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数控编程基础训练精选(九篇)

数控编程基础训练

第1篇: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关键字:数控技术 实训 实训教学 四个阶段

数控是机械加工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技术,也是培养学生主要就业岗位技能的关键课程。随着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数控技术是中职学校的必开课程,该课程在中职学校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操作实践能力,目前在中职学校里,学生学习时间较短,怎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的基础上提高操作能力,是这门课程的教学难点,为了满足社会对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满足毕业生的需要,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短而集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一般情况下,在中职学校数控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先进行1~2年的理论学习,包括《机械制图》、《车工工艺学》、《公差测量与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编程与设备》、、等十几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之后到学校实训车间操作实践,最后到企业顶岗实习。课程的实训在该课程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训教学要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的进行。为了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和完善操作技能,培养合格的毕业生,大致把中职学生的实训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普通车床实习,熟练操作车床,熟悉数控实习环境。

在中职学校,普通车床的实训高达80%以上,因为数控机床是在普通机床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先进行普通机床的实训,有利于学生较快的学习数控方面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在数控车床编程、数控车削加工工艺之前应该进行普通车床加工实训。具体实训内容包括普通车床上实习、练习刃磨车刀,熟练操作车床,从加工端面等。在教学中一般是把数控工艺最简单最常用方法和普通机床对比结合讲解,学生没有进行普车学习和实训,教学效果明显降低。只有掌握了普加基础,对机床结构、相应运动等了解和掌握之后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训能力。没有普通机床加工经验,学生进行数控机床操作的安全隐患也大幅增加。只有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实训,才能节约教师时间,为以后的数控实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计算机数控仿真软件练习,编制加工程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实训能力。

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结合机械机床厂家实际加工制造经验与职教学校教学训练一体所开发的一种机床控制模拟仿真系统软件,可以满足大批学生教学需求。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经费不足,数控加工设备价格高,实训设备不足,在第一阶段实训后可以进行数控仿真软件练习。在实习中首先让学生熟悉仿真机床的操作面板和录入面板明确每个按键的功能.建立工件坐标系的方法,利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操作,就可以做到给学生充分的实习机会,同时节省了操作的时间,缩短了实习的周期。对于机床操作的熟练程度将大大提高,而且为下一步的实际操作也做好了准备,在实训中可实现同步教学。比如对刀过程,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都难以理解,如果利用仿真软件一边演示一边教学,通过车刀和工件的运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而且还能让学生自己亲手操作来加深认识,教学内容中涉及数控编程和操作的内容,如工件坐标和机床坐标、G指令、M指令等都可以实现同步教学,使抽象内容形象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实训能力。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讲,由于学生各方面的基本素质普遍比较差,而数控专业课又要求极高的抽象性,加上教学过程的枯燥乏味,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教学效果也不理想。而数控仿真软件以其和实际机床相同的用户界面和它的可操作性,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仿真软件使用只能作为缩短实习时间、提高实习效率、降低成本的一种辅助手段,总而言之,以“技能操作为核心”的数控编程仿真教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激发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但传统实习手段,基础教学和基本功的训练、学习仍是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的基础;两者不可偏废,不能因为有新的手段方法而抛弃传统,也不能因为有好的传统不引进新的手段,两者如能完美结合,培养出的学生定是不可限量的。

第三阶段:编制程序,数控加工由易到难,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仿真软件和数控车床是同一个界面,学生短时间内通过仿真软件熟练操纵机床后,就可以进行编制程序加工工件。首先要根据工件的材质,所用刀具选择不同的切削参数。经过第一阶段的实训,这将不是难题。中职学校数控实训过程中加工的材料多种多样,主要有木材、石蜡、尼龙棒、铝材和钢材,在实训中的使用比例各不相同。有时为学生安全考虑或在培训经费较少的情况下,很多学校选择了少用或不用钢材。企业工厂加工的实际产品多为钢件,在实训中我提倡实训最好还是以钢件为主。具体安排首先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编制的程序进行图形模拟加工,在教师检查程序无误后就可以进行实际对刀加工。这样遵循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这一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四阶段:师生共同探讨。总结经验,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提高。

第2篇: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关键词:加工中心 轨迹仿真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90-02

1 引言

数控技术及装备,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尖端工业的基本技能技术和最基本的装备。随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数控加工中心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发生变化。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掌握先进制造装备的编程、轨迹仿真和加工技术原理将成为工科院校毕业生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2 数控加工中心实践教学现状

美国的高校一直以来都对实践教育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全面开展系统化的理论课程同时,倡导开放型与实践性,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国内高校也深刻地认识到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大投入购买了一些先进的加工中心设备。加工中心作为数控技术发展的终端,具备提高学生掌握更加复杂的数控加工工艺、加工能力和编程方法,进一步了解更先进的数控设备和制造技术发展趋势的优势。然而,加工中心在国内高校的实践教学中却未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主要问题在于:(1)设备昂贵,维护成本高。现行的实践教学方式需要多台加工中心设备才能达到教学效果,而目前三轴的加工中心动辄百万以上,使的大部分教学单位无力承担。(2)人均占有设备数少。虽然国内很多高校都引进了加工中心,但大多未形成设备群,单一种类至多1-2台,对于每个班级至少20人进行实践教学则无法实现。(3)操作安全性差。加工中心操作复杂程度高,学生实际操作经验不足,出现误操作的可能性大,对于人身和设备都存在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使得加工中心在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中受到限制,如何在工程训练实训中扩展加工中心的实践课程、利用现有资源突破加工中心教学课程的瓶颈,使学生了解更先进的数控设备和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更加复杂的数控加工工艺、加工能力和编程方法,成为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3 轨迹仿真在数控加工中心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加工中心实训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机械类课程学习和数控加工实训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先进加工技能、机械加工中工艺规程制定、程序编制、切削工艺性、刀具种类等综合专业知识。本文拟充分利用工程训练中心现有的4套美国HASS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和1台美国HASS三轴立式铣削加工中心(如图1所示),开展数控加工中心实践教学中手动编程、轨迹仿真、实操训练等教学模式探索。

