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精选(九篇)

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

第1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

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卑与焦虑

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从乡村进入繁华的都市不仅在视觉上给他们以强烈的冲击,同时他们的内心也开始波澜起伏,因为他们对于这个社会中人的生存质量有了更直观的比较。这种比较显然在现实中也无法避免,这种比较得出的结论就是家庭富裕的同学可以穿着时尚,可以吃各类他们闻所未闻的美食,去过很多的城市。但是在特困生那里他们过去没有这种引以为自豪的体验。同时他们也不可能即时地完成家庭富裕同学所获得的那些体验,这种自卑甚至会随着大学生活的延续而不断加深。

贫困大学生的自卑还可能伴有焦虑,他们无时无刻不牵挂与惦念在家劳苦的父母。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学费给家庭造成了多么大的经济负担,他们有心替父母省钱却又无法割舍自己的大学梦,处于两难之间的他们会常表现出忧心忡忡的神情。

贫困大学生的自卑不仅源自于个人的困惑,还有来自外部环境的侵袭。当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物欲文化和拜金文化在高校里也氤氲开来,当富二代的招摇被一部分人所崇拜和惊羡时,当攀比风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时,贫困大学生的自卑与焦虑也在这样的现实刺激下走向更加极端的自卑。他们经济出身上的先天不足在其他同学那里不但得不到同情与理解,反而有可能成为笑柄。

(二)自闭与羞怯

一个贫困生同时兼具内向的性格,那么他很容易形成自闭。自闭是一种逃避行为。贫困生为了避免现实中的遭遇的各类尴尬,只能远离遍布攀比之风的周边人群。他们只能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在这里没有外来的强势的对比,有的只有他们自己真实的呼吸。

贫困生的大学生活谈不上丰富多彩,他们可能继续过着高中时代把板凳坐穿的苦学生活,在书本中寻找精神的慰藉。或者举着一个自制的广告牌在人流密集处寻找做家教的机会。抑或是到餐饮场所做兼职的服务员和商场的推销员,如果贫困生长时间脱离身边同学和室友的群体,容易诱发性格上的孤僻。

大学时代是萌发爱情的季节,大学生陷入对异性的思恋都再正常不过,特困生也一样会对异性萌发好感陷入思恋。但是,内向的贫困生因为缺少自信和性格使然,非但在同性同学间习惯性地包裹自己,在异性面前也羞于表达。当代大学生性格多为活泼开朗,贫困生如果在与异性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过分的羞怯。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对于适应大学的群体生活就会形成一定的障碍。

(三)仇富与逐富

贫困大学生的自卑与自闭心理只是浅层次的心理问题,贫困大学生也可能遭遇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当贫富对比成为多次地重伤贫困大学生的自尊,当同学间的交往因为贫富对比而产生巨大隔阂,那么贫困大学生的内心就有可能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消极情绪是对富有的嫉妒,也是对富有的憎恶。贫困大学生甚至有可能将这种人有我无的自然现象扩大为对社会不公的激进认识,成为愤世的个性青年,人的体内如果积蓄了太多的消极情绪,整个世界在他的意识里可能都是灰色的。贫困大学生在受到现实的强烈刺激下也有可能转而走向对金钱的疯狂追逐,为了满足虚荣心理,为了可以像富有同学一样享受生活。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人们生活的贫富悬殊,对金钱的盲目崇拜,冷漠的人际关系,以及来自弱势群体身份的压力和激烈的择业竞争等,都会加大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另外,由于我国的慈善事业尚不发达,机制尚不健全,社会上一些善意的动机实施不当也无意中加大了贫困生的心理压力。如各种资助工作,本来是好事,但由于处理方式不当,使一些学生虽然物质上得到了资助,但精神上却遭受了挫伤,使他们感觉是在接受“施舍”,伤了自尊心,加重了自卑心理。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会产生直接影响。每一位大学生初入校园,都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而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等原因,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更为困难。这些不利因素都将给他们带来身体和心理的压力。另外,贫困大学生大部分来自文化环境和教育条件落后的偏远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他们基础知识薄弱、知识面窄,因此学习压力更大。

(三)家庭因素

家庭的经济状况、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家庭成员的关系、父母文化素质、家庭政治地位等都会影响子女心理健康,对他们的性格、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有重要影响。而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承受着一定的压力,没有能力去购买必要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无力缴纳学费,无法满足自己合理的需要,各种负性情绪长期困扰着他们,如自卑、偏激、焦虑、抑郁、悲观甚至仇视。家庭经济困难,增加了贫困大学生为生活费、学费担心的焦虑心理;贫困家庭中父母容易产生心态不平衡的心理,也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另外,贫困大学生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投入比非贫困大学生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投入高,因此寄予的期望也更大,这也会加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负担,使他们出现比其他大学生更多的心理问题。

(四)学生个人因素

不少贫困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自我评价偏低,这种自我认同的偏差往往导致心理问题,使他们在思索自身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时,难以正确认知,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另外贫困生在面临各种心理矛盾时,往往采用自我封闭的方式,不愿将自己的痛苦和困难暴露给别人,不愿向别人寻求帮助,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首先必须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使贫困大学生树立自尊、自强、自信、自立的意识,克服自卑心理,增强抗挫折的能力,并有针对性地澄清一些认识误区,才能由表及里地给予贫困大学生真正的“资助”,使他们不仅摆脱物质贫困,也摆脱精神贫困。同时,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复杂,一般性的心理教育对其效果不明显,所以必须对他们施以特殊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引导。其次,高等院校应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使教师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予关注和帮助。学校应该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他们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高校收费制度;帮助他们正视贫困,自强不息;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注意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使他们学会自我调适,疏导不良情绪等。

(二)完善心理咨询机制

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对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经调查和查阅资料发现,目前有一些高校还没有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一些学校的专职心理咨询师也大多是半路出家,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高校一方面要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注重个别心理辅导,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针对高校学生心理特点开设心理讲座,提高贫困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专职学工干部、辅导员老师的心理知识培训,使其在日常生活中能及时帮助贫困大学生。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辅导

针对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可通过个别心理辅导使贫困生对贫困问题有正确的认知,并进行必要的行为指导。另外,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一旦形成,就应考虑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案,尽早加以矫正。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群体的互动作用能够促进团体成员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获得对自我更为适当的看法。团体咨询活动能更好地提高成员的社交技巧和与人相处的能力,培养成员的归属感与被接纳感,松弛他们的紧张与不安,使他们更有信心地面对贫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懂得“出身无法选择,态度可以选择”。另外,团体咨询拉近了咨询与生活的距离,增加了实践作用,使咨询更为有用。

(四)形成完善的自助体系

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经济资助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心理解困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政府、高校、社会在面对贫困学子时,更应该实事求是,对他们的情况给予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建立起政府、高校、社会三位一体的资助体系,以帮助他们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彻底摆脱贫困。政府通过制定一定的方针政策,使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落到实处,真正给贫困大学生提供绿色通道。高校可从学校实际出发,改革奖学金制度,增大奖学金额度,拓宽勤工助学渠道,并在社会中倡导改变对贫困大学生的救助观念和救助方式,由无偿的困难补助转化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从而获取报酬,使贫困生不再“等”、“要”、“靠”,让他们树立通过劳动脱贫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郄爱萍,袁玉涛.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思考[J].高教研究,2006(6).

[2]赵芸.科学发展观视域下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

[3]雷静.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第2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就业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实现,高校的连年扩招使在校大学生数量日益庞大。与此同时,来自“老、少、边、山、穷”地区和城镇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人数也逐渐增多,逐步形成了“贫困大学生群体”。据国家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字统计,目前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为20%,特困生的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1]。大部分贫困生由于受家庭经济的困扰和自身心理障碍的影响,表现在性格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往往比较脆弱,成为受人关注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就业问题上,贫困生的弱势尤为明显。

一、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个人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就业是高校贫困生改变家庭贫困状况的直接途径之一,而严峻的就业形势无疑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再加上大部分贫困生自身心理的长期“贫困”,种种压抑感、紧张感和矛盾感在面临就业时更显得情绪化、激烈化,极易诱发各种心理问题、信用问题甚至治安问题[2]。

(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高校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使广大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利用金融手段进行资助的一项重大举措。但目前,贷款的高校贫困生由于大学毕业后“就业难”而引发了“还贷难”,造成了银行“多贷多损失,少贷少损失”的错觉,从而引发银行不愿发放学生助学贷款的情况。贫困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间接关系到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运行,同时,良好的就业率也是一个学校办学声誉和社会认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着一个学校的持续发展。

(三)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重才重教”的正确价值理念的形成和国家国民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在城市和农村家庭,“毕业等于失业”的就业形势使很多毕业生和家长看不到教育回报的希望,“新读书无用论”升温,“不读书等着穷,上大学立刻穷”?成为部分农村地区的顺口溜。因此,解决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不仅有利于全社会重知识、重人才的价值理念的形成,而且关乎到整个国家国民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因分析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目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难”呢?笔者根据从事学生工作的具体实践经验,试做以下分析。

(一)外部环境

1.目前国家整体就业形势的压力。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统计,2006年全国劳动力供大于求达到1400万人,与此同时,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413万,比上年增加75万人,加上高校毕业生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全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3]。

