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生产性服务业特点精选(九篇)

生产性服务业特点

第1篇: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经济服务化 商业银行 业务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0.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1770(2006)10-025-03

一、世界经济的服务化趋势及其特征

(一)经济服务化: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

如果说十八世纪起于英国、十九世纪席卷全球的工业化浪潮标志了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转变,那么在先进国家工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从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时代早已悄悄地来临。

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经济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人类经济活动重心渐次从农业向工业并进而向服务业(第三产业)转移的规律性。1973年美国社会学家贝尔指出了美国经济从产品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的特征,其标志是美国服务业的劳动力与GDP比重(1969年分别达到60.4%与61.1%)已经超过工业与农业之和(Bell, 1973)。同一时期,未来学家托夫勒・奈斯比特等也相继提出类似概念与理论。

贝尔等人的理论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而国际经济发展的现实则为其提供有力的验证: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一个显著现象就是,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年提高,无论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从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看,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世界范围内服务业增加值占全球GDP的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50%上升到64%。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这一比例分别为55%和44%。在一些主要城市,这一数字达到了70-80%。与此同时,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发达国家为60-70%,中等收入国家在45-60%,低收入国家也达到30-40%。

可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普遍经济特征并进一步成为国际性的发展趋向,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居于首屈一指的地位的这一现象,被称为“经济服务化”(杨治,1985)。

(二)经济服务化的特征

一般认为,经济服务化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以后产业结构的一种转变过程,表现为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超过工业,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经济服务化又称为第三产业化(Tertiarization)。这一经济服务化趋势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首先是产业结构服务化,表现为服务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引致三次产业结构的转变,服务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成为产业结构的主体。从世界银行的统计来看,无论是GDP的产业构成还是各国的就业构成,服务业在发达国家都已普遍成为第一位的经济部门,而且这一经济服务化的潮流已开始向工业化水平较高的中等发达国家与地区扩散,在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中,服务业也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其次是生产型产业的服务化,表现为工业等生产型产业(非服务性产业)内部服务性活动的发展与重要性增加,从而改变了这些产业的单纯生产特点,形成生产―服务型体系,反映了服务活动在经济领域的广泛渗透。这种趋向在工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早在1980年美国工业增加值就已经有75%以上由工业内部的服务性活动所创造(Britton,1990)。

第三是服务型经济的形成。经济服务化发展的结果,是形成以服务活动为主导经济活动类型的服务型经济。服务型经济与产品型经济的区别在于:服务型经济的主要经济部门是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产品的部门;服务型经济的主要产品是大规模的服务,而非大规模的商品;服务型经济中大部分劳动力集中在服务部门,而非制造和加工的经济部门;服务型经济的大部分产值由服务性行业而非商品生产部门创造。这四个方面揭示了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事实上,服务活动在服务型经济中更具有主导性的广泛的经济社会功能,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成为推动传统产业的新发展并引致产业体系的整体升级的重要动力。

二、中国的经济服务化趋势:以上海为例

(一)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经济服务化趋势开始显现

经济服务化是国际上已经出现的发展现实,并有其历史必然性。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在整体上处于工业化阶段,80年代以来服务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有较大上升,由80年代初的20%左右上升至2004年的34%,劳动力占比也由13%上升至31%。然而总体来看,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仍低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较低。从整个上看,我国尚处于工业化阶段,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然而在中国整体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同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服务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服务化趋势已经开始显现并进一步扩散。在沿海发达地区特别是其中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开始出现从工业中心向服务业中心的转变。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的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都已接近或超过50%,经济活动中心正在从以工业为主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转变。而且从长远看,这种趋向正在进一步扩散。

(二)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

以上海为代表的东部沿海发达城市在经济服务化方面走在了前列,并且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不失一般性,我们以上海为例对这一趋势进行分析。

1、历史:过去15年中上海服务业保持了高速增长

上海服务业在过去15年中的发展已经充分展示了上海的经济服务化趋势。自进入1990年代以来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开始加速,特别是90年代后半期其增速更是远远高出其它产业的增长。其结果是服务业增加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由90年代初的30%最高增至2002年的51%,并且一直维持在50%左右的水平。

2、现在:上海服务业站上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

从产业发展规律、城市发展经验和上海所处的阶段来看,上海即将进入服务业加速发展期。国际经验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中低收入水平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今后15-20年,上海经济发展正处于类似的阶段。

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同时面临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的有利机遇。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正在进行中,第三次产业转移浪潮同时也是发达国家服务业转移的过程。近几年来,经济全球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知识型服务产业(包括技术、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建筑设计、数据录入、金融分析及各类研发性工作等)开始出现成规模地向具有智力人才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新浪潮。这一产业转移浪潮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上海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的确立为上海服务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上海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目标。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强上海城市的国际竞争力,已成为上海的重要任务,明确写入了《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

3、未来: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将逐步确立

结合发达国家城市的先行经验,从城市发展与服务业的发展关系,以及前述我们对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分析来看,上海现代服务业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高潮,而目前正处于新一轮加速发展的起步阶段。上海“经济服务化”特征将日益突出,2010年上海中心城区80%以上的增加值将由服务业所创造;与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思路一致,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结合的生产业将取得突破性发展;金融、物流、航运、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等将成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市区三带十九区2将形成鲜明的服务业聚集区并形成强有力的集聚效应,而大浦东地区3无疑将构建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制高点。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新一轮的服务业大发展时期,接下来若干年上海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可能会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上海经济发展所显示的服务化趋势,将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经济服务化趋势对银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业务机会

现代服务业发展从而经济服务化趋势的演进将使银行业面临难得的业务机会。从浅层次上看,服务行业涉及业务链长,为银行挖掘、培育潜在客户提供了机会,为银行拓展新的业务空间,推进中间业务发展、促进产品创新和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动力。把握经济服务化趋势的银行无疑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抢得业务先机。

从深层次分析,上海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可能具有战略意义。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值在上海GDP中的比重,15年前是7:3,现在是5:5,而15年或更短时间后,这一比例可能将完全颠倒而成为3:7(上海中心城区目前这一比例已经实现)。在这之前,国内银行业的业务重心一直在生产性企业上,那么,当经济服务化趋势日益明显时,商业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是不是也应作相应调整呢?服务经济的发展无疑为国内银行的业务转型提供了战略机会。

(二)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及其挑战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国内银行业的金融服务同时也提出了挑战。这种挑战缘自服务经济的金融需求特征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方式、服务领域和经营理念构成了挑战并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这种挑战体现在:①产品和服务的无形性加大了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和控制的难度。这种无形既体现在其产品、服务,也体现在其利润来源:作为高附加值产业其利润来源更多地来自其知识性、技术性,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渠道、技术、知识等无形的东西上。②服务业的新兴性为银行提供切合客户需要的金融服务方案提出了挑战。原因在于,作为新兴产业,商业银行对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缺乏深入的了解,包括其运行模式、流程、金融需求、风险点及其相应的风险把握。③融资需求的弱化、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为银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出了挑战。需求多样化大大削弱了国内商业银行的传统强项:信贷业务优势,使得银行传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其需求。④服务业需求个性化和服务专业化为银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服务业需求的个性化要求银行提供更多度身定制的产品和服务,同时它对于银行服务的质量要求更高,如结算的速度、便利程度等,还可能涉及全国及至全球的结算网络,对于网络化、电子化要求极大提高。此时满足服务业的金融需求不仅涉及一家分行,还需要遍布全国甚至全球的网络支持,对银行一体化、网络化、电子化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服务经济对国内商业银行的上述挑战揭示了一个核心问题:国内银行尚未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目前国内银行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主要还是以生产性企业为对象的。对于生产性企业,我国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服务与支撑体系,包括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的风险评价与控制等。而相比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服务要弱得多。我们对于服务业的配套产品和服务,目前尚停留在零星的、自发的阶段,只是根据既有的对生产性企业的产品与服务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修补。具体体现在我们目前尚存在很多与经济服务化趋势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对于服务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具体行业的运作模式、金融需求尚缺乏了解,从而对新兴服务业缺乏风险评估与控制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没有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评价体系、风险控制体系等。简言之,我们尚没有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四、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商业银行业务策略

(一)充分认识经济服务化趋势下的银行战略机会

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将迎来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时期,服务经济的发展可能是商业银行的战略性机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代表了上海产业发展的一个方向,也暗示了商业银行公司业务转型的一个方向,即银行重心由融资功能转向更多的服务功能,由主要针对生产性企业以信贷支持为主的服务模式向面向生产性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提供包括信贷支持的更多的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模式转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影响我们现有的服务模式,并将全面影响我们的经营理念。另外,银行本身就是现代服务业的一员。未来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表示银行业也面临较好的发展机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经济服务化趋势对商业银行的启示在于:银行的战略方向和业务重心必须适应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和方向。

(二)探索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

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商业银行的核心问题是建立与服务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1、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与服务经济配套的产品与服务体系要回答的三个问题是:一是哪些是我们所应重点关注的潜力行业?如何把握其中的业务机会?二是如何深入了解服务经济的主体-现代服务业及企业的运行模式、财务运营特点、资金流动规律和金融需求?三是对于现代服务业,我们能够提供哪些适合服务业金融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提供?如何控制其风险?

因此,与服务经济相配套的银行产品、服务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加强对服务业重点行业和区域的关注和研究,动态了解、跟踪服务业重点行业与新兴服务行业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的机制。

二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和业务流程,建立对其进行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的机制。

三是针对服务业的运行模式、业务流程、金融需求,对现有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整合或创新,提供适应行业特点与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的机制。

2、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的有效突破口

(1)关注重点行业与区域。对服务业的研究与推进不可能全线挺进,而应选择重点行业与区域。以上海为例,应重点关注在未来若干年有可能大发展、蕴涵较大业务机会的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进行重点研究,包括:未来几年可能爆发性发展的物流行业、金融同业及金融市场业务、具有较大增值链的总部经济等。而重点区域则是包括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的大浦东地区,以及市区“二横一纵”集聚带和聚集区。

(2)通过试点增进了解。对于服务业企业,重点研究其运行模式、业务流程、财务运营特点及资金流动规律、金融服务的个性化专业化要求等。为了实现对重点潜在行业的突破,建议:①可以在若干各分行层面(如上海、北京)上尝试选择重点行业的典型企业进行试点,通过试点加深对新兴行业运行模式、金融需求的了解,积累服务经验。②学习与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做法。对我们来说是新兴事物的服务经济,国外银行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采取“拿来”的策略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③在分行层面上建立与服务业重点行业的稳定联系制度,定期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经营状况、设立重点行业企业档案,建立项目储备。通过加强研究,试点了解,制订符合行业个性化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方案,完善对重点行业的信贷评估、信贷制度,风险控制方法,建立适应其个性化要求的其他银行产品和服务。对于服务业一般行业企业,通过研究,制订适合服务业行业一般性的产品和服务方案。

(3)制订重点行业配套金融服务方案。在加强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分别为各个重点行业(如包括物流、金融、总部经济等)设计整套的金融服务方案。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产品和服务设计、风险评估和控制等方面,生产性企业和服务业性企业有一些共通点,但存在更多明显的差异。在产品/服务设计以及风险评估中,必须体现这种差异性。这就是建立适应服务业企业特点、个性化要求的服务体系和风险评估与控制体系。如果将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混为一谈,套用现行统一的标准,其结果不是无法有效拓展业务,就是无法有效控制风险。

3、建立配套产品与服务体系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除了上述内容外,建立现代服务业配套服务体系还需重点解决几个问题,包括新产品创新机制、电子化建设、总分行沟通与协调机制等。现代服务业的金融服务更凸显了银行产品创新机制的重要性,建立和完善银行业的创新管理机制刻不容缓。它同时要求银行业的电子化系统除了具体快捷方便、功能完备等特征外,还必须适应现代服务业多样化、个性化和专业化的要求,甚至与企业的财务系统实现“无缝”衔接。另外,建立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体系,必须进一步加强总行与分行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特别是在大集中系统上线后,涉及系统开发与完善、新产品开发等,将更多依赖总行层面。上述三点中,电子化建设和产品创新机制是核心和关键。

注:

1三大集聚带构成上海现代服务业的“金三角”,包括黄浦江现代服务业集聚带、苏州河现代服务业集聚带、以延安路-世纪大道为轴线的上海商务走廊。聚集区则包括市区12个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郊区7个以生产型服务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2 “大浦东地区”泛指由浦东新区和南汇临港地区构成的地区。

