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会计电算化的缺点精选(九篇)

会计电算化的缺点

第1篇: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出现时间大约在上世纪80年代,发展了20多年之后,现在,我国拥有了规模宏大的国产会计软件市场,管理和财务软件日益实现商品化和通用化,而且应用范围相当广泛,由此产生了很多拥有娴熟技术和丰富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会计电算化的广泛应用,说明我国会计核算工作逐步实现现代化,而且使得会计工作向规模化、标准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领域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尤其是会计领域,由于运用了该技术,处理会计信息的速度变得相当快。除此以外,一些会计的相关理论和实务都受到了会计电算化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会计实践的质量控制与影响内容。在这样的发展性现状中,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陷入了一定的误区,越来越多的会计从业人员难以充分把握电算化的使用原则,导致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受到阻碍。想要充分改变会计电算化发展的现状,就需要从现有的电算化发展误区上入手,全面整改。

二、会计电算化的内容

会计电算化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而且影响着会计工作的所有领域。会计电算化的大力开展,使会计工作趋于规范化,会计工作质量大大提升;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迅速降低,具有高效性,使会计的职能全面发挥出来,为会计工作实现现代化夯实了基础。以发展历程为依据,可以将会计电算化的类型划分成如下几种:多项业务电算化。用计算机处理两项甚至多项会计业务。单项业务电算化。具体含义是用计算机仅仅处理一项会计业务。会计业务电算化。用计算机处理涉及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所有会计业务。管理系统电算化。用计算机处理全部的会计数据以及相关的管理业务。财务会计业务电算化。用计算机处理所有的财务会计业务。

三、会计电算化的特点

会计电算化的特点很多,除了通常人们谈到的那些,还有适应性强、计算精度高、运算速度快、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自动化程度高、存储量大的特点,比起手工会计来,它还有以下特点:第一,集中化与自动化。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时,大多数是由计算机自动按程序运行的,只有少部分是人工录入的,尤其是处理会计信息的时候,通常情况下,自动化程度高,集中处理,人工干预少。因为计算机数据具有共享性,所以不需要重复记录数据。第二,及时性与准确性。因为电子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时间很长,而且数据量大,可以集中高效地运算和处理数据,不但不用手工操作,而且提供的信息相当精细和准确。第三,标准化和规范化。因为处理会计信息时,多数是计算机自动按程序运行的,很少有人工干预。

四、会计电算化发展存在的缺陷

在我国当前电算化发展中,对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了会计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令我国会计专业的发展走入了一定的误区,直接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想要全面完善当前会计专业所存在的问题,就需要从现实情况入手简要分析当前会计电算化的重大缺陷,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会计人员计算机知识欠缺

以前的手工会计核算对员工所作出的知识与理论要求,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会计电算化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多数企业中财务人员知识单一,许多人虽然拥有过硬的财务知识但对计算机知识欠缺,因此,无法满足会计电算化对操作者的要求。这种复合型人才的欠缺使企业招聘时难以招入此类人才,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发展。

(二)管理者重视不够,管理制度缺失

由于有些工作人员仍然保留着过去的工作习惯与思路,导致他们的行为与认识受到局限,简单的认为“算盘”和“账本”依旧可以横行财务会计部门。另一些人员以为财务会计电算化就是财务部门的责任,与自己无关,致使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默契配合度较小,不能很好的合作。上述这些片面的认识不仅给会计电算化工作带去了很大的麻烦,还威胁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在工作过程中,一定要认真总结会计核算与管理的方法,并能够为自身所用,同时要完善相关体系制度,来保证会计电算化能够平稳运行。

(三)财务人员分工模糊,没有严格的权限制度

会计电算化实施后,计算机就会代替了以往那些落后的会计工作方法,例如就拿总账和明细账来说,它们都是通过计算机审核后的会计凭证自动登记和整理的,避免了繁琐的手工核算工作。

(四)会计软件本身存在局限性

第2篇: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1.1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还不到位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前农业会计电算化开展不到位深层上来说是意识的问题,同志说过,世上最怕认真二字。如果能从思想上对会计电算化的实施有着深刻认识,必然会想方设法去做好这项工作。但是很多领导对此不重视,职员也是出于应付的心态了事,最终就影响到了会计电算化的实施。

1.2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很多财会管理人员都是一些老同志,根据自己多年以来的工作经验以及工作习惯,对会计电算化非常陌生,更习惯于手工处理账目。有的财务人员甚至较为排斥,认为现在在电脑技术并不安全的大环境下,会计电算化的保密性、安全性都存在一定缺陷,这种思想也限制了会计电算化的普及推广。