加工中心数控实践教学以专业技术应用为主线,围绕这条主线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形成教学体系组织教学。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在密切结合专业实际需要和应用范围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实践课程体系教学主要以基本技术和工艺技能熟练为重点,培养学生对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和素质,两者有机结合,共同围绕主线展开教学。

3.1 加工中心编程基础训练

编程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加工中心实际加工模块中编程的讲解是必须的,也是首先要做的。但同时这种实训中的编程讲解又与理论课中的编程讲解不一样,实训中的编程讲解针对实际使用的设备和系统,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利用现有的4套HASS加工中心数控系统和1台立式铣削加工中心,可使5组同学每组2-3人分别在HASS数控系统边学习边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直观的验证,从而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熟悉加工中心编程特点,掌握常用的编程G代码,熟悉加工中心的工作原理。

3.2 手动编程与加工轨迹仿真实践

设置具有典型工艺特征的零件作为数控轨迹编程对象,充分利用加工中心工序集中、自动换刀功能的特点,零件应具有钻、铣等多种加工工艺特征和粗、精加工等多种工艺过程。利用现有数控系统采用手工编程方法,实现零件的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数控轨迹编程。

采用数控系统自带的轨迹仿真模块对程序进行仿真,验证数控轨迹的正确性。这样既使学生综合锻炼了机械制造的基础知识,掌握了加工中心的技术特点,同时也避免了实际加工中因程序设置不当或操作不当而带来的危险。学生可在数控系统中多次对编制的程序进行修改、仿真,最终形成可行的加工轨迹。

3.3 数控轨迹加工验证实践

在加工中心编程基础训练和加工轨迹仿真训练的基础上,对于在仿真模块修改好的典型零件加工程序,可在指导教师审核后,在实际的加工中心中以石蜡或PVC为坯料,开展典型零件的样件加工,充分体现加工中心所独有的工序集中、高效率、高精度的加工过程,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掌握机械制造技术。

在培养加工中心数控技术专业技能过程中,通过典型零件的设置,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对零件的加工进行合理的工艺编排,并通过轨迹仿真对编程进行修定,最终通过样件的加工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益。

4 结论

本文以“编程技术――加工工艺制定――轨迹仿真――样件加工验证”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优选典型的体现加工中心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的零件,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探索加工中心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先进制造技术的现状、特点,并初步掌握加工中心加工的基本技能。

(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综合性工程素质培养的工程训练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资助)

参考文献:

[1] 宋春华.数控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装备制造技术,2011(3):114-117.

第3篇: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论文关键词:数控技术 仿真软件 数控教学

论文摘要:初学者在数控实习教学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造成机床和人身伤害。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基于虚拟现实的仿真软件,是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实际的加工过程。采用数控仿真软件教学,不仅降低了运行成本,而且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在各种仿真过程中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加工生产技术。训练学生实习操作的技能技巧,有利于数控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一种模拟软件,它不可能完全代替实训。

数控技术自问世以来,给世界各国制造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现在数控技术已成为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核心,也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企业的制造能力、适应市场能力和竞争能力都是建立在数控技术之上。随着我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需要大量掌握现代化制造技术的人才,特别对一线数控技术工人的需求量非常大,这就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具有高技能的技术人才。但许多中职学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只能传授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因此,探索出一种投入小、见效快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一、数控教学中应用数控仿真软件在的优点

要学好一门技术就要经过大量的实习实践,而数控技术更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良好实习环境是数控教学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数控实习设备属于的高科技产品,价格高,一台数控车或数控铣至少在10万左右,而一台数控加工中心要30万左右,多则达数百万。一般中职学校购置数量不多的几台设备让学生实习。从数量上和成本安全性上考虑,都不大适合学生的普及性教学和实训。如果数控机床的实训完全按照实操进行,需购置大量设备来满足学生实习,这样投入大、消耗多、成本高,一般学校难以承受,而使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是解决此不足的主要途径。它既能解决实训设备不足、学生实习时间少的问题,又能解决初学者由于对数控系统及操作面板不熟悉而造成安全问题,提高学生对数控系统操作及控制面板的熟悉度,让学生大胆地通过仿真对所编程序进行验证,使实习的安排达到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编程能力,使数控技术的教学投入少、见效快,是一种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功能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

二、在数控教学中的应用数控加工仿真软件方法

在学习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前,一般是学生完成了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如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实训教学(如钳工,普通车工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仿真教学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训练学生实习操作的技能技巧。怎样运用好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使其发挥最好效果,具体应做如下几点:

