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精选(九篇)

如何进行新闻教学

第1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人才需求;新闻学教育;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13-03

一、契机,在融合时代

如果一定要给“媒介融合”找到一个概念上的开始,多数学者不会绕开1978年尼葛洛庞蒂在阐释计算机产业、出版印刷产业和广播电影三大产业发展趋向时,使用的三个相互交叉的圆环。这位聪明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或许不会诧异于他的麻省理工同仁政治学教授普尔,在1983年提出的“模式的融合模糊了媒介之间界限”的学说。时隔30年之后,当“媒介融合”已经从一个概念层面演进为一场以“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三大传播网络深刻整合的变革浪潮时,关于时间和概念的讨论早已经让位于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洞察、探寻和求索的更为务实的研究。即使是最敏锐的新闻教育家也不可能在瞬息间将培养体系调整的如此灵活,以即时适应传媒领域的多变。事实上,新闻学教育本身发展至今,已经是一套完备的系统。或许正因为如此,当进入这个培养系统的学生抛开如此众多新闻学专业最初设立的初衷如何,而仍旧视就业为首要的时候,新闻教育系统的专业人才供给与传媒行业专业人才需求的契合是一个潜在要求。值得深思的是,上述要求却一度被认定为是新闻学教育的发展至现阶段的一大困境。一如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的说法:“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高校却在大量培养。”重要的是,传媒行业人才供需的不契合究竟体现在哪里,以媒介融合为背景在分别审视传媒行业与新闻教育系统之后,或许会有更为准确的答案。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被这个困局一度袭扰的新闻教育学者,破局契机或许就在这个悄然展露的伟大时代里。

二、格局之变与结构整合

一个不应被忽略的研究逻辑是,媒介融合直接影响和改变的其实是传媒本身,而对机构从业人员需求结构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是传媒为了在上述影响和改变中存续和发展而做出的回应。在最初的起点上,融合给传媒带来的影响最为显著的是重新构建了传媒行业的格局:电视机不再是唯一的视听终端、手机不再是简单的电话工具、电脑不再是互联网专属的物质载体。当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和电信网络整合同时出现在同一个终端上的时候,不能不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传媒变革。在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的框架里,融合时代的传播者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机构,甚至涵盖了社会个体,这使得“新闻生产的权力结构正在去中心化”;传播渠道技术壁垒的突破,让受众在一个手持的终端上就可以轻松地获取和方便地反馈;传播内容也因为平台的扩展而涵盖了图文音画;即时反馈和信息共享的实现模糊了受众和传播者之间的界限。所有这些,站在传媒行业的角度看,是如此的值得敬畏。新知识体系中的整合包括:传播与营销的整合、传播渠道技术优势与符号优势的整合、传播学中的大众传媒与管理学中经济实体的整合、传播学中的受众与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的整合、新闻学中的新闻内容与营销学中的产品的整合、新闻学中的发行与营销学中的渠道的整合等。反观教育系统和传媒行业的中间环节,传媒市场出现的人才结构性供需失衡,实际上就是上述知识体系整合尚未在新闻学教育环节实现之前的阵痛。在新媒体浪潮的席卷之势出现之前,传媒经济的兴盛令传播媒介对专业人才产生了新的需求。彼时,新闻传播业界需要的人才可以概括为三种,第一种既能跑动又有学问;第二种既会管版面或节目,又会管人;第三种既懂新闻业务又懂经营。如果将新媒体崛起和媒介融合加入考量,今天的传播媒介对人才的需求至少可以在原有的新闻学专业素养基础上加上多媒体整合的内容生产和营销能力。单从这一点来说,现阶段的新闻学教育尚需要进行培养系统内的相关调整才能达成这一人才需求。

三、体系内的重构

第2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现代新闻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到垄断阶段相适应,作为资本主义私人企业的报业也由自由报业发展到垄断,进入大规模发展阶段。彼此竞争加剧,规模扩大,加之社会对政治、经济等各种新闻信息的关注需求更为膨胀和迫切,因而各家报纸就增加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同时,报纸的繁荣与发达,其社会地位和影响日隆,也使美国的院校对这块人才市场发生了兴趣。普利策是美国报业大王,是美国“新新闻学”的奠基人。他虽然是自学成才,但几十年的报业实践,使他认识到新闻教育对于新闻事业发展的重要性。他非常重视新闻教育的开展,并亲身投入中来,出巨资发起建立了当今世界最为知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并在普利策新闻奖项中专设优秀学习奖,每年奖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三名研究生到欧洲作文化旅行。

二次大战是新闻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新闻教育作为一种应用性教育,二次大战后,由于广播电视等新的媒介的出现,以美国与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新闻教育内容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增加了大众传播学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内容,为日益信息化、情报化的社会培养多功能的大众传播学人才。目前,美国和日本堪称当今世界两个新闻大国。美国现有日报1700多种。总发行量达6200多万份,其中《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导地位。日本日报种数虽然只有124种,但总发行量达6678万份,人均563‰,普及率居世界第一。

我国新闻教育肇始于上世纪初期,蔡元培、徐宝璜和邵飘萍1918年发起成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1920年上海圣约翰大学率先成立报学系,标志我国高等学校正规新闻教育的开端。九十年来,我国新闻教育历经了在学美仿美中诞生、在调整中曲折成长和在改革中迅猛发展三个主要阶段,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为推动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九十年来,我国的新闻教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18年开始涉足,举步维艰;到1949年终于前进,又历尽曲折;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后,才得以逐渐发展。

二、国外新闻教育成功经验

西方各国的新闻教育体制,因各自政治、经济、文化和历史背景的不同、特别是新闻业传统的不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其中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作为新闻业较为发达的国家,新闻教育和培训就有一定的差异,但积累了一些的成功经验:

1.重视新闻教育,并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拓展新闻教育的领域

美国十分重视新闻事业,并认为新闻记者是真理的监督者、记录者和捍卫者,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在美国的民主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美国的新闻教育开展得较早,也很普及,相应具备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和最强大的新闻教育体系。美国新闻教育的发端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目前,全美国大约有300个院校开设了新闻系并进行新闻教育。美国的新闻教育课程设置,较好地把新闻课程与大众传播课程结合在一起。大众传播学兴起于美国,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成绩,因而在美国受到很大重视。

2.注重实践环节

美国新闻教育注重实践环节,是较为典型的实用教育。如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侧重业务训练的新闻教学模式,能以速成新闻记者和编辑而著称,这与这所学院的侧重业务训练的教学模式很有关系。英国城市大学(CityUniversity)新闻系是英格兰历史最悠久的新闻系,更注重过程和制作细节。学校认为理论可以在一天之内学会,但熟练运用理论却需要长得多的时间,甚至要用一生去体验。

3.推行新闻教育大众化

在美国新闻教育中,虽然高等教育相当发达,但美国新闻教育却有着鲜明的层次,注意新闻教育的大众化。美国除四年制的正规大学外,还有一种两年制的初级大学。据调查,在936所初级大学中59%开设了新闻学方面的课程,最普通的如《大众传播概论》、采访·写作·编辑》和《新闻摄影》。这些课程是为进入四年制的专业打基础的。初级大学有些教学人员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更好的读报用报,以尽公民的责任。在某些初级大学里,也设置一些高级课程,使学生修读后,即可就业。