1.3缺乏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

会计电算化虽然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但是由于在培训体制以及课程教材等方面的制约,现在真正熟练的会计电算化人才还是显得较为缺乏。再者由于农业长期以来的弱势地位,也导致了农业人才的不断流失,也使得在农业方面的财会人员人才较少。许多年龄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业务比较熟悉,但对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而年青人则相反。要使得计算机知识和会计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还有待时日。

1.4会计软件本身存在一些缺陷

会计电算化首要的实施条件之一就是软硬件的配套,尤其是软件。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来临以及深化发展,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硬件制造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升,也不再是主要问题,软件才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但是现有条件下,我们所使用的软件还存在两大问题,一是量的问题,企业所开发的财务管理软件种类不多,可选择的余地较少;另一个就是软件本身的质量问题,一是安全性与保密性差。许多财务软件缺乏操作日志记录功能,对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没有具体记录,出现问题不便于追究责任。另外,数据库缺少必要的加密措施,可以很方便的从外部打开修改。此外,软件的人性化设计也有所欠缺,兼容性差,界面不友好等情况较为常见。

2.对问题解决的浅见

2.1提高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认识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这一点必须要让所有人都树立起这个意识。农业综合开发财务实施电算化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不但是当前会计工作规范、科学化的要求,也是我国入世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工作进一步做好的必然保证,同时也符合世界经济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因此,加快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电算化管理势在必行。

2.2会计软件的开发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会计电算化管理软件研制起点较高,专业性较强,但深度还是不够。所以要从专业角度出发,对当前的工作经验及时的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财务管理软件。与此同时,要针对现有会计人员的素质,制定出符合他们实际水平的培训措施,以及软件的指导与完善服务,一旦有问题出现及时得到解决,增强软件的可用性。

2.3加大对“复合型”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培养力度

第3篇: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会计电算化是指传统会计和现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于起步,中国人民大学在1981年对计算机应用在会计工作中的讨论标志着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开端,之后我国企业掀起了会计电算化的高潮;上世纪九十年代属于普及阶段,个人计算机大力发展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的优越性,多数企业在这时期都大力推进会计电算化在本企业的应用,与此同时,相应的财会软件也进一步得到了丰富,并涌现出一批如用友、金蝶为代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行业领军企业;本世纪初至今则为会计电算化的创新、集成阶段,在这一时期,众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已不再满足于会计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存储传输功能,而是要求会计电算化软件具备财务指标分析和预测等功能,相应地,管理型财会软件,如ERP,成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会计工作中已经普遍采用会计电算化,会计电算化从最初对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和传输的简单处理阶段发展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并为企业的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提供支撑的企业资源管理阶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会计电算化的软件建设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中已经得到财政部认可的财会软件就多达40余种,地方财政部门认可的软件超过200种,财会软件的领军企业如用友和金蝶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同。但是,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并不完善,也有不足之处,具体如下:

1.会计电算化人才储备不足,复合型人才缺乏。目前会计电算化的从业人员大多是由原来的手工会计、出纳经过简单短期的电脑培训而来,他们在传统的手工会计方面具有很强的会计、统计能力,对于会计理论知识和实务掌握的非常透彻,但是,在利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和相关软件方面则显得力不从心,不了解相关的软硬件知识,一旦系统出现故障或界面异常时就束手无策,同时,由于缺乏相关软件的系统培训,在上机操作时容易出现人为操作失误,导致数据的丢失和毁损。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需要对传统会计和现代计算机技术都比较熟悉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不但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同时还要精通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从而高效率地完成会计工作,并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支持。

2.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不完善,软件的完整性、统一性、安全性不高。现有会计电算化软件普遍存在缺陷,其中较为典型的缺陷有三种。一是缺乏完整性,由于众多会计人员主要从事的是事后核算工作,对于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多不参与,导致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的应用更多体现在报账记账功能上,企业只是利用软件进行材料、工资、固定资产等的核算,而对于财务软件具备的管理分析功能置之不理,成本核算、财务指标的分解和分析、资金预测等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导致会计电算化软件功能不全;二是缺乏统一性,目前我国会计电算化方面的财务软件种类繁多,各大厂家在强调各自软件的独特性时,整个行业并没有很好考虑各个软件之间的通用性和内部衔接,导致不同公司之间的软件不能很好地兼容,提高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学习成本,同时由于跨国度、多货币处理能力,目前的财务软件难以满足跨国企业的会计处理需求,与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合作化不断增强的趋势不合;三是缺乏安全性,目前财务软件在安全性的投入上仍不足,软件的加密保密功能不强,极易导致企业商业机密丢失和被盗。

