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初级电工维修培训精选(九篇)

初级电工维修培训

第1篇: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职生 《维修电工初级》考证 培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对中职毕业生来说,仅一张毕业文凭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还需要有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维修电工初级》考证在中职校中应运而生。

一、应知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发现题库量之大令人乍舌,有些内容是否需要作为应知培训和考试题目呢?譬如电动势的概念、电流的正方向等。其实,对维修电工来说,主要是运用这些概念,这些概念的具体定义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如果一个维修电工连这些基本概念都不清楚,那他怎样才能进行电子线路的调试、照明线路的连接、机床电器控制线路的安装、机床的故障排除?如果培训内容和考题能围绕主要内容、关键的知识点设题,那题库的量就可以缩小,考生就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二、应会培训

第2篇: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关键词:双证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5-0014-01

《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的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大力实施劳动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已经成为劳动者在技术性工种和岗位就业的通行证,在中职生中推行"双证书"制度是实施劳动准入制度、促进学生就业的客观要求,也是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和《劳动法》的重要措施。我校是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实施中职生职业技能鉴定已有十多年历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在双证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这里将近年来我校实施"双证书"的具体做法向同仁做简要介绍,供大家参考。

1 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促进"双证制"深入人心

为了推动双证制制度的扎实持久开展,我们每期组织各班学习《职业教育法》、《劳动法》,学习《射洪县职业中专校"双证"制实施方案》,向学生宣传我校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性质、内容、工作程序,宣传技能型人才对经济社会、对行业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宣传实施技能鉴定是提高技能人才地位的重要途径,也是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执行技能鉴定,可以克服人才培养上重理论、轻操作,重知识、轻技能,重文凭、轻水平的弊端,可以使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上发展,实现自身价值。学生持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可以提高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同度,是学生就业和对口就业的介绍信、敲门砖。通过宣传,学生对职业教育认识更加深刻,对双证书制度认识更加深刻,参加技能鉴定的积极性也大为提高。2011年以来,学生参加技能加点比例达100%。

2 成立领导机构、建立规章制度,推进双证工作有序开展

为推动"双证书"制度扎实开展,学校成立了"双证书"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实训处主任、教务处主任、专业部主任、专业带头人、教研组长等为成员专门负责领导学校双证制的落实与工作开展。我校是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确定的"国家职业技能签定所",学校设立了职业技能鉴定办公室,由实训处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代表学校开展校内外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职业技能鉴定办公室在学校"双证书"工作领导小组及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领导和监督下,统筹安排和实施各专业的双证制工作。根据"双证书"制度,学校每年上学期5-6月份、下学期11-12月份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并邀请遂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相关领导到现场指导和监督鉴定工作开展。

学校学籍管理规定: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取得1-2个工种的初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才能毕业,也才能由学校推荐安置工作;学校规定,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95%的学生应达初级工及以上水平,其中中级工应达50%以上。学生参加技能鉴定获取等级作为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学生获取的技能等级证书由鉴定办公室统一造册交学籍办登记,并张榜公示。学籍办在学生毕业前对每个学生取得的技能等级证书进行汇总,核准是否可以毕业、是否可颁发毕业证书。这就从制度上保证了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职业技能鉴定,也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 建立与职业标准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为适应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贯彻教育部课程改革精神,我们改革了各专业课程体系。将各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三类,即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企业实习课。三类课程课时比例各占约三分之一:文化基础课主要开设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体育、德育等,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文化素养和可持学发展;专业技能课采用基础平台加专门化方向的课程结构,每个专业选择2-4门与各职业工种均相关联的课程作为基础平台课,作为本专业每个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门化方向则根据学生的特长与爱好、各职业工种的应知、应会标准选择1-3门课程作为主干课程或核心课程;企业实习课分散到各学期:第一学期到企业见习一周,第二学期末至第三学期初(含寒、暑假)学生到企业实践四个月,第四、五学期学生到联办企业对口实习两周,第六学期到联办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比如电子专业,我们开设了电子产品装配、维修电工、家电维修三个方向;机械专业开设了普通车工方向和数控车工方向;建筑专业开设了施工方向和建筑预算方向;这就为上述专业学生考取如无线电装接工、维修电工证、制冷设备维修工证、音视频设备维修工证、车工证、数控车工证、施工员证、预算员证等初、中级工证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我们还密切注意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把初级工、中级工的应知应会标准融入学科大纲或课程标准中,使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我校各专业课程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关系举例如下:

4 加强技能训练 定期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为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我们实施"一期一项技能"培训计划。每个专业每期确定一门专业技能作为该期技能教学的重点,教师按照项目教学的要求制订技能项目训练计划,并按照技能项目训练计划到相应实训室开展技能训练。学生每学完一个项目,就对学生进行考核、评定项目成绩。比如数控、建筑专业,我们第一学期把机械识图,建筑识图作为该期重点技能训练项目,电子专业则把电工基本操作作为训练重点。第二学期机械专业着重钳工训练,第三期重点训练车工,电子专业第二学期重点训练学生小家电(如洗衣机、电风扇、电饭锅)维修技能,第三学期分方向重点学习制冷设备(如冰箱)的维修及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第四、五学期学习音视频设备的原理与维修及电子CAD。通过实施"一期一项技能",各专业的师生都清楚明确各期的技能训练重点、考核要求及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考核,学生也清楚知晓对应工种的行业企业标准、自己对本期的技能掌握程度。

