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精选(九篇)

高等教育工程研究

第1篇: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 课程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12-138-02

一、引言

2010年教育部正式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这一计划实施的目的旨在加快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促进我国创新型发展战略的顺利展开。如何塑造和培养高校工科专业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国家创新战略的顺利实施,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借鉴和吸取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经验与教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富有成效的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现状及其启示

1.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现状。国外关于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选择和课程组织方式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1)课程目标的研究。目前,国外高等工程教育已从早期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和实际技能的培养转变为关注通过课程的改革应付日益重要的广泛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近年来,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越来越关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程中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同时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通过学习课程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理念和理解某些基本概念,进而形成并获得具体事实和应用技能的能力,特别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的需要,培养具有交流、互助、终身学习等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文化理解等基本理念的工程师成为课程目标新内涵。简而言之,国外高等工程课程目标设定为培养更多的拥有研究型思维、较少地掌握具体技能的工程科学家,这一课程目标为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的选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课程内容的研究。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载体和工具,其改革是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核心。尽管目前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关于课程内容的观点林林总总,但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核心要素:知识、能力和道德,围绕这三个核心要素学者们观点各异。关于知识因素,学者们认为,应当在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内容中明确学科知识的主导地位,所需知识结构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其中,自然科学作为通用基础课用来奠定学生最初的知识基础;技术科学作为学科专业基础用来加深学生对本专业了解;人文社科用来弥补每个学生自身素质的不足。一些工程院校在具体引入某种课程计划时也按这种知识结构来建构课程以实施相应的课程计划,如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在将可持续发展概念引入工程教育课程内容时所通过的SD计划(可持续发展计划)就要求所有工程课程内容都应由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基础课程、可持续发展技术以及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关的业余课程。关于能力要素,学者们认为,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应更多地培养学生能力上的价值判断,这些能力包括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学者们还认为具体到工程教育的不同专业出于专业的独特性,在同样强调课程内容选择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前提下,应侧重于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如希腊国立科技大学在其工程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中探索如何将企业日常工作所需的相关技能作为课程内容来帮助工程类学生提高工作和管理能力。此外,随着工程教育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切,也有学者建议将对于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作为工程教育课程内容的一部分,如苏丹卡布斯大学在编制土木建筑课程时就选取了海岸工程、环境工程、施工管理、建筑材料、岩土工程、建筑施工、水工结构和运输系统这八个单元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维度,以将环境教育引入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内容。总之,工程教育课程内容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分析问题、找出原因和解决问题,并帮助学生弄清实施某项项目需要的条件及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学者要求在课程内容编制和实际教学中更多地注意学生交流、沟通、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关于道德要素,一些学者针对近年来女性学生比例在高等工程教育中减少等现象指出,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强调女性在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受限的原因不是因为她们能力不足而是长期存在于学术界中的“陈旧偏见和培养体制结构”,因此改变这一状况就要着眼于让高等工程教育课程包涵更多适应于女性学生的内容。

(3)课程组织模式研究。关于课程组织模式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学科结构和技能获得,前者强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时所需的判断力,通过开发新的课程模式训练学生的“基本范式”思维:一是根据同一主题给不同内容上的训练,如从封闭性的理论到开放性的实践。二是根据包含相同概念、原理和方法的不同主题安排训练;后者强调培养学生学习中的前提技能,着重于系统的方法思维的训练,体现出一种系统的方法论,以培养学生某个或某几个基本技能来统筹、贯彻整个课程。此外,考虑课程实施环境的安排,以便帮助学习者内化所学的知识,如美国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大学尝试开设娱乐工程学的课程,提高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Abbas El-Zein等人也曾提出以决策模式作为工程教学可持续性和工程道德教育的一个适当框架,促使学生改变对他们自己的专业看法和带动他们的热情,并培养这些学生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

2.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的启示。目前,国外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正在从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思维与能力并重的方向转变。借鉴发达国家在工程教育领域探索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功和失败经验,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一是课程目标设置既要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认知的训练,使思维与能力、认知与行为同步发展;二是课程内容既要体现环境教育还要体现持续发展教育,重视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使之具备起码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底线;三是课程组织模式既要着眼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又着眼于学习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三、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分析

我国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工程活动的可持续性、经济集约性和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性的要求都应体现在工程教育中,设计科学的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培养既具有创新能力,又拥有可持续发展道德意识与理念的合格工程技术人员,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课程目标分析。课程目标是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基础,应根据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相关课程科目,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且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科目配置体系。具体而言,各课程科目要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遵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在课程科目结构设计方面,要从单一职业、单一专业的分析逐渐转向整个职业群的分析,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使学生既能够适应社会对创新型技术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要求,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将来职业岗位的新需求,同时还可以为形成拓宽专业基础和专业化培养方向的课程结构创造条件。此外,课程科目的设置还要遵循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和效率性的原则。

2.课程内容分析。课程内容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员的关键。课程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人文社会等课程的学习以及工程实训活动。其中,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一环,通过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方法;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基础,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关键步骤,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社会知识等课程是培养学生人文关怀、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来源之一,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意识与理念以及系统的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丰富和拓展学生的认知观,为将来更好地提高工程质量、工程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工程实训活动为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平台和纽带,通过工程实训活动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践活动,一方面检验所学知识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发现不足,获取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课程安排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更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培养其开拓思维、积极参与、自主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充分具备长期发展的潜力。

3.课程组织模式分析。课程组织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员的载体。本文在学习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课程组织模式:

(1)基础课程的组织。基础课程的学习强调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在这个阶段应以通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为主,其内容要丰富,涉及面要宽,使学生通过学习具备较深厚的基本功底。因此,在课时安排上要适当地加大,以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实现知识迁移,提高适应能力。

(2)专业课的组织。专业课是形成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因此,要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适当安排和增加与本专业课程密切相关的活动内容,如学术论坛、实践活动等。例如,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深入了解企业实际业务活动,增加对企业经营管理各环节的认识和了解,找到课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点,以增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领会的基础上,提高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的能力;工程技术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深入工厂,了解和参与工厂流程的运作过程,增强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经常进行市场调研活动,将课堂学习的调研方法,需求分析等知识点运用到实际调研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增加学生对现实市场的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要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和特色,开发与培育对本专业知识行之有效的课程组织模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人文社会知识课程的组织。人文科学包括文、史、哲及其衍生出来的美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等,常常用分析和解释学的方法研究微观领域的精神文化现象,旨在培养和熏陶学生的人本精神、美好情操、道德意识等思想情怀;社会科学则侧重于运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宏观的社会现象,其涵盖的科学主要有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经济活动的洞察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视野和能力。对人文社会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进行,请专家学者在课堂上教授这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扩大知识面,与专业知识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4)工程实训活动的组织。工程实训活动是具有开创性的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并进一步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学生从事工程实训活动的目的主要有两点:{1}找到课堂知识运用的场;{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要针对高等工程教育不同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选择与课堂知识密切结合的实践活动,采用与企业共同培养的模式,安排学生到工厂、企业实习与实践的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去接触企业的实际,了解企业工艺流程、机器设备运行规律等,增强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不仅具有专业理论知识,还具备很强的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既具有理论视野,又具备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和卓越工程师。

4.课程体系要素关系模型。基于上述理论分析,本文构建了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要素的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说明如下:第一,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课程体系的三个核心要素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其中课程目标是培养模式的核心和基础,关系着高等工程教育的方向和未来,课程内容和组织模式是课程目标的双翼,其中,课程内容是课程目标的关键所在,课程组织模式是课程目标实现的工具和载体;第二,课程目标的设置,要密切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着力增强对学生能力和思维认知的训练和培养,不仅培养大批工程科学家,更要培养大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工程师;第三,课程内容的安排要体现环境教育和持续发展教育的根本,不仅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使之具备起码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德底线。第四、课程组织模式既着眼于科学知识的传授又着眼于学习方法的培养与训练。

四、总结与展望

如何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对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相关研究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模式等要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者间的关系模型,以揭示其间的理论联系,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思考。由于篇幅所限,课程要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关系的验证需要在后续研究中做进一步分析与论证。

[项目资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编号:09YJA630106);天津市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编号:D10050),天津工业大学科研项目;天津工业大学校级重点学科科研立项项目。]

参考文献:

1.袁振君.国外高等工程教育课程研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0(24)

2.Geli de Ciurana, A.M. “Education for sustainability in university studies experiences from a project. Involving European and Latin American universit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6,7:81-93.

