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精选(九篇)

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第1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3.136

小学语文是学生受教育生涯的重要开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讲解相关的语文学科知识,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同时还应该注重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凸显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和爱国主义导向作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爱国主义情操。

小学语文教学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担负着重大责任,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最早接触的文学作品,最先了解和体会到的爱国情感,都是通过小学语文中的动人篇章而展现出来的,学生们根据自己所学习的文章和语言文字,接触祖国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从而了解祖国、拥抱祖国,对祖国产生由弱到强的眷恋和热爱。可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和教育,是每个小学语文任课教师所担负的重要教学使命和教学责任,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目标。而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其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水平;另一方面则可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将爱国主义思想循序渐进的根植在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之中,真正发挥语文课程所具有的酃主义教育作用,使爱国成为学生的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并且由识字开始伴随学生的一生。那么教师在小学语文低学段识字教学中,应该如何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渗透,提升小学低学段识字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水平和效率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改进小学语文教师识字教学的教学理念,在识字教学中灌注“爱国”理念,提升教师自身的识字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对于教学过程能够顺利展开,教学任务能否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可以说教师个人素养和教学认知的高低,对于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向学生进行语文识字教学时,应该及时对自身的语文识字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审视和反思,革新自身的语文识字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语文识字教学层次,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范畴之中,使其发挥更好的教学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爱国理想和国家信念,切实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渗透的质量和效率。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陈旧的识字教学理念的影响和制约,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中,只是单纯的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识字水平上,过于注重小学语文知识教学所具有的学科性和知识性,而很少关注其中所包含的人文性和爱国主义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很少甚至完全忽略通过识字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和灌输,从而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停留在一个十分浅显的教学层面上,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

这种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理念,不仅会使学生承受巨大的识字学习压力,使识字教学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和狭隘性,同时还影响了语文教学功能和作用的有效发挥,制约了学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影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因此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应该从自身出发,提升自身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认知和理解,从自身做起,在对学生进行识字教学之前,认真研读和分析语文识字教材,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识字教学的方方面面,在提升学生的语文识字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祖国的认知和理解,切实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

其次,将抽象的字词转化为具象的图像和语言,使学生在上下文情境和图像的影响和感染之下,由近到远,有局部到整体的认识自然和环境,逐步形成祖国观念和祖国形象,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爱国热情。对于小学低学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年龄较小,心智发育水平较低,在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渗透时,学生往往不知道自己所学习的字词和国家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不知道这些抽象的字词所代表的到底是什么,从而给学生的字词学习以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带来了一定的教学困难和学习障碍。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渗透时,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的识字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出发,将抽象的字词转化为学生可以感知和可以理解的具体事物,将字词还原为图像或者联系字词所出现的上下文,使学生在具象的事物中感受祖国山川自然的美好和壮丽,在学生的心目中形成一个具体可感的祖国形象,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向往、赞美和热爱,从而一方面加深学生对于字词的理解和印象,另一方面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国信念。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播放和识字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使学生能够在图片和视频等感染和渲染之下,对祖国的自然景色和壮丽河山,有更为具体的理解和感受,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爱国信念。

第2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小学是采用分科教学的形式来组织教学的,针对这一现状,高师小教专业也往往采用平台加方向的模式,分文、理两个方向培养小学语文和数学师资。因此,下面笔者就以高师小教专业(文科方向)为例,就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试作分析和讨论。

一、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未能关注“大”与“小”的结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不切合小学语文实际;二是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教授与小学语文教育实践相脱节。

(一)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目标偏移

对于文科方向的高师生来说,语文课程知识体系是决定其以后“教什么”的问题,然后才是“怎么教”的问题。然而,目前小教专业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却是概念模糊、内容含糊、学生糊涂。目前小学教育隶属于大教育类,小教专业也一般开设于教育学院,由于教育学院以教育理论研究为核心任务,故学科类师资相对缺乏,往往需要从文学院外聘师资来承担语文类课程的教学。这就导致:一方面学院在课程设置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大教育类课程的比重,而压缩学科类课程应有的份额;另一方面,来自文学院的外聘教师不了解小教专业对语文学科知识的特殊要求,往往照搬中文教育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因此,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呈现出两个极端:一是以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为核心,有意无意地“淡化”或“忽视”语文课程,使学生感觉学无所长;另一个是在有限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又将小教专业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等同于旨在培养中学语文师资的中文教育专业,所授语文知识过于专业、艰深,使学生感觉学无所用。

(二)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教授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相脱节

高师小教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教学、科研并重”。然而,目前高校师资培育工作却往往是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教学能力的养成两方面各行其是、互不联系。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多是对抽象教育理论的诠释和讲解,缺乏与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接轨;语文类课程的教学也未能结合小学语文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与教学。显然,单靠学生的“悟性”,是难以达到理论知识与基础教育实际有效整合这一要求的。高校师资培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极大地影响了高师生所学理论知识向实际语文教学能力的有效转化,使得相当一部分高师生上岗后不能较快胜任语文教学工作,也无法灵活运用高校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研究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因而,高师生所谓的“科研能力”也就成为了脱离基础教育土壤的“空中楼阁”,高师生本应有的潜力、后劲无法体现,其作为本科生的优势也不能充分发挥。

鉴于以上两个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重构,是小学语文师资培育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如何促进高师生所学理论知识向教学实践能力的有效转化,也必然成为了高师教育的迫切议题。

二、优化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的理论依据

语文教学是关于汉语言的教学,因而涉及到语言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因此,要合理设置小教专业语文课程和科学实施小教专业语文学科教学,必然要以语言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基础理论为依据,合理吸纳这两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笔者发现,语言学界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以及教育研究领域关于“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的界定,都可作为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设置应以明确区分“语言”和“言语”为前提

