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大科学实验观后感精选(九篇)

大科学实验观后感

第1篇: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1物理科技教育活动的目的

高中物理课程总目标指出:要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发展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了解科学技术与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1].因此,中学物理教育也应担负着让物理科学技术走到学生中去,让学生亲近物理、拥抱物理的任务.人们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学物理教育在学生毕业以后能给学生留下点什么?对学生未来发展能产生什么样影响?什么样的学生最具有发展潜力?从以往毕业学生成才经历的调研中,我们认为物理科技教育活动首先要能够点燃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与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好奇心是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人类生来具有,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接受中学教育,好奇心的发展分出3个层次:一是许多学生的好奇心渐渐淡化、泯灭了,面对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新发现无动于衷,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乐趣.二是保持好奇心的学生,能够持续的学习科学知识,探索自然科学奥秘.三是对未知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始终保持着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能够为之疯狂而乐此不疲,好奇心演化成一种终身追求.这样的学生在以后科学事业和个人发展方面都能取得突出的成就.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说过“好奇心是科学的原动力”.在学生年龄较小的中学阶段,中学物理科技教育活动应突出“激发好奇心”这一要点.面对以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需求选择发展方向,例如高考志愿填写、人生规划等.中学物理科技教育活动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和体验活动项目,“体验实际上是一种过程教育”[1].中学物理科技教育活动要引导学生关注和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前景,开拓视野,感悟科学的魅力,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形成个性化的兴趣与爱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以后选择发展方向打下基础.

2物理科技教育活动平台的构建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各个场馆几乎都成了科技教育的大平台,展示了众多的信息技术、节能技术、视觉3D4D、人工智能、交通科技等高新科技,让观众亲自参与获取科技知识和娱乐享受,从而激发参观者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中国科学技术馆的活动对象主要是青少年,它的活动平台也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与体验,具有很高的互动性.其科技教育活动平台建构模式可供我们在开展中学物理科技教育活动中借鉴.当然,在学校基层范围内我们不可能将活动设计得那么“豪华”.中学物理科技教育活动主要是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进行,物理科技教育活动与课堂教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项目安排应以物理科技教育活动目的进行选择,不完全是成熟的科学技术活动.活动平台构建应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侧重于科学技术教育,设计成开放性的实验活动,使其具有参与性,交互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单位、高校、科技馆、博物馆等场馆集中了许多有趣的大中型科学教育的器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科学教育资源,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观学习.这种感受和体验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理科技教育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活动资源和开放的空间,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进行,让学生了解物理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学未来发展趋势,拓展学生视野.物理科技教育活动可以通过举办科技活动周的形式进行,我们在开展活动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4种形式.

2.1趣味性物理实验以激疑和点燃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兴趣为目的选择设计实验项目.学生只要感兴趣了,就会很高兴的自己去实践.例如,我们在开展活动中安排的实验项目有:高压下小鸟安然无恙(高压静电屏蔽实验),高压静电除尘,奇异的爬坡(物体由低处往高处爬实验),“链条爬坡”(惯性实验),“二龙戏珠”(波动实验),“千人震”(自感现象实验),“跳绳发电”(导体在地磁场中切割磁感线发电),发电机系列小实验,电磁灶点灯(感应发电实验),多普勒效应实验,声控、光控实验等.力图在学生活动中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其他感觉受到较为强烈的刺激.

2.2学生科技制作和作品汇报展这项活动可以跟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举行科技制作比赛.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从学科中、生活生产中“选择研究”课题开展科技制作活动.例如学生作品:“水火箭”、“大轮车”、声控与光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

2.3科技影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们开展活动提供了新的资源和活动模式,能够充分体现科技教育活动的时代性、综合性.平时我们收集整理了涉及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应用的最新视频,高科技发展与应用视频,物理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视频资源,例如汽车碰撞试验、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1年日本9.0级大地震、2011年11月3日我国“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器对接、2009年7月22日的日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量子信息技术发展、反物质探索、科教片《宇宙与人》、《哈勃望远镜十五年探索》、《时间简史》、《斯蒂芬霍金的宇宙论》等视频资源.丰富的信息资源既为我们教学提供了科技教育活动资源,也为教师教学研究提供了教研素材.

2.4科普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第15条规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社会团体,应当组织和支持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开展科普活动,鼓励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科普宣传.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实验室、陈列室和其他场地、设施,举办讲座和提供咨询.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我们积极联系当地科技单位和生产单位,例如气象局、发电厂等,也带领部分优秀学生走出去参观、学习,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全国重点大学、科研机构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3物理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式

让学生置身于物理科技教育活动项目氛围之中,亲自参与活动,自己动手做实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的听觉、视觉和其他感觉受到较强的刺激.体验在活动中带来的好奇与惊喜,这是活动安排的原则.

3.1实验项目设计要经得起学生“玩”,有很好的交互性我们利用波动演示器改制了“龙戏珠”实验.当学生摇动把手看到自己绘制的龙上下舞动很是好奇,他们会慢慢摇,也会快速摇以便看到龙的“腾飞”.“千人震”实验(自感现象实验)是利用演示变压器和2节电池改制的,让全班学生手拉手和变压器构成闭合电路,当电池与变压器断开瞬间,每位学生都有较强的电击感,感受到自感现象的威力,让参与的学生回味无穷.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往往很好奇,常会以意想不到方式进行实验活动,甚至会拆开实验装置,所以实验设计要经得起学生“玩”.实验环境布置可以采用课桌交错布置,六棱桌更好,中间留出较大的空间,让学生、教师在中间走动,进行实验和研讨交流,也便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和师生互动.对于一些有一定危险的实验,可以设立教师演示平台,由教师操作演示并进行讲解,适当的请学生当助手参与,例如为学生做高压静电实验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

3.2学生成果汇报表演学生成果汇报表演可以采用课题结题模式进行.让学生汇报自己科技制作项目选择的背景,制作的科学依据,研制的经历和体验,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向大家展示,请学生和教师提问,由制作的学生答辩,最后由教师点评并进行表彰颁奖.主要是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环节,不能仅仅一“玩”了之.

