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计算机硬件原理精选(九篇)

计算机硬件原理

第1篇: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硬件教学 系统性 实践性

一、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硬件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职学校计算机原理与数字电路课程作为计算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从当前的教学课程设置来看,对于这个部分的关注度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硬件相关课程是难点,其大概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点。

1.计算机硬件的技术和设备水平发展异常迅速,导致当前的课程和教材及实验设施都无法跟上其速度。处理器的技术、存贮的技术及网络的发展都是迅速而日新月异的。因而这种快速的发展便造成了期间的关联程度降低。

2.计算机的体系结构体现强系统性,但是相关教学活动却没有与之对应,缺乏足够的实践性和操作性。目前,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硬件课程大多是以课程大纲要求为标准,而不是以计算机的整个体系结构为主线,因而这种现象亟待改革。

3.计算机科学的教育所针对的对象是需要具备软件和硬件的设计能力的学生,对于软件的掌握,是较容易实现的,但是对于硬件的掌握则是较难的,因而在教学中这个部分的效果很差。并且当前的实验设备大多是由实验箱组成,无法体现出硬件的设计思想。因而对于计算机硬件的充分学习,对于其原理进行掌握,并且结合计算机的硬件技术的发展,学习计算机技术的系统性和实践性,是我们需要着重突破的问题。

二、计算机硬件教学的系统性与实践性

1.推动科学的教材体系建设。当前情况来看,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硬件课程面临两个问题。一方面是教材的内容划分混乱,内容严重重复,形成学生重叠学习的情况,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于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的内容几乎频繁出现。另一方面,教材的内容的逻辑性的依据在于依照计算机科学的逻辑来发展,但是没有依照计算机的硬件技术的系统性。应当依据发展的观点分析整个计算机的硬件体系。在计算机的技术发展的阶段里,其计算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是变化较小的,但是其硬件设置的性能有巨大变化。一方面是电子元件性能的发展,所谓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就是依照电子元件的发展阶段来区分的。另一方面的性能就在于,流水线及各种处理系统的不断完善和完备。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技术中不变性,所以其变化性比较微小。

从前文的分析可以知道,有必要按照这个逻辑重新进行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的设置,将课程的开展分为三个层次,前两个层次以基本原理的教学为主,到第三个层次则体现对计算机计算的发展。具体操作来看,可以这样理解:(1)数字逻辑,对于数字逻辑的理解,应当更加突出对于电路设计逻辑的讲解而不是当前的重点关注器件的理解。除了之前的教学内容里有关数字电路的内容之外,还应当增加对于EDA的理解。(2)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语言的理解。基本原理的内容本身是作为一个先导性的内容,因而其内容的设置以语言的需要为依据,不要过于冗杂,否则便会丧失其简洁性。(3)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运作原理。计算机的硬件管理课程主要包括对于计算机的组成部分,比如各个硬件设施的原理,更要突出强调系统的设计。(4)微机的接口和外设,从应用层面,可以给予扩展,并在安排教学计划的时候,可以预留相关的课时。(5)高性能的计算机系统结构。这个部分与计算机的组成与设计是一脉相承的,主要在于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在性能上的提升,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前沿紧密相关,因而要体现在课程教学上。

2.注重课程的内容设计,追求连续性。对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进行设计,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中职学校较注重对软件的设计能力的培养,在学校的课程当中较多涉及此部分内容。但是对于硬件部分的教学却显得较为稀少,因而在课程设计部分的改进路径在于,加强对硬件教学的发挥,使得学生真正理解计算机的结构的系统性,并保证相关的设计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较多地针对能力的培养,教导学生对于关键因素的关注,比如时序、频率、干扰等。

根据传统的数字电路一般都是根据集成电路进行装联的,但是根据布线和连线等问题的影响,对于其效果也是千差万别。但是不断发展的EDA实际上解决了上述问题。因而在课程的设计上要适当地加入EDA的内容,特别是ISP的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另外,还要传授学生明白软件编程与硬件编程之间的相通之处。所以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对于单一的软件或者硬件的知识的传授,还要包括软件和硬件互相转化的机制。很多硬件的功能可以通过软件的发展给予替代。因而对于指令和语言及相关的传输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其重要。良好的系统不仅会使得设计的效率大幅度提高,更会使得整个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及辅助系统体现更多的系统性。高度的系统性和实践性正是高性能计算机的固定追求。合理的课程和教学会大大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根据计算机硬件的系统性构建硬件实验室

出于对于计算机硬件的实践性的追求,硬件实验室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计算机硬件教学的实践性和系统性的要求。对于计算机硬件实验室的建设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在于对于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基本原理的不变形,其系统性及技术的渐变发展特性这些因素,与此同时,要兼顾相关的软件程序的配套性。实验室从核心到,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要同时构建,并且辅助以配套的指令程序系统、微程序及驱动程序的设计。具体而言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运算器、微程序控制器、寄存器及指令系统的设计等构造CPU。(2)存储器和相应的数据、地址及控制总线的设计等构造存储系统。(3)外设、接口、中断、DMA及相应的接口驱动程序的设计等构造I/O系统。上述部分是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后面部分是从指令系统和体系结构等方面提高计算机的整体性,为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留下扩展的空间。在实验室,学生一方面要完成硬件课程所要求的验证性实验及设计性的课题,另一方面要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硬件的系统性及性能提升的方法,理解计算机系统的进化史。

四、结语

所谓计算机硬件结构的系统性在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对于计算机的硬件教学来讲,要调整思想,坚持对系统性和实践性的追求,不但要使得学生掌握好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而且要学会计算机的设计理念。要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研究方法,启发创造性思维并产生良好产品。