参考文献:

1. Bell, D., 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 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ondon, 1973

2. 冉斌、刘东昌:经济服务化趋势下发展我国服务业的对策[J],经济纵横,2005,(12)

3. 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4. [日]公文俊平主编,雨谷译:日本进入服务产业新时代[M],新华出版社,1987

第2篇: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产业转型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及界定

关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表述。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c.reenfield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念,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为生产、商务活动而非直接向个体消费者提供的服务。1984年,美国学者noyelle研究提出生产性服务是一种经济中的中间投入,不能直接用于消费,只能用于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2005年,中山大学的钟韵、阎小培提出,生产性服务业体现为中间投入,是信息、知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其中间功能提高了生产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

综合多种学者的观点,可以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直接或间接为生产活动提供各种中间服务的行业,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是产业互动和融合的关键环节。与其他服务业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四个核心特征:一是中间性,即以企业为客户对象,不直接面对最终消费者;二是增值性,即通过服务产品的提供,提高其他产业的产品价值或运行效率;三是知识性,即知识和技术密集度较高,是高新技术的主要使用者和推动者,创新能力较强;四是关联性,即与制造业和农业关系密切,是产业分工深化的结果。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生产性服务业行业范围有不同的界定标准,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四大行业,分别是专业服务、信息和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和贸易相关服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中提出大力发展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包括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流通6个方面。

二、浙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生产性服务有效需求受到抑制。浙江的企业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中,不少行业和企业仍处于单纯的加工阶段,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科技含量低,导致浙江省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不足,难以拉动其发展。政府采购的范围主要局限于硬件设施、咨询、软件设计等许多国际上通行的政府服务外包业务,基本都是通过事业单位或下属机构完成。垄断行业服务外包意识缺乏。区域经济发展还不完善,没有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另外,浙江邻近上海的地理位置还造成了本地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外流。

2 生产性服务业供给水平偏低。生产性服务业是浙江产业结构中的一条短腿,与经济发展实际需求差距较大。有的生产性服务业行政垄断,缺乏竞争导致创新不足;有的生产性服务业或缺人才,或经营思想不端正,服务质量不能令人满意;有的生产性服务业压价、回扣等不正当竞争问题比较突出,等等。总体来看,生产性服务业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发展需要。据对浙江产业集群内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企业对生产性服务的满意程度不高,即便是满意程度位列第一和第二位的金融和物流服务,选择满意的比例也分别只有18.2%和15.2%。

3 技术水平不高。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小企业居多,多数企业提供的只是知识和技术服务链上的低端服务产品,远未形成集先进知识和技术的主要推动者、使用者和传播者于一身的良好运行机制。研究开发投入明显不足,不仅低于发达国家(40%),也低于国内先进省市,制度和政策环境普遍重视制造业领域的研发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尚未成为政策关注的重点,截然不同于发达国家制造业研发投入下降而生产性服务业研发投入上升的发展趋势。

4 缺乏必要的政策扶持。不少地方对生产性服务业的认识尚不到位,“重工业、轻三产”的思维惯性仍然存在。税收政策不合理,所得税优惠主要面向应用高新技术的工业企业,对高科技服务企业缺少鼓励措施;营业税计税方法对服务业存在重复征税,导致分工越细,税负越重,阻碍了服务外包的发展。财政扶持也是向工业倾斜,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杯水车薪。此外,服务业用地、用电等价格比工业高出较多。如服务业用电适用商业电价,平均每度比工业高0.2元左右。

5 交叉管理和行业垄断比较严重。交叉管理和缺位管理并存。一些行业存在交叉管理现象。如会计师事务所有财政、审计、税务、证监等多个主管部门,有时企业感到无所适从。一些行业如会展业,又缺乏明确的主管部门,企业发展难以得到引导和支持。市场准入障碍也未真正消除,金融、通信等行业虽然鼓励非公资本进入,但准入前置条件过高,存在“玻璃门”现象。有的中介行业主管部门人为设置准入门槛,有些行业存在自相矛盾的资质认定,造成事实上的行政垄断。

6 存在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制约。浙江土地资源紧缺,加上生产性服务业用地大都属于商业用地,取得项目用地格外困难,且用地价格也相对较高。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极为缺乏。比如,软件行业一般工程师过剩,而架构工程师稀缺。融资难问题比较突出,生产性服务企业以无形服务为主,缺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较难获得银行贷款,而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主要面向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受益较少。

三、加快浙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机遇

1 国际生产,陸服务业的加速转移,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借力”发展的机遇。根据制造业借助引进外资实现腾飞的经验,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加速转移,无疑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引进国外(地区)先进的生产性服务业,不但可以增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实力,而且有助于推进国内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如何抓住并利用好这一机遇,选好方向和重点,率先在部分行业领域实现突破,促进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

2 先进制造业的加速发展,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较强的需求基础。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市场需求,没有需求的产业不可能实现较快发展。2003年以来,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同时面临产业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压力。特别是当前面临全球经济危机,浙江经济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认识到: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已无法支撑企业的持续高速发展,必须转入外购(外包)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发展新阶段,充分发挥产业外和企业外的力量,加快培育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这就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对占浙江制造业企业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无力提供某些生产性服务,因而对外购服务的需求尤其迫切。

3 新的产业政策的加速形成,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强劲的发展动力。从国家层面看,早在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就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12个方面37条政策措施。随后,国务院又召开全国服务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了重点发展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再次把生产性服务业放在发展服务业的突出位置,意味着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正在加速形成。从省级层面看,2005年8月份召开的浙江服务业工作会议以及提交大会讨论的“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此后五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及保障措施。从市县层面看,杭州、宁波等市县均已出台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所有这些都为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四、加快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对策

1 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创造需求空间;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关键,有利于降低中间服务成本,提升产品和企业竞争力。浙江应立足于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及时更新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地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变化,努力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首先,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浙江制造业产业基础较好,形成了一大批制造业产业集群。生产性服务业应以服务于省内制造业特别是产业集群为立足点,针对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多、共性需求大的特点,为其提供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主要包括金融服务、物流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培训服务、会展服务、商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培育更多的生产性服务供给主体,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水平,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其次,推进制造企业服务外包。制造业企业服务外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据预测,包括人力资源、采购和营销功能等在内的全球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已超过1万亿美元。浙江企业服务外包程度还不高,应积极鼓励引导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观念,将非核心竞争业务外包,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要加强政策研究,调整相关税收政策,为推进制造业企业服务外包创造条件。建立信息共享等基础平台,健全社会信用、中介服务等体系,搭建各种形式的交流平台,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2 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以及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编制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和各重点领域发展专项规划,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目标、重点产业和布局导向,发挥规划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引导作用。通过合理规划布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要充分考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用地需求,合理安排发展空间以及布置先进合理的交通通信网络。加快培育若干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研究制定《浙江省服务业集聚区认定办法》,做好服务业集聚区申报、推荐和认定工作。加大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支持力度,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向集聚区倾斜,重点支持集聚区的规划编制、公共平台建设和重点项目补助,同等条件下对集聚区内的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强化集聚区对周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吸引整合,通过产业集群规模效应以及政府相关引导政策,推动具有共同区位指向、产业关联度强的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切实做到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

3 强化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财税等政策的支持。认真清理、修订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与工业同等的财税、金融、电价、土地等政策扶持体系。对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制造业服务外包分离等关键领域,进一步研究制定相关促进政策。财政方面,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侧重向生产性服务领域倾斜,主要用于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税收方面,用足用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国家税法框架内对鼓励发展的生产性服务行业、制造企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等,探索实施房产税、土地使用税、水利建设基金、教育附加等地方税的优惠倾斜。用地方面,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对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建设用地优先安排。融资方面,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开发适应生产性服务业需要的金融产品,鼓励创业风险投资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对发展前景看好的中小型甚至微型生产性服务企业开展业务。

4 消除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合理引导民间资本和外资参与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大服务业对内和对外开放力度,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向现代服务部门。对于有利于制造业升级、解决就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通过税收优惠、放宽审贷条件、项目融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方式,充分调动民间资本进入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公开透明、高效规范的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统筹管理,全面清理涉及服务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5 完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社会环境。服务业由于其产品无形性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经验品特征。因此,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运行环境的要求,远比制造业高。为了改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社会环境,要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实守信的社会信用文化,督促生产性服务业乃至制造业企业提高诚信水平;要在加强社会信用意识宣传教育的同时,积极发展社会信用中介服务业,建立健全社会信用评价评级体系;要加强社会信用监管和立法执法体系建设,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强化对违约处罚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还要通过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制度、创业投资制度等措施,健全鼓励自主创新、弘扬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环境。

6 加快服务业内部创新的步伐。行业内部创新的步伐直接决定了产业规模的扩张和绩效的提升。具体来看,可以从组织创新、体制创新及技术创新三个方面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创新进程。

首先,实施组织创新。实施组织创新是应对当前经济危机,转变浙江经济增长增长方式,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实施组织创新的关键有三条;一是突出重点,实施“专业全球化”战略,即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必须进行市场细分,找准目标客户市场定位,防止盲目多元化,缺乏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强资源整合,组建服务业企业集团,做大服务市场规模。三是品牌战略的跟进,以创建名牌为抓手,集中发展名牌服务企业群,通过品牌的建立扩展高端业务。

第3篇: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现状;对策 

 

2008年以来,浙江省学界、企业界、政府关于发展浙江生产性服务、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研究十分活跃,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取得了积极进展,诞生了大量重要的研究成果,为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特别是“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为有关企业发展思路、发展方向的引导,都起到了重要的咨询、借鉴、理论支持作用。本人在参与“面向区域制造业基地开展集成服务、实现生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浙江物产集团推进传统流通模式战略转型、全面融入区域制造业的实践探索”课题研究中,承担了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问题的研究任务,形成了课题研究报告中的第一部分内容——“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研究成果综述”,本文拟对该部分中“目前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状与主要对策”作一简要地归纳与概括,以推动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状 

1.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的整体势头良好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主要表现为生产性服务业融入制造业、提升制造业的过程,而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又为生产性服务业创造市场需求、提供发展空间。近年来,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首先,生产性服务业增长较快,生产性服务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2007年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实现的增加值约为3858.17亿元,占服务业产值的比重为49.7%,占浙江gdp增加值比重约为20.5%,比2004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中,金融、科技研发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生产性服务行业增长很快,2004-2007年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2%,比生产性服务业平均增速高16.3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占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7.0%,比2004年提高3.5个百分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等行业增速超过服务业平均增速,在生产性服务业中比重也不断提升;批发业等传统行业所占比重呈下降态势,从2004年的31.2%下降到2007年的27.6%,比服务业平均增速降低了7个百分点。其次,生产性服务业布局呈集聚态势。围绕现代制造业基地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各地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步伐,初步形成了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了1000多家软件企业,成为国家11软件产业基地之一,2007年杭州高新区软件及相关服务收入228亿元,占杭州市的95%以上。宁波港口物流业发展较快,2007年货物吞吐量达3.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935.0万标箱,同比增长11.1%和32.3%,形成了北仑、江东、镇海港区等物流业集聚区块。台州构建先进制造业服务集聚区,温州、嘉兴科技城建设初具规模,义乌国际小商品采购中心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他各类综合性、专业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正在加快形成。再次,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快于二产和服务业平均水平。生产性服务业正在成为浙江的投资热点,投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04-2007年生产性服务业限额以上投资增长26.5%,比服务业平均水平高14.0个百分点,比二产高14.2个百分点(根据浙江省发改委课题成果整理,2008)。 

2.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近年来浙江的生产性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相比较,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仍显滞后。主要表现为:一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质量和水平亟待提高。目前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为50%左右,占服务业比重为70%的左右;在我国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也已经接近50%。而浙江2007年服务业产值占gdp比重仅为40.4%,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为49.7%,生产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20.5%,这些都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相应的比重水平;不仅如此,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高,现代性生产服务业的优势不够明显。很显然,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浙江产业结构中的一条短腿,与制造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二是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需求不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制造业发展中研发设计服务、物流服务、营销服务、培训服务、软件与信息服务、金融与保险服务、财务与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需求的拉动,而生产性服务的需求状况又取决于制造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分离、分工与专业化的程度。浙江制造业在结构上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在企业组织形式上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在技术上以模仿型的创新为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以粗放型的规模扩张为主,这些特点决定了浙江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科技含量、附加值不高,因而对现代生产性服务的需求显得不足。三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外包程度不高。比如由于“小而全”、“大而全”的小农思想影响,由于服务外包费用偏高,由于缺乏服务信用保证等因素制约,量本应通过外包方式完成的服务活动往往由制造业企业内部来消化完成,这就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需求的拓展。四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受土地、人才和资金等要素制约严重。浙江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历来紧缺,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大都为商业用地,取得用地资格困难,用地价格较高;人才制约表现为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高级人才极为缺乏,比如软件行业一般工程师过剩,而架构工程师稀缺;资金制约表现为融资难问题突出,即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以无形服务为主,缺少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较难获得银行贷款和信用担保机构的融资担保,相对于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企业融资难度大、获得融资的机会较少(根据浙江省发改委课题成果整理,2008)。 

