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社区文化内涵精选(九篇)

社区文化内涵

第1篇: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文化内涵;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1. 前言

天地万物只有人类创造了文化并且持续地发展了文化。文化是人与自然环境结合的产物,因此文化不仅具有地方性,更具有民族性[1]。我国园林是从生产斗争和与自然的交往中发展而来,从孔圣人经典地将自然山水人化以来,东晋的陶渊明创造五言的田园诗、南朝(宋)画家宗炳创造山水画以后,中国文人写意自然山水园的独特、优秀的中华民族园林传统形式开始逐渐形成[2]。与此同时,园林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淀越深厚,给后人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

2. 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

人类从生产斗争中创造科学文化。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从两千多年以前到现在都统一在“天人和一” 的文化总纲上。这也正是中国园林从古到今所一直遵循的原则。中国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以创造具体的园林形象为最终目的,与之相对他追求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即所谓“意境”[3]。

2.1 “天人合一”的文化总纲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是中国经典的三大的思想文化。几千年来,它们有力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处世之道。人们一方面以仁、礼等伦理道德约束自己,另一方面又追求清静无为、少私寡欲的境界。这三种思想相融合,便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高思想,体现在园林中就是造园所达到的最高境界――师法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力求将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结合,创造出与自然相协调,天人合一的园林景观。

2.2 古诗词的应用――园名景名的提景

丰富的唐诗宋词,可谓世界文坛之奇葩,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能像中国诗词那样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把意境表达得如此酣畅、尽致。所以,古诗词在中国古典园林里的应用十分广泛,常用于园名景名,以达到“问名心晓”的效果[3]。比如拙政园的远香堂和留听阁。这两处景点都利用荷花作为主景。但是不同的景名却赋予了这两处景点不同的意境。远香堂取自《爱莲说》中的“香远益清”。表达了园主在污浊的世界上仍然洁身极好的精神。而如果没有取唐朝诗人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之意的“留听阁”景名点题,我们是很难体会到园主所要表达的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2.3 “寓情于景”、“比德比兴”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十分注重 “情景交融”、“以物比德”。人们把这些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象征。比如说人们将松、竹、梅誉为“岁寒三友”,将梅、兰、竹、菊誉为四君子之类的,都是以这些植物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4]。中国传统园林中植物配置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善用“比兴”,赋予花草树木某个象征寓意,其内涵多是“福”、“禄”、“平安”、“富贵”、“如意”、“和谐美满”等吉祥的祝愿之意[4]。

3. 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内涵

在进行居住区景观设计时如果要使其具备文化的内涵,就要先考虑三个问题:一是选择什么文化内容,二是以什么形式来表现,三是如何把握文化艺术表现的火候。

首要的问题是选题材。我们知道居住区就是要使居民“安居”、“乐居”,因而需要安静、放松却又能找寻乐趣的环境。这就是居住区文化内涵的特色,要根据这些特点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以及所在地的特色、历史、文化,赋予居住区更深层次的内涵。使居民们不仅能找到回归自然的乐趣,还能陶冶情操,达到精神方面的升华。

文化内涵以什么形式来表现。不少居住小区设计中都惯于在区中心竖立标志物,到处布置雕塑,这些布置多少显得有些肤浅。文化内涵是不能用言语直接来表达的。传统文化创造了多种移情于景的形式,诸如前面介绍的景题、额题、木刻、砖刻、景联、象形自然物和植物的季相变化等多种方式来表达内涵[5]。只要掌握了借景理法,便可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料中挖掘适宜的内容和形式,游刃有余的运用到设计中。传统的景名是富于文化内涵的艺术手段,但我发现好多居民小区的组团都是直接用数字或英文字母排列的。把组团名称简单得用一个符号代替,实在是一种浪费,其实里面还有很多文章可做。传统文化中称为“问名心晓”,即读了景名以后心里便能明白其中的文化内涵。植物季相变化也可结合进来,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可以象征生命的生生不息。春生、夏长、秋妆、冬芷都与人的生活有关。由于植物群落成地带性分布,还可以制造地方特色和风格,标志出不同品位的居住文化[6]。

最后,便是要掌握火候,在居住区的景观设计中,度的把握十分重要。一个组团中可以有几个有文化内涵的布置,包括小品布置,但要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表达文化内涵的设计过多、太密、或单体体量过大或者与环境比例失调都会影响景观的整体美感。艺术最难处理的是火候,既不能太少,也不能过多。恰如其分的表现才会使景观的文化内涵充分的体现。真正好的作品会使人们身历其境,不由得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历史和人文的气息。

4.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居住区的景观设计时,我们要让居民们感受到园林之美,不仅要让人们观赏到开阔的空间、娇美的花木、灵秀的山石,更要让居民们体会到园中所包含的深美的境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因为在构成园林整体的诸要素中,文化底蕴是最有味道的一环,如果不能用一种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审美观来审视园林,那么你将看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园林[11]。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其中有前人们总结出来的丰富的造园手法和经验。中国园林艺术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和深邃的意境,我们在设计时,只有通过充分的研究其文化内涵、历史背景、创作意图等方面的内容,来能挖掘出园林真正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才能让我们的设计独具匠心、寓意深刻。让居民们不仅享受到优美的环境,更能陶冶情操,美化人的心灵。

参考文献:

[1]朱汉民.传统文化导论[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360~361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3]王其钧.行走中国诗情画境:中国园林[M].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56

[4]金学智.中国园林美学[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45~50

[5]章采烈.中国园林艺术通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6]徐德嘉.古典园林植物景观配置[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54~55

[7]陈秀中.试析楹联匾额在风景园林中的审美价值[J].中国园林,1992,(1):39~46

[8]朱钧珍.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9]李寅生.古诗精粹[M].四川,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

[10]王洪成,吕晨.园林景观设计要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11]吴隽宇.从中国传统文化观中国园林[J].中国园林,1994,(3):84~86

第2篇: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社区教育 乡土文化 探究与实践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社区教育发展来讲,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社区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如何通过有效机制,发挥好乡土文化的优势,是社区教育特色发展、突破瓶颈的重要路径。社区教育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过去提出的社区教育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的观念,到当前树立社区教育保障人民对文化教育合法权益的法制要求,在观念上是一个重要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区教育能形成学习型社会氛围,启迪人们的心灵,使老百姓有权利分享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的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其价值表现为:

(一)理论价值。社区教育是社区成员的社区生活、社区发展与教育融合一体的教育共同体。社区教育依托社区文化,才能有效提升社区教育的影响力,才能深化社区教育的底蕴,而社区文化融化为社区教育形态,才能有效地提升社区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品位,有效提升社区的人文素养,从而实现社区教育的教化价值。这是社区教育与社区文化关系的规律性价值所在,也是乡土文化得以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原因之所在。

