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环境与动力工程精选(九篇)

环境与动力工程

第1篇: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1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开设介绍

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自2006年开设以来,已有8年的办学历史,不论是人才培养还是课程建设,都已经步入正轨,有着良好的发展态势。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已经具有一定的规范和模式,积极地向社会的需要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努力。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已开设的专业课程有:①基础课为《无机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发电厂动力设备》、《流体力学(水力学)》、《仪器分析及实验》、《环境监测及实验》、《环境化学及实验》、《工程制图与CAD》和《化工原理及课程设计》等课程;②提高课为《环境工程CAD》、《环境给排水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电厂水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火电厂脱硫脱销》、《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土壤学》、《环境专业英语》、《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环境管理与规划》、《环境影响与评价》和《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组成了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框架,我们将它与一些兄弟院校做对比后可以发现,环境工程专业课程开设比较大众化,课程设置与大多数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差别不大。由于专业成长仅有8年时间,走“大众化”教学路线,学习众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最稳健的方法。在起步中求稳,这才是对学生负责的课程开设起步方式。但是,随着课程开设时间的加长,仅停留在旧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不可取的。但新的方案来之不易,不仅需要向其他院校学习,同时也要更多的考虑学生本身的需求。所以,进行环境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和期望度调查十分必要。

2调查情况

2.1调查表设置调查以网络调查表的形式展开,请南京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07级(已毕业),08级(毕业班)及09级(即将进入毕业班)三个阶段的大部分同学参与调查。调查表(见图1)分为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让同学们对已学过的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和提高课)进行评分,测评学生对已开设课程的满意程度;第二个板块为未开设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和选修课),测评学生对这些课程的期望程度。每个课程设置最高分为6分,按照“满意(期望)”到“不满意(期望)”的次序,分数依次为6分、4分、3分、2分和0分。我们不妨认定高于65%的分数(3.9分)才可被认为达到满意(期望)程度。

2.2调查表数据分析07级参与调查的人数为15人,由于他们刚走出校园,与社会、工作接轨,他们会在课程开设的意义和有效性上比未毕业同学具有更强的把握性。08级参与调查的人数为48,部分参与考研,部分参与找工作和实习,对社会的要求有了初步的接触,但考研的同学对相应报考高校考研要求专业课的重要性有深入了解。09级参与调查的人数为32人,他们对社会需求的认识不是很强,但对许多没学过的课程充满向往,对研究学生的期望度有很深刻的意义。

2.3调查结果

2.3.1已开设专业基础课满意度

课程的满意度参差不齐,但是有的学科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或劣势。我们可以从图中明显地找到如下结论:①《发电厂动力设备》课程学生打分普遍不高,评分最低,满意度低于3.9;②《环境监测》课程学生打分普遍很高,满意度在5.0以上,优势明显;③《物理化学》、《仪器分析》两门课程满意度差异性大;④《发电厂动力设备》和《流体(水力)学》两门课程满意度差异性很小;⑤《环境监测》和《工程制图与CAD》两门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呼应;⑥《发电厂动力设备》课程与培养方案有明显的差距。

2.3.2已开设专业提高课满意度

课程的满意度差异也较大,有的学科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或劣势。我们可以从图中明显地找到如下结论:①《环境专业英语》和《环境管理与规划》两门课程学生评分最低,满意度低于3.9;②《水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影响与评价》两门课满意度均在5.0以上,优势明显;③《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环境规划与管理》两门课程满意度差异性大;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生态修复技术》两门课程满意度差异性很小;⑤《水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影响与评价》两门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呼应;⑥《环境专业英语》和《环境管理与规划》两门课程与培养方案有明显的差距。

2.3.3未开设专业基础课期望度

课程的期望度尽管差异比较大,但并未出现明显的优势或劣势。我们可以从图中明显地找到如下结论:①《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和《电工学》三门课程学生评分最低,期望度低于3.9;②没有课程期望度达到5.0以上,学科无优势,仅《环境生态学》期望度4.5分,为最高;③《普通化学》、《环境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和《环境生态学》五门课程期望度差异性大;④《生物化学》、《工程力学》和《环境工程原理》三门课程满意度差异性很小;⑤《机械设计基础》、《工程力学》和《电工学》三门课程与培养方案有明显的差距。

2.3.4未开设专业提高课期望度

课程的期望度变化幅度比较大,单课程的差异性也较大,却并没有学科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或劣势。我们可以从图中明显地找到如下结论:①《环境统计学》、《垃圾填埋场设计》和《环境机械与设备》三门课程学生评分最低,期望度低于3.9;②没有课期望度在5.0以上,学科优势不明显;③《泵与泵站》、《清洁生产》和《环境经济/社会学》三门课程满意度差异性大;④《环境监测系统管理》、《环境监察》、《环境调控学》和《环境机械与设备》四门课程满意度差异性很小;⑤《环境统计学》、《垃圾填埋场设计》和《环境机械与设备》三门课程与培养方案有明显的差距。

3建议

通过学生对专业课满意度和期望度的调查可以发现很多问题,针对与培养方案有较大差距的相关课程,要分析其功能,对其进行适当删减或改进;对满意度、期望度不高的学科进行适当改动;并建议加入“专业方向选择性”教学。

3.1相关性较低课程删减或改进《发电厂动力设备》课程对环境工程实用性不强,可考虑删减。从学生就业方向可见,虽然部分同学毕业会去电厂从事相关工作,但很少能接触动力设备。从事锅炉、汽轮机等动力设备的工作,仅学这门课是不够的,而其中热学、流体力学等基础知识在《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中都会细讲。《机械设计基础》可删减。该课程是机械专业课程的基础课,与环境基本没有关系,即便是环境机械设备方向也不需要用这门课做基础。环境工程专业08级开设过该课,学生的反对声音强烈。《工程力学》和《电工学》都是工程类基础课程,但工程类课程不一定对环境工程专业都适用。《电工学》实用意义不大,可删减。《工程力学》可保留,该课程对将来参与施工等工程项目的同学依然有很大用处。《环境专业英语》课程对学生的双语能力有提升,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词汇,对外文文献阅读有帮助,该课程不能删减。但是学生满意度低说明课程效果不好,可以做适当改进,比如增加文献翻译实践、专业多方向词汇归类等活动加强学生学习兴趣。《环境管理规划》课程是绝大多数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但课程满意度低,则需要改进。仅从课堂讲授知识会枯燥乏味,需要增加案例教学、实践调查、学生分析等环节强化学习效果。#p#分页标题#e#