1916年,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提出了“语言”和“言语”两个不同的概念,并呼吁分开研究“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语言”学习所追求的是对于一种语言内部理论知识的丰富和完善,而“言语”学习的目标却是理解和掌握人们运用某种语言的行为和规律。语言学界关于“语言”和“言语”的明确区分,为我们区别中文教育专业与小教专业的语文课程内容提供了语言学依据。就中文教育专业来看,其“语文知识”研习的首要目标,无疑是系统掌握包括汉字、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篇章等各个范畴在内的汉语言知识,并能解释相关的汉语言现象;但小学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故小教专业的“语文知识”学习,虽然也需掌握一定广度与深度的汉语言知识,但其目标不在追求汉语言知识的全面和深入,而是要以适应小学语文实际需要为根本原则。此外,更重要的是,小教专业的学生还需了解一些如何将汉语言知识用于培养儿童母语言语实践能力的言语教学知识中。举例来说,对于/er/这个韵母,中文教育专业需要向学生讲清楚其“舌面、央、中、卷舌元音”的音理属性,而小教专业则是运用手势示意发音时的卷舌动作来帮助儿童模仿发音等教学方法。再比如,中文教育专业需要解释“开、齐、合、撮”四呼的发音原理,以及“开合”、“洪细”、“m侈”、“等”、“韵”等音韵学概念,而小教专业则不必如此精细,它更需要教给学生的是“嘴巴张大aaa”、“牙齿对齐iii”、“嘴巴小圆uuu”、“撅嘴吹哨üüü”等有关发音方法的歌诀。

因此,小教专业在语文课程知识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上,不能等同于过于精细、系统的中文教育专业的语文课程,而应该在明确区分“语言”和“言语”的前提下,以适应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体系和适合儿童接受能力为标准,来科学构建合理、实用的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二)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教学应清楚界定“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John Dewey)和科克伦(Kathryn F.Cochran)等认为,除“学者知识”外,还有“教师知识”。他们提出:“教师所关心的不是为科学增加新事实,而是所教的学科内容,重视怎样把学科知识变成经验的一部分。”他们认为,“教师知识”与“学者知识”有着本质差异,“教师区别于生物学家、历史学家……,他的科学知识是从教学角度来加以组织的,并用作帮助学生。”

教育研究领域对“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的界定,同样给予了我们启发:中文教育专业与小教专业对语文知识的不同要求,即属于“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的区别。就中文教育专业来看,学生毕业后的授课对象是已经较全面地掌握汉语言基础知识、初步具备运用汉语言进行口语和书面交际能力的中学生,故其本科语文知识研习的目标,是追求汉语言知识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力求系统建构汉语语言学的概念,精熟掌握汉语言知识,并能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来分析和探究各种汉语言现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杜威及科克伦等所说的“学者知识”。而高师小教生将来面对的是尚未系统接触汉语言基础知识、也不具备运用汉语言流利规范地进行言语交际能力的儿童,故其语文课程知识的选择和确定,应该围绕培养儿童母语言语实践能力来进行。高师小教生除了要适当了解一些汉语言知识外,更要懂得如何将这些汉语言知识用于指导儿童正确进行言语实践的教学工作之中。故小教专业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相对于中文教育专业来说,更倾向于是“教师知识”。这种语文学科的“教师知识”,非纯汉语言知识和一般教学法知识的简单相加。可见,中文教育专业与小教专业由于将来面对的授课对象不同,其语文课程知识的学习内容也理应不同:前者是以追求汉语言知识的丰富完善为目标的“学者知识”;后者是以把语文知识有效用于语文教学为价值取向的“教师知识”。

因此,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必须明确作为“学者知识”的纯汉语语言知识和作为“教师知识”的小学语文教学知识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只有这样,才能使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和教学工作回到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要这个轨道上来。

三、优化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

在明确区分“语言”和“言语”、“学者知识”和“教师知识”之后,我们再来探讨优化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策略。

(一)立足小学语文实际需要,构建合理的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获得运用母语进行言语交际的实践能力。汉语言知识无疑是发展我国儿童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因此,高师生必需要熟练掌握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汉语言知识,才能胜任将来的语文教学工作。这个“深度和广度”,应以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为根本原则。正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区分“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和“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两种不同的目标定位:前者是关于汉语言知识系统的构建和完善,后者是运用母语进行言语实践能力的培养。故有学者提出,小学教育专业的语文知识应作降“格”处理:“小教专业的汉语言学科知识的难度,达不到相同层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或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格’”。因此,高师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不宜纳入太多过于精细、艰深的汉语言知识,而要立足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要去寻找汉语言知识的合理构成要素,筛选出有利于培养儿童言语实践能力的汉语言基础知识,同时适当吸纳当代言语运用和话语交际理论等言语语言学方面的知识,从而构建一个合理、实用的小教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

(二)融合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知识,实现由纯粹讲语文知识向教语文教育知识的转变

然而,高师生掌握了适当的汉语言知识,并不等于就能在动态的教学环境中有序地给学生教授汉语言知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掌握语文知识和在教学上运用语文知识是不同范畴的认知和能力,前者是纯粹的语文学科知识的范畴,而后者主要由“语文学科教学知识”的作用所带动。美国著名教育家舒尔曼(LeeS. Shulman)非常强调“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PCK)”对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知识的核心,是赖以区分教师与其他学科专家的重要标识,是造就教师工作专业性的重要领域。“学科教学知识”指的是教师超越纯学科知识的范畴,利用各种如隐喻、类比、图形说明、范例示范、模拟、动手操作、解说、展示说明、问答引导、讨论等教学表征方式,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和接受的学习内容,是一种高度综合“学科”和“专业”两个领域知识的知识。

显然,懂得语文学科知识,只是具备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学科知识,高师生还需学习“语文学科教学知识”。“语文学科教学知识”,指的是语文教师针对特定教学环境,自觉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将汉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学习内容,并有意识地利用所学语文学科知识去加强自己的教学成效的知识。这种知识超越了纯汉语语言知识的范畴,也与一般语言教学方法不同。目前小教专业虽也开设了《小学语文教学法》之类的课程,但这类课程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介绍小学语文教学的原则、方法、手段等,并没有就具体语文知识的实际教学作针对性指导,更缺乏对具体语文知识用于实际语文教学的关注。而我们说的在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中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知识”,是指要教会高师生如何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从汉语言知识中选择适用的内容重组为有利于儿童学习的内容,并采用恰当的方法、手段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儿童能理解的表达形式,尤其是要引导高师生有意识地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去指导儿童的母语学习等。比如,高师生在高校《汉语》课上学到了关于汉字造字结构的“六书”理论,虽然在将来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并不需要向儿童讲授该理论,但我们却可以引导高师生选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将这种造字理论用于小学识字教学,以帮助学生有效、快速地识字。[1]