为了与"双证制"紧密相接,我们每期实施职业技能等级鉴定,上半期鉴定时间一般在5-6月份,下半期一般在11-12月份。技能鉴定不是集中在毕业年级或毕业学期,而是分散到二、三、四、五学期。比如电子专业,第二学期可进行维修电工初级鉴定,第三学期可鉴定维修电工中级,第四学期分方向鉴定制冷设备维修工初、中级,无线电装接工初、中级,第五学期可鉴定音视频设备维修工初、中级;机械专业则可在第二学期鉴定钳工初中级,第三学期鉴定普通车工初、中级,第四、五学期鉴定数控车工和数控铣工等。学校"双证制"领导小组每期开校一个月内,向全校学生公告各专业各年级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种类,然后由职业技能鉴定办公室制订各专业技能培训鉴定方案。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时,学校邀请遂宁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领导到校指导技能鉴定工作,并严格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应知"、"应合"标准进行考核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上报遂宁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并按物价局规定标准缴费办理技能等级证书。近三年来,我校,各专业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比例均达100%,学生获取初中级工比例达95%以上。

5 抓基础建设、确保双证工作顺利开展

考评员是实施双证制、保障技能鉴定正常开展的主要力量,学校十分重视考评员的培训和培养。一方面,学校定期组织和推荐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强的教师参加省市考评员培训,使考评员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考评规范和考评程序,学校把取得考评员资格的教师聘用为考评员。另一方面,我校每年选送十多位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省、市骨干教师培训,今年我校还选派了邓春林老师参加了出国培训。通过培训,更新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新教育观念,及时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使之逐渐成为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为充实考评员队伍和提高技能教学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考评员的聘用过程中,我们坚持能力与道德并重的原则,加强对考评员的监督和管理,注重对考评员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坚持鉴定前培训、鉴定中考核、鉴定后评价的制度。对素质低、能力差的考评员可以解聘。把有知识、有能力、有经念,在本工种、本岗位中有突出表现、职业道德高尚的高技能人才充实到考评员队伍中来。

为保障双证工作的开展和鉴定质量,学校近年投入近千万元资金添置了建立和完善实训基础建设,还专门添置维修电工考核装置、制冷设备维修考核台、音视频设备实训考核台、钳工实训台、普通车床、数控车床、加工中心等用于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的成套设备;学校每期预算近20万元用于购买各专业实训和技能鉴定培训和考核的器材,确保技能训练和鉴定按计划有序开展;学校每年举行学生技能竞赛,推动技能教学扎实开展。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的重视关心下,在学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目前,在校生人数达6000多人,仪器设备总值2000多万元,各类考评员16人,每年参加技能鉴定学生达1500人次,学生双证比例达97%以上,其中中级工达70%以上,形成了"人人有特长,个个技艺精"的良好局面。全市中职生技能竞赛学校连续三年获团体一等奖,学生何林、周展鹏、冉鹏程、何超等参加全国中职生技能竞赛获全国三等奖和优秀奖。毕业学生一次就业率90%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毕业学生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参考文献

第3篇: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中级维修电工;教学改革;模块化实训;任务驱动

教学改革的缘由

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能够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时,确定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学生应取得“双证”——毕业证和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而成为实训中级维修电工并获取中级资格证是取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的前提和基础。

以前,本院的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完全是照搬技校的方法,先上理论,再进行实训。其特点,一是实训时间长,二是实训项目重复交叉。如星三降压起动项目要练习3~4天;在电工操作证实训中做过的起保停、正反转、星三等项目,在中级电工实训时又做一遍。这种教学方法对培养一名熟练电工虽然有效,但存在严重缺陷:(1)理论与实践脱节,枯燥乏味的理论学习和机械式的实践操作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与其他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不但容易引起学生反感,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造成了重复教学和资源浪费。(3)实训时间长,影响其他课程的教学安排。2001年,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增加高级电工实训后,学时数不足的问题变得尤为严峻,中级电工实训时间由原来的8周减少为4周,不利于技能的养成。(4)实训项目仍停留在1988年版的《维修电工生产实习》的内容上,还在使用工厂已经淘汰了的老式继电器和接触器,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没有与时俱进。

因此,改革中级维修电工教学内容和实训模式势在必行。

模块化教学内容的选择

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09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企业招用工对劳动力的技能素质要求正在逐步提高。2009年1月份市场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比重为62.03%,6月份的需求比重上升至63.68%,下半年的需求比重很可能还将继续上升。电气类专业技能人才仍有较大的需求量。为了更好地提高高职院校电气类专业的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通过现场调研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韶关冶炼厂等现代大企业,咨询2005、200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等措施和方法,调研了电气工程技术、电器安装维修、电子元器件制作、仪表操作维护等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情况。通过调研,收集了工业企业对中级维修电工的任职要求,参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等电气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炼出中级维修电工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要求,确定了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的行动领域,并转化成中级维修电工技能课程体系学习领域,如图1所示。