第2篇: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关键词:教学改革持续改进环境修复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6(b)-0119-02

环境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另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后者又可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两类。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并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超过了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环境的组成或状态发生了改变,环境质量恶化,从而影响和破坏了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例如工业三废排放引起的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生态环境破坏是指人类开发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活动超过了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使环境质量恶化或自然资源枯竭,影响和破坏了生物正常的发展和演化以及可更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例如砍伐森林引起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一些动植物物种灭绝等。将环境修复原理课程进行教学持续改进,对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Yxoqk3UgQ+ItusxwWGMjnw==1环境修复原理课程大纲修订

环境修复原理是环境科学教学大纲中规定开设的一门关于培养学生基础知识能力、工程规划能力和提升动手能力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环境问题、环境修复;污染环境的修复技术,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三大类;环境修复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污染土壤的环境修复、污染水体的环境修复、污染大气的环境修复、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修复等几个主要的大类[1-3]。通过该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环境修复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原理;同时让学生掌握环境修复原理的主要内容与技术难点;使学生具有实际环境修复工程设计和规划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能力,从而达到从事环境工程规划、修复及长期维护的水平。

依据笔者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学生在学习环境修复原理课程后应具备如下能力:(1)获得和应用环境修复技术的能力。(2)实际环境修复的设计与规划能力。(3)分析、解决环境修复难题的能力。(4)具有自觉学习的能力。据此,笔者认真进行了该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2环境修复原理课程教学重点内容与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环境修复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该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大纲的重点目标。结合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去向和分工性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大纲按“应用型”和“创新型”进行构建,以适应华南地区对人才的不同要求。据此,我們将环境修复原理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其重点和难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基于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避免与其他课程内容重复进行教学。因此,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专业课程的定位和培养目标,社会服务为导向,进行课程内容重构。避免与环境生态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中有关内容重复,删除了教材中的第七章污染土壤的环境修复技术、第八章污染水环境修复技术、第九章大气污染的环境修复技术及第十章固体废物污染的环境修复技术(见表1)。

3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改进与实践

(1)优化教学资源,强化学生解决实际环境修复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当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自发学习的积极性[4]。

第3篇: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虽然各高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已统一相同的名字,但各高校依旧保持了传统的特色。全国各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培养体系也呈百花齐放、多种特色并存的特点。一般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强调基础教学,以环境工程原理为专业基础,以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等为专业课。培养过程过于强调教学过程,轻视综合能力这一最终目标。强调课堂教学,重视提供大量的实践锻炼,学生毕业论文或设计课题多为模拟,缺乏“真刀真枪”的实际训练。[1]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对涉核环境保护与辐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按此规划要求,在核原料开采、纯化和核废物处置循环全过程、核电设计、核工程技术、核反应堆工程、核与辐射安全、运行管理等领域均需要大量具有核环境保护知识的专门人才。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探索南华大学有核特色环境工程学科新的教学体系,培养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的专门人才,使之理论扎实、知识面广、素质高、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强,服务于国防建设、核工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通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了特色。

    一、有核特色环境工程教学体系的建立

    随着环境保护政策的深入,环境保护相关产业的发展基本走过了以“三废”治理为主要特征的发展阶段,正在朝着有利于改善经济的环境品质、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档次的方向发展,这样就对环境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环境工程专业既坚持“统一”性又注意发展“特殊”性,突出“个性”。统一性就是在培养规格和基本要求上做到一致。特殊性就是要根据学校相关学科优势和自身条件及毕业生服务行业、部门和区域的要求,使培养的人才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具有特色或优势,得到社会的认可。Kyoto大学本科生的教学重点以有毒有害及放射性废物管理为主。德国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从事一般性的环境技术问题,更多地强调工程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并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2]国内大多数高校已经或正在使自己的环境工程教育特色化。为使南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能满足国防事业、核电建设、地方经济发展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实现“厚基础、高素质、重实践、强能力、宽适应”的全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拓宽学生专业知识,为培养多样化、个性化、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构建好平台。在教学体系的制订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追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为目标,以学生的能力提高为核心,多平台设置课程,将实践教学、实习与校内课堂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设有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课平台、实践教学平台。每个平台又分为必修和选修,开设跨专业修双学士学位课程,对学生实行弹性管理模式,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修满180课程学分、10分第二课堂学分即可申请学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的意见,将所有的课程分为四大类:一是公共基础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尤其强调世界观、道德、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知识的学习。二是学科基础课,在于让学生打好基础,开设了“大学物理”、“分析化学”和“核工业生产概论”等课程。三是专业课程,提供1~2个专业课程模块,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情况,实行主修和辅修相结合的教学机制。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与“排水工程”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教学;“环工原理与设备”、“环境微生物学”、“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噪声控制工程”为主要专业课程。特别增设了“核环境学”、“放射性辐射防护”、“放射性三废处理”、“放射性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系统工程”等课程强调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环境伦理学的观念。四是专业选修类课程,分为限制选修和任意选修。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也可在大类学科范围内任意选课,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扩展知识面,开设了“环境管理与法律”、“工程监理”等课程。培养计划的模块化操作除了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订的高等学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专业规范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外,其显着的特点是增加涉核课程,突出实践教学,使毕业生能快速地适应国防、核工业等有关领域的工作需要。

