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精选(九篇)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第1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关键词:棉花;病虫害特点;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435.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021

1 棉花病虫害的理论概述

1.1 棉花病虫害

棉花的生长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疾病的侵扰,甚至因为各种疾病而死亡。疾病会影响棉花发育和产量。例如慢性枯萎病,植株出现枯萎病况,慢慢地萎缩,变小,部分叶子有黄色脉络。到了棉花产棉铃时才发现这种病状,不很明显,但会对植株的发育和棉花的高产产生影响。有些疾病是非常严重的,比如立枯病,在棉种还没有出土时就会产生,一旦发生这种病害幼苗就会枯萎腐烂,就此而丧失生命,有的是到了植株长出后在接近底面的部分会出现黄色斑点,不断延伸,病情加重时,还会渗透到根茎部位,出现下陷、枯萎直至夭折。除了病害还有虫害,像棉铃虫、红蜘蛛等,还有最近几年新出现的虫害如:斑潜蝇、棉盲蝽等等

1.2 棉花病虫害的特点

目前棉花病虫害的特点表现在多个方面,棉花病虫害的种类日益增多,以前棉花疾病较少,主要是虫害,虫子又集中在棉铃虫、红蜘蛛等几种虫害,现在棉花的疾病增多,有立枯病、棉花炭疽病、又有黄化型、青枯型、紫红型、皱缩型的疾病等等,虫害除了以上几种还有出现了多种新型的棉花虫害。病虫害的发生频率增多,病害多发,主要的虫害已经不是棉铃虫,而是其它虫害。病虫害发生比较隐蔽,不易发现,潜伏期较长,虫害来源广泛,危害程度较大 。以上是近期棉花种植中出现的病虫害的特点,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2 防治棉花病虫害的意义

2.1 棉花病虫防治技术

加快研究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对策,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发生,成为当前棉花种植中保证棉花产量的技术保障。针对各种病虫害特点,研究出防治的对策,提高防治的水平和技术含量,促进棉花病虫防治技术更加的完善,促进为农业科技的发展。

2.2 农业经济发展

防治棉花病虫害发生,减少病虫害对棉花的影响,有利于棉花增产增收,尤其是棉花作为一种经济作物,对农民的收入,农业经济的发展作用十分突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和技术转化为经济要素,推动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农业的其他技术相结合,对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 棉花病虫害的防治现状及对策

3.1 目前防治的现状

对棉花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在播种前对棉种进行防治病虫害的处理,植株长出后,一旦发现有枯叶、红叶、卷缩等现象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喷洒农药,对于出现的各种虫害,能够利用农药进行抑制虫害的蔓延扩散。总体上来讲,能根据目前出现的棉花病虫害的特点,进行有效防治。但是从科学防治的角度来看,尚有很多不足之处,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单一主要是药物防治,对环境的危害较大,长期使用出现病虫害发生变异,防治效果不稳定;面对频发的病虫害,防治起来有些应接不暇,尤其是新出现的病虫害,棉农不了解情况,加之缺乏科学的指导,对病虫害的防治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对于一些长期潜伏性的疾病,缺乏认识和有效的防治手段,一旦大面积的存在,导致病虫害的危害很大,防治不及时,损失不可估量。

3.3 有效防治病虫害的对策

采取多种方式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对种植棉花的田地进行冬天翻地,使地下的病虫害在低温下大量死亡,进行冬天灌溉,进一步消灭虫害,播种期间在棉种的周围撒上防治虫咬的毒饵,植株长大后对于虫害采用多边喷洒,不断换用农药,以增强灭虫的效果。除了采用农药,还要采用人工捉逮的方法,用强光源诱杀害虫,种植玉米诱杀地带,集中喷洒,集中杀灭害虫。采用生物杀虫法,养殖大量赤眼卵蜂,研究使用生物捕杀方法。充分利用田间套种,培养天敌的方法,消灭害虫。在使用农药时不至于把大量的天敌资源消耗掉,选用对害虫杀伤力大,对天敌杀伤力小的农药,有效保护天敌资源。对虫害,棉种能够有效的掌握,对于一般性的常见病害棉农也是能够解决的,但是对于新虫害,罕见的或者突发的疾病,则需要专业科技人员的指导,建立起一套棉花病害问题解决的有效机制,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科技人员,科技人员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研究,找到防治的对策,传授给棉农进行有效防治。科技人员在发现病虫害后通过新闻媒介告知棉农进行有效防治,增强防治的主动性,把病虫害消灭在萌芽中。

4 总 结

棉花病虫害在近几年出现了新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才能防治棉花病虫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第2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关键词:花生;病虫害;优良品种;种植技术;产量和质量

中图分类号:S56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121

引言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推广,再加上种植经验总结,花生产量和质量逐年增加。这对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加他们的收入具有重要作用。事实上,花生种植能为人们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但不能忽视的是,花生在生长期间容易受病虫害侵扰,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对策。本文结合花生种植基本情况,就如何有效防治病虫害提出相应对策,希望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启示。

1 新时期花生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花生种植过程中,由于受到品种、土壤、水分、种植技术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导致病虫害发生,其类型多种多样,成因也是多方面的。

1.1 类型

花生病虫害的类型多种多样,目前已发现的有100多种。病虫害的发生,不仅降低产量,还影响花生质量。花生常见的病害为根腐病、叶斑病、茎腐病、青枯病、烂果病、花生锈病等,花生虫害主要有金龟子、食叶虫等。

1.2 成因

导致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主要有气候条件、周围农作物的影响、土壤条件、人为因素等。例如,雨量过重,干旱,温度过高,周围农作物病害对花生的侵扰,或者在病虫害初期,种植人员未能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都会引起病x害的发生。

2 新时期花生病虫害防治的意义

病虫害防治是花生种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也是种植人员必须重视的问题,其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确保花生更好生长

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能为花生的生长创造条件。通常来说,如果花生的生长期间发生病虫害,往往会使叶子的颜色变黄,难以正常成长。而采取相应措施,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能为花生有效生长创造便利。

2.2 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

通常来说,病虫害的发生,会使花生的产量下降50%~70%。而通过采取有效的田间管理措施,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将产量稳定在原产量的80%~95%。并且还可以杀死田间的病虫害,为花生的播种、生长、采收创造条件。不仅能保证花生的产量,还能提高花生种植的质量。

3 新时期花生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为弥补实际工作的不足,提高花生病虫害防治效果,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防治措施。

3.1 培育优良品种

培养优良品种不仅能激发人们种植花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增强花生抵抗病虫害能力,使其更为有效发挥作用。要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花生品种,为花生种植创造条件。要注重高产优质品种应用,以增强抗病虫害能力为目标,利用多种杂交技术,有效培养优良品种。

3.2 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

常用物理防治和药物防治2种方法,还可以引入生物防治方法,利用自然界的生物链,寻找虫害天敌,提高防治效果。要重视花生保护工作,避免新虫害进入。物理防治中可以对灯光诱捕方法进行优化,设置多个灯源,从而有效吸引虫类,再进行集中捕杀。药物防治方法应用时,需要考虑食品安全,不得使用违禁药物,并规范用药,合理安排药物使用时间,提高规范化水平。

3.3 提高花生种植技术水平

注重现代化农业机具的应用,提高种植技术水平,确保产量和质量,有效防治病虫害侵扰。现代农具能将种植、施肥、田间管理技术等融为一体,对防治病虫害,提高花生种植产量和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种植人员应该加强学习,有效掌握现代种植技术,遵循技术规范流程和操作要求,把握每个要点。并落实植保技术,实现花生种植的科学管理,提高种植技术水平。

3.4 建立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以提高花生质量和安全标准为目标,建立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从而更好约束和规范花生种植活动,确保花生种植安全。采用花生种植保护技术,构建区域性的技术规程,扩大病虫害防控面积,防治病虫害侵扰。建立规范、有效的防范机制,降低病虫害带来的危害,确保花生产量和质量。

4 结束语

整个花生种植期间,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病虫害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本文介绍了病虫害防治措施,能为实际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指导。此外,还要加强花生种植全过程管理,善于总结经验,提前采取措施防治病害。进而为花生的生长创造便利,促进花生产量和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方秋瑾.花生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0(7):186-187.