3.L Papayannakis,I Kastelli, D Damigos,G Mavrotas.“Fosteri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engineering curricula in Greece. Experience and challenges for a Technical University”[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Abingdon:May 2008,33(2):199.

4.Pia Lappalainen.“Communication as part of the engineering skills set”[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bingdon, 2009,34(2):123.

5.Arne Jakobsen, Louis L Bucciarelli. “Transdisciplinary variation in engineering curricula. Problems and means for solu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bingdon, 2007,32(3):295.

6.Abbas El-Zein and David Airey, Peter Bowden, Henriikka Clarkeburn.“Sustainability and ethics as decision-making paradigmsin engineering curricul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stain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7,9(2):180.

第2篇: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工程人才 培养模式 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肇立春(1966- ),女,辽宁丹东人,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粮食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粮食工程教育。(辽宁 沈阳 11003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等工程教育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2]130-875)和2012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工程教育工程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G12DB337)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2-0031-02

近年来,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很快,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备受关注。现代工程的内涵已开始向着“大工程”和“系统工程”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工程技术人才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的知识面,还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工程专业属工程类的工科专业,在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上,主要围绕学制分段、课程体系、教师能力、实践教学、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等部分核心要素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实践。以下本着明确定位、找寻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对粮食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核心要素的创新实践加以介绍。

一、工程人才的规格定位

工程人才的基本特征可概述为三个方面:厚基础,指基础理论知识是创新的前提和发展的支撑;强技能,指强化工程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是工程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的重要特征;重应用,指具有发现问题、辨识问题的敏感性,能熟练地运用各种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研究,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是工程人才的显著特质。

二、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突出问题分析

粮食工程专业开办伊始,我们对专业的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论证,通过运行与分析,总结了专业人才培养遇到的主要问题:

1.工程化课程体系构建不成熟。要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协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在实践环节改革传统的培养模式,更重要的是按照工程要求构建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专业原有的培养方案对课程体系的工程特征探究不透彻,没有完全抓住工程人才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对三个专业方向的专业课没有进行整合;对支撑专业课程的基础课没有进行工程化论证;教学内容偏重理论,强调完整性,使有些课程内容重复,部分内容偏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到位。实践教学环节是工程人才培养的灵魂与根本。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距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还有差距,主要表现在:(1)实验、实习、实践环节的真题真做较少,验证性实验居多,开放性、综合性实验挖掘不够,实践体系没有自成模块。(2)面向全体学生能力培养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与强化不够,大学生课题也局限于部分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管理不到位,实践教学体系不够完整。(3)教师与实验员的责任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欠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能完全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产学研合作”模式运行的问题较多。(1)产学研合作模式偏离本质。沈阳师范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过去是一种“以学校为主的模式”,学校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企业对合作缺乏积极性,偏离了产学研合作的本质目标。(2)产学研合作流于形式。企业视产学研合作为短期行为,学校的理论与实践脱离,使产学研合作机制还停留在浅层次的运行层面,产学研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3)产学研合作渠道单一。产学研合作大多是单项的、不广泛的合作,合作渠道只停留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这一层次,缺乏合作内容与文化的融合,以及有深度的弹性学制等。

4.部分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强。专业教学团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呈现两种状况:一是高学历教师,个人定位主要以研究为主,对工程设计、工程改造、技术服务等内容比较陌生;二是毕业后直接到学校任教的教师,因常年承担大量的理论授课任务,很少下到企业或参与企业的实践项目,教学能力较强、实践能力较弱。

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的创新探索

近年来,工程教育提出“回归工程实践”的改革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使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得到新的诠释。工程人才的培养,核心在于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围绕培养模式的几个核心要素进行了较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并总结了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创新的经验。

1.实行学制分段,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础。工程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学术型人才需要高深的基础理论知识。为此,我们将培养方案中的四年学制分三个学习阶段:即一年半的通识教育课程,一年半的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课程教育,一年的针对“行业性、应用性、社会性”的“准工作”实践。学生在专业基础和方向课程结束后可选择“人才培养类型”:选择工程人才类型,参加“准工作”实践;选择学术人才类型,参加“理论研究模块课程”学习,方向主要为考研。

2.课程体系的工程化解构与重构,是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整合的重点是打破学科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依据专业方向将专业课进行工程化解构与重构。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依据,将基础课程进行工程化重构,以够用为度,为专业人才的工程化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对专业方向课程进行整合,将各个专业方向共性课程内容集中为一门课,使其对每个方向的核心专业课均有支撑,将节约下来的学时与学分用于工程实践能力训练;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以生产工艺过程为导向,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真实工作情境为依托,实施教学过程,并引入校企合编教材,及时引进学科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这样才能将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特色、人才特色进行有效融合,按照工程人才规格重构课程体系。

3.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是工程人才培养的保障。要强化教师的实践意识,以工程能力强的教师为骨干与引领,充分利用教师的各方面资源,带领与指导全体教师开展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工程。通过以提升教师的实践意识为内在动力、安排教师下基层顶岗实践为主要途径、开展横向课题研究和为企业技术服务为有效措施、参加各级各类短期技术培训为有益补充、强化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为基础保障、深化教师引进制度改革(重视学历与工程经历)为辅助手段,以教师实践能力考核为最终评价,构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开展了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

4.强化与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实践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不单指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更重要的是要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抓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这个关键。为此,我们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有效的改革与创新,本着可行、必要、有效的原则,强化实践教学改革。(1)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所占比重控制在30%以上,学生累计在企业的工程实践时间达到一年以上。实践教学由课程实验、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实训)、金工实习、专业课综合实验、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准工作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构成。在培养方案中,保证“校内实践教学”“假期社会实践”“企业专业实习”三环连动,贯穿始终。(2)加强校内实验的管理与改革。实验管理:实验学时达到课程总学时的40%以上的课程,将实验课时单列,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考核,提升实验课效果,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实验改革:将验证性、重复性、演示性实验的被动实验模式逐步向创新性、针对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课程教学大纲中除了必要的基本训练实验项目外,还要安排开放性实验项目,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允许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外,实验室坚持经常性的向学生开放,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应用性课题实验。(3)增强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要求自选设计题目,尤其注重选择实用性强、大小适中的设计题目。毕业设计要防止题目雷同,做到一人一选题,且设计题目来自生产实际,真题真做,设计内容不重复。(4)完善校内实践基地资源建设。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硬、软环境建设以及建设目标。硬环境包括:实践教学基地的硬件设施基础建设、实践教学环境的资源分配、建设经费来源等;软环境包括: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与企业的合作开发、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与保障措施等。校内基地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保证实践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学生校内技能的培养,其装备与技术力量能够满足为企业提供生产服务以及实现校际间的设备资源共享这一目标。