    二、培养核特色环工人才的实践

    1.整合资源,促进发展

    不同层次学校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建设思路有所不同,如何坚持走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突出特色,优化资源配置,打破学科壁垒,增强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支撑是实施资源整合、培养有核特色的环境工程人才的前提条件。核心能力是资源整合的结果,但核心能力首先不是单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一、两种“我有你没有”、“我行你不行”的专长设备、专长技术,而是获取、配置并充分运用各种资源的有效优化的整合能力。教学资源整合可分为四个方面。专业内课程资源整合: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教师共享教学资源,就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进行交流与合作,形成基于课程的教师学习与教研共同体;专业之间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市政工程及安全工程专业实现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在专业课之外,与校内采矿工程、核技术及应用、市政工程等6个省级重点学科中环境相关的研究领域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拓展专业的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学习资源;校园—社会相关资源的整合:为了营造学术氛围,学校经常开展学术报告、咨询、讲座等活动,让学生在这个大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充分利用核类企业实践教学资源。

    2.改革实验教学,培养动手能力

    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育的基地”。实验室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体现专业特色为基础,构建了校园微型专业环境,进行专业之间的横向拓展,实现专业之间的教学资源、校内教学资源整合;市政与环境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放射性辐射防护实验室和环境监测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作为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的节能与环境实验室和氡实验室向学生的科研、毕业论文开放,不仅使实验室的功能得到了拓展,而且使仪器设备的功能得到了开发和利用。

    在实验内容和形式上,增加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和探索实验,减少单纯验证性实验。部分实验,学生在独立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自己设计方案,采用“三开放”形式,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和实验方式开放,以此培养学生的初步工程意识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强化实践,培养工程能力

    在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大幅度提高实践教育的地位,并以实验的设计上最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实验室设计的主要宗旨,使高仿真的实验环境和主体角色体验成为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源、动力源,强化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的培养。为此,设置研究型课程和第二课堂学分,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活动;进行了公共场所空气质量评价、校园环境监测、湘江流域(衡阳段)水质评价、放射性核素和重金属在表层土壤中的迁移行为研究等;让学生根据情况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制订方案,实施实验,对实验现象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省、市、学校和环境保护协会举办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充分利用已开辟的6处教学实习基地(中核集团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桂林污水处理厂和耒阳电厂等),让学生有充分的接触和认知工程的机会。

第4篇: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公民环境科学素质是指公民关注、关心环境,能够正确理解并掌握基础性的环境与环境保护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方法,能够合理地看待环境问题,形成科学解决环境问题和参与公共环境事务的能力。

1.1环境科学知识

环境科学知识水平主要指公众对环境科学方面的术语、概念、常识、基本原理、规律,相关的新闻、政策、法规、条例等环境领域相关知识的知道、了解或掌握的基本情况。

1.2环境科学方法

环境科学方法水平是指公众对一般环境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理解环境科学探究过程和本质的知道、了解或掌握的基本情况。包括对环境科学知识应用的途径、方法和手段等。

1.3环境科学行为能力

环境科学行为能力是指具备在日常生活与社会公共生活的实践活动中解决环境实际问题和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主要包括公民应用环境科学知识、环境科学方法、环境科学意识参与社会环境公共事务的决策、管理和监督的能力,是环境科学素质的最终目标。

1.4环境科学意识

环境科学意识是环境科学素质的核心,内化于人们的观念中,决定了对环境问题的评价和行动导向。环境科学意识是指在环境保护中,公众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包括环境价值和环境态度。公民环境科学素质4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定的环境科学知识与环境科学方法是公民环境科学素质的基础,没有基础的知识和方法作为依托,形而上的环境科学意识只能流于形式;在意识上保持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敏感性是公民环境科学素质的内在映射,没有正确的环境科学意识,知识与方法的学习只能变成机械的记忆,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完成环境保护的主动学习和自觉实践。

2环境科学素质提升方法

2.1环境科学意识导向

环保科普工作应从青少年、社区居民等重点人群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出发,将环境科学意识作为一个整体融入到各个知识单元,帮助其在获得正确的环境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环境科学方法,培养初步的环境科学行为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进其环境科学意识的形成,以促进其在感性的经验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规律,进而形成理性的认识,能动地指导其学习、工作、生活与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从我做起的意识;资节约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循环使用意识;清洁生产意识;分类处理意识;科学认知、理性应对意识;共建共享意识。

2.2环境科学知识培养

在环境科学知识培养方面,环保科普工作应紧密围绕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本着易于认知和便与实践的原则,选取与国家环境保护大政方针相契合,与公众生活联系紧密,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涉及生态系统与保护、自然资源与保护、大气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土壤环境保护、合理处置固体废弃物、物理性污染与自身保护、环境权益与义务8个主题。

2.3环境科学方法与行为能力设计

环境科普工作应按照8个环境科学知识主题,针对不同人群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提出相应的环境科学方法和环境科学行为能力,帮助青少年、社区居民获取或掌握环境科学知识与方法,针对典型的环境事件和环境问题,培养他们在实地观测、调查研究、模拟实验、测试评估等方面的环境科学方法和行为能力。

3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路径

3.1青少年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路径

在中小学校内,校本课程作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授课时间、授课教师、教课地点等多重制度保障,学校具有校本课程内容方向的自主选择权,能够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教学效果可评和可考。因此,环保科普工作应设计校本课程,以跨学科的知识、信息、数据、学习者的经验作为问题解决与行为养成的有效工具,创设可供学生体验的课程环境,不仅为校园中的环境科学素质提升工作提供稳定的地位,更能够充分调动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具体包括:①参考学校所在区域的环境与资源特点,按照青少年年龄特点和实际需求,确定课程特色。课程应显著区别于原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理科课程,并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②根据校情、学科特色,研究编写教材,筛选教学资源。③围绕校本课程,建立环保创新操作室。利用高技术含量的实验仪器设备以及软件等多种载体,为学生提供可视化、可操作、可互动体验,易于科学探究的实验平台。所配置的设备应既突出校本课程的需求和特色,又体现当前科技发展的最新水平,同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安全性,能够充分满足青少年需求。④向高校、科研院所“借脑”,建立科学顾问制度,请科学家进校园为学校设计项目和开展活动提供具体指导,以提高科研水平。

