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精选(九篇)

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

第1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6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539-02

对于消化内科的患者而言,不仅要对其给予及时有效的临床治疗,同时还必须要培养其健康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本院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0例消化内科患者,对其进行分组研究,通过研究结果发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于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64例。年龄范围为19-72岁,平均年龄为44岁。其中包括34例患者十二指肠溃疡患者,33例患者胃溃疡患者,20例复合溃疡患者,23例肠炎患者以及30例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脑、心、肝等严重器官疾病,不存在恶性肿瘤,不存在意识障碍以及语言障碍等。

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7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在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详细方法如下所示:

1.2.1消化内科常识指导向患者详细解释诱发本身消化内科疾病的主要原因,还有该疾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分型,一旦出现相关疾病后需要注意的内容以及预防措施等,让患者能够全面的了解本身疾病。还能通过视频、宣传图片等方让患者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相关内容。

1.2.2心理指导胃溃疡疾病是由于多种因素综合产生的,患者拥有健康开朗的心理对胃溃疡疾病临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因为该疾病本身具有迁延的性质,因此很多患者均有着焦虑或者恐惧等心理,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观察并通过心理疏导方法使得患者树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1.2.3活动指导适当的活动能够让患者的体质有所增加,另外户外运动能够让患者得到良好的睡眠质量,减轻由于胃溃疡疾病所带来的轻微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如果患者由于疾病原因出现严重失眠,则给予镇静类药物治疗,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应该进行疗效监测。

1.2.4饮食指导患者接受治疗之后24小时可以根据其实际情况给予食物,此时给予的食物主要是少量以及弱碱性流质饮食;食物选择原则为:含有丰富蛋白质、脂肪、维生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多餐为进食原则。

1.3观察指标对两组的患者依从性、焦虑程度、抑郁程度以及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其中依从性评价主要采用以下标准:优: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忘记服药、私自更改药量等情况。良: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漏服等情况,每个月次数在3次以下,没有私自更改药物剂量等。差:患者长期出现漏服等,私自更改药物剂量甚至自己更换药物。焦虑程度主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抑郁程度主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依从性比较见表1。

3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门通过研究分析并进行普及宣传的技术,通过对健康教育知识的认识,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降低人们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对预防疾病有一定的作用,保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第2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省衡阳市 421000

【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消化内科患者整体护理中的作用效果,评价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方法:将本院消化内科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进行不同的护理模式,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行常规护理,一组行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结合,并通过多种调查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整理。结果:进行健康教育的研究组患者,对消化内科病相关知识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科传统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明显的,对于提高医院整体工作水平以及保证护患关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还是值得肯定的,对保证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健康教育;应用;消化内科;护理

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帮助患者认清自身病情,了解治疗过程。让患者配合医护人员对其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医护人员掌握一定的技巧,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来引导患者认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要性。医疗机构对健康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都在影响医疗临床护理的质量跟效率。因此,全方位的培养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理念跟能力,加大医疗结构在对患者健康教育问题上的推广力度和重视程度。对患者的心里健康因素负责,有助于改善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提高医学水平。本研究分析了在消化内科的常规护理过程中,加入健康教育后,患者对疾病的知晓情况。所选取的病例均为本院2010 年2 月至2015 年2 月期间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患者,总共为446 例。我们随机抽取了其中的223 例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剩下的223 例患者为对照组,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 年12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进行治疗的44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446 例患者的年龄在31-78 岁之间,平均年龄48.6 岁。其中,在这446 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1 例,女性患者225 例。446 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组别之间性别,年龄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常规护理工作在两组患者中均要进行,且实施的方案要保持一致。同时,在这一基础上,对223 例研究组患者还要进行健康教育进行护理。健康教育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知识宣传向患者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症状等有关知识,可以通过集中广播或单独宣传讲解等多种方式让病人了解到所患疾病的危害,从而使他们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认识。大部分患者,基本很少从事医学相关工作,因此,在患有疾病的时候,很少能够对于疾病的相关知识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大都是知道一些浅显或者片面的知识。健康教育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定期组织患者进行消化内科科普知识的学习,讲解内容主要以疾病的发生原因、常见症状、预防措施、治疗方法以及饮食注意细节等。

(2)用药与饮食指导合理科学的饮食习惯可以预防诸多疾病。健康教育就是让患者以自己的年龄、性别、体重等因素,掌握合理的饮食规律,优化饮食结构,自我找到个性化膳食营养搭配。在药物治疗时,健康教育教导患者自我认知不良反应,对患者讲解服药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提醒患者时刻注意自身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要吩咐患者及时与医护人员沟通,并做好自我防范与紧急处理。

(3)心理指导患者是敏感群体,当进行相关治疗之前由于过度紧张会不知所措,造成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并且,一些患者的由于自身性格原因会产生焦虑与抑郁心态。健康教育便是通过多种方法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解除焦虑和不安。

1.3 调查方法

组织医疗及护理的资深人士,设计护理知晓度调查表,组织患者行内科病相关知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发病原因、配合治疗、饮食注意事项等几方面内容,分为“知晓”、“了解”、“不知晓”。