5.产学研结合是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托。我们本着先选好合适的企业(优选处于行业发展前沿的朝阳企业、拥有自身核心技术和原创成果的企业),再确定合作切入点的方针,按照互利、双赢的原则,寻求共同发展的有效模式。除了实习、实践基地之外,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课题也结合粮油企业的生产、科研实际开展。同时,我们还设立了由企业冠名的诸如“中粮香雪杯”“佳玉米业杯”“嘉里金龙鱼杯”等各类实践活动,由企业评选实践标兵,颁发证书与奖品。

经过近几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我们在以下几个切入点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如下图所示),丰富了产学研合作的内容,推动了产学研合作的发展。

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的有效探索,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能够对工科院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陈银霞,纪献兵.国内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比较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

[2]邓红星,孙凤英,张文会.基于现代工程理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

[3]李东森.粮食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问题与改革探讨[J].职业圈,2007(12).

[4]李志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实践:思与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2).

第3篇: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动态能力;人才培养质量;策略

1994年由Teece和Pisano提出了动态能力(Dynamic Capability)的概念,将其定义为“能够创新产品和新过程,以及对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响应的一系列能力” [1]。1997年,他又从战略管理理论演进角度研究认为,动态能力是组织整合、构建和重组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市场环境的能力。其中,“动态”是指与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持一致而更新组织竞争力的能力,“能力”强调的是使用、整合和重新配置组织内部和外部技能、资源的战略管理能力,以使组织能够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2]。本文拟将动态能力的概念应用到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通过对高等工科院校动态能力的研究,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一、动态能力对提高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机制分析

以Teece等人提出的动态能力概念为基础,并结合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将高等工科院校的动态能力定义为使高等工科院校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人才培养知识与能力和工程领域的人才需求之间动态匹配的一种组织战略性能力,包括环境感知能力、学习吸收能力、资源柔性能力、变革创新能力四个维度。它嵌套于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管理过程中,通过整合、构建和重组校内外资源和知识,使现有人才培养能力模式从一个状态变为另一个状态,从而使高等工科院校能够适应动态、复杂、快速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要。

1.环境感知能力

环境感知能力指的是高等工科院校对人才培养动态需求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3]。通过搜寻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管理部门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导向、同类型工科院校的改革动向等资源、制度和竞争环境信息,并依据已有的人才培养知识和能力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发现机会与威胁,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环境感知能力是高等工科院校整合、重构资源与能力的基本前提,反映了高等工科院校对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自身教育教学资源和能力的认知水平与认知模式,是学校的视野、洞察力和战略思维的体现。

2. 学习吸收能力

George认为学习吸收能力展现出组织向竞争对手学习的迫切愿望、整合外部的信息并将其转变成嵌入组织的内在知识,是组织运用其能力获得外部的、新的知识的能力[4]。基于此,本文把高等工科院校通过教师、管理人员等个体层面的学习,课程组、教学团队、课题组、学院、职能部门等组织的集体团队学习,以及整个学校层面的学习,将个人知识、团队知识和学校知识进行积累、共享和转换,实现外部知识内在化的能力称为高等工科院校的学习吸收能力。学习吸收能力不仅决定了高等工科院校对自身知识资源的利用和更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通过影响人才培养知识的创新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 资源柔性能力

高等工科院校要形成动态能力还必须有从外部获得资源和柔性配置资源的能力,本文称之为资源柔性能力。高等工科院校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人力资源又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财力资源指维持学校运行的物质资料,包括办学资金、教学设施、实验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获取资源能力是指大学识别并吸纳外部资源的能力,高等工科院校的正常运转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取资源,资源获取越多,表明其自我维持能力与自我发展能力越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柔性配置能力尤为重要。柔性配置并不是单项资源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互为补充的原则,通过一定的机制优化调整不同人才培养单元里各资源要素的数量和结构,并加以重新组合使之达到协调统一、相互匹配,从而实现资源之间的有机融合,产生“1+1>2”的放大效应[5]。

4.变革创新能力

创新是组织培育核心能力的本质所在。虽然学习吸收能力能使组织迅速缩短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但是组织只停留在学习阶段还不能具有核心能力,因为简单的学习不能产生组织的独有专长,必须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发展己有知识,创造出新的更为先进的知识,才能使组织最终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6]。因此,本文将高等工科院校在学习其他高校的教学管理经验、获得外部资源、优化配置内部资源的基础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能力称为变革创新能力。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只有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变革创新,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

综合上述分析,高等工科院校的动态能力是一个能力整合系统,其最基本的分析单元是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惯例,以响应高等工程领域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环境感知能力为基础,通过学习吸收能力促进人才培养知识的形成、重构与演变,运用资源柔性能力获取教学资源并优化配置,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制度的变革创新,最终使高等工科院校所拥有教育教学资源和人才培养知识、能力与外界环境动态匹配,培养出符合工程领域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最终结果表现为高等工科院校通过培育提升动态能力形成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持续竞争优势。

二、通过培育提升动态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

1.培育提升环境感知能力

一要构建高等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信息获取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仍然处于买方市场的情况下,高等工科院校作为“产品”的生产者只有与消费者充分沟通,全面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使“产品”适销对路。目前,人才市场广泛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真实的市场需求与高等工科院校理解的市场需求之间,求职者真实的知识、技能与用人单位感知的知识、技能之间往往不一致。原因在于高等工科院校往往以其理解的市场需求为取向来培养人才,而用人单位以其感知的知识、技能来选择求职者[7]。因此,要构建人才培养信息获取机制,通过跟踪、预测、预警等手段,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纽带,以随时、全面、准确掌握工程领域对工程科技人才需求的现状、趋势、能力规格,使得高等工科院校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对培养与否、规模多少、规格定位做到理性的有度、有序控制。

二要建立高等工科院校与企业界之间的协作组织。行业协会处于学校和企业之间,是同一行业中众多企业的联合体,它熟悉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数量、结构、知识能力要求等各方面的动态信息,还能更冷静地看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及企业与高等工程教育相互渗透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开展行业人才需求预测、制定人才需求标准等方面有其独有的优势。因此,行业协会作为学校和企业间的协作组织,是联系企业和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可以在人才培养与市场对接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要完善人才培养议事决策机构,积极吸引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目前,多数高等工科院校设有学术委员会、教学委员会等协调议事组织,在制定培养方案、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机构的组成人员来源较为单一,政府部门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和行业协会代表参与其中的并不多。因此,要优化这些人才培养议事决策机构的人员组成,使行业部门与用人单位的专家占有一定比例,让他们参与人才培养过程。

四要强化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和用人单位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前者反映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后者反映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8]。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育评价过程中,要将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用社会评价来完善学校评价的不足。

2.培育提升学习吸收能力

一要注重个体的创造性学习。高等工科院校的每一位教师及管理人员个体是组织学习的细胞,随着环境变化,竞争加剧,对于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须通过学习以构建动态完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并使该结构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状态[8]。面对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要不断加强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培训,要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和合作导师制,要支持和鼓励教师到企业、研究院所工作或挂职锻炼,要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企业培训、承担企业的科研项目,经常参加学校与社会联系的各种活动,要鼓励优秀教师到国外著名工科大学研修学习。

