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精选(九篇)

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

第1篇: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关键词】教育电视;教学应用;学习嬗变;教育传播媒介;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3―0025―04

作为第二代远程教育支柱媒体的教育电视,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育信息,延伸了人类的视听感觉器官。教育信息得以在较大地域范围内清晰生动快捷地传递,这适应了工业时代对教育的要求。这种传统的教育电视应用方式是让学习者通过直接收看电视节目或观摩教学录像进行学习,电视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教师的角色。然而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这种直接教学应用方式的弊端却逐渐显现,教育电视也随之逐渐失宠。网络媒体已经取代教育电视成为第三代远程教育的支撑媒体,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社会变迁是否对学习的嬗变带来了影响?这种影响是否是造成教育电视陷入发展困境的原因?如果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究竟信息时代的学习发生了怎样的嬗变?教育电视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嬗变所带来的挑战?本文将从教育电视的教学应用方式视角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 诊脉――从教学应用方式视角看教育电视发展困境

1 临床症状:教育电视被逐渐边缘化

翻看任何一本有关教育技术发展史的书籍,教育电视很可能都是一个被浓墨重笔的重要篇章。这是因为教育电视可谓劳苦功高、地位显赫。起源于20世纪中叶美国大学里的电视教学开启了教育电视发展史的序幕。这种在电视上出现主讲者特写镜头的方式,作为与传统教室相对应的授课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越来越多的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在世界各地建立起来。[1]时值二战之后,社会百废待举,而教师又严重缺乏。教育电视抓住了这次契机,成为了高效率大范围传递教学信息、培养工业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主要力量。生动形象的教育电视节目集画面、声音、文字为一体,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获得了无数学习者的青睐,成为了第二代远程教育的支柱媒体。[2]其实教育电视的应用领域广泛存在于社会教育、远程教育、电大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在工业时代是当之无愧的强势教学媒体。然而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网络带宽越来越大,信息高速公路越来越宽敞,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造就了因特网的繁荣,计算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工作还是休闲,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计算机网络很快地成为了学习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新宠。远程教育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的实时双向通信为特征的第三代远程教育阶段。而教育电视却逐渐褪去了曾经的光环,悄悄地退出了远程教育大舞台的中心。一言以蔽之,教育电视陷入了被边缘化的境地,成了“明日黄花”。

2 原因解析:教育电视的应用方式单一无法应对信息时代对学习要求的嬗变

已有不少关注教育电视发展问题的研究从传播渠道视角对教育电视的发展现状、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的说来,这些研究认为教育电视之所以陷入发展困境是由于电视媒体本身在传播渠道上的先天劣势而造成的(最主要的是交互性和个性化选择的缺失)。解脱其发展危机的对策就是教育电视必须走上与网络媒体融合发展的数字化道路,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来弥补其自身的先天不足。其实无论电视节目通过何种渠道传播,其最终的落脚点还是无法脱离课堂教学情境。因此,本文将从教育电视的教学应用视角切入,以时代背景的变迁出发,分析信息时代的学习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教育电视目前的发展处境是否与之存在联系?

20世纪的50年代到80年代是教育电视作为第二代远程教育支柱媒体的光辉年代,也正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年代。而网络媒体的兴起是在90年代以后,这是信息化时代开始飞速发展的时候。因此这里的时代变迁指的正是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的变迁。如表1所示,在这个嬗变过程中学习的含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业社会要求教育能够高效率地培养基础扎实、技能熟练的人才。因此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知识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被人为地“固化”了,被封闭在学生个体和少数人的头脑中,缺少“前瞻性”和“发展性”。[3]学习被认为是“反应的强化”或者“知识的获得”。主要的教学模式就是“传递-接受”式教学。而进入信息时代以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信息大爆炸”引起的知识半衰期变短,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积累的量越来越多。学习者身处这样的信息网络之中,用“传递-接受”式教学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淘汰。信息时代需要的是具有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海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客观上信息时代对学习的要求已经转向了对学习能力和对信息素养的重视。而怎样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最有利呢?答案是建构式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特别强调真实情境、社会协商和意义建构。建构式学习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认为这样才能够满足信息时代对学习者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的学习要求。诚然,教育电视在大范围高效率地传播多媒体教育信息上所具有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快速的传播性、极好的可视性、丰富的艺术性和深厚的人文性等。目前教育电视应用的主要方式是把教育电视作为一种传递和呈现教育信息的媒体。即仅仅让学习者直接收看电视节目或教学录像,让教育电视代替教师去传达教育信息。这属于典型的“传递-接受”式教学。在工业时代,教育电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可以取得成功。但是,但是对于建构式学习,教育电视这种单一的应用方式就显得无能为力。学习者在这种应用方式下,教育电视媒体的交互性缺失、单向线性传播为主、个性化选择缺失等不足之处就会使得其无法满足信息时代对建构式学习的要求。学习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电视媒体呈现的教育信息,无法完成主动的知识建构,更谈不上与同伴进行合作协商。因此,为了契合时代对建构式学习的要求,我们有必要重新考量教育电视技术的教学应用方式。

二 开方――从教育传播媒介到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

基于上文从教学应用方式视角对教育电视发展困境原因的解析,以下将从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含义、由来以及实施三个方面逐层深入阐述这剂解决教育电视教学应用方式问题的“良方妙药”。

1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含义

人类是复杂的有机体,拥有一个依靠感受器和效应器来保持平衡的感觉系统。这个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在人类与外部世界交互时,大多数的信息数据(有的研究指出高达8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系统获得的。然而,极为特殊的是唯有视觉系统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效应系统,也就是说,人类可以接收视觉信息的输入,却不能将各种各样的想法通过某个输出机制视觉化地表征出来,特别是那些很难与他人分享的思维影像(mental image)以及梦像。而思维影像是意义生成的中介。[4]一方面,人类接收的大多数信息来自于视觉系统;另一方面,人类没有将视觉信息输出的机制。因此,使思维影像在人与人之间清晰地传递和共享就非常地重要。可视化的概念正是来源于此。“可视化”一词,来源于英文的“visualization”,原意是“可看得见的、清楚的呈现”,也可译为“图示化”,如计算机编程的可视化界面(VB、VC等)。[5]是指把人类自身难以视觉化表征的视觉信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清楚地呈现出来。顾名思义,可视化学习(learning by visualization)就是指通过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将人类自身难以视觉化表征的视觉信息清楚呈现而进行的学习活动。推而论之,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是指通过让学习者录制教育视频进行的可视化学习。具体的过程包括前期策划、稿本编写、镜头拍摄、后期制作以及展示评估等一系列的创造性的设计活动。这不仅使人类自身难以表达的视觉信息得以在人与人之间清楚地呈现和传递,而且学习者在创作视频活动的过程中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更加主动、情境更加真实、也更需要与同伴之间的合作。从而能够在更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2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由来

