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应试教育的定义精选(九篇)

应试教育的定义

第1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自然主义体育;中考体育加试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6.033

一、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简述

(一)现阶段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问题现状分析

1.“应试之举”现象凸显。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中考体育自然逃脱不了被应试的命运。将体育课程纳入升学考试不管是对学生、对学校还是整个社会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中考体育最初的目的是通过加试这一手段督促学生自觉锻炼,增强体质。但现实却是部分中学片面地为了成绩,为眼前利益而进行专项训练,这种训练的后果就是即达不到中考体育加试的本意,又违背了体育全面学习的目的。2.内容枯燥,学生兴趣淡化。中考体育加试变成了体育“应试”教育。这就是中考体育现状,在这种教育现状下,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仅仅围绕几个加试项目开展,并且这种教学方式也仅仅是机械性的、填鸭式的教育,学生学习失去了乐趣,体育课程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也失去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终身体育学习的意愿。3.中考体育加试功利冲击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现阶段中考体育加试面临的最大问题便是忽视了体育自身的内在价值,一味地追求体育加试高分而为之进行专门性训练和备考,中考训练的内容也仅仅围绕加试的几个项目开展,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课程并不能有效地开展,从这一点来说,是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的极大冲击。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简述

卢梭认为是在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有关体育教育的思想。提倡人性解放,主张教育要遵循学生自身发展的规律开展,强调人自身的自然本性和固有价值。这种体育思想最为直接的特点就是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以锻炼者的需要和兴趣为导向,培养其自由、自主的学习习惯与环境相适应的能力。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身心协调发展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对教育的目的界定为:培养出新一代的“自然人”,是身心结合、协调发展的人。第二,基于“回归自然环境”理论基础上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卢梭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源于其教育理念,与教育理念一样,体育教育同属自然主义体系。第三,重视身体器官训练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在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之前,游戏、运动占领着人们思想的主要空间,认为如此就能对身体进行锻炼,而从未明确具体的身体感官的训练。

二、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表现

(一)身心协调发展观念的冲突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首要内容便是关于身心协调发展的叙述,提出顺应自然,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应做到身心协调统一。但随着中学体育加试成绩纳入中考加分项目后,体育运动的价值也在发生变化,强身健体理念已转变为功利性的中考加试专项训练,单纯从体育运动自身的价值来说,身心协调发展的观念已慢慢偏移。

(二)终身体育路径发展的冲突

中考体育加试实施以来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现状后,不难发现,在一些省份部分中学的体育课程项目设置上,都是围绕中考加试项目进行教学训练;对于其他一些体育运动项目来说,早已排除在体育教学项目考虑之中。这种功利性教学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终身体育的运动项目。

三、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冲突成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体制的利益驱使

现行应试教育环境下的人才选拔机制,使得中考体育加试并未摆脱应试教育的包围圈,功利性的、片面性的体育教学行为层出不穷。造成这种现象是因为:中考体育加试虽然只有30分计入中考总分,但对于仅一分之差就落选重点高中或热门中等专业学校来说,中考体育加试30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了。

(二)相关利益群体的牵制

在现行教育背景环境的影响下,相关利益群体的出现阻碍了自然主义体育在中学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利益群体包括:各级教育部门、各学校体育组织、班主任、体育教师及学生家长,由于他们的存在使得中考体育出现功利性训练成为可能。

四、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与功利性中考体育和谐发展路径

(一)重新审视自然主义体育教育理念的现实性

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意义,在现阶段越演越烈的功利性中考体育行为的冲击下,重提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教育理念有着现实的厚重感和紧迫感,对于种种现实的急迫性使得中考体育加试顺应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可能大大增加。

(二)完善加试考核内容、改变一考定终身现状

现今中考体育加试存在诸多方面问题。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可考虑如下方案:一是中考体育加试设必考项目、选考项目及抽考项目。二是进行初中三年体育综合素质测评;加试项目和内容应与平时教学相结合,顺应教学自然,不去刻意改变原有教学内容安排,应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身心发展的测量。

(三)正确认识中考体育加试,注重学生课余锻炼

中考体育加试时学生正处青春期,而青春期则是人体生长发育的敏感期,是良好体形塑造的关键期,这个自然时期如果被错误地干预,那么影响的可能是学生全面的发展。应该考虑如下方面:加大中考体育加试内容的宣传和教育力度,督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初中期间,学校或家长应对一些超重肥胖学生进行单独测试并提供体育锻炼、营养配餐的建议,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毛振明.学校体育发展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任务。

应试教育在改变吗?

我国从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颁布开始,就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至今已有十几年了。如何评价当前基础教育的变化,是在改善之中还是继续恶化?我认为不能说完全没有改变,变化是有的。由于强调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取消奥数竞争,改革小升初考试,小学的教育生态有所改善,择校、奥数、学科竞赛等正在隐蔽化。但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现实,仍然是应试教育的“一统天下”。

应试教育不仅强度越来越大,难度也越来越高,对熟练程度、解题速度的要求是“一看就会,一做就对”,“刷题”已经成为学习、复习的代名词,高三花整整一年,初三花半年以上的时间,进行记忆力、解题技巧和速度的应试训练。事实上,很多大学导师、高中教师都很难通过高考,即便通过高考的大一、大二学生,再次考试时也很难胜出。评价的扭曲使得“北清率”(北大、清华录取率)已经成为一种正式评价,而在十年前这一说法刚出现时,大家只是作为一个笑谈。应试教育“做大做强”的趋势,突出表现为“超级中学”的崛起,曾经显赫一时的“县一中”现象已经消失,一些学校的极端模式正在走向全国。

应试教育的另一新形态,是借助互联网的数字化生存―以教育创新的名义。“互联网+” 教育的最显著表现是资本强势进入教育市场,教育培训成为资本逐利的火爆战场,将更多的教育资源不足地区的儿童裹挟进来,使用电子白板、大数据使应试训练更为精细化、精确化,营造全天候的学习环境,使应试训练变得更为便捷和有趣。问题是,它并未脱离某种窠臼:将教育窄化为教学,将教学窄化为应试训练,其实际的关注还是分数和知识点,显示的是在关键教育制度(考试评价制度、重点学校制度)和教育环境、教育文化并未发生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单纯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技术对基础教育的整体改善作用是有限的。

应试教育为什么“有效”

一些“超级中学”对自己的教学成绩很自豪,向批评它们的学校和同行叫板:不服来比一比,谁的学习成绩更好,升学率更高?然而,教育真正需要比较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学生走上社会的适应性、创造力和生活幸福感。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杂技团经过严格训练的猴子、小狗能够走钢丝、钻火圈,有多少人愿意选择这种成功?

