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精选(九篇)

建筑技术科学前沿

第1篇: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关键词:建筑业;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6.080

在当前全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房地产投资持续下滑,房地产的新开工面积增速下滑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建筑业也存在着产能过剩。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我国建筑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高素质人才的不足,面临着现有职工不能尽快适应现代企业生产要求的困惑。培育学习型企业是使企业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是构建学习型企业的要素。通过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课程居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活动的核心地位,课程开发的质量对继续教育活动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1现状分析

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从产生到现在,在国家人设部、各部委以及各省市部门重视之下,经过长期的探索,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在于查遗补缺、更新知识或者拓宽知识面,使得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科学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不断提高。经过长期发展,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已形成比较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形式,一是参照普通高校的倾向比较突出,二是按模块讲授的方式,即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开设课程,内容来自社会实践,强调社会功能,解决实际中的问题,称之为“模块式教学”,采用后者的比较普遍。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1.1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

有些课程理论性太强,讲解起来枯燥,而且难度、深度过大,不易理解。因为参与学习的人员基本来自社会生产的第一线,他们拥有十分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课程开设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另外,由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队伍的扩大,鉴于培训硬件和师资的不足,有些培训机构只设定一套课程,专业课程设置没有充分考虑继续教育对象的单位性质、专业差异以及职称的层次,比如土建类和安装类,初、中级和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时未做区分。

1.2专业面不广

专业技术人员对本专业之外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这些极大限制了技术人员的专业面,加之新工艺、新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的崛起使专业技术人员面对行业的发展和变化难以适应,目前课程设置比较缺乏这类反映建筑业发展要求的、前沿性的专题课程。

1.3重技术,轻管理

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应用型人才居多,管理型、科研开发型人才偏少,因此目前建筑业专业课程设置主要以工程技术为主,但是存在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层次不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差,所以管理类课程需求在不断加大。

1.4系统性不强

建筑行业目前拥有的人才中,既熟悉技术又懂得管理、经济、法律的人才严重短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人员短缺,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不合理,而主流的“模块式教学”存在学习单元较零碎,知识不系统等缺陷,缺乏系统性。

2课程设置原则

针对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缺陷,课程设置应当满足以下原则:

2.1前沿性

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课程设置应当反映出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的发展方向。同时还有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推广应用,新的规范标准的宣贯等。

2.2实用性

课程设置应有实用性,与高校的学历教育有所区别。专业课程内容应当紧密联系实际。将理论内容和实践结合,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矛盾和问题。

2.3针对性

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来说,需求分析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条件。根据继续教育的对象,灵活的设置课程,使教育对象不断的拾遗补缺,完善知识。因为接受继续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都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因为课程设置要针对成年人身心特点,使之较容易接受所学课程,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补什么。

2.4系统性

考虑到继续教育对象的整体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应当处理好原有知识和补缺知识、传统知识和现代知识,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知识等之间的关系,立足于整体,使继续教育培训对象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化。

3陕西省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

笔者依照课程设置原则,并结合建筑业发展的新要求、建筑企业发展的需求以及专业技术人员自身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对陕西省二十一家从事建筑施工、装饰、监理、造价咨询等企业的做了问卷调研。调研的对象主要是项目经理及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通过需求分析,课程设置可分为行业发展趋势类课程、工程管理类课程和工程技术类课程。

3.1反映行业发展趋势,前沿类的课程

继续教育制度目的就是专业知识的更新,因此课程设置应体现前沿性,应当反映当前建筑业的热点问题、行业改革和发展方向。反映建筑业发展趋势、建筑业前沿的课程有:

(1)建筑业改革与发展。当前建筑企业面临着“市场疲软、政策收紧、管理欠账”三座大山下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数据和感受已经说明,行业衰退已成事实,行业处于一个旧业态转向新业态的中间态时期。如何以比较高的层面和新的角度看待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如何变革,如何在这场改革浪潮中找到发展机会,都是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首要关注的问题。

(2)建筑产业现代化。建筑产业现代化以及建筑工业化、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等这些方面是国家目前力推鼓励扶持行业,符合产业发展的政策,是建筑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建筑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一直以来房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性能、安全、效益、节能、环保、低碳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根本途径,更是解决当前建筑业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和技术工人短缺以及改善农民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必然选择。这种课程很受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青睐。

(3)BIM技术发展与应用。BIM是近年来在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领域出现的新技术,发展潮流已势不可挡,在国内,随着建筑业对信息化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科研投入不断增多及大力推动和基于BIM技术的软件开发商宣传下,相关机构和各个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和应用BIM技术。但是目前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各研究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相对分散,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各企业单位也只是将BIM技术应用到某一个或某几个建设项目的部分建设过程中,还不能在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等整个生命周期连续应用BIM技术。目前BIM技术的课程主要集中在社会培训上,针对目前情况,在继续教育中加入相应课程,通过总结科研机构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建筑行业对BIM技术的应用现状,提出推广使用BIM技术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为BIM技术在我国继续推进和更深入的应用提供重要的途径。另外课程可将BIM和智能建筑相结合,BIM和建筑工业化的衔接也势在必行,二者融合在一起,这样BIM技术应用会更加丰富。

3.2工程管理类课程

通过调研分析,目前建筑业专业技术人员对管理类课程需求较大,已有超越技术类课程的趋势,原因是,一方面随着专业技术人员社会经验的积累和专业技能的提升,有的开始逐步进入管理岗位。另一方面管理类课程在学历教育阶段偏重理论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已具备了一定管理能力,因此在继续教育过程中亟需进一步加强。通过调研问卷的整理,这方面课程需求主要有: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招投标及合同管理、项目精细化管理、职业风险防范等。这类课程也符合建筑企业(集团)的发展需求以及企业对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的内容主要以项目管理实务为主,辅助一定的理论知识。

3.3工程技术类课程

技术类课程设置也应结合行业的发展和培训对象的需求。对于初级职称和部分中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于操作技能提升方面的技术性课程,如测量新技术、安全技术规程、BIM软件应用等基础操作性课程。针对部分中级职称及高级职称人员,一般对基础性的知识培训缺陷不大,通过调研问卷整理分析,课程的需求主要有建筑业十项新技术(2010)、绿色施工技术、高层/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大跨空间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新材料等。同时,由于目前超高层建筑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区域性竞争的大趋势,全国范围,甚至是大中城市都在建设地标性建筑,未来数年内将成为超高层的时期,专业技术人员需要掌握钢结构与混凝土结合施工的知识,可设置钢结构与混凝土施工相结合的课程。

第2篇: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是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重要专业基础课,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作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学位课程,于1998年开设,已有10多年的历史,通过多年建设,在课程内容、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体现智能建筑特色

沈阳建筑大学是辽宁省唯一的一所建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筑类院校,我校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以智能建筑技术为学科特色,智能建筑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控制技术。随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控制理论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但多年来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教材内容上没有太大变化,教材内容陈旧是主要问题之一;其二,计算机控制理论课程与实际脱节,就理论讲理论,内容枯燥,不易理解;其三,很难能找到适应建筑类院校研究生培养的教材。

为此,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1.1 引进前沿技术

结合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果,引入计算机控制研究的前沿技术,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1.2 注重基础教学

按照“基本原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思路讲授课程,结合实例分析和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具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和设计能力。

1.3 反映智能建筑特色

结合智能建筑系统工程实例讲授,使计算机控制理论与智能建筑系统设计融合,体现智能建筑技术特色。WWW.133229.CoM

1.4 重在能力培养

将计算机控制理论学习与工程案例分析、科研成果相结合,通过课堂讨论、专题报告、专家教学、科研活动等实践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丰富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2.1 收集相关资料,充实课程内容