如果从媒体发展角度考量,教育电视与网络媒体的融合发展确实能逐渐解决电视媒体在交互性不足以及选择空间狭小等弊病。典型的代表如数字电视,通过建立双向交互通道并提供视频点播和数据广播来丰富个性化的视听体验。然而,从是否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建构学习这个角度出发,可以说目前的教育电视媒体实在还不能与网络媒体相媲美。很多反对教育电视的研究认为,学生从电视节目中学习到的东西很少主要是因为学生没有全身心地投入。[6]而学生之所以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的主要原因是学习者在观看电视节目时很难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如果节目乏味或者不容易理解,学习者很可能更乐意放弃。这对于解决复杂的教学问题和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乔纳森[7]认为,因为观看电视(没有明确的认知目的)本身的主动性或者建构性不强,不足以使学习者投入到有意义的学习中去。他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如果还是让学习者观看电视,应该给他们一个利用电视寻找意义的好的理由;而更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自己去制作而不再仅仅是观看。这样他们的学习就会更具建构性、目的性、真实性,而且互相合作。从观看电视节目到创作电视节目,使得教学模式从传递式转变成了建构式。学习者从视频信息的接受者转变成了制作者,在创作视频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以及教师的交互获得知识的建构。本文所述的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正是来源于此。

3 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实施

乔纳森在《学会利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一书中提出了技术支持的可视化学习的概念,详细介绍了一些通过让学生录制视频来进行可视化学习的案例。这些案例包括电视记者招待会、新闻编辑室、学生的谈话节目、电视纪录片、电子叙事、个人纪录片、视频戏剧(独幕剧)、视频示范和反馈、教师创建学习境脉、视频会议等电视节目种类。在每个案例中,从学习过程、问题解决过程、教师角色和评估学习以及所需的视频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地分析。教师可以参考这些案例开展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但不必严格按照书中案例生搬硬套,而应该根据教学条件和课程目标的不同情况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开展多种多样的可视化学习活动。如表2所示,综合分析这些案例并参照George W. Gagnon Jr和Michelle Collay的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框架[8],开展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活动的一般包括3个阶段、12个步骤:①准备阶段:教学设计、技术准备、分组分工;②创作阶段:稿本编写、视频拍摄、后期制作;③评估阶段:视频展示、教学讨论、学习评估。让学习者动手参与制作视频的学习活动,是着眼于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之下通过与同伴的社会协商进行知识建构,促使学习者进行策划、写作、拍摄、剪辑、展示以及演绎等一系列有意义的问题解决活动。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学习活动中,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而要承担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等多种角色。这就对教师在教学理念、技术能力以及教学方法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学习者也不再仅仅作为教学信息的接受者,而必须主动地参与到视频创作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个人知识。教师必须不断给予情感上的鼓励和技术上的支持,学习者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建构的任务。

三 结论

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教育提出了从传授式教学到建构式学习的转变要求。同时,学习科学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普及为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支撑。从单纯让学习者观看电视节目到组织学习者通过创作视频进行可视化学习,教育电视的这种创新应用可以契合信息时代的学习需求。然而,新的技术或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总是会受到各种因素与规律的制约,最典型的是受传统的学与教的方式的制约,这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下(特别是基础教育),知识被认为是一种客观存在,强调知识记忆和以教为主的传递式学习还是较为普遍的。因此,教育电视技术的这种创新应用方式的发展尽管前途光明,道路却是曲折的。希望本文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更多关心教育电视发展的有识之士继续深入研究,比如如何把基于视频创作的可视化学习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如何评估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绩效;教师角色面临哪些挑战以及如何应对这些挑战等等。

参考文献

[1] 孙祯祥.论网络教育媒体与电视教育媒体的融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54.

[2] 陈清森,孙祯祥.网络教育视频:web2.0时代的网上教育电视资源库[J].现代教育技术,2009,10:103.

[3] 吴涛.从教学技术到学习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8,4:17-18.

[4] D•H•乔纳森著.顾小清等译.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77.

[5] 赵国庆,黄荣怀,陆志坚.知识可视化的理论与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2005,11(1):23.

[6] 戴维•乔纳森,简•豪兰等著.任有群,李妍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50-151.

[7] 戴维•乔纳森,简•豪兰等著.任有群,李妍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2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152.

[8] George W. Gagnon Jr,Michelle Collay著.宋玲译.建构主义学习设计:标准化教学的关键问题[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3.

A New Perspective of ETV Application in Age of Information: from Educational Media to Learning by Visualization Based on Video Creation

CHEN Qing-senSUN Zhen-xiang

(Educational College ,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Zhejiang, 321004,China)

第2篇: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 实训教学 情境 意义建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206-01

合理的实训教学应该是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传统的外贸函电课程教学大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往往不可能学以致用。因此,这一块内容成为了外贸企业内训和社会培训机构的责任。

面对这一问题,笔者对高校如何开展外贸函电课程的实训教学以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教学观作为指导进行了探究,从而培养出能够学以致用的外贸人才。

一、理论基础

(一)实训的定义和目的

实训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用真实的项目案例让学生再现实际工作,以达到提升专业技能、工作方法。设置外贸函电课程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优秀外贸业务人才。具有要求如下:英语水平优异,外贸理论、实践操作技能较强,并具有创新精神。

(二)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方面主要包括协作、情境、会话和意义建构。情境一定要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从这一点出发,这就对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协作贯穿整个学习过程,查找学习资料、设定验证、学习评价,乃至意义建构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会话也可以说是协作的一部分,完成学习任务计划这些都是通过会话完成的。意义建构就是学习目标,就是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反应的本质、规律及内在联系。

二、实训教学模式设计

运用实际工作案例,依据现实中外贸操作流程,再现当时的工作环境,笔者从协作、情境、会话、意义建构四个方面对外贸函电实训教学框架进行重新设计。如每次授课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由教师讲述课本知识,后半部分采用分组实训教学。首先分部分在线实习计划,主要包括商品顾客交易方式等各个方面。按实习计划将全班同学分组,每组选一个组长,每位同学都有机会扮演进出口业务中的不同身份,在变化学习计划完成后,扮演角色也随之变化。整个班级可以说每个参与者对贸易环境进行了再现,小组成员间以互发函电(电子邮件)作为日常工作交流的工具,通过模拟再现,学生精通了业务技巧与方法,明白外贸函电交流的方式和方法,明确了客户、供应商、银行和政府机构的内在交流,理解国际贸易的操作方式,深刻理解外贸函电和单证操作,从而达到“意义建构”的实现。

三、研究结果

(一)比较实训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

在实训课堂中,教师仅仅起指导作用,而主体则是学生自己。课堂中,将一个实习计划模拟完成后,每个同学都要将函电交流内容交给教师,教师公正进行评价,并给出成绩,合理的提出建议并及时反馈。课后,同学们要交出你在每一次实训教学中的心得以及不足之处的小结。到了期末考试时,最终学科成绩期末成绩占60%,实训教学成绩占40%。2012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外贸函电课程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而2013级商务英语专业的外贸函电课程采用的是实训教学框架。我们将该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发现2013级学生的考试成绩显著提高,其中函电写作题平均分提高了5.6分,信用证审证改证题得分提高了5分,优良百分比增长了28.5%。整体上看,学生的外贸函电写作能力和操作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此外,实习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表明,2013级实习生的外贸业务水平、交流合作经验、团队谈判意识明显要高于2012级。

