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社区文化特色精选(九篇)

社区文化特色

第1篇: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建立机构强基础

为保证科普工作在社区全面开展,淮滨县各大社区成立了以社区主要领导为站长的社区科普活动站,确定专人负责社区科普工作,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发展科协会员,大力提倡志愿者参加科普工作,切实盘活社区科学技术、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等方面的人才,为广泛开展科普工作奠定了基础。

完善设施保投入

社区为建设科普示范社区,不断加大对科普设施的投入,目前,多方争取资金,积极打造特色科普社区,社区科普工作呈现自己的特色。各大社区居委会及辖区内的住宅小区、酒店、宾馆、居民小组文化广场建立科普宣传园地、科普学习室及科普知识宣传框,宣传如“生活小窍门”、“卫生知识”、“科学健身”、“社区消防安全”等贴近居民生活的科普知识。为居民提供快捷、便利的科普服务,营造了浓厚的科普氛围。

活动多样提水平

在广泛开展科普工作的基础上,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在晨练点开展柔力球、民族舞蹈、健身操、太极拳、太极剑等内容的健身锻炼。组建了企业、机关、团体、学校、医疗等单位退休人员及社区居民参加的文艺宣传队,在重大节日及社区召开的大型会议上进行文艺演出,将科普与文艺、体育相结合,向群众宣传科普知识。让社区居民在趣味与娱乐中接受科普,同时让科普与建立居民公民道德档案卡、法制教育讲座,技术技能培训、未成年人教育实施方案,尊老爱幼倡议书等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居民科普精神道德素质。东城社区科普站以灵活、新颖、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吸引着社区各类人员,社区居民通过学习,互帮互助,社区内居民的科普意识越来越强。

第2篇: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摘要】“文化是制度之母”,文化底蕴更是历久弥新。在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以挖掘文化底蕴为根基,以地方特色为主要特征,发挥各自地域优势,走以农民参与为主体的社区模式,结合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多样性、特殊性、差异性,夯实农民增收的平台,应是新农村社区建设一条切实可行的新途径。

关键词 新农村;农业现代化;社区建设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42400410234)。

【作者简介】刘新,许昌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城市、农村和社会发展。

2005 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方针,并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进行了专门部署,具体就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新五化)。

一、新农村与新农村社区建设的简要回顾

(一) 主要成就

1.生产条件与生产方式进一步改善。“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在新农村建设中,中央和地方都不断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科技推广、农产品贸易等的支持力度,采取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的生产效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有力举措,多管齐下提高农民收入。

2.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村基本实现通电、水、路、桥、邮等“七通一平”农村的医疗、教育、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明显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农村现代文明方式得到不同程度普及。

3.乡风文明与精神面貌进一步改善。各地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引领农民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农民素质不断提高,农村社会文明进步步伐加快。

4.村容村貌与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农村的生态文明为主线,大力整治“脏、乱、差”现象,突出改变农村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 存在问题

1.农村空心化依旧严重。农村空心化是对我国农村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的概括,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缺乏吸引力,农村生活缺乏活力,村庄格局缺乏协调性,乡土文化缺乏延续性,以及由此导致的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资金非农化和土地非农化。

2.农村留守人口生产生活现状总体严峻。总体上讲,农村人才分布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如各类生产能手和能工巧匠较多,懂经营和管理的人才少;县城人力资源相对聚集,而山区乡镇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人力资源稀缺;层次较高的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多,在农村从业的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情况更严重。全国妇联2013年5月《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的调研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农村留守妇女已达约5000万人,中国农业大学的《中国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报告》显示,无论是农业生产还是家务劳动,留守妇女承担的比例都在85%以上。

3.农民收入增长依旧缓慢,收入增长点少。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教育、医疗、消费、就业、政府公共投入、城乡卫生环境等七大方面,每个方面的背后几乎都与收入因素高度相关。到目前为止,传统的增收模式已显出局限性。第一,增产增收模式日渐式微;第二,价格增收模式走到尽头;第三,结构增收模式潜力有限;第四政策增收模式空间狭窄。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1日数据,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896元,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583 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5516 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入7942 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1373 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1273 元。相比之下,农村内部人均收入差距也达到2倍以上。

4.部分农村价值体系呈现严重荒漠化,新农村社区建设的文化体系没有系统建立。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中国融入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消费主义文化的大行其道,大规模的社会流动,农民社会政治的进一步的边缘化,地下泛滥等等表明,农村价值失落已很严重了。伴随农村价值失落的是农村道德溃败,一旦构成安身立命基础的本体性价值缺位,个人奋斗的深沉动力丧失,农民的行为就会如脱缰野马失去约束,由此出现各种极端的不可理喻的事情。学者郭亮在做跨地区调研中,强烈感受到财富占有的不均改变的不仅是传统的村庄社会结构,原有的道德和价值基础都面临着崩塌的可能,凭着学者的敏锐性提出“警惕贫富差距导致农村价值体系裂变”。罗昌平在其名著《再向总理说实话》中说,“建立在公平和正义基础上的和谐社区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价值观和生产生活方式都开始裂变——矛盾重重、四分五裂,共同体名存实亡”