注意学科发展动态,收集国内外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相关资料,特别是控制理论方面的有重要价值的论文、参考书籍及控制理论方面的原版教材,将计算机控制技术中最新、最先进的知识引入教学,大大充实了计算机控制理论与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2.2 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

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结合科研工作研究成果,将科研中成功应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程实例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对计算机控制系统实例进行解剖分析,从硬件设计到软件控制程序,从软硬件接口电路到大系统连接,从常规的控制方法到先进的智能控制方法,结合实际系统设计中的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受到学生普遍欢迎。

3 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1 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创造性思维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基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以国内外典型计算机控制工程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发现问题,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师生交流;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和探索学习,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教学模式的改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展研究型教学,开展学科前沿知识研讨、理论难点研讨、系统设计难点研讨等专题讨论。具体方法是:事先布置研讨内容,让学生查阅资料,针对实际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个研究主题指定主讲述人,并进行专题研讨,通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与学生互动,包括课程介绍、图片和录像资料、系统实例分析等教学资料,进行深度思考。

3.2 案例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将基本理论、设计方法、实例分析等按模块化进行归类,采用模块化教学分析方法,每章归纳出知识结构,从知识结构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

转贴于

系,以及模块中的各个知识单元到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入浅出,由理论到工程应用,使学生易于掌握。

3.3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入实际:到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科学家花园智能工程现场等单位进行现场教学。事先布置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把课堂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请专家讲解计算机理论在机器人控制、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技术,并通过现场的演示和实际操作,从理论到实践,展示了计算机控制理论在实际对象中的应用情况,更真实、直观,使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了计算机控制理论的重要性。

专家讲座:聘请有智能建筑实际工作经验的专家到校内做学术报告,做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国内外发展状况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在智能建筑技术中的应用方面的报告,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将现代技术与教材有机结合:现代技术与教材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网络教学软件、文字引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学生自主选题,搜集资料,开展科研训练计划,鼓励研究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巩固学生课程所学知识,并使课堂教学与科学研究融为一体,激发他们的科研和创新热情。

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如课本文由http://收集整理堂讨论教学与教师讲授相结合,学科前沿知识与教材基本内容相结合,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大大提高了讲课效果。

(1)采用模块分析方法,深入浅出。系统设计要结合科研工作实际,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工程实例讲述,使设计更贴近实际;(2)将抽象的理论描述转化为形象化的描述。利用图形、图像信息资源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接近实际系,从而提高学生认知度和学习兴趣。(3)在分析系统特性时,采用对比的分析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各种分析方棕的特点、区别、适用条件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3.4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3篇: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1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课题方向

目前与BIM技术相关的毕业设计聚焦于基础应用、技术融合和软件研发等三个主要方向,如图1所示。1.1BIM基础应用方向。BIM基础应用多数是基于BIM软件开展相关应用研究,是目前毕业设计的主流课题方向。如采用Revit软件建立三维信息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图深化、碰撞监测、进度模拟、工程量统计、造价分析和三维动画展示等工作。早期的研究对象以房屋建筑为主,目前已拓展至桥梁、隧道、地铁等公共基础设施。在BIM应用软件方面,建模软件以Revit最为常用,碰撞检查和动画模拟多数采用Revisworks软件,工程算量和造价分析则常采用广联达和鲁班等国内软件。总体来看,该方向的毕业设计课题以应用为主,课题的完成情况与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研究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密切相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新知识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早期以多高层房屋为对象的“建模+动画+算量”的毕业设计课题已难以满足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该类课题的研究对象正逐步拓展至超高层建筑、大跨空间建筑、钢木结构建筑、地铁隧道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市政工程项目;研究内容也延伸至进度控制、成本管理乃至运营维护等多个方面;同时,研究课题也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实际工程,研究成果的实用性已成为毕业设计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1.2BIM与前沿技术融合方向。随着BIM技术的逐步普及,其应用和研究正在从传统的辅助设计施工向多技术融合的方向发展。如BIM与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BIM与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地理信息系统)、BIM与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BIM与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BIM与三维激光扫描、BIM与结构健康监测等前沿技术融合方向。以BIM与RFID技术融合为例,在传统的施工现场,大批量地进行构件验收、安装时,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填写报告、录入数据,信息延误的现象时有发生,工作人员常常无法判断构件的真实状况,很容易发生错误,导致各类问题频发。利用RFID技术可以实时追踪、监控构件的生产、运输、安装和运维状态,并以无线网络即时传递信息到BIM数据处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构件的实时追踪,解决信息错误和丢失等问题,能有效地提高工程项目的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该类毕业设计课题通常要求指导教师有一定的前期研究基础,有时采用校企联合指导方式,由企业导师制定课题的研究内容,毕业设计开展过程中由校内和校外导师共同指导。1.3BIM软件研发方向。BIM的核心思想是信息的集成、交互与共享,模型是载体,软件是工具。在BIM软件平台研发方面,国内外各大软件开发商已经开发了各类适用于建筑不同阶段、提供不同功能的商业BIM软件。如,美国Autodesk公司推出的Revit、Navisworks、Civil3D等BIM软件;美国Bentley公司推出的ABD(AECOsimBuildingDesigner)软件;此外还有Tekla公司开发的专用于钢结构设计的Xsteel软件,Graphisoft公司的ArchiCAD软件等。国内也有广联达、鲁班、PKPM、3D3S等公司开发的相关BIM软件。虽然商用BIM软件已较为成熟,但针对不同对象、不同功能、不同企业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尚需定制研发。相比于BIM应用方向,软件研发类课题一方面要求指导教师有前期研究基础,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编程基础,更重要的是对软件编程有兴趣。此外,也有部分研发类课题不需要编写代码,只需要设计软件功能和操作界面等,具体编程工作由他人或企业来完成。