(二)应用价值。乡土文化是社区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在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更新的过程中,乡土文化以各种载体的形式保存了下来,而也有些却因为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非物质”的特征、社会变迁以及人为破坏,被后人所遗忘的文化流失或扭曲现象。这个现象呼唤社区文化与社区教育互动融合的迫切性。丰富的乡土文化是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运用好这些宝贵的资源,为社区教育发展服务,提升市民人文素养服务,是发展社区教育特色化、本土化、内涵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弘扬和发展本土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拓展社区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弥补现有社区教育形式单一和缺乏特色的不足,使得社区教育形式更丰富,内涵更深刻。

乡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土文化作用于社区教育发展

乡土文化在领导层面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政府对社区教育发展方向进行决策的影响与把握上。我国开展的社区教育是以乡土文化为主体、政府主导的社区教育。因此,在政府开展社区教育、创建学习型居民学校的过程中,必定会考虑乡土文化。只有政府重视、特色引领,乡土文化才能发挥其在社区教育中融合、协调、激励、辐射的作用,也才能使社区教育充分体现乡土文化的特征,使其在各具特色的社区教育中明确发展方向。

二、乡土文化在战略目标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作用于社区教育

乡土文化在战略目标上促进社区教育发展,主要体现在乡土文化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指向,从而丰富社区教育发展的内涵。为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发展,全国许多社区教育都在战略制定上融入乡土文化发展的元素,如沛县地区打造社区教育“刘邦故里”品牌,塑造刘邦塑像,设立刘氏公馆等游览观光地带,致力于将传统文化、现代文明融为一体新型的融合文化;丰县地区设立了“一镇一品、一乡一特”的新理念,如丰县赵庄镇,精心实施,塑造赵庄文化旅游大镇新景观。一是开发建设汉皇祖陵景区、袁集百鸟园、金刘寨百果园、太行水街、汉韵公园五大旅游景点;二是新建汉源文化广场、秀水街文化广场、数字电影放映广场、太行生态园演艺广场、聚源路文化体育广场五处群众文化娱乐广场;三是新建汉韵园、人口文化园、水韵园、太行堤餐饮文化生态园、迎宾园五个镇区游园;四是以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康王赵构、清康熙宰相张玉书、清进士蒋兆鲲五大历史名人的传说典故为载体,用文化墙以石刻的表现形式,再现赵庄深厚的历史文化。把丰县的乡土文化打造成富有城乡结合独有特色的新型城市文化

三、乡土文化不断促进社区教育向前发展

利用乡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要整体规划,全面推进,以点带面,共同提高,不断放大社区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优势,形成全辐射效应,促进社区教育内涵和外延发展,进而促进社区教育目标的实现。政府在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时,也要合理结合当地特色文化,使得乡土文化在社区教育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提升乡土文化促进社区教育发展的理论高度

对乡土文化的知悉是弘扬特色文化与社区教育相互促进的基础。通过收集文献资料、走访、调查等多种研究形式,深入县、镇文化馆、县图书馆、走访众多群众了解、查看历史遗留古迹等,利用各种途径发放、回收问卷,了解村民对乡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感,尽我们最大的力度了解虺王文化的知晓率和认同度。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深入研究,充分讨论,明确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提升理论高度,为建设社区学习资源、实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和开展社区文化学习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扩大乡土文化与社区教育成果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第3篇: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本文在阐述都市圈涵义的基础上,对西安都市圈进行了界定;并进一步从都市体育圈的涵义出发,解析了西安都市社会体育圈的涵义。即指在西安都市圈所属的行政区域范围内,依托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经济、文化、交通、医疗保健、物质设施、人力资源等诸多条件,以社会体育为载体,建立的集健身、健心、旅游、休闲等综合功能的圈层结构。

【关键词】

西安市;都市圈;社会体育;体育圈

区域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建构都市圈,而都市圈的飞速发展又促进了都市体育圈的形成。在国外,体育圈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我国,国家体育总局已批准建设了16个“体育圈”的项目,如“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等。本世纪初,我国体育界开始关注都市体育圈的研究,这其中最有影响的当属珠江三角洲体育产业圈、环青海湖民族体育圈、环太湖体育圈,龙潭湖体育产业园、西湖体育圈、长三角体育圈、以及天津天河体育文化圈等。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明确大西安都市社会体育圈的涵义,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都市社会体育圈理论与实践奠定基础。在国务院颁布的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陕西省政府颁布的“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等政策的指引下,以体育为载体,充分发挥各地的经济社会优势和人文、旅游的自然资源优势,构建体育与城市、旅游、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战略,实现体育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持续的协调发展。

一、都市圈的涵义

美国在1910年,首次提出大都市区定义。即指一个大的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会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1 “都市圈”最先应用于日本。1950年,日本对“都市圈”进行定义: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中心城市人口规模须在10万人以上。1960年又提出“大都市圈”概念,规定中心城市为中央指定城市,或人口规模在100万人以上,并且邻近有50万人以上的城市。突出强调了都市圈日常生活地域的统一性,完整性。提出了“日常生活圈”的概念在都市圈地域范围界定上的重要意义。2

我国学者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周一星1986年提出地域概念体系,一般城市发展扩张遵循“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大都市区―城市群―大都市连绵带”的过程与规律。3 1999年又提出都市区是由中心市(城市实体地域内非农人口在20万人以上)和非农化水平较高,与中心市存在着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地区两部分组成。

袁家冬等认为都市圈(区)是以当日往返的空间距离(通勤范围)为条件,形成的满足城市日常生活、生产和活动的都市地域范围,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由多个周边城市和地区共同构成的一个多核心的实体城市地域。4

都市圈是从区域的角度上,强化了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形成经济和市场的高度一体化,协调了城镇之间的关系,推进跨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护并合理利用各类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二、西安都市圈的界定

2006年,陕西省人民政府颁布了由省建设厅组织编制的《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首次将一直在理论界探讨的“西安都市圈”予以明确。

“西安都市圈”即人口和产业密集、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建设一体化发展的地域,包括西安市行政辖属的9区4县(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灞桥区、未央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高陵县、蓝田县、周至县、户县),咸阳市行政辖属的2区1市5县(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武功县、三原县、礼泉县、乾县、泾阳县)。到2020年西安都市圈人口达到1100万人,总体布局为“一核五区十个卫星城”。一核指西安、咸阳主城区和沣渭新区;五区指泾渭工业园、空港产业园、阎良航空产业基地、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杨凌示范区;十个卫星城指户县、蓝田、高陵、三原、泾阳、兴平、武功、礼泉、乾县、周至等卫星城镇。

“西安都市圈”的主城为西安中心城市,辅城为咸阳中心城市,诸多城镇沿国道线呈放射状分布。在具体职能上,西安市城六区是高新技术、新型制造业、现代化服务业的最大综合中心,阎良以航空航天为主,临潼以旅游、交通、居住为主,长安以高新技术、科技教育、旅游为主,户县以新型制造业和旅游业为主,其他郊县以旅游、工业和现代化农业为主;咸阳的兴平市发展具有高新技术性质的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和星火产业,三原以星火产业、食品、轻工和商贸业为主,礼泉以果业、星火产业和旅游业为主,乾县以旅游、商贸业为主,泾阳以建材加工和食品工业为主。5

