递概念是在计划经济时期产生的,那时的“社会分工”注定要求邮电通信只管传递信息,“迅速、准确、安全、方便”地为党政军民服务,而对于信息内容不必涉及,也就没有必要去组织开发信息资源。信息传递是信息经营的一部分,这部分就是“通信”。当然通信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并不能囊括信息经营的全部环节。

信息经营是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表现。社会生产生活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使得信息事件源源不断地产生。有的信息可以就地消化,有的信息则需要流通和传递。这就为信息经营提供了用武之地。信息经营和单纯信息传递的区别,就在于前者不仅注重于信息传递的速度和质量,而且注重于信息来源的组织、素材的采集、资料的编辑、内容的扩散和信息消费的反馈等等。如果说,单纯信息传递传递的是个别的即时的原装的实用信息,而信息经营传递的信息,则是能用的,预设的,包装的实用信息。

移动通信为用户提供通话服务,体现了信息传递的个别性、即时性与实用性。移动通信承载的传真、数据、语音信箱等项目,是信息传递范围的扩大和通信服务功能的增强。而信息点播、短消息服务等项目,则是信息经营范围的扩大和增强。这是因为,信息经营已经将个别信息转为通用信息,随机信息转为预设信息,原装信息转为包装信息了。

据了解,移动通信短消息服务开通以来,受到一部分用户的欢迎。这是在其业务功能尚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产生的积极效果。

鉴于移动通信尚处在基本建设初上规模时期,将主要经营目标放在扩大市场占有率上,为此而加速放号,让更多的用户尽快进入网络系统,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放号不是目的,目的是通过放号提高收益水平。放号只是产品营销即信息经营的前奏,更精彩的演出还在后头。谁能保证通信性能好,服务质量高,谁就能拢住老用户,激励新用户。网上竞争是质量的竞争和服务的竞争。只能提供话音服务而不能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不仅是对移动通信技术功能的浪费,而且是移动通信企业的一大缺憾。

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加速放号和信息经营并重的营销策略,向厂褒的信息领域进军,抢占通信和信息两大业务市场。

3移动通信向信息领域发展的方式方法

结合移动通信基本业务和各项新业务的开发开办,调动一切可资利用的信息营销手段,建立适于向信息经营方向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加速占领信息业务市场,有如下方法可供研究参考。

(1)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调动一切信息营销手段

移动通信系统有其他系统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它不仅可以提供近、远程移动通话服务,机随人便,话随人走,而且具有一系列新业务功能。基本通话业务与各项新业务紧密配合,十分有利于向信息领域发展。

可以作为信息营销手段的新业务功能有:

信息点播:将预先编制的各类信息格式化,供用户随机点播,随启即发,内容简捷清楚。它是真正的“快易通”和“文曲星”,而且其信息源和信息流是不断扩充的,可以适时更新演进,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短消息服务:利用手机显示功能,借助于信息台的接转操作,用户之间可以互发短消息。公司方面,将时效性很强的信息节目变成短消息分区分片向用户传播。办理商家客户、机关部门短消息广告和通知业务,有针对性地短消息新闻广告和通知通告,收取广告通知费用。利用短消息开展公益和礼仪性业务宣传服务,提高公司信誉和凝聚力。

语音信箱:当用户来话不通时,将主叫用户留言存入信箱,供被叫用户随机听取,这是补充通话的一项功能。除用于个别通话接续外,可将主被叫留言转化为通知广告信息,形成广告信箱业务。将语音信箱与短消息服务相结合,每发短消息缀以广告信箱号码,则可将短消息扩展传播,变成长消息服务。

客服中心:建立客服中心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方便用户联系,处理不必当面即可解决的某些通信服务质量和业务手续问题。如业务咨询、资费查询、帐务查询、障碍申告、服务投诉、业务办理等。如能将这种与通信业务有关的联系扩展成无关的查询,就会通向直接的信息经营。

综合业务平台:以智能多媒体方式,将各种特服业务手段集中到一个平台上,同时具有人工受理和自动查询两大功能。利用规模宏大的数据库,存储和交换可供查询和交易的各类信息资料。此平台所以能够包罗万象,一方面是它自身的聚集能力所致,另一方面它是多路网源接口,可以汇接各路信息流,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2)广涉博猎,精心编制,扩大信息来源