1.4 统计学方法

以常规的统计学方法软件分析、对比各组数值,如百分比计数、X2 检验、t 检验和P 值等。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健康教育后“ 知晓” 和“了解”的例数为216 例,占全部患者的96.9%,且“知晓”的病人显然要比“了解”的病人多。(见表1)。

3 讨论

现阶段,在常规护理中融入健康教育已经在多个科室中展开,并取得了积极效果。健康教育是在护理的全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指导,帮助患者对护理的基本情况基本掌握。在消化内科护理中,融入健康教育,除了可以增强医院的护理水平外,更有利于患者的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增强患者自身预防疾病的信息、积极与疾病斗争的勇气以及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健康教育应用于常规护理中是正确的,符合了现代临床护理提倡的科学、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理念,对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进作用,值得借鉴与推广。

在进行消化内科常规护理的同时,本研究采取了相应的健康教育护理对策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的补充,使用健康教育的研究组患者,其疾病知晓率要好于仅仅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这些结果证明了,健康教育可以应用于消化内科的常规护理中,比起日常护理,该综合护理方法的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改善病人的依从性,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知晓程度,可以大力推行使用。

第3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健康教育; 宣传; 预防; 手足口病; 传播

[中图分类号]R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73-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有一定传染性的疾病[1],多发生5岁以下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该病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2]。2008年,该病在本市有小范围内出现局部流行,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所以加强该病的健康教育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医院在2008年以来,一直重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在对我院医务人员强化教育基础上,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教育,组织医院专家组成员走出院门把健康教育宣传到社区、幼儿园、小学校,将健康教育融入到防治手足口病工作中,有效遏制该病的进一步流行,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健康教育体会介绍如下。

1 教育目的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疱疹破溃液、粪便中排出病毒,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疱疹液中的病毒污染水源后可经水传播;另外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污染手、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也可引起间接传播。人群特别是婴幼儿和儿童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但由于不同型号的病原感染后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可反复感染本病[3]。所以掌握手足口病预防措施是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健康教育又是落实手足口病预防措施的关键。为此,我们教育医务人员将健康教育贯穿在整个治疗护理工作中,特别是根据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等,因人而异,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意识,主动采取预防和个人防护措施,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使病人和家属主动参与到防治工作中,并掌握在患病期间卫生消毒措施及大小便、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等预防知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护理,防止交叉感染;从而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2 教育方式

根据人群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性格特征等,采取一般教育与重点教育、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语言、讲座、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折页、张贴画、宣传栏等方式,有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

2.1 对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方式2009年至今,由于流行季节,到医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者数量大幅增加,医院领导非常重视,始终把预防放在首位,要求相关部门强化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院长在全体医务人员大会上,结合全国形势作了专题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教育动员;医务处、护理部、感染管理科根据医务人员包括工勤人员工作岗位和性质不同,编写教材,制成幻灯片,分时段、分批次开展手足口病专题讲座,因人施教分层次对全院职工开展规范化培训。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分别对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口腔科门诊、感染性疾病科、手足口病门诊等工作人员、消毒员、保洁人员等分层次进行讲解,上卫生课,并亲临指导。及时编印下发各种防治手足口病宣传资料和信息,从互联网下载国家有关法规和工作指导原则,及时指导防治工作。通过全方位的培训和健康教育,普遍增强了全员对防治手足口病的认识,提高了防病治病知识水平和能力,为防止手足口病在医院内感染打下了坚实基础。

2.2 门诊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几年来,我院一直设有感染性疾病科和手足口病门诊,接诊疑似手足口病病人。并且在医院门口、门诊大厅和门诊走廊开辟宣传栏、宣传展报等图片及文字解说。在门诊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发放印有手足口病的注意事项和消毒预防知识折页,尽量使宣传内容通俗易懂。导医护士引导有口腔溃疡或发热出疹患者到手足口病门诊就诊,诊室有墙贴,医护人员在给患者诊治过程中,通过语言讲解示范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使患者及家属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有全面的认识。

2.3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方式在病人入院时首先做好入院宣教,感染性疾病科把健康教育计划内容打印成册,发给住院的手足口病患者及家属。并采用语言教育、文字教育、形象教育等健康教育方法,在病房大厅、走廊设有宣传栏、宣传展报和墙贴,通过图片和文字解说通俗易懂的教育内容。在给病人积极治疗的同时,医生护士深入到床边讲解示范,使健康教育指导贯穿于每日24小时的护理及生活方式中,每周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护理人员亲自示范,逐一教患者及家属卫生洗手方法,示范各种排泄物、分泌物消毒处理方法,这样手把手使家属掌握了一定的消毒知识,让患者及家属出院时能掌握或基本掌握健康教育的内容,在定期随访和患者复查时继续进行健康教育,补充和完善健康教育内容,让更多的医学知识真正渗透到日常的家庭生活中。

