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环境设计理论范文

环境设计理论全文(5篇)

环境设计理论

第1篇:环境设计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环境设计理论;环境美学

一、成就与问题

2012年中国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下设音乐、美术、设计学等门类。在学科目录中,“环境艺术设计”更名为“环境设计”,与工业设计、工艺美术等专业并列成为设计学门类下的专业之一。之前,环境设计专业已经几经更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时期,为室内装饰(1957年)、之后为建筑装饰(1958年)、建筑美术(1962年)、室内设计(1980年)、环境艺术设计(1988年)、环境设计(2012年)。其中,1988年专业名称从室内设计改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设计范围由室内扩大至室外,包括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设计、中小尺度的公共环境与景观园林设计等,这一调整,也是当时国内外形势所导向,有其必然性和深远意义。而2012年“环境艺术设计”再次更名为“环境设计”,其初衷应该是希望该专业在教学目标上更强调“环境”而淡化“艺术”。这在艺术学下的设计学科已有先例,“工业设计”也曾将“工业美术设计”中“美术”二字去掉,以强调“工业”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957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装饰系成立之初,全系中心工作是为国家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服务,主要从事室内与建筑外立面设计。这一期间著名的成果有人民大会堂、中国历史博物馆、民族饭店等室内设计与建筑装饰设计作品。经历最初成功后,1960年—1975年是该专业的低潮期,全中国每年十名左右的建筑美术专业毕业生竟然难以对口分配,当时能到城市公园绿化部门工作算是较好待遇。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出现由于对环境设计需求剧增而产生的设计真空,使设计学科的天平向室内设计等专业倾斜,并持续给环境设计专业带来了近四十年的发展机遇。与同时期重要建筑常由国外建筑师领衔设计不同,大量部级建设项目的室内外空间设计几乎全部由中国自己培养的设计师完成。大量的设计实践,取得了令人惊奇与瞩目的成就,并使一大批室内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快速成长为环境设计专业中坚力量。几个约略数字可以概括这一时期的发展:全中国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专院校由1977年之前的一所,增至现在的一千余所;每年培养的该专业毕业生由1977年之前的十几人,增至现在的十余万人;2000年后,全国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设计或生产从业人员维持在一千万人左右,产值年均二万亿元以上。[1]如果说环境设计的辉煌成果源于其一直倡导的设计实践,那么存在问题也在于由于偏重实践而欠缺对专业理论的梳理与研究。环境设计专业大多设在美术或设计类院校、少部分设在工科院校中,环境设计教学的理论主要是从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拿来主义”式的应用,自有的专业理论一直没有形成体系。以作者所在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为例,本科学生在低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艺术哲学、艺术史、设计史等,高年级的理论课程为设计程序、建筑史、园林史等。针对环境设计专业自身理论研究的不足,使得学科发展与教学实践出现一些问题,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术地位与其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相匹配;对专业水平的评价标准在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各自评价标准之间游走,缺乏本专业自成体系的评价方法与理论;部分学生或专业人员缺乏恒长的专业自信,难以终身投入环境设计事业等。

二、专业定位与理论依托

环境设计是由“环境”与“设计”二词构成,“环境”是对“设计”的定位与约束,“设计”是对学科与学术方向的表达。环境是个总体概念,从尺度区分,可以被表述为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国土环境、生态环境等“大环境”;也可以被表述为城市环境、社区环境、建筑环境、室内环境等“小环境”。在教育部学科目录中对环境设计服务范围的解释是“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与社区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等”,明确地表述环境设计专业研究所指的环境为“小环境”。无论是“大环境”或是“小环境”,“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关键词,是专业研究的的核心概念。研究环境,是要研究在环境之中的所有关联者,包括人、其他生命共同体、物与事等各个要素在环境中的关联关系与变化关系。关于理论与实践孰先孰后问题,某些特定学科中,是理论指导实践,如在物理学、化学等理科研究中。在建筑设计学科中,理论与实践是交互跟进的。而在环境设计专业,实践先行、理论跟进是目前设计专业的一般常态。在当代学科互动的大背景下,艺术设计学学科的理论体系也在进行着交叉、重构的重大调整,原有的艺术学、建筑学、园林等经典理论与原则也被不断质疑和重新诠释。基于此,作者认为,在环境设计的专业理论探讨与教学过程中,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理论外,应加入对当代环境学、生态学、人类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强化对环境学与美学交叉研究的成果——环境美学的研究,应使环境美学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重要理论依托。对环境美学的深入研究,特别是弥补当代环境美学对中、小尺度环境与美学关系研究的空白与不足,可能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基础与路径。

三、理论研究的重点

作者认为,当代环境美学与传统美学的思辨与论争对环境设计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环境设计理论研究的一部分重点应从此处开始。传统美学是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哲学观点探讨艺术问题,运用艺术来探讨美的哲学。传统美学源远流长,18世纪,由于康德的思想体系和启蒙主义运动,美学开始摆脱对宗教的附属地位,绘画、音乐、舞蹈、艺术与设计等在此背景下获得长足发展。时至今日,传统美学是中国乃至世界大部分国家艺术与设计教育的主要理论来源,传统美学的审美认知经验和艺术规律,如对称、均衡、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形式美原则一直左右着艺术与设计的审美方法和评价模式。长期以来,传统美学认为:高层次审美是通过对静止的艺术作品“无功利静观”而获得,而欣赏自然环境是无法达到“无功利静观”的。自然环境可以被普通大众欣赏,而艺术美只能被艺术工作者创造,并被艺术“熏陶”,懂得“美学趣味”的鉴赏者所感知,所以,艺术美始终高于自然美。自然美被置于艺术从属地位的另一个观念是作为传统美学分支的“如画性”(Picturesque)美学观,“如画性”环境就是适宜入画的环境,其主旨是像欣赏风景绘画一样地欣赏自然环境。在此理念下,自然环境被贬低为欣赏“如画性”环境的客体与素材,画家从大自然中挑选出诸如高大伟岸的树木、曲折有趣的小路、婉转的河流、巍峨的远山、神秘的建筑等入画,而人们依此“美学趣味”对大自然进行有选择的欣赏。“如画性”环境支配了人们的环境观与欣赏文化,并在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运动中达到顶峰。应当客观地承认,“如画性”美学观对人们认识自然美、保护自然起到一定的历史作用。直至当代,这一美学观依然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人们的环境审美模式,成为整体与深刻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障眼油画布”,即使是专业人士,如环境设计专家或设计者在评价设计作品水平高低时经常有意无意地将“如画性”作为评价依据。当代环境美学对传统美学将自然美置于艺术美之下和“如画性”美学观的批判构成了其理论建构的起点。当代环境美学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整体,所存在的一切都有其内在联系与存在意义,都是美丽的,而非只有“如画性”才是景观;自然环境的美不仅在于传统美学所关注的形式、线条、色彩或构图,也在于隐藏在自然表面下的生态关联带来的健康的美。因此,将环境审美定义为风景画一样的主观审美是一种不成熟表现;除了“如画性”景观,包括湿地沼泽、雪山沙漠、海洋深处、平凡的日常景观在内的一切自然环境都应该成为审美对象。应借助生态科学、地理学、自然史等知识帮助人们对自然环境进行正确、深刻的鉴赏。在此基础上,当代环境美学提出“自然全美”的理念,倡导培养人类对于自然环境具备包含伦理关怀和整体意识的新审美观。自然全美理念打破了传统美学对自然环境“有选择审美”的旧有意识,使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学、生态学一道,站在了哲学理论研究的最前沿。环境美学是衔接艺术学与环境学的重要桥梁,对环境美学理论体系的深入分析与参与研究是环境设计专业教育与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选择。当代全球学者对环境美学理论的研究尚属开端,其在宏观目标与大尺度自然环境(大环境)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但对城市环境、人工技术环境以及中、小尺度环境(小环境)与美学关系的研究多有欠缺,对这些理论盲区的探讨,应是当代环境设计专业理论建构的主要课题。