二要重视团队协同学习。教学团队具有共同的教学理念和目标,团队成员之间联系密切,学科、学术和科研方向趋同,资源共享,团队成员的工作风格、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学术思想相互渗透和影响,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开展各种研讨活动,交流教学、科研工作经验,探讨学术思想,知识技能互补,相互促进。因此,团队协同学习,体现的不单纯是教师个人的能力和水平,而是团队组织成员相互协作、优势与技能互补的整体水平,团队整体学习绩效大于成员个人绩效之和,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有效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三要重视学习型组织建设。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不断学习来改革组织本身的组织。这里“学习”不单指吸收知识、获得信息。在学习型组织,真正学习对于个人来说,就是不断突破自己能力的上限,积极地培养全新、超前、立体多维的思维方式,人们相互之间参与和协作,获得共同提高,实现共同的目标与理想。对于组织来说,以个体学习为基础,不断发展组织的群体智力和集体思维,使组织成为灵活的、有反应能力的、高度人性化的组织,最终增强组织的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的竟争力[9]。

3. 培育提升资源柔性能力

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作为一种教育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充分利用学校、企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使学校、教师、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10]。

二要构建工科大学联盟。高校联盟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校之间,围绕共同的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建立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资源共享的相互合作的联合体[11]。2009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多个直接以“联盟”冠名的高校校际合作组织,其中“卓越联盟”是国内9所具有工科特色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组成的“卓越人才培养合作高校联盟”的简称。联盟高校共同签署了《卓越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协议》,秉持“追求卓越、资源共享”的原则,开展了全方位合作与交流。高校战略联盟的模式,有机整合高校间各种资源,有助于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4.培育提升变革创新能力

一要强化管理体制创新。管理体制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校长迪埃特・伦森教授说:“培养创新人才只有一件事要做,即消除他们发挥创新的障碍。因为我们很难界定什么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大脑。所以只有给他们自由的环境,发挥与生俱来的个性。”[12]因此,强化管理体制创新要树立“人本管理”理念,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以服务代替管理职能,营造能充分发挥师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创新环境、创新氛围和创新文化。

二要强化人才培养知识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就是要选择适合自身特色和发展水平的目标市场,根据工程教育的特点和自身的资源条件、人才培养能力、办学传统,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实践环节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优化创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采用最适合的方法培养出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 Teece,D.J. and Pisano,G.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of firms:An introduction[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4,3(3):537-556.

[2]Teece,D. J.,Pisano,G.,Schuen,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7(18):509-533

[3]迟景明. 资源与能力视角的大学组织创新模式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2:53

[4] George G. Learning to be capable: Patenting and licensing at the Wisconsin Alumni Research Foundation 1925-2002[J].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5,14(1):119-151.

[5]孙健. 大学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及提升研究 [D]. 杭州:浙江大学,2009:83.

[6]任喜峰. 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评价与培育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77

[7]龙青云,吴晓伟,易艳红. 竞争情报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错位的研究[J]. 情报杂志. 2011,30(1):51-58

[8]王兴华. 本科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途径探讨[D]. 天津:天津大学,2003:46

[9]李晓. 高校管理创新路径探讨[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27(4):130

[10]郁秋亚.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00(9):46-47

[11]郝一双,赵洁玮. 高校联盟的中美比较[J]. 高教发展与评估. 2012,28(5):69-75

第4篇: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个性发展 高等工程教育 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3-0037-03

高等工程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智力支撑,是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在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标准日益融合和明晰的背景下,应当更加关注工程教育与人的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就“基于标准、建设特色、尊重个性”的主题,探讨基于工程教育质量标准的人的个性发展问题。

一、高等工程教育的使命与工程技术人才成长

(一)高等工程教育的使命与内涵

当今中国已经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目标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总战略,其核心是创新驱动。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为企业提供发展与进步的根本动力,而企业的创新主要来源于工程技术的创新和工程师的创造力,这种可持续的创新和创造力离不开工程教育所提供的科技和人才保证。在工程教育所涉及的标准、特色与个性的逻辑关系中,没有基本的质量标准就无法建立科学的工程教育体系,标准是基础,标准是保障;而没有高等工程教育的多样化,就难以形成不同院校的办学特色与学科特色,就难以实施更宽域、更有效的因材施教,就无法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谈不上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因此,发展基于基本标准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工程教育,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持续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使命。

高等工程教育的价值取向涉及国家、工业界和公民三方的价值诉求。在高等工程教育领域,国家的价值取向应该是以人为本和为创新国家建设服务;工业界的价值取向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且满足企业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公民的价值取向是获取优质教育资源和适合自身条件的良好就业前景。因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内涵就是培养满足国家、工业界和公民三方面价值诉求标准,寻求建立基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平衡。众所周知,在经济全球化、市场高度竞争的今天,国家及其工业界对工程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不仅是满足培养规格,而且要求具有创新的潜质和能力。由于现代企业对同一学科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受教育者个体需求的多样性,使工程教育界必须面对这样一种挑战:如何基于基本标准,建设高校特色,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同时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人的发展需要。

(二)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途径

1 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系统扎实的工程教育和学习者的自觉。系统性的工程教育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础,而学习者的自我取向往往是他们能否成功的内在动力。高等工程教育强调工程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强调重视对学生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必须通过建立基本的专业标准、完整的实施保障以及学生自主性的调动才能实现。

2 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离不开长期的工程实践磨练。工程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提供的大环境,特别是大的工程环境,而工程教育离不开工业界的参与,工业企业也必须依靠创新型的工程教育来支撑。高校有责任让学生走向企业、走向社会、走向未来尽职的环境;企业有责任为大学生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和场所,这必须从法的角度予以保证和落实。

3 工程技术人才的成长是人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和岗位选择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的个性是多样化的,岗位是多元化的,工程教育的目标也应当是多向性的。从工程发展领域来看,有精于钻研、技术精良的技术骨干,有在某一专业领域的专家,有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组织管理精英,也有引领技术创新和学科发展方向的工程战略科学家。只有在人才的不同层次和人才成长的不同阶段,采取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培养方式,才能人尽其才,发挥所长。

4 必要的激励评价机制、创新文化对工程技术人才成长具有导向作用。高等工程教育应当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尊重个性、自主选择的制度环境,多元评价、突出特色的工程能力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批判和独立判断的能力,为日后在工作岗位上的创新打下基础。

二、基于工程教育基本标准的院校特色与学生发展

(一)质量标准的现实差异与融合

中国与世界一样,工程教育认证是一项提升工程教育的主题,它在满足标准的框架下,进一步角逐国家间、校际间、专业间的教育特色,并为斟酌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发展提出新的课题。当然,工程教育国际认证标准较多,各具特点和关注点,这些都是我们提高工程教育的对标基础。将来我们也需要自己的标准,它应该是实时的、开放的和与时俱进的,应该适应国情本土、适应未来工业发展趋势,这恰恰是缘于中国工程师最多、经济发展的国际化空间更大的缘故。若想形成清晰可行、符合本国实际的工程教育新体系,既要注意工程教育实际所存在的差距,又要有高校与企业界的共同参与,合作确立国家间相互认可的工程教育标准。鉴于世界各地民族交流合作的不断增多,考虑世界各国工程师教育体系与工程师教育质量控制体系以及工程职业管理体系的差异,打破地域间壁垒,建立学位与专业资格互认制度等等,将成为未来工程教育新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5篇: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教育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心不断上移。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已成为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创新执行主体、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和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源泉,其水平和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研究生教育应建立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项目资助制,推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务委员刘延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30周年纪念大会上明确指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完善制度、提高质量,科教结合、支撑创新,适应需求、引领未来”的24字方针。教育部2011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要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因此,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来讲,无论是国家、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还是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加强研究生教育改革都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二、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不足及加强研究生教育的必要性

