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集体教学活动定义精选(九篇)

集体教学活动定义

第1篇: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关键词】:集体主义观 中学生

教育

我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要树立学生主人翁精神,要加强学生集体主义教育,下面几个方面不容忽视。

一、强化课堂主渠道,提高集体主义教育的信度

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帮助他人,逐步养成无私奉献精神,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断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以高度的主人翁意识和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社会,正确地对待他人,正确地对待自己。

(一)依据德育教育特点,实施集体主义教育。

1993年,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和发展纲要》一书,提出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这是学校德育的根本任务。”

我们依据德育教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规划出集体主义教育的蓝图,使学生能够自觉遵守集体纪律,维护集体荣誉,关心集体,爱护公物,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为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我们制定了集体主义教育的规范标准:

第一,要敢于讲真话,尤其是在讲真话对自己不利的时候,更是这样做。

第二,说话做事都要诚实。

第三,珍惜集体荣誉,爱护集体公物。

第四,认识到没有一个人是生活在真空的,那些看起来纯粹属于个人的行为,实际上常常会影响到自己周围的人。

第五,为别人做好事,你就得到了最富足的财富。

第六,不要忘记使别人高尚的时候,也会使自己高尚。

(二)紧扣教材渗透点,适时施教。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结合学校德育渗透要点,及时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不断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情感,增强集体主义信念,提高集体主义觉悟。今天,我们每个青年学生都生活在集体中,都应该认真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甘愿为集体增光添彩。

(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集体是个人成长的摇篮,它为个人的成长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如果脱离了集体,个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个人是组成集体的最基本因素,集体的发展要靠每一个成员的努力。这就如同一座高楼大厦要由一块块小小的砖头砌成一样,因而说,个人是组成集体的活细胞,没有这样一个个活的细胞,就不可能有任何集体的存在。

(四)利用主题班会,提高思想觉悟。

主题班会是班会的一种类型。它是全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它既是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有效途径,也是形成和巩固集体的重要手段。

二、开辟第二课堂,增强集体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对中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对完成中学教师的教学任务起着不可替代的补充作用。

(一)组织兴趣小组,延伸集体主义教育。

组织兴趣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社会,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增强集体主义情感。现代意义上的兴趣小组,不可能象课堂教学那样具有统一性,而是表现为多种多样:多种多样的内容,如文化科技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学生社团活动,读书演讲活动,社会政治活动等。多种多样的组织层次,有全校性、全年级或全班的,也有小组的等。

举办艺术节,深化集体主义教育。我们学校每年举办“金秋”艺术节。在艺术节期间,除了作品展、摄影作品展、小发明创造展及大型文艺演出外,还组织诗歌朗颂、“我为学校添光彩”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既发挥了学生特长,又增加了学生乐趣,无不闪烁出集体主义光辉,从而深化了集体主义教育。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升华集体主义教育。

社会实践是使学生巩固、加深、扩大知识面,充实丰富精神世界的“第二课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服务以及与社会上有些单位共建文明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集体,认识社会,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提高了思想深度和认识水平。

三、对集体主义教育的几点思考:

1.建立良好的学生集体,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的基础。正如马卡连柯指出的那样:“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

2.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青少年学生性情活泼好动,精力旺盛,难免在课余生活中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我们要适时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从小养成热爱集体、联系群众、乐于助人的品德和习惯,有利于形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社会”的集体主义观念。

第2篇: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一、和谐共振,构建适合的协同目标

目标是导向,能催生动力。任何一个集体由于每一个人的需要、期待、能力、理想的不同,所形成的个人目标就显得复杂多样。五花八门的个人目标,如果与集体目标不一致,就会产生各自为政、事不关己的现象,破坏和降低集体内部的凝聚力和积极性,不利于集体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集体主义观念的培育。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体系的协同构建,代表了班级全体师生的集体理想、愿望和利益,能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集体文化,强有力地把学生个体的动机需求与班集体目标联结在一起,使全体同学都能够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从而培养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感。

集体主义要求集体和个人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从而使集体利益和个人需求能够在辨证统一的关系中不断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使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趋于一致,从而产生共振效应。那么,怎样解决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矛盾呢?第一步,教师应该结合本学科的具体情况,提出本班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这是学生集体学习生活中的领航灯。如,到了第二学期,在熟悉年级情况的基础上,任教班级的初三化学成绩在期中考试中设定的目标为“保五争四”,模拟考试则应该设定“保四争三”的目标,中考的目标则还可更进一步,这样一步一步拾级而上,以此不断激励和鼓舞全体学生。当然集体目标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个体的努力。因此,第二步是指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和集体目标制定个人学习目标。首先要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加强对集体的责任心,使他们自动调整自己的个人目标和需要,使之与集体目标相一致。其次,要帮助学生把长远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近期目标,这样抵达它就如同抵达了一个小站,一个长远的目标就会容易实现。第三,教师要注重思想工作,有效激励学生,时时鞭策学生,当个人目标和集体目标高度一致时,学生会理所当然的形成一种“主人翁意识”,进而产生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如此,全体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强化,集体主义的观念和意识便会牢牢扎根在他们心中。

二、携手并进,构建合作的学习方式

集体主义教育必须在集体中进行,脱离集体的说教无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班集体中,学生必须按这个小社会的规范和要求共同学习、劳动、游戏,以及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集体之间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从而逐步形成集体主义的品质。班集体是一个集体,学习小组也是一个集体。在学科教学中建立学习小组,尝试小组合作学习,是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要求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每个学生同其他伙伴配合,积极主动完成自己负责的部分,又要融入小组的整体工作,支持他人,协同完成任务。这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理解,面对同一个目标,大家齐心协力,以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达到共同提高。如此,合作学习既能反映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又较好地实现了学生间的互动,这种同伴间的交往增强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及团队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渗透集体主义教育,重点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长的培养。小组长是小组的中坚力量,一般来说,他们是受同学拥戴、老师信任,有较强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在班集体中有特殊影响的个体,因此,他们的先进性和骨干作用发挥得怎样,从根本上决定着集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小组的思想氛围。二是目标的确立。我国教育学者王坦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因此,合作不是简单的学生数量的凑合,在合作学习中必须设定共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小组成员才会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努力,从而在集体的成功中体会到集体的魅力,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积极的互赖。互赖理论认为,积极互赖(合作)产生促进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鼓励和促进学习上的努力;消极互赖(竞争)产生对抗性互动,群体成员会彼此不鼓励学业上的努力,而且会相互阻碍。积极互赖意味着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在的小组的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这有利于集体责任感的培养。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奖励积极互赖,角色积极互赖,资料积极互赖,身份积极互赖,让每个成员都能意识到自己与小组(个体与集体)之间以及自己与小组内其他成员(个体与个体)之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

