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会计实务辅导理论范文

会计实务辅导理论全文(5篇)

会计实务辅导理论

第1篇:会计实务辅导理论范文

[关键词]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学改革;高职教学

一、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改的必要性

成本会计岗位是工业企业财务岗位中重要的一环,相应的,成本会计实务课程也是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一直被高职的学生认为是会计专业课程中公式繁多、核算枯燥、相对复杂的一门专业课。课程的系统性、实践性、专业性等特点也是课程教学的难点。常规的讲授等方法经过验证无法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开展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紧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教学条件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通过面向岗位的分析、开展项目的设计、设置具体连贯的任务。通过仿真的教学环境、工作软件,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企业的实际成本核算工作,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技能得到真正提升。

二、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改实践

通过企业调研,确定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对应的实际岗位,确定工作流程,开展整体教学设计,以三个教学项目开展课堂主线教学,一个课外实训项目为载体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成本核算综合项目作为主要考核项目。重新制订了课程的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课程整体设计、课程单元设计等,注重技能的培养和效果。依托三个典型企业的课内成本核算项目、一个企业1个月经济业务全流程账务处理,对课程内容模块进行重新整合,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蕴含在项目教学的各个环节。

三、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改前后对比

(一)教学内容发生变化

1.教改前:教学内容按照选用的教材来进行安排,一般是按照总论、章节的顺序授课,辅以课后习题和实训。知识点的讲解碎片化,会计业务的内容不连贯,无法再现成本会计工作流程。

2.教改后:找准本课程理论支撑,设计包含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按照工作流程开展的教学项目和考核项目;将知识点蕴含其中,并辅以实训,边学边做;课赛结合。以三个不同类型制造业企业为背景的教学项目作为载体开展课程教学,将知识点和岗位技能任务融入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按顺序开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辅以成本核算的知识点学习并能应用。用一个具体企业某月的综合业务项目作为课外项目,考查学生了解成本核算在整个企业会计核算过程中所占的位置,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独立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用一个企业成本核算综合考核项目以及知识点理论考核开展对学生知识、能力目标的考核和验收。以“江苏省高职会计技能大赛”成本岗位实际赛题做专项训练,课赛结合。

(二)教学方法发生变化

1.教改前:学院会计类课程已基本实现了“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名称由成本会计变为成本会计实务,使用了高职项目化教材,但经过几轮的使用,发现与本次项目化教学改革要求中项目的概念、项目化教材的概念仍有很大差距;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先讲后做、理实一体、习题载体、反复训练”。

2.教改后:尝试使用“任务引领、先做后讲、易错精讲、学做循环”,确定课程对应的岗位和工作流程,设计项目和情境,学生完成成本核算岗位的全流程工作任务。

四、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化教改的思考

(一)项目化课程教改在会计类课程实施上有难度

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并非想象中的容易,在设计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比如传统教学思维的转变、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变都需要教师去克服和适应。尤其是会计类课程已经习惯了先教后学的模式,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项目化教改设计对成本会计课程来说,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轮次的在授课中改进。

(二)“双线并行”模式中课外项目如何设计

课外项目的设计在高职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中颇受推崇,对于“会计类”课程来说,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对于课外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学生的考核,成为教师考虑的重点,一个综合的、有难度的、可行的、有趣的能排除学生相互抄袭课外项目的设计,是课程组成员下一步将要解决的问题。

(三)注重引导学生的方法

就以往教学情况来说,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课堂注意力集中,任务完成较好;项目化改革后的教学方式,有些学生难以接受先做后学,在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有抵触情绪,需要教师悉心的引导。此外,课堂教学时间被拉长,更多的知识学习内容需要放在课外,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增强,那么对课外的知识点学习需设计有效的考核和控制方法,否则课堂教学效率大打折扣,这些都是课程组需要考虑的环节。

(四)课程再学习给教师提出新要求

经过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系统地学习了职教院校整体教改、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等辅导教材,听取了专家关于“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课程单元设计”的重点点评和辅导报告,学习了其他项目化改造课程的先进之处,使我们对本专业、本课程有了深入学习的压力和动力。在课程再学习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看到了自身很多的不足之处,如项目的选择、课程趣味性、考核项目的实施、课外项目的设计这些问题。课程教改也对教师不断提升职业技能、下企业锻炼等实际问题提出了新要求。