3.会计电算化的法律制度不健全。尽管会计电算化在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但是相应的会计制度并没有根据新情况作出适当的修改。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后,不但是账户的设置、登记和具体的账务处理流程会变化,而且企业在会计工作方面的组织体系、系统设计、内控和档案保管等方面均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会计法律法规应根据会计实务的新特点作出相应的修改。同时,由于一些单位引入会计电算化的时间不长,缺乏管理经验和指导,在人员安排上没有安排专人管理档案,在公司管理上也没有制定专门的电子档案保管制度。

三、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根据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可知,未来会计电算化必然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有以下三种趋势:

1.会计电算化从业人员的复合型。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会计电算化需要的专业人员不但需要掌握传统会计理论和实务操作,同时也需要对包括财务软件使用技巧在内的计算机技术有所了解,从而实现会计工作的高效率、企业管理的高水平。加大对会计电算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国家应从教育制度和体系方面作出相应支持,如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进行专项教育基金补贴,为实用型人才提供就业渠道,鼓励高校与相关企业签订合同,为企业定向培养复合型人才,实现个人事业和企业发展的双赢。

2.会计电算化财务软件的综合性。目前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完整性、统一性和安全性方面有所欠缺,未来财务软件的发展必然朝着功能的完整性、不同软件之间的通用性以及软件的安全性方向发展,从而实现财务软件的高集成度和高综合性。整个行业应当建立一个统一的财务软件协议,对财务软件的共性作出明确的指导,完善财务软件的功能,实现不同公司软件之间的衔接、同一账号下不同软件的数据实现共享、不同账号下的数据在不同的软件系统上能够相互转换使用。同时,需要建设开放型软件系统以满足跨国企业对于不同语言、不同货币和不同会计制度下会计处理和分析的需求,实现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国际化。最后,加大对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的投入,以满足对不断增加的网络犯罪的规避需求,加强数据的保密保护工作。

3.会计电算化法律法规的规范性。目前会计电算化方面并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许多企业也缺乏健全的会计规章制度,其会计处理具有随意性,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也受到公众的质疑,会计舞弊时有发生。为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发展,相关部门应当根据会计方面的新现象和出现的新问题及时制定政策指导,实现会计电算化的规范化管理。

四、结语

第4篇: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作业;现状;措施

一、会计电算化概述

会计电算化,是现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在传统会计工作中应用的简称,主要体现在对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上。发展至今,会计电算化已是一门融合了现代会计学、电子计算机科学和管理科学等多学科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与国外情况相比,我国会计电算化起步较晚,从70年代末至今仅仅二十几年的发展历史,大体上分为起步、推广应用、普及与提高三个发展阶段。会计电算化应用于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等各方面,既替代了原来的手工操作,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实现了对信息分析预测、决策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使得会计工作的现代化程度日益提升,既提高财会管理水平又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从传统的会计到会计电算化的转变过程中,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会计人员能将部分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资金数据的分析和综合上,提高整个会计工作水平、高度及深度,为企业提供及时、精确的财务信息,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完整的财务分析数据的支撑,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但是应当看到,由于财务工作本身的特殊性和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社会、市场对会计电算化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其次我国会计电算化工作起步较晚,正处于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在实践中必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足之处或缺陷。作为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将是不可避免的。对于目前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认真分析,严肃对待,这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健康和持续发展。

从近几年我国和国外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会计电算化有如下发展趋势:

一是会计电算化普及程度将有很大提高,会计软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二是会计电算化管理将更加规范。会计软件的功能体系向管理型发展。会计软件的标准更加成熟;三是为了适应不同规模用户、不同行业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需要,我国会计软件更加实用,向多元化发展。其主要特征表现为:首先,软件易学易用,实施期短;其次,软件品种单一;再次,功能不够完善,较少考虑会计的管理功能。在今后几年中将会逐步得到解决或提高,商品化会计软件也会更加实用。

二、会计电算化的现状

(一)高素质核算人员缺乏

会计核算模式的改变,使会计核算作业集中到后台的核算中心统一处理,核算业务范围变大,达到专业核算水平的人员配备明显不足;另一方面,部分由会计人员转变的核算人员,由于其在业务处理层面或工作范围的限制,较多的核算人员往往只偏重一方面的业务(如,对公、对私),综合素质不高,在后台大核算的模式下,对各类综合性业务的核算作业容易形成核算空白点。