1.在数控教学初期

在教学初期,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学习数控编程的理论知识(如指令格式、编程方法等问题),一般安排15课时左右。但同时在教学中应穿插数控仿真系统的学习,仿真系统主要解决软件的安装及基本的使用问题。可先用多媒体将数控仿真软件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使学生对仿真软件的使用有全面的了解,然后让学生上机练习仿真软件的使用。

2.教学中期

经过初期的系统学习后,学生基本掌握了数控机床面板及数控仿真系统的操作方法,数控教学应将理论与仿真有机结合起来,理论教学以编程方法和工艺为主,而仿真训练主要进行程序的输入、校验等练习,同时让学生了解不同数控系统(如法那克、西门子、广数、华中等)的操作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教学后期

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只是一种模拟教学软件,是对加工过程的模拟,并非真实的加工过程,它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学,尤其是数控加工实训。在数控教学中,往往由于过分依赖仿真系统,而忽视了机床加工练习。因为仿真系统与实际机床有着本质的区别,仿真系统无法替代学生在机床上加工时的真实感受,特别在切削用量的选择方面。因此,教学后期要合理安排时间,将仿真训练与实际数控机床操作训练有机结合,尽量让学生在机床上进行零件的加工训练,而仿真系统此时只是对程序验证的工具,学生可先在仿真系统上将零件模拟加工出来,然后再上机床实际加工,这样可以保证程序的正确性,减少在加工的过程中因程序问题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总之,把数控仿真软件用于数控教学中,将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但同时要正确处理仿真与实际操作的关系,不能用仿真软件完全代替数控实习,应合理安排仿真与实际操作的时间。教育是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备,以最少的成本,培养具有现代化数控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的新型机电一体化人才,是我们职业教育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劳动部职业技能开发司.数控车床生产实践.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1997

3.劳动和保障部教材办公室.数控加工工艺学.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000

第4篇: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 创业教育 创业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对于职校学生来说通过数控实训,可以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促进他们的发展。使数控实训融知识、能力、素质教育于一体,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下面谈我在数控实训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一、采用项目式教学,培育创新加工技术数控实训实操教学中,如果只是按照教材的安排,进行指令的学习及操作练习,则学生很难会应用,更谈不上创新了。实际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采用项目式教学,把一个相对独立的典型零件加工任务交予学生,让他们读图、选材、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编程与加工,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如在学习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循环加工等的指令时,我都会采用相应的项目,让学生进行实操加工训练,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使所有学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加工过程的重点难点,在学习中对比,在探索中发现,在实践中培育创新思维。

二、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创新编程在数控编程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编程知识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景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情景之中,使学生在情境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如轴类零件加工编程教学中,可以展示一些知名企业生产的轴,或生活中常见的轴类零件,如自行车、摩托车、电风扇的转轴等,让学生以这此例子进行模拟编程加工生产;又如,可以列举与本校合作的企业情况,如与我校合作的徐州某加工企业,专门生产压缩机曲轴及轴承,在编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按厂方提供的图纸,进行编程加工生产。通过生活事例、与实际生产相结合的应用等方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既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又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对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入创新的思维境界。

三、在校园网络环境中进行数控实训数控机床是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加工的机床,并且一台机床配置一台计算机。职业学校学生在进行过基础工种的实训之后,掌握了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为进行数控实训打下了扎实的基础。首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在计算机上进行设计、绘图、安排加工工艺和模拟加工,然后练习编程,基本掌握这两个环节之后,教师可给出某一产品的特点和功能,让学生自行创新设计,包括产品的外形、加工工艺等,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编程工作,编好的程序再通过局域网传输到数控机床外接的计算机上,再由这台计算机传输到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直到零件完成。整个实训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局域网的有关知识,又通过创新设计和制作更加系统地了解了一个零件的完整加工过程,既增加了数控加工的概念,也增加了计算机应用于实际生产的感性认识,提高了他们现代工程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加强学生创新意识要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教师应充分利用教学时机,挖掘创新的元素,训练职校生的创新思维,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同样存在着能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元素,应该把他们挖掘出来,不失时机的加强学生创新意识。

1、利用编程的灵活性,培养发散思维数控实训操作中,编程的方式方法有多种,可根据实际进行编程,如简单的一个轴类零件项目的编程加工,编程时可以一刀一刀切削,也可以利用循环切削,也可以采用复合循环切削,另外,还可以进行慢速及快速切削,编程灵活多样,在实训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及要求,引导学生对应进行编程加工。利用编程的灵活性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好方法,通过不同的程序,引导学生就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要求、不同的生产条件分析思考加工的情况。实训教学中注重发散思维的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数控编程中各种指令的运用,使编程思路开阔,而且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勇于探索新方法、新理论的创新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通过程序分析比较,培养收敛思维

学生在数控实训学习中,一些综合式的零件加工训练,如带螺纹的轴类零件加工、带圆弧过渡的轴类零件加工、外圆与内孔的加工、配合件的加工等,往往因各人加工的习惯、对编程指令的理解及运用会不同,因此,编写的程序也会有所不同,这时,教师应对这些程序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加工过程中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思考存在的问题与优缺点,最后,让学生在各种编程加工中总结出最佳的加工工序与程式,培养学生的收敛思维。

3、进行竞赛活动,推动灵感思维在数控实训教学中,如果只按照教材的安排去进行,学生学习动力会慢慢降低,创新意识不够,为了推动学生的灵感,教学中时常组织学生进行数控创新竞赛活动,让学生自行设计、自行编程、自行选材、自行加工的创作竞赛,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更多的表现机会,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又能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有助于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增强探索技术创新的思考,推动灵感思维。

数控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企业加工生产方式的转变,这对一线的生产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中职学校正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在数控实训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加工生产要求、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伟.枯燥的数控实训也能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J].职业技术, 2012(11).