在信息服务方面,移动通信系统可谓白手起家,要想参与市场竞争,必须广涉博猎。社会信息来源十分广泛,要有组织地开发采集。

①独立开采,特色经营

针对不同的信息特征,采取独立开采,特色经营策略。如利用短消息与语音信箱相结合的信息传播,可以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登门采集。将广告受理办到家门。初期可做优惠广告信息传播试验,积累经验,逐步规范。

②互通有无,综合利用

先期发展的160、168电话信息服务台,是我们最佳合作伙伴之一。一方面向他们学习业务管理经验,同时在互利互惠的前提下,转用他们的信息节目。利用其提供的可靠的信息资料,进行为我所用再加工,形成适于短消息触发和语音信箱记存的综合信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可以扩展到社会上其他信息台。

③分门别类,广开节目

将信息节目分门别类进行编制。编制信息节目应以真实、简练。适用为原则,切忌虚假、空洞和冗长。根据不同信息的不同价值,利用价格杠杆调节供求关系。制定信息目录和节目价格清单,方便用户随机查询和选择。

④以微促定,个性发展

信息经营涉猎对象不仅在于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而且要面向个人与家庭。移动通信一方面是个体化通信——手机持有者通信:同时它也是一种连体化通信,非手机用户可以进入移动通信网。利用这种性能,开办虚拟手机业务,进而为无手机用户开办语音信箱和信息专页,实施个性化信息中介传播服务。

(3)集中优势,合力开发,建立企业经营机制

实施信息经营战略,必须建立适于信息经营发展的企业经营机制。移动通信某些新业务之所以推广不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能集中优势力量,各个击破。另者,没有将某些新业务功能提到信息经营的高度去发挥作用,使新业务淡化在主体业务之中,不能得到经营者的重视,怎能引起用户青睐。

开展具有移动通信特色的信息经营活动,至少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是利用现有专业管理和生产人员,在经营维护主体通信网络的同时经营信息业务;二是组建专门从事信息业务的企业集团(公司),使信息经营企业化。可资借鉴的是,原辽宁省邮电实业开发总公司所属省信息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从专业生产形式走上企业化道路之后,集中优势,联网运营,信息业务得以迅速推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是以多种经营方式发展信息产业的一个成功尝试。电信重组以后,移动通信系统增加了人力资源,不妨调聘懂经营善管理的得力人员,组建“移动信息公司”,实施股份制集团化联网运营,将移动通信信息产业推出地平线。

以多种经营方式发展移动信息产业,有如下好处和优势:

第一,有利于将基本通话业务以外的经营项目集中起来,变换花色品种,以信息经营的面目推向社会。

第二,有利于合理调动和使用人力资源,为主业减轻人事负担,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9篇:移动通信方向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通信工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9-0033-02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的结合。主要是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利用移动通信网或者各种无线网作为接入网络访问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传统互联网的主要区别在于:终端和接入网络以及由于终端和接入网络的特性所带来的独特应用。[1]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移动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

移动互联网目前已经成为技术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应用前景最为广阔的新兴产业。以移动智能终端、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迅速兴起,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移动互联网领域课程的学校非常少,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当中。传统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已无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如能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培养思路和培养方案,就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存空间,培养的学生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CNNIC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普及率增长幅度与2012年情况基本一致,整体网民规模增速持续放缓。与此同时,手机网民继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而新网民较高的手机上网比例也说明了手机在网民增长中的促进作用。2013年中国新增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73.3%,远高于其他设备上网的网民比例,手机依然是中国网民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

2013年是移动互联网市场加速“重塑、培育、共建”的一年,快的打车等打车软件的出现让出租车市场与移动互联网的结合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PC端网站的日均覆盖人数基本保持在2.3亿人次上下并趋于停滞,而移动端APP的日均覆盖人数则呈现持续上涨接近2亿,移动互联网的日均覆盖超过互联网成为必然。[3]4G的商用,虚拟运营商的进入,无不显示着移动互联网市场正在经历着深刻的行业变革。移动硬件普及、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带来的市场容量扩张将为移动互联网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内源动力,而行业参与者的增加也将为市场竞争注入鲜活的力量,移动互联网市场正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正在深刻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与培养情况