3.3科技影视可以利用教室多媒体设备在课余时间进行,也可以将影视资源放到校园网上让学生自主选择观看,看完后组织学生讨论,畅想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2篇: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 探究 开放 转变观念 体验乐趣 增长能力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探究作为学习方式,它是一种教与学的策略。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很重视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活动,获得发展。但是,怎样的探究活动才是有价值的,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下面就本人多年来在科学课上的一点浅显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

一、如何在科学实验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儿童具有共同的独立的能力,渴望了解他们生活周围的更多事物是一种天赋的好奇,他们具有潜在的创造性和天赋,这种能力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互相信任和尊重的气氛有助于促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从而使获取知识能力他们的自觉行为。

传统的科学实验课,往往是教师先演示实验,然后由学生按照教师的方法去做,按部就班,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钳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应该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广阔的空间还给学生,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把更多的内容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争辩、去研究、去创造……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由教学的主角变为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协作者、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使教和学的过程成为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如讲《摩擦力》一课,我先给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他们从平时经常玩的“在地上拉着玩”的游戏中理解什么是摩擦力。并适时提出问题:穿什么样的鞋、在什么样的地面上比较容易滑?拉着体重不同的同学感觉有什么不同?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兴趣。在学习“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时,我给了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根据桌上的研究材料合作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最后小组共同形成实验报告。在实验过程中,我不断地巡视,时而是指导者,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领路者。在实验方法的采用上,孰优孰劣,我并不表态,而是更进一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试,让他们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小组实验完毕填好实验报告后,各小组轮流汇报实验结果,其它组可提问、反驳、赞同,使全体学生在积极浓郁的探究氛围中达成一致,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名符其实的“小科学家”。

因此,在学科实验中,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主张学生自主地活动和独立地获取知识,是重中之重。因为科学教学是让全体学生参与以探索为目的的研究活动,教师应为这种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环境,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小科学家”把中国推向繁荣富强的巅峰。

二、使课堂成为开放的空间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二十一世纪,每一个现代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科学素养,而早期的科学启蒙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新的理念,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动手、动脑,使学生能独立地、自主地探究科学知识,将知识加以综合分析,然后用之于实践活动中,从而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人才。

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中,要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少一点约束性,多一点开放性,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元性,给学生留下思维的空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在《磁铁》一课的学习中,我设计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请你用桌上的材料玩一玩,磁铁有哪些本领,看谁发现的多?”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利用材料做起实验来。有的同学用磁铁吸起了许多小铁钉,而且小铁钉连着小铁钉;有的同学把大头针放进装有水的烧杯里,用磁铁隔着玻璃和水把大头针吸出来;有的学生利用学具中的硬纸板、铁垫圈、棉线等,设计了“小猫钓鱼”“蝴蝶飞舞”的游戏;还有的同学发现两块磁铁能做“推、拉”的游戏。在汇报“发现”时,同学们争先恐后,他们不仅发现了磁铁的性质,还发现了磁铁能隔着物体吸铁,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会出现“斥、吸”现象。为学生们创设了思维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因此,在教学中,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为学生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自行探究,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潜能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自由观察,自行获取知识

第3篇: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一、正确指导观察。自然课的教学过程,就是指导学生观察自然事物的现象和特征,从而探究、总结出自然事物变化规律的过程。只有正确的指导,才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出较强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自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观察项目共有43项,其中要求“初步学会”的有26项,要求“学会”的有17项,分别在低、中、高年级中安排。低年级只要求用感官进行定性观察,中年级除要求用感官进行定性观察外,还要求学会使用简单仪器进行定量观察;高年级则进一步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必须按照不同年级的要求,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观察指导。

指导学生观察应注意以下几点:

观察材料应是比较典型的,并且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东西。如第一册《你怎么知道》一课,应使用的各种观察材料,要在气味、味道、质地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如听一听:准备锣、鼓、哨、钟、杯等等;闻一闻:准备醋、酒、酱油、胡椒、蒜等等;尝一尝:准备糖、盐、香蕉、苹果、柑等等。如第三册第八课《各种各样的根》应准备各类明显不同的根,直根———准备白菜、菠菜、芫荽等等;须根———准备葱、蒜、麦、稻、狗尾草等等;变态根(贮藏根)———准备萝卜、红薯等等。材料典型,才不至造成观察特征不明显,而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材料还要有足够数量,做到学生能分组进行观察。材料搭配要得当,以利于得出观察结果。

每节课观察的目的因所在的年级、教材和单元中的地位不同而不同。如第一册中第二课《看一看》,是让学生了解眼睛的作用,培养学生用眼睛观察物体的能力。本课只要求用一种感官———眼睛,认识四种颜色,四种形状,是最基本的观察课,要求不能太高,但目的要十分明确。第三课《你怎么知道》,要求学生使用多种感官———耳、鼻、舌、手,以观察辨别物体。这两课是观察的基础课,初步培养学生用自身的感觉器官(眼、耳、鼻、舌、手)观察物体的能力,必须指导学生认识每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掌握与感知有关的名词及含意(如“尝”、“嗅”、“闻”、“气味”、“味道”等),正确使用各种感官观察自然事物,为以后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矗又如第四册第八课《蜗牛》,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蜗牛,对蜗牛的外形、运动方式有个初步了解,并能初步把动物身体分成若干部分,学习有顺序地进行观察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步骤、有层次地指导学生观察,逐个完成教学目的。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学生年龄小,经验少,无意性、情绪性明显,感知的选择性较差,观察时就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观察前提出观察要求,使学生明确观察范围和观察重点。如二册《各种各样的花》一课,观察前指导学生重点观察花的颜色、形状、大小等方面的特征,指导学生重点认识四种典型花冠———十字花冠、喇叭形花冠、蝶状花冠和蔷薇花冠。明确要求怎样观察,怎样描述一朵花是什么样的,避免学生在观察中出现随意性,偏离观察内容。

自然教学大纲强调:“注意指导学生学会自行获取知识。”这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要求。在观察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象科学家那样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自然的奥秘。教师在讲清观察的要求和方法后,放手让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通过研讨,把观察结果说出来,即使表达不够准确,甚至是错误的,教师也不应马上把正确的结果硬塞给学生。应该引导学生再次进行研讨,最后仍由学生自己作出结论。即使个别学生还有不同见解,也可以让其保留,使学生感到自己的研究得到别人的尊重。产生不同的观察结果是很难免的,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检查观察材料是否相同,观察方法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干扰因素,寻找影响观察结果的原因,使学生逐步养成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如第三册《蚂蚁》一课,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蚂蚁的身体,观察的结果应由学生研讨后自己说出。教师再整理成有系统的知识。学生亲自探究出自然的一些奥秘,兴趣会更浓,学习更活跃,知识掌握得更牢,观察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5.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提高科学素质