此外,美国大约在5000所中学开设新闻学课程,选修学生每年约175000名。高中和初中的校刊、杂志和年鉴有45000种,多半定期出版,有100万以上的学生为这些刊物工作,每年耗费5000万美元。学生们还通过教学和课余俱乐部活动,学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原理》。自上世纪70年代起,数以千计的中学传授传播学知识,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操作以及媒介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人们认为,美国高等院校新闻、传播系(学院)新生入学率的稳步上升与中学的教学是分不开的。

4.注重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培养

西方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培养。如法国注重新闻工作者的评论水平,认为新闻记者不仅是报道者更应是评论者,应注重对事实的分析评论和解释。法国的《新闻通讯》杂志1995年列举了全国14所进行新闻教育的学校,但其中只有半数得到了法兰西记者协会的认可。在这些学校中,最为著名的是巴黎新闻记者信息中心,新闻课程的设置与新闻产业结合较为紧密,两年制的新闻课程如安排如下:第一学年学生要专攻编辑与排版技术,还有7周的广播和通讯社课程,期间还要进行两个月的实习。第二学年,学生要集中进行广播、电视和通讯社内容的学习。与此同时,学校特别重视学生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和体育等方面的学习,开设了大量的这方面的教学课程,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此类的研究讨论班,并进行评论分析文章的大量写作和竞赛,培养学生不断养成分析和思考的习惯。也因为此,法国新闻界常吸取政治、经济、哲学等专业的学生来工作。

三、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新闻教育的启示

1.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办学模式发展

过去,我们更多侧重的是一元化办学模式,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中国新闻教育业从过去的一元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多元化的办学模式可以将其概括为“通才式”教育与“专才式”教育两类。如今,多元化的办学培养出特色多样的新闻人才,拓宽了人才就业的口径;多元化的办学培养出特色多样的新闻人才,满足了不同媒体对不同新闻人才的需求;多元化的办学培养出特色多样的新闻人才,丰富了新闻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提高记者队伍的素质。

2.单学科向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方向发展

我国新闻教育在其结构上,长期来基本上是单一的即普通本科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资讯产业的蓬勃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一个新闻与信息传播大众化的时代,新闻及传播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也就越显重要。而在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速度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效信息的传播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因素。因此,传媒教育的学科结构、学养层次、学业发展方向等等开始成为我们关注点。目前,新闻传媒教育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向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方向发展。改革开放前,我国的新闻教育只有新闻学一个专业以及广播、电视等培养方向,现在增加了广播电视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以及新闻摄影、国际新闻、体育新闻、经济新闻、播音与主持人等培养方向。新闻教育体系,也已从单一的本科教育,发展到具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自学考试、在职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格局。而且这种发展趋势不仅体现为量的扩张,更需要质的飞跃。

3.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专业教育是新闻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新闻专业的学生掌握基本专业基础理论,掌握基本操作技术、技能,学习如何采访、如何编辑、如何印刷机、如何拍摄、如何制作节目等,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专业技能教育、训练时必须的,而且是很重要的。但这一切都只不过在使学生了解媒体,使其在实际运作中更加善用。新闻教育更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奠基人文素养功底,进行相关的大学科跨学科教育,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道德素养教育,加强职业意识、责任意识、爱民意识,培养学生养成爱思考、重调研、讲真话的职业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新闻专业学生存在知识面过窄、综合素养过低等问题,急需转变重视并得到改善。

4.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

高校新闻教育寓于新闻本身的特性即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紧跟时代节拍,还有新闻传播科技日新月异,新闻教育必须随时适应社会需要与时代的变迁。新闻教育不能关起门来办,无论是课程的设置,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培养途径的选择,都必须走出校门实行开放教育。因此要实行“走出去,请进来”教育教学,特别是注重实践,培养动手能力的新闻业务课程,如采写编评摄,更应该注重实践教学,聘请新闻业务功底强的一线有名的记者、编辑主讲,以提高学生的感性新闻业务知识,同时邀请在线主编、台长来校讲学讲座,给在校新闻专业学生介绍当前新闻战线出现的新闻现象,更新的新闻理论,这样在校学生就能紧密联系社会,提高新闻敏感,切合时代需求。

总之,对于当前新闻教育出现的问题,我们先要正本清源,转变观念,回归新闻教育的本质,才能为以后进一步提高新闻教育质量,新闻专业的学生真正学有所长,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进而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地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蔡雯、周欣枫:《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上)》,《新闻界》2005年5月。

[3]李东、田晓晋:《美、英、法三国的新闻教育》,《新闻爱好者》1998年4月。

[4]郑北渭:《美国新闻教育的演变和特点》,《新闻大学》总第6期。

第3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媒介融合;路径构建

一、媒介融合带来的新闻生态环境变化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之下,我国媒介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媒介融合改变了以往的新闻生产模式,建构了新的新闻生态系统。张志安教授用新新闻生态业来概括数字新闻业在我国的表现特点,他将融合时期的新闻生产主体分为四类,分别是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平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时期专业化、结构化和组织化的新闻生产,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播主体多元化使新闻生产模式不再单一,新闻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新闻生态环境也变得相对复杂。

一是多元化新闻生产主体带来多元化的新闻。传统媒体时期,新闻生产者是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机构或个人,传播行为有明确的组织性、约束性和规范性,其生产的新闻内容专业性强。而媒介融合时期,技术的发展和平台的便利使人人都能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新闻的呈现方式也因主体的多元变得多种多样,如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闻改变了以往严谨的新闻写作模式,注重新闻呈现的创意,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融为一体,结合新媒体技术以更动态的方式进行传播;再如新闻的风格,一改传统媒体时期新闻写作的严肃面孔,用调侃、戏谑的语体关注和报道热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与此同时,多元主体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如碎片化信息、新闻失实、网络暴力、舆情失控等。

二是融合环境下平台分发与内容生产的分离。传统媒体时期内容生产和分发是一体化的,而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的分发平台成了内容生产的展示柜,用户生产出不同的内容免费提供给平台,平台负责内容的分发。平台分发与内容生产的分离使新闻采写编过程中的责任关系出现混乱,部分内容生产的质量受到影响;此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层层转发和再加工后,也会出现变质,甚至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三是新闻评价标准的变化。传统媒体时期判断新闻的好坏除了新闻本身的价值之外,主要由媒体同行、学者等做出专业的评价,新闻中受众的反馈虽然也是判断标准之一,但因反馈渠道的限制其并不是主要的判断标准。融合时期的新闻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多样和直观,受众的主体地位凸显,新闻的点击率、阅读量、转发率和收藏量等成为评价新闻的重要标准,甚至已成为新闻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这样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新闻生产为了迎合受众需求,盲目关注热点,过分追求娱乐化和情感化效果,而导致媒体的舆论引导、议程设置功能弱化。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现状

