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第1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路

教育必须为社会生产服务。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是一种特殊“商品”,其质量优劣必须由市场来检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应严格按照市场需求来设计“自我”,适时调整自己的定位和办学方向,不但从数量规模上有所发展,而且应在质量上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一、职业教育特点分析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

职业教育对理论方面的知识要求不太高,但一定要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就像我们日常学骑自行车一样,如果只学会了骑自行车的基本理论,或只是背诵期自行车的基本技巧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真正找一辆自行车来骑,将学到的理论全部溶于实践中,才能学会骑自行车。

职业教育面向现实社会,要培养能适用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是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多面手,这些人才对知识技能的实际利用能力要比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重要,所谓的的理论家是不适合当今的职业需求的。

2.面向工作的实用性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它不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性教育,而是直接从事具体的实用技能教育工作,实用、有效、专业是它最基本的培养方向,我们要教会学生如何更加紧密地参与实践,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3.技能训练的反复性

职业教育在培训内容上,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它不是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大多数的课堂学习以技能教育为主,在时间上来说,相对于普通院校,它的理论学习时间比较短,也就节约了教育时间,在难度上来说,它不需要多高深的理论知识,需要的是多加练习,以练求精。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1.教育观念旧

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观念陈旧,鄙视职业教育的现象随处可见。由于在高校招生中,高职的录取在本科之后,招收的生源较差。有些学生和家长产生高职教育是“二流教育”和“落榜生教育”等错误认识,加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学生和家长认为上了高职前途无望。

2.经费投入少

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要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国家把资金主要投入到普通高等教育,投入到高职教育资金有限。高职教育只能维持现状,难有足够资金建设软硬件。企业尽管是高职教育的受益者,但却没有认识到职业教育和他们的密切联系,不愿承担应尽义务。

3.专业设置差

一是专业结构不尽合理,部分学校在专业设置随意性、盲目性较强。二是有些专业设置不考虑市场的需求,设置的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面狭窄,社会需求不迫切,缺乏吸引力,导致招生数量不足,毕业生囤积。三是缺乏特色专业,有些学校缺乏考虑长远专业、品牌专业的建设,急功近利,重投资少、见效快、技术含量和层次低的专业,缺乏相对稳定的特色专业、骨干专业。

4.教材体系散

目前为止,高职教材建设体系松散,大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教材来源有三个途径:一是在过去中专教材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内容而成;二是直接借用本科同类教材;三是组织本校或几所学校教师联合编写教材。但这些教材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职业特征不够明显,基础理论分量太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等问题,总的来说不能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5.教学方法老

一些高职学校采取的还是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满堂灌”现象严重。实践技能课也以课堂教学模式为主,很少采用现场教学、模拟上岗教学、案例教学等使学生动手的教学模式,现代化教学程度低,教师主导性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

6.离行业、企业远

据笔者调查,大多数职业院校不具备培养出技能型人才的实训条件,校企合作大多是建立在靠“关系和信誉”基础上的浅层次、低水平合作。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流于形式,学生实践教学难以按计划付诸实施,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亦都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的合作。

三、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思路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思路多多,笔者的思路是:

1.重新定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劳动用人制度也发生了根本变革,由原来的劳动部门统一分配和调动变为由劳动力市场调节。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教育不仅要为劳动者的第一次就业做好准备,而且要为其今后的转岗和继续学习做好准备,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在某一职业集群内就业的技能,而且要使获得继续学习所必需的宽厚知识、技能基础,具有学习的能力。

2.课堂学习与实训结合

通常是把课堂学习作为学习理论的途径,而把实训作为训练技能的途径。这种割裂的课程安排方式,不仅不利于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促进,而且也不利于形成个体完整的职业能力。

3.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相结合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并举、走多样化化办学的路子。内涵发展就是讲求数量、质量、规模、效益、结构的统一。坚持内涵发展,充分挖掘潜在优势,发挥现有优势,创造新的优势,把握后发优势。但另一方面,当潜力基本挖尽以后,还得加上适当外延,设法增加新的职业教育资源。途径主要有:调整职业教育布局、专业、层次结构,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重组和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企业、行业的资源,走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之路;积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宽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 刘敬慧,张立梅.简析中职教育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价值工程,2011,(28).

[2]郭旭红.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10).

[3]张家河.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探讨[J].科技信息, 2011,(26) .

[4]杨树丽.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 2010,(12).

第2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慕课 高等教育 发展现状 未来发展

一、引言

2012年被《纽约时报》称为“慕课元年”[1]。所谓慕课,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大学课程传输到世界各地以满足人们求知欲望和追求的一种教育模式。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模式,作为传播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的一种新途径,慕课成为中国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研究和追捧的对象[2]。早在2003年4月,教育部就开始投入大量经费,实施“精品课程”工程建设[3]。经过10多年的建设,也得到了不小的发展。随着网络公开课、国家精品课程的普及,依靠互联网而进行的网络教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成为普及高等教育的一种新方式。

二、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现状

(一)学校与学校间差异较大

调查显示,在一些“985”高校,部分课程已经使用慕课。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强制要求该校大一学生在慕课上学习体育这门课。而在普通高校,学生对慕课别说是强制使用了,听说过慕课的人数都只是少数。也就是说,学校的水平影响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度与使用度。

(二)学生对慕课的使用情况不佳

慕课的学习是一种非组织的、自发的学习。这种不带约束性的学习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注册者众多,认真者较少,完成者寥寥。实际调查显示,即使是在“985”高校,完整学完一门课程的人也寥寥无几。这也说明,慕课即使在高校得到较大的推广,在学生中仍然无法得到较好的使用。而无法坚持下来的原因主要为:没有时间;教师讲得不好,听了一半没兴趣了;自己没有毅力;难以适应慕课这种授课模式,接受不了等。

(三)一线教师对慕课的接受度不高

通过访谈发现,几乎所有一线教师对慕课的接受度都不太高。他们认为,虽然慕课有作用,但它的作用有限。北京大学的陈平原教授也说:“我的课我一定要看着学生的眼睛说,我没法看着屏幕来说。”他认为真正的教育是建立在两颗心、两个人之间的真诚互动,搞一个屏幕它就被隔断了。而慕课就是对着一个电脑来上课,傻傻的,前面一个人都没有,他拒绝那样上课。