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逐步掌握观察的方法,做到观察有“法”、观察有“序”。教师在自然教学中主要应指导学生掌握四种常用的观察方法:①从整体到部分按顺序进行观察。如观察鸽子、鹰、猫、兔、昆虫等动物的外形特征,应指导学生观察动物的身体大致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名称和基本功能是什么,每个部分还可以分为(或长有)那些更小的部分。②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观察。如观察溶解快慢的对比实验,观察砂土、粘土、壤土性质的对比实验,应指导学生重点观察那些要对比的内容、指导对比的方法。③用间接的方法进行观察。如观察空气的存在,大气压力的存在等,借助塑料袋、瓶子、水,间接地感觉到空气和大气压力确实存在。④使用一些简单的观察仪器进行观察。如观察太阳高度、风力、风向、温度、身高、体重,石头、铜、铁、铝的硬度等,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简单仪器,讲清简单仪器的功能及使用方法、标量单位及认读知识,并要注意使用安全。

在观察教学过程中,应同时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程序,即先观察什么、后观察什么,观察中比较什么、记录什么,观察后讨论什么,最后概括总结什么。而且要有一个规范的有效的程序,使学生在观察中有重点、有比较、有分析、有推理,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正确指导实验。实验是利用科学仪器、设备人为地控制或干预研究对象,使某现象在利于观察的条件下发生,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是观察的延伸或扩充。小学自然课中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实验,自然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共有55项,其中要求“初步学会”的有35项,要求“学会”的有20项。低年级要求“学习简单的实验”,中年级要求“学习对比实验”,高年级要求“学习模拟实验和设计简单的实验。”实验是锻炼和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进行正确的指导,使实验能有目的地、有效地顺利开展,从而取得正确的实验结果。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自然教学中指导学生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实验前教师除吃透教材、掌握实验的关键和熟悉学生,给学生分组外,最重要的是准备实验仪器和实验材料。材料应该精心选择,材料的实验效果要好。还要精心搭配,组成具有比较好的结构,以利于得出实验结果。实验器材要提前准备,教师最好能预先试做实验,检查器材的性能和实验效果,预测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实验的安全。有时还要提前对器材作必要的处理,如潮湿天气做摩擦起电的实验,要事先烘干实验器材,想法保持实验现场的干燥等等。如第一册《磁铁游戏》一课。实验前应由教师准备各种磁铁和足够分组使用的实验材料,也可以布置学生提前搜集小刀、铁钉、木片、塑料片、布、胶皮、铜、铝匙等一组结构较好的材料,学生可分组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实验,实验材料多,搭配得当,实验提供的感性依据丰富,学生很容易通过对比、分类、归纳,总结出磁铁能吸铁、磁铁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的性质。

不同的实验有不同的目的,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告诉学生将要做什么实验,这个实验是为了观察什么现象或是为了验证什么假设,还要注意什么事情等等。如第四册《搭纸桥》一课,要指导学生认识搭纸桥实验是为了试验相同的纸片折成不同形状作桥面,看它们的承受力是不是一样,实验要求纸片的大孝桥墩的距离要相同,重物要放在桥面的中间,使学生实验前心中有数,实验才会进行得顺利,才容易取得预期的结果。

实验时往往因仪器多,材料多,实验的步骤多,产生的现象多,学生不容易掌握整个实验的全过程。教师应事前明确指导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必要时把实验全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大的步骤,给学生有个清晰的思路,关键的步骤教师还可以再作分解,作必要的示范。教师示范时操作要规范,遵守操作规程,要求学生操作时也要遵守操作规程,强调规范化。这对安全或是对取得实验效果来说都很重要,对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也很必要。如实验中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什么位置,如热时试管口对何方,如何转动试管,加热完后怎样放置,怎样取下试管夹等等,教师都要具体指导。学生开始做实验时操作不好,甚至有失误,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师耐心指导,做到“扶”、“放”有度,遵循“指导———分步———连贯———熟练”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学生最终会按教师要求有条理地进行实验。

实验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初步学会透过现象找出事物本质特性和规律。现象往往是表面的、零散的,如何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找出事物规律,要靠教师的指导、启发、点拨。高明的教师会根据实验的性质、难易和学生水平,精心设计问题,一步一步将通过观察获得的还处于零散的感性认识逐步联系起来,进而引导学生向本质问题探讨,结论由学生探讨出来,教师只加以肯定和总结。在实验探讨的过程中,学生不但提高了实验能力,学到了基本知识,还提高了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能力。实验的结论,除要求学生口头表达外,有些要学生填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有些要填写观察到的现象,有些要填写实验数据,如《搭纸桥》一课,要求学生如实将自己实验的数据(能承受多少个实验材料)填写在实验表格内,为今后填写正规的实验报告打基础。

第4篇: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中学生;化学教学;探究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225-01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从知识与智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建构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依赖课程内容的改革。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具体而言,在化学教学中提倡科学探究,必须改变学生被动的、机械的化学学习方式,打破现有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内容体系,强化学生过程体验,丰富学习情景。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助于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到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而探究能力又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密切相关。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应通过各种途径,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在化学课堂中发展学生的综合智能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这一目标。

1.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适时的呈现适当内容的形象材料给学生多种刺激,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认识理解化学表象和本质。用生动、具体的化学现象揭示物质结构、化学反应,变主观为客观,变枯燥为生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引起学生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例如在学习水的组成时,学生无法从微观的角度观察水分子如何变化成氧分子和氢分子,这时可运用多媒体把水分子放大到可以观测到的粒子,用图象、声音、文字等动态的效果的演示整个过程,使学生清晰的看见水分子如何变化成氧分子和氢分子的过程,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又如利用三维动画可将钠原子、氯原子的化合过程展示出来。金刚石和石墨结构的差异、红磷和白磷结构的区别也可以用计算机进行。通过多媒体展示,大大激起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兴趣。