2.4 普通人群健康教育方式走出院门把健康教育宣传到学校和社区,手足口病极易在幼儿园和托儿所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病集聚现象。所以,讲究卫生特别是饮食卫生、消化道隔离、加强锻炼、良好的卫生习惯等是预防本病最有效的方法。为此,我们医院组织防控人员经常到社区、学校、幼儿园进行健康教育讲座,发放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处方,加强晨间体检工作;发挥专家的特长,到电视台对普通大众进行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宣传教育,指导与帮助他们预防感染手足口病;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受到公众的好评。

3 教育内容

3.1针对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内容①由专家组人员给我院医务人员讲解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流行特点、预防和治疗、医院感染控制、疫情监测、消毒隔离、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管理、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知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医院感染管理、侵入性操作相关医院感染的预防等。②加强预检分诊制度落实,对轻症病例以门诊治疗为主,但需指导患者及家长对病人进行护理和隔离,并对患者所用物品及排泄物每天进行消毒。对重症病例应收住入院,重点救治。③落实消毒隔离制度,教育门诊、科室、病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切断粪-口传播途径,讲解指导环境、各种物品的消毒方法及防护用品的使用。④加强工勤人员的示范指导,工勤人员工作范围广,接触患者污染的机会多,我们将洗手知识、各类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医疗废物的分类处置、锐器伤的预防和处理及个人防护等基本知识作为培训的基本内容,必要时进行一对一的带教。加强环境卫生,开窗通风、勤打扫、勤日晒、保持洁具清洁、防止交叉感染的知识。

3.2 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内容告知他们是与病人密切接触的、是被感染的高危人群之一,并且非终身免疫,可多次感染[4]。所以我们循序渐进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的病因、传播特点、症状、治疗过程及预后、消毒隔离措施的必要性等。讲明执行入住隔离病房、执行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措施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告诉患者及家属不要随处吐痰,吐痰用专用器皿,并且要及时倾倒和消毒,房间内要定时开窗通风,餐具用具要洗刷干净后用开水煮沸消毒。给患儿勤换衣服,保持皮肤、口腔清洁,不共用玩具,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到社会中、促进邻里与社区间相互交流,对全社区预防和控制本病都很有益处[5]。

3.3 针对社区等公众人群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托幼机构、中小学、社区等场所进健行康知识普及教育。开展饭前便后洗手、房间多通风、晾晒衣物等相关内容的健康教育;倡导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会他们洗手、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掩遮口鼻、对孩子晨检、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调理的方法;建议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的机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4 教育效果

4.1 健康教育调动了公众防病主动性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大家都能认识到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治中的重要性,对疾病的预防越来越重视,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及其防治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提高了公众的预防意识,患者及家属的积极性、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能主动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起到了医务人员难以起到的作用,健康教育使公众、病人等人员预防疾病变成为自觉行为。

4.2 健康教育规范了医务人员相关行为医务人员在不断接受健康教育知识培训的同时,还承担为患者及家属等人员做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所以必须先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务人员在给病人进行诊治操作时均能执行标准预防和手卫生原则,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防护措施,积极救治患者, 提高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2008年以来,我院没有发生一例手足口病医院感染,从而有效遏制了该病的进一步流行。

4.3 健康教育密切了医患关系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医患关系。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有的患者及家属出现抵触情绪,如:有的患者对我们的消毒隔离工作不配合,有的认为得了传染病而害怕恐惧明显,有的认为是区区小病不值得一提。我们理解他们,在和他们接触时态度和谐、热情,循序渐进地做健康教育,工作热情、周到,以真情感动他们,所以也渐渐被一些患者及家属所理解,医患关系得到了加强,并能积极配合,参与一些预防工作。

5 讨论

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保健措施,是促使人们改善健康相关行为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6]。手足口病至今尚无特异性预防疫苗,但是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性强,对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确实起到了显著效果。

由于家庭和托幼机构是造成本病传播的主要场所;医院聚集的患者对各种感染具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并且还携带着各种细菌和病原体,通过相互接触或间接接触,很容易引起交叉感染。针对这一特点,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做到思想准备、行动积极、消毒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教育自己的家人及邻居积极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这对加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做好疫情检测报告、控制院内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起了极大的作用。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疫苗”。

参考文献

[1]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05.

[2] 花志祥,林桦.手足口病129例[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3,23(4):461.

[3] 徐令兰.儿童需防手足口病[J].健康,2007,(5):28.

[4] 穆俊.手足口病98例护理体会[J].现代医学卫生,2007,23(23):3602.

第4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作者:石丽娜 单位:山西省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

结合不同层次的病人采取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宣传方法,通常采用的有口头宣讲和阅读宣传材料等,要重点对入院期间执行的各项规章制度、作息时间、科室概况以及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的情况进行介绍,使病人及家属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所在科室的基本情况,消除其陌生感。入院的宣教工作应该在病人住院当天即由责任护士完成。入院教育指病人住院后一直到病人手术前1d的健康教育以及病人手术后的康复时期的健康教育。这个时期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病人的责任护士完成,要全方位、全过程的对病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重点要将治疗注意事项准确及时的告知病人及家属,使病人及家属清楚各项护理操作的内容;服药的基本知识与口服药作用、口服方法以及毒副反应;各项检查的目的、效果以及注意事项等,要保证病人在检查时能够有护理人员陪同。专科疾病教育内容包括病人的饮食的营养搭配、活动锻炼与休息的最佳结合方式。专科特殊治疗护理内容包括伤患部位的牵引护理、石膏托外固定的护理、膝关节康复器(CPM机)功能锻炼的护理等,这些护理内容要通过教育使病人及时了解并正确实施。