(二)会计核算作业方式落后

计算机会计核算降低了人工核算的工作强度,提高了整体的核算效率,但由于集中核算,部分系统无法自动处理,需人工核算的工作量还是较大。而传统的核算作业采取交易机构或核算机构为单位的平面核算方式,尚不能依据核算事项风险程度或业务条线进行分类的纵向专业核算,不同业务能力的核算人员核算相同的业务,缺乏专业化分工。在这种核算业务综合性、复杂性很强的集中作业模式下,原有的平面核算方式对会计核算、核算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很高,每个核算员需要掌握和熟悉信用卡、储蓄到信贷业务各经营政策制度,工作难度很大。所以,这种基于分散机构的平面核算方式的核算作业效率非常低下,核算员只忙于完成每天核算作业量指标,容易忽视对核算事项的深度、细致分析,更多地停留在纠错层面。

(三)核算作业不够精细化

尽管各企业会计核算业务的主要核算内容已经统一,但核算作业的核算步骤、审核要点、判断尺度、整改要求等仍需要进一步明确与统一。核算人员大多凭借经验和能力,识别和判断核算事项,操作判断尺度不一,且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容易出现遗漏、疏忽,影响了核算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标准缺乏精细化也造成对核算人员的作业质量无法进行合理评价监督,不利于核算责任的认定;再一方面,标准缺乏精细化增加了核算人员岗位轮换的适应时间和工作难度,增加了核算中心支付培训的成本。

(四)核算风险预警机制缺乏

首先,我国企业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会计核算系统风险预警方面仍处于原始的数据处理阶段,部分预警模型设置条件单一,易产生海量信息,并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或者筛选条件过高,条件组合不合理,漏掉真正的风险事件;其次,预警模型设置风 险覆盖面较窄,尚局限在账务性业务,且没有将各项业务前后关联,缺乏对业务事项的整体监督;最后,部分业务信息缺乏趋势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的频率、方向和周期性等缺乏规律的研究,影响了核算系统的风险发现能力。

(五)系统功能发挥不够

会计核算系统在会计管理中具有重要的管理决策作用,让不同层次、不同部门、不同司职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了解业务运行的状况,跟踪业务发展的动态,发现问题的存在,分析问题的成因,做出相应的决策。目前,核算工作重点更多地集中在核算作业,偏重于对核算问题的简单反映,面面俱到,但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基本动因、隐含的风险点、风险源缺乏深度分析,重点不突出,缺乏针对性的风险防控建议,风险揭示能力有待提升。

以上问题的存在不仅限制了企业会计业务的正常发展,而且使会计工作面临着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加强核算工作,强化核算监督,提高核算作业效率,以更好地完善和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各项业务操作,提高企业会计内部控制水平。

三、电算会计如何搞好会计核算

(一)通过不同形式提高核算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是采取实地跟班学习方式,派驻核算人员到基层网点强化学习综合业务系统各项业务操作规程,提高综合业务系统业务水平;二是组织各种专项检查,抽调核算人员采取实地检查,提高核算人员实际工作能力和检查水平;三是聘请专业老师传授系统的核算审计专业理论,以切实提高核算人员的专业知识;四是加强金融法律法规知识和业务技能学习,提高核算人员依法监督和发现、处理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核算工作的需要。

(二)整合核算各方面专业人才,组建核算风险分析专家团队

整合核算人才就是通过了解核算人员情况,了解每位核算员特点,将掌握某一方面业务专业知识,或有丰富经验的核算人员合理搭配,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组成一个专家团队,避免出现核算空白点。专家团队可以按业务条线、跨层级的研究分析和优化调整风险预警模型、参数,分析一定时期内操作风险的特点、趋势,指导核算作业,最终达到汇聚核算专家、业务人员的经验和智慧,调整、完善作业流程,持续跟综、优化风险预警模型,不断提升风险揭示能力的目的。

(三)推行分类作业

改变现有平面核算的作业方式,将核算任务管理从按网点分配的单维方式向按业务条线、交易内容、风险等级等因素分配的多维方式转变,将核算任务按内容、按复杂程度划分为多类,实施分类作业。不同业务能力的人员承担不同内容等级的业务。