三、慕课在高等教育中的未来发展

(一)慕课的固有弊端

首先是慕课的交互性差。无论慕课做得多么好,它始终需要学习者隔着电脑屏幕和教师交流,学习者跟教师之间很少有及时性的互动。

其次是慕课的约束性弱。慕课过分强调学生的自发性和主动性,但是这实际上也说明慕课的约束性弱。人们进行慕课学习的行为是自发性的,不要别人监督,它是一种自组织行为。从理论上看,这是一种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与革新。但从现实来看,这种自组织的网络学习效率却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最后是慕课的盈利模式。慕课能够得到广泛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免费,而制作一门慕课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却不小,免费就会导致慕课后期发展资金不足。所以,如果想要慕课网站长期发展,就需要资金融入。这笔资金来自企业,就会使得慕课的发展趋向于商业化,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慕课的发展。若无资金来源,则短期内会导致课程质量低下,造成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长远来看,会导致慕课发展的滞缓。

(二)慕课发展难以避免的现实困境

首先,慕课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任课教师压力巨大,教师在录制慕课之前,需要做很多费时费力的准备工作。而当今的大学教师是有教学任务要求的,也有大量的科研任务,若制作慕课所需精力过多,则会影响其他工作。为了避免这种结果,教师在准备慕课的过程中投入的精力必然较少。这样不仅使慕课的质量难以保证,也会造成任课教师的压力,进而使其对慕课产生抵触心理。

其次,慕课必须有高深的技术作支撑。高深的技术支持,也就意味着制作成本高,这不是每个高校都能承受得起的,因此也就制约了慕课在高校的发展,使得只有少部分高校才能开展慕课。

最后,慕课的接受效果不甚理想。有人总结出了学生“退学”的十大原因,其中包括课程投入时间太多,课程难度过高或者过低,课程讲授无趣等。同时,评价与测试是慕课的最大难点。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如课堂讨论、课外辅导、小测验、考试、写论文等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测试与评估。慕课显然难以做到这一切。

四、结论

慕课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其出现、发展的过程中,有其自带的无法避免的弊端。同时,慕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与传统课堂教学相交融时,也会遇到现实阻碍。当然,也不能因为目前慕课发展的限制性因素,而消极果断地认为慕课会在未来消亡。

慕课对世界教育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中国,要想让慕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直面中国、服务教育、辐射社会、走向世界”应该成为未来中国慕课发展的路线图,要将慕课积极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Pappano L. The Year of the MOOC[N]. New York Times, 2012-11-02(3).

[2]郭英剑.“慕课”在全球的现状、困境与未来[J].高校教育管理,2014(04):41-48.

[3]王尚.Coursera和果壳网MOOC学院战略合作计划[EB/OL].http:///a/20140915/40806629_0.shtml,2014-09-15.

第3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等舞蹈教育;重庆大学;科学发展观;定位与思考

中国的舞蹈伴随着中华文明经历了上百万年,从原始人类的前艺术活动期就出现光彩,无论是击石附石的先民兽舞还是奴隶专职的纪功之乐,或是后来封建社会的唐舞、宋舞,都是舞蹈文明的发展历程;其中舞蹈的教育在发展中承载了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寓教于乐的大儒精神还是乡里百姓的自娱自乐都是舞蹈教育的需要,从汉代的乐府到唐代的梨园都对当时的舞蹈起着推动和历史的保留作用。历史发展至今,舞蹈的传承与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幼儿社区教育,都呈现着我国舞蹈教育市场的多元发展,逐渐走向科学化的轨迹。同时,在兴办高等舞蹈教育的时候,也有很多院校没有清楚的教育定位,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与思考,致使舞蹈的市场环境出现种种困境,也给我们这些从事舞蹈教育的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因此,我们从求本溯源开始,找到源流看问题,理清历史的脉络,重整属于我们的舞蹈和教育。

一、我国舞蹈教育的溯源

我国正规的专业型舞蹈教育始于建国初期,五十多年来,我国的舞蹈教育基本上是沿着这一单纯专业型,职业型的教育体制在发展。现已形成了较完整的从中专―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专业型舞蹈教育系统。

回顾、探索我们专业型舞蹈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思考专业型舞蹈教育的现状,在充分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冷静客观地直面我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检点我们在急速发展中所产生的浮躁,无疑对我们如何深化舞蹈教育的改革、提高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我们从中专舞蹈基础教育谈起。

中专舞蹈教育是舞蹈教育系统的基础教育。

1978年以前,我国专业型舞蹈教育仅限中专教育。全国有5所专属的中专舞蹈学校及各省市的艺术学校中设有舞蹈学科。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舞蹈艺术人才的急切需求,中专舞蹈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中专舞蹈教育是专业型舞蹈教育的基础工程,基础工程不坚实,势必会上延,严重影响到高等舞蹈教育。没有坚实的基础教育,是无法构建我们这座舞蹈教育系统大厦的,高等舞蹈教育离开了基础教育,有如“空中楼阁”,这也是本文为什么在高等舞蹈教育发展研讨上从中专舞蹈基础教育说起。

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专舞蹈教育的发展产生了约近十年时间的“过热期”,当时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众多的以舞蹈教育为主的艺校和舞校。尽管名目繁多、体制各异,其实无非是国办中专的扩招,及民办艺校的大量建立。而各校居然都是生源济济,门庭若市。可惜“好景”不长,三、五年后,生源递减,那些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中专校很快就终止办学了。

二、现代教育的几个发展误区

究其原因是多种的:有迅猛发展中教育部门宏观管理失控;有当时教育市场商业化思潮的影响;有用办学获取经济效益的驱使;有社会的浮躁和家长对舞蹈教育认知的误区等等。总之是我们在发展前进中的一种失误。然而这种失误至今还影响着我们中专舞蹈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学校教学质量下滑,信誉下降,造成生源递减。为了维持学校的运转与创收,采取不计学生的专业条件,降低生源质量。超出教学能力的扩招,国办校有之,民办校更为严重。