3.众多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当前,浙江制造业企业发展主要面临以下的困难与挑战:一是制造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竞争力战略权威波特教授把经济发展阶段划分为生产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等四个递进阶段。长期来,浙江依靠质优价廉的劳动力、土地、商务成本,以及大规模的投资和出口需求,推动了浙江经济(主要是制造业)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目前,浙江经济制造业增长中资本的边际效益已在明显持续下降,科技进步、劳动力素质等创新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凸现,这表明浙江制造业的发展不能再走那种依靠规模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老路。制造业的技术研发投入是技术创新的保证,目前浙江创新型制造企业平均研发支出仅为607.1万元,不到上海的1/4,也远低于广东、江苏、山东等兄弟省市。目前浙江的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中,除集成创新外,原始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制造业处于价值链低端、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加入wto,浙江对外开放已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浙江制造业的外贸依存度超过70%,全球经济波动对浙江制造业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趋势全面显现。浙江的制造业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日用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的生产,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位置,面对占据资本、市场网络、品牌等优势的跨国公司,浙江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正面临着“被动全球化”的困境。三是制造业布局分散、都市圈经济效应没有形成。目前,全球大量的高端生产要素正在加速向国际化城市集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制造业主要以都市经济圈、中心城市、高水平的开发区作为参与国际竞争载体;目前浙江制造业的分布还是以中心镇、县域经济和工业园区为主,都市经济圈培育才刚刚起步,中心城市功能薄弱,在以集聚科技人才、企业家、高科技产业、资本等高级生产要素为实质的城市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四是制造业结构层次低、不利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浙江制造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高,但高附加值产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占大头。这种制造业结构特征不仅影响了制造业自身的竞争力,而且不利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发达主要原因在于有发达的附加值高、出口比重高的装备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支撑。浙江的制造业结构层次低、利润薄弱,制造业上游的研发采购和下游的产品运输、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是制造业企业重要的利润源,所以这些环节外包的动力与空间不足,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不大,直接影响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根据李鸣成果整理,2008)。 

二、浙江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战略对策 

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滞后于制造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支撑和提升作用不足,而制造业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为主、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比重低,又制约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的提高,二者形成了一种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不良循环。如何打破这一不良循环?浙江理论界、企业界和政府部门普遍认为,在产业结构战略上必须突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发展”;在战略地位上要“双轮驱动”,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战略措施上要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1.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制造业的发展和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对制造业的支撑和提升作用,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互促并进;有利于形成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增长点,促进经济综合实力的整体跃升。现阶段发展浙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必须围绕改造传统产业这一重心来展开,从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制造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看,今后一个时期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重点是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商贸流通业六个行业。政府要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科学布局,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1)优化布局,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集聚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浙江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应当形成三大空间集聚格局,一是要向产业带集聚。浙江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环杭州湾产业带制造业发达,教育资源、高端人才相对密集,应当重点培育科技研发、创意设计、金融、教育培训、文化传媒等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发展海港、空港物流和其他专业物流平台。温台沿海产业带要立足海洋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同时针对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的产业集群特征,积极发展科技、培训、流通、融资等专业化服务。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产业带要借助良好的专业市场基础,着力推进国际商贸、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依托高速公路和铁路,大力发展交通枢纽型物流。二是要向中心城市和产业集群集聚。杭州、宁波、温州、浙中城市群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要重点发展金融、科技研发、创意设计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生产性服务业,服务本地产业的同时,强化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围绕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区域生产性服务体系,既立足本地产业集群,又能在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形成既便捷又经济的服务体系。三是要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集聚。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是以一种或几种服务产业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基础,形成服务企业集聚的特定区域。要着力在传统工业集聚区外,全方位、高品质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为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集聚提供承载空间。 

 (2)要努力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一是要强化规划,引导集聚。政府要编制并且督促实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规划,加快培育若干特色鲜明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强化集聚区对周边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吸引整合,推动具有共同区位指向、产业关联度强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向集聚区集中。二是要建立规范的生产性服务业管理制度。要根据不同产业特点,制定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对不同所有者资本一视同仁,打破垄断、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要创新生产性服务业的管理体制,克服当前存在的交叉管理,建立合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是要完善政策,加强扶持。要建立与工业同等的财税、金融、电价、土地等政策扶持体系,特别对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以及制造业服务外包分离等关键领域,要制定有利的财政、税收、用地、融资促进政策。四是要强化培训,保障人才。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多层次的人才培训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推动人才加速集聚、有序流动。五是要扩大开放,提升层次。要加大招商选资力度,着力吸引国内外知名生产性服务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来浙江投资设立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引进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先进的运作方式和管理经验,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要积极承接服务外包,加快培育一批具备国际资质的服务外包企业,形成一批外包产业基地;要支持有实力的服务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健全国际营销网络(根据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经贸委课题成果整理,2008)。 

2.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制造业的结构特点是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等生活消费品的生产为主,制造业的层次低,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低。这种制造业结构特点在“九五”以前我国处于温饱型社会时期,能较好地适应和满足人民“吃穿用”为主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然而,进入“九五”以后随着我国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的过度,居民对“吃穿用”的消费需求开始出现相对下降,对住房、汽车、电子通讯产品、高等教育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国内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明显转变,浙江没有及时调整原有的产业结构,而是利用我国加入wto的有利时机,实施了通过扩大外需来替代内需的发展策略(史晋川,2008)。然而,随着劳动力工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建设用地紧缺,节能减排约束加强,浙江经济运行环境趋紧;同时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发达国家针对浙江出口产品的反倾销案件有增无减,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发端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正在引发全球经济明显衰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不断升值,我国外贸出口大幅度减少,作为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的浙江制造业,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浙江要成功应对这些挑战,就必须通过大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技术创新来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通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适度的新型重化工业来实现制造业结构的战略升级,通过制造业内涵的不断提升来完成制造业从传统低端、低附加值制造到现代高端、高附加值制造的转变。为此,必须采取的主要措施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根据浙江省委宣传部、社科联课题成果整理,2008): 

 (1)加快装备制造与高新产业发展,使之成为新的优势主导产业。要以发展先进制造业为契机,加快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装备制造业大企业大集团和产业集群,开发一批具有先导作用和能大幅度提高产业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建立一批具有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高经济效益等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促进装备制造业向制造集约化、设备成套化、服务网络化发展,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渗透,使浙江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生产工艺、产业形态、产品性能发生重大革新,促使传统制造业向高附加值制造业方向发展。运用电子信息、现代生物、新材料、高效节能及新型环保等高新技术,改造机械、化工、纺织丝绸、轻工食品、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增强传统产业的竞争能力。 

第4篇: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1、不可感知性   “不可感知性”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次来理解。首先,服务产品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比较,服务的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很多都是无形无质,让人不能触摸或凭肉眼看见其存在。同时,服务产品不仅其特质是无形无质甚至使用服务后的利益,也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例如,汽车出现故障,车主将车子交由汽车修理服务公司处理,但车主在取回车子时,对汽车维修服务的特点及经修理后的汽车部件是否全部恢复正常,都是难以察觉并做出判断的。

然而,服务产品真正百分之百具有完全不可感知件的特点的极少。反之,很多服务需要有关人员利用有形的实物,才能正式生产,才能真正提供及完成服务程序。比如,餐饮业的服务中,不仅有厨师的烹调服务过程,还有菜肴的物质加工过程。另一方面,随着企业服务水平的日益提高,很多消费品或工业品是与附加的顾客服务一块出售的,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顾客之所以购买某些有形商品如汽车、录音磁带、录影带等,只不过因为它们是一些有效载体。对顾客而言,更重要的是这些载体所承载的服务或者效用。由此看来,“不可感知性”并非纯粹是服务产品所独有的特征。

不过,服务市场学者进一步强调,从传统的产品概念出发,附加的顾客服务并非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顾客服务也就不是独立的服务产品。此外,“不可感知性”亦非要求所有的服务产品都必须是完完全全是不可感知的,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视角将服务产品同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区分开来,萧斯塔克曾提出“可感知性——不可感知性差异序列图”,举例说明有形产品与无形产品的区分,并强调服务产品愈是接近“不可感知性”的一极,则愈需要营销人员运用“4P”之外的技巧,才能有效地在市场竞争中确保顾客获得最大的满足感。

西斯姆在此基础上于1981年提出了“不同类型产品评估差异序列理论”,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不可感知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及其对制定服务产品营销战略的特殊含义。根据西斯姆的分析,大部分消费品及工业品都属于可感知性比较强的产品,对于这类产品,顾客很容易对之进行评估从而作出购买决策。相反,大部分服务产品则属于不可感知性产品,顾客对它们的特质很难评估,因为即使在消费和享用之后,顾客也无法根据消费经验感受到这种产品所带来的利益,而只能相信服务提供者介绍和承诺,并认为该服务确实给自己带来所期望得到的好处。比如,病人经过医生诊治后,只能相信医生的说法及其开出的处方;在服完药之后,也只能相信医生,认为经过一段时间待药力发作后,病情才会好转直至痊愈。

2、不可分离性

有形的工业品或消费品在从生产、流通到最终消费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中间环节,生产与消费的过程具有一定的时间间隔。而服务产品则与之不同,它具有不可分离性的特征,即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服务人员提供服务于顾客时,也正是顾客消费服务的时刻,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过程,所以在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必须直接发生联系,从而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服务的这种特性表明,顾客只有而且必须加入到服务的生产过程中才能最终消费到服务。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病人必须向医生讲明病情,医生才能作出诊断,对症下药。

顾客对生产过程的直接参与及其在这一过程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无疑问传统的产品质量管理及营销理论提出了挑战。第一,传统的产品生产管理完全排除了顾客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员工而非顾客。而在服务行业内,顾客参与生产过程的事实则迫使服务企业的管理人员正视如何有效地引导顾客正确扮演他们的角色,如何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生产过程,如何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服务知识达成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和谐进行。如若企业管理人员忽略这些问题,则可能导致因顾客不懂其自身的职责而使服务产品的质量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而在这种情况下,顾客通常并不会责怪自己的失误反而将之归咎于企业,认为该企业的服务水平低下,进而丧失日后与之打交道的兴趣和信心。第二,服务员工与顾客的互动行为也严重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及企业和顾客的关系。由于服务产品要按顾客要求即时生产出来,这就使过去在生产车间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变得过时。既然不同顾客的要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负责提供服务的第一线员工是否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服务能达到每一个顾客所期望的质量水平就颇成疑问!何况,顾客与服务员工在沟通中的任何误会,都可能直接使顾客感到整个企业的服务水平不佳,甚至拂袖而去,服务过程中断,企业也就失去了顾客。所以,服务产品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包含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行为的管理。

3、差异性

差异性是指服务产品的构成成分及其质量水平经常变化,很难统一界定。区别于那些实行机构化和自动化生产的第一与第二产业,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由于人类个性的存在,使得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检验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方面,由于服务人员自身因素(如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于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于是顾客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也直接影响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同是去旅游,有人乐而忘返,有人败兴而归;同时上课听讲,有人津津有味,有人昏昏欲睡。这正如福克斯所言:“消费者的知识、经验、诚实和动机,影响着服务业的生产力”。

差异性使顾客对企业及其提供的服务产生“形象混淆”,因为,对于同一个企业,透过两家不同的分店所提供的服务,可能出现一个分店的服务水平显著地优于另一个分店的情形。前一分店的顾客确实会认为该企业的服务质量很好,而另—分店的顾客则可能对企业的低劣服务予以投诉。这种“企业形象”或者企业的“服务产品形象”缺乏一致性,将对服务产品的推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不可贮存性