第3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关键词 一品红;病害;虫害;症状;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1-0110-01

一品红是冬季和春节重要的盆花和切花材料,花色艳丽,是室内外重要的观赏盆花,一品红的花枝常用来制作插花、花篮、花束等。但由于管理不当,一品红常常受到病害、虫害的危害。为了更好地养护一品红,现将一品红常见的病害、虫害及其防治措施作以下论述。

1 一品红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1.1 立枯病

1.1.1 症状。此病一般发生在扦插期、幼苗期。最初从幼苗的茎基部呈水渍状,继而流出乳汁、褐化,最后变成黑褐色甚至腐烂,植株倒伏、叶片发黄、萎蔫、枯死,故又称茎腐病。底部叶片边缘呈不规则水渍状黄褐色病斑,很快整叶腐烂。

1.1.2 防治方法。控制苗床的浇水量,及时排水、通风及遮荫。发病后可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600倍液防治。

1.2 疫腐病

1.2.1 症状。幼苗、成株均易感病[1]。一品红茎、叶、根、花均可感染,以茎基部为主。茎部感染呈水渍状、暗色坏死,木质部内部变褐坏死,植株倒伏。

1.2.2 防治方法。防止高温、高湿,适当多施磷肥、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后药剂可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防治。

1.3 菌核病

1.3.1 症状。冬季花期易发生此病。一般发生在茎基部,初期病部变色,后扩展成不规则的大型病斑,水渍状软腐,湿度较大时病斑部出现白色菌丝。严重时叶片出现枯萎、黄化下垂和白色菌丝,植株呈立枯状,干时病部灰白色。中部发病时病斑分布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暗褐色,出现脱脂棉状的白色菌丝,后可出现菌核[2]。

1.3.2 防治方法。用草木灰4份、消石灰1份混合后撒施于植株中下部和盆面,防治效果较好。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喷施防治。

1.4 灰霉病

1.4.1 症状。低温季节多发,主要发生在叶片、嫩茎、花器以及叶尖、叶缘处,初期为水渍状斑点,逐渐扩大,变为褐色至黑色腐烂,后期形成灰色至灰褐色霉层,基部病斑褐色、不规则形,易发生软腐。花器发病初期水渍状斑点,后期变褐色,腐烂并脱落。条件潮湿时病部均形成灰褐色霉层。

1.4.2 防治方法。空气湿度大时易发生,注意通风、通气。发病后使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2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1.5 细菌性叶斑病

1.5.1 症状。危害叶片及茎。叶初期呈水渍状,出现失绿小斑点,后期病斑扩大变褐色,中间溃疡状,叶片扭曲干枯。

1.5.2 防治方法。及时拔除病株,药剂可用75%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 0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防治[3]。

1.6 白粉病

1.6.1 症状。初期叶片上出现污渍状斑点,逐渐蔓延产生白色粉状霉层,受害组织坏死。

1.6.2 防治方法。通气防湿度过高。发病初期可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 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1.7 褐斑病

1.7.1 症状。危害叶片,初期为黄褐色小斑点,病斑逐渐扩大,内部淡褐色而周边略呈同心轮纹状。病健交界处暗灰色部分呈灰白色绵毛状霉[4]。

1.7.2 防治方法。注意通风排湿。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进行防治。

2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2.1 粉虱

粉虱常产卵于叶背,很少产于叶表面、叶柄及嫩茎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使叶片褪色或出现褪绿斑,造成叶片内卷、黄化。粉虱能分泌大量蜜露,可供真菌寄生引起霉污病,幼苗畸形。防治方法:可用黄色粘板诱杀。药剂防治可用20%灭扫利乳油1 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以6:00―9:00喷施为好[5]。

2.2 斜纹夜蛾

为杂食性昆虫,成虫有趋光性。主要为害叶部造成叶片缺口。幼虫常栖息于叶背,而老熟幼虫常潜伏于土表,日落后爬出危害,取食~、茎、花。防治方法:发现虫卵及时摘除并销毁,清除杂草。也可用灭扫利、氧化乐果等防治。

2.3 蚜虫

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体内吸取汁液,致使被害叶片变黄,嫩叶细小变形,新芽枯萎,花朵扭曲变小。蚜虫分泌蜜露,从而诱发煤烟病。防治方法:清除落叶杂草。可用氧化乐果、灭扫利、吡虫啉等防治。

2.4 蓟马

以锉吸式口器为害芽、叶、花等。以嫩叶及新梢受害最严重。叶片受害造成白色或褐色斑纹,主要分布在叶片主脉两边,严重时造成叶片扭曲畸形。防治方法:用蓝色粘板诱杀,也可用灭扫利、氧化乐果、吡虫啉等防治[6]。

2.5 介壳虫

一品红从扦插乃至上盆后均易遭介壳虫危害。介壳虫寄生范围很广,虫群发育期较长。它们吸食汁液,使植株生长不良,逐渐失去抗病能力,从而导致枝叶枯萎、植株死亡。可用速扑杀、氧化乐果防治。

3 参考文献

[1] 潘远智.一品红[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2] 崔茁壮,王如增,侯玉玲,等.温室一品红病虫害防治研究[C]//全国园林植物保护第十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2001.

[3] 曾青群,吴悦宏.“一品红”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J].汕头科技,2009(1):53-54.

[4] 魏猷刚.南京地区一品红标准化生产模式的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第4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1 病害

室内花卉常见病害有白粉病、软腐病、叶斑病等。

1.1白粉病

1.1.1发生特点

白粉病是最常见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月季、牡丹、扶桑、芍药、、倒挂金钟等多种花卉的叶片和嫩枝。当室内温度为18~36℃,通风不良时,则极易发病。先在叶片上出现黄点,并长出一层白色粉状物。发生严重时,花少、叶枯,甚至整株死亡。

1.1.2防治措施

(1)注意通风,控制湿度,加强光照。

(2)加强日常管理,浇水时采用根灌,尽量不进行叶面淋水,以降低空气湿度。

(3)发现病叶、病芽及早摘除并深埋。

1.2叶斑病

1.2.1发生特点

叶斑病类是常见真菌性病害,包括黑斑病、褐斑病等类型。为害月季、蔷薇、芍药、、君子兰等多种花卉的叶片。被害叶片上形成黑色、褐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及轮纹斑。潮湿时,常出现黑色霉层、黑色小点等。

1.2.2防治措施

(1)结合日常养护管理,及时清除枯枝、落叶、病枝,烧毁或深埋,以减少病菌来源。

(2)注意通风,降低温度,盆距不宜过密,以利于通风透光。

(3)将韭菜汁、清水按1:60的比例混合喷洒植株,每日喷2次。重复数天,可治愈黑斑病。

2 害虫

室内花卉常见的害虫有白粉虱、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等。

2.1白粉虱

2.1.1发生特点

白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成虫体长1mm左右,体和翅上有白色蜡粉状物。主要为害一串红、倒挂金钟、、杜鹃、一品红、仙客来、茉莉、五色梅、非洲菊等花卉。幼虫以口针刺入植物韧皮部刺吸汁液取食。被害叶片褪色、变黄,萎蔫甚至死亡。一年发生9代,世代重叠严重。如室内通风不良,温度越高,活动、为害越盛。