2.学制的混乱:有三年制、四年制、五年制、六年制不等,入学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从小学五、六年年级,初中初一、初二,个别甚至有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3.教材杂乱,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与规范性,师资质量急待提高。

4.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度缺乏:我国根据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法的规定,现阶段实施九年制国民义务教育,而中专舞蹈毕业生,如实地讲,大多数学生其综合性文化基础知识尚达不到九年义务制国民教育的水准,这一点是让人触目惊心的。

三、专业型高等舞蹈教育现状分析

1978年,北京舞蹈学院建立,标志着我国专业型舞蹈教育向上延伸,形成高、中相接的舞蹈教育系统。当时北京舞蹈学院是我国唯一的一所高等舞蹈教育学府。紧随其后,我们一些综合性艺术院校也相继设立了大学专科过渡到本科的舞蹈学系。进入90年代,更多的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及民办大学也设立了舞蹈教育学系。我国专业型的高等舞蹈教育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目前我们高等舞蹈教育主要面临两个问题:

1.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

目前高等舞蹈教育的师资是一支非常年轻化的队伍,他们大都是近年来高等舞蹈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是北京舞蹈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这一点也突出了北京舞蹈学院在舞蹈教育中的领军地位和重要作用),他们充满了朝气与活力,是专业教育一线的骨干力量。有较高的专业技能,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他们的专业知识面过窄,专业技能过于单一,综合文化知识及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但是他们是一批宝贵的资源,对他们的教育理念和综合知识的培养与提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2.高等舞蹈教育学生培养问题

我们呼吁教育部门要规范中等舞蹈基础教育,同时更应关注已经低文化进入大学,受高等舞蹈教育学生的培养问题,使他们通过四年的学习成为名副其实的具有舞蹈专业及综合文化素质的大学毕业生。

这些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相比,入学时大多数年龄偏小,平均约在十六七岁,天真烂漫、形象靓丽、思想单纯,热爱舞蹈。今天的舞蹈大学生基本上是小学未读完就来到艺校或者舞校,经过四五年的学习再考大学,正所谓“自幼学舞,一日出师”,一个没有读几年书的小孩,正值青春年少爱玩的年龄,即使走入管理严苛的中专,也大都“弃文从舞”,从思想上和文化划清了界限,反正我就是跳舞的,只要跳好舞,练好功我就可以上大学、当演员,有的还不乏当明星。追求的是做舞蹈表演艺术家,在舞台上展现亮丽的青春。他们崇拜“杨丽萍”“黄豆豆”,对专业老师很敬畏,认为舞蹈就是技能技巧与技法,整日踢腿下腰,跳跃翻腾,苦累都能忍受,但一进入文化及理论的学习就感到头疼,因体力的消耗打开书本犹如催眠。教育对文化的忽视是文化教育的根源所在,导致大学的文化考试只需两百分,可悲可叹。

对这些学生的培养,要不同于普通大学生,要充分利用他们的优长。首先培养他们建立良好的文化理论学习习惯,在入学教育阶段,设立专业导论课,结合他们的自身情况,深入简出地讲解舞蹈本体及舞蹈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树立他们正确的文艺观,让他们对舞蹈是文化及文化形态有初步的认识,在公共课和理论课上一定要针对具体情况,尽量把较为深难的理论通俗化。从诱导兴趣入手逐渐由浅入深。

在这一细致培养过程之中,专业教师的“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作用尤为关键,我们的青年专业教师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就有着“重技轻文”的思想倾向,在他们实际的工作中,对文化基础的薄弱导致工作的困境也深有体会,那么由他们直接参与到这一培养过程中,以自身的实例教育学生,师生互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教师应成为专业教学与文化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纽带。

这一培养过程是细致和艰辛的,也是长期的,我们期盼着中专基础教育的规范会使我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高等舞蹈教学的科研中。那时我们的高等舞蹈教育才会有“质”的提高与真正的发展。

四、重庆大学舞蹈系的成功经验与挑战

重庆大学是国家211工程与985工程的教育部直属大学。重庆大学舞蹈系成立于1999年,在近十年的舞蹈教育实践中,我们首先确立我们对舞蹈本体及社会功能与作用的认知。舞蹈不单纯是技能技巧与技法,它是文化、文化形态。舞蹈艺术是人民大众创造的,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舞蹈艺术不仅是供人们欣赏,更是人们自身直接参与的艺术品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更多的外延与扩展。

基于这样的认知和社会的需求,我们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我们不单纯是为专业文艺团体培养舞蹈人才,而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具有综合文化素质,服务于社会的应用型舞蹈艺术工作者,他们可从事演艺,也可从事专业型、普及型的舞蹈教育工作,及企事业文化与社区公共文化工作。

我们以继承、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为主体,以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族民间舞为专业基础课程,把舞蹈编导与剧目课结合作为专业主干课程。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公共课与基础理论课上依托重庆大学的优势教育资源与良好的学风与学习氛围,强化综合性文化理论知识。在选修课上对现代舞、体育舞蹈与流行舞蹈,做一些基础性的学习。在所有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专业课的实施中,强调对学生政治思想品德,文艺观与价值观的教育。

对于我们在校的学生来说,先不能说现在一下就达到什么样的高度。但就其学习方法和指导思想必须确立,这是原则的问题,摆脱旧有的学舞蹈只跳舞不学习的陋习。

第4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随着大众化教育政策的实施,我国政府意识到教育经费的不足,并开始逐步增加教育的财政性投入,到2012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高达4%。为进一步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国家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从而也带动了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呈现多元化趋势。具体来说,增加了经费来源渠道,除中央财政拨款外,地方财政也承担了筹措高校经费的任务。此外,适当收取学费、社会捐资助学、校办产业创收、创建教育基金、科研院所收入等都成为高校办学资金的辅助来源。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的多元化,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拉动了教育投资和消费,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着高校教育理念和大学教育精神背离的问题

