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们小时候范文

我们小时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们小时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我们小时候范文

我沉浸在闷热的夏夜里,燥热的空气带我穿越了时空,再次遇见你……

相识

记得那是四年级的一个寒冷的冬天……

手里高高的作业本挡住了我的视线,我迈着缓慢的步伐小心翼翼地走向老师办公室,但是飞来横祸……不知道是笨蛋跑步不长眼睛,好好的阳光道他不走,非来跟我挤那小小的独木桥,这下子好了,作业本像大个大个的雪花从天而降,砸在我可怜的脑袋上!可是那“肇事者”却站在一旁哈哈大笑……那时候我对天发誓:“以后别让我见到他,否则我绝对不放过他!”……

相知

俗话说的好“冤家路窄”,原来今天早上的“肇事者”叫吴仁耀,是我们班的转学生,而且我那可爱的老师还让他坐在我前面!哼哼,你这个“没人要”的,以后你的日子好过了!哇哈哈……

因为我俩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不好,所以我看他讨厌,他看我碍眼,我俩一直处于敌对关系……

相惜

相处的时间长了,他也就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动不动就骂我:“看你那呆样!恭喜你已经满足成为我偶像(注意:是呕吐的对象)的条件啦!你的污染情况太严重了!解释一下吧,你人往那儿一站??固体废物污染;吐口痰??水污染;喘口气??大气污染。不得了了!我崇拜死你了!新世纪新型污染源!哇哈哈!”哼哼,老虎不发威,当我是病猫是吧!我微微一笑,动手打人,这就叫“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哈哈!

结论:“没人要”的舌头特长,可谓“巧舌如簧”啊!

他是我们班球队队员之一。在绿茵场上,不管是当前锋、中场、后卫还是替补,他都尽力而为,十分尽职。可是在下课的时候他就在教室或别的地方“大闹天宫”,大吵大闹,大吼大叫。因此,我的一位好友为他写了一幅对联“球场如钢板救急救苦救难,下课似疯子乱吼乱叫乱跳。”

结论:“没人要”属于“两面派”。

…………

第2篇:我们小时候范文

臧乐安:我的童年,在战火动乱中度过。那时候吃饭,只是为了活着

臧乐安,前中央台俄语部专家,著名俄语文学翻译家、苏联文艺研究者,大诗人臧克家的儿子

1930年,臧乐安在山东青岛出生,满月后被送回诸城老家,那时起就离开了父母,与大他一岁的哥哥臧乐源共同成长。他的童年时代被一分为二,转折性的事件就是日本人侵入县城。此前,虽然诸城乡下分属穷乡僻壤,但臧家的生活还算不错,是小地主。臧乐安的曾祖是清朝翰林,老爷爷是举人,爷爷是青岛大学堂首期学员,参加过辛亥革命,爱好诗词,办过诗社,教臧克家学诗。

1938年的元宵节,日军入城,年幼的臧乐安开始了逃难生涯。联系不上父亲,1942年秋,兄弟俩到了十里铺,在那还上了两年学,一位90岁的清朝遗老教他语文,打下他的文化基础。逃难那些年他吃得很差,逮着什么吃什么,也给人赶过羊,唯一的目的是活着。解放前夕他进入山东大学学俄语,小舌音发得好极了,“那些大学者都说我有天分,其实哪里是天分?是小时候赶羊练出来的。”臧乐安笑着说。

1945年,兄弟俩到青岛投亲,摆过摊卖过小食品,还被骗子骗过。在青岛待了一年,内战打响,1946年春终于和父亲取得联系,他和哥哥坐轮船从青岛去上海投奔臧克家。渡轮出海,望着大海茫茫,臧乐安的童年,就这么在战争的烈火和动乱中苦苦熬过。

谈起食物,臧乐安最常提起的还是儿时的家乡吃食。“印象最深的,是我那住在相州的外祖母每到年节就派人送食盒到我家,里头的芝麻火烧特别香脆。后来,抗日、内战,火烧自然是没有了。再后来,无论去到哪里,再也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火烧。”

Q=天下美食

A=臧乐安

Q:您小时候,日军入侵前,都吃些什么?

A:臧家在诸城乡下还不错,院里有五间房,只有我和哥哥,跟着祖母与姑姑过日子。伙食还行,主食就是山东煎饼;红煎饼是高粱面做的,黄煎饼是小米面做的,一次摊煎饼会摊上许多,吃时放锅上蒸。肉只有年节才能吃上,家里养鸡,我和哥哥每人每天一只鸡蛋,把鸡蛋煮熟了碾碎卷在煎饼里,加上大葱、咸菜、炒的蔬菜,配着自家磨的豆腐,也挺可口。家中由于没有男劳动力,请有长工种地,蔬菜丰富,营养倒也足够。如果去县城,会吃一种水煎包,再买点猪头肉,觉得是世上最好吃的食物;前阵子回山东,无论是在街边小摊还是大酒店,每回都点这个,但就是没小时候的好吃。

Q:日军入侵前后的情形是怎样的?有什么食物可吃?

A:那会儿上小学,不用交学费,秋收后我们帮老师收高粱梗当柴火,送到他家,他每回都留我们吃饭。上了两年小学,时局不稳,学校也就关门了。当时小孩都知道日本鬼子侵占东北,老师在台上讲述,我们哭成一片。农历新年拿压岁钱,小孩都把铜板全给老师,支持东北义勇军。1938年元宵节当夜,县城方向火光冲天,枪炮声大作,我们全家往西南方向山区逃难,去了我曾祖母的村子。后来日军深入山东腹地,我们又流离往其他村落避难。

逃难那些年,记得有种叫灰菜的野菜,放开水抄后入肚,人吃完后全身浮肿;做煎饼的高粱不再磨去外壳,而是连壳做成面,吃了直拉嗓子。在战火间隙,春天捉豆叶上的青虫,上树摸鸟蛋;夏天下河摸小鱼小虾,有次还摸了个螃蟹;秋天捉蚂蚱,把马蜂窝打下来,挖里头的白色幼虫;这些东西放到火上烤烤,虫子可是高蛋白啊,好吃极了,是那时最美味的食物。我和哥哥相依为命,在十里铺熬到1945年,中秋节时,抗日胜利了;怕我们出身不好、受欺压,我三爷爷让我们到青岛投奔他。

Q: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味觉记忆,您认为哪一种味道最能代表您的这种记忆?

A:也许是苦涩吧。在青岛。三爷爷和三姑奶奶也没工作,我们兄弟俩又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生活来源没保障。幸好由于我们是“难民”,靠着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发的米面为生。我和哥哥合计摆摊赚点小钱,到批发市场买了糖块、花生米,又说通别的商贩拿两打丝光袜、一条好烟在我这寄卖,为的是能吸引顾客,于是在青岛繁华的大学路上摆了两个包袱皮卖,一人守一个摊。

有一天来了个人,说他是日据时期为日本人干活的,现在商店不卖他东西,只能到小商贩处买,要一万块钱买我摊上的东西,让我打包送到他家。下午我去到海边他说的地址,他拿走包袱进了一座房子,要我坐在沙滩边路灯下等他拿钱。等啊等啊,结果,直到太阳下山,他也没来。当路灯“刷”地亮起,我才明白遇着骗子,哇一声哭了起来。一会儿来了个警察,问明原因后让我回家,但我不敢回去啊。此时一位穿着绒毛大衣的太太路过,看我可怜,问我被骗了多少钱?然后给了我一万块,真是心地善良。回家后将钱交给三爷爷,他看着我眼都肿了,知道出事,但什么都没问。这件事六十多年来我谁都没告诉,连我哥哥都不知道,去年我带着夫人去诸城看重建的臧克家故居,告诉她1938年逃难时我和哥哥把家里的物件埋在西屋地下,抗日胜利后回去一看早被人挖走了;去青岛,领着她走了一遍当年我被骗的路线,告诉她当年的故事,指给她看那片海滩。

Q:与臧克家取得联系后,您到上海投奔他,生活是否过得好一些?