三、都市体育圈的涵义

我国体育学者对都市体育圈的涵义进行了界定。任平等提出,都市体育圈是指在都市圈范围内,以体育为载体,依托环境资源建立的具有休闲、健身、娱乐、知识、参与等功能的体育场所、设施、条件等所组成的圈层结构,及其体育功能扩散和影响所及的区域范围。6

周亦瑾认为,“都市体育圈”是在都市圈范围内,以体育为载体,依托环境资源建立的具有“休闲―健身―娱乐―疲劳消除―科学营养”等一整套康体促进模式,以其体育功能扩散和影响所及的区域范围。7

都市体育圈是城市群众体育发展中的新形式,它的形成和发展是都市圈与城市体育发展相结合的产物,不仅具有概念上的地域结构,而且还承载着具体的社会职能。都市体育圈的地域范围基本与都市圈相符合,内容与日常生活圈、经济圈等类似。

四、西安都市社会体育圈的涵义

第4篇: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文化人类学; 文化变迁; 黔南

文化人类学是根据人们的文化来研究人类的一门学科,它主要运用“田野工作”和“跨文化研究”的方法来搜集和分析所得数据资料,以求中肯地评价一种文化。其中“文化相对论”对于研究民族体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民族中心主义的论调,强调要尊重每个民族运动项目所拥有的独特价值。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考察黔南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状况,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黔南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面临的困境,以及寻求适合的文化变迁途径。

一、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

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指生活在黔南州境内的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和毛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体育。

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于古代社会,是在特定自然、生产方式、历史与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根据“文化相对论”的观点,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黔南的独特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它是黔南地区特定自然、历史与文化环境所孽生的产物,它彰显了黔南人们的生存渴望,抒发了维系民族情感和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二、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困境

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许多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已消失或正处于消失的困境中,民族体育也不例外,尤其是偏远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消亡。黔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其中之一。随着黔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电视、广播等信息传媒工具广泛普及,交通、通讯逐步发达,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对外交流和发展中,黔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人们渐渐放弃了自己的文化生活方式,逐渐被夹杂着西方文化的汉族文化生活方式涵化,原有的本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也被现代西方体育所取代。现代体育运动在黔南地区广泛传播和开展,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田径等运动项目受到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

现在,黔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体育活动正处于消亡的困境中。例如,毛南族主要分布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有以丧葬祭祀为主流的‘猴鼓舞、火龙舞、蓑衣舞、响杆舞’, 有以竞技能力为主要表现的‘同顶、同背、同填、同拼、石担和石锁’,还有以娱乐嬉戏为目的的‘打棉球、斗地牯牛、马革球、打耗尾’”[1]等活动。“但调查表明,目前现存的只有猴鼓舞、火把节、舞火龙、打棉球、地牯牛等传统体育文化在民间流传,其它均已消失,没有痕迹。”[2]

三、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变迁

人类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任何一种文化都会在某个时候因不同原因而发生变迁。文化变迁机制包括创新、传播、文化遗失和涵化。下面就利用文化人类学的“文化变迁”理论来对黔南世居民族传统体育的现在和未来做一番解释。

(一)创新机制

变迁的最终来源是通过创新,创新是指在一个群体内部得到广泛接受的任何新的做法、工具或原理。其中,对一个新原理的偶然发现的活动叫做首次创新,而把那些由对已知原理的有意义应用而产生的事物叫做二次创新[3]。根据这个观点,黔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黔南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根据黔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而首次创新的一种身体活动方式,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但是当前黔南少数民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些历史上首创的传统体育活动需要经过我们的二次创新才能继续传承下去。

(二)传播机制

传播是指一个社会的成员向另一个社会借用文化元素的过程[3]。在这里“借用”这个词很关键,相当于我们所熟悉的鲁迅先生所讲的“拿来”。借用什么,不借用什么,由借用者自己决定。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过程中,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一方面有选择地借鉴传统文化中那些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有选择地借鉴现代文化中那些先进的经验。既不是不分主次地全部把传统体育传承下去,也不是一味地照单全收现代体育的因素,而是结合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借用”。

在成功传承传统文化的很多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起了很大作用。比如,太极拳经过整编,带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要素又“借用”西方体操的组织形式,走进体育课堂,成为很多学校的必选课程,得到较好的传承。但学校传承途径对于水族的端节赛马这项传统体育活动并不适用。

端节赛马是在端坡跑马,需要独特的场地、较好的马匹,而学校里很难具备这些条件,所以水族赛马的传承就不能“借用”学校体育这种传承方式,而需要‘借用”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些文化元素。随着现代交通工具在水族地区的广泛运用,马匹作为运输工具或用以代步的功能逐渐消退,村民们饲养马匹的热情降低。目前水族地区的马匹数量和质量不如以前,这项活动的传承就存在着隐忧。笔者认为,这项活动要继续传承下去,就得像竞技体育那样逐步提高奖励的额度,扩大奖励的范围,使得人们愿意继续养马和赛马。只有这样,水族过端节的标志性活动——端节赛马,才能继续发挥维持水族的民族认同感的重要作用。

可见,黔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播中,必须保留住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借用”真正适合自己文化内涵的现代元素,才能真正完成自己的传播和传承。

(三)文化遗失

文化遗失是指在有或者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对一些特性或习俗的废弃[3]。当今人们生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新事物不断出现。人们接受一种新事物的同时常常导致一种旧事物的消失。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新变化,西方体育也进入该地区。当地人们选择、接受了西方体育后,往往废弃了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致使它们逐渐消失。比如黔南苗族地区的“射背牌”这一传统体育项目正在被人们逐渐废弃。在农历四月初八,相爱的男女青年为了印证自己真诚的爱情,女青年把自己制作的背牌挂在10米左右的木板上,让男青年用自制的弓箭去射背牌。如果射中背牌就表明男青年是优秀的射手,会得到女青年的欢心和族人的赞扬。可见,“射背牌”这项传统运动为古代社会的男女青年创造了相爱的条件,但是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现代的苗族青年有了充分的恋爱自由,当然会选择更多的其他方式去加深自己的爱情,不会再选择“射背牌”这项传统活动。随着,人们对“射背牌”的废弃,这项传统体育活动也就慢慢地进行着文化遗失。

笔者认为,对那些不适应新社会环境,对人们的健身娱乐价值不大的传统体育项目,就得让它们慢慢遗失。我们可以记录它们,建立数字保护数据库,说明世上曾经有这么一项运动存在过,以便后人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文化。因为并不是说凡是传统的就一定对人们有好处,比如中国传统社会里很长时间流行女人裹小脚,并不能因为它是一项传统,我们就要保留它,我们就能忽视它对女人身体的残害。当然,对于那些有存在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不能因为接受了西方体育就要废弃它们,比如水族的端节赛马活动,就要想方设法使它延续下去。