2.1.2防治措施

(1)诱杀成虫。可在室内设置黄板诱杀成虫。

(2)可人工释放丽蚜小蜂。

2.2蚜虫

2.2.1发生特点

蚜虫又名腻虫,属同翅目蚜总科。常见为害花卉的种类有棉蚜、桃蚜、麦长管蚜。体长1~2.8mm,绿色或黄色。主要集中在新芽、嫩茎和叶片上吸食汁液和刺激组织,造成植株营养不良,叶片变形、皱缩、扭曲,个别叶片上形成虫瘿。同时,其分泌在植物体表的能诱发煤烟病,有些种类蚜虫还是花卉病毒的传播者。一年发生20代左右,繁殖力强,有的种类可以进行孤雌繁殖。温暖干燥有利于该虫大发生。大多数膜质、纸质叶片花卉皆受其危害。

2.2.2防治措施

(1)以虫治虫法。人工捕捉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放在蚜虫的植株上,达到以益防害的目的。

(2)物理机械防治法。蚜虫发生初期,可在花盆上铺报纸或塑料布,用软毛刷把虫体轻轻刷掉,集中消灭,并用清水冲洗受害部位。

(3)洗衣粉治蚜虫法。洗衣粉加水200~500倍,连续喷施植株2~3次。

(4)植物汁液治蚜虫法。干制辣椒、烟叶加水30倍,浸泡24小时以上,取其滤液喷施植株2~3次。

(5)药剂防治。在每盆花盆里埋施铁灭克0.3~0.6g或呋喃丹颗粒3~6g(根据花盆大小)。

(6)用茶麸水喷洒植株,对蚜虫的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2.3红蜘蛛

2.3.1发生特点

红蜘蛛是一类体型细小的刺吸性节肢动物,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常见为害花卉的种类有二点叶螨、朱砂叶螨。多数为红褐色,少数为黄绿色,虫体长0.2~0.5mm。食性杂,为害转色牡丹、天竺、碧螺、龟背竹等多种观叶植物,大部分附于叶片上吸取汁液,使叶片产生黄白色小斑,失去光泽,以致枯黄脱落。在高温干燥环境中发生较多,每年繁殖九代到十几代,且世代重叠。若控制不好,20天左右花卉落叶失去观赏价值。

2.3.2防治措施

(1)风油精防治法。因为风油精具有强烈的渗透作用,所以加水稀释400倍液均匀喷施植株,具有较好的效果。

(2)物理机械防治法。红蜘蛛发生初期,用软毛刷把虫体轻轻刷掉,集中消灭,并用清水冲洗受害部位。

(3)蚊香熏蒸法。将蚊香点燃后挂于有虫的植株上,保持与枝叶10~12cm的距离,用薄塑料袋把植株连同花盆密封,1.0~1.5小时后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4)洗衣粉加尿素治红蜘蛛法。用洗衣粉:尿素:水比例为1:1:300倍的混合液,连续喷施植株2次,间隔3天后再喷施1-2次。

(5)红蜘蛛通常在高温干燥环境下容易发生。因此,可通过增加空气湿度,如向植株喷水或在花盆周围撒水;另外,还可以在不影响花卉生长的前提下,不定期置放在阴凉处,能有效控制红蜘蛛发生。

2.4介壳虫

2.4.1发生特点

介壳虫又名树虱子,属同翅目蚧总科。为害花卉的主要有粉介壳虫、红蜡介壳虫、吹绵介壳虫、褐圆介壳虫。成虫个体差异较大。为害杜鹃、山茶、苏铁、米兰、桂花、栀子、茉莉、令箭荷花、龟背竹等木本花卉。成虫、若虫均可在茎叶上固着生活,将口器刺人寄主组织内吸取汁液,使寄主丧失营养、严重失水,长势衰退甚至干枯死亡。一年发生1-3代,世代重叠。阴暗潮湿环境有利于该虫的发生。

2.4.2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方法。勤观察、早发现,用镊子或硬毛刷把虫体从茎叶上除掉,集中消灭,用清水冲洗受害部位。

(2)食醋治介壳虫法。在若虫期虫体未形成蜡质外壳时,用醋加水5~8倍,用毛刷蘸液涂抹受害枝干部位数次,即可达到防治效果。

(3)人工防治。结合花卉修剪,剪除被害严重的枝条。

第5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关键字:北仑;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宁波市北仑区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大陆海岸线的中部,位于宁波市东部,甬江口南岸,东三面环海,濒东海,北临杭州湾,南临象山港,西接鄞州区。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大,带动了北仑区园林绿化事业的不断发展,绿化面积和园林植物品种的增加,园林种植结构的大规模调整、城市改造等人为因素对原有生态平衡的破坏、不合理的植物配置、城市生态恶化以及一些新的病虫害的传入,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逐年加重,使得园林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会遭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从而使花草树木生长不良、畸形、腐烂甚至死亡,不仅降低花木的质量,失去观赏价值和绿化效果,而且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2011~2012年,我们通过对北仑区主要街道两旁(黄山路、甬江路、钱塘江路、长江路等)的绿化树种、太河路沿河公园、小山公园等园林树木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北仑地区园林植物病虫害约60多种。现将病虫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治措施阐述如下:

1 北仑区常见园林植物病虫害

1.1 白粉病

白粉病是园林植物的一种常见真菌性病害,从春季至秋季均可发病,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展。如大叶黄杨、紫薇、狭叶十大功劳等多种植物均可受害。自幼苗到生长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生长严重受影响。

1.2 叶斑病

叶斑病是叶片因组织受到病菌的局部侵染,而形成各种类型斑点的一类病害的总称。种类很多,可根据病斑的色泽、形状、大小、质地、有无轮纹的形成等因素,又分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病害后期往往在病斑上产生各种小颗粒或霉层。叶斑病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和观赏效果,并导致叶片提早脱落。常见的如金叶女贞褐斑病、大叶黄杨褐斑病、樱花褐斑穿孔病、紫荆角斑病、桂花叶斑病等。

1.3 病毒病

高等植物中,目前发现的病毒病已超过700种,数量仅次于真菌性病害。几乎每种园林植物都有一至数种病毒病。轻则影响观赏,重则不能开花,品种逐年退化,甚至毁亡,对园林植物构成潜在的威胁。如美人蕉病毒病、月季花叶病等。

1.4 煤污病

煤污病又称煤烟病,在园林植物上发生较为普遍,抑制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长势。受害植物的叶片布满黑色的煤粉层,影响开花,降低观赏价值,甚至引起死亡。主要为害大叶黄杨、月季、金叶女贞、紫薇、紫荆、竹子、柳树等多种园林植物。高温、高湿、通风透光差,蚜虫、介壳虫等分泌蜜露害虫发生多时,均能加重煤污病的发生。

1.5 刺蛾类

属鳞翅目剌蛾科,俗称痒辣子、火辣子、八架子、双木架子或刺毛虫。世界记载有1000种,中国记录约90种。幼虫蛞蝓形,幼虫体上有枝刺和毒毛,触及皮肤立即发生红肿,疼痛异常。刺蛾是一类经常发生于公园、行道树、庭院树木的重要害虫,食性杂,能危害多种乔灌木。主要危害种类有黄刺蛾、丽绿刺蛾、褐边绿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等,为害杨、柳、榆、刺槐、红叶李、海棠、紫薇、梧桐等多种植物。

1.6 夜蛾类

夜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其成虫多在夜晚活动,趋光性强,幼虫大多光滑少毛,体色较深,危害方式多样,有白天潜伏在土中,夜间出来活动咬断植物根茎的,也有全天暴露在植物上日夜活动取食的,还有少数钻蛀型的。大部分种类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少数种类蛀食嫩芽、茎干或为害植物根部。对园林植物造成危害的主要种类有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银纹夜蛾、葱兰夜蛾等。