A:到上海以后,生活一下好了起来,简直是另一个世界。父亲当时已是著名诗人,在侨声报诗刊任主编;继母对我们很好,在家主要是她买菜做饭,父亲基本不会做饭。我和哥哥考中正中学没考上,父亲托陈健吾把我和哥哥介绍进致远中学念书。我们住校,不住学生宿舍,和工友一起住;吃饭也不吃学生食堂,和老师们一桌吃饭。很受照顾,吃得极好,有鱼有肉,那两年我都吃胖了。当时我的国文老师是汪曾祺、陈敬蓉、唐祁,全是真正的文化名流,在饭桌上听他们谈论文学、时事,很长见识。

Q:小时候,吃过父母做的饭吗?

A:小时候没怎么见过父母,父亲和母亲很早就离婚了。母亲再嫁一位外交家,也从事外交工作,解放后派驻民主德国的中国大使馆;父亲忙于文化和革命事务,又要躲避敌对势力,只在有空时回过诸城老家。他参加革命很早,1927年去武汉,考入黄埔军校,后任学生团中央独立师的一个班长,扛枪带队讨伐陈炯明。后来汪、蒋叛变革命,大肆逮捕中央独立师官员,父亲开始了流亡生涯。我和他陌生到什么程度?据我家人后来告诉我,有次过年他回来时,我叫着家里来客人啦,爬到树上不敢下来。有很多作家写臧克家的故事,写他离开诸城时两个儿子抱着他的腿不让走,这都是臆想出来的,根本没那回事。

1940~1950年代

赵珩:吃,就是当下那一刻带来的美好,还有余久香味来怀念

赵珩,前燕山出版社总编辑,文学、曲艺文化研究者,京城老食客。著有饮食文化散文集《老饕漫笔》,加印八次,如今《老饕续笔》即将出版。

赵珩对于儿时的记忆,有别于很多与他同龄的人。因为曾祖父赵尔丰在清末年间,曾任署理四川总督兼驻藏大臣,父亲赵守俨是中华书局原副总编辑,所以赵珩从小时候起,就没吃过父母亲手做的饭,家中有家厨,每顿饭都是规矩的四菜一汤。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北京,很少有在蜜罐里泡大的孩子,能吃日餐、吃虾蟹、吃洋面包。出身名门望族,父母不允许他吃外面的小吃,觉得不干净然。然而赵珩心里却一直惦记着最平民化的东西。他的小伙伴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吃刨冰,脸上每一个小小的满足感都让他无比羡慕。赵珩说:“越平民化的东西越好吃,吃的简单,是种趣味。”

食物,是否一定要吃得精致,只是追求生活品质的其一。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去享受美食在刹那间带来的愉悦。赵珩言及这点,突然回味起自己青年时代的某个中秋节,独自一人在沙漠游荡的故事。“十五嘛,大沙漠里又没有月饼吃,我就在住处蒸了一个馒头,形状做成圆圆的,到夜晚时我独自躺在沙漠上,对着月亮,嚼着这馒头,特别香,一样觉得有滋有味。”

每个人,对于某一刻的食物、味道,都有无尽的想念来回忆陈年旧事,这便是食物留给我们的最好礼物。所以,要做一个会吃的人,除了能享受当下,还可以将生活永恒。“没有好的演员,是因为没有好的观众;没有好的厨师,是因为没有好的食客。”赵珩说。

Q=天下美食

A=赵珩

Q:您小时候,都吃些什么?

A:因为我的生活经历比较特殊,家里有钱,所以喜欢吃的东西也比较杂。小时候特别喜欢厨师和保姆们吃的食物,抻面啊大饼啊什么的。每当主人们吃完饭后,他们就在厨房做这些吃食,我在外边见了,觉得和我吃的东西都不一样,很是新鲜。当然了,黄油点心,奶酪,奶卷,奶饽饽,都特喜欢。其实奶酪最正宗的就是北京,远胜于国外。

举个例子,奶油烤杂棒,就在现今的长城饭店后面有售。北京的奶酪,先是奶,然后是酥,最后才是酪,浓度一款高过一款,制作过程很讲究,比西方人制奶制品更复杂。满族人很早就吃奶油萨其玛。南边的稻香春,北边的宝文斋,都特别好。

Q:这些食物现在来看有变化吗?是否还能找到儿时的味道?

A:老字号的消亡,是因为消费观念的变化。肯定和原来的味道不一样了。比如涮羊肉馆子,那里头的烧饼就变了,现在的芝麻酱太多,没有小茴香,层次也少。而且吃东西是要有规范的,现在三伏天也能吃涮羊肉,其实对身体一点不好。当令,才金贵。记得小时候过了立秋,就不能吃西瓜了;可是现在,一年四季都有。再者,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得小众消费变成了大众的享受。

我认为变化的原因有三:一是观念变了。油炸的食品吃得少,因为要少油注重营养健康。但是很多东西少油了,就变得不香了;二是食材的变化。以前都是自然生长的鸡啊,猪啊的,现在都是人工喂养;三是当代信息发展太快。地方菜失去了自己的特点,每家餐厅做的都差不多。我对今天的主流社会发生了动摇,饮食亦然。

Q:那时候家里的厨师都会给您做什么吃?

A:我们家有过好几个家厨。我最喜欢的许文涛,是个淮阳厨子,后来到古牧家做家厨了;冯奇是从日本馆子来的,我特别爱吃他做的一种日式定食,就是蛋花鸡肉饭,也叫做亲子井,上面还放着对虾。平时家里就是四菜一汤,如果来客人的话,加个炒鸡蛋什么的,总体来说还算比较简单,也并不像现在这样讲究。

Q:儿时的吃食,带给过您最美好的人生体验是什么?

A:其实我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是老麦的粽子。他是个广东人,推个破旧但结实的自行车。春节的时候,他卖糯米鸡和八宝饭,端午只卖粽子,有四五种,最好的是豆沙和火腿咸肉的。他的粽子很贵,好像是一块多钱一只,这是当时一般粽子的十倍。但是质量也是一般粽子不能比的。豆沙是去皮过滤后的澄沙,用猪板油炒过,糖多油重,糯米与馅的比例是一比二。火腿咸肉的是用的真正的金华火腿和肥瘦相当的咸肉,肉绝不是点缀。他用的馅在外面的店可以包七八个粽子,所以也没有人和他讨价还价。

现在想想,吃什么与不吃什么,都不重要,更不需要特别奢华。食物是可以给人带来快乐的,所以只要学会充分享受,就足够。

1950~1960年代

陈文贵:我们这代人的童年,从1956年画一条线,此前过得富庶,此后过得有点某明奇妙

陈文贵,著名编剧、文学家,厦门人。1978年进入香港邵氏公司当编剧,以《自古英雄出少年》成名,后同时写电影、连续剧剧本,转战,代表作包括93版《包青天》、《铁齿铜牙纪晓岚》、《老房有喜》、《小李飞刀》、《赵氏孤儿》等等。

陈文贵出生在富裕的海外华侨家庭,很小就随母亲回到老家厦门。按他说法,解放后的厦门事实上与解放前无甚变化,因为几次战争几乎没有波及城市,岛上部分居民仍延续着“资产阶级”式的富庶生活。“小时候我们吃得非常好,不夸张的说,和今天的厦门饮食无甚区别,无论海鲜、小吃都和你们现在吃到的一样,物质极大丰富。”谈到儿时饮食,陈文贵一脸幸福。

但美好总是短暂的。1956年公私合营,私人企业、作坊不复存在,没有了利润,业者的积极性大受打击,管理下降,餐厅做饭也不认真;1958年开始,不准人从事副业,就什么好吃的都没有了。但厦门这座边陲小城还算幸运,又是前线,没受到太多“关注”,革命老区就比较惨了。1969年,少年时代的陈文贵上山下乡到闽西永定,那是打过游击的地方,只见成片的整齐房子,却不见人烟,一问才知道大部分村人在1958年后都饿死了,10年来没人敢住。

下乡前后三年,时间虽短,但那种苦闷是心灵上的。“周边都是猴子一样瘦的人,论劳动我劳动不过农民,他们都快饿死了,我的活路又在哪?我们公社劳动一整年,工资一毛钱,一毛钱啊!能干嘛?”经历过富贵与贫穷,谈起动荡岁月,陈文贵至今感叹不已。他经常翻山到对面的广东,拿厦门带来、在村里用不掉的粮票去换物品食品,还有书。

对于食物的态度,陈文贵思索良久,说:“我现在,觉得什么东西都好吃,因为曾经那样地饥饿过。”最苦、最饿、最害怕时就是下乡期间,那时候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穷。不是没吃的,而是上面不让你养鸡鸭、不让你捕鱼虾。听着他的话语,我不由得将他的经历与臧乐安的遭遇做对比,“运动”与“战争”,到底那一种是真正的不幸?