(二)比较实训教学与外贸教学软件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模拟仿真外贸软件,如Simtrade等已大规模的被有很多院校运用,可笔者觉得目前外贸实践中还是以买卖双方的沟通为主。因此,在课堂中采用实训框架较为合适,也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运用,比较符合以后的工作要求。再加上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日益变化,国际贸易中的的一些政策、法规随时都有可能变化,外贸软件的更新速度也是值得商榷的。这些弊端在目前来看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外贸软件教学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还有是否能够合理运用外贸软件与学院的硬件设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构主义教学观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的理念,外贸函电课程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必然会采用实训框架的教学方式。但是我们知道,建构的关键在于如何让学生主动思考、沟通、合作,这就要教师下工夫,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设计出科学的学习计划,在课堂中教师虽然不再是主体,但教师指导教学的作用更加的重要,要不然你所做一切计划都无济于事。这是我对外贸函电实训教学框架的一些浅薄看法,希望同仁们多加指点。

【参考文献】

[1]王玮韦.外贸函电实训教学模式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

第3篇: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它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二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所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何克抗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何克抗等提出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是:以问题为核心驱动学习。问题可以是项目、案例或实际生活中的矛盾;同时还提出一系列以“学”为中心教学策略,如支架式教学策略、认知学徒教学策略、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社会建构教学策略等等。但在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形成不同切实可行教学模式上,还有待丰富和补充。

如果说何克抗先生所进行的研究是宏观的。笔者进行的研究则是从微观入手,解决了四个问题。一是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新闻传播专业学习结合起来。建立一种切实可行的数学模式;二是如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环境开展高效地教学与学习;三是结合姜大源教授“工作过程”理论,开展课程改革;四是用角色为学生定位,确定未来工作的角色。这四个问题所解决的核心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把探究式学习与角色体验式学习结合起来,把虚拟体验与真实创作、生产结合起来,把理论、实训和实习结合起来,重视学生思考能力、策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为了在实际中真正实现我们教学预期效果,我们把网络环境内涵适当缩小的同时适度扩大了它的外延。我们所说的网络环境包括学生学习、生活和实训、实习的所有环境。具体讲,网络环境不再单指多媒体和网络教学齐全的教室,同时它还包括学生宿舍的网络平台、专门的学习网站、专门的网络实训平台、其它一切可以使用的网络终端。其中专门的学习网站可以提供师生实时交流平台、提供教师讲义、课件、学习资源等,并且通过它可以实现与网络实训平台网站、众多学习网站、网络电视的超链接。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不仅仅是技术环境。更重要的还是人文环境。只要我们组织得当,网络上能实现的很多交流形式都是我们传统教学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的教学如果不占领这个空间,不加以利用和诱导,那么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显然是失败的。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不能狭隘的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让你的课堂教学通过网络在时空上向学生丰富生活的每个角落去拓展,这样你的教学效果才可能得以保证。

为了让网络和教学的联结不是空话,我们又引入了角色式教学与学习这样一个概念。目前“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是很多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套话,这无形中使学生缺少了一种职业归属感。没有明确定位的人才如何培养,他自己又怎样成材,通过角色教学,一方面给学生一种职业归属感,另一方面明确学生的奋斗目标。给学生学习确定方向,明确定位。那么角色就是定位,准确定位还需要确定具体角色。学生在课堂主要是虚拟角色,常常还缺少具体角色的归属感,但在实训中学生扮演的就是真实角色。真实角色扮演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同学自我尊严和荣誉,关系到自我考核成绩等直接利益,更关系到自我在同学中的形象。有了这样一个前提,一旦老师给了同学一个具体角色,他才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去研究角色,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怎样才能把角色扮演好的学习上。如果每个学生都曾尝试作过助理导演、化装师、舞美、灯光、摄像、技术工程师、演员等,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什么应付不了的呢?而网络环境又给同学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环境和条件。

开展角色式教学的另一个根据就是同学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贯彻“工作过程”理论。即学生在接受理论的同时更多的是通过动手完成任务或项目去尝试理论的实践意义,而学生在重复尝试不同任务难题过程中,实现技能技巧的有效迁移,而每次技巧与能力迁移的过程又是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创造性的过程,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成一些陌生的任务。开展角色式教学第三个根据是:角色式教学能更好的开展协作式学习。角色式教学既能让每个学生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体。同时又是协作者,而一项工作任务、一条片子制作都是多个不同角色协力完成的。这也是角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基点。

电视编导教学的新模式的就是按照“情境一角色一探究”的模式,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工作过程”理论,通过网络环境、网络资源的利用,把角色式教学与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新模式。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我们首先开展的是《电视编导与制作》网络环境的建设与教学试验。

二、《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网络环境的建设与教学

为开展网上教学试验,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为指导,按照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建设规范要求,规划设计了《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学习网站。主要栏目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教学素材(包括文字素材、讲义、课件和录像)、虚拟教学、模拟测试、作品展示(包括学生获奖作品、优秀观摩作品)、相关资源、交流园地、相关学习网站链接、网站帮助、学生注册等。教学讲义和教学课件按章节以模块化、动态性、非线性和扩展性的结构方式组织学习信息,网站中大多数的教学内容脚本和教学课件都是在课程试验组教师多年的教学教案和早期开发和应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并参考相关的优秀教材和课件,重新加工、修改讨论、完善扩充设计形成,其中FLASH动画虚拟教学课件由课程试验组教师自行设计完成。

1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的专题教学设计与教学试验

(1)行动研究计划:按照“151工程”课程试验项目的要求,结合网络教学和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的特点。我们选定了视听思维与语言、现场同期声采访的实施、摄像机调度的方法三个专题开展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教学试验研究。制定了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专题教学试验行动研究计划。

(2)专题教学设计与教学试验: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理论和网络教学特点,我们认真设计了视听思维与语言(4学时)、现场同期声采访的实施(4学时)、摄像机调度的方法(10学时)三个专题教学试验方案。依据行动研究方法和评价研究方法分别开展了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三个专题的教学试验,探索研究了基于网络课堂的“情境·角色一探究”模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主题研究性学习模式和基于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模式,初步掌握了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与评价的模式及规律。

2教学试验效果测试评价设计

参考南京师大有关网络教学效果测评方法,结合专题教学试验内容,我们先后自行设计了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评价量规表、基于网络环境的课程专题(课堂)教学过程评价表、基于网络环境的《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专题教学试验评价问卷调查、学生电子作业作品评价表、基于Web教室的学习模式问卷调查、网络环境下教学试验总体评价及建议问卷调查。

3教学录像与专题测试试题

在教学试验过程中录制了第三专题教学试验的部分片断。为测试学习者对专题教学试验内容的掌握情况,设计了基于网络的专题测试试题(卷)。

4项目特点

大量采用动画和视频课件辅助教学、在线教学、在线测试和交流园地(即教学论坛)来开展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是本项目的主要特点。

(1)自行研制了具体有代表性FLASH动画教学课件。

(2)为了配合教学讲义,教学网站嵌入了大量的视频资源(课件、视频资料、学生习作等)和理论论著、理论文章、专业知识(技术、艺术)等论文。

(3)该项目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上有鲜明的特点。

(4)通过教学网站学生可以在线测试自己所学生过的知识并及时地得到反馈。通过交流园地(即教学论坛),师生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更体现了远程在线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特点。

(5)由于影视专业本身需要大量的视频素材。许多内容需要不断更新,而开放性网站的建设未来让学生做主角,无疑给学生继续学习、继续研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5使用情况