参考文献:

[1]谢安裕.计算机硬件教学实践性与系统性结合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

第2篇: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计算机硬件;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

在当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学习不感兴趣;认为有些计算机硬件课程很抽象,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与已经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的毕业的同学交流后,认为学校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对将来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帮助不大,而对将来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帮助很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校反而不重视,教学时间太短,没有深入地教学;④教学方式缺乏对本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差。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中重视软件课程的学习,而轻视硬件课程的学习,其结果是许多学生的硬件能力比较差,不能胜任计算机硬件方面的技术设计。因此,对于如何设置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已成为我们要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除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外,还具有较强的工程性,因此,它是一门科学性与工程性并重的学科。如何合理地调整计算机硬件课程设置,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来从事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相关技术设计奠定具有发展潜力的基础,是摆在计算机专业老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进行工程设计,计算机硬件技术开发时,普遍感到所掌握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能力存在不足。主要体现在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缺乏项目的开发能力;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缺乏与同事沟通方法。如何在计算机本科生教育阶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是老师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就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而在现代教学模式中,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21世纪计算机硬件高技术人才就必须加强学生计算机硬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完善计算机硬件课程教学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为此,本文针对当前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根据计算机专业各研究方向对计算机硬件课程建设,构成完整的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建设,对本科生教学方式教学改革,培养本科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素质进行研究。

一、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建设

(一)充分认识计计算机硬件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计算机硬件及应用技术已是IT领域不可缺少的支柱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移动通讯、消费电子、无线网络、工业控制和军事国防等各行各业,无时无处不在影响每个现代人的生活。能够综合应用软件和硬件,系统研发的工程师成为计算机行业最为紧俏的人才,其培养也越来越受到高校、企业、研究机构与培训中心的重视。

(二)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建立

ACM和IEEE-CS共同推出了Computing Curricula 2001,系统地列出在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课程,我们以此为蓝本,并根据我院在计算机硬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建立计算机硬件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讲授计算机组织和工作原理,以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讲授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体系结构和工作模式;《计算机控制》,讲授计算机控制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讲授单片机工作原理和编程方法、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和设计技术移植;《计算机系统结构》,讲授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与评价分析方法。由这5门课程构成计算机专业硬件课程体系。

当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教学在成熟和稳定的同时,要不断加入新的内容和新的技术。为此,必须对主干课程设计其课程的主线,并沿主线更新教学内容、突出新技术。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人类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或学习的内在潜能,学习是学习者内在潜能的发挥。所以教学的任务是为学习者创设的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教师不应该采用权威式的教学方式,不应采用强制式的指导教学。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设计,主持,调整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认识活动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着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3篇: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 硬件 维护原则 方法

一、计算机硬件维护应坚持的基础性原则

1.1 预防为主体,防止结合进行维护

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维护时,预防属于成本最低措施。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问题,多是因硬件存在质量问题或因用户应用习惯所引起。实现计算机硬件有效保养,要求计算机用户具备良好的应用及操作习惯,从而保障计算机应用寿命,确保计算机能够稳定运行。良好的应用及操作习惯,要求计算机应用者重视操作细节,避免较为粗暴的行为。开机与关机操作,要求养成良好习惯,如一些用户多通过计算机硬件执行关机程序,而不是通过系统自带程序进行关机,这种方式会对计算机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

1.2 计算机用户应具备常规性维护常识

计算机在运行中会发热,如计算机散热效果不佳,则会导致计算机内部温度较高,会其硬件设备造成一定损伤。为此,需要确保计算机在通风条件较好的环境中作业。应用计算机时应考虑天气状况,如在雨雪天气条件下,应尽量少的运行计算机,在雷电天气条件下,应尽量不开机运行计算机。在应用计算机之前,用户应掌握一定的硬件维护常识,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进行维护,防止硬件损伤严重带来较大损失。

1.3 做好计算机日常清洁作业

计算机内部运行环境一旦出现问题,则会对计算机运行状况造成直接影响,为此,需要做好计算机内部清洁作业,内部清洁,首先的任务是进行灰尘清理。计算机内部其部件十分精密,一旦存在灰尘残留堆积,则会对其运行部件构成影响,如风扇上存在较多灰尘,如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则会造成风扇转速缓慢,增加运行噪音,并对计算机内部散热状况构成影响。计算机运行环境一般应控制在15-30℃范围内,如其环境温度过低或过高,则容易带来一定损伤。此外,还应防止出现计算机硬件受潮。

1.4 明确计算机硬件维护次序

在进行计算机硬件维护作业时,应明确其维护次序,首先应进行电源检查,之后对部件进行检查;其次,检查过程中不可盲目接通电源,部分计算机硬件故障,需要切除电源方可解决;最后,维护应首先从处理简单的普通故障,后处理困难的特殊的故障问题。

二、计算机硬件维护方法研究

2.1 确定故障

计算机一旦出现硬件故障问题,维护人员应分析故障类型,在确定故障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故障排除方法。当前,故障排除方法,较为典型的有直接观察法、插拔替代法与电路检测法等。直接观察法,即从硬件表面进行观察以发现确定故障;插拔替代法,要求维护人员将认为存在故障的部分拆卸并在正常计算机中运行,查看其部分是否正常;电路检测法,是通过检测其内部电阻值、电流及电压值,确定是否存在着损伤问题,以开展维护。