媒介融合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和新闻生态的变化,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专业课程也以此为重点开展了教学改革,但仍需要时间来检验结果。目前,这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缺乏可借鉴的现成经验,需结合学校及专业定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探索。2019年2月20日,《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在京,蓝皮书课题组2018年6月至8月对全国19个城市约50多家媒体进行实地调研,从调研结果看“新闻策采编发全流程再造”是我国媒体融合实践的核心,作为培养学生新闻生产能力的核心课程——新闻采写编评策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而当前新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素养重视不够。在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理论素养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进行新闻采写技能培养的基石。理论素养是指记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它对记者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媒介融合以来,技术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教学中能明显感受到学生对技术的追求和重视,而忽视了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也因重实践而对理论素养教学采取的方法不够灵活,无法吸引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

二是对新闻业态变化关注不深入。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行为复杂多变,涉及的传播主体、传播行为、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都有较大变化,在教学中如果不关注这些现象,并分析其本质的话,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盲目跟风,对各种新闻形态不分良莠,容易误导学生,使其对新闻活动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产生动摇;二是混沌不清。学生是新媒体的原生主体,深谙社交媒体的使用之道,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及时关注业态变化,引导学生分辨不同媒体类型在信息传播中的要求,并使学生领悟融合时期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就会使学生对新闻的认知不清晰,无法理解信息与新聞的区别。

三是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模式的非规范性。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对融合报道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为适应行业需求对教学方向和内容常常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因缺乏时间检验和论证而导致其不具备规范性和科学性。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新闻教育的方向不明确,不断调整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难以形成规范,短期内无法形成体系,导致教育在理论深度上不够,在技术创新上又落后,理论和实践无法结合,培养的学生也因方向不明确而无法准确定位身份,从而无法以准新闻人的方式要求自己。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梳理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二是怎样培养出这样的新闻人才?在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改进教学方式,形成稳定的教育路径。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路径思考

路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结合新闻生态环境变化和新生代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探寻适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路径。

(一)理论基础培养——情景创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观经过时间检验,已经形成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学术规范,对学生新闻观的创新培养是以理论基础为根基,以学术规范为指导,从宏观认知到具体实践在各个环节逐步落实。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宏观认知部分是理论教育的源头,在宏观认知部分,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将理论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分析,使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一部分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结合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可采取的方法是情景创设。源自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老师或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情景”便成为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中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的环境,把情景创设当成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基础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置身于符合教学需要的环境中,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过程呈现出来,帮助其理解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在此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学生是自行建构理论认识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收和記忆理论,而是通过意义的建构自行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二)教学环节贯彻——策略设计

从新闻敏感到新闻发现、新闻选题的确定和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等教学环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都不可缺位。密斯-雷根模型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结合这三类策略,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新闻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的组织、内容的传递到资源的管理都应进行设计。

如在新闻发现力这一部分,学生的政治敏感和格局显得十分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及时捕捉新闻信息,并对新闻价值做出判断。这一章节是学生较感兴趣的但也容易走进误区的,教学内容应以横向组织为主,将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学科融合,扩展学生的视野。视野越开阔,选题来源就越广泛,新闻价值判断就越深刻。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个环节的主要问题是只告知学生政治敏感和格局很重要,而未告知学生如何强化敏感,扩展视野。这种只靠记忆存储的知识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并最终消化吸收,在今后的实践中容易出现思维僵化刻板的现象,学生会缺乏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辨别力,无法正确地分析新闻价值。

在新闻选题的确定和策划环节,理论素养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选择何种视角,采用何种方式,体现何种价值,产生何种效果,这些行为都受记者新闻观的影响。因这一环节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比不同选题效果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新闻观对新闻活动产生的影响。

在新闻的写作和内容的生产上,更应注意指导思想的把握。新闻背景材料的选择、主题思想的突出、叙事的方式方法等都应注意社会效果和舆论引导,教学时应将可能产生的具体问题梳理出来,使学生避免出现相应问题,此外在实践中也应多加指导,把握方向,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专业新闻生产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学习主体引导——正确解码

知识传播受传者接受了知识传播者传播的知识信息(符号)后,必须经过解码,即还原到可以直接思维的语言表现形式。学习主体是否能够正确解码,如何纠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现和引导的。理论素养的培养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最终的目标则是让学生在媒介融合环境中能用正确的方式面对各种复杂情景。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舆论复杂多变,各种新闻文体的产生使学生眼花缭乱,平台上良莠不齐的内容让沉迷于社交媒体的年轻人容易盲目跟风。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学生对正规教育中的知识理解出现偏差,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现实进行分析,通过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以案例分析和专业解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闻现象,要求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以专业新闻人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学会有效处理信息。

具体到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闻记者的职责,使学生认识到记者除进行新闻采写外,还要能进行舆情研判和沟通群众。技术的便利使人人都能参与到信息传播活动中,由此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舆论发酵、新闻反转、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作为记者有责任以专业精神面对这些问题,适时地引导舆论、呈现真相、净化网络空间。

此外,教学时应强调学生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底线原则,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是底线;二是价值原则,要做到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三是效果原则,即讲究“传通”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原则。底线原则是学生相对好把握的,价值原则和效果原则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树立学生的全局观和大局观。

第4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关键词 新闻史 教材内容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Expanding the Contex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Cultivating the Profession Inner Quality

―― On the Teaching of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History

Zheng Yan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AbstractThe paper,based 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teaching of journalism communication history, analyzes the ways to expand the context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 inner quality from three aspects.

Key words journalism historythe context of teaching materialprofession inner quality

随着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具有职业素质的新闻人才。

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一级学科,已经为迅速发展的传媒业输送了大批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新闻记者。与此同时,媒体也对毕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体普遍反映新闻传播类的毕业生,其职业优势是上手快,但是后劲不足,发展潜力不够。因而近年来,媒体引进非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的数量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新闻传播教育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

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内容,大致可分为理论、历史和应用三大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对应用部分的课程,如采访、写作、编辑、摄像、摄影及媒介的经营管理比较重视,对理论和历史部分的课程比较忽视。特别是对新闻传播史更加漠视,认为学习新闻史对将来从事新闻工作用处不大。再加上有些教师只重视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授,课堂上一味照本宣科,也使学生学习新闻史的积极性大大降低。殊不知,新闻传播学是一门极具人文色彩的学科,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操作的学问。记者的职业素质不仅包括是否掌握了采编技巧和各种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且还包括是否具备敏锐的思想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一个真正优秀的新闻记者,其职业素质的体现绝不仅仅是技能和技巧,更重要的是观察力、想象力和责任感、使命感,是一种思维的拓展和思想的渗透。这不是知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问题,而是思想智慧层面的问题。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新闻史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一门必修课,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意义,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因而摆在新闻史教学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方面要转变学生的观念误区,另一方面要把人文教育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本文结合笔者新闻史教学的实际,从三个方面对教材内容的拓展,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多角度、全方位地夯实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挖掘历史人物的价值

新闻史教材中,涉及了许多新闻前辈,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生命诠释了新闻这个神圣事业的职业内涵。今天的新闻学子将成为明天的新闻记者。在讲授这些人物的时候,笔者多方查找材料,重点挖掘这些杰出人物的闪光点,分析他们对新闻历史的卓越贡献,增强学生对这些前辈先贤的敬仰。同时,让学生们思考:在这些杰出记者身上体现了哪些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职业素质?见贤思齐,运用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教育。