Q=天下美食

A=陈文贵

Q:您小时候,在厦门生活时都吃些什么?

A:儿时记忆中都是祖母做饭,她很讲究。早上吃白粥稀饭,一定有一碟花生米、一块豆腐乳、一碟虾皮、一碗咸菜、一盘肉松等5、6种小菜,中午、晚上两顿正餐的菜式就更丰富了。那时城里所有店都是私人的,诚信经营,买肉不是上市场,而是“猪肉荣”每隔一段时间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每当他吹响海螺,我们就知道卖肉的来啦;鱼虾蟹也是这么卖,便宜得要命,记得有一次带鱼买多了,吃不下,就晒在花园里做鱼干。家里买米,会有位米商骑着自行车专门送到府上,他叫徐汇根。为何记得他大名?因为1959年,中国第一次运动大会,他是自行车比赛全国第三名。那时候没有专业运动员,他给全城家庭送米,在这个坡来坡去的小岛日复一日“负重锻炼”,不意成为了城市英雄。

Q:厦门人常吃的主食地瓜稀饭,那时候有吗?是否也有西餐食物?

A:60后、70后闽南人所怀念的地瓜稀饭,那是后才吃的,从前我们看不上。我的童年,已是1949之后,但出入仍然坐着黄包车,上学校也是。那所小学校旧址在上古街60号,叫闽南第一小学,是座庙宇改成,每年级一个班,老师共有11个,真正是校长兼敲钟,因为只有他没事干,令我印象深刻。后来这袖珍型小学并入复华小学,复兴中华之意;再后来,并入新华小学,新中华之意。

西餐倒是没有,南洋食物很多。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某天,我大哥与朋友从厦门到北京办事,由舆论上得知老莫是京城最火的西餐厅,于是前往尝鲜。落座后发现餐巾布叠得漂漂亮亮,却不知是干嘛用的。那时候他高中刚毕业,从海岛小城来到大城市见世面,于是决定先观察旁人。少顷来了一位女服务生,身穿制服,头扎白巾,款款有型。二位遂恍然大悟,把餐巾布整理好戴在头上,望着服务生微微一笑。此后的五十年内,这件事一直是我大哥在饭席上的保留笑话。

Q:儿时的吃食,现在还有吗?有怎样的改变?

A:厦门在饮食方面是座守旧的城市,我儿吃的食物,绝大部分都还有。读幼儿园的时候,每天出门前妈妈给我书包里放两瓶饮料,一瓶是豆浆,一瓶是米浆,我长大后米浆在厦门吃不到了。厦门人从前不喝牛奶,很少吃牛肉,牛羊肉少海鲜多。1978年后我去了香港发展,数十年间听惯粤语,也听不见乡音、吃不着闽南饮食。第一次去台湾,发现街市上都在卖米浆,我赶紧买来喝,边喝边热泪盈眶。后来经常为了喝一瓶米浆,从香港飞到台湾,第二天再回港。

Q:1958年以后的情形是怎样的?有什么食物可吃?

A:当时去粮店买两斤米,除了给一斤白米还要搭售一斤地瓜干,持续到70年代,就因为这玩意在福建最多产。其实闽南自古是产大米的,天然就是三季稻;可是一吃上大锅饭,谁还要去种地?每月除了两斤粮票,还配给肉票鱼票各一斤。当时菜市的鱼档都是空的,哪天门外忽传“卖鱼啦”,我就拿着鱼票冲出去排队,来什么鱼买什么鱼,文昌鱼也有,整头的大鲨鱼也分而买之,谁也不知下一次允许渔民打渔是什么时候。买肉的话就要看对方的心情,他看你顺眼就切斤排骨给你,看不顺眼给你切个猪头,生死就看他啊。我们家院子的大铁门,草坪上的割草机,都被敲去炼钢铁,但炼钢是为什么?我们不知道。天灾加人祸,连钱学森都出来论证亩产万斤是可能的,老百姓日子越来越难过。

当时很多外地人跑到厦门避难,老听说我们和台湾一水之隔,站在轮渡看到对面灯火辉煌,处处霓虹,于是连夜游到鼓浪屿,高呼“我是来投诚的!”然后目瞪口呆地被我党摁住。客观地说,在厦门岛上,日子终究还算好过:城市里没有砸市民的锅、办食堂,只有农村吃大锅饭;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家庭都能找到海外华侨关系,靠着华侨在财物上的救济度过难关。我爸爸从菲律宾寄来罐头、粮油米面,是那个年代最好吃的东西。就算在最厉害的时候,厦门也没有批斗华侨、没收财产,因为人人都和华侨沾亲带故,不把这一条列为“反革命罪证”。

Q:上山下乡时,您还是中学生,吃些什么?如何生活?

A:话说我第一天到村里,带着每月八块钱补贴和知青口粮,给他们带去米饭,农户很欢迎我,做了四菜一汤。第一道菜是地瓜叶,倒是有机蔬菜,就是没油炒,热水一抄撒点盐,腥得我头晕,心想这菜没法吃,后几个会好点。第二道菜是酒糟,就是酿酒渣子,更惨。第三道菜是芋头梗,芋头不见了,只剩下吃了会噎死人的梗。第四道菜是好大的豆荚,就是里头豆子没了。后来想想,可能还是第一道菜好一点。

四菜一汤是头一天,往后就没了,四道菜轮着上。我几乎靠从厦门偷带去的食物过活,比如把饭挖个洞,将口袋里的花生米埋进饭里,不敢让农民瞧见,逛到屋外去吃;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带去了一瓶厦门水仙牌炒三丝罐头,到合作社让店员用罐头刀打开,改善伙食。只见店员开罐后先在鼻子底下闻了一翻,发出一声赞叹,然后传给第二个店员,就这么传了五人。店员说:“我卖了这么多年的货,只听过罐头,还从来没有闻过!”

当时农民炒菜怎么下油呢?巨大的锅灶上方,挂着一块肥肉,锅烧热了,就取肥肉快速地刷一圈,就算是下了油了,然后再挂回去。国庆、中秋过节了,怎么庆祝?刷完一圈后,再加个十字!诶,平心而论,解放前都没这么苦。当地农民得胃癌的特别多,不要说知青没得吃,连初生的婴儿也没东西吃,妈妈拿树叶阉了咸菜,在嘴里嚼烂了,塞到婴儿口中。闽西大山里的客家人,山高水冷,土地贫瘠而没法种稻,千百年来不以之为粮。但以粮为纲,逼他们去种水稻,不许种别的,否则就抓。我因为有文化当着统计员,算得最清楚:一百斤种子种下去,收成七十斤粮,还不如种子多。多年来那边的农民由于营养不足,人种长得就像猴子,晚上看见会吓一跳。

Q:您认为哪一种味道最能代表您的味觉记忆?

A:先甜后苦?现在我们这代人,一回忆起童年,总是说,苦啊!没东西吃!一问哪一年?几乎都说58年!就这么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奋斗,人们又重新过上物质极大丰富的生活。其实我说了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改革开放以后的日子好幸福啊。

1960~1970年代

梁国庆:短缺时代的人们吃得非常单纯,但快乐。因为稀少,才觉珍惜

梁国庆,话剧、影视演员。出身于军人世家,少时从军,复员后就读于上海戏剧学院,著名话剧《哥本哈根》主演。

梁国庆出生于1950年代,懂事以来是60年代前期,那是新中国经济最匮乏的时期,被叫做“短缺时代”。经过的失败、的失败、三年自然灾害以后,国民经济近乎于崩溃。因为轻工业发展滞后,虽然梁国庆出身干部家庭,住在机关宿舍,家中有收音机、父母配有汽车,但对于生活工业品的概念仍是不清晰的;“印象最深刻、对短缺最直接的认知,主要体现在食物上。”

1964年之后,国情有所好转,但没多久,开始了。那时梁国庆一家在济南,父母很快被隔离起来。机关发给每个孩子16块钱的生活费,三天五天就被吃完了,这帮“黑五类”后代只能混吃混喝,今天吃你的,明天吃我的。梁国庆点燃一颗中南海,深深吸了一口,说:“突然没人管我们了,我们成了野孩子,一天到晚在外头疯玩,什么都干,扒火车到处去玩,偷苹果、偷草莓。”