四、专业理念的再调整

以人为本,为人类生活而设计,是设计界一直遵循的定理。设计界据此理念,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为人类社会的进步与福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当代,以人为本的信条正在逐渐被动摇。与以往思想观念的变革经常开始于艺术界或设计界不同,这一次变革的声音始于生态学界,尤其是深层生态学。1973年,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该文对当代人类面临的整体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开创了当代环境理论研究的重要领域。深层生态学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与逻辑思维,“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环境思想,是把整个生态圈乃至宇宙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人类只是该系统的一部分,是生态圈网上或内在关系场中的一个结。人类的生存与其他部分存在状况紧密相连,因此,人类无权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如果自然受到损害,人类也好不了。据此,人类应该对与自然的关系作批判性思考,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2]其次,在对待自然资源与自然伦理问题上,深层生态学主张人类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客居大地的居住者,地球资源由生态圈所有生命共同体共享,因此,作为具有强势的人类应该自觉发展一种使用较少资源满足基本需要的生活方式,当对资源的需求与其他生命共同体的基本需要发生冲突时,人类要学会谦让。再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深层生态学认为要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大众认识到当代消费经济的不可持续性,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已经非常多、日常消费品已足够充足,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发展模式、人类价值观都是生态危机的主要根源之一,并将重点放在对环境的保护而非开发上。改变危机的方法只有对现有社会、经济、文化模式的深刻改造。在对待人类发展与建设问题上,深生态学呼吁应该最小而不是最大地影响环境与生态(最小干预原则)。对必须的建设行为应“手段简朴,目的丰富”(Simpleinmeans,richinends)。[3]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已经持续几十年,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这种状况加速了深层生态学观念在学术界、理论界和普通大众中的认同感与支持率。深层生态学理念对设计界的影响早已存在,无论是理念探索、艺术创作,还是设计作品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从各种角度回应环境保护、生态圈生命共同体繁荣与共存等时代问题。作者认为,环境设计专业作为以“环境”为本的设计专业,应当率先从宏观整体考量设计的本质与当代目标,适时审视“以人为本”原则是否仍可诠释环境设计的全部责任?是否应该把对生态环境、全生态圈与生命共同体的整体利益作为新的服务目标加入专业理念中?

结语

通过全文分析,作者有以下几个结论:第一,环境设计专业是中国特有的专业,在国外学科目录中没有与之名称相同的专业,而在中国,它是具有本土特色、在特定历史时期创建,并逐渐发展成熟的独特学科专业。第二,环境设计专业有以设计实践为主的专业特征,设计实践的多元与丰富,是该专业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贡献。第三,环境设计专业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需要有其专业自身理论建设及学术支撑。除了已有的艺术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理论基础外,也要融入对当代生态学、环境学、地理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深入探讨与研究。第四,建立在对传统美学反思与批评基础上的当代环境美学应成为环境设计的重要理论依托,对其研究与发展,应该是环境设计专业建构自主专业理论框架的主要路径之一,而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质疑与修正,体现出环境设计专业对当代全球关注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步共行。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环境设计发展脉络,尝试对其学科专业理论建设进行深入思考。文章定有偏颇之处,希望得到关注、批评与讨论,以共同促进环境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曙旸等课题组,《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3]雷毅,《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江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新模型及教学控制体系研究》,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09

[5]ChristineTudor著,《AnApproachtoLandscapeCharacterAssessment》,2014

第2篇:环境设计理论范文

经过时间的推移发展到农业社会环境艺术设计再到工业社会环境艺术设计,从而到了如今的信息化社会环境艺术设计。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变迁,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环境艺术设计越来越不仅仅是为了更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而存在,而开始从时间、空间、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开始涉及,在生理上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后,在文化上、精神上、理念上渴求达到更高层次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式相互依存、相互推进的。千年传承的文化精髓是需要融合在当代设计中的,既能够使设计饱含丰富的文化底蕴,也能够将传统与创新结合,从而迸发新的思想理念。同时,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也需要有传统文化的涉及,将作者设计的象征和意义,设计形态或者需要表得出的某种情感,思想,与传统文化的某个方面相结合,从而融入在设计中,最终以艺术作品的形态展现出来。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是互相需求,互相推进发展的一种关系。

二、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在可观的发展同时,当前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也很多问题,可以综合在以下三点:

1环境设计缺乏特色

近年来大街小巷千篇一律的建筑风格,以及保守实用为主的室内陈设装饰,毫无特点的公共空间,使得很多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候潜意识地遵循着老套的方式进行修改,重塑,并没有大胆的去开发新的想法和创新理念。