1.首先是职业道德方面。

通过对这些优秀记者高尚品德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记者是社会的良心。一个没有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记者是写不出好新闻的。邵飘萍为民立言,惨遭军阀杀害;里德总是出现在风暴中心,才有了《震撼世界的十日》;范长江的足迹踏遍西北,成就了名作《中国西北角》。他们是新闻历史上的英雄,正是这些具有崇高职业道德素质的记者,为我们的新闻事业铸就了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优良传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弘扬历史的优良传统,对我们今天抵制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体现人文关怀,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其次是业务素质方面。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优秀记者的新闻实践,可以为学生在业务素质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黄远生“脑筋能想,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的“四能说”;邹韬奋“注重为大多数民众谋福利”、“永远立于大众立场”的“韬奋精神”。史量才和成舍我卓越的办报、经营才能。这些优秀记者身上凝聚了丰富的业务实践经验,学习和总结这些实践经验,对我们克服当前传媒的商品化,实现“三贴近”,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作用。

3.扩展历史事件的外延

对历史事件的讲授是新闻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但是,教师在讲授中,如果仅仅对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的知识性传授,也就避免不了枯燥和干瘪的照本宣科。这样的新闻史教学,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所帮助。笔者在教学实际中,尽量扩展历史事件的外延,从纵横两方面拓宽事件的影响力:不仅分析事件产生的原因,而且关注事件造成的后果;不仅分析事件对本国新闻历史的影响,而且关注事件对其它国家新闻历史的意义。

任何历史事件都是整个历史链条上的一环,如果我们在历史的讲授中,把事件单独抽取出来,孤立地去看待它,割断它和其它链条的联系,便不能全面、客观地对其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列宁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方法了。罗列一般例子是好不费劲的,但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甚至会起完全相反的作用。因为在具体的历史情况下,一切事情都有它个别情况。如果从事实的全部、从事实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胜过雄辩的东西,而且是证据确凿的东西。如果不是从事实的全部,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而是片面的和随便挑出来,那么事实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甚至连儿戏都不如。”①鉴于此,笔者对教材中的历史事件进行多方面拓展,变僵化、静态的讲授为灵活、动态的分析,不断复活历史事件,重点关注其对当下我国新闻现实的影响。

首先,古为今用。在讲授历史事件时,不但阐述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基本过程,而且特别关注这一历史事件和当下社会类似事件的区别和联系。以古鉴今,古为今用,让历史为现实服务。笔者在讲授1947年《晋绥日报》进行的反“客里空”运动时,把这个惯于弄虚作假、吹牛拍马的记者客里空和当今屡次报道虚假新闻的记者联系起来,分析两者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并指出这一现象会对新闻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同时启发学生思考一些问题:这种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是什么?作为未来的新闻记者,应该怎样做才不至于重蹈覆辙?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思考,而且还加深了对真实是新闻生命这一职业理念的理解。

其次,洋为中用。在外国新闻史的讲授中,对发生在其它国家的历史事件,也要从借鉴的角度出发,洋为中用,而绝不能仅仅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笔者在讲授普利策和赫斯特竞争中出现的“黄色新闻”时,就结合当前我国新闻娱乐化泛滥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们进行讨论,课堂上气氛热烈,效果很好。这样不仅使学生们掌握了历史史实,而且对普利策以后思想的转变找到了合理的依据,对当前娱乐化泛滥的现象也找到了历史根源,对新闻这个崇高职业的理解也更深刻了。

4.总结历史规律,学会辨证思维

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今天的新闻学子将成为明天的新闻记者。在新闻历史教学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新闻史教学贯穿的一条主线。然而,“一切历史知识都是人们对客体历史经过头脑加工的,因而包含有历史认识者主观的立场、思想、情感的主体化历史”。②我们对教材中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拓展的最终目的是总结新闻历史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方法。因为只有掌握了历史辩证法,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现象。也只有掌握了历史辩证法,才能正确理解诸如新闻自由、新闻真实等新闻核心理念,从而澄清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对于新闻自由的理解。一提新闻自由,学生们便会拿西方国家新闻自由的理念和我国关于新闻自由的论述进行一番类比。但由于缺乏历史地、辨证地分析,往往会得出片面的结论。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不同的发展道路决定了各国的新闻体制和新闻理念也不尽相同。照抄照搬西方国家的理论和做法是行不通的。因而我们不能孤立的去看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在外国新闻史的讲授中,我着重启发学生进行辨证思考,把新闻自由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认识和理解。从158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颁布的“星法院法令”到1934年和1996年美国政府出台的广播法和电信法,再到伊拉克战争中的军方管制。通过这些无可辩驳的历史史实让学生们明白:世界上任何国家的任何媒体都没有也不可能做到绝对的新闻自由,否则就不会有曾格案件的发生,更不会有汉密尔顿以80岁高龄出庭为曾格辩护的一幕。

其次,关于新闻真实的问题。一提新闻真实,有的学生就会说,像美国“扒粪运动”那样揭丑的新闻才算真实。这种思维方式显然缺乏辨证观点,是用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也不是实事求是。因为世界如此之大,要找一些正面的例子并不难,要找一些负面的例子也很容易。揭丑的新闻多是真实,难道歌颂的多就是不真实?关键还是要看是否符合客观真实。还有的学生认为“有闻必录”才是真实。的确,“以事实说话”是新闻的基本理念。表面上看,这种做法貌似真实客观,实际上,由于其忽视了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事实没有取舍,没有平衡,往往适得其反,反而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因此对“有闻必录”也应该进行辨证分析,一方面,我们主张“录”必有所“闻”,避免虚假新闻泛滥,另一方面,我们主张有选择地“有”闻“必”录,避免“要闻不录”的缺失。实际上,在新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世界上还没有任何国家的任何媒体可以做到“有闻必录”。它们也都十分讲究怎样报道事实,怎样取舍事实的新闻平衡技巧的。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举出北约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和中美撞机事件中,西方国家的所谓“真实”报道的实例加以说明,从而澄清了一部分学生对新闻真实理念的模糊认识和错误理解。使学生们深刻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记者,辨证思维是必须具备的思维品质。

总之,和其它教育一样,新闻教育也是一种“人的教育”,能育好人,就是好教育。新闻记者和其它人一样,首先必须有一颗仁爱之心,即人文关怀。其次还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神圣的使命感。再加上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判断。只有具备了这样的职业素质,才能探明事实真相,揭示真理,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新闻史的教学,如果能在拓宽教学内容,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多下些功夫,就能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夯实和提高。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新闻史教学才算是成功的。因为新闻教育,说到底应当是一种专业理念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而绝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技巧、方法和普及知识的教育。

注释

第5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在度过了学会成立之后紧张忙碌的一段时间,同时迎来了新的一年的时候,吴廷俊教授爽践前约,接受了本刊的专访,谈学会、谈打算、谈未来,展现新年新气象、新年新起点之昭示和寓意。

成立目的――一切为了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

记者:请吴教授向读者介绍一下学会的有关情况。

吴教授: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是中国新闻史学会属下的二级学会,它的宗旨和目的是联络、团结全国新闻传播教育史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推动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促进新闻传播教育的发展。成立这样一个学会的目的是可以概括成一句话――“一切为了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

记者:请您谈谈学会成立的背景。

吴教授:学会成立的准确时间是2008年10月25日。但筹备的时间已经长达4年之久。在4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的学界同行感觉到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发展太快,有许多东西需要研究总结,需要大家的集体智慧,需要有一个全国性的研究、交流、沟通、协商、对话、合作、信息互达与反馈的平台。在得到了有关方面的同意后我们即着手这方面的工作。

学会的成立自始至终得到了中国新闻史学会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2008年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90周年,也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走过90年的日子。学会能够在这样一个历史的节点上成立,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里程中的幸事,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在梳理、反刍、总结历史的基础上奋然前行的一次誓师和动员。

记者:领导和专家对此有什么期待?