(四)涵化

涵化源于不同文化的群体之间密切而直接的接触,并在一方或双方群体的文化模式上造成重大变化。威廉?A?哈维兰在其《文化人类学》中认为,涵化是一种强制性的变迁机制,实际或威胁使用武力总是涵化中的一个因素[3]。但是,庄孔韶主编的《人类学概论》一书把涵化分为强制涵化和非强制涵化两种情况。前者是指以军事征服或政治控制等手段把某一文化强制灌输给另一种文化的过程;后者指不以军事或政治统治为目的,不同文化间在交流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这些新的文化要素可能会取代原有文化模式,使原来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转变[4]。前者,比如在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后,就强制性地推行“大东亚文化”,其实是奴役中国人民。后者,比如在当前中国社会,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剧,我们的养老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慢慢在弱化,现代的社会养老逐渐在兴起。

在这里,我们认为庄孔韶先生的这种非强制涵化更适用于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变迁的实际情况。涵化的强制性要高于前面的三种变迁机制,所以黔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在与周边汉族文化的交流中,不可避免地在很大程度上已被强势汉族文化涵化。在这种本民族传统生活方式逐渐被涵化的大背景下,传统体育尤其是那些对本民族存在很大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要如何传承,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四、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利用文化变迁理论分析了黔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后,我们发现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正处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被汉族和现代西方文化所涵化的境况下。在这种境况下,可以把黔南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应该在当今社会“文化遗失”的传统体育项目,我们要做好记录工作,建立好数字文化传统体育保护博物馆,以让后人知道曾经有这样的体育项目,这很重要。因为我们不知道在未来的哪一天,人类遇见的问题正需要从我们今天建立的数字博物馆中找寻启示去解决。另一类是应该在当今社会和以后社会中继续存在的体育项目,它们对民族认同感或对人们的休闲娱乐和健身有很大价值。对这类传统体育项目,我们要在保存其独特价值的前提下,有区别地“借用”现代文化元素进行传播。适合进入学校的体育项目,一定要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其进入学校这个文化传承的正规途径;不适合进入学校的体育项目,一定要发动社会力量,募集资金,进行多种社会方式传承。

总之,每个社会的人都免不了挑剔和责难属于其他文明的人和习俗,这是不理智的,我们应该克服这种偏见。文化人类学正是克服这种民族偏见的学科,它不提倡民族中心主义,因为它有碍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一种文化。我们要用文化人类学的视角来审视各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在汉族文化涵化其他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免于无声无息的消失,这是我辈人不容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梁传诚.贵州毛南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与传承[J].贵州民族研究,2010(6):48.

[2]王亚琼.贵州毛南族猴鼓舞、火把节、舞火龙的史源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109.

第5篇: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自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文明相关指标体系从实践层面进行了较多探索。深圳、厦门、中山、无锡新区、江阴、贵阳等地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除包括生态环境、生态经济两大类指标外,还包括了生态制度、生态意识等指标,较好地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注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而且要求从制度和意识层面对工业文明进行全面革新的含义。但是,这些指标体系仍侧重环境及其相关指标,未能很好表达生态文明作为一个新型文明形态的应有内涵。

学术界围绕生态文明评价问题展开了初步研究。主要研究进展及其特点为:(1)一些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对环境、经济关注较多,而对制度、文化方面关注较少[1](P51-53)[2](P823-826)[3](P60-63)[4](P21-27)[5](P1-5),比较接近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内涵体现相对不足。(2)有些研究的指标体系较好地涵盖了制度、文化等方面的指标[6](P55-59)[7](P131-136)[8](P72-75)[9](P60-63)[10](P6295-6304),但由于生态文明内涵阐述不足而使得指标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理清。(3)对区域生态文明评价而言,其与区域外部的经济、环境关系也是评价的重要内容,但当前研究较少触及。本文首先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和文明成果具体表现形式两个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并阐释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然后选择相应的表征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为定量评价生态文明水平提供方法基础,为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当前,学术界主要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内涵进行阐述,徐春(2010)将这两个角度分别称为历时性角度与共时性角度[11](P61-63)。从历时性角度来看,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文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而且生态文明的出现具有客观必然性[12](P31-37)[13](P36-4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并列。从共时性角度来看,生态环境与经济、政治和文化一样是文明的一个主要子系统,因此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方面[11](P61-63),这个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并列。

比较而言,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形态而言的,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仅针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发展成果。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并不仅仅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建设,而且由于人与自然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也使得生态环境建设无法孤立进行,因此本文将从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替的角度定位生态文明。具体到实践意义上,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意味着需要生态环境相关部门(例如我国的环境保护部、林业局等)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改善自然环境质量,历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则意味着需要整个政府以及社会部门共同行动构建致力于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社会运行机制以及相应的主流价值观。

关于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一方面,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同样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14](P4-5)。生态文明内容涵盖了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发达的生态经济、完善的生态制度、基本的生态安全、良好的生态环境等[15](P30-32)。与工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具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成果表现形式;与工业文明不同的是,生态文明要求这三种文明成果的获得必须满足人、自然、社会三者和谐发展的要求,本文称之为生态型的文明成果。另一方面,生态文明的具体成果形式还包括生态环境相关的文明成果,即共时性角度下的生态文明含义。

本文将生态环境纳入了文明的内涵,更好地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尊重、人类与自然属于同一有机整体。进一步地,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生态文明中的“生态”具有两层含义,其一为生态环境,其二为生态型传统意义上的文明。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针对整个人类社会而言的。全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一个几乎封闭的系统,人类只能基于地球上的生态环境来构建生态文明。但是,对于某一国家或者区域而言,市场交易体系使得其与外界存在产品和服务的交换,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贸易而基于区域外的生态环境基础。因此,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当然,这一准则并不反对通过适当的市场交换机制来促进包括生态生产力在内的多种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是要求区域内外在资源环境利用方面的公平。

综上,关于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可以得到两点认识: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这样生态文明内涵可以概括为“1+3+1”,其中,第1个“1”为生态环境,“3”为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第2个“1”为“与区域外部的关系”。

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一般都包含了生态环境、经济、生态制度、生态文化与意识等指标。可见,这些指标体系已经超越了共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同时,这些指标体系仅包括了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制度、精神成果,未能较好地涵盖传统的制度与精神成果,即未能涵盖历时性角度下生态文明的含义;最后,这些指标体系一般不包括评价区域与区域外界之间在经济与环境方面的交换关系。

二、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基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采取自上而下的思路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 系。首先,从生态文明内涵出发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全面、直接地体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环境、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五个单元。其次,将系统层单元分解为若干目标层单元(如图1所示)。

其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基础,包括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两个目标层单元。生态环境状况描述了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等方面的状态。生态环境建设描述了社会经济系统为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所进行的努力,强调了人类社会对生态环境的回馈。

图1 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层和目标层结构

其二,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物质文明是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并不排斥物质文明,要求的是具有生态友好属性的高水平的物质文明,据此分解为物质文明和物质文明生态化两个目标单元。物质文明是人类在自然界求取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获得的物质成果的总和,集中表现为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E16](P380)。物质文明生态化,指物质财富的生产、消费过程消耗较少的自然资源、排放较少的废弃物,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部分内容。