手术前的教育对于确定手术的病人,手术前1d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要根据不同的手术内容提前对病人进行术前宣教和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结合不同病人的心理特点和个性,根据手术期间的护理要求进行术前教育的内容,包括手术知识讲授和行为能力训练两方面。手术知识的讲授包括:①手术的意义与必要性、进行手术的主要过程和实施步骤,术后会出现的常见并发症和有效预防的方法。②进行手术前需要准备的项目、要求和注意的事项。③在术前术后进行康复性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康复性锻炼的正确方法、实施步骤要求等相关的知识。要引导病人逐步练习在病床上进行大小便,并做好心理护理。④手术后进食的时间、饮食要求、正确、疼痛消除、留置管道连接等诸多注意事项。行为能力训练是指依靠护士指导帮助病人完成的行为动作,一般项目有手术后在床上训练大小便、进行腰椎手术的病人术中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病人进行直腿抬高的训练等。

手术后的教育对于完成手术的病人继续教育是术前教育的持续。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增强病人的配合效果,从而降低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①手术完成后当天的教育:手术后进食的时间、饮食要求、正确、疼痛消除、留置管道连接等诸多注意事项。通过与病人的沟通,讲解注意事项等,赢得病人的信任,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②手术后第1天教育:重点是强化手术完成当天的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做好病人功能性锻炼指导。③手术后第2天要督促病人加强锻炼,采取正确锻炼方式,使锻炼收到良好效果。④手术后的功能性锻炼不能够固定模式,应该因病人的病情、治疗情况、心理因素等进行针对性教育。出院指导指在病人病情平稳或康复时期及出院时所做的教育,其目的是提高病人的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促进自身身体的康复。指导内容主要包括:办理出院手续;填写爱心卡;告知病人出院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定时复查、康复锻炼、饮食营养、睡眠休息等进行指导;及时为病人提供护理保健的咨询电话,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心理咨询和保健辅导。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健康教育中,成为一种加强医学健康教育的行为和模式,其优势在于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医学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护理人员自己的职业素质,提升医疗护理服务的质量,而且通过与病人及家属间交流,提高病人健康知识,加强彼此间信任感,配合护理工作,缩短护患距离,利于病人康复,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在临床护理中实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从病人的角度进行护理,利于护理的程序化和标准化[2]。随着人们对保健服务需求及医疗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日益增长,我科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引入护理工作中,使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按一定的模式接受护理,提供标准的护理流程[3,4]。本研究严格要求护士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并进行监督,在公平、客观的条件下,要求病人及时对宣教护理人员进行评价,使结果尽量客观化。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健康知识达标程度、相关技能掌握程度及对我科护理工作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证实了推广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制度化、具体化是以病人为中心来指导护理工作,能够科学、准确地记录病情,有效遏制护理差错,最重要的是通过与病人及家属之间的互动,取得其信任,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病人及家属配合护理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医疗工作的实施,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推动整体护理向更高层次发展。

第5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随着生物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模式也由“以疾病为主”逐渐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转变,人们对疾病与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为了实现“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健康教育必将成为护理学发展的趋势,21世纪的护理工作者,必将是从事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应呼吁全社会为了人类的健康,也为了你的健康,积极加入到健康教育的行列中。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教育活动,也是实施整体护理的重要部分[1]。

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和呕吐,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根据患病程度可分为轻型腹泻和重型腹泻。轻型腹泻多为饮食因素或肠道外感染所致;重型腹泻多由肠道内感染所致,常急性发病,也可由轻型腹泻转变而来。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下面以小儿腹泻为例,阐述在住院患儿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全过程。

1 评估有关患儿及家长对小儿腹泻健康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习需求

发现以下与健康教育相关:(1)患儿年龄以婴幼儿最多,其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对异常感觉体验不深,表达不清。(2)患儿家长缺少小儿喂养和小儿保健知识,致使小儿消化功能紊乱而引起非感

染型腹泻。(3)患儿家长对小儿腹泻的病情发展估计不准。对轻型腹泻掉以轻心,对重型腹泻而惊慌失措,常急于采取止泻措施,对医护人员的科学治疗原则表示不理解,甚至不满。(4)年轻父母对小儿腹泻的自我护理经验少,再加上现在的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其健康与否都牵动着父母、爷爷奶奶以及很多亲属的心,这些群体对小儿腹泻的基本医学知识,治疗和护理知识都表现出关心、渴望、有积极学习和掌握的愿望。这些特点是儿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腹泻患儿的健康教育中要了解和抓住的关键。

2 制定健康教育学习目标

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患儿或家长能够(我院允许患儿家长陪住):(1)掌握小儿合理喂养的相关知识;(2)了解引起小儿腹泻的常见病因,能够判断小儿腹泻的轻重缓急;(3)阐明重型腹泻患儿的护理与病情观察;(4)了解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