在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实验、实地考察、角色扮演、质疑讨论等合作学习活动都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满足其归属需要,激发其强大学习热情的有效载体。如,在分组探究时,依据学生的综合表现,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每4人分成一个学习小组,并将座次安排在相邻位置。然后由学生在各组内民主选举出“首席发言人、补充发言人、小组记录员、噪音控制员”等人选,使得组内人人有分工,人人负责任。之后,每个小组的同学还要为自己的小组取出最能代表自己小组特点的名字,如数学雨露小组、永攀高峰小组、数学小博士组、No.1小组等,这些赋有新意且积极向上的小组名字恰好代表了大家争取优异成绩的决心。通过这样一系列有意义的准备工作,小组成员之间逐渐建立了感情,形成了“小组荣誉就是个人的荣誉,小组问题便是个人问题”的集体意识,达成了“为小组进步与成功应该相互帮助,共同努力”的共识。这样一来,每个人都在一个相对公平的环境中找到了自己所属的“组织”,满足了学生学习期间的个人“归属需要”。

三、“内”“外”兼修,构建多彩的集体活动

从哲学范畴来讲,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周围现实的改造实现人的需要或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因此,活动是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知识的掌握,还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的,没有学生主体的活动就不可能有学生的任何发展。中学生朝气蓬勃,喜爱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集体活动,这些活动对于学生集体主义思想和行为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认为的:“学生以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常性的集体活动是集体主义相互关系的基础。”

第3篇: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一、问题之表现

崇尚个性是时代的潮流,作为教师同样要求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但人们重视个性的同时却淡化或忽略了集体协作,这种片面的做法所产生的影响已初见端倪。

1.教师认识上的分歧。不同的人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是无可非议的,这不过是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罢了。现在任何事情都提倡多元化,教学也不例外,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客体的多元化、智力的多元化等,教师们中间出现多元化人们也能欣然接受。但一味的提倡多元化,追求个性造成了教师们对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发展等认识上的分歧。有些教师受世俗化影响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去引导学生,如湖南某地方的一位教师给学生说,上学就是挣票子、娶美女。有些教师误解学生主体性,导致自己不负责任放任自流。还有些教师认为减负就是不给学生留作业,减少一切课外活动等,其实他们没有理解其中的内涵。这些认识上的分歧是忽略集体协作的后果,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2.教师工作上各自为政。追求自我、表现个性却使一部分教师淡化了集体,认为没有必要与其他教师协商。不同科目上的教师缺乏教学上的探讨,他们认为是多余的,简直是浪费时间,即使是同一科目的教师也不愿意交往,恐怕别人把自己的经验夺走,再加上评比的顾虑,甚至出现了同行是冤家的恶况。由于过分强调自我,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更是少得可怜,有些学校采用集体备课(大部分是中小学教师)的方式,但实际上他们则谈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家庭琐事,教师之间信息的隔绝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知识;不仅要懂物理,也要懂化学;不仅了解历史,还要了解地理;不仅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这都不是某一个教师所能完成的,而是许多教师连续不断施加影响的结果,教师工作上的不协调是极其有害的。

3.教师人际关系的冷漠。过分强调自我,导致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而很少关心学校集体、教师集体和学生,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也少之甚少。总是认为学校是学校的事,自己是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万事大吉,从不去考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更不会体谅学校的处境与难处,自己生活上或工作上稍感不足就埋怨学校,向学校提出苛刻的要求,如暂时不能满足就会大发牢骚,形成与学校僵持的局面,有时以不认真工作来给以报复。经济物质利益激化了教师自我为主的思想,有些教师为了争名次、评职称、拿奖金,从不考虑其他教师的心理感受,一旦自己不能获得就去嫉妒他人或仇恨他人,好像其他教师是自己不能得到的根源,致使教师之间关系恶化。受社会强调自我的影响,教师学生也缺乏交流,教师不关心学生,反过来,学生不过问老师,有的教师一个学期结束了还不认识几个学生,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的质量又如何保证?学生又如何发展?

崇尚自主的背后,的确我们忽视了教师的集体协作精神,这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找出问题之原因。

二、原因之透析

张扬个性,展现自我是无可厚非的,它符合时代的需要,是对过去过分强调集体主义束缚人发展的一种扬弃,它绝不是否定集体主义,而恰恰离不开集体主义。引起忽视集体主义的原因具体说来如下:

1.经济的发展和教师生活水平的提高容易忽视集体协作。当今的时代是经济的时代,谁拥有经济基础谁就拥有荣誉与地位,这无形之中使人们去盲目追求物质利益。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但也脱离不了社会,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开始渗透到教师群体当中,有些教师为了争取一点奖金却不惜损害其他教师的利益,为了增加经济而不把教学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这对教师集体协作作用的发挥是极其不利的。社会发展了,教师的各种待遇也提高了,都有了称心如意的住房,各家都安装了防盗门窗(尤其在城市),像囚笼一样把自己围困起来。即使在学校,教师们也有自己的单独办公室,各自为政地钻研“自己的事业”。再加上计算机的应用,有些教师沉浸在网络中,进行人机对话,缺乏与同事的友好合作。可在尊重个人,发展自我的同时绝不要忘了集体协作。

2.教师对创新教育的偏解也不利于集体协作。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时代的今天谁拥有新知识、新经验,谁就是时代的主宰者。学校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创新成了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创新所要求的是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倡导个人去自我开拓。有些教师偏解了创新教育,认为创新就是追求自我,展现自我而从不顾集体;还有的认为创新就是完全脱离集体,与集体不一致才叫有“新意”,致使他们采用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搞所谓的创新;有的教师为展现自我,蔑视群体,无视与别人交往,不但不能落实创新教育,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实践证明创新教育离不开广大教师集体协作,没有集体协作的创新也显得很苍白。

3.对素质教育张扬个性的困惑也有碍于教师的集体协作。素质教育已是当今教育的主流,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应有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机械地背诵知识,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到头来很难适应瞬息变化的当今社会。面对知识爆炸,人们没有必要去死记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有些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素质首先要完善自我素质,于是他们争取一切机会去学习、进修、出国访学,这也无可非议。事情恰恰不仅如此,为了争取一次机会,明争暗斗、拉关系、走后门,闹得教师极不团结。素质教育重视特长的发挥,有些教师不能很好理解,感到素质教育就是放任自流,就是只重视学生的爱好,结果只在某一方面去发展学生。有些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玩,教学上缺少交流,要求上达不到一致,从而放松对学生的管理,致使班级混乱,学风不正。教师的集体协作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

找出症结之所在是首要条件,分析问题之原因起关键作用,而提出解决之策略才是最终之目标。

三、对策之探讨

1.加强对教师进行集体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作为一名教师首要的是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团结互助、互相尊重、互相协作的集体是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在民主、和谐的集体中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教师在集体中受到关怀,体会其中的温暖,才能真正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让教师认清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个人是集体的基础,集体是个人构成,没有集体也就无所谓个人。个人所构成的集体结构决定了集体的功能,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道出了集体协作的伟大,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我们应把传统的个人与集体之间的隶属关系为主导的观念转变为平等互利为主导的新型关系,使集体与个人两者利益和谐,“双赢”发展。