五、小结

为进一步深化项目化教学改革,践行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技能培养,将在以下一些方面继续探索。第一,整体教学设计的项目进一步推敲和落实,不断改进课程教学项目的合理性和合适性,考虑可行的课外项目,争取能做到双线并行的项目化教学。第二,围绕知识点,制作微课,辅以课堂教学,期望能实现翻转课堂。第三,课程单元设计需要细化,落实到每个授课环节。第四,注重课程授课积累,做好教学效果的学生调查,将项目化课程设计落实到课堂。

参考文献:

[1]曹婷.成本会计教学改革创新的路径选择[J].商业会计,2014(3).

第2篇:会计实务辅导理论范文

一、教学内容的创新

1.教学内容的选取

会计成本实务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按照制造业成本会计岗位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素养和核算制造业产品成本的过程,对课本内容进行整合。首先要归并与财务会计与实训课程相重复的内容,再增加些能够提升学生岗位业务判断力和学习能力的知识。因此,可以讲会计成本事物的内容分为五个部分:成本会计基本理论,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以及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

2.教学内容的组织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根据成本会计岗位的工作流程来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将真实的工作过程与教学内容相整合。在内容的组织上要突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将每一项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实习和实训相融合,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二、教学手段的创新

1.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手段已经进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时代。现代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投影仪、幻灯片、电视机、录音机、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作为直观的教育工具运用到课堂上去。成本会计实务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更需要运用电子课件展示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还可以直观的看到在开展各种业务中所需票据的规范填法,以及填写制作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的流程等过程都可以清楚的通过电子课件表现出来。运用电子课件还能在课堂上讲解课外参考资料和演示解题思路,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2.建立学院课程网站

将教师的多媒体课程课件、教学影像资料以及关于会计考试资料和政策制度信息统一放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学生在课余可以利用网站上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也可以在网站上和老师进行在线交流,解答自己关于学习的疑惑。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方便了教师的教学,也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

1.案例教学法

实施案例法教学,以某一具体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例子,将成本会计实务的理论知识运用在这个案例中,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运用所学的知识,而不是纸上谈兵。定期组织编写成本会计案例,将案例放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2.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将抽象知识的学习带到真实的情景中去。学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学习实训基地或者参观校外的实训基地,在观摩真实训练的过程中理解抽象的知识并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

3.虚角色扮演法

教师首先将情景角色设定好,将成本会计岗位划分为数据分析审核、填制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账簿登记等角色,虚拟一套与这些岗位相关的工作任务,安排学生进行工作。在这种模拟的情景中,每个角色都会参与与之相关的工作流程,履行岗位职责,将自己当成一位会计师,可以有效地将所学知识与岗位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角色扮演中出现问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重复演练知道真正熟练掌握。

4.六步教学法

六步教学法指的是指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过程来学习。在成本会计实务的教学过程中,六步教学法具有可实施性。教师给学生介绍教学要求,给学生分组并提供相关企业的资料,通过多媒体介绍生产流程;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费用归集和账簿设置;给学生分发业务数据,组织各小组统一方案;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并提供各种单、证、账表;对学生制作的账簿等进行检查并提出建议;最后根据考核标准给个小组打分,给每个学生评价。在老师的六步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学生也同时进行对与之相对应的学习。学生熟悉了企业资讯;研讨确定各种单据的传递途径;制作单据流程图,并制定任务一览表;进行成本分析提出具体措施;各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老师进行交流;最后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六步教学法是一个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四、改革创新中的其它建议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想,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教师可以组织课改小组,共同学习新课改内容,共同研究创新教学的方法和途径。小组成员可以外出学习,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不断加速成本会计实务课改的进程。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应注重教师和学生之间角色的转换,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使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老师辅导为辅,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总结、实践、创新的能力。加快建设学校仿真实训室,使学生能真正运用实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积极配备与实训相关的配套设施设备,不断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