据统计,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51.1万,比2010年增加10.3万人,增幅7.3%,其中学术型120.6万人,比2010年增加1.2万人,增幅1%;专业学位30.5万人,比2010年增加11.6万人,增幅61.4%。2011年全国招收硕士研究生49.5万人,比2010年增加2.3万人,增幅4.9%,其中,学术型34.7万人,比2010年减少1.4万,减幅3.9%;专业学位14.8万人,比2010年增加3.7万人,增幅33.3%。2011年考录比为3:1(2010年为2.8:1),学术型实际考录比为3.5:1,专业学位实际考录比为1.8:1。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65.6万,比2011年增加14万余人,增幅6.9%,再创历史新高。另据统计,目前全国在学研究生140.5万人,共授予各类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33.5万、273.2万和1830多万人,研究生已成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力军、生力军,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紧密结合。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研究生的培养规模在最近几年确实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随着研究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多种原因导致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出现下滑,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知识面过于狭窄,只注重知识积累而忽视知识创新,缺乏实践锻炼,科研能力不强,甚至出现学术道德失范等现象。另外,由于各高校对研究生教育重视程度、建设力度和经费投入不同,研究生培养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河南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采取的相关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河南理工大学自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成为具有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9月实现了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零的突破,形成了博士、硕士、专业学位、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等多层次、多类型、较完整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截至2011年7月,学校先后招收各类研究生6000余名,授予博士、硕士学位近3000名。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0多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0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在17个工程领域招收培养工程硕士;拥有MBA授权点。目前,学校有博士研究生导师6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709人,在校研究生2000多人。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学校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多措并举狠抓研究生培养质量建设,通过改革研究生管理体制、改善生源结构、加强学科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和机制,使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快速提升。

1.重心下移,实施校、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

随着研究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研究生教育形势的发展,原有的“管理重心在学校”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已不能很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的作用。为此,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河南理工大学将研究生管理权限下移,实行校、院、导师三级管理体制,明确三方的责、权、利关系,支持学院成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体,牢固树立“研究生培养质量关键在导师”的培养理念。这些举措进一步激发了学院和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各个学院结合各自实际,不断创新,推出加强研究生培养的新举措、新办法,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提供了体制保障。

2.建立研究生生源基地,构建研究生生源保障体系

一是鼓励本校优秀本科毕业生积极攻读母校硕士研究生。积极开展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及硕博连读工作,强化本科生培养质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力度,鼓励本校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母校硕士学位研究生;鼓励在读优秀硕士研究生申请硕博连读,切实提高学校博士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

二是积极开展校外生源基地建设工作。学校先后在河南城建学院、安阳工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河南工程学院等院校建立研究生生源基地,为生源基地考生举办考前现场咨询、考前专业课集中答疑等活动,以提高他们报考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的积极性。研究生生源基地的设立改善了生源结构,提高了生源质量,促进了兄弟院校间的学术交流,为河南理工大学强力发展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生源保障。

3.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不断完善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为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河南理工大学专门设立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基金,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广大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改革培养模式,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体系,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开展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按照教育部“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的精品课程建设标准,加快学校研究生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步伐,构建研究生自主型、创造型学习的模式,力争在5年内建设20门左右能够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教学改革成果的系列研究生精品课程,全面提升学校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为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学校成立了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组,聘请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督导专家,对全校研究生的教学、开题、中期进展、预答辩、答辩等培养环节实施全过程质量监控,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启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制定学术不端检测结果处理办法,对全部学位论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达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允许外审,从而切实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4.推动学术创新,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

科研水平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研究生学术水平则是一所高校科研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学校、学院和导师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术环境和宽广的创新平台。

一是建立研究生培养基地。学校先后与平煤集团、鹤煤集团、义煤集团、重庆能源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采用课程学习阶段在学校、论文工作阶段在企业的“两阶段、双导师”的新型培养方式,提高研究生结合科研工作、工程项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设立各种研究生创新基金和奖学金,激发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校设立有“学位论文创新基金”“优博培育基金”“安采奖学金”“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学科发展基金”“矿物加工工程学科建设基金”“则泰优秀研究生奖学金”等,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活动,主动承担创新性较强的课题,形成学术水平较高的原创性成果。

三是开展优秀学位论文评选工作,建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调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就更多的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

四是开展系列研究生论坛活动和“研究生学术之星”评选活动,不断增强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积极性。

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坚持基础理论与科研实践并重、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强化研究生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切实提高培养质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着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使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2007年,河南理工大学工程硕士马耕被评为“全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四年评审一次,本次全国共评出181名,涉及61个单位)。2009年,学校组织研究生参加由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学位委员会主办的河南省第三届硕士研究生英语演讲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其中两人获得一等奖(本次大赛全省共设一等奖5名);博士研究生魏风清获得河南省大学生科技作品一等奖、第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三等奖。2010年,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贾智伟的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百篇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这在河南理工大学历史上尚属首次,标志着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2011年,“矿业工程”领域被评为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河南只有郑州大学和河南理工大学两所)。近年,学校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承担或参与多个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国家“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等重大项目,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新型应用专利。最近三年,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199篇,其中核心及以上论文937篇,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66篇。这些成绩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河南理工大学近年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及研究生外语课程改革的成效,也展示了河南理工大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对于进一步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质量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6篇: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作者:程树英 连永圣 陆培民

【论文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培养质量

【论文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研究生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为了了解研究生培养状况和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福建省高校的研究生教育作为调研对象。文章主要针对调研结果进行了阐述和分析,结合我省乃至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针对如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做了若干思考,旨在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进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前 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其培养质量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展飞速,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27%的速度迅速膨胀,仅2007年我国在校研究生人数已经突破100万人。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提供的信息,至2010年我国在校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将达到120万人,博士研究生也将达到15万人。2010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下达全国招收研究生计划53.4万人,其中安排福建省2010年研究生招生计划6176人(其士生394人,硕士生5782人)。面对日益壮大的研究生群体,社会各界对研究生的关注日益增加,研究生的培养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随着研究生数量的飞速增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弊端也越渐浮出水面,愈显愈多。[1]

本次调研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生的个人情况、生源和录取情况、培养模式和学制、导师指导情况、课程设置和教学、科研和科研环境、考核制度等。通过对上述内容的调研分析,找出了福建省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二、目前我省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省研究生教育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我们仍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认识到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及其潜在危机。正因为这些问题的日益凸现,使研究生培养质量产生了下滑的迹象和危险,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随着研究生招生的逐年扩大,有的导师带的学生过多,加之工作繁忙、负担过重,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指导。②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接受、理解、掌握现有的知识,在固定而陈旧的框架中思考问题,相对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③部分学科的教学方式仍然沿袭本科的教学方式,往往几十个研究生聚集一堂,不能让研究生自己主动思考而只是聆听答案,不能让学生创造知识而只是记忆知识,不能让学生发现规律而只是复述规律。④由于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形成了空前的“学历热”,并由此而导致为与之并存的“教育经济热”或“教育产业化”,以空前高涨的MBA和EMBA最为盛行。⑤学术氛围严重受到污染和侵害。由于大部分高校要求研究生发表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而学生因迫于毕业的无奈,急功近利,于是不得不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使学术质量的整体水平直线下滑。⑥在研究生的管理工作中过于重视目标管理、轻视过程管理,为了应付管理程序,一些培养环节在操作过程仅仅流于形式。[2]