1.7 螟蛾类

螟蛾属鳞翅目螟蛾科。北仑地区常见的种类有樟巢螟、黄杨绢野螟等。幼虫常吐丝缀叶结苞,躲在苞内取食为害。由于北仑区香樟树种植面积大,樟巢螟发生和危害面积也较大。幼虫具群集性,孵化后即吐丝结叶成苞,并不断将周围新鲜叶片粘结取食,最后形成鸟巢状虫苞,幼虫躲在巢内取食危害,严重时可将树叶吃光,树冠上挂满虫巢,影响樟树生长并破坏景观。黄杨绢野螟主要危害黄杨科植物,如瓜子黄杨、金边黄杨、大叶黄杨等植物,以幼虫食害嫩芽和叶片,常吐丝缀合叶片,于其内取食,受害叶片枯焦,暴发时可将叶片吃光,造成植株成株枯死,影响市容,污染环境。

1.8 尺蛾类

尺蛾类害虫属鳞翅目尺蛾科。其幼虫称为尺蠖。北仑地区园林植物上常见的有槐尺蛾、大叶黄杨尺蛾、茶尺蛾、桑尺蛾、大造桥虫等。主要为害园林植物有大叶黄杨、柑桔、梨、卫矛、榆树、杨、柳、国槐、龙爪槐、刺槐等。大部分种类以幼虫取食植物叶片,少数种类蛀食嫩芽,发生危害严重时可将大面积叶片吃光,并导致寄主植物全株枯死。

1.9 斑蛾类

斑蛾类害虫属鳞翅目斑蛾科,北仑地区常见的有大叶黄杨斑蛾、重阳木锦斑蛾。为害大叶黄杨、金边黄杨、扶芳藤、重阳木等。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发生严重时将叶片食光,影响植物正常生长。

1.10 蚧壳虫类

蚧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大多数虫体上备有蜡质分泌物,即介壳。该类害虫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于枝、叶、果上,刺吸植物汁液危害,另外其分泌的大量蜜露还会诱发煤污病影响寄主的光合作用,少数种类能传播植物病毒而导致病害的扩散。园林植物上危害较重的有红蜡蚧、白蜡蚧、日本龟蜡蚧、角蜡蚧等。

1.11 蚜虫类

蚜虫属同翅目蚜总科。蚜虫类害虫生活史复杂,可分为干母蚜、干雌蚜、迁移蚜、侨蚜、性母蚜、性蚜等生活阶段。危害园林植物的蚜虫种类很多,常见的种类有棉蚜、桃蚜、月季长管蚜、菊姬长管蚜、杭州新胸蚜等。蚜虫通常在寄主的叶和茎上吸汁为害,使叶和嫩芽卷曲、皱缩、褪色,而且分泌蜜露导致煤污病。

2 综合防治措施

2.1 严格检疫

加强园林植物检疫,严防危险性病虫入侵是园林植物病虫防治首要工作。因此,在园林植物苗木及其它材料引种调运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检疫,严禁将危险性病虫传入或传出,对已传入的要及时封锁,就地消灭。

2.2 加强养护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虫的发生和为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差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越冬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

2.3 栽培管理预防法

2.3.1 选育抗病虫害品种。结合本地病虫害发生的情况,选育抗病、虫的园林植物品种如银杏、广玉兰等。

2.3.2 适地适树和园林植物的多样性。采用常绿落叶结合的方法将草坪、地被植物、乔灌木复层种植,通过科学地搭配树种,建立合理的植物群落结构,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促进城市园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提高植物对病虫危害的自我调控能力。

2.3.3 合理的肥水措施。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氮、磷、钾的比例要合理,适量地增施磷、钾肥能提高植物的抗病性。浇水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的上午,以便及时地降低叶片表面的湿度,这样可以提高植物抗病能力。

2.3.4 加强园林植物的抚育管理。以增强树势,结合修剪,清除被病虫感染的植株、病枝及剩余物,以减少病虫来源。

2.3.5 清洁园圃。大多数病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园圃内的枯枝落叶或杂草中越冬,因此在冬季将园圃内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销毁,可以大大地减少各种病虫源。

2.3.6 树干涂白。树干涂白能有效地防止冬季树木的冻害、日灼,提高树木的抗病能力,破坏病虫的越冬场所,杀死在树皮里越冬的螨类、蚧类等。

2.4 推广应用天敌防治技术

无公害防治不会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是今后防治虫害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园林植物虫害防治中也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如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鸟治虫等,还有利用黑光灯、性外激素、激光等现代科学技术消灭害虫,或使其产生遗传性生理缺陷,导致雄虫不育,提高防治害虫的水平和效果。

2.5 选择使用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能有效地保护天敌,消灭害虫,对环境污染小,相对于化学农药来讲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具有持久性。生物农药除了Bt乳剂、灭幼脲外;最近几年生产的除虫菊酯、印楝等都是防治园林病虫害的首选植物杀虫剂。

2.6 物理机械防治法

根据害虫的某些习性,使用工具、设备或创造害虫所喜欢的物质条件,利用光、热、辐射等机械、物理以及人工防治等方法防治害虫。此法因简便易行,又无污染,特别适合于城市园林。

2.7 人工防治

刮除树干或建筑物上的虫卵,挖出槐树附近松土里的国槐尺蠖蛹,刮除树干上的介壳虫,剪除病枝、病叶等。

2.8 正确使用化学农药

利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主要作用解决突发或大面积严重发生病虫害。其优点是功效快,便于机械化和大面积应用,受影响的因素较少,但也存在着杀伤天敌、产生抗性、污染环境等明显的副作用。在使用化学农药时,一是要抓住有利于施药的气象条件,一般应选择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15时以后的晴天时间施药;二是抓住病虫害最薄弱的环节和最有利于大量杀伤的时机施药,害虫在初孵化至3龄之前抗药性最弱,特别是卵孵化期和幼虫的蜕皮期是施药的最佳时期。

2.9 改进施药技术

目前,城市病虫害防治大多使用常规喷雾方法。这种施药方法不仅效率低,造成农药浪费,还使大量农药流失到非靶标环境中,造成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因此必须改进化学农药的施用(特别是喷雾)技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农药在非靶标环境中的投放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收稿:2013-04-26)

参考文献

[1]葛祖跃.城市园林绿化主要害虫防治技术[J].森林病虫通讯,2000,(4):37-38.

[2]王大平. 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渝西学院党报(自然科学版),2003,(4):58-60.

[3]吴雪芬,钱兰华等.苏州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探讨. 安徽农学通报,20l1,17(15):137-143.

[4]王叶天,杨中贤等. 关于城市园林病虫害综合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现代农业科技,2009,(5):137-141.

第6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摘要总结了棉花夏季常见病害如棉蚜、红铃虫、棉铃虫、黄萎病的为害症状及其防治方法,以期为棉花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棉花病虫害;症状;防治

棉花为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植物,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棉花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种植面积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部和北部。棉花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各种病虫危害,造成品质下降,产量损失[1]。笔者就棉花夏季常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1棉蚜

1.1为害症状

棉蚜以刺吸口器插入棉叶背面或嫩头部分组织吸食汁液,受害叶片向背面卷缩,叶表有蚜虫排泄的蜜露(油腻),并往往滋生霉菌。棉花受害后植株矮小、叶片变小,叶数减少,根系缩短,现蕾推迟,蕾铃数减少,吐絮延迟[2]。

1.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冬春两季铲除田边、地头杂草,早春对越冬寄主喷洒氧化乐果,消灭越冬寄主上的蚜虫;结合间苗、定苗、整枝打杈,把有虫苗、虫枝带至田外,集中烧毁。

(2)农药防治。10%吡虫啉50~60g拌棉种100kg;44%丙溴磷乳油1 500倍液、40%灭抗铃乳油1 200倍液、43%新百灵乳油(辛·氟氯氰乳油)1 500倍液、90%快灵可溶性粉剂3 5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必要时将上述杀虫剂与增效剂混用,可提高防效,延缓抗药性。

