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精选(九篇)

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

第1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正基于此,我们对上海市普陀区内部分中小学生在课外阅读形式、阅读时间、阅读原因等方面状况进行了调查,并以此来探讨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整合各方力量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率。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2011年上半年,我们对区内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目的有二:第一,通过调查,了解普陀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第二,根据调查结果,在区域层面上开展阅读指导工作的研究,探索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阅读。调研的范围为普陀区内20所中小学,其中小学10所、初中7所、高中3所。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基本题型为选择题。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983份,有效问卷1945份。问卷内容涉及四个方面:学生课外的阅读方式、阅读时间、阅读的原因以及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一)学生喜爱的阅读方式

我们对学生最常用的阅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纸质阅读依然是学生比较喜爱、比较常用的阅读方式。不过高中生的纸质阅读率明显低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基本不阅读的学生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

(二)学生阅读的时间

我们对学生每周平均的阅读时间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纸质阅读时间呈递减的趋势,而上网阅读的方式更被高中生所接受。

(三)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

我们对学生阅读新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3):

本题是单项选择题,对学生阅读新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调查。随着年龄的增长,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阅读的学生呈上升趋势,并占主导地位。而受教师推荐、同学介绍、家长指定等外界因素影响选择阅读的学生呈递减趋势。

(四)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因素

我们对影响学生课外阅读的最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4):

此题为单项选择题。表4显示,影响学生阅读的因素仍以课业负担重居首,其次为没有自己喜爱的图书、教师家长不支持阅读等客观因素。

二、情况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悲观,不喜爱阅读的学生仅占10%左右。

在阅读方式方面,传统的纸质阅读依然是学生比较喜爱的阅读方式。在计算机普及的时代,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有看纸质图书才是阅读,上网浏览文学作品、看电子书刊也应该算作阅读,它是纸质阅读的延伸。通过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选择上网阅读的学生逐步增加。当然,这也与小学生家长害怕上网影响孩子视力、担心小孩受到网络负面影响而不允许孩子上网有关。

在阅读时间方面,小学生基本上能做到每天阅读课外书籍或报纸杂志50分钟左右,而初中、高中学生每天书面阅读平均少于40分钟。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网络浏览时间呈明显增长之势,高中生上网浏览时间与书面阅读时间相差不多。如果不是课业负担较重的因素,此数字可能还会上升。

在学生阅读新书的原因方面,小学生受教师、家长、同学的影响较大,自主阅读需求并不强烈。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是最为必要与关键的,因为此时学生的可塑性最大。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递增,外界的影响趋弱,受自主阅读需求或媒体推介的影响更趋明显。因此,此时通过媒体的推荐,效果可能更加好。

在影响学生阅读因素方面,仍以学生课业负担重为主因。但是,在初中、小学学业负担相对较轻的年段,教师、家长不支持学生课外阅读与缺乏学生自己喜爱的图书所占比重较高,因此,向学生推荐好书、师长鼓励学生阅读显得十分必要。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此次调查,我们发现,90%左右的学生还是喜爱阅读的,只是在阅读的方式上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在呼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区域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并充分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促进学生阅读。

(一)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助推学生阅读

作为学生在校课外阅读主阵地的中小学图书馆,可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阅读。

我们希望学校图书馆在配置图书前,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听取师生的意见。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组织师生代表一同前往书店选购图书。或者通过校园网购书意见征询单,满足学生自主选书的愿望,以此提高藏书的质量,吸引学生前来图书馆阅读。

同时,学校图书馆要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欢迎学生前来阅读图书。图书馆要尽一切力量提高服务质量,以优美雅静的环境、优质充足的藏书吸引学生,以热情周到的态度服务读者,同时,适当调整开放时间,特别是延长放学后的服务时间。这样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小学图书馆“学生上课我上班,学生放学我下班”的矛盾,也解决了某些小学取消晚托班后学生无处去的难题。

(二)通过网络平台,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我们建议负责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教育局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简称:图工委,下同)利用区内“教育情报网”推动、指导学生阅读,逐步转变家长、教师观念。

我们建议图工委在“教育情报网”上及时介绍新版图书的梗概,并附上教师或学生的读后感,供学生参考。同时,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好书推荐”活动。要求荐书者既要介绍清楚所荐图书的版别、出版日期、定价,还要写出简明的荐书理由。区图工委经过筛选、评比、整理、加工、编辑后,通过网络及时予以介绍。通过图工委、伙伴的图书推荐,学生读者会有一种亲近感,选择阅读的可能性也会大为提高。