三、改进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1.转变观念,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

(1)转变观念,统一认识,有效落实学校“以研为重”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理清和明确学校研究生管理职能部门与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之间在研究生教育各个工作环节上的责权关系。

(2)完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学校研究生招生领导小组、校学位委员会的基础上增设校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制定相关的工作条例,形成相互支撑、权力分授、职责分明的校一级研究生教育管理领导格局,统领研究生教育和发展工作。[3]

(3)明晰职责,形成合力,实行研究生教育培养和管理工作的分级管理,调动职能部门、学院和导师的多重积极性。研究生部应以宏观调控和质量监控为主要职能,同时做好各项引导、统筹、协调与服务工作。

(4)根据各高校的学科发展规划,积极推进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重点学科专业要继续加大投入,以培养有鲜明特色的高端人才为根本目的,并带动非重点学科专业的发展。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导师责任制。

(1)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健全导师遴选制度,实行导师组长负责制。每个硕士点的导师组成员应不少于5人;每个博士点导师组博导成员应不少于3人。在两年过渡期满仍达不到上述要求的,应进行导师组的学科归并。进一步明确导师组长的工作职责、任职条件和选聘办法。

(2)完善导师责任制,建立导师动态遴选及考核机制。研究生指导教师每3年为一个动态考核期,通过指导教师自评、学生评价、教学质量检查和教学督导相结合的方式,对导师的科学研究、教学质量和水平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动态考核。

(3)实行研究生导师岗前培训制度。所有新上岗的研究生导师须参加岗前培训,明确导师职责,熟悉工作流程、教学环节具体要求以及有关规章制度。培训工作由学校学位委员会组织有经验的学院以及研究生导师参与完成。[4]

3.推进招生制度改革,着力提升优质生源比例。

(1)优化考试结构,推进科目改革。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大力推进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科目改革,调整和优化初(复)试科目设置。

(2)完善复试改革,强化复合选才。完善制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复试考核体系,注重加大对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方面的考核,对社会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突出、有重要科研成果发表或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的考生,复试阶段实施适当加分政策。

(3)研究生招生指标实行动态管理机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要与招生专业的报考生源数量及质量、培养质量、专职导师数量、专业就业率等因素直接挂钩;博士招生计划指标,要与导师提供的研究生培养条件(科研经费、助研助教岗位等)和培养质量(博士生、获优秀学位论文的数量等)直接挂钩,实行动态管理。

(4)逐步提高招收脱产博士生比例。为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要逐步提高脱产博士生的招生比例。

4.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培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新增长点。

制定并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形成高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在研究生培养体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材教案、培养方式、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导师指导方式、学位论文标准、管理与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逐步建立新型培养模式。通过加强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培养条件,为研究生创新研究提供更优良的环境条件。建立研究生科研创新激励机制,营造创新氛围,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创新教育计划”的实施,培育研究生教育教学新的增长点,努力提高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5]①实施开放式办学计划,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②推进研究生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改革。改进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鼓励广大研究生任课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改革,逐步推行研究型的教学方式。③加强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和精品教材建设。④开设系列的研究型课程培训班和前沿特色学术讲座。⑤大力建设研究生实习基地和“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教育基地,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平台。[6]⑥大力资助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促进学术交流。⑦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孵化系统。

5.加强学习和研究,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水平。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要针对高校当前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措施;根据高校的发展战略,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目标、改革方向等重大问题提出宏观性的设计思路和定位。[7]

(2)深入开展研究生教育及管理工作调研,借鉴国内外高校的先进经验。通过调研,找出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些带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开展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和比较研究,密切关注国内外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动向,吸收、借鉴其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以推动研究生教育观念的更新以及体制的创新。

(3)强化研究生教育管理队伍的建设,定期举办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研修班。各研究生职能管理部门和各学院配备的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秘书从必须具备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逐步向具备研究生以上学历过渡。学校定期举办研究生管理人员培训班,聘请具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专家、教育主管部门相关政策的制定人员以及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等为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授课,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组织安排管理人员开展研讨、交流和考察,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6.加强学位(毕业)论文过程管理,严把学位授予质量关。

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并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应建立研究生培养质量监控体系,要使目标和过程有机结合,使其相得益彰。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监督和保证体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的把关过程,即培养方案和计划的制定过程、实施过程、监控过程和评估改进过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控体系主要构成包括:①课程监控体系。课程设置要有层次和跨度,体系合理、先进,使研究生既能在知识层面上达到横宽,又能在专业方向上得以纵深。②学位论文监控体系。学位论文水平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对学位论文的管理工作中除强调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外,更应注重论文的质量,积极倡导通过论文一方面出科研成果、一方面出人才成果的思想理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位论文工作的灵魂,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尤其应把好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实验工作等各个环节的质量关。[8]③校外监督评估体系。目前,随着研究生培养类别的增加(工程硕士、MBA、EMBA、网络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研究生等),部分院校建立了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这些校外研究生培养基地为社会培养各类高层次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校外基地分散,难于管理、疏于监督,使得部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并不尽人意。为此,需要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切实有效的校外监督评估体系,以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飞跃、黄松平、冯博学等.培养模式改革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和质量同步发展的必然要求[J].高等理科教育,2004(6):35~38

2 何 颖.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教育,2006(12):23~25

3 张振刚.关于研究生培养机制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10):29

4 左 兵.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发展及其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4(12)

5 马新宏、金 红.研究生培养与学位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2008(9)

6 王 琳、谭凤训、刘 静等.浅析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方法[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高校教育研究,2009(9)

第7篇: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 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精细化管理;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在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国家对于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与此同时,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在校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模式和理念却仍然沿用固有的方式,以至于严重影响了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突破与发展,也引发了国内对推进研究生教育精细化管理程度的重视与实施的讨论,这一理念,对于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的提升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指导意义。

一、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不同于大学本科教育管理,是一个独立、特有的阶段教育,具有自身的基本特点。

1、管理内容的多层面、系统性

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涉及研究生入学招生、教学培养、学位授予、学籍管理、就业派遣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工作,各个环节相互联系、彼此依存、紧密相连、环环相扣,涉及到各个部门的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需要各层次各方面的管理人员从各自的职责出发,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的跟进与落实,构建一个全局整体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以确保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序、系统进行。

2、管理对象的多元化、层次化

研究生教育管理的主体对象为在读研究生,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在校人数与日俱增。研究生的生源结构、年龄构成相较于大学本科教育有着明显的不同,从生源结构角度上来看,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大生源地,拥有全日制本科、成人自考、专升本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背景;从年龄构成角度上来看,随着研究生招生政策的放开,研究生的年龄层次构成跨度较大,学生的心理年龄差异较大,身心发展较为成熟稳定。