2.2 具体层次上的计算机硬件维护

具体到计算机个别硬件,研究其维护措施。在进行计算机主机维护作业时,需要认识主机内设置有显卡、声卡、主板、CUP等核心部件,其维护要求计算机应尽量降低开关频率,关机操作应通过系统关机程序执行,主机应离水源较远;针对显示器,应确保其附近不存在电视或手机等磁性物品,定期对显示器灰尘进行清理作业,显示器亮度及对比度应设置为适当水平;针对硬盘,在硬盘运行过程中,应避免随意断电,安装正版杀毒软件,防止病毒对硬盘构成危害,必要时对磁盘信息进行备份;在进行光驱维护时,应确保操作过程轻缓,启动过程应通过系统打开,尽量避免强行打开;在应用计算机鼠标与键盘时,应避免粗暴行为.防止用力过度带来损伤,同时应避免杂物及水分进入键盘等。

三、结语

第4篇: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1 计算机硬盘故障数据逻辑恢复的技术原理

计算机硬盘内存在一种校验公式,主要用作存储数据完整性的校验与分析。它分析每个硬盘存储扇区的内容及伺服信息并利用校验公式进行相应计算,由此得出的唯一计算值叫做校验和,也就是说每个硬盘存储扇区的校验和是唯一的,而存储内容或存储位置发生变化其校验和必然改变。硬盘操作失误引起数据损坏或丢失的情况都可以通过逆向计算寻找剩下的原始信息来有效恢复数据。操作计算机硬盘运转,以普通格式化、磁盘分区、快速格式化(未使用/U无条件格式化参数)、彻底删除文件或重新整理硬盘碎片等操作都无法从Data内彻底清除数据。而普通格式化通常情况下仅有专业硬盘生产厂家才可完成,它利用专业软件对硬盘的盘面、柱面和扇区中的初始信息进行快速重写,但不会彻底清除。

计算机硬盘的分区与快速格式化(未使用/U无条件格式化参数)则是对硬盘扇区的文件列表进行重新构建,也不会彻底清除扇区中的数据。彻底删除文件是为文件目录分区标记删除符,在文件列表中删除地址信息仅此而已,数据也没有被彻底清除,只有在原始数据存储扇区写入新数据才能改变原有数据。重新整理硬盘碎片列表则是将存在缺陷的扇区提交至G列表和P列表内,于不对应的扇区毫无作用。上述几种引起计算机硬盘出现数据损坏或丢失的问题,在数据恢复方面较为简单。但必须注意的是,不能在数据损坏或丢失后继续写入新的数据,因为我们利用硬盘数据恢复软件其实是从存储扇区Data内留存的历史痕迹来完成数据恢复的。

2 计算机硬盘数据的损坏或丢失的原因

2.1 硬件设备出现故障

计算机硬件设备发生故障往往是引起数据损坏或丢失的主要原因,因电源输出不稳定导致系统重启、硬盘坏道、磁盘损伤、磁头故障或其他工作元件损伤的问题均属于硬件设备故障。这类故障的维修过程均需依仗专业仪器或设备,普通人难以把握分寸。另外,因硬件设备发生故障引起硬盘数据损坏或丢失问题的几率很小。

2.2 木马程序或其他非法的网络侵害

木马程序是一种恶意程序,它是网络流行的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系统感染木马程序可能造成系统瘫痪、正常应用程序破坏或信息丢失,更有甚者直接导致硬件受损、主板遭到破坏。木马程序或其他非法网络侵害都可能引起计算机系统的非正常运行或数据损坏、丢失,即便是一些良性的计算机病毒也有可能导致硬盘数据损坏或丢失问题的出现。

2.3 人为操作不当

除以上客观原因导致计算机硬盘数据损坏或丢失以外,人为操作不当也是一方面的原因。某些初学者因对计算机系统操作不甚了解,不当的操作行为包括误删重要文件、非法重启系统、格式化错误或重做系统删除磁盘分区等都可能导致硬盘数据出现损坏或丢失的问题。

除以上三方面原因,突然断电引起计算机非正常关机有时候也会导致计算机硬盘数据损坏或丢失问题的出现,甚至使系统出现完全瘫痪状况。某些不良软件程序的更新升级也有可能对硬盘内重要数据造成破坏。

3 计算机硬盘数据损坏或丢失的类型及恢复途径

3.1 计算机硬盘的分区表破坏

计算机硬盘的分区表受损可应用Disk Man应用软件来恢复,通常这一步工作很容易实现。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因Disk Man是利用相对固定的算法进行运行的,而每个硬盘的分区情况不尽相同,这就说明计算机硬盘分区表遭到破坏采用本方法是不可能做到百100%恢复的,从实际结果来看,仅能达到90%的恢复率。我们采用Disk Man应用软件恢复硬盘的主分区,重启系统后利用Final Data应用软件来恢复其他分区内的数据,这样做基本可以实现硬盘数据的完全恢复。Disk Man应用软件可以兼容多种分区文件的格式,即便是NTFS格式和EXT格式也能发挥比较好的作用。

计算机硬盘的分区格式为FAT或FAT32,选用NDD应用软件来修复损坏的分区表则更为有效。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利用原有分区软件,根据原始分区大小对硬盘进行重新分区,分区后不得格式化,如使用Partition Magic软件,应在分区前取消该软件默认设置里分区连带格式化的相应选项。计算机硬盘重新分区,利用光盘启动计算机系统并启动NDD应用软件,点击Diagnose诊断按钮。

此时,Partition Magic软件立即开始对硬盘的扫描过程,人如发现问题软件会给予相应的信息提示,按照提示选项修复即可,待完成全部修复过程,重启系统,计算机硬盘的每个分区及存储数据都将毫发无损的恢复。