二、新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形势

(一) 事实上的三元社会和农民中国

中国当前是一个城市社会,一个农村社会,一个是农民工组成的流动社会,是典型的三元社会。国家统计局2014年1月20日公布数据,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6894万人。无独有偶,清华学者孙立平教授所说的“中国实际形成了一种三元社会结构,一个是真正的城市社会,一个是真正的农村社会,还有一个是夹在两者之间的农民工社会”。国家公开的数据支持这个论断。实际上,目前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民,而且城市居民也多是农民的亲属,中国的城市没有独立的市民文化传统,而是长期处在城乡一体的农民文化氛围中。“城里人”包括知识分子,其精神深处都多少具有“农民心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农民问题,中国文化实质上就是农民文化,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归根到底是农民社会改造过程。这一过程不是简单的农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更重要的是改造农民文化、农民心态和农民人格。农民文化一旦改造成功,后面的农民心态和农民人格也随着烟消云散了。随着中国融入全球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在人口大流动、物欲大泛滥、文化大碰撞之下,事实上,中国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搞好新农村社区建设,对于一个进入风险社会的国家来说,无论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

(二) 农民文化的核心仍是宗法农民文化

从1973年我国计划生育实施,目前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快速增长的城市化和非农就业人口的增加以及食物消费结构的转变,在“三农”的大背景下这三大历史性变迁交汇,导致农业领域劳动力相对稀缺,进而导致农民工的相对稀缺以及工资上升的压力。

与此同时,真正的问题在于5000年来中华民族在其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自己民族独有的文化习性、文化心理、生存方式、人际关系、精神世界、价值认同、民族性格,并由此必然地决定了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需求和自我整合的规律。今天虽然中国社会在制度和物质层面都发生了空前未有的巨大变迁,但是上述民族文化的习性及由此决定的价值取向、自我整合规律仍无本质的变化。简而言之,当前农民文化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宗法式的传统心理,精神素质与思维行为定势,仍旧是宗法农民文化。

(三) 国家治理层面下从单位制到社区制

孙立平等人指出,1949年后大陆建立起的是一个总体性社会,即一种结构分化程度很低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国家对经济以及各种社会资源实行全面的垄断,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三个中心高度重叠,国家政权对社会实行全面控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在经济上从计划向市场转型,社会治理层面在城市是单位制到社区制转型,农村是传统村落到现代新农村社区转型。

(四) 从传统的农村村落到新农村社区,周期长而且情况复杂

我国地域差异大,不存在“一刀切”的新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显示, 2011年中国的城镇人口比例达到51.27%,从统计学意义上,中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人口,成为“城市化”国家。不可忽视的是,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市化率仅为35%左右,中国农村人口仍占到总人口的2/3。

“新五化”(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信息化、治理现代化) 既产生用地要求,又要新农村社区建设,二者的结合往往在一些地方突出表现为并村运动,比如山东新农村发展规划16年内3.5万个村庄“消失”。2000 年中国的村庄约有360 万个,到2010年已减少到270万个,平均每天差不多要减少300个。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近30年来有4万多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其中半数以上毁于拆迁。问题的关键是,古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中华文明最遥远绵长的根就在村落里,大量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都跟村落有密切关系,甚至是发源地。村落是农耕文明最小的社区单位,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村落里同时有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1300 多项部级“非遗”和7000 多项省市县级“非遗”,绝大多数都在村落里,少数民族的“非遗”更是全部在村落中,村落价值堪比长城。传统古村落的保护尚且如此,那些零星分布于数以百万计的村落中的古旧建筑、石雕、木雕、文物古迹乃至衣着服饰更是可想而知,在遭受建设性的破坏、开发性的毁灭、商业旅游性的改造后灰飞烟灭。

三、思考与建议

(一) 强调尊重城市化规律——人自由选择永远是核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聚留于城市”,依旧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中国最后也是规模最大、变化最快的一次城乡大变迁和财富大洗牌,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命运都将因这场城市化浪潮而改变,城市化是经济自由和个人自由的必然结果,是资源节约、效率提高、人类自由与能量充分施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然结果。新农村社区建设是在这个大背景之下进行的,必须尊重这个前提,让农民自由选择。恰如《南风窗》记者的调查,新型农村社区如果是农民想要的,政府不支持他们也干;若只是政府想要,农民的愿望是派生出来的,则政府要负担成本,农民还有可能不买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个度的问题,还有个时间、地点的问题。(二) 突出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文化关怀来讲,需要的是文化多样的乡村和谐下的“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从必要性来讲,人类文化需要多样性。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全体大会发表的《文化多样性宣言》指出:“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必不可少。”这种理念的指引下,才会有新农村社区的文化特色下的“我区我素(元素)、我区我品(品类、品牌)、我区我家、我区我业、我区我根”,使新农村社区成为邻里相望的伦理共同体,产生一种巨大的“家园红利”,这种“家园红利”是中华民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形资产。

