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精选(九篇)

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

第1篇: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企业;识别;应对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1

企业在财务管理的途中,在资金的应用过程、资金回收、分配环节都有可能存在风险。若不及时加以识别和应对,势必会造成严重的财务危机,危害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方法加以论述,并就怎样识别财务风险提出可行性的思路。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办法

1.财务报表识别法。这种方法是以财务报表作为识别风险的载体,拿企业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作为风险评估的主要根据,经由垂直鉴定法、水平分析法、趋向走势法和因素分析法等多种方式对企业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科学识别。本办法较为适合预测未来的财务管理趋势。

2.整合建议法。经由与企业每一个部门的指定工作员工开展深入沟通和交流,并努力征求各方对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由风险管理者将这些观点集中起来,开展综合性的研究和决策,以便于全面、系统的了解财务风险可能出现的情形。

3.现场察看法。本方法是在仔细观察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财务管理活动之后,进一步了解和掌控企业自身的每一种财务风险。

4.实例分析法。在识别企业每一项财务风险的同时,需与以往的财务管理活动中遇到的风险相对比,从成因、特征再到类型和影响等全方位总结归纳出识别的有益经验,汲取相应的教训,为以后精确、完整地识别风险夯实基础。

二、企业财务风险应对的策略

1.依据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状况,制定出切实可行地风险防范策略。通常意义上,在企业面临财务风险的同时,会采取转移法和多样化经营等策略来转嫁风险。这里提到的“风险转移法”是由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组合而成。前者主要是把企业的某些风险转移到保险企业;后者是针对于企业某一特殊的风险向专业的部门、单位或机构直接转移。而多样化的生产经营则是企业将财务风险分散化的首要办法。

2.拓宽融资来源渠道。一方面,企业需努力开拓境外融资的新渠道,尤其是对于在境外上市的国内企业,更要大胆尝试以股权、知识产权或者债券加入股东的行列,并且与境外企业联合设立上市的企业,也可经由国内的贷款担保机构向财团或者设立在海外的银行获取信用贷款;另一方面,企业要始终保持与银行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这样会让银行对企业的信誉、形象和资质更加认同,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更加了解,当企业陷入资金困境时,银行会尽快贷款给企业,这样企业会取得足够的资金使自身摆脱财务问题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利用股权变更、租赁融资等方式为满足企业的资金需要已成为当下的市场发展趋势。从这个视角来看,企业尚且能依照自身的发展需求,选取最适合自己的融资来源途径。

3.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经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会有效地辨别出财务风险的严重程度以及对企业正常生存、发展的影响程度。假若企业内部已经存在明显的财务安全隐患,那么建构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财务风险经常发生在财务管理环节的纰漏之处,若未及时发现并识别,久而久之,就会对企业的资金安全与经营效益产生深远地负面效应。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正是为了更科学、合理地进行财务预算,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朝着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此外,财务运作的好坏直接关乎企业的整体效益,对财务风险的快速识别与预警,能把一切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推动企业朝着健康、平稳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一般角度来看,设立子公司的企业,可由总公司向子公司委派总监专职负责财务管理,选拔具有业务素养好、财务学术背景深厚、实践能力强、工作态度扎实的人才全程担负监督企业的财务问题的任务,还可经由监事会和董事会对子公司的日常财务收支状况进行严密监控,按时向总公司汇报情况。在这里主要考核相应的指标,比如流动比率、不良资产比率、资产流失比率等。企业需切实采用实时的财务信息系统紧密监督、管理和限制资金流,以此克服无效能的资金占用情况,提高企业资金的综合应用效率。

另外一方面,构筑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在财务风险还没有实际出现之前,就能经由该系统及时捕捉到,通过其展现出来的迹象、轨迹和特征,及时予以监控,以便于抓住最好的预防时间,采取最及时、最有效的应对策略。就企业而言,只有建构起较为实用、可靠的电子计算机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才能做到精准地识别财务风险,并按时上报给技术员工,各部门密切协调、有条不紊地处置风险,以防止风险进一步恶化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4.强化对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管理。企业内部可适当推行较为保守的财务策略,以便于维持企业长短期负债的比例,减少负债的成本、降低负债的风险。比如采用最前沿的账款管理模式,预先收取企业不需偿还利息的流动性负债。其次,企业要想更好地实现资金的管理,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把企业财务管理与预防财务风险的最新经验及时有效地传授给技术员工,提高职员财务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增强财务管理工作者的忧患意识,提高财务风险应对工作的技术含量,依靠管理模式和手段的创新,自觉与国际领先的财务风险防范策略相接轨,发挥人才优势,下大力气控制好应收、应付账款周期和存货的期限,使企业经营环节资金周转与流通正常化。第三,企业应不断使资金的使用得以优化,努力减缩债务期限,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

结语

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企业需立足于自身的资金状况,尽快找出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控途径,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郑雯颖.企业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4).

[2]王岩岩.浅谈企业财务风险及其防范[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2(03).

第2篇: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防范

一、财务风险的识别与确认

财务风险识别是对其进行管理的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由于风险常常隐藏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因此识别财务风险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手段。风险识别主要包括收集信息资料、分析不确定性、确定风险事件、编制风险识别报告等内容。

财务风险识别的方法有风险分析问卷、核查表法、财务报表法、流程方法、现场视察、合约分析、损失记录分析、事故报告等方法。风险分析问卷和核查表法一般是通过进行文件整理、面谈和检验以获得财务风险性质和来源的资料。财务报表法是通过分析企业的各种财务报表,逐项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财务预算以及企业资源的应用消耗等情况,以此来判断企业承担的财务风险及其程度。流程方法是通过研究企业的业务范围及操作流程,进而确定具体环节中是否承担着某些财务风险的方法。现场视察是风险管理人员必须进行的过程,通过现场视察,检查企业的设施、设备、生产经营进展情况的第一手资料,来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合约分析是通过分析企业与不同主体签订的各种不同形式的合约,检查合约界定的双方权责范围,恰当的合约签订可以有效的保护企业财务利益和权益。损失记录分析法是指风险管理人员可以从过去的损失记录中分析损失发生的原因、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事故报告法需要企业建立有效的机制,把日常的损失及伤亡事故详细记录下来,风险管理人员通过检查损失及伤亡事故记录来掌握整个事故的全面资料,确认财务风险损失的程度及影响范围。