3.2 硬盘文件误删

恢复误删文件相对比较简单,主要有两项操作:

(1)目录表DIR中误删文件相应目录登记项的首字节改成E5;(2)清除误删文件相应分配表FAT的簇号记录,以此清理误删文件的占有空间,而误删文件的信息仍存储于硬盘存储扇区Data内。由此可见,硬盘文件误删的恢复途径比较简单,仅需利用系统自带的硬盘管理软件或数据恢复工具并根据相应设置合理操作即可恢复。值得强调的是,已恢复文件不能再存储于原来的硬盘分区内。

4 结语

总而言之,我们在操作计算机系统时,应该做到及时备份硬盘分区数据和重要文件的工作,同时分阶段备份计算机系统及操作用户的数据,以防备突发状况。笔者撰写此文,旨在强调:即便我们可以利用某些手段来恢复计算机硬盘故障数据,但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时时有效的,及时备份数据才是免受损失的正确做法。

参考文献

[1] 陈连锁,刘保利。微机组装与维护[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第5篇: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 医院信息中心 维护措施 故障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实践证明,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不仅推动了医疗事业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也有效的改进了现代医疗模式。但是我国医院信息中心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也面临着很多问题,能否顺利的运行计算机系统以及如何维护计算机硬件系统都是现代化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

1 当前我国医院信息中心计算机硬件维护现状

(1)我国的医院信息中心计算机硬件系统尚存在很大的问题,其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医院对之的重视度不够,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意识薄弱。医院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同病人的病情息息相关,甚至需要确切的数据来分析病情,因此医院的管理人员应当在医院内部提高对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的意识,才能从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

(2)部分医院尚缺乏先进的技术设备,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利用才能推动医疗水平的提高。同时部分医院还存在因为设备低能而出现医疗事故的现象,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表现在医院各项工作中,包括挂号、缴费、住院等琐事,因此做好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维护工作对于提升医院的信心也有重要的作用。

2 计算机硬件故障分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计算机软件系统共同组成的。同时硬件系统作为计算机的实体,它的正常运作对计算机的功能的发挥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硬件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就会严重影响医院各项工作的运行效率,阻碍各项工作的实施。其发生故障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计算机硬件质量有问题

医院在购入计算机硬件的时候,就应当充分的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避免原件购入不当导致医院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因为各硬件生产的厂家所面向的消费群众不同,所以在生产的时候就考虑了不同的因素,所以医院在购入的时候要依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配备。目前我国医院面临的计算机硬件的问题主要有内部元件性能不好、硬件制作材料不标准等,但是忽视其中每一个问题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损失。

2.2 外部环境引起计算机硬件故障

除了计算机自身的硬件元件的性能不好之外,硬件系统还受到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温度和湿度,计算机处于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都会对硬件系统造成损害,因此要尽量保持适宜的温度,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就是超负荷的问题,要保持一定的剩余内存才能加快硬件设施的运行速率。

2.3 人为因素导致故障

医院对经常操作计算机的员工应当提供定期的培训,因为每一个员工操作计算机的方式都不一样,只有制定规范的操作措施才能保障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不受到影响。除此之外,电源使用不当也会对计算机造成威胁,因此正确开关机,保持适当的空气温度和湿度,以及提高电源的负载能力都是有效的维护计算机的措施。

3 计算机硬件维修原则

掌握了计算机硬件系统容易出错的地方之后,还要掌握计算机硬件维修的原则。首先营造一个良好清洁的室内操作环境,排除外部空气的污染之后,再检查计算机内部设施的问题。同时在诊断问题的时候要遵循由外而内的原则,先电源后负载,同时要保障维修人员的安全,不能盲目通电,以免扩大故障。最后再考虑计算机的特性,征集专业人士的意见恢复重要数据,较少医院的损失。

4 医院信息中心计算机硬件维护常见措施

计算机硬件设备包括CPU、主板、硬盘、内存条、显卡、电源、鼠标和键盘等,通常计算机硬件设备出现问题多在于反应不灵敏,内部损坏以及短路还有计算机硬件设备自身的问题。抓住其容易出问题的核心,有利于的推动各项维护工作的实施,从而提高医院各项工作的效率。

4.1 主机与主板

主机与主板的故障主要表现在计算机开机后工作频率不正常,频繁死机,以及主机无法加电等现象。作为计算机的核心部分,也应该是维护工作的重心。可以通过一下几个步骤来实施维护工作:

(1)先观察,也就是直接观察设备,看看有没有电源烧坏以及缺损断线等情况。

(2)安排专业人士定期对主机进行清洁,从而提高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运行效率。

(3)在完成相关清洁工作之后,要按照原来的组装方式原封不动的组装回去,保障计算机在清洁之后还能顺利的运行。第四,要完善主机和主板的散热和防静电的工作,避免因这两种原因酿成巨大的损失,给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2 硬盘与光盘以及光驱的维护

硬盘对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样重要,对于医院的数据处理中心来说,硬盘的信息和数据就犹如病人的身体状况一样,不能有一点的失误,再而,计算机的硬盘极其容易受到震动,高负荷还有灰尘的影响,所以要避免其受到损害;在硬盘高速运转的过程中,要降低计算机硬盘的负荷,避免其受到损害;另外要做好光驱的清洁工作,保障在洁净的环境下运行计算机的硬件的内部元件,真正提高其运行效率。

5 结语

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我国的医疗事业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计算机技术的普遍运用已经逐渐成为衡量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因素,如何权衡计算机技术带来的利弊,以及如何提高医院医院信息中心计算机硬件的维护水平和医院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都成为了现今医疗事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采取正确的措施对医院信息中心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维护,才能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医院采取计算机办公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骞.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网络安全与防护措施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5,09:43+45.

