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精选(九篇)

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

第1篇: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生态学分析;新视角

1西方社区心理学的诞生

社区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在兴起的社区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对社区心理学诞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社区心理学是由临床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交叉而成的一个新兴领域。多数西方心理学家认为,1965年在美国的Massachusetts的Swampscott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标志着社区心理学的诞生。当时的会议明确提出了“社区心理学”这一名称,并把“参与者-理论家”角色定为社区心理学家的工作指南,会议同意将社区心理卫生的功能从治疗干预扩展到预防领域,并在工作中采用生态学的观点。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西方社区心理学初步确立了学科的基本价值观、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即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体和社区的多样性,在生态学水平分析上,通过行动研究和合作研究,挖掘个体和社区的力量和资源,提高个体、社区和社会的生活质量。

2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社区和社会的关系,是在社区背景中对社会系统与个体福祉之间关系的研究。它代表了对于人以其生活于其中的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为背景的行为和幸福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

2.1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大力倡导参与社区变革与发展、应用性很强的新兴学科。在西方的心理学体系中,社区心理学关心的是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理解以及应用基于这种理解的知识来改善和增进人的生活质量,其目的是理解人和帮助人。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社区心理学既是心理学的分支科学之一,又是一种助人的职业。社区心理学是力图在人们的真实背景和社会系统中理解和帮助人的学科及其实践。它的对象是人与社会背景的交界面,人和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把人置于社区背景和社会系统之中,是西方社区心理学最为突出的标志。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1)预防重于治疗:在社区心理援助体系的三个阶段中,最重要的阶段便是初级阶段,对可能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初步预防;(2)强调环境与个体协调的重要性:调整环境可以让一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同时需要在早期就加强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3)讲究生态学观点:人和环境是互动的,所以需要调整个人,也需要调整环境;(4)尊重社区每一个人和团体的差异性:每一个人有权利和其他人表现得不同,表现不同并不意味着异常或是较为次等。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当中,约有一成是强调少数群体,因为社区心理卫生重点关注的是较弱势的、不被重视的群体;(5)促进能力:促进个体能够更主动地掌控自己的生活。

2.2社区的生态学水平分析

社区心理学采用了Bronfenbrenner的生态分析水平的概念,即描述社会情境的水平。用生态学水平的概念来分析社区,而不仅仅是发展中的个体,有助于澄清和说明一个单独的问题或事件。用生态学水平去思考,可以帮助我们用多重维度解释社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什么是社区?现在社区这个术语不仅仅是地域,已经逐渐演变为多层次多方面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室、联谊会、网络虚拟社区或文化社团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社区。以生态学分析水平对社区进行分类。在社区这个关系网络中,个体的最近端是微观系统,它与个体最接近,包括面对面的沟通;系统的最远端是间接的接触个人,离得越远对个体行为就有越广泛的影响。以对个体的影响从近到远的系统依次是微观系统、组织、地域、宏观系统。微观系统主要是那些与个体最接近的,人与人之间能面对面进行的人际间的交往的环境,如家庭、学校、朋友、居住区、工作组、自助团体、合唱团、运动队等,在微观系统中,个体形成人际关系、承担社会角色、共享活动。微观系统是很重要的支持来源、同时也是成员冲突和负担产生的根源。组织比微观系统大,拥有正式的结构,有头衔、细则、政策、会议和工作时间、管理关系等。组织通常由微观系统的集合构成。如班级、院系、管理者、职员组成一个学校。地域可被理解为一系列的组织或者微观系统。个体通过社区组织和机构,参与、共享地域的生活。一个邻里居民协会就是一个组织,而整个邻里之间就形成了一个地域。宏观系统包括社会、文化、政治团体、社会运动、公司、工会、各级政府、国际组织、政治经济力量和观念体系。通过政策和特殊决定(如立法和法庭判决),通过意识形态和社会规范,宏观系统发挥着影响力。

2.3社区心理学的价值观

社区心理学是7种核心价值为基础,分别是:1)个体和家庭健康健康指的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包括个体幸福和目标的实现。健康指数包括心理压抑及症状,愉快心情诸如心理弹性、社会-情感技巧、个人主观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等指标。这些指标是形成社区心理学干预的标准。2)社区感社区感是社区心理学的中心,它指的是对联系个人与集体的归属感、依赖感和相互责任的感知。社区感是社区和社会行动的基础,同样也是社会支持和临床工作的基础。3)尊重人类的多样性个人和社区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按照他们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他们。承认、尊重社区多样性,承认并尊重各种社会身份,如不同性别、民族、种族、国籍、性取向、健全或残疾、社会经济地位或收入、年龄或其他特征。4)社会公正社会公正可以定义为资源、机会、责任、义务以及权力,作为一个整体被公正地、平等的被分配。5)公民参与公民参与这种价值是指民主决策的进程,这种民主决策能使所有成员都参与决策。特别对那些直接受决策影响的个体而言更为重要。6)合作和团体的力量这个价值涉及社区心理学家与公民的关系、与工作过程的关系。以往的心理学家往往具有专家身份:象研究者、咨询顾问、临床心理学家等类似角色。这种专家身份实际上是在专家和当事人之间建立了层级的、非平等的关系。7)实验基础这种价值指的是只要有可能就要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整合社区研究和社会行动。

3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与其它心理学研究领域相比,社区心理学有一种研究视角的转换。社区心理学关注的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这个个体是怎样在一个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存在的,关注个体与社区、社会的联系。