因此,小教专业的语文课程教学应着力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知识”,以“把语文学科知识有效用于语文教学”为价值取向,并发展相应的教学策略,引导高师生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同时,反思和研究汉语言知识在教学上的应用,并努力探究如何将相关知识转化为儿童易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从而实现由纯粹讲语文知识向教语文教育知识的转变。这样做,对高师生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科研素质的提升,无疑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要改善目前高校师资培育中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尴尬处境,实现小教本科师资培养“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重构小教专业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然后在“语文学科知识”教学中,有效融入“语文学科教学知识”。这虽然是就小教专业语文课程设置和教学而言,但一定程度上也适用于小学数学师资的培养。此外,目前小教专业硕士学历层次的师资工程也正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小教硕士学历师资的培养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本文系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省高校哲社资助项目“小学教育专业语文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2014SJB40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关于“六书”理论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运用,笔者撰有《传统“六书”说用于小学识字教学的理论探索》(教育探索,2009年第1期)一文,对此有具体地探讨。

参考文献:

[1](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John Dewey.“The child and curriculum”in John Dewey on Education,ed.G.Archambault(New York,NY:Random House,1902-1964):339-358.

[4]Kathryn F.Cochran.Richard A.King,and James A. DeRuiter.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A tentative model for teacher prepar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Chicago,IL,1991-3-07.

[5]李永妃.语文知识体系重构探析――以小教专业(综合文科)为视阈[J].韶关学院学报,2010,(1).

第3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小学语文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一条重要和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对于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人格、个性以及身体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在这一阶段小学生并无法正确地认知“对与错”,一旦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看法,那么就是非常不容易被改变,如果他们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就会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这样的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教育,让学生认识事物的正确与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对健全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对于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较为特殊的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都较差,他们在一些时候并无法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感情和做法,他们对善、恶、是、非的认识还需要去逐渐地探索和认知。为了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就应该在教学中让学生对情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他们知道什么事他们应该做以及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行为。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实施,对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二、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实施措施和方法

上述已经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实施的重要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概括。在这样的基础上,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施是势在必行的,应该对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施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以及分析。

(一)通过教学内容中情感因素的深度挖掘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文章是对景物、事件和人物进行描写的,在文章中作者往往表达了一定的情感。所以,在讲解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文章中情感因素的挖掘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如,老师在对《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文章中情感因素的深度挖掘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这篇文章在讲解雨来聪明、机智、勇敢的同时,也透漏着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那就是雨来是一个非常爱国的孩子,面对死亡、疼痛和威逼以及糖果、金戒指的诱惑,雨来没有做出任何出卖国家的做法,同时还在与日本鬼子做斗争,所以老师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感情因素,教育学生要爱国,要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入学生的内心。

(二)通过学生自我训练获得感情体验,实施情感教育

教师在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教育一方面要求教师将文章的情感交给学生,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学生把握的情感以及获取的知识中进行自我训练和提升,让学生在丰富的感情体验中接受情感教育,进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老师在对《将心比心》这篇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学生自我训练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感情上的体验,进而更加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

(三)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实施深入的情感教育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有效地理解文章内容,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感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对教学的内容缺乏理解,对知识有陌生感和距离感。所以,老师在语文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好的掌握,通过这样的方法更加有效地实施情感教育。如,老师在对《迷人的张家界》这篇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实施情感教育。小学生大多对张家界这个地方不了解,有一定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这样不利于老师有效地进行授课。所以,老师在授课之前可以先在网上下载一段描写张家界美丽景色的视频或者是PPT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先对文章的内容以及感情基调有一定的认识以及掌握,学生对张家界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在这样的基础上实施情感教育,更加行之有效。

(四)通过学生已有情感的运用实施情感教育

第4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高

小学是一个人教育的开始,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成为了教育行业日益关注的话题。更何况,教师的责任十分重大,《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是具有崇高地位的。小学教育在学生的教育生涯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之后不断接受教育的基础,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具有十分出色的专业素养,成为一名专业素养过硬的小学教师。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道德素养

教师要提高自身认识,增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小学教师是培养祖国未来花朵的园丁,因此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关系着学生今后的成长,所以可见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认知,要有坚定教育事业的信念,不仅是对新课程要求的执行,同时也是教师自身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之一。教师的道德素养要体现对学生的喜爱,优秀的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像自己的子女一样,另外教师要为学生树立典范,做到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跟随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下对于人才的需要越来越符合现在社会的需求。尤其是语文这项基础学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将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创新。例如在教师讲解“草原”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组讨论,在课文中了解作者是如何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草原进行描写的,学生将课文通读之后,按照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再由学生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解释,教师再对学生正确的观点进行总结,这样一来,教师要学生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并且结合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让每位学生了解到语文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断对教育理念 进行更新,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素养。

新课程下新的教学理念是要教师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自己能够更全面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以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课堂的调控能力,掌握根据课堂突发状况随时改变教学计划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应变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文化素养

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身,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文化,面对小学生不同阶段的要求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要有比较强的语文实力,渊博的知识储备量,以及丰富的知识架构。另外教师面对不同事物要有独特看待事物的角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习更多语文知识。

从广义的角度看,小学语文教师要足够认识语文基础教育的未来和在社会上的作用,认识到小学教育是培养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全面实现和谐发展的目的,在这个基础之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根本上将以开发学生智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开发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全面实现智力与能力的和谐发展。树立学生创新的能力,在对待知识方面不要采用固定的思维,学会变相的看问题,并且形成知识的一体化。

全面开发学生潜能,采用不同的引导方法,依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发掘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潜在能力,并且加以培养,使潜能转化为能力。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品德方面、身体以及自身个性方面的发展,教师要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全方面发展,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教师全面提高自身认知,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教学目标,将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就只是单一的教授语文这一门课程,对教师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教师长时间只是研究语文这一门课程,不能全方位的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导致有许多教师养成了追求专一而非博学的习惯。另外受考试的影响,导致学生进行学习的目的只有考试,不是为了学习更渊博的知识而学习,从根本上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智力素质