其三,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制度基础。政府、企业、公众是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三大类行为主体,其相互作用机制构成了社会运行机制。政治文明是社会运行机制发展形成的积极成果,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包括国家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民主制度等多个方面[17](P504-505)。生态型政治文明要求调整社会运行机制从而引导社会个体行为调整,达到促进社会与人和谐、社会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引导政府、企业、公众推动生态文明进程的社会运行机制都属于生态型政治文明范围,例如政府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政绩考核体系、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机制等。

其四,生态型精神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是生态文明的认识基础。精神文明是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主要表现为文化方面和思想方面[16](P380)。生态型精神文明一方面要发展传统的积极精神成果,另一方面要促进精神文明生态化转型。精神文明方面主要从科技、文化、道德水平三个方面来表征。精神文明的生态化转型,有利于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这一方面直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影响社会运行机制来影响社会个体行为,从而促进人、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相应地,精神文明生态化可以从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水平、生态文明意识三个方面来表征。

其五,与区域外部的关系。生态文明要求一个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不应以牺牲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基础为代价。与区域外部的关系主要衡量某一区域的生产、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

三、生态文明评价的具体表征指标

针对每一个目标层单元,将其所包含的有机组成部分概括为准则层。针对准则层,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表征,从而构建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一)指标选取原则

遵循如下原则选取具体表征指标:其一,简约性原则。由于生态文明涵盖的范围较广,如果要求指标体系包含所有内容,则需要大量的指标,导致指标体系的庞杂,因此指标选取时遵循简约性原则,即选择少量但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其二,动态性原则。随着生态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机制不断演变,相应地,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需要选择新的指标来表征。其三,可操作性原则。尽量选择现行统计体系内的指标,或者选择通过调研可以获得的指标,从而使得指标体系在应用中具有较好的数据支持。

(二)具体表征指标

1.生态环境部分。(1)生态环境状况目标层单元。从环境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状况、资源持续利用状况三个方面描述生态环境状况。以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表征环境质量状况。以生态用地比例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表征整个区域、城镇区域的生态系统状况。以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水平表征资源的持续利用。(2)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层单元。包括经济投入状况、污染治理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分别以经济度量指标和实物指标表征。经济投入状况针对整个经济系统和政府财政分别选择了环保投资占GDP比例和生态环境相关支出在地方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两个指标。污染治理状况主要选择了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指标(如表1所示)。

2.生态型物质文明部分。(1)物质文明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发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发达程度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例分别表征经济产出规模和质量。生活消费水平则以恩格尔系数表征。(2)物质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包含生产生态化和消费生态化两个准则层单元。生产生态化强调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其中,资源消耗选取了水、能源、土地三种资源,污染物则选择了我国“十二五”规划纳入约束性指标的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氨氮四种污染物。随着污染控制水平的不断提高,污染物种类也应随之调整。生活生态化,强调生活活动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这里选取了新售水电器具中节水节电型比例、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例和绿色出行率三个表征指标(如表2所示)。

3.生态型政治文明部分。(1)政治文明目标层单元。构建了政府执政能力水平和公众参与状况两个准则层单元。一般地,效率由市场机制完成,而公平状况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因此选择描述社会个体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表征政府的执政水平。公众参与状况部分,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政府信息公开状况来表征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情况。(2)政治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大力推动,也需要公众积极参与。政府执政部分,以生态环保工作在党政实绩考核中的比例、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程度两个指标表征;公众参与状况,则结合我国当前制度基础,以生态环境议案、提案、建议纳入相关政策比例表征(如表3所示)。

4.生态型精神文明部分。(1)精神文明目标层单元。主要包括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科技水平以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来表征。文化水平可以选择人均受教育年限或者入学率来表征,考虑到 当前我国正在普及高中教育,而且国家“十二五”规划也将高中入学率作为发展目标,这里选择高中阶段教育净入学率为指标。思想道德水平难以直接表征而采取间接反映的方式选择指标,注册志愿者人数比例、义工小时数、人均捐款量等正向指标与犯罪率、交通违章数量等负向指标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选择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的比例作为表征指标。(2)精神文明生态化目标层单元。与精神文明相对应,包括生态科技水平、生态文化氛围和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三个准则层单元,其含义分别为应用于实践的科技文化知识的生态友好程度、人们对生态环境知识的了解程度、人们从事生态友好活动的意愿。生态科技水平以应实施清洁审核的清洁生产企业比例表征较为清洁的生产技术的应用程度。生态文化氛围则解读为生态环境相关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通过统计调研得到。生态文明意识水平反映人们相对更加偏好生态环境的程度,此处以环境组织注册人数占城市人口总数比例来表征(如表4所示)。

5.与区域外部关系部分。以生态足迹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占用的衡量指标,从而选定某区域人均生态足迹净输入表征该区域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对区域外部的生态环境的占用程度(如表5所示)。

四、结语

本文从当前关于生态文明的两种角度理解出发,阐述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其一,生态文明是生态环境与生态型物质文明、生态型政治文明、生态型精神文明的有机整合;其二,区域生态文明评价需要关注区域内外在经济、环境等方面的交换关系。基于生态文明内涵,构建了“1+3+1”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进一步构建了包括系统层、目标层、准则层以及35项具体表征指标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

第6篇: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凝聚共识:坚持高职教育内涵发展

当前形势下,伴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步伐的提速,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这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此,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领导班子清醒认识到,理应把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涵,紧扣内涵式发展的主题,确立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思路、新机制,坚实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步伐。

坚持内涵发展理念。学院领导班子指出,必须正确把握内涵式发展理念,在办学实践中予以践行,绝不能把内涵式发展当成一种简单的方式方法。为此,学院把高职教育视为“全职业生涯”教育,据此对自身办学体制、机制和教学模式、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突出财贸自身特色。在学院实训基地,银行专业的学生们身着工服在柜台前办理银行日常业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们在超市货架旁为最佳陈列方案进行热烈讨论,酒店专业的学生为调制出一款新式酒品而细细斟酌、品味……这种富有行业特色的育人环境,与学院坚持财贸发展特色的定位是分不开的。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即了解未来的“社会角色”,培养他们具有不同个性和创新能力、职业延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学院在内涵认识上突出行业特色属性,在办学中紧紧突出财贸自身的特点,不是从学校、单一部门想怎么干为出发点,而是按照高等学校的办学规律和行业发展需求去设计和审视自身的发展。

内涵发展是一个不断积累的、可持续的过程,要经得起时间和社会发展的考验。事实表明,学院自觉践行的是自强不息与自我发展,追求的是品质提升、特色打造、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重视的是人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最终实现品质提升的发展、特色突出的发展和影响力增强的发展。

协同创新:拓展高职教育服务功能

高校协同创新是党和国家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为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作为服务首都商贸行业发展、为财贸行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院校,学院以提升品质、发展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效益的内涵式发展为目标,主动探索财贸类型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发展之路。