二、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

当企业的财务风险确认后,需要对其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价,对于风险的规律性进行研究和量化分析。事实上,能够识别罗列出的企业每一个风险都有自身的规律、特点、影响范围以及影响后果,它们的影响后果以货币单位来度量,最终转化为企业的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分析的内容包括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分析、风险的影响和损失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析、风险级别、风险的起因和可控性分析等内容。对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时间进行分析即分析风险可能在生产经营周期或施工项目的哪个阶段、哪个环节上发生。有许多风险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建筑企业有的风险直接与具体的工程活动相联系,这个分析对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有很大的作用。

对于建筑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和损失进行分析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建筑企业面临各种风险,各种风险之间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财务风险发生。有的风险影响面小,有的风险影响面很大,可能引起整个施工工程的中断或报废。有的风险之间常常是有关联的,例如,某个施工工程活动因为财务风险的存在,受到干扰而拖延,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其他活动。对建筑企业而言,经济形势的恶化容易引起物价上涨,一方面可能会导致业主支付能力的变化,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建筑工程材料物资的采购、员工薪酬及各种费用支出,最终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工程费用。财务风险的影响一般通过以下过程分析:首先,考虑正常状况下,假设没有该财务风险的情况,如建筑企业的工期、成本费用和收益情况;其次,考虑财务风险,看施工过程、施工消耗等各个方面有什么变化;最后,两者的差异确定为财务风险的影响。

由于财务风险因素很多,涉及很多方面,人们并不是对所有财务风险都予以十分重视,通常对财务风险进行评级,考虑财务风险的损失以及发生的概率,计算财务风险损失期望值,一般而言,发生的概率很大而且损失金额很高的风险,要重点防控,对于发生的可能性一般而且损失也一般的风险,企业要进行一般防控,对于发生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损失也很小的风险,企业可以不予考虑。

对于风险的起因和可控性进行分析,是风险预测、风险防控、风险责任分析等工作的前提。有的财务风险企业可以进行控制,减小其发生的可能性;有的财务风险企业对它的发生与否却无能为力。企业需要根据财务风险的可控与否选择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

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包括财务比率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杠杆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决策树分析法、因果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变量分析法等方法,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可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使用或组合使用。

三、财务风险应对策略

第3篇: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识别;风险评价

本文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实现框架是依据2008年最新修订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内部控制五要素中的风险评估要素构建的。《规范》中提出风险评估一般应当按照目标设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程序进行,并且提出非营利组织可以参照本规范和具体规范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因此,本文在构建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实现框架时,借鉴《规范》中有关风险评估要素的规定,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三个方面构建其实现框架。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实现框架如图1所示:

一、高校财务风险识别

《规范》中指出企业要准确识别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就应当在充分调研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企业在风险识别时,有定性识别和定量识别两大类方法,定性识别方法包括讨论座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咨询专家意见等方法,且应特别注意总结、吸取企业过去和同行业的经验教训,加强对高危性、多发性风险因素的关注。定量识别方法包括单变量模型判别法、多元线性判别法、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等方法。

(一)定性识别

(1)矩阵识别法。根据某项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及其给企业经营造成影响的严重程度,可以确定该财务风险的结构性质。财务风险的结构性质可以表示为低、中等、显著、高四个等级。因此可以把企业每一种财务风险的结构性质用风险估计矩阵表示。

(2)“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主要是对财务危机进行研究。该方法按财务危机的严重程度将企业财务划分为财务危机潜伏期、财务危机发作期、财务危机恶化期、财务危机实现期四个阶段,四个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发现财务危机的症状,判断财务风险所处的阶段,然后采取有效措施使企业摆脱财务困境。

(3)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又称为德尔菲法,是企业组织专家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辨明企业是否存在引起财务风险发生的因素,发现财务风险的征兆,一次预测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二)定量识别

财务风险识别存在多种定量识别方法,本文选用P-S方法。P-S方法即可能-满意度法,是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系统决策的方法。将P-S法运用到高校财务风险识别分析中时,给各指标分别确定最高值和最低值,这样指标体系便存在一个报警区间,如果指标值超过报警区间,则说明某项指标存在风险,进而判定高校在某方面存在风险。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来选择指标,建立高校财务风险识别评价体系。通过对有关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的整理,并结合前文对高校财务风险类型的括,本文拟从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投资能力三个方面,选取前人大多认可的9个指标构建高校财务风险识别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反映高校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本文选择如下三个指标反映高校偿债能力: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一般认为流动比率2:1是比较合适,本文将该观点运用到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中,并考虑到该比率越高,债权人的安全程度也越高。对于高校应更多的考虑资金安全程度而不是盈利能力,因此,借鉴吴智鹏的研究将流动比率调整为高点A为2.5:1,低点B为1.5:1;速动比率。速动比率=速度资产/流动负债。理论上,该比率应尽量维持在1:1,过高过低都不合适,并从保障高校偿债能力的角度考虑,借鉴吴智鹏的研究将速动比率调整为高点A为1.5:1,低点B为0.5:1;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一般而言,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40%-60%比较合适,并从长期偿债能力的角度来看,该比率越低,高校的财务状况越稳固,长期偿债能力越强。根据李彦立的观点,高校资产负债率的警戒线最高值为60%。当高校资产负债率大于60%,就应该发出预警信号;资产负债率大于1,说明高校财务状况已严重恶化2。由于高校借贷较少,因此将高校的资产负债率高低点值分别确定为高点值A为15%,低点值B定为60%。

(2)运营能力指标。

运营能力指标主要反映高校使用资金和资产维持和发展高校教学、科研的能力。本文选择如下三个指标反映高校运营能力:收入支出比率。收入支出比率=一定时期收入总额/一定时期支出总额。这一指标反映高校对资源利用的能力,这一比率越大,说明高校自我支付的能力越强,进而运营风险越小,一般以0.5为宜。因此,本文将该指标的高点值设为1,低点值设为0.3;招生计划现金比率。招生计划现金比率=本期招生实际收费数/本期招生应收费数若某高校没有学生欠费,则该比值为1,若有学生欠费,则该比值小于1,若有一半以上学生欠费,则认为该指标出现了风险征兆。因此,借鉴吴智鹏的研究本文将该指标的高点值设为1,低点值设为0.4;自筹收入比率。自筹收入比率=自筹收入/总收入。自筹收入包括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以及其它收入。这一指标体现高校在开源创收方面的能力,这一比率越大,说明高校运营能力越强。该指标值最大不会超过1,一般高校的经费自筹率都在0.5以上,部分高校的经费自筹率在0.7以上,比值的大小与当地政府的教育政策以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因此,本文将该指标的高点值设为1,低点值设为0.4。