2.以举行各种集体活动为契机培养教师的集体协作精神。集体协作精神实际上也是人的本质所在,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集体协作结成集团形成社会。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们能够增加了解,为培养集体意识打下感情基础,让教师们真实地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和体贴,满足其归属感的需要。在集体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和谐健康的关系,进而在感情上使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可以敞开心扉地表现自己,同时也给集体了解自己提供机会。譬如通过学术活动自己不但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建立与集体间的友好感情,增强集体协作。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存在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集体的一个成员……”可见,集体活动是培养教师集体协作精神的最佳方式。

3.建立核心力量,加强教师集体的凝聚力。国不能一日无主,同样教师集体也离不开一个英明的领导,没有他们集体将会成一盘散沙,任何工作会无从下手,甚至会使集体瓦解。作为教师群体更应具有集体协作精神,这是教师特殊的劳动特点所决定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培养活生生的人,并且复杂多样随时有可能变化,倘若教师不能协调一致把握学生的变化,很可能误人终生。通过建立核心力量,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让教师积极地融入集体,发挥集体的优势。在集体核心中不但要有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还应有出类拔萃的拔尖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楷模带头作用。也不应该忽视热心集体的教师,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宣传集体形成气势。还应该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引导,摸清原因对症下药,让其纳入集体,保证整个集体和谐发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教师越是信任集体就越会关心集体,这样便能集思广益促进集体发展,从而在集体中培养教师的协作精神。

4.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培养教师集体协作精神的保证。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也不可能有集体的存在,因为集体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每个教师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兴趣爱好,而且也有着不同的事业追求,他们生活在同一集体必须得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可循。因此,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培养教师集体协作意识必要的外在因素。合理的规章制度不但具有约束功能,而且也具有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将集体的组织规则内化为个人的行动指南,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集体的目标。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教师的各种处境,保证制度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不能朝令夕改,但也要注意实际情况的变化,不要把制度变成僵死的教条。

总之,崇尚自主,发展个性,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但教师的集体协作也绝不能忽视,没有协作也不会有真正的个性和自我。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追求自我和集体协作精神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戴金平.因势利导,形成群体凝聚力[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79-80.

  [2] 马巨芳.增强集体凝聚力思考[J].松辽学刊,2000,(6):78-80.

[3] 祁玉平.浅谈集体主义教育的阶段性[J].安徽教育,2000,(3):25-26.

第4篇: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一、问题之表现

崇尚个性是时代的潮流,作为教师同样要求具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但人们重视个性的同时却淡化或忽略了集体协作,这种片面的做法所产生的影响已初见端倪。

1.教师认识上的分歧。不同的人对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是无可非议的,这不过是人生观、世界观不同罢了。现在任何事情都提倡多元化,教学也不例外,教学主体的多元化、客体的多元化、智力的多元化等,教师们中间出现多元化人们也能欣然接受。但一味的提倡多元化,追求个性造成了教师们对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发展等认识上的分歧。有些教师受世俗化影响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去引导学生,如湖南某地方的一位教师给学生说,上学就是挣票子、娶美女。有些教师误解学生主体性,导致自己不负责任放任自流。还有些教师认为减负就是不给学生留作业,减少一切课外活动等,其实他们没有理解其中的内涵。这些认识上的分歧是忽略集体协作的后果,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2.教师工作上各自为政。追求自我、表现个性却使一部分教师淡化了集体,认为没有必要与其他教师协商。不同科目上的教师缺乏教学上的探讨,他们认为是多余的,简直是浪费时间,即使是同一科目的教师也不愿意交往,恐怕别人把自己的经验夺走,再加上评比的顾虑,甚至出现了同行是冤家的恶况。由于过分强调自我,教师之间的教研活动更是少得可怜,有些学校采用集体备课(大部分是中小学教师)的方式,但实际上他们则谈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家庭琐事,教师之间信息的隔绝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多方面的,不仅要有语文知识,也要有数学知识;不仅要懂物理,也要懂化学;不仅了解历史,还要了解地理;不仅身体健康,还要心理健康。这都不是某一个教师所能完成的,而是许多教师连续不断施加影响的结果,教师工作上的不协调是极其有害的。

3.教师人际关系的冷漠。过分强调自我,导致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而很少关心学校集体、教师集体和学生,与他们之间的交往也少之甚少。总是认为学校是学校的事,自己是自己的事,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万事大吉,从不去考虑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更不会体谅学校的处境与难处,自己生活上或工作上稍感不足就埋怨学校,向学校提出苛刻的要求,如暂时不能满足就会大发牢骚,形成与学校僵持的局面,有时以不认真工作来给以报复。经济物质利益激化了教师自我为主的思想,有些教师为了争名次、评职称、拿奖金,从不考虑其他教师的心理感受,一旦自己不能获得就去嫉妒他人或仇恨他人,好像其他教师是自己不能得到的根源,致使教师之间关系恶化。受社会强调自我的影响,教师学生也缺乏交流,教师不关心学生,反过来,学生不过问老师,有的教师一个学期结束了还不认识几个学生,这样的情况下教学的质量又如何保证?学生又如何发展?

崇尚自主的背后,的确我们忽视了教师的集体协作精神,这已经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必须找出问题之原因。

二、原因之透析

张扬个性,展现自我是无可厚非的,它符合时代的需要,是对过去过分强调集体主义束缚人发展的一种扬弃,它绝不是否定集体主义,而恰恰离不开集体主义。引起忽视集体主义的原因具体说来如下:

1.经济的发展和教师生活水平的提高容易忽视集体协作。当今的时代是经济的时代,谁拥有经济基础谁就拥有荣誉与地位,这无形之中使人们去盲目追求物质利益。教师是活生生的人,但也脱离不了社会,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开始渗透到教师群体当中,有些教师为了争取一点奖金却不惜损害其他教师的利益,为了增加经济而不把教学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这对教师集体协作作用的发挥是极其不利的。社会发展了,教师的各种待遇也提高了,都有了称心如意的住房,各家都安装了防盗门窗(尤其在城市),像囚笼一样把自己围困起来。即使在学校,教师们也有自己的单独办公室,各自为政地钻研“自己的事业”。再加上计算机的应用,有些教师沉浸在网络中,进行人机对话,缺乏与同事的友好合作。可在尊重个人,发展自我的同时绝不要忘了集体协作。

2.教师对创新教育的偏解也不利于集体协作。社会的发展需要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创新,创新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信息时代的今天谁拥有新知识、新经验,谁就是时代的主宰者。学校需要创新,教师需要创新,创新成了一个民族发展的关键。创新所要求的是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倡导个人去自我开拓。有些教师偏解了创新教育,认为创新就是追求自我,展现自我而从不顾集体;还有的认为创新就是完全脱离集体,与集体不一致才叫有“新意”,致使他们采用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的方法去教育学生搞所谓的创新;有的教师为展现自我,蔑视群体,无视与别人交往,不但不能落实创新教育,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实践证明创新教育离不开广大教师集体协作,没有集体协作的创新也显得很苍白。