学习情境的选取职业资格标准对中级维修电工的操作技能要求主要分为以下两项,一是安装、调试操作技能,二是故障分析、修复及设备检修技能。围绕这个标准,并根据调研得到的维修电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同时考虑课程的前后衔接关系,我们对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内容进行了取舍。装接电气控制线路配电板,车间低压动力、照明电路的安装、检修,检修、修理各种继电器装置,检修和排除典型控制线路的故障等项目安排到电工基本技能实训中完成(考取电工操作证);拆装中小型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等项目调整到电机实训中完成;同时增加数字电子技术实训和小型PLC技能实训,以适应科技生产发展的需要。交磁电机扩大机、电磁调速电动机的拆装、检查、修理等项目,因工厂已经淘汰这些设备,所以取消。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力变压器等设备的修理,其原理和方法同电动机的修理相似,且实训教学的可操作性比较差,也取消。按照“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能力培养目标”的课程建设原则,重构了《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内容。新的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了3个实训教学模块、14个学习情境,如图2所示。笔者针对中级维修电工教学不同的实训模块,设计出了不同的学习情境。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实训模块包括4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是检测与焊接基础,后面的三个学习情境是三个具体的任务,分别对应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及晶闸管技术的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小型PLC技能实训模块包括了7个学习情境。围绕PLC控制皮带传送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这一职业活动,设计了皮带启停控制、皮带点动连续控制、皮带正反转控制、具有延时功能的皮带往返控制及具有零件计数和显示功能的皮带控制等7个学习情境。这7个学习情境形成由易到难、由浅渐深的任务驱动教学思路。机床控制线路维修技能实训模块包括3个学习情境。第一个学习情境是维修基础,后两个学习情境分别选择了M7120平面磨床和Z3050摇臂钻床这两种典型机床的控制线路安装和故障检修作为训练任务。

知识技能目标的确定基于项目驱动的中级维修电工技能实训,3个实训教学模块、14个学习情境的知识技能目标如表1所示。表中只列了部分学习情境的学习目标。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实施

课程以训练学生做电工电子工程项目为手段,每个学习情境都是以一个完整的工程实例项目开发过程来实施教学。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将控制分析、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焊接安装、操作调试、故障分析等知识和工程理念嵌入到完成工程项目中进行分析讲解和演练。通过培训学生做项目,训练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图3是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实训模块中串联可调稳压电源的安装与调试、彩灯循环控制器的设计与制作以及单向晶闸管调光电路安装与调试这三个学习情境的实施过程。

每个学习情境的实施,教师要预先制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做什么(任务)怎么做(准备)跟我想(准备)跟我做(行动)自己做(行动)几个环节展开,最后对学生的实训过程、合作态度及实训成果进行评估。这种OTPAE(目标、任务、准备、行动、评估)的教学方法不仅规范了教师“教”的步骤,而且确定了学生“学”的步骤,还指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这种一边进行知识讲解和操作示范,一边引导学生同步训练的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做三者融合,教为指导,学为过程,做为中心。

实践效果

模块化的中级维修电工项目驱动式实训教学从2008年春季学期开始在我院200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开始试运行。迄今为止,在2006~2007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和计算机控制技术专业、2006~2008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共3个专业、20个教学班进行了教学应用,效果良好。学生普遍认为:通过亲自动手、小组讨论的方式,教师只是侧重于从旁指导,使他们有了很多动手和动脑的机会,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而且自己动脑得出结论,动手做出电路板件,不仅可增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且很有成就感,同时也更大程度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2009年5月,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对正在企业实习且与企业签订了就业意向的114名2006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进行了毕业咨询。结果表明,从事机电和电工电子设备的生产、技术、管理及营销工作的学生有55人,占48.2%;其余的则进入事业单位或从事服务行业等其他非专业工作。

笔者对这55名从事电类相关工作学生的具体工作岗位进行深入分析,统计得到表2的数据。数据显示,从事传统的维修电工、电子产品质检、产品销售等工作的还是占了绝大多数,达36人,占65.5%;从事电气设计的技术员3人,其中1人从事单片机程序开发,2人从事小型PLC控制开发。这55名学生中,85%以上的人认为中级维修电工三个模块的实训经历对他们的就业很有帮助。

《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教学改革》作为我院2008~2009年度的教研教改项目,经过近两年的研究与实践,效果显著,解决了三个问题:(1)对初、中、高级维修电工的电气控制线路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规整,既达到了国家对维修电工的技能鉴定要求,又提高了教学质量;(2)将原来的数字电子技术实训、模拟电子技术实训及中级维修电工中的电子技术实训整合为电子技术应用技能实训,优化了教学资源;(3)引入了小型PLC技能实训,贴近了生产实际需要。

通过本课程改革,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通过本课程改革,使我院电气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得到了优化,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劳动部,机械工业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考核大纲):维修电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2]劳动部培训司.维修电工生产实习(第2版)[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4.

[3]职业技能鉴定教材编审委员会.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8.

[4]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现代大职业教育之路[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第4篇: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本学期,信息中心在学校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学校工作重点,以“服务师生、服务教学”为宗旨,结合学校实际,团结务实、开拓创新,促进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信息环境,加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改善了学校信息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提高了师生的信息化素养,使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现将本学期信息中心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设备的维修维护

学校的设备维护包括:教师电脑、教室电脑、教室电子白板、学校监控、学生机房、录播室、广播室、多功能报告厅设备、学校所有打印机、班班通网络、办公区网络。本学期到目前为止,总共维修或维护学校老师报修点一百多处,其中不包括没有报修,直接找信息中心老师张恩琪、郑武强私下解决的故障,也有的故障点不止一次的维修,只要报修的故障,我总是耐心解释,及时协调,积极回访,始终坚持“服务师生、服务教学”的宗旨,在和谐中进行。