我们建议图工委要结合形势或教育重点工作,推荐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图工委要抓住节庆、纪念日等契机,结合时代热点,趁热打铁,大力鼓励学生阅读。同时,也让教师、家长及时了解当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动态,从而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三)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阅读指导

我们建议图工委定期开展阅读指导活动,开设趣味性的读书讲座,培养学生阅读热情。在深入基层学校开展阅读指导时,图工委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对象召开相应的读书指导会。用贴近学生的语言,“零距离”地向学生推荐图书,并传授一些阅读方法,供学生参考。同时,通过“教育情报网”将每次阅读指导的内容、形式、安排等一告知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同时,利用网络平台采用互动形式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阅读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惑,欢迎学生主动地参加读书活动。这种互动的阅读指导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读书活动的积极性。

其次,我们建议各中小学图书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重点,做学生的“阅读指导者”。定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举办各种读书活动,指导学生阅读。通过校园网加强新书宣传,让学生了解馆藏资源的更新,知晓图书发行动态,从而根据自己的阅读喜好及时选择书籍阅读,提高阅读率。

(四)开展丰富的读书互动活动,促进学生阅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是为了使学生保持良好的阅读兴趣,并提高阅读效益。我们建议图工委可以每学期根据德育工作的重点,与教育局相关部门、团队组织协调后确定一个读书活动主题,然后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交流活动,增强阅读的生命力。我们认为以下的活动形式比较受学生欢迎,且有一定的实效,可以经常组织开展。

1.开展学生自主荐书活动

让学生向同伴推荐书籍,可能更具有亲和力。因此,建议图工委每学期组织开展学生荐书活动。在荐书活动中,学生用精练的语言介绍自己最喜爱的一本书的梗概,并写出推荐的理由。图工委经过筛选后,将学生的荐书文章公布在“教育情报网”上,既可供爱书的学生参考,也可作为学校图书馆选购图书的依据之一。

2.组织读书征文评比活动

我们建议图工委利用假期组织开展学生网上读书征文活动。征文形式既可以是不加重学生负担的“读书一得”、“百字书评”,也可以是学生有感而发的网上读后感交流。对于有一定质量的征文小作者,区图工委经过评选后给予表扬、奖励。同时,为鼓励学校领导、教师关心、支持学生参加读书活动,区图工委还可以每年评选区级的“读书活动先进集体”与“优秀指导教师”。

3.“读书小报”展示

我们建议图工委每年进行1~2次“读书小报”评比。小报制作可以以班级或小队(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阅读后通过书面语言展现集体阅读的状态。小报一般设置“好书推荐”、“阅读风貌”、“一句话书评”、“阅读明星”等栏目,以此反映出团队阅读的风貌。在“读书小报”的评比过程中,图工委可以根据小报内容及该团队日常参与读书活动实际情况,授予“书香班级”、“书香小队”等称号,从而调动一个集体的阅读热情。

4.阅读先进集体与个人的评比

我们建议图工委每年度对积极参加读书活动且取得优异成绩的中小学生进行评比表彰。在学生本人申报、学校推荐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投票评选出年度区“书香少年”。为激励以班队为单位的阅读群体,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每年可以评选一次“书香班级”、“书香小队”,调动班主任支持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同时在面上形成“书香校园”的氛围。为鼓励图书小管理员更好地为学生读者服务,调动他们宣传读书活动的积极性,每年可以评选“优秀小管理员”,并通过教育报刊或教育情报网进行事迹介绍,激励更多的图书小管理员热心为小读者服务,使他们成为宣传、参与读书活动的中坚力量。

第2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及实施建议

自主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有机整合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反思

试论“一条龙外语教育”模式

英语阅读文本的分析方法和案例

语篇分析:阅读文本解读之本

抓住中心句,紧握阅读文章的钥匙

“学玩合一”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做学情分析

高考英语的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

小学英语课程资源有效开发的探索

英语听力教学中词汇处理的策略探究

《英语学习》(教师版)订购方式

英语口语表现性评价的设计与实施

高中英语表现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小学生英语素养的表现性评价研究

《英语学习》(教师版)订购方式

英文绘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使用

例谈初中英语阅读课活动的分层设计

小学高年级故事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课程标准引领,打好小学生英语课程基础

通过教材文本重构,降低学生写作难度

高考英语听力测试命题特点与备考建议

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与多样化教学

强化听时环节记笔记的听力教学探索

教育信息化和英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问答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深层文本解读策略

区域教研中推进小学生英语阅读素养提升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自主高效课堂模式探究