对“中国式教学”,包括“超级中学”在应试上的显著成效,我们需要认真辨析。以考试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应试教育,在教学模式上实行的是一种“直接性教学”。其指导理论主要不是来自儿童发展理论,而是建立在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基础上,依据行为研究和如何达成有效训练的研究,控制学习者可以被测量和观察的行为,把教学内容分解为细小并分离的部分(知识点),进行反复强化训练。它的重要概念是塑造、模仿、练习、回馈和强化。

与之相反的是具有建构性的生成性教学,是师生依据已有经验与现场互动的新信息逐渐生成、共同建构的教学过程,具有一定的现场性和随机性。国外教学实验结果显示,直接性教学对达成目标的实效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但并未被追捧,而是被有限地使用在语言教学等领域。相反,通过讨论、阅读、交流获得经验的学习过程,这种平淡无奇的“低效课堂”才是主流。这是因为两者的教学目标完全不同。后者关注的不是“短平快”的教学效果,不是知识点和“提分”,而是学会学习和合作、阅读习惯的养成、知识系统的构建、反思和批判的能力等。这就是为什么不少中国“学霸”在更重视研究能力的研究生阶段和职场中便相形见绌。

应试教育不仅是一种以重复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还因有材、标准答案和唯分数的评价制度,形成一种大一统、强控制、高竞争的制度。在全国统一的高考、省级统一的学业水平考试之外,还有区县一级的统考统测。学校内部则有日测、周考、月考的制度,每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在全市、全区、全年级的排名,升学率和分数标准与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和工资直接挂钩。这种强控制、高竞争、高评价的制度模式,通过升学率对学校、教师、学生实行捆绑,让师生在这种高压下超负荷地高速运转,完全没有来自家长、教师、学术和任何方面的制约和制衡的

力量。

今天的问题是,在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全民教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应试教育为什么仍然强劲,难以改变?多年来,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原因解释,主要是高考指挥棒、文化传统、独生子女政策、就业竞争等。后者其实主要是一种社会背景,并不会直接传递到义务教育。对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似乎也夸大了,这是因为20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瓶颈比现在狭窄得多,小学教育大致还是正常的。可见,影响小学的主要是小升初,影响初中的主要是中考。在教育供求关系极大改善的背景下,基础教育环境继续恶化,教育界将责任主要推向了家长,认为是家长望子成龙、出人头地的功利主义,导致学校减负、家长加负。然而,这可能只是结果而非原因。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城市家长,对以考试和分数压迫孩子尤其是小学生的教育深恶痛绝,但投诉无门、反抗乏力,有一点能力的就会选择出国。可见,家长的理性是大致健全的,知道什么是好的教育。

如同中国社会的各类问题,理解这一病态的P键是政府行为。在教育领域,一些地方政府对“教育GDP”(升学率、北清率)的攀比和竞争,是应试教育最主要、最根本的推动力。 “北清率”“宁要鲜桃一口,不要烂桃一筐”,基础教育乱象丛生,这就容易导致超级中学“异军突起”“大行其道”。

重建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

实质性的教育改革牵涉政府、学校、学生、家长、社会和市场等各个方面,不是学校和教师可以单独完成的,也不是政府发文开会可以解决的。它需要地方政府改变应试评价,规范学校行为;需要通过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新的变革机制,给学校松绑,恢复学校活力。这一变革的前提是教育理念、教育价值的更新。制度和文化是一种一体两面、相互依存的存在,应试教育体制本质上是传统教育文化、功利主义、技术主义的产物。今天谈改变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不能不重视观念的革命。呼唤人文主义的价值,这是当前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教育2030行动纲领》和最新的研究报告《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作为一个划时代的报告,它强烈而鲜明地提出了人文主义的命题,认为面对世界新的挑战,要重新定义知识、学习和教育,“教育应该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以尊重生命和人类尊严、权利平等、社会正义、文化多样性、国际团结和为可持续的未来承担共同责任”[1]。而且,它还指出在教育中重申人文主义的方法,可以打破传统发展模式下人类发展的极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开启未来的钥匙。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社会发展,受人力资本理论、教育规划理论的支配,教育的发展目标逐渐异化,发展本身变成了目的,人则成为发展的工具,这被认为是造成全球性问题频发的根源。

因此,要向工具理性的教育价值提出挑战,“在教育和学习方面,要超越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经济主义,将人类生存的多个方面融合起来,采取开放的、灵活的、全方位的学习方法,为所有人提供发挥自身潜能的机会,以实现可持续的未来,过上有尊严的生活”[2]。

美国教育政策的宏观转变,是教育文化转向的最新佐证。2015年12月,奥巴马总统签署的《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是对2002年小布什总统签署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重大改变,从严格强调学业成就、绩效评价重新回到低控制、低竞争的模式。实施《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的负面影响,是我们所熟悉的:在年度测评、达标评价的惩罚压力下,学校越来越重视统考科目的教学;社会学习、美术、音乐、职教、体育和外语等不考的科目被削弱甚至被放弃;不少中小学延长学校上课时间,并且在放学后补课,缩减学生休息时间,甚至取消高年级学生午餐后的15分钟休息时间。可见应试评价的效果,在美国和中国是一样的。

教育目标的冲突也发生在美国校园。2015年岁末,新泽西州格罗夫尔中学举行董事会,讨论是否要降低四、五年级的数学教学标准。这是因为来自亚洲的学霸让美国学生不堪压力,甚至患上心理疾病,美国家长主张“找回童年”,支持旨在培养“完整孩子”的教育。尽管亚裔和中国家长强烈反对,认为减压是一种反智,但校董会最终投票支持简化教学大纲。改革评价的行为也出现了。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提出了改革入学评价的动议:不再让ACT/SAT分数或拿几门AP课程成为高中生的生活重心,要让他们更多地关注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决定加入这一改革,降低标准化考试比重,提高课外活动比重,在申请文书中加入“Caring”的内容。

当代教育变革的另一重大背景,是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创新。无论从事大规模在线教育的MOOCs、可汗学院、新型大学MINERVA、实现个性化教学的微型学校Altschool,以及越来越多的Homeschooling(在家上学),都是以促进个性发展、个性化学习、创造力、核心能力素养等为主要追求,创建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它指向了对19世纪“教育工厂”模式的颠覆,而不是用21世o的技术去强化19世纪的教学。这显示出美国教育创新不是完全由技术主义驱动的,而是具有深刻的人文主义基础。

现实生活中,已经有一些教育探索正在打破“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通过跨学科的主题学习和实践教学贯通教学与教育,从课改走向了教改。在个性化、定制式服务的“高技术、高成本”的改革之外,以阅读推广、合作学习、改善师生关系、社区参与等为特点的“低技术、低成本”的教育改革也大有用武之地。众多的“在家上学”、小微学校、华德福学校等,正实践着全人教育、自由教育的理念。这些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昭示着中国教育的希望。