(四)提高核算质量

通过结合各项业务的制度规定,制定标准化的核算作业手册,明确核算基本步骤、基本审核要点、审核标准、核算方式、风险分析、整改要求等内容,减少核算作业的人为差异,提升整体核算质量。当核算标准建立完善后,我们应以核算标准为依托,建立核算质量监督检查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比如:按照一定量的核算人员合理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查岗位,配备质量监督人员,按照核算作业标准的完成情况,逐项对核算人员的作业状况进行质量检验与评价。

(五)运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

在我国企业会计业务管理中,数据挖掘的应用还是一个空白,远不及在市场营销和信用评级中的应用。我们应组织专家团队,充分研究并运用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

第5篇: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对策

一、会计电算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电算化缺乏安全性

经济是一个行业乃至国家的命脉,但在电算化发展中安全性是否有保障也成为了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现今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为U8和K3,它们都是有数据库和前台财务软件支持的后台程序,而数据自然是存在数据库中,但是现今使用的数据库的版本大多数为SQLSEVEN,但是由于数据库空间权限的疏漏,任何人都可以很容易进入到数据库内,这就成为会计电算化的盲区,如果一般企业中只是对软件设置用户密码,而忽略了数据库密码设置,就会对企业的经济造成威胁,情况严重会受到巨大损失。

(二)会计电算化自身存在的问题

众人皆知,会计电算化是一种会计应用软件,是由软件编程人员编写,但是编程人员并非专业的会计人员,因此,在会计电算化软件设计过程中就会自带诸多的问题。每一个企业与单位所采用的会计工作方式不同,造成会计电算化软件在开发时就具有了广泛性特点。但是由于会计电算化广泛性特点,导致会计电算化在应用时出现许多自定义的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通过自身理解来定义,即使在操作过程中会有专人指导,但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会计电算化在数据转换和共享功能中也存在许多不足,就会影响会计信心在处理过程中不能够自动生成凭证,就需要手工再次誊写,这不仅加大了工作率,也增加了出错的概率。

(三)会计电算化缺少高级人才

会计电算化是一项技术性很高的应用软件,在应用时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与实践,但是我国财务工作人员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更新的意识,导致会计电算化人才流失。

二、如何解决会计电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更新观念,提高会计电算化的认识

由于我国会计电算化处于发展阶段,许多财务人员对会计电算化依旧采用传统的工作方式,因此,应加强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首先,应加大会计电算化的宣传力度,让企业以及财务工作人员对会计电算化有一定的了解,深知会计电算化在今后会计发展中的重要性。其次,应提高财务工作者对会计电算化的认识,并对先关工作人员进行会计电算化的知识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更新传统的会计观念,将会计电算化熟悉掌握并运用。最后,要针对会计电算化的实际运用定期做出反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探讨、改进,以便企业在遇到相同的问题时,能够及时解决,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企业内部监督,提高会计电算化的实用性

财务信息是企业的核心要塞,因此,企业对自身财务的监督尤为重要。对企业内部进行监督,不但可以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同时对存在的不足也得到及时改进,在进行企业内部监督时,还应加强财政部门对财务软件开发的监督,这不仅保障财务软件的安全性,同时也降低了会计电算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机率。

(三)注重培养会计电算化人才

技术人员在会计电算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人才的缺乏成为阻碍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会计电算化快速、稳定的发展,应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首先,应对有意向学习会计电算化的人才,做相应的培训,更新陈旧的、传统的会计观念,从更深的层面理解会计电算化是应时展的产物,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技术人才,做出相应的学习计划于培训,从而促进会计电算化学习的完善性和意义性。

三、结束语

我国会计电算化虽然已有显著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伴随信息化时代不断推进,会计电算化已然成为未来经济行业发展的必然产物。会计电算化具有系统性强、效率高、便捷性强以及在会计信息采集方面具有集中存放于管理等特点,对今后的经济数据采集,起到了方便、快捷的作用,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难度,同时也促进了国家经济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娟.浅析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0

第6篇: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1.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已广泛普及,但缺乏深层次发展和管理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仅仅方便了会计核算,对会计信息工作的收集、整理和为企业提供信息等方面都提高了准确度和便捷度,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分析、财务决策也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当然,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整个行业的特殊性,点多面广,内部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局限于替代以往手工账务工作,缺乏更深层次的发展和管理。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

由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工作总体来说基础管理工作十分薄弱,总体财务管理系统实行电算化管理还是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的制度和资源。一些中小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十分混乱,会计电算化工作也局限于替代手工记账,也仅仅是减轻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对整体会计决策、为公司战略提供信息等方面还缺乏基础性信息系统的配合。