我国最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教育之根本在于育人,而育人之首要任务则在于德行的塑造”。因此,“以生为本”作为人才培育工作是各级、各类高等院校安身立命之本。但现实状况是,很多高校为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不断搞扩张、搞攀比,在办学目的上,用华而不实的政绩取代了人才培养,在办学价值上用官僚本位、行政本位取代了学术本位、育人本位,淡化了高校教育育人为本的本质属性,偏离了独立自主的大学精神。

(二)招生规模的上升与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

我国实行的大众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但暴露出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一方面学生人数急剧增长,另一方面高校可利用的资源有限。硬件设施跟不上,使得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师资力量匮乏,导致很多专业课程无法正常进行,或教师授课水平有限,学生无法接受全面的专业知识,毕业后,无法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和变通,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引发人才培养质量下降的问题。

(三)高等教育机会公平的问题

虽然高校扩招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机会的不平等依然存在。根据调查数据的综合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分布并不均衡,存在着阶层、户籍、性别、民族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2]。如,高校分布、资金投入、录取率等差距是高等教育在区域上的不平等。高等教育的不公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不仅是教育领域的问题,也是社会领域的问题,必须予以重视。

(四)专业的设置、划分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存在矛盾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一般由政府主导,缺少与社会的效应机制。一些高校专业设置严重滞后,教学方法守旧,不能根据社会的发展做出适当调整,专业教育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另外,高校利用细化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的学习压力降低,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带有战略性的核心问题,并且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前我国一系列就业问题中一道特殊的难题。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大量理论的课程让学生在专业方向上缺乏胜任力。另外,从整个就业情况上看,大学生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还有就业渠道不畅、企事业单位用工制度不合理等。

三、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趋势

(一)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存的趋势

我国如今实行的大众化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基本满足了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无法满足对尖端人才的需求,这就要求我国的高等教育依然要实行“精英化教育”。而根据目前我国国情,不可能也没必要全面推行“精英化教育”,因此,在今后的高等教育中存在大众化教育与精英教育并存的趋势。

(二)高等教育终身化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加快了人类知识的更新换代,这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过去,高等教育人才在校期间获取的科学文化知识,使其能够在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时代的最尖端。但在网络信息时代,则要求高端技术人才通过学校教育毕业后,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技术,以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和竞争激烈的社会。因此,持续性教育理念和终身教育思想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种背景下,高考不再是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机会,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教育等为人们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形成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衔接的立体化终身化教育体系。

(三)办学效果优质化的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对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对高水平学术的要求是高等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继续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根据这一指示,各高校正着力从增加教学投入、强化师资队伍、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加强学科建设、加强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入手,提升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效果,为国家发展培养和造就各级各类创新型人才。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将成为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之后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

(四)高等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趋势

为时展和社会进步塑造各式各样的实用型技术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为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将自身的知识迅速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各类厂矿、企业、科研机构密切合作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各高校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时代要求,各高校要依照现实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招生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创新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直接为社会服务。

(五)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

随着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我国也加快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步伐,教育方面与国际融合的机会越来越多。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的水平,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开始积极参与到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服务和竞争中,国内高校和国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也日益广泛,高等教育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趋势。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幅度会更深、更广,也会使我国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国际视野、更熟悉国际规则,从而为实现中国梦奠定更坚实的人才基础。

(六)办学手段信息化的趋势

第5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摘要:目前,中医药高等教学规模日益扩大,却存在其培养的学生临床技能不强,就业竟争力差等问题,文章就此探讨了中医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思路,认为中医教育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面向市场办学,加强学生的临床能力的培养,切实保证教学质蚤。

高等中医教育起源于上世纪中叶,发展到今天,在校学生人数,办学规模,固定资产,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高等中医教育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并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中医学专业高等人才,从这一点看高等中医教育是成功的。但是,从目前中医临床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来看,并不太理想。目前的就业情况是:西医院基本不录用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一部分中医院也不愿录用中医专业毕业生,更有甚者,宁可录用西医院校本科毕业生,而不录用中医院校临床硕士研究生。为什么一个中医临床硕士研究生没有西医院校一个本科生有竟争力?中医专业毕业生的劣势在什么地方?换句话说,中医教育失败在什么地方?

就我的看法,这缘于很多中医专业毕业生进人医院工作,临床工作能力不强,病房管理能力及急诊能力差,不能为医院创造效益。与同期被医院录用的同样经过五年西医院校教育的临床专业毕业生进行比较,临床工作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就是已经走上临床工作岗位的中医师,工作后也要花费很多时间来补习西医课程。对录用人员,医院经过比较,当然会选择能给医院带来最大效益的人员,而且还会为以后的录用工作提供一个参照标准。由于更多的中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被医院录用,不能从事对口的临床工作,影响到中医从业人员的数量一直得不到提高,中医临床阵地萎缩。从中医教育对中医临床事业的发展来看,非常有限。因而,培养和提高中医临床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是中医教育觅待解决的问题。

1树立教育服务理念

随着教育的产业化,中医院校实行收费教育,学生付费上学以来,大学生不仅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服务的消费者。随着“教育服务,教育消费”成为一种理念,人们开始思考自己所付出金钱、时间与所接受的教育服务是否等值、有没有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既是教育消费者,又是教育的产品。产品质量的好坏必须由毕业生是否受到社会欢迎,为社会所接纳来检验。如中医学专业五年在校教育,毕业后能否被医院这个市场认可?能否从事对口的临床工作?五年的中医学本科教育投人,毕业后能否有一个好的发展平台?针对这种情况,中医院校应该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以优质的服务来吸引更多的中医教育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合法要求,维护学生的利益,同时也推动学校朝着更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方向变革,真正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值,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教育产品。

2维持适度的规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招生和就业成了中医院校发展的两个重要的瓶颈,高校为谋求发展,努力扩招。虽然扩招促进了学校发展,但是对医学院校来说,扩招带来了诸多问题。学生数量增加了,而原有的教学资源却不能同步增长,师资力量有限,教室、实验设备、网络设施、后勤保障等处于一种超负荷运行状态。符合临床教学要求的临床教学基地和临床教学床位严重不足,学生临床实习机会减少,缺乏正确的指导和规范化培训,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不强,劣质产品源源不断地流人医疗市场。中医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多是面向中医院,目前国内很多中医院的发展举步维艰,规模较小,就业缺口小。而中医院校的大量招生,导致培养的学生质量下降,学生毕业后不能从事临床,更谈不上发展中医。因此,招生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临床教学基地的规模,确定中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因为没有充足的临床教学资源,就不能保证学生基本的临床实践活动,直接影响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质量。