吴教授:学会的成立寄托了不少领导和专家的关怀和期待。不少领导和专家能够在他们非常忙碌的时候挤出时间或者推掉其他的活动来出席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的成立大会,就体现出了这一点。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2008年10月25日上午要主持两个重要会议,同时要出席中美知识产权有关协议的签署仪式,但他还是亲临大会并作了重要的讲话。学界泰斗方汉奇教授会前感冒,但他还是准时出现在了开幕式的现场并向与会者献上了一个前辈的祝福和殷切的期望,其他领导如邵华泽、范敬宜以及时任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的到会和发言对学会的发展和壮大特别有教益。赵玉明、丁淦林、童兵、高钢等学界专家也都纷纷到会祝贺,发表他们的观点和看法,为学会的发展进良言,献良策。

这些专家的睿智与灼见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宝贵财富,也是新闻前辈关心新闻传播教育的具体体现。学会一定要把他们讲话的内容及其思想、精神和意义领会好,并坚决贯彻落实在今后的行动之中。

工作方向――紧握当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脉

记者:学会今后的工作将如何开展?

吴教授:在学会成立的大会上,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赵玉明说,中国新闻史学会于1989年4月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20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好的传统和会风,做了大量有意义的工作,如召开中外新闻传播史学术会议,制定有关新闻传播学历史研究方向的全国性科研规划,出版有关书报刊物,组织新闻传播历史与现状的专项调查咨询活动,搜集整理有关新闻传播史料,评选优秀的新闻传播史研究成果,组织新闻传播学相关培训工作,开展国际交流等。他认为这些传统都是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史学会可以学习借鉴的,而且作为中国新闻史学会属下的二级学会也一定要把总会的优良传统传承下来。

今后工作的开展可以总结为依法办会、民主办会、学术办会、勤俭办会、奉献办会。依法办会,就是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部门的法律和规定,遵守学会制定的章程;民主办会,就是要在广泛民主的基础上协商处理一切问题,公开公正透明;学术办会,就是以学术研究、交流、探讨、合作为主线进行全方位的学术提高与促进;勤俭办会,就是作为一个非赢利机构,一定要本着勤俭节约的原则,少花钱,多办事,花小钱,办大事;奉献办会,就是参会者要本着对新闻传播教育事业的热爱而投入到这项工作当中来。

记者:学会近期的研究计划是什么?如何把历史的研究和现实的研究结合起来,如何协调研究组织和政府部门、教育院校、学界专家等各方面的关系,把有实质内容和实际操作性的研究成果尽早尽快尽善地体现在当今的新闻传播教育之中?

吴教授:参加学会成立的团体会员代表和个人会员代表的数量超过了预期,说明学界对此的关心和看重。在成立大会的现场也有不少事先没有完成团体和个人会员代表注册的院校代表纷纷举手要求入会,借以表达他们希望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学术研究、科研攻关的愿望。这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大家对学会的期待和厚望。学会也希望通过开展有意义的、有针对性的活动把大家希望我们做的事做好。

学会未来5年的研究计划基本选定四个方向和目标,第一,摸清“家底”,进行文献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到2008年6月为止,在我国高等学校设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达到了创记录的877个,具体的数字是:新闻学267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88个,广告学323个,编辑出版学64个,传播学31个,媒体创意4个。这些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分布于全国300多家高校之中。如果把没有备案而已经存在的新闻传播学专业点的数量和民办高校、合作办学的高校中的有关数量加起来,数字恐怕还要多。新闻传播教育数量的增长让人吃惊。如果不科学发展,很可能会出现出乎我们预期的发展结果。因此,必须对我国的新闻教育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要知道我们的“家底”;第二,展开新闻传播教育史的个案研究,包括新闻传播教育院校的个案和新闻传播教育家的个案;第三,进行外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找异同、找不足、做比较、做借鉴;第四,进行新闻传播教育的现状研究,紧握当代新闻传播教育的主脉,为新时期的新闻传播教育提供智力支持。

记者:您如何看待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历史和未来?

第6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就业导向

据报道,从今年4月17日开始,七位实习主播悄然亮相央视凌晨三点播出的新闻直播间。虽然只是凌晨的节目,但是在新闻主播台这个有些特殊的平台上还是让他们很快就引起了观众们的关注。七位帅气俊朗的小伙子迅速成为网络上热议的话题,在人们讨论新面孔的同时很多人都好奇,为什么央视会接受大规模实习播音员的出现呢。实际上在2011年2月18日,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签订合作协议、建立实践教学基地,目的就是通过实战演练发现高水准的播音人才,充实传媒一线的人才储备。

近年来,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在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呈现出严峻局面,业界对目前新闻传播教育议论颇多的环境下,如何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是目前教学任务上所面对的挑战。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何梓华曾指出:“新闻媒体需要的,高校供应不上;新闻媒体不怎么需要的,高校却在大量培养!”由此可见,在就业导向环境下,我们应努力探索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提高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培养出新闻媒体乐于接受的优秀人才。

一、当前就业形势对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近几年,不少传媒单位对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持排斥态度,大量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就业时屡屡被用人单位拒绝。《中国青年报》副总编陈小川说:“我们报社新来的记者所受的教育非常陈旧,没有两年上不了路。”这说明,新闻教育与业界的对接中出现了问题,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面临着危机,新闻学概论的教学改革更是刻不容缓。因此,当前的就业形势,呼吁高校开展实践教学,并应达到如下这些要求:

(一)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时代的需求

长期以来,大多数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教学都是重理论而轻实践。多数学校只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这造成,虽然毕业生有了基本的理论知识,然而进入用人单位却不能胜任基本的工作,多工作流程完全陌生,用人单位不得不对新入职的大学生进行业务培训。这种脱离实践的理论主导模式教学方式造成新闻传媒机构排斥大学毕业生的严重后果,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面对这一困局,我们应该认识到应用型专业人才是时代的需求,高校的新闻专业应该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因为在传媒人才市场上,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历,广博的基础知识,而且希望学生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在就业环境不甚好,竞争较为激烈的情形下,用人单位已经不再乐意花大量的时间去培育一个“新手”了。所以,新闻专业应注重培养实际的应用性人才,学生做到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就能就能迅速上手,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二)需要学生的知识能与时代接轨

新闻传播专业,发展速度较快,知识更新频繁。然而,在传统新闻专业教学课堂上,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知识与最新的时代背景接轨。这造成学生的理论知识陈旧、见识狭隘,难以达到新闻传媒行业职业能力素养的需求。这种与时代脱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为用人单位所接受。

针对此,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知识更迭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应该重视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接触社会动态、行业动态,及时更新所学知识,防止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老化。