参考文献:

第3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重要意义;实践路径;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233-02

素质教育,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改变了应试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主要任务、以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评价学生好坏和学校优劣的教育模式,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重在培养学生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了有效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一、深刻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长期以来,我国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一直采取应试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应试教育,是指以升学考试为唯一教育目标,以分数和升学率为评价标准,围绕“考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这是一种面向少数高分“好”学生而忽视多数学生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而忽视学生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只关心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目标单一,任务单一,功能单一。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考试成了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分数成了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尺,“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学生的命根”,是对应试教育的生动写照。

素质教育是与应试教育相应的另一种教育模式,它的提出是对教育本质的全面、深刻认识的结果,也是对教育本体功能的全面、充分发挥的结果。它使我们对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功能有了清醒认识,人们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智育,还包括德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教育,人的素质是全面的,人才是多样的,分数并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科学标准。在素质教育模式下,学生从繁重的作业下解放出来,教师从繁冗的考试中解脱出来;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长的快乐,教师在讲台上感受育人的乐趣,教育恢复了其本来面目。素质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发展了人的素质,才可能培养出各种优秀人才;只有发挥了教育的本体功能,才能发挥其社会功能。素质教育的提出及其实施,标志着我国从传统教育开始进入现代教育的新时期。

2.实施素质教育,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需要数以亿计的具有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掌握专业知识、熟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勇于改革开放的人才大军。对此,邓小平早就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1]105他认为,“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1]104要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建设人才和劳动者,就要大力发展教育,有效推行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由人口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从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优势。

3.实施素质教育,是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一日千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民族素质的竞争。在全国政协九届委员会科技界委员座谈会上指出:“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成为各国政府越来越关注的重大课题。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明天的竞争取决于今天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注意力放在教育模式的转变和教育理念的创新上,放在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因此,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现代素质教育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培养和造就一代代有合理知识结构、健康体魄、良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和较高道德水平的高素质的建设者,成为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条件。

二、积极创新素质教育实践路径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接受新知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采取的都是“灌输”式教学,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讲桌、一个黑板,老师讲,学生听,是广大中小学最常见的教学场景。这种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革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要抛弃灌输式教学,积极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在教学手段上,要积极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坚持现代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互相配合;在教学角色上,要改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积极尝试角色转换,让学生讲,老师听、老师评,不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场景上,要积极探索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自然,走入社会,身临其境,不断强化体验式教学。

2.发挥第二课堂作用,增强学生组织协调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校接受课堂教学之外的课余时间,如何科学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巩固课堂教学效果,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对此,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加入到相应的学生组织中去。在各种学生组织里,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知识,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进行科学实验,或进行文学创作,或进行体能训练,或进行社会调查,这样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知识,而且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各种学生组织,教师只负责技术指导和疑难问题解答,学生组织的日常活动、工作安排全由学生自己处理,教师不加干涉,以此不断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各方面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3.整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职能,增强素质教育的耦合效应

一个人的成长一般都要经历家庭、学校、社会三个阶段,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了增强素质教育的实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必须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功能,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耦合效应。为此,我们必须积极改革单一的学校教育方式,实行开放式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制。要积极开展军(警)民共建活动、社区共建活动,努力办好家长学校,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认识社会、融入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在提高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成才离不开父母的抚养、老师的培育和社会的关爱,因此要感恩父母、感谢老师、回报社会。

三、科学构建素质教育评价机制

1.建立科学完善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的共同责任,为了分清各个部门在素质教育中的责任,已形成推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合力,必须分别建立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指导。这些方案包括各级党政素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评估方案,教育行政部门素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评估方案,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评估方案,教师素质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评估方案,学生素质发展评估方案等,既要制定综合性的评价方案,一些重要的单项工作也要制定目标管理评估方案。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完善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引导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广大中小学的各项工作切实转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2.发挥素质教育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

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不同部门、主体制定评估方案的初衷,是为了对他们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工作进行监督,以奖励先进,督促后进。如果素质教育评估的结果不与被评估对象的利益挂钩,教育评估的监督作用就很难发挥,各部门、各主体对素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起来。因此,在评估工作中,我们要对各部门、各主体在素质教育实施中的工作表现打分定级,并且把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教师、学生的评估结果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评优评先、学校考核评优、教师评优晋级、学生评优升学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推动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广大师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持久推动力。

3.改革中小学考试招生办法

应试教育之所以长期成为我国教育的主要模式,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原来实行的考试招生办法。长期以来,分数成了评价学生好坏和决定学生命运的“命根”,升学率成了评价学校优劣和教师教学效果好坏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在升学考试中,分数对学生显得格外重要,往往是一考定终身,一分决定命运。在这样的考试招生办法实施下,应试教育成为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必然选择。为了彻底实现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必须对原来的考试招生办法进行改革,否则,素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实现。首先,我们要取消小升初入学考试,在小学和初中入学问题上采取就近入学,取消小学和初中的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划分,教育资源向各个学校平均分配,使各个学校均衡发展。其次,改革初中毕业生升学成绩评定办法,由单一的文化课考试成绩评定变为德、智、体全面评定,同时对毕业生的劳动技术课成绩进行考查。

第4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这次教育部颁布义务教育“国家标准”,应该说是为学生减负、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尝试,但这一新尝试,很有可能以失败告终,让标准成为摆设。总体看来,这些规定,其实是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教师师德规范,以及提前若干次颁布的减负令、禁止择校规定的汇总。而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切实执行,再将其汇总起来,作为标准,能起到治理效果吗?

有两个基本制度影响我国义务教育,一是教育管理制度,二是升学考试制度。这两个基本制度导致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存在严重行政化倾向,学校不是教育家办学而是行政治校,办学围绕功利的教育政绩目标转,在升学考试制度之下,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分数。于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应试化十分严重,虽然教育部门多年推行素质教育,但成效不大。

义务教育“国家标准”针对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特点,立足学校管理工作实际,以学生和教师为中心设置了6项管理职责。这6项管理职责,最重要的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没有现代学校制度,学校之内,教师和学生的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谈何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平等对待学生?

