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第1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 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毛泽东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江泽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2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 以人为本 文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单位制”逐渐瓦解,代之以社区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初期的边缘化并且引发的诸多问题后,越来越得到社区管理者和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处于零散状态,因而有必要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助益于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的深入。

一、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概况

我国社区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近几年,由于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从研究作者来源看,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社区文化建设关联部门实务人员撰写了大量经验性的案例介绍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不能算作学术研究的范畴,但这一现象也的确反映了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者对于这方面研究的迫切需求。对于学术研究来看,社会学、传播学、思想政治学、文化学、图书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这方面都有涉及。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定性研究占主流,也出现了少量定量研究的文章。

从研究模式上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理研究。针对社区文化的问题,利用相关知识,提出解决的思路。二是案例研究或经验介绍。主要是抓住典型社区进行正面经验的介绍或者是反面问题的说明。另外,也有部分学者介绍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三是嵌入式研究。这些文章作者往往是某一专门领域的工作人员或研究中,利用其专业知识,探讨该领域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这三种研究方式各有所长,共同推动研究的进展。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理研究类。

⑴社区文化的界定。学术界对于社区文化的表述不同。高占祥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综合。而文军等人认为,广义的社区文化是特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的社区文化则是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也有学者对社区的表现进行研究,并提出社区文化包括五说,即“文化活动说”、“群众文化说”、“社区特色说”、“文化设施说”、“传统文化说”。以上界定涵盖了物质与非物质两方面的内容。可以说,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⑵社区文化的特征。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有代表性的是林泉的观点。他认为,社区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与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地域性、融合性、共享性、熏染性。

⑶社区文化的分类。社区文化建设包括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农村社区文化的研究要滞后于城市社区文化,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而受到关注的。沈丽丽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研究这一问题,张刚则着重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软实力的提高角度给予阐述。

⑷社区文化的发展阶段。这是从社区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研究的,可以理顺发展思路,为现实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课题组做了这方面的细致研究,认为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历了主要由政府推动的初期阶段,以及主要由市场推动,兼有政府推动,其内容兼具硬性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符合形态两大阶段。

⑸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社区文化的作用,现有文献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社区文化对社区建设的作用。陈承明等人认为,文化建设是社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孙晓刚提出,和谐的社区文化在社区中具有宣传、凝聚、教育、娱乐、调节功能。二是社区文化的社会意义。陈颜认为,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的载体。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

⑹文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建设成就和问题。关于社区文化建设成就,学者描述的较少。康之国、刘娴静在其文章中肯定了改革开放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他们指出,从改革开放后,社区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北京、上海、武汉等这些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各具特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归纳方法反映这一问题,比如:林泉博士认为,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发展动力;二是缺乏发展后劲。缺乏发展动力,实际上是强调社区文化建设的普及推广问题。而缺乏发展后劲则是指要解决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化、提高问题。康之国、刘娴静指出,由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社区建设乃至社会发展的“瓶颈。”他们认为,目前社区文化功能弱化,主要是体现在社区文化娱乐休闲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也有学者从政府文化的管理模式研究这一问题,周晨虹、马兆明指出在社区文化建设之初形成的政府直接管理的模式在当时虽然起到了迅速的推动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社区文化本来意义与功能的实现。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社区成员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社区成员的参与度仍然严重不足、特定社区的文化内涵与鲜明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与盘活机制等。

⑺社区文化建设的阻滞因素与问题成因。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阻滞因素,王光和陈颜两位学者的分析比较全面。王光认为,这些阻滞因素包括传统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文化建设队伍不稳定等。陈颜则认为认识、经费、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三道坎。

对于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康之国、刘娴静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区居民主体意识不强以及参与度不高、社区文化资源整合不够。

⑻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解决。社区文化问题解决遵循的原则。李永认为,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三贴近”、“三创新”原则。“以人为本”是指让社区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尊重社区群众个人有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权利的思想。“三贴近”、“三创新”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应葵花提出要坚持“融合性”原则,把社区文化建设融合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林泉则强调“服务观”和“育人观”。“服务观”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要求相一致,而“育人观”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相一致。

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而且角度不一样。彭坤明的观点是途径指导性质的建议。他认为,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文化的享有者,更重要的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因此,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构成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李永提出了五条建议:第一,广泛开展各种“创建活动”。第二,开展多种多样的阵地文化。第三,积极开展富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第四,形式上要不断创新,从过去的吹拉弹唱到网络文化、草根文化等。第五,载体要创新。借助企业、学校等影响力较大的单位实体开展互助活动,实现双赢。应葵花的观点对之具有较大的补充意义。她认为要做到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搞好社区文化产业、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管理、重视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建设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刘娴晴的观点则比较新颖,并且有很大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她认为应该以家庭文化建设带动社区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兼顾。也有相当多的学者注意从管理体制上提出变革建议。周晨虹、马兆明认为应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该由政府直接管理逐步向间接管理转型,引入并整合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李爱卿等人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2.案例研究类。关于国内社区文化建设,许多学者采用案例介绍的方式进行研究。比如:朱名燕、卢悦等人通过对成都部分地区的社区展开调研,分析总结该地区文化艺术开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地方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基础差距比较大,缺乏优秀组织人才,内容满足不了群众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同时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张玉枝以交换轮为指导,从“利益对等交换”的角度剖析和构建了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种种机制,进而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从整体上对当前上海社区文化建设层次分明的互动网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并对21世纪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社区文化建设机制发展方向提出了若干设想。刘玉琼则是对乌鲁木齐社区文化建设做了系统的分析。