3 实施有关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

3.1 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 (1)对于小儿腹泻的健康教育多以讲解及同病房集体指导为主。在住院期间,强调与患儿或家长交谈以解除其对医院环境包括医务人员的陌生感,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或者执行各项护理操作的过程中随时指导。(2)结合儿科病房,办一些各种宣传材料如图片、小册子、墙报等最简单形式的健康教育,以适应儿科健康教育特点,促使患儿及家长有意无意地接受到健康教育的信息和健康知识。

3.2 小儿腹泻实施健康教育的内容

3.2.1 小儿腹泻与小儿喂养不当和环境因素有关 喂养不当是引起轻型腹泻的常见原因,多见于人工喂养儿。喂养过多、过少、不定时、食物成分不适宜,如过早的喂养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或突然改变食物性质以及骤然断奶等,均可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发生腹泻。个别婴儿对牛奶或其他食物成分过敏或不耐受,喂养后可发生腹泻。另外,气候突变,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强;天气过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且口渴有易不哺乳或饮水过多,增加消化道负担,稀释消化液,这些均易诱发腹泻。表现为食欲减退、溢乳或呕吐,便次增多,稀糊状或蛋花汤样便,有酸臭味,可有泡沫。精神尚可,体温正常或稍升高,无明显的脱水症状,常被家长忽视,时间长了会导致小儿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障碍。

3.2.2 重型腹泻的护理 常危及患儿生命的是重型腹泻,是儿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家人常感万分焦虑。重型腹泻常因肠道感染引起,病原微生物多随污染的饮食或水进入消化道,也可通过污染的日用品、手、玩具或带菌者传播。当机体防御能力较低、感染的细菌数量大、细菌的毒性强时就可发病。秋冬季以病毒性肠炎为主。重型腹泻常急性发病,呕吐、腹泻频繁,每日使余次甚至达数十次,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混有黏液,量多,向外溅射,可使肛门皮肤发红或糜烂[3]。常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体温不升或发热甚至高达39 ℃至40 ℃,烦躁,病情进展时精神萎靡或意识不清或惊厥,常伴有中、重度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等严重症状,常可危及患儿生命,必须立即救治。

3.2.3 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小儿腹泻的护理

3.2.3.1 做好心理疏导,取得家长的配合 小儿腹泻的治疗应着重病因治疗和液体疗法,一般不宜用止泻剂。往往患儿家长希望一入院立即止泻,这是不科学的期望。因为急性感染性腹泻主要是在毒素作用下,小肠分泌水和电解质增多,与肠道动力学关系不大,止泻剂不但无治疗作用,而且延缓肠内容物的排出,可增加毒性产物的吸收,加重病情。一般疗程为6~8天,请家长不要过分担心。

3.2.3.2 腹泻患儿的喂养 腹泻患儿宜喂稀释奶或清淡饮食。发病期多喂水或口服补液盐,恢复期应少量多次添加副食,给富含营养易消化的食物,有淡到浓、由稀到稠、由一种到多种、逐渐增加。喂养前后勤洗手,食具要清洁消毒。

3.2.3.3 补液护理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药,严格执行补液原则:即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见尿补钾、抽搐补钙;密切观察补液速度;密切观察体温、心率、呼吸变化,观察脱水情况改善程度,如精神状态、尿量、有无口渴、眼窝及前囟凹陷程度,发现异常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2.3.4 加强臀部护理 勤换尿布,每天大便后用温水洗净并拭干,再扑些婴儿粉,如臀红可先用3%硼酸水洗,干后可涂凡士林或液体石蜡油,以减少刺激。粪便培养阳性者,每次护理治疗后正规洗手,做好床边隔离。

3.2.4 患儿出院时的健康宣教 向患儿家长告知小儿腹泻的预防措施。加强对水源和食品卫生的管理;提倡母乳喂养,尤以生后最处4个月最重要,避免夏季断奶;及时添加辅食,要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注意食物、食具、尿布、玩具等的日常性消毒工作,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气候变化避免过热或受凉,夏天应多喂水;感染性腹泻应隔离治疗;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菌群失调而引起腹泻。

4 教育效果评价

(1)患儿及家长了解了疾病医学知识,使其预防保健能力得到提高。(2)增加了护患沟通,密切了护患关系,通过问卷、留言等方式调查表明,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大有提高。(3)通过对患儿急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体现了护士的工作价值,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很好地承担起从事健康教育主力军的任务,把健康教育从住院患者推向社区健康人群。

5 体会

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对提高护理质量有重大意义。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健康教育并贯穿于患者住院及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中,使患者及家属增进了健康知识,早日成为即有健康身体,又有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的人。

参考文献

1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南(中级).北京:知识出版社,2002.

第6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规范化;健康教育;神经内科;临床应用;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06-0129-02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health education in nursing of neurology

WANG Yongjua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Tongxiang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Tongxiang 31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standard health education in nursing of neurology. Methods Two hundred and sixteen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of neurology, and the observe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nhanced standard health education of nursing methods. The mastered degree diseases and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 between two groups, and living quality was measured by GQOLI-74. Results Two groups in material life item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nd other dimensionalities and total score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1);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 in the observe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Standard health education in nerves medical care can effectively strengthen the patient's body,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can improve the health.