2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案例

2.1BIM基础应用方向毕业设计案例。以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超高层建筑模架装备模块化仿真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为案例。该论文以上海市真如城市副中心A5地块项目1号办公楼为实际工程背景,借助BIM工具对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开展研究,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系统组成和工艺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对超高层结构核心筒使用钢平台模架装备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包括模架的现场安装、标准层施工、桁架层施工和墙体收分层施工等技术;(2)分析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初步确定模架标准构件库,根据模架装备标准构件创建Revit参数化族库,对标准构件和非标准构件进行组合,并进行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的虚拟预拼装;(3)根据二维设计图纸建立该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模型,采用Navisworks进行整体钢平台模架模型和核心筒模型的合模,对钢平台模架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可视化施工模拟。毕业设计成果提出了一种钢柱筒架交替支撑式整体钢平台模架装备的模块化方案,借助BIM软件建立了模架标准模块构件族以及核心筒模型,完成了模架模块的组合与拼装,实现了模架装备和核心筒的合模,并对钢平台安装、标准层施工、收分层施工等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分析。该毕业设计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对模架装备的模块化和BIM技术的推广具有积极作用。2.2BIM与前沿技术融合方向毕业设计案例。目前,BIM与GIS、VR、RFID、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的融合交叉应用已成为工程界和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以三维激光扫描为例,该技术是测绘领域继GPS之后的又一次技术革命,通过高速激光扫描测量方法,大面积、高分辨率地快速获取物体表面各点的坐标、反射率、颜色等信息,基于这些大量、密集的点信息可快速复建出真彩色三维点云模型,为后续的数据分析等工作提供准确依据。该技术具有快速性、非接触性、穿透性、高密度、高精度、实时性强等特点,很好地解决了目前空间信息技术发展实时性与准确性的颈瓶。以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基于BIM技术对既有建筑快速建模方法的研究”为案例,该论文针对目前既有建筑建模时面临的竣工图纸无迹可寻、空间几何信息难以采集、建筑物细部特征难以捕捉、测量所需时间及金钱成本过高等问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上海某演艺场所进行扫描,利用JRC3DReconstruction软件对点云数据进行降噪与配准,再采用ICP算法进行平滑操作,最后对该建筑进行整体建模,生成的三维模型见图3所示。该模型已用于其改造工程的后期设计与研究工作中。2.3BIM软件研发方向毕业设计案例。以同济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基于二维码的钢结构构件追踪管理软件研发”为案例,该论文从研究国内外钢结构BIM建造管理平台入手,分析了构件信息追踪管理平台的研发和应用现状,将BIM技术与二维码技术相结合,设计了基于二维码的钢结构构件追踪管理软件主要功能和界面,基于B/S架构,采用Html、JavaScript和Neo4j等语言初步实现了构件追踪和进度管理等基本功能。构件追踪界面见图4所示,软件对每一根构件生成唯一的二维码,支持单独或批量下载功能。二维码存储构件的编号、安装位置、尺寸、长度和质量等基础信息。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构件的报验和质量检验等详细信息。通过二维码功能,可追踪构件的生产、制作、运输和安装等全过程信息,实现对构件加工和安装中的质量监控信息以及构件安装进度信息的实时掌控,而这些信息直接反映到构件的位置管理、质量管理和安装进度管理中,为这些管理活动的进行提供了帮助和支持,追溯到最上层则实现了加工制作计划的实时调整,而加工制作的调整又决定了现场施工情况。此外,通过二维码信息能够直观快速地发现现场质量问题,解决现场管理人员携带图纸及查询资料不方便等问题,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本软件的开发涉及BIM模型的解析、上传和显示等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需要大量的编程工作,很难由一位本科生在毕业论文周期内完成所有工作,因此,软件的前期开发工作已由指导教师团队完成,本论文主要是实现了基于二维码的钢结构构件追踪管理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研发工作。

3提升基于BIM技术的毕业设计效果建议

3.1增加前沿课题数量。目前,BIM方向的毕业设计仍然以“建模+动画+算量”的软件应用型课题为主导,虽然该类课题的实用性强,但往往工作量大而难度不大,特别是对一些研究型高校的学生,该类课题的毕业设计主要是提高了学生的BIM软件使用能力,对学生的创新性培养不足。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建议增加BIM与物联网、大数据、VR、AR等新型技术相结合的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现有的主流BIM平台均被国外垄断,亟须发现和培养一批专注于软件研发的学科交叉类学生,可以通过增加平台研发类课题,锻炼学生的研发能力,为其将来的工作和继续深造打下基础。3.2加强校企合作。BIM技术无论是软件使用、平台研发,还是与新技术的创新应用,均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目前,很多土木建筑类大型企业均配备了BIM技术中心,具有较强的BIM应用、产品和新技术研发能力,而在国内高校中专职从事BIM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非常欠缺。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弥补校内指导教师BIM实践能力的不足,促进产、学、研全面合作,充分发挥学校与企业在BIM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职能作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6]。针对于此,同济大学与上海建工、华东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已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与BIM技术有关的毕业设计课题多数来自于企业,部分毕业设计成果已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3.3重构现有课程体系。近十年来,虽然BIM技术和软件已有长足的进步,正向设计已开始应用,但逆向建模仍是主流,在毕业设计中也最为常见,即学生根据二维CAD图纸创建其建筑、结构及机电等三维BIM模型。从已有的毕业设计效果看,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许多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弱,特别是机电图纸的识图能力非常欠缺,需占用大量的毕业设计时间来提高识图能力;二是学生的BIM软件操作能力不足,很多时间被用于软件学习中,实际的毕业设计工作时间被大量挤占。目前,很多高校没有单独设置BIM课程,或者虽然单独设置但将其作为选修课,普及面不广,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课程设置体系进行完善和重构。考虑到BIM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笔者建议将BIM技术的教学融入专业培养体系中,如:将BIM技术引入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多门课程中,特别在课程设计中,将其作为一项必修内容。通过BIM技术的三维可视化、虚拟仿真、信息共享等功能实现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

BIM技术已被广泛视为改造建筑业这一传统产业的战略手段,正在导致建筑业进行一次史无前例的彻底变革。从高校的实践课程教学来看,BIM技术相关课题已成为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归纳总结了与BIM技术相关的三大毕业设计课题方向:基础应用、前沿技术融合和软件研发,以同济大学为例展示了各方向的毕业设计案例,最后提出了增加前沿课题数量、加强校企合作、重构现有课程体系等用于提升毕业设计效果的建议,可以为BIM相关专业的毕业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李东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学课程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343):51-52.

[2]许娟,鲁子良,侯超平,等.基于BIM平台的传统民居建筑保护与更新教学实践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9,186:42-43.

[3]白泉,边晶梅,于贺.土木工程专业BIM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7,9(5):90-93.

[4]王婉,李怀健,刘匀.BIM技术在校企联合毕业设计中的应用和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8,27(6):161-166.

[5]张静晓,赵陈影,李慧,等.工程管理专业BIM毕业设计学习效果测评[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1):171-176+183.

第4篇: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楼层施工;电缆;强电井;敷设

超高层建筑在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对楼层电缆敷设的方法进行合理的确定,敷设的方式影响了其美观性,在传统的电缆敷设工程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沿光井或者沿电梯井敷设的方式,将其应用在超高层建筑中,有着极大的不适性,存在较多的弊端。本文对电缆沿强电井敷设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其不但可以保证用电的安全性,还能保证电缆布置的美观性,在电缆装修施工中,不会影响施工单位正常用电,还方便了施工电缆在楼层配电箱中的接线问题。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是由1栋5座超高层建筑所组成的,它的占地面积大概是12103.4m2,总建筑面积是138120.41m2,其中,它的地下室建筑面积是30103.2m2,裙楼的建筑面积是108017.21m2。它的建筑楼层数是地下室4层,地上46层,建筑的总高度是148.70m。

2 变压器的位置与线路走向

在超高层建筑楼层施工中,规划用地为梯形,在西南方处A方设置了可以提供630kVA的箱式变压器及315kVA箱式变压器,这两种变压器设备具有供电的作用。由于该建筑配电室的尺寸为7m×4m×3m,具有箱式结构,其内部设置了5台配电柜,每个配电柜都可以控制4个回路。电源进线方向是从A方变压器向现场低压配电室引入,然后在向低压配电室西侧引入。

3 变压器容量的校验及导向截面与电气元件的选择

3.1 对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设备的负荷计算

依照《袖珍建筑工程造价计算手册》,其总用量可以按照如下的公式来计算:

P=K总・(K1・?撞P1/cos?啄+K2・?撞P2+K3・?撞P3+K4・?撞P4)=1.05×(0.4×1080/0.9+0.5×380+1×50+0.8×70)=814.8(kVA)

式中:P表示的是供电设备总需要的容量;P1表示的是电动机的额定功率;P2表示的是电焊机的额定功率;P3表示的是现场照明的用电量;P4表示的是现场办公室的用电量;cosδ表示电动机的平均功率因素;K1K2K3K4是需要系数,K总是备用系数。P1=1080kW,P2=380kW,P3=50kW,K总=1.05,K1=0.4,K2=0.5,K3=1.0,K4=0.8,cosδ=0.9。