关于国外社区文化建设,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介绍。比如:张丽萍对法国的社区做了系统的介绍,其中包括社区文化的建设介绍。

3.“嵌入”研究类。有不少作者从自己研究或工作的领域出发,探讨本领域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互联网、大学校园文化、物业管理、音乐等。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重城市轻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导致学术资源分配极不均衡。目前关于社区研究的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社区,而对农村社区文化重视不够。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⑵研究不深入、不细致,研究成果现实利用价值不大。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注重宏观领域而忽视区分对待。以城市社区为例,现有的研究往往泛泛而谈,而不是将城市社区有系统的分类,比如:将城市社区按阶层划分或职业划分,针对哪一种社区该采取哪种建设模式,这种细致的研究没有。此外,现有的文章,很多都是基于经验的介绍说明,而利用相关理论指导进行研究的高质量文章非常少,针对许多文章提出的特色社区文化的建设等问题,学者往往只是论证其必要性,但是对于建设途径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则非常少。另外,定性的研究占主要地位,定量研究的文章较少。一个突出的反映是文章低水平、雷同化严重,现实利用价值很小。

⑶交叉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多元化。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主体非常多。但现有的研究中嵌入式研究较少,而且已有的研究也不深入,只是论述其作用,对于如何实现“无缝对接”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说明。

2.进一步研究的几点建议。

⑴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应该鼓励更多的学者将研究视野放在农村社区,对农村社区文化的现状、问题、对策等做系统的研究,实现学术资源的合理分配。

⑵研究需要进一步细致、深入,创造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在研究细致性上,应该考虑将城市或者农村社区进一步细化为不同类型的社区,然后分别研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理论成果,指导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增加理论深度;应该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在社区文化研究的相关领域鼓励利用定量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应该探讨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应该加强社区文化长远规划方面的研究,使得其发展更加理性。

⑶鼓励交叉研究,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的学科来交叉研究,既实现学科的发展和提高现实应用价值,又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相关领域更专业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社区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2]文 军、唐区林:《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究与现实分析》,《求索》,2001.2。

[3]陈宇泰:《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2。

[4]林 泉:《论社区文化建设》,《学海》,1999.3。

[5]沈丽丽:《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转型期乡村社区文化建设》,《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张 刚:《浅析中国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

《法制与社会》,2009.1。

[7]安徽省社科院:《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江淮论坛》,2001.2。

[8]陈承明:《论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9]孙晓刚:《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南方论坛》,2008.6。

[10]陈 颜:《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11]康之国、刘娴静:《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功能弱化问题及解决路径》,《社会主义研究》,2008.3。

[12]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3]王 光:《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冷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11。

[14]李 永:《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论》,《商业环

境》,2008,11。

[15]应葵花:《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探微》,《滁州学院学报》,2007.3。

[16]彭坤明:《社区文化的认识视角和建设思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17]刘娴晴:《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定位》,

《长江论坛》,1999.1。

[18]李爱卿:《从“政府主导”到“全能社区”》,《广西社会科学》,2004.9。

[19]朱名燕等:《成都市城乡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20]张玉枝:《上海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机制研究》,《人文地理》,2001.8。

[21]刘玉琼:《乌鲁木齐社区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3。

[22]张丽萍:《法国的社区及其公共服务机构》,《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23]李忠兰:《公共图书馆建设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议》,《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7.1。

[24]王 妍:《少儿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建设刍议》,《图书馆学刊》,2009.4。

[25]王从江、赵立秋:《互联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7.3。

[26]于立军、鲍文云:《论大学校园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7]杨泽谦:《浅谈社区文化建设与物业管理的互动作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2。

[28]蒋 帆:《音乐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

第3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 建设 意义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31-01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问社区是国家最基层以及最前沿的服务于公众的文化体系,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不服,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基于此,本文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也具有一定的社会实际应用价值。

1 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及意义

作为民族文化内容之一的社区文化,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落实与否。社区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积极倡导和发扬的,立足于精神层次,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成果的重要体现。

首先,社区文化建设的逐步完善是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求。基于我国正处于大踏步的向前发展时期,对外经济领域广泛,多样性的社会结构决定我们必须强化人们的文化素养,从多方位、多角度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提升居民的思想层次。同时,扩展现阶段社区文化覆盖面,有目的的培养社区居民的知识覆盖面,扩大他们的认识,加强爱国情怀建设。

其次,社区文化建设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区文化代表中国最先进文化,二者方向保持一致,都是向着更高层次发展。现阶段社区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将社区居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鼓励民众推陈出新、培养集体荣誉感,将陈腐的思想转换掉,发扬进步主义思想,在社区建设积极向上的文化,党和社区居民共同努力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

2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车就,但是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具体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区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充足

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主要资金都是来自所属县的财政拨款,上级部门党委以及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的投入相对比例较小,还存在很多社区文化建设都是依靠参与共建单位的帮扶以及自筹解决的问题,这些都导致社区建设的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2.2 社区文化建设相关基础设施不完善

社区文化建设缺少必要的活动服务大厅,社区内的活动利用场所较小,活动组织管理难度较大,文化方面图书室的建设以及管理体制不完善,图书室的藏书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导致居民没有借书以及读书的积极性。另外,政府在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较少,文化配套设施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发展。