2.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家庭、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有着一定的影响。一些地方或单位领导常优先招录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这样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后台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求职无门,望洋兴叹。

3.求职投入上缺乏有力的资金支持。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的激烈化,不断攀升的求职成本成为摆在贫困大学生面前的又一道就业“拦路虎”。制作简历费、邮递费、外部形象包装费、电话费、路费、食宿费、门票费等,往往动辄就是几百上千,使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不堪重负,丧失了许多就业的机会。

(二)自身影响

1.心理负担过重导致就业心态不稳。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经济上的拮据直接影响了贫困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在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出现,引发了紧张、压抑、焦躁的心理情绪,往往导致贫困生的心理负担过重,极大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心态。

2.综合素质欠缺导致就业竞争力不强。由于家庭背景和传统教育经历的影响,许多贫困生大学期间往往将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当中,以求在学业上证明自己的实力。他们“一心只读专业书”,而很少或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失去了很多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从而造成了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动手操作等方面能力的不强,影响了自己全面的发展。

3.职业功利取向导致就业范围受限。有些贫困学生家庭将供孩子上大学作为改变家庭状况的一种重要的实益性家庭投资。贫困大学生深受家庭影响,肩负着整个家庭兴衰荣辱的伟大使命,他们在就业时迫切希望通过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因此,他们在面临就业时,往往只选择大中城市收入高的单位,而对边远地区、小城市、基层、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漠不关心,人为的缩小了自己的就业范围。

转贴于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通过以上贫困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贫困大学生就业涉及到方方面面,既有个人的因素,又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高等学校及其就业主管部门,应当充分认识到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为贫困大学生就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促成他们顺利就业。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各类学校为(下转第155页)(上接第143页)了“抢生源、抓收入、扩地盘”,各类新专业纷纷上马,各种所谓的热门专业也开足马力加大招生,使得在校大学生人数迅猛上涨。但一段时间内的教育资源毕竟有限,这样就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出现了人才市场的结构性不平衡。所以,各高校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科学的调整专业结构和招生规模,并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改革教育内容与方法,适时的与社会需求挂钩,与市场挂钩。要不仅仅把学生“招进来”,还要“培养好”,最后“送出去”。高校只有以务实的专业特色和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在社会上形成自己的品牌优势,才能为在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创造条件。

(二)以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为手段深化就业体制改革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不规范,制约机制也不健全,因而不公平竞争、虚假招聘、随意毁约、欺诈受骗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也影响了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对此,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对全国大学生就业市场进行统一的宏观调控,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三)以充分就业为目标构筑贫困生就业支持体系

首先,在物质方面,国家和各高校应当进一步完善“奖、贷、助、勤”等制度,尽力保障贫困学生不会因为经济拮据而无法安心学习,同时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从资金上帮助解决贫困大学生由于求职而产生的经济紧张问题。其次,在政策方面,国家和各高校应当出台相应的帮助贫困生就业的政策。国家可出台优惠政策,引导贫困毕业生到西部、到边疆、到基层就业。最后,在心理方面,要加强对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指导与培训,要帮助他们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激烈的就业竞争和生活的挑战。

(四)以提升综合素质为途径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能力

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除了看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表现外,也十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组织工作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爱好和特长等,用人单位通常认为具有社会活动经验的学生往往能更快适应工作。[4]高校应当予以必要的重视,尽可能的为这个“特殊群体”创造条件,不因经济困难等原因而影响综合能力的培养。如科学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利用学校的专业教师资源,通过科学的测评系统,为学生的就业成才明确发展的方向;在班团干部、学院团委学生会干部、学校团委学生会干部以及各社团干部的选拔任用上,相同条件下应当尽量鼓励让一些贫困学生来担任,给予他们锻炼自己的机会;在课程设置上,学校应当改变偏理论的倾向,相应的增加实践性环节,如实验课、讨论课和见习课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总之,贫困大学生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贫困生就业工作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深入到贫困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深层次问题上进行“解困”。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贫困生应当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融入社会再谋求发展的道路,要给他们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同时,高校贫困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国家、社会、高校一同努力,从制度、观念、技术等方面齐抓共管,才能为贫困生就业创造良好的氛围,实现构筑和谐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教育科技版)[N].2004-03-01.

[2]陈德明,张革华.关注贫困大学生就业 构建学校支持体系[J].前沿,2004,(10).

第3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健康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55-02

随着高等教育学费分担制度及高校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贫困大学生问题日益凸显,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焦点与社会关注的热点。但社会各界在关注贫困大学生时,往往仅注重经济救助,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而由于经济困难所导致的心理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还影响着他们的毕业、就业。

一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成因

据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至2011年连续四年对全院大学生的心理普测及调查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多于非贫困生。贫困生中约有85%的同学存在着自卑、性格孤僻、焦虑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强烈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压力大,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经济条件和物质生活水平与城市或家庭经济条件富裕的学生形成强烈反差。由于经济条件差,又没有文艺特长,参加集体活动少,很难融入集体中,内心深处不免产生失落感,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久而久之产生自卑心理。

2.性格孤僻,自我封闭心理凸显

贫困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窘迫,日常生活费用拮据,心理上自卑、胆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及行为。再加上贫困生敏感多疑,在生活中不愿意与周围同学多接触,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甚至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也可能被他们当成故意讽刺,别人善意的帮助可能被他们看成是一种施舍,在日常交往中容易产生误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在这种矛盾冲突下,他们的心理慢慢扭曲变形,进而表现出自我封闭。

3.压力过大,抑郁、焦虑心理困扰

与所有的当代大学生一样,贫困大学生也渴望成才,拥有强烈的求知欲,向往美好生活。而贫困大学生的学费几乎用尽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父母及亲戚对他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他们也希望通过优异的成绩及一份好的工作报答父母,改善家庭的境遇。但过重的学习负担、紧张的人际关系、严峻的就业形势等因素导致他们精神紧张、焦虑,长此以往,一些贫困大学生便慢慢产生了抑郁心理。这种焦虑与抑郁并存的心理状态,易导致贫困生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自我沉沦。

4.消极悲观、嫉妒心理严重

现今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就业制度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成果,但在平等竞争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学生背后的各种社会关系对其就业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单位领导优先录用与自己有关系的人,“花钱买工作”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些不正之风及自身无法摆脱的困境使贫困生心灵受到冲击和伤害,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及嫉妒心理,甚至导致认识上的偏差,对社会产生极度不满,产生厌世、愤世的心理。

二 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就业的影响

由于经济上的贫乏,长期处于多重压力下的贫困学子产生的自卑、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无疑对他们的就业带来消极影响。

1.恐惧竞争,害怕就业

由于受自卑心理影响,一些贫困生在求职过程中不积极主动地争取机会,担心自己条件差,不能被用人单位接纳,不敢去尝试与追求,从而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感到前途渺茫。残酷的现实与改变家庭境况的强烈愿望的矛盾,往往使贫困生焦虑不安,不能客观评价、分析自己,在人才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从而对他们的就业造成不良影响,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

2.就业期望值过高

贫困的家庭环境给了贫困大学生以深深的精神束缚,由于对贫困刻骨铭心的体验,不少贫困大学生在就业时产生了恐惧贫困的心理,将择业作为自己告别贫困的最后机会,一心要跳出“农门”,不愿意下基层、到边远山区和艰苦行业,害怕找不到理想、可靠的工作使自己再陷入贫困的状态。一些贫困生考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城市找份好工作,以此来光宗耀祖,于是毕业后宁愿待在城市没有工作也不愿意回农村工作。在就业单位的选择方面,他们往往不愿考虑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而倾向于选择大中型企业、外企、中外合资企业或较稳定的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

3.就业行为取向显示出短视、务实的特点

贫困生迫于生计,就业时更趋向尽快找到工作,分担家庭的重担。因此,贫困生中大多数人选择直接就业,考研比例明显低于非贫困生。另外,贫困生由于社会资源(权力资源、经济资源、信息资源)的匮乏,他们往往早早活跃在人才招聘市场中,积极推销自己,一些综合条件较好的贫困生也因为害怕失去机会而盲目签约。

三 缓解贫困生心理问题,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要缓解贫困生心理问题对就业的影响,有效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政府、高校、社会、贫困生本人应互相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1.党和政府应实施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贫困大学生就业

党和政府一向关心贫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应在已有的基础上,开拓创新,进一步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

务工作。第一,政府应大力规范就业市场,加强就业制度和法制建设,完善就业机制,为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竞争环境,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企业在招聘、选拔过程中,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让毕业生凭借个人才能就业,为毕业生就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使贫困生意识到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第二,完善就业政策,实施贫困生援助工程。政府有关部门要在政策制度方面更多地向贫困大学生倾斜,给他们更多的帮扶,完善奖、助、贷、减、免、缓交学费、特殊困难补助等多层次的困难资助体系。政府有关就业服务机构及部门向贫困生提供免费职业介绍、咨询及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优先为他们办理就业手续,实行优先安置。第三,要出台必要的优惠政策,大力吸引和引导毕业生到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基层、生产一线就业。