课堂阅读教学对课外自主阅读的有效促进

课堂阅读教学如何促进学生课外学习设计

中学英语影响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要素分析

小学英语表现性评价的课堂实践调查与建议

分层走班模式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探析

以阅读为中心,培养初中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持续默读提高基础薄弱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与规范化建议

交互式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文本的教学过程解读

培养学生英语写作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实践探索

在高中阶段开设“英语辩论”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

三·三制:一轮复习课教学模式建构的实践与探索

合理使用学案,培养高中英语学困生的学习能力

例谈运用“集中攻略”创新培养英语阅读微技能

例谈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的体裁规范与交际得体

运用BackwardDesign设计英语读写教学的课例研究

高中英语课堂中板书与PPT课件使用现状分析与建议

通过改变教师话语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行动研究

第3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一、激发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

1.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自己多读书、爱读书,学生才能多读书、爱读书。早读课期间,与学生一起读书,诵读古诗,自然会对学生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教师读书时流露出的激情、趣味和快乐,对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讲述自己读书后的收获和体会,“现身说法”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

2. 找准兴趣点,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教学中,找准兴趣点,激发阅读兴趣。如名著如今都已搬上银幕和银屏,通过观看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趁热打铁,让学生接近原著,愉快就读。介绍作品时,卖个关子,如同古代章回体小说留有悬念,让学生课外阅读欲罢不能。

3. 展开课外阅读比赛。初中生好胜心强,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在各种比赛中胜出。通过读课外书,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心得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激励学生课外广泛阅读。

二、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引导

1. 读物。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推荐了学生课外读物,依据这个课外读物建议,配齐后陈列于图书室,方便学生借阅。语文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办学条件、社会环境等,从中外各类优秀文学作品中选择合适的读物,向学生补充推荐。

2. 阅读小组。在课外阅读中,组建课外阅读小组,小组长负责召开组内的讨论会等。每天的课外阅读课时间,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阅读和交流,明辨是非。定时展开评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评比,有利于同学间互相鼓励,维持对课外阅读的长久兴趣。

3. 说、读、写并举。初中语文课外阅读,应做到听、说、读、写并举。让学生听电台中的播音,听电视中解说员的旁白。曾几何时,《说岳全传》风靡大江南北,造成万人空巷,社会上犯罪率锐减。通过听,让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丰富的思想内容、深沉的情感意蕴;通过听,让学生展开联想,追求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难造就的艺术效果。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读物中最感动人、最令人难忘的篇章,结合自己的感受在小组交流中说出来。通过说,推动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蓬勃开展。

第4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课外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有益的延伸和补充。他对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前苏联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而当前初中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我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从调查了解当前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基本情况为出发点,分析其原因,探索以课内阅读为本拓展连接课外阅读的教学策略,寻找提高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效绩的途径。

二、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一)本次调查工选择了我所带的八年级三班四班的学生共计100人,,以确保抽样调查结果的合理、准确、科学、可信。

(二)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确定了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调查表详见附件1),在问卷调查里,我主要从阅读内容、阅读范围、阅读时间、阅读目的、阅读途径等方面进行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有100名农村初中八年级学生接受调查,通过本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我发现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不容乐观,我对问卷结果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阅读的兴趣和目的来看

喜欢看卡通、漫画、言情、武侠小说的人数占60.7%,超过了其它类型的人数,其次为文学名著,占50.69%,而阅读科技类书籍及报刊杂志的学生相对较少,还有部分学生的阅读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么看什么,或者为取得较好成绩,看一些教材辅导读物。从阅读课外书的目的来看,有73.7%同学认为可以增长见识,有55.08%同学认为是提高语文水平,有36.05%的同学认为是学会做人和处世,也有33.38%的同学认为是休闲娱乐。可见,学生阅读目的较为明确,对课外阅读持肯定态度,在对自己的建议一栏纷纷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课外书。

(二)从阅读时间看

(三)从阅读途径看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购买和借阅是农村初中学生阅读的主要途径,分别占77.31%和77.81%,而通过租和网络获取阅读资源的仅仅占6.5%和6.31%。可见,农村初中学生阅读途径较为单一,特别是网络等新时代阅读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应用。然而,由于农村初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许多家庭很少给学生购买课外书籍,而城里学校都有阅览室、资料室、图书室,均有丰富的藏书,而农村初中虽也有这些设施但藏书很少,这造成学生的阅读资源严重匮乏,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许多学生在对家长的建议一栏中希望家长能支持孩子购买课外书,能给自己多买课外书,对学校的建议则希望能购买一些名著或适合初中生阅读以及与时俱进的书籍。