2红铃虫

2.1为害症状

(1)蕾、花被害。从花蕾顶部蛀入,蛀孔为针尖状黑褐色,蕾外无虫粪。幼虫在蕾内吃花蕊,有的蕾内花蕊被吃空而脱落;有的不脱落,仍能开花,但花发育不良,部分花瓣粘连扭曲,不能张开。

(2)青铃被害。从基部蛀入,产生黑褐色蛀孔,不久蛀孔愈合,在铃壳内壁形成不规则的突起。较老青铃受害,壳内壁有幼虫钻蛀的虫道。幼虫侵入后蛀食棉籽。被害棉铃遇雨霉烂,被害铃室成为僵瓣。

(3)种籽被害。蛀食虫粪在棉籽内,种仁被吃掉,成为空壳,壳上有虫孔。

2.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可根据气候特点采取不同措施,如东北棉区,可利用低温条件,实行室外或冷库囤棉,以消灭越冬红铃虫。棉仓灭虫,可在贮花前用石灰或泥浆刷平面墙,填平缝隙,成虫羽化期喷80%敌敌畏乳油800~900倍液,隔3~4d喷1次。也可安置3W黑光灯诱杀成虫。尽量在5月前将需要榨油的棉籽榨完,以减少虫源。

(2)化学防治。低龄幼虫期,叶面喷雾好当先25g/L乳油750~900mL/hm2、2.5%溴氢菊酯7.5~15.0g/hm2、功夫菊酯15g/hm2,或西维因1∶250倍稀释液使用。

3棉铃虫

3.1为害症状

(1)2代(蕾铃期)为害症状。生长点被害,幼虫将顶心周围小叶芽为害成缺刻形或孔洞,有细虫粪,叶展开后呈畸形;生长点常被破坏,使棉茎顶部停止生长,从顶部以下几个叶腋处长出粗壮的徒长枝,上面基本不长花蕾,使整株棉花变成只长叶、杆不结果的光杆棉,俗称“公棉花”。顶部嫩叶被害被吃成许多小穿孔。蕾被害,幼虫藏在苞叶内蛀食幼蕾,蛀孔处有虫粪;被害蕾苞叶张开,很快脱落。花被害,花的雄蕊、花柱被吃掉;子房基部蛀入为害,被害花往往不结铃[3]。

(2)3、4代(铃期)为害症状。棉铃基部有蛀孔,孔口附近有虫粪,蛀食幼虫虫体大半露在铃外;被蛀棉铃遇雨很容易霉烂脱落,不脱落的被害部位成为僵瓣,蕾被害症状相同。

3.2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利用杨树枝把、高压汞灯、性诱剂等,进行大面积诱蛾,可减少田间落卵30%~50%。种植玉米、高粱诱集带集中灭蛾,喷磷驱蛾都可减少田间卵量。

(2)生物防治。在1、2代卵盛期,可用Bt固体制剂7.5kg/hm2或含1亿个/mL孢子的Bt乳剂7.5L/hm2,加水450~600L/hm2喷洒,3~4d喷1次,连喷2~3次,防效可达80%。也可喷核多角体病毒药液450~600L/hm2,连喷2次效果较好。

(3)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棉铃虫的天敌种类很多,如赤眼蜂寄生卵、齿唇姬蜂、侧沟茧蜂、绒茧蜂等捕食卵和幼虫,对控制棉铃虫有良好作用。

(4)化学防治法。25%溴氢菊酯1 000~1 500倍液,辛硫磷、敌敌畏1 000倍液,防治3代棉铃虫可选用40%辉丰1号乳油750mL/hm2、25%快杀灵900mL/hm2、5%氯氰菊酯与50%辛硫磷乳油混合喷洒或轮换使用。棉铃虫孵化后1~4d为防治适期,应及时防治。

4黄萎病

4.1 症状

由于病菌致病力强弱不同,症状表现亦不同,划分为落叶型或称光杆型、枯斑型或掌状枯斑型和黄斑型等。常见为落叶型,该菌系致病力强,病株叶片叶脉间或叶缘处突然出现褪绿萎蔫状,病叶由浅黄色迅速变为黄褐色,病株主茎顶梢侧枝顶端变褐枯死,病铃、包叶变褐干枯,蕾、花、铃大量脱落,仅经10d左右病株成为光杆,纵剖病茎维管束变成黄褐色,严重的延续到植株顶部。有时黄萎病和枯萎病混合发生2种症状在同一棉株上显现,但症状常与侵入病原菌种类及数量相关,出现较复杂的情况,可通过剖检病茎鉴别[4]。

黄萎病、枯萎病都可引致维管束变色。黄萎病变色较浅,多呈黄褐色;枯萎病颜色较深,多呈黑褐色或黑色。发病重的棉株茎杆、枝条、叶柄的维管束全都变色。必要时镜检病原即可确诊。常见于6~7月,地温25~28℃最适宜发病,现蕾期始发,始铃期盛发,花蕾期多雨重发。

4.2防治方法

多采用化学防治,可用“可杀得2000”药液500~600倍液(即600g/hm2“可杀得2000”对水300~360kg/hm2)灌根,同时结合“可杀得2000”1 000倍液+“金云大-120”1 500倍液(即225g/hm2“可杀得2000”+150mL/hm2“金云大-120”对水225kg/hm2)叶面喷雾防治。种植前也可选用16%氨水或氯化苦、福尔马林、90%~95%棉隆粉剂等进行土壤熏蒸或消毒。

5参考文献

[1] 张卫红,谢成利.棉花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09(12):118.

[2] 刘文红.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对策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6):154,157.

第7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1、三月发生的主要病害

(1)“倒春寒”

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病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以南及江淮之间的部分地区,到了3月底白天的气温已达20℃以上,许多人急于将棚室内或居家内的盆栽观赏植物搬到室外进行调理养护;而此时常常有冷空气南下,出现“倒春寒”的逆转性天气,凌晨最低温度往往降至4℃以下,导致一些原产热带的花卉刚刚抽生之新梢嫩叶被“冻坏”,常见的如白兰、米兰、茉莉、君子兰、黛粉叶、合果芋、倒挂金钟、竹芋、红掌、一品红等,会严重影响到当年春天的正常生长。

(2)自粉病

主要发生在月季、紫薇、十大功劳、大叶黄杨、竹节蓼等观赏植物上。在长江流域于3月上旬棚室中开始发病,在露地3月下旬至5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危害叶片、叶柄、花梗、花营及嫩梢,受害部位覆盖有一层白色粉末状物,严重时叶片变黄,嫩叶卷曲、皱缩变厚,花蕾枯死,出现畸形花,嫩梢弯曲缩短:该病的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芽(月季)、叶片(十大功劳)上越冬:观赏植物一旦染病,就会严重影响到植株的正常生长,降低其商品品质,失去应有的观赏价值。

(3)炭疽病

主要为害温室中的山茶、茶梅、也门铁、八仙花、君子兰、万年青、兰花、蜘蛛抱蛋、昙花、橡皮树、仙客来等。该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叶上越冬,在大棚内早春开始发病,尤其是在通风不良、空气湿度大、比较温暖的棚室内发病严重,往往使叶片上布满病斑,非常难看。炭疽病主要为害叶片、嫩梢、果实,病斑近圆形,呈灰褐色,后期病斑转为灰白色,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和轮生(或散生)的小黑点,病斑处有暗褐色线纹,潮湿时病斑上可见到粉红色小点或粘液。