[Key word] Standard; Health education; Nerves medical; Clinical application; Care

对神经内科患者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增加患者及其家属防病治病的医学知识、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转变护理模式的重要内容。我科从2009年1月~2011年8月对108例病人开展规范化健康教育,并与同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观察,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1月~2011年8月收治的初次住院患者216例,其中男111例,女105例,年龄38~72岁,平均(62.52±5.3)岁。其中脑梗死88例,脑出血8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5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8例,两组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加强性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护理措施: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每个人必须熟悉健康教育内容,掌握具体方法,将护理人员分成两个责任小组,由高年资护师任责任组长,年轻护士为责任护士,以宣传册子、板报、专门讲座等形式进行宣教,责任组长和责任护士每天深入病房,进行一对一的宣教。

1.3 健康教育内容

1.3.1 健康教育的态度 首先要求护士必须做到“亲人式服务”,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护士与患者交谈时要专著、态度和蔼、亲切,交谈内容简单明了,每次指导的内容以患者能掌握为准,不宜过多[1]。在护理过程中,护士手把手地教会患者做肢体康复功能锻炼的技巧,对长期卧床患者到床边个别辅导。

1.3.2 对患者做出正确评估 患者入院后,护士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收集有关信息,如饮食习惯、睡眠、排泄形态、文化程度、,既往史、现病史、过敏史等。并系统地进行体格检查,如肌力、各种反射、阳性体征等,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护理诊断提供依据。

1.3.3 病情宣教 向患者讲解病情现状与预后、治疗方法和效果、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用药的注意事项和方法、辅助检查的意义、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饮食及生活习惯对疾病的影响等。在进行健康教育时要注意交流态度,不要以老师自居,尽量做到深入浅出,明白易懂,容易记忆。

1.3.4 开展家属的健康教育 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信任,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 相互之间交流沟通,取长补短。向家属传递患者的病情信息,解答家属的疑问,指导家属参与护理计划,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减少开支,避免家庭负担过重。

1.3.5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出院后的健康及饮食需要,给予功能锻炼方面的指导,并发放健康随访卡,其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家庭住址、所患疾病、主管医生,护士、出院后的注意事项、随访时间及地点、我科的联系电话等。

1.4 疗效判定

①出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掌握程度及对护理满意度。②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生活质量测定[2],包括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4个维度,共20个因子74个条目,每个条目量化为1~5分,各因子粗分最高20分,最低4分,均为正向积分,即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物质生活状态项目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各维度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结果提示规范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加强患者的躯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见表2。

2.2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观察组患者对疾病掌握程度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小结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要强调预防保健,从过去的被动执行变为主动工作,这就要求护士不断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水平能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3]。正确评估患者的知识需求,提供实用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正确地面对疾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4]。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知识层次的提高,对所患疾病的发展、转归、治疗作用、注意事项等的了解需求较高,开展整体护理进行健康教育宣传,虽然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但却密切和融洽了护患关系,消除了纠纷隐患,充分发挥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作用,增进了人们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提高护理工作者的地位[5]。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要树立现代护理观,明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在实践健康教育时须注意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坚持评估的原则。医院内健康教育目的是通过护士在患者整个住院过程中的一系列教育工作,使患者了解有关疾病和健康教育知识。我科对患者实施科学、细致、全面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自我护理能力和今后生活态度大为改善。

我们通过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了充分的了解,不仅消除了一些忧虑,而且密切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增加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并能自觉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不仅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快了疾病的康复,同时也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伍琦. 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136-137.

[2] 邹玮. 护理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136-137.

[3] 韩洁青,苏君. 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开展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379.

[4] 石雪松,杨宝林,王哲. 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重要意义[J]. 黑龙江医学,2009,5(5)11-12.

第7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消化内科;中药治疗;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10-1

众所周知,在消化内科上,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国家,目前我国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已成为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消化道病因。幽门螺杆菌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主要致病因子,根治幽门螺杆菌是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病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中,西药的三联、四联疗法一直以来占主流地位。然而大量使用抗生素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失去幽门螺杆菌潜在的可能保护作用和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的日益耐药等。而中药抗幽门螺杆菌的优势越来越显现,寻求抗幽门螺杆菌有效的中药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抗幽门螺杆菌的中药不断被发现。同时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专病专护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提高护理工作的科技含量,体现护理人员知识价值,其最终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健康行为,达到最佳健康状况,对临床各种诊疗起到增效作用。为了促使健康教育工作更深入地开展,我院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组织科研小组经过研究、讨论,完善和修改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自制调查问卷,于2009年1月至10月对250例消化内科患者实行中药治疗配合健康教育,受到了很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10月的消化内科病人250例,不统计原发病。其中男100例,女150例;平均年龄46.5岁;文化水平:文盲20人,初中以下者30人,初中以上者200人。均经镜诊断为消化性溃疡病,同时幽门螺杆菌阳性,其中消化溃疡100例,十二指肠溃疡120例,复合型溃疡30例。