学校监控开学初有部分不能显示,经过反复排查发现有部分线路老化、部分电源损坏、个别摄像头损坏,我将情况汇报校领导后开始抢修,用两天时间让监控恢复正常。此次维修共更换摄像头5个、电源6个、电线20米、网线90米,并且对所有线路彻底得到一次梳理,直到目前为止,虽然学校监控偶尔也出现问题,但是问题总是能够得到快速解决。

广播室每周的检查维护仔细认真,保证了本学期升旗仪式正常进行、各年级考试英语听力正常播放;学校主席台音响的问题排除,保证了运动会期间的使用;六楼报告厅设备每次活动前的问题排除,保证了本学期七年级家长会等八次大型会议顺利召开以及每周二、三社团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希沃一体机进入校园

开学初,教育局为我校七年级装备了“希沃一体机”,淘汰了老旧的电子白板,围绕这十个新设备,十个班的教师,做了如下工作:

1、设备验收。发现七年级四班一体机有故障,通过各方沟通,催促,开学第二周对本设备进行更换。

2、协调电信部门,调试班班通,解决了设备上网问题。

3、与天津支教教师郑武强积极磋商,征求学校领导许可,对七年级教师进行了三期培训,其中第二期培训时间为七年级学生军训期间,所以时间宽裕,培训效果好;与希沃兰州分公司联系,进行了一次培训。培训后和郑老师商量确定了以点带面的跟进培训,将语文组施星如、数学组张兆旭、英语组牛焱、政史地组李伟组、理化生组朱玉珍和综合组张恩琪作为重点培养对象。郑老师热心的与这些老师主动联系,一对一指导,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4、新设备的教学,对教师的备课环境有了高要求,所以教师的办公电脑部分不能满足希沃软件的正常使用,所以根据学校情况,对电子备课室的电脑进行查看,对备课室18台剩余配置较高的电脑进行了整理,郑老师利用闲暇时间对这些电脑更新了系统,安装了希沃备课软件,陆续的跟换了部分教师的办公电脑,保证了一线教师使用希沃一体机的设备需求。

5、录播室一体机实现希沃一体机的运行环境。开学初,录播室电脑并不能实现希沃软件的运行,经过和张恩琪、郑老师商量、现场查看,反复摸索,最后发现录播室一体机可以达到和七年级教室一体机一样的效果,征求学校领导意见,在领导的支持下,对录播室电脑进行硬件升级,现在七年级教师可以像在本班教室一样上课,并录课,也解决了教师培训借用七年级教室的问题。

本学年共有五十多节课在录播室进行录制,授课科目涵盖所有课目。管理老师朱宗花做好了后勤保障工作,帮助任课教师,设置片头片尾,课件播放等辅助工作,并定期对录播室进行维护。

三、积极配合教育局电教室,按时完成所有下达工作任务。

1、八月二十七号参加县教育局关于新媒体专项整治会议。会议要求制定相关制度并全面摸查学校使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情况,做好统计并上报。九月十二号开始,每天定时上报学校舆情报备单,十月中旬结束。

2、九月十九号完成信息化设备使用情况统计、做好教育信息化设备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并上报。

3、十月八日,落实县教育关于兰州市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信息填报的通知,并做好相关资料上报。

4、十月底接到县电教馆的指示,配合电信部门,对学校宽带进行了转接。此项工作之前的转接很复杂,要对学校每台电脑进行IP分配,反复沟通电教馆龚主任,请示学校领导以后才按照电信部门的方式进行转接。

5、根据学校安排,参加“智慧课堂”黑石中学交流活动,学习了开展“智慧课堂”的目的和方法,之后配合厂家派到学校的培训人员,做好了相关服务工作。

6、12月19日上午,参加教育局电教馆组织的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及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系统应用培训会,下午参加移动类APP备案培训会,根据要求完成所有任务。

7、12月20日在县委党校参加“陇政钉”移动办公平台管理员培训,并与月底完成上级部门安排的任务。

6、协调安排上级部门安排的两次人员外出培训。

四、其他工作

信息中心除了做好以上工作之外,还配合学校其他部门做了其他工作,虽然涉及到信息中心的工作不多,但是我还是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在工作中虚心学习,争取不拖后腿。

第5篇: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关键词】课程;能力体系;研制;实训;设备;教学资源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的主要产业是机床装备制造业,要求从业人员工艺能力强、实践技能高、协作精神好、岗位适应快。为了尽快适应这种人才要求,我院依托国家示范专业建设项目,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形成“实境教学、学训三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求,设计出该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体系;针对装备制造类企业对维修电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床电控实训设备;解决了真实载体的项目化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问题;针对理实一体课程改革对教学需求,基于新研制的实训设备,开发了配套教学资源。

一、根据岗位技能需求,设计了课程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体系

针对装备制造类企业对维修电工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在专业核心课程“电气控制系统装接与调试”中按照各级维修电工岗位技能要求,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技术标准,重新开发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出该专业核心课程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体系,实现了课程内容与企业技术发展一致、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融通。