二、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建筑施工企业缺少有适合本行业要求的电算化软件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所使用的财务系统无外乎用友、金蝶、速达、管家婆、新中大等比较主流的财务软件系统,但这类综合性的财务软件系统,往往注重本软件公司自身的开发特点,而且各个财务软件相互之间不兼容,帐套数据不能有效传输;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和对会计电算化知识的薄弱,对财务软件相关功能缺乏系统有效的应用,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财务软件对本公司财务整体决策的支持,未能有效的提供可参考性的决策信息,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人才的短缺

建筑施工企业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往往户外作业,作业环境相对艰苦,造成许多大中院校毕业生对建筑行业排斥,因而使整个建筑施工企业财务队伍人员知识老化,财务队伍人员断层,对计算机应用不够熟悉,而短期培训很难取得明显效果,因此,既精通建筑行业财务知识,又懂得电算化核算的复合型人才,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真的是求贤若渴。

3.建筑施工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存在安全性风险、保密性差

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财务系统中的数据往往涉及到公司的机密,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司整体状况,关系和决定了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亦是如此。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对财务系统的安全性不够重视,对会计数据的保密性亦做的不够好,存在着诸多隐患。这就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财务系统的整体防护,做好日常数据备份,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财务数据安全。

三、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潜在风险

1.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风险

由于每个建筑施工企业配备财务人员素质各异,加之每个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设置和执行各异,就会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增加了会计部门内部管理的难度,对会计部门整体信息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

2.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职责分配不完善带来的风险

在传统手工的会计系统中,每个过程和工序都有专人负责,内部工作人员职责较为明确,而且相互制约,相互合作。在实行会计电算化后,通常授予管理员和操作员一定的权限,而在权限的授予和设置过程中,未能通盘考虑到整个财务体系,未能结合手工账务系统时的经验,在权限操作和访问设置过程中,各道工序缺乏有序的牵制和控制,给财务工作带来风险。

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存储无纸化风险

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电算化管理后,电子帐套的财务数据来源于最原始的记账凭证。除了原始凭证和报表,其他会计信息资料都储存于电脑中,这其中就存在隐性的财务信息风险。其次,在整个财务体系中,各道环节之间缺乏有效的控制,输入错误或者结算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不正确,影响了公司正常决策。

四、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1.建立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保障。建筑施工企业要推行会计电算化管理,做好内控环境,就必须建立一整套适合本企业模式的规章制度,以相互制约、职权分离,在安全、保密的前提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电子档案制度、操作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等等,从制度上进行规范和约束。

2.坚强建筑施工企业电算化人员的道德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以人才为依托,完善用人机制,改善人才待遇,加强团队精神,形成了一支思想素质高、技术素质高的“双高”人才队伍,充分发挥财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加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建筑施工企业财务人员队伍的主体诚信。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电算化管理的内部审计,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正确完整

首先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审计,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其次审查机内数据与书面资料的一致性,做到账表相符;再次要监督数据保存方式的安全、合法性,防止发生非法修改历史数据的现象;最后对系统运行各环节进行审查,防止电算化实施过程存在的漏洞。

五、结语

第7篇: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关键词:ERP财务系统;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ERP管理系统即企业资源计划,不仅实现了企业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的相结合,而且实现了企业业务与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体化。财务系统是ERP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两部分构成。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主要依托财务系统的使用,会计核算部分是会计电算化课程的重点授课内容,主要由总账、固定资产、工资、应收应付及UFO报表等模块组成,反映企业资金在经济活动中的变动过程和结果。财务管理部分则是对会计核算数据进行分析,控制、预测企业的管理活动。ERP财务系统的使用对传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模式产生了冲击,我们可以应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等将多种方法相结合,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一、 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课程安排不合理

有的学校将会计电算化课程安排在基础会计之前,或者将其与计算机操作课安排在同一个学期,这都是不合理的。会计电算化是一门融计算机科学和会计科学等为一体的学科,所以在学习会计电算化课程之前应先安排计算机操作基础课程以及基础会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理论和实践课时分配存在不合理情况,诸如实训教室不够等原因导致重理论轻实践情况多有发生。