1.2中药治疗

采用自拟健脾益肠汤:党参、炒白术、茯苓、山药、白扁豆、白及各15g,吴茱萸、肉豆蔻、补骨脂、赤石脂、诃子、芡实各12g、黄芪30E、升麻10g、肉桂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治疗4周为1疗程。

1.3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内容:饮食原则健康教育主要内容为饮食规律,不吃生,硬、过冷、热食物与食人工添加剂食品及劣质或过期食品,勿饮浓茶、咖啡等。尤其戒吃零食,勿服有损胃粘膜感冒药及其他药物,若必需服用应先咨询。生活健康教育:注意保暖(包括足部保温和夜间保暖等),预防感冒,保征足够的睡眠,起居规律。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减轻学习压力,克服紧张情绪,注意营造和睦的家庭气氛,培养儿童的活泼乐观开朗的性格。每次健康教育时间不少于2O分钟。复查尿素呼气试验,以了解幽门螺杆菌根除状况。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先行止血处理,停止出血后,再实施上述治疗方案。

2结果

经过中药治疗与健康教育后,250例患者痊愈210例,有效33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97.2%。幽门螺杆菌转阴220例,转阴率为88.0%。

3讨论

当前幽门螺杆菌感染病因、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确。目前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病主要由于免疫机制异常,涉及体液与细胞免疫反应,并和遗传因素有关。感染、精神因素在本病中的地位尚难肯定。

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因个人禀赋体质不同,起居饮食习惯迥异及所处地域气候的变化等因素,在脾胃虚弱的病机基础上,可兼有血瘀、痰湿、郁热等病理和致病因素。为此要针对不同的患者及家属的支持配合,专人负责,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健康教育入院时首先确定病人及家属的需求,建立目标,选择方法住院时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的不同传授基本知识,危险因素,主要并发症及其危害性,用药的注意事项,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有所侧重地进行。同患者多交流,帮助他们了解病情,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根除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嘱其坚持服药。禁用致溃疡病药物如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药物,防止溃疡出血。对患者积极进行卫生宣传教育,明确HD的传染性,特别注意家庭内的感染,做好餐具的消毒。家庭成员中有类似溃疡病症状者,要及时来医院检查。患者出院一定要按疗程带药,在院外坚持服药,达到疗程。嘱患者停药1个月、半年后回院复查。

本文对25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与中药治疗,有效率为97.2,转阴率为88.0%。说明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开展健康教育与中药治疗,培养了患者的健康意识、健康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复发率大大减少。

参考文献

[1] 邓嫦,罗伟生,李桂贤,等.七方胃痛胶囊对大鼠乙酸胃溃疡愈合质量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3):179-181.

[2] 唐梅文,罗伟生,李桂贤,等.七方胃痛胶囊实验性胃溃疡大鼠一氧化氮和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3(6):366-368.

[3] 黄献民.消炎抗萎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幽门螺杆菌感染3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5):313.

第8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学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健康教育活动过程,达到改善、维护、促进患者的健康状况,从被动的治疗模式向主动健康模式转变。2007年~2011年3月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62例,从入院到出院,护理人员通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使患者自愿地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达到了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62例,男48例,女14例,年龄25~75岁。上消化道出血3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10例,有胃癌、肝癌出血7例,其中有5例合并休克,均为临床症状治愈而出院。

方法:从入院到出院全程进行健康教育。

住院健康教育内容

入院教育:患者入院时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宣传教育,使患者及陪护人员尽快的熟悉住院环境,了解住院的有关规章制度,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病房教育:是对患者在住院期间进行的经常性的健康教育工作,是住院教育的重点,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按照评估、计划、实施、评价的护理程序进行,其内容如下。

⑴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常见病因是消化道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胃黏膜损伤、胃癌、食管贲门黏膜撕裂及全身性疾病等,如果知识层次低就得用通俗易懂的词句给予解释。

⑵讲解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①特征性表现:呕血与黑便,患者均有黑便,但不一定有呕血,有呕血者一定伴有黑便,呕血多为棕褐色,呈咖啡渣样,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5ml;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70ml;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1次出血量不超过400ml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②周围循环衰竭表现:如头晕、心悸、恶心、口渴、乏力、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排便时或排便后易晕倒在地,皮肤湿冷,脉细速,血压下降,心动过速等。③发热:一般不超过38.5℃,可持速3~5天。④氮质血症:上消化道出血后血中尿素氮、浓度升高,一般于1次出血后数小时尿素氮升高,3~4天恢复正常。

⑶介绍治疗:①急救措施:需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最好是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并讲解穿刺的目的及意义,快速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先用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②止血措施:药物止血:去甲肾上腺素4~8mg+100ml冰盐水口服,以及西米替丁、垂体、善宁等的使用,并讲解控制药物速度的好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采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或内镜下注射硬化剂到曲张的静脉止血;胃内降温止血法用冷盐水反复洗胃。③介绍手术治疗:经内科积极治疗而不能止血者应尽量考虑手术治疗。