2.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服务,加强校企合作,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平台

第一,高校应特别重视对贫困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新生入学就开展就业的相关指导,指导贫困大学生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地进行自我剖析及职业分析,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与特长,认识自己的优势、劣势及不足,了解职业,如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职业岗位对求职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等,从而对自己进行正确的社会定位,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同时高校还应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指导方略,将就业指导纳入大学阶段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从而形成完整的就业辅导体系。在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引导贫困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知识结构,并结合专业特点参加职业资格培训和从业资格考试,增加就业砝码,提升就业能力。

第二,高校应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帮扶贫困大学生,使他们实现经济及心理双脱贫。高校应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力度,为其顺利就业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目前许多高校为了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都相继采取了奖、贷、勤、助、免、绿色通道、就业补助等多种措施。在减轻贫困生生活压力的基础上,我们还应更多地给予其精神支柱与关怀,采取集体辅导与个性化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课程,二是在充分了解贫困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情况的基础上,建立贫困生档案,根据实际情况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因经济和心理压力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信心,提高竞争意识,激发其自立自强、敢于拼搏的精神。

第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能力培养。个人的能力是求职的关键,我们要努力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整体能力,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就业。要引导贫困大学生消除人际交往恐惧,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争当学生干部,以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改变自卑、胆怯的心理,形成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

第四,加强校企合作,搭建就业平台,为贫困大学生搭建就业的“绿色通道”。高校应积极开展贫困生的就业推荐工作,举办面向贫困生的专场招聘会,鼓励用人单位优先聘用贫困生。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见习、实习基地,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以社会有偿资助为主,与就业相结合,由单位出资培养学生,待其毕业后为出资单位服务。高校还应积极搭建贫困生就业网上平台,为贫困生个人信息,提供各种招聘信息。同时高校要积极鼓励、引导贫困生自主创业,并积极地与企业及政府有关部门协调,给予创业扶持,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和睦的校园氛围。高校以育人为根本宗旨,在解决贫困生问题时也应遵循这一宗旨,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使贫困生在活动中感受社会和学校的温暖。加强学校、班级、宿舍等育人环境的建设,倡导同学之间相互关怀、团结进取,提倡勤俭节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贫困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3.贫困大学生本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为顺利就业提供有利条件

解铃还需系铃人,贫困生要摆脱由于经济上的劣势导致的心理、人际关系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具备面对贫困的信心和勇气,提高自我解困的能力,化阻力为动力。第一,贫困大学生要客观地评价自己,既看到优点也不回避缺点,扬长避短。正确认识目前的就业形势、竞争对手,树立竞争意识,克服自卑、胆怯心理,克服各种困难,争取就业岗位。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远大的职业理想。要认识到就业要服从社会的需要,适应社会形势,要摆脱传统思想的禁锢,充分认识到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就业的目的和意义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及人生价值的实现。第二,贫困大学生要认识到贫困只是暂时的,以平常的心态对待贫困,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利用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未来的命运,要用知识和能力来丰富和武装自己,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劳动创造财富”的至理名言,勇敢地战胜贫困。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贫困生就应合理利用业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同时,要积极参加学校的学生会、社团组织,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校园集体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拓宽人际关系,锻炼人际交往能力。第三,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卫机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在学习、生活中贫困生要学会自我调节,采取找朋友谈心、听音乐、体育锻炼等方式适当地释放压力,缓解紧张情绪。学习心理学相关知识,在出现焦虑、忧郁等消极情绪时,能科学地运用心理防卫机制进行自我调适,塑造更健康成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王志刚.西部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2]何佳蓉.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之实证研究[J].教育前沿·网络财富,2010(12)

[3]章冬斌.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服务与指导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0(5)

第4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激励;大学生心理;心理激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为大众化,高校逐年扩招,高校中的贫困生群体也随之增加, 高校贫困生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各高校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了以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资助体系。这一体系的协调有序运转,切实减轻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使得他们得以顺利完成学业。但随着扶困助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该资助体系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出来,他们的内心世界更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因此,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不仅可以了解研究的进展与不足,而且可以明确今后研究的方向,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现状的研究,完善高校贫困生综合素质、提升高校贫困生自信心和落实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培养计划都有重要意义。

1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概括

1.1 研究文献分布

在中国知网分别以“全文”、“主题”、“篇名”、“关键词”为检索项、以“心理激励”、“高校贫困生激励”、“激励理论”、“在心理激励下高校贫困生”为检索词进行检索,发现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文献颇多,具体分布如下表1。

表1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文献分布

检索发现,虽然不少文献都涉及到高校贫困生的研究,但是作为专题研究的较少。本文根据相关性原则选取80篇进行综述。

1.2 研究方法

已有研究以理论思辨为主。如常成玉,熊一兵与邓丽萍的《“四位一体”激励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应用》[1],曾婷婷的《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2],王燕的《关于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标准建立的初步研究》[3],郭志宏,朱宁与王丽娟的《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4],霍世平的《激励保障与学生管理》[5],鲁晓华的《资助与激励》[6]。

1.3 研究视角

研究视角从教育心理学视角进行研究。第一,高校贫困生在经济上得到资助,但是他们内心世界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关爱,陈力铭的《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7]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进行了研究。第二,人文关怀下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梁阳的《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8]。

研究视角从教育学视角进行研究。第一,通过一个具体案例,基于问题分析,提出相关激励方法运用在高校贫困生当中。常成玉,熊一兵与邓丽萍的《“四位一体”激励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应用》[1]。第二,针对目前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激励管理理论并引入到贫困大学生的管理中。郭志宏,朱宁与王丽娟的《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4]。第三,完善高校贫困生的关怀体系。陈晓清,陈云龙的《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9]。第四,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贫困”进行疏导。魏青的《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疏导》[10]。第五,胡艳芳的《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11]。第六,王爱平的《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救助机制初探》[12]。第七,赵中源等人的《把握心理特点,注重“精神解困”――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思考》[13]。

1.4 研究路径

现有文章的研究路径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第一,陈力铭的《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7],主要是从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高校贫困生激励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构建激励机制相关措施方面进行探索。第二,梁阳的《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8],主要是从人文关怀、贫困生激励管理的内涵,人文关怀对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启示以及从人文关怀下实施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第三,曾婷婷的《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2],主要是针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结合物质资助与精神资助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激励

1.5 研究主体

研究主体大部分是学者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进行研究。如陈力铭的《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7],曾婷婷的《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2],梁阳的《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8]等。

2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内容

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贫困生、激励以及心理激励的内涵,高校贫困生的现状,问题存在的原因,如何运用激励理论以及心理激励相关理论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等方面。

2.1 高校贫困生、激励以及心理激励的内涵

2.1.1 对贫困生的界定

根据学校学生处提供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览表,按照广东省教育厅的标准,将每月生活费不超过200元并申请了助学贷款的学生定为贫困生。因为考虑到对贫困生的定义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因此,在这些贫困生的基础上,除了根据学生提供的贫困证明外,也加上自己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观察和学生干部的推荐,以此确定贫困生的对象[14]。

2.1.2 高校贫困生的内涵

高校贫困生是指高等学校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包括学费、生活费、住宿费、书费等),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按照困难的程度又可以分为一般贫困生(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和特困生(无力支付教育费用)[15]。

2.1.3 激励及心理激励的内涵

激励,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解释。作为管理用语,激励是指调动和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的过程。作为心理学术语,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动机的过程。作为管理心理学的概念,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激励也可以说是调动积极性的过程”(水,1987)。总之,激励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人的动机不断得到激发的心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为了达成某种目标而维持在一种兴奋状态中,产生内在驱动力[16]。

心理激励[17],实质就是从人的内心世界强化其动机,改进其行为,增强其内驱力,使其朝着集体组织目标方向发展的动态过程。心理激励包括内滋激励、外附激励两大类。内滋激励,是人自身产生的发自内心的一种激励力量。外附激励,是指来自于组织力量的驱使,即通过组织的评比、奖惩而实现的激励。

2.2 高校贫困生的现状

2.2.1 由于经济困难而出现人际交往的问题

冯尚飞,建[18]对高校贫困生进行了研究,他们调查发现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拮据,使他们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感与挫折感比一般学生更大,从而影响了其人际交往。

2.2.2 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林港凡[19]对高校贫困生的心理现状进行了思考,研究发现,贫困生因经济拮据,而产生自卑和自我抑郁,以及人际反应过度敏。陈逸萍[20]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存在脆弱性、敏感性、依赖性以及焦虑性,这都值得我们关注。苏云波[21]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自卑与依赖、自我封闭与孤独、焦虑、自大与虚荣、嫉妒等心理。这些心理疾病会严重影响高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杨可臣[22]等人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常在心理问题:自尊与自卑的冲突、焦虑与忧郁的冲突、自我封闭、心理活动反应(不敢面对现实、乐趣性差、情绪极不稳定,极易悲观、学习效率低、心理障碍极端表现为自杀或犯罪)。刘静[23]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原因,面临更大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范结兵[24]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存在就业心理问题:自卑心理、焦虑心理以及抑郁心理。