1.人才需求情况

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偏向硬件,一类偏向软件开发。从目前的招聘需求来看,后者的需求更大。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包括手机终端游戏应用软件开发、移动增值业务开发和其他嵌入式系统应用软件开发等。移动互联网人才通常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是移动互联网行业人才的最大特征和基本要求。第二,复合型人才。移动互联网本身结合了移动通信和传统互联网两个不同行业,并且在很多传统行业上进行多样化的应用,因此移动互联网人才复合能力要求比较高。第三,学习适应能力强。移动互联网行业变化日新月异,一个新的应用可能很快得到普及,也可能很快走向没落,所以必须具备快速学习能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2.人才培养情况

目前移动互联网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供需失衡状态,缺口比较大。高校的培养机制、专业设置和市场的需求之间有一定的脱节。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并没有“移动互联网”专业,目前国内一些学校都是依托相关专业开设移动互联网方向。就通信工程专业而言,国内高校都偏向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方向。

为了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人才,紧跟社会需求,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必须进行改革和尝试。

三、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对于传统的通信行业,移动互联网具有自己特有的行业特征,所需求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移动通信技术,还应该掌握软件开发能力,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精神。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体现了教学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完成的教学内容,对最终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根据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定期对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首先由通信工程专业骨干教师讨论培养方案,根据行业的变化确定交流考察的重点。接着由学院组织相关教师,采取向社会问卷调查,走访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与历届毕业生座谈等多种形式,弄清社会人才需求状况及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根据通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确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和内容。同时,还需协调学校相关授课部门,讨论培养方案的可行性,最终确定通信工程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1)实行分专业方向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对专业课按不同的方向实行分专业培养并设了专业方向类课程,重点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技术性。模块课程主要以专业课程为主,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在专业方向上将通信工程的专业课程分为通信网络和通信软件两个方向。

(2)理论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课程体系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平台构成,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是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由国防与安全教育模块、思想政治教育模块、体育与健康教育模块和通用基础教育模块组成。第二层次是专业基础教育平台,是在公共基础教育平台课程的基础上,为专业教育平台课程提供学习基础的课程。第三层次是专业教育平台,分为两个方向,即:通信网络方向和通信软件方向。

(3)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鉴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开设了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工程实践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共计40周,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时的比例近44%。为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在所开设的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中增加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创办于2002年,近几年来,通信工程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主要采取了引进、培养、访问交流等几个环节,并且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有教师18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具有硕士学位17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为100%。

(2)师资队伍建设目标。我校属于地方性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师不但理论知识丰富,更需要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尤其是擅于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来解决工程实践的教师,所以师资队伍的培养应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具体采取用了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由有经验的教授和专家做导师,从青年教师的教学、工程实践及学科方向、科研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青年教师不仅能从导师那里学到教学经验,而且导师的思维方式、人格魅力都会对青年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举办课件制作大赛,提高教师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选派青年教师到省内外高校盯课、学术交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目前已有5名教师到深圳NC中兴通讯学院进行课程培训,实现了教学内容与通信技术发展的同步更新,保证了双师型师资队伍的长效性培养。

3.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4]我校在2007年投资200多万元与中兴通信和H3C公司联合建设了通信工程实践基地。[5]整个通信工程实践基地包括程控交换平台、智能网平台、光网络传输平台、宽带接入平台、数据通信平台五大系统,并提供包括中兴通信的NC程控交换、网络通信工程师认证,以及H3C的数据通信工程师认证。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校企合作建设的通信工程实践基地有助于学生及早接触业界,了解专业学习方向,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在实践过程中交织使用,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并具备了针对此类系统设备的上岗工作能力,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链接。今年我校与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签订了大学计划项目,共同建立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及应用”创新实验室,还将建设“Android平台仿真开发实验室”,可以给通信软件方向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环境。

四、总结

应用型通信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移动互联网行业的飞速发展,对高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校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本文从国内移动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人才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期为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电信科学,2009,(10):30-36.

[2]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

2004.

[3]杨.2013年移动互联网回顾与展望[J].电信技术,201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