(4)梨桧锈病

主要为害龙柏、圆柏、翠柏、贴梗海棠、棠梨、木瓜海棠等观赏植物。病菌在桧柏类植株上越冬,3月初柏类植物枝叶上的小黄点逐渐长大成锥形或扁楔形,成熟后遇水膨大,表面有黄色粉状物;3月中下旬是冬孢子角膨大成橘黄色胶状物的高峰期,它每次遇雨都可产生担孢子,开始侵染刚发叶的贴梗海棠、棠梨、木瓜、西府海棠、山荆子、山里红、木瓜海棠、宣木瓜等,可为害嫩叶、叶柄、幼果等,一般是3月下旬先在叶片正面产生黄色有光泽的圆形小斑,以后边缘出现黄绿色晕圈,斑中有针头状橙黄色小粒点,病斑逐渐扩大,小粒点变黑,病斑组织加厚,向叶背面凸起,并于4~5月在叶背凸起的病斑上长出黄色或灰白色毛状物,是病菌的锈子器,严重时会导致其叶片全部落光、嫩果掉净。

(5)灰霉病

3月份,由于气温的回升,如果棚室内湿度过大、通风不良,灰霉病仍然是大棚花卉的主要病害之一。危害非洲菊、橡皮树、瓜叶菊、仙客来、一品红、天竺葵、丽格海棠、绿萝、龙船花、扶桑、红掌等盆栽花卉,特别是叶片、花瓣感病严重。

(6)煤污病

3月份,由于棚室内通风透气条件差、湿度大,蚧壳虫、蚜虫、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虫无法彻底消灭,在柑橘类、米兰、扶桑、白兰、含笑、鱼尾葵、榕树、山茶、棕竹、杜鹃、栀子、构骨冬青、福建茶等植物的叶花果上,仍然会发生煤污病。

2、三月发生的主要虫害

(1)蔗扁蛾

为世界性检疫对象,对巴西木而言是一种毁灭性的虫害。主要危害巴西木、发财树、山海带、龙血树、朱蕉、一品红、鹅掌柴、橡皮树、棕竹、袖珍椰子、苏铁等22科49种观赏植物的主干或根茎部。一年发生多代,以幼虫在温室内的盆栽植物土中越冬,翌春温度适宜时幼虫上树危害;多在三年生以上巴西木干段的韧皮内蛀食,表皮有排粪透气孔,幼虫可将皮层及部分木质部蛀空,用手指按压呈面包状,造成植株茎干中空、叶片变黄或整株枯死。羽化前蛹体顶破丝茧和树干皮层,蛹体一半外露,检查茎干非常容易发现;成虫爬行迅速,可作短距离跳跃;卵散产,或集中成块;幼虫孵化吐丝下垂,可很快钻进树皮下危害。

(2)蚧壳虫类

3月份,摆放在棚室内的盆栽观赏植物,由于通风条件制约、光照不足、湿度较大,蚧壳虫类仍然是主要的虫害种类,如金桔上的绿绵蚧,紫杉上的灰粉蚧,扶桑上的曼粉蚧、君子兰上的糠片粉蚧,山茶上的龟蜡蚧和红蜡蚧,冬青类上的角蜡蚧,苏铁上的黑盔蚧和蛎盾蚧,月季上的轮盾蚧,含笑和白兰上的考氏白盾蚧,佛手上的糠片盾蚧,兰花上的巨瘤蛎蚧,棕竹上的白盾蚧,长春藤上的圆盾蚧,散尾葵上的椰圆盾蚧,四季桂上的矢尖盾蚧等。由于它们的密集剌吸危害,均会严重影响到植株越冬后的正常生长。

(3)袋蛾类

在山茶、四季桂、茶梅、含笑、玳玳、金桔等木本花卉的枝条上和叶片背面,仍有可能藏匿有大袋蛾、茶袋蛾、小袋蛾等越冬代老熟幼虫,气温回升后可很快进行危害。

(4)蚜虫类

由于棚室内温度升高,浇水量加大,棚室中观赏植物上的蚜虫危害也会更为严重,如寿桃上的桃蚜和桃大蚜,月季上的管蚜,上的姬长管蚜,扶桑上的棉蚜等,因其刺吸新抽枝叶的汁液,会影响到植株开春后的正常生长。

(5)粉虱类

主要为温室白粉虱,危害瓜叶菊、扶桑、月季、旱金莲、灯笼花等;其次为橘刺粉虱,危害金桔、金豆、玳玳、佛手、月季、白兰、米兰等;它们的危害性,均不可低估。

防治对策

1、三月常见病害的防治对策

(1)“倒春寒”的防治

及时掌握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遇到“倒春寒”的特殊天气,对已搬到室外的少量盆栽植株,可将其重新搬回大棚或室内:如果搬到室外的盆栽植株较多,可将其集中在一起,上蒙双层塑料薄膜,外加草帘,待气温回升后再将覆盖物揭去;生产性大规摸栽培,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一般必须等过了清明或“终霜期”结束后,再搬到室外,可通过打开门窗,加设电风扇等措施来为棚室降温,晚上再将门窗关好,使其有一个逐渐适应室外环境的过程。

(2)白粉病的防治

①硫磺粉熏蒸

3月在棚室中采用电热熏蒸器,内置硫磺粉末,进行密封熏蒸,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②药剂喷洒

可于发病初期,用20%的粉 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30%的富特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3)炭疽病的防治

调整盆花摆放密度和地栽种植株、行距,改善通风透气条件;盆土发干时适当浇水,增加植株的抗性:发病初期,用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的代森锰锌(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交替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即可。

(4)梨桧锈病的防治

①寄主隔离

由于梨桧锈病是一种转主寄生的特殊性病害,在园林或小区绿化中,海棠、木瓜类植物尽量不要与桧柏类植物栽种在同一区域内,而是相隔较远的距离;在冬季,这二类植物不要摆放在同一个大棚中。

②药物防治

初春在冬孢子角膨大前,向桧柏类植物的枝叶上喷洒1~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其它杀菌剂;在贴梗海棠、木瓜、棠梨等花木展叶初期,用20%的粉锈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20%的世高水分散颗粒剂2000倍液喷洒枝叶,连续喷洒2~3次。

(5)灰霉病的防治

进入3月后,要加强通风透光,降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禁止傍晚给叶面喷水,防止湿气长时间滞留叶面;及时用小塑料袋套罩住感染了灰霉病的叶片、花朵、果实等,轻轻将其摘除,集中烧毁;对于发病初期的植株,可于中午前后用65%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多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的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交替喷洒,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6)煤污病的防治

加强室内通风透气,及时杀灭蚜虫、蚧壳虫、粉虱等诱发煤污病的虫媒;个别植株上的少量叶片感染了煤污病,可用湿布沾低浓度的洗衣粉水擦洗去煤污层;发病初期,可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请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染病植株的枝叶,每15天一次,连续2~3次。

2、三月常见虫害的防治对策

(1)蔗扁蛾的防治

①捕杀活蛹

经常检查易遭蔗扁蛾危害的巴西木等观赏植物茎干,发现有蔗扁蛾外露的活蛹体,及时将其杀灭。

②毒杀幼虫

蔗扁蛾的幼虫入土期是防治该虫的最有利时机,可用90%的敌百虫粉剂一份,加细干土200份混合成药土,撒在花盆的表土面上,每隔15天一次,连续2~3次,能有效杀死越冬代幼虫;也可浇施50%的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杀灭。

③包干熏杀

巴西木等观赏植物茎干局部受害时,可于茎干上喷洒80%的敌敌畏乳油800倍液、或40%的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好茎干进行熏杀,5个小时后揭开,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效果较好。

④浸泡预防

如为新启用的巴西木茎干,可先用20%的速灭杀丁乳油2000~3000倍液浸泡10分钟,对蔗扁蛾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⑤烟雾熏杀

先做一个1.1×0.7×1.9米的木架,摆放好巴西木等寄主植物,用塑料薄膜密封,每立方米用磷化铝5~8克,熏杀24小时,杀虫效果可达100%,注意发财树对磷化铝敏感,易伤嫩叶。