(三)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基础上的文化繁荣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据成功工业化国家的统计数据,当人均年纯收入达到3000~5000美元的时候,是国民对文化需求强劲的井喷时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古皆然。西方“培养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是长时间的润物无声的点滴之功、和风细雨的文化熏陶滋润的自然结果。“功夫在诗外”,农民真实收入的提高,才会为新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注入强大的基础支撑力。

(四) 坚持不懈的实践与前行

第3篇: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 社区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 中国

1 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背景与现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推开,社区成为都市中全新而富有活力的细胞。社区图书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而它在我国各个地方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数量、起点、规范、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距。现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存在着以下几种情况。

1.1社区没有图书馆

在一些旧居民区,居住条件很拥挤,社区文化设施非常少,原来的社区藏书室要么早已经摘牌他用,要么名存实亡,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区图书馆。

1.2社区只有藏书室

这种社区藏书室,一般都规模很小,藏书量很少,图书陈旧,设施简陋,没有专业的图书管理员,通常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来管理。因为没有经费来源,很少增加图书,利用率极低。

1.3现代意义的社区图书馆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建立起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社区图书馆。这些社区图书馆设备先进、齐全,图书更新速度快,配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能够很好地为居民所用。目前,我市属于社区图书馆起步较早的城市,仅以香坊区为例:全区共有十四个市级社区分馆,藏舍面积均在100平方米以上,藏书2000余册,报刊74种,可同时容纳50余人阅读,完全电子化办公,实行了与哈尔滨市图书馆、哈尔滨市中心分馆及45处社区分馆通借通还的三级网络服务体系。馆内还设有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二台,最大限度的体现了办馆的人文化与现代化。

2 加快社区图书馆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图书馆是图书馆的一种特殊类型,它依托于社区,通过对文献信息的选择、组织、储存和传递为社区居民服务,是社区的文化教育机构和社区信息交流中心。

2.1社区图书馆以特有的生存方式服务于人民群众

2.2社区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和教育方面发挥的作用

社区图书馆为社区居民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所,社区居民可以利用身边的图书馆从事学习和文化休闲,以满足居民的文化和精神的需要;同时,社区图书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使社区居民共同学习、探讨,以便社区居民相互沟通,加深了解,增加感情,从而为社区创造和谐、互助、友爱、向上的人际关系,使社区居民更自觉、更积极地参与创建学习型社区。

3 社区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

政府及各级组织不是将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必备设施来建设,往往出于形势需要或上级要求,而不是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社会进步必备条件的公益事业去办,只建馆而没有后续的投入和管理。因此,社区图书馆功能不健全,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4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措施与对策

由于经验不足,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进程比较缓慢,对于如何建设社区图书馆,由于各个社区具体情况不同,采取的措施也是不同的。针对我国社区图书馆建设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必要性及存在的问题,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中,笔者个人认为应采用以下措施。

4.1以政府为主导来建设

社区图书馆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级领导对基层文化事业的认识程度和实施力度,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进步程度。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中央有关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示和精神,妥善解决社区图书馆经费、馆舍、人员等问题。

4.2要依法办馆

社区图书馆的建设,必须按照城市发展的战略进行,要在制定和完善政策和法规的基础上保证社区图书馆的建设。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看,成功的社区图书馆建设都需要法律的保障。如深圳市就在1998年制定了社区乡镇图书馆量化标准,为基层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标准。

4.3办馆模式要多样化

由于各个社区的具体发展情况不同,在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也应该采取不拘一格的多种办馆模式。从目前的社区图书馆建设情况来看,有以下几个构建模式可供参考:第一,个人办馆。我们应该接纳他们以个人的名义出资建馆。第二,政府投入。根据城市社区管理条例,社区居委会是社区建设和管理的主体。第三,居民集资办馆,自建自助。第四,联合办馆。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接受的社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4.4要发挥社区图书馆的地缘特色

区图书馆是以地缘为特色的图书馆,主要是为本社区的全体居民服务的,应采用现代化设备,要考虑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家庭妇女等各类人士的特殊需要,文献信息要有普及性、新颖性、娱乐性和休闲性的特点,为居民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借还图书手续要简单,服务要周到,给人一种温馨的家庭亲切感,吸引读者到图书馆来。其馆藏不必求全求多,除一般的图书信息外,要根据当地居民的特点在特色上下功夫,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

4.5多种多样的服务

可以针对儿童、青少年、中青年、中老年、残疾人、下岗职工、现役军人等提供多种方式的服务,也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报告会、演讲会、交流会、科普活动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使社区图书馆真正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6建设特色社区图书馆