2.2.3 高校贫困生的自我价值感及主观幸福感

吴洪艳[25]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总体来说高于2003年的常模,而且表现出比较大的一致性。不管是男性贫困大学生还是女性贫困大学生都只在S51和S54上显著低于全国常模。S51上的差异、表明贫困大学生在团体中缺乏影响力,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原因可能是贫困大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综合素质较差,在班级中较少担任学生干部,而且,由于贫困,贫困大学生在班级活动和社交中表现出更多的自卑、退缩、逃避行为,因而较少引起他人的注意。S54上的差异,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容貌、体态等生理特点较少受到他人的赞赏或贫困学生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贫困大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且大多地处农村,在衣着打扮、风度仪表方面存在明显的欠缺而较少受到他人的赞赏,这是必然的;另外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可能会出现营养的欠缺等问题,使贫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不是很好。因此,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S54上差异显著。

浦玲[26]研究发现,在总体幸福感上特困生与贫困生、特困生与普通学生存在显著差异,贫困生与普通学生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这说明两点,一是,近年来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仍有部分特困学生生活质量水平较低,总体幸福感水平较其他同学偏低。三是贫困生的负性情感偏高。贫困生中部分特困生群体主观幸福感水平明显偏低。

2.3 高校贫困生存在问题的原因

陈逸萍[20]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心理失衡,求助模式单一,自身的人格特质,就业压力大。韩福东,王永利[27]研究发现,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社会因素方面,经济的差距;高校贫困生所在学校基础设施不齐全,信息较闭塞,学校把升学率的高低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唯一标准;高校贫困生身上背负正常家庭孩子所没有的心理压力,既有学习上的压力,又有人际交往中的和就业过程中的压力;个人因素方面,部分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因家庭原因、经济的压力,使其在性格上容易有缺陷,性格的缺陷直接导致言行和思维方式的不全面。

2.4 如何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

2.4.1 从教育方面出发,对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进行激励

张仕英[28]基于对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成因的分析,他认为可以加大扶贫力度,将帮困助学与励志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作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实践中全面提升贫困生的综合素质;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贫困生自我调适。

通过苏云波[21]研究发现,构建完善救助与扶持保障体系,让贫困生在校期间学习有保障,情感有归宿,就业有动力;家庭必须尽可能在物质、精神以及关爱方面给予学生最大的支持,多与学生沟通,积极与学校密切合作,减轻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负担;学校应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信、自立、自爱、自强教育;最后,提高学生的社会认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管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使其树立健康的就业观及使命感和责任感。

2.4.2 根据心理学相关理论,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

1)内容激励

内容型激励理论[16]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麦克利兰的成就动机理论及阿德勒的ERG(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理论等,它集中分析研究个体的需要,在管理中,内容型激励理论通过关注人的需要,满足人的一定需要,从而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应按照需要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对高校贫困生进行激励,以更好地刺激和强化他们的成就需要,维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过程激励

过程型激励理论[16]主要包括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洛克的目标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它着重分析、研究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与交互影响作用,这类理论围绕未满足的需要到需要满足这一过程来探讨、分析人的行为是如何产生、导向一定目标、维持下去或最后终止等问题,研究激励的整个认知过程以及这种认知过程是如何与积极的行为相关联的。

3)综合激励

综合型激励理论[16]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波特和劳勒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家,把一些主要的激励理论兼容汇合而形成的理论模型,如波特和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型、罗伯特?豪斯的综合激励模型等。这类激励理论试图克服上述两类激励理论的片面性,更加全面、综合地理解和分析影响激励的各种因素。这类理论让高校管理者意识到激发、调动高校贫困生的积极性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

2.4.3 在人文关怀下,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心理激励

1)心理援助激励机制―――心理支持系统

梁阳[8]研究发现,高校应针对贫困生特有的心理问题,制订科学合理的“强心计划”,为学生设置疏导心理问题、历练心理品质和提高心理承受力的良好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和改进贫困生的心理引导,从心理上帮扶贫困生,使其客观全面地评价自我、悦纳自己,敢于面对和正视贫困,避免纯粹的物质比较造成的心理压力。首先,要帮助贫困生学会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会进行多元的自我评价。其次,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实践活动,提升高校贫困生的自我价值感与自我成就感,进而对其产生积极地作用。

2)成才帮扶激励机制――技能支持系统

一是要针对一些贫困生学习的弱势,组织优秀学生党员、优秀入党积极分子践行先进性,开展“一帮一”学习帮扶活动;二是针对贫困生成才的主要障碍,高校要举办一系列技能培训,并尽可能地为贫困生能力锻炼提供更多的机会。如针对贫困生英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普通话水平普遍较差的问题,定期举办英语、计算机、普通话免费培训;针对贫困生社会实践机会少的问题,组织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还可鼓励他们参加校、院(系)的学生会、社团等组织,增长他们的见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三是搭建校内与校外两个平台,一方面在校内积极设置多种岗位、多种服务帮助学生,与此同时大力开发社会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

3)建立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激励机制――就业支持系统

高校对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和帮扶主要体现在就业机会的优先推荐, 培训实习的强化, 心理辅导的实施等方面。一是要围绕贫困生的就业,大大拓展就业渠道,依托广泛的社会资源,利用寒暑假及大学毕业生实习阶段,积极打造“大学生实践见习基地”,优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过渡性见习就业岗位。二是邀请心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专家,联系生活实际和理论法规,在就业形势的分析、求职技巧的引导、人生规划的制定及心理辅导等方面,对贫困毕业生展开针对,帮助他们的实际困难。三是围绕提高贫困生在就业方面的竞争力,加强符合实际需要的技能培训。四是出台和完善贫困生就业援助和帮扶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强化对贫困生就业援助资金的保障。

3 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的评价

3.1 理论研究不足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我们发现已有文献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甚少,只有5篇文章。

对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策略较多,但是学者都是从心理健康,贫困等方面出发,具体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相关激励理论以及心理机制理论来分析完善高校贫困生问题的不多。

3.2 调查问卷不够完善,定量研究不足

从上面综述可知,对高校贫困生存在的问题研究的期刊及硕士论文较多,但是具体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只有5篇,专家和管理者尚未意识到这一方向的重要性。并且,大部分研究是从教育学方面入手,真正从心理学相关理论入手的甚少;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文献也甚少。

3.3 研究主体不足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对高校贫困生研究的是学生,而专家以及管理者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甚少。所以,我们不能只注重学者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进行研究,而是要呼吁更多的管理者与专家深入研究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并且提高高校贫困生的自信心,制定一个长期培养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方案。

3.4 研究视角不足

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主要在教育学领域里研究较多,但是多学科结合视角的文章极少,过于单一,没有将医学、管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结合研究。

4 对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研究的建议

4.1 深入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要创新,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方法进行定量研究;

在研究视角上应注重多学科的结合;

在研究内容上,尽量把心理学、管理学以及教育学的知识结合一起,对高校贫困生进行尽力。未来这一问题的研究应该多角度展开,求新求变,使研究有更大的提升。

在研究路径上,根据已有文献的研究,他们都是从贫困生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物质与精神资助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激励管理。但对高校贫困生如何结合激励理论及心理激励相关理论对其进行心理激励研究不够,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甚少,还需进一步研究。

4.2 高校管理者和专家需要进一步研究

在研究主体上,高校管理者和专家需要进一步学习,认识到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重要性,并积极地做好高校贫困生心理激励的研究工作,联系理论与实践,提高高校贫困生自信心,完善其综合素质。这不但有利于高校管理者教育高校贫困生,而且有利于高校贫困生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常成玉,熊一兵,邓丽萍.“四位一体”激励法在高校贫困生教育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0(5).

[2]曾婷婷.对高校贫困生“双扶持”资助模式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3]王燕.关于高校贫困生助学金发放标准建立的初步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2).

[4]郭志宏,朱宁,王丽娟.关于构建农科高校贫困大学生激励管理体系问题的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5]霍世平.激励保障与学生管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8).

[6]鲁晓华.资助与激励:浅谈高校贫困生工作[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9).

[7]陈力铭.构建高校贫困生激励机制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3(6).

[8]梁阳.人文关怀视阈下的高校贫困生“激励管理”探析[J].文教资料,2013(4).

[9]陈晓清,陈云龙.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关怀体系[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5).

[10]魏青.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及疏导[J].教育与职业,2006(4).

[11]胡艳芳.试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策略[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12]王爱平.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救助机制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1).

[13]赵中源.把握心理特点,注重“精神解困”:对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14]沈祖芸.防范欠贷官司需建多道“防火墙”[N].中国教育报,2002(1).

[15]马铭启.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1).

[16]郑开玲.试论激励理论与高校教师管理[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5(12).

[17]寿越强.建立心理激励机制,促进“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究[J].辅导员,2006(8).

[18]冯尚飞,建.高校贫困生人际交往心理困扰及调适[J].山东青少年研究,1998(8).

[19]林港凡.对贫困生心理现状、心理教育的新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3).

[20]陈逸萍.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莆田学院学报,2006(12).

[21]苏云波.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疏导[J].现代企业教育,2013(6).

[22]杨可臣,杨韶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与指导[J].煤炭高等教育,1998(12).

[23]刘静.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8).

[24]范洁兵.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高教高职研究,2010(12).