二、就业导向下新闻专业如何开展实践教学

在就业形势严峻,竞争日趋激励的情形下,高校的新闻传播专业应该紧跟新闻传媒行业发展的步伐,加强实践应用教学,实现学岗直通,实现课堂教学与行业职场的无缝对接,进而使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与新闻传媒机构合作

高校应该积极主动地和当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定期派送学生到各个基地进行实践训练。除了定期地派学生到基地实习外,还可以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各大传媒机构参观,通过观摩真正接触现实的工作流程。此外,学生还可以在学校带队教师和传媒机构行业技术人员的直接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开展媒体传播互动实践活动,如为企业承接编辑制作内部报刊等出版物、为急需开拓广告市场的企业开展媒介消费市场调查等。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余实践活动

尽管到传媒机构里进行实习和观摩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真正接触到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但是这种资源毕竟有限,难以满足每一个学生长期的实践要求,像前文所提及的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与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播音部合作的机会更是稀缺。所以我们应该考虑通过其它渠道促进学生的实践机会。其中一个机会莫过于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余实践活动。例如,专业学生自办学生媒体,如报纸、期刊、校园广播、网站等。而现实中,较多优秀的主持人、播音员、主编等都有着丰富的校园实践经验。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课余自办媒体,在校园内交流传播。对于此,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成绩加分、颁发荣誉证书等给积极参加校园时间活动的学生进行奖励。

(三)传媒机构名家进课堂

能不能培养既具有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应用能力的学生,关键还是在教师。但是,目前高校的较多老师都只是潜心教学研究,本身实践却甚为缺少。这使得,老师也难以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这时候,我们可以引进传媒机构正在工作岗位上的优秀人员参与到教学活动上来,给学生传授和分享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心得,介绍行业新动向。这时候,传媒机构的工作人员可以以报告、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传授他们的心得、知识和见闻;也可以采用学生当他们的助手的训练模式,让他们给学生安排时间任务,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

最后,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与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有区别,实践教学需要较多的软件、硬件配套设施的支持,这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学校只有拿出充分的资金,才能构建起适应学生需要的合格实验室等硬件设施,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经历,获取更宽广的实践和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孙志伟.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教育探索,2009,(8).

第7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目标定位;教育模式;高等教育

博士生教育是当代国际上公认的正规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和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和文化科学发展水平及其潜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仅关涉一个国家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科学创新能力的储备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以及与之相关的学术声誉与民族形象。

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生教育始于1985年。该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直到上个世纪末,我国先后有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等四所高校和中国社科院拥有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共设置了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5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3个。在这15年间,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一直在稳步发展,培养了一批活跃在新闻传播学术界的出色人才,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学术成果,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新闻传播顶尖人才的培养经验。进入新世纪后,在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快速发展、且重点建设研究型新闻传播学教育体系的要求在许多高校日益高涨的形势下,经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的两次评审,又先后有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厦门大学和政治学院等十所高校获得了新闻传播学科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新增设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传播学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应该说,经过这两次评审,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有了一次整体规模的推进,打造了一个更宽广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平台,形成了竞争与合作的整体态势;对于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来说,这可谓是一次大的“跃进”。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并不必然带来新闻传播博士生教育质的提升。尤其是在今天全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整体规模迅速扩张的背景下,更应该冷静地对其最高阶段博士生教育进行审慎规划、科学布局和系统建构,将其作为一个关系新闻传播学长远发展的大计,进行具有战略性和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探讨。

一、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20来年历史与其他学科相比时间并不长,因此,一直是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加之近些年来,随着教育环境的急剧变化以及教育目标及体系的不断调整,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发展的同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对博士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如前所述,博士生教育是正规高校教育的最高层次。这一层次的教育是将一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与学科方法进行综合性地传授和深入地积淀,并培养学生站在学科前沿和尖端,通过具有创新性和开拓性的研究以产生具有学术性和实践性的成果的过程。这一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原则,应用于不同学科,就需要针对本学科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对自身的目标定位作出准确而清晰的界定。众所周知,相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新闻传播学科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它深深植根于人类对新闻传播业的需要和理解之中[1];它既融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论,又与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也正因为这一“独特性”,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在开创时,还曾一度被认为没有必要,也被质疑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正说明了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面临的定位问题。传统上认为,博士学位是精英性、研究性学位,是为从事学术工作或一些领域的应用研究工作做准备的。然而多年来,有为数不少的新闻传播学博士实际上主要从事一般的教学工作和新闻传播实务工作,而在自己的专业方面做的研究工作并不多。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众多业界人士纷纷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学位的传统目的(为研究进行训练)和实际用途日渐分离,已是不争的事实。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究竟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专业化究竟如何体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社会美誉度怎样?如何将博士生教育与新闻传播界的整体发展相联系?对这些问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理应作出系统的、建制化的回答。

第二,博士生教育模式尚不够清晰和稳定。与博士生培养目标定位的不确定相应的是,新闻传播学的博士生的培养模式还缺乏科学和深入的界定。目前一些新闻传播院校的博士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沿袭其他学科的模式,缺少对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以及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方法的全面探讨,因此难以制定出针对自己学科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如博士生的入学门槛应该如何设定,是重在考察其学识和科研能力,还是重在考察其一般专业知识和外语水准?博士生学习期间应该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应该开设哪些必需的课程?博士生的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怎样衔接?博士生教育应该采取欧洲式的教授与学生一对一式的传授方式,还是采取像美国博士生培养中的集体培养方式,或者采取其他科学有效的方式?博士生要不要实行淘汰制,如何淘汰?在明晰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时,对这些问题必须作出科学的回应。但遗憾的是,由于经验的不足,认识上的错位,加之我国教育制度安排上的原因,致使一些高校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模式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随意性和不规范的现象。比如,一些很有科研素养和潜质的考生,仅仅因为“英语差分”便被拒之博士候选人门外。再如,有的院校对博士生教育规定课程的学习重视不够,课程如何设置、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都无“一定之规”,结果课程学习往往未能达到帮助学生获得从事研究工作、准备学位论文所必需的宽广深厚的学科知识基础的效果。还有,博士学位论文开题之前的资格考试或综合性考试应该如何“把好关”,有的院校也无明确的要求和规则,结果造成在培养过程中对博士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缺乏“刚性”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博士生只要进了“门”一般都能拿到博士学位。

第三,一定程度的浮躁之风对博士生教育造成不良影响。这一方面表现在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急剧扩张,师生比例失调,师少生多,导师投入到每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减少,学术互动和交流受到影响,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呈现出下滑之趋。另一方面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不是注重鼓励博士生具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学术视野和熟练到位的研究方法,而是以数量等硬指标为指针,使得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凑足文章的发表数当作主要学习内容。再一方面还表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把关上不严,由于每年毕业生数量增加,在开题、答辩等环节,对博士学位论文的要求有所下降;加之学风不正,道德失范,致使弄虚作假,剽窃等现象在博士学位论文中也时有发生。

