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消化内科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消化内科护理措施

第1篇: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广西平南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西平南 537300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自我保健与健康观念不断增强,随之其对医疗服务的要求日益提高,给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带来更大挑战。消化内科作为医院主要科室之一,其接收患者的疾病类型多样且具有较强传染性,患者病情易反复且治疗期与恢复期均较长,因此临床护理工作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患者、护理人员人身安全与医疗安全。该研究基于对消化内科中存在护理风险的细致分析,以探讨相应风险的应对管理措施,从而为临床实践提供经验。

[

关键词 ]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2(c)-0165-02

Risk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Digestive Medical Care Exist

LIN Junqi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Pingnan People’s Hospital,Pingnan,Guangxi Province ,5373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self-care and health concepts growing, along with its increasing demand for health care services, clinical treatment and care to bring greater challenges. As one of the main hospital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receives patients and has a strong and diverse types of infectious diseas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is easily repeated treatment period and recovery are longer, so there is more risk factors for clinical car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threat of patients, caregivers and medical safety personal safety. Based on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is risk exists for gastroenterology care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ppropriate risk management measures to deal with, so as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Gastroenterology;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作者简介]林均清(1975,8-),女,广西贵港平南人,专科,主管护师,主要研究临床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是医院患者在接受护理中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安全事件,其属于职业风险,目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减少患者护理风险并有效管理是减少或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重要措施。消化内科疾病涵盖面较广(包括食管、大肠、小肠、胃与肝胆等),部分患者年纪较大且合并多类并发症,由此导致护理风险日益增加,因而临床治疗与护理存在一定难度。护理风险事件以是否造成对患者的伤害或损伤作为评价标准,医护人员是患者住院期间与其接触最频繁人员,因此临床需加强对医护人员与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管理,以达到改善医疗质量并减少医疗纠纷的目的。

1 消化内科中存在的护理风险

1.1 病房环境方面

病房是患者住院期间的主要活动场所,患者病情对其具有一定要求,因消化内科多为体质虚弱或年老者,若病房地面不平或存在积水时易导致患者滑倒,轻者可致软组织挫伤,重者则可致骨折,属于护理风险发生重要因素。病房设施是病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床铺、陪客椅、轮椅与平车等,床铺表面不齐整可致患者卧床翻身时出现皮肤擦伤;陪客椅长久未得到维护存在致患者或家属摔伤的风险;轮椅与平车使用不当均可致意外情况发生[1]。由此可知,病房环境的各项组成部分均易致护理危险事件的发生。

1.2 医疗设备方面

消化内科患者在住院期间多需要使用肠镜、胃镜等仪器,仪器的使用不当易出现危险事件,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消化内科通过仪器诊治时,患者需要禁食或禁水,加上操作时间比较长,若诊治结束后未能为患者及时补充营养,则易导致其出现低血压、低血糖等并发症,影响患者后续治疗与康复进程;此外在血压测量中,若血压计水银不足可致不准确测量值,从而影响临床的治疗进程,上述因素均可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2-3]。

1.3 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治疗中不能有效遵从医嘱或存在不良行为习惯均可导致护理风险的增加,同时在陌生环境的影响下,患者不了解治疗重要性或不清楚治疗进程均可致其产生对治疗与医护人员的不信任感,同时可因治病心切出现盲目服药情况,影响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与效果的发挥;此外患者未拉病床床栏易出现坠床,难以耐受导管置入患者会产生自行拔除导尿管、胃管等情况,不合理使用热水存在烫伤风险等[4]。上述因素均可在综合作用情况下致护理风险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临床治疗并引发医疗纠纷。

1.4 医护人员方面

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其属于临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其技术水平、护理态度与任务量等因素均与护理风险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其中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与护理经验是关系护理风险直接因素,操作技术较差则难以一次性完成胃管与导尿管放置、静脉穿刺等操作,可导致患者心理负担与痛苦增加;而缺乏经验护理人员在面对突发状况时易出现紧张慌乱,甚至操作失误致抢救延误[5]。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直接影响患者情绪及对医院印象,部分护理人员态度差甚至是冷漠可直接导致护理风险,具体表现在,护理人员缺乏同情心,未能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或直接回绝可致护患关系的恶化;责任心缺乏多导致护理人员不规范操作,在忽视患者需求同时易致操作失误与患者不满。此外护理人员不足且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对护理效率与质量存在较大影响,进而引发护理隐患。

2 消化内科护理风险的管理策略

2.1 优化病房环境

加强对病房环境管理与优化,为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提供良好硬性条件。首先需要经常通风以保持病房空气的新鲜,定时清除病房垃圾并清洁地面,保持地面干燥清洁,并在开水间与卫生间等地放置小心地滑的标志,经常查看标志是否掉落或损坏等,在缺损情况下做到标志的及时补齐以避免积水所致患者滑倒;同时应定期进行病房床铺与桌椅的检修,避免床档磨损与桌椅损坏对患者或家属的伤害,并教会患者及其家属对轮椅进行合理使用,避免使用不当所致危险;此外消毒隔离也是优化病房与病区环境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控制感染制度,及时处理污染针头等医疗废物,避免药物弥散与喷洒对病区环境的污染[6]。