第5篇: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内容摘要:目前能够用于中专教育的数控实作教材有很多,要选择一种适合我们自己学生情况的教材却实在不容易。基于目前我们面临的中专学生,初中的理论基础相当差,学习习惯也不好,同时理解能力极弱。要让这样的学生能够掌握数控车床这样在理论和实践上要求都比较高的技术,就必需要有一个比较浅的入口,同时又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让学生全面掌握数控技术最基本及主要的内容,然后针对少数优生再强化训练,达到较高的要求。

关键字:数控车床; 教材; 思考

要让学生能够掌握数控车床这样在理论和实践上要求都比较高的技术,必需从最浅的东西出发,也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逐步让学生全面掌握数控技术最基本及主要的内容,然后针对少数优生再强化训练,达到较高的教学要求,经过一定的教学实践及自己的实作经验,在对编制适合我们学生具体情况的教材方面,在此提出一些不太成熟的看法,进而进行研讨。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教材的编写要从以下两个大的阶段及八个模块入手:

一、 数车基础操作训练阶段:(含五个模块)

1、能够掌握数控基础理论模块:

1.1、数控基础理论部分:在编制教材时,这是数控操作很重要的一个理论基础模块。

1.2、这个模块的教学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基础理论,为实作打下足够的理论基础。

1.3、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

数控机床的产生、发展、组成、分类、特点、数控机床的坐标系。工序的划分及必备的工艺基础知识,包括切削用量及工装设备的选择的基础知识。 论文网在线

安排教学时数:20学时。

通过这个模块,学生要有对数控车床的最基本的认识,对数控编程要有最一个感性的理解。

2. 能够掌握数控操作入门模块:

2.1、数控操作入门,让学生熟悉数控机床的各种运动状态,掌握坐标系在实作时的实质含意。要求学生不是要学得快,而是要学得好。进而让教学的内容更丰富,一方面手动操作数控机床,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结构及运动状态,坐标方向,并能用手动的方式加工简单零件;另一方面定义工件坐标系,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建立工作坐标系,并能自动加工简单零件,要求手动切断。

2.2 、教学课时:20学时(包括相关的理论课时)。

相关的理论教学是要学生在实际的操作和现场充分认识数控车床的结构及运动状况,为其自动操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专门针对现在的学生空间理解能力弱而设定的一个模块。

3. 掌握单把刀具自动加工模块:这是数控操作基础的升华过渡模块

3.1、单把刀具自动加工模块让学生能够完全独立地建立工作工件系并自动加工一些简单的零件,并能够掌握怎样在加工中保证加工精度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磨外圆刀。

3.2、单把刀具自动加工模块教学内容:

3.2.1、阶梯小轴的加工。要求能独立编制简单零件的自动加工程序并完成自动加工过程。用手动的方式切断。并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加工阶段的划分原则及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以达到要求的加工精度。

3.2.2、实训课题二:锥度的加工。

3.2.3、实训课题三:圆弧面加工。

3.2.4、实训课题四:圆角及倒角的加工。

3.3、教学课时:40学时(包括相关的理论课时)。

原本在数控加工中是不能截然的将单把刀和多把刀的自动加工分开,但是由于我们是针对特殊的群体,基础特别薄弱的学生,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设定这个模块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数控程序的编定方法及自动加工过程中一些技巧。而且通过实践教学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自动加工程序及工件坐标系的确定,起到了很好的过渡作用。

4. 多把刀具自动加工模块:这是数控操作的深化模块

4.1 、多把刀具自动加工模块,让学生能够编制较为复杂零件的数控程序并能使用多把刀具自动加工一些较为复杂的零件,并能进一步掌握怎样在数控加工中保证加工精度的方法。

4.2 、这个模块的的教学内容:

4.2.1、实训课题一:对刀的操作(对切断刀)。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对刀,保证两把刀具的坐标同一性,并用两把刀具自动加工简单外圆,不要求切断。

4.2.2、实训课题二:切槽及切断加工。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编制切槽及切断程序。并自动加工零件,要求自动切断。

4.2.3、实训课题三:切宽槽加工。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编制切宽槽程序,并自动加工及切断零件。

4.2.4、实训课题四:螺纹加工。要求学生能够对螺纹刀具,保证多把刀具的坐标同一性。能够编制简单螺纹零件的程序并自动加工及切断。

4.2.5:内凹圆弧的加工。要求学生掌握内凹圆弧的编程方法,并自动加工内凹圆弧。

4.3 、教学课时:40学时(包括相关的理论课时)。

在学生掌握了最基本的数控编程及操作技术的前提下,更进一步深化所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对前一个模块的知识理解更深刻,更具体,起到了很好的知识扩展和延伸作用。

5. 外轮廓综合零件加工:这个模块为综合训练模块

5.1、外轮廓综合零件加工,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编制复杂零件的程序,并自动加工、切断并保证加工质量,熟练掌握多把刀具的对刀操作。