3.2社区居民环境科学素质提升路径

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是公众工作、学习之外的生活寄托。社区居民人员的构成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差异巨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职业带来的个体认识与兴趣点差异迥然。此外,由于职业不同,他们的作息时间规律也千差万别。因此,环保科普工作应选择与衣、食、住、行、用、文娱等每个公众都会接触的日常生活环节相关的内容,依托社区完整地组织架构和功能体系,结合国家的环境科普主题宣传日,开展嵌入环境科普活动,强调活动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帮助社区居民形成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①按照本地区的环境与资源特点,根据社区所在区域和社区居民人员构成等实际条件,充分调研社区居民需求,确定活动特色。②利用社区活动室、学习室等创建环保社区活动站,配置专用活动器材或设施,设置固定的科普活动辅导人员,为开展环保科普活动提供场地。③围绕环境科学知识主题,开发活动资源。设计并实施有创意、有特色、有示范意义、可操作性强的科学探究实践项目。

第5篇: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关键词】城市 建设 环境 地质

中图分类号:F4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城市环境地质作用

城市地质作用受区域地质环境、气候分带条件和人类对环境的作用三方面的因素所制约。具体可分为六大类:由城市热力场变化引起的地热地质作用;由地下水圈变化引起的水成地质作用;由静力负载引起的重力地质作用;由动力负载引起的岩石动力地质作用;由开采矿产和地下建筑引起的地质作用;人为的岩石成因作用。从城镇的类型和功能看,不同类型、不同功能的城市,其地质作用的侧重点和强度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山区城市,挖填方量大,诱发重力地质作用显著;平原城市,常因过量抽汲地下水而诱发地面沉降;老城市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多,人工堆积物作用显著;对于新城市,当有较好规划时,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少;矿业城市,人为改变渗流场,形成采空区,改变应力场,恶化水质, “三废”污染严重,环境工程地质问题较多;风景旅游城市,城市用地往往紧张,地质环境承受城市地质作用的能力较弱;海港城市,间歇性动荷载较大,等等。

二、城市环境地质的主要研究内容

1、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区域稳定性主要指现代构造运动、地震运动以及岩浆活动影响下地壳的相对稳定程度。它是城市区域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主要问题,涉及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构造成因的地裂缝、火山活动及其它不良地质作用的强度等方面。地质资料表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地球岩石圈进入了新的强烈活动与调整时期(地史以来的第五个强烈地震活动期,其延持时间很可能超过未来人类历史),致使不少城市均发生由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裂、地陷、滑坡、危岩、崩坍、泥石流、地震及地下水异常(包括地下水水位及水质等异常变化)等各种地质灾害。决定地壳稳定性的最突出因素是地震活动。我国地震烈度超过7度的大、中城市已达l10座之多,因此,加强地震预报和提高城市整体的综合抗震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

2、地基条件的勘察。

地基条件的勘察主要包括微地貌、岩土体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水文地质条件等。我国特殊土的分布具有区域性,如软土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城市,天津、塘沽、长江三角洲、浙江、珠江三角洲以及福建的沿海城市。软土具有松软、孔隙比大、压缩性高和强度低的特点,因此,在软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经常遇到一些工程地质问题,最常见的是墙体开裂、地面裂缝、基坑边坡塌落或桩基位移、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地下水作为一个易变因素,当其发生变化时经常引起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的改变。因此,为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及建筑的安全使用,查明地基土体的结构特征、物理力学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尤为重要。

3、供水条件及水资源保护问题。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供水量不断地增加,因此,城市水资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水资源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属贫水国家。水资源的日趋短缺及由此引起的诸多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近年来,由于超采地下水,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倒灌及泉水枯竭等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上海、天津、西安、济南、太原、杭州、青岛等。供水条件及水资源保护问题主要包括地下水水源地的选择、评价,地下水的调节利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管理和保护。地下水人工回灌是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全面调查,制定合理的城市发展计划,不仅可以节减工程建设资金,还将对水资源的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

4、城市垃圾等废弃物。

城市垃圾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渣、废料。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业及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日益积累,对城市构成了直接和潜在的危害。这种危害可分为三个方面:地表污染、地下岩土体中渗流运移污染和酿成泥石流(垃圾流)等灾害。人工废弃物存放的不适宜会引起诸多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如滑坡、泥石流、淤积等,造成地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的降低,从而使环境发生恶化。生态学家指出,超大规模垃圾山的形成已使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产生严重影响。堆放的垃圾通过自身分解,并接受大气降水的淋滤,其污染物必将随同渗出液一起,以不同的运移方式(下渗式径流)间接和直接地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此外垃圾对土壤也可造成污染,大气降水及地下水径流的淋滤作用.使垃圾中的易溶有害成分,渗入土壤中,使土壤土质恶化,危害农作物生长。

三、现代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环境工程地质学的产生,是工程活动不断加剧的必然产物,为了在城市建设的同时,保护地质环境,使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保持良好的坍调关系,今后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应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建立与完善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数据库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有明显的拓宽,工程地质数据库、专家系统及制图技术得到更多研究着的重视,许多城市的工程地质数据库系统都已建立,并逐步投人使用。但目前尚未建立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数据库,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2、开展城市三维空间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

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工程地质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随着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不断出现,相应的评价方法也越来越多,但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动态大系统,环境工程地质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这种影响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程度。城市环境工程地质工作不仅要对工程地质条件中的各个组分的质量作出定量评价,而且还要将人类工程活动、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成一个系统一并考虑;不仅要进行二维空问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而且随着地下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还应积极开展三维空问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预测与评价;不仅研究城市的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还要研究岩土体的保温、隔热、抗震性能。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选择最佳土地使用方案、最佳工程建设区,并指出不利的工程地质条件分布区。