特色图书馆在国外称为特别图书馆,如盲人图书馆、音乐图书馆、咖啡文献图书馆等。建特色图书馆的目的在于扩展图书馆的功能,不再固守传统职能、陈旧格局。特色图书馆应该强调“特”字,特色就是要体现在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利用上。特色图书馆的建设,要从本地历史、经济、文化的特色出发来考虑。特色文献的范围很广,一是以人物为主的特色文献,二是以历史事件为主的特色文献,三是以地方经济、文化、旅游等为主的特色文献。社区图书馆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藏书体系很不健全。因此,搞特色图书馆是其发展的一个方向,如在教育密集的社区,社区图书馆的藏书应以青少年读物、教学参考为主;在老年人较为集中的社区,可以老年读物和医疗保健书刊为主。有了特色馆藏,就要搞名副其实的特色服务。

第4篇: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但是,当很多革命纪念地作为旅游景区走向市场时,仍然出现了诸多尴尬。笔者认为,“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依靠社区参与来解决。

二、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意义

1.红色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红色旅游具有发展相对不够成熟的特征。我国红色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相对其他模式的旅游开发相对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位于经济欠发达且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其软硬件水平较低:硬件方面,如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工具单一,卫生系统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软件方面,管理体制混乱,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整体素质难以达到专业化水平,乱收费等宰客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问题致使红色旅游的开发受到多重制约,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红色旅游革命圣地的形象也受到影响。

红色旅游地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赋予了红色旅游资源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旅游地的老区居民也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感到自豪并且有着更为深厚和特殊感情。在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后,红色旅游地社区居民必将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较其他旅游社区具有更大的积极性。

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不仅要求经营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意味着其所面对的市场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这无疑对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红色旅游地普遍具有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的特征。居民参与旅游的途径较少,参与的程度也较低,主要是在景区内作小工艺买卖,景区清洁工等边沿性、靠出卖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工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和他们的社区常常被作为开发的客体,而非开发的主体,大量的利益从社区居民身边流走,而他们却不得不承担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红色旅游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采用一些传统旅游地的发展模式: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及当地居民对旅游地固有的特殊感情,决定了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可行性;同时红色旅游地目前软硬件发展的特殊状况、其专业性特征、所面对的特殊市场,以及目前社区的参与程度,决定了社区参与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因此要树立红色旅游品牌,延长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全面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红色旅游的社区参与,这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必然的选择。

2.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意义

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加社区各种事务的行为。

(1)社区参与红色旅游能有效带动经济

社区参与式红色旅游开发是新世纪推动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交通不便,除了传统农业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大力发展社区参与红色旅游开发管理,可使农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参与旅游,以及相关产业服务,从而为农村地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完善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建设,使旅游者得到较好的服务,同时也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营造了双赢的局面。

(2)社区参与能够极大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红色旅游其本身挖掘革命精神,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是吸引游客到访的原因之一,通过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则更加能加深当地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红色旅游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旅游,革命老区的社区居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红色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其社区居民对红色旅游地的特殊感情是其他旅游社区不可比拟的,同时他们了解很多革命圣地或者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这无疑都是构成红色旅游吸引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充分的发挥红色旅游社区居民特有的这一优势,势必极大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者在欣赏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感受老区人民纯正朴实、热情好客的精神。

(3)社区参与能够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旅游业既给当地带来了积极影响(如地方文化的复苏、就业机会的增加、跨文化理解增强、福利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文化变质、资源过渡使用)。社区居民作为红色旅游地的组成部分,是当地红色资源的使用者和了解者,他们对当地旅游中传统文化保护的成功与否,以及是否能够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参与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社区参与旅游活动,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居民这种基于谋求自身和社区共同发展的参与成为了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基于社区参与的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1.扩大红色旅游的社区参与范围

红色旅游的发展会对旅游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等诸方面带来各种影响。作为生产和生活于该区域的社区主体——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种种影响体会最深,因为社区居民本身就是当地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因此,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获得社区尤其是生活生产于其中的最基本群体---社区居民的认同与支持,同时也需要倾听社区居民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居民积极性,引导鼓励当地居民融入到景区的开发管理之中。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倾听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希望和看法,并接纳这些意见将其纳入旅游规划和政府决策中去,这样才会促进当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社区的利益分配机制

让社区居民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与参与旅游发展决策是相辅相成的。建立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享的机制,其根本点在于使社区居民成为在红色旅游发展当中积极影响的受益者,而非消极影响的受害者。所以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当尽量保护居民应有的利益。比如,制定保护社区居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法规条例,规范其经营服务质量;帮助社区居民筹措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等。通过资金、技术以及知识扶持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利益的分配。

3.重视对社区居民的素质提升

红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仅仅在于开发多少景点、路线,更应从根本上注重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社区居民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参与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要珍视社区传统的民风民俗,正确认识和保护好社区独特的红色文化,不能一味迎合游客需求和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进行所谓的文化改良,使红色文化变质变味。社区居民要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学会处理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之间的关系。当他们看到先进文化给他们带来实际收益时,相信他们就会在文化观念的转变上由被引导变为自觉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论文关键词]红色旅游社区参与