5. 2、这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5. 2.1、实训课题一:综合零件一加工。要求独立编制复杂零件的程序及自动加工及自动切断,保证加工质量,熟练对刀。

5. 2.2、实训课题二:综合零件二加工。要求同上。

5. 2.3、实训课题三:综合零件三加工。要求同上。

5. 2.4、实训课题四:综合零件四加工。要求同上。

5. 3、教学课时:40学时(包括相关的理论课时)。

在这个阶段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链,并在操作上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还可以在这个阶段划分出学生接受知识的层次,以备下一步因材施教。

二.强化训练阶段:(含三个模块)

6. 异型表面的加工:这个模块为强化模块(针对优生使用)

6.1、这个模块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编制较特殊地一些零件表面的自动加工程序,并能自行选择刀具,初步掌握刀具的一些特殊要求。

6.2、这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实训课题一:较深内凹表面的加工。要求学生掌握异型表面对刀具的特殊要求,并能编制简单异型表面的程序且自动加工。

实训课题二:手柄的加工。能编制较复杂异型零件的加工,满足复杂异型表面对刀具的特殊要求。

实训课题三:葫芦的加工。

7. 内孔表面加工:这个模块为强化模块(针对优生使用)

7.1、这个模块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对内孔表面的数控编程及自动加工方法。

7.2、这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实训课题一:光孔的加工。要求学生能够独立编制光孔加工程序并完成自动加工,保证加工质量。

实训课题二:圆弧内孔的加工。

实训课题三:螺纹内孔的加工。 论文网在线

8. 配合零件的加工:这个模块为竞赛模块(针对竞赛学生使用)

8.1、这个模块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加工较复杂的配合零件,并达到相关的配合要求,同时要能独立制作一些必需的专用夹具,刃磨刀具等工装设备。

8.2、这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第6篇: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目前,数控技术作为先进的制造技术,已经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同时,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媒体不断呼吁“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数控技工”。2003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列为四类紧缺专业之一,要求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教学,努力造就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而面向21世纪中职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方案的研究于2000年10月通过专家的评审,此教学改革方案代表了当今社会需求和教育的改革方向。数控教学就是培养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要求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呢?下面就从三方面具体分析:

一、确定专业教学的基本知识架构

多数中职数控专业是从传统的机械专业中发展而来,其基本的知识架构还留有过去学科系统化的影子,近年在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技能为核心”的指导下,各校均在积极探索专业教学改革之路,课程体系也正逐步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但对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知识架构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我们说一个良好的数控技工必备的知识结构:①机械识图和公差;②AutoCAD绘图技能;③切削原理、刀具和材料;④数控加工工艺;⑤数控手工编程;⑥数控车床,铣床操作等等。 上述知识点构建了数控车、铣工的一个基本知识体系。我校的数控专业的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接受能力欠缺。首先应该花力气让他们学好机械制图,要打好机械制图的基本功。在制图这块,我们停留在手工绘图的基本训练上。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日益发展,制图早已实现计算机辅助绘图,但我们的学生根本不知道AutoCAD绘图。建议开创AutoCAD教学或培训,增加机加工、加工工艺、数控手工编程的课时,夯实学生基础。

中职数控专业教学改革一直探求课程设置的主体框架。围绕这个基本框架,有条件时,我校可以增设一些如:机床夹具、机床电气控制、液压传动、专业英语等,进一步提升职业能力的课程,甚至可以开展模块化教学,比如数控编程工艺与操作一个模块、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作为一个模块等等。在教学组织中对这个基本知识框架把握得越符合生产实际,我们的教学才能越接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强调教学实施中实践技能的培训

我校安排了技能培训,但教学中把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的简单操作上,数控编程的教学能加工出零件的几何形状,但对零件的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几乎不做要求。这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掌握好它确实是教学质量的飞跃。而要培养更高的学生,我们是做得不够的。因为它不能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教学严重脱离了生产实际。 所以还要增加学生联系各专业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如数控加工工艺、数控车床的熟练操作及各种工量具的使用等相关的实践技能训练。实际上只有按照图纸给出的尺寸公差及粗糙度等级确定了加工工艺后,才能编出合理的程序,进而加工出合格的产品。学生的实际加工生产技能在经过一系列实践技能培训后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故在教学中一方面应切实加强实践性技能的实训指导,另一方面严格按照生产图纸的要求进行加工和检测,以训练学生独立加工出合格产品为实训目标,才有可能彻底扭转教学严重脱离生产实际的局面。

三、突显实操环节

在课堂上讲的理论,如加工路线、切削用量、刀具选择等相关工艺知识等,学生还能接受,编出工艺合理程序,而学生实操机会少,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相当多的学生表示难于理解,以至于无法编出工艺合理的程序。故教学应增大实操教学的力度,增加学生独立操作机床的训练,不能只给学生作“演示实验”。 实操教学不单指数控机床,也包括普通机床的实操。例如,孔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其加工工艺和普通车床的加工工艺基本是一样的:打中心孔钻孔扩孔粗镗精镗,只不过在数控机床上,粗精镗是通过编制程序自动加工的,而非手工操作加工。我校配备有实习工厂,可以拟订开放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训练。显然,一个在普通车床上熟练加工过这类零件的学生,学习应用数控机床加工时,无论是从工艺还是从编程上都会是轻而易举的。在教学中不仅数控机床实操环节,普通机床的实操也不能少,还应该尽一切可能加强,否则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将是一句空话。