3、研究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度的制定理论与方法

怎样更好地定量表述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与改造程度是当今环境工程地质学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而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规范与标度理论研究,是解决这一问题突破口,为此,应加强工程地质环境质量标度制定理论与方法研究,使环境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4、探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系统调控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理论

环境工程地质学是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环境工程地质坷题是环境问题的重要类型,而且其危害性往往是巨大的,对待这样的坷题,我们认为也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城市工程建设与工程地质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避免、减缓环境工程地质坷题的发生,因此,现代城市的建设,应探讨城市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系统调控与工程建设的协调发展理论。

结论

城市环境与地质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两个因素。城市建设中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多种多样,十分复杂,因此应建立综合评价系统对环境地质进行综合的评价。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根据城市环境工程地质状况,合理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努力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对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预防的目的,确保城市建设的安全与稳定。

【参考文献】

第6篇: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环境法实务》应以实务中的案例为教学核心,通过收集、讨论、分析、模拟审判等多层次、多角度的练习、训练,让学生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制度、法律责任等知识点。环境法律规定以够用为度,对环境法律的分析、应用以会用为目标,教学内容对应岗位分模块和分层次进行设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环境法实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和处理环境法实务中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学生从事环境法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设计理念与思路,将环境法知识进行整合,做到够用为度,以能力培养为主。根据知识和能力培养的需求,强化多层次、多角度、反复训练的实训设计思路。以上实训内容不仅要贯穿在教师的主讲课当中,而且每一模块讲授结束后都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再训练,最后再在模拟审判模块中进行综合训练。对法律事务专业环境法方向的学生即环境法学专业学生,还要在毕业实习中安排调查或顶岗实习,进行知识巩固和能力拓展的训练。具体综合能力实训设计举例如图4。

2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置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置需要调研《环境法实务》对应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所要求具有的工作能力,确定学生应具有的技能、知识和素质目标,进而推导出课程对应的应知应会的知识技能清单,最后确定出课程模块(归类的知识单元)。各课程模块的内容以“必需与够用”为度,避免重复,并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每一模块都设置帮助学生获得“环境法应用能力”的实训,而且模块的知识要对应不同岗位。课程内容则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顺序进行序列化:“知识描述+工作任务+知识拓展+实务练习”。把《环境法实务》应用能力的培养与企业环境法应用能力、行政环境执法能力、环境维权能力、环境诉讼技能等应用环境法的职场业务联系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职业意识,通过教、学、练使学生很快适应工作岗位。

目前我国环境立法的数量在整个法制建设中是增长最快的,仅单行立法就30余项,教师用来教学的教材,不可能面面俱到。一来教学时间不够,二来在有关环境基本制度的规定上会出现重复教学的现象。因而,《环境法实务》教师首先要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大动刀斧,根据职业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做好论证,整合《环境法实务》教学体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其转变为以职场实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并使学生在处理和解决具体环境法实务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相关环境法理论知识体系,提高环境法律服务的职业能力,学会如何掌握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实际本领。环境类专业,包括环境法学专业、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环境监察专业等,其对口就业的岗位主要分为企业、政府、环保组织三类,对应需要掌握的环境法应用能力主要为企业环境法应用能力、环境执法能力、环境维权能力以及三类岗位都需要掌握的环境诉讼技能四个方面。

模块一———环境法基础,主要是提炼环境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基本责任等内容,突出基础性,统摄后面四个模块的基本知识。

模块二———企业环境守法实务,以“企业环境守法理论、企业环境行为规范、企业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四个二级模块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在“企业环境行为规范”这个二级模块中,不仅要学习与企业相关的污染防治法律法规,还要学习主要污染行业的原材料消耗、生产工艺、工程分析、产业政策等行业性污染防治知识,体现并突出环境法的技术性特征。在“企业环境管理体系”这个二级模块中要学习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和清洁生产审核的知识,学习深度根据专业要求和开设的其他课程确定。

模块三———环境执法实务,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真实案件为载体,以虚拟执法现场为依托,以完整执法过程为行动体系”,将现行教材中环境执法的内容分为“环境执法基础理论、环境执法主体、环境执法行为、环境执法程序、环境执法救济”五个二级模块,确立“环境案件办理程序与措施”、“环境执法证据的收集与运用”和“环境执法文书制作与使用”等学习情境,从而实现传统学科体系的解构与工作过程系统化知识的重构。

模块四———环境维权实务,以“环境权益、环境侵权行为、环境权行政救济、环境权司法救济、环境公众维权”五个二级模块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站在公众角度,讲授环境维权方法与路径,促进公众参与,为学生在环境法律服务、民间环保组织领域就业奠定基础。模块五———环境案例与模拟审判,以前四个模块为基础,突出环境诉讼技能的培养,突出综合性、实践性和社会性。

3学法与教法的模块化构建

环境法知识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还具有不确定性,如果靠灌输来教学,学生难以理解和记忆,更难以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正确运用。因此在《环境法实务》的学习与教学中,始终贯穿教学互动的理念、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培养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互动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环境法实践和运用自如的环境法应用能力以及组织好课堂教学的能力,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反复训练。教学过程的互动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认知情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课程应在环境法知识讲授中与学生互动,在每个知识模块结束后集中讨论、练习,在整个知识模块结束后再进行模拟审判并尝试教师带学生做真案。但环境案件模拟审判是重点,应占安排的实训课时一半以上。环境案件模拟审判模拟的是整个诉讼过程,需要丰富的材料,提高学生兴趣,以能力提升为目标。

4成绩评定的模块化构建

4.1分模块考核

本课程有四个模块,采取取消期末一次性考试的方式。每个模块都有各自的考试要求。每个模块分值为25分,共100分。每一模块达到15分为通过,有一个模块的成绩没有通过,则该课程成绩不通过。补考时亦只补考没有通过的模块。这种考核体系既检验了学生每一模块的知识掌握情况,又减轻了学生集中应付考试的负担。