2.3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主动性不高

由于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以及活动场所不足的影响,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大多数为离退休老同,没有调动整个社区居民的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积极主动性,缺少参与的热情以及既定,另外社区文化活动的形式较为单调,缺少一些能够调动居民参与的激励以及精神鼓励机制,这就严重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

2.4 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品牌文化建设特点不明确

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对于自身社区文化的定位不准确,社区文化的最终目的是为社区群众服务,满足社区群众对于社区文化的需求,在建设社区文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群众的需求,根据社区自身提点,定位社区文化发展方向,创建特色社区文化建设体系,体现品牌文化建设特色。

3 社区文化建设的措施及建议

针对上述目前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关的措施。

3.1 提高全体社会对与社区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要充分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认识其发展社区经济以及社会经济的重要意义,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加大文化资源整合,在社区文化资源综合利用方面作一些制度性的规定,积极综合个方面因素,整体提升社区文化的水平以及档次。

3.2 提高社区居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及热情

做到宣传以及正确引导社区居民对于社区文化活动认识,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度,开展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改变单调形式,是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拓展社区文化的参与面,将社区文化与社会各个方面的文化结合发展,相互融合,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以及覆盖范围。

3.3 努力建设特色社区文化,提升社区文化内涵

提升社区文化的整体内涵,能够满足社区居民对于文化的需求,这就需要建设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不仅要巩固发展原有特色文化的品牌,又要结合社区实际,开展楼宇文化、家庭文化等,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设。要根据各社区的特色,充分发挥优势,打造一批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品牌,切实提高社区文化的内涵。

3.4 社会整体积极参与,加快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的脚步

随着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居民群众对社区文化的需求逐渐加大。需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为居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体活动场所。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互惠互利”的新机制,使社区的各种文化资源得到有效的整合利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社区文化的重要性,寻找新方法以及新的建设途径,建设特设的社区文化资源,完善社区文化基础设施,积极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结合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区文化事业的科学健康以及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松凌.以人为本—— 突破社区文化发展瓶颈的秘诀[J].社区,2008(23).

[2] 王秀芳.全方位提升“文化软实力”载体质量—— 浅谈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J].大众文艺,2011(23).

[3] 赵冷松.浅谈社区文化的功能及发展[J].艺术教育,2010(12).

第4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城市杜区;道德建设;传统文化

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其特征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明显增强”,为此,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十分必要。

200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通知》中指出:“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01年10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纲要明确指出:“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发扬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积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使公民道德建设既体现优良传统,又反映时代特点,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

1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第5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1.1创建新时期现代化社区的需要

《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坚持政府指导和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努力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现代化社区,在城市化进程中,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的变革势必对城市社区的生活带来影响:经济交往方式的改变使城市居民内在联系增强,城市居民间的交往机会也增多,交往需求增强,这就要求城市社区必须加强建设,以适应这一变化,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社区承担的社会职能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在增强。无论是城市社区优美环境的创造、完善服务的实现,还是和谐的人际关系都需要道德的维系,都需要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1.2解决转型时期我国城市出现的伦理问题的需要

我国正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并出现了一些伦理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个人本位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个体的自主地位增强,为追求自身的利益,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现象较为普遍。②人际关系功科化,作为市场经济建设的阵地,经济领域内通行的等价交换原则被扩展到社会生活,导致城市居民间人际关系的功利化,人际关系功利化会引发诸多道德问题,如奉献精神,互帮互助的精神的弱化乃至消失,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城市社区道德的建设。加强社区道德建设有助于人们处理好道德与经济的关系,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激起人们从事社区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修养,从而推动社区发展。

总之,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是促进社区整合,社区团结的重要手段,是城市社区建设向前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增强城市社区建设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础,是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关键。

2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

我国城市社区的特征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

(1)城市社区的地域性为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的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城市社区就是由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城市居民连同他们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等方面构成的社会共同体。”城市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居民生活的场所,社区办社会的方式使居民对社区的依赖性增强,城市社区居民基于相近地域间的天然联系为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供了可能性。

(2)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使运用传统文化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成为可能。城市社区发展的自发方式主要是指“基于自身商品经济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条件,在外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式的影响下,经过自身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整合,逐渐地依靠自身发展的惯性,推动和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社会过程的方式。”自发方式是我国大部分的城市社区的发展方式。以自发方式发展的社区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地理区位和自然资源逐步形成的,我国城市社区在其形成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社区文化,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汲取营养的土壤。

3运用传统文化加强我国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建议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努力探索发掘和研究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为社区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运用传统文化加强社区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特征及价值取向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3.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于加强城市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人的道德境界、理想人格的培养,对中国家庭、社会的稳定以及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文化精神是被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在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贯穿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基本思想、基本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文化概论》一书中被归纳为“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精神”以及“礼治精神”。

3.1.1“刚健有为”的精神对于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易经·乾卦象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蓬勃发展的动力。这种精神在全民族的历史创造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中华民族之所以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与这一精神是分不开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个人人生价值的实现也有着积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的基因,我们建设社区的目的之一,也就是创造良好的环境,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在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激发了这种精神,弘扬发挥这种精神,才能建设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社区。