3、管理模式的专业化、学缘性

相较于本科的基础性知识教育,研究生教育是按照学生的不同专业领域与研究方向进行分门别类的专业培养,而相应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就需要更加多样化、专业化的发展。研究生相较于本科生,担任着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双重身份,在读期间,要将专业学习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通过课堂学习、课下自学与导师指Ф喾矫娴淖ㄒ抵识积累,来进行产、学、研相结合的学习教育过程,需要根据个人的学缘结构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积累与研究探索。因此,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呈现了其特有的、较强的专业性、学缘性。

二、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1、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管理质量较为堪忧

随着国家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增,高校的研究生报考人数逐年递增,研究生的在校人数规模日益膨胀,而高等学校的研究生管理依旧实行着长期以来形成的分散单一化的管理,各个教育管理的环节配合度仍有待提高,教育管理的持续性、时效性仍有待加强,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生源结构、课程设置、培养方式、导师水平、教育投入及软硬件设施等方面的质量也亟待优化,教育学科门类分布与研究生课程建设改革发展状况不容乐观,高等学校的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很难有所保障。

2、管理人员职业定位不准,管理服务意识有待增强

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管理常被视作是事务性的、无延续性的行政工作,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与服务意识不强,对自身的岗位职责、职业定位、工作理念认识较为落后,管理模式及职业技能学习的创新式探索能力较差,学生为本、爱岗敬业、加强自身职业能力及行政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也缺乏创新性与艺术性,工作效率不高,工作成效不显著,管理育人、服务至上的理念缺失,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有负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研究生的教育培养质量。

3、考核评估措施不全,管理质量制度保障缺失

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尚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质量考核机制,对于教育管理的质量全程监控措施尚未发展成熟,对于研究生的教育过程管理相对薄弱,相应的政策、措施无法保障,对于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后期跟踪工作也有待完善,以至于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的信息反馈与跟踪措施无法有效实施。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对于管理服务质量的自我监控力度与主观能动性不足,奖惩力度不够,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长效评估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4、行政权力过于集中,培养单位、导师自力较弱

第8篇: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教育;状况分析;对策

研究生教育属于高层次的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努力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关键环节与核心内容。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呈现出新的特点,不仅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而且培养方式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给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在高校研究生群体思想特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研究生思想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特点,提出改进和深化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对于各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有较强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

一、高校研究生群体思想特征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读研究生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由于研究生招生社会化、广泛化的特点,研究生在年龄层次、学历背景、家庭条件和求学目标等许多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从生源来看,他们中有推荐免试应届生(简称推免生)、统考应届生、在职人员以及委培生。推免生一直受到学校良好的教育,是多次竞争的优胜者,但由于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看问题较简单和偏颇,自身的承受能力也比较差。同时,推免生在本校大都具有心态上优势,很容易与其他同学产生隔阂;统考应届生与推免生相比差别甚微,他们不甘落后,勇于拼搏,求知欲强烈,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同样由于没有经过社会磨炼,常常处于不断成长而又欠成熟的矛盾状态之中;在职人员,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有相当的科研能力和自立能力,组织纪律和集体观念较强,有一定的可塑性,思辩意识和能力高于应届生,但由于受社会风气的影响,往往把读研究生当作追求功利的一种途径,其中一些人思想上的深层次问题更为严重;委培生由于还没有正式取得学籍,被称为边缘人,往往集体观念不强。在学习方式上多采用以自学为主的形式,组织纪律性比较分散,又因为他们研究方向不同,导师各异,都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埋头“单干”,较少关心自己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因此养成他们群体意识淡薄、集体观念不强,有考虑自己多,关心别人少的弱点,究其原因主要是、统一的活动较少。

当下,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生活的多姿,无时无刻不在诱惑着在校大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研究生一般经济意识较强,不愿意再过分依赖家庭完成学业。对未婚者来说,学习、交往、恋爱、就业,都需要可观的经济支出;对于已婚者来说,除了正常的学业、交往,更要面临着家庭的沉重负担,这使得他们人在校园,心在社会,心理浮躁,急功近利。这些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学生同居一室,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学生共同学习是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掌握研究生群体的基本特征,是做好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二、研究生思想教育状况分析

(一)研究生思想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思想教育是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一个相对薄弱环节,尽管大多数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都有涉及思想教育,但是由于研究生培养底子薄、认识上的误差和重视程度不足等弱点,使得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薄弱,并凸显出一些问题。

1.思想认识不足

在历史的沿革中,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本科教育之后,多年以来,在大多数高校中相对于本科生而言,研究生从数量上看只是一个小群体,从年龄与社会阅历来看更为成熟,从培养过程看是一个导师对学生一对一的精雕细琢的过程,其主要任务是专业知识的学习。研究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研究生招生、教学、学籍、论文、学位等工作,研究生的德育和学生管理等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所以,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处在一种非主流状态,可有可无,无法像本科的思想政治工作一样及时到位。其次,各高校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心落在二级学院身上,又由于二级学院人事编制紧张、事务繁多等原因,加之研究生院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开展较为缓慢[1]。

2.教育重心偏移

在研究生的生活中,学习和科研是生活的重心,由于学习压力大和科研任务繁重,导致研究生自身在自我思想教育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较少,一些学生根本无暇顾及。其次,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与研究生规模迅猛增长相比,导师队伍的增长是缓慢的,一个导师带数十名学生的情况普遍存在。因此,在目前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导师无暇顾及研究生的思想教育指导工作,有的别说开展思想教育,就连完成基本的业务指导都很难完成。这就造成了研究生质量下降,文风、学风不正,急功近利、浮躁心理弥漫,学术道德腐败行为日趋呈现,存在着的一些有违科研道德的行为。

3.管理体制缺乏

研究生都是思想较为成熟的成年人,有完全独立的刑事和民事能力,因此,在管理制度的制定上就有些松懈,甚至没有涉及相关内容。另外,与本科相比,各高校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比较系统规范的思想教育内容与方法。具体的管理机制上也存在许多缺欠,没有形成权责分明的管理机构,导致出现研究生与学院的关系若即若离,研究生院(处)除了处理日常工作事务外,没有专职人员和机构开展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研究生成为无人管教的“自由人”。即使个别院校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很多也仅仅停留在指导研究生会工作,举办学生活动等工作上面。

4.教育呈形式化

目前,无论是博士生还是硕士生的培养方案,都有设置《科学社会理论与实践》、《自然辨证法》等政治理论的相关课程作为学位课。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研究生把政治理论课当作为了学分而修读的无奈之举,教师也存在着流于形式应付的现象,更有甚者认为把政治理论课作为学位课没有必要,还不如多学点专业知识的错误想法。

(二)研究生思想教育特点

对于研究生来说,他们在读研期间思想品德的发展过程属于比较特殊的一个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结合这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在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2] [3]:

1.自我主体性

由于本科时期已经掌握了较为系统的知识,研究生阶段身心发育相对成熟,主体意识逐渐从朦胧变得清晰,因而,对于基本的品德规范和行为,他们可以根据比较明确的价值标准加以判断和取舍,表现出较强的自我主体性。

2.学习取舍性

基于研究生生源状况的不同,每个人的学前教育程度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程度不同,表现出得成熟程度就不尽相同。因此,在面对思想教育培训和学习过程中,研究生各自有着明显的学习取舍性,就是有选择性的进行思想教育的学习和提高。

3.意识自觉性

研究生的特殊群体和本科生最大的不同显现在这个群体中各自意识的自觉性较为突出。具体表现在研究生在明确的思想指导下,大都能够自觉按照政治要求和品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指导并调整自己的行为。换言之,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不是一种强制的过程,而是一种自觉主动的过程。