3.对素质教育张扬个性的困惑也有碍于教师的集体协作。素质教育已是当今教育的主流,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的各种素质得到应有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学生机械地背诵知识,重视知识的积累而忽视能力,造成了学生的片面发展,到头来很难适应瞬息变化的当今社会。面对知识爆炸,人们没有必要去死记知识,而是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有些教师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素质首先要完善自我素质,于是他们争取一切机会去学习、进修、出国访学,这也无可非议。事情恰恰不仅如此,为了争取一次机会,明争暗斗、拉关系、走后门,闹得教师极不团结。素质教育重视特长的发挥,有些教师不能很好理解,感到素质教育就是放任自流,就是只重视学生的爱好,结果只在某一方面 去发展学生。有些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让学生玩,教学上缺少交流,要求上达不到一致,从而放松对学生的管理,致使班级混乱,学风不正。教师的集体协作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

找出症结之所在是首要条件,分析问题之原因起关键作用,而提出解决之策略才是最终之目标。

三、对策之探讨

1.加强对教师进行集体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是公民道德规范体系的最根本的指导原则。作为一名教师首要的是具有集体主义精神,教师之间形成一种团结互助、互相尊重、互相协作的集体是顺利进行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是实施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前提。教师在民主、和谐的集体中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集体是教育的工具。”教师在集体中受到关怀,体会其中的温暖,才能真正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让教师认清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个人是集体的基础,集体是个人构成,没有集体也就无所谓个人。个人所构成的集体结构决定了集体的功能,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道出了集体协作的伟大,但“三个和尚没水喝”的道理也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我们应把传统的个人与集体之间的隶属关系为主导的观念转变为平等互利为主导的新型关系,使集体与个人两者利益和谐,“双赢”发展。

2.以举行各种集体活动为契机培养教师的集体协作精神。集体协作精神实际上也是人的本质所在,人类为了生存发展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集体协作结成集团形成社会。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们能够增加了解,为培养集体意识打下感情基础,让教师们真实地感受到集体的存在和体贴,满足其归属感的需要。在集体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可以建立和谐健康的关系,进而在感情上使自己与集体融为一体;可以敞开心扉地表现自己,同时也给集体了解自己提供机会。譬如通过学术活动自己不但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建立与集体间的友好感情,增强集体协作。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存在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集体的一个成员……”可见,集体活动是培养教师集体协作精神的最佳方式。

3.建立核心力量,加强教师集体的凝聚力。国不能一日无主,同样教师集体也离不开一个英明的领导,没有他们集体将会成一盘散沙,任何工作会无从下手,甚至会使集体瓦解。作为教师群体更应具有集体协作精神,这是教师特殊的劳动特点所决定的。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培养活生生的人,并且复杂多样随时有可能变化,倘若教师不能协调一致把握学生的变化,很可能误人终生。通过建立核心力量,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让教师积极地融入集体,发挥集体的优势。在集体核心中不但要有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还应有出类拔萃的拔尖青年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楷模带头作用。也不应该忽视热心集体的教师,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来宣传集体形成气势。还应该重视非正式群体的引导,摸清原因对症下药,让其纳入集体,保证整个集体和谐发展,增强集体的凝聚力。教师越是信任集体就越会关心集体,这样便能集思广益促进集体发展,从而在集体中培养教师的协作精神。

4.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培养教师集体协作精神的保证。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也不可能有集体的存在,因为集体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之上的。每个教师都有着与众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兴趣爱好,而且也有着不同的事业追求,他们生活在同一集体必须得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可循。因此,科学制定和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是培养教师集体协作意识必要的外在因素。合理的规章制度不但具有约束功能,而且也具有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将集体的组织规则内化为个人的行动指南,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集体的目标。在制定制度时一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虑教师的各种处境,保证制度前后的一致性和连贯性,不能朝令夕改,但也要注意实际情况的变化,不要把制度变成僵死的教条。

总之,崇尚自主,发展个性,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能力是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但教师的集体协作也绝不能忽视,没有协作也不会有真正的个性和>文秘站:

【参考文献】

[1] 戴金平.因势利导,形成群体凝聚力[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2):79-80.

[2] 马巨芳.增强集体凝聚力思考[J].松辽学刊,2000,(6):78-80.

[3] 祁玉平.浅谈集体主义教育的阶段性[J].安徽教育,2000,(3):25-26.

第5篇: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一、体育教学与德育的关系

体育是教育的基础目标。体育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锻炼健康体魄。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都是为了获得健康的身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是人的活动,都需要人来完成,而人如果没有好的身体,一切就无从谈及。

德育的首要位置来自于教育的历史。教育在开始时更多的是教授做人的道理,只是在后来才发展为科技文明教育。这潜在地隐含着教育首先要教人如何做人的根据。在德育过程中,要培养和生成德性主体,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和德育对象思想品德现状之间的矛盾。德育的直接目的在于把社会需要的思想道德变成对象的思想品德。

体育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这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体育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对学生施行德育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1.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社会主义道德用以调整人与社会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指导原则。学校体育几乎都是集体活动,比如全校性的运动会,以班集体为单位的篮球、排球、足球等比赛,以及班级群体竞赛活动等,这些活动形式就具有思想品德教育意义。要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观念和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队伍,很难体现出战术意图,作战士气也不会高昂,也很难在比赛中取胜对方;而一个没有集体观念的人即使个人技术再高,若不讲究集体配合就会失去同伴创造的好机会,也很难有所作为。竞赛能激发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评比能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意识到个人的努力或懈怠会影响集体的成绩,而个人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体的力量,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为集体做贡献的责任感。体育比赛对于优胜者的鼓励又能调动他们锻炼身体和发挥才干的积极性。

2.以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体育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他们必须常年在室外经受日晒、风吹、雨淋,在此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必须具备强壮的体魄和朝气蓬勃的精神,以健壮的体格、匀称而优美的体型、旺盛而充沛的精力,配之美观、大方、适时、合体的穿戴,给学生形体美的印象。它既反映了教师的精神面貌,也吸引、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

“身教重于言教”是教育工作者信奉的至理名言,“以身立教”是学校体育教师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所谓“以身立教”的艺术,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能力、手段和技巧。

3.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6篇: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 (2010) 07-174-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也日益壮大。高职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性,怎样针对高职生的特点,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模式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1密切联系社会发展和学生思想认识实际来制定工作项目

在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的过程中,在2003年9月开始探索专题教学方式开展学生思政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实践。为了更好地结合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实际,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适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2006年具体制定了项目化专题教学的实施方案,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分解为9个项目模块体系,依次是项目一绪论;项目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及其精髓;项目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项目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项目五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和改革开放理论;项目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项目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和谐社会理论;项目八祖国统一和外交战略;项目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这九个项目模块基本上涵盖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全书的主要内容,而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无论是课程的逻辑性还是衔接都比较得当,同时根据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特点,突出了实践环节的项目实施方案,改革了课程教学模式,改变了单一靠教师课堂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填鸭式”教学,通过合理分解、优化组合,使广大学生和思想政治教师包括实习指导老师都参与到项目化运行当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使学生理想信念通过项目实践启航,学生思政教育通过亲历实践感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1.1理念创新,“项目化”推进学生素质教育