[2]黄杰恒,詹沐清,郑义平.医院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5,18:148-149.

[3]马连志.医院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日常维护与保养[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1:166.

第6篇: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关键词:EDA技术;计算机专业;硬件体系;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计算机硬件类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若计算机硬件类实验教学仍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和传统的实验平台,开设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就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1.1硬件设备投入高,硬件项目开发周期长

硬件实验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硬件类实验消耗很大,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做保障。此外,硬件课程建设周期也较长,硬件实验项目开发也非一蹴而就,实验教师需要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电子学知识,而且需要反复的实验和长期的实践,才能自如的设计实现,这一过程比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或一种计算机软件开发工具要难得多和慢得多。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及实验项目长周期开发难以满足新技术、新方法的更新步伐。

1.2教学实验台的设计针对性强,硬件线路相对固定,实验内容受硬件设计的制约

很多教学实验台的设计针对性强,是针对某门课程而开发设计的,硬件线路部分相对固定,其扩展性很有局限,更新实验内容受硬件设计的制约。硬件实验设备的高投入和实验器件的大消耗,在没有足够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在现有硬件设备上进行实验内容的更新,开设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难以实现。

1.3硬件实验教学彼此脱节,缺乏系统化的实验体系

计算机专业硬件类课程必修课程一般包括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接口与通信技术、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系统设计,选修课程一般包括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据采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这些课程之间彼此存在内在的联系,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应当能逐步建立起整个计算机系统设计的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技术,掌握计算机的控制应用。但在具体课程和实验安排中,却往往忽略并割裂了这种内在联系,实验内容没有从模块化、系统化的角度整体考虑计算机系统设计和控制应用的要求。因此,分析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设计阶段性、模块化、系统化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和应用设计能力十分重要和必要。

2构建基于EDA技术的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体系

EDA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的出现及不断推旧出新,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EDA技术不仅是一种先进的硬件设计技术,而且将在计算机专业的硬件体系实验教学中发挥其重要作用。采用EDA技术可以实现硬件设计软件化,其实以软件实验替代硬件实验的方法也将是计算机硬件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美国一些著名大学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早已不用那种传统接插式箱式实验台,采用EDA技术进行硬件实验,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进行修改和重构,实现系统编程和硬件逻辑设计的软件化,设计方法较灵活。由于所有的实验都在计算机上利用软件来完成,不需连接导线,修改测试极为方便,可大大提高实验效率。与通常的实验手段相比,“软件化”实验无器件损耗,可节省实验经费,并减轻实验管理人员的维护工作量。采用EDA技术将为学生进行自主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学习硬件设计的兴趣。因此,构建EDA技术贯穿于计算机硬件实验教学体系十分必要。

2.1研究计算机专业硬件类课程之间的关系,设计递进层次的实验结构

要合理设置计算机实验课的结构,在强调计算机实验课之间的逻辑顺序的同时,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衔接,上下呼应,以保证学生知识的增长、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三者之间的统一。建立基于EDA技术的基础设计、综合设计、应用研究设计三个递进层次的实验结构。

基础设计:主要掌握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运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例如,数字逻辑实验课程中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中功能部件的设计,计算机接口实验课程中I/O接口部件的设计,学生用EDA软件原理图和硬件描述语言的方法在设计或描述这些功能时,必须清楚部件的结构与性能,充分理解理论知识。以基础设计实验替代验证性实验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更能透彻理解理论知识。

综合设计:综合所学的知识,应用现代化的设计思想,设计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如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接口技术与计算机体系结构实验课程结合,学生用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中断控制器、总线控制器的设计,及RISC、CISC的CPU优化设计。综合设计实验可以在单科单个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计算机硬件课程的实验内容打通,建立统一的平台,完成多科目的综合应用。实现更加复杂的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设计,达到对整个计算机硬件知识的融会贯通。

应用研究设计:进行软、硬件综合设计,能够根据需要设计出一定规模的计算机硬件应用系统实例,此时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就不仅仅是单个或综合的实验教学了,而是一个总的计算机硬件应用系统的设计项目或软、硬件综合设计。学生以接近于实际应用环境,完成高质量综合设计为训练手段,使学生建立系统的概念与工程的概念。如基于SOPC的嵌入式设计项目,以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与应用系统设计作为主要训练目的,使学生对计算机的整个硬件系统、软件环境有较全面、较系统的掌握,才能完成设计任务。

2.2以EDA技术为纽带构建阶段性、层次化的实验教学体系

仔细研究计算机专业硬件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构建阶段性、层次化、系统化的实验体系。EDA技术好比纽带,将那些分散的计算机专业硬件类课程有机地连接起来。具体可构建如下几个层次的实验:

(1) 数字逻辑层次实验

完成常用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以及具有一定实用功能的逻辑系统的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熟悉EDA设计的的全过程。

(2) 计算机组成原理层次实验

主要完成运算器、存储器、CPU等大规模器件的设计,通过计算机的功能部件或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3) 计算机接口与通信技术层次实验

完成计算机I/O接口部件的设计,侧重于硬件逻辑实现,如定时/计数器、中断控制器、DMA 控制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VGA显示器的控制电路等。