3.1社区心理学与临床心理学

与临床心理学一样,二者都关注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有很多相互的交叉和联系。但社区心理学不是临床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领域或分支,区别是:(1)社区心理学关注的是社区环境和社会系统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临床心理学强调对个体心理疾病的诊断、咨询和治疗。(2)社区心理学关注心理问题和失调的预防,有主动性;临床心理学注重心理疾病和障碍的事后治疗,具有被动性。(3)社区心理学重视个人和社区的优势,鼓励个体参与到解决自己心理问题的行动方案的制定中,专家和居民是平等的合作性的关系,临床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缺陷问题,专家和个体是病患关系。(4)社区心理学注重行动研究,强调多学科的合作,临床心理学更多地关注应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3.2社区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

二者的联系:都关注个体的社会能力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建设,都注重社会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区别:(1)在研究方法上,社区心理学注重基于社区合作下的行动研究,并把行动研究视为学科发展的活力所在;社会心理学更擅长实验研究。(2)社区心理学把预防问题行为,促进个体社会能力作为研究的目标,应用和服务色彩浓厚,社会心理学偏重于一般原理和普遍规律的探讨,即使是在实际应用方面也是如此。(3)社区心理学更关注个体的心理健康,社会心理学更关注人际交往和社会变迁。

4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启示及发展的困难

4.1启示

(1)社区心理学主张以预防为中心。社区服务和干预的中心应是增进个人和社区的心理防御能力,不仅仅是治疗人们的心理疾患和缺陷。社区心理工作者应该聚焦于初级预防(预防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和次级预防(在个体和社区心理问题的早期阶段进行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心理官能障碍的治疗)。(2)对心理问题从生态学水平进行分析。社会生态学认为,一个人身处的每一个社会系统都是个体的整个生态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生态学的观点挑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不再视受害者个人为问题所在,或是简单化地给个人贴上异常的标签,而是审视整个生态系统,包括政治的、文化的和环境的影响,关注制度的和组织的因素。理论立场的转变促使社区心理学不再单纯从个体内部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而是同时考虑改善外部生存环境,特别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政策和制度,促使人的心理问题的根本解决。(3)更关注心理学在社会实践方面应用。社区心理学除了提供直接服务外,社区心理学家还可以对组织、社区甚至整个社会产生广泛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社区心理学既要研究社区中居民的心理健康、社区心理服务,还应该向社会公众传播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更要研究如何运用社区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强调理论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解决社区组织、公共服务与社会支持方面的问题。(4)关注弱势群体,注重社会支持的效用。在社会转型期,随着社会层级结构迅速嬗变,弱势群体逐渐开始显露出来,社区是弱势群体最为集中都地方,也是社会支持工作最终的落脚点。在社区中开展社会支持活动,容易得到弱势群体的认同,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共同开发社区资源以促进共同发展。

4.2困难

(1)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的)社区意识普遍淡漠,社区心理学难以进入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在中国大陆,长期形成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社区管理体制,公民(包括心理学家)社区意识普遍淡漠,习惯化养成了依赖政府的被动心态,视社区管理为政府部门的行政职能,对社区服务和社区行动缺乏参与的动机与热情。心理学家社区意识的缺乏直接导致了社区问题被忽略。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就不会去关注。没有关注就不会有研究。这也许是大陆社区心理学研究迟缓的一个原因。(2)心理学家对参与社会实践普遍缺少兴趣与经验。社区心理学在重视发展理论的同时,更加关注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更强调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强调“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的实践意义。反对传统的临床心理学把问题置于个体的内部。

作者:唐文军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H.道尔顿,毛瑞斯.J.伊莱亚斯,阿伯汉姆.万德斯曼.社区心理学———联结个体和社区[M].2版.王广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于华林,杨毅.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J].山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0).

[3]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1.

[4]刘盛敏,陈永胜.西方社区心理学形成背景及发展历程考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9(4).

[5]王广新.西方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示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第2篇: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同时大别山精神研究的前提“不是主观意志所决定的,而是与中国革命实践、与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和活动紧密相连的。大别山地区28年的革命实践决定了大别山精神的历史存在”。对于大别山精神的研究路径与方法,刘国胜还提出“应从实践路径开展大别山精神研究,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整体研究的方法和比较研究的方法。”2012年,河南省组织了“大别山精神”研究组,对大别山精神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组将大别山精神内涵概括为“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在这16字的内涵中,“坚守信念”指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信仰,在白色恐怖和困境下,百折不挠,坚守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凝结出对党忠诚、威武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核心所在。“胸怀全局”指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为了革命全局,大别山军民从全局出发,用自己的牺牲为全局胜利创造条件,凝结出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风格的体现。“团结一心”指在开创和坚持大别山斗争中,大别山军政、军民团结一致,为扩大人民军队,保证战争胜利和政权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凝结出热爱军队、服务人民、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根本保证。“勇当前锋”指大别山根据地不仅是中共创建的全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而且在中国革命紧要关头,大别山军民都处在最前沿的地位,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凝结出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现如今,大别山精神时代价值在于:高举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必须坚守的信念;站位高远、视野广阔、胸怀全局,是需要继续发扬的风格,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必备的素质;团结一心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条件,也是根本保证;勇当前锋对经济欠发达、发展相对落后的革命老区来说,具有更加现实的指导意义。

红安精神是中共革命精神在大别山地区的更为具体的地方表达。湖北省红安精神研究课题组认为:红安精神的内涵是“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万众一心”指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而这种团结是在党领导下,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统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思想的结果。“为党”指胸怀共产主义理想,信仰马克思列宁主义,信任中国共产党,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为民”指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私地奉献。“朴”指朴素实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诚”是忠诚诚信,忠心耿耿,顾全大局。“勇”指敢于斗争,勇于创新,勇于献身。“毅”则是坚毅顽强,坚韧执着,自强不息。“不胜不休”指为夺取革命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矢志不渝,一往无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概括而言,就是一心为人民,一心跟党走,一心干革命,一心夺胜利。而“一要三不要”,即要革命,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一图两不图”,即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这种舍生取义、无私奉献的情怀,构成了红安精神最重要的品质,也是红安精神最显著的标志。