而现代学校制度建设,首先需要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不能由行政部门参与、干涉学校具体办学,要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职业化和校长公选;其次,需要学校内部行政向师生放权,建立真正能发挥作用的教师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由教师委员会对教师进行同行评价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由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办学管理、监督,促进学校尊重学生权利,不得违规出台规定、乱收费。

这些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到,这次义务教育“国家标准”又将其作为重点。可是,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之后,教育部门切实放权的行为不仅鲜见,而且学校的办学,基本维持原有的行政治校框架,教师在学校中没有话语权,虽然教育部早已发文要求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委员会,但真正建立家长委员会,并让家长委员会独立发挥作用的学校并不多。

根源在于,主导政府部门向学校放权是教育部门,而主导学校行政向教师、家长放权的是学校行政领导,这就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改革,遭遇行政化的悖论。

“平等对待每位学生”是这次义务教育“国家标准”中,很令人心动的表述,但在目前行政治校的框架下,升学考试制度用单一的分数评价学生,这可能成为最无力的标准。一直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学校都宣称以学生为本,可是,在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被分为“差生”、“优生”,学校明显表现出对“优生”的偏爱、对差生的“歧视”,并非个例。这背后的原因是,升学考试制度,让几乎每所学校都采取升学教育模式教育、管理学生,而当前的升学考试制度,是竞技制度,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跑道比赛,落后的就成为失败者。

第5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7-0028-02

一、素质的含义和教育的目的

1990年版的《辞海》对素质作了如下定义:“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某些素质上的缺陷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这种描述过分强调其生物学和心理学特点,并没有明确说明通过教育培养的素质所具有特征。教育理论家顾明远教授认为:“什么叫素质教育?就是说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素质……社会主义公民需要什么样的素质?我想包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总起来说就是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公民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民的素质,主要是靠基础教育。九年义务教育就是为提高公民素质打基础。”国家教委在1997年10月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有这样的说法:“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是对素质教育基本内涵的分析解释。更一般地说,素质应该是代表个人、集团、民族和国家的智慧、能力、才能、性格、文化、教育、发育以及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能力的象征。简单地说,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这是对“素质”一词经过几年来的探讨和实践,被大多数人所普遍认同的一种界定。

教育面向的主体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点关注学生的个体素质。个体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首先,它可以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是稳定性和可变性的统一,并且与周围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其次,它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结构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等多个侧面,而这些侧面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比如,文化素质本身就具有多元性特征,它所含的文学艺术内容,是提高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所表现的知识性又包含在业务素质范畴内。素质的这种复杂性使得素质的培养必然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演化过程,涉及到众多的变量和参量;变参量间以强耦合、非线性特征的关系相互作用、互相促进或制约,具有丰富的层次结构;整个演化系统处于社会经济环境中,并与之紧密联系,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具有开放动态的特征。

素质概念如此复杂,具有如此丰富的子侧面和层次结构,但它的本质却是简单的。如果我们用系统的方法进行分析,将教育系统放入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大环境中,将两个系统联合起来思考,而不是单单就素质而讨论素质、就教育而讨论教育,将有助于我们弄清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理解素质的意义和素质教育应该包含的内容。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说明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的总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包括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是与新时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相适应的。对国家和社会而言,进行和发展教育工作的目的就是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提供合格的人力资源,并尽可能让这些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问题,不是对教育本质的改革,只是更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就这方面讲,个体素质的含义实际上是指个体在将来对社会的稳定、繁荣和富强做出贡献的能力、特别是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式让个体得到合适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个体具有的活力,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批判,应试教育歪曲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教育看起来似乎就是为了教育对象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成绩,而素质教育的概念则突出了教育的本质目的是提高个体的素质,培养社会经济建设事业的人才。对教育目的、教育与社会和经济的关系等基本问题的讨论,必须在包含社会、经济、教育各子系统的大系统中进行,单单局限于孤立的教育子系统,并不能获得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理解,包括对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素质教育中素质一词的含义的理解,但这正是目前部分教育工作者弄不清楚素质教育的原因。只有用系统理论的观点、以整体论的方法,在合适的系统下思考,才能获得对素质教育提法的真正意义的理解,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正常实施奠定基础。

二、素质的评价

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教育的手段或方式让个体得到合适的发展,在经济活动中能充分发挥个体具有的活力,为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综合已有的一些讨论,我们认为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以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为目的;(2)加强教师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其他素质,提高他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3)要注重个性发展,素质教育是以个体为中心的,应尊重个性的发展,不能进行一刀切式的教育,要注意引导;(4)不同教育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特别在初等教育,包括小学、初中,应该提倡包括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更高级的受教育阶段做好准备;(5)加强教育系统的软硬件设施建设;(6)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支持学生的实践活动,要求理论联系实际;(7)优化环境影响等诸多方面。

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工作中会涉及到评价问题,评价的目的在于发展提高,如果我们能较好地对教育过程进行评价,就可以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优化。例如发现某教育方式比其他方式能更大地锻炼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就可以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更多地采用。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主体、特定的客体、特定的方式下进行的,涉及到环境因素、学生个体因素、教师个体因素、协调程度、接受能力等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过程,不能完全确定其他条件不变而单单讨论教育方式的改变对学生素质的影响,即使在不考虑环境影响,学生、教师同质等假设条件下,也会涉及到如何判断学生素质是否增强的问题。

如前所述,素质本身是复杂的,具有很多的相互紧密联系的侧面,而这些侧面又不能相互替代,不能相互比较,因此很难量化,所以对整体素质并不能给出一个完全的直接评价指标。通过教育,知识、技能被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良好品质,它无处不在却又是无形的,这种内在的品质只有在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未来的发展中才会显现出来,我们无法在现在就预知个体在将来的贡献,不能对学生的素质做出直接的全面评价。我们很难建立一套对素质教育的完备评价机制,但是否可以找到一种大致的评价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呢?

对于一个包含多个相互作用的子部分的复杂属性,完全的评价是很难做到的。例如,我们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一个复杂的范畴,包括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三大产业,每个产业中又分诸多部门,生产火柴的厂家、修理汽车的公司、餐馆中的服务人员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整个经济系统包含了成千上万个变量和参量,这些变量之间又以非线性方式耦合在一起,构成了经济的复杂系统。因此对于经济完全彻底的直接评价是没有的,只能采取间接方式,用某些可以得到的量生成一个指标,而这个指标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系统的整体情况或我们关心的问题,这是可以做到的。目前,经济学家一般选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指标。另外一个例子是恩格尔系数,即食物消费在整个消费中所占的份额,这个简单系数已被广泛应用于衡量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越富裕。复杂系统的复杂属性一般不能直接衡量,只能采取间接指标的方法。问题是指标的选取是否合适。