2过于独立的设计没有融入现实环境

设计师大胆独立的想法所构造出的设计作品,在实用价值上并没有做到完善,使得建筑物或者物品陈设等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而给人一种无法适应,不和谐的感受。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设计作品以及使用价值的浪费,既没有达到美观效果,在使用上也没有让人觉得实用,同时在审美上,反而给了人们一种不太能接受的视觉触觉感受。

3无视自然,破坏性开发

当代众多设计师为了将设计达到完美效果,并不考虑环境因素,采用大量不环保材料,在建设过程中过度开发,破坏环境,这使得人们的家园无法负荷如此破坏性、毁灭性的开发开采。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无论是精神上,具体事务上,在如今都是人们所关注和传播的,大到名族节日庆典、传统建筑维护、著名故事流传、旅游胜地开发,小到传统习俗保留、传统物件珍藏展览、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无论从哪个方面,人们在这种传统延续上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花费了很多心血。但是尽管如此,在这样的广泛传播中,同样也遇到了很多问题,譬如:只是一味地进行文化宣扬,教科书式的教育,并没有深入了解探讨核心。更多商业性质的传播,并没有得到人们真正的关注等。大部分传统文化无法得以传承在于人们并没有将其重视,只是功利性的传播或者旧物照搬的进行复制,而没有找到其精华所在。其实当代环境艺术设计行业,已有很多设计师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但有些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并没有将两者完整地融合,而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或者是基于传播某种思想,生硬地将这两者进行拼接、组合。例如仅仅将建筑外貌与古典风格结合,或者单一的将某个传统物件安置于某处,从而希望达到传播文化的效果,这种表面的融合往往适得其反,不仅没有传承文化,设计品也失去了原有的本色。可以说,尽管随大流上来说,环境艺术设计在当代的发展变得越来越炙手可热,前景可望,中国传统文化也正在源远流长,不断传承,但是这些单一又并存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它表明了这两者的发展现状以及很多需要我们重视,修正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下去。

三、如何将文化价值置于设计中

去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理念是设计作品的灵魂,没有思想的设计作品只是一个物件,没有传达情感的设计是空洞肤浅的。而我们如何将传统文化的价值真正地体现在设计中呢?这是一个我们需要研究探讨的问题。

1传统文化造型与设计的融合

拥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文化造型在为艺术设计者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瑰宝的同时,它所蕴涵的风格、韵味、形态等深层文化更加值得借鉴和探讨。所以,作为新时代的设计师,我们在学习和研究传统文化形态同时,也可以将传统文化结构进行重塑和创新,并用现代设计的审美原则来赋予其新的形式含义,进而有所保留的同时,发掘出新的形态,迸发新的思维潮流,既饱含古老的精神文明和形态,又能够掺入新的文化元素,凸显时代精神也保留了传统作品的神韵

2传统文化理念与设计的融合

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民间的造物艺术,造物思想、内容题材、创作方式以及风格特点等等,都能体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人与人、物等关系之间和谐的道德观念,而在现在的设计中我们也可以得以借鉴和传承。将现代设计的思想理念与传统文化精神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精神中所蕴含的风韵人情,以及深切的情感,热忱的爱与情怀都投入到现代的设计中,让设计富有着情感的同时也有历史沉淀出的独特风味。

3传统材质与设计的融合

中国悠久的文化诞生了很多独有特有的文化遗产,这些都是千年遗留下来的精华与精神。传统工艺品、传统建筑、传统图腾、传统图案等,无论哪一种,都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文化财富。这些传统材质的物品凝聚了制作者对它的喜爱,设计者对它的用心,以及传承者对它的深爱。在当今混泥土构造的城市中,正缺乏这一种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对其的用心,而这一点在传统文化中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将传统文化的材质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在质感上丰富了材质的选择,同时在表达上更能深入人心,打动观赏者和使用者。弥补了当今设计一些空洞和匮乏人情味的作品缺陷。也将文化更好的传承发扬。

4传统配色与设计的结合

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也用到了非常具有特色的色彩搭配,如红、黄、黑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颜色。在当今设计中,不仅仅在造型上、结构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利用,在标志性的颜色上做文章,让人不自觉的联想到传统文化,比直接引用某些文化产物而造成的视觉传达更有价值。在设计中大胆地利用传统配色,将诸多元素碰撞、重置、叠影等,更能够体现出现代与传统之间文化的融合、搭配。

5传统物件与设计的融合

精致的传统物件是千年传统文化遗留下的精华产物,对于设计者来说,这些物件在具有收藏价值以外,更能够激发起创作灵感,将这些物件的形态进行重塑,或者将物件的某个部分进行放大特写,加以投入到作品中,更能凸显出某种情感,表达出某种理念。这种明显而又直接带入主题的引用方式,将设计与文化的特点直接拼接,将传统文化的作品与当代设计作品进行碰撞、结合,最简单、直接的情感表达出设计理念。

四、结语

第3篇:环境设计理论范文

关键词:居住区环境;环境景观;景观设计城市

小区是现代城市市民居住的重要场所,小区景观设计的舒适程度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不管是房地产投资者,还是建筑设计者,都应该注重这一块。我们普遍都有这样的体验:现在社会环境氛围浮躁,使得人们的心理、生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居住环境是人们工作、学习与社交之余的最后一块平静的乐土。在居住区周围设计方便人们活动与锻炼的步行道、健身广场、休息景观等,供人们休息与娱乐,不仅有利于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也迎合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理念。但是,这样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理念,既包含了建筑学知识,又有生态学的知识;既不能单纯地追求外表的美观,同时也要考虑建筑物的实用性。作为园林设计方面的学习者,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才能突破思维,设计创新。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首先应该在了解当地自然状况的基础上,注重对当地自然条件的利用,同时要做到扬长避短,规避不利的条件。其次,根据实际空间的大小,适当发挥与利用,要考虑到环境景观的设计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的搭配与融合,尽量做到协调与适宜。再次,居住区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照明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不仅要看是否符合视觉的审美与心里的感受,还要考虑是否方便于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总之,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环境景观的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所以,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该结合人文特征