3.2 对变压器容量的校验

通过对负荷的计算,现场所提供的变压器,P值为945kVA,大于814.8kVA,对于现场的供电需求可以满足。

3.3 对导线的选择

为了保证安全生产,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常采用绝缘电力电缆来做为配电的电力线路。

4 施工电缆在楼层内的敷设

在超高层建筑楼层施工时,施工单位需要确定临时电缆的敷设方式,在选择好电缆的型号后,应确定楼层电缆敷设的位置。在本文的工程案例中,由于是精装修房,对电缆敷设的质量要求比较高,所以,施工单位选择了电缆沿强电井敷设的方式,这可以保证建筑主体与装修衔接更加便捷,在沿强电井敷设的方式下,施工单位确定了临时电缆敷设的方案,经过实践证明,这种电缆敷设的方法,可以在室内正式电源接通前,也保证电缆的正常使用,对建筑装修质量有着保障作用。

4.1 施工电缆敷设的流程

施工单位在确定敷设方案后,需要优化施工工艺流程,而且施工监理人员需要做好监督与强调工作,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工艺流程操作。施工电缆在强电井内的敷设应按照:编制敷设方案技术交底材料、人员配备弹线定位预埋穿墙螺杆通电试运行线路检查绝缘检测电缆线连接至楼层配电箱电缆线敷设瓷瓶固定的顺序进行。

4.2 电缆敷设的注意事项

(1)在对电缆线进行敷设时,应沿着强电井一侧的剪力墙敷设,施工人员应充分利用桥架内预留出的位置,这可以充分的利用空间,保证电缆线敷设的美观性。施工人员应为后期桥架安装预留位置,保证桥架安装的方便性。(2)瓷瓶预留的位置应与穿墙螺杆在同一直线上,这有利于电缆的从上而下的敷设。瓷瓶上需要固定电缆线,还要与剪力墙保持10mm的距离。(3)在施工时,发现瓷瓶表面存在污渍或者破损问题,需要立即清理,或者更换新的瓷瓶。(4)在配线时,分支接头应预留接线端头,在接头处,应将线缆的回头绑在瓷瓶上,然后再将分支线逐个绑好。(5)将电缆绑在瓷瓶上,施工人员需要确定绑线的长度,电缆线需要平直摆放,不能弯曲或者打结,将电缆线扎成一束后,还要对其进行调直处理。在对电缆线进行绑扎时,应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逐条绑扎,固定中间的支点一般是最后绑扎的,在将电缆固定后,还要适当预留一定空间。(6)电缆线之间的绝缘阻值或者是电缆线对地之间的绝缘阻值必须保持在0.5MΩ以上。(7)对于电缆线来说,不能出现扭绞死弯等情况,对于绝缘层出现破损等情况的电缆线也要及时进行更换。(8)瓷瓶要固定可靠,电缆线要整齐竖直。在穿过墙壁、大梁、楼板或者是跨越其它的线路以及管道的时候需要安装保护管。在经过建筑物变形缝时,电缆线的两端要固定牢固,并且留出足够的补偿余量。(9)电缆线在接入楼层配电箱的时候,应该将它固定牢固,应从配电箱的底部进入箱体。将进入配电箱的电缆线穿PVC护套管,这样可以保护电缆线不受损坏,而且还能够将它的美观体现出来。箱体每隔30m的地方要重复接地。

5 超高层建筑楼层施工电缆沿强电井敷设的效益

与其他的敷设方式相比,这种敷设方式有效地避免了很多困难。它可以避免沿电梯井敷设时所造成的施工困难,也可以避免沿采光井敷设时对外墙的装修所造成的困难,还能够把用电时间延长到电源接通楼层内之前。而且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难度大,材料周转频繁,周期也很长,采用传统的方式去敷设电缆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沿强电井敷设的方式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对此的浪费,为企业和社会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

超高层建筑在现代化的城市中比较常见,这类建筑美观性比较强,而且用电设备负荷比较大,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楼层电缆敷设施工工作。超高层建筑用电性质比较复杂,在楼层施工时,采用沿强电井敷设的方式,可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不会影响装修施工的正常用电。采用电缆沿强电井敷设的方式,还具有节能环保的意义,这种敷设方式比较简单,具有绿色施工的特性,在建筑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实践证明,在楼层施工采用电缆沿强电井敷设的方式,保证了施工的质量与效果,可以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任永杰.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存在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2011(16).

第5篇: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常见施工技术;管理

一、房屋建筑工程常见的施工技术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抗压强度是检验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知道,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因而在混凝土的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把握观察避免用错水泥标号。其次水灰比也和混凝土的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那么混凝土强度高,反之水灰比小的话,那么混凝土的强度自然也低,因而,当水灰比保持不变时,妄想以增加水泥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这一观点明显是错误的,此做法只会增加混凝土的变形收缩。 另外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首先要保证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所规定的质量标准。其次,是在满足质量要求指标的前提下尽可能的降低成本。此两点要求实际是说应尽量的降低混凝土标准差。混凝土强度具有一定的离散性是客观的,但若以科学的管理能够控制其达到最小值的目的。因而通过混凝土的标准差,可以反映出施工企业单位实际的管理水平。

2、钢结构方面施工技术。房屋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类的钢结构,诸如:各类轻型钢结构、高层中型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组合钢结构和大跨度钢结构等。其生产通常多采用以工业化的批量生产,且具有着施工应用方便快捷的优势,因而得以在房屋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广泛应用。但同时钢结构也相应存在着不利之处,即其导热性较强,在火灾发生时极易产生对房屋的毁灭性打击。因而在作钢结构施工中,施工现场必须完善防火设备,相关防火装备及避难场所的施工设计,都必须依照防火规范条例进行构建。另外钢结构施工时,塔吊的起重能力对钢结构施工质量与效率影响度较大。因而钢结构施工中,除严格做好钢结构的吊装、测控与焊接技术之外,还应做好塔吊等相关辅助设备的严格安装及控制。

3、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泵送技术。在现代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时,对于混凝土材料的使用数量相应较大,并且因高度所限,在混凝土材料的高层输送方面大多选取泵送技术完成,因而在混凝土材料施工时,为确保浇筑施工的质量与工期,应当准备一定数量的土泵机,除此,在混凝土配比比例方面,也要严格依据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目前我国的混凝土泵送技术所采取的是化学外加剂和掺粉煤灰的双渗技术,该技术可以很好的满足混凝土配合比例的要求,同时也可达到相关设备的匹配要求,促使混凝土在泵送高度方面不断增高。其次通过混凝土泵送到顶的技术应用,也在很大程度提升了混凝土施工效率。

4、逆向施工。逆向施工是指:通过在房屋建筑的内部,做中间支撑桩柱的浇筑,同时沿地下室轴线作地下连续墙等有关的支护结构浇筑,或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修筑。和传统施工方式比较,这一施工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首先此施工方法的内部支撑刚度将变得更大,可以有效防止基坑变形,再者对其附近的地下管线以及道路等产生的沉降影响,也可大幅度减弱。其次,利用此施工方法在做多层的地下室房屋施工时,地下同地上的施工均可同时进行,这样便能够将建筑工期有效的缩短,节省资金成本。