考试成绩实际上是这样一种间接评价指标,因此长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在小学还是大学,在国内还是国外,考试都被视做是一种最简单而相当有效的手段,以评价个人的受教育成果,即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而这与个体在将来经济建设中的贡献确实有紧密的联系,并大致为正相关关系。在一些情况下,考试成绩确实能大体上反映学生的个体素质,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注重个体的全面发展,不刻意追求考试分数的时候,分数能大致地反映出一个人的能力和素质,这实际上也是考试这个手段历经如此长时间仍能存在的理由;但如果在升学和其他利益的驱动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只关注如何取得更高的成绩,不进行解题之外的其他训练,不注重能力的培养,就会出现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等现象并逐渐普遍化,这种情况下,考试成绩就不再是一个合适的对个体素质的评价指标,而应该寻求新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产生我国应试教育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就是考试评价方式的过度强化使用。在我国,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考试成绩都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甚至是唯一标准。对学生个体素质的评价用考试成绩,对教育工作者的评价也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因为这种评价结果往往直接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利益挂钩,为获得更多的利益,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只好抛弃其他方面,专注于如何取得更高的考试成绩,这就带来了诸如学生“高分低能”和老师搞“应试教育”等弊端。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素质的唯一评价标准是不合适的。实际上,人们也认识到这种评价机制的缺点,并在其优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例如综合素质测评在高等学校的推广运用,并且一些中学和小学,也进行了初步尝试,例如某些小发明家和获得一些竞赛奖项的学生,在升学考试时可以获得一定的加分等。

要进行素质教育,首先要优化并贯彻新的评价机制,不能继续单一的考试评价。如果表面上号召培养学生素质,而实际上依然采用分数决定一切的升学就业评价机制,那么在升学和社会就业等利益的驱动下,素质教育最后就只能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参考文献:

[1]顾明远.素质教育的督导与评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2]眭依凡.基础教育转轨与高师教育改革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1999(1).

[3]吴言明.感悟:我国语文素质教育传统之精髓[J].中国教育学刊,1997(1).

[4]王策三.保证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关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5]程利国,林彬.皮亚杰建构主义动力学模型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

[6]高岩.论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J].成人教育,2005(1).

[7]丰捷,杨光,孙献涛,戴自更.破解素质教育的难题[N].光明日报,2002-03-13.

[8]萧宗六.我的治学之道(十三)对“素质教育”质疑[J].中小学管理,2003(2).

第6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陈德珍

(国家教委督导司 陈德珍)

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轨道,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这是因为,全面提高国民 素质,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迫切需要,是我国在21世纪世界范围激烈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地 位的迫切需要,也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所决定的。提出使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 轨道,正是针对教育自身存在的弊端同社会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需要之间存在的严重矛盾所采取的对策,具有 鲜明的方向性和针对性。

有些同志不理解,为什么在强调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同时,还要提出使中小学摆 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轨道的问题呢?这就需要弄清楚素质教育同全面发展教育之间究竟是什么 关系?我觉得,对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一)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同教育方针规定 的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完全一致的。(二)提出素质教育,使基础教育根据教育方针 规定的培养目标更加具体化了。即:(1)要求面向全体,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在自身基础上得到发展;(2)要 求从思想品德、文化科学、劳动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为国民适应社会需要,获得生存与发展能力打好基 础;(3)要求为受教育者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创设条件;(4)要求不仅使受教育者在共性上得到发展,而且 个性也能得到健康发展。(三)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构建素质教育的教育体系,创设素质教育的环境,完善 素质教育的方法,建立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才能使教育方针的规定全面落实。至于提出中小学要摆脱“应试 教育”束缚问题,是因为这种单纯为适应高一级学校选拔新生需要,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训练活动,一直 干扰着教育方针的贯彻,把为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的教育扭曲成为只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 淘汰式教育;只围绕“应试”需要、考什么才教什么的不完全教育;只追高分、忽视能力培养的“填鸭式”的 教育,以及忽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一刀切”式的教育。

还有一些同志不理解考试与“应试教育”之间的区别,觉得既然存在前者就不应否定后者。显然,这是把 做为教育手段的考试与考查同“应试教育”混为一谈了。应该明确,实施素质教育同样需要运用考试与考查的 手段,我们所否定的只是以“应试”为目的的那种教育模式。

近十多年,我国的中小学围绕如何摆脱“应试教育”影响,走向素质教育办学轨道,在不同层面、不同课 题上进行了不同特色的改革实践,出现了一批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模式和学科教学整体改革经验,也出现 了一批正在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小学校和县、市、区。而且这段时间改革实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坚持了理论 同实际的结合,即:许多重要改革实验都是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通过改革实践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 代教育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并丰富、发展了我国教育科学理论。应该说,这是我国中小学教 育改革发展具有方向性的因素。当然也要看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从总体上并未消除,而且在某些地方已出 台的某些改革措施又受到挫折,以至“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那里呈愈演愈烈之势。由此可见,使中小学摆脱“ 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一方面有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国际性教育改革的背景,和一定的思想、 理论准备及改革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说明,实现这种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教育内部的各个环节, 也涉及到教育外部的方方面面,特别是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传统、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 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根深蒂固,决定了实现这个转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去年四月,李岚清副总理在发 表的文章中提出,“九五”期间要经过努力,使中小学在向素质教育转变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基础教育走上 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办学轨道进一步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根据当前实际,要进一步推动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办学轨道,需要研究解决如下 一些问题:

(一)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是推动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束缚,走上素质教育轨道的先导。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反映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思想的不同的教育模式。要使中小学摆脱前者的束 缚,转上后者的轨道,就必须首先摒弃那种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按照素质教育思想 和现代教育观念构建我国面向21世纪的中小学教育。为此,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有关素质教育问题的学习、宣 传和讨论活动。通过学习、讨论,要使地方党政领导同志遵循教育规律,正确指导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教育 的改革、发展创设好的条件;要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学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校长、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 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自觉地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使自己所在的地方和学校走上实施素质教育 的轨道;还要引导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在教育价值取向和正确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标准上形成共识,关心 、支持、参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创设良好的环境。

在学习、宣传、讨论活动中,各地依不同对象应采取不同的形式。如:分批培训骨干,开设系统讲座,列 入领导干部中心学习组学习计划,组织干部教师全员学习,召开专题研讨会,组织家长学校活动,以及在报刊 上开办专栏等等,都是很具成效的,希望不断加大力度深入下去。

(二)要切实办好每所中小学校。

把每一所中小学校办好,是政府依据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也是中小学摆脱“应试教育”影响,走上素 质教育轨道的一个标志。那么,在一个地方办好每所中小学校的标志又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1)使每所中 小学的领导班子、教师、校舍和设备都达到合格要求;学校都能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全面落实办学规程和课程方案,管理水平达到规范要求。(2)基础困难学校的面貌都得到改变。(3)在义务教 育阶段已无“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之分。