[论文摘要]红色旅游是一种与一般旅游有着明显不同的功能特征的旅游产品,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和途径。然而社区参与在红色旅游发展中的运用却研究有限。本文通过对红色旅游特殊性的阐述,分析了社区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可行性、必要性及重大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雷召海:红色旅游理论梳理与实践建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2]冯学钢:红色旅游的时代意义[J].文汇报,2005(5)

[3]王刚汪丽萍:社区参与简论[J].城市研究,1998(5)

[4]邹宏霞:乡村旅游开发管理模式及其意义探讨[J].集团经济研究,2007(24)

[5]程怡章意锋:国外社区旅游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

[6]王瑞红陶犁: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形成及内涵[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7)

[7]邢卫华:红色旅游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案例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6)

第5篇: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应坚持以点带面的建设原则,对社区教育特色品牌进行构建。首先,需要示范带动。广大社区干部、党务、各级政府、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组织和发动工作,在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建设中,身先士卒,建立示范性社区,发挥示范带动的作用。在社区实行先行试点,全面铺开,由点及面的地实现建设目标。其次,引导全民参与,作为居民共有的家园,社区建设需要浓郁的学习氛围,并对特色品牌教育进行构建,在居民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凸显特色,注重创新,提升社区软文化能力,提高社区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打造社区品牌建设、开展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开展和组织社区教育工作时,应更好地创新开拓、与时俱进,促进社区的品牌特色建设。以盐都打莲湘为例,在苏北里下河地区一座古老集镇,名叫楼王镇,那里人杰地灵、水美物肥,特别以民间舞蹈而闻名遐迩,曾被授予“十佳特色文化乡镇”。

随着时代的变迁,楼王镇因为民间舞蹈而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其中莲湘舞独树一帜,它不仅时代气息浓厚,而且继承了传统的舞蹈特色。经过20几年的时间,通过对莲湘舞的来龙去脉的整理和挖掘,并经过不断的提高和充实,无论是节奏和形式,都彰显了时代的特征。如今,无论是各种游艺活动还是市县的庆典,都抽调该镇莲湘舞参加表演,莲湘舞已经成为当地独特的品牌,令观者无不为之拍手叫绝。其节奏明快的音乐、斑斓的服饰以及精彩的舞蹈,让人赏心悦目。打莲湘不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还极富民族特色。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们日益提升的文化生活水平,打莲湘不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文体活动,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到了20世纪末,在当地的各个中小学中,已经普及了莲湘,学校将它作为特色文化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打莲湘的技巧,同时农村也相继成立了莲湘队。莲湘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县领导也曾多次观摩表演,评价极高。进入21世纪,楼王莲湘舞更是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品牌文化彰显在世人面前,莲湘舞逐渐演变成特色的、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形式。

二、保障品牌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对品牌建设做出保障,在对社区教育品牌特色进行构建时,还应积极开辟场地,完善管理机制。如构建社区教育中心,组建管理队伍,以社区成员和政府领导组成,对社区教育经费进行落实,完善社区教育工作制度,对有特色的教育场地进行开辟。如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各项活动需求,组织艺术队、合唱队和书画社等,上下联动,更好地开展社区特色教育工作。

第6篇: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红色旅游”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以及培育发展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但是,当很多革命纪念地作为旅游景区走向市场时,仍然出现了诸多尴尬。笔者认为,“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依靠社区参与来解决。

二、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可行性、必要性和意义

1.红色旅游的特殊性决定了社区参与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红色旅游具有发展相对不够成熟的特征。我国红色旅游开发起步较晚,相对其他模式的旅游开发相对落后。由于历史的原因,红色旅游资源大多分布在省区交界地带,位于经济欠发达且交通不便的革命老区,其软硬件水平较低:硬件方面,如景区内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工具单一,卫生系统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软件方面,管理体制混乱,从业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整体素质难以达到专业化水平,乱收费等宰客现象也很普遍。这些问题致使红色旅游的开发受到多重制约,缺乏统一性和整体性,红色旅游革命圣地的形象也受到影响。

红色旅游地特有的文化历史背景赋予了红色旅游资源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旅游地的老区居民也对当地红色旅游资源感到自豪并且有着更为深厚和特殊感情。在适当的引导和教育后,红色旅游地社区居民必将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发展较其他旅游社区具有更大的积极性。www.133229.COm

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这不仅要求经营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历史文化素养,同时也意味着其所面对的市场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这无疑对旅游地社区居民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红色旅游地普遍具有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的特征。居民参与旅游的途径较少,参与的程度也较低,主要是在景区内作小工艺买卖,景区清洁工等边沿性、靠出卖体力劳动为主的简单工作。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当地居民和他们的社区常常被作为开发的客体,而非开发的主体,大量的利益从社区居民身边流走,而他们却不得不承担旅游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红色旅游的这些特殊性,决定了红色旅游的发展不能采用一些传统旅游地的发展模式: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独特的旅游资源以及当地居民对旅游地固有的特殊感情,决定了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可行性;同时红色旅游地目前软硬件发展的特殊状况、其专业性特征、所面对的特殊市场,以及目前社区的参与程度,决定了社区参与在红色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必要性。因此要树立红色旅游品牌,延长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力,全面促进老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加强红色旅游的社区参与,这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是红色旅游发展的必然的选择。