3.1.2“以人为本”的精神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包括“以民为本”“重人伦远鬼神”“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这三个方面。以民为贵的的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人本主义的重要体现,“重人伦远鬼神”则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重现世、重生活、重人伦的基本生命态度,“肯定个体的心性向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注重人的修养,从个人与家庭、宗族、国家的关系上来肯定个体心性的完善。

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这些基本精神是建设良好环境与和睦的人际关系的思想基础,缺少了我们传统中的这些基本精神,中国人就不能称其为中国人,民族文化的这些精髓已为我们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3.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结为“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重和谐与融合”、“重实际、追求稳定”、“重理性与人文教养”。

3.2.1重伦理、崇道德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也被称作崇德型文化,孟子曰:“天下之国在本,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这句话概括出我国传统社会的实质——家国同构。家族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封建统治者建立统治秩序的基础。在家国同构这种宗法观念的影响下,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人伦关系成为个体最重要的任务。“崇德”也就是中国传统要求人要以德行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重视道德自觉和人格完美,强调道德在社会、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以道德为本位的文化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它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家庭的稳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

3.2.2重人文教养的特征有助于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

在中国历史上,维系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个人心里平衡的力量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个体的自我反省、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又是来源于以礼乐精神为核心的人文教养,通过道德教育、礼乐熏陶,从而培养出人格理想和人生境界。

3.3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表现为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价值系统,主要体现为价值判断,它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传统中国文化的价值取向可以概括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以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3.3.1“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

直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是《札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齐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目影响了中国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分子。它表现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对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种价值取向强调个体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和自我塑造,有利于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有利于维持人际间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形成社会发展的整体合力。

3.3.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对于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的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建立在血缘与宗法关系基础上的,这就使家庭伦理道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这主要表现在对“孝”的推崇,家族中心的价值取向的最大特点是对“孝”的张扬,对“孝”的及其家族中心的观念强调,它赞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讲求孝道的社会风尚,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有利于家庭和社会的稳定。

4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它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为此,在当前的城市社区道德建设中,就要在继承社区传统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弘扬和培育新的城市精神。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所谓城市精神是城市形象和市民价值观、思想道德水平、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城市精神是城市文化的核心。弘扬和培育城市精神就应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人际道德建设,家庭伦理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和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就是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家庭美德教育,发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维护家庭稳定。加强社区人际道德建设就是要结合社区居民实际开展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增强社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和提升社区文化可以以群众性社区文化活动为依托大力发展特色文化,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

摘要:阐述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在我国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取向和基本特征就加强城市社区道德建设提出建议。

第6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区;社区文化;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D63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150-02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球化、数字化发展的时代境遇中,人们生活质量在不断地提高,所表现出的文化含量和文化价值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显现出来。伴随着经济的加速发展,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地位在不断地提高,社区文化作为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又少数民族地区所具有的特殊性,即地理位置、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等与一般的城市小聚居有所不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必将推动我国社区文化发展的进程。

一、社区文化的界定

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民族地区社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职责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在不断地突现,加强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能够直接影响社区功能和作用的发挥,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社区的定义

“社区”是英文“community”一词的音译,一般是指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社会群体和组织,并根据约定俗成的规范和制度结合而成的社会有机体,是在一个地域范围内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所体现的人际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守望相助,服从权威且具有共同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人际关系,这种共同体关系不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造成的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外延主要限于传统的乡村社区。

2.社区文化的定义

“社区文化”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窦·梅森所提出来的。一般是指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里的居民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以及在不断地社会交往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习俗传统和群体意识。在我国,关于社区文化的定义,国内尚无一致的说法,一般来讲,社区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居民为了保护和改善自身居所的条件、形态及其氛围经过长期实践而创造出来的特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是一种与之相融合而成的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共同生活并存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也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文化已经被视为有效的生产力,社区文化建设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力度还比较低,主要是受民族地区自身的地理条件所限制,由于经济发展基础比较薄弱,对民族地区市场开发也会相对差,加之民族地区自身发展能力有限等原因,使得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水平较低。当前,民族地区经过多年的积极实践,由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热情参与及其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又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1.社区文化建设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但思想认识上还未能统一

由于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你来我往,互相学习借鉴,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往使各民族社区对文化传统具有了长期认知的社会实践。近年来,各民族间的文化接触、交往和交流有了可喜的进步,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形成了多维度的存在场景,社区文化蓬勃开展,持续不断。民族地区具有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时,注意把文化资源优势变为具有特色的社区文化优势,利用民族社区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文化活动。

目前,民族地区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建设的认识不是很深刻,造成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思想观念不能够适应当代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社区文化与一般的群众文化或者是群众文艺等同起来;第二,把社区文化仅仅是作为丰富群众生活的一种乐趣;第三,把社区文化建设错误地理解为开展各种娱乐活动;第四,把不同成员的精神文化需求等同起来。例如在民族地区,大多数人认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只是为了休闲、娱乐及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因而把社区文化建设看做是摆设,视为可有可无,对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共识。

2.社区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但居民参与自主性不理想

我国社区文化活动非常活跃,呈现出来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水平也在不断地有所提高。为适应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需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应该坚持从实际出发,突出当地民族文化的特色,从而推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文化基础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资源和推动力,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利用其所具有的文化基础,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营造了团结、奋进、繁荣的社区环境。