“阳光灿烂”的日子过了三、四年,感觉到不能再这么混下去,梁国庆入伍了。军队中的伙食非常丰盛,对外反侵略、对内反颠覆的军队是无产阶级的基石,无论在什么年代供应都是有保障的。1976年,回家探亲时他买上一整条金华火腿、两只油汪汪的南京板鸭、一大包鳗鱼干、许多龙井茶以及一盆很重的兰花,恰逢父亲“解放”,恢复工作、补发工资,老干部们劫后重生,互相请客,几乎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人们的生活改善可见一斑。

对于食物的态度,梁国庆最怀念的反而是短缺年代,“因为那时候人们吃得非常单纯,我能够记住每一种食物的味道。现在物资高度发达,食物众多,我又经常参加商务活动,所以吃的机会很多。但无论吃下多少山珍海味,吃的是钱、是档次、是规模,就不是吃美味;喝得醉醺醺的回家,刚才都吃什么了?记不清,也再难以找回童年时代那种快乐。”

Q=天下美食

A=梁国庆

Q:在那个短缺年代,童年的你都吃些什么?

A:我小时候身体不好,上小学前得过一场大病,很长一段时间内双腿发软,要保姆用布条系着我才能走路。父母为了能让我吃营养一些,已经是竭尽全力了:每天一杯牛奶,一个鸡蛋,肉类是非常少的,在有钱都买不着食物的年代,干部还要做表率、不被允许去自由市场,困难可想而知。但干部家庭终究还有一点“特供”,包括一罐奶粉、两斤糖、一盒华表牌黄油和一种豆面饼干,基本都让我吃到嘴里了。我经常回忆起自己的童年,记得爸爸夜班回来,妈妈冲一杯牛奶给他,他总说“我不喝,小四喝了没有?”我正昏昏欲睡的躺在床上,隔着蚊帐听见他们的对话。这么多年过去,每次回想起来都感念于父母对我的爱。

Q: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味觉记忆,你认为哪一种味道最能代表你的这种记忆?

A:一种点心的甜味。64、65年后,食物供应虽说不上丰富,但基本能够填饱肚子。副食仍是很少见的,一两个月才能吃上一次点心,最心爱的是一种叫“蜜三刀”的糕点,主料饴糖面是由大麦等粮食经发酵糖化而成,上面拉了三刀,撒上芝麻,真是香甜绵软。记得妈妈偶尔买一斤蜜三刀回来,分给五个孩子,每人只有一块,爸妈都不吃,哥哥姐姐年纪大少吃一些,让给我们小的。如果问我一生当中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我想就是那时的蜜三刀了,我曾经一人吃下过一斤!

Q:时期的生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记忆?

A:记得一年夏天躲在果园里头偷吃草莓,被蚊子咬得全身大包,仍然吃得白T恤衫都染满红色汁水。姜文拍《阳光灿烂的日子》可能你们理解不了,但我们那个时代的孩子真是阳光灿烂的,上学等等一切清规戒律都没有了,拥有无比的自由,自由得内心绝望。没有人管你、没有人在乎你,我们不知道父母会怎么样?自己的前方会有什么?将来又会如何?中国这一场大动乱什么时候能够结束,当时没有人能回答。我们一帮孩子在商量的时候,凭直觉认为这种日子长不了,人们终究是要好好过日子的。

Q:军队中的伙食是怎样的?

A:我是两栖侦察兵,在浙江沿海的海岛上,吃的是舰艇灶。舰艇灶分几类,港务灶每天标准8毛5分钱,普通舰艇灶1块1,快艇灶在1块1的基础上,发动机没运转一小时就增加7分钱的餐标,我当时的伙食可以达到每天1块8毛钱、一个月54块钱的标准,相当于一个连级干部的月工资,吃得是大鱼大肉,每月的结余还可以买茶叶、买巧克力。记得部队发麦乳精,我们舍不得吃,放在塑料袋里受潮都结成了块;来自农村的老兵复原或回家探亲,我们都给他打包一大箱子麦乳精。

海岛上鱼不值钱,黄花鱼一毛钱一斤,大梭子蟹5分钱一个,巴掌宽的带鱼去头去尾就8分钱,剁三段仍锅里加一点葱、一点姜、一点盐、加一把花椒,鲜得很。潜水训练时,我们提前上医务室要个小瓶装上酱油醋,在海里找到鲍鱼,拿潜水刀将之从礁石上剜下来,撬开壳撒上佐料就吃。当兵以后我身体一下子变得特别好,一是日夜锻炼、施工,二是吃得非常丰盛。

Q:儿时的吃食,带给过你最美好的人生体验是什么?

A:最美好的回忆,莫过于每当周末、年节时,住校的哥哥姐姐都回家了,爸妈烧上几个菜,有平常难见的鸡肉或猪肉,大家围坐餐桌。我想中国式家庭聚会,最重要的“仪式”莫过于吃饭。而在短缺年代,全家人一起吃饭,分享不甚丰富的食物,交流亲情,那种温情脉脉、相互关怀是我的真理,是今时今日难以再现的。当今家庭也难得聚在一起吃饭,我女儿和我们一起用餐,可能都是我们的节日了,因为她有她自己的世界,会和朋友们在一块。但我没有不高兴,还让她妈妈不要总催她回家,我觉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真理、一代人的生活方式,而她正是需要得到社会认知的年纪。

1970~1980年代

刘磊: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分享食物,体会到浓浓亲情

刘磊,川人,知名商人、食客,现任寻味传媒集团懂事长,以爱好美食著称。

刘磊出生在四川西昌,童年在峨眉攀枝花67厂度过。67厂生产铁合金,是国家支援三线建设的产物,从东北迁来,人员主要来自东北、。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时代背景是经由中苏交恶以及北部湾事件,中央决定在大西南建立战略后方,大批原先位于大城市的工厂与人才进入西部,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

由于三线项目大多远离城市,分布在山区里、厂外就是村,规模又巨大,许多的厂矿单位里食堂、商店、菜市场、医院、学校等设施一应俱全,又为生产安全考虑垒起了高高的围墙,成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小社会。“我父母本是西昌当地工厂工人,在企业合并过程中进入67厂,1979年我家搬到厂区时,对于这个可以眺望峨眉山、有12000多人生活的小社会来说,我们才属于‘外地人’。”

当时虽然已经开始改革开放,但仍存在票证制度,只是供应上比时强上许多,也渐渐开始有个体商贩。人们把二元经济叫做“镶嵌式经济”,后来从商的刘磊对之理解非常深刻,因为67厂就属于这个经济环节,与周边的经济环境不融合。去年再回去,他发现二者在经济上已然融合了,周边早已城市化,67厂现在叫做:川投控股。

在吃这方面,刘磊从儿时起就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外公是专业的川菜厨师,带过不少徒弟,在西昌当地属于坐头几把交椅,小有名气。80年代初,他到67厂看望女儿一家,小住过一阵,“儿时最快乐的日子,就是外公给我们做上一桌好吃的饭菜,然后一家人在一起分享,听着他讲述从前的故事。”分享与传承,是儿时饮食带给刘磊最美好的回忆。

Q=天下美食

A=刘磊

Q:在67厂里,童年的你都吃些什么?

A:记忆中小时候家里油票总是不够用,餐桌上很少有肉,我总是馋肉。最喜欢吃的是回锅肉,炒一次能吃几顿,将剩菜中的油和底料拿勺盛出来,然后拌米饭吃,就这么吃凉的,也很香。有时独自在家,父母上班,我会自己炒米饭吃。坐锅起火,放入菜籽油、一点猪油,放入米饭,洒酱油和葱花,以及豆瓣和一点白糖,很好吃的。四川人从小就会自己鼓捣点吃食,这和当地深厚的饮食文化背景有关。

记得小时候主食是清一色的米饭,早餐时吃抄手、馒头花卷、豆浆油条,偶尔吃面条汤。早起到食堂最经常的是买花卷馒头,包子比较贵;面条、酸辣粉等小吃则是厂区内的小商小贩提供的,一个炉子、一大锅水,拿个漏勺盛着面条入锅煮熟捞出,加上汤、料、葱花,有辣口也有清口的,因为厂区里大多不是川人。这些小商小贩主要集中在菜市场和学校门口,有种小吃让我印象深刻,将豆泡切开,填入萝卜丝,蘸上辣味酱料,几分钱一个,好吃极了,后来这种小吃我没有再见到过。

Q:都在厂区食堂吃饭,还是自己家做饭?