第7篇: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关键词:中专 数控 实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065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的新时期。同时,劳动力市场上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等政府部门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1]它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实践应用能力的数控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中专学校抓住市场需求纷纷开设了数控专业,但人才培养现状不尽如人意,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实习教学效率低下,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对中专数控实习教学展开教学研究,培养出既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同时具有较强实际应用能力的数控人才,使培养出的人才能够很好的满足未来岗位需求。

1 运用现有实习资源夯实基本功

中专学校在长期发展中配备了一定数量的设备资源,我们要充分运用现有的钻床、车床、铣床等设备资源,以及学校拥有的一大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质实习指导教师资源,开展富有实效的实习教学。实习训练指导教师要制定明确的实习教学计划与实习目标,认真备好实习教学,确保实习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有效突破;在实习过程中,要着重对学生进行数控操作基本技能与技巧训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校内实习,帮助学生熟悉数控专业相关的工艺操作流程,熟悉装配、技术参数等,夯实学生基本功。

2 运用现代技术助力实习教学

部分中专学校由于实习设备资源欠缺,难以开展有效的实习教学;加之数控机床操作界面较为复杂,而且容易产生连锁反应,如果对操作界面不熟悉,细节上的疏忽可能导致后续操作难以进行,所以学生参与实习时思想负担较重,实习操作放不开等。上述情况影响了正常的实习教学。数控仿真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而数控仿真软件的应用可以弥补学校实训教学中经济不力的现状。这样可使数控专业的实训达到既经济又科学并且见效快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同于传统的机械制造专业的培养方式,又和常规的机电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有所区别。”[2]它打破了传统数控教学方式。在运用仿真技术辅助教学时,我们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2.1 仿真系统与实际操作有机融合

在长期的实习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问题影响了运用仿真技术辅助教学的效率:部分学生过分依赖仿真系统、错误的认为仿真系统是零差别的实际操作等。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要改变传统实习教学方法,在运用仿真系统进行仿真实习训练时,首先要组织学生观摩机床,熟悉机床操作界面与实际操作流程,并且与仿真实习训练系统进行比对,熟知实际操作与仿真实习操作的异同。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操作训练,要提醒学生尽量少采用或不采用快捷操作,尽可能的按机床操作实习。

2.2 突出仿真训练的重难点

运用仿真系统辅助实习教学要注意突出训练重难点。我们要认识到仿真系统运用主要着力于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操作界面,提升界面操作与切换的熟练程度,检查指令编程正确与否,熟练程序编辑、对刀操作等程序。只有突出实习重点与难点才能有效提升实习效率。

2.3 仿真系统应用

对于运用仿真系统辅助教学,可以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手工编程,手工编程是数控自动化的基础,在仿真系统中进行手工编程能够有效解决实习教学中的很多问题,借助NC代码很多问题得到迎刃而解,NC程序可以将结果直观的仿真出来;零件加工工艺,学生可以借助仿真系统建模功能生成三维零件,再综合其他相关知识,选择恰当的工艺等,在此过程中多种课程得到有机综合,单调、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起来,有效提升了数控教学效果;轨迹仿真,它为全体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且省时、省料。当然,仿真系统还有很多可运用的层面,需要我们不断探究。

3 构建“四步”实习教学模式促实效

实习教学要富有实效,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探求实习教学模式,在实践中,我尝试运用“四步”模式来提升教学实效。

3.1 加工演示

在实习初期,由于学生对于加工流程不熟悉,不能直接进入实践操作,我们要先进行演示。用数控机床来演示产品加工的全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既帮助学生了解流程,同时也激发学生实习的兴趣;

3.2 知识讲授

要进行熟练的操作还需要帮助学生熟练的把握相关知识,如机床机构、运行原理、特点性能等。在知识讲解时,我们可以将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进行比较;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查阅资料,了解实习机床系统的相关知识、相关软件等。

3.3 编程设计

编程设计大多是较为简单的轮廓图形,结构不复杂,工艺简单,计算数据不多,所以比较容易完成。

3.4 现场操作

在学生编程基础上,我们再对数控机床操作界面进行介绍,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熟悉程序,再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 处理好“实习”与“实验、实训”关系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对三者的区别较为模糊。实习、实验、实训都是数控实践教学的形式,但训练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实验侧重于感性认识,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与归纳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实训侧重于动手操作,通过提供真实环境、创设仿真环境等加强对学生的训练来提升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技术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实习是一种实际演练,旨在帮助学生养成独立的工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与处理好实习与实验、实训三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出现重实训,轻实习与实验的现象。

总之,要改变当前中专学校数控实习教学低效现状,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探索实习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等,切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社会对数控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欧,黄素品.中职数控教学改革的思路[J].机械职业教育,2008,(1):89.