实践中,学院领导班子敏锐地意识到,践行协同创新战略,必须积极寻求与重点专业背靠的行业企业合作,与校区属地合作,在为行业企业及属地服务中得到合作者在拓展办学资源方面的帮助,实现学院与知名行业企业及属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把学院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纳入统一协同的战略体系,建立有效的体制与机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为此,学院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紧密服务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宗旨,不断实现与通州“高端商务服务区”、东城“首都功能核心区”一体化发展;与首都金融、商贸、物流、旅游和文化创意等知名行业企业一体化发展。

秉承这样的发展思路,学院坚持教学创新,实行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财贸素养证书“三证书”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双主体办学进程,成立了菜百商学院、北财・恒天商学院和北财・尚游汇商学院等多家企业冠名商学院和人才培训基地,在研究开发、人才培养、学生就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努力培养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的财贸技能型人才,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特色发展:提升高职教育发展张力

2013年9月27日,部级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启动会在京召开。作为首批3所承建单位之一,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主持建设了“中华老字号文化”子库项目。

学院领导表示,建立中华老字号文化子库,对于梳理中华老字号历史文脉、促进民族商贸文化发展繁荣,凝练中华商业道德价值、促进财经类高职学生素养提升,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促进中华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北京建设国际商贸中心、金融中心、旅游城市和塑造“北京服务”品牌目标,实施学院品牌战略管理,培育专业特色品牌、教师特色品牌、学生特色品牌、科研和社会服务特色品牌,增强学院办学的核心竞争力。

在学院领导班子看来,要将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通过培育品牌,提升品牌价值与形象,整合各种资源,赢得社会对高职教育深层次的品牌信赖。

学院品牌 学院着力推进“建成国内一流、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财贸高职名校”品牌建设,创建学院品牌管理体系,提升学院品牌的社会价值和国际影响力。

专业品牌 学院以专业服务行业发展能力建设为突破口,与知名企业合作,联合打造财贸类品牌专业集群,在商贸、物流、金融、财会、旅游、文化创意类专业中重点培育具有国际水平、国内领先的特色专业品牌。

教师品牌 学院通过实施名师、双师、导师“三师”战略计划,培养一批具有高尚师德,较高教学、科研、咨询服务能力以及行业影响力的教师队伍,着力建设财贸教师品牌。

学生品牌 学院着力实践探索财贸高职人才培养特色,培养 “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能财会商”的财贸人才,打造高职学生品牌和学生社团品牌,通过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种竞赛,培育特色社团,推行财贸素养养成教育,提升财贸学子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科研和社会服务品牌 学院发挥50多年来积累形成的“京商”和“商业规划”研究优势和专业咨询优势,利用高端培训和技术培训优势,开发特色研究、咨询与培训项目,建设以“京商”为核心的系列科研和社会服务品牌,为“人文北京”和北京国际商贸中心建设作贡献。

文化品牌 学校文化是师生员工要共同遵循的核心事业观念和价值观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学院以制度文化来规范、约束、引导学校的各项工作;把区域文化、产业文化、专业文化、职业文化融为一体,形成浓郁的财贸校园文化氛围;宣扬“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分享”的核心价值;提倡“求实、严谨、团结、奋进”的财贸精神文化。

第7篇: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区域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停留在普及义务教育、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提高信息化技术装备等一般要求上,而是从一般意义上的均衡走向优质均衡、内涵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学校的迫切需求。优质学校与一般维持现状学校的分水岭就在于对论文联盟办学内涵的理解与思考,以及由内涵品质所决定的教育教学行为的差异。如何促进教育在学校内涵层面的均衡发展?这是摆在教育行政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尤为关注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

一、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审视

作为一种生存与发展的战略,学校文化的积淀需要一个挖掘、发现、孕育、成长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更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务实的做法。“十一五”期间,南京市秦淮区教育局主持展开了《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以课题为引导,在行政规划下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由此拉开了序幕。

虽然学校文化建设很重要,但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基层学校有效的落实与普遍的关注。2006年5月,为了解秦淮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区教育局组织了问卷调查。当时,全区的45位校级领导参加了问卷调查。经调查:30%左右的学校没有形成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31%的学校没有校训,虽然各校都有具体的“三风”,但表述并不十分清晰,还需要进一步梳理;37.7%的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上没有确立自己的主题;30%的被调查者在制度建设上显得较为消极、被动;有93.3%的领导认为应该关注学校文化建设,但是大家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将学校文化建设与常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

从全区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整体处于向高层次发展推进阶段,但是如下四个问题仍需尽快加以研究:首先,我区的学校尚未形成大家认同的教育价值理念与道德观念,即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尚未真正形成。其次,学校文化建设趋于一般化,尚未注重体现各校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个性不明显。第三,对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认识匮乏,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第四,学校文化在几所学校被重视,尚未在我区内整体推进,形成区域学校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力量。由此看来,对于“何为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何为”等一系列深刻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与深入。

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其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积极应对、高位引领。与学校共同担当时代所赋予的教育命题,成为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经过充分的论证,课题组认为必需审时度势,点面结合,提出了以“区域推进”为整体思路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内涵发展,以期实现区域内高一层面的优质均衡发展。

二、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价值

将“区域推进”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这是基于对文化建设、文化品质、行政资源的理解。我们所说的“区域推进”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战略与行动,它更关注教育的整体性、自觉性、联动性与发展性,它既是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一种探寻,更是对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实践,它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必然抉择。

以文化建设为发展目标,使区域内学校高位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聚焦。其实,当我们回到教育本身思考文化软实力,就会发现“文化”和“教育”从来就是相伴而生,相随而长,文化给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教育给文化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秦淮文化对于秦淮教育的价值,在于她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古朴、深沉和丰厚的色彩,她所蕴涵的文化资源是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她所拥有的文化力量使秦淮人血脉相连。秦淮教育对于秦淮文化的贡献,在于她通过校园,通过课程,通过教学,传承和延续着秦淮文化的珍贵遗产,使秦淮儿女与厚重的文化传统产生共鸣,并在新时代中弘扬和发展秦淮文化。在行政引领下,以区域推进的思路将学校的发展聚焦于每一所学校文化的建设上,这本身就是一个教育内涵发展的实践之举。

以文化内涵为透视镜,使区域教育发展走向全方位品质提升。正如我们在起初调查中发现的那样,一些学校几乎将所有的工作都作为内涵建设来理解和规划,忽视了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抓手、方向和特色。忽视了学校日常工作与学校内涵发展的区别和联系,使得工作思路不够清晰、抓手不够明确、特质不能彰显。文化给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深刻、全面的视域,从某种意义上理解,文化品质的高低决定着教育区域内涵发展的深度,透过文化品质我们可以发现区域教育内涵发展的前景。这就提醒我们,要紧密围绕学校精神的凝聚,把“人”的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因素,围绕办学特色即文化特色的形成,从物质文化、制度