(四)从阅读内容来看

对于鲁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吴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这几位作家的作品,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高,但在师生交谈中,我了解到,其实,对于这些名家,他们也仅仅看过少量的几篇文章,根本谈不上深入的了解。此外,对于一些外国作家(除童话作家),却只有少部分学生阅读过,如罗曼.罗兰、海明威、莫泊桑,阅读过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见,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的深度也不够。

四、几点建议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使课外阅读收到明显实效,关键是唤起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创设良好阅读氛围

我们可以利用校会、班会、校橱窗、黑板报、墙报等形式,宣传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全校师生会议上及家长会上,使全校师生及家长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在黑板右侧或教室内写一些有关课外阅读的名言警句或激励性语言;在教室、走廊、楼梯等张贴古今中外的文学名家的画像;开展以课外阅读为主题的班团课,通过各方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励学生热爱书籍。

2、建立班级读书角,丰富阅读资源

农村初中办学条件相对较为滞后,许多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较少,学生家庭中的藏书量也极为有限,阅读资源匮乏,我们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设立读书角,图书的来源看可以让老师学生捐献,这样,创设了资源共享的平台,丰富了阅读资源。

3、组织系列活动,形成阅读浪潮

学校可以确定读书主题,定期举办朗诵、演讲、讲故事比赛,或举办读书报告会,交流读书所得或感受,或举办展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或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等。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让学生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激励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形成课外阅读的浪潮。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生拥有了想读书、爱读书的冲动,一旦拥有了这一课外阅读的内在驱动力,学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真正体味课外阅读所带来的成功体验。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只有让学生正确的掌握课外阅读的方法,才能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1、做好课外阅读的推荐工作

一本好书就是一位好老师,在调查中,我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大都带有随意性和消遣欣赏性,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做好读物推荐工作。我们主要以单元为板块,在科内搭建课外阅读的平台,根据单元主题为学生推荐同一主题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为学生推荐相关网站。

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

要想避免学生盲目、随意性阅读,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和效能,我们必须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

(1)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所谓不懂笔墨不读书,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注意把好词佳句、精彩片段分门别类的记下来。

(2)建立学生阅读成长卡

(3)鼓励学生读写结合

读与写有机结合,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巩固课外阅读成果,提高阅读质量,在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写,写作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续写、仿写、改写、扩写、评论等都可以采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第5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群文阅读 教师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途径。但是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诸多问题严重影响阅读教学乃至语文学科的发展,青少年阅读状况不容乐观,在这一背景下群文阅读应运而生。

群文阅读教学,关注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对不同作家、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多篇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为学生掌握多样化的阅读方法,实现终身阅读与发展奠定基础。

一、群文阅读概念阐释

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最显著的外在特征是,由单一文本向多文本转变,这一外在特征的转变带来了深刻的理念变革,诸如:学习的内容由封闭走向开放,更具有可议论性和开放性;学习的过程由单向输入转变为共同参与,师生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对知识的认识实现了一元与多元的辩证,达成对知识的共同认可。

二、群文阅读的教师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理论,还需要大量教学实践来填充与丰满。其中我们面临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群文阅读,我们教什么?怎么教?结合现在的相关研究,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有特定的原则和策略,从活动准备与实施两个方面来看,主要包括:“群文阅读”的教学材料整合、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变革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群文阅读”的教学材料整合

群文阅读教学,意味着教师要根据自己拟定的教学目标和课时目标,自己选择、整合相应的文本,组成一系列可以以某种线索为组合标准的“文本群”,以此服务于课堂教学。“群文”的整合需要教师具有独特的智慧,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拥有与时俱进的课程理念,而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对议题的选择。所谓议题,就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议题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可议论性和开放性。

同一(或多个)议题下多篇文章的阅读策略的教学,这样的教学内容是群文阅读独在的优势,且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与议题选择相关的一个问题即文本组织,群文不是杂乱无章的,文本之间要有相关度和结构化,这是对文本选择的基本要求,文本选择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但一定要有一个集中的关键点。

我们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几种思路的探索:以“体裁”为线索,整合“群文”;以“表达形式”为线索,组合文本;以同一“意象”为线索,组合文本;以“相同作者”为线索,组合文本;以相同主题的文本为线索,组合文本……

以同一“意象”为线索的课型实验:月的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大量存在,我们搜集整理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又广为人知的文本,结合人教版语文八下课本中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探讨月意象的内涵。具体实施中,我们将这些文本分为几组对月的意象展开了多重角度的探讨。首先,以李白的《静夜思》《峨眉山月歌》、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为一组探讨思乡和相思的主题;月亮是宇宙永恒的象征,我们以李白《把酒问月》、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为一组进行了探讨;诗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月亮是超拔脱俗的人生志趣的象征,我们以王维的《竹里馆》、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为一组文本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水调歌头》对月意象的内涵进行了总结概括,使学生对月意象的理解更直观也更透彻。

