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

第1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那么,写人记事类文章究竟该如何教学才更有效呢?下面就以《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教学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一、以事情为主线,梳清文章条理

写人记事类文章内容浅显、语言直白、结构清晰,相对来说,学生也喜欢阅读,容易理解。所以在组织教学时,教师无需对文章结构、层次条理、题材特点等作太多的分析。完全可以“去枝斩杈”,在学生自读后并对文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开门见山地展开对人物及事情的教学。

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课,教师可以先给予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和文本第一次对话,然后以“课文重点讲他们的几次见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帮助学生梳清文章条理。但要注意,这个环节的教学不是孤立地为分析文章条理而抛下问题的,而是为下面的“三次见面”作铺垫的。因为“三次见面”中有大量的人物描写,可以从他们不同时期的表现来探讨其特点。这样教学,可以充分地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所以是科学的、合理的,也是更有效的。

二、以人物为中心,解读追求立体

写人记事类文章重在对人物的理解,这一点无可厚非。首先,对人物的理解不能像观看战争片那样,用好人和坏人来定位剧中人物,应该追求立体丰满。因为很多时候人物是多重的、复杂的,甚至有着阴和阳的双面性。比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典型,他既有伟大的一面,又有平凡的一面。文章旨在从人文、多元的角度看待这个人物,教育学生既不要盲目崇拜伟人,也不要因为他们有不如常人的地方就鄙视他们,而应该用一种常人的眼光平视他们,接纳和包容他们的不足,将他们当成我们身边的普通一员来对待。

其次,文本本身的教学也应追求立体丰满。在处理这篇教材时,不能简单围绕“爱因斯坦是伟大的人吗”这个问题组织教学,仅仅停留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上。在课堂结尾,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爱因斯坦为什么愿意与小女孩相处?以此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懂得友谊的建立基础,那就是真诚、平等。这样解读,可以将教材的内涵往纵深处挖掘,使学生的思想更深邃,思维更开阔,也使课堂教学更加饱满、厚实。

三、以对话为重点,朗读训练扎实

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对于写人记事类文章,在指导朗读训练时,应该根据文章对人物刻画的特点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千万不能面面俱到。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文章中,对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两个人物进行刻画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量的语言描写,这是指导学生朗读的闪光处,也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地方。

那么,对于对话朗读训练,我们应该提出怎样的要求呢?我认为,不可单纯地靠朗读技巧的传授来指导。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说过:“朗读就是说话。不要朗读一个样,说话又是一个样。”所以,人物对话训练更应生活化,应要求学生像自己说话那样去读人物的“说话”,把自己融入其中,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文中人物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话,身临其境地读出画面,让文字自然地生动起来、鲜活起来。

四、以学法为目标,读与写相结合

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表达。”对于这篇课文,就是要让学生掌握写人记事类文章的写作方法,从而在学生自己创作文章时能灵活运用,从文章的立意、语言的表达、人物的刻画等多方面构思,写出较高水准的文章。当然,我们在指导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地要求学生仿写,而应该截取文章中描写最成功之处,引导学生总结写法。

如《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课中,对人物的外貌描写就非常成功,简简单单、寥寥几笔,即将一个不修边幅、不拘小节、邋邋遢遢的爱因斯坦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有意识地设计这样一个训练的环节,让学生抓住特点进行人物外貌的仿写,学生不一定非写不可,也可以动口说说。假如能这样长期地训练下去,我想学生对这类文章定会把握得当,写作水平自然而然也会提高。

第2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老人的指导引起了我的思考,广场上,人们希望通过线绳放飞一只只风筝,而课堂中,我们不也希望通过这一堂堂的课,放飞那一只只“风筝”吗?

一、 巧借东风――以“课标”为本确定教学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标”,就是“磨刀”,是把力气用在了“刀刃”上。只有加强“课标”的研读,确定恰切的教学目标,教学效能才能彰显。曾经听过两节《小露珠》一课的教学,两位老师分别在二年级和三年级执教,由于学段不同,教学的目标也就不一样了。其中有两个关于“朗读”的片段:

二年级:同学们,小露珠真可爱,不仅小动物喜欢她,连植物也很喜欢她呢!读一读课文第6自然段,看看有哪些植物喜欢小露珠,把句子画出来。

三年级:同学们,多么可爱的小露珠呀,小动物喜欢她,植物也很喜欢她呢!默读课文第2~6自然段,看看都有哪些小动物、植物和小露珠打招呼了?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默读的时候不要出声、不用手指着读。

“课标”中关于阅读中的“读”有以下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默读。第二学段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两节课中教师尊重了“课标”的要求,充分考虑了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自己的教学有目标、有方法、有效益。

二、 善于放线――以学生活动为本展开教学

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场所,是体验情感的场所,是感悟中华文字魅力的场所,更是人性飞扬的场所。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就要从钻研教材走向研究学生,使课堂教学聚焦于学生。

1. 设置合理情境,创设主动参与的氛围。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教师则更多地成为了课堂情境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优于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创设合理的情景,鼓励学生演一演、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在实践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以《欢乐的泼水节》一课教学片段为例:

师:同学们,要去参加泼水节了,你要带哪些东西去呢?

生:桶、瓢、盆。

师:对呀,你们看,这就是桶,这是塑料桶,可是在很久以前,桶大多是用木头做的,所以是木字旁,而且桶一般都有个把手可以拎,所以文中说“提着桶”。

……

师:来,一起来读一读这几组词,(出示几组词语)能换个动词吗?

生:不能,因为工具不同,所以用的动词也不同。

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老师正是充分关注到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创设合理情境,紧紧抓住课文中动词的特点,探寻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让学生感受到了文章遣词造句的准确性。

2. 鼓励质疑问难,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善于运用文中的空白点、矛盾点,鼓励质疑问难,以疑激思、以疑激趣。例如,《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学们好好地默读课文,爱因斯坦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生答略)

师:你找到了小女孩、小女孩的父亲以及爱因斯坦的语言及心理描写,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你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呢?