对此,亦有学者持不同看法。如李良明认为红安精神应概括为“朴诚勇毅,一心向党,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不胜不休”,它蕴含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根本宗旨、思想路线与革命作风,具有乡土气息,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红安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此外,有学者还探究了大别山红色财务精神。陈荣芳认为大别山红色财务精神,“是指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系统语境之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别山人民,结合革命斗争发展的区域实际,制定并实施合理有效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以保障革命能够顺利进行,由此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独特的革命财务精神。”其本质特征是“官兵平等、军民一家,公正廉明、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保障有力、效率优先”。弘扬大别山红色财务精神,具有利于反腐倡廉的文化建设、干部群众素质提升、财务管理制度创新、节约型财务管理实施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的价值开发

(一)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与组成部分。何晓坚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含有“实事求是作风及为人民服务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一致性。”而弘扬与传承大别山红色文化“有助于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阐释其地域特色,有助于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创造物质基础。”刘喜元则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一种价值形态存在,对革命战争,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有重要意义。它具有鼓舞革命斗志,满足民众精神生活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见证革命历史等作用。

(二)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红色文化含有丰富的廉政教育资源。居继清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是加强廉政教育的宝贵财富,有助于坚定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宗旨观念,有助于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有助于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形象。红色文化资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与新形式。张威认为充分利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有利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同时,将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以及实践教学三元对接,在传承与发扬大别山精神同时,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江峰指出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的六大教育价值,即认知深化的多维透视模式,契合互动的主体参与模式,直觉感悟的具象体验模式,渠道畅通的信息传输模式,主题突出的文化创新模式,资源整合的文本建构模式。对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加以综合开发利用,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案例,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提供富有价值的特色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强化教学实际效益;可以帮助大学生深入大别山红色文化之中,体验革命艰苦,感受革命精神,接受红色熏陶,确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念体系,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江峰、李小莉还具体研究了红色歌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大别山红色歌谣是“大别山地区人民在火热的革命战争年代,竞相传唱的革命歌谣,以及人民群众沿袭这些革命歌谣的内蕴而后续创作的新歌谣。”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歌谣具有心理导向功能:第一,心理意识导向,历史责任与使命感驱动;第二,心理情感导向,革命豪情与柔情交错感应;第三,心理境界导向,心灵净化与美化的律动;第四,心理接受导向,立意自然与通俗的内外催化。蔡新职则阐述了红安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成才的启示和精神支持:第一,坚定信念、百折不挠,努力克服一切困难;第二,自力更生、艰苦拼搏,积极开创成才道路新局面;第三,不计名利、安于奉献,置个人成才于民族复兴的大局之中;第四,与时俱进、勇于进取,争做新世纪新时期的创新人才;四五,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努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第六,早立志,立大志,用远大志向激励自己。

(三)大别山红色文化的社会价值对于大别山红色文化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魏继萍提出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大别山红色文化拥有构建和谐政治、和谐经济、和谐文化三大功能,其实现路径是政策积极扶持、打造红色文化精品以及加强宣传与教育。大别山红色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互联系,应该努力找出二者的结合点,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这样“既推动大别山地区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又大力弘扬了大别山红色文化。”柯珍堂通过研究,认为充分开发利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其作用体现在:农村“生产发展”得以实现;实现农民“生活宽裕”;促进农村“村容整洁”;树立“乡风文明”新风尚;推进农村“管理民主”。利用红色文化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一是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合理定位,做好旅游规划;二是加大旅游宣传,提高知名度;三是突出旅游重点,科学选择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四是整合资源,合理开发,突出乡村旅游文化内涵;五是强化旅游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塑造乡村旅游特色。

三、大别山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红色文化产业实际上是红色文化资源经济价值的开发与利用,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红色旅游产业的相关研究。

(一)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与存在问题余维祥认为,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分布广、重点遗迹和遗址相对集中的特点”。由于红军等革命力量的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湖北红安、安徽金寨和河南新县三个地区,所以这些地区的革命遗存和纪念建筑相对集中。而大别山除了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优势外,自然生态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和风土民情资源也颇具特色。刘汉成从大别山拥有众多有形和无形的红色旅游资源角度,阐释了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他认为在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大别山地区拥有2条,一是武汉———麻城———红安———新县———信阳一线,二是合肥———六安———金寨———霍山———岳西———安庆一线。在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安徽六安有5个,河南信阳有5个,湖北黄冈有4个。黄佩则从大别山的区位优势探究了大别山红色旅游开发的有利条件。他认为大别山地处武汉、鄂州、黄石、九江、安庆等大中城市群和庐山、黄山、九华山、鸡公山、九宫山、黄鹤楼等旅游景点群之中,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并指出湖北省东部旅游发展存在巨大契机,即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已涵盖湖东部地区。此外,安徽、河南省内大别山旅游系列产品发展较早,已初具规模,湖北应与安徽、河南大别山区形成联盟,进行联动开发,共同构建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在有着众多优势的同时,大别山红色旅游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刘汉成认为主要问题有:一是各自为政与利益本位主义严重;二是红色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景区缺乏吸引力;三是在产业发展中,旅游企业的主体地位不突出;四是未能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江峰认为“文化创新形成的良好文化发展背景、多方协作构成的强大社会推动合力、红色网站创造的优势资源整合条件、研究中心提供的坚实学术研究平台”是保护与开发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正向影响因子。而“观念陈旧、资源分散、融资艰难、机制不活、人才短缺”则是保护与开发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负向影响因子。只有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正向影响因子的作用,克服负向影响因子的障碍,才能实现保护与开发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理想价值目标。