2、双师型教师的缺乏

虽然目前学校的会计类专业教师已达到本科或硕士及以上学历,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都是由学校毕业之后直接任教的,导致实践经验非常缺乏。而且多数教师在进入教学岗位后,由于教学和科研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间去企业顶岗实习,以至于大部分教师理论方面修行得道,实践能力却远远不足,从而使得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质量受到影响。此外,有的教师虽是双师型教师,但却只是形式上的双师型,他们通过考试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或会计师资格证书,仅仅只是具备资格而已,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所以这些只属于考试型的双师型教师,学校缺乏的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3、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

大多数的教师对于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主要采用演示讲授法和学生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一边讲授知识点,一边运用会计软件进行演示操作,之后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教师在一旁指导,这样学生往往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被动的接受所学知识,使得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不理想。而且一些学校课程的设置是理论课和实践课分离的,由于时间上的不连贯,致使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点,动手操作能力很差。陈旧呆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存在诸如课堂沉闷、枯燥、实用性不强等多种问题。

4、实验设备短缺落后

大部分教师和学生认为学校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短缺,硬件设备落后,软件版本低,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虽然大部分学校都有会计电算化实验室,但是多是不同课程共用机房,时常会引起各种软件资源的不能正常安装或软件冲突等问题,而且上机时间也可能受到限制。 此外若学生长期使用一个版本较低的财务软件,对新版本的软件无从了解,以致不能及时把握财务软件的更新动态。

二、对会计电算化教学问题的思考

1、合理安排课程

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于考虑基础会计课程以及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需要,认为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安排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这样课程上有一定的衔接,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掌握。此外,在教学计划中应合理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实践课应得到重视,比如依据实际情况可以将理论与实践课的比例调整为2:1或者更高。

2、优化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打造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双师结构会计教学团队。如重点培养骨干教师,着力培养其教学科研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注重培养专业扎实、教学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专业带头人;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真正的“双师型”教师,将前沿的软件应用技术和企业文化带进学校;以及注重教学团队的打造,建设一个优良的教学团队。

3、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

会计专业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会计基本理论和方法,更侧重的是培养学生运用会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可以多样化,丰富教学手段,如项目教学法、设错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结果等步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通过教师的引导来学习,使学生依靠个人和团队合作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设错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出错来防错,借改错而止错,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角色扮演法主要是让学生模拟真实工作环境下的身份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我们可以通过分岗、轮岗使每个学生按照岗位分工在虚拟企业中担任一个角色,并定期进行岗位轮换,使学生了解不同岗位的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不同岗位的不同职责。

4、完善实验室建设

会计电算化实验室的建设应考虑硬件和软件两方面,都应适时更新。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单独设立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专供本专业学生使用,使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师在选择财务软件时选择便于教学、通用性较强的软件,为了增强学生的实用性,应让学生至少学习两种财务软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不同财务软件之间的差别,以适应未来工作需要。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的发展,手工会计逐步被电算化会计取代,会计电算化的教学领域将成为一个动态的研究领域。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应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的角度出发考虑,立足会计电算化的基础教学,跟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步伐,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培养高素质优秀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努力。(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李孟军,基于ERP系统的会计电算化教学探析[J],财务与审计,2010(9)

[2]吴贤华,李自连,浅谈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园地,2010(6)

第8篇: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我国的会计电算化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已30多年,基本上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缓慢的自发发展阶段"和80年代末至今的"有组织的稳步发展阶段"。传统手工会计向计算机会计发展是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财政部曾提出在未来几年内全国要有40%-60%的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这对于一个拥有几千万企业的大国来说,所提供的会计电算化相关就业岗位会相应的大幅度提高,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二、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要求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熟悉企事业单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通用账务处理软件和通用报表软件的工作原理及操作使用,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网络财务软件的安装和使用。会计电算化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讲,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学、会计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接受会计业务的手工操作训练和会计业务的电算化操作训练,具有从事会计核算、财务管理、报表分析与审核、会计软件应用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能力。

三、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相应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需要,大多数中职教学中普遍对这门课程把握不准,而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目前中职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是:第一,电算化课程所占比例太低。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第二,缺乏系统、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

大部分中职学校的会计相关专业均在第一学期设置了计算机基础、基础会计课程,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如此造成了学习难度加大、理解困难、学习兴趣不高的局面,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机械的进行练习。学生基础差导致机械性练习更有甚者,只能说一步做一步,没有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师综合能力有待提高。会计电算化教学对教师的综合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还应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和维护能力。而目前从事教学的教师,大多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缺乏本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作为会计专业教师,缺乏计算机相关技能的掌握,也成为了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目前,在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总体所占比例不到50%,大部分学校几乎没有案例分析课和社会调查。在课程学习中,学生从事的主要是理论学习和简单的上机实验,课程考察也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结果是学生虽然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拿到了毕业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电算化初级证书等证书,但缺乏实际操作技能,到工作单位后适应不了工作需求。