(3)投资能力指标。

一所高校的资金安全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投资发展的前景;反之,高校的投资能力同样也能衡量其资金安全的程度。高校的投资能力越大,资金的安全度越高;反之,则越小。高校投资所带来的成长能力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是考核高校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的投资能力体现其投资风险的程度,高校的发展能力越大,投资风险越小;反之,则越大。高校的发展能力主要体现在高校对校办产业投资、基建投资、后勤经营性资产投资上。本文选择如下三个指标反映高校发展能力:校办产业资本增值率。校办产业资本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该指标至少应大于银行同期存款利率,否则视为该校办企业经营失败。因此,本文借鉴吴智鹏的研究将高点值设为150%,低点值设为某年银行同期年存款利率。2010年我国年存款基准利率为2.50%,本文设定的低点值设为2.50%;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校办产业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从债权人的角度来讲,这一比率越高,风险也越大,一般来说,负债与资产的比率应维持在50%,但对于高校来说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因此,借鉴吴智鹏的研究本文将其调整为高点A为35%,低点B为60%;基建投资支付能力。基建投资支付能力=(基建借款+基建应付账款)/基建年末货币资金×100%。本指标是指主管基建投资的部门为保持正常运行和基建项目能顺利完工所拥有的偿债或付款能力。它用基建借款与基建应付款之和与基建年末货币资金的比值来体现,比值越小,证明支付能力越强。因此,本文将低点值定为30%,高点值定为0。

二、高校财务风险分析

财务风险分析是在财务风险识别的基础上,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规范》中指出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企业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应当重点关注的风险。风险分析方法主要有:杠杆分析、敏感性分析、投资风险度量模型等,考虑到模糊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综合化程度较高的评价方法,因此本文将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高校财务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模糊层次分析法是指对受多个因素影响且具有模糊性的对象做出全面综合评价的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高校财务风险受多个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且每个指标的判断都具有模糊性。

(一)确定评价对象因素集

本文在采用传统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组织考评”、“教职工评议”和“同级考评”三类对高校领导人的考评指标,是因为考虑到我国高校曾出现过由于高校主要负责人的原因造成财务问题的事件,通过组织、教职工、同级三类高校人员对高校主要负责人的了解来评定高校财务风险影响程度,对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以及三类人员对高校主要负责人的评价参考附录一中所示。因此,构建的高校财务风险影响程度模型:高校财务风险总体水平A={B1,B2}={传统财务类变量,新增风险变量};传统财务类变量B1={B11,B12,B13}={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投资能力};新增风险变量B2={B21,B22,B23}={组织考评,教职工考评,同级考评}。

(二)确定评价集

高校财务风险影响程度评价集:V={V1,V2,……,V5}={财务风险极低,财务风险低,财务风险中,财务风险高,财务风险很高}。

(三)设计调查表,收集专家意见

高校财务风险因素调查表(见表3),由被评估学校的10-20名相关人员通过经验、实际数据等对各指标进行评价打钩。高校财务风险因素调查表如表2所示:由于各风险因素在导致风险发生时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根据其影响程度,确定相应的权重。这里采用专家评分法确定权重,不同的对象权重不同,专家可根据对该高校的财务风险控制水平、会计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等综合考虑得出权重。均值列是由各个专家对同一个指标的打分进行平均得出的。调查表格式如表3所示:

(四)单因素评价

先对B1、B2两大类风险进行单因素评价。各个得分是由在此风险程度上打勾的人数占参与此项打勾的人员的比例得出的。传统财务类变量B1评价表如表4所示。根据指标权重专家意见调查表,确定其权重矩阵为A1,得出变量B1的综合评价为B1=A1*R1。同理,根据指标权重专家意见调查表,确定其权重矩阵为A2,得出新增风险变量B2的综合评价为B2=A2*R2。

(五)综合评价

在以上基础上,再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二级综合评价,根据标权重专家意见调查表,确定其权重矩阵为A,总体评价矩阵为:R=B1B2!"得出风险的总体综合评价B=A*R归一化后,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高校财务风险水平。

三、高校财务风险应对

高校应当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结合风险承受能力,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风险应对策略一般包括风险回避、风险承担、风险降低和风险分担四种:

(1)对超出整体风险承受能力或者具体业务层次上的风险,应实行风险回避。风险回避是指考虑到风险存在和发生的可能性,主动放弃可能导致损失的方案。风险回避是一种最消极的风险处理办法,只有在投资主体属于风险厌恶型,或者投资主体无力降低或转移该风险时使用。

(2)对在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无意采取风险降低措施的,可以实行风险承担。也就是说,如果损失发生,经济主体将以当时可利用的任何资金进行支付以承担风险。

(3)对在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愿意单独采取进一步措施降低风险的,可以实行风险降低。

(4)对在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具体业务层次上的风险,在权衡成本效益之后希望借助他人力量降低风险的,可以采取风险分担。具体包括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措施。风险应对策略与高校的具体事项或业务相联系,不同的事项或者业务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同一事项或者业务在不同时期可以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同一事项或者业务在同一时期也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风险应对策略。

四、高校财务风险效果评价

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精髓,是内部控制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是其完整性与合理性的最终归宿。本文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内涵入手,分别对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一)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含义

内部控制有效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企业设计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措施符合合法性的规定;二是指内部控制设计科学、完整、合理,并能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并能起到控制企业风险的积极作用,从而达到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性这三个内部控制目标。有效性是内部控制的最关键的地方,如果一个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不是有效的,那么实际上该企业便不存在什么内部控制制度了。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其设计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结果的有效性,只有当这两个要素都有效时内部控制才是有效的,三者之间存在这样的关系: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设计的合理性×执行的有效性。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是指评价为实现控制目标所必需的内部控制要素设计是否合理;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是指评价为实现控制目标所需的内部控制要素是否得到了正确执行。

(二)测试与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

审计人员为了要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首先应当了解内部控制各要素,其次根据内部控制能否防止和发现会计报表有关认定的重大错报来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在评价内部控制设计的合理性时,审计人员不应孤立地关注特定内部控制,而应当关注内部控制整体能否实现控制目标。在确定评价特定内部控制设计合理性的程序时,审计人员应当考虑以下因素:经营活动及其管理系统的复杂性;特定内部控制的性质;特定内部控制的描述方式。