(二)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对策如何促进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挖掘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成为学者探究的焦点。刘汉成认为要推动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就必须深化大别山区域旅游合作,构建红色旅游共同体;同时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人文内涵,积极培育与扶持跨地区的大型旅游企业,整合区间各种旅游资源。黄佩提出可以从发展战略、思想认识、资源整合、产品策划、市场营销和管理机制六个方面推进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品牌,积极争取国内市场,并努力拓展国际红色旅游市场。而发展的重点则在于协同合作,以“红色圣地,将军故里”为核心,从三省范围对整个大别山进行开发,塑造和提升大别山整体形象,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建立红色旅游产业集群。与此同时,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体验系列产品,深度挖掘特色功能性旅游产品;建立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集群,推动区域合作和联动开发,增强大别山红色旅游在国内市场上的竞争力。

王制军则提出了大别山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的八条实施战略:第一,交通基础设施优先战略;第二,红色、绿色和古色等旅游资源综合开发战略;第三,精品战略;第四,政府主导,多渠道促销,多手段宣传的市场开发与营销战略;第五,体验性、参与性开发战略;第六,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七,多元化投资战略;第八,区域联动战略。余维祥认为要加强资源整合,“打造红色名片”,“与井冈山、延安、韶山等红色旅游区不同的是,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不是在一省区域内,而是散布在鄂豫皖三省六市”,因此大别山红色旅游只能走三省合作之路,合作的第一步是从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整体出发,聘请专家、学者精心设计品牌旅游路线,而旅游路线的设计要尽量做到“红”、“绿”结合,历史积淀与风土民情兼顾,重要景区与一般景点呼应,彰显大别山区域特色。以上可见,加强区域合作、整合资源、打造品牌成为学者的共识。对此,刘宏明强调,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旅游价值的开发,要加强六安、信阳、黄冈三市合作,以交通区位为枢纽,遵循产品互补、客源互流、利益共享的工作原则,建立具有特色的旅游新网络。

四、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一)以应用研究为主,对基础研究和理论探索不足目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上,而对于大别山红色文化的内涵、存在形态、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内容的研究还稍显薄弱。而即便是应用研究,也多集中在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经济价值的研究,即大别山红色旅游产业的研究居多,而对大别山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教育价值、社会价值以及文化价值等探讨还是较少。

第3篇: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一)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据统计,灾后培训大都为3—7天的短训,在灾区心理援助上,大都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进而造成了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学员的重复听课与多头培训。此外,因培训时间较短,在培训内容的深度、厚度、广度等方面往往“点到即止”,对灾区教师在心理援助、心理辅导等方面的专业提升成效不显著。另外,有极个别培训持续时间长,培训内容设置有梯度、分层次,兼顾了培训的深度、厚度和广度,让参培者受益匪浅。但因灾后一些学校的设置变化,以及人员晋升及人员流动和变化,造成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队伍的不稳定性,培训的不连续性。

(二)缺乏参与式培训的教师

参与式培训强调授课者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理论讲授者,而且是示范者、激发者、引领者、参与者和组织者,他们在培训中与学员进行全程交流、互动。这些授课者理论知识高深,一线实践知识丰富,观察力、感知力敏锐,团队合作学习的指导能力强。而现阶段,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缺乏从事合作参与式培训的师资,授课者不知道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有效对接,不知道如何把传统的授受式课堂变为参与式学习研讨的课堂。因缺乏授课者的有效引导,广大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也不知道如何有序、高效地进行发现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致使上课质量难以保证。

二、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的改进策略

(一)教育主管部门应周密部署培训工作

为避免参培的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多头培训、重复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应周密部署培训的级别、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和形式,以确保培训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针对培训班上学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和参培者队伍缺乏稳定性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不仅要精心设计各级各类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参培的遴选标准并责令送培部门严格按参培标准选拔教师接受培训;而且按参培者能力水平的高低分成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参培的遴选标准上尽量细化、切合培训实际、便于落实。如四川省教科所对参加灾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师省级培训的学员遴选标准为:需具备灾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经历、热爱灾区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健康工作、性格开朗、善于沟通、表达能力强、具有亲和力;能连续参加完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班的学习;为尽可能扩大骨干教师培训覆盖面,请尽量安排未参加过部级、省级培训的灾区学校选派教师参训;已参加过部级、省级培训的灾区学校教师不再参加。

(二)培训目标符合学员需求

目标不仅是灾区心理健康培训的方向,而且是促进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实施的动力。为此,在实施培训前,我们需要分析教师心理的现有状况,精心拟定培训目标。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目标可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是知识方面,主要包括:知晓灾区教师创伤心理知识,了解灾后各阶段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探索灾区师生的心理教育、心理辅导和心理测试的方式、方法。其次是技能方面,主要包括:学会初步识别灾区师生的心理问题,能较准确地把握师生的心理动态并及时干预,并能充分结合当前师生的心理健康实际,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最后是态度方面。“田慧生教授指出,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根本的问题是能否形成符合教育规律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念及专业精神,塑造中小学教师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作为灾后重建时期的一种特殊教师类别,承担着灾区学校师生的心理抚慰工作,有助于他们的科学教育理念和专业精神的形成。

(三)课程内容体现针对性

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内容包括四个板块:基础理论板块、技能技术板块、实践练习板块、修养板块。其中技能技术板块、实践练习板块是围绕技能层面的培训目标进行设计的。

1.基础理论板块。内含心理学基本理论、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心理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三部分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包含了灾区学校师生心理的表现与方法、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地开展等子课程。