4.2学生参与考核

学生参与考核只涉及面试部分。针对不同的模块设计不同的学生评价表进行打分。如在讨论、模拟审判等过程中,由该次未讨论或旁听的学生在评分表上打分,教师收取后统计平均成绩作为评分的一部分,学生评分占分值的40%。学生评分的优点在于学生要认真地听和思考才能打出分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拉近了与教师的距离;缺点是个别学生不能客观公正地打分,掺杂个人看法。

4.3重视职业技能的考核

第7篇: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关键词:卓越计划;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韩香云(1974-),女,河北易县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天明(1982-),男,江苏射阳人,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江苏 盐城 22405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125-02

在“卓越计划”的背景下,以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为例,从树立“面向社会、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出发,针对当前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探讨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对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不断提高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明确的工程意识、较高的工程素质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步伐。

一、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存在的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涵盖了环境工程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与其他课程联系紧密,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1]该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基本理论与实践性紧密结合、法律法规(含环境标准)及规范等更新较快等特点。由于教材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繁多、师资不足、实践教学环节实施方式和效果有待改善及教学方法欠佳等原因,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与“卓越计划”相适应的课程改革与创新

盐城工学院2013年在环境工程专业实施“卓越班”的招生和培养,集中优势资源,注重实践环节培养。通过这项计划,旨在培养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能适应21世纪环境工程发展的需要,获得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环评工程师、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和管理等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研究能力、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的环境工程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去工程设计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公司就业的比例逐年升高。因此,该形势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需做以下相关改革和探索。

1.顺应形势,积极进行教材建设

对于本科教学来说,合适的教材尤为重要。为顺应形势,与时俱进,盐城工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环境学院教师及时总结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成果,与时俱进,积极编写教材。课程组集体编写的《环境影响评价》教材已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教材内容丰富,结合国家颁布或修订的最新法律法规、标准、导则等。

2.优化和充实教学内容,构建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群教学资源体系

根据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实际情况,我校整合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工程设计的有关资料和资源,整合教学方面相应的资源,形成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群教学资源体系。[2]

3.建立课程组制度,打造教学团队

培养符合卓越计划要求的技术人才,需要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师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知识和技能。为此盐城工学院环境学院主要做以下几点工作:

(1)对该课程成立专门的课程组,成员以中青年相结合,合理搭配,分工协作。在学院开展“一帮一”活动,对近两年引进的新进教师都指定一位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传帮带,旨在通过以老带新、帮教帮学的帮教方式,使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胜任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及业务要求。

(2)课程组整合资源,教师积极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与工程施工方面的实践与科研工作,促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同时积累环评及工程施工经验,并掌握新标准、新规范及施工领域新动向,做到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从而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撑。

(3)鼓励教师参加注册环评工程师和环保工程师考试,现有课程组教师中,已有5名教师取得注册环评工程师资格,4名教师取得环保工程师资格。

(4)积极聘请相关单位的专家、工程师作为兼职教授,定期为学生举办讲座。

4.优选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应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启发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是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等,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如工程分析之前,教师提出问题:欲对大气、水、声环境等进行影响预测,首先需要知道什么?学生得到问题就会思考要进行环境影响预测首先需要确定污染源,所以应先确定污染源的位置、性质、排放参数等,那么就确定了本章课程内容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分析工程概况、工艺路线、原辅材料等,确定污染源。启发式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法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创新能力。

(2)对比教学法。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内容比较多,但它们之间不是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运用对比式教学法,不仅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而且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记忆。如讲解地表水的环境评价等级确定依据时,复习对比大气环境评价等级的确定依据,使学生掌握确定评价依据的基本思路和内容。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从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分析章节,以案例的形式分析化工、房地产、公路、机械加工、污水处理厂、危险废物处置等不同行业应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污染防治措施章节以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实际设计项目为案例,分析不同企业、行业的废水、废气的排放特征及污染物的理化性质、所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及措施的经济技术可行性等。

5.提倡推行环评实训制度,加强企业培养方案

(1)增加上机环节及实训环节。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水环境影响预测、声环境影响预测环境风险评价等都需要借助计算机及特定的程序来完成,因此,涉及上述部分的内容,我校环境学院都设置上机课。通过实际上机操作,使学生掌握预测所需要的条件及操作过程,熟悉预测程序的应用。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环境科学研究所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机房进行进一步的练习。

环评实训是通过专题实训,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并锻炼其实际环评能力。例如:当讲授完工程分析的方法、内容等的注意要点后,可让学生尝试进行较简单项目的工程分析,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强化理论知识与环评实际应用的结合。“卓越计划”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我校环境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合作,积极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在江苏省环科院、盐城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盐城工学院环境科学研究所等都建立了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实训岗位资源,使学生实际参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6.注重能力培养,改革考核制度

“卓越计划”通用标准别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终生学习和在工程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所承担的责任是培养学生通过正确的工程分析,客观、正确地分析、预测和评估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环境影响,并运用所学水、气、声、固废等污染的治理技术及生态保护等措施,提出合理的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措施的能力。为此,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要着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倡学生自学,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

(1)作业形式的改革。课后作业中的基本理论题与基本计算题,按传统的方式以书面形式完成。对于实用性较强的内容,依据课程进展情况布置课后训练报告,例如可以让学生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查阅文献及实际的环评监测报告,进行工程分析的训练和环境现状评价训练。

(2)考试形式的改革。期末成绩评定由三部分组成,平时作业(包括单项训练报告)、考勤占30%,上机实验占20%,试卷成绩占50%。

(3)课程实训成绩评定。成绩由平时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20%,根据学生在实训期间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综合确定;评阅成绩占50%,根据实训完成的独立性、工程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合理性、数据可靠性、计算正确性、报告质量、书写格式的规范、采纳的标准等综合确定;答辩成绩占30%,根据答辩时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导则和方法的认知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等确定。