(4) 计算机体系结构层次实验

完成诸如RISC、CISC和总线控制器等的设计,实现计算机的各种组成部件或整机系统,追求结构的优化和性能的提高,培养学生进行性能分析和测试的能力。

(5)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层次

主要完成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软件的设计和软硬件综合设计、多机容错系统设计、多机并行算法设计等,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嵌入式系统应用程序开发和运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和管理,最终设计出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

3实现基于EDA技术的计算机硬件实验体系的措施

3.1增设EDA技术课程是当务之急

EDA技术课程以应用为主,主要介绍当前可编程逻辑器件PLD设计的主导思想和设计方法,以及PLD的体系结构、硬件描述语言HDL、EDA开发工具和数字系统的设计方法。实验教学是EDA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通过一系列由浅入深的、不同层次(如基础设计型、综合设计型、应用研究型)的实验,学生可在较短时间内掌握EDA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熟悉EDA设计的全过程。

EDA是以PLD及其开发板为硬件平台,以硬件描述语言HDL和EDA技术为开发工具,以软件设计的方法实现硬件的功能。EDA课程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掌握某种HDL语言和某种EDA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数字系统设计的方法与思想,能够用形式化的方法来描述硬件电路,并能综合运用先进的EDA技术对设计进行仿真、综合和测试、验证,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硬件设计能力。国外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威斯康辛大学等高校早已经在计算机专业应用EDA技术进行数字系统的设计和CPU的设计。国内著名高校近年也在计算机专业开设了EDA技术课程,开始应用EDA技术进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在计算机领域应用EDA技术是计算机硬件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于还没有开设EDA技术课程或在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还不能自如应用EDA技术的计算机专业,应该尽早增设EDA技术课程。

3.2精选实验内容,优化实验设置

精选一些基本的实验作为计算机实验的必修内容。在内容选取上,可以打破传统的模式,如以基础设计替代验证性实验,实验内容以训练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在实验类型的设计上,强调实验项目的设计,拟定方案、调试方法等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上得到系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实验教学项目的设计,应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层次、多种目的实验,如基础设计型、综合设计型、创新设计型或应用研究型。合理设置计算机实验课的结构,注意知识内容的相互衔接,前后呼应。如在计算机组成原理层次实验,学生需掌握EDA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熟悉EDA设计的全过程;在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层次实验,学生需掌握嵌入式处理器组织结构,如NiosII CPU软核或MicroBlaze CPU软核。

3.3抓好计算机硬件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就必须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是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其知识结构、业务素质、实践能力、敬业精神将影响学生久远。从事计算机硬件教学的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值得思考的是,在当今实践教学内容更新迅速,实践教学指导难度加大,社会用人单位急需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情况下,高等工科院校的实践教学教师仍然被定义为“教辅人员”,在岗位津贴、晋升职称、项目申报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地位。这种现象与重视实践教学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不合谐一致。需要尽快转变传统的观念,抓好计算机硬件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积极引进计算机硬件人才;另一方面定期进行新技术培训、实践教学方法培训;此外,加强与企业单位横向合作,鼓励老师走向社会,多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为实践教学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3.4建立开放式EDA实验室

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使得在一个芯片上实现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成为可能。SOPC集成了硬核或软核CPU、DSP、存储器、I/O及可编程逻辑,采用基于SOPC的实验平台,使学生调试、验证自己的设计项目成为可能,为学生的自主实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比如软硬件协同设计实验,面向DSP等实际应用的实验,基于SOPC嵌入式系统设计实验等,使学生能够应用EDA技术完成大型硬件的原型设计,或进行创新性课题的研究。

由于PLD自身的特点,学生最初完全可以在计算机上借助于EDA工具完成设计输入、编译、仿真和综合,这样学生在普通的计算机上即可完成PLD设计的大部分工作,最后再到EDA实验室进行编程下载和验证。借助EDA技术学生能完成涉及多门硬件类课程的实验,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学生学习了相应的硬件课程后,就可以采用EDA技术,自行设计与本课程相关的实验设计或复杂应用系统设计。

采用这种模式开设硬件系列实验,建立一个一定规模的EDA实验室,配备一定数量的SOPC实验台和配套的计算机。这并不需要很大的实验室,也无须与学生规模相配套的实验设备,在计算机上安装各种成熟高效的EDA工具,实验室作为开放式实验室,可以是实验时间开放和实验内容开放,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EDA技术的应用贯穿于计算机硬件体系实验教学,学生的自主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将得到极大提高,这无疑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

4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且发展迅猛的学科,实践环节是计算机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合理

的计算机硬件实验体系,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硬件基础,提高学生设计、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至关重要。构建系统的EDA技术的实验教学体系,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有利于增加新技术、新方法的实践应用;有利于随时更新实验内容,开设自主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建立EDA技术的实验教学体系必将极大地推进计算机专业硬件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为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万晓冬,王友仁等. 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体系改革探讨[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4-6.

[2] 郑秋梅. 计算机专业硬件系列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 石油教育,2002,(2):69-71.

[3] 艾明晶. EDA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硬件体系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0):88-91.

[4] 徐煜明. 计算机专业硬件教学的研究与改革[J]. 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3):83-86.