2.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意义

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作为社区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加社区各种事务的行为。

(1)社区参与红色旅游能有效带动经济

社区参与式红色旅游开发是新世纪推动我国农村发展和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革命老区80%位于山区和丘陵,大多交通不便,除了传统农业几乎没有任何优势,经济发展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大力发展社区参与红色旅游开发管理,可使农民充分利用农闲时间参与旅游,以及相关产业服务,从而为农村地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社区参与红色旅游的发展,不仅完善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与旅游直接相关的产业建设,使旅游者得到较好的服务,同时也让当地百姓得到了实惠,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旅游者和当地居民营造了双赢的局面。

(2)社区参与能够极大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

红色旅游其本身挖掘革命精神,推动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是吸引游客到访的原因之一,通过社区居民的热情参与,则更加能加深当地在游客心目中的印象,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红色旅游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旅游,革命老区的社区居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红色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其社区居民对红色旅游地的特殊感情是其他旅游社区不可比拟的,同时他们了解很多革命圣地或者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这无疑都是构成红色旅游吸引力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充分的发挥红色旅游社区居民特有的这一优势,势必极大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使旅游者在欣赏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感受老区人民纯正朴实、热情好客的精神。

(3)社区参与能够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旅游业既给当地带来了积极影响(如地方文化的复苏、就业机会的增加、跨文化理解增强、福利条件改善)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文化变质、资源过渡使用)。社区居民作为红色旅游地的组成部分,是当地红色资源的使用者和了解者,他们对当地旅游中传统文化保护的成功与否,以及是否能够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区参与是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社区参与旅游活动,能够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居民这种基于谋求自身和社区共同发展的参与成为了红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基于社区参与的红色旅游发展策略

1.扩大红色旅游的社区参与范围

红色旅游的发展会对旅游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与环境等诸方面带来各种影响。作为生产和生活于该区域的社区主体——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种种影响体会最深,因为社区居民本身就是当地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因此,红色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获得社区尤其是生活生产于其中的最基本群体---社区居民的认同与支持,同时也需要倾听社区居民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居民积极性,引导鼓励当地居民融入到景区的开发管理之中。社区居民作为旅游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旅游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倾听社区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希望和看法,并接纳这些意见将其纳入旅游规划和政府决策中去,这样才会促进当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社区的利益分配机制

让社区居民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与参与旅游发展决策是相辅相成的。建立社区居民参与利益分享的机制,其根本点在于使社区居民成为在红色旅游发展当中积极影响的受益者,而非消极影响的受害者。所以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应当尽量保护居民应有的利益。比如,制定保护社区居民从事旅游经营活动的法规条例,规范其经营服务质量;帮助社区居民筹措开展经营活动所需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等。通过资金、技术以及知识扶持等手段进一步完善利益的分配。

3.重视对社区居民的素质提升

红色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不仅仅在于开发多少景点、路线,更应从根本上注重人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升。社区居民也应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转变观念,主动参与支持红色旅游发展的同时,也要珍视社区传统的民风民俗,正确认识和保护好社区独特的红色文化,不能一味迎合游客需求和眼前的经济利益而进行所谓的文化改良,使红色文化变质变味。社区居民要在红色旅游的发展中学会处理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之间的关系。当他们看到先进文化给他们带来实际收益时,相信他们就会在文化观念的转变上由被引导变为自觉行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基础上实现红色旅游的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召海:红色旅游理论梳理与实践建议[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5)

第7篇: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第8篇: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摘要】红色文化的生成具有区域性。区域红色物质文化、红色精神文化和红色制度文化资源与区域内的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密切联系,区域红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源泉,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区域红色文化的宣传影响因子。开展高校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区域红色文化的教育教养功能、竞技娱乐功能和促进学生个性才能发展功能,并通过打造高校校园的红色品牌文化、红色行为文化和红色和谐文化促进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 区域;红色文化;校园文化;品牌文化;行为文化;和谐文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大地上,从东到西,从南至北,每一寸土地都经受过革命的洗礼,每一个村落都有党活动的印迹,每一片区域都有自身转变发展的红色轨迹。红色文化的形成受特定的地理环境、地域民情、民风、民俗,以及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科学文化等条件因素的影响。中国特殊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的历史文化现实,使得红色文化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区域红色文化作为一定区域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该区域各种社会活动包括高校的教学实践活动所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充分挖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推动区域社会进步发展的思想价值观念的更新和红色文化教育产品的推陈出新。