2.技能技术板块。内含灾区学校团体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个别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家长辅导和咨询的理论与技巧以及学校心理测试与评价理论等三部分课程。在这些课程中,涵盖了对灾区师生开设个别辅导和咨询理论、学校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学校家长的教养方式分析、灾区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等子课程。

3.实践练习板块。包括灾区心理健康课的实践、学校心理测试的实践、心理评价的实践、团体辅导与咨询的实践以及个别辅导与咨询的实践等四类课程。这些课程中包含对灾区学生进行个别和团体的心理咨询的实践操练、对灾区师生进行团体心理咨询案例的交流与存在问题的讨论等子课程。

4.修养课程板块。内含灾区心理健康教师的个人成长、外出参观考察、自我研修课程等三类课程。这些课程包括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自我形象的反思与设计、自我情绪的调节、外出参观心理健康成效显著的灾区学校并撰写、交流考察体会等子课程。

(四)培训模式保持可持续发展

对灾区教师而言,心理健康培训的成效并非短期内就会显现,这就需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理念。“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知识的迅速更新,信息的层出不穷,都要求教师不断进行进修培训,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在此意义上讲,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不是短期的课堂讲授,而是一个长期的教师培训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香港大学从事教师教育研究的卢乃桂教授指出:“目前这种片面的教师再培训模式应该被一种更系统的CPD模式(持续专业发展的模式)所替代,总体来说,CPD活动应该建立在专业理解的框架之内,使职业生涯和岗位中不同的专业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这种框架不仅是一张教师应该掌握的专业能力表,更应是一连串的行动计划,它们是有机组成的,通过实证数据可以表现出来”。

(五)培训方法灵活多样

当今的灾区学校心理健康培训已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一言堂”的培训模式,构建了灵活多样、师生共同参与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既凸显了参培的灾区心理健康教师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推动了他们的专业化发展。

1.参与式方法。参与式方法是指能够使个体参与到活动之中、与其他个体合作学习的方法。这是目前国际上普遍倡导并积极推行的培训、教学和研讨的方法,该方法力求通过多种途径、手段和方法调动所有接受培训的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都能够平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中,在参与中学习和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中,体验各种丰富的情感,形成新的价值观。

2.学习-讲座-研讨。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中,培训机构可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情况,有针对性地安排适合灾区学校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组织学员学习、研讨,促使学员在学中悟、悟中得、得中乐,以促进学员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3.自主阅读与网络互动相结合。自主阅读是促进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自我研修的重要途径。为了加强自主阅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者或学科策划人可为参培学员精心挑选自学书籍。不仅如此,班主任可以在校园网站上专门设置班级论坛,为培训学员提供研讨、交流平台,为他们的心理健康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4.授课教师与学员同课异构。这里的“同课异构”是指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同课异构体现在灾区学校心理健康课上,其实施流程为:选定有关灾区学校心理的上课主题———独自备课———分小组研讨备课思路———不同教师围绕同一主题备课———教师集体观课、评课———专家进行专业引领,这种形式有助于教师个人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团队中获得最大限度的提升。

5.观摩考察有特色的灾区学校。观摩、考察心理健康开展有特色的灾区学校,是很受参培教师喜爱的培训形式。这种形式不仅可在当地选择有特色的灾区心理健康学校,作为参培者学习、观摩、考察的实践教学基地,而且可以带领学员参观考察省外有特色的灾区心理健康学校,学习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和方法,以开阔学员的眼界。

6.论文答辩。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它是把个人的思考用对话、交流的形式显现出来,将个人思考不够成熟的地方在与答辩专家的对话中加以澄清,以便于有效监督灾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思考过程。

(六)师资来源多元化

第4篇: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心理特征学生安全工作

[中图分类号]G75;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100-03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我国是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有机会进入大学学习和深造,了解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增强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民族大团结有重大意义。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有少数民族本专科学生共1508295人,硕士研究生共76630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分别为6.76%和4.98%。[1]而在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重仅为8.49%。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受教育条件和程度都大有提高,而且比例在逐年增加。由于少数民族有特有的经济、历史、文化、习俗,造成少数民族学生有一些特定的心理特征,如果不对这种心理特征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则会为对高校的学生安全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因此,高等院校特别是民族院校必须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此类心理特征,才能有效避免学生安全事件,促进学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心理特征

少数民族学生同普通大学生一样,他们有普通大学生共有的心理特性。一些在大城市或者汉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长大的学生的民族特性甚至已经消灭。然而,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仍然生活在本民族聚集较多的地区,在生活习惯、语言、经济、文化等方面仍带有一些特殊性,这种差异造就了少数民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

(一)自信与自卑相交错

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亲切感,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使他们引以为豪,他们与汉族学生的差异不仅仅表现在现实差异上,在心理上也产生一种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出台越来越多的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的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学校的“珍稀”群体,而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其次,由于大多少数民族学生都来自于西部地区或者农村,家庭的贫困以及生活水平和环境的巨大差异,使他们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各种心理压力一直在矛盾的交替中存在、变化、斗争、发展。他们深感自己的身心发展赶不上社会大环境发展的步伐,对自己能否成功缺乏信心。[2]这种自信与自卑相交错的心理现象存在于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中,特别是刚进入大学的新生。

(二)开放与封闭相矛盾

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城市繁荣的景象和车水马龙的人群,他们渴望自己能马上融入这种开放的生活环境。城市丰富多彩的生活会对少数民族学生的世界观、生活观产生一定影响,老师的教育会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眼界,各种学生社团和学生活动会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种环境上的差异使得他们产生强烈的对比感,迫切地想从较封闭的环境过渡到开放的空间中来。但我国少数民族多聚居在山区、草原等不发达地区,经济较落后,开放程度低,加之每个民族都有特定的语言和风俗,与外界沟通起来存在一定的障碍,这导致许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刚步入大学校园时显得十分不适应,对本民族的学生十分亲切,而与其他民族的学生之间则存在一定隔阂,这种隔阂有可能是语言交流所导致的,也有可能是风俗习惯或者其他差异所造成的。