居住区的环境设计说到底是为了给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场所,供人们休闲、娱乐、交流等。因此,居住环境的设计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是它的人文特征。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有利于城市居民居住的环境场所,是每位园林设计工作者必须持有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城市居住区环境带设计,就是说在设计居住区的环境景观时,要求景观充满生活的气息与氛围,做到景观为人所用,综合规划,把人这一重要因素考虑到城市景观设计的全程中,突出人的重要性。同时,未来的城市居住区应该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例如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收入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居民的要求,可能会出现供不同消费者需求的城市居住区。那么,作为居住区周围的环境景观设计,更应该体现人性需求,满足不同的居民的生活需求。这对于城市居住区功能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可以说是一举两得。当今社会,我党倡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在城市居住区的环境景观建设,我们应该从人文精神出发,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该结合居住场所特征

因地制宜,这是居住环境设计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设计居住区的环境景观时,应该提前考虑居住区的人流量、道路布置、停车场所、人们惯常的娱乐方式等,然后再有效利用这些已经有的设施、空间、地形地貌、植物结构等,以此减少资金的投入,降低建设的成本。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准确把握当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如在绿化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尽量考虑以当地的“乡土树种”为主要的园林植物。这样做,既可以让园林绿色植物适宜当地的土壤与气候环境,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又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降低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建设成本。[1]另外,再进行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的时候,还应该做相应的市场调查,尽可能了解当地居民的习俗与爱好,将生活习惯与娱乐爱好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去。

3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

每个地方的气候特征存在很大的差异,气候环境对一个地方的植物的影响也是绝对的。在进行居住区的环境设计时,应该考虑当地的气候环境,[2]因为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很大一部分是关于园林设计,园林设计又以植物为主要对象,气候环境的作用就越发突出。例如在干旱缺水的地方,就应该种植耐旱的植被,防止水分的流失;而水源相对充足的地方,就应该种植阔叶,页面大,有利于水分的蒸发以及光合作用,促进植被的生长。特别是在经济和技术相对落后的地方,更应该考虑这些因素,防止盲目地引进与标新立异,导致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该注重创新

近年来,在国内的多个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相互模仿与复制的雷同景观。许多游客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的症状,逐渐开始了国外游玩的热潮。相应的,城市居住区的环境设计与其他的设计一样,应该不断创新,才能各具特色,各有立意,体现不同的人文情怀。我们都知道,创新是一项艰苦持久的劳动,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基础,更要有聪慧的头脑,对各种资源的合理有效运用。在居住环境的设计中要体现创新思维,就必须在规划构思的时候,能够力求自然、协调,尽量做到与自然地有机统一,体现当地、该群体居民的风俗与特色。[3]同时,创新还体现在对当地传统文化的有效利用与发掘上,最好能够让传统文化以崭新的面孔与市民相见,既体现了创新,又没有丢掉我们传统底蕴。事实上,能够维系与一个群体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就是文化底蕴。如果一个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能够体现文化底蕴,定会有利于该居住区域的人文建设,这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初衷。同时,在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应该根据经济情况,适当考虑使用新型的材料,例如一些新型的材料,它的质地比较好,而且还有利于环境保护,符合环保理念。

5居住区的环境设计应该挖掘乡土资源

上面我们说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必须有创新意识,建设有新意的适合居民的环境景观,但是我们也谈论到,一些地方为了标新立异,完全丢掉了当地的环境景观特色。[4]例如,在本来就缺水的北方地区,搞江南水乡的风格,且不说这与当地的环境景观格格不入,光是为了所谓水乡意境,付出的资金与劳力是不可估计的,而且这样南辕北辙的形象环境景观设计,真的达到了审美与陶冶人的情操的效果,答案不告自知。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挖掘乡土资源,体现当地的风格与特色。例如,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对当地来说,是一种特别宝贵的资源。如果将历史文化利用到居民居住区的环境建设当中去,定会增添居住区环境景观的风土人情。

6结束语

总而言之,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计与管理是一门深奥的科学,更是一门历久弥新的艺术。宏观上来看,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与管理应该跟随时代的潮流,体现当代的发展理念。从微观上来看,居住区的环境景观设计应该与地域、人文、气候等条件结合,同时不断创新,推陈出新,避免雷同。[5]在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景观设计与管理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创造出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有时代特征的适合居民居住的人文环境景观。

参考文献

[1]苏明明,杨丽.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3):316-316.

[2]刘世洋.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现状及对策[J].才智,2011,3(3):261.

[3]韩玉梅.现代城市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浅议[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3):182-183.

[4]谢永权.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的设计思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3(18):206-206.

第4篇:环境设计理论范文

关键词:科幻式景观设计特征前景

一、提出“科幻式景观”的初衷

说到“景观”,大家到处可见,并不陌生。景观是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通常是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烙印。一方面是某地区或某种类型,自然形成为主的自然景物,即自然景观,如安徽黄山、山东泰山、甘肃鸣沙山等,以及包括在自然景物上,明显存在人为修饰、改造而形成的景观,如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北京颐和园等;另一方面是人工创造的,而非自然形成的各种建筑物或群,如鸟巢、水立方、中国长城、北京紫金城、天津五大道等。景观可被理解和表现为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和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等多种功能的载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除纯自然景观基本是千古不变之外,人类会根当时经济水平和创造能力创造出每个时代的景观。人类改造或建造的大型景观大多数由统治阶级或国家相关政府部门以及集体组织建造,属于国家或公共行为,必然体现统治阶级或国家与集体的意志和利益。目的主要是满足国家统治、建设和人们各类社会活动的需要,改善社会环境。个体主要参与中、小型景观的建设,偏于商业性,体现少数人的意志和利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民族和地域,景观的特点、风格和用途各式各样,导致类型也多样。按照景观的功用,大致可分为观赏性、纪念性、公用性、居住性、娱乐性、商用性景观等。如巴黎艾菲尔铁塔、岳阳楼是标志性建筑物,为观赏性景观。开罗金字塔群、陕西兵马俑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为纪念性景观。天津东丽区欢乐谷、泰山方特欢乐世界是市民重要的休闲游玩场所,为公用性景观。福建永定县下洋镇初溪土楼群、安徽宏村是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为居住性景观。悉尼歌剧院、香港迪士尼乐园、天津大剧院是娱乐场所,为娱乐性景观。天津劝业场、古文化街是休闲购物的场所,为商用性景观。这些景观,除去在功用上能满足人类的各种需求外,其整体结构、造型和表现形式上都会给人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或美丽、或壮观、或高大、或新奇、或繁华、或沧桑、或有趣,等。为什么会给人产生如此的感受,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人类超常的智慧和创造能力始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每个时代人类都会创造、建造出来很多新的景观,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些都会有一种新颖、独特、超乎现实之感。当这种感受更加强烈或突出时,那么这种景观就越带有幻想性和非现实性。这里把具有这类特点的景观提名为“科幻式景观”。对“科幻式景观”,大家一般只是在插图插画、影视动漫中看到各种绘制的、虚拟的科幻画面和场景,在现实中似乎并没有看到过真正实体的“科幻式景观”。一般认为,科幻场景是科幻小说家、科幻电影制作者、艺术家通过大胆想象假设出来的环境,是虚拟的,是梦想的,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在科学幻想的智慧和创作质量方面,特别是在科学性上,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的法国小说家儒勒•凡尔纳首屈一指,超过了前人。他1828年出生,七十多年的生涯中出版了《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等几十部科幻和探险小说。他的作品一类在未知的世界中漫游,另一类在已知的世界中漫游,包含着丰富的、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并且根据科学发展的规律与必然的趋势做出了种种奇妙无比的构想,故事画面和探险、旅行、地球上丰富多彩的自然界联系在一起,场面设计十分壮观。到了20世纪,他的构想几乎全都成为了现实。例如,他曾研究空气动力、飞行速度、太空中的失重以及物体溅落等科技问题,写出了人类从地球飞行到月球的科幻故事。相隔半个多世纪,到1969年,人类很快就实现了阿波罗宇宙飞船载人登月计划,验证了他的幻想。正是如此,凡尔纳的科学幻想成为了科学的预言,为推动人类科技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二、“科幻式景观”的界定