A:在厂区里虽然有食堂,但只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中午晚上基本都是自己家做饭。烧的都是蜂窝煤,每天早晨把底层的煤灰扫走、加一块煤,可以支持一天,这活我经常干。厂区与家属生活区距离一公里,父母中午都会回家吃饭,那时候觉得一公里好远,来回都是骑自行车。虽然生活范围小,但就谁买菜洗菜、谁做饭做家务方面爸妈也曾有过争执;四川家庭很有趣,大多是男士先做饭,日子久了就是女士做饭,然后再男士做饭……一人劳动一段。

Q:印象最深刻的食物是什么?

A:印象最深刻的美食是偷的,那时每家每户都会自己晾腊肉、香肠,小学一年级时几个小男孩比胆子大,商量把挂着的香肠扯下来一截,于是拿竹竿绑着刀,一刀划过,扯了就跑。但没地方吃,不敢带回家,于是跑到村里捡了树枝,将香肠串起放在火上烤。我们技术不行,吃着都是焦味,但很开心。

Q:外公都给你做什么好吃的?

A:他给我做过蜀中名菜鸡闹白,也就是鸡豆花,现在于成都餐厅都难得能见到。那个年代人们不大看得起厨师,又觉得干这行繁琐,所以没人接过我外公的厨勺;而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科学家、当工程师,坚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外公的回锅肉做得极好,且只用三种调料,大概是糖、盐、豆瓣,就炒出了回锅肉复杂鲜香的味道。此外还有鱼香茄子,他独创的,端上来时活像一条条鱼,不但外形像,还如鱼一般中间剖开,填入调好味的肉馅,更划出鱼鳞状,我没吃之前根本看不出那是茄子,令外公十分得意。他告诉我,从前在军官家当家厨的时候,有一年闹灾,地里除了茄子所有菜都死了,于是只好天天吃茄子。某一天长官将驳壳枪拍在桌上,扬言再给我吃茄子就毙了你。于是外公绞尽脑汁变着花样做茄子,后来达到一桌茄子菜,看不出、有时甚至吃不出是茄子的境界。后来和川中文人石光华聊天,他描述川菜的境界有二:从有到无,如鸡豆花;从无到有,如鱼香茄子,明明不是鱼,却能生生做出鱼味。

Q:最美好的味觉记忆,是外公带给你的?

A:是的。直到今天我还经常记起,一位很慈祥的老人做了许多美味佳肴,小男孩“哗”地赞叹,因为都是寻常见识不到的菜肴;而且可以很放纵地去享用,不像平常爸妈还要控制你食量,因为老人宠着孩子。老人家不动筷子,谁都不先动筷,一定要等到他做完饭坐下来才一起开饭,这才是一家人。吃饭时,爸妈总会问我:这些东西是不是最好吃的?我答是。爸妈又问:那你觉得应该把最好吃的部分夹给谁?我就会把那部分夹给我外公。外公会非常开心,又高兴地把碗中的食物夹回给我。我想,这就叫做:传承。

Q:在那个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年代,你周边有怎样的变化?是否对商业有所认识?

A:随着经济日渐好转,1984、85年开始出现电饭煲,厂区里的小商贩开始拿它来为小吃保温。爸妈也会带我去一些饭局,偶尔接触到最早下海经商的人,长辈觉得他们是有闯劲而有本事的一群人。他们总会在饭桌上讲一些经历和生意经,我听得很入迷,在那个和平的年代,惊险刺激的商场取代了战场,成为男孩梦想中的冒险地,让我对那个世界产生了好奇、萌发出商业的思想,当然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1980~1990年代

王振宇:我童年的这10年,处于一个矛盾的年代。一切,都变化得太快

王振宇,山西人,医科出身的他曾做过法医、医疗器械销售,后活跃于媒体圈,曾在多家时尚生活媒体供职,现任《芭莎男士》商业报道编辑。

山西帅小伙王振宇有记忆以来,是80年代中期,那时已不存在物质匮乏的问题。那会儿他们家生活在山西阳泉城乡结合部,属于矿区,好处是既有城市丰富的物资供应,又有乡村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到固定商店去凭票购买鸡蛋、豆腐、奶粉、橘子汁等副食品,票证制度在我们那里印象中直到80年代中后期才废除。”

山西饮食属于鲁菜系,传统的早饭内容会出现粥,由于是在小麦产区,主食大多是馒头、花卷、饼子等面粉类型的东西。因为城乡结合部具有现代气息,最现代化的早餐吃食就是方便面。乡土特色方面,山里农民会经常拿农副产品甚至野味来和矿区工人、干部以物易物。也许正是这类经历,让王振宇胸膛中始终流淌着一种热情和热血。

时间来到80年代末,当时没有今天那么多小食品生产商,葵花籽、花生米是最常见的,旧式的爆米花、棉花糖已经出现在王振宇放学时的学校门口;后来随着当地雪糕厂、汽水场的进步,大名鼎鼎的雪人雪糕出场了,还有著名的太钢汽水,含糖精的椰岛芒果汁,二三九,聪明泉……没多久,国际饮料巨头于90年代前期进入太原,营销能力巨大,几乎一夜之间就铺天盖地取代了当地小厂饮料。

“现在回想起来,80年代前期到90年代前期,这10年充满了矛盾,虽然说生活本身没有高低、对错之分,但我能感觉到过得没有延续性,就是说,没有‘传承’。我们无处告别。”王振宇用不无遗憾的语气,表述着属于新时代青年特有的失落。没有传承的一代,虽不是垮掉的一代,但是否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

Q=天下美食

A=王振宇

Q:童年的你都吃些什么?

A:1984、85年我刚上小学的时候,最火的就是来自北京的长城牌方便面,明黄色包装,调料包是油状的麻辣口味,味道很像康师傅的油包,但更为稀、滑;还有一种当地产的无包装方便面,一箱箱卖,价格很便宜,是由原来的挂面厂引进新生产线后的出品。当时方便面是新鲜东西,大家食品安全意识又薄弱,出于对组织上的信任,不相信组织会让不安全的食品在市场上出现,而且便宜、口味佳,所以我们大量的吃方便面。出于营养考虑,富裕人家会在煮泡面时加个蛋。

由于与周边农民进行物质交换,我们经常能看见农民卖獾子、狍子、野猪肉、水库虾及河鲤鱼等。小孩也会跑到农地里偷东西吃,比如摸土豆来烤,还有捉蜻蜓来烤着试试味道,不是因为肚饿,纯粹是为了解馋和好玩。旧式瓦房的房顶缝隙很大,常有鸟窝,我们也会上房掏鸟蛋,有时还会遇到同来掏鸟蛋的蛇,也被我们捉来吃了。

Q:那时开始有“每天一杯牛奶,振兴一个民族”的口号了吗?

A:强调牛奶复兴一个民族什么的是大型乳业公司在90年代出现后才有的口号,但当时我们已经有意识地认识到牛奶的营养价值。我们家附近就有牛奶厂,牛奶可以直接在那里购买,每家拿着烤瓷的大饭缸去打一块钱或者五毛钱的,刚挤出来,肯定不含三聚氰胺。

Q:你小时候家里是父亲做饭还是母亲做饭?

A:父亲是外科医生,工作时间长时有十几个小时,基本不在家吃饭,所以印象中都是母亲做饭,一般都会炒两三个菜。那时冬季果蔬种类很少,只有土豆、萝卜、白菜,每天都有炒土豆丝和炒白菜,夏季才换口味。我们边上有个火电厂,存有大量冷却用水,常年保持在20、30度,当地人为了解决食鱼的问题,引进了罗非鱼,也就是南方说的非洲鲫,必须在高水温中生活,放冷却水里养正好,让我们在冬季都有新鲜鱼吃,绝对是个创举。我母亲很会炒过油肉,将拖上蛋清和面粉的肉先过油,再回锅和蔬菜一同翻炒。

Q:山西饮食里不开醋,童年的你怎么看待它?汾酒呢?