2.实施探索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很多功能,特别是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在教学中要依据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探究等科学探究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和反思与评价等的科学探究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2.1创造条件,增加机会。绝大多数学生对动手做实验很感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体验成功,从实验的成功之中感受到学习兴趣,为此,我常把一些简单的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上台演示.如"往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等实验,均让学生上台演示.每当这种时候,可以发现,学生兴奋得满脸通红,争着上台来演示,台下的学生兴趣盎然,比看教师做实验更仔细,一方面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另一方面点评台上学生的操作正确性, 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启迪了学生思维.同时,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尽可能寻找身边的化学代用品,做一些课外探究实验,如,验证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的实验,制作无壳鸡蛋实验.总之在化学教学中,巧妙的设计一些化学实验,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实践,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

2.2并进教学,培养能力。教师的演示实验固然能起到示范操作,培养实验技能的作用.但对于某些实验,学生往往由于看不清,印象浅,效果差.于是有计划地把一些演示实验和增加的一些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教材中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学生边做、边看、边想、边写来获得知识,经过分析、归纳总结使他们在丰富的感知基础上理解化学反应本质.例如,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我设计了"对比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到氧化铜可与酸反应,而铜不与酸反应的正确结论.这样的教学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各种感官,从而引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积极思维和牢固记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仪器、药品和实际操作,从而丰富了感性知识,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调动起学习积极性.这样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把记忆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反应条件和化学用语等同实验的结论统一起来,从而提升学生能力。

第5篇: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科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2A-0071-03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教育环境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给小学科学的教学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科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它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的整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网络上丰富的教学资源也可以突破有限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带入课堂,引发学习欲望,唤醒创新意识;先进的测量设备,让学生获得更加精准科学实验数据,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先M的学习软件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还能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强学习效果。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定性实验为定量实验

科学课中有很多实验为定量实验,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调查、统计等定量研究,统计准确的实验数据,得出科学的实验结论。但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往往由于受实验材料、实验环境及学生的操作失误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科学探究实验只能做成定性实验。即使做定量实验时,学生获得数据也经常会出现误差,无法获得正确的科学结论,最后教师只能牵强附会的让学生硬性记住一些科学结论。这样的实验就丧失科学探究的价值,不利于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探究精神。

现代信息设备辅助教学,可以变定性实验为定量实验,帮助小学科学教学解决不少难点。数字化教学实验系统分为三个部分:传感器(探头)、采集器、计算机软件。其中包括与科学课教学联系紧密的:磁场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压强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传感器将原本实验中看不到的现象用精确的数据、可视化的图表表示出来,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得到数据和结论。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制作一个太阳能热水器”一课,要求学生将自己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带到太阳光下,测一测,比一比,看谁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升温效能最好。如果按照传统的实验方法操作,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有些温度计之间本来就存在一些误差,导致有些组的数据不准确;太阳光的强度也不稳定,一会儿晴,一会儿阴。这些不准确的数据,影响实验的科学性。因此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将常用的玻璃温度计用“数显温度传感器”代替,用强光灯泡作为发光光源代替太阳光。数字温度传感器的高灵敏性和灯光照射强度的稳定性,使学生测得的数据更加准确,保证了实验结论的科学有效性。

又如在教学“保护我们的听力”时,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噪音,教师可以利用采集声音强弱的传感器在校园里进行测量,如在学校食堂里的音量,课间教室里的音量,同学们安静写作业时教室里的音量等,教师通过出示这些数值进行对比,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什么是噪音以及噪音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影响。第二个环节,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比一比哪种材料能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轻一些,同学们就带来了报纸、毛巾、泡沫塑料等材料,分别用这些东西包在发生罐的外面,听一听发声罐发出声音的强弱。但是整个教室的声音都比较嘈杂,很难区分哪种材料隔音效果好。我们也在这个环节用上测量声音强弱的传感器,通过数值的显示,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哪种材料的隔音效果好,从而轻松地得到实验的结论。

类似的技术变定性实验为定量实验,让科学课实验更加精确且具有说服力,从而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起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精神。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进行“虚拟实验”

“虚拟实验”就是一套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实现实验操作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虚拟实验有四大特点:1.突破了空间的约束,可以向学生展示宏观或微观的现象,避免教室对学生在场地上的约束;2.超越了时间的限制,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向学习者呈现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现象;3.虚拟实验具有高安全性,避免了传统实验中的爆炸、起火、灼伤等安全事故;4.随时随地可以使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1]虚拟实验是对课堂实验教学的有效补充。教材中的有些实验真正开展起来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虚拟实验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教学“岩石会改变模样吗”这一课时,第一个环节是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到温度的变化会改变岩石的模样。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用镊子夹着一块石头,先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把石块放入冷水中,反复做几次后,当学生发现石块会有一些碎屑掉在装有冷水的烧杯中,就证明了温度的改变会影响岩石的样子。但实际操作常带来安全隐患,加热时,岩石会突然直接炸裂,很容易烫伤学生。若能使用“温度对岩石的改变”的“虚拟实验”软件,学生通过虚拟实验便可以清晰地看到岩石在冷热温度的交替中产生的变化,从而也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到“温度的改变可以改变岩石的模样”。

又如教学“简单电路”这一课,也可利用虚拟软件“电路”,先让学生尝试着虚拟连接,利用导线、开关、小灯泡等元件虚拟点亮一盏小灯泡。在虚拟实验中成功后,再进行实际的操练,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能避免学生在直接进行操作时的短路连接,避免了对电路元件的伤害。

科学课中,因为各种客观的原因,很多的实验不能真实有效的开展,而“虚拟实验”的软件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它为学生的科学学习打开了一片新天地。

三、运用现代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科学课上有些知识非常抽象,光靠老师课堂上讲解,很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若能恰到好处地用好一些学习软件,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如在六下“宇宙”单元“在星空中(二)”,要求学生认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典型星座。教科书是让学生利用活动星图对照真实的天空来进行观察,学生观察也不是特别清晰,因此观察的积极性也不是特别高。若能引导学生应用一些观星软件,相信能为学生降低难度,也能激发学生的观星欲望。如有一款观星软件――Stellarium,它是使用openGL技术对星空进行实时渲染的一款软件,可以真实地表现通过肉眼、双筒望远镜和小型天文望远镜所看到的天空,使用时只需要设定时间和地点,就可以计算天空中的恒星、行星、星云等各类天体的位置或模拟各类天文现象,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清晰。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星空。