科幻通常分为“硬科幻”与“软科幻”,“硬科幻”又视为“真科幻”或“主流科幻”,比较注重视科技含量、注重科学根据,对科幻因素的描述与解释较为详尽,能够令读者信以为真。反之则是“软科幻”或“假科幻”。无论科幻的软硬和真假,都是人构想的产物,是艺术家对科学技术、科学之美以及自身设想内容的偏感性表现与设计创作,蕴涵着人的无限想象和无穷创造的智慧和能力,体现着人类不断创新,喜好惊奇,追求完美的精神。科幻题材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表现形式和题材十分广泛,主要涉及到文学、影视、美术、音乐等诸多领域,从宇宙太空、奇异生物、星际战争、星球灾难、未来城市、未来科技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表现对象。因呈现出浓厚的科幻色彩,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科幻艺术的形成往往离不开科幻场景的设定与表达,特别是在科幻电影中都能看到很多精彩鲜活的场景。这些场景虽是影片中虚拟的形象,但它是处在影片艺术空间中的景观,给人产生一种真实的感觉。这类科幻影片中设计的一些场景实际就是一种虚拟的“科幻式景观”,只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影片的拍摄和制作,而不是专门设计建造成真实的“科幻式景观”。正是因为绘画、影视艺术中常出现各种科幻场景,也正因科幻艺术如此热门,如此引人关注,而引申提出了“科幻式景观”的概念以及“科幻式景观”的设计与建造理论。传统意义上的“科幻景观”是一种虚拟的景观,是非现实存在的景观,是人们想象、假设的并带有现代科技色彩的景观。一般以小说、绘画、影视、动漫等形式展现。按理说,“科幻景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真实存在的,也难以实现的。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发展,曾经只能想象、虚拟,只能在小说、绘画、影视里看到的“科幻景观”,有些被人类建造出来并付诸现实了。这些具有科幻色彩的建筑物实体可称为“科幻式景观”。“科幻式景观”与平常的“景观”有何联系和区别呢?可以说,“科幻式景观”是景观当中的新兴类型,它既具备景观的基本特征,又不同于平常的景观,特别是在整体造型视觉效果和功能上比较新奇独特,大量融合各种现代科学技术,具有明显的科幻色彩。凡是具有这些特征的景观,无论是绘制的还是建造的,都可认定为“科幻式景观”。绘制的即为“科幻式景观”的概念稿或正式设计稿,建造的即为“科幻式景观”的实体,是真实存在的,是设计稿的成型转化。这里主要探讨实体“科幻式景观”的设计与建造问题。按照“科幻式景观”的存在形式,可分为虚拟绘制的非实体“软科幻”景观和建造成型的实体“硬科幻”景观。从功用上看,“科幻式景观”可分为纯欣赏性和可用性“科幻式景观”。纯欣赏性“科幻式景观”一般是主题性、纪念性、艺术性景观造型,主要为建立一种独特新奇、超越现实的景观环境,体现或表达人类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对艺术的无限追求。可用性“科幻式景观”则是由实用的实体空间组成,整个空间具有娱乐性、居住性、商业性等实用功能。