生: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小女孩、小女孩的父亲和爱因斯坦的看法各不相同,为什么?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师:是呀,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学习。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要阵地,无论是教师的导问,还是学生的质疑,都应该建立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力求每一处的导问、质疑都能恰到好处。

要使课堂教学有效,还要注重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的讲要科学、要艺术,要讲得生动,讲析简明扼要,点拨到位;讲得生动,讲析中要有知识的厚度、文化的厚度;要讲得细腻,条分缕析,力争精要;要讲得精美,意境开朗,生动简明。只有在关注学生学的同时,发挥教师“导”的作用,这“风筝”才能飞得高,飞得远。

三、 精于收线――以学生发展为本进行评价

如果说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的话,那么课堂教学永远不可能像教案设计那样一帆风顺。由于参与课堂教学的个体的特殊性和群体的多样性,造就了课堂教学生成性。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从掌控学生,走向成长引领。在这一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评价尤为重要。我们要“关注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如可以于“愤悱”时进行评价,于“众说纷纭”时进行评价,于“似通未通”时进行评价,于“出现偏差”时进行评价……以《三打白骨精》一文教学为例,有学生认为白骨精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化,摆脱了孙悟空的追打,这叫“聪明、化险为夷”。这样的认知,显而易见,已经出现了偏差,此刻作为老师,我们可以这样来引导: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白骨精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变化模样吗?为什么孙悟空要打白骨精?

生:白骨精是为了吃唐僧肉才想了这么多办法的,而孙悟空要打它就是为了保护唐僧。

师:对呀,为了吃唐僧肉而想办法能叫“聪明”吗?你能换个词语吗?(狡猾)那为了吃唐僧肉而逃跑能叫“化险为夷”吗?

生:不能。

师:是呀,同学们,我们在用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境的恰切性。

其实评价的方式是多样,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第3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好的导语能让学生思维聚集,能给学生启迪,提高思维积极性。好的导语能够营造合适的情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持续性的作用;好的导语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好的导语能吸引学生关注的目光,从而唤起他们探求未知的欲望......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法。

1 故事导入,激发想象

衡量一节课导入的好坏,主要看它是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导入能够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教师如果在课堂中根据学生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导入课文,这必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教《三顾茅庐》时,教师先讲了诸葛亮的鹅毛扇:学生对这个故事非常感兴趣,对里面的主人公诸葛亮有了强烈的探索欲,这时再进入文本教学,学生带着好奇感很快进入文本,在欢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情感与知识的最佳状态。当然,导入的故事一定要跟课文有一定的联系,这样才能使学生从动人的故事情节中过渡到课文中来,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2 媒体导入,景真趣浓

通过观看优美的画面,赏听悦耳的音乐,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以音乐为例,教师使用音乐时合理恰当,学生在乐曲所营造的氛围中享受音乐、感受文本,这样的教学效果会更好。例如,教学《黄河的主人》时,先让学生欣赏一首有关黄河的歌曲《黄河船夫曲》,告诉学生有着这样一批人,他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同时,同时对这黄河的主人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是如何成为黄河的主人?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真正的“乐”学。

3 介绍作者导入,感悟心灵

现阶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种介绍作者导入新课的做法还比较少。但是,了解作者却也是快速找到课文解读切入点的一种有效方法,正如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在了解作者的同时,对课文的整体基调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运用有关作者知识导入,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独特的人格魅力,使他们对作者产生仰慕崇拜之情,有利于激励学生奋进,也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学习课文。 课堂的导入让学生先了解作者,了解他的身世际遇,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比如在教学《番茄太阳》时,笔者首先介绍了作者的生平,让学生知道作者当时的生存状态,体会作者的心情。一个身有残疾的人面对社会已经失去信心,当她一再逃避时,一个有着灿烂笑脸的人出现了,她会给作者带来怎样的变化呢。学生在沉痛的心情下进入文本,一起去感悟作者多变的心,感悟小女孩的美好心灵。

4 设置悬念,刨根究底

好奇心是推动孩子求知的重要力量。少年儿童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在遇到矛盾,对问题产生悬念时,大脑便会出现特有的兴奋,于是他们会积极思考,千方百计地去探索其中的奥秘,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针对教材的关键、重点和难点,巧妙设疑。语文教学重在“悟”字,在读书中悟,在对话中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学生既要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实实在在的文本,既要感悟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感悟文本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一课时,可以抓住 “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这一研究主题,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人物对话,在思辨中感悟人物品质,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课后练习第5题:讨论一下,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说说理由。然后明确本课的研究主题是“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最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找文中小女孩的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读懂人物语言。“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这是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以此研读文本,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生目标明确,以最直接的方式进入文本研读。疑问让学生有了探究欲望,疑问让学生有了创新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疑则思,进而解疑”,学生逐渐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5 复习导入,温故知新

第4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真学课堂; 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B-0084-01

近两年来,“真学课堂”的概念深入人心,引发了教学改革的新高潮。在真学课堂上,教师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的教学不是“演戏”,而是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掌握知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让语文学习回归本真,让语文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大舞台,呈现无尽的精彩。

一、智慧阅读,健全人格

朱永新教授提倡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要引领学生智慧阅读,激发学生创造性阅读的兴趣,培养健全的人格。在真学课堂中,学生的阅读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也是为了引导学生超越知识,走向智慧,获得真实的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自主阅读的权利,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

例如,在教学《秦兵马俑》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句,主动体会文本中的重点内容,也就是秦兵马俑的特点。通过学生精读文本,探讨交流,总结出秦兵马俑的突出特点是“规模宏大,种类繁多,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近文本,获得感悟。如在本文第十段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读课文,找到文本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抓住文本中对其神态的描写,重点分析其细腻的手法和独具特色的句式特点,这样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文本的语言之美。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抓住文本后面的名人名言,让学生在感悟名言警句的深刻内涵以及教育意义的基础上感受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提高想认识,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抓住文本中重点句子和有深刻哲理的句子引导学生重点体会,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学生走近文本,自主体会,这样的阅读才是智慧的阅读,不仅让学生掌握了知识,而且形成了健全的人格。

二、创新阅读,自主探究

小学阶段的“真学课堂”,要实现学生的创新阅读,在创造性阅读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要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实现个性化解读。

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表现了爱因斯坦一心扑在研究工作上,而忽视了生活细节的平凡和质朴,表现了他对孩子们的关爱,喜欢以一颗童心和孩子相处的性格特点。这样的文章对小学生来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让学生读懂文本,感悟其中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表现爱因斯坦前后变化的句子,这样的问题设计让文本解读变得简单,学生很轻松就能找到“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以及“他整个变了一个人,按小姑娘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的”,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表现了爱因斯坦的什么品质?”通过这样的层层深入,学生自然容易掌握爱因斯坦宽广的胸襟和认真的工作态度,还看到了爱因斯坦对孩子的关爱。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将问题进行简化处理,以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创新阅读,层层深入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提高了学生深入文本学习的能力。