三、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主干课程,如何在教学与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应在继承已有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建立正确的教学改革思路,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培养真正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第8篇: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一、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学生除了要掌握基本实验技能、大型仪器、废水废气固废等处理设备的基本原理及实验数据记录、处理以外,还要加强对学生作为环保工作者的责任感、荣誉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将来从事环境工程相关工作奠定较好的基础。根据以上环境工程专业培养目标,针对目前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一)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分离。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行业对人才的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要求提高,但高等院校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不相容现状,学生不能够将所学的思想政治内容有机渗透到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学习中,满足不了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前几年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来看,学生存在重专业轻文化的现象,实验课过程中,出现大声喧哗、不注意卫生等缺乏素质的现象,以及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兴趣薄弱,导致出现职业道德感、社会责任感薄弱及岗位适应性差,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艰苦奋斗的科研精神等现象。

(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脱离。盐城工学院将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和理论课程合并作为一门课程,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依附存在,课时只占1/4理论课时,在实验课时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出现理论基础过硬,但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不够的情况,无法满足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目前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大多学生只是按照教师设计的实验内容、步骤,按部就班的完成实验操作和记录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报告,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缺乏主动思考,自己单独动手操作实验设备的机会少。另外实验内容与实际生活和专业内容相差较远,导致学生缺少学习兴趣。

二、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技能,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技能。专业实验课程需要实现“传道”和“授业”相结合,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职业道德和科学精神。

(一)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实验内容有机融合。目前,盐城工学院已经编制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在讲授专业实验知识中讲解“课程思政”。比如: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讲解“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物的含量”、“土壤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水中氟化物和氰化物的测定”等实验,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和思想情感目标,不仅讲监测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大型仪器的使用步骤,操作规范等,而且剖析造假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强调诚信的基本职业道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其作为环保工作者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环境化学实验及环境工程学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工程专业的重要地位,增强专业信心、提升专业认同度,热爱专业,把对专业的热爱转化为学习的兴趣,以浓厚的兴趣化为学习的动力,肩负起促进专业和行业发展的使命。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中,讲授各种废水的处理技术过程中,将国内外最新水处理技术和先进的环保理念引入课程,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预防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比破坏后再进行治理的技术重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学生把爱护祖国的生态环境作为自己的使命。

(二)完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内容不断更新,需要及时更新或补充实验内容,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在专业实验中用实验去验证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和实践知识对实际工程设计进行分析和思考。比如:在环境化学专业实验中,选择两种组成不同的底泥作为吸附剂,吸附水中的各种浓度的苯酚(设计并计算苯酚的浓度),测量底泥对苯酚的吸附量,计算得到底泥对苯酚的吸附常数,从而比较两种底泥对水中苯酚的吸附差异。通过此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水体中的底泥对水体的自净作用,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实际工程设计和创新能力。在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中,结合水处理实验、环境监测与分析仪器的实验内容,把监测仪器安装在水处理流程的各个单体和生活污水的进口和出水口处,形成一套污水处理综合型实验。本套生活污水处理主体工艺由预处理———生物处理单元———深度处理单元组成。基本流程为:进水→格栅→调节池→初沉池→厌氧反应池→缺氧池→好氧池→二沉池→活性炭吸附→出水。监测分析实验过程中水处理各个工艺的进口和出口水质指标(浊度、酸碱度、温度、COD、BOD、氨氮等)。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环境监测的手段,也提高对监测仪器和水处理设备的操作能力。在环境监测实验中,某化工厂液氯储罐泄露事件,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制定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方案,掌握环境应急监测的布点及采样方法、监测频次与跟踪监测方案的制订等,熟悉事故应急监测的整个过程。

(三)开展开放性实验教学。学院依托江苏省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和盐城工学院污水处理站,以及江苏易达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设开放性实验项目。一是对校园中河水的浊度、色度、生化需氧量(COD)、生化耗氧量(BOD)、pH、氨氮等的监测,校园及周边空气环境中TSP、PM10、NO2、SO2等的监测。运用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对校园的地表水环境及环境空气定期监测,评价校园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和环境空气质量。通过这些实验项目拓宽学生环境监测方面知识面,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相关环境问题的能力。二是校园食堂厨余垃圾的收集及处理。从垃圾的收集到预处理及好氧堆肥处理,每天监测反应装置中物料的各项指标(含水率、pH、生物降解度、温度、N、P、TSS、VSS)。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实验仪器、环境工程的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了对有机固体废物好氧堆肥化全过程的了解,好氧堆肥化过程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实验内容与实际生活和专业内容一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生态功能区地表灰尘重金属含量分析及分布规律。学生分组完成查资料、确定方案、实验报告分析、以小组形式汇报,全面了解生态功能区概念及划分、地表灰尘的采集方法及原理,掌握重金属含量的测定及原理,为针对性进行区域生态建设政策的制定和合理地环境整治提供依据。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通过这些实验项目的开展,将有利于学校培养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此外,学院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学时少,并且大部分是验证性、认知性实验项目,创新性、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太少的问题,开展了8学分的环境工程综合训练课程(第四学年第一学期6周),集中实训的内容包括:环境工程仿真训练(1周)、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与管理(2周)、模块训练(工程设计能力训练、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实训、环境监测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新技术应用,并同环境监测、水处理实验、环评计算软件应用、工程设计等理论与实验技能结合,加深学生对环境专业课程理解。使学生具备进行环境监测、科研实验、环境评价、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科研素养。

(四)加强课题式实验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与教师科研项目相关的实验课题,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实验室。比如:设立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实验室开放项目,由学生选择导师指导题目或学生自拟题目,开展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跟导师加入科研工作,与素质与能力拓展学分挂钩或作为毕业论文前期工作,最终以完成实验报告或者提交小论文的形式获得相应的学分。另外学校还开展了“挑战杯”、“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全国环境友好大赛”等课外学术竞赛活动,同时学校主办的盐城市环境监测技能大赛活动。另外,学校也加强了对校内重点实验室实训基地和盐城工学院化工废水处理中试平台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比如:盐城市城南污水处理厂、盐城市盐龙湖水厂、盐城汇源饮料有限公司、盐城市盐龙湖饮用水源管理处等十余个校外实训基地。在教师和企业工程师的指导下,学生完成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分析、监测、数据处理和综合评价等。通过实验和实践,学生得到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对环保相关企业有更多的了解。

第9篇:环境与动力工程范文

关键词:建筑环境学 核心基础课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26-02

Course Teaching of Built Environment

Li Shuzhan,Li Hongxin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China 450001)

Abstract:In the paper,we 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the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and carried out a comprehensive teaching reform form many aspects such as course orientation,course continuity,teaching methods and assessment methods combined with several years of experience in teaching.