社区文化建设只有吸引广大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使之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才能把社区文化建设推向前进,但是,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形式过于单一,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还没有显示出来。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发展社区文化必须使各种文化达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目前还没有达到兼容并举的效果。在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居民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教育方式还很少见到,更多注重通过政府部门、党的组织经群众性组织来从事文化价值的灌输,实际效果不明显,目前民族地区大部分社区的文化建设主要是由政府推动的,加之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不多,内容缺乏吸引力,使得居民参与自主性不理想。

3.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素质有所提升,但在管理上存在着弊端

社区工作者的素质同社区文化的发展有直接关系,甚至起着关键性作用。社区文化工作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区文化工作的质量和实力,民族干部既是社区文化工作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又是组织各种文化活动的推动力量,文化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对于加速提高单位文化活动的水平有着非常的作用,近年来,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素质有了普遍提高。

目前,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管理仍然存在着弊端。一是社区文化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一些民族社区,虽然建有社区文化共建组织等的机构,但常常为政府意愿的体现,通常是政府要求做什么,大家就为了完全成任务而去配合做什么,这种现象反映了民族地区社区成员并未真正意识到自己在社区中的地位。二是在利用社区文化资源上,一方面一些具有特色的民族社区文化资源闲置,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开发,另一方面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资源存在着紧缺。在资源的有效利用中,不能够把机制搞活,造成了对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使用权偏重于集中。因此,社区工作者容易忽略社区文化工作的管理,使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难以适应整个社区的建设和管理。

4.社区文化经济投入不断增加,但仍存在经费不足,行政化色彩严重

社区文化建设需要经济的投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政府拿出大量资金用于社区文化建设。同时,政府还不断地鼓励社会各种投资,建设社区文化产业,既满足了民族地区社区人民的文化消费,又加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是在党和政府倡导下开展起来的,一方面政府目前却没有对民族地区文化财政作专门的预算,民族地区在文化建设上面临着严重的资金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由于社区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很多工作都要依托社区才能萿实和加强,具有严重的行政化色彩,从而偏离了民族地区本身的自治性质和功能。

三、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困境分析

我国民族地区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目前仍然处于开创阶段,社区建设当前所拥有的经济能力非常有限。由于民族地区建设水平较低,社区文化建设目前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建设中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限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1.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凝结了不同地域人们的思想观念

在民族社区中,社区共同体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的社会化过程,社区成员所拥有的政治观点及其文化价值是形成社区文化的根源,对于社区价值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当前的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建设中,主要是通过有关政府部门、党组织以及群众性组织来从事社区文化工作,而社区成员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方式还没有形成。

2.民族地区特有的风俗习惯,导致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自主参与意识

民族风俗习惯是社会意识范畴之内的,它是受一定的经济基础制约的,它受本民族的习惯及其价值观念所支配,民族地区的居民为了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各种生产生活的领域和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特殊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地区的居民一代代所传承下来的,它继承了原有的民族性和民族特点,并且传承保持了相对稳定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民族风俗习惯的传承中虽然出现了历史的变异,但却只是在相对稳定中发生渐变而已,在民族地区的社区中,因为一些民族社区成分的复杂性,导致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自主意识,而且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民族传统文化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和接受也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是具有普遍性的。因此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社区居民缺乏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

3.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发育滞后,目前处于被动状态

在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中,目前管理队伍和服务队伍人才匮乏,阻碍了社区功能的有效发挥,由于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较低,社区文化建设当下仍处在接受和应付的被动状态中,社区文化骨干队伍的建设显得薄弱,而且缺乏动作机制,在社区居民参与活动中,参与主体和参与形式都比较单一,这就使文化的功能没有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4.经济状况导致民族地区社区文化建设难以开展

在社区文化设建设上,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文化设施较为齐全,文化活动开展的较好,且活动质量也会较高,能充分发挥社区文化的功能,而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后,而且与经济较好的地区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在社区文化建设中面临着各方面的困难,文化设施也比较落后,各种文化活动难以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S].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2]刘薇琳,侯丽萍.关于少数民族社区教育的思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

[3]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第7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从经典时代开始,社会学就开始对制度有所关注。马克斯.韦伯将制度理解为是一种“权利和机会下存在的一种独特结构”。[5](p354)马克思认为制度是“是个人之间迄今交往的产物”。[6](p78)Hall和Taylor首次将在传统社会学理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以文化实践而非单纯的理性选择为取向的制度分析视角称为“社会学制度主义”。[4]一般认为,社会学制度主义的理论特点有三:(1)将制度与组织进行整合,关注组织和制度存在的场域。[7](2)将制度与文化整合,修正传统的“制度理性”假设。[8](3)考察个体行动与制度之间的关系,既关注制度对个体的影响,也重视个体的偏好和理性选择对制度的建构意义。[4]可见,社会学制度主义试图将正式制度、组织与文化进行整合,并将其置于同一场域中加以考察。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视角出发,制度①的共享性(广义上的制度)是城市社区的基本属性。社区成员不仅应遵守一般社会道德与法律规范,还应遵循社区中制定的规章制度,明确某些特定的文化符号,了解相应的实践意识和话语方式。大体上,社区制度的共享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社区成员对社区组织、权威和正式制度的仪式性遵从。这表现为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服从社区管理和对社区本身的归属与认同。其二是在社会行动中对社区平台的偏好。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与行动者的偏好和身份认同联系在一起。[4]