(三)测试与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审计人员为了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应当对相关内部控制进行测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在测试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时,审计人员应当关注该项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执行、由谁执行、如何执行以及是否得到一贯执行。在测试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时,审计人员通常实施以下审计程序:检查被审计单位的文件和记录;询问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人员;重新执行有关内部控制;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在评价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时,审计人员应当运用专业判断,并考虑以下因素:特定内部控制在实现控制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特定内部控制的性质;特定内部控制未得到执行时带来的风险;被审计单位对特定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进行测试的范围和性质。

参考文献:

[1]李胜:《全面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湘潭大学2005硕士学位论文。

[2]林莉:《中国高校贷款问题研究》,厦门大学2006硕士学位论文。

第4篇: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风险 识别 对策

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一)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是指企业经营总风险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集中体现,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管理活动存在于企业财务各方面,属于各种风险管理因素在企业财务状况下的集中体现。

(二)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表现形式

1、无力偿还债务的风险

一般而言,负债经营是基于定期付息、到期还本的基础之上,倘若企业用负债进行的投资不能够在规定期限内达到预期收益,从而企业就会面临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这样不仅会加大企业资金紧张,还会影响到公司的信誉。

2、再筹资风险

若负债经营加大了企业的负债比率,从而就会降低债权人债权保证程度,大大限制了企业其他筹集资金的渠道。

3、利率变动风险

企业在负债过程中,会受到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就会影响到贷款利率,若贷款利率增加就会直接加大企业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期收益。

二、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识别

由于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各方面,因此,企业管理人掌握一定的财务风险识别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通常,比较常见的企业财务管理风险识别的方法有:

(一)财务报表识别法

财务报表识别法是将财务报表作为基础,通过企业的变现能力比率、负债比率等指标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根据企业财务报表所提供的相关数据来评定出企业的财务指标,从而就能够对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等进行科学地风险评估,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存在的潜在风险。

如今,财务报表识别法是企业识别财务风险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进行识别过程中,不仅要进行静态分析(例如比例分析、比率分析等),还应该进行动态分析(例如趋势分析、比较分析等)。此外,从企业的具体业务来分析,将企业客户财务报表纳入到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中也是很有必要的。从而就要求企业综合利用和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科学评估企业经营风险,以便及时了解到存在的风险,及时了解潜在的财务风险,从而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经验总结识别法

一般而言,在评定企业每一项财务风险,与企业过去财务管理活动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对比也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需要企业定期与员工开展交流沟通,积极征求他们关于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见和措施,将征集到的意见进行集中整理,从成因、特征、影响等因素总结出可参考和借鉴的经验,为企业科学识别财务风险提供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众所周知,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完全消除财务风险也是不现实的,我们只有最大限度地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如何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一般而言,内控制度包含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人事行政制度、内审制度以及采购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往往受企业的性质、规模等因素影响。通过完善企业内控制度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确定科学且合理的资本结构,加大对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总而就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的风险。除此以外,通过内控制度来有效地防范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可以合理制定出负债与股东权益的比例,促进资本结构优化。企业内部实行相对保守的财务策略,保持企业长短期负债的比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能够及时获知企业各项费用的使用状况,同时也将责任落实到个人。

(二)综合管理投资活动

加强对企业投资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也是有效避免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的财务问题。长期投资就是通过投资组合使得存在的收益不确定因素相互抵消,从而就有效地降低了投资风险。同时企业还可以实行重大投资决策审议决定责任制度,认真落实投资项目立项、评估、决策等环节控制。对于短期投资可以通过存货项目的分析,制定出科学的信用政策,促进存货转化为现金的速度,切实提高资产的流动性。除此以外,选择合适的长、短期投资数量结合也是防范财务风险的一项重要措施,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优势。

(三)转移企业财务风险

这种对策主要是针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很难规避甚至无法规避的风险,企业要回避这种风险,往往就会承担较高的成本。所以将财务风险进行转移是一项比较理想的选择。首先,利于分散风险。具体来讲,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选择与其他企业共同参与的方式,立足于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基础,这样就可以防止企业因单独投资而承担过高的财务风险;其次,投资保险。即企业针对某一类风险而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对于面临的突发事件,企业可以根据面临的风险获得收益,从而就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三、对冲。通常对冲是指企业将市场风险进行出售或者通过过去一种能够在过去一个时间段内可转移的市场金融工具,倘若企业利用期货对冲交易所具有的套期保值功能,锁定和转移产品销售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等。

参考文献:

[1]胡姝婕,刘浩.浅谈企业财务风险与防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4)

[2]顾坚.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20)

第5篇: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一、前言

上市公司之所以那么重视财务风险控制,是因为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特殊环境造成的。上市公司面对的市场环境复杂而多变,存在的财务风险相较未上市公司要更多更繁杂,而企业的财务活动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所以财务风险是上市公司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为了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和预防,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就成了上市公司日常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有效的财务风险管理也可以对上市公司进行风险预警,从而使上市公司针对面对的风险类别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保证财务管理的稳定性,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创造出一个相对安定的理财环境。再者财务风险控制也是一种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结合而成的管理活动,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也可以促进上市公司财务体系的科学化和保证公司稳定健康的发展。

二、财务风险的生成

上市公司的财务活动普遍比较复杂,如果财务活动中有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财务风险,给公司带来损失,甚至使公司陷入财务危机之中。上市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一般受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这三方面环境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对上市公司产生不确定的财务影响,同时也可能会引发一些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

财务风险也具有传导性。当上市公司无法控制面临的风险因素或者风险结果时,造成的财务风险就会延伸至整个企业并发展传导,或者转嫁给其他利益相关的公司或者利益相关的个体,造成范围更广、危害更大的财务风险。因此若不能进行财务风险控制会产生巨大的灾祸,甚至影响到整个经济市场的正常发展。所以了解财务风险的这种传导机制有利于了解风险因素和风险结果间的关系,这也是财务风险控制的主要内容[1]。

三、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风险控制体制不完善

有很多上市公司虽然明确了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建立了相应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首先,许多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只有空泛的理论,没有对于操作的明确指引,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的操作流程没有详细说明,令人无从下手。其次,很多上市公司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风险控制机构,没有清晰相关的责任界限,而且对下属公司的财务风险控制力弱,一旦财务风险开始蔓延,也无法进行及时的风险控制指导。最后,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不够,对财务风险的警惕性差,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控制。