创立以项目化教学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学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大学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广泛,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探索运用现代管理学的“项目管理”理论,形成了有创新性的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学习指南项目计划项目任务书项目运行项目总结评价”一套完整体系,力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给予学生更多展示个性和激发创造性的空间,淡化了传统的组织行为,强化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三自”机制,极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2构建机制,“项目化”规范实践教育环节

运用项目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对接学生工作,创建项目实施团队,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效性。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中期检查、集中督导等形式,对项目的实施及进展情况进行监督、管理、指导,从而将管理贯穿于项目过程的每个阶段,确保了学生教育活动的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有序推进。以项目化规范活动,以活动推进项目化的良性互动,使学生思想教育活动规范管理,层层推进,逐渐形成了以项目模块为引领,以项目教学为基础,以班级、学生单项活动为补充的项目化实践教育活动体系,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三个转变”,即:从僵化向灵活转变、从松散型向实体型转变、从自发型向自觉型转变。

1.3长效建设,“项目化”拓展延伸育人途径

运用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陆续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化教学管理办法》《项目化实践教学实施体系》等配套的管理制度,持续推进项目化工作。通过项目化模式运作,学生可以根据学科特色结合个人兴趣,自组团队,开展项目化研究。为做好长效管理,持续推进项目化工作,项目教学团队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督导和考核。此外,大学生活动项目化运行中心还定期组织项目化工作的研讨和培训,对学生落实项目情况进行审核和评比,对优秀的项目执行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从2006年起在思想政治考试评价方案中增设素质拓展教育评价指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教学项目,拓展个人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特色践行,“项目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化运作模式营造了“项目教师负责,学生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极大的激发了思想政治教师、普通同学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了活动的载体、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成为我校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平台和学生第二课堂精品活动的孵化器,在学校的育人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通过明确目标、责任到人、有序推进项目化的运作模式,使更多的学生在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在学校中就开始按照项目管理的理念尝试项目的实施,对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过项目化的思想政治专题教学,使我校的第二课堂实践教育也获得了层层推进,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一批批的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2创建项目专题教学平台、开展集体备课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个人特长,适应当前教科研提倡的集体备课的要求,指导教师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思想政治教学团队制订了我院思想政治课程的集体备课方案。这是促进思政课教师合作研究实践课程改革的一种教学管理机制尝试。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目前的集体备课活动过程为:

2.1基本要求

集体备课主要围绕项目教学的内容进行备课;集体备课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由教研室主任负责组织。教研室根据老师讲授课程情况成立备课小组;教研室主任安排好每次集体备课的主备老师,其他老师为议课老师。主备教师必须预先精心研究所承担的教学内容;议课教师必须亮出自己的观点;主备教师必须在集体备课后形成电子文本预案;教师必须对集体备课的预案进行补改才能上课;上课后必须对亮点和不足进行反思;集体备课必须坚持“六备”:备学情、备目标、备重难点、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设计。

2.2具体步骤

个人提前准备;个人提前准备是集体备课的基础,教师要按照课程要求,单独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学习和研究。特别是主备老师,要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写出详细的备课提纲,找准教学的关键点,提出自己有独创的预案;主备老师发言,在周二的备课时间,主备老师要以“说课”的形式陈述其备课方案,主要包括课时安排、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等。主备老师要陈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程序,并说明设计的理由。原则上由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先主备发言,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后主备发言,让新教师很快成长起来;集体研讨,这一环节是集体备课的关键,主要是研究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过程的设计,所采用的教法与学法,以及为提高教学质量所选用的教学手段等。备课组的其他几位教师围绕主备老师的发言,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自己所准备的材料,提出补充、修改意见,同时主备老师认真做好记录,综合后实施到教案之中;丰富和完善整体教学活动计划,主备教师将集体讨论的意见整理,形成集体备课的教案设计,并制作电子文本预案;?集体备课对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老师们对思想政治新教材的性质、逻辑结构与主线有了充分的认识,系统完整地把握教材的内容设计,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这对于我校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有重大意义。同时,集体备课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有利于新教师学习和成长。

3系统论作为理论依据

在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教新模式过程中,必须把系统论作为理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客体、介体和环体四个层面,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教新模式,必须把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比如,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时,按照系统论的要求,我们不能够用一种目的来作统一的要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分解成若干目标,形成一个发展的目标链条。比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目标可以分为时间意义上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空间意义上的宏观目标,中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目标对象意义上的个体目标和群体目标;目标内容意义上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目标地位意义上的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以及目标效果意义上的直接目标和间接目标等。并且认真把握各目标之间的相对性和关联性,把握目标实施的关键,特别是对于一时不能实现的目标,一定要及时做出调整,才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要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来设计。因此,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应该针对性更强。践行科学发展观,创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新模式,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改革创新,鼓励各个部门因地制宜创新,突出实践特色,着力解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完善体制机制,鼓励创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的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第7篇: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方法论

关于如何开展集体主义思想教育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学校现行的集体主义教育是否够得上集体主义原则教育?如何正确理解“集体主义及其教育”的内涵?学校应怎样行之有效地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笔者认为,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对于学校循序渐进且有效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集体主义及其教育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精髓

关于集体主义及其教育的问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个人必须服从集体或组织、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等道德原则和规范。这大概与长期以来我们开展的集体主义教育有关。然而这种理解是很不深入和很不全面的。其实,集体主义作为一种原则或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伦理思想的精髓。在理论上,集体主义属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于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本质理论基础之上的;在实践上,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方针和原则。在当前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集体主义仍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柱。