5、滑升模板施工。滑升模板施工所利用的技术是依据滑升模板系统所进行的施工,其主要包括了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系统及液压提升系统这三大部分,在作此施工时,首先应当在建筑物的底层沿着结构四周进行高1.2米地滑升模板设置,然后不断通过在其内部做混凝土分层浇筑,并同时采取液压的提升系统,沿着事先在混凝土中所埋的支撑杆进行滑升,通过缓缓逐步的上升,直至达到预高定度。以此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在施工中所使用的支撑材料和模板数量,同时也可避免在模板拆装时所产生的人工费用,大大提升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整体施工质量。此方法也的缺点是,模板的一次性投入资金过多、钢材耗量过大,对于立面的造型与结构的断面变化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施工时不宜连续作业,施工组织的要求也比较严格。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

1.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技术管理。(1)、技术交底管理。项目施工技术交底对保证项目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各部分项目工程均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技术交底。部分隐蔽工程和特殊工序,更应加强技术交底管理工作,突出易发生质量事故的施工部位及其质量保障措施,做好建筑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单位相关技术负责人应及时向下级通过层层技术交底,使整个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施工工人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意图、施工要点和难点、质量控制要求等在施工过程中都做到心中有数,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按合同要求和工期要求竣工并交付使用。(2)、工程质量管理。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主要表现在建筑成品的材质、施工工艺及其维护保养要求等方面。在对重要部分工程,或采用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进行设计的分部工程施工,应成立相关的科研攻关小组,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进度。施工过程中若因技术管理原因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不论其问题严重与否。都应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谨慎处理并总结原因。

2、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1)、合理检验与评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首先是度量:即借助于取样试验、基础荷载试验等手段进行测域与测试。其次是比较:即把建筑结构与国家规范及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分析。再者是判断:即根据对比分析结果,判定建筑是否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最后为处理:即对被检查的建筑是否可以通过竣工验收进行评定。(2)、健全评比制度。评比制度要做到全面有效,不流于形式,要坚持扬优抑劣,赏罚分明,以达到不断提高施工质量的效果。对于包含有众多分部、分项工程的复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还应组织相应的施工总结会议,分析、讨论、总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解决方案和取得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技术评价,为后续工程积累经验。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的生活水平伴随经济发展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也随之提升,同时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房屋建筑的新时期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进行施工,既能满足房屋的建筑质量,又能取得良好经济利益,还可以尽可能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符昌习.浅析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8).

第6篇: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关键词:施工技术;建筑工程;分析;原则;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建筑施工设计的多元化及复杂性也日益显现,施工技术应用的好坏直接关乎到工程的效益和应用价值。本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控制管理原则,着力阐明施工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对策。

一、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原则

1、合理、科学、高效的原则

施工技术在研发和创新中始终秉持科学化的原则,并以此为主线,此外,施工中每一个环节的作业任务均应依照合理和科学的规范原则稳步进行,以期实现管理的科学化和控制的有序化。具体来说,施工技术在管理时需尽力满足现代化大生产的基本需求,实现操作方法的平稳运营以及科学调度,促进现场资源的优化组合与科学配置,充分调动广大职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智慧。

2、凸显可观的经济效益

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应克服片面追赶进度、忽略质量的陈旧观念,形成精确的进度观和经营观。分管工程项目的部门要在削减成本、拓宽市场范围、精心开展技术研发规划等目标上下大功夫。切实做到依托于先进的施工技术要领达到科学施工、合理建设的品牌目标,使得一切创造效益的源泉竞相涌流,以造福于社会和群众。

3、正规化、标准化原则

针对施工技术在现场中的管理要求,为充分、及时地响应经营生产活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项任务均需统一于施工技术规范,切忌随意性和主观性。唯有如此,才会有效地推动施工技术在管理上向着正规化、专业化的轨道迈进,同时也会为各种施工技术发挥应有的效能而创设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建筑施工技术在实施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施工员工的综合素质较差,妨碍技术的运用

就目前而言,参与施工的职员大都来自乡村,未经专门化的岗位培训,自身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在作业实践中往往仅凭经验做法;他们个人的保护意识不高,施工技术显著老套、陈旧,安全管理理念和质量监管意识均较薄弱;施工者自身的技术创新理念较为淡薄,极大地影响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完善。

2、建筑企业施工设计中缺乏有力地技术支撑

如今为数不少的建筑企业仅注重上马新项目,忽略了设计阶段的技术论证工作,这不利于今后的施工阶段做好技术控制和管理任务,也无助于工程的技术质量、安全的防护。

3、施工技术在实施中的质量和安全配套措施有待到位

建筑企业虽注重开发、利用先进一流的施工技术,但因在工程中缺乏必备的保障对策,落后的施工方式和施工工艺仍阻滞前沿技术发挥应有的效用。长此以往,技术在应用中所暴露的纰漏之处会给工程的建造蒙上一层阴影。

三、建筑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实施对策

1、施工前要搞好技术筹备

企业施工前的设计阶段是整个项目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就当前实际来说,在设计阶段,必须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全过程进行统筹规划,合理、精确、高效地做好技术应用工作,这也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性步骤,有利于保证施工建设的整个项目平稳、有序地运转,进而编制出完善、健全的技术策略。

在施工前的设计阶段,企业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与筹划时需立足于技术层面,做到既文明施工、又技术先行,实现工程建设的技术化和科学化。

2、建筑企业要努力加强对施工者的技术技能培训

针对目前施工人员技术素质落后、操作技术不到位的现象,建筑工程要下大气力投入一定的资金,定时定期对建筑人员开展专业化的土木建筑培训,经由不断地教育和锻炼,改变施工职员老套的施工理念,激励和鞭策他们大胆尝试和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技术,切实为建筑工程增光添彩、注入技术含量,提升建筑品位和开发使用价值。

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要提高内部施工工作者技术意识,健全激励机制,对在一线施工岗位上自觉刻苦攻关、认真钻研并创新施工技术的员工,要给予丰厚的奖金奖励,以便于全体施工建设者树立“技术取胜”的理念。

3、建筑企业应有效地划分各部门职能,促使技术切实得到贯彻

在工程建设期间,建筑企业项目负责人必须制定完备的《项目工程技术操作规程》,促使全体施工职员有规可依、照章办事,促使各职能部门的权责统一、分工明确。

面对技术未在建设中得以真正落实的问题,企业应强化各部门之间的互动,健全联动机制。加强对技术的监管,施工部门人员在作业中发现因技术上的不精良而导致的质量或安全问题,要及时的上报给技术研发部门,两部门职员需沟通准确,齐心合力才能把一切可能引致技术性危害的问题遏抑在萌芽状态;在施工中如若发现设备和原材料的性能出现偏离,则应及时向监理部门反映并汇报情况,由专业人员开展检查、养护和维修,努力为技术把关、为质量服务;此外,建筑企业的负责人应赋予各部门人员相应的监督管理权限,形成各部门的有效制约与监督体系,才会高效、精准地排除所有干扰和破坏工程技术管理的消极因素,实现建筑工程的质量性和效益性。

4、完善和丰富技术手段和技术管理模式

建筑企业不能仅停留于当前技术领域的应用,还要顺应同行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在作业实践中不断地改进和丰富技术管理样式,推动技术应用的简易化、灵活化和效率化。将技术彻底应用到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进而依托技术为工程带来可观的收益。

结语:

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是一项繁琐的、紧迫的、系统的任务,在发展和实践中必须以技术创新和改造为主线,牢牢把握技术应用的前沿和动向,正视各种潜在的突出性问题。建筑企业要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业务精的施工人才队伍,紧密依靠人才和技术优势,实现工程技术上的突破和完善,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柴黎明.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7) .

[2] 付立国.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07) .