2.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不足

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是控制财务风险的第一步工作。而很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不够全面,收集的相关信息不够充分,没有预测好财务风险的发展趋势,导致没有识别出某些财务风险或者识别错误,而产生意外的损失。另外,如果对财务风险的分析不够准确,精确度不高,就很难进行后续的风险管理。

3.对财务风险的监控不够

上市公司能否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在于公司对财务风险的监控力度。财务风险监控主要是指监控财务风险指标。但在现实中,很多上市公司由于过分依赖定量指标,忽视实际有重大影响的非财务的指标,使得未能监测到财务风险因素,或者是对财务风险指标的把握不到位,没有明确财务风险指标的可控范围,给监控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其次,很多上市公司对财务风险自动预警系统不够重视,没有相关的风险预警技术支持,全靠人力进行风险预警,或者是预警系统没有进行重点设置,这种情况下往往无法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因素,给公司造成损失。

4.缺乏灵活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

很多公司都缺乏灵活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对财务风险准备工作做得不够。有些上市公司虽然可以进行对财务风险的有效识别和分析,但却没有相应的应对方案,使得实际发生财务风险时,无法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造成无谓的损失;第二,应对方案不够全面。有些上市公司没有建设起财务风险快速应对框架,如没有风险应急小组、没有清晰的决策程序等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上市公司面对财务风险迟钝的反应能力[2]。

四、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的财务运行机制能够有效减少财务风险的产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合理的投资决策。减少投资决策方面的失误是控制财务风险的关键,所以公司决策层要提高投资活动的决策水平,做好可行性研究,加强投资资金的管理,并制定科学的投资计划;第二,科学的进行融资活动。在进行融资活动之前,公司要根据成本效益原则选择效益最大的融资方案,制定相应的融资计划和还款步骤;第三,完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一套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不仅能有效的降低财务风险的产生,而且这种完善的过程也可以消除部分财务风险因素,达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的目的。

2.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

重视财务风险的识别和分析要从信息搜集开始,利用充分收集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并对财务风险进行适当的分类和汇总,并保持公司的前瞻性,对财务风险进行趋势预测,对财务风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进行分析,并重视起非财务指标,尽量保证财务风险分析的准确性。

3.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对相关财务指标进行综合性的判断,保证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使公司做好防范准备。其次要建立起财务风险自动预警系统,并针对财务风险的轻重开展重点监控,并配备专业人员对系统进行密切监控,提高财务风险的控制效率[3]。

4.建立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

财务风险控制是指在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案,以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和控制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财务风险控制本身是属于一种管理性活动的,必须要对其运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通过建立财务风险控制评价,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对公司财务风险控制评价体系,能够有效发现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与整顿,能够进一步完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从而对财务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4]。

第6篇: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1 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概述

1.1 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概念

现阶段,在学术界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认识有两种。第一种,认为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使得企业的实际财务结果和预期财务结果之间出现偏差,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第二种,认为企业财务风险就是企业用货币资金偿还到期债务的不确定性。这种两种不同的企业财务风险定义方法可以看作是两种角度的定义方法,前者是从企业整个财务过程的角度定义的,属于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概念,而后者主要针对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货币资金活动,属于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概念。这两种定义方法可以看作是企业财务风险的外延和内涵。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认为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企业实际财务结果和预期财务结果的偏差,从而使得企业的经营活动面临财务风险。广义的财务风险是从企业所有财务活动的角度进行定义的,所以其中包括了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回收以及利益分配等各个环节可能会出现的风险类型,即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中有四种风险类型,分别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以及利益分配风险。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是从企业负债经营的角度进行定义的,只包括由于企业负债经营造成的财务风险。例如,企业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所需要支付的额外利息的可能性,企业负债资金比例过高出现倒闭的可能性等。

1.2 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类型

企业财务风险分类的方法不同,因为针对不同的企业适用的分类方法不同,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环境也不同。按照不同的经营主体以及生产经营项目类型可以使用多种分类方法。例如,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财务风险能否处于控制之中;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这种分类方法主要参考企业财务风险是否可以经过多角化处理而分散出去;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动态风险和静态风险,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看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时所处的状态,是否会出现动态变化;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考虑到企业财务风险发生时影响的范围以及风险所处的层次;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成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这种分类方法主要依据导致企业财务风险发生因素所处的环境。在学生界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研究时通常是根据企业资金运动的过程进行财务风险分类,即按照企业筹资、投资等活动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分类。筹资风险就是指企业采用贷款等举债经营的方式,在债务到期时不能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而使得企业的资金流出现断裂或是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投资风险是指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后无法按照预期目标收回本金或获得收益从而导致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是由于企业自身管理不善而使得企业投出去的资金无法收回,从而使得企业的财务出现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润分配不合理或者是税率变动而导致企业财务出现困难的风险。

2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方式

2.1 财务风险预测

企业财务风险预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风险识别,另一个是风险估量,这二者缺一不可。其中,风险识别是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基础,而风险估量则是企业财务预测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估量需要使用合理的方法。首选,介绍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所谓财务风险识别就是指分析和预测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财务风险。现阶段,财务风险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就是专家预测法。这种方法是比较传统的风险识别方法,我们在很多风险管理的著作中都可以看到这种方法,即请相关领域比较权威的一些专家对企业财务活动可能会遇到的风险进行讨论分析。专家预测法主要是利用专家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对财务活动进行判断,但在实施时还会根据专家分析讨论方式的不同而分成三种具体的类型,分别为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民主讨论法。这三种不同的专家预测法各具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专家预测法;第二种,就是幕景分析法。即使用暮景来分析企业在未来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以及导致这些风险发生的因素、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需要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程序,暮景分析法可以提供筛选、诊断、检测等程序;第三种,就是资金分析法。资金分析法可以根据资金运动性质的不同而分成两种,一种是静态资金分析法,另一种是动态资金分析法。资金分析法就是根据企业资金运动来分析、预测企业可能遇到的财务风险。其次,介绍企业财务风险估量。企业财务风险估量的主要目的就是判断企业经营过程中各种类型的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这些财务风险发生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为以后的财务决策提供数据支持。通常采用的财务风险估量方法有三种。第一,就是概率估量法。概率估量法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种方法,这里就不再详细地介绍了;第二种,就是灰色系统预测法;第三种,就是费希尔线性判定法。当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时,企业的财务一定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会以财务指标变动的形式体现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财务指标的变动建立相应的风险预测模型。