五、结语

第3篇:会计实务辅导理论范文

一、问题提出

在我国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学者们提出了不同层次的会计专业技能培养[1]。成人专科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大部分是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财务部门人员一般由出纳和会计两人组成,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具备全面掌握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纳税申报等多种工作能力。同时,实际工作中会计业务复杂多变,新经济业务不断涌现,财税法规、会计准则不断完善更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此,我们认为成人学生除了应具备较好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所以,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应以这些职业能力为导向合理安排组织教学活动。上述教育目标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会计教学模式。会计概念、原理较抽象,工作中的会计业务又非常具体。会计工作重点是将抽象的处理原则,应用于实际的会计业务处理中,具有理论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的特点。目前课程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职业能力培养和课程本身特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教”为主,缺少师生间的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有些学校简单地将职业能力的提升等同于资格证书的考试,想在校将学生培养成初级会计师,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应试之风盛行。我们觉得这样也是不可取的,具备初级会计师的能力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并非大学会计专业教育所能实现。正如美国会计学会(AAA)会计教育委员会所指出的: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其未来成为一名会计师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终身学习[2]。

二、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构建

(一)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3][4]。学习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需求、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等背景,对外部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获得自己的意义,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5]。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认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教学实施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可见会计教学模式应重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维互动,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又能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二)教学模式构建

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职业能力导向下的“一体化”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该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师生间、学生间、师生与媒体-环境间的交互,完成“自主学习、面授辅导、网上学习”相互联系的教学过程。从教的角度来看,教师要创设学习情境、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使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从学的角度来看,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实践项目学习”,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特点(原有知识结构、工作经历、家庭情况),主动、灵活地参与到教学之中;使学生向老师学、向同学学、自主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仅完成知识构建,而且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6]。成人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很大,在教学上要充分重视,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理利用比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项目教学法等方法。2.强调“情境创造”。我们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通过情境分析、案例分析,来提高学生的专业判断、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3.强调“协作学习”。由于每个人的学习、工作经历和背景各不相同,思考问题的角度、方法等必然有所不同,通过协作学习,可以比较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通过案例讨论、项目实践来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内化,并能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4.强调过程性和整体性的评价方式。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内化、意义建构。所以,相关的教学评价应该把重心放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上面[6]。我们更重视形成性评价,利用形成性评价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定量评价、定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使教学评价更加客观、全面。

三、“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

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初级会计实务(一)教学内容的优化,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对此,在认真分析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措施:1.更新教学内容。初级会计实务具有很强的实务性。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会计规范、财经法规尚处于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阶段,相对稳定的会计教科书与不断更新的会计知识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例如,2016年5月“营改增”全面完成,与增值税相关的税额计算、会计处理、纳税申报等有了很大的变动,但教材中相关知识并未更新。我们在应收款、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章节内容上按最新的增值税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更新,使案例情境更符合中小企业的工作实际,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2.增加实践教学内容。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出发,结合初级会计实务具有理论性、实务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我们设置重点章节模拟实践项目教学内容。