又如在教学“月相变化”时,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月相变化的规律光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恐怕很难一下子消化,故教科书安排了一个课后观察月相的活动,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大部分学生都不能真正的坚持一个月去观察月相的变化,那么Stellarium星空软件就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这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在模拟过程中详细记录月相的形状、月相所在天空的位置、太阳在天空的位置等。这样的学习软件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有效的建立了宏观观念。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进入微观世界

“微视频”以直观形象、动态逼真等优势已成为小学科学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短小精致的微视频可以使学生对微生物世界观察得更明了,对遥不可及的宇宙世界的探究变得更真实,也能帮助学生观察到平时生活中很难观察到的一些自然现象。

如在教学“种子的萌发”一课时,教师一般是先引导学生通过解剖蚕豆种子,了解蚕豆种子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然后教师想引导学生根据一些现象来推测种子的各个部分的作用以及将来会发育成什么,如让学生通过观察同一颗蚕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子叶由大到小的变化,引导学生推测种子子叶的作用。而对于种子各个部分将来究竟发育成什么,是很难让学生亲眼看到的(因为这个过程是发生在地底下的,一般是不被人所见的)。这时若能引入一段种子在地底下萌发的微视频,相信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好很多。这段微视频可展示植物的根不断向下伸展的过程,茎冲破地面,不断向上长高,然后两片子叶冒出地面来……学生也能很快认识到:种子的胚根将来会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子叶为种子提供营养等。

又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这一课时,要求学生通过制作生物装片标本来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观察微生物的形B、结构、运动、生理代谢等特点。但在实际教学中,会因为提前准备的水样中微生物太少、临时装片制作时出现问题或是显微镜清晰度不够等原因,影响学生对这些微生物的观察。若能及时提供一些微生物活动的微视频,就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也让学生们更好的认识到了微生物的结构、运动、生理代谢等。微视频,短小精悍,却足以弥补学生在真实观察上的缺憾,让学生对所研究的对象了解得更清晰,更全面。

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促进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改革,优化科学课堂教学过程,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的便利。但现代信息技术对科学教学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恰到好处的选择并使用它,不能盲目运用。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不是为用而用,首先必须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是教学过程内容与方式的有机成分,只能在必要的时候,采用恰当的形式进行。”[2]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的目的是服从、服务于最优化的教育教学效果,而不是为用现代化技术上科学课,如果一味追求形式,就背离了教育的初衷。尤其对小学生学习科学而言,亲历探究过程、获取第一手经验是极为重要的。

总之,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的整合是科学课堂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还需要我们教师努力地去探索和研究。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努力学习新的现代教育技术,勇于挑战自我,提高自己运用现代技术的教学能力,在科学课中创造性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不断的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巧巧.科学课里的虚拟实验[J].科学课(小学版),2006(1):38-3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8.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Science Instruction

GAO Yan-hong

(Mingde Primary School, Taicang215400, China)

第6篇: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摘 要】人类已进入数字化时代,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数字化实验设备参与到小学科学探究,突破了传统实验的局限,实现了学习形式、研究方式、分析方法和认识过程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科学本质。

关键词 数字化;探究;小学科学

一、实验仪器新型化,学习形式由验证向探究转变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细看小学生所开展的科学实验,其实基本都属于以探究为形式的验证性实验。真正的探究性实验非常少,其原因是小学生现有的水平不太可能有探究性实验,还有小学生所用的实验器材相对比较落后,实验室里的温度计、测力计这些仪器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太远了。如今人类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实验仪器对当今的小学而言并非陌生,有些学生甚至已经对数字化仪器(如电子温度计)有了一定了解,并已形成了科学前概念。我们需要在小学科学实验中应用一些全新的实验仪器来采集数据,根据可见的数字做实验分析,这样才能从重视知识传授的验证性实验向重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探究性实验转变。

二、数据采集精准化,研究方式由定性向定量转移

1.变模糊为精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传统实验的数据采集不可避免地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干扰,导致测不准。教师引入高科技数字设备后,可以让数据采集避免人为的干扰,使采集的数据更精准、可靠。数字设备能有效采集传统实验室不可能采集到的数据,把传统实验室只能定性采集的数据定量化,促使学生更专注于实验数据的讨论与分析。例如“谁先落地”这个探究活动中,传统实验导致误差的因素很多,如松手时间是否同时,物体下落高度,肉眼观察……而借助光电传感器就能精准地记录物体下落时间。实验中只要安装两个光电传感器,由于光电传感器对光非常敏感,有物体经过时,测得的数据会突然下降,根据这个原理记录经过第一个传感器的时间,即为起点时间,再记录经过第二个传感器的时间,即为终点时间,然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下落时间。

2.化细微为有形。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空间上细微过程人眼难以观察,我们可以借助于显微镜实现细致的观察。时间上的细微变化难以捕捉,难以记录,成为学生开展探究的一个难点。例如“最大静摩擦力的测量”,这类实验往往只能定性研究,或者用多媒体模拟演示。怎样突破这个难点呢?只要借助一个力传感器,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实验时可以用力传感器拉动小车,一开始小车与桌面是有静摩擦力的,所以是静止不动的,但表示拉力大小的曲线在不断上升,即静摩擦力也在不断增加。当小车开始运动的一瞬间,表示拉力大小的曲线到达最高点然后突然下降。曲线最高点所对应的拉力大小就是小车与桌面之间的最大摩擦力。数字化传感器实时采集数据,记录数据,实现了时间上细微过程的实验过程数据自动记录,可以将细微的现象转化成明显的现象,不仅实现了瞬间现象的“可视化”,还实现了数据记录的连续性。

三、数据处理智能化,分析方法由繁琐向高效改变

利用数字化技术与实验教学结合,可以将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和计算机软件、硬件组成多功能的测量系统,能快速、精确、实时地采集数据,并自动记录和分析处理。由于大大节省传统实验数据的记录、计算和分析的时间,使实验分析由繁琐转向高效。随着对科学探究研究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真正的探究发生在孩子的头脑中,着力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力,提升孩子的科学智慧,才是我们课堂的重心,所以在数字化科学课堂上加强对数据的科学解读,这才是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数字设备不是课堂的主角,而是绝对的配角,科学教师要充分发挥数字实验室“实时采集,实时处理”的优点,让学生在数据梳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从而透过数据发现其背后的深刻科学道理,使学生不仅关注于数字化探究中测得的数据,而且更加注重发现数据背后的科学本质,促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得以升华。