2.2 财务风险决策

所谓企业财务风险决策就是指在对财务风险预测的基础上为企业的决策者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方案。财务风险决策也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财务风险决策需要解决两个比较基本的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应该承担哪些风险,即企业需要在明知道有风险的情况下还继续相关的财务活动;第二个问题就是企业应该如何预防和控制风险。进行财务风险决策需要有一个假设就是企业需要面临的风险具有可选择性,但这种假设是错误的,至少是不适用于企业所有的财务风险的,因为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人的意志而转移。所以,企业能进行决策的风险大部分都是经营风险。在进行企业财务风险决策时有三个因素比较重要。第一,就是企业财务风险决策者所拥有的信息量,第二就是企业财务决策者的专业素养水平;第三,就是企业财务风险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企业财务风险决策的方法主要包含统计型评价决策方法、等概率准则法、极大极大准则法、极大极小准则法、贝叶斯风险决策法、边际分析决策法、效用函数曲线决策法等。

2.3 财务风险防治及管理方式

所谓的财务风险防治及管理就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采取预防措施,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财务风险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企业财务风险防治及管理的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回避风险、转移风险和自担风险。第一,是回避风险。回避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段,就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现该种风险无法通过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则应选择采取一定的措施回避风险。但是,回避风险的方法只是适用于那些具有可选择性的风险类型。例如,通过市场调查发现某种类型的产品在市场上并不受欢迎,可以选择放弃该种产品的研发,避免出现资金回收风险;第二,是转移风险。企业在预测出某种财务风险时可以选择将财务风险部分或者全部转移出去,一般可以选择和供应商或者销售商共担风险的方法;第三,就是自担风险。自担风险也是企业比较常用的一种财务风险防治及管理的方法。但是,如果选择了自担风险,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控制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控制风险的规模,避免出现风险传导的现象。2.4 财务风险的处理方式财务风险处理就是指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预防及管理财务风险所支付的费用以及财务风险发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是一种考核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企业财务风险处理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风险会计核算,另一个是风险财务损益处理。风险会计核算就是核算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进行财务风险预防及管理发生的所有费用,通过比较企业财务风险成本和财务风险收益来判断企业的风险净收益。风险财务损益处理是指当发现企业资金不足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偿处理,补偿由于财务风险而导致的损失,避免财务风险产生的不良影响出现蔓延,从而使得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

3 企业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危害

正如上文所介绍的,企业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这些环节中存在的财务风险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影响,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地介绍。

首先,企业一般都会使用负债筹资的方式,这种筹资方式有一定的优点,即可以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利用外借资金进行投资活动,扩充自己的生产规模。这种筹资方式也被人俗称为借鸡下蛋。但是,这种筹资的方式也存在很大的负债风险。如果企业资金结构中负债资金所占的比例过大,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又不能及时将资金收回,就无法按时偿还负债的资金和利息,从而使得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如果负债情况比较严重,还会使企业面临破产的危险。同时,如果企业的资金链断裂,就是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企业为了减少财务压力,不得不缩减生产规模、裁员、变卖不动产,这些不仅使企业的职工利益受到严重的破坏,同时还会影响企业以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使得企业无力在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此外,企业在这种财务环境下,投资报酬率也会大大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急速下降,从而使得企业进入赔本经营的状态,这种经营状态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企业就会自己宣布破产。

其次,企业在进行投资活动时主要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长期投资,另一种是短期投资。长期投资的规模都比较大、周期比较长,未来的收益很难去预测,这对企业经营环境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短期投资的规模比较小,收益也比较低,很多企业都通过贷款形式获得投资资金,企业需要考虑贷款的利息率和投资收益率的关系,如果利息率比投资收益率还要高,则会增加企业的财务压力。

再次,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企业很多资金都无法回收,这些无法回收的资金都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如果是上市企业,则会影响企业的股价。

最后,在进行利润分配时,如果利润分配不合理,会影响股价。股息分配过高,使得企业用于自身发展的资金大量减少,从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如果股息过低,或影响股东的收益,从而影响股票价格。

4 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4.1 加强企业财务管控力度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对现金的持有量进行合理的管控,从而提高现金的利用率。同时需要加强收账款的力度,避免由于资金延迟而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此外对于一些信用额度比较低的用户最好进行实时交易,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利益冲突的发生,提高资金利用率。

4.2 科学的财务决策,避免财务风险

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而且合理的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极有可能提高决策失误的发生几率。为了预防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决策手段,并对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尽量采取定量计算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切勿个人的主观臆断,只有这样才能作出科学的财务决策方式。

4.3 提高风险应变能力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要对市场财务环境的变化进行分析,并作出及时的反应,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为了更好的适应时展趋势,企业要对市场中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因为我们无法改变市场的大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市场环境来进行自身的调整,以更好的适应市场环境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应变能力,而且还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7篇: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7-000-01

前言

我国集团企业多是由早期的单体企业转变而来的,其发展速度与发展规模具有一定的投机性和巧合性。因此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状况比较复杂,与此同时,集团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知能力有限。虽然我国集团企业在在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很多集团企业在面对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时,其财务风险管理经验仍略显不足。

一、关于财务风险管理

(一)财务风险管理概念

财务风险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的一项特殊管理职能,财务风险管理的真正意义是指企业经营主体对其财务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识别、预估、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流程。

(二)财务风险管理程序

现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包括:风险识别、风险预估、风险控制。1.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发生之前,企业对风险的活动规律进行判断。在实际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很多经济风险都是隐藏在正常的贸易状况之下,错误或有漏洞的风险识别无法给企业预防风险提供可靠依据,甚至会造成额外的损失。风险识别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程序运行的基础。2.风险预估,当企业正确识别风险之后,运用各种办法,对风险影响进行计算、评估的过程称为风险预估。风险预估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企业应对风险的态度、措施以及结果。风险预估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办法有:数据统计法,杠杆分析法以及资产定价模型。资产定价模型虽然计算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但是其预估准确度较高,适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部门使用。3.风险控制,企业在完成风险识别、风险预估之后,其领导层就要对是否实施风险控制、如何实施风险控制进行决策。现代企业风险控制方法有两种:制度控制和技术控制。制度控制包括文中所讨论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除此之外还包括,人员配备、技术设计、营销战略等。而技术控制的方法的实质是令企业逃避风险,包括风险转移法、风险、回避法与风险分散法。

由于制度控制是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运作的,而风险会随着事件的推移和市场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企业在使用制度控制时要学会灵活多变,不要墨守成规,以免错过企业发展良机。