(二)自主学习、面授辅导、网上导学相互融合

1.自主学习。我们通过学校网站创设一个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情境,向学生提供系统化的自主学习资料,提供自主学习指导和答疑等学习支持服务。引导学生通过互相交流协作完成一系列的阅读、案例分析、课后练习,来完成学习任务。而学生则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利用教师提供和自主选择的学习资料,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知识内化、意义构建。自主学习不仅包括课前的预习,还包括课后复习和知识的应用。按照翻转课堂教学理论,课前预习要求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完成知识的传授,复习和应用是在面授辅导、网上教学活动后对知识的第三次内化。学生在课前的学习决定了知识传授的效果,而承担传授任务的便是教学视频。我们根据本课程内容、特点及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制作了较有吸引力的微课,如“小张买车-固定资产折旧系列微课”。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完成知识的传授。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数量、难度适当,让学生感到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面授辅导。面授辅导是知识的第一次内化,集中面授辅导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辅导主要围绕重点难点、案例讨论、比较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和网上学习中的问题来展开,以激发学生运用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会计处理方法处理企业会计业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弥补远程学习过程中缺少面对面进行交流的机会的缺憾。本环节要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学习过程中疑难问题的解答,实践项目的布置、提示、答疑。整个教学过程我们围绕情景建构、协作学习和意义建构这三个维度来组织整个教学过程。在情境建构这一维度中,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企业实物流转、资金流转的过程,建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情境;通过5个实践项目的具体的经济业务案例来建构企业实际业务的情境。在协作学习这一维度中,通过具体财务会计业务案例的分析、讨论,项目实践中凭证填制、凭证审核和账簿登记不同岗位的分工协作,在协作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财务会计理论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而在意义建构这一环节中,主要运用比较教学法对比相近的知识点进一步帮助学生进行意义建构。3.网上导学。网上导学是知识的第二次内化。成人教学面授课次数有限,主要解决重点难点;同时成人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对知识的需求各不相同,面授辅导课有可能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此时网上导学不受时空限制能较好满足学生的个体化需求。在网上导学中,通过学校网络平台构建课堂外的交流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协作完成网上讨论交流、案例分析,共同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我们对初级会计实务(一)三个阶段的网上导学,每阶段历时2周,分答疑、讨论和应用三个层次。答疑,是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面授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帮助不同层次需求的学生完成意义建构。讨论,是教师提出相近会计业务组织学生进行网上讨论,区别其会计处理,发现差异,加深认识。应用,是通过预先准备的教学案例,为学习创设情境,把所学内容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在学习平台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我们准备了应收票据贴现、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固定资产折旧计算三个案例,为学习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在学习平台上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答疑、讨论与应用三个层次依次提高,从完成学习任务到思考参与网上交流互动,最后针对教学案例进行综合分析应用。这样多次强化重难点知识,帮助学生知识建构、完成知识第二次内化。自主学习、面授辅导和网上导学,三种形式深度融合,形成了“传授-内化-内化-再内化”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内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三)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1.比较教学法。本课程内容丰富,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学生在学习时,既要注意现行的《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又要掌握企业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企业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因此,学生学习该课程有一定的难度。对比就是把初级会计实务(一)中彼此相似或相近、容易引起混淆的概念、账务处理等放在一起来进行分析探索,找出他们的相同点与相异之处,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原材料按实际成本和按计划成本核算,固定资产四种折旧计算方法,存货和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等知识点的比较分析。有比较,才能发现差异,帮助学生了解记忆,区别概念,把握重点,突破难点。2.案例教学法。开展案例教学,将经济生活中复杂、生动、鲜活的经济活动融会于教学之中,无疑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根据课程特点,我们按典型性、规范性、超前性、实用性的原则编制单项性案例(包括操作性、非操作性案例)。在教学过程中改变先理论后案例的传统教学方法,而灵活地采用讨论法、质疑法、提示法、操作法来组织教学活动。案例教学法把抽象的理论寓于现实的、典型的案例(情景)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准确、迅速地理解、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操作方法,提高了学生认识实际问题、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指通过真实的或创设模拟的项目情境,根据项目需求来拟定教学任务,并安排相应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7]。对于上述的5个实践项目,我们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安排教学活动。(1)根据教学重点,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需求,确定5个实践项目。(2)在明确的大项目目标下,将项目内容进行分解,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凭证填制、凭证审核、总账登记、明细账登记四个小项目。(3)将学生分组,每组4-5名学生,每位学生扮演一个角色、完成一个小项目。在不同项目实施过程中,轮换学生的角色,让学生参与不同工作岗位实验。为达到组内协作流畅、组间竞争公平的目的,我们在学习小组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知识结构、工作经历、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的差异,突出组内的差异性,便于组内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同时要求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保持组间竞争的公平性。(4)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成果并展示作品。各小组可以讨论总结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所采取的解决方法;可以总结小组成员在完成任务中的表现、所起到的作用。这样不仅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也更加了解自己和同学,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四)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