智力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并且能够运用自身知识以及经验将事情解决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要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需要自身具备相应的智力素质。让语文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基本前提,是教师自身语文素养的提高,现在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最直接的功能是向学生教授知识,学校进行教书育人的前提条件,是教师自身知识储备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要不断汲取新知识,不断适应性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师更应该具备全方位的知识结构,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都要进行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要具有创新性以及实践的能力,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每个学生的都有其成长的特点,教师要抓住每位学生的特点,运用自身具备的知识与专业技能,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解决教学问题的智慧。教师要是在教学中缺少创造性,那么在教育中就失去了活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进行创新,运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将教学重点传授给学生,拥有更强大的智慧与解决事情的能力。

在新课程中增加语文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语文素养,实践活动课要求运用到新的教学模式,因此教师要在新课程中不断进行创新,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有灵活的观察能力,分析不同的知识信息,从中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选择课程方面要灵活,将学生错误的学习方法进行纠正。

四、结束语

由此可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要不断充实自己,具备教师应该具备的道德素养以及文化素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学习观念,国家进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诣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只要将新教学模式的精髓加以优化,见到成效,必然能够成为具备专业素养的小学教师。

参考文献:

[1]夏香花.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175.

[2]陈秀英.论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课外语文,2013,08:60.

[3]全昌雄,赵明香.论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J].文学教育(中),2012,07:95-96.

第5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专科学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目标;课程体系

一 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教育部教育师范司(2003)4号文件《三年制小学教育专业课程方案》明确地指出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具体来说,一个合格的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至少具备以下方面的素质:

(一)师德素质

师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的灵魂。师德素质是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即政治方向、立场、品德、思想作风和行为、素养、仪表等方面素质的总和。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道德的化身、人们的榜样、父母的替身。小学生更是特别信任和崇拜老师,教师要依靠自身的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以及渊博的知识来影响和塑造学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身正品端的道德素质。特别是语文教师,由于语文教学课时多,小学语文教师一般还要担任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应该率先垂范,为人师表。

(二)文化知识素质

文化知识素质是教师素质的基石。当今时代知识更新极其迅速,这对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具有学科知识和教育学生的知识已远远不够,而应具备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小学语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头脑要象一部百科全书。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广博而又精深的文化知识素质。

首先,必须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小学虽说是初等教育,但涉及的知识面却非常广泛,比如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大至天体,小至细菌,古今中外,无所不有,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可见知识面狭窄的人是不能当好小学语文教师的。

其次,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包括语言文学知识和文学知识两方面,语言文学知识包括语音、文学、词汇、修辞、逻辑、教师口语等。文学知识涉及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儿童文学、文学史、文学理论、美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对于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当然是题中应有之义。

其三,必须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小学语文教师要学好并且精通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利用其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为教学服务。另外语文教学理论是一门应用性的理论学科,小学语文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个科学的认识。

(三)教学能力素质

1 理解与处理教材能力。这是教师在吃透教材与摸清学情的情况下对“教学材料”进行重组整合、创造再生的过程。它是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一项教学能力,是能否搞好语文教学的基本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不仅要从学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出发,还要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同时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2 语言表达能力。一个知识渊博的小学语文教师,假设没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有声语、文字语和态势语三种。有声语,是讲与听、教与学的一个桥梁、纽带。没有这个桥梁,就不能称其为讲课。文字语的写作能力,不仅影响小学教师全面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他们的科研能力的提高,进而影响到基础教育的质量。“态势语”作为一种教学语言,主要是通过眼神、手势和神态的变化等来表达情意。

3 设计与管理教学的能力。要求小学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师自身的素质条件,精心设计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是保证课堂教学正常进行的必要手段。一个好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常规的训练,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建构

小学语文教师素质培养的关键是要建立与教师专业化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蓝图,是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保证,科学的课程体系是教师专业化教育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科学的培养专科层次小学语文教师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师德素质的主要渠道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教育部于2005年初制定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简称5号文件)和实施方案。根据该规定,高校专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将设置“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必修课,同时要开设“形势与政策”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养,解决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势与政策”着重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

(二)文理交汇的综合性课程是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文化知识素质的关键环节

与中学教育的分科性相比较,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综合实践活动也被列为必修课程显示出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小学教育的综合性,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为了适应小学教育的综合性,我们需要重新确立基础课的地位,同时设置相当比例的综合课程,增加文化基础课,拓宽专业基础课,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文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是为了构建学生从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专业知识,形成基本的语言文学素养,形成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所必须的专业素养,将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复合型骨干教师。中文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包括古代文学、写作、现代汉语、儿童文学、现当代文学,中外文明史、人口、资源和环境等课程。同时开设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设置课程在理念上体现了当代课程发展的综合性特征,在教师教育上实现了跨学科性,对于培养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6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着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何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把英语文化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还需要认真地进行科学实验与比较研究。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在对大学生用英语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异国文化的内涵。文化素质是教化、示范和养成的有机结合。教化是指设置必要的课程,进行知识的传授;示范是指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养成是指一种内在的涵养,内化成人的品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的天职,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

第7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基本概念比较

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它研究的对象、任务决定于这门学科的性质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 目的任务和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性质

任何一门学科的性质问题都是对该学科进行研究的首要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法也不例外。对它性质的认定 ,综观六本教材,尽管各自的表述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均给予明确而具体的界定:小学语文教学法是由语言科 学和教育科学两大门类接缘而产生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应用性是它的基本性质。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不是一门科学,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高本、叶本、袁本、崔本认为小学语文 教学法是一门应用学科,而周本认为它是说明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小学 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科学,高本认为,这首先要辨清教学法和教学方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前者 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后者则是这一学科的局部内容,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其次要认清的是,它有自己的理论主 张,有自己的概念和范畴,它的各个部分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初步形成一个认识体系。它吸收了诸多学科的 研究成果,依据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研究,发展成为独具特征的学科,但作为一门科学,它还在形成之中。 高本的分析丰富、深化了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法性质的认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孕育、产生、发展的过程,而独立存在的标志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确立。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对象,高本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 究对象。它研究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教材、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检 查和评价。周本强调,教学大纲中说明语文要教什么,教学法就应该把怎样教的问题加以阐释。叶本提出,小 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说明小学语文教材体系、内容和特点,二是研究小学 语文教学法。

笔者认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实际上是一门学科研究范围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法重点是研究小学 语文教学的规律,既包括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也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听话说话、作文、基本训练等特 殊规律。