第8篇: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关键词 工程训练;教学体系;训练模块;工程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0-0032-03

工程训练是高校理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素质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许多高校不仅设置了工程训练课程,而且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建设高质量工程训练中心,开展工程训练模式研究。浙江工商大学十分重视理工科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从2007级开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等专业在已有《金工实习》课程的基础上,增设1学分《工程训练》课程(必修)。工程训练是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素质为目标、以适应现代社会工程技术发展需求而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既无成熟经验可借鉴,也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创新。

一、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原则

(一)适应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要求

每个专业都有培养计划,不同专业培养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必须区分理工科专业类型,构建与此相适应的工程训练体系。

按专业特点,理工科专业类型可以划分为机械类、电气类和非机非电应用型工程类。其中,机械类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作,其工程训练课程是以数控加工训练为主体[1];电气类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各种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工作,其工程训练课程主要内容是电工电气实训[2],安排电子、电工、过程控制、机电一体化等实训项目。目前一些高校的工程训练体系还不尽合理,偏向性明显,导致机械类专业学生没有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应用技能,电气类专业学生不懂得机械设备方面知识。这会造成学生部分能力缺失,限制学生今后发展。

非机非电应用型工程类专业较多,如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毕业生虽然不在机电设备设计和制造岗位就业,但他们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机电、自动化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机电基础知识和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技能,以胜任技术开发、应用研究、测试分析等工作。因此,该类专业的工程训练,应安排机电、自动化等方面的技能训练。目前部分高校走折中路线,按机械、电气等模块[3][4] 构建课程体系。

(二)满足学生各阶段能力培养需求

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工程实践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应贯穿始终,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安排相应的训练内容,使其获得不同层次的工程能力。工程训练可以分为工程基础训练与工程专业训练两个阶段。低年级阶段适合安排工程基础训练,尽管他们不熟悉或不具备专业知识与技能,但通过公共基础或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可获得一些工程基本知识,如果再安排相应的基本技能训练,既能巩固所学知识,深化工程观念,又可以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储备工程知识和技能,有利于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所以应单独设课进行全方位训练。高年级阶段可以安排工程专业训练,通过专业课程、专业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环节使学生获得综合锻炼,一般不需要单独开设实训课程,部分训练内容可安排课余时间、节假日进行。

(三)突出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构建工程训练体系时,训练项目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其能多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尽量安排一些能明显提高学生工程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项目;在训练项目实施上,应精心制定训练项目教学大纲和具体实施计划,探索如何改进项目以增加能力培养的机会,最大限度发挥训练项目的作用。

(四)贯穿工程创新理念

工科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观念、创新兴趣、创新毅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创新洞察能力,但他们大都具有创新潜能,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其创新能力就可以大幅度提高。工程训练课程应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主渠道。为此,要将工程创新理念贯穿于工程训练体系中,在设计训练项目时,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一些创意性、设计性、综合性训练。

二、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为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机械类专业的工程训练体系应以先进机械加工训练为主体,适当增加一些电气、自动化方面的工程训练;电气类专业的工程训练体系,除电气类训练外,增加机械加工方面的训练。

非机非电应用型工程类专业可以构建以机械、电气、自动化训练为主体、多个训练模块集成的工程训练体系,包括传统机械加工训练、先进机械加工训练、手工制作拆装训练、电气与自动化训练、工程仿真模拟训练、工程创新设计训练、工程创新综合训练和工程专业训练等,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模块的增删调整。

传统机械加工训练模块。教学要求:了解传统机械加工手段,完成规定零件加工。可在金工实习课程中完成。教学内容:现场训练(钳工训练、车工训练、刨工训练、焊接训练)、观摩训练(铣磨训练、铸锻训练)。

先进机械加工训练模块。教学要求:了解先进加工理念,熟悉数控加工编程指令,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教学内容:数控车削加工训练、数控铣削加工训练、其他先进加工训练。

手工制作拆装训练模块。教学要求:熟悉手工制作、手工拆装过程,掌握工具、设备的使用,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教学内容:利用简单设备与工具进行制作、拆装模型、认识结构等训练。

电气与自动化训练模块。教学要求:掌握用电基本常识、电工电子基本操作和自动化装置基本使用方法。教学内容:安排电路安装、连接、焊接训练、自动控制、光机电一体化训练。

工程仿真模拟训练模块。教学要求:掌握仿真软件的使用。教学内容:通过电脑仿真软件进行工程实验、设计与制造。

工程创新设计训练模块。教学要求:了解工程创新设计方法,熟悉食品工厂、化工厂的工程设计过程。教学内容:安排创新设计类训练项目。

工程创新综合训练模块。教学要求:通过训练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教学内容:安排创意性、创新性、综合性训练项目。

工程专业训练。教学要求: 通过训练培养工程专业能力与素质。安排在高年级进行。教学内容:安排专业实验、专业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研锻炼等教学环节。

三、工程训练课程教学体系的实施

(一)积极开发工程训练项目

优质训练项目的开发是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的基础。根据训练模块集成的要求,开发数控车削加工操作、数控铣加工操作、飞机模型制作、空竹制作、工业管道设备拆装、电工基本技能综合、电子基本技能综合、光机电一体化生产线调试、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仿真、板式塔设计仿真、吸收仿真实验、流体仿真实验、数控车削加工仿真、数控铣削加工仿真、工程创新设计、机械运动创新设计与机构拼装、创意性手工小制作、换热器模拟创新等训练项目。

在训练项目的具体设计上,除了让学生得到较多的实践机会外,还强调创新性和综合性,将工程创新理念灌输给学生,在训练中要求学生有所创新。比如,数控铣加工操作训练,要求学生除完成教师指定零件加工外,还要自行设计一个创意零件,绘制CAD加工图,编制数控加工程序,最后完成创意件的数控加工。再如机械运动创新设计与机构拼装训练,学生除要完成给定机构的拼装外,还要根据机构组成原理,自行创新设计传动机构,完成机构拼装,实现预期的机构运动。

(二)精心编制工程训练教学文件

规范完善的教学文件是进行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的依据。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先后编制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大纲、各训练模块教学大纲、各工程训练项目训练指导书和详细授课计划,建设工程训练选课与管理的网站。

(三)改善工程训练教学条件

完备的工程训练硬件设施是进行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的保证。为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多渠道争取建设资金,购置训练设备。

参考文献:

[1]张金玲.以工程素质为导向的工程训练体系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2):197-199.