2.2 维护医疗设备

加强对医疗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设置专人进行医疗设备的看管,并参照各项设备说明书对其进行检查与维护,在运行正常时期予以预防措施,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可建立消化内科科室的质控登记本,由护士长进行专职督查,对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处理;针对医疗设备与仪器的应用,需加强使用过程的监管与观察,避免因使用不当或处理不及时所致的护理风险;此外医院需加强医疗设备采买的规范化,杜绝个别人员因私利购进不合格医疗设备或用品对治疗与护理效果产生负面影响[7]。

2.3 加强健康教育

消化内科患者可能因耐受力降低或负性情绪而难以遵从医嘱,从而导致临床护理出现安全隐患,因此护理人员需从患者入院时予以合理健康教育,引导患者认识到临床治疗与护理的重要性,告知其合理饮食、合理用药、康复锻炼与注意事项等,从而促使其治疗、护理依从性的提高,进而达到改善临床效果的目的。具体对策如下,首先护理人员应该第一时间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疾病与治疗的相关内容,如肝性脑病或重度水肿患者应加强对家属的指导,对烦躁患者合理安全应用约束器具以避免意外拔管及坠床;并于口头告知基础上印发宣传资料,发放给患者及家属,叮嘱其阅读并有效执行,以提高健康宣教的效果;此外还可通过宣传讲座以扩大宣讲面与影响力度,促进患者对疾病与健康知识的了解与吸收。

2.4 提升护理水平

加强对护理人员实训以提高其护理水平是有效防止护理风险的基础手段,因此医院与消化内科科室负责人应积极引导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理论与技术的学习与训练,通过案例讲解与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提升其整体护理水平;为解决新来护理人员经验不足的问题,消化内科应合理配置护理资源,在经验交流的同时采用新老人员搭配的方式以提升护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为临床急救与临床护理效果的提升奠定基础[8]。针对护理人员态度较差问题,应通过完善奖惩制度及普及护理法规制度以增强其责任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通过思想开导改善其护理态度,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此外科室还应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内容,避免高强度工作对其情绪的负面影响,进而导致对护理效率与质量的影响。

3 结语

消化内科所收治患者涵盖面较广,病情复杂、专科性强与护理工作繁重等因素导致其成为医院护理风险的高发部门,因此临床需有效评估护理风险高危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管理,以促进护理质量与医疗质量的提高。经高危因素评估,该次提出病房环境不合理、医疗设备不完善、患者配合度低及护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等均属消化内科存在的护理风险诱发因素,因而针对其提出相应管理策略。首先有效优化病房环境与硬件设备并加强医疗设备的定期维护,为后续治疗与护理奠定良好物质基础;同时加强患者健康宣教以提升其护理依从性,并针对护理实施主要人员进行合理培训以达到提升护理水平的目的,进而有效避免护理风险并提升护理质量。

[

参考文献]

[1]彭灿,张明溪,陈凌艳,等.分析研究消化内科中常见的护理风险以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4(28):46-48.

[2]贾天华,李华洋,杨鹤.消化内科护士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5):282-283.

[3]颜淑红,伊冬梅,马效霞.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及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0):344-345.

[4]覃文娴.消化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及临床防范要点探讨[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7):1260-1261.

[5]舒丽芬.消化内科老年患者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0):162-163.

[6]韩芳.浅析神经外科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4,34(16):3247-3248.

[7]刘大琼.消化内科常见的护理风险及临床护理管理对策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16):3246-3247.

第2篇: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消化内科;老年;护理;安全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各方面功能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自身免疫力下降,抵抗力差,加之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就诊于消化内科的老年患者逐年增多。正是由于老年患者的体质特征,基础疾病多,导致入院治疗过程中易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威胁患者的健康。护理安全是患者入院后,护理工作中避免患者出现规定外的身心损害或死亡,现已成为护理工作质量的评价指标。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96例老年住院患者,旨在探讨分析对老年患者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及相关解决对策,相关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的84例老年住院患者,包括男51例,女33例,年龄63~85岁,平均(71.34±3.42)岁,来诊患者中包括3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28例消化道溃疡、14例上消化道出血、7例黑便。合并冠心病者10例、合并糖尿病者8例,合并慢性肺心病者4例。根据随机化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8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安全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一般情况上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之间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消化内科一般常规护理,具体包括饮食护理、合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组患者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安全干预。