以“表达形式”为线索的课型实验:课题组成员杨茹帆的一堂课中,为了让学生了解“伏笔”的作用和用法,设计了一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群文阅读课。这组文章共四篇:爱伦・坡的《夜归人》、余平的《不是他本人》及唯一的《测试》。每篇文章的最后都把揭示结局的话空出来。课堂开始后,先让学生快速默读,并将猜想中的结局填在空白处。老师依次明确结局,并抛出问题:为什么大家可以比较准确地写出结局呢?学生们很快答出:文中有暗示性的语言。之后老师用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做引导。引出“伏笔”的好处。尝试改三篇小说的结局,与原文比较,得出“伏笔”的妙处。教师在最后还设计了一个“小试牛刀”的“伏笔”练习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伏笔”的用法及妙处。

以相同主题的文本为线索的课型实验:为让学生感受劝谏的艺术,学会劝谏,课题组成员张丽君老师设计了“劝谏的艺术”的群文阅读课。通过对一组文章:《邹忌讽齐王纳谏》《吴王欲伐荆》《晏子论罪(节选)》《郑龙谏勿伤百姓》《孙叔敖为楚令尹》的感知、思考、比较和总结,学生认识到这些成功的劝谏中都有自己的方法,有的是生动形象、委婉含蓄,有的则是直陈利害、苦口良药,但都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想劝谏成功,那么不仅需要臣子以国家为己任,还需要臣子善于进谏,有高超的语言技巧。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单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把课文内容当做阅读教学的内容,大大窄化和异化了阅读教学,导致“教什么”不清楚,这是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如果群文阅读没有厘清教什么,重蹈单篇阅读教学的泥淖,把教学内容简单地等同于文章的内容,群文阅读就一样会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变革

在教学过程当中理念的作用远远大于教学技术,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让学生学起来,但同时也不能忽略教师的作用。因此,教师如何自我定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群文阅读成败的关键点,教师要有“蹲”的姿态、“赏”的目光和“放”的胸怀。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讲太多话,不能提太多问题,只有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阅读,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群文阅读的课堂,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让阅读回归学生本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指导阅读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自主阅读”带来的快乐。学习不是学生简单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群文阅读教学,学生在一节课中阅读多篇文章,新的阅读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他们在看书、思考、陈述、倾听等语文实践过程中,才会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在群文阅读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学习阅读,培养阅读能力。“群文阅读要改变的并不只是学生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并由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群文读的重要推动者,群文阅读旨在培养阅读能力的主张十分鲜明,并强调由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实现。

(三)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理解的方法。

在群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量阅读,阅读方法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细嚼品味式的慢阅读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整体把握式的快阅读却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领悟文章的篇章结构,并从中学到优秀的写作方法。群文阅读教学,不仅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不同作家、不同体裁、不同内容的多篇文章阅读中进行比较归纳、分析、综合、深入思考,同时,阅读方法的指导也会对学生的终身阅读产生重大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把握住教学的重难点,去掉繁琐的课文分析,无谓的滥情朗读和无意义的问题,增加更有意义、有意思的阅读文本,增加有效的课堂提问设计和课堂讨论,这种先做减法再做加法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群文阅读的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一节课要学完几篇文章,篇篇细读、篇篇都读是不现实的。因此,齐读、默读、略读、跳读、选读、猜读、听读(通过聆听读了不同文章的同学的交流获取信息,了解多篇文章内容)等都是群文阅读教学常用的阅读方法。群文阅读教学是开放与变化的,需要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情况自由灵活掌控。

在实践过程别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所有课堂上方法策略都不能离开群文阅读的核心内容。群文阅读的教学内容应着重在与每次阅读的议题相关的文本内容、形式与应获得的共识;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导引、点拨下,师生共同进行自由读议实践和集体建构,达成共识;教学目标主要为扩大阅读量,增加阅读实践体验,锻炼阅读技能,获取阅读认知,积蓄语文学养,为课外延伸课内阅读内容的拓展阅读,奠定坚实的阅读知能基础,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在语文教育领域,群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思想,改变了单篇教学的传统,冲破了单元教学的框架,既是对传统教学思想的突破,又是对教学内容的突破,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赵镜中.从“教课文”到“教阅读”[J].小学语文教师,2010,(5).