四、中职教学中加强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采取措施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选取合适的教材,及时更新软件

1.合理设置会计电算化课程,应做到以下三点:第一,增加电算化课程比例。电算化课程至少应达到3门,比例在30%以上。第二,扩充会计电算化实训科目。例如基础会计、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以前都是手工模拟实训,作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必须实行电算化模拟实训。第三,完善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

2.针对中职学校会计电算化教材相对滞后的现状,中职教学在选用专业教材时要综合考虑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要与时俱进。教材内容要与会计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要能充分地反映学科先进知识,要配备与教材内容版本符合的通用财务软件。二是要体现实务的特点,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的劳动者,而不是专业研究,教材中的实务操作要占较大比例。三是要具有基础性,中职学生的学习起点低基础差,要符合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加强专业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就教不出高素质的学生。考虑到会计电算化学科综合性的特点,首先要选择在会计专业和计算机专业方面有所专长的教师的担任;其次,中职学校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加强中等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实践性教学。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会计电算化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上机模拟实训、案例分析、深入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岗前实习、操作技能考核等。

1.加强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电算化系统管理技能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自身一定要有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

2.强化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将教学活动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案例教学和社会调查活动是实践教学的重要方面。

3.合理设置实验、实训课程,加大实验、实训力度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

第9篇:会计电算化的缺点范文

所谓的会计电算化就是指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现代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是一个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的会计信息系统。近年来,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有了广泛的应用,为此,以会计电算化为切入点,在分析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策略,旨在说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重要性,以期为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企业;应用;问题及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8-0125-01

0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在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会计电算化应运而生。会计电算化使财务工作内容和流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财务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现代企业的发展,要求会计数据处理的数量和范围急剧增大,致使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提高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水平是当前会计电算化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1 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安全保密意识较为缺乏;软、硬件更新换代较慢,其具体内容如下。

1.1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之一。就目前而言,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使得会计电算化工作受到影响。究其原因,长期以来,会计工作受传统的会计影响,无论的思维方式还是专业技能都停留在手工核算层面,关于会计电算化的运用还不太熟练,一旦碰到具体专业的会计电算化知识运用就无从下手,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会计电算化的应用效率。

1.2 安全保密意识较为缺乏

安全保密意识较为缺乏使得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陷入困境。会计信息是一个企业财务现状的体现,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行。由于会计信息安全隐患带来的经济损失,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与此同时,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得会计信息大都保留在计算机设备中,而这些设备又极易受到外界病毒的侵袭,数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加之会计人员在应用会计电算化时缺乏安全保密意识,使得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

1.3 软、硬件更新换代较慢

软、硬件更新换代较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软、硬件更新换代方面较为滞后,现有的会计点算用应用软、硬件,如Access、Foxbase等。这些数据库系统功能薄弱,主要面向单用户,无法适应多用户并发使用,功能单一,不能适应当前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需要,因此,探索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策略势在必行。

2 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水平,在了解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企业应用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2.1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关键。会计电算化给会计工作增添了新内容,从各方面要求会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使财会人员熟练掌握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要点,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学以致用。

2.2 加强安全保密制度的建设

加强安全保密制度的建设对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对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而言,会计电算化的安全性是会计电算化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加强安全保密制度的建设,就是要制定各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会计电算化应用安全的重要性,加强风险控制,加强管理。如定期开展对会计电算化软件应用的检查和维护,力求将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可以尽可能减少电脑病毒入侵、人为操作失误、机器故障等对企业的影响。

2.3 更新电算化软、硬件设施

更新电算化软、硬件设施对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在会计电算化的实际应用中,工作量的加大需要更高的处理速度,适时更新电算化软、硬件设施,要把握好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电算化软、硬件设施的投入,确保会计电算化应用不受软、硬件设施的束缚。另一方面应结合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企业财务管理的软件功能和模块,进而提高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有效性。

3 结语

总之,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企业而言,为提高企业的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应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安全保密制度的建设;更新电算化软、硬件设施,面对企业会计电算化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优化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应用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水平,促进企业会计电算化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丹丹.浅析会计电算化对现行会计的影响及措施[J].科技致富向导,2011,(30).

[2]杜强.我国会计电算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