一、区域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指近代以来中华各民族、各阶层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革命和建设任务中所创造的各种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区域红色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在形成与发展中受到国家红色文化的制约,更受到一定区域文化的影响,是联结一定区域社会内各种文化因素所形成的文化。同时,随着区域文化发展内涵的丰富和扩大,区域红色文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发展,并持续焕发生命的活力。

(一)区域红色物质文化

红色物质文化指革命和建设以来的遗迹、遗址、遗物、纪念地、纪念馆、纪念堂、博物馆等实物。如桂西南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区域内的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等与越南接壤。作为边关地区,这些地方有许多历代军事防御建筑及有关遗迹,其中的友谊关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是中法战争的镇南关大捷、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所在地;冯子材领导的镇南关大捷的关前隘古战场,大清国万人坟;苏元春将军抗法斗争的防御建筑大、小连城、白玉洞;孙中山领导的镇南关起义旧址金鸡山炮台;邓小平组织领导的龙州起义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八军司令部旧址;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英雄山”法卡山、311高地等。这些历史军事遗迹,展现了近现代边关人民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的民族精神,谱写了边关历史和民族英雄的不朽篇章。

(二)区域红色精神文化

红色精神文化指中华各民族、各阶层人民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历史任务所持有的一种意识形态。“百折不挠、奉献拼搏、团结务实、争先创新”是桂西南地区民族的红色文化精神。其中,龙州起义和左江革命根据地英勇斗争最能展现这样的精神。龙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和百色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独立领导的影响深远的武装起义。龙州起义是在中国革命低潮情境下发动起来的,邓小平等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领导左江苏区军民,为实现党的纲领和解放劳苦大众的崇高目标,不怕牺牲,英勇战斗,无私奉献,勇于拼搏,铸就了奉献拼搏的伟大精神。在革命斗争过程中,邓小平等同志领导的左江革命根据地党组织坚持在经济、政治等方面为人民谋利益,使根据地人民空前团结,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同时,根据广西政局的急剧变化,邓小平等领导人结合广西实际情况,在充分做好发动群众、改造旧军队、发展党组织、摧毁旧政权等一系列工作之后,从容不迫地发动起义,以武装起义和平转变的新形式,创建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三)区域红色制度文化

红色制度文化是指在近现代革命和建设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体系以及在制定、贯彻和执行各项制度实践活动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红色文化制度反映了革命建设者的精神意识、思想道德和价值理念。同时,革命建设者通过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形成价值理念和价值判断,约束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等,体现了红色制度文化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桂西南地区作为一片革命热土,不会缺少党的领导人在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如邓小平在左右江根据地的革命实践中,采取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开展我党的政治工作和组织工作,在部队和群众中宣传我党的主张,发动群众;在部队中实行民主革命,成立士兵委员会,实行官兵在政治上、生活上一律平等,禁止打骂,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消灭地主武装和土匪,巩固根据地;培训干部等等。③这些有形的行动起到了规范、规则、制度的作用,成为我党的群众工作、组织工作和军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域红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关系

(一)区域红色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丰富源泉

区域文化与区域社会发展相互渗透和依托,一定区域的文化底蕴、文化氛围及人们的文化素质,越来越成为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基础。不少地方政府将社会文化发展置于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塑造文化品牌、提升文化实力也成为地方发展的重要目标。区域高校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象,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及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更是深深根植于一定区域的文化土壤之中,受该区域特定的价值理念、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及风俗习惯等文化范畴因子的影响。④因此,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包括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和其所在的区域环境息息相关。

区域红色文化作为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区域内得到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承认,是具有一定价值观念的文化模式。因而区域内高校的建设与发展,要理性认识区域内社会文化发展的基因,激活区域内社会文化的传统,有效传承与发展创新区域社会文化。区域红色文化传承需要通过物质载体、文化教育与传播来实现,而区域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无疑是实现这一传承的最好形式,通过时间与空间、形式与内容的有效激活,可以赋予区域红色文化以生命的律动,实现高校校园文化与区域红色社会文化特色的融合与创新。

(二)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区域红色文化的宣传影响因子

教育本身是文化的组织化、系统化和传承化活动,高校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来源于自身办学实践的积累和沉淀,另一方面也离不开自身所处的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因而区域高校作为一定区域社会的最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机构,不但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而且要承担起引领区域社会文化发展、促进区域社会文化创新的职能,在发展区域先进文化和转变不良文化方面要具有权威性和感召力,并以其先进文化的传播来扩大宣传区域文化特质的影响力。

依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平台,在智囊机构的引领下,通过先进的思想理念、丰富的学术知识、前沿的研究视野及自由活动的环境氛围,把区域红色文化资源充分发掘出来,通过不断积累、充实、提炼、升华,对其加以创新变革发展,在高校内积聚传递正能量,并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从而提升区域红色文化软实力,为丰富区域社会文化特色,增强区域社会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