第6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论

语文教师往往建议学生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达到增加知识储备,丰富文学涵养的目的。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仅仅是口头的倡导并不能够让学生对课外阅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寥寥;一些学生敷衍的阅读态度直接影响了阅读效果;也有部分学生面对汗牛充栋的书籍不知如何选择。因此,笔者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开展适当的课外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真正获得课外阅读的乐趣和益处。

一、与教材相联动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选自中外名家名篇,无论是从艺术风格、思想境界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都足以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经典范例。而且,教师在课文的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感悟心得。因此,笔者建议对教师在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籍时,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向外发散,给学生指出大致的阅读方向,使得学生能够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书籍。

例如:苏教版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冰心的诗歌,短小清新、自然纯真的风格与初中生那天真直率的少年心性相投和,自然会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冰心的小诗集《繁星春水》,借助这四篇诗歌给学生带来的美好印象,鼓励他们继续进行拓展阅读,从而对冰心的艺术风格以及在诗歌中倾注的脉脉温情有所感悟。

此外,教材的“名著推荐与阅读环节”也向学生介绍了不少经典著作,如《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水浒传》等等。这些书籍在内容上引人入胜,语言风格上或简洁、或优美,用语规范、描写得当,也非常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可以提醒学生适当地注意这些名著,通过一些章节的试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懂得如何以好书为师,与经典为友。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有了阅读目标,还应注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的学生过分追求故事情节,看不懂的地方就囫囵吞枣甚至直接跳过,忽略了课外书的文学性和思想性,阅读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一些阅读方法来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例如:

1.好书三读:课外书籍既有清新自然的现代诗歌;也有雅致古典的传统词曲;当然也少不了不同篇幅的小说。因此,笔者建议教会学生根据书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果是诗词阅读,那么学生可以尽情地朗读出来,根据自己的体悟将感情融入到朗诵中,做到声情并茂。这样一来,既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到诗歌的情境美;也能够体会到诗歌在音韵上具备的独特魅力。

面对小说,学生则不妨选择先浏览后精读的方式。因为小说的情节性特质,不少学生对故事的进展十分好奇,如《西游记》、《水浒传》等书籍,学生可以先尽情地阅读精彩的故事,遇到不认识的生僻字词或者不理解的字句,只要不影响整体情节,都可以标记下直接跳过。等到全书阅读完毕,再把自己标记过的部分和精彩的章节进行精读。这种二次阅读法既维持了学生对故事的热情,也保障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2.笔记法:笔者一直对自己的学生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方便学生对知识的重温。因此,教师一定要敦促学生养成多翻书、勤动笔的好习惯。

以《朝花夕拾》为例:作为一本经典回忆散文集,它既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文笔优美的童年回忆;也有《藤野先生》这种平淡真味的师生情怀;还有《狗?猫?鼠》这样意味深长的锐利词锋。因此,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除了摘抄一些语言优美的句子,更重要的是对文章言语之外的思想内涵进行品读,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或者疑问。

简言之,阅读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接受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只要坚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阅读,就一定能够事半功倍,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价值。

三、举办阅读交流活动

除了教会学生怎样阅读,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明白:阅读不止是一项需要反复读、不停写的辛苦琐碎的工程,它是一件人生乐事,是一项使人获得身心愉悦的有益活动,让学生真诚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之中。而举办一些轻松的阅读活动恰恰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以上认知。

例如,笔者曾经举办过阅读分享会活动,让学生一起分享阅读《西游记》的感受。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阅读笔记,对《西游记》中精彩的打斗场景摘录得特别多,认为作者的动作描写非常传神,不同的妖精动作不同、形态各异,使得形象栩栩如生;有的学生则对孙悟空在花果山的自由自在印象深刻,对天庭的人情冷暖做了剖析总结了孙悟空大闹天空的原因;还有一位学生甚至根据书本的描述自己为取经四人分别画了一副人物肖像。

笔者认为学生不同的做法、观念这都是喜爱阅读、分享阅读的一种表现方式。通过热情的交流还能使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与他人的观念交流,分析他人的观察角度,从而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同样,交流使得学生发现相互之间对作品阅读的共同爱好,能够产生相互鼓励的催化作用,让学生带着分享和交流的喜悦再一次投入到阅读当中,并且能够借鉴他人的观念加深自己的理解,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阅读收获。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教学承担着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相信通过教师的合理指导,一定能够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升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校长阅刊,2007年第12期

第7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阅读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提高文学素养的重要手段。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单纯的课堂教育并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不仅能够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写作能力。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课堂之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自主阅读,汲取更多的知识和营养。

一、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就应该首先培养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1.自由读书