A:醋在山西人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每家每户都会购买大量的醋用于炒菜、蘸吃食,重要性远超酱油,一般比重在五倍,吃完五瓶醋才刚用完一瓶酱油。我们那里小孩长大懂事的标志不是打酱油而是打醋,三口之家每两周要消耗500毫升醋,我老是记起拿着医院输液葡萄糖瓶子去打醋的日子。计划经济时代没有专业工具,每一家都因地制宜,有人家拿葡萄糖瓶子、有人家拿白酒瓶,都是单位来的。山西杏花村酒业数十年来一直处于霸主地位,汾酒一直以高端形象出现,我中学就开始喝汾酒了,我敢说到目前为止我喝过500瓶汾酒。

Q:你们这代人对零食冷饮的记忆是很深刻的吧?

A:没错,那会儿特爱吃零食。记得一种棍状的糖是由玉米棒在锅中反复熬制、重新塑形而成,很硬,但入口含着会渐渐变软,能够拉伸、变形,现在想想这也属于“分子美食”的一种。雪人雪糕出现后,以甜度高、有冰凉、还有奶香的优点,迅速受少年儿童的欢迎,从外形到口感和今天孩子们吃到的雪人一模一样,但6、7毛钱的价格对我们来说很昂贵,属于奢侈品,同期的冰棍才几分钱。

冷饮方面,太钢汽水最早是给钢铁厂的炼钢工人喝的,他们需要含糖分及电解质的水,厂子就在大池子里装满汽水,工人直接拿缸子舀着喝,以防中暑;市场化以后也向社会推出了。同时粤菜在太原方兴未艾,听闻广东酒家里的老板们都吃大龙虾,一顿饭上万块钱,那时候普通职工工资才一百,那种冲击感挺震撼的。

Q: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洋快餐的?

A:我对于西方食物的认知,事实上就是从洋快餐开始的。93年初中毕业,和朋友到北京游玩,在王府井图书大厦下面的麦当劳,头一次吃到了“西餐”,觉得好吃极了,还在前门吃过澳洲卡巴,头一次见到饮料上飘着冰欺凌的形式,现在那家店已经消失。当时只觉得汉堡包卖得真贵,至于了解到这属于快餐而非西餐,已经是90年代末的事情了。

第3篇:我们小时候范文

“珠珠小朋友,要吃薯条吗?”一位身穿白色连衣裙的长发小女孩,手里拿着薯条给我,要我去尝一下。我拿了一条薯条,小小咬了一口,香味从我的口中散开。

她,是我的可恨敌人又是我的知心好姐妹。

经常,没有哪一天是不吵架的。每一次,当我们说要绝交时,都是哭红双眼,流着鼻涕的。虽然常常这样说,但每一次,我们心中都在哭泣,都在受伤。

还记得有一次,我和她都剪了长长的秀发,回了学校。大家都见了,还问我们是不是一起剪的,而我和她都摇了头,说不是。但很可笑的是,我们居然在差不多的时间,剪了差不多的发型。放学铃声从我的耳边响起,我与她互相望着对方,都笑了。

大家还说我们像一对真正的姐妹。虽经常,打架、吵架。但都有哭过,笑过……

在成长中,大家都逐渐有了自已的想法。

都认识到不可能会有一辈子的朋友、友谊。

在这个淘汰的社会中,只有一辈子的敌人,只有一短暂的友谊。

我,好想回去。以前的我们不会无视对方,冷落对方。

可是,你变了!你问我为什么还是傻呆呆的样子?为什么不要改变?

因为我不想要改变,想要保留那时的友谊。

第4篇:我们小时候范文

一不小心,我们长大了,我们把过去的时光丢 在回忆里了。小时候画在手腕上的手表,并未转动过却带走了我们的童年。

小时候的我们,总会在夏季炎热的午后约上几个小伙伴 ,带上自己自制的秘密武器,去树林里捕蝉。那时候的我们不会管太阳有多刺眼,天气有多炎热,更不会在乎自己会不会晒黑;小时候的我们总会把每次假期的作业拖到开学前的那天晚上,在父母的训斥下写完,老师还总是把同样的作业让我们抄个5遍10遍的,我们还总是说老师的不好,总是哭着把作业写完;小时候的我们总是喜欢和小伙伴一起又蹦又跳的,玩沙包,踢毽子,......每次都会忘记回家吃饭,总是被家长叫回家;小时候的我们总是感觉自己不是爸爸妈妈的亲孩子,因为爸爸妈妈总是在说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的孩子;小时候我们总是早早的去学校,在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总是大汗淋漓的,总是把衣服弄的脏脏的,总是说坐就坐,不管衣服如何,不管到家挨不挨熊;小时候的我们,有一样新东西,我们总是忍不住,拿去向别人炫耀,等着别人夸夸我们。

现在我们长大了,再也回不到小时候了。还记得那首《童年》吗?那首歌不正代表我们逝去的童年,丢失的时光吗?不知不觉,我们长大了,我们虽然还是很开心,但是还是想念我们的小时候,我们小时候的快乐。我们长大了,小时候回不去了。但是那些记忆会陪伴我们一生,那些美好,会让我们在未来想起时,嘴角都会浮现暖暖的笑意。

第5篇:我们小时候范文

我和妹妹在南京火车站等车,因为大雪所以火车迟了很久。我和妹妹无聊的在候车室等车,在我们对面有几个年轻和小伙子也和我们一样在等车,还不时给我和我妹妹抛眉眼,就在我们感觉时间过的很慢的时候,一个女人带着她的女儿在和我对面的小伙子们要钱,我仔细的看了下那对母女,那位妈妈也就30多岁,身上的衣服很脏,头发也很乱,我又看了下她的女儿大概才56岁的样子,这时候我妹妹说:“姐姐你看那小女孩是不是像桐桐(我的女儿)”。

我说:“怎么像?桐桐可比她干净多了,也比她好看多了”,妹妹接着说:“那是因为***妈不给她收拾,你看她的眼睛很大,虽然身上很脏皮肤也黑,但是眼睛的睫毛好长啊,要是打扮起来真的很漂亮”,就在我们说笑的时候只听那小伙子说:“没有你走开点”,那位妈妈说:“给我点吃的吧,我女儿一天没吃东西了”,接着那个小女孩跪了下来给那些小伙子磕头,没想到那些小伙子站了起来拿着行李换了个位置,这时候那位妈妈转过来对我和我妹妹说:“行行好给我女儿点吃的吧!

我女儿一天没吃东西了”,说完她女儿刚要对我们跪下,我一把拉起了她的女儿,不知道为什么近距离看了下这个小女孩真的很像我女儿桐桐,当时我在想我女儿平时也老是叫我给她买这个那个吃的,一下子鼻子酸了就说:“小妹妹你想吃什么,阿姨给你买”,小女孩一直看着我不说话,我妹妹接过去说:“小妹妹你不说阿姨不给你买了!你想吃什么阿姨去给你买好吗”?没想到刚说完***妈哭了,我说:“大姐你哭什么”?这时候***妈和我说了她的遭遇。

原来他们是我的老乡也是安徽的,她说:“我家是安徽的,因为自由自己的固执在外面上班的时候认识了一个男朋友,他也是安徽的,我们都是做服装的,那时候他追我,而我看他张的也很帅而且当时又有好好多的女孩子追他,感觉这时候他选择了我自己真的很荣幸,所以我就和他在一起了,过年的时候他把我带他家去见了他的妈妈,没想到***妈看见我不是很高兴,原因是我张的黑,而且个子也高(158),而我男朋友有180,说我们很不般配,可是我男朋友说我怀孕了,这样***妈也没说什么,我们就在过完年的第二年结婚了,可是因为年龄的原因我们没拿到结婚证,就在结婚后的5个月后我生下了小霞(她女儿),生下来的时候***妈看了一眼说怎么这么黑啊?和***妈一样黑,不要以后个子也和***妈一样高,说完***妈就出去了,老公看了我一眼说别理她,在月子里***妈一直都没来看我和小霞,一直是老公照顾我们的,在我女儿3个月的时候我和老公说:我们出去上班吧!关于xx在校生母亲节演讲稿范文指导

叫***妈带女儿,老公和***妈说了后***妈说,你带走我不会带的,老公回来看了我后很无奈的说算了孩子还小我们带走吧,就这样过了4年,可是女儿一直不会说话,眼看女儿张大了要上学所以老公和我说叫我不要去上班了,在家里带孩子吧,我说好吧,可是不幸的事发生了,老公是在东北做皮子,不知道是哪个同事抽烟的烟头丢到了他们做皮子的胶上,因为那胶上是有汽油的所以一下子烧了起来,当时的火很大可是门很小,当时有死个没跑出来被火烧死了,这其中就有我老公,听完这个噩耗以后我晕了过去,当***妈知道后骂我说我是个扫把星,把她儿子克死了”,说完后女人哭了,我拿了张面巾纸给她,她接过面巾纸说谢谢然后接着说:“后来我和我婆婆去了东北,找到了那个老板,那个老板说他也是受害人,这场火他损失了几百万,后来他说给我们死了的家属每家10万块当安家费,我们也就没什么多说的了,带着老公的骨灰回家了,可是到家的时候***妈对我说你还跟我回来做什么?