第7篇: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1 现阶段我国医院计算机应用分析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现阶段的医院计算机应用的硬件设施由于医院领导者对信息科建设的认识不够存在质量问题,很多医护人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忽视对计算机网络的关注和维护,使得医院的计算机应用工作效率低下。首先,在现阶段的医院计算机应用中,对患者的信息存储以及网络资源处理方面不够及时,没有配备先进的信息软件对医院计算机的硬件使用进行强化,使得医院的医疗水平较为落后和封闭。其次,对于医院一些繁琐的日常工作,比如:医院的挂号、缴费、住院等手续没有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优化处理,使得医护人员的工作变得繁琐而沉重。再次,医院没有形成依赖计算机的自动化办公,使得医疗效率较为地下,甚至还会造成因信息设备不足医疗事故的发生。 

2 医院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原因 

2.1 计算机硬件质量存在问题 

计算机在生产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计算机的硬件质量得不到保障,会出现计算机硬件论文内部元件性能不好、计算机硬件材料不符合标准、计算机硬件与其他设备接触不良等问题。另外,计算机的硬件中的一些部件一旦超过使用期限,也会出现不同的故障。因此,计算机硬件质量的问题是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内部原因。 

2.2 外部环境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 

计算机硬件的使用期限不仅受到计算机内部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不同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当外界环境的温度过高时候,计算机硬件的性能就会受到损害;当外界环境过于潮湿的时候,计算机硬件的电路设备也会受到损害;当外部环境致使计算机硬件的工作超负荷时,电网、电流、电压等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 计算机硬件出现故障。 

2.3 人为原因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 

计算机操作人员对计算机使用的不规范,比如在计算机设备进行工作时突然带电拔掉电源;错误对计算机设备的插座进行随意插拔等,再加上使用者对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有限以及计算机在运输中人为造成的颠簸等是导致计算机硬件故障的人为原因。 

3 医院计算机硬件维护的措施 

3.1 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维护要遵循一定法则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要遵循一定的设备排障法则。在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故障分析和检修中,首先,要坚持先考虑系统注册表、硬盘主引导扇区等软件因素,再对硬件进行考虑;其次,要先考虑系统信息报错等有关的系统主机的问题,再考虑计算机主机的问题;再次,要先检测计算机电源设备的问题,再考虑计算机其他部件的问题;最后,对计算机硬件出现的故障问题要先考虑出现问题的简单因素,再考虑出现问题的复杂因素。 

3.2 重视对计算机硬件设备故障的分析 

第一,在计算机设备初次启动时,如果电源指示灯工作正常,但计算机显示器没有反应且出现嘀嘀的声音,可以推断出计算机的内存出现了问题。第二,计算机内部的显示卡出现问题也会出现嘀嘀的声音,不同的是报警声响是一长两短。第三,当按下了电源开关,电源显示灯没有反应、风扇不运转,可以推断是电源出现了故障。第四,计算机的软件设置存在问题会影响硬件系统的运作。第五,计算机正常运转的时候会突然出现死机,可以推断计算机的硬件、病毒、软件冲突等方面出现了故障。 

3.3 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中主机和主板的维护 

计算机部件中主机和主板作为其核心部分,对医院信息工作的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中主机和主板的维护。在对主机的维护方面,首先,要对主机定期进行清洁,保持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其次,要在对计算机主机进行清洁之后,将计算机主机按照原有的步骤组装,保证计算机硬件的安全。在对主板的维护方面,首先,要做好对硬件设备的散热,不能随意进行热插和热拨;其次,要保持主板进行良好的接触,保证主板运行的稳定;再次,要加强主板的防静电工作,减少由于主板瘫痪带来的不便。 

3.4 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中硬盘、光盘、光驱的维护 

硬盘是计算机的存储装置,存储了医院的大量信息,要加强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但是由于计算机硬盘自身特点的弊端,使其很容易在应用中受损。因此,在计算机的使用中,首先要减低计算机硬盘的负荷;其次,要加强对光驱的清理,特别要注意光驱的激光头不能接触酒精。 

3.5 提升医护人员对计算机硬件的维护能力 

医院应从实际出发,积极构建有效的计算机设备维护机制。首先,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计算机硬件设备知识的培训,并要从外部聘请一部分专业的计算机人员;其次,要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设备信息的记录、归档、跟踪,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保养以及维护的宣传。 

4 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支持的信息科是医院设备系统的关键,因此,要加强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医院工作的水平、完善医院医疗设施的健全,推动医院信息科的不断发展。同时,医院有关人员还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创新,使计算机的使用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完善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 

参考文献: 

第8篇: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关键词:网络环境;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策略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9-003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计算机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沟通与交流,也是计算机能够迅速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互联网技术也不例外,其也存在自己的弊端,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硬件面临更多的风险,更容易遭到黑客的攻击和病毒的入侵,更容易被别人窃取数据。如何在网络环境下保障计算机硬件的安全一直以来都是一个人们的话题,也有很多研究人员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力度。

1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硬件面临的风险分析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面临的环境非常复杂,十分容易受到破坏,特别是CPU、电脑内存、硬盘和路由器硬件设备容易出现问题。计算机的硬件的安全与其处于的网络环境和物理环境都有很大的关系,如果计算机连入的互联网存在各种各样的病毒以及其它的安全隐患,那么计算机硬件的安全将没有任何保障。此外计算机所处的物理环境也会给计算机的硬件安全带来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其所处环境的湿度、温度、电磁场等因素,都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环境温度过高容易使CPU烧坏,湿度过大容易使空气中的尘埃聚集在电路板上使电路板受到损害无法正常工作,计算机所处环境中的电磁场太强也会对计算机的硬件工作产生影响,严重时还可能会使计算机系统瘫痪。因此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硬件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必须加强对其的日常维护管理、提高硬件安全性能,才能保证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

2 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的原则简介

计算机的安全维护时一件十分复杂的工作,也极具技术含量,在进行计算机硬件安全维护工作时一定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只有如此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由外到内原则