1.2.1护理安全干预内容 护理安全干预的具体内容包括:①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巩固并加强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的水平,培养良好的医德和团队精神,增强工作积极性。科室定期举行护理隐患研讨会,找出并分析潜在安全隐患的解决对策。设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提升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水平;②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制定个性化方案,进行消化内科入院相关知识宣讲,使患者对自身疾病和诊疗中易出现的危险事件有正确的认识[1]。因消化内科治疗手段中常涉及禁食禁饮,护理人员要宣讲到位,避免因患者盲目进食引发危险;③改善病房环境。注意通风消毒,保持病房安静,舒适,勤换洗床单,嘱患者多翻身,避免长期卧床出现褥疮。保持地面干燥、防滑。病房中具有安全隐患处应在醒目处给予标识,防止不必要的危险事件发生;④陪护人员的教育。因老年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多依赖陪护人员的照顾,如果陪护人员护理不得当,也会造成患者的心理障碍和身体不适,护理工作者应传授陪护人员相应的护理常识和技巧;⑤临床用药。消化内科的主要治疗措施之一是药物治疗,本科的用药多且杂,用药时间不一,保存方式不同,加之老年患者存在基础疾病的用药,更加大了用药的复杂性,护理人员应做到耐心细致的向患者及家属明确不同药物的处理方式,避免因用药错误而引发严重不良后果。静脉输液时,严格遵循三查七对原则,做好巡视工作;⑥心理护理。患者因自身疾病导致身体不适,并出现睡眠障碍、情绪低落、抑郁,加上消化内科常要求禁食,患者因饥饿引起烦躁不安,对治疗出现抗拒和消极心理。护理工作者应态度温和,对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疏导沟通,耐心了解患者需求,帮助患者消除不安,重拾信心[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极不满意四个等级,由患者出院时选择其中一项。对比两组患者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基本情况变化。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实验数据均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采用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á=0.05为检验水准,P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100%,显著较对照组的87.5%高,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患者护理后基本情况 进行临床诊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病情稳定情况、治疗依从度均较对照组好(P

3 讨论

老年患者因自身机能退化、基础疾病多,加上消化内科的部分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复杂、传染性强等特点[3],因而老年患者成为消化内科的重点护理群体。在老年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常出现的危险因素包括护理人员自身态度和护理技能水平不足、入院知识宣讲不到位、病房环境差、陪护人员护理不到位、临床用药不按时按需及患者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均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住院诊疗工作,延缓治疗进程,严重者还会发生医疗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针对护理工作中发现的多种危险因素,我科护理工作者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安全干预。例如重视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减少工作失误带来的隐患。加强入院知识宣讲力度,确保患者及家属明确病情及入院需遵循的各项制度。针对老年患者的特殊体质,尽量减少病房内的危险因素,避免出现病房内致病菌感染、跌倒、烫伤等意外事故。进行陪护人员的教育,以充分满足患者的入院需求,协助患者的治疗进程;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强调临床用药安全,杜绝不按时、不按需、不听医嘱乱用药等现象发生。静脉输液时,做好巡视工作。重视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疏导沟通,消除不安情绪,提高治疗依从度。

本研究证明,通过积极的护理安全干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病情稳定情况、治疗依从度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升(P

参考文献:

[1]朱莉,郑春梅.健康教育处方在老年内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2,41(24):2556-2558.

第3篇: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人文护理;消化内科;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22.165

人文护理, 是指将人文关怀作为护理理念, 以患者为中心点, 重视他们的人格, 同时关注他们在疾病治疗中的心理变化, 从而采取合理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护理效果的一类护理模式[1, 2]。本院近年来将该护理方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护理中, 有着明显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300例消化内科患者依照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分组, A组

实施人文护理模式(150例), B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150例)。A组, 男76例, 女74例, 患者最大年龄为77岁, 最小年龄为21岁, 平均年龄(35.9±14.14)岁。38例为胃溃疡, 占25.3%;62例为胃炎, 占41.3%;24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占16.0%;26例为消化道息肉, 占17.3%;B组, 男75例, 女75例, 患者最大年龄为76岁, 最小年龄为20岁, 平均年龄(35.8±13.99)岁。39例为胃溃疡, 占26.0%;60例为胃炎, 占40.0%;27例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占18.0%;24例为消化道息肉, 占16.0%。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给予B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A组基于常规护理模式, 还做到了如下几点:①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 需要充分贯穿人文护理六大理念:在第一次和患者进行沟通的时候, 要充分彰显亲切性, 给予患者实施相应护理措施的时候, 要充分体现敏捷性, 给予患者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时, 要充分保证专业性, 给予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理念传授的时候, 要充分体现周到性, 给予患者进行相应护理措施的时候, 要保证护理动作的标准性, 给予患者制造爱心氛围的时候, 要充分做到温馨性。这样更好的配合好医护人员, 进而使得治疗成效得以保障。②重视对患者及时的心理干预。护士充分的与患者沟通, 及时发现心理问题, 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 改善其不良情绪, 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③重视对患者的合理运动引导。可以结合患者病情制定相应运动方案, 从而让患者合适的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一定要阻止患者进行剧烈运动。④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在日常宣传过程中, 把消化内科疾病的病理常识、常见症状、常用的治疗方法等常识用实地讲解、播放科普资料、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让患者和家属知晓[3]。患者增强合理饮食的意识、坚持锻炼身体、按照医嘱科学用药、积极调整心态, 从而控制减少消化内科疾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1. 3 满意度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为本科室自行研制, 当分数介于90~100分时, 属于非常满意, 当分数介于70~89分时, 属于比较满意, 当分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研究结果:A组中, 80例为非常满意, 占53.33%;57例为基本满意, 占38.00%;13例为不满意, 占8.67%。B组中, 69例为非常满意, 占46.00%;54例为基本满意, 占36.00%;27例为不满意, 占18.00%;A组消化内科患者满意度91.33%(137/150)明显高于B组满意度82.00%(123/1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最近几年, 消化内科疾病成为临床中具有较高发病率和复发率的一类疾病, 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3]。因而应该及时关注对此病的治疗, 而患者在接受治疗时, 也可能因为身体病痛而伴随不良心理情绪, 这就需要医护工作者在及时关注缓解患者疾病的同时, 也要考虑到对其的心理情绪疏通。人文护理要求以患者作为护理中心, 要求护理工作者在充分了解患者疾病下, 采取针对的护理措施, 并且在护理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自信心, 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 如此, 也就能够使得患者的心理负担及时得以缓解进而积极配合治疗, 取得较好效果[4-6]。最近几年, 本院在对消化内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 实施了人文护理, 医护工作者在重视及时缓解患者病痛并采取合理护理措施的同时, 更在护理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文护理理念, 尊重患者人格, 同时结合患者心理变化实际也采取了对症的心理疏导, 由此, 患者也能够正视自身疾病, 和医护工作人员做好相关治疗配合, 最终实现了患者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齐头并进的效果。在本次研究中, A组消化内科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B组, 可见, 将人文护理在消化内科患者中进行应用, 有着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 人文护理在消化内科中实施, 患者满意度可以明显得到提高,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邹永艳.人文关怀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29):184-186.