(三)小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

崔本根据中师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明确提出,学科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具 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能力。袁本提得比较笼统,只是讲,这门学科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 比较顺利地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提得比较高。

笔者认为,在中等师范阶段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基本属于入门课,主要使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知道怎样备课和上课,使之能在小学顶岗上课,如果要使学生成为较高水平的小学语文 教师或者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那应该是专科程度的具体目标。

(四)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因此,袁本、崔本、周本、高本、叶本都十分强调学习方法,都 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作为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和学习这门课的基本方法。袁本明确提出 理论与实际并重。袁本、崔本和叶本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如何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笔者认为,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作为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基本方法,这是为本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在学 习方法上,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思并重,知行合一。

二、教材体系比较

纵观六本教材的体系,其共同点在于:教材结构的前后组织遵循从基本理论到具体操作的顺序。教材首先 在绪论部分阐述学科的性质、研究的对象、教学任务、学习方法,然的着重论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 教材的几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对识字、阅读、听话、说话、作文、基本训练作专题叙述。在理论揭示 的基础上阐述具体问题,较好地体现了学科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双重特征。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 理论框架、内容体系已初步形成,其学科独立性日益增强。

六本教材在编排体系上的不同之处表现在:第一,教材基本线索的差别。有的教材各章节之间有明显的线 索,以贯穿各章,统领全书。如崔本、翟本注重以教学大纲的精神为指导,除了列专章(第一章)论述,还将 教学大纲精神渗透到每章每节之中,崔本直接援引大纲的有关论述,就达27处之多。此外,为了便于学生全面 了解大纲的内容,还附录了大纲全文。周本最后一章(第十一章)用一节的篇幅从六个方面阐述教学大纲的主 要精神。袁本、高本也注重渗透大纲的精神,但未能像崔本、周本那样安排专章进行阐述。笔者认为,师范生 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各项具体内容之前,先学习教学大纲这一章,可以了解大纲的基本精神,有助于明确 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指导,是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学大纲应成为教材的主心 骨。袁本则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全书。其他教材缺乏明确的线索。 第二,教材的篇章构成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听话说话、作文五个方面 的内容。周本、高本、翟本、崔本、叶本分若干章进行阐述。而袁本则把上述内容纳入两章来阐述,用小学语 文的课堂教学(一)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二)列出。袁本作这样安排,主要后面有“语文课外活动”一章 。第三,文章内容的构建方式不同。周本、崔本、翟本、高本采用比较自由的编排方式,崔本、袁本、叶本皆 按一定的逻辑进行构建。如崔本体现得比较显著,语文教学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按照“教学意义要求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这样的逻辑顺序编排,这是比较科学的。因为任何教学方法 都受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制约,教学方法只有与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相适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探索比较

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建设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探讨,有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理论中最根本的、最为 基础的有三个:一是对小学语文性质的阐述,二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阐述,三是对小学语文教学

原则的阐 述。因为这三个理论问题对整个小学教学具有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以下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比 较,从而了解教材理论探讨的状况。

(一)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的阐述

综观六本教材,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共同之处表现在:一是都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和思想性。二是都能遵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教委所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规定。所不同 的地方表现在:一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阐述详略的程度不一样。高本、叶本阐述是很详尽,其他几本阐述得 比较简单。二是对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看法不一样。有的本子认为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有的则认为 ,工具性和思想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阐述

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学的全部工作都是受它制约、被它决定、为它 服务的。

六本教材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阐述其共同特点有:一是都强调要全面完整地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二是都能遵循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规定。三是都能从个性(特定的 教学目的)和共性(共同的教学目的)的关系进行分析。

六本教材对小学教学目的的阐述所取的角度不同,高本认为要正确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就要了 解确定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和根据,着重从新时期对人才的总要求,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和小学语文 科学具有的教育、教养、发展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袁本从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关系、语言和思维的关 系、特殊任务和共同任务的关系、学生今后的发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崔本在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时,紧扣 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中语言文字训练、思想教育和一般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详尽地 分析听说读写的关系,听说读写基本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培养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 因素的关系,突出了“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核心,抓住了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关键。叶本则 从培养语文能力、学习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笔者认为,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认识,既基于语文科的客观性质,又基于主观要求,小学语文学教 学法教材,对这个问题的阐述,要特别强调准确、全面地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崔本和袁本体现得比较好。

(三)对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的阐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理论的一部分。前,有少数小学语文教学法讲义提到教学原则,但内容比较单薄。小 学语文教学原则真正成为大家普遍探讨的课题,是80年代以后,这是一个进步。

综观六本教材,对小学语文教学原则阐述其共同点有:一是都能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以及 学习规律提出教学原则。二是都能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提出教学原则。三是都能从“结合”上探讨每项 教学原则。

对教学原则探讨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思考的角度不同:周本从普通教育阐明的各个学科应遵循的六个教学 原则中提出三个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叶本依据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 的,提出四个原则: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结合、语文教学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相结合、传授语文知识和培 养语文能力相结合、教学的整体性和训练的阶段性相结合。崔本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以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提出四个结合。袁本未提出教学原则,但从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这个角度,提出要处理好四 个关系,即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教与学的 关系。高本则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功能以及内部关系,提出四个原则:文道统一原则,客观事物观察、思维、 语言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双基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

小学语文究竟有哪些教学原则,国内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各有不同的角度,各有不同的提法,大体有十 多种提法。经过10多年对教学原则的探讨,已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高本所提出的四个教学原则有代表性, 能放到一定关系上、一定的矛盾上加以探讨,并能从本质上反映教学规律。

笔者认为,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原则时,应明确三点:第一,要深刻认识语文教学原则同一般教育学的教 学论中讲的一般原则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第二,所提出的教学原则要能从本质上反映教学规律。第三,语文学 科的教学原则,应该是语文科所独有的,或者是非语文科所特有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重要性。

四、应用研究比较

小学语文教学法不仅具有理论性,而且具有应用性。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对教学实践问题的思考、解答和教 学理论的具体化、操作化两方面。

六本教材在应用研究方面其共同点有:一是都能及时吸收、反映新时期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和 新成果。多数教材重点选择介绍了影响较大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黑龙江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李吉 林的“情境教学”实验,丁有宽的“读写结合”实验。二是都能重视理论的操作化研究。六本教材都十分重视 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选用了一些教学实例,并努力将零散的材料加工概括,上升为规律,以便举一反三 。