Key Words:Built Environment;The Core Basic Course;Teaching Eeform

建筑环境学是1998年专业调整以后,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新设置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与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及流体力学共同组成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平台,但是,唯有建筑环境学反映了本学科本质特点,是本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核心基础。

1 课程特点及教学难点

建筑环境学课程涉及内容广泛,从与采暖空调密切相关的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体对建筑热湿环境的反应,到建筑空气环境,再到建筑光环境和声环境,包含了建筑、传热、声、光、材料、生理、心理等多门学科内容[1],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学术界的前沿,而且很多问题仍在讨论中,这就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本课程信息量大而且不连贯,术语与理论公式较多,理解困难。

建筑环境学部分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重复。例如,建筑环境学在建筑热湿环境章节中针对建筑热湿环境的内、外扰量及透光围护结构和不透光围护结构的传热性能从机理分析到实际运算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但这部分内容在后续的“空气调节”专业课中仍将重复介绍,从而导致了课时不必要的浪费。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不突出。目前环保与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各种建筑环境测试、建筑及建筑设备的节能评估、节能诊断已成为社会急需的技术,但是作为其学科基础的建筑环境学课程则侧重于理论分析而缺乏实际技能和方法介绍。这往往使学生觉得课程脱离实际,没有实践操作性,因此缺少学习热情。

2 教学探讨

根据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培养要求,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笔者在教学中对本专业数届本科生进行了教学改革探讨,总结几年的实际教学经验,得到以下几点体会,希望对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的良好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1 充分认识,明确定位

建筑环境学是学生真正接触本专业实质性内容的第一课[2],因此,该课程的学习是激励学生热爱本专业并由此建立社会责任感的契机。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绪论介绍中,应采用浅显生动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建筑-设备-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建筑环境学是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特色与核心基础,它反映了本专业与热能动力专业的根本区别,明确本专业的根本任务就是贯彻“以人为本”的主线,营造舒适、健康、绿色的室内居住环境和工作环境,后续所有课程的学习都是围绕该目标而进行的。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能够树立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2 结合后续课程,注意前后衔接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建筑环境学课程总学时数为48学时,课时少而内容多,因此不能面面俱到。由于后续课程中有部分内容重复,所以在本课程讲解过程中应互相结合,侧重点不同。例如,冷热负荷计算在建筑环境学中热湿环境章节占有较大部分,但是该内容在后续空气调节课程中将更加详细介绍,因此,在本课程讲解中将侧重于定义、成因分析,详细讲解负荷形成机理,而具体公式计算过程、计算机程序应用则由后续课程重点讲解。这样,“少讲”优于“多讲”,可使学生将知识点“吃透”,而不至于“囫囵吞枣”。

在教学体系设置上,应当使建筑环境学的教学内容与“空气调节、供热工程”等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建立起有效的衔接。我院在课程设置上,将“建筑环境学”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将“空气调节、供热工程、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学生经过建筑环境学课程的“垫底”后,立刻接触到专业技能的训练,这样前后连贯,学生将更加清楚前期良好地建筑环境目标是如何通过后期一系列的设备技术实现,更加明确各门专业课程目的与任务,学习系统性更强。

2.3 多种教学手段应用,增强实践性

目前,建筑环境学的讲解主要依靠课堂讲述和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虽然相比传统理论教学模式直观性增强,但仍存在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增强参与性和实践性。建筑环境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要想让学生将课程的理论知识理解透彻,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现象联系起来,借助一些简单仪器、设计一些小实验或小调查,让学生通过切身体会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笔者在课堂授课的同时,组织学生分别体会室外阳光下和背阴处体感温度差别,加深对室外空气综合温度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测试不同朝向、不同围护结构的教室的温度变化,向学生说明建筑布局、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与建筑节能的关系;通过实地参观建材市场,使学生掌握甲醛等有害物质的来源、危害及释放特性,加深对室内空气品质重要性的感受。这一系列的观察实践活动使得枯燥的课本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4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注重能力培养

目前,多数高校的考核机制是理论成绩所占比例高,因此,学生只注重学习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考核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应把专业知识应用的程度作为考核的重点内容。我院采取的考核方式是:课后思考题作为小作业,占50%;科研论文作为大作业,占50%。通过课后思考题的论述,学生对于课本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而通过科研论文的撰写,则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工程能力。针对学生初次接触专业知识、没有撰写论文经验的特点,笔者将学生分为数组,每组建议1~2个与建筑环境学相关的科研题目,鼓励学生通过查找资料、问卷调查、简单实验操作等步骤独立完成课题,并指导学生参考固定的论文格式形成较为规范的科研论文,并进行课堂汇报。学生普遍对这样的考核方式很感兴趣,在论文选题、实践操作中不断主动提出问题并形成热烈讨论。通过这样的考核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具有了一定自我培养工程能力的素质,对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了充分的自信心。

建筑环境学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初步宏观认识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学科的一个窗口,是正确合理运用暖通空调等专业技术手段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格外重视,应通过不断的教学探讨,加强该课程与各门专业课的衔接,改进教学手段与考核方法,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核心基础课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颖心.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J].高等建筑教育,2003,2(3):26-29.

[2] 孙春华.充分发挥建筑环境学核心基础课程的作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