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明确:一个是对于基础困难学校要有明确的界定,弄清楚每所学校成为基础困难 校的原因,并回忆分析近十多年改变基础困难学校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制订改变基础困难校的总体方案 和每校的具体方案,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应加强督导环节,发挥其督促、检查、指导、反馈作用。在工 作期限达到时,应组织评价,对改变了面貌的学校要给予表彰,并广为宣传,以取得社会的认同。经验表明, 改变基础困难学校面貌首先要通过充实、调整措施,加强学校的领导班子,并帮助学校改进管理工作,不断提 高管理水平;其次要充实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骨干,并引导教职工形成团结、奋进的集体,了解学生,热爱学 生,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改进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育工作水平;第三要 同改革招生、考试制度结合起来,逐步保证基础困难学校的生源,改变这类学校学生不正常流动的状况;第四 是实行倾斜政策,切实改善基础困难学校的办学条件;第五是搞好社区教育,使社会、家庭、学校共同为学生 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应该明确,一所学校处于薄弱、困难的状态,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改变这类学校的面 貌就必须因校制宜,从各有关方面采取措施予以加强。但是在诸多方面当中,外因是促进这类学校改变面貌的 条件,只有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启动学校的内在动力,使校长、书记带领师生员工振奋精神,锐意改革,才 能真正改变学校的面貌。

另一个问题是,要求办好每所学校是不是又搞新的“一刀切”了呢?不是的。在每所中小学校都是合格学 校前提下,学校之间办学水平的差异和办学风格的特色依然存在,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性表现。使学校形成各 自办学特色,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过,应该明确的是,办学风格是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学校间 的办学差异,也不完全是只抓少数、忽视多数所造成的;可那种不顾基础困难学校“嗷嗷待哺”,不热心于办 好每所中小学校,而一味地把可调用的人力、财力、物力都集中起来投到一所或几所学校,使其“锦上添花” ,绝不是实施素质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

(三)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体制,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

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情。实现中小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 教育转变,既要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也要地方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对本地区的教育进行整体性改革。为 此,在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教育体制方面提出了以下重要课题:

1.在教育管理体制上,一要研究如何进一步落实“地方负责、分级分工管理”的原则,加大省、市、县三 级政府在不同工作上的统筹权和决策权。二要研究如何转变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职能,即在加强依法行政力度、 宏观监控手段、服务保障措施和督导评估环节的同时,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三要研究我国社区的发展,重 视社区教育的形成,发挥社区对教育的参与作用。

2.在教育结构上,要以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坚持落实“两基”的“重中之重”地 位,同时要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认真搞好“三级分流”,使“ 三教”协调发展,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需要。

第7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一、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处于优先发展地位

(一)从和谐社会标准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达到上述标准的关键在于人,在于对人的教育,特别是正确思想的教育。

(二)从和谐社会的目标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主要的目标是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创新型国家,进入小康社会。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需要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需要许许多多的科学技术成果,这正是高等教育的职责。

(三)教育优先发展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在《决定》中,重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并“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逐渐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充分表达了党中央的决定。我们可以看出,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和带头作用。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自学考试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人力资源、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强烈的学习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

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具有深远意义

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吸引了庞大的社会人群参与学习,对于那些渴求知识没有机会进入大学校门的人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对于促进社会好学向上风气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自学考试在构建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中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我国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作保障,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形成了独一无二的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途径和体系,具有开放、灵活、业余、高效的特点,很好地适应了人的终身学习的需求,在发展继续教育、构建我国高等教育立交桥的进程中处于重要地位。

(三)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于实现教育公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推进社会公平。根据我国当前发展的实际,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国家总体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而公平和公正应当成为是否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评判标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总书记、总理曾多次强调,没有教育机会的均等,就谈不上社会公平。对于高等教育来讲,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受身体、学历、时间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习形式灵活、工学矛盾少、学习费用低,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方便条件和实现可能。特别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为社会弱势人群提供了平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较好地体现了教育公平性的原则。同时,对于缓解高等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缓解社会就业的压力,自考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发展自学考试,让自学考试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扩展内涵。促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

(一)注重人文性,努力培养人格健全、具有文化素养的生命个体

人文,它既“蕴涵着历代人的宇宙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格理想和终极关怀,同时也蕴涵着他们为了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执著追求的精神。”人文素养则是人们在各种文化现象方面的素质与修养,是衡量一个社会形态的发展水平和潜力的最为重要的砝码。

自学考试虽发展二十多年,但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仍非常严重,考试作为主要的评价手段,偏离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要求,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普通高校开展校内自学考试助学活动应注意在各门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以优美的校园环境、优良的校风、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教育和陶冶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术、身体心理素质。

(二)注重协调性,实现自学考试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近年来,自学考试虽然总体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中仍存在着因循守旧,对形势的变化反应迟钝,专业设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命题指导思想、考核内容、分数评定、主观题评卷等方面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不相适应,课程设置和内容不能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要等问题。

因此,自学考试在今后的专业建设上要注重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及时地根据经济建设及部门行业对人才培养的特定需要,灵活地设置紧缺专业。在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积极探索与地方、行业、部门、高校等合作发展的新机制,加快推出既满足社会需求,又符合行业特点的非学历职业技能、岗位证书培训和考试。不断扩大覆盖面,以便更有效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注重持续性,开拓创新,努力提高自学考试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自学考试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危机同在。要促进自学考试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开拓创新”的原则,抓住战略发展的机遇,不断完善自学考试制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并扩大服务领域,形成有特色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保持与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形式的协调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满足人们学习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搭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平台。为建设学习型、和谐型社会作出新的贡献。促进自学考试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提高自学考试的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在于提高自学考试的质量,即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要改革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二是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建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搞好社会助学;三是要加快自学考试信息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四)注重公平性,巩固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自学考试的公平性是由它本身的本质和存在形式所决定。根据1988年2月3日国务院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学历、身体健康状况、居住地等因素限制,均可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自由选择专业,学习形式灵活、适应性强、工学矛盾少、学习费用低,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条件。教育对象覆盖面之广是世界上任何种形式的教育制度所无可比拟的。从普通农民到博士生、从士兵到将军、从工人到知名企业家、从13岁的儿童到耄耋老人、从普通干部到省部级领导,还有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监狱服刑的犯人……。特别是为广大农村和城镇等教育欠发达地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鼓励自学成才”为宗旨的自学考试制度很鲜明地表现出教育的民主性与公平性的本质,更充分地体现出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石作用。

(五)注重多样性,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教育需求

自学考试本身就是高等教育形式多样化的体现。自学考试要满足人们学习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重焕活力,一是要技术手段多样化,加快信息网络技术在助学、考试各环节的应用和管理,建立起与时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开放系统,为自考学习者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要专业设置多样化,在允许的条件下尽量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类型人员提高业务水平和适应能力的需要,尤其是要满足农村和城镇等教育和经济欠发达地区提高人口科技文化素质的需要,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三是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如积极开展自学考试与中、高等职业教育相沟通工作,在普通高校开展自学考试第二学历教育,开展非学历证书考试等形式。

参考文献:

第8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利弊 改革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自1987年开启了第一次统一标准测试以来,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其考试规模也从最初的10万人次左右逐年增加至2015年的近2000万人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规模最大的英语类考试。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评价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和英语水平的主要手段,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我国的英语教育目标、内容、模式都发生着深刻且巨大的影响。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普及度的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其意义和价值的争论也日趋激烈,一方面是各个高校在英语通识教育领域纷纷紧盯四六级目标,下大力气狠抓大学生的英语应试能力教育;一方面是教育领域的部分专家学者及社会人士激烈抨击应试教育导向对大学生实际英语水平提升的负面影响。由此,从2005年开始,我国教育部主导了数次较大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如今该改革工作仍在持续。要在大学英语教育领域找到正确的改革方向,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首先必须要清晰客观地分析四六级考试的利弊,以此建立起全社会对大学英语考试机制、方法的共识。

一、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现状分析

(一)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正面价值

1. 建立起了符合国情的全国性统一的大学生英语水平评价体系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诞生之初,即承担着统一评价全国各地的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任务,虽然30年过去了,但是四六级考试的这个基本功能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是一体化教育,即对教育各个阶段的学生实行统一、标准化的教育,不论在教育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都大同小异,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差异化、分层化教育不明显。因此,在高等教育阶段一样需要统一、规范、标准的考试体系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于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顺理成章地成为主要的手段。

2. 为我国社会英语方面的人才遴选提供了依据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出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之一。经济领域的全面开放逐步传导到社会领域,从东南沿海到西部内陆,外语人才都成为高就业率人群。在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由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统一性、权威性,社会对其考试成绩的认同度较高,因此各行各业都有了一个简便易行的方式评估、比较大学生个体之间的英语能力差异,较大降低了社会人才选拔的成本,提高了人才遴选的效率。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3. 有助于大学英语教育体系的构建

任何一个专业学科的教育只有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其教育实践才是有力量的,也是最有可能取得成效的。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英语教学也经历了一个教学体系的探索、构建过程,四六级考试就是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考试体系。自从四六级考试成为全国检测大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考试形式之后,各个高校都围绕四六级通过率的目标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加强了师资力量建设,加强了英语学科教育体系的研究构建工作,逐步形成了与我国教育体制机制和高校教学实际相契合的完整英语教育体系,客观上提高了我国的英语教育质量。

(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负面影响

1. 一定程度上异化了英语教育

英语首先是一门语言,其次才是一门学科。语言存在的首要意义在于沟通交流,在于运用,而非分析研究。然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我国应试教育的集中体现之一,以高度集中化、统一化、标准化的考试方法来测试学生对一门语言的掌握程度,难言合理。

首先,由于我国的英语考试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较大距离,因此四六级考试事实上无法全面反映学生个体的英语能力。

其次,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标准化、规模化特征,无法适用于多样化的考核方法,只能检测英语听力、写作、理解能力,而对说、读能力的检测近乎空白,片面性十分明显。

再次,四六级考试是相当于对应试教育的一大肯定,促使大学英语通识教育专注于应付考试,忽视了对大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得我国的英语教育质量大打折扣,也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成为我国高校的英语学科建设的不利因素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原本有益于高校的英语教育体系的建设,因此有利于英语学科建设,然而原来的有利因素因为现实原因而蜕变成不利因素。由于英语四六级考试是由我国教育部实施的全国性统一考试,规格很高,权威性较强,因此无形之中成为高校之间互相评比的“窗口”性科目。再加上每年我国会定期公布各个高校的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并进行排名,使得部分高校的管理人员片面理解四六级考试的意义和价值,将通过率视为教育质量优劣的衡量标准,并将通过率直接与英语教师的评优、评奖甚至薪资待遇挂钩,加剧了英语教育的异化。

3. 助长了校园的不良风气

前文已述,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备受国家、高校、社会的重视,而且曾长期作为大学生学士学位获得的必过科目,使得大学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具有极大的压力,尤其是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大学生,一旦在临近毕业的时候仍未通过英语四级考试,就会有很大的心理负担。于是,每年英语四六级考试期间,各种舞弊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考场成了部分大学生与监考老师斗智斗勇的“战场”,严重恶化了校园的学习氛围。

二、我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改革方向

(一)重新定位,降低社会关注度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谓不言而喻,但又说不清,道不明。我国的英语教育专家学者应对此仔细研究,加以界定,给予英语四六级考试以明确、清晰的定位,令其回归本位。

首先,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应作为一个非核心的参考性指标存在,以此交还各个高校英语教师对本校英语教育的主导权,让教师能够结合学生英语基础和教学实际因材施教,而让英语教学不用围绕着四六级考试转。

其次,应弱化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社会功能。如彻底取消其成绩与大学生学位证获得的关联性,坚决取缔四六级通过率与教师奖金、薪资待遇挂钩的行为,不公布大学英语四六级成绩,不做排名,逐步引导大学和社会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再认识。

(二)将英语四六级考试自下放

英语四六级考试之所以会以全国统考的形式出现,是由30年前我国英语专业人才极度缺乏、英语教育质量整体偏低、英语教育体系不健全的国情决定的。但如今我国整体的英语教学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英语教育体系已经健全,加之素质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个性化、多元化、差异化教学已经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一刀切”式传统的统一性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进步和教育形B的升级。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一种普适性强、权威性高的考试方式,仍发挥着一定的教育引导作用和社会作用,但应把参与考试的自交给高校自身,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高校的具体情况,允许各个高校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自行决定是否需要参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统考。

(三)进一步改革考试内容

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教育部直接主导的,体现着我国英语高等教育的教学方向,是各个高校推进英语教育改革以及做好英语教学工作的风向标,因此四六级考试应尽可能全面反映出大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以达到引导高等英语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迈进的目的。

第一,要不断创新题型题目。要转变传统的英语考试过于注重理论、语法的情况,让考试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与大学生的思维、心理特征一致。

第二,要适当降低考试难度。四六级考试作为一种教学考试,其目的并非为了区分出大学生个体的英语能力层次,而是为了给大学英语教育实践提供参考,所以应与大学生的平均英语水平相适应。

第三,要拓宽考试内容。改变过去只能评测学生英语听力、写作能力、理解能力的状况,应适当增加英语口语、英语诵读、英汉互译能力的考试内容。2016年首次实现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口语测试,这是一大进步,未来应在该方向继续探索、进步。

(四)增强考试的针对性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高度统一化的考试,全国高校不分地区、不分民族、不分专业,均使用一样的试卷。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四六级考试是一种僵化的考试形式,因为即便是高考试卷,也是要区分文理科的,而且还要分地区的。由此可见,英语四六级考试亟待改革,应增强针对性。要认识到越是整齐划一的考试,知识更便于对人进行划分,同时也越缺乏现实指导意义。英语四六级考试应进行分类,其一可以区分文科、理科、工科,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科体系的特点分别拟题;其二应改变四六级考试只考通识英语不考专业英语的传统,在考试题目中适当增加部分专业英语的内容,鼓励大学生拓宽英语视野;其三可以区分专业英语与通识英语,将四级考试保留为通识英语的统一考试,而将六级考试纳入专业英语的考试体系,细化不同级别的英语考试的功用。

三、结束语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我国当代一种历史悠久、适用性极广的全国统一性考试,曾经在很长的时间里起到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整合与教育方向指引作用,并衍生出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传统的四六级考试逐渐显示出诸多与时代不相适应之处,亟待加强改革,除旧布新。每一个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管理人员都应积极研究,勇于探索,不断完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模式。

【参考文献】

[1]韩双.真实性原则下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柳莉.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与大学英语翻译教学[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2):101-102.