三、真实互动,激活思维

在以前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有些看似热闹的互动活动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因此,语文教师要在真实课堂的背景下真实互动,使之落到实处,获得深刻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苹果里的五角星》时,教师将教学目标预设为在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其中的重点词语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经过学生阅读文本,对“循规蹈矩”这个词语的理解不够透彻。于是,教师让学生自由结组,准备了刀子和苹果,然后让学生展示一下平时都是怎样切苹果的。让同学意识到这样“循规蹈矩”的做法是看不见五角星的,那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们发现五角星呢?在教师的提示下,有的学生横切苹果,果然看见了五角星。这样,通过师生的互动操作,使学生的认知得到了深化,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只追求形式的热闹,而要用真实互动的形式,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创意阅读。

总而言之,真学课堂,就是让学生说真话,获得真实的体会,这样才能让学生智慧阅读,创新阅读,在真实互动的过程中实现学生的深度解读。真学课堂,出彩阅读,让语文课堂成为别样的风景。

参考文献:

第5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关键词】教学细节 有效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细节”顾名思义,是在教学中一些不易察觉的细末之处、关键之点。教学过程是由一连串的教学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折射出其教育的理念、智慧,决定课堂效率和质量。杨再隋教授言:“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关注细节,就是追求教学的智慧化、合理化、精确化,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追求的品位。

一、解读教材,为有效课堂夯实基石

有效的教学设计对一节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弄清楚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是新课改实施前后都一直遵循的原则,与此同时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设计还应该有更深层次的解读。新课改首先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调合作与探究,相应的这一思想也必须在教学设计中也有所体现,但这种教学设计切忌流于形式,要想真正达到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简单表面上活跃的课堂就能达到的。在设计教学时,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突破、重组、整合,而是蜻蜓点水般顾及所有细节,表面上看起来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时间把握充分,但实际上重点却不突出,主次也不分明,导致眉毛胡子一把抓,使学生不得要领、云里雾里,效果适得其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弄清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特点,明确教学的目标,理清教学的思路,选择最简单的、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有了这样的设计,教师走进课堂,才能任务明确、思路清晰;才会底气十足、胸有成竹;才会操纵自如,效果显著;这样学生听起来轻松,嚼起来有味,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深深的魅力。这一有效教学的实现来源于重读过去的课堂教学反思和教材的认真梳理。

例如,在教学《鸟语》一课中的“从忙碌终日的燕子那里,我认识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整齐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纪律的重要;从搏击风雨的苍鹰那里,我学到了顽强、勇敢的精神……”一句时,我让学生进行句式的训练:“从反哺母亲的乌鸦那里,我―――― ;从反复学飞的小鹰那里,我――――;从捕捉害虫的啄木鸟那里,我――――。接着让学生自主练习,从――――那里,我――――。”这样的训练让孩子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把对文本的理解与自己的感受融为一体,并把真实的感受表达了出来,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也提高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二、激活思维,为有效课堂添砖加瓦

有效的课堂,必定是思维涌动,身心投入的课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除了认真研究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外,还要注意提问的设置。在备课时教师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出发,设计精当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保持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首先,问题的设置应注意体现教学目标。体现紧扣教学内容的中心环节,注意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中,课堂伊始,我抛出了一个问题:“普罗米修斯”是一个怎样的神呢?让学生默读感悟,先从整体上认识普罗米修斯。接着,让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品读理解。如,圈出描写普罗米修斯的动作、语言的词语和句子,体会他的勇敢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读读体会,学生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其次,问题的设置应富有启发性。适当的难度,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目的。如果设置的问题过于容易,则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达不到思维训练的作用。反之,如果设置的问题太难,学生回答不上来,就可能挫伤他们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所以,问题的设置要尽可能具体一些,难易要适中。如在《荷花》一课的教学中,课文介绍白荷花的千姿百态,用“有的……有的……有的……”排比句分别描绘荷花刚开时、全开时、未开时的三种状态。教师多媒体及时呈现画面,便于学生想象和感悟。学生通过图文结合,自己学会品词析句了。接着,教师提供一组形态各异的白荷花图片,让学生观察,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态,你看到了哪些姿态?”学生的发言思路清晰、语言具体生动,还用上了课文中的词句,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进一步训练和提升。

第三,问题的设置应由易到难、层层推进。例如:在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时,我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小女孩的父亲认为爱因斯坦是怎样的人?

②小女孩认为爱因斯坦伟大吗?

③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

学生透过文本,关注生动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会出了爱因斯坦的潜心科学研究、不拘小节;读出了他谦虚、宽容、有礼貌、平易近人、诚实、幽默、知错就改、热情友好、童心未泯……一系列答案。通过读书、思考、交流,学生们走进了生活中的爱因斯坦,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体会到了他的平凡中的伟大,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捕捉生成,为有效课堂插上双翼

课堂教学实际上是师生互动过程,是师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互相影响,以环环相扣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它充满着变化和不可知。任凭课前如何周密的设计,教师总会碰到一些新的“非预设性”的教学问题在课堂上产生,教师不能因为害怕处理而使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或僵局,忽视课堂中生成的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可能给学生探究问题的体验机会,让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使学生感受体验的乐趣和创新的喜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在能力。一方面对于学生精彩的回答虽然无法预约,但是可以捕捉、可以放大、让它作用于全体学生。另一方面必须重视学生失误的或是另类的提法,抓住突破口,故意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及时运用教学机智加以引导,防止生成性课程资源的错失。

第6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斯坦姆傻傻地看着乌龟,陷入了沉思,感到很懊恼,她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其实,不管你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是好意的还是歹意的,在做事关“乌龟”的决断时,都不要忘记听听乌龟的声音,想想乌龟的感受,看看乌龟的举动,思思乌龟的意见。