在认真分析和总结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三个专题教学试验的基础上,我们04、05、06广播编导班继续就三个专题进行教学试验,从而进一步巩匾和完善了教改试验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网络环境下实训平台建设

在基于网络资源利用下的课程改革试验进行过程中,我们就意识到仅在课堂上进行改革还不够完整,学生的实训教学如果不能够跟上课改的形势,虚拟教学的效果就不会变为学生的真正能力。于是在我们进行课改后,马上进行了两个实训平台的建设。

我们筹备了近半年的时间,老师带领学生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建设了校园新闻视频(《广师视频》)。这个《视频》不仅填补了学校没有电视传媒的空白,而且定期播出(每周一期)。《广师视频》主要包括本期要闻、校园聚焦、焦点人物、校园七色花等八个栏目,每期25分钟左右,全部由学生自己承办,老师负责指导,宣传部监制。为了把节目办好,我们按照电视台的模式建设了采访部、摄像部、后期制作(虚拟演播室、录音棚、包装、合成)、主持人部、综合部、策划部、网络部等不同部门,同时为了改善节目质量增强信息交流并加强《视频》管理,我们还专门建设了《视频网站》。在《广师视频》这个实训平台上,以传播学院学生为主,同时其它学院的学生也加入进来。成员人数最多时达到近百人。通过一年多的运作和调整,一个以服务为手段,以项目为依托,以实训为目的的实训平台基本成熟。现已播出18期节目;总计播出时间360多分钟,同时《视频》为学校制作其它节目400多分钟。《视频》也成为师生创优的摇篮。《视频》成员先后有几十人获得省市以及全国性电视作品大赛不同档次的奖励。有近20部作品在省级电视台播出。

同时,我们积极与外面的单位、公司联络,探索走开门办新闻传播专业之路。我们先与世通华纳广州公司移动电视达成合作意向,并开展合作制作《家有好主妇》栏目;后又与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达成合作意向,为机关网站制作《穗团新闻》。在制作这两档节目时,我们结合实习、实训主要以三、四年级的同学为主,如今两档节目都取得了预期效果,赢得合作方的好评。正是有了这样两个不同层次的实训、实习平台的结合,使我们的教学在学生动手方面不再薄弱,初步完成网络环境下电视编导教学模式的架构。

四、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学模式

如果说网络环境下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学新模式是一个圆的话,在这个圆型的模式中,学生先从“情境-角色-探究”的过程开始进行协作学习,然后从“探究-角色-情境”协作学习的过程中结束;前一个过程是理论教学到模拟现实模拟学习的过程,后一个过程是实践探索到理论升华的过程。表面看两个半圆只是相反的过程,但实际上前者是学生之间建构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而后者“倒嚼”式建构则是在实践基础上理论升华的过程。学生不仅会说还会做,不仅会简单的创作还能根据变化了的条件有创造性的完成任务、完成报道、完成节目。

在新教学模式中,学生作为行业不同角色的尝试者和协作者,通过虚拟情境和真实社会环境实现了知识的建构。通过网络环境的利用深化了自己对专业的认识。通过角色任务的完成的过程,学会了把握任务细节、环节的能力,通过同质不同类的难题的处理,使学生的知识、技能得到了有效迁移并在迁移中实现了新的创意和创新。而在新教学模式中,网络环境是前提,角色学习是核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指导,而“工作过程”理论是评价的依据。

我们在这里只是为网络环境下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教学新模式描绘了一个粗略的轮廓,还有很多具体问题没有涉及。尽管新模式还有很多的不完善,但这种模式已经从试验阶段走向谨慎推开阶段。虽然实施时间很短,在实际运用中已初见成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显增强了,学生的创作增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善了,更可贵的是:学生的从业精神也得到了极大加强,从这些效果看,我们进一步增强了改革的信心。

第4篇: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项目化教学;教学项目;教学组织;项目化教材

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同时伴随而来的问题也日渐凸现,集中体现在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不够准确和教学模式创新不够等,这些问题影响了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提出的“工学结合”教学理念,为高职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项目化教学是指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转化为若干个有实用价值的工程项目,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围绕完成该项目而开展的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活动。笔者拟从项目化教学的项目设计、项目化教材、教学组织等方面论述项目化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教学项目设计

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项目来源于生产实际中的典型案例。但作为一种用于学生教学的载体,一成不变地将生产实际中的项目移到教学实践中显然是不可取的,必须对项目进行适当的处理,赋予其教学上的特性,例如项目的针对性处理、开放性处理、可操作性处理和安全性处理等,这一过程称为项目的教学化处理。对项目的教学化处理至关重要,是高效地开展教学的前提。

(一)项目的选择和针对性处理

项目化教学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解决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问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通过对项目的学习和工作实现的,具体包括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通过项目化教学完成对相关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二是通过项目实施实现知识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化。

教学项目作为承载知识与技能的载体,本身必须包括要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信息,因此项目的选择和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在项目化教学中,应选择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实际应用价值、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项目(一般是指产品及其制作过程)。但实际项目所包含的知识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的知识可能过于离散,各知识点之间缺少必要的链接,系统性较差,这对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是不利的。

要解决好项目的实用性和知识的系统性问题,教师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对知识按认知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分析归类并提取知识要点;二是根据知识要点合理地选择针对性项目,项目包含的知识要尽量避免过于离散;三是要根据选定的项目重构知识的系统性。项目的选择和针对性处理是项目化教学构建中最难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项目化教学是“基于问题”的教学形式,类似于构建主义的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模式。在抛锚式教学模式中,确定项目的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项目一旦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随之确定,如同轮船被锚固定一样。例如,在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逻辑关系,设计出万用表制作、整流电源制作、功率放大器制作、数字钟制作、简易电子广告牌制作等教学项目,这些教学项目实用性强,能产生直接的感官效果,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项目的开放性

项目化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实践为主体”的理念指导下的一种参与式教学,强调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参与的主要形式是围绕项目开展的工作实践活动。

围绕项目开展的教学活动必须有足够的机会与空间让学生动手动脑,因此,项目本身必须是开放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为学生提供一个针对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的、包括新知识新技能的不完整项目。学生只有通过学习、工作等亲身经历,才能完成项目(使项目变完整),并从中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获得成功的快乐。项目的开放性在这里是指项目的不完整性。

传统案例教学的特点是由教师提供完整的案例,教师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剖析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没有突破传统教学的束缚,学生依然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项目化教学通过提供不完整的项目,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学习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因而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这是项目化教学与传统的案例教学的根本区别。例如,在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采用的万用表电路制作项目,只提供该项目需要的电路板、电子元器件、检测仪表和制作工具等,而涉及的元器件原理、选用、焊接、检测等工作,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讨论、实验等学习过程逐渐完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应使学生从中产生发现的惊奇、自豪、满足、求知的愉快和创造的欢乐等各种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带着高涨的、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和思考,使教学成为一种充满激情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是通过亲身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出来的,而教学项目的开放性正是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与空间参与其中的前提。

项目化教学的教材特征

教学过程离不开教材。项目化教学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围绕特定的项目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必须具备引导学生按工作过程开展自主学习和工作的功能。因此,必须基于具体的项目,按照工作过程,即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思路编写教材,这样的教材可称之为项目化教材。