图1 “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

课程技术应用能力体系

二、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自主研发系列实训设备

对照“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技能技术应用能力体系,梳理了现有实训资源,校内现有设备只能进行单元控制电路的训练,完成初级维修电工技能训练,校内缺乏大型机床电路控制设备,不能完成中级工与高级工岗位能力训练。针对这一问题,电气工程学院计划购置相应设备筹建“电控技术实训室”。通过市场调研,教学设备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的电控设备存在技术单一、不便拆卸改造,无故障设置部分,缺乏可操作性,价格较高等问题,不能完全满足课程技能训练的要求。电气工程学院决定转化企业技术,自主研发电气控制设备。针对维修电工从初级、中级到高级的岗位能力要求,参照企业真实X62W万能铣床电控柜,结合课程教学、企业培训、技能鉴定、研发性实验及生产等需求,自行研制15台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调试柜、10台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调试与维修训练柜、7台T68镗床PLC技术应用改造安装、调试检修训练柜等性价比较高的三类设备。

三、根据课程训练体系,建成了系列配套优质教学资源

自研设备开发出中级维修电工、高级维修电工技能训练项目20类。基于设备技能训练项目,开发了3本教材、课程标准、实训计划、电子教案、课件、考核标准、试题库、1.2G的网络课程等系列配套教学资源,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优质资源。“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体系与配套教学资源,2009年在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0901班试点应用,通过由单元到综合推进课程教学组织,完成了课程技术应用能力体系实践教学过程。2010年完成一轮试点后在该专业其它班级推广,通过强化训练,学生从设计、布线、到系统调试,在动手的过程中体验工程实践,学生学到了技能,掌握了技巧、达到了职业岗位所具备要求,取得了相应证书,对学生从社会人转变为技能型应用人才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段少丽,姜忠宝,刘滨.对高职院校数控教学设备改造之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6 期:135-136.

[2]张锦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改革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8 期:81-84.

[3]毛佑南,吴萍.自动控制模块化实训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技术应用,2008年第10期:123-124.

[4]米伟哲.PLC在实践教学设备中的应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7年第8 期.

[5]刘海宽,张兴奎,宋聚明.自动化系统工程师素质实训方案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7年第28 期.

[6]郭家星,屈有安.自动控制模块化实训装置的研制与应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年第15期:57-59.

第6篇: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关键词:汽车维修;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人才队伍现状

伴随汽车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我国汽车市场已经呈现“井喷”的态势,汽车修理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根据社会保障部、劳动部等部门公布的《紧缺人才报告》,我国每年的汽车需求量以13%的速度递增,这意味着每年将新产生近30万个汽车维修岗位。但是,作为劳动力大国,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拥有足量的人员,却缺乏高质的人才。

1.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就目前来讲,我国汽修行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徒模式,即工人以学徒的身份入门,从帮汽修师傅打杂入手,在工作中逐渐积累经验,很少能够准确地判断汽车故障。在整个行业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仅占8%左右,中高级技师则更少,仅占7%左右。

2.初级人才泛滥。我国汽修市场从来不缺初级人才,所谓的初级人才是指文化程度低、技术水平落后、具备基本操作能力却缺乏实际维修经验的人才,这部分人占现有汽修市场的70%左右。他们大多是从学徒做起的工人,或者是脱离田间劳动走入汽修行业的人员,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也没有高端的操作技能。可以说,在我国的汽修行业,初级人才已经处于饱和状态。

3.技能型人才紧缺。技能型人才是指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经验丰富,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判断汽车故障的复合型人才。汽修领域技术更新快,需要的是对机、电、液都熟悉的维修人员,以免出现车辆档次与维修技术形成反差的情况。汽车维修行业经常涉及现代化电子检测设备,在维修程序上也比较复杂,涉及到接车、记录、检测诊断、修理等程序,由于程序操作内容不同,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同时,在维修理念上,“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正在取代传统的“坏了再修”的观念。因此,汽修人才的培养必须对症下药,以高技能、高知识、高水平为重点。

二、现代汽修行业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1.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特别是在事关驾驶员人身、财产安全的汽修领域,职业道德更为重要。首先,要抵制欺骗行为,不能无中生有,或者夸大事实,使车主在安全受到威胁的情况下被动接受汽车检查或修理。其次,要诚实守信,特别是在配件调换过程中不能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另外,不能“图财害车”,为了达到修理目的而故意损坏车辆或配件。一个优秀的汽修人才必须首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也是汽修企业能够长期运转的必要保证。

2.计算机操作能力。如今,几乎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支持,汽车修理行业也是如此。汽修人才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力,更要学会运用计算机系统操辅助修理工作,例如车用单板机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方式。此外,还要学会运用互联网来补充和丰富业内知识,借助互联网来了解车型的维修数据、程序,以及进行汽车故障诊断等。

3.提高英语水平。汽车行业的发展已经突破地域的限制,国际化合作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在汽车制造行业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进口车在我国汽车销售市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现代汽修人才必须掌握扎实的英语知识,以便在工作中能够顺利查阅相关车型的资料,了解维修手册、读懂最新的修理技术,等等,否则,维修工作将举步维艰。

4.同时具备机、电、液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看、听、摸在汽修故障检测中是最常用的方法,很多经验丰富的技师能够通过以上方法基本辨别出故障。可是现代汽车功能日益繁多,比如有音响设备,有空调,再按照以往的方式发动机工、底盘工、电工分工协作就太麻烦,所以,同时具备机修、电和液压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最理想的现代汽修人才。

三、汽车维修行业人才培养方式探析

1.严格上岗考核机制。教育培训机构要严格按照《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等进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考核上岗资质。(1)严格把握行业准入关。规范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以确保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2)定期培训。对于在岗工作人员,汽修企业要进行定期培训,巩固固有知识,总结操作经验,提升业务能力。(3)净化就业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大稽查力度,严厉打击无证上岗现象。