[2]李晓宁,骆德渊,黄洪钟,等.电子类高校大学生工程训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278-280.

[3]郭健禹,陈晓梅.模块化创新型工程训练体系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3):36-38.

[4]吴文江,高占凤,张建超,等.工程训练中心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11):127-129.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System for Engineering Training Course in Higher Polytechnic College

HE Yang-chun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Engineering, Zhejiang Business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5, China)

第9篇:数控编程基础训练范文

【关键词】数控专业 理实一体化 教学方法 改革

【中图分类号】TG65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23-01

近几年,随着高校本科的扩招,高职学校的招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生源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下滑。目前高职学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理论学习能力和动脑能力都普遍偏弱,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目标不明确。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我们还继续沿用传统的理论和实习教学各自独立进行的方法,不可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成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即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法,它突破了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状况,通过一体化教学,老师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教授知识的老师,更成为工厂中传授技艺的师父。一体化教学要求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车间,老师现场指导学生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避免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能让基础文化偏弱的中职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正在不断探索和实践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一、明确培养目标,建设理实一体化的实训环境

我校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以培养适应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数控加工工艺及程序编制、数控机床调试及维修、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等领域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的需要,参照企业运作模式和中职学校数控实训基地建设的参考标准,我们制定了较为现代化的符合企业要求的设备配置方案、服务培养目标。目前,我校已建成功能较完备的数控实训基地,基地占地近2000平方米,包括金属切削实训车间、钳工实训车间和焊工实训车间三大部分,实训设备价值近400万元。其中:①金属切削实训车间包括数控机床区和普通机床区。数控机床区有数控加工中心、各种CNC系统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以及软硬件配套完整的数控仿真实训机房一间;普通机床区有普通车床、万能铣床、摇臂钻床、刨床、弓锯床、砂轮机,该车间能充分满足学生对普通机床和数控机床实践技能训练的需要。②钳工实训车间有钳工工位60个,相应配套的各种工量具,提供学生钳工操作技能的训练。③焊工实训车间有电弧焊机、氩弧焊机、C02气体保护焊机以及切割设备,提供学生电气焊实训。该基地于2009年被评为省级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如此综合性的实训基地为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充分进行职业技能训练,从而在他们步入就业岗位时能够从容应对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

二、课程模块化,设置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职业学校围绕培养目标所设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的总和,它集中体现了专业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要求,我们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将教学计划按三年制“2+1”模式制定,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按各模块包含的基本技能,划分为三大模块:金工实训模块、模拟实训模块和数控操作实训模块。具体内容包括:

1.金工实训模块。包括普通钳工、普通车工、电气焊实训模块,金工实训模块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以车工为重点,钳工和电气焊相结合。

2.模拟实训模块。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数车、铣、加工中心的基本编程和操作,初步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主要是利用斯沃数控仿真软件学习数控车、铣、加工中心编程基础、数控基本操作过程、模拟加工等。

3.数控操作实训模块。该模块是所有实训模块的重点,是学生磨练技能水平的重要阶段。主要包括:操作界面及程序编制,根据零件图进行程序编制、输入调试、零件装夹、刀具选择及装夹、工作坐标系的建立、平面轮廓加工、孔加工、型腔件的加工、配合件的加工与计算机自动编程、简单曲面加工等。

三、以任务为驱动,编写理实一体化的配套教材

理实一体化的教材必须将各个知识点分解成实践训练任务,有计划地开展技能训练。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师在借鉴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我校专业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从企业用人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降低专业理论的重心,突出与实践技能相关的必备专业知识,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创新,编写出了一套以项目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校本教材。校本教材充分体现了“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思想,学生将来做什么、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在平时教学实训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问题,教师再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现场操作来加以辅导,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四、教师“双师化”,培养理实一体化的师资队伍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实施的关键,是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要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我们的专业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学校为了培养一支优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制定了系统的教师培养计划,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国家PTC计划培训、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技能竞赛教师培训等。此外,学校还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和锻炼,每两年期内每人至少到企业实践2个月。这样我们的教师不但可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还可以在企业的帮助下锻炼技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在建设师资队伍过程中,学校还采取“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引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特殊技能人才到学校做实训指导教师,协助学校实现专业教学的理实一体化改革。他们到学校任教,把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和新技术带入学校,传授给学生,也与本校教师形成互补、相互促进。

五、结语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为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诸多的好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在我校也已经被广为接受,但具体实施起来在一些方面还不是很到位,比如模块化的课程在真实性、完整性和趣味性上还存在许多不足,教师的教学理念、技能水平、教学方法和对企业生产的认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等。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为培养企业适用人才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