[2] 张近红, 李铮.人文关怀在肛肠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卫生职业教育, 2016(4):155-157.

[3] 宋秀君.在消化内科护理工作中如何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17):325-326.

[4] 皮淑爱, 郭琼.人文关怀在消化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探讨. 中国卫生产业, 2015(10):95-96.

[5] 吴玉民.优质护理应用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中的效果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9):294.

第4篇: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综合性护理; 老年; 消化性溃疡;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2)-02-016-01

Comprehensive Study of Peptic Ulcer in Elderly Care in the Application of Results

Deng Xiaoming

(The Digesting Internal Medicine of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in Mianyang,Sichuan,621000)[Abstract] Objective Comprehensive care through research in the application of peptic ulcer in the elderly resul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re and effects, improve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98 cases of elderly peptic ulcer is a test group,60 cases of conventional care in elderly peptic ulcer is a control group, th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care, quality of lif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data analysis. Result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care group was 96.94%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12.24%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ature of the application of peptic ulcer in elderly care is a significant effect and an effective nursing care.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care; Elderly; Peptic ulcer; Effect

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老年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也随之升高[1];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下降且存在着较多基础疾病,因此护理颇为棘手,所以我们此次利用综合性护理措施对老年消化性溃疡者进行干预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于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在本院选取符合老年消化性溃疡诊断标准[2]的患者共计98例,其中男63例、女35例,年龄65-80岁,溃疡类型:胃溃疡53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复合性溃疡17例。

1.2 研究方法 于同期抽取实施常规护理的60例老年消化性溃疡者进行对照研究(视为对照组),而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的9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者视为试验组,所有患者均签署本次研究知情同意书且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观察与分析后得出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

1.3 护理措施 试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入院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疼痛护理、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同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护理方法。对照组则给予常规护理,如用药护理和生活护理等。

1.4 护理效果评标准 护理效果参考《内科护理学》[3]进行评估,即显效、有效、无效。生存质量标准参考Spitzer[4]指数,即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受、生活感受、家庭支持五项,总分为1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生存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利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当p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消化性溃疡者护理效果对比 试验组显效79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95例、占96.94%;对照组显效38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47例、占78.33%。注: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x2=12.41、p

2.2 两组老年消化性溃疡者出院后生存质量随访结果对比 见表1。

表1(分)

2.3 两组老年消化性溃疡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坠积性肺炎0例、皮肤褥疮形成1例、排尿困难1例、便秘10例,合计12例、占12.24%;对照组坠积性肺炎0例、皮肤褥疮形成3例、排尿困难3例、便秘12例,合计18例、占30%。注:两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相比x2=14.93、p

3 分析 老年消化性溃疡由于其特有的生理特点和环境因素,其溃疡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等均存在一定特点,所以在护理上与其他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且一旦护理措施不得当,常常影响治疗效果、导致复发率升高,因此根据此类人群特点采取综合性的护理措施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鉴于此种情况,我们本次对9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且与实施常规护理的老年消化性溃疡者进行对比研究,从护理效果看综合性护理的总有效率达96.94%且明显高于常规护理,同时表1中综合性护理者生存质量随访结果优于常规护理以及护理并发症统计数据显示综合性护理者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常规护理(p

总而言之,综合性护理在老年消化性溃疡中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69-370.

[2] 于皆平,沈志祥,罗和生.实用消化病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357.