4.层次差异性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制度的改革,近几年来在职研究生的比例明显增加。一方面,应届生生活经历相对简单,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对各种社会现象和矛盾直接接触不多,对学校环境更为适应,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观念相对较强,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另一方面。在职研究生的阅历、经验、技能和心理等方面较为成熟,思想波动较小,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较强;不足之处是他们集体观念不强,团结合作意识淡薄,有时还会把社会上的某些不良风气带进学校,因此,研究生具有一定的层次性[4]。

三、研究生思想教育改进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单位需求的提高,研究生教育的面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管理工作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很多力量的结合,很多环节的衔接,研究生院(处)、学生处、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科研秘书、研究生辅导员等教育管理人员都是这个环节中的重要成员,只有做到了各方力量结合和各环节衔接的最优化,才能让学生受益最大。

(一) 创新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理念

1.以党建、德育工作为平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生中党员比例比较高,一般在50%左右,而目还有不少研究生希望能够加入党组织,因此,加强对研究生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并指导研究生党支部做好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和发展是我们的一项重要工作。研究生党建工作要面向整个研究生群体,主动邀请非党员学生参与,结合班级、专业,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学习活动。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扩大组织生活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普通学生对研究生党员的监督,确实保证党员的先进性作用,促进党支部的发展[5]。

同时,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为指导,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地做好研究生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探索研究生德育工作的新模式、新内容和新途径。不但要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身正为范”的思想,而且要充分利用导师在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结合各种教育活动,发挥优秀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研究生中开展切实可性的德育工作。

2.把研究生职业规划融入思想教育

伴随着扩招的压力,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存在普遍缺位的现象。相关问题日益引起研究生广泛重视,几乎成为其日常生活中普遍讨论的主要议题之一,也是研究生尤其是毕业研究生的主要压力和忧虑所在。

将研究生党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开展一系列的模拟、实践活动,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有利于调动研究生的活动积极性,有益于研究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3.以学术活动为重要载体,结合思想政治教育,防止学术腐败

学术活动不仅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而且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学术活动是研究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利于学术能力的培养,也拓展了学术交流的空间,在以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力载体,有效的联系导师参与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防止学术腐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二) 完善研究生自我管理组织

第9篇:高等教育工程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教育研究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社会职能之一。对于教育研究,各类高校定位不同。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院校的特点及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研究队伍;坚持“产学研”结合,实现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行业创新相对接;加大教育研究的经费投入,提高教育研究工作的管理水平。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教育研究;问题及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亮点。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的教育研究工作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问题。

教育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

对教育研究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不够由于高职院校的职教属性,一些领导和教师片面地认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一些学院领导没有认识到教育研究工作对学院发展的重要作用,没有将教育研究与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教师也没有充分认识到教育研究工作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没有认识到教育研究工作对自身业务素质提高的重要意义。正是由于这些定位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不足,导致学院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研究氛围,教师没有开展教育研究的动力和积极性,教育研究工作开展的不普遍,撰写论文不主动,很多人只是迫于评职称的压力或应付要求才承担课题项目和开展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普遍不高由于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或技校升格而来的,教师普遍缺乏参与教育研究工作的意识与经验,没有经过教育研究工作的历练,对于教育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与方法知之甚少,在教育研究项目的申报上往往无从下手,选题随意性大,难以形成高质量的研究项目,项目的整体研究缺乏规划,甚至难以真正完成。另外,由于近年来高职教育发展迅速,师资力量普遍不足,专门从事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更是少之甚少。

教育研究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由于各高职院校成立时间短,教育研究管理工作起步较晚,普遍处于从无到有的阶段,机构设置简单,管理制度不全,缺乏专门的教育研究管理人才。通过对笔者所在省的多家高职院校调查发现,很多高职院校的教育研究管理措施照搬普通高校的制度,缺乏对高职院校的适应性,对激励教师参与教育研究的政策缺乏针对性。某些高职院校的教育研究职能部门既要承担教学研究的管理工作,还要办《简报》和《学报》及准备上级各项评估材料等工作,一套人马多项职能,工作往往是多而不专。由于人手受限,教育研究职能部门对课题的管理无法达到全面管理的要求,对课题只注重立项和结题而忽视过程管理,对论文只追求发表数量而忽视质量要求,对课题只起到公示的作用而忽视对研究成果的应用。

教育研究课题的质量普遍不高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高级职称者所占比例较低,且有相当多的高级职称教师是由原来的中专高级讲师直接套转而来,教育研究队伍中缺乏领军人物。受教育研究力量薄弱的影响,高职院校很难产生高质量的教育研究成果,况且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教育研究的认识不到位,教育研究的目的不纯正,只为了晋级和评职称添加内容,经常是大张旗鼓地立项开题,却没有研究过程和操作即草草收尾,所以也根本谈不上质量。另外,在教育研究的针对性上,高职教育的特色体现得也很不够,没有充分表达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真谛。

教育研究课题的经费普遍不足由于高职院校职教属性的特色,专业学科的局限,教师从事教育研究的项目来源非常有限。由于学校级别不高,教育研究职能部门很少参与政府研究规划部门的会议,了解、收集教育研究信息的渠道狭窄。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的课题主要来源于各级职业教育学会和行业学会,只有个别学校有教育厅及教育部的教研课题。由于学校教育研究力量有限,部级和省部级的项目几乎没有。即使有一些课题专项经费也很有限,无法与普通高校相比,大多数经费只能依靠学校自筹。因此,高职院校课题研究的经费普遍不足。调查还发现,诸多教育科研项目资助经费往往由少数人的少数课题把持,而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课题却得不到资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科研的发展。

教育研究工作的实施对策

注重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育研究工作首要任务是抓好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针对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战略性研究,为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决策咨询。应紧紧围绕办学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就业导向、素质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在教学领域要从精品课程、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等教育教学的热点问题入手,以教育研究促进教学改革,最终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教学观、就业观,办出具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队伍“双师型”教师是高职院校教育研究队伍的主力,要引导“双师型”教师把教育研究工作置于学校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提升自身的职业境界。要建设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队伍。(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应建立较完善的教育研究管理体系,搭建教育研究活动的两级平台,建立学院、教学系部两级教育研究管理体系。要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学院的教育研究任务,将学院、部门和课题组教师三者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团结协作,以确保教育研究工作落实到位。(2)要制定教育研究工作的考核标准和奖励措施。对教师应根据不同聘任岗位提出不同的教育研究工作数量和质量要求,把研究创新和服务纳入岗位职责。对高级职称教师要有明确的教育研究要求,用政策杠杆来调动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参与教育研究工作的积极性。(3)要重视各类教育研究活动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应以校本研究为基础,把仅停留在教研层面上的研究引向课题立项研究的层次上,通过课题牵动建设起一支“双师型”的教育研究队伍。

加大教育研究经费投入高职院校首先要完善校内的教育研究经费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教育研究经费资助机制,扩大教育研究经费资助的范围,加大教育研究经费的资助力度。对于获得立项的课题,应当给予配套资助。对学院每年立项的院级教育研究课题,应以经费资助方式鼓励教师深入开展研究。要加大应用性课题的奖励力度。同时,要想方设法筹措教育研究经费,组织力量申报部级、省部级和社科基金项目,争取立项单位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