四、实验结果形象化,认识过程由感性向理性飞跃

1.结果转化为数字。人类对任何具体事物的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人通过眼、耳、鼻、舌、身等接触客观事物,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不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还会去寻找其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对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科学观察和实验大多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例如“声音”这节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声音的特征,利用自己的感官分辨出声音在高低和大小的差异。但通过一番似是而非的分辨,由于学生感官的局限和差异,他们对声音的高低、大小规律没能形成一致的结论,难道学生对声音的认识只能限于此吗?我们何不借助声音传感器来测出声音的高低、大小,来弥补人类感官的不足呢?数字化仪器在小学科学实验中的应用,轻松地采集到了丰富的实验数据,克服了传统实验仪器的局限,实现了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的飞跃。

第7篇: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 观察 实验 制作

我对《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教材作了一些研究、实验与思考:在山区学校校本资源十分丰富而现代化教学手段十分简陋的条件下,如何把握本册科学课教学与实验,以期达到课程标准确定的逐步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目标?

1.从实际观察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观察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前提。一切科学探究活动都离不开实际观察,实验教材将学生的观察活动贯穿于全册始终,是教材编排的一大特点。三年级上册教材由“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四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有学生的观察活动。对植物的观察和探究,是从校园的树木开始的,学生虽然经常在校园里的这些树下嬉戏,但他们不一定认真观察过每棵树。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近距离的观察每棵大树的各个部分。例如,在具体观察一棵树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首先观察大树的高、树干的粗、树皮的颜色、手触摸到树皮上的感觉等;树干上有无其它生物,如有,是什么;树枝是否茂盛,树叶的形状,树叶有无气味,树枝上长的有什么样的果实。组织学生对每棵树进行详细的观察与探究,引导学生对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请教他人或查阅资料,得出科学证据。通过学生实地观察不同的树木,让学生写出观察记录;再向学生提出思考,并让他们进行交流,最后总结:我们观察了哪些树?树木生长需要什么条件?不同的树木有哪些异同?学生经过观察和探究,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树木的相同点—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干、树冠等;树木的不同点—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叶片不一样等。树木的这些异同点,都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仔细观察、探究,才能最后的出结论,从而获得感知材料。否则探究问题就无法解决,学生就难以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而获得感性认识。如果没有仔细观察和感知材料,探究问题就无法解决,学生就难以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因此,学生只有在充分、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才能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

2.在亲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基础。实验操作活动在实验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那种材料硬”一课编者安排了四次动手实验,首先找来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这四种物品来研究。接着向学生提出:它们当中谁的硬度最大呢?让学生想出一种研究的办法。最后学生们确定了比较办法:可以准备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各两根,用一根木条分别去刻画另一根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再分别用 卡纸、铁钉和塑料尺重复这个实验。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提前设计好的表格里。

根据学生们的观察到的结果,将木条、卡纸、铁钉和塑料尺按硬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这样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明白硬度较大的材料能在硬度较小的材料表面留下划痕。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怎样知道哪种材料硬?经历“问题——假设——实验——证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

“我们周围的材料”这一单元,它以材料的性质为研究主题,以常见材料做为主要的观察研究对象,教材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逐步深入地展开观察研究活动。除了要力求达到教材教学目标外,更深层次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今后能学着像掌握“材料的性质”单元一样,通过观察、实验和比较,去认识它们,并围绕着一定的主题不断提出一个个新的、值得研究的、自己能研究的问题通过自主研究活动获取相关知识,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让每个学生参与实验操作活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善于指导学生实验的安全,又要善于引导学生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还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并能提出新的可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3.在动手制作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制作是学生科学探究的手段。实验教材安排学生动手制作活动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制作就三年级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难点,因此,每次制作前,教师都要安排有观察活动。例如,制作一个小天平称量空气的重量,首先让学生知道天平在静止时要平衡。教材讲述了制作小天平的方法和步骤;首先在一根细木棍上用尺子确定一个中心点,并作上记号,再在细木棍中心点的两个侧面按上图钉,最后拴上线即成。教师把学生分成三组:即一组准备木棍,另一组准备图钉,最后一组准备尺子和线并负责组装天平。教师把提前准备好的气球充上气,让学生用自己制作的天平称量空气的重量,使学生不但动手制作了天平,而且还证明了空气有重量。教材安排课堂上自制天平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天平的原理,并用之证明了空气是有重量的。由于课堂活动空间有限,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去设计制作各式各样的天平,并要求尽量制作的精确一些,才能称量质量很轻的物质。为了鼓励学生,作品还应在班级举办一次展示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制作热情,让学生体验和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制作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8篇: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体验学习 小学科学教育 研究

《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体验性要求的学习目标,从三个层次(经历、反应、领悟)强调科学学习的体验性、过程性,强调直接经验的价值和意义,要求学生能进入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学习,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的内心感悟。这种课程观要求教师和学生形成的“学习共同体”探求新知识,将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个因素整合的一种“生态”系统。

一、体验学习及其理论

1.体验学习的内涵

体验是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关系状态,是主体体认、把握世界的一种动态的认识活动。教育学意义上的体验既是一种活动,也是一种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亲历中获得的相应的认识和情感。

体验学习是指学习主体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观察、实践、交往,对事物、符号、情感的感知与内省体察,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包括认知、习惯技能、情感态度等的明确知识或默会知识。

由此可看出,体验是学习的基础。学生要探索并且反思的并非简单的体验,而是丰富的、结构性、具有新意义的体验。学生必须投入到体验中,并且反思发生了什么?它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身、脑、心三者的有机统整是体验运行与产生的必要条件,因为仅有“以身体之”那是经历,仅有“以身体之,以脑思之”那是经验,惟有“以身体之,以脑思之,以心悟之”才是体验。

2.体验学习的理论依据

(1)体验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的过程。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必经阶段,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让学生还原于生活,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加深对理性认识的理解。没有体验,感知就不会深刻;没有体验,就不会有自我构建;没有体验,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没有体验,就不会有创造的发生。

(2)体验学习符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教师加强对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学懂、会用。

(3)体验学习符合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由不知发展到知的一对基本的矛盾关系。丰富的直接经验,有利于理解间接经验,体验学习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直接经验。