我们做教师的,做家长的是不是也经常演绎类似斯坦姆的做法呢?事实上,这种现象还是比较多的,也是经常发生的。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在师生关系、家庭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无形中充当了上述乌龟的角色,丧失了话语权,失去了自由选择的机会,而我们的老师、家长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斯坦姆”的角色,经常打着爱心的旗号想当然地在为他们“运作”或“规划”,俨然一个又一个、不折不扣的“斯坦姆”!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邻居家的孩子从小聪明可爱,上小学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极具数学天赋。然而,他的发展并没有按照他应有的成长路径进行下去。由于他的身体发育特别好,上到初二时,身高已达一米八多,他的体育老师及学校领导一下子看到了他在体育上似乎更有前途,更“有利可图”,于是便动员他参加校篮球队。孩子起初怎么也不愿意,体育老师及校领导便又找到其家长,一而再再而三地做工作,不厌其烦地讲了一通“训练不影响学习,甚至还有促进作用”的一番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理论,家长终于被“说通”了。在学校、家庭的联合压力下,孩子不得不“投笔从戎”,不情愿地加入到校篮球队。后来呢,由于孩子对篮球不感兴趣,且对老师、家长的做法有敌对心理,训练不主动、不积极,疲于应付,结果,篮球没练好,数学成绩也直线下降。更为糟糕的是,孩子总是认为自己在浪费时间,成天生活在矛盾、焦虑和苦恼之中,沉默寡言,对数学也失去了兴趣。几年后,孩子在高考中落榜,就连一个专科学校也没考上。没有人知道,他曾经是一个那么出类拔萃的数学尖子,家长对此后悔不已。我想,家长难言的隐痛又有谁知?

在一些人眼里,孩子似乎是永远“长不大”的。他们的行为和选择的目的性和时效性不强,这给了“好事者”以可乘之机。于是,替孩子谋出路,代孩子想办法,为孩子划蓝图的“好心人”越来越多。这些做法,无疑是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扼杀的孩子的兴趣爱好,更糟糕的是,这种“包办代替”还有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己无能、愚蠢的观念,导致孩子自信心不足,这对孩子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爱需要讲方式,讲品位,讲技巧,讲尺度,讲需要。教育的爱,应是以“智慧”做纸张,以“科学”当笔墨写就的美文绝句,教育的爱应使孩子成为高山,成为大树,成为“大写的人”,成为独立的人,成为自由发展的人。那些用“圣人”的作派、“完人”的思维、“强人”的方式去对待孩子、训导孩子、要求孩子、约束孩子,企图通过对孩子施以充分的所谓大爱,来换取孩子的茁壮成长,其结果却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甚至是自食苦果。究其原因,根子出在我们大人身上,出在我们大人的“错爱”上。因为我们在为孩子“规划”时,没有考虑孩子到底需要不需要,到底能不能接受。我们一直以“圣人”的姿态,把自己当做高山,让小草安心依偎,无忧无虑地沐浴阳光、吮吸雨露,以致使孩子丧失了上进心,弱化了自身能力,泯灭了自我。我们一直在为孩子设计“图纸”,规划“未来”,以致使孩子迷失了自我,泯灭了特长。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每个人都有成材的潜力和因子。教育者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成才观、育人观,关注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承认学生智能的差异性,发现、引导、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这种潜力,从不同的角度来教育学生,引导学生,使其朝着合适的方向发展。我们要善于用欣赏、呵护的眼光发现和保护学生固有的每一点潜质与禀赋,帮助他们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发掘自我,展现自我,让他们树立起“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坚强信念,陶醉在成功与喜悦中,让他们拥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健全的人格修养和自信的人生态度,想方设法使他的特长发挥出来。而不能打乱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无谓限制学生的个性特色。否则,我们就有可能糟踏一份智慧、泯灭一种创造、扼杀一个天才,造就一个“弱智”。试想,假使让姚明去举重,让刘春红去跳水,其结果会如何呢?“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替儿孙做牛马”。如果我们能理智地爱孩子,不在孩子面前夸耀自己“无所不能”,不再自诩“舍我其谁”,不把孩子“捧在手里”,不再做“温柔杀手”,不再为“爱心恶魔”,敢为小草,敢为小树,甘为伙伴,大胆地将孩子放进江河湖泊,让他们自己成为生活的弄潮儿,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思维思考问题,用自己的意愿规划未来,用自己的双手绘制蓝图,这样他们就会羽翼丰满,就会满怀豪情地做大伞,做劲松,做高山,做成功者。

孩子的潜能无限,充分相信孩子,视孩子为高山,不“包办代替”,不“越俎代庖”,孩子就会有突兀眼前、顶天立地的形象,就会有“我也行,我能行!”的精神品质,就会有责任在肩的成熟与刚毅,就会有“超越自我,战胜他人”的凝重与激昂,就会有至真至爱的细心与柔情,就会逐步走向尽力而为、尽心尽责的神圣殿堂而义无反顾。因为那弱小的身躯并不缺乏顽强,缺乏的是大风大浪的洗礼和磨难;那清纯的眼神并不缺乏信心,缺乏的是自我锤炼和展现;那稚嫩的胸怀并不缺乏温热,缺乏的是释放的机会和空间。

“捏在手心的一代”、“衔在口中的一代”、“抱在怀里的一代”必然会成为“没希望的一代”、“令人痛心的一代”、“一代不如一代”。但愿父辈师长们不要再无意地扭曲孩子,不再善意地戕害孩子,而是要艺术性地“置换角色”,善于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善于听听孩子的声音,善于尊重孩子的选择,去做“高山”下的“小草”,以“负责任”的希冀、“讲信任”的襟怀、“降大任”的谋略,去强壮孩子理应担当道义的双肩,这样,我们就会减少爱的投资,降低爱的成本,而获得充盈、丰厚的回报,收到“低消耗,高收益”的理想效果。

教育是什么?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地生长过程。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顺应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服从自然法则而来不得半点的浮躁和功利,任何外力试图违背规律地加速这一过程,都会给教育造成伤害,都会给人才培养带来巨大阻碍和莫大损失。教育即生长,生长是慢的艺术。教育不仅要着眼于现在,更要着眼于未来,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为师者,我们永远只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我们没有理由闯入孩子的“精神世界”里指手画脚,我们该多想想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一位教育家说:“你必须好好地了解你的学生之后,才能对他说第一句话。”而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还没有了解学生的时候就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基于主观臆断的越俎代庖,永远是“教育爱心”身上的一块赘肉,必须对其“手术”,进行“减肥”,必须有意识地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孩子的能力。

鲁东大学教育系张香兰博士指出:父辈师长们应该下得了决心和狠心,不包办代替,不扼杀孩子的能力。把溺爱进行到底,这不是爱,这是害,是把孩子提前往畸路上推,往坟墓里送。溺爱是在剥夺孩子自身培养锻炼生存和发展能力的机会,这是父辈师长们孩子的“伟大”犯罪。溺爱的结果,就是使孩子性格脆弱、意志力不强、认识狭隘、经不起生活的磨难。