基于服务产品的不可感知形态以及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服务产品不可能象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而且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不能将服务携带回家安放。当然,提供服务的各种设备可能会提前准备好,但生产出来的服务如不当时消费掉,就会造成损失(如车船的空位等),不过,这种损失不象有形产品损失那样明显,它仅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发生。因此,不可贮存性的特征要求服务企业必须解决由缺乏库存所引致的产品供求不平衡问题、如何制定分销策略来选择分销渠道和分销商以及如何设计生产过程和有效地弹性处理被动的服务需求等。

5、缺乏所有权

缺乏所有权是指在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不涉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转移。既然服务是无形的又不可贮存,服务产品在交易完成后便消失了,消费者并没有“实质性”地拥有服务新产品。以银行取款为例。通过银行的服务,顾客手里拿到了钱,但这并没有引起任何所有权的转移,因为这些钱本来就是顾客自己的,只不过是让银行保管一段时间而已。再比如,乘坐飞机之后旅客从一个地方被运送到另一个地方,而此时旅客手里除了握着机票和登机牌(而这些物品,是顾客登机前就买到的)之外,他们没再拥有任何东西,同时航空公司也没有把任何东西的所有权转让给旅客。缺乏所有权会使消费者在购买服务时感受到较大的风险,如何克服此种消费心理,促进服务销售,是营销管理人员所要面对的问题。目前,服务产业发达的国家,很多服务企业逐渐采用“会员制度”的方法维持企业与顾客的关系。当顾客成为企业的会员后,他们可享受某些特殊优惠,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就某种意义而言他们确实拥有企业提供的服务。

从对上述五个特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不可感知性”大体上可被认为是服务产品的最基本特征。其它特征都是从这——特征派生出来的。事实上,正是因为服务的不可感知性,亦即无形性,它才不可分离。而“差异性”、“不可贮存性”和“缺乏所有权”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不可感知性”和“不可分离性”两大特征所决定的,同时,就对服务市场的营销行为及顾客行为的影响而言,前两种也不如后两种特征那么深远。

对服务特征的研究都是以把服务与有形产品区分开来为出发点的。然而,企业向市场所提供的产品既可能是有形产品,也可能是无形服务,或者是二者的混合物,从现实经济活动来看,服务通常是与有形产品结合在—起进入市场的,在市场交换的过程中很难把服务从有形产品中独立地分离出去。考特勒认为,按照服务与有形物质在产品中大致所占的比重,可以把市场上的产品分成五种:①纯粹有形产品。如肥皂、牙刷、盐等产品中几乎没有附加任何服务的成分。②附加部分服务的有形产品。这些服务通常是为了促使消费者乐意购买该产品。③混合物,其中服务与有形物质各占一半。比如,在餐馆里往往是服务与食品并举的。④主要服务产品附带有少量的有形产品和其它服务。如旅客乘坐飞机购买的是运输服务,他们到达终点后没有得到任何有形产品。不过,存旅途中,航空公司会提供—些食品、饮料和杂志等。⑤纯粹的服务产品,其中几乎不会附加任何有形物品,如照看婴儿、心理咨询等服务。

因此,要想严格地把有形产品同无形服务区分开来显然是十分两难的。正如斯密所言:“似乎没有任何标准可以清楚地划分出两大部分(指产品与服务)的界线”。李维特更进一步认为,每—个行业都渗透着服务,它们的区别只是在于所包含的服务成分的多少。而从市场营销学的观念看来,虽然有形产品与无形服务在表面上体现出不同的物质特征,而实际上并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是产品,都能为消费者提供利益和满足感,只不过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罢了。所以,虽然我们界定了服务产品的基本特征,但它只是表明服务产品在这些方面具有较强的倾向,而任何一种服务也只是这些特征的不同组合。广义地理解产品同服务的关系,其意义在于传统的营销理论和原则在服务市场领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地照搬过来。事实上,即使对于同是有形产品的工业品和消费品,二者在营销战略的制定方面也有很大不同,于是才有工业品营销从消费品营销中分离出来。既然服务产品与有形产品具有不同概念及特征,那么也就必然会区别于传统产品营销的服务营销理论和架构。

第5篇: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经济转型;服务业

[中图分类号]F72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3)03-0068-03

作者简介:于巧玲(1982-),女,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政策与管理。

一、现代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在我国,“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在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五” 规划的建议中被具体地加以明确,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改组和改造传统服务业”,其后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党的十报告进一步提出“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

目前,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其中具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一是指区别于传统服务业,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生活服务和生产服务的国民经济新兴领域;二是指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的信息服务、研发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现代物流、市场营销服务等,但主要是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服务业;三是伴随着工业化、信息技术、现代管理理念的高度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加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中的“现代”应该是一种相对定义,即相对于“传统”,服务业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应发挥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和匹配的功能。据此,本文中的 “现代服务业”是指那些与现代技术密集、产业分工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别于传统服务业,主要依托于信息技术和符合市场经济特点的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高成长、高增值、高知识含量、具有新服务方式的行业,如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和法律服务业等。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概念,内涵极为丰富,它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延伸,是区域综合竞争力和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体现。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有以下特点:

第一,高附加值。现代服务业享有产业链中的高端利润,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咨询、创意、研发、设计、销售、物流、售后等服务活动在整个价值链中的价值含量日益提高,在欧美发达国家,汽车、计算机行业在服务过程中创造了80%的利润,而制造过程只能获得20%的利润。显而易见,即便最大的销售额来自产品本身,但是最高的利润却来自其相关服务。

第二,高技术度。现代服务业生产过程以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运用为主,是以知识创新为动力的新经济的代表。物流、电子商务和计算机软件服务业是依托于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是经过信息化和现代的经营理念改造提升而来或由现代的经营理念发展而来。服务业就像一个纽带,将技术知识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它一方面通过积极地利用新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如金融、广告、保险等,另一方面通过自身扩散或创造新技术――如多媒体、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在高度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现代服务业将这些服务部门的工作分离出来,由现代服务业中一些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近年来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注意,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信息和通信技术(ICT)的广泛使用,现代服务业创新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ICT的使用。

第三,高人力资本。劳动力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劳动力接受过初等教育,具有基本的劳动能力,适合在制造业部门中从事各种低层次的劳动工作;第二类劳动力则是那些完成了中等教育并获得了职业技术证书的劳动者,适合从事低层次的熟练工作,例如普通的商务记录、客服等;第三类劳动力是指那些受过高等教育并拥有技术或专业资质的人,包括医生、管理人员、工程师及科研工作者。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倾向于利用第二及第三类劳动力。因此,发展现代服务业要进行较高的人力资本投入,才能够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第四,行业创新活跃。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其必然具有创新活跃的行业特征。现代服务业是以技术、知识、人力资本和文化的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这些都是创新的基本要素。现代服务业的产出多以无形产品为主,而这些产品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其创新性,所以现代服务业的产出如果不具备创新性,其价值也就无从谈起。同时,融合了诸多创新要素的现代服务业必然表现出创新活跃的特征。

第五,某些服务具有虚拟性。这种虚拟性不但体现在提供的产品具有无形性,如咨询与某些技术的提供,也体现在成交往往具有滞后性,如保险理赔等。虽然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提供虚拟化的服务创造了便利的硬件条件,但由于它固有的无形性又要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建立在较高行业信誉度的基础之上。

三、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第6篇: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服务业;创新;生产率;互动式创新

中国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自199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加快服务业发展已成为国家产业政策的重要导向。特别是在当前工资成本上升及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需要加快生产业的发展以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努力形成以服务业和生产率进步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然而,较长时期以来我国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增速远低于服务业就业比重的增速。199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8.2%,2009年上升为39.7%;1992年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比重为19.8%,2009年上升为34.1%,前者上升的幅度远小于后者,说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相对下降。因此,提升服务业生产率是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

怎样才能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到新增长理论,创新作为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主要方式已成为共识。有关创新的主流文献,多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服务业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创新程度低和生产率相对滞后的部门。随着信息技术业的发展,服务业的创新性逐渐得到了认可,但现有文献多以概念和分类为主,较少涉及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近年来,利用欧共体创新调查数据(Community Innovation Survey),少数文献从企业层面实证了创新对服务业生产率的作用,但关于创新的测度仍沿袭估测制造业创新的方法。服务业创新与制造业创新有许多不同之处,其本质在于服务品和制造品的差异。制造品通常具有标准化、有形化、可运输性特征,而服务产品却是异质的、无形的、生产与消费一体化(难以运输)的。这就造成常用的R&D投入和专利等测度制造业创新的指标,不完全适用于衡量服务业创新,因而我们需要一个与制造业有所差别的分析框架。

国内关于服务创新的研究,在定性和统计分析层面的较多,从微观企业层面对服务业创新与生产率关系的实证研究很少。蔺雷实证分析了服务创新对中国旅游企业绩效的影响,强调服务创新、服务质量和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本文的特色在于突出服务业创新中“服务”特性,从而把它和制造业创新区分开,体现在:①本文不仅关注技术创新,还关注市场创新等方式,综合采用多种创新指标,除制造业常用的专利等硬性创新指标外,还使用反映创新过程的软性指标;②引入互动式创新(interaction innovation)概念,强调创新主体在创新网络的交互学习,如政府、客户和竞争企业等在服务创新中的作用,而不只是企业内部的研发;③区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KIS)和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1ess-knowledge-intensive services,Less-KIS),试图揭示不同类型服务企业创新的特点。

1 服务创新及其影响因素

1.1 服务创新的测度

服务业创新的复杂性使其界定较为困难。服务创新既有一些制造业特点,又不完全相同。本文对服务创新的测度,正是基于服务业创新特征的分析。

1)服务创新呈多样性。服务对象的要求千差万别,创新类型复杂、难以标准化,如服务生产和消费的同时性使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难以区分。除常见的四种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流程创新、市场创新),服务业还有第五种创新:专门化创新(Ad hoc innovation),即解决顾客特殊问题的创新。在澳大利亚和德国对交通业创新的调查中,采用过非技术创新的比例高于技术创新;在欧洲进行的“四个行业调查”(four sectors survey)中,有超过1/3的服务企业认为它们只进行组织创新。因此,服务创新比制造业创新的涵义更宽泛。正由于服务创新更多是在组织、流程等方面进行非技术创新,如新服务、新市场、新商业模式等,现有研究对这些“软性”的创新较少关注。因此,如果仅使用R&D强度和专利数量(一般作为制造业的创新投入和产出指标),则有着相当程度的局限性。

2)服务创新具有无形性和渐进性,这使它难以衡量。由于服务本身是无形的,进行技术变革性创新较少,而更多源自对服务过程和服务环节进行的改进,因此服务创新往往是“隐性”而不是“显性”的。具体来说,服务业服务的对象是客户,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除少数行业外,服务业多在“项目开发”、“质量管理”等名目下研发,而采用制造业的制度化和定式化研发活动较少,但另一方面,对那些与客户关系紧密的服务企业来说,服务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投入产出的同时性使企业无法分辨到底哪些经费投入到研发活动中。如Leiponen就研究发现,服务业R&D投入与产出没有显著统计意义的相关性。制造业创新倾向于强调“硬性”指标,如R&D投入等,而服务业创新更注重“软性”的研发能力,如与外部创新源的互动等。

3)服务创新的行业异质性较强。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各行业在创新程度、创新方式上的差异较大。例如欧共体的第二次创新调查(CIS2)发现,在创新程度方面,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企业占调查企业的比例因行业不同,运输业为25%,技术服务业达到44%,计算机服务业达到66%以上;在创新方式上,行业既有依靠内部研发,也有依靠外部力量联合研发,且行业间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采取多种指标来衡量服务业不同行业内部的创新。

基于以上原因,仅仅使用绩效指标有可能低估服务业的创新,而仅仅使用创新过程指标主观性又过大,因此本文的策略是:综合采纳制造业创新和服务业创新的特点,不是简单对各种指标加以区分,而是同时采用五种指标,以求全面地描述服务业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五种指标分别是:新业务收入占比和人均专利数两种显示性指标,产品创新、流程创新和质量改进等三种带有一定主观性的非显示性指标。“新业务收入”指标主要是新市场的业务收入,也有可能是新产品的业务收入,所以它包含了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两方面的涵义;专利申请多发生在生产业,因此它具有“硬”技术创新的特质。后三种指标是针对那些在非R&D投入框架下进行创新而难于统计的研发活动。