你还像把我们家人都克死吗?你滚不要让我在看见你,我是不会承认你这个媳妇的,说完她坐车走了,把我和我女儿丢在南京,可是当时我们母女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了,没办法我们就一直要饭过日子”,这时候我妹妹说:“那你怎么不上班啊”?那女人说:“我去每个厂找工作,都看到我有女儿都不要我,没有办法我们就.......”,说完接着哭了起来,这时候我看见小女孩在给***妈擦眼泪,看着小女孩我想到了我女儿,我在想我女儿也是像她这样乖巧听话,看着女人我有说不出的同情,当时就把我们吃的薯片和面包给小女孩吃,小女孩接过面包掰了一块放***妈嘴里,***妈说:“妈妈不饿你吃”,小女孩摇了摇头硬塞***妈嘴里,***妈张开了嘴吃了下去,小女孩笑了。

第6篇:我们小时候范文

记得小时候的愿望,就像小美一样,去山上去看最灿烂最美丽的星空。当小美和小杰躺在悠悠小船上仰望天空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好安静。

《星空》电影是改编自几米的手绘本,几米的作品清新自然,充满诗情画意,具有别样的风采。原本13岁的小孩应该充满对明天的期望,可是身世让原本应该充满童真的小美和小杰变得成熟懂事,开始考虑一些不应该他们年纪考虑的事情。记得影片中小美在教室里傻傻问小杰:“你觉得两个人的爱会没有么?”小杰思考了许久说:“会。”小美迫切地问道:“那该怎么办?”小杰很无奈的回答她:“不知道。”13岁正是成长的黄金时间,可是对他们而言,他们承受着家庭带给他们的不幸,从他们脸上貌似找不到童年的快乐感。

小美当得知自己远在山上住的爷爷去世的时候,她呆呆地坐在教室里,默默回忆着小时候和爷爷在山上的美好回忆,和一起去和爷爷看星空的场景。当小美的妈妈问小美是否要见爷爷最后一面的时候,小美沉默了许久,没有回答母亲。小美的沉默并非是不想去见爷爷最后一面,而是把内心超大的伤痛隐藏起来,直到父母走后,小美开始发泄,把小时候的玩具全部丢弃,这是一种失去至亲之后的悲痛发泄。可以从影片中看出小美和爷爷的感情是很深厚的,从小,小美就和爷爷一起在山上生活,爷爷是个木匠,会做很多很逼真的小动物模型。小美最希望爷爷给她做一只大象。可是爷爷就在没有完全做完大象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小美觉得很痛心,最爱她的爷爷离开了她。之后她决定和小杰一起去山外看星空,找爷爷的回忆。当经过很多风雨后,小美找到爷爷的那截没有装入大象的脚的时候,小美的眼泪就不经意间留下,回忆起爷爷在的时候场景。

影片中小杰和小美的相遇的确具有戏剧性色彩,但这种偶然也存在必然性。他们两个人的身世相近,所以更会关注对方,关心对方。俗话说:“同命相惜”的道理就在于此。在圣诞节晚上,小美烦腻了父母的不断争吵时候,悄然打开她家窗户,看见对楼的小杰在吹笛,从这个时候起小美开始默默关注小杰。没想到班上转来的新同学居然是家住对楼的小杰,从此两个人的命运紧紧相怜,当小杰被班上同学欺负的时候,小美会不顾个人安危去救小杰,但是在影片中看到小杰和小美的身影变成了两只巨大的恐龙在和人类斗争,他们充满了对人类的愤恨之情。之后的小美决定去找爷爷的回忆的时候,也毅然选择小杰。同样身世相近的两个人互帮互助,感觉貌似有些懵懂的初恋情结。有时候爱情也许就是带有点同情吧,只是也许,不是绝对吧。

小美在那个看星空的夜晚,昏睡在船上的时候,当天空的雾气散去的时候,小杰原本想叫小美看时候,发现小美嘴直发抖,一摸小美额头,发现她发烧了,估计是由于前面一夜淋雨的关系感冒了。

小杰二话不说,直接背起小美,不断地跑,不断地跑,直到看到满天的那晚最灿烂最寂寞星空的时候,小杰仰望天空,静默地观看了星空几秒钟后,还是坚持把小美背到了她小时候的住处,小杰细心照顾她直到小美醒了,小美要求小杰多陪她一会儿。可当第二天小美醒来的时候,小杰已经不在了,当在树林丛中找到小杰的时候,她用手指轻轻触碰小杰的时候,小杰像拼图一样,一块块地往下掉,小美哭着用双手捧着散落的拼图,小美又看到爸妈牵手的合照也变成了拼图一块块地往下掉,小美用尽全力想保住这张合照,可惜它还是散落了一地,就像爸妈的婚姻一样破裂了就不可能再复原了。有些事情过去了也就过去了,但是在放手之间,能抓多紧就多紧。

影片的结尾是小美多年后带着她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在法国巴黎的一家拼图店看到了每幅拼图作品都缺了一块的场景,想起了她13岁时候,她家墙壁上挂着一幅缺少一块的《星空》拼图,她泪流满面,回忆起那段青春回忆,有说不尽的痛苦和快乐。当从楼底下传来一个异性声音,问“请问需要什么帮忙的时候?”的时候,影片恰到好处地没有拍那个异性到底是谁?我想这个就是导演想留给观众的独白吧。我觉得可能这个声音是小杰,因为只有他知道小美喜欢缺了一块的拼图作品。这个观点只是我个人揣测的。

缺少一块的拼图,我觉得也是让人发思的东西。拼图照例来说,应该拼满了才能算一幅真正的拼图作品,可是影片的男女主人公小杰和小美却独喜欢独缺一块的拼图作品,我觉得这也暗示了人生的不如意十之八九,其实遗憾也成了当今社会亮丽的风景线,就像独缺一块的拼图作品一样,也是一幅艺术品。现实中也许时常上演遗失的美好,就像影片中小美没有得到小杰对她说的那句再见,给人一个遐想的空间。

13岁的我们其实非常脆弱

13岁的我们其实相当坚强

所以

在我们必须面对这个残酷的世界以前

请温柔地对待我们

我们要求的真的不多

一个眼神

一句话

一场雨

一阵风

或者

只是一个点头再见

第7篇:我们小时候范文

人们总说站得高,望的远。所以,我小的时候就特别特别的喜欢荡秋千。我喜欢荡秋千,第一点是因为你坐在秋千上,悠荡起来,然后你慢慢的闭上你的双眼,你会感觉有一种像小鸟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飞翔的感觉。我就特别的喜欢这种感觉。因为我就不喜欢被任何一个人束缚。我就喜欢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感觉。