(4)体验学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学生既是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体验”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二、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体验学习及其开展

1.小学科学教育中体验学习的开展

体验学习作为一种学习论,其所强调的主体性、情境性、行动性、反思性等特点与小学科学课程的理念相契合,特别是体验学习圈所呈现的程序化、科学化的学习过程,为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提供了可行的操作范式。

(1)明确小学科学教育中体验学习的类型。“体验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主要类型如表1。

(2)注意小学科学教育中体验学习活动过程的衔接。小学科学教育中体验学习的实践形态主要包括做中学、服务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在这几种形态中,做中学、研究性学习、服务性学习是经验学习的基本存在形式,反思性学习是经验学习的优化形式,开展这些体验学习活动,一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二要注意学习活动过程的衔接。

① 活动目标的衔接。进行体验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能否获得符合活动要求的体验,因此,教师应做好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设计科学合理的活动目标,并在开始上课时就清晰地传递学习目标。

② 活动内容的衔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加强活动内容的关联,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体验。

③ 活动方式的衔接。在体验学习活动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共性和相似性,在采用一定的观察、实验、参观、调查发表和议论等方式时要加强他们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各种活动方式。

④ 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的衔接。校内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都可以作为体验活动的场所和资源,教师在运用体验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时,不仅应考虑活动的难度和深度,同时应加强活动场所和活动形式之间的连接,课程内容与先前的教或学相联系,做到“前面活动是后面活动的基础,后面活动是前面活动的升华”。

(3)把握小学科学教育中体验学习成功的关键。将体验学习应用于小学科学教育的成功因素关键在于教师要创设一种有意义的情境,并且引领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积极体验。基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模型,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可构建如图1体验学习的模式。

第一环节:认识体验阶段。在情境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注重典型性,精心选取典型性材料,吸引学生,培养其参与体验的兴趣,诱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可合理地运用实物展示、视频感染、图像或者媒体直观教学、多媒体模拟甚至直接设置疑难问题等方式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借此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刺激,使之进入所创设的特定氛围中,让学生在体验中产生一种无意识和不稳定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触动自己的情感之弦,产生各自的认知冲突。

① 创设真实情境,构筑学生的真实学习体验。譬如,在校园里,通过观察蚂蚁的觅食行为,学生获得关于蚂蚁行为的第一手知识。蚂蚁可以通过嘴里分泌的一种蛋白来相互交换信息,向前赶路的蚂蚁总会和返回的同伴接吻,原来它们是在说话。

② 采用情境模拟,丰富学生的类真实体验。一是情境仿真,它是指人为地创设某种高度类似真实世界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这种情境中的活动而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 鱼 》这一课时,教师可为学生提供鱼缸、小金鱼、放大镜及一些辅助材料,让学生分组去自由地观察研究。面对鱼缸里的小金鱼和桌子上的放大镜,学生忍不住用手去拨弄,用放大镜去观察,自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了。二是角色扮演。例如学习水污染治理时,可让学生扮演市民、企业家和政府官员角色,分别发表各自对水污染治理的不同立场和意见。

③ 运用观察学习,增加学生的替代性体验。例如《 生态平衡 》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在观看影片中学习生态知识,体验生态失衡的不利一面。

第二环节:反思观察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结合教育情境和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富于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体验,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问题要有针对性,目的明确;同时又要有启发性,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难易适度,循循善诱,步步深入。

例如观察“涂在黑板上的水迹逐渐干了”现象,提出“涂在黑板上的水到哪里去了?”进而研究《 水到哪里去了 》;观察“不倒翁摇摇摆摆却不倒”的现象,提出“不倒翁为什么不倒?”进而研究《 怎样使物体放得稳 》;观察“鼓发出声音,鼓面上的米粒在跳舞”的现象,提出“声音的产生跟米粒的跳动有什么关系?”进而研究《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这些认知冲突,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制造一种“不协调”的状态,去激发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产生迫切需要提出问题的心理。

第三环节:行动体验阶段。在学生的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是一堂成功的探究实验课的骨架,而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深入思考和动手实验则是课堂的血肉灵魂,只有两者相互依存才能达到优秀课堂的境地。

① 教师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先行实验,以保证实验的效果和安全,同时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 我们的营养 》就应确定用“实验法”来检验;《 蚂蚁 》一课,选择观察法比较好,《 水温的变化 》需要温度计来进行测量和统计;当然有些内容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例如《 我们周围的土壤 》,既要用到观察法、调查法,还要亲历实验过程、查阅资料法等。

② 在学生实验开始前,对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依据的原理、仪器设备安装使用的方法、实验的操作过程等,通过讲授或示范作充分的说明,以增强学生实验的自觉性。例如,应该用灯帽盖灭,不允许采用吹灭的方式灭灯;闻液体的气味时要用手轻轻在瓶口扇,用鼻子闻,不能把鼻子凑到瓶口闻;试管加热时怎样安全操作等。

③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小组实验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亲自动手;教师要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态度和方法的教育。

④ 实验结束后,由师生或由教师进行小结,并由学生写出实验记录。

第四环节:抽象概括阶段。教师对待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个性化感受应持宽容和开放的态度。当学生充分发表完自己的体验和看法之后,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采取小组讨论、班级辩论、成员评议等方式进行探讨和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的探讨和交流,才能集思广益、相互启迪、开阔视野,实现体验从感性向理性高度的升华。

小学科学课要采用多样化的形式进行探讨和交流。例如,教学《 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一课时,让学生观察把水和食用油分别滴在玻璃、蜡光纸、报纸上,如果让学生口头表述,学生很难准确描述,这时让每个小组把观察到的画下来,然后把记录纸贴到黑板一起展示,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水滴较圆,而食用油滴较瘪;对物体的一些特性,(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物体的导电性,天气的变化等)可以用符号来表达。在交流中探索,让每个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

第五环节:行动应用阶段。科学教育中不能只停留于学生的即时体验和感悟,而应引导学生在体验和交流后进行评价和反思,将体验和认识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实现对体验的超越,完成知识的内化,并使之成为一种心理动力和行为的价值尺度去指导学生的践行。