1.2 影响创新的因素

欧共体的CIS2和创新景气度调查(inno-barometer survey)中发现,与外部创新源(如供应商、客户)的合作在服务创新中非常普遍,同时还发现竞争者也是影响服务创新的因素。因而创新既由企业内部特征决定(如规模、行业、技术水平等),又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创新经费来源和力量来源等),多个方面共同决定了企业的创新活动。

在影响企业创新的内部因素中,本文特别关注“是否接受国外企业的服务外包订单”这个因素。有关制造业创新方面的文献表明,接受国外企业的订单可能对企业的创新活动产生负面影响。一方面,为满足国外客户苛刻的质量与技术要求,接包企业具有创新的动力,通过对发达国家企业的学习和模。仿,实现本土企业的自主创新;另一方面,对那些核心技术缺失及知识吸收能力不强的接包企业来说,持续承接低技术含量的外包,极有可能被发达国家企业“俘获”,被锁定在价值链的低端,进一步弱化创新能力。类似地,我们还考虑了“出口”这个因素。尽管新一新贸易理论发现,生产率高的企业出口可能性高,创新的可能性也越大,但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却发现,技术创新和出口之间并不存在显著关系,主要是因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还处于“被俘获的陷阱”中。而我国服务业国际化起步更晚,进程也较慢,那么国际服务外包是否会使服务企业掉入陷阱呢?《计算机世界》中指出,中国软件外包企业一直从事着单一编写代码的低端业务,很少提供咨询和整体解决方案的业务,这些企业当前面临着创新和技术的困境。本文使用的样本正是来自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苏州昆山,我们试图从数据中寻找答案。

在考虑影响企业创新的外部因素时,本文引入“互动式创新”的概念。从Von Hippel、DeBresson和Amesse的企业创新网络到Lundvall的互动式创新体系,再到Chesbrough的开放式创新(open innovation),都对过去仅依靠内部力量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拓展。互动式创新理论认为,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时代,企业创新应同时利用内部和外部两种资源和渠道。其中,外部创新源既包括客户,也包括科研院所、竞争对手、供应商、经销商,乃至网络,等等。Tether发现,服务企业倾向于采用与外部资源互动的方式,如通过与上游企业和下游客户的互动来获取创新能力。Leiponen的研究也支持这一观点,在对芬兰商务服务企业的调查中,她发现从外部获取的知识,尤其是从客户和其他竞争企业获取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创新的概率和广度。因此,本文引入四个代表外部创新源的指标:客户企业、科研院所、国外力量和同行竞争企业。问卷中回答“客户企业参加设计研发或帮企业培训员工?”的企业占21.4%,与“与别的企业共同研发”以及“从别的企业引进研发人员”的企业占30%,高于回答“与科研院校合作”(14.5%)和“国外企业帮助”(19.7%)。因此,本文期望发现客户企业和竞争企业有助于服务企业创新的证据。

2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2.1 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昆山市(县级市)地处上海和苏州城区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发达,是“苏州模式”的一个典型:利用区位优势,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加工制造业,在此基础上形成配套的服务业体系。该市政府委托南京大学在2011年进行“昆山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的研究调查活动。调查发放服务业主要行业(未涉及住宿餐饮类)企业问卷463份,得到有效样本117个。问卷设计上,企业的基本信息属于财务报表的公开信息,而服务创新研发以及人力资源等问题,多以“是/否”的形式来设计,从而获得了较为准确的结果。以昆山市为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特殊性:①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结构和全国服务业企业分布大致接近,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②昆山先进制造业与周边服务业共生的事实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因此而强调服务企业的互动式创新。

样本企业的创新情况如表2,在新业务销售收入、专利数这两个衡量创新绩效的指标中,交运仓邮业和信息软件业的创新程度较高,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的创新程度较低。在创新活动指标中,服务创新的频率明显变高,不仅交运仓邮业和信息软件业依旧创新程度较高,而且创新程度较低的批发零售、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业也有所提高,这表明创新绩效和创新活动指标有较大的相关性。表2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任一行业的服务企业样本,选择“质量改进”作为创新活动的比率均高于其他两种,这佐证了渐进式创新是服务业创新特点的论证。

本文各变量的具体指标及对应含义说明见表3。

2.2 模型设定

运用生产函数(y=AKαL1-α)来测度创新对生产率影响,将等式两边同除以L得到:其中,Ii是衡量企业i创新的指标,Ci是一系列控制企业特征的指标。鉴于方程(1)右式包含K/L(人均资本量),方程左式的生产率(Y/L)具有全要素生产率的含义。

由于样本非随机抽取,需要考虑可能出现的选择性偏误(selection bias)。如生产率高的企业比生产率低的企业更有可能创新,且创新数据更愿意公开而容易得到。如果存在这种自我选择现象,那么仅以搜集到的数据估计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就未必准确。为此,Heckman提出了一种方法校正非随机样本偏误的估计值,通过控制选择性偏误以纠正内生性问题,即Heckit模型。此外,该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识别影响服务创新的因素。本文使用的这种方法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构造一个创新决定因素的Probit概率模型,模型的因变量是一个根据创新投入得到的哑变量;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预测出的创新概率代入原模型(即控制选择偏误),进行OLS回归,估计出创新强度;第三阶段,使用第二阶段估测的创新强度,代人生产函数进行回归。

其中,两式误差项满足均值为0的二元正态分布,(u1i:u2i)~N(0,0,σ1,1),式(2b)是表示企业创新影响因素的模型,即选择方程(selection equation)。式(3)是解释创新程度的模型,即回归方程(regression equation)。1i是一个表示企业是否创新的哑变量,如果企业有新业务收入或专利,则认为进行了创新活动,取1,反之,取0.1i由z代表的一系列因素决定。I*是衡量创新强度的隐性变量,由x代表的一系列因素决定。

第三阶段:将式(3)中I*的估测值(Ii)作为指标代入式(1),得到:

以上方法适用于非哑变量表示的创新指标。如果用哑变量表示创新(产品创新、流程创新、质量改进三个),由于值仅有0和1,前两个阶段被合并:第一阶段,建立企业创新活动决定因素的三变量Probit模型(trivariate probit),估计出企业的创新活动概率。因为在同一企业内影响企业创新的因素是相同的,企业创新活动决定方程的误差项服从三元正态分布(trivariate normal distribution),将三个方程纳入一个系统考虑;第二阶段,用估计出的创新活动概率代替式(1)的Ii进行回归。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首先计算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发现大部分变量间相关性不高,即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篇幅所限,略)。即使是“接受服务外包”和“出口”两个看似相关的指标,相关性也只有0.05;“企业规模”指标与不少指标的相关性在0.4左右,因此在回归时并未全部出现。其次,为对比知识密集型和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的特点,我们进行分类回归。本文所定义的知识密集型企业是指大专以上员工占比大于样本均值的企业,非知识密集型企业则是余下的低于均值的企业。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使用的是横截面数据,尽管问卷设计将滞后因素考虑在内(例如问题是对企业过去的创新活动提出的),并且也控制了内生性,但在解释结果时,不能肯定两个变量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只能说它们存在相关性。

3.1 基于创新绩效的估计结果

表4和表5呈现了式(2b)和(4)的估计结果。从表4关于服务创新的决定因素中可以发现以下特点:

1)企业越年轻,越有业务创新性。用新业务表示创新时,所有系数都与创新负相关,虽然不全显著。在非知识密集性行业中这种关系尤其显著,这可能是因为,非知识密集型的行业,比起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其产品生命周期长,产品更新慢,惰性较强。服务企业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消费者的偏好在短期内很难变化,已经形成稳定客户群体的服务企业,一旦有所改变,就存在客户流失的风险。用专利来表示时,企业年龄和技术创新关联不大。

2)企业出口越多,业务创新性越强。在用新业务表示时,这一点十分显著。我们推测,出口对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新市场的开拓上,即出口是一种开拓新市场的表现,因此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出口和技术创新无显著关系,也即前文提到的出口的学习效应在样本中并不明显。非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出口和两种创新均关系不大。这个结果可能是因为,服务业中非知识密集型的行业一般是传统服务业,其产品无法分割、不可贸易,故也无可能出口。

3)技术水平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有着显著的积极影响,但在非知识密集型企业中,技术水平越高,技术创新性越低。技术水平和业务创新间并无明显关联。

4)得到政府扶持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其中,政府扶持资金对于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业务创新具有积极影响。对于非知识密集型企业,这种关系并不显著,可能是因为,政府的政策重点在知识密集型企业,非知识密集型企业得到政府扶植的机会较小。采用股权融资等方法筹措研发资金的服务企业,创新性也较强。银行贷款和风投资金未表现出与企业创新存在显著关系。这个结果,一方面验证了地方政府在主导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能存在一种自我选择的机制,即表现出创新性的企业,得到政府目助或股权融资的可能性较大。

5)客户在互动创新网络中有重要作用。总的来说,有客户参与研发的服务企业创新性较强。非知识密集型企业依赖客户创新的程度较高。非知识密集型企业的系数分别为2.0和3.2,知识密集型企业客户对创新的回归系数为0.57和0.54,且不够显著。客户在互动创新中的地位正体现了服务产品的特性:消费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参与。相较于非知识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往往是生产业),扮演的是促进客户技术创新、采用先进技术的角色,技术壁垒较高,更带有制造业创新的特点:以企业内部研发为主,和互动创新网络关联较小。知识密集型企业,竞争企业、科研院校、国外技术力量对企业创新未有显著影响。

表5是关于创新对生产率影响程度的回归结果,通过表5可以发现:

1)出口、规模、技术水平、外包活动等反映企业特征的变量对企业生产率未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尽管统计意义上不显著,出口与生产率正相关,企业规模、从事服务外包活动、技术水平对生产率呈微弱的负面影响。出口与生产率的关系说明了自我选择和学习效应在样本服务企业的存在。规模与生产率的负面关系,暗示作为生产要素为人力资本的服务企业,追加人力投入反而造成生产率的小幅下降,因此样本企业很可能主要来自中低端的服务企业;正因为是中低端服务企业,从事服务外包活动与生产率呈现负面关系。这也许是前文所述“俘获效应”的一个佐证;而技术密集程度,也因为是中低端服务企业而未对生产率产生推动。

2)创新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企业的生产率有正面影响。对比用新业务和专利作为创新指标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用专利表示的创新活动更显著地提高服务业生产率,可能是因为服务企业一旦拥有专利,则可促进服务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其拥有的知识产产权垄断地位大幅增加了收入,也增加了以收入表示的生产率。创新效应的特例是非知识密集型企业。这同样可以用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特性来解释:消费者偏好的稳定性导致短期内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创新存在风险。

3.2 基于创新过程的估计结果

表6和表7分别呈现以创新过程衡量的估计结果。通过表6可发现:

1)企业年龄与三种创新形式有不显著的负面关系,这和表4的结果一致。然而,技术水平与三种创新存在一定的负面关系。规模、出口与外包对创新的影响均不明显。引人注意的是,生产率与产品创新的负面关系,以及它与质量改进之间的弱负相关性。这表明,绩效较好的企业似乎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惰性。

2)互动式创新正逐渐成为服务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式。客户在服务的生产流程和质量改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客户对流程创新的影响系数为0.784,对质量改进的系数提为1.333,而客户对产品创新没有显著影响,说明客户在服务创新中的作用是渐进式的。从同行和其他竞争企业吸取创新资源也对产品创新和流程创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科研院校和国外企业的创新资源对企业创新活动没有显著影响。该结果支持了Tether的结论:服务业企业不像制造业企业那样以内部研发和与科研院所合作为主要的创新方式,在服务业中客户的作用更加重要。

3)倾向于流程创新的行业有交运仓邮、信息软件、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倾向于产品创新的是房地产业。虽然大部分服务企业都进行质量改进,但并未表现出显著的行业特征。

从表7可推断如下结论:

1)与表5类似,出口、规模、技术水平、外包活动等反映企业特征的变量对企业生产率的作用不明显。出口的系数为正,而服务外包的系数为负,这与表5的结果也是一致的。

2)产品创新对服务企业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于非知识密集服务业来说,产品创新反而不利于服务企业生产率的提高,这依旧可能与行业性质有关,即非知识密集服务业的产品周期相对较长。流程创新对服务企业生产率的促进较为明显,不管是知识密集型企业还是非知识密集型企业,都可以观察到这种关系。而质量改进对所有企业都有负面影响。这可能是因为:对于有些服务行业来说,质量改进意味着更加细致的服务,因此在同等时间内提供的服务数量变少,生产率在同一时间内有可能下降;尽管随后销售收入可能因为质量改进而上升,但数据的限制使我们难以观察到。也就是说,创新效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