孩子不是依靠成人塑造,而是自己创造自己;孩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自己成长锻炼起来的。真正的教育,应该是由孩子自己来完成自我创造,成人只是创造环境,引导、协助孩子。孩子自己会做的事,应该做的事,就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发现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在成功中找到喜悦与自豪,在失败中找到经验与教训。作为家长和老师,不妨都懒一些,不妨“大智若愚”一些,把生存权还给孩子,不要对孩子过度关爱,尝试一下无为而治,让他们敢于独立地闯世界,学会锻炼自身的勇气,让他们自己做主,自我发展,形成自律、勤劳、负责的能力和品质,开发他们的内在潜能,教给他们竞争的意识 增强孩子对失败的承受力,失败乃成功之母 多给孩子一次机会 给孩子挑战自己的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让他们学会生存,学会负责,学会创造。

第7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一、利用人物语言欲言又止的空白部分探究

人物语言展示人物的性格,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同时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露,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的窗口。为了造成特殊的表达效果,课文中人物描写的语言是不完整的,有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空白,巧设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如:教学苏教版11册《爱因斯坦与小女孩》小女孩二遇爱因斯坦时说:“我父亲说你是最伟大的爱因斯坦……”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上下文及凭借课前收集的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设计问题。

师:父亲可能还说些什么呢?

生:我女儿真是太幸运了,竟然能遇到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生:女儿下次如能再遇到他,可不要忘了请教他一些科学问题……

生:你错过机会啦!其貌不扬却有满肚子学问你可不能小看哟。

生:你知道吗?他的相对论……

……

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交流,借空白设疑,激起学生求索欲望,让学生深入文本去释疑,调动学生思维火

花,往往会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利用文本中人物动作行为的空白部分探究

作者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时,一般为了突出重点,做到有详有略,往往对相关情节作技术处理,因此常留下空白部分。在教学时可值得我们去探究。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人教版12册,由于情节安排的需要,作者共写了五次擦火柴的幻景。教学时我们完全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师:“请同学们细细读课文,如果小女孩再擦一根火柴可能会看到什么?”

生:小女孩又一次擦亮了火柴,这一次他看到了爸爸,他正坐在桌旁替小女孩夹菜,爸爸是那样慈爱,屋内是那样温暖。……

生:小女孩又擦一根火柴,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个洋娃娃。这个洋娃娃和隔壁富商女儿的一模一样,瞧它正朝着小女孩眨着眼睛呢。他伸手去拿,火柴熄灭了……

生:小女孩又擦着了一根火柴,眼前又出现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红红的蜡烛,美丽的圣诞树,树上挂满了渴望的糖果……

师:我们再读读安徒生爷爷写的部分,再读读你们写的部分,能否加到文中去?(生读大约5分钟)

生:不能加进去,加进去好像不通了。

生:加进去好像有点重复了,课文好像有点罗嗦了……

师:是呀,并不是所有的材料都能加到文中去的,有时候还需要注意选择最能表现人物思想的材料。

阅读理解是一项创造性的感知活动,感知的过程离不开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参与,更需要通过想象去填补和完善文本中的意义空白,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利用人物情节的空白设疑,往往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会使读者产生心理共鸣。学生在创造性的“补白”过程中,对文章的感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不仅大大地丰富了课文的内涵,而且也深刻地领悟了文章的主旨。

三、利用文章中人物心理描写的空白部分探究

作者在描写人物心理时,有时为渲染某种气氛给读者留下悬念,会采用欲扬先抑、跳跃式的心理描法,给读者留下某些回味的空间。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心理描写的空白去指导学生阅读、品味、探究,去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与作品人物产生共鸣。如教学共教版第10册《半截蜡烛》“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同时意味着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作者有意通过伯诺德夫人的心理描写,渲染当时屋内的紧张气氛。“……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里最可怕的东西。”此时此刻也是读者心理最紧张的时刻,然而为了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有意描写当时的紧张氛围丝毫没提起当时人物的心理,给读者留下空白。教师要抓住这个空白,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

师:烛焰摇曳,它为什么成了最可怕的东西?

生:烛焰熄灭意味着情报站会破坏,意味着一家三人生命的结束。

师:再联系前文想一想此时他们心理会想些什么呢?

生:伯诺德夫人可能想情报站、孩子……天哪!

生:伯诺德夫人可以这样想,孩子,娘对不住你们了,该死的侵略者。

生:天哪!这该怎么办才好呢?

……

师:此时此刻两位孩子想些什么呢?

生:妈妈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无能为力。

生;妈妈我不怕……

生:妈妈我们知道早晚会有这一天的……

上例中这种虚实结合的心理描写,往往最能引进读者的心理共鸣,最能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人产生联想。教学时我们不能放过这种机会,让学生从读中体验人物的心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补白”使探究活动渐入佳境,意义创生精彩纷呈。

四、利用最能表现人物品质的空白部分探究

在文本中人物的品质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归纳提炼出来。作者并没有通过直接的语言反映人物的品质。有意留下空白,这就是人物品质空白。课文中的许多“空白”,蕴含着浓郁的情感因素,如果凭借想象之炬点燃情感之火,巧妙地变“空白点”为“燃烧点”,让教师的情、学生的情、教材的情水融,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绽放得更加绚烂,语文课堂就会成为情感流淌的课堂、智慧飞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利用这种空白,指导学生阅读关键句子,探究其人物品质,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探究其人物品质最感人的部分,就是既能培养学生探究性、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同时又能让学生发现美、陶冶美,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积极意义。教师要抓住这机会,进一步探究人物形象,对学生的品质形成,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这样,不仅拓展了文本资源,更开启了学生尘封的心扉,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教育;张扬了学生独特的个性,生成了智慧的言语,使学生享受到创造的乐趣。

五、利用文章情节处“言虽尽,意无穷”的空白处探究

有的文章的情节部分有“余意未尽”的意境,在情节的安排上有许多空白。教学时要抓住这种空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苏教版11册《灰椋鸟》:“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好像互相倾诉着”给读者留下许多空白,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生活、联系课本设计问题。

师:它们想相互倾诉着什么呢?

生:伙计,今天我吃了八条毛毛虫和一些稻谷,现在我撑死了,你呢?