第四,博士生教育缺乏学术创新性和创造性。博士生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智力成果。因此,检验博士生教育成效的主要标准,应该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上。学位论文是博士生教育计划的核心要素,必须是进行创造性的研究,以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有独特的贡献。然而,实事求是地说,目前有些高校对此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高度的重视。其具体表现是:一些博士论文的选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空泛,或流于琐碎,或流于炒作,而不能把握当前学术前沿,参与学术对话;一些博士论文的前期资料积累不够扎实,因此不能针对最具价值的切入点进行广泛而深入地探讨,论述流于粗放;一些博士生对所需了解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涉猎不广,基础不牢,因此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常常捉襟见肘,理论和方法运用不能做到娴熟有秩;一些博士生在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训练不够,造成思想的力度和对相关问题的挖掘和解决不力。这些都造成了一些论文成为资料的简单梳理,即使有的选题具有新意,但由于研究功力不足,无法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二、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存在的上述问题,有的是由于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历史较短,对学科规律和博士生教育规律相结合的一些根本性问题缺乏系统深入地全面整合和思考所致,有的是教育制度设计上的欠缺造成的,也有的是由于社会和教育所面临的大环境的冲击所导致。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要使得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得以可持续发展,为社会输送真正优秀的高层次人才,新闻传播学教育自身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博士生教育的经验,针对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和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特殊规律,结合人才需求与社会实际,整合教育资源,走出一条真正合乎科学的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之路。

第一,科学界定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内涵。大学的“教育理念是人们对大学精神、性质、功能和使命的基本认识,是对大学与外部世界诸元素之间关系的规定;它是大学内容管理及运转的理性认识基础”。[2]大学的新闻传播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性的教育,理应如台湾著名新闻传播教育家郑贞铭所言,“在技术学习之外,更要探讨理论、从事研究,以期建立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才能在高等学术殿堂中树立起应有的地位”。[3]为此,对于新闻传播学科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既要注重对其学术视野宽广度的拓展,又要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既要使其具有较深厚的学养造诣,又要让其关注学科前沿和现实的新闻传播实践,注意研究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具有很强的科学研究能力。这种人才应是其他学科培养不出来的,在学术素养和科研上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与方向,理应琐定在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上,即着力为高校和科研机构造就优秀学者。

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必须科学规划博士生的课程学习,并加强对其在阅读、读书笔记、专题讨论、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训练和提高。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教育上,十分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该院的博士生课程一般分为两类,即知识类课程与研究类课程。前者以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和融会贯通为目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并有相关研究成果的最新信息;课上还提供详细的阅读书目,要求博士生写读书报告,培养其欣赏和批判专业学术著作的能力。后者的目的是通过边学边做(研究),以培养和训练博士生从事研究和写作的综合能力;在课上,博士生们围绕一个专题进行思考、讨论、做研究。这样,不仅训练、提高博士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个现实的专业研究者的工作环境,教会博士生如何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如何遵循学术规范,如何使用各种研究资源,如何设计研究题目,如何解读原始资料,如何回应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这种训练实际上是一个铸造学术文化或学术习性的过程。

此外,为了提高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学术素养与科研能力,还应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对思想道德教育、课程设置、综合考试内容和方式、论文开题时间和形式、博士论文的学术规范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案,并严格实施。

第二,控制规模,严进严出,打造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品牌效应。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平台随着多家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宽广了,这同时也意味着博士生的数量和规模必将比以前有较大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注重维护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质量,共同为提高教育成效、培养顶尖人才而努力。针对目前社会上对新闻传播学博士生还缺乏广泛的认可和美誉,新闻传播学博士生的整体效应发挥尚未达到理想的程度,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博士生的招生、培养、资格考核、学位论文答辩以及学位授予上,比较注意通过制度建设,严把质量关。一是控制招生规模。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5人,每年报考博士生人数达到三四百人之多,但招生人数一直控制在30人左右,平均每位博导招收2人。二是提高博士候选人门槛。这主要是借助资格考核(综合考试)和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两个环节,实施筛选、淘汰,以保证德才兼备的合格人才进入到博士候选人行列。三是严格规范学位论文的答辩和学位授予。

这主要通过学位论文双盲评审、校内外专家的集体评审以及学位公示等举措,保证每个博士学位获得者都是符合标准的优秀人才。近些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每年只有不到十位博士生获得博士学位,占当年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左右。

第三,重视博士生导师及指导团队的综合素质要求和能力考核,确保博士生教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及其指导教育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博士生导师及其指导团队在招生、培养学生及博士论文答辩等方面较其他层次的教育具有更大的权限,因此要重视博士生导师人选的遴选,重视其“人格”塑造和“师德垂范”;同时要引导、促进博士生导师在博士生课程教学、科学研究、论文把关等方面加大指导力度,鼓励导师与学生经常交流、沟通。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对博士生导师所进行的遴选和考核,就包括着学术水平、道德素养、敬业态度、组织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等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十分注重将学生的成才与导师的责任感、信誉、综合素养联系起来,注重维护导师职责的神圣性和荣誉感。

第四,实行差异化竞争与合作,实现博士生教育的多元化。在博大精深且具备批判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整体素质要求下,各院校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应彰显自己的特色,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侧重培养博士生,使其成为该领域和方向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人才与学科前沿接轨。这不仅要体现在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创新性上,而且应系统地体现在博士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目前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整体发展水平并不高,高质量学术研究成果、学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并不充裕,因此博士生教育更应成为促进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高层次专业化人才辈出的舞台。

第五,确保博士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开拓多元化经费筹措渠道。要发展就要有投入,博士生教育要加大经费投入,尤其是在学术研究上以及优秀人才与成果的奖励上,更应有足够的经费支撑。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高等教育的资助渠道必将越来越多样化,对此,我们要注意积极争取,大力开拓、吸纳。近年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除了通过课题申报,争取政府和学校拨款外,还十分注意与相关传媒、产业合作,拓展经费来源。目前,全院博导的科研经费年均人平在8万元以上。

总之,在今天新的人文社会科学革命和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为了使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发展成为一种培养有创造力的优秀学者的有效途径,应着力注重完善其基本结构,扩展其必需的学科知识,力求教学质量优秀和研究设施、成果先进,从而便于其在规模增加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并完善有自身特色的多样化、高质量的学术体系。

参考文献:

[1]单波.反思新闻教育[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第8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新闻伦理的教学与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成果形成的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依托,由于多数成果的理论研究专长,其取向少不了道德说教的痕迹,因此,新形势下的新闻伦理教学内容要想更好地服务新闻实践,必须进行新的构建,其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学科理论理论是任何一门课程的构成基础。“伦理”和“道德”是新闻伦理学的“元理论”。伦理有一整套的体系架构。新闻伦理学属于应用伦理学和新闻学的交叉学科。除“新闻伦理”的提法外,类似的还有“媒体伦理”、“传媒伦理”、“媒介伦理”等提法,这几种名称经常混用,这种混乱导致对新闻伦理范畴以及研究对象界定上产生分歧。如有学者把新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有学者把新闻伦理理解成新闻传播的伦理,讨论的是新闻传播行为及其过程中的道德问题,是新闻传播的道德规律和道德规范系统。厘清这些理论认识的分歧有利于调整该学科的教学内容。无论如何界定,新闻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基本方面应该没有实质性不同。基础理论共识是学科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新闻伦理发展的历史与现状观察新闻史不难发现,新闻法(规)的发展与新闻职业道德的发展几乎并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这两者发展失衡时就容易产生新闻伦理问题,进而引发对新闻法的讨论。由此可见,新闻法规也是新闻伦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道德和新闻法规是新闻伦理学的两个基本方面,偏向任何一方都是对新闻伦理学历史发展的曲解,结果会更难理解现实的新闻伦理困境。