二、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构架原则

(一)起点原则

集团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过程中,应从企业的发展环境入手,也就是其构建的起点原则。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之前,企业的领导机构要进行大量的数据分析,借鉴其他集团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在构建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初级阶段,就要明确边界,这是区分内外部环境的重要标准。企业的风险管理在具备抗风险能力之后,还要能够对风险环境进行适应[1]。

根据我国企业的大量发展经验来看,集团企业所指定的发展战略直接影响集团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的措施以及发展目标。因此,集团企业在制定企业长期发展战略时,首先要明确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状况,对市场环境进行周密的计算和分析,找出自身漏洞与问题。从利用企业外部力量入手,抓住发展机遇,迎接挑战。

(二)目标导向性

目标导向性的实质意义是对集团企业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建过程中,明确发展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制。集团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来指导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只有在良好的布标导向下,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个人与部门才能明确自身责任[2]。

(三)系统性

系统性在集团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系统性对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整体配合的默契程度要求比较高,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活动时将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是为一个整体,其内部各部门要相互协调、配合。不仅如此,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只有明确活动目的,各系统之间加强联系,才有效的利用财务风险管理框架[3]。

三、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构架层次

(一)基础层

基础层是整个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石,能够对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各项措施的运行效果进行分析,根据当前市场形势向管理层提供建议。所以,基础层的工作是建立在客观市场事实的基础上的,是整个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也是管理层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参考来源。

(二)管理层

管理层是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能够公正、客观的显示框架中各部门的工作成果。其主要职能是对集团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负责,为基础层进行工作提供策略与程序。管理层在整个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中充当目标层与基础层之间的桥梁,负责两者之间的沟通。

(三)目标层

目标层处于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顶部,是集团内部各项财务风险管理活动的最终目标,对于以上两大结构的工作指引方向。目标层包括长期战略目标以及短期具体目标。整个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要对目标层的长期战略目标负责,而框架中的各职能部门与机构要对集团企业的短期具体目标负责。

四、总结

对比个体民营企业,我国集团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状况更加复杂多变。责任主体很难确认,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集团企业很难完成财务风险管理任务。通过大量的财务风险管理实践证明,集团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有助于企业完成财务风险管理目标。文中将整个框架分为三大部分,在日常的风险管理活动中,三个部分只有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才能发挥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明辉.国有煤炭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框架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15,02(16):64-67.

第8篇: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现代财务管理风险;审计防范: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9.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各类经济实体不断发展壮大,企业是当今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核心主题,其管理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本文将对企业财务风险定义和分析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中内部审计的地位,最终探索内部审计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可以将企业风险划分为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其中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就是经营风险。而企业收益分配、营运、投资、筹资等财务活动过程中,在无法预料和控制因素作用下产生实际财务收益和预计财务收益的背离就是财务风险,这种情况下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实际当中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其中企业举债融资时产生的财务风险就是狭义企业财务风险,又称之为融资风险:通常指企业负债经营时面临的到期无法还本付息的财务危机或者资不抵债的破产危机等情况。企业理财活动中的各种财务风险就是广义的企业财务风险,由企业在进行财务活动过程中的收益分配风险、资金收回风险、投资风险、融资风险等构成,其中囊括了狭义的企业财务风险。本文将以狭义财务风险为例进行阐述。

二、内部审计在防范企业财务风险过程中地位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内部审计具有独特的职能和地位,其他企业职能部门是无法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外部审计也难以取代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不参与企业的其他经营管理活动,所以能够实现对内部财务风险更加有效的管理,同时对各项业务管理中问题企业审计部门也不承担直接责任,这样就具备了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应当具备的超脱地位。

三、内部审计方案企业财务风险的措施

企业市场经营管理中的企业财务风险具有普遍性和经常性特点,内部审计参与企业具体财务风险防范不仅能够使自身获得发展,而且实现了企业内部客观独立的咨询活动和保证工作,成为企业治理活动中非常有价值的内容,对于企业财务风险方案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内部审计通常通过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企业财务风险方案: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对已有风险进行恰当地评估和衡量;进行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有效构建;监督检查企业财务风险方案体制。

企业只有实现对风险的识别,才能够有效地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实际中如果公司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就会造成财务问题的发展和财务状况的恶化,而产生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很多财务预警信号没有得到内部审计机构的重视。所以,为了有效应对财务风险不断增加的问题,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对财务风险监督机制进行完善,通过对财务风险征兆的有效捕捉和财务风险影响因素的观察,有效识别企业财务风险[1]。

市场经济活动中到处充斥着企业财务风险,要想实现有效应对就需要对这些风险的起因进行深入了解,通过科学的衡量手段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展运用各种管理科学技术,通过结合定性和定量的手段实现对风险大小的评估,并对其中的主要风险源进行判断和识别,进而对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处理这些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应当再次检查已有风险的衡量结果,然后对其是否恰当进行再次判断,并且及时更正不恰当的估计,实际当中主要应用解释方法、风险当量法、专家测评法、深入调查法等方法。

尚未显现不利后果的某种可能就是财务风险,在相关不利因素作用下可能出现的结果是其本质。内部审计应当在各项工作中对可能形成财务风险的不利趋势进行挖掘和分析,并通过相应评价活动及时地反应出来,而要实现财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的作用就需要对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这样才能够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预防[2]。

企业在财务风险方案中形成的各种相互依赖、制约的预警职能体系就是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于降低财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盘活企业财务具有非常重大的价值。对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进行完善,就是在企业内部引入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内部审计优势和作用的发挥,使得风险责任能够为企业、员工、管理者共同承担,让权、责、利有机融合。所以,在企业财务风险方案中监理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3]。

四、内部审计参与财务风险方案的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机构都存在独立性不够的问题,这样就会严重限制其应有监督和风险防范作用的发挥,同时企业一些环节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中内部审计还没有实现充分参与。内部审计在企业财务风险方案中的参与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非重要的意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有效掌握财务风险评价方法的同时,对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进行强化。要想真正发挥出内部审计应有的优势,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整体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另外内部审计人员还应当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与企业财务风险方案的不足,并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增加和审计队伍素质不断提升[4]。

五、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企业管理经营水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其财务管理风险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成效,所以企业应当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强化,进而为控制财务管理风险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申瑛琳.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分析及审计应对措施[J].中国经贸,2014,(18):245-245.

[2]徐爱敏.浅析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J].经济视野,2013 (13):202-202.