生:我发现去年掏我们窝的小孩今年变样了,正教育小孩要爱护我们呢……

生:我发现楼房越来越高了。

生:这几天热得要命,老百姓正在田里忙着抗旱呢……

利用情节的空白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补白,启发学生深入文本探索课文有价值的情节部分,体会文体流露的意境,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思维,教师不应放弃这种机会。

六、利用学生阅读理解文本出现的空白探究

学生阅读文本是自我感知、自我体验的过程。由于个性及教师授课的原因,授完课后,学生的理解有时比较模糊,对问题的理解依然是空白。教师要利用这种空白,把学生对问题的空白转化为阅读探究的动力。如有位教师在教完《鸟的天堂》后,有位学生提出异议:“鸟是早出晚归、早出觅食的,巴金爷爷第二次是在早晨,怎能会看到众鸟高飞的情景呢?”课堂顿时议论纷纷,“乱”了起来。此时这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

师:从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我知道刚才这位同学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怎么办呢?

生:仔细读书,讨论交流。

师:让我们再次读书,看看书上有没有告诉我们答案。(学生再次读书交流老师的问题,教师参与讨论)

生:这个地方有山有水环境优美,气候温暖食物丰富,所以鸟儿慕名而来。

生:这里的人们保护意识强,不许捕鸟,人鸟和谐发展。

生:森林早晚都能听到鸟的叫声,这棵榕树独木成林,所以早晚都有鸟儿,所以人们能看到鸟儿。

生:大榕树就像鸟儿的家,榕树替鸟儿遮阴,鸟儿捉虫唱歌……

第8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爱因斯坦的财富要与大众分享”

“人们将从网上档案馆认识一个真实、完整的爱因斯坦。”希伯来大学校长梅纳赫姆・本・萨松说,“知识不应该是用来收藏的,而应与大众分享。”

本・萨松透露,首批2000份文件已经放到网上,其中包括著名的“相对论”公式和其它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物理学理论的原稿、爱因斯坦筹建希伯来大学时的演讲稿、爱因斯坦的婚礼请柬,以及他写给病重母亲的明信片等。这些文件被分别收入以下五个目录:科研活动、犹太民族、希伯来大学、公共活动和私人生活。

这并非爱因斯坦手稿第一次上网。2003年,“爱因斯坦文档计划”组织曾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合作,将900份爱因斯坦手稿扫描件在网上公开。在爱因斯坦网上档案馆负责人哈诺赫・古特弗洛罗因德教授看来,如此巨量的爱因斯坦文档将给世人还原一位真实的爱因斯坦。他特别指出,此次公开的部分私人信件和证书能够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私生活,澄清以前的一些误解。

爱顶撞老师的天才少年

很多有关爱因斯坦的读物都说他在中学期间成绩如何平庸,以及他如何靠后天的努力才成为伟大的科学家,此事也经常被老师们用来激励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们。

但事实上情况如何呢?此次希伯来大学上传的资料中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爱因斯坦中学成绩单,成绩显示爱因斯坦一直是一位成绩优异的天才少年。他在12岁到16岁时就已经自学了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在20岁时就开始同那个时代的一些著名科学家通信,讨论一些科学难题。

1905年3月,年仅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量子论,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4月,他向苏黎世大学提交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博士学位;5月完成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独立而完整地提出狭义相对论原理,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百年之后的2005年被联合国大会定为“世界物理年”,正是为了纪念爱因斯坦曾经创造的“奇迹之年”。这个年轻的物理学家,几乎仅靠单枪匹马之力,便让经典物理学大厦轰然倒塌。

但为什么人们会对爱因斯坦的学习能力产生误解?古特弗洛罗因德解释说,因为在中学时,渐渐长大的爱因斯坦开始怀疑权威,他经常在课上挑战老师的观点,也可以说是顶撞老师,加上他对学校生活感到厌倦,于是在16岁时就退学了。当年老师们给爱因斯坦下的结论是他将一事无成,这些误解一直延续到今天。

曾拒绝担任以色列总统

大量的爱因斯坦私信表明,他还是一位关心社会和政治事务的学者,他关注的问题包括犹太人地位、核裁军和巴勒斯坦―以色列冲突等。

“一战”结束后,德国物理学家弗里茨・鲍尔曾指责爱因斯坦去美国为希伯来大学筹款的行为是在背叛德国。爱因斯坦在那封私信中写道:“虽然我承认我有国际化思维,但我依然认为我还有责任为我那些受到迫害和压制的同胞们说话――只要我有能力这样做。这是忠诚而非背叛。”

另外一封首次公开的私信表明爱因斯坦对于巴以冲突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以色列建国之前,爱因斯坦曾给一份阿拉伯报纸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建议应该为实现中东和平成立一个由八人组成的“秘密委员会”,由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中享有威望的医生、法官、牧师以及工人代表组成,双方的各种冲突将通过代表们的谈判来解决。

此外,爱因斯坦还曾拒绝担任以色列总统。1952年11月9日,爱因斯坦的老朋友、以色列首任总统魏茨曼逝世。此前一天,以色列驻美国大使向爱因斯坦转交了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正式提请爱因斯坦为以色列共和国总统候选人。大使说:“教授先生,每一个以色列公民,全世界每一个犹太人,都在期待您呢!”

第9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范文

杨振宁,1922年农历八月十一出生在安徽合肥三河镇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杨克纯(字武之)是安庆一所中学的教员,在杨振宁出生后不久便考取了安徽留美公费生远赴美国留学。母亲罗孟华,是杨振宁第一个启蒙老师,在他6岁之前教会他认识3000个汉字。

杨振宁6岁那年,父亲杨武之获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载誉而归,被聘为厦门大学教授,次年,也就是1929年,杨武之改任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杨振宁随父母搬入幽静的清华园西院19号居住。

从1929年到抗战开始那8年,杨振宁在北京上小学,读中学,在数学方面显露出特别聪慧的天赋,以至于见过大世面、阅人无数的杨武之竟欣然命笔,在其子杨振宁的一张照片后面写下“此子似有异禀”7个字。

二、才华初显

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清华大学南迁至昆明,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成西南联合大学。1938年初,杨振宁母亲罗孟华带着杨振宁和他的4个弟妹好不容易才辗转到了昆明,杨振宁在昆明昆华中学读高中,杨武之开始向他灌输近代数学知识。

杨振宁在昆华中学读了半年高中二年级,就于1938年秋以同等学历的资格考入了西南联大化学系。入学后,发现自己对物理学特别感兴趣,就转到了物理学系。那年杨振宁16岁,是西南联大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