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反映教改实验的方式有别。有的教材将改革实践置于教材的不同章节进行介绍(如 崔本、翟本、袁本),有的则置于教材后面列专章介绍(如叶本、周本、高本)。第二,对教改实验的研究程 度不同。多数教材缺乏对引用的教改实验的深入挖掘。而叶本不仅客观地介绍各种教改实验,而且加上主观的 评析,对某一项教改实验提出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如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提出了四个研讨的 问题。

五、教材特色比较

不同特色教材可以多方面、多层次反映学科发展的状况,适应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下面 试对教材的时代性、师范性、实用性、可读性等方面作一些比较。

教材的时代性。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否站在提高人的素质高度,用全新的教育观点来阐述教学理论、知识和 方法。袁本、高本、崔本体现得比较好。尤其是崔本,它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崭新时期编就的, 更能体现新的教育观点,如在“小学语文应遵循的原则”一节里,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 观”。

教材的理论性。六本教材中,袁本、高本理论性较强,著者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角度对一系 列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他几本教材虽对某些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分析, 但只是一般化的阐述,教材整体的理论性次之。

教材的师范性。综观六本教材,叶本和崔本的师范性体现得比较突出。首先表现在定位确当,教材的内容 在深度和广度上基本上符合师范生的实际。还表现在恰到好处地选取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优秀 教学实例加以分析,既可提高师范生的理论水平,也有助于提高从教的能力。

教材的可读性。六本教材中,叶本、崔本条分缕析、行文流畅、语言质朴,可读性最强。翟本、高本、周 本语言精练,层次清楚,可读性较高。袁本重在阐发、论证,逻辑性强,对于师范生可读性较差,但对有一定 语文教学经验的读者,如担任这门课的语文教研员,又有着较强的可读性、启迪性。从编排体例看,叶本在正 文前加了“自学提示”,每章后附有“思考与练习”,袁本、崔本、高本仅附有思考题。相比较而言,叶本、 崔本更为规范,适合学生学习。

教材的实用性。叶本、崔本较好地处理了教学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完全摆脱了学究味,从纯理论的圈子里 走了出来,着力于面向教学实际,将第一线的丰富的教学经验,融入教材,语言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师范生 学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六、新世纪教材建设构想

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在理论框架、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编排体系等方面的探索,迈出 了坚实的一步,但 从总体上来说尚缺乏全局的、宏观的改革。面向新世纪,构建教材新体系,必须站在时代的 高度,有恢宏的气魄,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未来意识、创新意识。

在指导思想上要确定一个总体目标: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探索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的教 材新体系。

如何探寻构建教材新体系,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处理好我国传统教学法、现代外国教学法、新时期语文教 学法三者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博采从长、综合创新之路。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在保留传统教材精华的同时,大力吸收最新的有价值的教研、科研成果,使教材面向21世纪,具有 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里有四个问题应予以重视:

一要渗透大纲的精神。

新教学大纲(即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总结了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既从客观上 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原则作了理论阐述,又从微观上阐述了具体教学内容、方法、要求。新 大纲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统领,要把新大纲的精神有机地渗透到每章每节之中。

二要体现教育新观点。

建立“大语文教育观”,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课题,这个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应在教材各 章各节中有明显的体现。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学法指导的研究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 一个新领域,是当前世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热点,教材要十分重视反映学法研究的新成果。

三要融入教学新经验。

教材既要重视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又要有意识地吸收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新经验。80年代以来,小学 语文教学改革呈现一片喜人的景象,各种教学改革流派在竞争中发展,各种教学实验课题在实践探索中硕果累 累,教材要充分反映。

四要增添教学新内容。

教材要相对稳定,又要适当更新。相对稳定,有利于教师把握、驾驭教材,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适 当更新,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为了使师范生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在保留同类教材的 基本内容基础上,又要注意补充鲜活的内容。

(二)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法科学的理论框架。

建立科学的理论框架应加强下述工作:

一要广泛吸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

小学语文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与哲学、教学育、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修辞学、逻辑学等关系密切, 要综合运用诸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这样才能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二要体现教学理论的先进性。

教材在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时,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用系统论的 理论阐释小学语文能力的结构和形成,用信息论的理论解释听说读写能力的不同特点,用控制论的理论说明如 何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

三要体现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以他的渊博学识、丰富的实践,洞察语文学科内部的规律和外部的联系,从1919年起就语文教 学与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有卓识的见解,特别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的有关论述,对我们编好教材有许 多新的启迪。

(三)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法科学的结构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内容顺序的编排上,应按照学科知识内在的基本逻辑顺序组织教材,要体现学科内容的 系统、完整。具体编排时,可按逻辑顺序组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侧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起到统 领全书的作用。这一板块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第二板块着重阐述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 、阅读教学、听话说话教学、作文教学等,这一板块,既要从理论上深入浅出地阐述小学语文不同教学内容的 教学特点,又要对基本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第三个板块,主要介绍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论述小学语文教师的 修养,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第一板块的基本理论和第二板块的实践操作交相辉映,第三板块是 前两个板块的扩展延伸。三个板块浑然一体,构造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结构系统。

(四)构筑中师特色鲜明的新型教材体系。

第8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一、小学双语科学教师课程能力的内涵

哲学中对能力的定义:能力是指人们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形成、发展并能表现出来的完成某种任务的能动力量[1]。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2]。”小学双语科学教师的课程能力是指教师立足学校双语教学的环境,以科学知识为核心,通过对科学双语课程的设计、实施及评价,将现代科学和民族文化中的科学知识相融合,并能自我反思和自我学习,有意识的在课程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二、小学双语科学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及问题分析

为更好的了解小学双语科学教师课程能力的现状,我们选取了民族地区某市43名小学双语科学教师,对他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8名小学双语科学教师进行了访谈。调查结论如下:

(一)缺乏系统性的课程意识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第一,调研地区90%以上的小学双语科学教师对“课程”都没有明确的概念,认为课程就是指学科,或将课程和教学分不清楚;第二,小学双语科学教师对小学科学双语课程的课程目标不够重视,缺乏对课程目标的正确理解。