(2)蚧壳虫类的防治

家庭少量植株上出现的蚧壳虫,可用药棉沾75%的酒精抹去其活虫体,或沾洗衣粉液抹去虫体:对虫体较小的蚧壳虫,如矢尖蚧、考氏白盾蚧等,可用透明胶带沾去活虫体:大棚中较多植株上出现的蚧壳虫类,可用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每15天一次,连续2次;对地栽山茶、构骨冬青、火棘、大叶黄杨上的龟蜡蚧、红蜡蚧及紫薇绒蚧等,可用较高浓度的石硫合剂药液喷杀。

(3)袋蛾类的防治

无论是室外花木,还是大棚内的盆花,对其枝叶上吊挂的大袋蛾、茶袋蛾、小袋蛾、白囊袋蛾之袋囊,要全部予以摘除,并集中烧毁,可减少当年袋蛾虫害。

(4)刺蛾类的防治

对寄生在地栽红枫、青枫、梅花、紫薇、石榴、紫荆、木槿、蜡梅、山茶、构骨冬青等主干、枝条上过冬的黄刺蛾、丽绿刺蛾茧,要将其敲碎,这样可减轻当年刺蛾幼虫的危害程度:对藏匿于根颈部浅表土层中的绿刺蛾茧等,尽管寻找起来比较麻烦,但也应将其消灭。

(5)蚜虫类的防治

对少量植株上的蚜虫,可先用烟末、草木灰或炉渣灰洒在虫体及叶片上,约过1~2个小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将绝大部分蚜虫杀灭;如发生的植株较多,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在大规模栽培蝴蝶兰、寒菊、切花月季、瓜叶菊的棚室内,可吊挂黄色捕虫板诱杀蚜虫。

(6)温室粉虱的防治

第8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关键词:东北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

大豆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农作物,有着十分广泛的用途,不仅可以作为农业食品食用,也是重要的工业食品加工原料以及牲畜的饲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受地理条件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加之我国东北地区土质肥沃,因此我国大豆主要以东北地区的大豆产量最高和品质最优,这也使得东北地区成为全国最主要的大豆供应地。但是由于近年来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不断加大,也导致频频出现大豆病虫害,并逐渐成为威胁大豆产量以及品质的重要因素,导致大豆产量连年下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本研究主要对东北地区常见的大豆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积极的防御大豆病虫害防治措施和技术,旨在为大豆的种植质量提供了有利的保障,以提高东北地区大豆食产量。

1常见的大豆病虫害

近年来东北地区大豆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加之大豆种植土地重茬,使得东北地区大豆病虫害日趋严重,大豆产量和质量连年下降,多我国的粮油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一般情况下,我国常见的大豆病虫害主要分为两大类:常见的大豆病害和常见的大豆虫害。首先,东北地区常见的大豆病害通常有大豆灰斑病、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菟丝子、大豆根腐病、大豆细菌斑点病、大豆霜霉病、大豆褐纹病、大豆灰星病、大豆灰斑病、大豆花叶病、大豆纹枯病等。其次,,东北地区常见的大豆虫害通常有大豆斜纹夜蛾、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豆天蛾、大豆蛴螬、大豆蚜虫、大豆造桥虫、大豆卷叶螟、大豆秆潜蝇、大豆圆跳虫、大豆四星叶甲等。

2常见的大豆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措施

针对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病虫害,一般情况下,大豆病虫害常见的措施分为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这四种,但是为了能够经济的、有效的、安全的防治病虫害,东北地区通常主要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为主,具有一定的经济性,防治效果较好。

2.1农业防治措施

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大豆病虫害的出现,首先,东北地区在进行大豆种植工作的初期选种阶段应该进行严格的调种检验工作,结合种子产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用,将品种的产量和品种的病虫害进行双重考虑,做到精选高产抗病虫品种,避免种子中会携带病原体。其次,种植大豆时,选地严禁迎茬、重茬,提高轮作换茬的科学性,避免大豆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大豆病虫害发生概率。再次,提高种植技术。开始进行播种初期应该根据田地的实际情况适期播种;在幼苗阶段及时清除带有病毒的植株;在施肥阶段,坚持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料;中耕方面,注意掌握中耕时间,提高土壤通透性,降低或消除病虫害对大豆的侵袭,整体提高大豆植株的抗病能力。最后,收割大豆后需要及时清除田间还存在带病株体,同时进行必要的耕翻土地工作,将病虫害翻到土表或者将病残体埋于地下,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大大的降低病原体的成活率,加速病虫害的消亡。

2.2化学防治措施

在大豆的不同种植阶段,具体的化学防治措施也不尽相同。首先,在进行豆种植工作的初期选种工作后,应该使用药剂拌种对大豆种子进行包衣,可以在种子阶段和幼苗成长的初期阶段对种子、大豆主根和幼苗对其进行保护,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侵袭,起到保护的作用。其次,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产生的的病虫害也不同,针对东北地区常见的大豆病害和常见的大豆虫害,大豆灰斑病、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细菌斑点病、大豆霜霉病、大豆斜纹夜蛾、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大豆蚜虫、大豆造桥虫等,应该在发现初期及时的取化学药剂防治方法。最后,加强大豆田地的田间管理,及时采用化学药剂清除田间杂草,不仅避免杂草中携带一些病虫源转移到大豆植株中,还能为大豆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有效的清除这些病虫源、减轻病害。

结束语

我国东北地区作为种植大豆的主要产区和优质产区,大豆病虫害是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大豆质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应该在未来的大豆种植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综合的防治,减少大豆病虫害发生的几率,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小铭,宋玉发,宁海龙. 黑龙江省无公害大豆生产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 大豆通报,2007,04:19-21.

[2]曾凤杰. 大豆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J]. 农民致富之友,2013,12:146.

第9篇:花生常见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范文

关键词: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36

广西桂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14.73万hm2,而在杂交水稻制种区,杂交水稻常年制种面积约0.267万hm2,因此加强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发生特点的研究,并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杂交水稻制种区病虫害发生因素

在杂交水稻制种区发生病虫害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制种亲本抗性因素的影响

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制种亲本不同,会针对各类病菌表现出不同的抗性。并且大部分组织通常是父本播出一段时间后才播母本,几乎各个时期都有幼嫩叶片,大大增加了病虫害的发生机率。

1.2 杂交水稻中菌源数量发生变化

与普通水稻栽培生产相比,杂交水稻的制种过程相对比较特殊,其生产基地通常不会发生频繁的变化,这种相对稳定的制种条件导致制种区域病菌数量不断增加,并产生生理小种,这些生理小种致病性较强,故杂交水稻制种区发生稻瘟病、纹枯病等病害的C率也会随之增加。

1.3 气候条件

高温高湿条件对细菌的繁殖、真菌孢子的萌发都十分有利,且每种害虫也有适宜的繁殖温湿度,气候环境变化会对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发生情况产生直接影响,比如22~26℃就是二化螟发育的适宜温度。

1.4 栽培技术的影响

杂交水稻制种栽培技术与普通水稻栽培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水肥管理不当也会增加病虫害发生机率。父本栽后要采用沟施或球肥进行单独施肥,母本插后还要施肥,花期不遇时,发育进程快的一方要偏施氮肥,发育进程慢的一方要偏施钾肥等调花肥,如果肥料施撒不当,会直接影响到稻田的通风透气性,提高水稻稻瘟病及黑粉病的发生机率。

2 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发生特点

2.1 杂交水稻制种病害发生特点

2.1.1 稻粒黑粉病

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张颖角度相对较大,开花时间长,柱头外露率高,如遇到适宜的气候,在母本抽穗授粉至成熟期就会发生,对制种的产量、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广西桂北地区以y两优系列最易感病。