小学,是孩子思想和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该重视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教师们和家长可以为孩子们选择一批适合他们的书籍,让他们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去阅读。

2.坚持读书

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的基础是坚持。教师和家长应该督促学生每天进行课外阅读,也可以鼓励他们把阅读过程中觉得优美的词语或者句子摘抄下来。

3.沟通和交流

家长和老师作为小学生阅读的向导,也应该时时刻刻注意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读书,鼓励孩子将喜欢的故事讲给家人或者朋友听;老师们应该注重课堂交流,让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分享,不仅能够激发小学生的表达欲,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二、家长和教师的合理引导

小学生处于身心都不完善的阶段,日常的生活和学习都需要教师和家长们做好引导。家长和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们可以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活跃的阅读氛围来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理念。

1.指导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教师们教学的目的不仅是教会学生阅读,更重要的是传授学生阅读技巧,教会他们如何高效地去阅读。首先,教师们可以引导小学生有选择性地读书,精读和略读相结合,这样不仅最大限度地汲取了知识,而且节省了时间。精读是指对文章进行精细的阅读,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学生在精读过程中,不仅要认真阅读文章,碰到不认识或者不理解的字词要学会去查字典,并把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划出来,摘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进行背诵。同时,也可以尝试着去写一些阅读中的感悟,然后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分享。略读,顾名思义,就是只读重点,选择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进行阅读,不仅能够积累知识,还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

2.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既包括对阅读内容的摘抄,也包括对阅读中的感悟进行抒写。读书笔记,是课外阅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小培养学生记读书笔记,不仅有利于丰富他们的知识,还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做阅读笔记,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们可以指导学生写阅读笔记,读书笔记中要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笔者建议,小学生们可以把自己阅读的书目名称写在读书笔记上,然后在名称下面摘抄优美语句和抒写自己的感悟。这样读书笔记会更加具有条理性,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做好阅读笔记,能够让学生在摘抄中打好文字基础,在读书笔记的抒写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

三、重视图书馆建设,丰富课外阅读资源

1.完善学校图书馆和班级图书库的建设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图书馆要有充足的图书资源供小学生阅读。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丰富的图书资源的前提下,也应该有桌椅设备,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教师们可以在图书馆内开展阅读兴趣课程,小学生们也可以在图书馆内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阅读内容。

每个班级可以尝试着建立属于班级内部的图书借阅库。笔者小学时期就曾经尝试着和同桌一起把我们的课外书拿到学校建立起一个小小的班级图书库,受到了班内同学的欢迎。教师们可以鼓励学生们把自己的图书拿到学校来,放到班级图书库里,供大家借阅。这样不仅实现了图书资源的最大利用率,而且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学生之间的交流。

2.给学生创造充足的阅读时间

阅读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平时由于课外作业比较多以及课外补习班的因素,小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们应当适当减少小学生的课外作业,增加阅读作业的布置,让小学生在家长的监督配合下有效地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同时,小学生也可以利用课间自习时间适当地进行阅读。

四、对课外阅读成果进行检验

课外阅读不仅是形式,目的是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写作水平。教师们应该重视对课外阅读的成果进行检验。教师们可以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和交换读书笔记,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们定期组织班级内部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既能够检查他们的阅读成果,又达到了读书交流的目的。

五、结语

第8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策略

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也是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课外阅读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外学习的内容,同时也是语文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和延伸,使语文学习的结构更加完整。研究发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积极健康的课外阅读能够明显帮助其提高文化修养、开阔视野、健全心智。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背景,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以读促思,以读助写。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缺乏阅读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有很大提高。他们课外的大部分时间选择现代游戏机,或者舞蹈、绘画、音乐等才艺兴趣班等。而对于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主动阅读的兴趣,导致大部分学生课外时间极少或者完全没有语文阅读。由于没有真正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

2.缺乏有效阅读。学生在短暂的课堂学习中所接触的阅读方法不一定完全掌握,要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更是需要大量的训练和指导,因此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会出现有的该精读的不知如何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情况。

3.缺乏读书氛围。科技的进步,信息的爆炸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节奏急剧加快、传统家庭文化缺失给学生课外阅读带来负面影响。快节奏的生活、忙碌的身影、现代游戏、影视、娱乐让人变得浮躁,无法静下心来阅读,学生没有读书的氛围,缺乏课外的环境。

二、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的策略

虽然很多老师、家长也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但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过于浮躁,读书意识淡薄,阅读质量低下,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学生课外读物的量少且面窄,学生对科学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为了有效提高小学中高年级课外阅读能力,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主动性。意识决定行动,兴趣促进主动。要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首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阅读内容竞赛,文学创作交流等平台和机制来吸引学生关注课外阅读,发现阅读的乐趣所在,从而主动的安排阅读时间,增强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真正做到用兴趣引导,主动学习的效果。