课程的评价应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即服务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课程评价也应作为教学模式的导向,便于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评价的主体为教师、学生以及学生本人。评价方法综合使用定量评价、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对学员的网上学习做出评价,也可以通过面授课堂的观察和交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以通过实践项目、网上讨论、课堂案例分析等协作学习和课堂观察了解他人的学习情况。通过考试、实践项目等定量评价对学生平时的表现做出判断;通过课堂观察、交谈等方式对学习者表现做出定性评价。通过这四个方面的评价方式,学习者不仅要达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还应该在思维情感方面有所提升,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创造精神。

四、结论

第4篇:会计实务辅导理论范文

关键词:分层教学项目教学成本会计

一、引言

成本会计实务是高职高专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与制造类中小企业成本会计岗位紧密联系,公式较多,有大量的核算,操作性较强。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模式,以成本会计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融教、学、做为一体开展教学。笔者所在学院也对成本会计实务课程开展了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探索,重新梳理传统教材的知识体系,将课程分成4个项目,分别是项目一品种法,项目二分批法,项目三分步法及项目四分类法和定额法,然后对各项目再分子项目并确定每个子项目的工作任务,以项目一为例,具体的工作任务见表1。但我们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发现,只简单地引入项目,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各子项目任务,会出现基础较好的学生早早做完项目任务,而基础欠佳、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只完成一部分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部分完不成项目的学生会对课程失去兴趣和自信心,而每次都能又准又快完成项目的学生会感觉教学内容较简单。

二、分层教学概述

为了更好地促进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项目教学,可以将分层教学引入该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分层教学是指在教学中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爱好等为前提,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旨在让各层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成本会计课程中引入分层教学很有必要同时也是可行的。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系统性较强,每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都是一个核算体系,在完成整个项目过程中需要单独或分组完成相应任务,对同一个项目的不同任务需要区分难易度,这样既可以让一部分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也可以让一部分学生懂得学无止境。

三、分层教学在项目教学中的运用

(一)学生分层。我院成本会计实务

课程设置在大二第一学期,学生经过大一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基础会计实训等课程的知识积累,对学习该课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操技能。根据大一学年学生专业课程的平均成绩,与班主任、大一任课教师的沟通,适当考虑学生情况,将班级学生分成A层、B层、C层3个层次,专业知识学扎实、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较浓、学习较主动或勤奋的学生属于A层;专业知识一般、接受能力一般、学习成绩中等的属于B层;专业知识掌握欠佳、学习困难较大、学习积极不够的学生属于C层。在确定层次时,教师不在班级学生面前公布,以免打击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教学的开展,针对学生选择和完成项目任务的情况,可以进行一定的动态调整。

(二)教学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层次确定项目教学的教学目标,对每一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A层次学生,其学习能力和自主性较强,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不断深入学习的精神,让学生更独立、灵活地去完成项目任务,当然可以适当增加其项目任务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等,要求学生在掌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要学会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有一定成本管理能力,偏向会计技能竞赛方向培养。对于B层的学生,其学习能力一般,学习上具备一定上进心,但是有时不能及时掌握项目任务的要领,需要教师在一旁多点拨,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要求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成本分析等能力,对较难的知识点只需一般掌握就可以。对于C层的学生,其学习兴趣不够,更多地要培养其对该课程的兴趣,引导其掌握最基本的项目任务知识点和技能,完成基本任务,为今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一定基础。

(三)项目任务分层

教师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结合各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按项目任务难易程度分层,或按项目任务数量分层。以项目一品种法之子项目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为例(见上页表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从任务难易度及数量上进行分层要求。对C层学生下达子项目时,要求学生明确相应任务,主要完成的子项目任务是:(1)计算并分析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资料,归集辅助生产成本;(2)采用直接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3)审核并填制记账凭证;(4)登记有关明细分类账。直接分配法是一种计算相对简单的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让C层学生来做难易程度刚好。对B层学生的要求是在C层的基础上,会用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交互分配法要求对辅助生产成本进行交互分配和对外分配,增加了一定的计算工作量。对A层学生的要求是在B层的基础上会用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或增加辅助生产车间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A层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辅助生产成本的不同分配方法,从计算工作量上增加对其的理解与掌握。