2.着重培养复合型人才。不论是学校还是企业,没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都等于做无用功,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人才,理论要结合实际,在培训过程中要提升实际操作课程的比例,避免教育与实践相脱节。培训人员必须是深谙行业动态的尖端专业人员,能够根据行业变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拓宽学员的视野,丰富学员的知识。

第7篇: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必然对学校教学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电工教学是一门实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电工实训课对学生学习来说十分重要,因此必须要保证电工实训课的教学质量和效率,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从而使教学质量提高,也使学生学习效率提高。本文就分层教学在中职维修电工实训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分层教学法;中职教育;电工实训课;应用

中职教学与普通的高中教学不同,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尤其是像电工实训这样的课程,更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走向社会之后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分层教学法的提出以及实际应用,对现在中职维修电工实训课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下面对与之有关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分层教学法实际意义

在实施分层教学法的时候,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给每一个学生都制定了相关的目标。使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培养其创新精神,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获得成就感,通过对其培养使其形成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格,使他们树立自信心。利用维修电工分层实训的方法,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实训内容,这样可以使他们带着兴趣去学习,主动去学习,在学习中自然而然的就掌握了维修电工的技能。利用分层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逃学、厌学情绪大大削弱,使他们得到了解放,可以使学生以原有技能为基础,提高他们的技能,能够达到该层次的要求,甚至是超过该层次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学生之所以在学习上存在障碍,主要原因就是他们长期以来对于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不能掌握,在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不断积累,导致难点越来越多。另外,学生一旦遇到学习上的障碍,就可能会有恐惧心理产生,使之没有办法进行正常学习。利用分层教学法,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自信心,达到学习目标。

二、实施分层教学法的具体措施

在开始实训课之前,实训教师可以向其他的任课教师以及班主任了解学生在第一学年中实际的学习情况以及水平,将其作为进行分层的依据。然后根据所了解到的情况将学生分成三个不同的层次,用A、B、C来进行代表,A层次的属于优秀学生,B层次的属于中等学生,C层次的属于后进生。具体操作方法是:由教师来进行引导,学生自愿结合来进行分组,在所分成的小组中,每一个小组都有这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一个小组中选定一名组长,并且在进行实训之前要对组长进行职责培训。每一个小组的分配人数可以不是平均的,但是尽量保证男女比例协调搭配。

在开始实训之后,有些学生可以很快的掌握技能,但是有些学生掌握的却比较慢,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作为实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实训进度都要进行实时观察和调整。在进行适当调整之后,一般A层次的同学进步比较快,可以很快将技能掌握;B层次的同学基本上能够跟上实训进度;C层次的同学进步速度比较慢,还有的失去学习兴趣和激情。除此之外,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安排不同的实训内容,实训内容也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 开始实训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实训的内容是培训维修电工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的内容有:不同导线的连接方法、常用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供电基本知识、安装日常照明电路、安装常用的电能计量装置、安装简单电力拖动的控制电路。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利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所谓的少量多次就是将每一节所安排的实训内容减少,将课时数增加,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每一节课都比较轻松地进行学习。

第二, 实训进行阶段。通过上一阶段的学习和接触,学生对于自己所处的水平和层次都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够根据自己所处的水平层次,合理选择自己要达到的目标。从此阶段之后,就要训练维修电工的专业技能,在教学课堂上,可以这样来进行操作:实训教师可以以初级和中级电工的技能考核要求为依据,将实训计划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来;对教学进度进行合理安排;对实训学习教案要认真编写;设计好实训教学的程序以及内容。在等级相同的电工技能实训课中,采用的方法是“内容相同、进度不同、要求相同”。

第三,在实训技能的稳定提高阶段。对于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接受能力和掌握技能的速度,在实际课堂中,在A层次的同学将中级技能掌握之后,B、C层次的同学可能还没有掌握初级技能。因此,在安排新的实训内容时,只针对A层次的同学,至于B、C层次的同学还要继续掌握初级和中级阶段的技能。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实训学习,可以使不同层级的学生都有一定进步,并且能够对实训技能有一个较好的掌握。

三、结语

在中职电工维修实训课上,使用分层教学方法,确实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希望本文所阐述的有关内容能够对中职电工实训教师有所帮助,也希望广大教师能够不断探索,找出更好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兴华.中级维修电工实训改革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6).

第8篇: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关键词: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状况;素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更为重要的是,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的生产和消费2009年已突破1000万辆,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与此同时,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引入和开发,汽车技术已步入高科技领域,更为先进和智能化的汽车不断地涌入我国汽车市场,现代汽车已是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已步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作为第三产业的汽车维修业,也紧跟汽车技术现代化的步伐,各种现代化检测仪器和新的维修技术应运而生。现代汽车维修已由传统的凭经验维修转变到靠资料、设备和检测仪器。同时,随着维修管理的不断科学化,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为基本原则,以不解体检测诊断为前提,高质量、快速维修的维修方式已成为汽车维修业的服务准则。面对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汽车,我国急需大量的高技能汽车修理技术人才。

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是汽车维修企业一线从业者中具备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掌握精湛操作技能,能手脑并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包括汽车维修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