(二)课程目标的表述不合理

调查地区的小学双语科学教师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存在较多的问题。80%以上的小学双语科学教师在设置课程目标时主要参考教学参考书,在表述课程目标时常用到一些不具有可测性的词语,例如,“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的……态度”,这样表述课程目标使得小学双语科学教师在课程活动中很难判断双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设的课程目标,也很难把握课程的进程,难以操作。

(三)部分教师缺乏对课程内容及课程资源的创造性

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上的小学双语科学教师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在课程设计中加入自己的理解,这表明双语科学教师在课程设计时已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但还是有另一部分双语科学教师还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在课程设计中难以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84.85%的双语科学教师能对现有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都感到比较陌生,有63.63%的双语科学教师并不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的缺失是阻碍了双语科学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的原因之一。

(四)评价能力的缺失

受到传统课程理念的影响,双语科学教师在对双语学生的评价时缺少过程性评价,还是主要以结果性评价为主,这样会对双语学生的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应从各方面改变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让双语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在教师的自我评价方面,双语科学教师也存在认识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大多数双语科学教师的自我反思主要体现在观摩其他教师上课,从其他教师的课堂中发掘自身的问题,部分教师也有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具有自我反思的意识,但还是不够深入,并没有将自我反思所发现的问题带入后续的教学工作中,使得这些反思并没有体现应有的价值。

三、小学双语科学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原因分析

(一)教育?u价体系不完善

课程评价是提高教师课程能力的重要导向。然而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课程评价机制单一,教师自评不足,是阻碍双语科学教师课程能力提高的原因之一,建立正确的教育评价机制能让双语科学教师理性的看待课程与教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关系,进而才能提高课程能力。

(二)缺少课程能力发展的氛围

好的学术氛围可以影响教师对自身能力发展的定义。然而许多双语科学教师表示“并没有时间仔细研究课程”、“没有提高课程能力的动力和意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校并不重视对课程的研究,教研活动也流于形式,结果导致双语科学教师缺乏对课程的正确理解,不能对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

(三)培训针对性不强,重理论而轻实践

提高双语科学教师课程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对教师进行培训,然而通过调查发现,有超过七成的双语科学教师认为“目前的教师培训针对性不强,理论知识占得比重较大,与教学实际情况有差距”。培训内容大多讲解理论知识,并没有针对双语科学教师在课程实施时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分析,这样不仅会降低双语科学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也无法起到教师培训所期望达到的目的。

(四)缺乏创新意识与主体意识

在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双语科学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意识不强,认为课程的设计与改革是教育部门的事,不愿从自身出发,探寻提高课程能力的方法,访谈中有超过70%的双语科学教师认为目前的科学双语教育仍需要进一步提高,但都表示作为教师能力有限,只能按照学校的要求讲授课程内容。大多数双语科学教师只是将自己作为课程内容的讲授者而不是研究者。

四、小学双语科学教师课程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相关教育部门应提供政策支持,完善双语教育制度

小学双语科学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足够的支持,从制度上对科学双语教育进行完善,例如,使课程标准更加适合双语学生;开发符合双语学生认知特点的双语教材;完善教师与双语学生的评价制度,使科学双语教育不仅从政策上更加完善,而且能在教学实践中落到实处,使科学双语教育质量得到提高。

(二)提供双语教师培训机会,重视双语科学教师的继续教育

必要的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目前双语科学教师培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的培训都是形式化的,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使双语教师产生倦怠感。培训的形式可以以实际教学当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为主,同时也要加强对双语教师课程意识的培训,可以在讲解教学实际问题时灌输给双语教师课程能力相关的理念。

(三)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为教师发展提供环境

学校作为双语教师工作的主要场所,其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财富,是全校师生共同创造的文化,好的校园氛围不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动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许多的研究调查都可以发现,缺失民主、合作、交流的校园不利于教师的发展,也会影响教师提高自身能力的积极性,而这样的消极意识会影响双语教师对待工作和学习的态度。因此,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培养双语教师的工作热情,而且可以促进双语教师课程能力的发展。

第9篇:对小学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

一、引言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1],促进城乡师资的均衡发展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结合我省农村外语教学的实践和“互联网+”教学的发展趋势,在普遍认知的基础上,对于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专业能力的构成重新解读,这对于指导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职业发展,促进外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很多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普遍意义上的教师专业能力指的是专业认同、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和发展环境等几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有其特点、构成要素,发展诉求等,而“互联网+”教育对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专业能力有了新的要求。以此开展研究可以实现专业能力与教师职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促进。

二、欧美教师专业能力的界定

(一)美国外语教师能力特点评读

美国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制定外语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先后又有卡内基基金会的《国家为 21 世纪的教师作准备(1986)》、美国外语教育协会《外语教师教育临时计划指南(1988)》、美国全国外语标准委员会的《外语教师培养标准(2002)》、美国师资培育认证理事会的《 外 语 教 师 培 养 标 准(2013) 》等多种权威标准出台,而其对教师能力标准的界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呈现以下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美国外语教师能力的内涵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了较大变化。首先,教师能力界定的理论基础变更。教师能力的理论基础是一个从构建主义、实用主义、行为主义以及社会功能主义等动态发展变化的过程。社会变革、教师职业发展、教学实践需求等成为理论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教师能力的构成要素的变化。最初是从外语教师的语言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师职业道德三个方面界定教师能力;教育发展使得课程朝向体系化发展,语言教育的重点也集中到以“课程培养学生能力”,教师的外语能力体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还来以杜威、康茨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哲学家提倡“教育的社会性、教学的实践性”,在原有教师能力的基础上附加上教师的社会职责,要求教师不但要教学,还要参与社会实践与重建。后来行为主义逐渐盛行,研究焦点从从关注教师自身能力转换到关注教师能力的呈现,关注点从外语教师的标准能力转换到教学实施的过程能力。

当代美国多以一种发展的视角审视教师专业能力,并认为教师能力存在既定能力和潜在能力之分。既定能力是通过职前的专业学习、职业培训获得的,这是教师的基本属于素养;发展能力是就职后,通过实践教育、继续教育等方式获得。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的过程是通过各种途径,在既定能力的基础拓展潜能的过程。发展观认为教师能力是一个弹性扩展的过程,这是“互联网+”时代对教师提出必然要求。