2.加强课外指导,提高阅读有效性。首先要正确认识目前教学的现状,对有限课堂时间所讲授的阅读方法要进行课外延伸和跟踪,以灵活方式参与到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去,及时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所遇到的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错误,与学生家长一起努力,做好阅读指导工作,保证阅读的正确性,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3.注重文化熏陶,营造良好阅读氛围。一方面,根据学生现阶段的特点,结合信息技术的创新性,有效利用现代技术工具展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博大精深,使其能够更形象,更深刻,更准确的理解传统文化精髓,了解中华文化之美;另一方面,家长要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阅读榜样,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的氛围,让孩子在与家长的互动中进行阅读,而不是党方面完成任务式的学习。

三、结语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如何有效的提高其课外阅读的能力,从而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这一问题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课外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围绕培养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主动性,加强课外指导,提高阅读有效性,注重文化熏陶,营造良好阅读氛围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期望能够系统有效的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芳.试论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快乐阅读旬刊,2013(10):18.

[2]李莹.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16(23):87-88.

[3]金盈盈.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J].快乐阅读,2015(6).

第9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范文

目前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课外读物良莠混杂,学生的阅读未必“开卷有益”;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阅读;功利化阅读之风盛行,快餐式阅读之风见长: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是作为教学任务来完成,随意性较大;缺乏相应的督促和激励,使学生容易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等等。要想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收到实效,我认为,语文教师要像对待课堂教学一样,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介入学生课外阅读的各个环节,用一套可供操作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一、选书

新课标中推荐了一些经典篇目,还给教师留下了推荐的空间。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经验,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列出符合课程标准“建议”的富有特色的篇目清单。选书的前提是要求有较大的选择面,除了名著等经典书目,教师还要在平时关注出版动态,要留意报刊杂志,关注当前的热点图书但又不被媒体左右,关注获奖作品又要考虑学生的阅读实际,找到真正优秀的并能与学生兴趣点结合的作品。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最好让学生参与选书,师生一起来商定课外阅读的书目,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保证阅读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指导阅读

课外阅读不能书单一开就万事大吉,不少课外阅读由于缺少了教师的指导而变成了学生的“自由阅读”,因而阅读质量不高。要提高阅读成效,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指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扫除阅读障碍。很多经典作品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不易读懂。因此,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作品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生平思想等,赏析精彩章节。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激发阅读兴趣。除了让学生参与选书,一开始就调动起他们的阅读积极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古今中外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

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认识到读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介绍身边一些学业有成的人的读书事迹,用活生生的实例对学生进行引导;在课文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扩展开去,去阅读有关的书籍资料。不仅扩大了阅读面,且能引起学生对名著的兴趣,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要求学生去阅读《红楼梦》;教学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可以介绍学生去阅读托尔斯泰《复活》等。还可以借优秀影视剧对学生产生的强烈震撼与感染,引导学生去阅读相关的名著或类似的名家名篇。其实,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老师可以在教学中。在师生交流中抓住契机,因势利导,调动起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进行方法指导。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阅读方法指导,使他们学会在课外自己阅读,如浏览法、泛读法、略读法、精读法及慢读与速读等方法;教学生学会摘抄、剪裁、编写读书卡、编写阅读提纲等方法;指导学生去写读书笔记来积累知识,让他们把零碎的知识集中起来,划归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去。明确目标任务。将阅读量的目标任务分解到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是每一周,让学生逐步达到规定的要求。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对绝大多数中小学生来讲,阅读活动主要表现为兴趣化的阅读,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可能阅读的积极性很高,而对一些虽然有意义、有价值但不感兴趣的读物却不愿顾及。实际上,仅靠兴趣来维持的阅读是不长久的,而新课程标准以及教师推荐的读物,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感兴趣的;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学生不下一番苦功夫也是难以完成的。立足于学生实际,把目标任务分解、明确,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自制性,完成兴趣阅读向意志阅读跃迁,保证阅读任务的顺利完成。

做好时间分配。阅读是需要时间的,课外阅读的主要时间在课余、假期,但把所有的阅读任务都放到课外去并不合适(课外阅读并非单指课余阅读,还有课本外阅读的含义)。自习课上学生进行默读,早读时用10-15分钟时间朗读,这都是应该得到允许的。下面要提到的阅读活动,也适宜在课内进行。总而言之,在完成教材任务的前提下,在课内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是无可非议的。

三、组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