社区成员常常习惯将社区作为其目的行动手段。[9]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讨论社区中种种制度性因素如何发挥作用,不断加强增强社区制度的“共享性”,努力构建作为“制度共同体”的社区应该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目标。总体来看,社会学制度主义蕴含着对社区建设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个是正式制度建设。大体上,城市社区的正式制度大体上又包括三类,一是政府和上级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这些是建立社区组织、管理社区事务、服务社区成员的指导性制度基础。二是社区中主导性组织,包括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等制定的相关制度规范,这些制度针对性与领域性更强,是社区运作的主要制度框架。三是各类组织、协会和民间团体内部的正式制度。第二是社区组织建设。社会学制度主义认为制度与组织是不可分割的,强调正式制度建设的同时,不可忽视作为制度平台的组织。目前社区内的组织机构既纷繁复杂,又发育不佳。以居委会、业委会为代表的自治性组织对自身的职能、权限和与政府的关系界定并不清晰,一些学者认为这些组织代表不了社区成员。[10]以物业为代表的市场化组织主要实现经济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它们常常成为引起社区冲突的重要原因。以各类协会为代表的社区民间组织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居委会等组织的附庸,很难独立发挥重大作用。如何实现这些组织的统和非常重要。第三是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广义的制度概念的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在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指向社区文化价值认同、增强成员凝聚力、实现非正式的制度资源整合时,社区文化资源能够最大可能地发挥对社区成员及社区本身的支持力量,这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能动因素。因此,将构建和完善社区制度共同体为重要旨趣,在正式制度、社区组织、文化建设等方面着力,可以看作社会学制度主义对于社区建设问题的答案。接下来的问题是,在以“制度共同体”为取向的社区建设中,存在哪些制约性的张力和整合契机。

二、“社区制度共同体”建设中的张力

“张力”一词来源于物理学,在社会学研究中主要用以表达那些阻碍结构稳定的因素和力量。[1]当我们试图将构建和完善“制度共同体”作为社区建设的取向时,我们会遇到种种撕裂这种“共同体”的因素,这些,我们可以称之为社区建设中的“张力”。第一,社区成员角色的日益复杂性可能弱化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根基。一定程度上,中国社区建设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应对社会成员的角色转型,实现公民从“单位人”向“社区人”的转变。[11]然而,角色的转变远不像最初设想的那么简单,马卫红、桂勇(2008)指出,传统单位制的瓦解并不意味着一个类似结构的出现,[12]社区成员同时也是其他组织机构的角色扮演者,多重角色身份意味着多重制度场域的交互作用,这将不可避免对社区建设产生影响。对很多社区成员来说,由于拥有大量的外部资源,社区中的支持可有可无,社区对他们而言只是住宅所在的区域,既没有必要参与到社区建设中,也没有必要对社区中所谓的“规章制度”做出回应,因此,他们很可能将自己作为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局外人”。在此情况下,当社区中固有的制度文化试图对个体的行为做出规范时,这种规范一旦与其自身利益发生冲突,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反弹力量。

如果社区不能对那些反弹力量做出必要的回应,社区中的制度根基可能就会受到挑战和动摇了。第二,社区中多元组织力量的博弈可能导致社区制度场域的碎片化。社区中的各类组织既是部分社区制度的制定者,也是社区制度的执行者,更是“制度共同体”的维系者。然而,社区中组织纷繁复杂,既包括以居委会为代表的半行政半自治组织,又包括以物业为代表的市场化组织;既包括以各类爱好者协会为代表的文化性组织,又包括以业委会为代表的监督维权组织,还有大量的因各种利益关系形成的临时性自发组织。各类组织、组织与社区居民的复杂互动常常导致大量的非理性后果。各类组织彼此争夺对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定义权和解释权,市场化规则(物业组织)、行政化规则(居委会)、自治化规则(业委会)等都是“制度共同体”性质的备选项,这些选项如果不能有效整合则很有可能导致这个“共同体”的碎片化。第三,社区场域与其他社会制度场域的互动可能对社区“制度共同体”造成冲击。现代城市中的社区绝非封闭的,它始终与外部社会保持的密切的互动。这种互动有两种形式:一是市场、政府和各类社会组织向社区传递资源、共享文化和制度规制;二是社区对外部世界的自我表达和信息反馈。在这些互动中,制度文化的互动占据着重要成分。相比较而言,社区可能更容易被外部的文化与制度规则所改变,特别是市场环境下的价值冲击和来自社区外的强制性规划都可能改变原有的“制度共同体”状态。第,社区的流动性增加了“制度共同体”的不确定性。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是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之一,但从制度建设视角来看,人口流入之于社区建设也是一种挑战。

挑战来自两个方面:其一,融入与认同。实现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是解决其社会融入的基本路径,[13]但流动人口来自于社区之外,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认同和独特的制度理解,对于新的社区场域中制度、文化与惯习,他们很难完全认同与接受,特别是对于那些临时居住的流动人口来说,很难让他们产生社会归属感。其二,接纳与支持。从社区自身的角度看,外来流动人口是否能够获得与本地居民“同等资格权”也很难说。如果社区不能从文化价值层面给予流动人口以接纳,在制度层面给予必要的资源支持,很难说服流动人口接受自己已有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由此,流动人口可能改变了社区建设的基本格局,也是对社区制度共同体的一种建构,但建构的方向和结果是不确定的。可以说,以上个方面是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也是社区建设必须面临的现实性问题。这些问题涉及社区成员、社区组织、社区外部环境和社区流动等多个方面,它们或独立,或交互对社区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广义的制度层面上产生了张力作用。当然,一个健康的“社区制度共同体”相对稳定,但不是不可调试。面对诸多变动性因素,作为社区行动者的社区组织和社区成员应该充分把握制度文化整合的内在动机机制,进行合理的制度建构,实现“制度共同体”的理性变迁。