[25]吴洪艳.西南两所高校贫困大学生自我价值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6(5).

[26]浦玲.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及实践思考[D].河海大学,2006(12).

第5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摘要:本文从心理弹性及心理弹性的重要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方面入手,调查贵州省主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现状。通过调查,发现贵州省高校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以及两者的大部分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得分的均值大部分低于非贫困大学生。说明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心理弹性较非贫困大学生弱、社会支持现状较非贫困大学生生少。在贵州省高校贫困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相关研究中,中国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可以作为测量工具使用。调查结果为贵州省主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调查提供了数据支持。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心理弹性 社会支持

1、引言

个体在面临相同的或类似的压力情境时,常常可以看到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反应。在遭遇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时,有的个体会长期低迷、消沉、甚至自杀,而有的个体则很快从创伤中恢复,甚至以前发展更好,无论当时的处境有多困难,都能对未来进行积极的规划。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了收费改革,学费使得贫困大学生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做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干预工作,不仅关系到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教育改革的顺利发展、社会的稳定,牵动着社会关注的神经。

心理弹性是目前心理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弹力学的基础上提出的心理学命题。Masten,Best&Garmezy对心理弹性概念的定义为:第一类,心理弹性是指高危群体通过克服逆境获得良好的发展,是个体内部的一种具体的个人力量;第二类,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持续生活压力(如父母离异,家庭经济困难)而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压力;第三类,心理弹性指经历了创伤后个体得到很好的恢复。是个体健康发展的一个正常组成部分,并能在生活中得到不断发展[1]研究证明,心理弹性是一种潜能,来自家庭、学校以及社区等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弹性有着密切关系[2]。本文从心理弹性及心理弹性的重要保护因素――社会支持方面入手,研究贵阳市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现状,提供贵阳市主要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数据档案。为解决经济困难对贫困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及社会问题提供方法。使心理弹性弱的学生能从社会支持中消除障碍。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班为单位,对贵阳市五所高校(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阳医学院、贵阳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随机取样,选择班级贫困生库的贫困生共300名,非贫困生共300名进行问卷调查。

2.2研究工具

2.2.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为了解被试一般情况,自行编制。包括被调查者性别、是否贫困生、出生地、年级。

2.2.2心理弹性量表 使用阳毅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复原力量表。量表包括31个项目,6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持。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好。

2.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社会支持调查使用肖水源设计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3个分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共10条题目。总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程度越好[3]。

2.3研究程序

2.3.1施测方法 2012年5月18日至6月24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大学生,使用定式问卷,在贵阳医学院、贵州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阳学院、贵州省财经大学高校联络老师的带领下到取样班级调查,调查完毕问卷当场回收。

2.3.2数据处理 回收问卷后,剔除无效答卷后,统一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处理。采用SPSS17.0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有效被试统计学特征 一般情况,发放问卷600份,每个高校120份。回收有效问卷587份。其中男性264(45%),女性323(55%);贫困生348(59.3%),非贫困生239(40.7%);农村392(66.8%),城市195(33.2%)。

3.2贵州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现状

3.2.1非贫困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比较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贫困与非贫困生进行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总分、社会支持总分上与非贫困大学生有显著差异。非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接纳、自我效能、问题、家人支持解决分项目以及心理弹性总分上较贫困大学生分数较高。在稳定性上贫困大学生比非贫困大学生分数高。在朋友支持项目上非贫困生虽然比贫困生分数较高,但是差异并不显著。在社会支持调查中,非贫困学生在社会支持总分以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两个分量表的比较中,得分较贫困学生高,差异显著。而在支持利用度分量表得分上,两者差异并不明显。

社会支持得分分数越高,表明社会支持度越高,一般认为总分小于20,为获得社会支持较少,20-30为具有一般社会支持度,30-40为具有满意的社会支持度。心理弹性量表得分分数越高,心理弹性越好。研究者将120分以上划分为强型,60-120分划分为中间型,小于60分划分为弱型。结果见表3、3。

在心理弹性调查中,非贫困生、贫困生的心理弹性总分呈钟形分布,弱型、强型的人数少,中间型多。非贫困生在强型、中间型的比例均高于贫困生,而弱型的比例则低于贫困生。非贫困生在最大值、最小值、众数上均高于贫困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总体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在社会支持调查中,非贫困生、贫困生的总分也呈钟形分布,低社会支持、高社会支持人数少,一般社会支持者居多。非贫困生在高社会支持、一般社会支持两组的比例高于贫困生,而低社会支持组低于贫困生。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总体低于非贫困大学生。

4、结论

4.1中国大学生复原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适合用作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测量工具。中国大学生复原力量表包括6个维度:自我效能、自我接纳、稳定性、问题解决、朋友的支持和家人的支持;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包括3个分量表:客观支持、主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利用度。两个量表的分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以作为评估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工具。

4.2通过对贫困与非贫困生进行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的比较,发现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以及两者的大部分分项目上存在显著差异。其得分的均值大部分低于非贫困生。说明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心理弹性较非贫困生弱、社会支持现状较非贫困生少,如何干预提高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滨.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进展及评述[J]河南大学学报,2007,9(5).

[2]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

[3]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27:129.

[4]李艳红.高校贫困生的情绪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中国学校卫生,2004, 25(6):张兰君.贫困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3).

[5]李艳红.高校贫困生的情绪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4,2(6).

第6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流动人口;贫困;研究综述

贫困一直以来都是我国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在反贫困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流动人口贫困在城市贫困问题中开始显现出来,成为了"新城市贫困人口",同时其规模呈现了扩张的趋势。但是,纵观现有文献,对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分析的文献相对较少,而关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研究综述更是少之又少。本文试图通过整理归纳相关贫困理论和关于流动人口及贫困问题的文献,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关于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研究现状,为进行深入的分析奠定基础。

一、流动人口及贫困人口概念的界定

(一)本项目关于流动人口范围的含义

关于流动人口的定义一直都比较宽泛,离开原居住地并且与户籍相分离的人口往往都是流动人口,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量的农民工开始涌向城市,也开始引起学术界关于流动人口的广泛关注,农民工基本成为了流动人口的代名词,根据尹海洁、黄文岩(2010)的分类,流动人口主要包含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城市之间的流动,这部分流动人口不在户籍所在地工作和生活,而是在另外一个城市工作和生活;第二部分是指农村人口短期流动到城市的人口,这部分人口只是季节性的到城市打工,而生活重心还在农村;第三部分是指长期在城市工作的流动人口,他们的生活重心已经转向城市,但是却没有户籍身份的城市人口。

(二)关于流动人口贫困概念的界定

学术界对流动人口的贫困概念没有统一和明确的界定,基于现有文献和学者观点,本文总结流动人口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长期在城市工作并且没有户籍,生活处于贫困的流动人口;另一部分是在城市就业的大学生"蚁族"。

(三)流动人口贫困发生率

贫困的界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贫困标准的设定水平,我国经常采用两个贫困县标准,一个是我国的官方标准,每年由国家统计局公布,另外一个是世界银行公布的国际标准,即每人每天1美元。而流动人口的贫困发生率,指流动人口中贫困人口占全部流动人口的比例,反映地区流动人口的贫困程度。

二、流动人口贫困原因的理论分析

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流动人口陷于贫困呢?结合收入贫困、能力贫困、权力贫困等贫困理论,我们将深入探讨了流动人口贫困产生原因的理论。

(一)收入贫困视角

学者们最早将贫困解释为收入不足,难以维持基本的物质生活需。Rowntree(1901)最早将贫困定义为,"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支付仅仅维持家庭成员生存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开支,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国家统计局(1990)关于贫困的定义也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流动人口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务工收入,这导致他们的收入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

(二)能力贫困视角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出从能力的角度来定义贫困,这是世界上首次从能力角度来定义贫困,贫困被认为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阿玛蒂亚・森分别在1981年和1985年对能力贫困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指出,"应该引入能力的参数来测度人们的生活质量,因为能力不足是导致贫困的根源。"

能力贫困理论不再将贫困局限在收入不足这一概念中,而是拓展到个人能力的角度,使人们认识到解决贫困的根本出路是提高穷人的个人能力。但是能力贫困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这一理论过度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力,而忽视了社会上存在的客观机会。现实中有很多穷人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发挥能力的机会和权利。因此,权利不足也会导致贫困。

(三)权利贫困视角

Townsend(l979)在对发达国家出现的"新贫困"研究中发现,"贫困是一个被侵占、被剥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逐渐地、不知不觉地被排斥在社会生活主流之外。"阿玛蒂亚・森也认为,"贫困者之所以贫困,根本在于穷人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往往被系统性地剥夺,从而使他们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相关研究表明,流动人口和城市人口在权利上存在严重的不平等,这些权利上的不平等致使流动人口更容易陷入贫困的境地。

(四)脆弱性贫困的视角

贫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脆弱性,即贫困不仅仅是一种一无所有的状态,更是一种仅有一点点东西也很容易失去的状态。Chambers(1985)指出穷人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暴露于冲击、压力和风险之中的外在方面和孤立无助的内在方面,这两方面都意味着缺少应付破坏性损失的手段"。因此,穷人之所以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很容易遭遇外来的冲击或者风险,但又缺乏应对这种冲击或风险的能力和手段。