⑷重点解释:①:急性大出血绝对卧床休息,平卧头偏向一侧,取平卧位略抬高下肢,以保证脑部血液供应。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或窒息。②心理护理:保持室内环境安静,说明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及时清除呕血或黑便后的血液或污物,减少不良刺激,关心、安慰患者,大出血时陪伴患者,协助全部生活护理,从而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③饮食护理:急性大出血或伴明显恶心呕吐时应禁食,少量出血或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给予温凉清淡无刺激性的流质饮食。出血停止后给予半流质逐渐给为易消化的软食,并过渡到正常饮食,宜少食多餐,禁酒、咖啡、浓茶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出血停止24小时后进食高热量、高维生素冷流质饮食,限制钠和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诱发和加重腹水和肝性脑病,饮食不当是诱发再出血的只要原因之一。避免进食硬食和带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曲张静脉引起再次出血。④基础护理:指导患者在呕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避免口腔异味诱发患者恶心呕吐。注意保暖,及时更换被污染的被褥,保持床铺平整干洁,预防褥疮发生。轻者卧床休息,可下床上厕所。患者学会自我护理,消除各种出血诱因。治愈后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体力和脑力相互调节。

⑸特殊交代:在进行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时,插管前向患者解释操作的过程及目的、配合方法等,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处于最佳配合状态。插管后观察出血是否停止,防止三腔管滑脱和气囊破损引起窒息。嘱患者如出现恶心、胸闷、心悸不适等不适症状,及时汇报医护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出院教育:是指在患者出院前以口头谈话或健康教育处方的形式,向患者说明住院治疗的结果、疾病的现状和预后,提出继续用药和定时复查的时间和指征。如有上腹部不适,呕血、黑便随时复查,并进行生活方式和家庭护理方面的指导。①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主义精神,正确对待疾病。②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戒烟戒酒,禁饮浓茶、咖啡,少食多餐。③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④对可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疾病的药物忌用,如水杨酸类、保泰松等。⑤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识别早期出血征象,以便及时就医。

讨 论

健康教育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就应做好健康教育的计划设计、实施与评价,也就是健康教育的程序。

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减轻患者心理负担,增强各种治疗效果的作用。健康教育已成为治疗疾病的方法之一。消化道出血也不例外。

做好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提高护理价值。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新内容应用临床,还应该结合本身的实际情况,总结出经验。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的疾病和疾病不同阶段的需求进行指导,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应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医院这种特殊环境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达到医疗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统一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消化内科护理健康教育范文

【关键词】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100例消化溃疡的患者中,自愿参加本研究者50例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4~68岁,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或钡餐透视确诊均符合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 1 ]。其中胃溃疡57例,十二指肠溃疡28例,复合性溃疡15例。

2 方法

2.1 健康教育的方法:对2组患者均做到以下宣教内容:消化性溃疡相关知识、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禁烟酒和刺激性强的食物,用药指导、心理指导等教育。健康教育形式:对照组采用以一个病房为小组口头讲解、查房时提问、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观察组在不影响治疗情况下,当日或次日 对每位患者做健康评估。评估内容有身体症状、心理-社会、功能性健康形态[2]。根据根据收集的资料,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病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需求的教育内容,因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进行个体指导,分时段进行健康教育:即入院介绍,住院期间的心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休息活动指导、不良习惯的纠正;出院指导:定期复查、消除有害因素避免复发。给患者提供反馈的机会,在交流中,允许病人有足够的时间自我陈述,鼓励病人主动参与健康教育活动。

2.2 评价方法:在病人出院前发调查问卷,统计病人的健康教育效果和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效果为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生活习惯、用药方法的掌握率。半年后,通过定期回院复查的方式了解有无复发的情况。

2.3 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3 讨论

3.1 常规的健康教育工作没有针对性,只是对溃疡病笼统地进行健康宣教,护士讲病人听,对发给的资料看不明白,健康宣教效果差。个性化健康教育模式是按照健康评估、参考病人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再进行健康宣教。病人在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知识,就给予什么样的健康宣教。病人能主动参与,所以健康宣教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同时也便于护士及时了解宣教效果,及时修改或补充健教内容。

3.2 对消化溃疡病人实行个体化健康教育,护士转变了传统的、例行公事的观念,主动学习丰富了专业技能;患者主动参与掌握了治病防病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了更多消化溃疡的发病原因、诱因和防治知识。通过护患的互动式交流。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从调查表上可以看出,病人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3 健康教育与护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3]护理人员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项护理活动中,利用晨晚间护理、巡视病房时间、陪病人检查或治疗前后都是很好的健康教育时机。实施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同时也能使护理服务最大化[4]。尤其是类似本组的慢性病患者,消化性溃疡复发是可以预防的,但因为忽略了出院的指导内容再次住院。因此出院指导的作用不能忽视。凡是能掌握预防知识:尽量不使用致溃疡药物,合理膳食:三餐按时进食易消化的食物,少用辛辣调味品;戒烟酒,减少饮用咖啡、可口可乐等饮料;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溃疡复发率很低。实践证明:个体化健康教育是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的可行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J].中华消化杂志, 2008, 7 (28): 418-420.

[2]王治国 健康评估 [M]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01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