转贴于论文联盟

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思考内涵发展的问题,优化和改进区域教育的工作,从而使教育内涵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纲举目张。特别关注以学校文化品质的提升为追求,通过全面提升教育行为、管理方式、教学质量,系统地丰富和改造教育内涵,促动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以行政资源为保障,使区域学校文化建设获得有力支撑。在整体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有限的物化资源、社区资源、专家资源、考评资源、督导促进等等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与分配,本身就体现出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性投入力度与科学规划的思考。只有在资源分配的过程中实现按需供给、科学发展、均衡发展、跨越式发展,才能有力地保障区域内每一所学校文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三、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

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在教育发展、社会发展及学校文化觉醒基础上的必然选择,区域推进的思路为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可能。为保证区域推进的质量,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必须做到“三个坚持”。

首先,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削峰填谷”,更不是“一平二调”,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练,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区”建设的宏伟蓝图。

其次,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同一区域内的学校呈现对地方文化的认同、珍视和显现的共性与和谐,是教育与文化互动关系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同时,区域内每一所学校在这个本质的基硎:上追求自身的学校文化特质,也是教育发展的应有之义。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可以是差异均衡发展,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形成区域教育整体的特质。

第8篇: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红色旅游是一种精神体验为主的旅游活动,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内含的独特的精神价值。对于如何去分析、挖掘红色旅游中的文化内涵,并实现红色旅游中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并没有相应的研究。

一、国内旅游规划中文化内涵的缺失。

旅游业也需要可持续发展。它要求旅游活动在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需求的同时,保持文化的统一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这充分强调了规划中旅游目的地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性,文化内涵的挖掘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而当前大多数国内旅游规划仍遵循“资源-市场”模式,忽视了规划中对旅游目的地文化内涵的充分分析、挖掘与保护,其可能导致的旅游规划与开发的结果有:破坏式开发;盲目式开发;庸俗式开发;失衡式开发等。相应地,在现实的红色景区开发与规划中则发生了以下的现象:将领导人的故居由破旧的茅草房翻盖成全新的泥瓦屋;导游的解说词讲历史少而讲风景多,讲革命精神少而讲旅游特产多;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被人工雕琢的景观所埋没和取代。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的内在需求客观上要求在规划红色旅游景区时,充分分析、发掘并展示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

二、红色旅游规划中的文化体系探讨

红色旅游中的文化体系应由两个大的部分组成:红色文化和区域文化。前者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的文化,具体包括革命历史遗址、故事传奇、人文艺术作品、历史文物等。后者是指红色旅游目的地所在地区的区域文化,包括其当地居民的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它深受红色文化的影响。

在红色旅游的文化体系中,自然景观与文化体系构成了红色旅游目的地的主要资源,二者间相互影响、浑然一体。特有的自然景观造就了特定历史时空的文化,同时特定历史时空的文化又对自然景观进行了改造。文化体系中的两个部分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下也是相互影响的,即红色文化是在旅游目的地某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它必然受到当时该区域文化的影响,同时它也影响着所在区域的文化。区域文化对红色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特定的历史时空,而且在红色旅游中,作为红色文化的外延或红色文化生动的历史见证,区域文化也影响着旅游者对红色文化的体验与感悟。

三、科学规划: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旅游活动是一个体验过程,其实质是不同文化的交流。在旅游者文化与目的文化的间接交流中,自然景观充当媒介,承载着来自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文化与行动。当旅游者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直接交流时,只有双方在尊重对方文化、展示自身优秀文化的过程中才能共同发展、进步和繁荣。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也是如此。

具体地说,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以下规划:

1.功能分区。在旅游规划中,考虑到旅游者文化、旅游目的地自然景观及其文化间的关系,要充分体现功能分区,形成“区内景,区外商”、“区中游、区外住”、“区内名、区外利”的格局。然而,无论是区内,还是区外,都要与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相吻合,并形成一个整体。诸如在经济落后的红色旅游区修建宽阔的大马路、豪华的居所等总是不宜的,这样做有可能会给人们带来物质享受上更多的便利,但破坏了该地区红色资源的整体性,特别是红色旅游中的文化资源。

2.系统开发。它与功能分区是密切相关的,功能分区是系统开发的指导和前提,系统开发要实现功能分区的目标。系统开发要求形成红色旅游相应的主体系统和辅助系统。其中主体系统包括红色旅游景区的核心部分、重点部分、背景部分;辅助系统包括红色旅游中的购物部分、服务部分、环境部分、纪念部分、参与体验部分等。明显地,主体系统是为实现红色旅游社会效益服务的,而辅助系统则是为实现红色旅游经济效益服务的。

3.与其他旅游方式的结合。红色旅游涵养的地域差异较大,有城市,也有农村;有经济发达的地方,也有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有其他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也有其他旅游资源较贫乏的地方。因此,在进行红色旅游规划时,还可以和其他形式的旅游相结合。比如,红色旅游与城市旅游或乡村旅游的结合,与民俗旅游的结合等。

4.加强对红色旅游参与者的教育与培训,特别是相关服务人员。服务人员的文化素质极大地影响着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特别是红色旅游景点的讲解,要尊重历史与事实,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红色旅游中导游员和讲解员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他们是旅游文化的直接传递者,肩负着传递红色文化的使命,他们要熟悉革命历史,了解革命人物的生平事迹。

总之,充分分析、发掘与展示红色旅游中文化内涵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从文化角度来看,红色旅游实质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作为红色旅游规划,应注意功能分区和系统开发,注重和当地的旅游资源结合起来开发,也要注重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只有这样,红色旅游才能充分展示旅游目的地文化的魅力,使之影响、教育游客,从而既实现红色旅游的经济效益,也实现红色旅游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石培华:发展红色旅游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党建,2005(5)

[2]尹晓颖朱甘萌雨: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4)

第9篇:社区文化内涵范文

【关键词】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互动研究

1.引言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具体表现落实在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城市体系内各城市之间在以主导职能为主的职能方面的构成和相互关系,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否合理对城市体系整体效益的发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科内涵发展方面。张凯认为创建一流大学应统一培养一流的人才和内涵建设两方面,从目标、办学、人才、师资和思路等方面来综合构建起我国高校的内涵发展[1]。梁宏通过对地方师范大学的研究认为应该通过加快高校内部资源整合,机构改革,创新模式等方式来提高本科院校内涵发展[2]。易自力等认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突破障碍限制是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向[3]。张政文认为通过提高办学质量和扩大对好的办学资源的整合能够实现大学的内涵发展[4]。

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方面。薛东前等指出了省会城市职能结构建设和合理调配的思路[5]。暖等学者通过对我国西部九省市区城市进行了职能分类形成了一个比照体系,将城市职能分类的三要素集于一处,对西部地区分类进行了尝试[6]。徐晓霞利用河南省城市的行业区位商和产业结构对其城市体系的职能类型进行了分类[7]。田光进等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城市职能结构在空间上表现为东部偏重工业职能,西部偏重行政科教等服务业[8]。徐正元从规模、职能和空间结构对城市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9]。郭文炯等利用区位商等方法来对城市职能体系进行研究,为全面认识城市职能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10]。