第5篇: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1-0237-02

上消化道出血属内科急症,患者多会出现黑便、血便等临床表现,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丢失20%.其发展迅速,病势闪险。上消化道出血常起病急骤、病情凶险,尤其是大出血,病死率可达1l%[1]。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较高的病死率,有效的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2]。

1病因及发病机制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消化内科多发性疾病。常见出血原因包括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损伤、十二指肠、肝、胆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呕血和黑便,患者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头晕乏力、四肢周围血液循环障碍、贫血等症状[1-4]。

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机制主要有炎症,溃疡性疾患,如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等;机械性疾患,如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综合征等;血管性疾患,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血管瘤、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新生物,如消化道肿瘤、息肉、间质瘤等;全身性疾患,如血液病、尿毒症、结缔组织病等[5-7]。

2护理措施

2.1常规护理措施患者进行卧床治疗时应注意给予其的护理措施,患者应以平卧的姿势进行休养,其头部可偏向一侧部位,避免患者因为呕血而导致其发生窒息的严重情况。还需对患者实施口腔方面的护理措施,患者因呕吐会导致其口腔中会有血液存在,其会导致疾病发生,致使细菌滋生,导致感染。故应对换下进行口腔方面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各项情况密切观察,尤其是患者的血压情况,因此疾病会导致患者出现休克的严重情况,故应早期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等情况,出现问题及时急救[8-10]。

2.2对症护理对患者每日出血量进行测量,估算患者的每日出血情况。①对于收治的大量出血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呕吐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少量出血者应卧床休息。大出血发生休克时,血容量骤然减少,有效循环血鼍减少,周围血管旱收缩状态,四肢厥冷,因此要注意周身保暖。②其次要密切观察患者呕血、便血的发生时间、次数、颜色、量及性状,以便估计出血量及速度。出血24h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低热时无需处置,体温高于38℃,可予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可应用药物,注意有无感染引起的发热。③由于呕血、禁食,口腔内的血腥味可引起恶心、呕吐,因此必须做好口腔护理,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④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保持皮肤的卫生成为了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牛褥疮的重要手段。⑤重症患者应多巡视,用床档保护。轻症患者指导其坐下、站起时动作缓慢,出现头晕、心慌、出汗时立即卧床,并告知医护人员,必要时改床上排泄[11]。

3体会

此疾病为急诊内科疾病,比较高发,患者因出血多会感到病情比较危重,有严重的濒死感觉。患者的心理呈现的紧张状况会对疾病有加重作用,故护理人员应在给予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12-14]。此疾病多为急性发病,故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时应首先进行对症治疗和对症护理,以改善患者的情况,稳定患者疾病,并细致观察患者的各项情况,并记录在案,出现问题立即给予处理。以达到尽早治愈和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加强预见性护理意识,做到与医生密切配合,以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总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急速,病情严重,但只要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患者就医及时,及时诊治,护理员能够精心护理,临床上成功是较高的。

参考文献

[1]张朋彬,李宜辉.内窥镜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作用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3):199-200.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83.

[3]王吉耀,刘文忠.现代消化科手册.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9-90.

[4]王志红,周兰妹.重症护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71-175.

[5]吴汉群,陈婷,陈素英.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6):25.

[6]顾婷.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急救和护理.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3):78.

[7]张爱荣,别会鑫,王荣,等.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与护理.吉林医学,2011,32(26):47.

[8]段幼萍.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39例急救与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9,15(8):19.

[9]贾丹.62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分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7(8):63.

[10]李海珍,杨美霞,谢超嫦,等.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8(1):16.

[11]胡水红.上消化道出血的急救护理.中国医药导报,2010,7(22):45-46.

[12]张小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2):82-84.

第6篇: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高危因素;防护措施

   众所周知,感染科病房是一个各种传染病聚集且病死率及感染率高发的科室之一。于感染科内工作的医护人员经常会接触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及排泄物等,加之病房内的空气污染、生物污染及心理危害等危险因素而引起的感染科护理人员的自身损伤逐渐的受到业内及社会的重视[1]。基于感染科护士工作性质的特殊性,不但医院应重视和预防对感染科护士的自身损伤事件的发生,而且护士也应加强自身的防护意识。现为总结和分析发生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各种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通过对曾经或正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本院曾经或正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例,女42例;年龄22~51岁,平均(32.5±11.2)岁;工龄1.5~27.5年,平均(11.3±6.4)年。其中本科13例,大专28例,中专5例;副主任护师4例,主管护师16例,初级护师18例,初级护士8例。

1.2  危险因素:对于引起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理心理危害等因素。其中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血液传播及特殊病菌(如细菌、病毒等)等[2];化学性因素主要为工作中因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如戊二醛、甲醛、环氧乙烷、乙醇、甲苯、化疗药物、体温计水银及血压计汞外漏等因素所致咽喉炎、职业性哮喘及细胞突变等伤害;物理性因素包括辐射、触电、烫伤及噪音等引起的危害;生理心理危害因素主要为因护理诉求高、工作繁重、思维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及心理压力大等引起的失眠、抑郁及精神分裂等神经行疾病。

1.3  研究方法:对曾经或正在我院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进行逐一调查,统计因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其他等因素引起的自身损伤情况,自身损伤的鉴定以本院及上级医院的诊断书为准。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处理数据,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行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统计学分析,于本院曾经或正在感染科工作的护士46例中发生过自身损伤的例数为35例,占76.09%,其中生物性因素14例(30.43%)、化学性因素15例(32.61%)、物理性因素4例(8.70%)、生理心理危害因素2例(4.35%)。

3 讨论

针对引起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感染科综合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两大类[3]。