3以市场为导向

中医学本科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培养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初级医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就业奠定必要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也随之迅速发展。高等中医院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大学生如何面对人才市场的选择,由市场来决定人才的培养和供应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同。中医教育的效果最终体现在社会需求上,对人才就业市场进行调研,明确市场所需,使高等中医院校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质量标准真正符合市场需求,是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改变现行高等中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陈旧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其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由于中医学在当今社会的从属地位,自身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中医教育必须适应医院的模式。为此,高等中医教育要为医院与医生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要主动适应医院的建设需要,要与时俱进。适应医院的模式,即是适应市场的模式,就是适合学生的模式,也是适合学校的模式。中医人才市场需求多来自中医医院,我国中医医院数量有限,大多数效益不理想,人才需求有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中医院面临着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医院的工作始终要围绕社会与经济效益这两个中心进行,这就要求医院的所有医生,不管你是中医师或是西医师,都要能胜任门诊、病房、急诊工作,还要能保持和发展自己中医的特色与专长,以促进医院的建设发展。

在现代医疗体制下,一个只具有中医临床能力的毕业生,是很难进人医院从事临床工作的,而一个具有西医临床能力的人,可以进人西医院、也可以进人中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从中医师的成长历程看,低年资中医师很难有中医市场,中医临床能力需要厚积薄发,很多中医师都是人到中年才有所成。从培养目标的可行性和市场性来说,高等中医教育培养的目标应该首先是一个具有西医临床能力的临床医师,其次才是一个具有初步中医临床能力的初级中医师。

世易时移,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片面强调是中医院校,一味强调加强中医课程,固守学科传统是不明智的,必须使学科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学科如果不被市场所认可,就不可能得到发展,最终可能走向湮灭。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出发,从中医学和高等中医教育发展大局出发,在保证中医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对中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加强现代医学知识的传授,积极培养现代医药学知识。

4加强临床能力的培养

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主要表现为临床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两个方面。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应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教学作为人才实战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是整个中医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目前中医教育全程中的瓶颈,可以说,中医学生与西医学生的差距很大部分是在实习这一年形成的,实际上这也是由于中医院与西医院的差距造成的。为此,在毕业实习这一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应该重视临床教学基地的建设,应根据高等中医教育的要求选择教学医院,不降低标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与提高中医专业学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使之符合用人单位与社会的需要,适应激烈的市场竟争。

4。1规范临床带教医师的技能教师在中医教育事业中应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是中医教育的第一资源。所谓名师出高徒,带教老师应加强自身修养,在业务上精益求精,规范操作。制定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日标,在临床医疗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通过教学查房、管理病人、病例讨论,以问题为中心的讲座等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培养他们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4。2中医临床实习中医学的生命力在于临床疗效。历史上,传统中医师基本上均是以师带徒的方式培养的。部分院校倡导的本科生导师负责制值得推荐,能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提前实现中医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益,培养中医临床能力。

4。3医临床实习作为一个现代中医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西医临床能力,要能胜任医院的病房工作和急诊工作,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和接纳。面对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面对医院临床工作的实际,必须培养中医学生的西医临床基本功。中医学生与西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差距,就我个人的看法,很大部分是由于实习医院的差距造成的。综合性西医院在病源、病种、诊疗方面,比中医院具有优势,学生临床机会多。有条件者,如能设立西医院临床实习基地,使其与医科院校的实习生共同实习,一定对西医临床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4。4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不断完善,接近于真实的模拟教具将被广泛应用。中医院由于本身的综合实力不强,竞争力差,医疗的开展不尽人意,学生动手的机会不多。这方面的弥补学校应根据学生实习需要,建立临床技能模拟训练中心,配置心肺听诊、肝脾触诊、复苏和智能模拟人等系统,建立模拟诊室、模拟医院、模拟病人,以及小型的教学诊室、门诊、医院,供学生临床见习,尤其是解决有创伤性的技能操作训练,弥补临床实践的不足,给学生创造反复练习的机会,培养学生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际操作奠定较好的基础。

4。5设立严格的教学质量监管机制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医学教育更是如此。任何医学院校的教育质量的最终判定都要看其毕业生的素质,所以素质保障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各临床教学点设立相应的教学监督管理机构,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严格的考核制度,形成管理部门、科室、实习小组、带教老师等多级管理网络,逐级承诺,层层落实。建立在科考勤和出科考核制度。严格出科考核,内容包括病历书写、回答问题、操作技能等。管理部门按时督促检查,缺勤或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出科。

第6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网络在技术与应用的双重推动下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网络、主机和用户的数目在急剧地增加,网络服务和网络应用更加广泛、多样。随着光纤传输技术的成熟和得到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的通信信道发生质的变化,数据传输呈现出“高速度,低差错”的特征。面向差错控制的传统的网络协议(如TCP和OSI的TP4),至少在这几个方面已经不适应新应用的需求:第一传统运输层协议过分依赖数据流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反馈机制,而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一方生成的反馈信息在返回另一方的时间间隔中,已有大量新的数据注入网络,控制信息往往大大滞后于网络的动态变化。第二传统网络协议过分依赖数据重发进行差错恢复,但在高速网络及应用中,差错率的升高意味着网络将处于拥塞状况,而大量的数据重发会加重网络拥塞,甚至导致网络运行瘫痪。第三传统运输层协议一般不提供多点投递的功能。因此,新型应用在功能和性能上都对传统协议提出了挑战。

一般来说互联网较适用于数据的传输。但是,我们知道视频、音频信号经过模数转换后也可以作为数据在互联网上传递,因此将语音采样,量化变为数字信号,然后打包从网络上传输,双方也可以进行通话。我们实现的目的是:对模拟语音信号经过模数转换,进行编码压缩后,按一定的打包规则将压缩帧转换成IP数据包通过数据网进行传输,在目的地经过数据解压、数模转换复原成话音,从而达到语音通信的目的。