一是动态发展过程。经济社会变革要求对教师能力的认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首先,从强调教师个人能力发展到强调教师能力的呈现。机械的构建主义将外语教师专业能力分为语言、技能和道德三种要素,提倡通过要素培养提升专业能力。然而教师的专业能力不能简单地以因素分析的方式去理解,个别因素的培养提升也不能全部实现教师综合能力提升。同时,有着较强个人专业能力的教师也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主要是教师专业能力是一个层面,如何去展现能力,实现教育的目的又是另一个层面,因此关注焦点也就转变到能力呈现过程上。其次,从强调从个体能力发展到强调社会责任。最初的认识只关乎个体能力发展,无论教师或者学生。而现实是对于“优秀”学生的界定或者是对教育培养目标的需求,与教师自身能力存在差异性。以现有教师能力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要或者期望的人才,亦或者培养出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这种不对等性导致必须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教师能力。

二是外语教师的文化敏感性。语言即文化,外语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文化的学习、鉴别、交流与借鉴。多元的美国文化要求教师具备更加强烈的文化敏感性,这是外语教师社会能力的核心体现。在以个人主义为代表的美国,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设施^程中,具备很强的文化差异意识和文化适应力。外语教师的课堂就是创造多元文化背景,让学生充分融入并通过语言学习提升文化适应力。课程教学是“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反应”[2] 。外国教师的能力要在多元文化中展现,检验。文化性成为美国外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都成因素。

三是外语教师专业能力侧重。知识是如何获取的,中西方有着不同的解读,相对中国“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能力观,美国人更多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取来自自身的悟性以及社会体验[3]。而外语教师能力发展的重点不再是“以知识”为核心,而要以“技术” 为核心,不是通过教师的渊博学识、独到见解去传授知识,而是通过设置科学有效的教学过车“技术”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升能力。教师能力很难有一种固定的体系,而教师能力发挥作用是在辅助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学习,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

(二)欧盟外语教师专业能力的评读

欧盟自成立之后也先后颁布了多个版本的教师能力标准,具有代表性的是1995年的《教育与学习:迈向学习社会》、2002年的《外语教师的培训:欧洲的发展》,以及后在“欧洲语言共同框架”的指导下,2004年修订颁布的《欧洲语言教师教育纲要》(简称《纲要》)等文件,现也从以下几方面对《欧洲语言教师教育纲要》所规定的的教师能力标准进行评读。

一是对于教师自我的知识构建。语言教师的知识是衡量能力的重要指标。《纲要》规定的知识构成要素方面涉及的课程内容、教学实践指导、语言环境等要点[4]。构成要素包括外语教学认知、教学方法技能、外语能力以及学习策略等,分为语言知识层、教学理论层、实践体验层,三个层次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从此点可以看出,欧盟《纲要》侧重点在于教师职前素质培养与能力训练,对于就职后的潜在能力鲜有规定,特别是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批判基础上实现的能力重构缺少规范。实际上《纲要》推行的是一种教师知识能力准入标准。

二是外语教师对于环境的分析能力。外部环境能力包括对语言学习者、教学环境的分析解读,并以此做出适应调整的能力。外语教师应该学会分析理解学习者的动机、需求、了解其学习基础、基本技能等。同时,还应该创造一个适应学习者的语言学习环境,组织有差别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运用本质,组织开展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活动[4]。

三是外语教师的身份认知能力。身份认知是指外语教师对自我职业、信念和价值观的反思、认同能力。这要教师认识到语言教学本质什么,自我坚守的教育信念是什么,从事外语教学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从事此项工作,未来自己职业如何发展等。《纲要》认为教学应秉承批判着批判性思维,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择教程、开展评估。教师作用不局限于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具有文化身份认同和价值观培养的作用。这种文化身份意识的认同要符合欧洲语言、文化的多元性,具备一定的地域特征。

三、“互联网+”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在借鉴欧美外语教师专业能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我国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专业能力一般包含专业认同、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等构成要素。而互联基于“互联网+”理念,提出促进我省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提出新的要求。

一是“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媒体技术能力作为外语教师能力构成的组建因素。这里的信息技术能力包括对“互联网+”教学的认知力,对于新媒体技术的接受、使用能力,利用互联网开展教学准备、教学互动和教W检查的能力,有效使用新媒体开展教学改革的能力等;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为自己专业发展服务,乡村外语教师在语言认知、教学理念、环境分析、文化身份认同方面不断得到发展和提升。

二是“互联网+”为乡村外语教师发展提供便利平台。乡村外语教师发展存在诸多弊端,主要原因在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别导致农村英语教师发展的机遇少,几乎跟不上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步调,很难获得自身发展和价值认同。而“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能通过便利的媒体平台(如网络直播、慕课、微课等),实现了连通内外的作用。农村教师发展不再首先由交通、地理环境的限制,保证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的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从专业能力,知识结构、发展环境等方面促进教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三是基于“互联网+”的教师专业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传统的教师能力评价方式是简单的通过学生的学业成绩、个人开展教学改革情况以及教师工龄等方面开展。这种评价从一开始就有着唯目的论的弊端,把“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目的畸变为“一切为了考试”“一切为了论文”等。对于教学过程监控的忽视让师生备受折磨,也让教学多了些功利,少了文化。“互联网+”教师专业能力评价体系可以实现多种评估手段的跨界融合,以创新的理念促进评价方式的改进,以人为本地开展评价。这种评价体系具备开放性、连接性的特点,能够兼顾结果和过程,让教育主管部门、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对教师能力的评价,以求真正实现评价价值的公正公平。

四、小结

经济社会的发展附近教师专业能力的标准变化,而各国对于外语教师能力认识、评价标准有共性也有差异。但外语教师专业能力中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以及文化身份认同等一般被认作为普遍性因素。“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能力也是外语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切合农村中小学外语教师发展的现状,新媒体平台能使他们在“联网+”环境下,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实现由语言知识到专业能力层,从教育技术层到教育文化层的有效转变。

参考文献:

[1].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Z].2014-9-9.

[2]Tyrone C.etc.Teacher capacity for diverse learners: What do teachers need to know? [A].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er education: enduring questions in changing contexts[C].Routledge:Taylor&Francis,2010:156 -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