贯彻和实施集体主义,其焦点之一在于集体主义之“集体”的涵义。一般来说,“集体”可以不同方法进行划分,可以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集体,也可以是以公共活动为范围的单位集体。然而,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真正的“集体”或“共同体”并非人的自然的集合或感性的集体,诸如某一自然的团体,而是由于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某种人群的客观构成,是处于历史和现实嬗变中的人的集体。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他们是共同处于既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之中,而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的“集合体”,是现实与历史发展中的主体范畴。所以,历来就有“虚假的集体”与“真实的集体”之分。这种真实的“集体”往往是以社会的阶层或阶级形式出现的。如果存在着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及其经济和政治秩序,在不同阶层或阶级之间,将形成社会利益的差别,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发生阶层或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不容否认,集体主义及其教育具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然而它是建立于历史与现实客观性的基础上。集体主义曾作为一种以阶级分析方法为其特征的伦理道德观念,人们追求社会平等和正义的理论,以及应该如何满足人的需要的政治、经济、道德和文化活动的原则。与个人主义相对应,集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表达了无产阶级的政治、经济、道德和法律的思想观念和原则。所以,集体主义属于一种利益论,即阶级整体主义或阶级功利主义,它追求的是以无产阶级整体利益为基础的人们的幸福生活。当然,从文化传统来看,中国具有深远的整体主义思想文化传统,在价值观和方法论上与集体主义相吻合。但它是以自然血缘纽带关系为基础的整体主义,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上的宗法整体主义,而缺乏近代西方建立于生产关系基础上的科学和文化传统。同时,这种整体主义的文化传统肯定了不平等的人伦和社会结构及其秩序,缺乏对每个人应有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的关注,往往成为统治阶级实行皇权和专制主义的工具。同一般个人主义不同,集体主义是在近代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科技革命尤其是产业革命发生之后,社会阶级矛盾、对立和斗争激化的生产关系及政治背景下,形成的综合政治、经济、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价值观,它揭示了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之区别在于生产关系的实质,强调了个人生活对于特定集体生活的依赖性和整体性,个人利益服从其集体利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针对“原子论”的个人主义观点,马克思一再告知人们:把个人与个人连接在一起的,并不是那么简单的利己主义的个人,而是这些个人生活于其中并相互结合起来的经济和利益的关系。所以,人们的经济和政治等关系必然地表现为组织化、阶层化或阶级化,而所谓“人的集合”一开始就是以复数形式存在的。由于某种不平等的财产关系,社会通常把人们分化为两个对立的阶级或集体,这个集体后来被特指为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集体”。只要人们还处于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下,就必然隶属于这样的“集体”,“他们不是作为个人而是作为集体的成员才处于这种社会关系之中的”。集体主义并非排斥个人权益,而是建立于逐步觉醒的人的权益意识的基础上,无产阶级为了夺取政权和维护自身利益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产物。所以,当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权进入了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之后,集体主义仍然坚持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权益观,其中包括每个人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集体主义强调生产关系作为人的自由和平等的先决条件,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无产阶级与社会整体利益相统一的范畴(联合体)里,实施平等、民主和自由。应该承认,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集体主义原则曾遭受过严重践踏。在苏联社会主义时期,或新中国建国初期尤其是“文革”期间,都曾犯了教条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在此情形下,作为社会存在的细胞,个人及其权益一度遭到了忽视或践踏,个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受到了限制,集体主义精神蜕变为一种缺乏人的创造性的“螺丝钉精神”。同时,一种由上至下的运作模式,在其实践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虚伪的”集体和集体主义,而将作为原则或价值观的集体主义庸俗化为行为规范的遵守,一度致使人的个性受到了严重压制,然而这却违背了集体主义原则的宗旨。至今在学术理论界,仍不乏将集体主义误解为某种规范性质的利他主义。

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应是一个内容广泛并以其价值观贯穿其中的思想理论体系

不容避讳,在我们以往所实施的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中,其内容和方法经常陷入某种片面性和简单化或僵化,缺乏对集体主义内涵和外延作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诠释,往往把集体主义教育降格或简化为一般人的道德品质和规范教育,从而忽视了集体主义在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领域的引领作用和深刻影响,致使集体主义教育受到严重局限,造成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众多误解,集体主义教育陷入困境且成效低微。如:在基础教育中,对“集体主义教育”涵义的理解,“初中阶段概括为:尊重、关心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自由与纪律的教育。高中阶段为:尊重、关心、理解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教育;关心社会,为家乡、社区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的教育;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导向的人生价值观教育”¨’;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则是内容简单且篇幅甚小的“三段论”,即在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中,局限于教材的三个自然段:“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不难发现,目前集体主义教育的共性是:都偏重于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不同程度忽略了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原理和博大精深的内涵。问题在于,这种缺乏理论渊源的集体主义教育是缺乏思想动力的。那么,为了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集体主义教育,必须从“是什么”、“为什么”到应该“做什么”,即从理论到实践把它讲解清楚,以适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而在中小学,因为集体主义教育的上述困境,一度出现了两种极端:要么将其理解为个人热爱集体、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或者干脆是团队精神的道德规范教育;要么就不讲集体主义教育,以一般行为规范及基础道德教育代替集体主义教育,而缺乏集体主义原则在道德教育中的灵魂和引领作用。实际上,我们的基础道德教育作为集体主义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涵,是不可能与集体主义原理和价值观完全剥离的。

将集体主义教育作简单化和规范化的处理,不仅脱离了改革开放新形势下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的现实,而且也脱离了集体主义原理和原则之本身。笔者认为,集体主义教育其实质是一种价值观教育,不仅涉及一般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而且更重要的是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和文化多重关系的教育。所以,集体主义教育理应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教学体系,其中包括从个人到集体和社会及其利益的关系;从原理到原则和从原则到规范的层次,是一个由内至外且内容不断拓展的教育教学体系。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应当是分阶段、有层次和循序渐进地实施集体主义教育。除了集体主义原理和原则教育之外,还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人的本质理论教育、在历史发展和社会结构中的阶级、阶级意识和阶级斗争教育、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及其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民主与法治教育等系列教育。作为核心价值观的集体主义教育,虽然具有规范和义务的含义,同时也具有人的权利及其保障的含义,但主要呈现的是一种宏观的原则或价值观念,不仅可能通过人的理想和信念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而且还可能通过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规规范社会的运行,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原理。然而长期以来,许多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开展的集体主义教育活动,往往将活生生的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或价值观教育,简化或降格为基础道德教育中的一般行为规范教育,渐而又被庸俗化为“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少数服从多数”等教条式的服从主义教育…。所以,必须改变目前集体主义教育这种教条和被动的局面,高校应该着重于集体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时兼顾规范教育;而中小学应该侧重于基础道德教育,但同时不能弱化集体主义原则的引领作用。在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使集体主义教育成为贯穿小学《品德与社会》,初中和高中《思想政治课》,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根主线。而集体主义教育的成效在于坚持和贯彻这一教育教学体系,分阶段、有节奏、系统而全面的实施过程中。

三、学校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及其成效取决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其信念

对学生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及其成效,无论是大学还是中小学,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而其中关键是教师能否系统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真正懂得马克思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然后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而有效地实施集体主义教育。

因为作为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伦理思想及原则的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支柱。然而,在改革开放、价值观念多元化、集体主义价值观发生动摇的新形势下,目前最为重要的却是教育工作者自身的信心和信念问题:坚定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信心和信念,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有效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前提;然而,这种信心和信念的获得,是建立于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深入研究和正确理解之上的。

第8篇: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一、理论假设

1、我们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他们须具有的社会主义道德理想,爱国主义情操,其核心和基础是集体主义。因此,须重视集体主义教育,而集体主义教育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实现。

2、班级社会学的研究表明,班级学生集体应是一个“摸拟社会”,每个学生应是课堂社会的主人,班级社会的“公民”。为此就应确定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珍视学生的个性,真正使他们享受到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从而唤起和激发他们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和义务感。

3、建立社会认可的学生集体自治机构,该机构应具有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明确的学生集体自利、职责范围;具有明确合理的自主管理系统和工作程序;在自我管理活动中,具有自主能力、自控能力及自我组织能力。该组织机构较为健全,能根据班级集体的各种目标进行科学设计。各层次、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相互关系明确,合理,不相重叠,班内各种工作和活动都能在组织协调下,既分工又合作,有条理地展开。

4、班集体作为一个有自主能力的教育主体,它的发展和形成是在教师集体教育、教学、管理和指导下,通过学生自我管理,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产物。自我管理既是集体主义能动性的表现,又是自身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