感染科综合防护措施包含提高护士安全理念及防护意识和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安全理念及防护意识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的入科培训消除新入科护士的陌生、紧张及恐惧的心理;应用多形式及多途径的培训方法讲解感染科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传播途径、护理、治疗及消毒隔离措施等知识;通过管理培训干预来促进护士的自身职业安全与健康意识,从而加强自身防护以减少自身损伤。良好的工作环境是降低自身损伤事件发生的基础。病房应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并设置负压病房或加强空气消毒,而且布局合理、通风顺畅;为避免交叉感染应提供多种防护设施和用具,并采用感应式或脚踏式洗手装置;病房常规提供隔离衣裤、工作鞋、防护衣、护目镜、防护面罩、锐器盒、真空采血管及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等[4]。

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严格消毒隔离、射线性危害防护、化学性危害因素防护、职业暴露防护和生理心理危害防护等。严格消毒隔离要求护士提高认识、加强理论学习和贯彻落实,采用督促、培讲及管理的方法落实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同时还应防止或避免环境污染;对于射线性危害防护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射线和紫外线的时间并使用隔离衣裤、防护面罩及眼镜等工具;使用化学试剂时掌握并正确使用,同时保证易挥发试剂的密闭性,同时严格防护及通风;职业暴露防护的方法为加强教育及应用有效防护措施,如接种相关疫苗、正确使用医疗器材,特别是对利器的使用;生理心理危害防护时,应注重自身修养、自我疏导、自我调控、自我学习及加强沟通,树立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职业价值观,同时还应培养兴趣爱好及丰富业余活动,以减少或避免因生理心理因素引起的自身损伤。

    综上所述,对于引起感染科护士自身损伤是客观存在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理心理危害因素等。其引发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针对危险因素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是降低损伤的有效途径。

4 参考文献

[1] 李伟英,李雨思,蒋风仪.对感染科病房护士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分析及防护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248.

[2] 滕倩倩.护理职业损伤的风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8):59.

[3] 吕  红.传染科护士防护措施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7,2(4):120.

第7篇: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传染科;危险因素;护理;预防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87

我国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以及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 一些传染性疾病呈现出高发的趋势[1, 2]。为了保证传染科护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本研究主要探讨在传染科护理中出现的危险因素, 并提出完善护理感染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2016年3月本院传染科发生的护理行为危险事件共60例次, 对事件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事件当中主要的护理人员性别均为女性, 年龄22~35岁, 平均年龄(27.8±2.6)岁, 护理年限1~15年, 平均护理年限(9.3±2.1)年。

1. 2 方法 对2015年8月~2016年3月传染科发生的护理行为危险事件60例次的资料进行分析, 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比较实施预防措施前(2015年10月~ 2016年3月)、实施预防措施后(2016年4~9月)危险事件发生率。

1. 3 预防措施

1. 3. 1 健全安全质量制度 对传染科患者进行护理的时候, 需要对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遵守, 对于相对薄弱等环节进行重点的规范, 对锐利器械进行严格的控制, 废弃标本以及具有感染性的敷料进行妥善处理, 在规定地点进行统一销毁处理[3-5]。使用一次性的消毒物品, 并构建消毒隔离常规和质量分析, 在醒目的位置贴放宣传标语。护士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同时依据病情的具体情况, 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3, 6]。

1. 3. 2 加强护理人员的个人防护 传染科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自己的个人防护。首先是注重手的清洁, 手是医院医院交叉感染的传播途径之一, 在护理过程中应当是一人一巾一消毒, 在护理前后都应当使用肥皂在流动水中洗手, 必要时候对手部进行消毒[7, 8]。另外将与手部接触的各类器械和卫生用具也进行消毒处理。在自身出现患病、手外伤的情况下尽量避免接触病人, 避免交叉感染。患者的血液和体液应视为有血源性传染疾病的传染源, 与此接触的时候应当戴上手套, 降低传染的可能性, 加强自身防护意识[9-11]。

1. 3. 3 加强对物品的消毒 对传染科患者进行输液的时候, 应当一人一管一带, 每天更换湿化瓶内的无菌蒸馏水, 每周使用消毒液浸泡湿化瓶两次, 使用一次性吸痰管, 严格把握吸痰时间, 防止吸痰过程中对气道黏膜的损伤[12, 13]。τ诨颊呤褂霉的穿上用品等放置到专用的污染袋当中, 并且送到专门的污染室进行消毒处理。患者的口杯、脸盆、痰盂等也应当每日进行更换, 一次性物品使用之后进行统一的回收, 并进行无害化的处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20.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危险因素分析 2015年8月~2016年3月本院传染科共发生60例次危险事件, 其中交叉感染29例次, 占48.3%, 消毒液处理不当13例次, 占21.7%, 针刺伤12例次, 占20.0%, 肺部感染6例次, 占10.0%。见表1。

2. 2 实施预防措施前后危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实施预防措施前, 620例次护理行为中, 危险事件54例次, 危险事件发生率为8.7%;实施预防措施后, 708例次护理行为中, 危险事件11例次, 危险事件发生率为1.6%。实施预防措施后危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预防措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传染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质的疾病, 能够在人群中相互的传播, 病原体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传染到不同的个体[14-16]。传染科护理人员由于对于传染病患者有直接的接触,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具有传染 的危险因素,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些危险因素的预防。另外, 传染科护理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保持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 对自身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 出现情况需要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判断, 沉着冷静[17, 18]。