在进行计算机安全检测时,应该从最常出现问题的外部硬件开始,只有在排除了外部硬件问题之后再进行内部硬件的检测,这就是常说的由内到外的原则。由内到外的原则可以有效的提高硬件检修工作的工作效率,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

2.2 由静到动原则

由静到动的原则要求在计算机硬件检测的过程中先进行断电检测,也就是静态检测,然后在进行带电检测,也就是所谓的动态检测。如果静态检测就能发现计算机硬件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就没有必要再进行动态检测了,因为与静态检测相比动态检测更能发现计算机硬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其对检测人员也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如果操作不当还可能会给硬件带来额外的损伤。

2.3 由简到繁原则

计算机硬件出现的很多问题都是由于简单问题造成的,例如散热扇接触不良、内存卡出现松动、主板灰尘太多等问题。简单问题也可能对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硬件维修工作时应该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绝对不能刚开始就对计算机硬件进行一顿乱拆,那反而会使问题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找到问题的根源。

3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策略探讨

3.1 采用安全处理器

处理器被称为计算机的“大脑”,在计算机正常运行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旦处理器出现问题,整个计算机系统机会瘫痪,由此可见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的首要工作就是保障处理器的安全运行。安全处理器可以对系统程序发出的各种加密指令进行加密并且进行执行,可以保证解密之后的指令程序不会遭到泄露。在网络环境下,处理器容易遭到各种病毒的入侵,容易被非授权的用户窃取计算机上的相关信息和篡改计算机程序,采用安全处理器可以有效的防止外界人员入侵计算机的机密文件,使得计算机的安全性能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3.2 隔离内存区域

内存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将计算机的一部分内存进行隔离,能够在该隔离区域形成与外界安全隔离、存储敏感数据的内存区域地带,更能有效的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一般来说存储在隔离区内的数据信息只能够被所属的程序访问,其它程序根本就无权对其发起访问,这能有效的规避网络环境下的数据窃取,因为计算机的其它外界设备无权访问这些数据,也就没有办法调出该隔离区域存储的数据,因此为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增加了一层保障。

3.3 对数据总线进行加密

对数据总线进行加密可以使硬件的安全性能得到巨大的提高,因为其是利用密钥对系统应用程序和普通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这提高了破解的难度,但其技术要求较高、加密成本也较高,这是其没有得到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目前来说,数据总线加密主要还是用在一些安全级别较高的计算系统中,例如军用计算机系统、自动提款机设备等。此外,数据总线加密只有在一台计算机处理器与另一台计算机处理器进行数据总线交换时才能进行数据交换,这也是其没有得到推广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

3.4 采用全加密硬盘

全加密硬盘可以对硬盘中的每一个字节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其不仅可以防止外界网络环境对其发起的数据访问,还可以同通过加密软件和磁盘硬件保障计算机在网络环境下的安全稳定运行。与数据线总线加密类似,全加密硬盘也存在自身的缺陷,其最大的缺点是只能对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过分区的硬盘区域进行加密,而不能对全部的数据进行加密,这是限制其推广使用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尽快攻克的难度。

3.5 加强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硬件出现的大部分问题仍然是硬件自身引起的,而不仅仅是网络环境给其安全运行产生的影响。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应该尽量不要去访问风险较高的网站,这能减少计算机硬件的暴露机会,提高其安全性。其次,在计算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还应该不定时的对其进行维护管理,保证其处在一个温度、湿度等条件都适宜其正常工作的环境下,这也能降低硬件出现问题的频率。

4 结束语

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硬件安全保障由于涉及到了多方面的知识,是一个极具难度的工作,本文提出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对保障计算机硬件的安全提供些许帮助。只有计算机的安全性能得到了保证,其才能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友成.试论基于网络环境的计算机信息处理及其安全技术[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4(3):42-44.

第9篇:计算机硬件原理范文

石泽全

(名山 石泽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中学计算机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硬件的不断更新使学 校的计算机教育设备无法跟上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软件使中学计算机教育无所适从。面对这种 状况,中学计算机教育必须摆正位置,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的配置两个方面都立足于基础教育,才能适应现 代化的需要。

计算机硬件设备发展更新虽然迅猛,但构成计算机的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光学设备、声音设备的基本原 理没变,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数学基本知识没变,布尔代数的基本理论、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依旧是当 今计算机的理论基础。中学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教学应该以布尔代数的基本知识和逻辑电路的基本原理为基 础,建立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模型,这不仅体现了计算机硬件结构的一般规律,也符合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中 学阶段学生通过计算机硬件基本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计算机模型,了解基本设备的功能及其简单的操作 方法,为学生使用计算机提供操作的基本技能,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研究各部件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软件是支持计算机工作的必须条件,如何编制软件的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在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占有十分重 要的位置。在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中,要体现计算机处理问题的一般规律及数据结构最常用 的一般方法。目前计算机的语言种类数以百计,但就语言构成的程序结构而言,都包括了顺序、分支和循环等 基本结构,数据结构中以数值型数据、字符型数据和数组等数据为基本类型,程序设计的方法以自顶向下,逐 步求精为主。这些是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应该突出体现的基本知识。

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不应以某种计算机语言为蓝本进行介绍。原理和方法是基础,具体 的语言应用是该基础知识的应用环境,如果我们忽略了这种主次关系,不仅脱离了中学基础教育为学生传授基 础知识的特点,也使学生今后的发展受到限制。当然中学计算机程序设计原理和方法的教学脱离具体语言进行 也是不现实的,因此,选择适当的计算机语言说明有关原理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