第7篇: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关键词:电路;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2-0113-02

目前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工程应用人才的环境不相适应的是,一方面企业对工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甚满意,而另一方面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式又非常严峻,这暴露了毕业生竞争力不足。主要原因是,工科毕业生普遍存在缺乏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意识、专业面狭窄、动手能力差、综合素质低下,所学知识陈旧等。为此,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它要求高校转变办学理念,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

电路课程是一门研究电网络分析、设计和综合的理论,是国内外电气信息类各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具有工程特点的专业基础课。它所涉及的概念、方法和理论,大量地应用在电子技术、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等后续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中。如何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注重电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对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专业化的工程应用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改革课程教学目标

(一)加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巨大。中国正处在大规模城镇化建设的阶段,也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场,目前的建筑量占到世界的一半还多。所以建筑业在中国还是最重要的一个行业。伴随着建筑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培养出适应建筑电气、建筑智能化等岗位需要的能够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手段、懂现代工程管理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成为建筑类高校的主要任务。

(二)强调学生工程能力培养

工程技术对经济与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直接决定工程技术的水平和发展的速度,决定国家的工业竞争力。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探索工程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这已经成为全球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三)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国家的竞争力越来越体现在以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科技实力上。具有工程创新意识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有意识地做到在继承与模仿中有创新,在技术引进后有消化、有更新,自觉地根据工程实际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工业现代化。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高校教育对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根据电路课程特点,以基尔霍夫定律贯穿于电路课讲授的始末,按着电路元件(静态、动态)、信号(直流、交流)、结构(单相、三相)、求解方法(经典、现代)等进行分类与归纳,使学习由浅入深,思路清晰,结合实例分析和实践环节,使学生掌握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电路的设计与应用能力。同时,在以下方面电路课程组进行了教学内容的改革。

(一)扩展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主要是从基本原理和例题方面进行阐述,内容经典,缺少前沿知识。结合电路技术的发展和最新成果,引入国内外电子电路设计、片上系统CoS、电子电路测量仪器的发展等前沿技术,不断拓展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使学生能学习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技术。

(二)反映智能建筑特色

我校电气信息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建筑信息领域,在电路分析中,引入智能建筑设备系统和工程案例,使电路分析与设计同智能建筑系统设计融会贯通,体现智能建筑技术特色,增强学生在建筑电气信息领域的从业能力。

(三)增加学生自主讨论内容

优化和精简教学内容,增加课堂研讨环节,主要是将知识编写出一系列工程问题,组织学生针对工程问题查阅文献、研讨,撰写课程论文,并以多媒体形式在课堂汇报,提高学生工程推理、分析解决问题和知识发现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在电路课程讲授过程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适应时展要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课堂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牢固掌握知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评。

第8篇: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关键词:BIM;建筑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1.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54-03

一、基于BIM的学科发展背景

1.BIM的简介。近几年来,建筑行业为了提高行业效率与质量,推进绿色建筑的设计水准,都竞相推广应用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特别是2010年更呈爆炸性增长,BIM必将给未来设计行业带来一场变革,已成为行业共识。[1]BIM指包含建筑物全部信息的电脑模型,BIM能够根据3D模型自动生成各种图形和文档,而且始终与模型逻辑相关,当模型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图形和文档将自动更新;设计过程中所创建的对象存在着内建的逻辑关联关系,当某个对象发生变化时,与之关联的对象随之变化。[2]

2.基于BIM的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作为继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后出现的建设领域的又一重要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美国60%建筑设计及施工企业应用BIM。在我国,“水立方”开启了大型公建项目应用BIM的先例,但就BIM的应用广度和深度而言,其在中国的应用还只是刚刚开始。全国建筑业有2000多个设计院,但能应用BIM技术进行设计的不到100个。[3]2008年,由Autodesk公司组织进行了第一届全国BIM应用创新设计大赛,并涌现出一批先进的单位及项目,几年来基于BIM的建筑项目实例越来越多。以柏幕培训为代表的BIM软件培训机构也在各地开展咨询等项目服务,使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人才得到学习。

3.基于BIM的学科教学发展现状。从2006年开始,欧特克公司与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合作组织全国大学生revit杯建筑设计竞赛,多年来指导了大量的学生学习使用BIM软件并应用于设计中,培养了学生的建筑信息技术及思维。2010年欧特克公司与各个大学合作开展基于BIM的教师培训,并设立西北、东部、华中、华南地区的教学点,如2012年的华中华南地区培训班在湖北工业大学举行,为广大师生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并且,结合国内建筑学专业实际尝试将BIM设计软件学习和学科培养计划,为校园普及BIM铺路。未来,基于BIM的学科学习交流将不断深化,从教学到设计施工及管理都将渗透建筑信息模型及技术,为新时期的建筑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二、广西高校建筑学专业计算机教学问题研究

1.广西高校建筑学计算机绘图教学问题。近几年,就目前广西各大高校建筑学专业实际情况而言,学生掌握的三维建模技能有限,不能快速准确地对建筑的三维空间进行塑造和表达,并且表达的程度基本停留在草图阶段,使设计深化面临较大的困难。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软件日新月异,如果不能跟上技术前进的脚步,今天的设计方法和工具可能在明天就被淘汰,因此学习并运用最新最前沿的设计辅助软件,才能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适应市场竞争。由于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未能通过辅助设计拓展创作思维。目前建筑学教学中在建筑信息模型方面开展的探索不多,在教学中并没有让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意义建立深刻的认识。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参数化设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设计方法,正在深刻的影响着建筑师们的思维方式及工作方法,新的设计思路,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方式层出不穷,当前的数字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建筑设计领域,并且反过来也能推动设计思路的拓展,而这恰恰是当前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所欠缺的。

2.广西高校建筑学与城市规划系关于BIM的教学问题。①硬件及软件系统问题。现阶段教学多使用学校普通计算机教室,带来的问题是学校计算机数量巨大、配置普遍较低,能满足一般软件学习,但对于如revit等软件安装和使用将难以实现,并且由于大多数机房为了保护系统免受外界病毒感染,严格使用系统还原软件,使得软件网络更新难度较大,软件使用也存在使用试用版到期的情况,部分软件由于安装时间及版本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难免出现试用时间已到的问题,使建筑学专业学生不得不占用上课开始的时间进行卸载和安装新的软件的工作,并且不能重启计算机,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②课程教学问题。首先建筑学的学生对设计软件的需求较其他专业高,在同样的时间内要学习多种绘图软件,Auto CAD、天正建筑、sketchup、Vray、Photoshop、犀牛、Maya、Revit、Ecotect等一系列软件,但课程学时有限制,并且存在不同软件之间的交叉使用如CAD和photoshop的衔接出图、revit与ecotect的数据交接等,所以必须按照不同的要求进行穿插式的授课。另外,针对负责该课程教师的高级培训较少无形中也影响到了教师水平的提高。

三、基于BIM的广西高校建筑领域学科教学设想

1.加强基础软件辅助设计应用。①参加“教育部-欧特克公司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立项,在欧特克公司的协助下淘汰旧的软件版本,安装较新版本的软件,并取得注册授权在学校机房安装使用。②更新硬件及软件设施,使之符合BIM软件使用要求。最基本的BIM的软件如revit、ecotect都对计算机的配置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拟对计算机房进行适当的投入更新老化设备以提升教学效率。③各个年级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的概念,并逐渐采用BIM软件技术辅助完成建筑课程设计作业。各年级与计算机辅助相关的课程设置如下表所示:

2.将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与课程设计挂钩。将学科课程设计与全国性的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结合,组织学生参与大型的建筑设计竞赛,如:revit杯建筑设计竞赛、绿色建筑设计竞赛等,引导学生关注建筑设计前沿的信息技术,加强与全国其他院校建筑学专业之间的联系,缩小与高水平高校建筑学专业的差距。

3.加强与设计单位在BIM领域的合作。南宁市乃至广西区各大设计研究院逐渐引入BIM设计模式开展建筑规划业务,与此同时,设计机构也希望跟建筑院校进行合作,深入完成各专业软件使用上的协调配合。如果能重点发展学校建筑学专业基于BIM的计算机教学力量,将有利于学校与设计单位进行协同合作,利用学校的技术优势结合设计院的实际工程项目,使南宁乃至广西的建筑设计行业与国内国际接轨,营造良好的行业设计氛围,提高整个广西乃至全国的建筑设计行业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宇,常茜.工欲善其事?摇必先利其器——BIM实践案例及经验体会[J].建筑学报,2011,(06).