例如《 蜗牛 》一课,学生探究了蜗牛的食性,组织了蜗牛爬行比赛后,学生对蜗牛产生了兴趣。有些学生提出要继续饲养蜗牛观察它更多的生活习性,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延伸,相信在课后饲养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关于蜗牛的知识。为了更加有效地落实延伸与拓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按制定的实验计划坚持做下去,观察并做好研究记录;教师做好方法和技术的指导,做学生探究的坚强后盾;确定一周召开一次汇报会,交流探究情况,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这种模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突出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为过程的学习方式,使概念原理在头脑中的记载或呈现方式除了有清晰的语言表征,还具有丰富的动作表征和情节表征,能形成理性和感性相和谐的认知结构。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教育中,各环节往往会重复出现,不同环节之间也常常彼此结合,共同构成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某一具体部分。

三、小学科学教育中开展体验学习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体验学习的特点就是重视过程和情感,而在活动设计中,既注重个体的体验,又强调与人交往和合作,故要在潜移默化中科学地实现体验学习。

2.可操作性原则

由于小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体验学习更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其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适用于这种学习方式。首先,对学问性知识来说,教师的讲授显得更为重要,体验学习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加以运用,它更适合于综合性、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因此,根据科学学科特点,选择体验学习方式将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其次,体验学习对教育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时间、空间方面需要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再次,运用体验学习方式进行教育对科学教师是一大挑战,科学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科学、教育理论素养,更要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知识,这样在教育中才能得心应手。

3.有效性原则

体验的设计和完成需要很长的时间。要进行一个完整的体验过程,首先,需要对情境的精心设计,哪些因素是有教育意义的?哪些因素是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如何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身心发展阶段的素材?以及实验材料的充分准备,有时还需要准备场地或者联系社会人员等,这些做下来就延长了体验学习的时间。其次,要完成体验学习,精髓在于学生的反思,给予学生反思讨论的机会,无疑又延长了时间,如果缩短时间,则反思不够,体验不深,达不到体验的目标。所以需要科学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现有体验基础和将要发展的体验状态,提高教育效率。

4.多元评价性原则

最好采用质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对体验学习的评价方式有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

第9篇:大科学实验观后感范文

关键词:科学探究;观察能力;科学本质观;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11-006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11.023

化学新课标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八个过程。在高中化学中科学探究主要是以化学实验探究为表现形式,而化学实验探究是指探索研究对象的未知性质,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哪些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的一种实验,其特点是根据实验的目的,利用已知的、外加的因素去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探究,研究实验对象,看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出现什么样的现象,产生怎样的结果等等。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科学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是有其本质性的不同的:

所以,要提高中学化学教学中科学探究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必须重视研究过程为探究目的的学习过程。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例谈科学探究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以有效提高学生实验观察能力为探究目的的科学探究策略

探究实验例1:铝片和下列试剂的反应

解释:HCl中的Cl-可以破坏铝表面的致密氧化膜,使H+与Al接触反应生成H2

观察是一种通过各种感觉器官主动摄取感知材料的知觉活动,良好的观察能力是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的思维品质。因此,教师要有步骤地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和训练。首先,培养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和敏捷性。其次,教师要精心设计观察程序,培养学生观察的整体性。以上实验列表就能充分反映出这一点。第三,教师要重视对实验内容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的理解性和选择性。第四,教师要将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提高学生观察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化学实验的观察不能仅仅局限于实验中所能直接感知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对感知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二、以有效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探究目的的科学探究策略

探究实验例2:Na2O2和H2O反应产物的判断:

实验现象:产生气体,反应放热,滴有酚酞的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科学思维能力即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人的天性对思维能力具有影响力,但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对思维能力的影响更大、更深。思维能力的训练主要目的是改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要能实际训练中把握住思维品质,进行有的放矢的努力,就能顺利地卓有成效地坚持下去。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有效提升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首要的任务就是摆脱旧有方法束缚,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结论,反映出独创性,按照这个新的思路对学生进行思维方法训练。其次,把所有感知到的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显示出它们的共性和本质,这能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对某个设想进行严密的思考,在思维上借助于逻辑推理的形式,把结果推导出来。因此我们要教育学生,每当观察到一件事物或现象时,无论是初次还是多次接触,都要问“为什么”,并且养成习惯;每当遇到实践中的问题时,尽可能地寻求物质内在的规律性,或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变换观察同一问题,以免被知觉假象所迷惑。最后我们可以借助学生团体,借助大家的思维彼此交流,集中众多人的集体智慧,广泛吸收有益意见,从而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

解释:当甲烷与氯气的体积比为1∶2时,发生的不再是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而是甲烷与氯气的相互置换反应了,这时,甲烷中的碳被氯气置换出游离态的碳了,这是物质的量变引起反应的本质变化的很好例证。

科学本质观是人们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它通常是指科学知识的本质和促进科学知识发展的内在价值观和假设,因此科学知识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猜想的知识,它是大胆的假设,它对科学课程和教学带来巨大的影响,甲烷与氯气的反应遵循量变质变的规律,倘若我们认为甲烷与氯气的反应仅仅是取代反应的话,那么我们就很难知晓它们在1∶2情况下会发生爆炸这一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发生恰恰需要我们有一定的猜想和大胆的假设,这样便还原出科学的本质观,这也是学生终身所应具备的一种认识能力。

四、以有利于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为探究目的的科学探究策略

探究实验例4:人教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问题:1. 铜与浓硫酸反应后的溶液为何没有看到我们期待的蓝色?

2. 反应后的溶液中为何有白色的晶体出现?

3. 反应后的溶液要稀释要注意哪些问题?

4. 反应过程中我们在试管内壁发现有少量的黑色固体物质出现,请你推断可能的物质是什么?说说推断的理由。

设计铜与浓硫酸反应探究实验后的几个问题,主要是要打破教材中铜与浓硫酸反应先入为主的验证性实验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因为科学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无法预料的,人们在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细心观察,充分应用已知物质的性质去揭晓物质世界的丰富内涵,这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这样我们对化学或科学就有一种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而科学态度则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科学精神必须具备探索、创新改革、虚心接受科学遗产、严格精确的分析、协作、民主、开放、实践、批评和拒绝功利思想的精神。这些精神我们必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生的心灵之中。

参考文献

[1] 陈茂林.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丛书—实验与探究[M]. 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邵霞. 培养中学生化学学基本观念的实践研究[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 王文林. 中学化学知识探析与实验研究[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