二、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模式

1 远程教育在陕西的发展模式

我国早期的远距离教育主要办学形式是函授教育,以函件方式进行教学,同时辅之以少量的面授。20世纪70年代以后,远距离教育引进电话、广播电视、录音录像、卫星、双向电话、语音信箱等现代通讯技术,广播电视大学、自学考试、夜大等开放式办学形式相应兴起,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目前,以函授、电视大学、夜大和自学考试为主体的远程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历层次、人才培养类型等方面补充完善了我国高等教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沿海地区,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及卫星系统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开始出现,并兴盛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上讲,这一代远程教育基本上是以网络教育为主,主要通过开发各种基于网络技术的教学系统来模拟面授交流,提供更多的社会交互作用的机会,以支持更有效的学习。网络远程教育目前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三类:学历教育、升学辅导、职业培训。由于网络教育的师生分离、师生异步、自学为主等特点,它更适合于为自学能力较强的成人开展。目前,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在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方面,网络教育学院成为这个时代进行远程学历教育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办学形式和教学形式。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已经批准68所高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

2 陕西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模式

我国的网络教育学院是学校处级建制的独立办学实体,享有学校二级学院办学的自,由试点高校独立投资建设远程教育机构,单独招收学生,独立进行教育教学并颁发学位或学历证书。它突破了传统高校校园内办学、封闭办学的体制和机制,是一种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开放式教育。

从68所试点高校的办学实践来看,目前,我国网络教育学院的运营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学校独立运营。学校负责投资、建设、教学教务等保证学校整体教学方针的落实,但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不利于管理,缺乏人力物力;这种模式对学校的总体要求比较高,要求学校要有实力,品牌要响,自身资源要丰富,其前期投入比较大,技术方面的要求程度高,清华、浙大是这种模式的始作俑者。

其二,学校与商业企业合作运营。企业负责投资建设,学校负责教学教务,便于商业化运作管理和专业分工。相比较而言,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运作形式,学校与企业分工明确,企业为远程教育提供服务,各尽所能,有利于双方的资源整合和市场运作。

其三,学校与电信、邮电部门合作。由双方共同投资,企业抓建设,学校抓教学教务,减少学校的基础建设投资,学校利用电信提供的宽带优势,上网便宜,但受电信网络的地域限制,覆盖面有限,“远程”体现的不充分。

第7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改革;教育

国际化脚步的不断加快与经济的不断繁荣使得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这其中,高等职业教育能够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综合型职业技能人才。

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1.兴起阶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阶段是在1980-1990年间。1980年我国最早的三所职业大学正式创立;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在《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以及管理干部学院等要结合需要创办高等职业教育;直至1988年我国已经有了119所职业大学,自此高等职业教育被正式纳入了我国的教育体系之中。

2.发展阶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阶段是在1991-1997年间。1991年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并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三改一补”的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办法;1996年国家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此在法律上正式确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

3.进一步发展阶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阶段是在1998-2005年间。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扩招,这其中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1999年国务院先后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再次推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2000年国家正式把职业技术学院的审批权下放到了地方政府;2002年国务院再次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宗旨与目标;再到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出台,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

4.改革发展阶段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阶段是在2006年至今。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之后,国家开始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并将此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开始掀起了改革序幕;2006年国家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推出了《国家小范性高职院建设计划》,进一步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2010年国家又开始推进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学校遴选建设计划,深化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直至2011年国家开始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规划,从此将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成了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和热点问题。现如今,国家正越来越积极地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以求能够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综合型职业技能人才,为社会的发展与国家的振兴奠定更多的人才基础。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改革趋势

1.加强可持续发展道路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改革趋势之一是加强可持续发展道路。高等职业教育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其关键所在就是要主动适应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的全面进步。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遵循“发展需要驱动”的基本规则,也即是要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与发展结构来设置相关教育专业,以及根据社会的岗位需求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来确立与调整教育内容。在新的改革理念之下,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将过去的强调“我能做什么”和“我能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强调“需要我们做什么”和“需要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即,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理念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创业能力,要将教育、培训与就业合为一体,并将职业教育确立成为一项终身教育内容。这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加强特色发展道路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大未来改革趋势是加强特色发展道路。所谓特色发展道路,主要指的是三大特色,其中之一是职业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体现在其教育目标是要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高素质综合型职业技能人才,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之二是行业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行业特色体现在其教育工作能够为社会各行各业提供专业技能人才,为行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基础,并能够将某些行业的有关专业办成品牌专业,从而令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有利位置;之三是专业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特色体现在其各个教育专业是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及以社会需求为准则之下而确定开设的,它积极探寻和发现市场,将社会的供需链条紧紧连接起来,让各个专业之间既有各自的特点又密不可分。

3.加强校企合作道路

加强校企合作道路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大未来改革趋势。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建立起与企业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企业也将依托学校进行新职工的培养以及在职职工的培训。高等职业学校可以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培训合同,令企业优先录用学校内的毕业生,并积极在学校内开展招聘活动,而学校应也当根据市场与企业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设置等等,以此来实现校方与企业的双赢。

结语

自教育改革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正越来越有起色。大力发展和改革高等职业教育,能够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具有活力。

参考文献:

第8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现状;战略创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至今。靠社会广泛的生源基础、灵活的教学形式、开放而又严谨的考试制度以及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应,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其发展速度之快、吸引力之强有目共睹。自开办以来,全国共有4200万人参加,520万人取得专科以上毕业证书。被人们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新政策的不断出台,特别是1999年普通高校扩招制度的实施,高等教育生源变化非常明显,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面临着很大的冲击。经过了近20年的发展,面对高等教育的新格局,人们普遍认为,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逐步深入,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自学考试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存在巨大的机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也要寻求新的发展思路。

一、自学考试的发展现状

1 全国报考总体规模略有下降,有的地区报考规模继续上升。在高校扩招及远程(网络)教育、民办高等教育等其他教育形式发展的背景下,自学考试的总体规模略有下降,但基本稳定;有的省市仍然呈现增长态势,主要是因为思路对头、措施到位。