(三)热情直爽与意气用事并存

单一的生活环境造就了少数民族学生质朴的本质,对人对事热情、直爽、诚恳。他们热爱民族和家乡,热爱学习和工作,希望通过努力把自己的民族和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生活习俗和环境使得他们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模式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使得一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在性格上表现为恩怨意识鲜明,感情发生迅速而强烈,喜怒于色,抑制能力较差,思维和行为带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不轻易接受他人的意见,冲动时往往意气用事,特别是同族、同乡与其他个人或者群体之间发生冲突后,这种意气用事的概率更大。加之现在的大学生多为“90后”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遇事不分析问题所在,容易冲动,意气用事,直接导致了学生冲突的发生,对学校学生安全工作带来影响。

(四)敏感与逆反心理相交织

少数民族在长期勤劳、朴素的生活中形成了优良的品质和强烈的自尊心,对自己的民族和家乡有着强烈的自豪感。这使得他们在遇到与自己民族或者部落相关的事务的时候显得十分敏感,特别是面对与本民族声誉、发展、团结有关的事件时显得更加敏感,而这种敏感处理不当则会促使少数民族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

二、少数民族学生特殊心理特征形成的原因

(一)民族特性及风俗习惯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性格和风俗文化,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各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经济、语言、文化。这种特殊的背景对学生个性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影响。如蒙古族习惯居住在蒙古包里,过着游牧生活,这种习性造就了一个马背上的民族,也造就了他们粗狂、骁勇善战、热情豪爽的性格。

(二)及文化差异

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有自己的英雄崇拜和图腾崇拜;一些少数民族有自己信仰的宗教,如藏族信奉佛教,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瑶族、土家族等信奉道教,等等。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影响着信奉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人的性格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如藏族学生信仰佛教,形成了较为温和、平静的性格特征。在民族地区常常出现这样的文化价值观差异而导致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冲突,即校园文化与少数民族学生原有文化或家庭文化存在着不一致之处,但入学后由于受到他族文化特别是主流文化的影响,民族学校的学生常常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这种文化的不一致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导致厌学、逃学,甚至会引发学生在校园中的集体暴力行为。[3]

(三)生活环境的特殊性

大多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于贫困山区和偏远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生活水平差距较大,较为封闭的生活环境和交流范围较小的“熟人社会”使他们的性格有别于在城市里长大的学生。

三、少数民族学生特殊心理对高校学生安全工作的影响分析

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心理与高校学生安全工作之间的关系。近年来,许多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高校发生的众多与少数民族学生安全有关的事件,特别是重大伤亡与突发性,表面原因可归于一些学生对社会、学校、教师及同学不满,但深究其原因,则多与其心理有关。如果能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心理上的特殊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加以教育,则可以避免大量的安全事件,从而减轻高校在学生安全工作方面的压力,促进高校和谐发展。

(一)引起高校突发性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地,而近年来却出现一些由于民族原因而发生的学生冲突事件,特别是在民族院校这种突发性表现得更加频繁。 恐怖、暴力等不法冲击,自由、散漫等文化取向,偏执、阴郁等心理疾病,都是引发高校不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4]一些学生特别重视同乡、同族的感情,形成了一些以民族为团体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由民族、语言、老乡关系所建立起来的群体有很浓厚的感彩,加之少数民族学生讲义气、自尊心强,一旦本群体里的成员受到其他同学的欺负,该群体内部的成员就会站出来拔刀相助,从而导致民族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事件的发生。加之目前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突发性应急机制,学校校内外的治安环境差,部分教师和学校领导管理观念陈旧,警惕性不高,没有意识到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心理有可能造成的影响,遇到突发群体冲突事件时就措手不及,对学校的安全管理和日常工作都造成巨大影响。

(二)引发校园犯罪事件

当代大学生多数为“90后”,他们正处于心理不稳定的年龄,自制力较差,如果存在自卑、自闭或者冲动等不良心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较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不合群、抑郁甚至自杀等后果;带有类似心理的学生在遇到纠纷时极易使事件上升为冲突,对学生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这种影响在事件发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消除。如民族院校在处理涉及学生人身安全、经济利益等方面的问题时,如果处理不公则会引起敏感学生的强烈不满,进而引起学生对学校及其他民族学生的不满,从而导致校园犯罪事件的发生。

(三)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当今世界政局复杂多变,国内外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手段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和思想渗透,如、资助学费、提供就业岗位等。他们利用少数民族大学生讲义气、重感情、直爽诚恳的心理特征,诱骗他们从事不法活动;加之当代大学生对涉及国家、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等重大事件较为敏感,如2009年新疆的民族冲突事件与2008年的暴力事件,反动分子打着民族独立的旗号组织暴乱,利用学生的热情和对真相的辨别能力不强,误导和引诱他们参与破坏活动。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高校里,极易发生由民族问题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这些事件的发展往往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破坏程度强,对社会稳定和发展都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四、民族地区院校学生安全工作的反思与完善

(一)充分了解少数民族学生心理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心理辅导队伍。一些高校存在心理辅导队伍师资缺乏、学校不重视、机构不健全等问题。而高校特别是民族地区院校要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有耐心且热衷于心理教育事业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在此基础上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中心,通过日常的心理课及其他社团活动有意识地矫正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不良心理。其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多方位心理辅导,对性格偏激、容易冲动的学生给予特殊关注,及时化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对性格较为内向、自卑的学生,要及时开导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缓解他们的压力;对于来自偏远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上进行帮扶,如对生活的不适应进行疏导,对不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纠正,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容易引起学校突发性的带头学生,要加强对其心理上的关注,平缓他们冲动和偏激的情绪,纠正他们不良的心理问题。