(四)项目实施分层

以项目一品种法之子项目五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为例,要求每个层次实施流程是一致的。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具有不同难易程度的同一项目,尽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相应层次的项目任务,积极引导各层次学生完成相应层次的项目任务。选择同一难度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每组4人为宜,多出来学生可以3人或5人为一组,每个小组设置项目组长,其职责是负责本小组内成员工作任务的确定与分配。然后各组确定子项目的工作任务,可以让小组成员按岗位要求开展,依次是根据原始凭证分析数据并计算数据→审核并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并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最后由小组成员分别完成。在不同子项目实践中可以让学生适时轮岗,使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各岗位的知识和技能。A层学生学习自主性强,教师只需进行适当引导,让其独立完成各项目任务。B层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困难,比如在采用交互分配法编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时,有些学生不会计算对外分配中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辅助生产成本,这时教师要鼓励其自主解决困难,当然必要时进行一定的辅导。C层学生学习动力不够,教师要时时督促,多指导。教师在巡查指导过程中要对普遍容易做错的地方不断提醒。

(五)项目评价分层

在完成项目后进行分层评价,需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一样的评价要求。在具体的评价方法上,每个层次学生的评价都以自评、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关注其整个学习过程。在评价方式上,不仅要对完成项目情况进行评价,还要结合课堂问答、学习态度、总结陈述等方式。教师要用发展的思维来看待每一层的学生,在完成不同项目任务时,有些B层、C层的学生对该课程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应使其上升到高一层次,这样会让每个层次学生均感受到幸福快乐从而产生学习动力。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变化,适时调整学生的层次,达到隐性动态分层。

四、分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设计项目任务的难易度时,要把握好度,对于C层学生,主要会模仿教材实训项目基础性任务,对B层和A层学生,要求在此基础上逐级加大难度,但难度不能超过A层学生的接受范围,太复杂的项目任务尽量少涉及。其次,为了避免有些学生放弃较难的项目任务而选择相对简单的,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选择相应层次的项目任务,以加分的形式让A层、B层学生选择有不同难度的项目任务。最后,教师除了通过课堂教学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外,还要课外多进行答疑辅导,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深入观察,避免将个别同学定错了层次。在成本会计实务课程的项目实践中引入分层教学,可以让每一层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挥,促进各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满足学生多层次的发展和社会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朱海燕.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成本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3,(14):120-122.

第5篇:会计实务辅导理论范文

一、“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

“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相关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随之而迅速、快捷。财务会计工作不仅更深化地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功能,而且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企业的信息库发挥出自身最大的效用,高度实现了企业在业务工作处理过程中的自动化,极度满足了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使企业的经营决策分析有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为企业带来了更大的价值。

(一)移动化的会计数据

在“大智移云”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动下,财务信息系统将实现从电脑到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转移,数据的收集、传递、分析和呈现会更加移动化。从而,企业的管理者或业务人员就能够通过移动智能终端的相关系统,随时随地获得所需的信息,真正实现移动办公。财务信息系统的移动化,将管理人员的工作由被动提供数据转变成主动及时地推送信息及数据。财务数据要往业务前端进行延伸,并为将来的财务预测和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会计工作和业务界限的模糊化

“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工作与业务的界限将日渐模糊,甚至最终不分彼此。“大智移云”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优化、重构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将来的财务管理不仅仅作用于会计工作,还覆盖了采购、销售、人力资源、研发等部门,从而实现财务和业务数据的互相转换。业务人员通过智能化系统生成相关的财务数据,财务人员可以从中提炼到行之有效的业务信息,最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无纸化的会计信息传递与共享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无纸化会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与供应商、客户、银行、工商税务等政府信息系统互联,实现无缝对接。所有财务数据的收集、存储及处理全部采用线上模式,在信息传递与共享的过程中,将不再使用纸质的凭证。而且,电子发票的普及和推广,使得企业的报税环节的无纸化进程进一步加快,降低了企业的相关成本费用,实现了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二、“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教育受到的影响