2 学历教育发展规模下降,非学历教育发展规模上升。自学考试在总体上以学历教育为主,这也是创立这项制度初期的首要目标。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多样化需求的增长。自学考试积极适应需要。建立和承担了一些非学历教育项目,如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

3 专科教育报考规模下降,本科教育报考规模上升。自学考试多年来以专科教育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已出现了本科需求增长的趋势,当时提出了适度发展本科教育的目标。近10年来,由于社会对人才的学历规格要求提高,同时大量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有进一步提高自身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的内在需求,在自学考试的总体报考人数中,出现了本科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局面。

4 高考落榜生报考规模下降,各类在职人员报考规模上升。自学考试近几年报考总体规模略有下降,主要是低龄考生人数的减少,尤其是高考落榜生的减少。近两年,一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及高职高专、民办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快速发展,高校录取比例不断增加,导致参加自学考试的生源减少;另一方面,由于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各类在职人员出于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的需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自学考试。

5 高学历的考生越来越多。一些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生希望通过自学考试取得本科第二学历,以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一些高职高专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时也选择与正在学习的专科专业相近的本科专业,以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为增强就业能力创造条件。

以上分析表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基本情况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面临新形势,自学考试要按照教育部要求的“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的精神,调整自身结构,找准定位,明确方向,采取应对策略,开拓创新,适应新变化。

二、自学考试的体制创新

1 观念上创新。更新对自考制度的认识。自考不仅是一种考试制度,更重要的是教育制度。视自考为教育制度才能在我国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中发挥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才能依托和整合现有普通高中等教育、成人高中等教育、高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将无形资源化为有形资源,把自考纳入继续教育体系。

2 报考程序上创新。自学考试属于教育环节,就要按照教育规律来办事。可在报名点的设置上作调整,凡是考生集中的学校都可以申请设立报名点,让学生直接在学校报名。

3 命题思路上创新。命题的思路是由人才培养目标所决定,取决于培养人才的目标是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还是适用型人才。自学考试是一种继续教育形式,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是理论型、研究型人才,而是适用型人才,大多是工作生产第一线的操作工艺人才。理论考试的标准是够用为度,这就要求命题观点要更新思路,要脱离普通高校命题模式,不出偏题怪题,不出过于理论型的题。

4 考场管理上创新。在考场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强化科学服务于考生的意识,把考生既当作管理的对象,又当作服务的对象。预防大面积的集体舞弊和放任自流,严防监考老师与考生串通舞弊。在考场秩序管理上,要使考点的选择和考场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5 主考学校及专业上创新。过去主考学校少,开考专业也较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生参加自考。要鼓励专科以上的学校申报为主考学校。凡是有市场需要的专业尽可能多地开考,以便让考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6 生源途径上创新。随着国家教育方向调整,专科在校生人数将会越来越多。在知识经济时代,他们大都有参加本科学习的意愿。自学考试则不受规模制约,因此绝大多数专科在籍生接受本科教育还必须走自学考试的道路。要提供更多机会满足他们再学习再提升的要求。  7 毕业就业创新。要与人事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明确在校生取得自学考试或学历文凭考试证书者和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由人事部门开出工作介绍信;没有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实行人事,并办理档案工资、职称评定、代收代缴社会养老保险、党团关系接转等事宜,使自学考试毕业生作为国家教育系列范畴,也享受应有的社会待遇。  8 实现教育资源的创新,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相互沟通和衔接。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可回避对教育资源的进一步整合和优化。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广播电视及现代多媒体、网络教育,都纷纷参与到自学考试中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高等教育自觉考试通过整合各种资源,初步形成了社会化、开放式的教育服务网络。

三、自学考试新的突破

1 坚持提高质量标准。国务院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规定:“(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学校的学历层次水平的要求应相一致。”这是全面提高自考质量要求的法律和政策依据。从现实情况看,由于生源普遍持续下降,自考面临着进一步降低质量标准的巨大压力。若屈从于这种压力,降低标准、放松要求,自学考试固然可能获致一时繁荣,结果却只能走向消亡。只有根据《条例》规定,质量标准向普通高校看齐,自学考试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转贴于

2 强调开展继续教育。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以后,自学考试的主要发展区间应定位于学校后教育。目前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高、入学率较低的情况下,高校难以顾及继续教育,自学考试正好可以在这个领域发挥作用。目前普通高等教育与开放式高等教育没有明确的区间划分,高等教育资源出现整体上不足而局部却资源过剩、生源不足的怪现象。国家应实施高等教育宏观调控,使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各得其所。

3 倡导面向农村发展。当前农村正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大量农村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为自学考试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但是笔者不赞成“自学考试向农村延伸”的提法,因为从来没有规定自考只在城市推行。面向农村发展自学考试首先必须解决学习内容问题。基本原则应当是提高素质和学以致用。

4 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体系。目前自学考试与成人高等教育以及其他开放式高等教育实现了学分互认,这对自学考试的发展是必要的,但还不够。只有实现与普通高等教育学分互认,自学考试才可以说获得了社会的完全认可,才能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权宜之计或拾遗补阙的教育形式。实现这种学分互认的关键当然在于进一步提高自考的质量和社会信誉,同时政府的倡导也非常重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条例》应当增加鼓励高校承认自考学分的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和自学考试委员会应出台具体政策,这样可使自学考试走上坦途,获得健康、持久的发展。

四、对自学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

为实现上述的战略目标并为自学考试改革奠定基础,现提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改革的若干思考:  1 改变以专业定课程的框架,实行完全的课程管理和学分制。这项工作需要有计划、分步骤进行,近期首先要进行专业主干课程的确定和专业考试计划审批制度的调整,然后根据社会岗位群的需要。论证“课程组”的设置,逐步实现学习者完全自主选择的课程管理模式。

2 实行课程设置的分级管理。在保证自学考试总体标准的前提下,全国统一课程逐步与主干课程同一化,允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考办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学科优势,经充分论证,设置课程。

3 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实行课程、学分的互认。这是实现资源共享的途径之一,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总体要求,关键在于处理好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之间、不同层次教育之间、不同专业之间的关系。