借助苏州昆山的服务业企业样本,本文将服务企业分为知识密集型和非知识密集型,并综合利用多种创新指标,实证了服务企业创新的决定因素以及创新对生产率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和不同的创新方式,实证结果存在差异化,主要结论如下:

1)创新决定因素方面:政府资金、客户推动与企业的创新成果(新业务收入占比、人均专利数)正相关,特别是外部创新源,如客户、竞争对手与服务企业的互动对其创新起显著的促进作用;交运仓邮、信息软件、房地产业等倾向于流程创新,而在质量改进和产品创新方面,则没有明显的行业倾向性,同时即使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在产品创新方面的能动性也不强;此外,出口与企业创新正相关,服务外包与企业负相关,然而缺乏统计学意义。

2)创新对服务企业生产率影响方面:在大多数情况下创新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生产率有显著正面影响,但对非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影响不显著或者为负;从创新绩效看,创新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作用显著,对非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作用不显著;从创新过程看,产品创新对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作用不明显,对非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作用甚至显著为负。此外,流程创新能够提高各种类型的服务企业的生产率;以质量改进为手段的创新,对于知识密集型和非知识密集的服务企业的生产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4.2 进一步讨论

对以上研究发现,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和进一步阐释:

1)互动式创新对服务创新的影响。服务企业提供的是一个双方互动学习、互相补充的过程,服务企业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供应商的服务企业和作为客户的消费者或企业共同决定。这是一个复杂的知识传递过程,服务企业一方面提供服务、传播知识,另一方面也在生产中学习、吸收知识,从某一客户那里吸收的知识也会被应用于其他客户,从而形成创新。服务企业服务于客户,并依赖于客户,两者是一种“共生”的关系,类似地,竞争对手、政府等对服务企业创新都有重要影响。技术创新由早先简单的线性模式向当今复杂网络模式转变,不仅体现在制造业,更体现在服务业创新中。这是本文的一个重要发现和特别强调之处。

2)服务业的行业特殊性对结果的影响。行业特殊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对于制造业,服务业的特殊性;二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非知识密集型行业的特殊性。为此,我们对异常的研究发现分析如下。①关于以质量改进为手段的创新对服务业生产率负面影响的结果,可能是服务业不同于制造业特殊性的体现。具体来说,服务的质量改进,有可能是指更专业化的服务,即在相同时间内提供的服务数量变少(例如从服务两位顾客改进到只服务一位),而这在数值上难以体现。②关于创新对不同类型服务业差异化影响效果的结果,可能是两类服务行业特殊性的体现。创新对知识密集服务业效率的提升容易理解,而对非知识密集型业的效应或者为负(如产品创新),或者不显著(业务或专利表示的创新),这可能是非知识密集型行业多为传统服务行业,属于产品生命周期成熟期,客户相对稳定,创新意味着改变,而客户的偏好是相对稳定的,在短期内流失的客户使企业收入下降(dismption effects),从而影响生产率。Mansury和Love、James和Love对北爱尔兰、美国服务业的实证研究结论也类似——短期内服务创新对生产率具有不显著或者负面的效应。

第7篇: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现代旅游业特征;生产者服务增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势在必行。近几年,我国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其政策导向不断强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正在对产业经济的诸多部门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旅游业同样面临着这一不可回避的形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的关系,探讨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要素特征以及新的增长态势。

一、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

现代服务业是我们国内的提法,先后在党的报告和政府文件中正式使用,但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也没有确认现代服务业的界定范围。提出“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有着特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对于服务业发展的一种新认识。一般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特点。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划分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又称战略业[1]。也有人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生产业,即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可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产业、经纪业、广告业、律师业、租赁业、通讯业、物流业、咨询业、会展业、后勤业等众多行业[2]。根据以上界定,旅游业是否属于现代服务业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和知识性含量较少,受信息革命的影响,部分行业采用了一些信息网络技术,但从总体上看,旅游业并不具备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其次,旅游业发展成为大众性的产业,至少是19世纪中下叶,并不算新兴产业,应该属于传统服务业。有的认为,旅游业是一项综合产业,它涉及的行业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依托现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发展起来的,如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等,应该属于向社会提供高层次、高知识产品的现代服务业。同时,旅游业也属于信息密集型产业,旅游活动的组织和进行,高度依赖信息源和信息流,特别适合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因此,是符合现代服务业特征的。

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需要作深入的辨析。

首先,旅游业从属于服务业,一直都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如同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历史阶段一样,旅游业在形成期就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于一体的相互关联的传统产业集群。旅游产业的部门(行业)结构中最基本的构成形式,包括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行社和休闲娱乐等部门,显然应该归之于服务业中比较初级的生活服务业。随着半个世纪以来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到成长期,一方面,旅游业的原有基础部门需要得到现代化的改造和提升,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传统的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面临着现代管理理念和运营方式以及高科技和信息化的洗礼,有一个逐步转型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后期的产业延伸和扩展,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和生产职能外包,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了生产者,出现了许多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公务旅游、节事旅游、拓展培训旅游和旅游咨询、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因此,旅游业不能简单和笼统地划归为传统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是依附着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样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必须进行动态分析。

其次,旅游业是综合性极强的产业,除了传统的核心业态之外,旅游业是众多相关产业交叉重叠的行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关联度很高,如需要通讯、电力、金融、保险、物流、中介、设备、环卫、地产等产业部门为其提供生产资料和要素服务。尤其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业更是受到生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的明显影响,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产业融合是在工业经济时代高度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原来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结果[3]。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导致产业之间更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产业融合必然引致旅游业内部结构向更高层次升级,优先发展生产者服务,从而真正纳入现代服务业体系。

旅游业正处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的过程中,目前,旅游业总体上依然包含了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和现代服务业的元素,有着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即当先发的或传统的产业部门还在发展的时候,后发的或现代的产业部门就出现并发展了。以发展的眼光看,旅游业的现代服务业特征会愈益凸显,旅游业部分或整体转型升级为现代服务业的趋势还将进一步显化。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精心培育和加快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

二、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与要素特征

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需求。旅游业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产业,在中国是与改革开放伴生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可支配时间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加上旅游交通、通讯工具的革命,大众旅游得以兴起,这是旅游业成为一个新的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旅游业继续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扶持,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生机和活力的强劲产业。旅游业从面向大众的生活服务业向新兴的生产服务业转变,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因为只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才会将其运营活动的一部分职能外化,从而导致诸如会展旅游、奖励旅游的兴起。现代旅游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商务活动(公务活动)的功能强化与职能外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服务内部化”向“服务外部化”转变的结果。因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利用现代旅游服务业来完成这些职能,在效益和成本上能优于企业或社会组织自身来完成。其次,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又从市场的角度提出了对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要求。现阶段旅游者的经济实力与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享受型

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倾向非常明显,因此,如何及时向旅游消费者提供快捷、方便、灵活、周到、健康、舒适的高技术含量和高知识含量的旅游服务,便成了传统旅游服务业升级换代的市场驱动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特别有利于对偏重生活服务业的旅游业传统供给方式的改变,无论是以设备为基础的旅游服务,如自动查询和预订系统、分时度假交换系统、旅游电子商务;或以人为基础的旅游服务,如导游服务、饭店服务、餐饮服务、旅游交通服务等;还是作用于人的有形服务,如旅游接待服务、登记和结账服务等;作用于物的有形服务,如饭店的行李寄存服务、洗衣服务等;作用于人的无形服务,如旅游信息服务、旅游教育服务等;作用于物的无形服务,如旅游保险和贷款服务、旅游汇兑支付服务等,无不渗透着现代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运营方式的改造和影响,这是提升传统旅游服务业素质的必然途径。

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新生事物,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综括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要素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增值性

由于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和高人力资本等现代服务业要素,因此决定了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无形智力投入较高而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其增值途径除了直接创造价值外,还有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增加无形资产等间接途径和作用。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者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从而形成某种经营功能的规模化效应,促使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又如旅游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可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创造可观的价值。再如会展的策划和营销、旅游广告的宣传运作,致使企业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改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随之上升。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服务半径大于传统旅游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更为广泛和显著,因此,具有更高的增值性和附加值。

2.高层次性

如同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服务业是产业经济高度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的优化升级。现代旅游服务业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旅游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不可否认,旅游业从一开始就是以普通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属于技术含量比较低端的生活服务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旅游业总体上不断趋向高端化,然而,传统的服务业态毕竟长期占主导地位,旅游业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低质结构,亟待调整改变。以生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和高度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会展、奖励、商务旅游的高端性是毋庸置疑的,以此为契机,现代旅游服务业自然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现代旅游服务业的高层次性还表现在服务对象转而成为生产者主体,如企业和社会缉织职能外包的旅游消费者,无论是会展和奖励旅游者还是其他商务旅游者,在中国都是极具成长性的高端市场主体。

3.高功能性

如果说工业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产出经济”,那么,服务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功能经济”。因此,相比较而言,服务业更注重服务功能或效用而不是物质数量。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更是表现为其在为现代经济和社会活动服务中的特定功能。如会展旅游、奖励和培训旅游等,应是企业的内部职能,现在却可以委托旅行社或专门的会展公司来做,独立为一种专门的服务业。随着某种经济或社会活动中某项局部功能的需求不断扩大,使得专业化运作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得以体现时,该功能就会从营运主体中分离出来,形成专业的服务机构,为需要该功能的营运主体提供服务。以会展、奖励旅游为主的现代旅游服务业即具有这样的专业分工带来的强化功能,体现为生产者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很大效用,使企业或社会组织越来越对其产生一定的专业依赖性。

4.高技术性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高科技和信息化发展起来的,同样,现代旅游服务业也是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支撑的,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对旅游产业的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因为信息是旅游产业的血脉。”[4]如旅游活动的组织和进行,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本质是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及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业是信息资源密集型和信息技术依赖型产业。一方面,现代旅游服务业是由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催生的,如会展、商务旅游等,另一方面,信息和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传统旅游服务业态,如旅游饭店的现代化设施和网络预订系统、旅行社现代管理运营流程、旅游景区或主题公园开发建设的高科技项目等。其次,高技术性还反映在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得以广泛运用,推动了旅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与现代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5.高知识性

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起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更需要高人力资本的投入。这是因为对现代旅游服务业所发挥的特有功能只有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经营管理者才能有所认识,同时,企业的一部分内部职能之所以会进行外包,除了降低经营成本之外,就是因为这些职能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胜任。现代旅游服务业强调的就是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文化体验,这已贯彻到整个旅游活动的前、中、后各阶段。如对旅游网站和咨询服务或导游服务的评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能否提供高知识含量的服务。至于为生产者服务的会展旅游、奖励旅游或商务旅游更是知识和智力密集的高端服务产品,是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三、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高端生产力正在积聚,新的业务增长点逐渐形成,出现了旅游产业高度化发展、融合化发展、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就是代表生产业的旅游新业态的兴起。

1.会展旅游

会展产业起源于欧洲与北美,如今已毫无疑问地成为最具活力的全球性产业之一。尽管我国会展业只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出现,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成功之后,我国会展业更以年平均20%的增幅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会展旅游是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由于会展活动的举办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会展旅游是以会议和展览为目的的旅游,属于公务或商务旅游的范畴,这是典型的为生产者服务的被用作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在中国,会展旅游是新兴服务业,一些大型旅行社或旅游企业已从原来主要为市场终端旅游消费者服务,转向中间服务的会展旅游业务,纷纷成立专门的旅游会展公司。连最大的旅游网络商携程有限公司也在传统的机票、酒店、度假业务之

外,新增了集团服务。上海最近还专门成立了旅游会展推广中心,以争取更多的国际会展。所有这些都说明,会展旅游正在成为我国旅游新业态。

2.奖励旅游

奖励旅游是从广义的会展旅游中脱颖而出的专项生产。它肇始于国外发达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界和旅游界的青睐和重视。奖励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高级产品形式,也是服务经济与生产业日益成熟的表现。奖励旅游的对象不是家庭或个体消费者,而是现代企业的集体生产者,因此它属于生产或生产者服务范畴。它不同于最终消费,而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从而产生新的使用价值。奖励旅游作为“生产性”旅游,由企业或其他组织出资购买,经常是一种豪华的、由旅行社全部代办的综合包价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介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而拓展的新业务,有其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随着不少大型外资企业纷纷涌人,奖励旅游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现今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和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也开始以奖励旅游的方式来作为对员工的激励和褒奖,因此,开展奖励旅游业务的旅游企业和专业公司越来越多。但我国奖励旅游还只是初露端倪,作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走向仍需要大力扶植[5]