三、“科幻式景观”的表现主题和设计创意方式

(一)“科幻式景观”的表现主题

第一,宇宙类。宇宙对人类来说是非常神秘莫测的,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已知的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好奇心。科幻大片中的空间站是常见的场面,从《巴比伦5号》到《极乐世界Elysium》,都描绘了一个庞大的空间站机器。这些空间站具有庞大的主体结构,可以围绕着地球或者殖民地天体轨道转动,有些足够庞大,可直接进入深空,如同一艘万能的宇宙战舰。最著名的就是《星球大战》电影中的“死星”武器,这是一个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空间站,是帝国建造的巨型超级武器。于是宇宙成了人们拓展自己想象力的首选之物。通常会在宇宙中表现绚烂的星空和星座,以及各种星云,再加上形状各异的宇宙飞船。科幻式的景观设计通常会加入这个时代所没有的元素或形式,创作出现代人没有看到过的,又看似比较真实的新奇事物和科幻场景,塑造一种让人感到震撼和奥妙的视觉场面。第二,建筑类。随着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建造能力越来越强,雄厚的建筑能力可以撑起人类的想象力,最近的知名建筑造型更是千奇百怪。然而人类的想象力总是超前一步的,总是竭尽所能地追求视觉上的极限,在建筑的居住的基本功能上增加了更多的实用性和美观性,有时会因为气氛和元素的需要打造不同风格的建筑景观。除了现代工业与科技化的建筑景观外,还比如自然派的树屋树洞、还有中土世界的矮人城堡,兽人部落,都是追求自然之美,造型比较独特,不同于一般建筑形式,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情感。第三,灾难类。人类的忧患意识从未停歇,最近几年的各种丧尸片以及疯狂麦克斯系列塑造的末日景象的火热,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等自然灾害和核辐射、战争、火灾等人为的灾害自古有之,考验着人们的生存和防治能力。这些真实的灾难会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必然给人带来生活上的苦难和精神上的刺激,那肯定是让人恐惧和害怕的,每个人都不希望发生。但有些灾难不可避免,当发生时需要坚强面对。经历或目睹过灾难的时刻,必然触动每个人的心灵。为了警示人们,增强忧患意识,领悟人生的真谛,艺术家用虚拟或模拟的手法塑造各种灾难形象。现在影视中很多灾难片、科幻片以及游戏、动画片都会虚构类似场景以及景象。在这一方面,不仅满足了创作者的创作欲望,还让观众或玩家沉浸于画面或环境中,满足人们的敢于挑战、对抗和搏击的心理快感。除以上几种主题外,还有乌托邦和反乌托邦、战争、生物、沙漠等主题。乌托邦主题推演出了一个未来或者平行的世界,即社会适度发展的自然世界,表现出一种积极奇异的未来憧憬。如弗兰克•赫伯特(FrankHerbert)创作的科幻小说《沙丘》(Dune),由大卫•林奇导演的电影版科幻场景中,将现代工业器材和飞机、汽车造型等与沙漠环境一起构造出不同于往常的景观场面。反乌托邦主题是艺术家借艺术的形式,结合人类的心理欲望、发展历程和存在的社会问题推测未来世界可能演变的负面状态,既批评当今世界,又可以创造新世界的艺术题材。在一些反乌托邦的科幻艺术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巨大的工业建筑塔穿透拥挤城市上空的景象。战争类艺术题材是在现实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超越现实的战争场面,用艺术典型化的悲烈战争场面呼吁人们要珍惜和爱好和平。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变化多样,生物场景的设计赋予了艺术家更多的创作自由。沙漠环境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设计这类题材场景意在让人们懂得保护自然,敢于挑战生存。这些主题都是“科幻式景观”常用的环境设定,别有用意。

(二)“科幻式景观”的设计创意方式

英国科幻风格绘画设计大师杰夫•泰勒说,“科幻赋予了视觉艺术家无与伦比的创造力。作为科幻风格的艺术家,我们需要探索、扮演多种不同角色:故事家、建筑师、工业设计师、梦想家和发明家。这是一种既富有挑战又令人兴奋的艺术类型”。“科幻式景观”的设计创意方式非常多,具体需要根据设计的目的和内容来选取合适的创意形式。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通过把无形状物体的景观和建筑具象化成人们所普遍理解的事物。如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黑山地区,有一座拉什莫尔山,山高1800多米,刻有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林肯四个巨大的石雕像。这也是“科幻式景观”的一种,把无形状的山体具象化人像。动画片《冰雪奇缘》里的将冰雪塑造成宫殿的建筑也是“科幻式景观”设计的一个案例。第二种,通过把具体的实物建筑或景观变形成其他具体的实物形式。如北京的裤衩大楼也是科幻式建筑的一种。将具体的高楼大厦进行变形而成为裤衩的形状。同类型的例子有很多。鸟巢,水立方等此类“科幻式景观”和建筑也已经普遍与用于现实之中。第三种,将具体的实物建筑变形成抽象和无形状物体。此类“科幻式景观”与建筑大多为艺术建筑。在科幻电影动画片里也可常见,大多是创作者的心里表现。通过以上的三种形式可以看出创作的来源必是必须建立在大量素材的收集之上的。无论是传统建筑或景观还是他人的科幻场景或者景观也都是其创意的来源之一。熟练运用三种形式创意思路,再加上个人自身或者团队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融入进去创意便随之形成。

四、“科幻式景观”的设计创作过程及艺术特点

“科幻式景观”的设计重在风格和主题的创意,制作过程跟其他景观设计方式基本一致,只是设计的风格和要求不一样。主要可分为手绘、计算机软件制作和两者结合三种设计形式。如果采用纯手绘的形式,从构思到草稿,再上色,到细致刻画,整个过程全部由艺术家手绘完成。这个设计效率比较低,不适合大型的,复杂的景观设计,适合绘制小型的和景观创意方案草图。因此,大多数景观设计主要借助计算机艺术设计软件来实现。这种设计方式,需要作者熟练运用计算机平面和三维设计软件。设计时,一般先构思创意,在纸上画出草图,再用计算机艺术设计软件制作完成。三维软件主要对景观进行建模、贴材质、打灯光和渲染处理。平面软件是对3D图效果和氛围的深入塑造以及相关尺寸和结构的标注。随着近几年CG和3D技术的发展与兴盛,越来越多的人专门从事插画、动漫场景、影视特效、建筑、景观、环境等设计工作,“科幻式景观”的设计与创作需要他们的努力。创作的开始离不开构思,好的作品是要有思想和感情在里面的,从内心的情感出发,有明确的感情色彩,以及开始时我们要塑造一个怎样的世界,让观众感受到什么样的感情的气氛,有可能是小说中的场景,也可能是某些神话传说,还可以是自己茅塞顿开的想象画面。有了创作点之后,剩下的就是去实现它,把想法具象化,表达出来,一般“科幻式景观”的创作无论二维、三维还是直接合成,都离不开这些创作步骤。这里以二维为主,三维就是建模贴图渲染了。首先是绘制草稿,把脑子里所徘徊的想法最快的勾勒出来,加以修改,此刻在观众眼里可能什么都看不出来,但在创作者心中已然展现出了整幅画面。接下来是整体绘制,绘制时要把形体结构和大的色彩关系表达出来,比如总体的色调,明暗,冷暖、透视的关系。把握好整体关系之后,就要开始下一步的深化,开始加细节,着重刻画主体,控制好虚实关系,在之前的整体关系中进一步细致刻画。最后进入后期调整,去掉一些影响主次的冗余,丰富整体光线,做最后的调色,把营造的环境氛围和情感表现到位,减少与设计所需效果的偏差。“科幻式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大多数艺术作品的特点都有相似之处,同时又有区别。新颖奇妙性、高科技性、超现实性、复杂性是“科幻式景观”的突出特征。首先,“科幻式景观”画幅透视角度大,配色整体统一,视觉主体突出,虚实关系强烈,对比明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整体的构图也符合黄金比例的特点,总的来看,能给人好的视觉体验是基本要求。一般来看,“科幻式景观”的配色在不同场景和环境中会设计成不同的色彩效果,但不管怎样变化,都会偏向一个主体色调。整体偏红还是偏绿、偏黄要根据景观和建筑的用途以及色彩的心理情感来定夺色彩基调。红色系的会有躁动感,不安或激动,适合大场面以及情绪十分高涨的画面。黄色偏安详、自然、温暖。绿色象征生命,和黑色搭配还有科技的意味。蓝色是祥和安静美好,用在辽阔的场景中偏多。紫色是神秘,酝酿气氛,用于未知场景比较多。