总之,流动人口陷入贫困状态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经济收入低下、个人能力不足、权利不平等以及自身的脆弱性等。因此,只有从这些方面着手,才能帮助流动人口摆脱贫困,获取更多的收入。

三、流动人口贫困问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对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研究

Soo Min Toh和Angelo s.Denisi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基础,提出了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具体方法,使迁移者能够更快地适应迁移的生活;Qian Cai研究中发现中国国内一个独特的社会现象,即流动人口向家乡汇款,影响移民者的汇款的倾向和汇款的数目是由于流动人口的状态,而影响流动人口还款的最显著的因素是家庭的情感和经济状况;

Kam Wing Chan对中国的无户口和有户口的流动人口进行了研究,有户口的流动人口在城市区域,具有较高的学历,被较好的部门所聘用,而无户口的流动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主要依靠的是自己,不能通过正式或者正规的渠道就业,往往容易陷入贫困,因此他认为中国的户籍政策对人口的流动有较强的控制力;Marina Della Giusta对亚洲的迁移者在英国定居的影响因素中得出,住房政策和教育制度对移民者具有较大的影响;Kothari研究中发现流动与贫困的关系问题,认为对于穷人而言,流动虽然是解决贫困的方式之一,但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外一个地方,需要流动人口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部分流动人口可以摆脱贫困,没有摆脱贫困的流动人口也有很多,也就出现了城市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

(二)国内对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研究

关于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研究,国内学者的系统研究还比较少,体系性、专题性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朱慧涛(2005)在研究中发现,农民工整体上在城市社会生活中处于底层,农民工的经济与社会地位低下,作为城市生活的边缘群体,又面临着很多社会上就业的歧视,而农民工也成为中国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进一步转型的必然产物,他认为,造成农民工处于贫困状态是由于结构和制度的缺陷造成的,也是城市贫困人口中的一部分。王朝阳(2007)在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人口流动时,发现流动人口正在呈现贫困边缘化的倾向,而城市的流动贫困人均已经成为无稳定工作、无固定经济来源、无固定场所的新的城市贫困群体。

总结国内学者的研究,蔡(2003)年对流动人口的贫困现状以及造成流动人口陷入贫困的原因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情况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性建议。蔡(2003)认为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流动人口的经济和生活状况、收入状况、住房状况以及人文状况。

1.流动人口的经济和生活状况

蔡认为流动人口的贫困状况第一个表现就在于流动人口的经济和生活状况的贫困,通过流动贫困人口与城市贫困人口相比,流动贫困人口的收入要比城市贫困人口收入要低很多,同时在居住、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流动人口的收入状况

调查流动人口的收入状况时,李强(2003)选取了珠江三角洲和济南市为调研地点,通过对1504名外来农民工、流动农民工的调查发现,这部分流动人口的工资基本上都很低,与城市人口的工资有很大差距,在流动人口的内部,不同的职业和行业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流动人口大多从事建筑业、服务业和家政服务业等行业,这部分流动人口的工资就很低,与那些从事技术性工作的流动人口的工资也存在较大的差距,总体而言,流动人口的工资与城市人口的工资相比是比较低的。

3.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

蔡(2003)针对北京、珠海和无锡的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从调查中发现,流动人口中大部分人口的住房条件很差,生活环境也较为恶劣,10个流动人口家庭中有7个居住在很差的住宿条件下,比如工棚或者宿舍,流动人口很多都只能租用别人的住房,而城市人口可以得到政府的政策性支持,部分人口也能够得到福利分房,而李培林(2004)通过研究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住房面积非常小,而城市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比农村流动人口的人均住房面积要大很多。

4.流动人口的人文状况

蔡(2005)认为流动人口不仅在经济和社会保障方面面临着贫困,而且在人文贫困方面也同样面临着与城市人口不一样的贫困状态。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流动人口在城市能够获得的就业培训和教育的机会非常少,相对于城市人口的子女,流动人口的子女还将面临更加高昂的教育成本,在教育成本方面流动人口的子女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不利于流动人口的发展,同时,流动人口又缺乏必要的资金用来人情交往,使得流动人口的人文贫困也显得很突出。根据农民工课题组(2007)在珠江三角洲的调研情况表明,能够在进入工作之后获得培训的流动人口只能占到29.1%,而那些参加了职业培训的流动人口,往往又是自己在寻找就业的培训,甚至只有一小半的流动人口参加了自己所在单位组织的培训。

因此,劳动力的资源配置在改革开放之前基本表现为二元结构,农村和城市表现的非常清楚,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改变了城乡之间原本的对立面,劳动力的资源配置随着城乡一体户的不断推进,而使得流动人口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在资源占有两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平等地位。从目前来看,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市场依然面临着分割的状态。

(三)述评

关于城市贫困和流动人口两个研究领域,国内外学者都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已经比较系统的研究了城市贫困和流动人口,关于流动人口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程度影响因素方面国内外都提出了相关的度量标准,在流动人口的研究方面,国内外的学者主要分析了流动人口个体特征和贫困的特征。但是,流动人口贫困发生问题的研究方面,国内外学者的系统和体系性研究还非常少,而流动人口贫困问题已经在城市中凸显出来,逐步形成了"新城市贫困人口",对某个侧面的分析描述也只是个别的研究,少数个案的访谈成为了主要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和问卷调查在流动人口贫困问题的运用上还比较少见,往往是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出发,论述流动人口容易陷入贫困的原因,或者从流动人口的视角出发,论述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弱势地位,相关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这两者之间的交叉问题。

参考文献:

[1] 蔡.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一转轨中的城市贫困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蔡.转轨时期民工流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招标课题,1996.

[3] 鲁甜.外来流动人口的贫困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 Q.Cai.Migrant Remittances and Family Ties:A Case Study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pulation Geography.2003(6).

第7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生活事件;心理健康

The Relationship Study of Mental Health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 of Yunnan. Li Rui. Teacher Educational College of Honghe University, Yunnan Mengzi 6611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We conducted 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and life stress events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 of Yunnan,to provide some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 Methods To choose 932 college students from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 of Yunnan randomly and measure them with SCL-90 and life stress events scale. Results The differences are significant between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and non-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in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and its factors. The life stress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is obviously stronger than the non-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The main life stress events are economic problem,heavy learning stress, communication stress, adoption and obtain employinent stress. The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life stress event is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mental health. Conclusion The mental health level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is obviously low in Nationality Area of Yunnan. The main mental problems of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are obsessive sensitivity, depression, worry, psychosis, et al.

【Key words】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Life stress events; Mental health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随着经济体制、高教管理体制、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就业形式的严峻,大学生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随着贫困生的增多,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也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围绕这一问题近年来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多数结果表明,现阶段的贫困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较之其他学生高[1-6]。20世纪30年代Philip提出应激概念以来,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心理社会应激源对身心健康的影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2]。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学者纷纷编制量表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活事件及其心理健康等相关的因素进行研究。但纵观近年的研究,多针对全国普通地区的大学贫困生人群,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地,而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学生的研究较少。在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具有一定特殊性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困生较多,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哪些生活事件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为此,我们试图采用目前国内通用的有关调查量表,对边疆贫困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生活事件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以探明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影响较大的应激生活事件有哪些即压力源及他们的反应强度如何,心理健康情况怎样?以便防患于未然,尽量消除不良应激源,为他们心理健康的维护及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云南省包括昆明市4所大学及云南各地区、自治州的本科院校4所大学共8所大学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250份,收回有效问卷932份。其中贫困学生508人(以申请贫困补助的学生为准),非贫困学生424,少数民族学生212人,包括哈呢族、彝族、壮族、白族、回族、傈僳族、苗族、傣族瑶、纳西族等少数民族学生。

1.2 调查方法 主要采用刘贤臣等编制的《青少年自评生活事件童表》(ASLEC)(原量表由27项负性生活事件组成)[1],在近1年内已经发生的应激性事件的记分为5点式记分,没有发生过为(0)、已发生过但没有影响(1分)、轻度(2分)、中度(3)、重度(4)、极重(5),该量表经测试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采用国内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Cheeklist 90 SCL-90)[1],该量表从无到严重为1~5级评分。90个项目分为9个因子。根据说明,采用单项因子分≥3分即为检出标准,单项因子分超过这一标准,即可认为被试表现出比较明显的心理问题[3]。采用随机无记名团体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1.3 数据统计 在SPSS 10.0版统计软件进行统计。

2 结 果

2.1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 本次测试的贫困学生在所有项目上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其中总均分1.75±0.57,与全国常模1.44±0.43的均值相比,t=15.82(P

2.2 影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应激性事件 从贫困生看:27项应激事件强度在轻度以上的事件依次为:家庭经济困难2.65学习负担重2.26考试失败2.24就业压力2.23。非贫困生为:就业压力2.23考试失败2.17学习负担重2.12。在被人歧视和冷遇、长期远离家人、学习负担、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矛盾、预选落空项上两组t检验差异显著和极显著。(P

2.3 贫困大学生不同健康水平组生活事件比较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组与心理不健康组的生活事件的各项因子经t检验,差异均极显著(P