1942年7月,杨振宁本科毕业后,考入国立清华大学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读研究生,1944年7月毕业,获物理学硕士学位。毕业时杨振宁才22岁。同年8月,杨振宁考取了清华大学第六届留美公费生,是物理学门中唯一的一个留美公费生。按当时教育部门规定,“凡录取各生应在原机关服务留待候信”,杨振宁的留待期为1944年秋至1945年夏,整整一年。

在等待出国的这一年,杨振宁在西南联大附中代课,同时教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的数学课。也就在这期间,杨振宁认识了他的学生杜致礼。杜致礼的父亲是鼎鼎大名的杜聿明将军,当时,杜聿明率远征军从缅甸作战归来,担任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

杜致礼是陕西米脂人。“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自古米脂就是出美女的地方。其母曹秀清也是地道的米脂姑娘,当年在榆林师范读书时有校花之称,其父亲又是有名的儒将。亭亭玉立的妙龄少女杜致礼在联大附中简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杜致礼对杨振宁这位才华出众的小老师十分敬仰。虽然二人都很注意对方,但除了课堂上外,二人从无私下接触。

三、见到了爱因斯坦

1945年夏,杨振宁动身赴美,注册为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选择芝加哥大学倒并不是因为它是父亲的母校,而是因为他仰慕已久的费米教授去了芝加哥大学,他非常希望做费米的学生。费米是当时公认的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实验物理学家之一。与杨振宁同时进入芝加哥大学的,还有李政道。李政道比杨振宁小4岁,因为杨振宁读书读得早,所以李政道的班次要比杨振宁低了六七级。杨振宁与李政道成了同学之后,意气相投,志同道合,成了很好的朋友。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一年,于1949年夏去了普林斯顿大学高等学术研究所。不久,李政道也来到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研究课题,很快合写了两篇统计物理的论文。第二篇论文的结论,后来被称为单位圆定理,在统计热力学中成为一个经典性的发展。

杨振宁、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等学术研究所时,曾与世界物理学巨匠爱因斯坦有过一面之交,使他们引以为骄傲。杨振宁、李政道到普林斯顿大学时,年逾古稀、名闻天下的爱因斯坦教授已经退休了。碰巧,爱因斯坦刚刚有个新的理论,叫做“统一场论”,这是他余生致力研究的一个课题,他给美国全国物理学界的学人就此课题作一次演讲,杨振宁和李政道很幸运地聆听到了爱因斯坦的精彩演讲。

1951、1952年,杨振宁、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两篇论文,是关于统计力学里面叫做“相变”的。依然关注物理界动态的老科学家爱因斯坦看到了他们的论文,对“相变”问题非常感兴趣,就让他的女助手找到杨振宁、李政道,请他们去聊一聊。这是一次难得的学术探讨机会,在爱因斯坦的办公室里,他们谈了一个多钟头。

四、巧遇杜聿明之女杜致礼

1949年,吴大猷先生找到杨振宁,告诉他,胡适先生在纽约要找他谈谈。胡适也是安徽人,跟杨振宁父亲私交颇厚,杨振宁小时候在北京见过他。见了胡适先生之后,杨振宁才知道,原来是胡适不久之前离开上海赴美时,杨武之先生托胡先生帮他儿子杨振宁在美国找个女朋友。

这也是人之常情。俗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杨振宁已经27周岁了,杨父担心,如没有人帮助,横心埋头在实验室搞学问研究的儿子,很可能错过婚配的最佳年龄。胡先生谈及此事时,杨振宁淡淡一笑。胡适先生最后说,你们这一代人比我们这一代人聪明得多了,这样的事,根本不需要我来帮忙。

也许是月下老人早有安排。在纽约告别胡适之后,不久就是1949年圣诞节。杨振宁跟美国一个朋友在普林斯顿一个小镇唯一的一家中国餐馆用餐,恰巧杜致礼也在那里吃晚饭。杨振宁做梦也不会想到会在4年之后的异国他乡遇到她,二人一边吃饭,一边互诉各自的情况。

1947年,时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杜聿明将军获准赴美治病,顺便带在辅仁大学中文系读书的18岁的长女杜致礼赴美求学。在上海机场登上飞机正要起飞时,突然接到派人飞车送来的紧急手谕,令其在沪治疗:“国难当头,需用大梁……”杜聿明无奈,只好走下飞机,杜致礼只身前往美国,进入由夫人宋美龄保荐的“卫理斯学院”,攻读英国文学。

1949年1月,杜聿明淮海战场兵败被俘,其妻曹秀清在上海对丈夫生死下落一无所知。 1949年5月初上海解放前夕,派人安排曹秀清及其子女乘最后一架离沪的飞机飞往台湾,并许诺到台后将保证其全家的生活和子女的读书费用。曹秀清带着婆婆和5个儿女来到了台北,不料一下子陷入了社会的底层。此时,焦头烂额的顾不了他们了,当局颁发的一点补助金十分有限,根本不够维持一家老小的日常开支。曹秀清只好外出打工,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一个收发的差事,微薄的薪水仍难以改变全家的生活困境,长子对求学和前途彻底绝望,自杀身亡。

由于家庭的重大变故,杜致礼在美国读书的资金供给一下子中断了,为了完成学业,杜致礼只得转入免费的“圣文森学院”,仍然攻读英国文学。

五、琴瑟和鸣

杨振宁、杜致礼这次的邂逅,使他们的感情碰撞出绚丽的火花。1950年8月26日,杨振宁与杜致礼在普林斯顿走进了婚姻的殿堂。这一年,杨振宁28岁,杜致礼21岁。婚后,夫妻鸾凤和鸣,相敬如宾。

若干年后,杨振宁曾以激动的心情,谈到这次相遇:“我并不知杜致礼到了美国,我是无意中走进了那家饭店。我早到或者迟到,都将错过与杜致礼相见的机会。我们见不上面,也就谈不上一辈子的婚姻。可命运之神都安排我们在那一天那个地点相聚,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是啊!在大洋彼岸,在茫茫人海的美国,两个人偶然相遇了,由此而缔结了一生的姻缘。这确实是一个奇迹,是爱的奇迹。

杜致礼专攻文学,中英文都颇有造诣,学院毕业后留在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教中文。杜致礼虽然是将门闺秀,但嫁给杨振宁后,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自己的责任。她清楚,杨振宁为之奋斗的事业属于全人类,她只能全力支持而不能丝毫影响他的工作。杜致礼洗尽铅华,承担了全部家务和抚育孩子的繁琐事务,让杨振宁把时间和精力全部用在科研事业上。有一次,儿子打球受伤伤到了脾脏,流血不止,必须送进医院开刀,而此时的杨振宁却远在波兰讲学,杜致礼怕他分心,没有打电话告诉他。杜致礼用自己的行动,再次验证了“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女性”的格言。