(一)项目化教材的结构

在项目化教学中,每个教学单元都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教材要围绕具体的项目(工作对象)进行编写,从项目涉及的理论知识到通过项目实施应当实现的专业技能,在教材中都要得到具体体现,因此,教材的结构应当是项目化的。

项目化教材必须融入教与做两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工作过程起引导作用,指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工作。对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要适时地进行理论上的阐述,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施工过程中,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项目化教学应围绕针对性的项目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活动涉及对理论的认识、技能的训练、工具的使用、施工的组织等。项目化教材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所包含的信息应该是多方面的,既应是知识的载体,学生工作的指南,同时也必须将教学组织、教学方法及教学环境等因素融入教材中。因此,项目化教材应是综合性的。例如,我们在编写电子技术项目化教材时,在涉及二极管相关知识的教学中,选择了与二极管相关度较高的整流电路制作作为教学项目,将元件知识、工具使用知识、工艺知识、检测仪表、检测方法及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按整流电路制作流程进行组合。在教材中,还结合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室的环境和实践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按照施工过程完成学习。

(二)实用性与系统性相统一

高职教材强调实用性。知识的实用性与系统性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项目化教材基于项目和项目施工过程进行编写,体现了“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编写思路,其实用性毋庸置疑。但项目本身涉及的知识往往是综合性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围绕一个针对性项目编写的教材,容易出现结构凌乱、知识片面、逻辑不清、系统性缺失等问题,使教材失去普遍意义。

知识结构的系统性是人的认知规律的一种体现,本科教学的经验已经证明,知识的系统性对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一旦知识的系统性遭到破坏,就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这样的教材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极不方便。

要解决好教材的系统性问题,一方面,有赖于对教学项目的精心选择和设计,要尽量选择知识相对集中、系统性较好的项目,选择的项目不宜过大,必要时可以将综合项目分解为若干个相关或相对独立的子项目,这样更容易处理好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关系。另一方面,则有赖于对相关知识的整合。这种整合绝不是简单的组合和拼凑,要符合认知规律,符合知识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要在项目涉及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知识扩展,融入相关知识,使知识更加全面丰富,使教材具有普遍意义。在各个知识点之间应融入相关的链接知识,以弥补系统性不足的问题。

处理好教材的实用性与系统性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的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即解构原来按学科特点排序的知识结构,按照“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的思路重构知识的系统性。解决好项目化教材的实用性与系统性问题是项目教材编写的关键问题。例如,我们在编写电子技术项目化教材时,把音频功率放大器制作分解为放大电路制作与调试、通用集成电路应用制作与调试、电源电路的制作与调试等若干子项目。这些子项目所涉及的知识相对集中,各知识点之间的链接容易处理,在保持高职教材实用性的基础上,理顺了知识的系统性。

项目化教学的组织

对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的系统化学习是我国本科教学的最大特征,符合人类学习的认知规律。但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很难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容易导致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脱节,要使这种教学方式做到生动活泼,需要教师具备很高的教学技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面对高职学生这个特殊的学习群体,系统化、学科式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证明不能适应高职学生的心智特点,教学效果和效率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项目化教学基本的教学组织是建立在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之上的,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实践活动是主要的学习形式,这种教学模式较好地迎合了高职学生好动、好奇的心智特点。但这种教学方法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取决于适合的教学环境、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和正确的师生关系等。

(一)项目化教学的环境营造

教学需要一定的环境。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是对人类学习活动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良好的教学环境可对学习产生潜在的积极影响,能促使各种手段发挥最大的效果,是教学活动富有成效的必备条件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何克抗教授在其撰写的《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学习者要达到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使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项目化教学是一种基于项目施工过程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要求在类似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下发生。这种类似于真实的工程环境主要是指教学场所空间划分、内部布局、项目设备摆放、企业化氛围的营造等。这种教学环境的设计或构建是具有导向性的,必须具备引导学生按工作过程开展自主学习和工作的功能,同时也要方便常规教学方法的开展。

在项目化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同时也是项目化教学环境的构建者。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中,在充分考虑常规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按企业车间标准组建了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室,项目化教室不但面积大,而且内部配置了电子产品生产流水线(设置有装配工位、检测工位等),配备了技术讨论室、资料室、材料室、工具室、产品展示室、移动黑板和投影仪等,既能很好地营造生产现场真实的氛围,也能充分地体现教学的特性。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组织

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除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可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沟通等综合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通过项目化教学获得的完整的工作经历和工作经验比完成项目本身重要得多,这种经历与经验对学生今后的社会适应能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项目化教学的组织是基于项目施工过程的,因此,教学组织的各个环节应当包括完成一个真实项目所需要的全部内容。一般而言,其教学组织可以分为:(1)下达项目任务书(即任务布置);(2)学生分组;(3)项目基础调研;(4)相关知识准备;(5)项目设计方案讨论;(6)项目理论和施工设计;(7)项目施工实施;(8)项目结果展示;(9)项目验收;(10)递交项目验收报告(总结)。只有这样,才可能使学生接触到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例如,在电子技术课程的音频功率放大器制作项目中,就需要学生完成查阅资料、组织讨论、制定初步方案、筛选优秀方案、实施方案、过程检查、总结反馈和验收等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可以使学生的整体化思维、工程意识、质量意识、协作精神、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和劳动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锻炼。

(三)项目化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从项目化教学的组织可以看出,学生不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要利用教学环境和教学项目,组织、引导和管理教学进程,并从中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自觉意识,而不是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

项目化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强调教师在项目化教学中的组织和引导,强调项目施工的完整性和严谨性,强调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和体会,强调项目实施中学生的协作精神等。在项目化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原来的主从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教师同时也是学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同时,教师要刻意营造教学民主与和谐的学习氛围。

第5篇: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关键词: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意义学习;实践能力

引言

机电类专业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过去因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实践性环节偏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成学生被动吸收知识,面对实际问题时束手无策。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需要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及机电类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所讲授的理论内容,培养其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教学质量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制造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1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对人的学习心理结构、特点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揭示的理论。只有把握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才能有效地设计教学,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心理学思潮,是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第三大势力,其学习观与教学观深刻地影响了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强调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是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针时发生重大变化的学习,这不仅是一种增长知识的学习,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意义学习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所以,只有学生具有了学习的中心地位,他才能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自觉地深入地进行学习,才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地进行。

2、关于学习的自主性。学习是个人主动发起的(不是被动地等待刺激),学习者内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极为重要。个人对学习的整体投入不仅涉及认知方面,还涉及情感、行为、个性等方面。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学习过程就是要求知或学习的潜能自主发挥的过程。

3、关于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许多意义学习都是在学生实际生活中进行的。学习的内容是学习者自己认为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实践、知识和经验。最好和最有效的学习不是学习静止的知识,而是学会如何学习。

2 实验教学改革思路

目前,国内高校普遍侧重书本知识和理论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和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很少。欧美高校则将大多数机电类专业课程定位为实验课,强调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活动以教师为副、学生为主。学生通过综合型、研究型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构思、设计、实施和操作环节,掌握课程知识,培养独立思考和动手能力。