第9篇:识别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 识别与评估 防范与控制

一、财务风险概述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风险(Risk),是客观、普遍存在的,并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只能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来规避、降低。本文所研究的风险,类似于风险管理,就是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做出合理的决策来规避、降低风险。

从狭义上来说,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对未来收益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产生的风险;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企业在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而使财务实际收益偏离预期目标,造成经济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在本文的研究中,使用财务风险广义上的定义,认为更具有现实意义。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

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政治风险:也称政策风险,指政治的相关因素对企业的影响,进而引起企业财务受到损失的风险,如局部战争的爆发等。法律风险:指国家新的法律、法规的颁布,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带来不确定性,进而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利率风险:指市场利率变动,进而导致企业资产价格变动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指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加剧了企业的竞争而带来财务受到损失的风险。

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因素。经营风险:指企业在本身的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如管理层的重大决策失误等,对企业造成的风险。筹资风险:指企业为了扩大规模、提高效益,筹集一定的资金,但由于市场行情的波动、企业之间竞争的激烈,导致管理者决策失误而产生的风险。投资风险:指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由于市场行情波动、难以预料的因素等,能否实现按时足额收回本金、获得预期收益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指企业能否及时售出产品并及时收到账款的风险。收益分配风险:指企业进行收益分配可能会对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风险。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一)风险识别的方法

常见的风险分析与识别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财务报表法、德尔菲法、流程图法等。本文主要以财务管理的视角,对企业的关键风险进行分析与识别,即财务报表法。

所谓财务报表法,以企业各类财务报表作为依据,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识别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风险。由于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通常涵盖着企业经营、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信息,可以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多视角地分析,以寻找出导致财务出现状况的环节,从而找出企业在其整个运营过程中所存在的各方财务问题。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

从财务管理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在生存与发展的进程中,所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主要分为四个准则层,10个指标层。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

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指标确立后,对于不同企业,哪类风险对其影响最大,或是企业又是处于何种风险程度。则必须对关键风险指标进行风险评估与度量,这是对企业中的财务风险识别与分析的进一步深化。通过对风险进行评估,为管理层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

(一)风险评估的概述

风险评估,是指在对企业的关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后,通过相关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对风险发生的概率或是可能造成的损失进行定性与定量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以便据此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于未然。

孙家庆(2009)指出,风险识别与风险评价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是同时进行的。因此,在对风险管理的实际操作中,难以对具体的步骤区分是风险识别还是风险评价。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评估

对风险进行评估的方法多种,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前者包括层次分析法、风险坐标图等;后者包括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决策树分析等。

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介绍前文所构建指标的具体含义,在实际的财务分析及风险评估时,将本企业相关指标数与同行业的数据进行比较,定量、定性地分析出企业各类风险的程度,以便于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防范风险。

(一)盈利能力指标

盈利能力,即企业在其运营过程中获得利润的能力。通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①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运用其固有资本在实际的业务运营中获得收益的能力。通常该值越高,说明企业运营的效益越好,存在的风险越小。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或股本)×100%。②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通常情况下,市盈率越高,说明市场对企业未来信心较高,愿意相应地多支付买价。通常其值在5~20之间较为正常。过高和过低都会认为企业存在较大的风险。③净资产收益率:反映所有者对企业投资部分的盈利能力。通常其值越高,说明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盈利能力越强,风险越小。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100%。④总资产净利润率:衡量企业资产的利用率。通常其值越高,说明企业利用资产获得的收益越高,在加大收入、提升资金利用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就,存在风险较小。总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二)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即反映企业业务运营的能力及其财务状况。通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①流动比率: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该值越高,则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且该指标在200%左右较为理想,存在的风险较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②利息支付倍数:反映企业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程度。通常该值越大,则说明企业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越强,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越小。利息支付倍数=(利润总额+财务费用)÷财务费用。

(三)营运能力指标

营运能力,企业业务运营、日常经营活动运行能力,即获取利润的能力。通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①存货周转率:反映企业存货的销售能力及流动资产流动性。通常其值越大,说明企业货售能力越强,存在的风险越小。存货周转率(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余额。②应收账款周转率:通常其值越大,说明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速度快,资金管理工作效率高。由此,提升了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减少及避免了坏账率,使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较小。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四)成长能力指标

成长能力,即反映企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经营能力、发展状况。通常用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①净利润增长率:通常其值越大,表明公司成长性越好,业务运营成效显著,竞争能力强,风险较小。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额÷上年净利润)×100%。②主营利润增长率:通常其值需要与净利润增长率进行对比。如果净利润增长较大,而主营利润没有相应的增加,或是存在大幅下降,则企业成长性较差。反之,如果两个指标都显上升趋势,则公司成长性较好,不存在财务风险。主营利润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上期主营业务利润]×100%。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建立经营风险预警系统

从时间的角度作为切入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内部资金流动状况的基础上建立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敏感指标的监控,以实现对风险提前预警,防范于未然。从短期来看,现金流在企业中至关重要,既要有高效率的营运管理,同时又能够对日常现金流进行预测与监控。从长期来看,企业未来的发展壮大以及战略愿景的实现,都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在企业中建立经营风险预警系统是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来说,应在其内部建立较为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编制预算计划等手段,对各部门的预算执行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采用绩效考核的方式,将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控制。同时,要逐渐完善企业的内控制度,通过财务部门的轮岗制、不相融岗位的隔离等,强化内控机制,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的目的。

(三)采取适度举债经营

举债经营是现代企业所常用的一种财务策略。企业需要利用财务杠杆效应,通过适度的举债来获得更多资金的支持,从而开拓新业务、拓宽服务领域等。

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适度”如何把握,成为现代企业的管理层所面临的问题。从短期举债来看,利率相对较低,偿还时间短,所需的资金成本少;从长期举债来看,贷款利率较高,偿还时间长,所需的资金成就多。因此,企业要根据其自身业务运营的情况,以及偿债能力,对短、长期举债进行合理的分配,从而实现“适度”举债,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

(四)强化应收账款的回收管理

现代企业必须要强化账款的回收管理,一方面,根据自身的盈利与营运能力,选择收益大且风险低的资金回收方案。另一方面,在发展业务时,建立信用评级体系。即首先对服务对象、合作伙伴的信用进行客观评级,再针对所评定的等级,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以确保资金能够迅速“回笼”。同时,需要加强与账款有关环节的管理工作。如销售环节,必须采用签订书面协议,并妥善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