三、“社区制度共同体”建设中的整合契机

从社会学制度主义角度看,社区建设中的一系列张力因素可能撕裂作为整体的“社区制度共同体”,但并不意味着“制度共同体”不可实现。如火如荼的社区建设运动彰显了构建和完善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整合契机,这些契机指向于个方面:外部支持、内在动力、制度现代化自觉、文化-情感认同环境。

第一,支持社区建设的外部环境形塑了“社区制度共同体”的基本条件。不可否认,中国社区建设的最初动机是解决后单位制时代的基层管理与社会认同等问题。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将社区作为它的“基层管理平台”,并希望在这个平台上使它的制度规范得到贯彻、治理组织得到发展、主流文化得到弘扬。基于此,在正式制度方面,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业主大会规程》、《物业管理条例》、《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章;在非正式制度方面,国家积极推动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和谐社区建设”等;在组织支持方面,近十几年来,国家积极促进居委会建设,不断强化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功能,给予其更多资源,试图构建新的基础权力与认同中心。这些工作均能对形成整合化的社区制度场域提供了有效的支持。

第二,城市社区中存在强烈的“制度整合”动机。如果说国家是从自身发展需要考虑建设“社区制度共同体”,那么社区居民对“制度共同体”的呼唤则基于自身权益维护和基本利益诉求。每一个社区成员都希望在社区生活中受到公正的制度对待,享受公平的社区服务,拥有平等的社区事务参与权利,能够在自身权益受到危害时得到社区的有力支持。这些诉求只有在一个公正、平等、整合的制度文化环境中才有可能实现。这种“制度整合动机”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社会保障、文化资源和其他社区服务资源供给时,只有建立合理公正的正式制度,保证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才能使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组织的信任,这种信任是得以维系社区管理的基础。其次,在社区成员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只有当社区能够通过制度手段和组织环境提供问题解决渠道,能够在以社区居民权益为根本诉求的价值氛围中妥善处理,公民的基本权利才能够得到维护。最后,在社区内部出现或冲突时,不仅需要有立足于事实本身的制度处理基础,还需要在社区的文化价值共识中寻找“交往合理性”,而这,必然需要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制度场域”中才能够实现。因此,只有当社区是一个“制度共同体”时,社区成员的权益才能够得到保障,社区的团结与和谐才能够得到保障,这类动机可以说是我们努力实现制度共同体的内在动力。

第三,社区的制度现代化自觉推动了“制度共同体”的形成。所谓“制度现代化”是指正式制度适应社会关系的变革而发生的现代化转型。[14]城市社区是中国社会转型和持续现代化发展中的产物,也必然要对现代化发展做出回应,这种回应,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正式制度建设中。总体而言,我国的城市社区都建立了以《社区居民自治章程》为总纲,包括一系列科层制式的组织制度、管理制度、服务供给制度、社区参与制度等的社区正式制度网络。这些正式制度的构建有外部力量的推动,但更是社区建设中的一种制度自觉。这些正式制度体系构成了社区制度共同体的总体框架和轮廓。

第,特定的文化—情感认同环境构成了社区整合的重要纽带。城市社区存在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中,社区本身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作为文化规范和情感价值都是制度的一部分,构成了社区整合的重要元素。刘迟(2012)描述了社区权威生成中文化价值元素的作用,并将其概括为情感、认知、习惯和方言个方面。[15](p143-153)这方面的因素代表了两类文化之于社区的整合:一种是基于传统与历史文化传承的文化整合。这主要体现在了社区所在区域的语言、生活习惯和某些固有的文化刻板印象等。这些因素为社区中的居民提供了某些共享的文化资源。一种是基于社区内部的“亚文化”整合。随着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和城市社区数量的不断扩张,不少社区中包含着多元的文化背景,这种情况下往往需要形成与社区自身的文化身份相匹配的整合机制。一般来讲,这种整合是长期情感与认知积累的结果,同时,某些社区运动也可以激发出社区内的亚文化认同,形塑社区的主体意识与文化认同感。[9]无论如何,由文化—情感认同因素构成的非正式制度环境已经成为了社区制度建设中的重要整合力量。上述个方面分别考察了来自于外部支持、内在动力、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等方面的制度整合契机。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张力”还是“整合”,都是一种趋向,两者的交互作用会对社区建设产生切实的影响。我们要进行社区建设,要构建“社区制度共同体”,应该充分发挥那些整合的力量,善于调整那些社区发展中的张力。

四、结论与反思

第8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社区 社区文化 建设

“社区”这一概念是由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对于“社区”,上世纪八十年代由马畏安先生编写的《社会学概念》中有过详尽的表述,而我国内地的社区建设则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国家民政部根据我国国情,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开始的。

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和创造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大众的热切愿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文化关注民生、文化惠及民生”这一国策得到了进一步的落实。近年来,社区文化建设已成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广大社区居民十分期盼的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十篇的“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第四十四章明确规划:“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强调指出:“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宽投资渠道。”党中央、国务院的这一系列的决定和规划,足以说明当今中国的城市亟需关注和重视社区文化建设。