2.4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关系 贫困生SCL-90各因子与生活事件各因子之间经pearson相关分析,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

3 讨 论

3.1 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研究随机取样的前提下,存在经济窘迫情况的学生比例高达54.6%,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非贫困生低。这与使用同一量表的李海星、李艳红、陈琴、吴远等的研究与使用不同量表沈永键、张建卫等的研究基本一致[4-9],贫困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检出率占总大学生的11.78%,占总贫困大学生的21.5%,与非贫困大学生有显著的差异。这一比例与同类研究相比差别不太大[10],与全国的常模有较大差异。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这与内地的研究基本相同[10],但内地对贫困生的研究主要在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因子与非贫困生有显著差异,而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大学生除敌对因子外,其他各因子与非贫困生均有显著的差异。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应该给予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困难学生更多的关注,不仅要从物质上帮助他们,健全并完善现有的助学贷款制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助学岗位和机会[3],更要给与一定的心理辅导和励志教育,多树立逆境成材的榜样,增强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健康成长。在心理干预以及心理疾病防控力量较为薄弱的学校(例如本研究取样的几所地方高校),完全可以考虑将有限的资源更多的倾向这类学生,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3.2 从27项生活事件发生的频率、强度看 家庭经济困难、学习负担重、考试失败和不理想、就业是影响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心理的主要的生活事件,按生活事件的6个因子主要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健康与适应问题等,这与张建卫、陈琴等的研究基本一致[4,5]。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生活事件调查项第27项,即有其它事件请说明:73.8%的贫困生写道:就业问题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在中度以上的贫困大学生占到贫困生的38%。就业的压力项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经检验t差异显著(71.8%的大学生认为就业问题给他们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压力影响在中度以上的大学生占到45.5%。说明就业的压力已经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的压力事件。量表应该给以一定的修订)。47.2%的贫困生谈到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被别人看不起,24.8%的认为已对他们造成较大影响,68.2%贫困生谈到不被同学理解或被同学看不起。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组与不健康组面对的生活事件基本一致,但对这些事件的反应强度差异都非常显著,特别在学习压力、适应问题、人际关系,就业方面极其显著,不健康组比健康组的反应更强烈。贫困大学生们非常明确他们的学习任务与责任,害怕学业失败而产生较强的压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由于经济的困难导致他们心理较脆弱、敏感易形成自卑的心理,容易孤僻,他们比非贫困生更害怕受到别人的歧视与冷遇,适应比非贫困生难,他们怕被人歧视与冷遇、怕找不到工作。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但他们不愿意或不知道怎样与同学交往,他们有时会把别人的关心看成为歧视。家庭经济困难、学习负担重、考试失败、预期落空、家庭矛盾方面的体验比非贫困生更深刻、强烈。这应该引起教师高度注意。多给以一定的就业指导,给以他们较多的人文关怀,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能节省的费用尽量替他们节省,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3.3 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各类生活压力事件与SCL-90总水平及9个因子的相关程度非常高。相关程度较高的依次是适应问题、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贫困大学生由于受经济困难的影响使得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成了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难于适应环境,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到了学习上,希望能在学习上超过别人,所以很怕学习上的失败而造成了心理压力,一方面学校社会要多关心、帮助他们,多给予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他们学习上的成功,也要鼓励他们多与同学交往,教给他们人际交往技巧,但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免伤害自尊心,要注意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在学校开展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防止大学生物质消费上的互相攀比,以缓解由此而引起的过度焦虑感、无助感、自卑感等心理,避免他们对社会、同学产生敌意和对立行为。

4 参考文献

[1]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增刊):106-108

[2]Phillip L・Rice著,石林,等译.压力与健康(M).第1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45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手册(M).第1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李海星.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4

[5]李艳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健康教育,2002,18(9):566-567

[6]沈永键,杜文车,等.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18-620

[7]陈琴,丁霞,等.贫困生压力事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7):609-611

[8]吴远,邰水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状况的研究.南通大学学报(教科版),2005,21(4):33-36

[8]张建卫,刘玉新.特困大学生的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261

[9]胡发稳,李丽菊,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点分析.中国健康杂志,2006,14(3):261-263

第8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育公平;贫困生;学习形态;差异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4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07-02

一、研究背景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在2016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据统计,2007年我国高校贫困生比例高达20%,贫困生弱势群体还在不断扩大,据资料显示,各高校家庭困难学生在学业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业情况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一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在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下,努力奋进,成绩名列前茅;另一部分因信息与资源的匮乏和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方式导致出现学业困难,甚至受到学业警示、延期毕业的处分。进而,学业困难问题容易加剧家庭困难学生的自卑情绪,使其更加迷茫彷徨,由此产生恶性循环。

二、研究设计

此次研究的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北京工商大学的本科生,通过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本校在校本科生总共11487人,贫困生1860人,占比16%,与全国贫困生比例接近,贫困生这一弱势群体的学业问题也日益严峻。本研究聚焦于北京工商大学的家庭困难学生学业现状,主要通过发放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收回问卷430份,其中有效问卷430份。样本分布于不同年级、学院之间;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业现状调查”“学习情况影响因素调查”“基本信息”三个方面,共32个题目。问卷所有题目均经过多次修改和校订,信度和效度良好。问卷结构完善。

本研究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学业影响因素进行具体指标分析和差异性分析,接着分析所有调查的贫困生之间的差异,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三、数据分析

(一)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1.描述统计。本文设计了21道题目调查学习情况的影响因素,采用其中的18道题目进行描述性分析,从结果可以看出受访者的学习影响因素的均值大都在3-4分之间(介于一般和基本同意之间),可以看出,访者对学习的认识都比较理性。为了确定学习状况的影响因素,本文对所获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

2.因子分析。

(1)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本文用KMO和Bartlett检验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 KMO取值为0.918(>0.9),并且Sig.值为0.000,表明数据非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2)指标个数的确定及命名。利用因子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将学习形态分为自主学习型、拓展学习型、外压学习型、技巧学习型四类,四类Alpha系数分别为0.910、0.775、0.693、0.668,且四种学习形态均通过信度和效度检验,说明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

通过K中心聚类法,根据四种学习形态指标为受访者进行集群,最后将受访者集成了三群。群1在“自主学习型”方面的值最高,该集群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能够主动学习,对学习充满好奇心,对学习有著深刻的认识,命名为自主学习群。群2在“外压学习型”的值最高,而在“自主学习型”方面的值最低,可见此集群的学习状况容易外界压力的驱动,学习自主性较差,对老师家长的依赖性较强,命名为依赖学习群。群3在“拓展学习型”的值最高,该集群基础学习没问题,能够对问题保持好奇心,更喜欢钻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命名为拓展学习群。

(二)差异性分析

1.学习形态分析。

(1)性别因素。以性别为因子,以学习形态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95%的置信水平下,发现不同的性别有着不同的学习形态。

对性别与学习形态群进行交叉分析,分析结果如下:男女学生中占比最高的均为依赖学习型,而女生明显比男生更有自主学习习惯,而男生比较能自信学习,对自己充满信心,这也符合现实。

(2)贫困生与否。以贫困生与否为因子,以学习形态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的显著性小于0.05,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之间的学习形态存在差异。对贫困与否和学习形态进行交叉分析,可以得出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中依赖学习型人数占比最高,贫困生的依赖学习占比更高,非贫困生比贫困生的自主学习型占比更高的结论,说明贫困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依赖性较强。

2.贫困生学业现状的分析。

(1)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差异性分析。以贫困生与否为因子,以学业现状的6个问题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在95%的置信水平下,检验结果呈现差异性的是与老师课下沟通的频率和综合绩点,接着对贫困生与老师课下交流和综合绩点进行交叉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出,贫困生与老师交流的频率会多于非贫困生,说明贫困生好学心更强,也从侧面反映出贫困生学习依赖性更强。

在综合绩点情况调查中,贫困生中高绩点(3.5~4之间)的占比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从侧面反映出部分贫困生的学习成绩优于非贫困生。

(2)贫困生差异性分析。我们接着针对所调查的全部贫困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以性别为因子,以学习现状和学习影响因素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检验,在90%的置信水平下,我们发现贫困生中不同性别在获得奖学金情况、综合成绩情况和学习影响因素中的分数反映能力、考前感觉到压力和焦虑存在显著差异。

(三)数据分析结论

综上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女生的学业成绩明显优于男生,而且女生学习的自主性更强,男生学习的拓展性更强。虽然大部分贫困生的学业成绩比非贫困生好,但贫困生的依赖学习占比更高,学习的依赖性强,自主性不足。

四、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对贫困生提出建议如下。

针对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较强的贫困生,本文认为,首先要克服自卑心理。贫困生可通过沟通交流的形式,及时疏解心理负担。其次,要树立学习自信心,注重自我检查和反省,找出自己自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并及时改正。同时可通过实习或其他实践活动提升身综合能力。

针对部分求知欲不强,缺乏创新型的贫困生,首先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可以通过经验交流会的形式,向高年级的学长学姐学习经验,同时结合自身习惯,养成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其次,要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场所。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学习场所,如寝室、图书馆、空教室、英语角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合的学习场所。