本研究结果表明, 60例次危险事件, 其中交叉感染29例次, 占48.3%, 消毒液处理不当13例次, 占21.7%, 针刺伤12例次, 占20.0%, 肺部感染6例次, 占10.0%。实施预防措施前, 620例次护理行为中, 危险事件54例次, 危险事件发生率为8.7%;实施预防措施后, 708例次护理行为中, 危险事件11例次, 危险事件发生率为1.6%;实施预防措施后危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预防措施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传染科护理人员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频率较高, 应当注意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养, 规范感染科护理工作, 从而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刘红莲.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研究.中外健康文摘, 2013, 49(49):58-59.

[2] 武传霞.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及其管理对策.健康必读(旬刊), 2013, 12(10):430.

[3] 张春艳, 常瑞.传染科护理行为的感染危险因素探讨.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 3(3):134-135.

[4] 谭双燕.传染科护理行为中的感染危险因素临床研究.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 23(5):190.

[5] 葛金英. 传染科护理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大众健康(理论版), 2012(11):298.

[6] 邓德慧. 传染科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 大家健康(旬刊), 2014(6):264-265.

[7] 李新, 薛芬. 传染科护士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 医药论坛杂志, 2011(17):130-131.

[8] 刘宝咸, 李娜. 传染科护士面对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09, 20(12):123-124.

[9] 张丽梅. 浅谈传染科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 当代医药论丛, 2013, 11(11):245-246.

[10] 林小娟, 洪清慧. 传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5):112-113.

[11] 杨莹. 传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中保健, 2009, 25(19):886-887.

[12] 张友谊. 对传染科护士面对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的探讨. 中外医疗, 2009, 28(26):118.

[13] 王雄心, 魏娜. 传染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与安全防护. 临床医药实践, 2010(8):507-508.

[14] 段秀芬. 基层传染科护士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 健康大视野, 2013(2):294.

[15] 刘瑞平, 张义文. 传染科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健康必读(旬刊), 2012, 11(9):120.

[16] 刘凤惠. 传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 母婴世界, 2015, 25(2):263-264.

第8篇: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消化性溃疡伴;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7-0073-02

doi:10.14033/ki.cfmr.2015.17.040

在内科,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为一种常见急症,主要是因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胰管和胆管黏膜炎症或糜烂等产生的,呕血和黑便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给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带来威胁。H2受体阻滞剂药物对其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因该疾病病理特点,患者极易出现焦虑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笔者为进一步了解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此展开对比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8月-2012年1月收治的66例消化性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33例患者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19~60岁,平均(39.68±10.24)岁;对照组33例患者中,男22例,女11例;年龄20~61岁,平均(40.05±9.6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同意加入研究;(2)经过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意的患者;(3)没有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4)没有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的患者;(5)年龄在19~61岁之间的患者;(6)没有药物禁忌证的患者。排除标准:(1)患者及其家属不愿参加研究的患者;(2)没有通过伦理学委员会批准同意的患者;(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疾病的患者;(4)伴有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的患者;(5)年龄不在19~61岁之间的患者;(6)具有药物禁忌证的患者;(7)治疗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实施止血、纠正休克、输血和输液等常规内科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并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心理疏导和留置管护理等。

1.3.2 治疗组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3.2.1 出血期护理 保障患者卧床休息,对于心情烦躁的患者为其注射镇静剂。耐心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为其详细解释疾病,缓解患者恐惧和紧张心理等。对衣物污染的患者应及时更换,避免细菌对其皮肤的刺激。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补充缺失血容量,对于大量出血的患者,应准备足够的血液,保证患者有良好的组织血液灌注,有效循环血量。

1.3.2.2 心理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极易出现紧张、恐惧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轻声安慰患者,稳定其不良情绪。在康复期间,指引患者养成良好饮食和作息习惯。根据自身状况做适量运动,促使其早日康复。

1.3.2.3 口腔护理 出血期应禁止患者进食,因患者抵抗力较差,极易出现口腔感染。因此,护理人员应每日对患者口腔进行两次护理,保障口腔干净没有异味,避免出现口腔感染等。

1.3.2.4 便血护理 对于便血患者,基于其大便次数频繁,因此,在其便后应指引其用温水擦洗肛周,并适量涂抹滑石粉,用棉垫或气圈将其垫起。确保患者臀部周围清洁干燥,避免出现湿疹或褥疮等,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总满意度,根据笔者所在医院自行拟定的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共100分,其中,非常满意: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评分大于80分;满意: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评分为60~80分;不满意:护理质量满意调查表评分低于60分[2]。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经护理后,治疗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316,P=0.0314),见表1。

3 讨论

在消化系统中,上消化道出血为一种常见急症,呕血黑便为其主要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病死率,约为10%,给患者健康和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生命。在对患者治疗临床中,精心的护理和健康教育措施可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预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护理人员应为患者提供科学规范的护理措施,满足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降低患者医疗护理费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常规护理措施根据多数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护理,没有针对患者个体差异进行护理,因此,不利于提高患者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措施为一种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心理特点制定富含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为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口腔护理和便血护理等,在第一时间内对出现异常现象的患者进行处理,避免加重病情,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缓解患者精神紧张,提高患者治疗效果[3-4]。因此,在对消化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护理干预措施具有理想效果,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96.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6316,P=0.0314)。在谭琳[5]学者的研究中,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措施护理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97.3%,通过常规护理措施护理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为89.3%,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措施可提高消化溃疡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瑛.心理护理在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患者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215-216.