3.商务旅游

是指有别于会展奖励旅游的一般商务旅游活动,是建立在商务活动基础上的以专业人士为主的一种具有工作性质的专项旅游形式。商务旅游成本由公司而非个人支付,因此,它仍然属于生产者服务范畴。商务旅游客户具有逗留时间长、往来频繁、消费水平高等特点,相对大众旅游属于高端旅游客户群体。由于现代商务活动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专业知识密集,旅游企业要向商务目标客户提供系统的全方位服务,不仅含有传统旅游服务内容,如交通、住宿、餐饮、导游等,还包括咨询、设计、管理等更多更全面的增值服务,特别是融入电子商务技术,一系列商务流程都能通过网络业务方式来实现。以最大限度满足商务旅游的企业或组织的个性化要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旅游产品。近年来,中国国际旅行社、康辉国际旅行社、锦江国际集团先后与美国著名旅游集团运通、罗森布鲁斯、英国BTI合作,借鉴国外较成熟的商务旅游运作方法和模式,开辟我国极具成长性的商务旅游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商务旅行及相关费用高达103亿美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商务旅游必将有更大的发展。此外,为社会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公务差旅提供专业化管理,也是商务旅游业务发展的趋势之一。

4.节事旅游

在国际旅游研究中,节事活动专指以各种节日和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节事旅游大多属于政府或社会服务性质,如国际旅游节、国际艺术节、传统节假日庆典、重大体育比赛等。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同企业化运作和生产者服务有关,或者说是对生产者服务的一个有效的必要的补充。与常规旅游活动相比,节事活动吸引旅游者为某一观看或庆祝目的从各地短时间内聚集到旅游目的地,具有旅游团体规模大、停留时间长、消费水平高等特点,使得举办活动的城市或地区旅游设施和文化场所的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产业联动效应十分明显,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发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地方和民族节事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很多旅游者。随着杭州休闲博览会、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我国节事旅游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5.咨询旅游

咨询旅游是指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旅游项目规划、策划和设计类的创意产业。它是为了满足企业与社会组织职能外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性生产者服务。当前,旅游经济正在成为公认的注意力经济、形象力经济和创造力经济。加快和全面提升中国旅游的规划与策划水平,已成为中国建设旅游强国、实现中国旅游业新的跨越的当务之急。旅游业历来被称为“点子”产业、“注意力”产业和“创新”产业。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过去偏重以资源、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为主的旅游业,现在知识、智力、管理、创新、品牌等无形资产开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负存亡。旅游业越来越需要以智力来贯穿策划、规划、设计、投资、开发、运营、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景区的加快建设,以文化创意见长的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纷纷成立专门的旅游规划发展研究中心或旅游咨询公司,承接大量全国各地的旅游发展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业作为现代旅游服务业中的新增长点,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德芳.访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组组长胡启恒[N].科技日报,2004—06—29.

[2]晁钢令.服务产业与现代服务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9.

[3]周振华.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189.

第8篇: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能级提升势在必行。近几年,我国政府不失时机地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其政策导向不断强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正在对产业经济的诸多部门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影响,旅游业同样面临着这一不可回避的形势。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分析现代服务业与旅游业的关系,探讨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动力机制、要素特征以及新的增长态势。

一、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关系

现代服务业是我们国内的提法,先后在党的报告和政府文件中正式使用,但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中也没有确认现代服务业的界定范围。提出“现代服务业”这一概念,有着特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实质上反映的是在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对于服务业发展的一种新认识。一般认为,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高附加值的特点。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划分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又称战略业[1]。也有人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生产业,即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其可包括金融业、保险业、房产业、经纪业、广告业、律师业、租赁业、通讯业、物流业、咨询业、会展业、后勤业等众多行业[2]。根据以上界定,旅游业是否属于现代服务业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和知识性含量较少,受信息革命的影响,部分行业采用了一些信息网络技术,但从总体上看,旅游业并不具备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其次,旅游业发展成为大众性的产业,至少是19世纪中下叶,并不算新兴产业,应该属于传统服务业。有的认为,旅游业是一项综合产业,它涉及的行业很多,其中有一部分是依托现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发展起来的,如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等,应该属于向社会提供高层次、高知识产品的现代服务业。同时,旅游业也属于信息密集型产业,旅游活动的组织和进行,高度依赖信息源和信息流,特别适合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因此,是符合现代服务业特征的。旅游业与现代服务业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需要作深入的辨析。首先,旅游业从属于服务业,一直都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如同服务业的产生与发展是有历史阶段一样,旅游业在形成期就是一个集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于一体的相互关联的传统产业集群。旅游产业的部门(行业)结构中最基本的构成形式,包括旅游交通、旅游游览、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行社和休闲娱乐等部门,显然应该归之于服务业中比较初级的生活服务业。随着半个世纪以来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业进入到成长期,一方面,旅游业的原有基础部门需要得到现代化的改造和提升,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传统的酒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面临着现代管理理念和运营方式以及高科技和信息化的洗礼,有一个逐步转型的过程。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后期的产业延伸和扩展,现代企业制度的普及和生产职能外包,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也扩大到了生产者,出现了许多会展旅游、奖励旅游、商务旅游、公务旅游、节事旅游、拓展培训旅游和旅游咨询、旅游规划与策划、旅游信息服务等新兴业态。因此,旅游业不能简单和笼统地划归为传统服务业或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是依附着服务业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样有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必须进行动态分析。其次,旅游业是综合性极强的产业,除了传统的核心业态之外,旅游业是众多相关产业交叉重叠的行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关联度很高,如需要通讯、电力、金融、保险、物流、中介、设备、环卫、地产等产业部门为其提供生产资料和要素服务。尤其在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的阶段,旅游业更是受到生产服务业、专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技术服务业、创意服务业的明显影响,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趋势。产业融合是在工业经济时代高度产业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原来形成的产业固定化边界进行一定程度调整的结果[3]。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导致产业之间更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产业融合必然引致旅游业内部结构论文格式向更高层次升级,优先发展生产者服务,从而真正纳入现代服务业体系。旅游业正处在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的过程中,目前,旅游业总体上依然包含了传统服务业的内容和现代服务业的元素,有着显著的二元结构特征,即当先发的或传统的产业部门还在发展的时候,后发的或现代的产业部门就出现并发展了。以发展的眼光看,旅游业的现代服务业特征会愈益凸显,旅游业部分或整体转型升级为现代服务业的趋势还将进一步显化。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精心培育和加快发展现代旅游服务业。

二、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动因与要素特征

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需求。旅游业是二战以后发展起来的产业,在中国是与改革开放伴生的。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可支配时间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加上旅游交通、通讯工具的革命,大众旅游得以兴起,这是旅游业成为一个新的产业的主要推动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旅游业继续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扶持,成为世界经济中颇具生机和活力的强劲产业。旅游业从面向大众的生活服务业向新兴的生产服务业转变,是社会化分工的必然产物,因为只有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才会将其运营活动的一部分职能外化,从而导致诸如会展旅游、奖励旅游的兴起。现代旅游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商务活动(公务活动)的功能强化与职能外化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是“服务内部化”向“服务外部化”转变的结果。因为,企业或社会组织利用现代旅游服务业来完成这些职能,在效益和成本上能优于企业或社会组织自身来完成。其次,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又从市场的角度提出了对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要求。现阶段旅游者的经济实力与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享受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倾向非常明显,因此,如何及时向旅游消费者提供快捷、方便、灵活、周到、健康、舒适的高技术含量和高知识含量的旅游服务,便成了传统旅游服务业升级换代的市场驱动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特别有利于对偏重生活服务业的

旅游业传统供给方式的改变,无论是以设备为基础的旅游服务,如自动查询和预订系统、分时度假交换系统、旅游电子商务;或以人为基础的旅游服务,如导游服务、饭店服务、餐饮服务、旅游交通服务等;还是作用于人的有形服务,如旅游接待服务、登记和结账服务等;作用于物的有形服务,如饭店的行李寄存服务、洗衣服务等;作用于人的无形服务,如旅游信息服务、旅游教育服务等;作用于物的无形服务,如旅游保险和贷款服务、旅游汇兑支付服务等,无不渗透着现代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运营方式的改造和影响,这是提升传统旅游服务业素质的必然途径。现代旅游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新生事物,我们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综括现代旅游服务业的要素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增值性由于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具有高技术性、高知识性和高人力资本等现代服务业要素,因此决定了在同样的产出水平下,无形智力投入较高而有形资产投入较少,其增值途径除了直接创造价值外,还有降低经营成本、提升经营效益、增加无形资产等间接途径和作用。如现代企业的一些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使旅游业为生产者提供第三方会展、商务等专业服务成为可能,从而形成某种经营功能的规模化效应,促使企业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又如旅游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和信息服务,可使企业的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创造可观的价值。再如会展的策划和营销、旅游广告的宣传运作,致使企业的品牌声誉和社会形象得到明显改善,无形资产的价值也就随之上升。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服务半径大于传统旅游服务业,对经济的拉动更为广泛和显著,因此,具有更高的增值性和附加值。2.高层次性如同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服务业是产业经济高度化进程中的必经阶段,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内部结构中的优化升级。现代旅游服务业则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旅游业内部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不可否认,旅游业从一开始就是以普通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属于技术含量比较低端的生活服务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旅游业总体上不断趋向高端化,然而,传统的服务业态毕竟长期占主导地位,旅游业内部存在着明显的低质结构,亟待调整改变。以生产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为旅游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和高度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如会展、奖励、商务旅游的高端性是毋庸置疑的,以此为契机,现代旅游服务业自然登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现代旅游服务业的高层次性还表现在服务对象转而成为生产者主体,如企业和社会组织职能外包的旅游消费者,无论是会展和奖励旅游者还是其他商务旅游者,在中国都是极具成长性的高端市场主体。3.高功能性如果说工业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产出经济”,那么,服务经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则是“功能经济”。因此,相比较而言,服务业更注重服务功能或效用而不是物质数量。现代服务业的作用更是表现为其在为现代经济和社会活动服务中的特定功能。如会展旅游、奖励和培训旅游等,应是企业的内部职能,现在却可以委托旅行社或专门的会展公司来做,独立为一种专门的服务业。随着某种经济或社会活动中某项局部功能的需求不断扩大,使得专业化运作的成本优势和规模效应得以体现时,该功能就会从营运主体中分离出来,形成专业的服务机构,为需要该功能的营运主体提供服务。以会展、奖励旅游为主的现代旅游服务业即具有这样的专业分工带来的强化功能,体现为生产者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很大效用,使企业或社会组织越来越对其产生一定的专业依赖性。4.高技术性现代服务业是依托高科技和信息化发展起来的,同样,现代旅游服务业也是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支撑的,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信息技术革命对旅游产业的管理有着深刻的影响,因为信息是旅游产业的血脉。”[4]如旅游活动的组织和进行,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本质是对各种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合及判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旅游业是信息资源密集型和信息技术依赖型产业。一方面,现代旅游服务业是由信息技术与专业知识催生的,如会展、商务旅游等,另一方面,信息和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地改变着传统旅游服务业态,如旅游饭店的现代化设施和网络预订系统、旅行社现代管理运营流程、旅游景区或主题公园开发建设的高科技项目等。其次,高技术性还反映在先进的经营管理技术得以广泛运用,推动了旅游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与现代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5.高知识性现代旅游服务业同样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起传统的劳动密集型服务,更需要高人力资本的投入。这是因为对现代旅游服务业所发挥的特有功能只有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经营管理者才能有所认识,同时,企业的一部分内部职能之所以会进行外包,除了降低经营成本之外,就是因为这些职能需要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胜任。现代旅游服务业强调的就是服务的知识含量和文化体验,这已贯彻到整个旅游活动的前、中、后各阶段。如对旅游网站和咨询服务或导游服务的评估,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能否提供高知识含量的服务。至于为生产者服务的会展旅游、奖励旅游或商务旅游更是知识和智力密集的高端服务产品,是现代旅游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超级秘书网