(一)国内外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国外成熟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学,即教师提出理论框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问题清单,学生自行寻找相关的知识和解决办法,解决问题后进行报告和讨论。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给企业带来创新的能力,并将会计实务、财务活动和生产经营等引入课堂。把教学重心放在实践上,开办“移动课堂”等。然而,我国大部分高校在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材知识老化,案例陈旧;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忽视应用;案例教学空泛,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缺乏财务软件的熟练使用、数据编程、数据库的使用和维护等专业特色课程,跨学科人才的培养难以实施。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接受和应用实践效果甚微。

(二)“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实务受到的影响

“云会计”和“财务共享中心”的产生,大大减少了初级会计师和簿记员的数量,提高了财务工作的效率。数据处理能力、开发能力和信息安全维护能力等非会计专业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专业整合、物联网和区块链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模式。会计正从“财务会计”转向“管理会计”,会计工作人员也从记账员转向监督者和管理者,同时会计工作的监督职能也在发挥重大作用。从财务的角度实施精细管理和及时监管,基于会计信息,计算机无法完成的部分真正反映出了会计职业的质量。培养新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的是指导其实践能力,以培养出应用型、实用型的尖端会计人才,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前乃至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企业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主要包括:具有企业生产经营的相关理论知识,熟练操作会计实务、计算机应用和税务处理的能力,能够处理相对复杂的经济业务,并相应地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经济活动。

三、“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人才能力培养创新体系及优化

通过以上对于“大智移云”背景下我国会计的发展影响研究,以及会计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内外部环境竞争分析,在考察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实际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并参考和我国国情相似的国外的实际做法之后,我们可以尝试性地提出新的培养体系,重点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实务能力、计算机运用和管理思维。

(一)创新课堂教育

在参考其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构建满足要求的“大智移云”培养体系,该培养系统的特点是高度重视计算机使用,并结合会计实务的能力,建立一支多层次的教师团队。增加计算机和创新创业等课程,如企业经营管理、创业理论与实践、财务软件使用、云核算、云审计等;引进一批大中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优秀人才,作为实践指导老师。积极鼓励相关的专业教师“走出去”,深化社会实践。此外,“学术沙龙”、“博士BBS”、“MPAcc实践讲堂”也是有益的补充,可以将社会成功人士的经验和观点融入其中。一是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1)改进理论教学方法,提高理论教学的吸引力。运用慕课和翻转课堂;邀请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国家和省级主要会计人员和专家进行讲座;探索网络教学,引进名师公开课和高质量视频课程,提高教师理论讲解的深度;学生应积极参与研究与理论辩论赛。(2)改进案例教学法。依托MPAcc学生案例竞赛的资源,以案例主题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参考获奖案例的成果。全员参与案例理论梳理、案例过程讨论和案例结果分析,将案例场景设计与参与角色扮演有机结合起来。二是专业课程必须具有创新性。构建交互式通信机制,让教师和专业教师、学校和校外导师双结合,构建“对接机制”,即学校与政府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相对接,学校和实习基地相对接。建立与企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对接的平台和实践基地,引入多元评价,务必彻底消除专业实践只做表面文章。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竞赛。在“大智移云”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应以“以赛代练,赛练结合”的培养模式为基础,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相关专业知识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意识。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全国会计专业技能大赛,如“挑战杯”“‘中华会计网校杯’全国校园财会大赛”“‘网中网杯’大学生财务决策大赛”和其他各种财务决策的综合竞赛,针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营改增”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影响等进行社会研究,深化理解实际会计工作,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导师的选拔、聘用及优化体系。

“大智移云”背景下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创新模式,需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导师遴选、聘用和优化体系。生活导师是学生的辅导员或班主任,主要是从思想和生活上帮助学生,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会计专业的技能竞赛;专业导师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教师,从专业理论知识层面为学生解答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创业的理论框架;实习导师为学生校外指导老师,工作经验丰富,指导学生会计实务工作;聘请具有计算机背景的中青年财会专业教师,注重云核算和云审计方法的应用。建立导师之间的协同创新和信息沟通机制,通过信息平台保证信息沟通顺畅及时,共同努力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