从课程内容来看,欧美高校做法更合理,但是,开设实验类课程需要提供良好的开放实验室环境,而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实验室都不具备这种能力。因此,我们借鉴欧美高校在该课程实验教学中的一些较好的做法,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实施了 实验教学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我们强调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在课程内容上,我们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

3 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3.1 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应用型实验模式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适当的条件下,每个人所具有的学习、发现、丰富知识与经验的潜能和愿望是能够被释放出来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充分肯定了学生的中心地位,这为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要十分重视学生个人意义的学习,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以他们为中心,激发他们高层次的学习动机。

我们建立了以学生为主的应用型实验模式。在实验的前一周把实验任务书发给学生,任务书中清楚地说明实验目的和要求、可以提供的实验仪器资源、实验注意事项等。学生根据实验任务书写出实验原理、详细的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连线图。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需强调实验注意事项并适时加以指导。对规定时间内难以完成实验的学生,可插入下一组继续进行,直到完全做好实验。这种实验模式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利用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是基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实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它是一种支持学生进行意义学习的各种真实问题的组合。如果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因此,教师要能发现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真实的同时又与教学活动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挑战各种复杂的问题情境。

我们在本课程的实验教学中,结合工程实际和科研项目,提出典型的案例来引出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积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提高学生参与性。在课外,组织成立学习兴趣小组,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学生均可参加。根据科研项目布置难度相对较大的题目,兴趣小组的学生积极参与该题目。因为科研项目课题与应用紧密结合,提倡解决实际问题,任务本身具有挑战性,学生必须亲自探索、研究,依靠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在科研项目开发中,学生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领悟,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3 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与传统教学相比,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师应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因为当学生觉察到某些学习资源与他自己目的有关时,意义学习便可以发生;当某些学习资源有悖于学生自己的看法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往往受到抵制。

由于实验条件有限,以往的机电类课程实验教学难以完成一些较复杂的实验,而且某些简单实验完成的效果也不太好,造成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时,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脱节的现象,学生理解这门课程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克服条件建设不足的困难,我们开发了多个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多媒体演示实验教程,把虚拟实验室搬进了课堂,便于学生理解抽象的信号分析理论。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在高起点的工程环境中进行综合实验和工程实践训练,又为学生自主设计、制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这些教学条件的完善也较好地适应了当前科技发展和市场经济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也为培养具有良好工程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了理想的成才环境。

3.4 提高师资队伍的实验教学能力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追求认知与情感的结合,极力突出情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以便能形成一种以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协调活动为主线、以情感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动力的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须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责任心强,乐于吃苦,具有奉献精神,才能更好地与学生相互认可、互相欣赏,以朋友式的关系进行交往。为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的实验教学能力,一方面,我们鼓励任课教师每年有一定的时间到企事业单位和实践教学基地参加生产、科研活动,进行横向课题研究,促进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另一方面,我们从工矿企业或科研院所聘请了大量有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以充实实践教学队伍,促进教学、科研、生产的有机结合。

4 结束语

在当今社会,人们非常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追求以人为本的处世哲学,这给我们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以上几方面是在机电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中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初步尝试,从教学效果看比较成功。它达到了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实验中的主动性,使他们有了较大的思考空间,突出了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成.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电化教育中的实践与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3(3):58~59.

[2] 喻红,王峻峰.基于案例的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实验教学[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104~105.

第6篇: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关键词:汽车电器;CDIO;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9-0210-02

CDIO代表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CDIO模式是工程教育模式的一种创新,本文是依托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教学研究项目“基于CDIO工程教育的汽车电器课程改革研究”的研究成果,文中研究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汽车电器课程教学改革。汽车电器系列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及其他汽车类专业的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汽车电器课程包括汽车电器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两部分内容,课程教学包含理论教学部分和实践(实验和实训)教学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程内容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课程教学往往先理论,后实践,有的知识点甚至没有实验,难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工程实际;课程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更为突出的是课程教学难以适应工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

1 CDIO工程教学理念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培养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CDIO工程教育模式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教学大纲、全面的实施指引以及具可操作性的实施检验的12条标准。

2001年,中国教育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倡导和启动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教育改革,取名“做中学”。“做中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在熟悉的环境里学习的东西就能产生意义的理解,而不是像现在制度化的分门别类的课程那样与实际的生活经验相隔离,只是一些抽象知识的灌输,缺乏意义的理解,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热诚,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做中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以探索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一改以往单一的课堂讲授的形式,学习知识的实践过程不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被动过程而是学生亲自参与其中的主动过程,通过主动学习、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创造,这样获得的知识和经验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

2 课程教学的CDIO能力大纲设计

CDIO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各学科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来设计课程计划,通过一个明确的方案将个人、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产品过程和系统的建造能力的培养合在同一个课程计划中。为此有必要建立课程的CDIO能力大纲。依照CDIO工程教育理论和各项研究成果,在“不减少授课内容”、“不改变原授课计划”的前提下,实施CDIO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了汽车电器课程的CDIO能力大纲,大纲示例如下表所示。

3 面向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面向CDIO工程教育模式,按照所设计的“课程教学的CDIO能力大纲”,笔者及其教学团队进行了汽车电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总结研究与实践成果,现将部分内容进行一下三个方面的阐述。

(1)亟待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特别强调相关知识和能力在实践中的有机联系;从实际或已有知识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养成,应用所学知识探究规律和致力于创新;面向CDIO,需要教师改变过去陈旧的思想意识,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把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作为衡量现代工程环境下工程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据,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与社会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2)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将课程教学与工程项目有机结合起来

CDIO模式要求学生以项目为导向,把学科知识与真实的产品研发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具备通过构思、设计、实施、运行这四个环节进行产品系统开发的能力。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这四个重要的环节是被分割开的,理论教学偏向于构思和设计,实践教学偏向于实施和运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脱离导致学生个体能力环节的不健全,表现为部分学生完成学习后能够完成一个项目的设计、而完全不具备实施和运作项目能力;另一部分学生则与前者完全相反。

为此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一方面安排设计性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另一方面,利用现有的实施条件开发课程所属的多项CDIO训练项目,如“某型汽车全车线路项目”、“模型车转向控制项目”,建立从理论学习到实践训练的完整教学过程,以项目为基础、以问题为先导,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能力为前提,整合知识和训练,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做事经历,培养系统的产品开发的能力。

(3)反对CDIO课程教学形式化

反对CDIO课程教学形式化是要正确认识形式和内容的关系,避免片面追求某种形式,CDIO标准提出主动学习方法的教与学,通过如问题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而不是要在形式上完成新的教学大纲、新的授课计划、不应该且不必要去改变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组织形式,面向CDIO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心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

4 结束语

CDIO是一种系统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使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合,理论、实践、创新合为一体。开展以项目为主线、以“做中学”的CDIO工程模式教学,使学生既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工程教育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教学互动、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郑薇薇。基于CDIO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7篇: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今天我围绕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并结合当前电厂发展实际,以及之前电厂内交流研讨情况,分两个部分跟大家交流,也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一部分: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用新思想定向领航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不断奋斗向前的行动指南。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学懂弄通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做好新时代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我们解决新时代各种问题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法宝。

认真抓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是以来电厂党支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贯彻落实党对国有企业领导要求,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推进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集团公司党组、*****公司党委工作要求在电厂落实落地的重要举措,也是电厂党支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规范化长效化、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全面提升管党治党政治能力的必然要求。