2.1.2 稻瘟病

稻瘟病是最常见的水稻病害之一,其可在水稻整个发育期发病,具有传播速度快、短时间内可对稻田造成巨大伤害的特点。其属于一种真菌性病害,根据其发病部位及受害时期又可以将稻瘟病分为苗瘟、叶瘟、节瘟、颈瘟等,其中穗颈瘟为害最大。稻瘟病的发病诱因复杂,通常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发病率更高,广西桂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的特点,故为稻瘟病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外,长期使用氮肥不合理、长期深灌、土壤长期干旱、日照不足等也是稻瘟病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2.1.3 黑条矮缩病

植株感病后会出现分蘖增多、叶片短阔、僵直等现象,后变褐色的短条瘤状隆起,地上数节倒生须根及高节位有分蘖长出,严重者会导致病株结实不良,甚至无法抽穗。白背飞虱、灰飞虱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因素,虫体染病毒后会终身带毒。该病毒病株之间不互相传播。该病具有发生范围广、暴发性强、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等特点,且感病越早发病越重,损失越大。

2.1.4 稻曲病

稻曲病仅为害单个谷粒,使病粒无法结实,病菌侵入谷粒在颖壳内形成丝状块,后逐渐扩大露出病原菌孢子座。稻曲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随气流传播,侵害水稻花器及幼颖。抽穗扬花期如遇低温、多雨、光照不足、长期深灌等现象,都是诱发、加重稻曲病的重要条件。

2.1.5 纹枯病

纹枯病是杂交水稻制种大面积平衡增产的限制因子之一,菌种通常在土壤中越冬,故制种本田分粟盛期为高发期,会对植株的叶鞘、叶片、稻穗、茎秆等产生损害,引起植株倒伏或枯死。细菌可在水中形成菌丝,感染水稻,尤其是在高温条件下会使发病率大大增加,故高温季节前后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

2.2 杂交水稻制种虫害发生特点

稻蓟马从播下父本后到抽穗扬花期均会对水稻产生危害,先吃父本,后吃母本,因此稻蓟马的防治至关重要。广西桂北地区稻飞虱主要包括褐飞虱及白背飞虱等,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即白背飞虱主要在分蘖至拔节期为害。受害田块稻叶发黄,分蘖减少,严重时水稻成片“落塘”枯死。褐飞虱主要在孕穗至成熟期为害。稻飞虱以吸食水稻植株汁液造成为害,导致稻株枯死,倒伏落窝。稻飞虱繁殖快,具有爆发性,还会传播病毒病,对水稻为害较大。

3 杂交水稻制种常见病虫害药物防治措施

3.1 杂交水稻制种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3.1.1 稻粒黑粉病

稻粒黑粉病的防治要以不伤花器、不影响商品种子的外观品质为重点,不宜大量使用含硫的多菌灵,共分4次用药,分别于母本破口前1周、母本始花期、盛花期、灌浆期,用药时间放在15:00以后,可采用30%的爱苗EC、18.7%灭黑灵WP等药物进行防治;还可以采用除硫多菌灵胶悬剂,不仅可防治稻粒黑粉病,而且不会影响种子外观色泽。注意稻粒黑粉病以重点环节为主要防控点,比如多雨、光照不足、适温等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与发展,或者针对易感病品种加强防控等等。防控过程中要注重防治质量,药物喷洒要做到均匀、全面,尤其是下层穗,喷药时一定要注意喷洒,以彻底消灭病菌。如扬花期遇到大量降水,则要在降水后及时补喷药物,以控制稻粒黑粉病的发生与发展。

3.1.2 稻瘟病

稻瘟病的防治要做好浸种消毒,使种子隔离病原菌,可采用抗生素“402”液剂进行浸种,并加强苗叶疾病的防治。除402外还有其它多种药剂可用于浸种,不同的药剂所占比例也有不同,402抗生素浸种时所占比例为70%,如采用异稻瘟净乳剂浸种则所占比例为40%,采用克瘟散所占比例为40%,如采用扑霉灵则所占比例为45%。稻瘟病包括苗瘟、叶瘟、颈瘟等,要视具体情况采用防治稻瘟病的药物包括三环唑、丰登等进行防治。如田块处于破口、齐穗、扬花期等,要注意选择适当的用药时间,尽量选择09:00前或15:00后,否则会对杂交水稻制种授粉产生一定影响。

3.1.3 纹枯病

纹枯病的防治要注意准确把握防治指标,通常分蘖末期穴发病率在5%、拔节至孕穗期穴发病率在10%~15%则要进行喷药防治,主要采用10%井冈霉素AS进行防治,并在分蘖期、孕穗期、破口抽穗期各喷药1次,注意喷区时要多喷父本,并用足水量,稻株基部叶片也要多喷洒药物,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3.1.4 黑条矮缩病

黑条矮缩病的防治要从5月下旬灰飞虱向秧田转移开始,直至移栽秧苗前,要对父母本秧苗连续用药,间隔4d1次;在w移高峰期则要每天用药,如虫量特别高则要每天用药2次,及时扑灭迁入田间的一代成虫及二代若虫。强化统防统治,坚持集体统一同时用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灭虫效果,注意田梗上、田间的杂草要一并用药,彻底消灭病毒。

3.1.5 稻曲病

稻曲病的防治可在破口前后进行,此时母本感染最敏感,故此地用药可达到90%的防治效果。母本破口及始穗期可用20%粉锈宁粉剂进行喷雾防治,喷药时尽量选择晴天或降水间隙,药液均匀细喷,注意下层穗要喷施。喷药时尽量选择下午15:00―16:00,以避开开花高峰,以免药液影响母本受精;如用药后24h内遇大雨冲刷则要补用药1次。

3.2 杂交水稻制种虫害的防治

稻飞虱的防治在水稻分蘖期每百窝有虫1000头、抽穗期每百窝有虫1500头即可防治。根据虫情监测和田间虫害发生发展情况,挑治、兼治虫量发生一般的田块,全面防治虫量比较高的田块,压前控后,狠治上一代,在若虫孵化高峰至2~3龄若虫发生盛期,交替选用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的10%烯啶虫胺AS、40%毒死蜱EC及速效性差持效性好的25% 吡蚜酮WP等药剂,控制危害。稻蓟马的防治要充分分析其发生规律,通常可在秧苗4叶、5叶防治灰飞虱的同时防治稻蓟马,有虫株达到15%~20%时则要及时用药,主要药物包括50%稻丰散EC、25%吡蚜酮WP、5%丁烯氟虫腈EC等内吸型农药,在第1次用药物可间隔1周再用药1次,如遇降水天气再多加1次,各种农药可交叉应用,以避免发生虫僵苗。

3.3 预防为主,采取科学合理的农业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措施具有环保、成本低、效果好的优势,因此在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农业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要选择抗性好的、适宜的组合。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以抗性较强的组合为首选,并进行轮番制种。注意制种过程中密切观察病菌生理小种的变化情况,以提前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及时消除病虫源。及时清除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旁的杂草,不仅可以消除越冬虫源,还可以减少病菌的传播。采用强氯精对杂交种子进行浸种消毒,浸泡12h后去掉杂质,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进行催芽。浸种消毒后可有效提高种子发芽率,且可有效消除病菌。杂交水稻制种要选择适宜的播种品种,尽量避免播撒糯稻,不仅糯稻自身抗性差,而且糯稻秧田还会成为水稻稻瘟病的发病中心,导致其它田块其它品种受到影响;改进耕作栽培方法。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需要采取水田与旱田轮番耕作的模式,桂北地区为两系秋制,这种模式可对水稻病虫害生长发育的环境起到破坏作用,大大降低大规模发生病虫害的机率。

4 结语

病虫害已成为影响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掌握好杂交水稻制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适时采取防治措施,以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在实际生产中,可将将制种技术与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杂交水稻的产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海莲,曾宜杰,徐善忠,等.水稻病虫危害损失和防治效益评估研究初报[J].植物保护,2016,36(4):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