三、高校开展校园区域红色文化活动的功能

(一)教育教养的功能

在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一些大学生苦难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模糊、享乐主义盛行、理想追求困惑、精神偶像偏激甚至缺失,出现很多亚文化思想。个别大学生不独立,不自信,无组织无纪律,不能吃苦耐劳,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团队意识不强,学习上遇到困难就退缩,等等。因此.高校通过开展校园区域红色文化活动,坚守“红色文化”这块阵地,不仅有利于倡导正义文化,主流文化,抵制不良文化,低俗文化,而且通过红色文化教育的熏陶,使大学生从直观感知到理性认知,培养自身健康的道德观和强烈的责任意识,逐步形成积极向上、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的精神风貌,从而也就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践行能力。

(二)竞技娱乐的功能

高校校园红色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制作红色微电影比赛,通过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制成电影,如走红军路,听红军老人讲故事等影视形式展现出来。通过开展看、说、读、写、唱等形式,有组织地开展红色文艺创造、表演和评论活动,如有计划地开展红色书籍书评、红色电影影评、红色歌曲比赛;组织红色小剧团、小乐队、舞蹈队开展训练和演出活动;组织艺术爱好者从事红色绘画、雕刻、书法等实践活动,举行红色小型作品展览和比赛等等。通过进行红色文化竞技娱乐美育活动,推动整个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对整个校园的精神文明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活动开展过程中,集合个人和集体在体力、智力方面的才干,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也能丰富学生的阅历,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促进学生个性才能发展的功能

高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的是给大学生创造一个既注重理论思维、勇于探索实践,又注重丰富娱乐生活的人才培育、思想教育融为一体的育人环境。开展高校红色校园文化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性才能全面发展。校园红色文化活动的充分开展,通过走、看、读、说、写、唱、演等方式,充分开发和激活大学生自身的各种潜能,使之成为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创造能力、综合能力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同时,学生通过活动的参与,依据自身强烈的爱好、丰富的感受性,积极进取的心绪,超越自我的自豪感等条件因素,不仅能发挥自我潜能,还可能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使之成为技能型人才,知道如何解决自我设计与自我发展的未来方向,找准自己在未来社会工作生活中位置。

四、区域性高校校园文化实践活动的红色方案

(一)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红色品牌文化

区域红色品牌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它通过抽象化的、特有的、能识别的心智概念来表现出与其他区域红色文化的差异性,从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占据一定位置。由于红色文化的生成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因此,高校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收集整理分析区域内的物质、精神、制度等红色文化资源,明确本区域内的红色文化品牌内涵、核心价值及战略定位,确定品牌的价值体系,从而提升本区域内红色文化的影响力、辐射力和穿透力。

区域红色品牌文化的实施通过内部认同过程和外部推广过程来实现。因此,红色品牌文化打造的根本要素不是红色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而是人。高校校园红色品牌文化的塑造不是一个人、一个部门就能够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参与,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必须有责任去培养校园红色文化品牌意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红色文化活动,共同定位区域内的红色文化品牌名称、形象及精神,通过视觉识别系统、行为识别系统、听觉识别系统等,做好红色文化品牌的公关宣传活动。随着红色文化品牌理念的树立和相关识别系统的传播,将有助于提升区域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和学校的美誉度,从而推动区域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红色行为文化

红色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工作生活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红色经验、红色示范性及创造性活动。校园红色行为文化活动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学校办学践行理念与创新的办学运行模式有效尝试,校园红色行为文化是对学校办学、行为方式进行统一规范的动态识别系统。通过校园红色文化活动策划,加强学校宣传,展现学校的办学风貌,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

高校校园通过红色品牌文化的塑造,以展板、标语、文化墙、宣传栏、红色汇演等形式宣传区域红色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红色精神,通过党团成员组织的模范示范效应,不断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工作优势传达出校外,从而起到传达校园红色文化、宣传学校的红色品牌文化形象的作用,同时,通过自己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和区域文化宣传的中心地位作用,把区域红色品牌价值辐射到区域内人们的工作生活当中,提高人们对区域红色行为文化的认同感并自觉践行。

(三)以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红色和谐文化

红色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理论内涵,以红色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高校校园和谐文化的生成,体现的是校园主体对历史的、现实的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向往和追求。校园文化活动以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为内容和目标导向,开展形式各异、丰富多彩活动,各种文化活动形式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发挥各自相同或是不同的作用。因而打造高校校园红色品牌文化、红色行为文化,不是要打压校园其他文化形式的开展和发展,而是要通过校园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引领整个校园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使整个校园文化活动展现出一种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景象。

基金项目:广西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国内(武汉大学)访问学者计划项目和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成果

参考文献

①简王华,滕健桂西南旅游资源特色及其旅游文化开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90-93

②朱佳文,苏文法,赵晓妮弘扬龙州起义精神扎实推进崇左事业发展[J].传承,2014(8):30-31

③毛毛,邓林,我的父亲邓小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第9篇:社区文化特色范文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