党的以来,电厂党支部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把政治理论武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努力做到“四个学出”,即学出对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忠诚,学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坚定自信,学出无私奉献、尽职尽责的使命担当,学出善思善谋、善作善成的能力水平。

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必须站在为党和国家事业筑牢“两个基础”、发挥“六个力量”的高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企业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坚持党建对企业创新变革、生产经营、企业文化的引领,找准切入点,将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总要求等“规定动作”和企业党建“自选动作”精准融合,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提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以更加积极有为的行动,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的主动、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建设*****自由贸易港正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新时代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在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愈演愈烈,世界经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出现下滑的大背景下出台《*****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充分体现了党中央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只有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与时代同行。作为在琼央企,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和集成创新的自贸港政策制度,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构建清洁能源综合供应体系,积极服务自贸港良好生态环境建设。

通过学习我们深刻认识到,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要求,才能做到破解企业发展难题、增强企业发展动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要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新的突破,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作为能源企业,我们从国家能源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准确把握自贸港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和集团公司在*****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围绕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提升、创新改革发展的目标,践行“三色”使命,配合政府打造适应*****自贸港特点的“绿色、低碳、清洁、高效”能源供应体系,减少能源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靠前为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做好供电服务,提升自贸港贸易、投资便利性,让人民群众享受安全高效的电力能源。

第二部分:自我革新、勇担使命,不断开创电厂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在新时代,中国人民将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于向顽瘴痼疾开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两年后,再次对*****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建设自由贸易港,将*****省打造成为改革开放新高地,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面对*****自贸港建设新的历史机遇,电厂坚定不移地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改革开放的重要论述,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和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结合上级公司发展定位和电厂实际,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在*****能源行业竞争空前激烈的形势下,寻找抓住机遇,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六个新提升”“两大突破”,自我革新,勇当使命,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和成效,实现破解了困扰电厂机组运行的电量、气量、气价问题,电量指标从历史最少的1956万千瓦时逐年增加至2020年的3.29亿千瓦时,有效地盘活了现有机组。在盘活现有机组的同时,抢机遇谋发展,积极推动电厂改革发展,举全厂之力推动二期扩建项目前期可研工作,9月底完成项目可研报告初稿,10月底完成可研报告内审及外审,电气接入系统已正式纳入*****电网十四五规划,其他环评等专题报告正在有序开展。二期扩建项目正按照2020年底完成集团公司和省政府备案,2021年下半年开工建设,2023年投产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分布式能源项目取得有效进展,已初步完成***项目投资机会研究报告,视对方推进情况开展下一步可研工作,完成6MW厂内分布式光伏项目备案,电厂融入自贸港建设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初步形成。

然而在对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对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改革发展要求和坚持把创新引领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要求,我们开展的各项工作还有不小的差距。面对*****自贸港建设新的历史机遇、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新变化,虽然前景是光明的,但是我们还有不少雪山要爬,还有不少草地要过。在经营绩效方面减亏扭亏压力大。受年度电量、电价、气量、气价等因素制约,从2017至2019年,电厂已连续三年亏损,2020年虽然经过电厂班子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电厂重新涣发新的生机,职工精气神也得到较大提升,但已经落实的电量、气量和气价,距离电厂的盈亏平衡点还有不小的差距,企业今年仍无法改变亏损的局面,连年的亏损导致电厂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也致使职工收入增长停滞,距离满足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仍有较大差距。在改革转型发展方面形势紧迫。当前*****省印发了《*****能源综合改革方案》,正在大力推进能源改革转型,方案提出,到2025年*****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基本建成,到2035年*****清洁能源岛基本建成。从2019年开始,十四五期间文昌、洋浦、万宁等地方相继投产多个气电项目,未来五年内预计将增加500万千瓦以上的装机容量,气电发展项目竞争激烈。按照*****公司的部署要求,电厂必须抢抓机遇,加快推进项目进展,*****南部电源点建设必须最先取得核准,否则将面临被替代的危险。在创新引领上,近年来,电厂认真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充分激发和调动全员科技创新活力,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相继开展了****等燃机部件国产化改造,其中****获得2016年****创新优秀奖,陆续发表《****燃机EGT保护逻辑缺陷分析及改进措施》、《***轻型燃气轮机润滑油质量监督》等论文,并入选中国华能集团热工技术监督会议论文集,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约387万元。然而燃机本体、控制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仍未改变,每年需支付一大笔费用用于燃机维护,“卡脖子”问题仍未得到根本性解决,同时电厂在创新专利研发、科技项目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科技创新对电厂发展质量效益贡献度较少,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思考抓好做实。

(二)把学思践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体会融入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

新时代新任务新实践需要新的思想来指引。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加深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思践悟。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必须坚定不移用新思想定向领航,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注重加强党对企业改革发展的领导,把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改革发展的重要遵循,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积极顺应时展潮流、顺应*****清洁能源岛和自贸港建设大局、顺应集团公司和*****公司战略方向,深刻把握时展变化的趋势,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抓住千年难遇的自贸港建设机遇,正如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要具备战略眼光,树立全球视野,既要有风险忧患意识,又要有历史机遇意识,努力在这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航向。”

深入学习*****自贸港建设文件精神、聚焦“发展突破年”重点部署,全力推进气电项目建设。助推*****自贸港建设是集团和*****公司的重大政治责任,是体现对党的事业的忠诚。电厂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学习*****自贸港有关政策作为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聚焦“发展突破年”重点部署,按照集团公司邓建玲总经理对电厂气电扩建项目的五点要求,整体规划好4台46万千瓦级和2台65万千瓦级气电机组共三期的扩建项目,全力推动一期2台46万千瓦级气电机组年底完成备案,2021年开工,2023年投产。积极参与*****省自贸港建设重点园区崖州湾科技城经济建设,结合园区整体规划,提供综合能源供应服务解决方案,实现双赢。大力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为***等项目提供以分布式燃气发电为主,以光伏发电、充电桩、储能、除盐水供应、废水处理等为辅的冷热电综合能源服务。

坚持创新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坚持新发展理念关键在于坚持创新发展。指出,坚持创新发展,是我们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增强发展动力、把握发展主动权,更好引领新常态的根本之策。“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相继印发《依托能源工程推进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能源局关于将华能南通电厂燃气轮机发电项目等24个项目列入第一批燃气轮机创新发展示范项目的复函》等文件,明确了就22个燃气轮机型号和2个运维服务项目开展示范,涵盖哈电集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国内主要燃气轮机研制单位的重型燃气轮机和系列中小微型燃气轮机,力争在2022年前完成技术装备攻关和项目建设,我国燃气轮机产业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关键核心技术将逐步实现国产化。电厂将认真落实集团公司科创工作会议部署和燃机自主化运维专题研讨会精神,研读有关政策,按照集团公司对电厂气电扩建项目机组国产化规划要求,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机组选型的调研,加强与哈电集团、东方电气、上海电气等燃气轮机研制单位对接,细化国产化任务清单和机组选型计划,明确相关保障措施等。同时跟踪了解示范项目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示范项目,及时吸收成功经验,力争在扩建项目中燃机国产化技术应用、燃机运维方面取得新进展。同时依托电厂“**”创新工作室,不断加强QC小组和创新攻关能力,立足解决生产实际难题,针对燃机部分价格高昂的进口备品备件,组织专业技术骨干开展国产化改造研发,对电厂长期存在缺陷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升级改造,不断提升现有机组备品备件国产化改造和自主运维能力,着力逐步解决“卡脖子”问题。鼓励各级技术管理人员不断总结提高,加强技术知识的储备,加快电厂科技创新人才、知识技能人才的培养。