六、获得诺贝尔奖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发表《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一文,认为至少在弱相互作用的领域内,宇称并不守恒。年底,吴健雄等科学家通过严格试验证实了这一理论,从而了原来被认为适用于一切相互作用的“宇称守恒定律。”1957年12月10日,35岁的杨振宁和31岁的李政道在瑞典的斯得哥尔摩登上了诺贝尔奖领奖台。当时,杨振宁尚未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于1964年才加入美国国籍――笔者注),是首位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实现了中国人在诺贝尔奖上零的突破,全球华人为之骄傲。

杨振宁曾说过,假如今天有人问我,你觉得你这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我会说,我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改变了中国人自己觉得不如人的心理状态。是的,杨振宁的成就,使中国人摒弃了自卑感,敢于同西方人一争短长。

杨振宁是世界公认的自爱因斯坦之后最有贡献的物理学家,他除了和李政道共同揭示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外,在理论物理学上还创造了许多辉煌,做出了非凡的杰出贡献。1954年,杨振宁与R・L密耳斯共同提出杨―密耳斯规范场理论,被世界物理学家们公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理论结构之一,“是划时代的理论”,是杨氏一生中的最高成就。许多科学家据此建议对杨振宁再颁一次诺贝尔奖,但由于诺贝尔奖的不重复规定,这个美好的愿望最终未能实现。除了诺贝尔奖外,杨振宁还获得过拉姆福德奖,美国国家科技奖,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鲍威尔科学成就奖等诸多国际大奖。

七、回报祖国

誉满天下的杨振宁在1971年之后三年内四度回国,是中美冷战解冻之后第一位回国的美籍科学家。主席和总理曾多次亲切接见并宴请杨振宁夫妇和他们的亲人。主席接见美籍科学家,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使他们备感荣幸。

杨振宁对故国充满了深情,自上个世纪70年代初首次回国之后30多年间,他为中国的科技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创设了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设立了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身数学奖,成立了南开数学所理论物理研究室等。为表彰杨振宁的杰出贡献,中国将杨振宁选为中科院外籍院士,并将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编号为3421的小行星命名为“杨振宁星”,国务院还于1996年向他颁发了首届“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

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婚姻美满,三个孩子都学有所长,有自己成功的事业。长子杨光诺是美国一个县的财务顾问,次子杨光宇是一名化学博士,大女儿杨又礼则成为一位悬壶济世的医生。

杨振宁夫妇在幸福地度过了50年金婚之后,杜致礼不幸身罹绝症,于2003年10月与世长辞。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他们亲亲爱爱相伴了53个春秋。

2004年,杨振宁回到祖国,定居清华园。

八、再结连理

1995年,杨振宁偕夫人杜致礼访问汕头大学。当时还是汕头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天真烂漫的翁帆,被学校挑选出来照顾杨博士夫妇。翁帆在为杨博士夫妇服务期间,拍了一些照片留作纪念。翁帆跟杨振宁、杜致礼夫妇虽结下了短暂的友谊,但在分别以后,双方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圣诞节时偶然相互之间也会收到对方的圣诞卡,但彼此没有通过电话。

时间过去了8年。

2003年圣诞节的时候,翁帆写了一个圣诞卡寄到美国。2004年年初,杨振宁在香港收到由美国转来的翁帆寄出的圣诞卡,而这一次翁帆在圣诞卡上写了联系电话,此时翁帆尚不知杜致礼已离开人世了,杨振宁也刚刚才从失去杜致礼的极度悲痛中解脱出来。

因为有联系电话,杨振宁就给翁帆打了一个电话,约她到香港见面。杨振宁在见到翁帆之后,欣喜异常地告诉他的兄弟姊妹和他的三个孩子,他又见到了翁帆!杨振宁与翁帆在感情上擦出了火花,迅速升温到定婚,翁帆父母非常震惊。经过一番思考和讨论,翁帆的父母明确表明了态度,他们告诉自己的爱女,如果你跟杨教授觉得这对你们都好的话,我们赞成。

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场忘年的恋情,再次为这位世界级大师增添了一道美丽迷人的光环。

杨振宁认为翁帆是一个心地善良、没有心机的一个很自然的人,这是杨振宁爱她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作为一个耄耋老人,杨振宁非常害怕孤独,害怕没有人讲话,现在有了清纯、宽厚、温润的翁帆作伴,杨振宁真是开心极了。杨振宁经常去各地访问、旅游,由翁帆陪着,生活上由她照顾,杨振宁有一种安全感。

尽管他们因年龄的差距,对一些问题的看法不尽一致,但他们却能将“不一致”揉合起来,相映成趣。比如说,翁帆讲的电影、电影明星,杨振宁不一定听说过,也不一定喜爱;而杨振宁讲的电影明星和喜欢看的电影,翁帆都没有看过,也不一定感兴趣。但是,他们照样夫唱妇随,他们把这两边的碟片都拿来放,共同欣赏,其乐融融。

两年前,杨振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记者坦言:“我想我今年85岁,是乐观的。我又跟翁帆结婚,是一个很成功的婚姻。”

是的,杨振宁和翁帆的人生结合是成功的,尽管在当初有点儿惊世骇俗,但并没有发生强烈的“社会地震”,人们在震惊之后,总是向他们投去祝福。在公众看来,像杨振宁这样的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身边能有一个爱他的年轻貌美的女姓作伴,一定会有益于他的身心健康,一定会再度激发他的生命活力,为祖国和全人类再作贡献。

杨振宁跟比他年纪小得多的翁帆父母的关系很融洽,他们相互尊敬,翁帆父母称杨振宁为杨教授,而杨振宁则称他们为翁先生、翁太太,他们还经常一同外出旅游。

作为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杨振宁当然深谙自然辩证法,懂得事物发展规律,知道自己已到了人生的黄昏。一次,他跟翁帆讲,说将来他不在了以后,假如有合适的对象,赞同翁帆再结婚。翁帆听了很生气,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讲。后来,杨振宁想了想,婉转地对翁帆解释道,我刚才讲这个话,是一个年纪大的杨振宁讲的话,年纪轻的杨振宁不会跟你讲这个话。翁帆这才转愠为笑。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