4 改造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的确定要以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自学考试的总体培养目标为依据,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

5 探索多样化的考试方式。考试是对学习者学习情况的检测,考试方式应该与所学课程内容的结构和特点相统一。

第9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学科发展现状 建设思路

经历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已在高等教育中占近50%,办学机制不断改善,办学形式丰富多样,专业结构趋于合理,专业设置富有区域特点,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办学层次提升、人才培养力逐渐增强,在高等教育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总体而言,因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基础较薄弱,管理水平还较低、师资队伍层次有待较大提升,其可持续发展急需高等职业教育学科理论的系统指导。

一、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成果不断丰富,但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还未成独立体系,学科研究成果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难以发挥足够的指导作用。具体表现在:

(一)学科地位与身份不明。

无论在学科分科中还是在学术界,高等职业教育学科都还没有独立的地位与身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职业技术教育学被列入教育学的二级学科,但对职业技术教育学尚未细分,这表明在国家学科标准中,还未把高等职业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高等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地位与身份不明。学科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结这些概念的判断,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的逻辑系统,它的建立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但是,截至目前,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学还没有特有的学科术语,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因而在学术界对其学科地位也不予认可。

(二)学科建构还不成熟。

学科是学科内在建制与外在建制的统一体。一般认为,发展到成熟而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独立的研究内容、成熟的研究方法、规范的学科体制。由此判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还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表现在:

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十年来数量颇丰,但是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泛化,使用的范畴、命题是从相关领域或国外直接移植所得的,使用者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没有本领域完整的、特有的、保持一致性的概念体系。二是研究方法、话语方式和表达形式主要从教育学、经济学等领域借鉴而来,未形成本领域专有的方法论和专有语言。三是以实践问题研究为主,研究层次低,雷同多;对学科基本问题的研究尚缺乏系统性与深入性,学科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四是专职研究队伍逐渐成形,但研究人才的培养机构结构不合理、数量少、培养体系不健全、总体研究力量较为薄弱,难以争取到在学术界的话语权。五是专业研究与交流平台已经建立。目前国内的高职教育研究所在数量上已具备一定规模,但分布不均衡,如贵州省内仅有贵州交通职院和铜仁职院成立有进行高职教育学研究的研究所;国内专门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学术刊物仅有几家,贵州省内尚无专门学术刊物,宣传阵地力量薄弱。六是学科建设与实践的现实基础——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仍不健全,仍停留在高等教育的最低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管理归属不明确使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十分尴尬;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也直接制约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三)学科目前发展水平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还未发挥。

高等职业教育学的学科制度尚未建立,本领域的研究功利化、微观化特征较为突出,研究内容与结论趋于雷同,这致使现有的研究难以对高等职业教育建设实践产生深入的、长远的影响,在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水平、社会服务功能进而构建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等方面,本领域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还十分有限。

二、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意义

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内部,高等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社会功能初步显现并得到社会认可,已成为独立的高等教育类型。然而,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功能的认识仍比较模糊,仍持怀疑态度。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与水平提高已经遇到瓶颈问题,这些问题使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存危机,向纵深发展阻碍重重。非体系化的、功利化的问题研究已无法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均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尤其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看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及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建设计划的实施更是赋予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成自成体系的教育类型为时代使命,将对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视上升到国家层面。相关政策也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些原则性建议,每一条建议的落实都是一个课题,需要理论支撑与现实依据。

加快确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科地位,稳固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将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有助于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列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成为现实。

三、高等职业教育学科建设的思路

研究机构是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平台,能提供丰富的学术交流机会,帮助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研究机构,通过两条路径构建学科体系:一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的纯理论研究;二是通过实践研究建构学科基本理论体系,进而通过理论的验证性研究完善理论体系,形成独特的学科特色。

(一)学科研究机构单独建制。

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者,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拥有生动的案例、占有真实的第一手资料,在高等职业院校单独设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有先天优势。对研究所,首先可明确其性质、职能、岗位职责;其次需配备专职管理人员,负责设计组织落实各项业务,推进学科研究与建设;再次需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学资料室和学科建设专题网站,为学科研究提供便利;最后,建章立制是保证机构正常运行的保障,还需建立一套与学科发展相适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二)建设具备较强研究实力的学科研究队伍梯队。

研究队伍的研究能力是确立学科地位、提高学科建设理论水平的核心力量。建立结构合理、研究水平高的研究队伍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为此,需建立包括科研奖励制度、分配制度在内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培养与引进制度、学科组成员聘任制和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建设结构合理、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研究队伍梯队;建立研究人员培训与交流制度,使之逐步常态化,在长期的培训与交流中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

(三)建立定期学术交流制度。

进行学术交流是掌握学科前沿信息、掌握最新研究趋势、取长补短的主要途径。学术交流需定期开展才能发挥其作用。应每年在年初制订详细的交流计划,按计划与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在交流中厘清学科研究中的主要问题,掌握学科研究重点与趋势;研究队伍内部定期就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研究进展、研究分工进行研讨,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达成共识,促进学科建设。

(四)实行学科负责人负责制和学科组成员岗位目标责任制,建立学科监督机制。

学科负责人对整个重点学科的建设负总责,包括确定方向、制定规划、经费使用、落实制度、派遣外出学习人员、学术交流活动等,以保证本学科健康顺利地发展。建立学科评价体系和监督制度,对学科建设情况定期开展检查,对落实情况进行评估,协调好各种关系,帮助学科组克服困难,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底。

(五)以课题研究带动学科发展,不断拓展研究方向。

各级各类课题,尤其重点类课题能反映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趋势,通过课题申报和研究过程可拓展研究空间,引导研究团队整合研究方向;能充分体现、凝聚研究力量;可提高科研实力,调动研究人员积极性,促进学科发展;可对研究队伍中的新人进行严格的学术规范训练。同时,需加强校本研究与地方研究,制定研究制度,借助课题提高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探寻学科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功能定位等基本问题,构建完善的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关于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1993(2).

[2]张继明.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基本理论体系的建构[J].大学(学术版),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