一、关于社区与社区文化

“社区”,本来是社会学的概念。而社区又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社会学家认为社区含有道德上的整合与互属,感情上的联系和投入,以及亲友关系、和睦友好等意思。所以,可以这样说,社区是一定地域内的共同体。正因为有了社区这一特有的社会组织,社区建设不仅仅是独立的单项活动,而且承载着多种功能和期盼的复杂的行动体系,于是便有社区文化建设这一说。

关于社区文化,不少的社会文化专家、学者认为:社区文化是该社区居民群众精神文化活动,生活习俗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社区文化是社区居民在实践中亲身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包括社区居民的精神状态、政治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等文化形态而构成。也有学者认为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在社区这一特定的生活空间内,以提高社区成员文化修养,增进社区成员交往,增进社区成员健康,丰富社区成员文化生活,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关注社区民生的一项公益性文化活动。

社区文化实质是社区内不同单位、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民族的社会群体在不同时期所进行的文化学习、科普活动、习俗传承、职业技能培训与教帮,歌舞艺术展示,健身健康锻炼和视觉审美等文化活动事项。就目前而言,社区文化在党的十七大以来可谓是蓬勃发展,社区文化为我国城市居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和文化事业建设拓宽了新的领域、新的视野。同时也不断积累了新的经验和新的成就,大大地激发了社区文化新的活力和新的热情。此外,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下,社区文化建设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指出了新的前景。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创新的思路、探索的勇气和扎实的工作,去迎接社区文化新的挑战,以社区文化建设与繁荣的新成果来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贡献。

二、社区文化建设的目的与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一些地方和单位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文化在推动全民族文明素质提高中的作用亟待加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还不够,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引导力度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城乡、区域文化发展不平衡……”。我们国家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就说既要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求,又要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如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人民群众没有高质量、多层次、多门类的精神文化享受和参与,不仅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且还会不同程度影响小康社会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发展和繁荣社区文化就是要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实践。

第9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范文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社区文化建设,既是群众文化的基础,又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广大城镇居民的要求,是新时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载体。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区文化建设,是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基本要求。休闲时间的增加与合理利用,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如何充分合理地利用好这部分时间,是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和新课题。社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在社区内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把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变为居民自觉的行为。今天的社区不仅是市民居住、工作的地方,还是人们学习、娱乐的主要场所。紧张的工作之余,在社区内能得到休息娱乐与健康文明的享受,使居民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文化修养、道德情操得到提高,这些目标的实现都需要通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来实现。

2.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文化建设,全国各地的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过去,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基本上是把创建文明小区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所以大部分地区的创建活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在创建文明单位、共建文明楼院等活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抓好安全防范、环境卫生、园林绿化、文化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现在,创建内涵不断丰富,创建形式逐渐完善,社区文化成为社区建设的灵魂。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在服务城市建设管理、优化居民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精神品质、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维护地方团结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普遍不够。有些人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很模糊,主要存在三种错误观念:

第一,认为经济发展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道德风尚自然会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无关紧要。第二,认为社区文化建设任务繁重,产生的直接经济利益不大,搞社区文化建设又会分散精力,是一种工作上的包袱。第三,社区内城乡居民构成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对从事社区工作的同志不理解、不支持,造成部分社区工作者有委屈感和失落感,从而逐渐对社区文化工作缺乏热情,失去信心。

2.思想政治教育滞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区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程度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社区已经成为大部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和娱乐的主要场所。由于传统的工作方式和服务体系难以满足社区未成年人的多层次需要,加上一些家长一味的溺爱,忽视对孩子最基本的素质培养,导致一些社区未成年人劳动观念、责任意识淡薄,意志品质和生活能力低下,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创建经费严重缺乏。大部分社区的广场设施、文体设施、绿地公园面积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和休闲的需要,许多社区缺少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或即使有也被挪作他用。随着社区文化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这就迫切需要更多的物质投入和经费保障,而政府财力有限,导致有些社区创建工作难以积极有效地开展。此外,社区组织一般也没有经济实体,致使社区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许多制约。

三、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1.加强组织,提高认识。社区组织不同于其他行政组织,它缺少权威性和规范性。随着社会管理作用的日益突出,政府应赋予他们必要的权限和职能,使之在社区管理和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好的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做到社区文化建设的人员到位、时间到位与经费到位,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

2.积极参与,多方共建。现代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区各行各业的繁荣,社区内的一些单位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具有独特优势。社区文化建设一定要充分利用好这方面的优势,通过开展社区共建活动等方式积极整合辖区单位的文化设施资料,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最大效能,不断丰富社区居民群众的文化活动内容。

3.因地制宜,形成特色。一个社区的文化越有特色,就越能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自豪感,提高社区的知名度,形成健康向上的社区精神。社区的文化特色是社区形象和精神风貌的体现,由于各个社区的人口素质和文化传统不同,每个居民都要有自己的文化追求。因此,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各社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形成独具一格的特色社区文化。

4.丰富多彩,注重实效。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文化活动中以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家庭、文明庭院、文明楼道等为切口,培育社区文化。利用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社区健身运动会等,积极培育融“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楼群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于一体的社区文化,使广大居民在浓烈的社区文化氛围中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