[4]张轶.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导向下的英语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4,30(02):54-55.

第9篇:应试教育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考试导向 反拨作用 教学原则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

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关系到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大学英语教学评估是广义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全国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主要采用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由于具有相对较大的权威性,对全国各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考试导向非常突出。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既指导教师的教,又指导学生的学,贯彻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1]除了一些公认的基本的教学原则之外,教学原则还会因为社会时代和教学内容等不同而各具特色。大学英语当然具有自己的教学原则,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原则的研究应该不断深入和完善。

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在先期试行的基础上,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对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和目标、教学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评估及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新的阐述和规定。[2]

为了有效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对大学英语的考试导向与教学原则进行联系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大学英语的考试导向

目前的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包括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大学英语六级考试(CET-6)和大学英语口语考试(CET-SET)三个项目。今后,还可能开发大学英语入学水平考试(CET-PT)和大学英语高端考试(CET-AL)等,并且在考试形式和考试手段上不断改革。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对大学英语教学起着巨大的反拨作用。[3]当然,其反拨作用既包括正面的,又包括负面的。

对大学英语的考试导向的研究,是与对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的反拨作用(backwash effect)的研究相联系的。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一般被定义为考试对教与学的积极和消极的反馈作用。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是在完成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后进行的终结性评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的效果。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消极阻碍作用也难以否认。

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作为标准化考试,较好地保证了信度和效度等,克服了学校考试的不足,是检测学生学习水平、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方法。学生、教师可以从中发现自身与《教学要求》的差距,从而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可以很好地为教学服务。在一定意义上说, 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依赖于考试, 因为先期的教学效果在考试中得到了反馈,后续的教学就可相应作出必要的调整。教学的提高正是在这种以教学为主、以考试为辅的“教学―考试―再教学―再考试”的循环发展中得以实现的。然而,考试,尤其是统一考试往往会诱导教学与考试的主辅倒置,盲目追求考试的通过率,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造成考试左右教学的局面,不利于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4]

考试改革是人们在对考试的反拨作用有一定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先前做法加以改进,从而减少负面反拨作用的一种手段。伴随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进,全国大学英语考试体系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相继出台了新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大纲》等。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遵循《教学要求》,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在教学与考试的和谐统一中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确立的正确的考试导向。

三、大学英语的教学原则

教学过程是一个由若干因素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运动过程;教学过程的若干因素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教学原则就是为调整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关系,为使这些关系向既定的方向转化而提供条件的基本要求”。[5]“对于教学原则的制定依据也是见仁见智,分歧较多。但……主要有教学目的、教学过程的规律、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哲学和相关科学理论等方面。……对于教学原则来说,教育或教学目的是出发点,一般哲学、政治原则是指导,现实教学经验是源,历史上或外国的教学原则思想资料是流……分析教学中的矛盾关系是关”。[6]

不同的研究者对教学原则的制定与阐述,从数条到数十条不等。例如,吴进业、花清亮等于2001年阐述了中国当代外语教学的18条基本教学原则。[7]但制定或阐述出过多条的教学原则,在教学实践中不易把握,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反而会有影响。只有制定或阐述出几条概括精辟的宏观层面的教学原则,才能对具体教学实践产生较大的指导意义。就大学英语的教学原则而言,研究者作了这方面的尝试。例如,马扬准于1995年提出了大学英语的6条教学原则,[8]赵海燕、韩鹤卿于2002年提出了大学英语的4条教学原则,[9]等等。

但他们都出现了宏观与微观交叉、不易把握实施的问题。而且,对于教学原则的研究是一个无止境的课题,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化,应该不断深入和完善。对大学英语教学原则的研究亦是如此。对大学英语的教学原则的阐述与完善,除应遵循上述教学原则总体制定依据中所涉及的“出发点”、“指导”、“源”、“流”、“关键”等外,更应结合社会时代和教学内容,从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分别阐述,微观层面阐述应该建立在宏观层面阐述的基础之上。

综上所述,在新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环境中,大学英语应坚持如下五条宏观层面的教学原则:

1.目标原则:坚持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这是就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而言的。《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在教学中,要全面把握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知识和听、说、读、写、译五方面技能,着眼于综合应用能力。

2.实施原则:坚持分层教学与持续教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这是就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实施而言的,实际上是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由此可见,大学英语应根据不同层次,实施分层教学。另外,大学英语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之间是连续的,不能间断。《教学要求》还提出:大学英语应“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的终身教育转变”。因而,坚持持续教学,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有机结合,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3.模式原则:坚持教学模式创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就大学英语教学活动的方法而言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的组合。《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教学是双向的,既包括教,又包括学。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坚持创新,充分发挥集中教学、自主教学、传统教学、现代教学等各种方法的长处。

4.角色原则: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有效进行教学活动。这是就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师生角色定位而言的。偏颇地以教师为主导或以学生为主体都是不科学的,只有两方面并重,才能调动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5.环境原则:坚持教学、评估、管理和谐统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就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与大学英语教学评估及大学英语教学管理的关系而言的(这里所说的教学活动是指狭义的教学活动;广义教学活动包括狭义的教学活动、教学评估、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教学、评估、管理和谐统一,特别是要坚持正确的考试导向,摒弃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坚持教学、评估、管理和谐统一,还要使教学活动与教学文件制定、教学活动管理、课程考核方案、教师考核方案、教师培训体制等配套。

四、课题研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遵循《教学要求》,确立正确的考试导向,在上述五条宏观层面教学原则的指导下,不断发展教学实践,研究微观层面的教学原则,保证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促进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20.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王守仁.高校大学外语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8)[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86-106.

[4]郭昌晖.大学英语级别考试刍议[J].北京农学院学报,1990,5,(2):81.

[5]唐文中.教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173.

[6]杨小微.现代教学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262-274.

[7]吴进业,花清亮.中国当代外语教学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1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