还记得当初第一次荡秋千的时候时,还是姥爷教会的我的呢。当时荡秋千的时候,要是说不害怕那是假的。秋千会荡那么高,怎么会不害怕呢?但是,我小的时候,可是不恐高的。所以,我的心里就有一点点的害怕,但是更多的却是兴奋和激动。当我第一次荡秋千是,我的心里的确是很激动的。再后来长大了一点之后,我就和我的几个小伙伴们一起去荡秋千。那时候,我们已经七八岁了吧。还记得那时候,我是那里面党的最高的。每次,我的那些小伙伴都要挑战我,我也非常乐意的接受了他们的挑战。还记得那个时候,总有那么几个小朋友在旁边的柱子上,等待着我们下来,他们好再玩一会。然后,我们几个艾格的比完赛之后,每每最后还是我赢了。然后,家长们就会着我们回家。我们定了胜负,便也就兴高采烈的回家了。可是,直到现在,我荡秋千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我的那些小伙伴们也都不怎么联系了。毕竟,自己都有自己的作业要写,自己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办。所以,直到现在,我们的见面次数越来越少了。有的时候,只会在微信上说那么几句话,他们就全部都下线了。还记得,我们小的时候,荡秋千的时候,遇到自己的烦心事,都会在秋千当到最高的时候,大喊一声。那滋味,感觉全身都放松了。感觉自己的心里不再那么压抑了。特别好受,那个感觉。

我喜欢荡秋千,我更喜欢我的童年的非常非常的快乐的那段美好的时光。

第8篇:我们小时候范文

在很小的时候,是我最爱的爹地妈咪的开心果

现在的我,总让最爱我的他们操心。。。

在很小的时候,很怕冷,一到冬天便让妈咪把自己扮成大熊

现在的我,很怕冷,却执意吹吹冷风可以让自己清醒

在很小的时候,坐在爹地的摩托车后面好像拥有全世界

现在的我,每天压低帽沿,风风尘尘地踩最不喜欢的交通工具去上课

在很小的时候,把自己当向日葵,亲切地称太阳为公公

现在的我,见了太阳就希望自己是蜗牛

在很小的时候,嘻嘻哈哈一路跑一路跟人追逐

现在的我,周周跑步只为了把那该死的卡刷完

在很小的时候,住在嘈杂的弄堂有着数不清的邻里

现在的我,呆在水泥盒子里找不到疯狂的痕迹

在很小的时候,常常跟着大人跋山涉水燃烧童

现在的我,一整天一整天坐在电脑前耗费青春

在很小的时候,一个人留在家里就会很难过

现在的我,感觉一个人在家才是真正的自在

在很小的时候,看着那些哥哥姐姐觉得好羡慕

现在的我,看到一群群小朋友总有些许无奈

在很小的时候,很安静很少说话

现在的我,一上课就变身为麻雀

在很小的时候,花了整整一个儿童节边哭边补漏交的作业

现在的我,即使是把考试答案让我背都嫌它太长

在很小的时候,最开心的事是穿新衣裳

现在的我,永远都觉得自己胖不敢添置新衫

在很小的时候,喜欢色彩斑斓的东西因为它们美丽

现在的我,厌倦它们觉得它们俗气

在很小的时候,迷恋一切种类的巧克力

现在的我,低于德芙的品种绝不会碰

在很小的时候,把最美好的幻想送给身边的一切

现在的我,为所有可能发生的事做最糟糕的打算

在很小的时候,莽莽撞撞,跌跌碰碰,从不思考

现在的我,学会思考,却依然一路磕碰,一路受伤

在很小的时候,喜欢笑是因为快乐

现在的我,习惯笑是因为想快乐

在很小的时候,要跟人家比坚强,看大家都掉泪的电视也偏不哭,

却可以因为摔了小小的一跤而眼泪汪汪

现在的我,告诉自己要坚强,受了再大的伤痛也要忍住不闪泪光,

却常常被一个不怎么煽情的情节弄红眼眶

在很小的时候,今天这个日子凝聚了我多少的期盼

现在的我,没有表情地望着这个日期脑中只闪现出考试

在很小的时候,好希望自己快快长大

现在的我,真想知道可不可以回到过去

在很小的时候,我梦不到自己变成现在的我

现在的我,十分想念在很小的那个时候,

。。。。那个再也回不来的我

在很小的时候,我,还有什么值得纪念。。。

第9篇:我们小时候范文

从小到大,我有很多个同桌,那我就先从我的小学同桌开始说起吧,我的小学同桌,她是一个女孩子,别看她瘦瘦小小的,其实他的脾气火爆着呢。但是吧,他虽然脾气火爆,心地还是非常的善良,每次见到我们班级有的人欺负那些弱小的同学,他都会第一个站出来,为那些弱小的同学说话,并且还对他们挥挥拳头,说你们下次再欺负他,我就揍你们了。这一点他是让我非常敬佩的,但是他的性格有的时候也非常的不好,有好几次还在上课的时候跟着老师对着干。我在下面都为他憋了一口气,害怕老师一个不高兴,再把他请出去。但是最后还是她和老师和解了,最后的结果,这让我非常的开心,虽然他的脾气非常的火爆,但是他对人是特别的善良,而且你要是不惹他的话,他的脾气是绝对不会火爆起来的。其实我对他的印象还是停留在我小学,那时候我小学的那个时候觉得他特别的善良,觉得她特别的威武,特别是觉得他就是站出来为弱小的同学说话的时候,是是特别的英勇,但是有的时候他的脾气实在是太暴躁了,有的时候简直就是一点就炸,我们小学同学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藏獒。因为她的脾气简直太像藏獒了,所以他们就都管他叫藏獒,其实管他叫藏獒的时候,她并不生气,有的时候还应了一声,但是比如有的同学是那种恶意的,叫他藏獒,他就会特别的生气,并且还会反骂回去那个同学。这就是我小学的同桌,接下来就让我说说我初中的同桌吧!

我初中同桌是一个男生,他长的个子高高的,身材有一点点的胖,大概是一米七多的个,然后140多斤的身材。其实当时也不算是特别的胖了,但是他就是显胖。她的性格还算得上是可以,不算得上是脾气那么火爆的人,但是脾气也算得上是还是可以的,她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写东西,看书,我每天就在他的写作中渡过了这三年。其实跟他坐一起真的是不怎么枯燥了,当时刚开学的时候,我是和我的闺密一起分到了一个班级,这让我们非常的高兴,因为分班级是临时抽签决定的,而且我和我的闺蜜还分到了一个班级,让我非常非常的高兴,我们当初是准备好坐一起的,因为当时一进班级,我们就坐在了一起,没想到老师竟然窜坐了,把我和那个男生串在了一起。其实当时我还是蛮伤心的,因为我和我的闺蜜窜开了,我还小,我们上课可以唠唠嗑什么的,但是我和那个男生坐在一起的时候,我也没感觉到特别的伤心,因他第一天就和我招手,对我进行了他的自我介绍,我也对她笑了笑,并且也对他进行了自我介绍。我从他的朋友那里打听到她是一个非常开朗的男生,所以跟她坐在一起,我完全不会有压力。他不怎么爱学习,每天上课的时候有的时候还睡觉,但是大多数的时候上课的时候是在写东西。我每天也不知道他在写什么,可能是写他今天一天的心情日记吧!这个样子我就度过了,初中的三年,接下来就让我说说我高中的同桌吧!

前不久我升上了高中,我现在是一名高一的新生了,我的同桌是一名胖胖的女生,她的个子很高,一米六八吧,大概好像是在女生群里算得上是比较高的了,而且他是我们班级最高的女生了,但是她长的是非常的胖了,因为它是,一米六八的身高,160斤的身材,所以我每天我就督促他减肥,但是他不减,他每天直接就往嘴里吃,吃巧克力,吃棒棒糖,什么都吃,吃薯片是最多次数的了,每次我都约束他,不让他吃,可是他在下课的时候,我出去玩的时候就偷偷摸摸的吃,我说我每天管你,好像是你的妈妈,然后他就管我叫了声妈妈,从此以后我们就是班级里的母女了。我的这个同桌脾气是非常的好,而且她还非常喜欢笑,和我一样的性格,我们的性格都是很相似的,所以我非常喜欢她,而且她的脾气也非常的好,她每天还善于助人,他还会做很多很多的小手工,这让我非常的开心,每天我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他学一些小手工,现在我已经会做了很多东西了,比如会做星星,会做心。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同桌都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快乐,在我小学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一个非常脾气非常火爆的人,在初中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一个非常,快乐的人,在高中的时候,我的同桌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这些同桌都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生活。

这就是我从小到大的三个同桌,你们有没有三个同桌呢?如果你今年也和我一样上高中的话,那你的同桌有多少个呢?其实在小学的时候,我是窜过一次做的,但是后来老师又把我俩窜回去了,说这个班级里还是只有你可以管得住他。这就是我的三个同桌,我非常喜欢的,我的三个同桌。我的这三个同桌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