五、实体“科幻式景观”的建造原则与发展前景

实际上,科学可能性的大小必须保持适度的大小才能保证科幻的吸引力,对技术的幻想要求过于严苛往往限制了想象力的展开,而幻想的科学含量过低,则失去了科幻的本来意义。“科幻式景观”的建造应把握以下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社会价值性。明确“科幻式景观”建设的主要目的和社会意义,突出景观的功能性、文化性。既要符合自然规律,又要符合大众的利益,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不能破坏和影响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不能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二是持久与安全性。“科幻式景观”建设一般投资大,建造周期长,需要确保质量和超长的使用寿命。“科幻式景观”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景观建设,往往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需要攻坚克难,精心规划设计,科学施工,确保建筑物坚固、耐用、安全。三是适度性。“科幻式景观”不能过度开发建设,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经济能力和条件进行建设。求精而不求多,求长远而不求一时。四是独特性。因地制宜,因需而建,迎合所在地域的地形地貌,积极创新,建造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和独具个性的景观。杜绝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互相照搬照抄的建造模式。“科幻式景观”设计所应用的领域非常广泛,一般在游戏、动画场景设计中应用最多,在游戏中,玩家可以通过虚拟现实,体验一把真实生活中没有的场景与快感。在《星球大战》《终结者系列》等一些科幻影片中,除实拍的场景,大部分拍摄场景现实中是不存在的,需要用计算机虚拟设计和专门搭建实体场景,再通过后期合成与特效处理完成。然而,是不是科幻艺术只是假想或虚幻的,却不可实现的呢?按理说,科幻艺术应该只能是艺术家假设的、虚拟、编造的文学故事、影视情景或模拟创作的实物场景,在现实中是不会真实发生和存在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世界万事万物的认识更加深刻,利用、把控和改造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们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曾经只出现在科幻小说或神话故事当中所谓的各种法术、特异功能、奇形怪物等情节和场面,现在逐步成为现实。如具有神话和传奇色彩的千里眼、千里耳已由高倍望远镜、远程监听仪器等达到目的。摩天大楼、无线电话、智能机器人、飞天等令人难以想象的事物已被大型建筑机械设备、电子通信技术、遥控技术、飞机、火箭、卫星等科学技术实现。这些人造技术和设备满足了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所需的工具和物质产品,同时,也为促使某些想象、虚拟的科幻艺术变为人人可见的现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科幻影片中的场景或精心设计的娱乐空间转化科幻色彩的实景,也日趋多见。如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环球影城度假村内就建立了一个大型的哈利波特主题公园。公园以小说“哈利•波特”系列为蓝本,根据罗琳原著的故事和角色设计,邀请了包括“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场景设计师克雷格在内的数十名艺术家参与建造,占地20英亩,由霍格沃茨城堡、霍格莫德小镇以及禁林三部分组成,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哈利•波特魔法世界”。这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促进了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在现实“科幻式景观”建设案例中,不得不提起西班牙建筑设计师安东尼奥•高迪的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园、巴特罗公寓、米拉公寓以及还在建设当中的圣家族大教堂等。这些都成为了巴塞罗那的城市名片,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建筑艺术杰作。他的作品构思新奇,设计别出心裁,规模宏大,如古埃尔公园,占地20公顷,整体就是一个神奇绝妙的童话世界,又是一座巨型的科幻色彩浓厚的景观。圣家族大教堂更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共计18座高塔,整体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设计灵感,造型给人梦幻浪漫、光怪陆离的感觉。1884年开工,预计到2026年方可竣工,尽管目前还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城市景观,成为人们的精神力量。在我国,除历史上的皇宫、石窟、长城等景观外,现代的“科幻式”景观也比比皆是,如山东泰安方特高科技科幻主题公园,它由恐龙危机、飞越极限、神秘河谷、聊斋、维苏威火山、海螺湾、未来警察、生命之光等17个主题区组成。在造型展示上,综合运用声、光、电、数字技术、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包括泰安文化在内的中华五千年文化,大家可以在虚实结合、亦真亦幻、动感交互的体验项目中,感受现代科技与历史文化水乳交融的独特魅力。总之,艺术家们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描绘出了超越现实、超越时空的看似真实又虚幻的艺术世界,既设计着“人类可能的多种未来”、也设计着“不可能的多种未来”,阐释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的无限遐想和对社会生活的思考。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人与科技密切联系的各种状况进行了许多精细的描绘与设计。这些并不是无中生有,异想天开的遐想,而是紧密联系当代社会的未来探索。那些科幻绘画中所描绘的未来机械、未来交通工具、未来建筑、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将对今后的“科幻式景观”设计与建造发挥极大的启迪和参考作用。“科幻式景观”将是人类不断设计与建造,不断发展、开拓创新的领域,也将是一个又一个极具吸引力和生产力的人间奇迹。

参考文献

[1]高岩.分析中西方美术理念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影响[J].设计,2017,(24):138-139.

[2][法]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八十天环游地球.[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12

[3]吴遐.当代科技革命与影视艺术的发展[J].琼州大学学报,2001,(4):49-54.

[4]宋文雯.认知能源景观[J].设计,2016,(1):41-44.