5、班集体组织机构的设计与创新作为自变量是可以操作的。具体地说可以从操作起点、内容、契机、条件、信息人手。操作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集体的自主需要和动机。

二、模式设计

我们按照理论假设,对原有的班级组织机构进行了改革,试行并完善了“三制三会”的班级管理新体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制”指“人人岗位制”、“值日班长制”和“小组值周制”。“三会”指“班会”、“班委会”和“班级监督考评委员会”。“人人岗位责任制”就是人人是班级的管理者,每个学生都在集体中负一定的责任,既是干部,又是群众;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班级的荣辱与集体成员息息相关,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得到了普遍的增强。“值日班长制”,就是人人要当一天班长,按学号轮流,值日班长的主要职责是:维持当天课堂纪律及二操情况,统计作业完成情况,督促各岗位上的有关人员做好本职工作,处理偶发事项,填好“班级情况日报表”,负责当天教室门的开关。“小组值周制”,即“每周了望”。首先建立综合性四人小组,把全班同学按兴趣相近,自愿组合,二男二女,二好二差,综合实力相近,可在同一起点上展开竞争的原则,组成小组。这些小组既是学习小组,又是娱乐小组,劳动小组,同时还担负起“每周了望”的责任,依据班级情况日报表分析班级一周情况,了解国内外一周大事,主持好“每周了望”。班委会由班会产生,一学期四届或五届,由执政班长直接负责。执政班长轮流更换,任期一月,不得连任,这届的工作成绩作为下学期是否聘任的依据。值日班长之间,执政班长之间展开竞争,争做最佳班长。

三、操作要领和具体要求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确立操作基点。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师生应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信任是理解的前提。从人格上来讲,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因此,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实行转变,一方面学生不是任意摆布的小孩,而是有独立人格的公民,他们的权利要得到尊重。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可能和需要,让每个学生在组织机构中发挥、发展其潜在能动作用从而使他们的自发个性获得积极自主的发展。教师只有树立起这样的教育观,才能进行正确的操作。

2、建立网络小组,丰富操作内容。如果说班级组织机构是班集体的骨架,那么各种小组便是连接各骨架的神经网络。为此班级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各种自治小组,有全员无条件参加的相对稳定的行政小组,四人小组(即值周小组),有按各人意愿、兴趣自愿结合的各种学科小组,第二课堂课外活动小组,有临时性小组,如春游小组,还有各种班级管理小组,如卫生小组等等……每个小组定时定点开展活动,有计划、有总结、有交流。另一方面,每当班级开展活动时,各小组能自动投入参与班级活动,组员们在创造既有民主又有纪律的班级生活中体现负责精神,并确实地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3、及时对学生集体提出富有激励性的目标,抓住操作契机。班集体建设须在一个个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实现,目标达成的过程,也正是学生自信力,自我管理能力,班集体发展水平(因变量)提高的过程。

4、开展系列化班级活动,创造操作的条件。活动是班集体建设的生命。通过活动才能完成班集体建设目标中提出的任务,班集体的组织机构也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完善,发挥它的骨架作用,而学生的个性也只有在活动中得到协调发展。

5、经常进行评价,沟通操作信息。为使自变量的操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能及时进行调整,须保证班集体建设的信息反馈渠道畅通,而评价则是主要手段,从评价主体角度看,要千方百计让全体学生参与,从评价时间看,有总结性评价和即时性评价;从评价内容看,不仅评价各种活动和交往的结果,更加重视评价其过程的合理化程度;从评价形式看,重视积极性评价,重视随机口头表扬,重视书面表扬。

四、成效分析

这一模式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其作用尤显特殊,它对人的思想、意识、观念乃至日常生活中许多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这些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1、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得到有效培养。这一模式要求学生在班集体中增强自我的责任感,从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操作过程中,逐步使学生改他律为自律,使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需要,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2、让学生个性得以很好发展。这一模式的正常运转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自主自为。

3、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生命个体的知、情、意得到全面发展。班级人际关系融洽。班级中已没有孤立者,学生在班内的自我感觉良好,同学们在关心集体的同时,也亲自体会到来自集体的激励和温暖。

第9篇:集体教学活动定义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课程;集体教育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4-0144-04

一、人本主义课程的形成

1.人本主义课程形成的社会背景。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兴起了重新检讨处于迷惘状态的现代学校教育、根本改造传统的学校制度的运动,这便是人本主义教育运动。人本主义课程论,就是在抨击学位中心课程的“非人性化”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力主学校课程的“人本化”,强调实施三类课程——学术性课程、人际关系课程和自我意识、自我实现课程,以实现包括学术潜力与非学术潜力在内的人的能力的全域的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使美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满足了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同时也促使人们追求更高的精神需要的满足。

2.对学问中心课程的疑义。20世纪60年代,我们进入了科学技术的新时代,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知识激增的时代,使我们关注学校教育的内容。同时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刺激了美国决心进行学校教育内容的改革,强调现代化、科学化。这些时代背景促使“学问中心课程”出现。但到了60年代中后期,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广泛兴起了“反主流文化”运动,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也是在“学科结构化运动”受挫以后发展起来的,可以说它是结构主义课程范式的反动。

对学问中心课程的疑义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的学术性。学问中心课程仅仅着眼于专门科学的知识结构、理论系统去构成学科内容,这种课程是以培养科学技术的尖子人才为目的的,内容过分艰深,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兴趣、要求。

(2)学科的分化与统整。强调课程中的个别学科,结果造成了知识的分裂与片段化

(3)科学的认识逻辑与儿童的认识逻辑。①依据现代科学编制其内容,导致了高度的理论性和抽象性,致使许多学生理解不了,造成了在“过早的时期,过急的教授过多的内容”的现象。②探究——发现学习,引发了学生的嫌恶与恐怖,因为这种要求所有学生都运用探究——发现的方法,是非人格化,不现实的。而且对学生来说很有难度。

(4)课程的适切性。福谢依认为,教育上一个最古老的问题,就是如何使教育同儿童的现实挂钩起来,如果教育无视儿童的生活现实和社会状况,那么这种教育就是不适应社会的。而“学问中心课程”就只是把课程的焦点集中在了学问本身的知识,而忽视了将它应用于学习者的生活以及广泛的社会情境的要求,与学习者的生活和社会问题相脱节。

基于以上对“学问中心课程”的这些批判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学校课程要求超越“学问中心课程”,进而迈向了“人本主义课程”的改革动向。

3.人本主义课程的形成的基础。

(1)哲学基础。存在主义哲学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到法国并成为影响最大的哲学流派之一,是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强调存在的思考的主张,其根本观点是,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

存在主义所强调的非理性、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注重人性等,都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所吸收。并且,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还以动态的观点发展了“存在”的概念,把“人的存在”看成人的潜能得到实现的一种能动的过程。