三、现代旅游服务业的新增长点

当前,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高端生产力正在积聚,新的业务增长点逐渐形成,出现了旅游产业高度化发展、融合化发展、专业化发展的趋势。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就是代表生产业的旅游新业态的兴起。1.会展旅游会展产业起源于欧洲与北美,如今已毫无疑问地成为最具活力的全球性产业之一。尽管我国会展业只是在改革开放后才逐步出现,但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特别是申办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界博览会成功之后,我国会展业更以年平均20%的增幅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点。会展旅游是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结合,是由于会展活动的举办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会展旅游是以会议和展览为目的的旅游,属于公务或商务旅游的范畴,这是典型的为生产者服务的被用作进一步生产的中间服务。在中国,会展旅游是新兴服务业,一些大型旅行社或旅游企业已从原来主要为市场终端旅游消费者服务,转向中间服务的会展旅游业务,纷纷成立专门的旅游会展公司。连最大的旅游网络商携程有限公司也在传统的机票、酒店、度假业务之外,新增了集团服务。上海最近还专门成立了旅游会展推广中心,以争取更多的国际会展。所有这些都说明,会展旅游正在成为我国旅游新业态。2.奖励旅游奖励旅游是从广义的会展旅游中脱颖而出的专项生产。它肇始于国外发达国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界和旅游界的青睐和重视。奖励旅游是现代旅游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高级产品形式,也是服务经济与生产业日益成熟的表现。奖励旅游的对象不是家庭或个体消费者,而是现代企业的集体生产者,因此它属于生产或生产者服务范畴。它不同于最终消费,而是作为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从而产生新的使用价值。奖励旅游作为“生产性”旅游

,由企业或其他组织出资购买,经常是一种豪华的、由旅行社全部代办的综合包价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介入发展生产力和促进经济增长而拓展的新业务,有其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随着不少大型外资企业纷纷涌入,奖励旅游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现今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和较大规模的民营企业也开始以奖励旅游的方式来作为对员工的激励和褒奖,因此,开展论文格式奖励旅游业务的旅游企业和专业公司越来越多。但我国奖励旅游还只是初露端倪,作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走向仍需要大力扶植[5]。31商务旅游是指有别于会展奖励旅游的一般商务旅游活动,是建立在商务活动基础上的以专业人士为主的一种具有工作性质的专项旅游形式。商务旅游成本由公司而非个人支付,因此,它仍然属于生产者服务范畴。商务旅游客户具有逗留时间长、往来频繁、消费水平高等特点,相对大众旅游属于高端旅游客户群体。由于现代商务活动涉及面广,技术含量高,专业知识密集,旅游企业要向商务目标客户提供系统的全方位服务,不仅含有传统旅游服务内容,如交通、住宿、餐饮、导游等,还包括咨询、设计、管理等更多更全面的增值服务,特别是融入电子商务技术,一系列商务流程都能通过网络业务方式来实现。以最大限度满足商务旅游的企业或组织的个性化要求,提供量身定制的专业旅游产品。近年来,中国国际旅行社、康辉国际旅行社、锦江国际集团先后与美国著名旅游集团运通、罗森布鲁斯、英国BTI合作,借鉴国外较成熟的商务旅游运作方法和模式,开辟我国极具成长性的商务旅游市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的商务旅行及相关费用高达103亿美元。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商务旅游必将有更大的发展。此外,为社会组织或政府部门的公务差旅提供专业化管理,也是商务旅游业务发展的趋势之一。41节事旅游在国际旅游研究中,节事活动专指以各种节日和盛事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节事旅游大多属于政府或社会服务性质,如国际旅游节、国际艺术节、传统节假日庆典、重大体育比赛等。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都同企业化运作和生产者服务有关,或者说是对生产者服务的一个有效的必要的补充。与常规旅游活动相比,节事活动吸引旅游者为某一观看或庆祝目的从各地短时间内聚集到旅游目的地,具有旅游团体规模大、停留时间长、消费水平高等特点,使得举办活动的城市或地区旅游设施和文化场所的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产业联动效应十分明显,对一个城市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很大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开发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地方和民族节事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很多旅游者。随着杭州休闲博览会、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的成功申办,我国节事旅游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51咨询旅游咨询旅游是指近年来异军突起的旅游项目规划、策划和设计类的创意产业。它是为了满足企业与社会组织职能外包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专业性生产者服务。当前,旅游经济正在成为公认的注意力经济、形象力经济和创造力经济。加快和全面提升中国旅游的规划与策划水平,已成为中国建设旅游强国、实现中国旅游业新的跨越的当务之急。旅游业历来被称为“点子”产业、“注意力”产业和“创新”产业。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过去偏重以资源、资金、设备等有形资产投入为主的旅游业,现在知识、智力、管理、创新、品牌等无形资产开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胜负存亡。旅游业越来越需要以智力来贯穿策划、规划、设计、投资、开发、运营、营销、管理等各个环节。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旅游景区的加快建设,以文化创意见长的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纷纷成立专门的旅游规划发展研究中心或旅游咨询公司,承接大量全国各地的旅游发展规划或策划。旅游咨询业作为现代旅游服务业中的新增长点,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

[参考文献]

[1]孔德芳.访现代服务业发展科技问题研究组组长胡启恒[N].科技日报,2004-06-29.

[2]晁钢令.服务产业与现代服务业[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9.

第9篇:生产性服务业特点范文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信息化管理研究

基金项目: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研项目(GXZSKY06046ZC)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不断推进和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高度重视农业基础地位,彰显“三农”工作主要的战略任务,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举措。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必将为“优化发展现代农业”,解决我国农业大国的复杂性信息管理、知识管理问题,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义上产生积极影响和深层次变革。

一、农村信息化的应用特点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已经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手段和推进我国农业战略性转变的一个重要枢纽。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对“三农”问题尤为关注,面向农业的信息内容服务也得到了飞速发展。截至目前,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自愿登记注册的农业信息网站已达4,600家。目前,我国农业部已经初步建成了以中国农业信息网为核心、集20多个专业网为一体的国家农业门户网站。中国农业信息网的影响不断扩大,在社会上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日均点击达240万人次,在国内政府网站中名列前茅,在国内农业网站中居首位,在全球农业网站中居第二位。总的看来,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站经过近年的发展,在绝对数量上已经不少,但是体系依然不太健全。由于农业生产的复杂性,需要农业信息网站建立更复杂、更精细、更适合农业实际的体系架构。农村信息化应用的主要特点如下:

1、系统性。农村信息需求面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全过程和农民生活的全过程。由于农村的社会分工程度不高,大多数农民家庭的生产单位即使规模很小,也是一个完全的市场化单位,从选种到播种、耕耘、收割,再到最后找市场销售出去,完整的产业链各环节工作往往都需要农民自己完成。因此,农民需求的信息是一个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工作的信息。

2、综合性。农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农、林、牧、副、加工等行业,与金融、财政、水力、气象、农机等许多部门发生着广泛的联系。农村信息用户分布在农业所包括的各个行业中,因此农村信息用户需要的信息也是综合性的和多样性的。

3、规范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但提供的信息必须是规范的、准确的,是真实的和可靠的。农民对农业信息的要求是具有真实准确性、实用针对性和及时性。

4、差异性。农业生产不同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生产,受到很多自然因素的限制和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农村信息需求具有鲜明的季节性特点。比如,春耕时节农民需求的就是气象信息和种子信息,天气何时变暖,降水丰沛程度,选择哪些高产品种等等,都是农民关注的信息。农业生产还离不开特定的地理环境,由于农业地域广阔,各地环境不同,每个地区都有适合自己的生产特色和经济运作方式,生产的品种不同、生产方式不同,也就决定了对信息的需求不同,因此农村信息需求表现出明显的地域性。

二、农村网络信息的服务与管理

农民自身满足其信息需求的能力是十分有限的,因而他们需要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的帮助。为了更好地使信息服务于基层,在农村网络信息服务过程中应根据当地实际,灵活多样地开展工作。要根据农民自身的特点和农民对信息的需求特点,重点加强各种服务手段的整合,实现多种网络的功能合一,建立与农民信息交互的桥梁,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息服务,满足农民信息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要求。

1、充分发挥各类公共信息网络的作用。从建设新农村的需要看,从农民尽快发家致富的愿望看,农村信息化设施是不完备的,农村的信息资源还是相对匮乏的。目前,农村的计算机普及率比较低,很多地方还不能上网,因此还应该重视发展传统的信息服务载体,利用好广播电视网、各类农业报刊等信息服务媒体,采用电话、电视、手机等多种终端以及信息专业户、农村能人、农民信息协会、农村集市等多种形式,为农村生产者、经营者和管理者提供各自所需的有用信息,让信息进村入户,指导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和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农村信息传播体系中,要充分发挥各类公共信息网络的作用。建设与主干网联通兼容的应用网,向乡镇、村、农户延伸。在乡镇和有条件的村建立以接收信息为主的服务中心,要结合各种信息传播手段,直接为农户、农业企业、农技推广机构、农贸市场提供信息服务。此外,还要建设以网站为主的信息传播系统。以省级信息中心为主建立各级农村信息服务中心网站,传播与本地农村和农业密切相关的各类信息。要根据农村有线广播、电视普及率较高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作用,多种形式开展信息服务。各地信息服务中心还可通过广播电台、墙报、光盘、资料等形式开展丰富的信息服务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立体服务网络体系。部分县服务站还可在有线电视节目中设置固定播出时间,将农民需要的各种信息制作成电视短片由电视台直接播放或利用VCD等方式在基层乡村播放。

2、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资源。农村信息资源是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所在,其内容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市场行情、供求信息、实用技术、病虫防治、生产资料、专家经验、农村生活、就业咨询,等等。信息资源的丰富与否、准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服务的最终效果。因此,各级信息服务部门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信息的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确保信息的权威性、真实性、科学性。要根据农民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不断扩大现有信息资源获取渠道,加强资源获取能力,重点解决指标不健全、渠道不畅通、报送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建立稳定的涉农信息收集、沟通渠道,及时采集农产品进出口、库存、配额、外经贸等信息,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各职能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及时更新并最大限度地实现数据库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这些数据库的作用,为用户提供声讯查询或网络查询服务,切实地为农村的科技信息推广及农民的生产生活作出贡献。

3、建设农村信息服务人员队伍。和城镇网民相比,农村网民不仅使用互联网的时长较短,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也不够。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为农服务方面的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的信息素质也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府部门要承担起提高农民信息素质的责任,尤其是县、乡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针对农民的特点,加强农民信息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在培训内容上,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切实提高农民捕捉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健全的信息心理,使他们既保持渴求发家致富信息的心理,又摒弃随众、盲从、轻率、怀疑、担心、顾虑、焦虑、抱怨、羡慕等不良的信息心理;使大多数农民了解信息的种类、特点等信息的基本知识,掌握获取信息的主要方法,提高从计算机网络、电视广播节目、报刊、电话、现场等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发展农村信息化应做好以下工作:

1、规范农村信息服务行为。乡村信息服务站要针对不同类别的服务对象,提供相应的服务:一类是经济发达村和种养大户、农业企业、行业协会、农贸市场、经纪人等信息重点用户;另一类是经济水平一般或欠发达的村以及大量的普通农户。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的办法。对第一类重点信息用户,要鼓励让他们直接上网,乡村信息服务站给予一定的信息业务指导和辅的信息服务。对第二类普通信息用户,通过电视、报刊等接受通过县级以上农业部门加工制作的网络信息。农民要查询政策、科技等信息,要市场供求信息等,可直接通过家中的电话联系或直接到乡村信息服务站点,由信息服务站点直接为农户提供相关的服务。

2、发展特色信息服务站点,做好站点综合利用。要建立特色专业信息服务站点,根据产业特点制订不同的服务站建设方案、服务工作制度。如根据各专业农户不同,建立禽蛋信息服务站、水蜜桃信息服务站、蜂业信息服务站等,将专业市场信息传递至农户。可采用“信息站、农技站、协会”相融合的服务模式,有效扩大了农业信息服务覆盖面。信息服务点还要结合自身特点,可以建立各级管理信息系统,在促进村政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实现村委会日常办公信息化、提高办公效率、降低管理费用、实现决策支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可增加农村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农村干部群众整体素质、提高管理决策的水平,并为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农村信息化建设也面临着新形势。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综合优势,确立农村信息化建设新目标,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应用带动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推动农村和谐发展,在推进和发展新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韩黛娜,许心.陕西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