综合来看,以上研究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但是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之间的互动研究依旧较少,因此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之间的互动研究是具有研究意义和符合时代背景的。

2.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互动机理

2.1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作用机理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的作用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其一,通过调整和完善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来影响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其二,通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调整人才培养结构来影响城市体系的职能结构。

首先,学科建设作为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基础,其涵盖的面十分广,几乎涵盖了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各个方面,利用本科院校对学科的建设影响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方向是明确且可行的。利用各高校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中长期分析,各高校可以通过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对学科建设的调整来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影响。一个城市的职能结构按照我国当前的统计资料进行规整合并之后,可以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等十四个反映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领域。这十四个领域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所涉及的学科中均有涉及。因此,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对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产生作用的一条主线是通过学科建设影响城市职能,再通过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影响城市在等级规模和地域空间。

其次,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作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另一条主线便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为各城市职能部门间的优势互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改良整个人才培养结构,是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作用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重点,它不仅使人才培养能够达到高质量和高层次,同时,可以使人才培养与城市体系各职能部门相匹配,可以有效进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避免出现错配和资源浪费现象。

2.2 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作用机理

首先,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直接影响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通过对这些领域的调整,能够对与这些领域相对应的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产生作用,再通过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通过十四个城市职能部门的发展和职能间的协调影响本科院校所涉及的学科建设,使本科院校学科建设随着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两者之间形成了有机的联动效应。同时,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优化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人才需求,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同样可以以此来作用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使本科院校的人才,无论在应用型还是科研型人才的培养都随着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调整完善的方向调整。通过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直接作用,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间接影响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通过对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作用,进而再通过城市等级规模结构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进行作用。合理和特色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加快城市的发展,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将会改变城市的等级规模结构,影响城市在整个地区与城市群中的地位。通过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变化,可以作用于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使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朝着推动城市快速发展,优化城市等级规模结构的方向调整,进而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同时,通过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也会作用于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往往将对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产生作用,使城市地域空间结构不断的从内部,周边及外部进行优化和调整,这也使得城市的产业结构发生着重要变动,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则会直接作用于学科类别的需求结构和人才的需求结构,进而作用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和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最终间接作用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上。

3.实证研究

3.1 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

考察广西各本科高校的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情况,必须先考察各本科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各本科高校2013年招生计划,归纳出各本科学校依据城市职能分类的招生计划表,并将其招生计划人数按照相关城市职能部门进行了分类,从分类之后的效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广西区内各高校中,对于采矿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足,整个区内高校,只有广西大学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采矿业的招生计划,对采矿业人才进行培养,其他高校对采矿业人才的培养不足。第二,广西区内各高校对于信息计算机软件、商业服务业、科技服务和地质勘查、教育、卫生保险和社会福利、文体娱乐和公共管理社会组织方面人才的招生计划十分丰富。第三,在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供应、建筑业、交通仓储邮政、金融房地产、水利环境管理这六个城市职能部门来看,广西区内高校的招生计划各有千秋。第四,从高校方面来看,综合性大学所招收学生涉及的范围广;从地方高校来看,所招收的学生涉及面就相对狭窄。

3.2 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

研究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首先要从广西城市体系各城市职能部门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描述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纳尔逊法,将广西城市体系中14个城市各职能部门的从业人数百分比与相应的城市主要职能标准和职能强度标准进行了分析比对,整理后可归纳广西城市体系中各城市的强势、优势和突出职能(见表1)。在广西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中,有强势职能的带动,突出职能的衔接和优势职能的补充,是形成广西城市体系发展的主要动力,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广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是促进广西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4.结论

在广西,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程度在全国来看并不是很强。学科建设方面来看,学科门类齐全,学科水平层次高的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是保证广西区内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推动区域发展和完善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有效动力。目前,广西区内的人才培养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区内排名靠前的几所高校均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加大了投入,研究型人才规模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和先进省份比较,广西仍有很大的差距。

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也反作用于广西区内的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促使区内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朝着有利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方向发展,不同时期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调整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了倒逼的态势。目前,广西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调整和改善。

广西区内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存在很大的联动效应。调整和完善其中的一项都会有力的带动另一方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使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完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倒逼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中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展进步,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

5.对策建议

5.1构建良好的互动环境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是从关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内涵发展方面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的。在本科院校“内科手术”式的精细变革过程中,优良的外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同样,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转变和优化也对外部环境有着相当的依赖性。对社会、政策和区域发展等方面的考察,能够对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外部环境的改善提出更多合适的建议,是保证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良好发展的前提。

5.2提供充裕的资源条件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都离不开物质资源条件支撑。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以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重点,要发展学科建设,必要的硬件设施必须齐备,必要的图书文献资源应该配套。人才培养上,优秀的师资条件和科研经费都需要有丰富的物质资源条件来保障,否则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将成为“无米之炊”。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也需要人才资源、资金资源、土地资源和建设资源等资源条件。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看,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在连年增长,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较,广西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自治区政府及各地市政府应该在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广西经济发展实力。因地制宜发挥区内各城市的强势职能、突出职能和优势职能,对区内各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进行有效的优化,进一步促进整个广西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5.3健全长效的动力机制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发展和互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保障本科院校能够在长时间里进行内涵发展、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能够不断完善优化,就必须确保有一套健全的动力机制。动力机制的形成既应该有正面的动力,也应该有一定的压力。从本科院校内涵发展的过程中来看,必须具有原动力、能动力和一定的压力才能够让本科院校内涵发展进入正确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城市体系职能结构就应该立足城市本身资源禀赋,同时放眼世界,从内外同时增强优化动力。

5.4确立科学的发展规划

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优化不是无限期的,在本科院校内涵发展和城市体系职能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必须制定一个明晰的发展阶段和步骤,通过制定一个明晰的发展阶段步骤,能够有效地调配资源,改革制度,提升质量。在这个明晰的发展阶段步骤的指引下,本科院校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的优化及两者间的互动才能够有条不紊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张凯.试论一流大学的内涵发展与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9):26-27.

[2]梁宏.地方师范大学坚持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统一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07,(23):51-53.

[3]易自力,卢向阳.谈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基层学术组织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23):17-19.

[4]张政文.探索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地方综合性本科院校内涵发展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8,(8):20-22.

[5]薛东前,姚士谋,李波.我国省会城市职能类型的分离与职能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0,(2):150-154.

[6]暖,张明举,何劲耘.试析西部城市的职能分类[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50-254.

[7]徐晓霞.河南省城市职能结构的有序推进[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3):31-35.

[8]田光进,贾淑英.中国城市职能结构的特征研究[J].人文地理,2004,(4):59-63.

[9]徐正元.中国城市体系演变的历史剖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39-47.

[10]郭文炯,张复明.城市职能体系研究的思路与方法――以太原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4):56-59.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保护与培育路径研究”(14XMZ057);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大学内涵发展与城市体系职能结构良性互动研究”(2013C02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