第8篇: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CDIO;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于佐东(1966-),男,山东烟台人,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副教授;党承华(1969-),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工程大学水电学院,副教授。(河北 邯郸 05602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资助经费重点课题(课题编号:06020549、JYGH2011037)、河北工程大学2009年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07-02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其核心是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的理论、技术与经验,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河北工程大学作为第一批试点院校在部分专业开展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改革,并逐步向全校工科专业推广。在实施过程中,几乎所有参与者都是以国外CDIO工程教育模式为教学设计范本,结合自身一定特点进行翻版套用,而对CDIO工程教育内涵的认识较少,严重影响CDIO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和教学效果。事实上,CDIO工程教育模式首倡学校之一麻省理工学院的Edward Crawley教授等在他们的著作《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中曾明确说明:CDIO方法基于经验学习理论,植根于建构主义和认知发展理论。[1]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对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CDIO工程教育教学实践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是CDIO教学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

建构主义的教学思想可从多个方面去理解,但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三个方面。[2]

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为CDIO教学模式提供了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所以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教学观为CDIO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方法指导。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学应该是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其作为知识的生长点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教学就要为学生创造理想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能力等高级思维活动;教学还要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丰富资源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学生自身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及解决问题的方法。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目的是创造一种产生双重影响的学习经验:一是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并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学习与技术基础相关的抽象概念;二是帮助学习者提高个人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产品、过程及系统的建造能力。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和方法是CDIO12条标准形成的基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3]CDIO工程教育模式用12条标准来描述其教学模式,而第一个标准就是把产品、过程或系统的生命周期当做工程教育的背景环境,它是将技术知识和其他能力的教、学、练融为一体化的文化构架。Edward Crawley教授认为,当一个专业的教师都明确同意、专业领导支持并维持这个改革计划时,就可以认为这个专业已经采用了CDIO原则。[1]建中教授这样解释CDIO的第一个标准:在工程学科教育中结合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做中学”要强调“关联”而不是“内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产业界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并实践;提倡学生发展自己的专业素养和领导力;使学生学习期间有机会进行工程实践;有助于创立一种认知环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工程理论和原理。[4]这几条都强调了人才的通用能力和素质,而不是具体在某一工程领域和项目中所涉及的知识,因而是通才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也符合产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CDIO的12个标准都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念并完成对教学模式的实现。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比较成熟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和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这些教学方法虽然形式不同,但它们的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己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这也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核心教学方法。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学习效果评估一样,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中,需要进行多角度的学习效果评估,以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并根据评价所得到的反馈信息对教学设计中的一个或几个环节作出调整和修改。

三、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设计和实现的指导

加涅在《教学设计原理》中解释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5]

教学设计首先要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教学的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目的,进一步确定通过哪些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即确定“学什么”;要实现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需要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最后要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促进学生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综观种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原则可概括如下:[6,7]

1.以学生为中心,使教学与学习者个人相关

“以学生为中心”,包括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三个要素。各种教学因素,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只是作为一种广义的学习环境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或确认某一问题,使学习者迅速地将该问题作为自己的问题而接纳。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习问题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必须是一项真实的任务,缩小知识与解决问题间的距离。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完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

3.引入问题情境、协作学习、共享集体思维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即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习者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开展讨论和交流,培养协作精神,奠定创新思维的形成基础,共同建立起学习群体,共同批判地考察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进行协商和辩论。这样,学习者群体(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4.设计自由学习环境

教学设计是针对更多主动与自由的学习环境而非更多控制与支配的教学环境的设计。学习者既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也可以相互之间协作和支持,主动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进行自由的探索和学习,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5.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知识意义建构

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主要围绕三个方面: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侧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为实现上述能力培养,CDIO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包括:一体化课程计划的设计、设计―实现的经验、主动学习和一体化学习活动以及学生学习效果评估。有关CDIO教学设计环节的具体内容可参考文献[1],在此不做详细的阐述,但可以看出,CDIO教学设计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影子。

四、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应当指出,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原则并不是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全部。CDIO工程教育模式除通过各种教学环节的实施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并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学习与技术基础相关的概念外,还要帮助学习者提高个人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产品、过程及系统的建造能力。CDIO工程教育模式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已从过去只注重个体单方面知识技能的狭义人才观向更注重人才的合作与沟通、创新与决策能力的广义人才观转变。

参考文献:

[1]Edward F.Crawley.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郑大年.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三个层面[J].全球教育展望,2006,(5):32-36.

[3]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7,(3):3-9.

[4]建中.工程教育改革战略“CDIO”与产学合作和国际化[J].中国大学教学,2008,(5):16-19.

[5]R.M.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9篇:电工实习的目的与意义范文

作者:梁淑君 单位: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了解外贸信函的常用格式和组成部分,通晓各个交易环节的常用专业术语、句型和惯用表达法,掌握各类信函的结构特点和行文特点,掌握外贸函电的语言规范性,能够熟练撰写交易各环节的函电,在不同的交易环节通过函电实现相应的业务目的,从而为从事与外贸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抛锚式教学模式这里的“抛锚”,指的是教师把真实的问题或事例作为锚,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并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抛锚式也称为情境式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解的形式来讲授各个外贸流程,使内容更直观,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现在的进出口业务交往中,通讯大都通过电子邮件和传真进行。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现象。采用大量真实的函电素材演示,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行业务角色扮演。学生根据任务分组协作,共同构建问题的意义。教师可以把学生两人分为一组,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让学生在协作中真切感受到外贸磋商的全过程,并建构认知图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校正自己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运用外贸模拟软件为平台,为学生设置形象、直观的工作情境。比如使用VTOLW(VirtualTradeOnlineWriting:虚拟贸易在线写作)软件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外贸业务流程有效地激发联想,在各个环节中动手进行函电写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模拟中获得体会和感悟,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到外贸进出口企业实习,实际操作外贸业务往来的函电,为学习提供社会文化背景支持。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完成并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情境式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来。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并作相应的引导和总结。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化了认识,把外贸知识转化为外贸技能,促进意义建构的完成。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从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以使学生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建构学习内容的意义。在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关于常用的固定表达法和专业术语的强化练习,提高重点内容的复现率,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在练习中提供一些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常见错误例子,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更正错误,促进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意义适当增加模拟实训,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内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贸英语函电的校内实训以不同的行业为模块,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悉将来就业可能从事的工作领域,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以汽车配件的出口业务为导向,贯通整个外贸函电实训过程。讲解目前广东地区汽车配件出口主要种类,以及出口面向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使学生对汽车配件这一具体的行业的出口业务流程有一定的了解。类似的,教师还可以依据当地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设计更多的函电实训模块,比如餐具、玩具、服装等。通过对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函电操作实践,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经验去理解、去同化、去建构新知识。以行业带动项目,强调高职高专课程的职业功能性。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加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各环节的知识点,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