参考文献:

第9篇:贫困大学生问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 精英教育 贫困生 阶层流动

从上世纪末对本专科生全面收费以来,对研究生教育收费的讨论一直在进行着,无论从各个理论观点和现实依据来看,还是从试点工程取得的成果来看,研究生教育收费都有其合理原因,是大势所趋。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收费符合教育成本分担原则[1],在国家教育资金短缺和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仅依靠政府拨款维持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变得艰难。研究生教育属于非义务教育,理应收费,再者依据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研究生理应分担教育成本[2],以保证各个阶段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研究生收费方案在部分高校进行了试点,从2006年开始,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所高校率先试点。2007年,实行培养机制改革的高等学校增加至17所;2008年,改革推广到47所设置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从2009年开始,中央部委所属院校所有研究生都要缴纳学费,同时鼓励各省市自治区选择省属高等学校开展改革试点工作[3]。伴随着试点工程逐步推进后取得的成功,在2014年全面实行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

我认为,研究生收费政策尽管是大势所趋,但同时也是多方利益权衡的结果,是高校,人大、政府、社会共同制定的政策。我认为这一政策牺牲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就是接受这一政策的待入学的贫困研究生,他们是精英教育资源的弱势群体,同样也是边缘人群,收费政策对贫困生造成了一定的精英教育排斥。

一、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教育

伴随着高校扩招,本专科教育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也带来了人才过剩的情况,拥有本科学位的人才越来越多,就业竞争优势不再。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使得本科教育不能再称之为精英教育,研究生教育阶段在当下具有很大的号召力,社会普遍认为这是精英教育。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报考研究生,一方面源于毕业之后在就业中竞争优势的考量,另一方面是学生对研究生教育的认同,希望通过精英教育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的渴望。在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政策落实以前,报考研究生的人数逐年高比例递增,2014年以来,相关数据显示,同比增长率逐年下降。事实上,对每一个学生而言,在不拖累家庭的情况下,都愿意接受更高的教育,都愿意在精英教育中获得提升。研究生收费政策无疑带给了许多贫困家庭很大的困扰,影响了贫困生的考研热情,也在客观上阻断了一部分学生的求学需求。

二、贫困生缴费读研所承受的精英教育排斥压力

1.学费压力。研究生教育政策在当下实行的是先交费后入学的模式,尽管入学后会有奖学金和助学金的补偿,但是对于贫困学生来说,缴费入学的门槛无疑限制了他们的求学机会,使得他们在接受精英教育的过程中被边缘化。受到教育需要连续性学习的影响,考研的学生多是大学毕业后,没有经济来源的一群人,完全依靠家庭支持。现阶段我国城乡及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悬殊,大量农村贫困家庭及城市下岗职工的收入有限,能用于教育的资金投入更是少之又少。研究生教育收费改革无形中抬高了低收入家庭及偏远地区的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的门槛,使他们的入学机会受到影响,如果没有相应的保障和激励弱势群体入学的措施,那么这些具有同样学习能力的人,将因交不起学费而被拒之门外,或望而却步,不敢报考,严重损害教育公平与正义[4]。从与国外的比较来说,国外高校中的一流优秀人才在去向上多是去了华尔街创业,但是在中国高校里,一流优秀毕业生多选择了考研深造,而全面实施的研究生收费政策无疑给了这群最努力的学生人为限制了一些条件。

2.年龄压力。年龄问题也是影响贫困生接受缴费精英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考研的多是22到26岁的年轻人,是一个人的人格和心态最容易发生激变的时期,思考的问题非常多。考研过程中要付出的代价非常大,在机会成本里可能会包含相当不错的就业机会。当研究生教育收费之后,接受教育的成本更大,那些依靠家庭支出来获取教育机会的贫困生承担的心理压力更大,影响他们的考研热情和读研成效。

贫困学生在本该经济独立的年纪,或者至少不给家里增添负担的年纪,却需要上万元的学费才能入学研究生教育,本身已经不公平。这一阶段,家庭已经承担了大学生四年本科教育的花费,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几乎透支了家庭财力。此时上研究生,贫困家庭会入不敷出,同时学生的中年父母的身体条件下降,收入减少,爷爷辈分的老年人面临养老问题,以及婚姻年纪到来产生的一系列家庭纠纷,都会让缴费后的在读研究生心理压力增大,不利于他们的研究生教育学习。

除了家庭因素之外,来自高中和大学的同伴的对比压力增大了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尤其是个别同学在事业上取得一定成就后会间接影响接受学校教育的同学的心理,使得研究生在这个年龄段还在继续读书的过程中产生动摇。同伴对比,更多的是压力,相信每一个从聚餐饭局中经历过尴尬场景的学生都有所体会。

3.心态失衡压力。读研过程中的心态问题同样影响着研究生接受精英教育的质量。接受研究生教育的成本越来越大,在读研的过程中是产生不了收益的,因为接受教育获得的利益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才能够展现出来。读研过程中,研究生会由于处理不好这个问题而心态焦虑,当学生感到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或者接受精英教育的投资成本太大,而学生不愿意等待,没有耐心等待收益时,就会导致对研究生教育质量本身的怀疑。读研,最终还是为了在工作中具备竞争优势,如果学生对此进行怀疑,认为学无所用,加上接受研究生教育的资金、时间、精力的代价不断扩大,很可能就会心态失衡。所以读研过程中,精英教育的疏导过程同样非常重要,要让学生明白尽管在就业市场上,研究生依然存在结构性失业的问题,但是在读研阶段学到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态度,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所以高校在精英教育过程中,需要关注并缓解贫困生的心态失衡压力[5]。

三、精英教育政策应向贫困生倾斜,化解阶层矛盾

笔者认为,精英教育政策的意义应该是保障更多有资格的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择优选拔更高质量的学生接受研究生教育,不能以任何形式产生教育歧视,尤其不该让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失去求学的机会,保证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和公正。并且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高校应该及时发现在读研究生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疏导学生的家庭问题、心态失衡问题和各种不当情绪等,以保证学生真正高质量地接受精英教育。

基于上述观点,本文认为,研究生收费政策在执行上应该更多地向贫困生倾斜,惠及贫困学生,以利于化解社会矛盾,实现中国贫富社会阶层的合理涌动。

1.从历史角度来说。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每一个朝代基本稳定,贫富阶层的极端对立矛盾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究其原因,因为从汉代的“举孝廉”出现到隋唐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都给了普通百姓一个渠道进入主流社会阶层,即通过教育和考试改变命运。同理,当代社会情况下,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依然要给予贫困阶层一个上升渠道,尽管当下对成功的定义更加多元化,但是究其实现的基础,都离不开接受教育,尤其是精英教育。应当使精英教育资源向贫困家庭学生倾斜,因为这也是在传达一个信号,对整个贫困阶层的百姓来说,他们都可以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命运。

2.从当下中国贫富两极分化的现实来说。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贫富两个阶层在当下已经成了固定的群体,阶层流动性不强,先富带后富的政策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导致社会上的仇富情绪一直存在,这非常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从长远来看,要化解社会矛盾,保持国家稳定发展,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贫富各个阶层的合理流动。除了发展经济这个根本要求外,在化解社会不良情绪上,除了要依靠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组织的发展外,还要使各个阶层的人深入并混合到其他阶层之中。从国家角度来说,要创造这样的涌动机制,在当下的教育政策上,表现为对贫困家庭学生开通便利接受精英教育。

3.从我国国民学习现状来看。新时代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认为拥有越多的知识就能占有多大的上升机会。在获取知识上,除了一些网络教育资源,社会教育机构之外,最能够系统接受知识的方式就是进入高校学习。当本科教育大众化之后,许多学生为了长远发展都选择接受研究生教育,当一个合格的贫困生因为研究生收费政策不能继续学习,这无疑对其个人和家庭都是打击,扩大到整个贫困阶层,这种后果可能会埋下贫富阶层矛盾的种子。当下MOOC运动的发展,使得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如百度文库,中国知网,豆丁文库,维普文库等;社会上各种教育机构不断发展,如新东方教育,万学海文教育,中公教育等,但是它们一个共同特点是收费昂贵,而且很多优惠只是针对在校学生,毕业生根本享受不到。这种不菲的费用使得众多贫困学生往往无法进入其中学习,当研究生教育收费成了摆在贫困生面前的难题,这无疑不是教育公平公正的体现。要维护这些贫困生的利益,长远维护社会稳定,精英教育政策应该向其倾斜。

本文针对研究生教育收费对贫困生的精英教育排斥进行了研究,当下研究生收费已经成了一项国策,那么在这个国策的前提下,如何合理合法地完善政策,更多地惠及贫困生的利益,使其不再成为精英教育的边缘化群体,尤为值得我们关注。

参考文献:

[1]王祖益.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谈研究生教育实行收费[J].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4):53-55.

[2]王晓晖,姚慧丽.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几个热点问题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VOL5(3):106-108.

[3]樊华强.困境与出路:我国研究生收费政策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3-15.

[4]刘小艳.研究生教育收费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11.VOL23(6):69-73.

[5]钟景迅.研究生全面收费与教育公平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VOL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