[2]张建平.BIM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1,(02).

第9篇:建筑技术科学前沿范文

东南大学和《建筑学报》联合主办的“亚洲视野下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前沿”1)研讨会,会议主旨提出这样一个发问:什么是当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的前沿(问题)?对此笔者试图提出个人的回答及一些相关的观察思考。这个问题,可以从世界角度看,也可以从中国角度看。从世界角度看,当下的建筑历史理论问题,是如何面对非西方的、亚非拉世界的建筑及其历史和理论的“出现”,即如何在历史和理论层面上接受之,并通过自我改造使世界的建筑历史理论成为一个真正的多元多文化体系的问题。非西方建筑当然和西方建筑同样悠久,但不一定在(西方主导的)世界建筑学术话语中存在。而这里所谓的“出现”,特指这些建筑及其历史理论在世界话语特别是世界学术话语中的出现或出场。这种出场,有一个短暂的发展史。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书写的世界建筑史中有非西方建筑的内容,但其视野和构架却是欧洲中心论的;在1950-1970年代以后,西方中心论受到批判而非西方建筑的出场愈加显著;1990年代以来,非西方国家的建筑、尤其是亚洲、特别是中国建筑及其研讨和论述,以强劲的势头出现在世界文化和专业话语媒体中。今天,在批评西方中心论的理论思潮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在七国峰会被二十国峰会取代和金砖五国崛起之际、在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以及中国引领的亚投行成为世界性银行之时,包括中国和亚洲在内的非西方国家的建筑话语的出场,气势磅礴,无法阻挡。但是,目前关于非西方国家的建筑的研讨话语,基本上是“历史的”和“地域的”,基本上不进入理论层次和思维构架领域,基本上无法和西方理论和思维构架正面交锋;西方中心论在彬彬有礼地包容接受非西方国家建筑叙述的同时,依然含蓄地保留着;以西方的世界建筑话语为基础的今天的世界建筑话语,依然没有在深层的概念和构架上转变成一个多元的、多文化的体系,尽管大家都认为这是必然的方向。如何改造自我,采用多元构架,在历史研究更是在理论思考上真正容纳非西方国家和文化的建筑经验及其内在文化思维逻辑,是目前世界建筑历史理论的前沿问题。就中国角度来看,今天的建筑历史和理论的前沿问题,是世界化,即如何在历史和理论上进入世界建筑话语尤其是专业学术话语体系中,并且改造其内在思维和构架、推动多元多文化体系的建立的问题。这个世界化,也有一个较短的近代和现代史。1930年代营造学社初期关于中国建筑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的论述(朱启钤、伊东忠太、梁思成、刘敦桢),1940-1980年代营造学社工作的英文写作和最终发表(梁思成的APictorialHistoryofChineseArchitecture最终于1984年出版),1980-2000年代对于中国园林、宫殿、民居等类型的大量的对外介绍(对外交流中的推介和大型英文图书的涌现),2000年以来的更广更深的多视角的论述和世界流的蓬勃展开—这些是这一历史的几个重要阶段。今天,中国建筑话语在世界上的出场,异常活跃;伴随的建筑历史理论的一定程度的世界化,也已起步。古代史的深入研究、近代和现当代史的开拓、大量的国内外的学术和课堂的交流,特别是设计实践的大量国际合作,使得中国建筑的学术内涵和外延以及国际性出场,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此次中国建筑的国际化,规模虽然宏大,理论工作却还是浅显的;中国建筑依然是“历史的”、“地方的”、“异域的”,而非“理论的”。今天,在全世界批判理论兴盛(后殖民地批判、欧洲中心论批判、权力批判、女权主义批判、理性主义批判、现代性批判)的大氛围下,在设计实践和学术科研高度国际化的背景下,如何推动中国建筑及其历史和理论的世界化,使其不仅在历史层面上,更是在理论层面上进入世界话语,成为有意义的有理论价值的一部分,甚至在概念和构架上挑战、颠覆、改造现有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体系,是目前的前沿问题。上述的两个前沿问题,两个我们需要推动的过程,即世界建筑话语对非西方建筑的接纳和中国建筑的世界化,是互相联系的。前者与后者呼应、连贯、统一。前者需要后者,后者也推动前者。我们做好了第二项工作,就是对第一项工作的回答和贡献。

2如何推动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的世界化?

今天,应该如何推动中国建筑的历史理论的国际化?根据思考,我认为应该要在以下几方面努力。这些方面是互相联系的,这个单子也是开放的,可以继续发展。1)要面对和承认,而不是回避今天世界建筑历史理论的基本构架的西方性。近现代人类社会的各方面,基本都是以欧美理论或原型为基础的;世界建筑学专业的基本构架也如此,其中的历史理论论述更是如此。近几十年,非西方建筑作为历史和地域现象已经得到接受,但是建筑话语基本构架、概念、词汇、标准、参考物,依然是很西方的。2)要积极探索、并且有选择地使用西方发展了的提炼过的词汇、概念、思维。面对西方学术体系,要学习、要进入;回避、关门、另起炉灶,没有出路。对合理的确实有普遍意义的,要采纳;对不合理的狭隘的有偏见的,要质疑、挑战、去除。对西方体系,要与之对话,也可以辩论。要努力跻身于建造理论、建造话语的行列中去,积极参与正在发生的对西方中心的近现代世界话语体系的改造。3)不把中国归于西方体系,尊重中华传统原本的独立性(历史、经验、思维、伦理),强调其独特性及由此产生的对西方主导的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的突破性和革命性。这种对独特性的强调,有利于我们质疑、挑战、颠覆、重构近现代世界(建筑历史理论)话语体系。新的体系,应该是平缓、关联、多元、多极的,而不是金字塔的、树状的、中心的、排他的。4)继续从事中西比较,及东亚体系和欧洲体系的比较。比较作为方法,已经是一个思维策略;其潜台词是假设了两者的独立和平等,以及对任何一方的主导的颠覆(当然,两者的互动交流也很重要,不可忽略)。5)应该把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和东亚地区联系起来。“东亚体系”有内在的文化思维逻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在和西方体系对话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6)应该破除“中国建筑史”就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概念;把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中国建筑,作为严肃的课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和理论化。否则,中建历史(和理论)的学术研究,就和今天中国的大规模建设和高度国际关注的现实,太不相符,在国际平台上也显得太弱势。这个对“古代史”的突破,要求大家思考和建构古代和近现当代的“连贯性”(尽管有断裂),以及近现当代本国建筑的“中国性”。这会强化中国建筑(历史理论)在世界专业学术话语中的存在。7)在使用“中国建筑”概念的同时,要破除符号化的“民族国家”的限制,启用地理视野,还原更复杂的地理地缘关系。要关注地缘的丰富、边疆的模糊、大中华区(两岸四地)的关系、东亚的互动、亚洲各地区的互相联系,以及世界性互动(双向的、各时代的,如援外工程)。8)强调“理论”,重新理解“史”和“论”的关系,强调两者的深度统一,把纯历史研究变成历史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提高中国建筑历史经验的理论意义,即抽象的、一般的、能够面对世界的理论意义,由此跨越中国建筑研究仅仅是地域的、历史的建筑研究的局限,进入世界的理论研讨的领域。9)在思考研究的方法上,破除“建筑”,强调“社会”。为了深入研究建筑,挖掘其内在状态和重要理论意义,有必要退出建筑,在方法上突破“技术”和“形式(艺术)”的捆绑,把建筑问题和更广泛的状态、过程、矛盾、问题、构架、学术体系等,联系起来,然后回到建筑问题上,由此获得方法和视野的制高点。这个更广泛的大领域的核心学科,不是一般的人文科学(如历史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尽管这些都很重要;这个核心学科,根据我的长期观察思考,就是社会(学)理论(socialtheory,socio-politicaltheory)。这里的社会理论,包括政治理论、批判理论、哲学思考,社会学内在理论(关于权力、国家、社会分层、城乡关系等),也包括社会政治学理论和某个具体问题/专业的关系的研究和理论(如历史、美学、技术、日常生活,及由此导出的社会史、文艺社会批判、社会技术史、微观日常社会生活史等)。世界建筑学的历史理论的基础构架,已经从艺术史范畴,走向广义的社会政治学范畴,不是偶然,而是成熟的标志。