    3、新闻伦理问题:新闻道德失范实际上,新闻传播实践关注的是一系列伦理问题,关注的是客观、公正、责任以及民主等,也是新闻专业主义的问题。新时期新闻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新闻伦理问题,即新闻道德失范。所谓新闻伦理问题,主要指新闻传播活动中引起了伦理争议,或产生道德冲突,需要进行道德评价的问题。新时期的新闻伦理问题与以前有所不同,包括媒介商业化、新闻传播与社会公正、新闻传播与隐私权、隐性采访、以及“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一系列道德失范问题,鉴于此,新闻伦理教学内容必须包括新闻道德失范,新闻伦理学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教会学生如何应对和处理以上的道德失范问题。新闻伦理学也就可以理解成一门解决新闻伦理道德问题的学问。新闻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在于培养新闻专业学生解决新闻传播实践中道德两难问题的能力。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新闻实践中的道德失范问题日趋严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受到了质疑,新闻伦理问题引起业界和学界关注和热议。新闻传播实践遭到质疑意味着教育目标要有所调整。

    4、新闻伦理问题的治理:新闻法规新闻道德失范造成新闻伦理缺失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研究者将之总结为四个“矛盾”:新闻行业的两重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传播者的自由传播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与真实性之间的矛盾、新闻媒体的监督与平衡之间的矛盾。新闻伦理缺失就意味着必须进行治理,新闻法规则是主要的治理应对之策。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新闻伦理学教学的核心应围绕媒体在实践中引起伦理争议和产生道德冲突的现实问题,通过选取案例进行讨论,努力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道德判断,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通过几年教学实践,笔者摸索出一套教学模式,简称“一个中心,两个延伸”。

    1、一个“中心”一个“中心”是指以课堂的案例教学为中心。案例教学法在新闻传播的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理论、媒介经营管理等教学中广为采用,新闻伦理也同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根据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改变新闻伦理教学中教师讲解教材的传统方法,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实践。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本课程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这一点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常被忽视,为了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结合上文的教学内容,笔者实行下面的课堂策略:首先,教师把新闻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作为一根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每次讲解时间原则上不超出25分钟,讲授这部分内容要少而精。其次,教师把课堂教学内容分为三个主题版块,即新闻伦理发展史论、新闻伦理实务、新闻法规实务。这三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节课开始后,由教师主讲史论,然后由学生提问,进行答疑,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第二节课由两名同学各自从新闻伦理和新闻法规实务角度,举例阐释案例中新闻伦理缺失或新闻道德失范问题,如“周克华案”中媒体对其母采访报道中伦理缺失,包括最近的“复旦室友投毒案”等都可成为课堂案例教学的讨论内容,这个环节约需20分钟。就演讲学生提出的有争议的伦理问题或困惑,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各种观点在课堂中交汇碰撞,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通过这种交汇,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最后5分钟时间,由教师点评,与学生的讨论形成再次交汇,这将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两个“延伸”“两个”延伸是指课前与课后。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两节课的时间内难以实现的,必须依赖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深化。教师要精心布置和策划。在课前,教师和学生要精心准备和设计。对教师而言,应站到新闻伦理学科研究的最前沿,尽可能掌握新闻伦理学科的全面知识,以深入浅出地完成理论讲解的任务,还要能对三个主题中学生讲解的两个部分进行有效点评,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对学生而言,只有课前认真准备,课堂上方能游刃有余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准备越充分,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同学和老师的收获就更大。在课后,发言的同学将自己演讲的PPT和相关的材料发到班级的群共享中继续交流探讨,对没有听清的同学进一步释疑解惑。教师课后若有新的理解,也可将自己的新见解传到QQ空间和学生继续分享,充分利用现代的互动媒体进行便捷的交流。

    三、教学改革的效果

    新闻伦理学课程的主旨是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与现代法治观念。以课堂案例教学为中心,有助于学生理解新闻道德的原理和法律法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新闻伦理素养与新闻法治观念。笔者通过几年的“一个中心,两端延伸”的教学方法实践,在以下两个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9篇:如何进行新闻教学范文

一、时事新闻的应用对学生政治学习兴趣的激发

高中教育容易让人联想到“填鸭式教学”,而思想政治课对于许多高中生来说是乏味、枯燥的,由于其内容较多信息量较大,许多学生往往对该课程失去耐心和兴趣。因此,教師需要引导学生,给予学生积极的、正面的学习意见,激发学生的兴趣,而时事新闻就是很好的学习切入点。将当下热点的国际、国内新闻引入学习当中,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更清晰、更明了地理解政治内容,进而使学生对政治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当学生学习到第二单元政府职能权利和权利的行使时,教师可根据相关的法律、民主、国家制度等方面采用当前较为热议的反腐反贪事件作为课前预热训练,可向学生提问“公民具备哪些法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公民应如何正确进行监督并维护自身的权利?”,通过以学生的自身利益作为问题的出发点,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发表自我对贪污案件的看法,进而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激发其学习欲望。此外,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民主监督、依法治国的重要性,继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二、时事新闻敏感度的提高对学生政治学习的促进

时事新闻是学生学习政治的较好辅助手段,提高学生对时事新闻的敏感度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政治课程中难点和疑点。高中政治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且在政治考试内容中,政治热点的题型比较多,如果学生面对新闻材料考题时的政治敏感度不高,学生往往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进而无法将课本中的政治内容运用到解题中。因此,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和鼓励,以及给予学生更多的考题训练,以提高学生对时事新闻的敏感度。比如教师对学生提问“对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到来,你能想到哪些政治知识,你又是如何将所熟知的知识点运用于解题中?”,当问题提出时,学生会在脑海里自动搜索所学的知识和内容,此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引,告知学生可能考到国际货币、经济贸易、资金运作、通货膨胀等,学生就会豁然醒悟,以后,学生面对此类的新闻考题时即可快速做出反应并选择正确的内容进行解答。

三、时事新闻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政治学习的推动

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良好的理论知识可以让人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则可以让人更好地了解事物的本质,这也是人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接受知识,造成学生无法灵活地将所学到的课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操作当中去,这种脱离现代教育的教学方法很明显对学生的政治素质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和培养学生对时事新闻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透过事物的表面去深入探讨其内在本质,进而帮助学生将政治学习中的各章、各节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使课本所学的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脉络体系。比如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生提出问题“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广大群众的生活有哪些重大的影响,其执行过程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教师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诱导启发学生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的课堂效率和质量。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已不再适应新的时展需要,因此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模式。时事新闻运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教学表现形式,也符合当代课堂的教学发展需求。为此,正确地将时事新闻应用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发挥政治课堂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爽.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学周刊,2016,(20):20-21.

[2]裴家欣.新闻时事与高中政治理论在教学中的互证[J].科教导刊(下旬),2016,(10):129-130.

[3]刘永根.浅谈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6,(01):26-27.

[4]税承忠.试论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J].读天下,2016,(1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