[2]韩海涛.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660-661.

[3]郭惠玲,胡楠楠,丁璐.消化性溃疡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吉林医学,2008,29(4):327-328.

第9篇:消化内科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消化道大出血;原因;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41-01

高血压脑出血系由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引起脑实质内的一种自发性脑血管病,占全部脑卒中的10%-30%[1],具有高血压特性,又称高血压性脑出血,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非创伤性颅内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办法脑小动脉病变,血压骤升使动脉破裂所致。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既常见又严重的疾病。高血压脑出血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其中消化道大出血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脑出血后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紊乱,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胃肠粘膜因此受破坏,血循环受抑制,出现了继发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目前首选内科保守治疗,但是护理措施对其的疗效也具有重要的价值[2],笔者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住入院的36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具体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方法

本组患者36例,男25例,女11例,年龄43 ~86岁,平均年龄是64岁。发病在<4 h为22例,≥4 h为14例。既往均有原发性高血压史。其中急诊120出诊36例,接回35例,院前死亡1例,患者家属护送前来就医1例。36例患者进行急诊头颅CT证实为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出血25例,脑干出血3例,小脑出血3例,脑叶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

1.2诊断标准

根据2000年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诊断标准纳入病人。

1.3治疗措施

快速准确检查患者血常规、血型血交叉、电解质等,以备抢救之用。病人绝对卧床、禁食、插胃管。注意误吸引起的肺部感染。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根据患者的病情、出血量及时补充血浆、代血浆病情严重者准备新鲜血液,以保证足够的、有效的血循环量,输血标准是要求患者的血红蛋白最好不低于70g/L。给予奥曲肽0.1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ml,缓慢静脉注射,注射后以25u/g速度静脉滴注维持滴注72小时,同时运用洛赛克40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ml,每日2次。

2、护理措施

2.1积极治疗原发病

脑出血应激反应时,机体的血液重新分布导致消化道黏膜缺血和坏死,使胃黏膜屏障功能破坏,即使胃酸分泌不增加,由于H+反向弥散,也可促使溃疡的发生[2],最终造成胃和十二指肠黏膜急性糜烂、溃疡、出血等病理改变。因此积极治疗护理原发病,是防止病情加重,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关键[3]。

2.2早期观察,及时发现

①患者突发呃逆,针对性治疗效果差;②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1-2周患者无任何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针对性治疗后症状无缓解,有进行性加重的趋势;③实验室检查发现不明原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逐渐下降;④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⑤柏油样便;⑥收缩压<80mmHg,心率、脉搏增快。以上六点均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先兆,需要警惕。由于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所以患者的主观症状不容易被察觉,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进行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检测患者的生命征时,如果发现患者体温持续性升高、心率和脉搏加快,血压下降、频繁呃逆等可能提示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如果患者有上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但是肉眼未能分辨,要及时进行胃液pH值的测试[4]。

2.3心理护理

部分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意识是清醒的,患者看到自己胃出血会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害怕死亡的威胁,从而出现焦躁、甚至拒绝治疗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详细、耐心地想患者讲解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一般常识,让患者彻底了解自身的病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多关心,多体贴,安慰患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3]。

2.4留置胃管

对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应尽早留置胃管,一方面有利于早期发现和观察胃出血情况,另一方面有助于胃肠减压及胃管内给药。胃管插入要适当,插管动作要快捷,手法要轻柔,并需确认插到胃内。洗胃前先抽吸胃内容物,观察记录其性质、颜色、量,抽出鲜红色液体,提示有新鲜出血,抽出咖啡色液体,提示为陈旧性出血。抽除胃内液体时,速度应缓慢,以免损伤胃粘膜而加重出血,并保持出入量平衡;同时根据医嘱使用止血药。

2.5饮食调节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性期应该禁食24~48小时,带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鼻饲饮食,要求鼻饲的高维生素、高热量、高蛋白、中性或偏碱性低脂流质食物。一周后患者拔除胃管后半流质饮食,禁生冷刺激食物,注意补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

3、结果

36例患者治愈23例,好转11例,死亡2例,病死率5.56%。死亡原因为脑疝形成及出血量大于400ml。

4、讨论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时,常提示病情严重或恶化,因此,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早期预防,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治疗原发疾病尤为重要。对脑出血患者特别是有呕吐、腹胀者应尽早留置胃管,合理使用止血药和相应的护理措施,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本组病死率5.56%,与文献报道相似[4,5]。总之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大出血不但需要及时发现,而且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是其治疗的重要环节,对高血压脑出血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有重要的决定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黄如训,苏镇培.脑卒中.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5.

[3]郑俊婷,刘俊平,苏灵芝.脑出血致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 14(21):2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