(二)深入民族团结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活动

首先,要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重要思想。如开设“民族大义”课程对各民族文化进行传播,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民族团结”等内容的主题班会,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其次,通过举办各种与民族有关的活动,加深各民族学生的友谊。中国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5]学校可在少数民族的重大节日里举办相关活动,如在侗族冬节、苗族苗年、瑶族盘王节、壮族三月三等重大节日中举办庆典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增进了解、增加友谊、增强归属感。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通过社团活动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加深对团体协作的作用的认识。

(三)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学生安全心理预防长效机制

首先,各院校应成立心理中心全面负责心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各二级学院要成立以党委副书记为组长的学生心理辅导小组,通过走访宿舍、教室,参加学生活动等方式深入学生当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班主任、辅导员应该通过网络QQ、微博等学生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其次,建立心理安全信息员制度。学校可以建立班级信息员制度,让信息员定期把周围同学的心理状况反馈给班主任、辅导员,从源头上“预防”。信息员的工作职责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了解其他学生的思想政治、、心理及其他情况,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以便在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再次,鉴于文化适应是少数民族学生普遍遇到的适应问题, 学校应把文化适应教育纳入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弘扬多元文化的态度、价值观, 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跨文化的知识和技能, 帮助他们掌握缓释和应对文化适应压力的策略,使学生适应多种文化环境。[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各级各类学校少数民族学生[OB].教育部网,2012 .

[2]姚文华.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6(5).

[3]哈经雄.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6.

[4]张丹.系统论视阈下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机制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6).

[5]中央宣传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N].人民日报,2005.

第5篇: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教育管理;孤儿

1、创造性思维的含义

具有明显创造性思维特征的是“辐射性”思维和“辐集性”思维。所谓“辐射性”思维(或扩散性思维),就是从一个思索对象出发充分展示想象的翅膀,让“想象”这匹骏马在自由联想的田野上奔驰,在强制联想的领域中竭力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土地上分别涉猎。所谓“辐集性”思维,就是使多路思维“集”向某个中心点。创造性思维是“辐射性”思维和“辐集性”思维的结合、循环和深化。没有“辐射性”思维也称很难一时找到满意的解;没有“辐集性”思维也称无满意解一时还没找到或忽视了。较充分的“辐射性”思维是“辐集性”。

2、创造性思维的在孤儿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吉林省孤儿学校建校于1956年,如今的校址在长春景色秀丽的净月经济开发区。孤儿学生来自吉林省各地父母双亡的家庭,他们在党和国家关爱下,来到孤儿学校学习、生活。学生的年级跨度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学校实行的是12年一贯制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式与社会学校相同。而这项事业的与众不同之处是教师在这里不仅扮演着教书育人的教师角色,还要当好孤儿学生的家人。作为特教事业的窗口——生活处,是孤儿学生的家,生活辅导教师则是孤儿学生的父母,教师24小时陪伴在学生身边,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关心学生的冷暖病痛,用耐心、爱心、细心呵护着每一个孤儿学生。

那时的生活处的管理模式是全校分成五个生活区,两个是女生生活区,三个是男生生活区。以第五生活区为例,该生活区共有四个年级的学生:小学三年级、六年级、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的男学生。在这样的人员组合下,高年级的大学生在教师管理生活区的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大学生与小学生同住一个寝室,大学生以身示范,收拾寝室卫生,整理内务,对待小同学如自己的弟弟。小学生在大哥哥的带领下,生活逐渐能够自理,并很快适应学校的新生活。在学习上,小学生也能随时请教高年级的学生。长期的交流与沟通使同学之情转变为兄弟亲情,小学生既能拥有了心灵的依靠,大学生也能自我约束,增强了管理能力。

但是事物总是要从辩证的角度评价,任何好的事物都会有瑕疵。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其优点的同时,它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小学生若能与一位优秀的大哥哥同住会受益匪浅,否则会出现阻碍学生身心发展的现象。因年龄差距较大,小学生在大哥哥面前常表现出乖巧的状态,不太敢表露自己的想法,隐藏了原有的真实一面。有的大同学则会利用身高、年龄优势,隐瞒教师,欺负小学生为自己清洗衣物,让小学生转变为服务者,大学生则成为了被服务的对象。

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我校积极探索新型学生管理模式,大胆进行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总结多年来分区管理经验,进一步细化生活区职责,实行小学、中学分段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分区制管理的不足,进一步探索出了具有孤儿学校特色的学生管理新思路。

搬入新校区后,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同时给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学校按照学生性别、年级重新划分了生活区。全校共分为小学女生区,小学低年级男生区、小学高年级男生区、初、高中女生区和初中男生区、高中男生区共六个生活区。这样划分目的有利于老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和心理疏导,有利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有利于同年龄段学生的自主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有生活区管理体制与孤儿教育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改变了年龄小的学生容易受不良行为影响的状况。

在近一年的改革管理中,我们集中在学生管理中做文章,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利用开展各式各样的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我们在生活区中开设美术小组、模特队小组、阅读小组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各生活区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了各种社会调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举办了风筝比赛、跳大绳比赛、跳小绳比赛、篮球比赛等,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把学生多余的精力引导到有价值的事情上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情趣。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学生学到了知识,学会了做人。