现代汽车维修企业高技能人才状况分析

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结构调研与分析 在我国汽车维修企业中,从事一线作业的维修人员主要包括维修电工、机修工、钣金工、保修员、汽车技术总监、配件经理、车间主任等。通过调研发现,这些从业人员中,持有汽车维修中级工证书的不足50%,而具有技师以上资格证的不足10%。从业人员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多,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更少。由于经过系统学习的汽车维修专业人员供不应求,导致大量未经任何培训的人员进入汽车维修行业。据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对部分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的抽样调查,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26.2%;在一线工人中,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的占38.5%,接受过新技术培训的为11.7%,接受过管理经营培训的为9.3%,经过维修基础培训的为38.7%。二三类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中学毕业生、转岗工人,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专业知识匮乏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即使是一些大型修理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目前,到汽车维修企业求职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是中专和技校毕业生,这类人员在维修企业中已趋于饱和,而具有中、高级水平的汽车维修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缺少的不是中专、技校培养的汽车“护士”,即普通维修工,而是高校培养的汽车“医生”,即高技能人才。当前,汽车维修从业人员技术素质不高,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缺乏,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结构存在的问题 (1)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五部委(教育部、原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联合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报告指出:在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中,以具备技术等级证书的技术工人为样本比较,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及以上(含技师、高级技师)的比例分别为30.4%、43.1%、26.5%,而发达国家分别为15%、50%、35%。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不具备任何技术等级证书。(2)文化程度偏低。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8.5%、51.5%、10%,而发达国家分别为20%、20%、40%。(3)培训不足。由于国内汽车维修企业在人才培训上投入不足,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大多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经过系统技术培训的人员比例极低。即使是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由于企业与学校存在差异,也需要接受相关技能培训。因此,我国汽车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4)恶性竞争。竞争导致优胜劣汰,但是,汽车维修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企业为降低维修成本而不重视维修质量,在人员方面大量聘用工薪低的农民工,从而使维修人员的素质全面下降。(5)收入偏低。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收入偏低,缺乏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吸引力,技术人才主要来自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6)流动性大。高技能人才、维修工甚至企业高管频繁跳槽,这种流动不仅发生在行业内部,也发生在汽修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维修专业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汽车维修企业生命周期较短和收入偏低,是导致人员流动性大的主要原因。流动性大,不仅造成大量汽修专业人才流失,而且影响了汽车维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汽车维修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汽车检测设备的更新换代和维修技术的进步。维修模式已由传统的以机械维修为主转变为“性能检测,故障诊断,换件维修”为主。有资料表明,现代汽车维修需要40%的精力查阅资料,30%的精力分析故障,而拆装零件的作业由过去的70%下降到30%以下,“七分诊断、三分修理”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维修对象高科技化、维修设备现代化、维修人员高素质化、维修资讯网络化、维修管理电脑化、故障诊断专家化,已成为现代汽车维修的发展趋势。这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特别是作为高层次的汽车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高技能汽车维修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基础、汽车运行材料、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技术、汽车维修技术、汽车故障诊断检测、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维修与检测设备、汽车排放与控制等。掌握这些知识需要经过在高等院校的系统学习。

具有较强的专业基本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主要包括汽车维修通用基本技术、特定车型维修技术、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检测设备操作能力等。技能好坏是评价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这不仅要求汽车维修人员获得汽车维修高级工以上的资格证书,而且要求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再学习的能力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能够独立分析、研究和解决。对于新的车型和进口车辆,能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另外,应善于通过自主学习或进修,掌握汽车发展的新技术和成果,保持知识不断更新。

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主要包括热爱专业,不断钻研提高,自觉遵守企业规章制度,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客户诚实、守信、热情等。这也是汽车维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具有团队意识和交际能力现代汽车是一个高科技的综合产品,汽车维修人员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娴熟的技术和操作能力,现代汽车维修需要整个维修团队成员的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另外,汽车维修作业需要经常与汽车使用客户打交道,询问汽车的使用情况和故障征兆等,这就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善于交际并与人融洽相处。

对于汽车维修企业来说,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素,高技能的汽车维修人才是企业的支柱与灵魂。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不仅要靠汽车维修企业加大人才培养的投入,而更主要的是要依靠全社会的力量。目前,大中专和技校对汽车维修人员的培养达不到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具备高技能人才的素质必须接受高等教育,同时还要接受良好的专业技能培训。这样,对于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会需求,高等院校要针对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改革,承担起培养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郎群秀.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2]魏庆.汽车维修业发展概况和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3]马聪承.汽车维修企业和人员从业环境分析[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5,(7):34-40.

[4]白韶波,倪雅馨.我国汽车维修从业人员人才发展问题[j].北京汽车,2009,(4).

[5]王志欣.汽车维修服务业人才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 2010,(32).

第9篇:初级电工维修培训范文

近年来,汽车行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而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现代汽车已是集计算机技术、光电传输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为一体的高科技载体,其动力性、经济性、排放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已步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面对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汽车,我国急需大量的高技能汽车修理技术人才。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训高技能人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1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及人才需求分析

1.1 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和维修服务的特点

现代汽车己发展成为高科技载体,其各方面都进入智能化高级控制阶段。现代化检测维修仪器设备、维修技术和工艺规范己成为汽车维修的基木要素。同时,以“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不解体检测诊断”为前提,高质量、快速修车的维修方式,己成为维修业的服务准则。