[5]英国.杰夫•泰勒.刘硕,科幻风格绘画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4.56-67

第5篇:环境设计理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理论课程;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理论课程是实践的基础,任何专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课程的支撑。环境艺术设计虽然是一个注重实用的专业,但其“包含艺术和设计两方面,对学生整体素质要求较高,学生既需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生活生产之中”[1]。因此,理论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多年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部分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内容都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而以往的理论课程已经难以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如何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的发展,使理论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相适应,已成为相关高校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以下三个问题:其一,基础理论课程与所用的教材相对统一,较少有院校会针对自身的专业特色编写相应的理论课教材;其二,交叉学科较多,涉及的理论课程范围较广;其三,不同类型的理论课程往往由不同的任课教师讲授,教师之间缺少深入的沟通。这些问题为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

1.内容重复部分较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适应性强,涉及面宽,与之相关的交叉学科很多,包括建筑学、城市规划学、人类工程学、环境心理学、设计美学、社会学、文学、史学、考古学、宗教学、环境生态学、环境行为学等学科。“在专业理论的广度和要求掌握技能的繁多上都体现着该门专业的特征”[2]——学科的综合性和运用的广泛性。这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能够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使该专业的理论课程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城市、乡村、建筑、园林、机械、美学等多个方面。因此,广泛地吸收各个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熟悉国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动态与设计思想,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发展历史、相关理论以及设计的规范与方法,都是非常必要的。一个专业涉及的交叉学科越多,相关的理论课程就越容易出现重复的内容。尤其是各个学科理论课程教材的整理汇编都是相对独立的工作过程,在学科交叉部分,必然会出现重叠的内容。因此,一些不同的理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相同的教学内容或重复的知识点。这对于学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是不利的。重复学习往往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教育资源。如果这些课程由不同教师开课,教师之间没有进行深入的沟通,这个问题就会更加凸显。

2.教材比较统一,缺乏特色与针对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目前较为常见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包括中外美术史、中外建筑史、中外设计史、中外园林史、美学概论、设计概论等。这些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专业内的普及性教育课程,大多有统一的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在通常情况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比较固定,如,某一个概念或某种设计理念在每版教材上的定义是基本相同的”[3]。统一的教材和相对固定的知识点有利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与考核,这对刚进入专业学习阶段的新生和需要参加统一考试进行深造的学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随着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越来越注重自身专业特色的塑造,一些高等院校还开设了专业特色课程,以凸显品牌专业特色。然而,这些专业特色课程大多与设计实践相关,以往的理论课程变化并不大,部分院校没有开设与特色专业课程相适应的特色理论课程,也没有适当调整通识性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难以适应专业发展的变化。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注重实践与运用的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设立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程,对于学生的培养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4],它既离不开实践课程提供的学以致用的机会,又离不开理论课程提供的多方面的知识储备。现在,部分院校设立的专业特色课程多偏重于实践与运用,理论课程缺乏相应的变化与发展,这容易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原先的理论课程属于普及性教育,随着专业课程越来越细致化、特色化,这些基础理论课程已难以很好地为当前的特色专业课程服务;二是在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原来的理论知识储备已难以继续支撑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这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当前环境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理论课程的课程设置相对统一、固化;二是教学内容追求普及性,缺乏针对性和专业特色。如何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建设发展的关键。

1.理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对理论课程的合理设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理论课程的合理整合;二是对理论课程的合理筛选。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涵盖面广,相关交叉学科较多,涉及的理论知识也比较繁复,这为理论课程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在不同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反复出现重复的教学内容与相同的知识点,应合理整合设置所有的理论课程。首先,相关院校应设立专门的理论课教研组。这样一方面可以统筹安排所有的理论课程,重新整合一些重复内容较多或与专业关联不紧密的理论课程,以避免设立过多的理论课程,起到优化课程内容的作用;另一方面,教研组的设立可以为相关的任课教师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不同理论课程的授课教师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探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学内容的分配。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在教学中出现重复教学的情况,而且能促进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相关的课程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并能对比与梳理不同的理论课程,找出其中重复的知识点和与专业关联不密切的部分,促进相关理论课程的合理整合。最后,现有的理论课程大多开设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生之初。由于当时的理论研究相对不足,缺少专门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部分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采用了与其他设计专业相同的普及性基础理论课程。随着专业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之前开设的理论课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课程已难以适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合理筛选原有的理论课程,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课程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教学内容的适应性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专业,正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这从各个相关院校专业课程的设立就可以看出。近年来,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不断增多,越来越向细致化、特色化发展,而理论课程的设置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尤其是教学内容。原有的教学内容虽然能够满足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需求,但缺乏专业针对性,难以与不断变化发展的专业课程相适应,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整个专业的发展。理论课程教学内容的提升与发展,必须基于三个层面。首先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不断细致化、纵深化发展的专业课程相适应。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的展示设计课程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该课程现已细化出商业空间展示设计、公共空间展示设计、橱窗展示设计、展览展示设计等多门课程,而对应的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却比较笼统,难以为细化出来的专业设计课程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教师在讲授这些专业设计课程时,必须花费课时讲解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不仅会造成知识点的重复,而且会占用设计实践的时间。教师只有更细致地分类梳理与研究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才能与向细致化方向发展的专业设计课程相适应,这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发展十分有益。其次是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不断向特色化方向发展的专业课程相适应。相关院校开设专业特色课程,不仅有利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各个院校树立自己的专业品牌,这对于培养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是十分有益的。但这些专业特色课程大多与设计实践相关,开设特色理论课程的院校不多。这一方面体现出部分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理论研究不够重视,另一方面体现出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脱节。这使学生在专业特色课程的学习中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支撑,也限制了专业特色的发展。开设专业特色课程的院校可以在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适当融入与特色课程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理论课程的教学更具有特色,而且可以增强教学内容对专业特色课程的适应性。最后,优化与调整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其满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需求。以中外美术史为例,该课程对绘画作品的赏析虽然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修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直接关联性较弱,且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这类教学内容,适当地增加或强化与专业教学密切关联的教学内容。从专业学习与运用的实际需要出发,适当调整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原有的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适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

结语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专业,涉及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美术、美学、建筑、城市规划、园林设计、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也是一个注重实践的专业,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建筑室内外的空间环境开展整合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更是一个新兴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的名称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只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专业正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之中。这些特色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生命力与适应性的关键,但同时也为该专业的教学带来了一些困难,尤其是理论课程的教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支持,只有理论课程的教学工作得到不断发展,才能促进整个专业的长足发展。相关院校应合理设置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理论课程,调整相关教学内容,使之适应专业不断变化发展的需要。这能对解决当前本专业理论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艺.关于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现状与改革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0(3):150-151.

[2][4]王沫.高等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