(2)心理学基础。人本主义课程范式主要是建立在“第三势力”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它所受的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通过“第三势力”心理学而表现出来。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个包罗极广的学派,但都符合如下四条基本原则:①人的主观体验:在研究人时,把体验作为主要目标。体验本身及其对个人的意义居于首位,而理论解释与外显行为均在其次。②人类的独特性:强调这样一些人类独有的特性,例如选择性、创造性、价值观和自我实现。③人的意义:在选择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时,着重意义性,反对过分强调客观性而牺牲意义。④人的尊严与价值:使个人发现自己的存在,关心每一个人天赋潜能的发展。其核心在于使个人发现他自己的存在,发现他与其他人以及社会团体的关系。

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解析

1.培养“完整的人”的课程目标。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罗杰斯非常重视课程目标,并且他的课程目标与其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特别强调学生的情感、态度、理想与价值方面的发展,重视学生的潜能发挥。罗杰斯认为课程应该培养“完整的人”。这一课程目标以“学生的需要”为取向,是其“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疗法在课程领域中的应用。

罗杰斯认为,完整的人的基本特征是动态的、过程中的、有创造性的人,是躯体、心智、情感、精神和心理力量融贯一体的,因为罗杰斯把人的成长看作潜能的发挥过程。具体地说,他认为完整的人是情意与认知、感情与知性、情绪与行为相统一的人,即知情意行统一的人。这种完整的人具有自主、批判、合作、创造等意识和能力,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

由上可知,“完整的人”的课程目标融认知、行为与情感为一体,而不是把三者割裂开来,更不是只取其一,不及其余。

2.“适切性”课程的内容。在课程内容方面,人本主义者提出了“适切性”原则。认为学校课程要十分注意学生的需要,学习内容要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密切相联,使学习者意识到学习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特别是课程对其学习的意义。课程呈现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

因此,在课程编制的重点上从教材转向了学生,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以学生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为依据。另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态度与人格,使课程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注重知识对行为及态度的影响与作用。

适切性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课程内容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与学习者的经验建立联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还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人都能发挥潜能,成为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自我实现的人”。由此看出,人本主义课程内容观和课程目标观是一致的。

3.“非指导性”课程的实施。对于课程实施,罗杰斯亦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把教学看作课程实施的关键,提出了著名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具体是由教师提供材料、创造情境,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进而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教学方式。它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居于主体地位,他们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点选择目标、内容和方法,自己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学习结果。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作为促进者的教师应具备以下条件:①真诚,对学生没有丝毫的虚伪与欺诈。②接受,对学生无条件的接受。③理解,移情性的理解,通过学生的眼睛看事物,做出的评论应反映学生的感情。

(2)教学进程的非控制性、无计划性。罗杰斯的一个学生在报告中这样描述:“这门课程完全是无组织的,确实是这样。在任何时候,任何人,甚至是教师本人都不知道课堂的下一刻会出现什么,会再现哪些讨论课题,会形成什么样的个人需要、感情和情绪。”

(3)良好人际关系心理气氛的创造。罗杰斯把人际关系摆在了前所未有的地位上加以强调,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在他看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促进个体自由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保证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

(4)教师是促进者。为了与传统的教师相区别,罗杰斯把教师称为“学习的促进者”,他要做一个“方便学习的人”,是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他要构建真实的问题情境,创设一种滋育学习过程的良好的心理气氛,并提供学习的资源,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的东西的个人意义。

4.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关于这一点,罗杰斯并没有明确的提出,但我们从他的一些论述中仍然能够看到他在这方面的独特见解。他认为,课程资源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如书籍、杂志和实验室、地图、器材、录音设备、图书馆等。人力资源容易被人们忽视,如社区中的人、专家学者、伙伴、家长、教师等。他特别强调人力资源的利用,尤其是教师这一人力资源,甚至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

三、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下有质量的幼儿园集体教育活动

1.集体教育活动的目标。人本主义这种完整的人是情感和认知、行为相统一的人,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潜能,成为“自我实现的人”,突出地表现为具有对自己的整体理解和自己对世界及他人关系的理解,完整地体现了自我意识,有一定的目标指向,所作所为有一定的方向性。同时,这种目标又有较强的开放性,并不刻意追求学生学习的结果,也不要求学生有整齐划一的表现,而是让学生自由充分的发展。

首先,集体教育的目标设计应考虑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落实,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的整合性上,教学内容应该涉及到多个课程领域,多个课程领域应相互整合,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特别应该注重幼儿的态度,情感方面的发展。

其次,集体教育活动的目标设计应该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遵循幼儿的个性差异,使大部分幼儿均能在活动中得到相应的发展,注重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

2.集体教育的内容。罗杰斯提出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是课程内容不仅要适应全体学生的需要,还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又要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状况相联系。从人本主义角度出发,集体教育活动如何体现适切性原则呢?

首先,集体教育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应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让集体教育活动生活化,只有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出自于幼儿生活的主题和内容,才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索欲望,顺应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课程中获取个人自由发展的经验。

其次,集体教育活动的内容除了应该给基于幼儿的兴趣和经验,幼儿操作材料应该多样化,增加趣味性和幼儿选择的机会的同时,能够满足大部分幼儿均能够在其中找到适宜自己发展的事情去做,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

3.集体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对于课程实施,人本主义理论主张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具体是由教师提供材料、创造情境,学生通过自我反省活动及情感体验,在融洽的心理气氛中,自由地表现自我、认识自我,进而改变自我、实现自我的一种教学方式。

首先,集体教育活动要以幼儿为中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给幼儿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发现和创造,要为幼儿提供学习和思考的支架,而不是直接给予答案和结果,及时关注幼儿的参与程度,情绪情感反应,表达和创造的机会的获得等。始终把幼儿作为集体教育活动的中心,教师只是促进者、鼓励者、帮助者、辅导者、合作者和朋友,为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的自由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壤、阳光和空气”的人。

其次,集体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教师和幼儿之间以及同伴之间彼此积极交流,表现出尊重和关爱,教师和幼儿、幼儿和幼儿之间是一种彼此平等和谐的关系,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愉悦的,教师应该敏锐的关注幼儿的情绪,回应幼儿的需求和问题。

再次,集体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的组织形式(如:集体的、小组的、个体的活动之间灵活变化),多层次的操作材料,有效的支持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学习。

4.集体教育活动的资源利用。罗杰斯认为,课程资源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他特别提到教师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教师可以在不施加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给儿童以帮助。从这一角度出发,幼儿园应广泛利用周边资源,为集体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准备;必要时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社区资源以及家长方面的资源,发挥不同资源的价值作用,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如通过利用多种资源在集体教育活动过程中提供数量充足且丰富的材料和资源,让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满足几乎每个幼儿的需求,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己的材料。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58-213.

[2]张华.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16,260-290.

[3]肖庆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观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4]李勇.人本主义课程范式及其超越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7,(02).

[5]迪丽娜尔·色地瓦尔地.浅析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观[J].科技信息,2008,(30).

[6]王新民,刘小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对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8,(01).

[7]刘要悟,康艳明.试析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人本主义取向[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11).

[8]侯英.浅析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视野下的教学过程[J].现代教育科学,2007,(06).

[9]郑三元.人本主义课程论与学前课程决策[J].学前教育研究,199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