3三个课题

笔者目前有限的一些工作,都试图回答上述思路的一些方面。研究采用提炼过的西方词汇和概念,也尊重并强调中国历史经验的独特性。最近的研究也关注欧洲传统和中华文化在概念思维上的正面交锋,即将两者放在同一平台上比较思考。这些工作包括3个项目,简要介绍如下。

3.1“大”与“国家”

本研究试图说明,在中华文化中,大视野(天地、万物)和国家伦理的关系2)[1-3]。在诸如“家国天下”和“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论述中,国家成为一个必然的道德范畴,在一个道德构架中和天地万物相联系。这和欧洲的情况几乎相反。在近代欧洲,在国家成型之际,“国家”是个负面的概念:国家必须存在,却是合理的、道德的、进步的个人和市民社会的对立面,需要限制和分权。反观中华文化,国家是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伦理的存在。在此文化中,大的视野,及其与全面的、伦理的国家政府的关系,无处不在:汉字(每字独特而微观、构成文字集合的大)、棋艺(围棋的量和大、麻将的大和杂)、宫廷大型典集的汇编(《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字的帝国/帝国的字)、宫廷山水画(构图、山水和“疆土”的大)、城市的联网(驿道)构成国家地理的全局、木构建筑的“大”和国家的引领(构件帝国/帝国构件)、建筑群体的大构图和国家的在场等,都是例证。研究认为,在中华文化中,整体世界观与整体国家观是联系在一起的。

3.2“建筑与政治”的理论课程

这是最近几年开设的一门研究生课程。核心重点是探索“形式”与“政治”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西方理论和中国体系之间的对话。这里的“形式”可以是美学的、体验的,也可以是空间格局的、社会构架的形式;这里的“政治”包括社会和政治的各方面和各种理论,包括哲学理论,如权力理论、批判理论和政治形式理论等。课程包括3个板块,每个板块包括西方理论的介绍、分析、解读,以及一个对应的中国案例的历史和理论的分析解读,由此构成一种张力,促进前后两者的对话或辩论。1)围绕权力和空间的关系展开,关注机构或机关建筑(医院、学校、监狱、宫廷、城市)中的政治空间和空间政治;重点介绍福柯(MichelFoucault)的理论,以及勒菲夫尔(HenriLefebvre)、西里尔(BillHillier)、马库斯(ThomasMarkus)、埃文斯(RobinEvans)、佩夫斯纳(NikolausPevsner)的有关论述;中国案例是对明清北京和紫禁城政治空间的分析。2)围绕设计批评和批判理论的关系展开,关注西方的批判哲学、批判理论和现代主义建筑批评,介绍康德(ImmanuelKant)、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School)和塔夫里(ManfredoTafuri)的理论论述,以及关于“批判建筑”(criticalarchitecture)的讨论;相应的中国的个案研究,包括1950年代北京的建筑城市设计的分析,以及对作为独特实践形式和组织形式的设计院的分析解读。3)围绕美学和政治的关系展开,关注两者之间各种可能的状态及就此关系的理论,重点介绍的是本雅明(WalterBenjamin)和朗西埃(JacquesRancière)的论述;中国的案例是“大”和“国家”的关系的研究,探讨文化、美学、技术、伦理、政治的不可分割,即政治与形式的不可分割。建筑与政治的关系,还有其他的状态和板块,需要进一步探讨。

3.3《英文中国建筑研究读本》的编辑构架

这是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委托的项目,是覆盖世界各学术领域的一套丛书中的一种,英文书名为RoutledgeHandbookofChineseArchitecture:SocialProductionofBuildingsandSpacesinHistory,由我和东南大学的陈薇及李华老师合作主编3)。“中国”(及“中国建筑”)成为一个绝对的单元,受到“民族国家”的符号化的局限,这是一个问题。尽管如此,作为一本全英文的当代的中国建筑研究论文的精选读本,对于推动中国建筑历史理论的世界化,应该是有益的。作为编辑而成的读本,书的构架极为重要。本书遵循了几个基本的构架原则,并由此推出全书的组成部分和每部分中的课题。这些原则是:1)破除“中国建筑”就是“中国古建筑”的概念,把古代、近代、现代、当代都纳入组稿和思考的构架中。2)采用建筑的“社会生产”的概念,视建筑为社会产物和社会场所,而非技术理性或美学形式自身的问题。3)聚焦建筑和建筑空间的“生产者”(生产的人群和机构等),并考虑生产者的各种类型、状态(如“工匠“”建筑师“”设计院”等)。4)在方法上优先考虑“国家”这个最主要的建筑生产者或生产机构;这是从古代到当代中国的一贯现象,为我们寻找各代中国建筑的连贯性提供一个思考;有了国家这个主要生产者,其他生产者也可由此推出:士大夫、民间工匠、自由个人建筑师、设计院等。5)采用并协调一系列重要的概念:生产者及其机构、形态与空间、城乡各场所、知识和技术的制度化、历史断裂和历史境遇。6)尊重和强调某一历史阶段的独特性(独特历史境遇)。7)强调当代视野,即全书提供的历史,是当代观察和研究的历史,而非绝对的历史复原。在这些构架原则下,全书分为5大部分,每部分有3~5个专题,每个专题下有几篇文章。这5大部分是:古代传统;民国早期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当代-世界的中国;理论探索。第1部分的专题是: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士大夫的实践领域;民间工匠实践和民间生活世界。第2部分专题:“建筑学”的到来(职业、学科、教育体系);近代建筑技术与风格;近代城市建设与空间组织。第3部分专题:国家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实践、教育和设计知识的制度化;社会主义中国的建筑(民族主义和现代主义)。第4部分专题:个人建筑师;国家设计院;中央商务区(世界的物象);城镇村乡连续体;地缘关系(台湾和香港的实践)。第5部分专题:世界观;政治伦理;研究方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