1.2 维修业技术人才的岗位及要求

现代汽车维修的高科技含量,决定了汽车维修人才必须以技术型为主,即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汽车医生”,能快速、准确诊断出各种疑难杂症,制定维修方案;同时,还需要大量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及设备、看“处方”检修或更换零部件、总成的普通技术操作工人。在汽车维修中,维护作业占有很大比重,作业内容以清洁、紧固、、检查、调整、补给为主,以及常见的一般性故障排除。这些工作主要由普通维修技术工人来承担。其岗位的要求是:熟悉汽车结构、正确使用工具设备、熟练操作,强调按照要求进行专项实际操作能力。而汽车检测诊断工作,往往由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来承担。通过不解体快速诊断,查找出病因,制定维修方案,开出“处方”。其岗位的关键能力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具有全而综合的分析判断能力,对检测仪器依靠但不依赖。

2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特征

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可以描述为: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高技能人才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总的来说,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 高超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所有技能人才共有的特征,但是,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戴“技艺超群”这一桂冠,这也是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

2.2 突出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是一切人才的共同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有创造能力的,但不同的人创造能力也不同。一般来说,汽车专业初、中级汽车维修工主要负责汽车的日常维护、保养,零件的紧固等工作,这些工作属于重复性较高的工种,是熟练劳动,不具备明显的创造性,而高技能人才则较多地掌握了精密技术,从事的是较复杂的劳动,其心智技能化的程度较高,比如工艺流程的改进、汽车故障、疑难杂症的解决等,创造性远远高于初、中汽车维修工。他们是“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

2.3 极强的适应能力

高技能人才有适应工作岗位变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在维修不同车型上,也表现在其他相近专业领域。比如一个会修汽车空调的技师,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去修理家用空调,一个精通汽车电路、汽车电脑的的技师,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学习去修理无线电设备。相比之下,初、中级技能人才的岗位适应性远不及高技能人才。

3汽车维修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包括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等等,培养出来的高技能人才是否合格,关键在培养过程上。

3.1 课程体系定位

职业院校在制定课程体系时,应根据汽车专业的发展需求,划分为相应的知识模块、技能模块和素质模块,开设汽车维修专业所需的理论知识,实操项目以及公共基础课程,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与汽车行业接轨,并考虑到学生在工作中的再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人才技能培养目标上,以汽车维修所包含的职业技能作为本专业培养的基本技能目标,以故障诊断所具备的分析能力和诊断能力作为本专业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形成合理、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围绕这一定位和培养过程,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和实训体系的设置全面实施专业人才的培养。

3.2 教学过程组织形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的指导者,是学习的组织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知识,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优化教学计划,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使专业课与生产实际对接,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相互渗透。通过“减、并、增”即减少理论课时,合并相近的专业课程,增加实训课时,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把加大技能实训落到实处。同时,为了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实现教学内容以能力为中心的重组,根据新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对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并补充制定了实践环节教学大纲,使其更具有明确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中注意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有特色的从课堂教学到实验、模拟、多种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在校外实践之前能基本掌握专业操作技能,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按照“强化实践、突出实训、讲求实效”的原则,从毕业生岗位实际要求出发,全面系统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力求理论课中有实践应用,实践教学中有理论指导,理论服务于实训,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训的安排上,做到由单项到综合的渐进,使实训收到实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如何找窍门,走捷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3 建立质量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都充分的表现出来,如果还按照以前的考核方式,显然不符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考核标准。所以,建立一个对学生的动态的评价体系就显得很有必要,其目的就是对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及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教学过程除了老师对学生的考核评定,还应包括用人单位的评价、学生在工作中的自我评价、社会评价等,从而做到对学生全面综合的评价,这也是对培养过程的真实评价。

3.4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机制

从国内、外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表明,依靠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是最好的途径。高技能人才的“经验”和“能力”必须在实际工作环境下,通过长时间的持续多种状况的实践过程,才能积累形成。非工作环境下的学校教育,不可能完成这一形成过程,所以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实行“校企合作”的模式就无法实现培养目标。

具体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行:一是收集企业生产中有代表性的工作案例,将其转化为学校可运用的教学案例,这种方法称为工作案例教学法。二是寻求企业实际生产中典型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将完成该工作项目或工作任务的全过程作为教学的全过程,这种方法成为工作项目教学法。三是根据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而建立的一体化课题,通过学校组织实施教学,这种方法称为课题实训教学法。四是校企双方的导师根据企业生产实际需要,共同制定攻关革新项目,带领学生共同指导技术攻关,这种方法称为技术攻关项目教学法。五是根据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开设常规的理论知识教学和单项技能训练,这种方法称为理论知识与单项实训教学法。

3.5 政府积极引导

政府部门应该完善对职业教育学校的评估机制,并非任何学院都可以开设汽车专业;对职业技能的鉴定也要保证含金量。职业技能本身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因此政府和企业对职工的继续教育应不断加强。一些企业在实际行动上对高技能人才也重视不足。根据反映,一些企业培养技术工人舍不得投入,评定职称怕增加工资。结果出现了企业引不来、留不住人才,工人不愿学技术、不愿当技工的局面。因此政府部门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监督职能。高技能人才培养实际上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机制做保障。政府部门要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新的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社会氛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选拔和树立一批优秀高技能人才典型,使“劳动光荣、技能成长”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技能人才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4结语

高技能人才紧缺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在培养过程中,学校、汽车制造厂、维修企业乃至政府部分要共同努力,探索新路子,新方法,使高技能人才在汽车业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成为我国汽车业发展不可忽视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王志欣.汽车维修服务业人才需求分析[J].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