学生在这种生活管理过程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之间更易相处,虽避免不了冲撞与矛盾,却极大减少了以大欺小的不良现象。但是该管理模式仍需要改进,比如因同年龄段学生集中,在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以第三生活区为例,它是由小学高年级的男生组成,这一时期的学生既充满着生机与活力,同时又充满着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独立自主的需要,希望摆脱成人的约束,要求自己的事由自己拿主意,但由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处在不稳定的时期,其情感意志、个性发展还不成熟,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还比较低。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偶尔成功便盲目骄傲,一旦受挫,就垂头丧气,信心动摇。虽然教师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给予了更多的热爱、关怀、尊重和信任,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心理辅导。但学生的心理差异较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

因此,创新已有管理模式迫在眉睫。经过调查研究,结合原有的管理经验,2011年8月我校以小学部为试点,将小学部分成三个生活区,每个生活区由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各一年级组成,男生、女生同时由一个生活区主管。以第一生活区为例,生活区由小学一年级和小学四年级的男、女生组成,这样的组合可以让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以“一帮一”的方式生活学习,建立兄弟姐妹般的情感。此外,根据性别互补的心理特点,男生和女生之间会互相观察、互相约束,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学生的寝室按性别分别居住在两栋楼里,教师需要在就餐、游戏、劳动等活动中统一管理学生。

孤儿学生的新生活管理模式,在运行的过程中会存在各种问题与矛盾,在摸索中寻求答案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我们必须用批判的、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并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是个新课题,其探索的任务还很艰巨。只要教师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一定会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参考文献:

[1]贺海燕.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2010(02).

第6篇: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1.1一般资料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床位860张,病区37个;全院护理人员435人。床护比1∶0.51。本次研究选取妇科(床位30张)、儿科(床位40张)、内科4个病区(神内、呼吸、消化、心内分别为52张、40张、40张、84张)、外科4个病区(普外、心胸外、神外、骨科分别为40张、25张、34张、40张)共10个病区(共计425张床位)作为研究区域,住院1周(2013年3月12~18日)患者作为调查对象。10个病区的护士149人,均为女性,年龄19~45(28.74±6.50)岁。护士长10人,护士139人。学历:中专48人,大专78人,本科22人,硕士1人。职称:护士75人,护师43人,主管护师24人,副主任护师7人。护龄1~26(7.33±5.59)年。在编42人,合同107人。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测算各专科不同护理级别患者护理工时。由护士长组织本病区护理人员对本病区住院患者1周所有操作项目进行测量。要求每名护士将所完成的操作项目的时间进行记录,填写于直接护理项目测量表、间接护理项目测量表,护士长负责核查与监督。

1.2.2计算方法

1.2.2.1间接护理时间

间接护理时间单位为“min/(例•24h)”。如果护理项目不是每天执行,则用测得的总时间除以间隔天数,其平均值即是间接护理时间。

1.2.2.2直接护理时间

按照护理级别测量每例住院患者操作项目执行时间。直接护理时间单位为“min/患者”。操作由1名护士执行,操作时间为实际花费时间;如果多名护士完成,操作时间则为实际花费时间乘以护士人数。

1.2.2.3以专科为单位计算各级别患者人均日护理工时

①各级别患者护理总工时(1周)=间接护理工时总和×该护理级别例数/患者例数(1周)+直接护理工时。②各级别患者例均日护理工时=各级别护理总量(1周)/各级别护理患者总数。

1.2.2.4以专科为单位计算护士日工作量

①日护理工作量=年护理工作量/365。②年护理工作量=各级别患者例均日护理量×各级别护理患者总数(1年)。

1.2.2.5护士人员配置

①护士人数=(日护理工作量/每名护士每日工作时数)×休息系数×机动系数(原卫生部人力编制常用计算公式)。休息系数=365/(365-休息天数)=1.4(休息天数=法定节日假+平均公休假);机动系数为1.2(原卫生部标准机动系数为1.2~1.4)。②护士人员配置=床位数/护士人数(计算所得)。

1.2.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讨论

2.1同一病区不同护理级别患者护理工时存在差异,应根据患者情况实施弹性排班

各专科一级护理患者日均护理工时显著大于二级护理患者(均P<0.01),这与不同护理等级患者的护理项目和内容不同有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患者自理能力及配合有关。而分级护理其定义则阐明了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实施的护理。随着患者自理能力的下降,护理需求量增加。就一级护理患者而言,患者多是要求严格卧床或病情随时变化需严密监测,并且其大多数客观配合能力较二级护理差,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相对耗时,相应增加了护理工时。针对此情况,病区护士长应每日了解患者动态,根据住院患者的数量、病情等,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一方面落实责任制护理,保证护理质量,如三级护士管理3~4例一级护理患者,二级护士管理6~8例二级护理患者;另一方面,护士长机动调派二线班护士,使护理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应用,减少人力资源浪费现象。

2.2不同专科、护理工作量不同,应根据专科进行人员配置

不同专科、同一护理级别工作工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疾病种类有关,同一护理项目可因患者所患疾病不同而操作时间各异。有研究发现,同一护理操作在不同专科所需时间存在差异。此次研究根据一年各病区患者住院情况测算各病区日护理工作量,并测算出各专科标准人员配置。经比较,心内科、呼吸内科日护理工作量最大,妇科、心胸外科最小;妇科存在人员过剩现象,其余病区均人员相对不足。鉴此,若每个病区按照原卫生部颁布的床护比1∶0.4统一配备专科护理人力显然不合理,护理人员的配置应遵循“以患者为中心动态调整”的原则。即根据各专科护理工作量,结合护理人员年资、学历、职称进行人员配置,根据其不同的能力安置到相应的岗位。一方面,护理部根据各专科的实际特点、护理工作量统筹、机动调配不同数量及类型的护理人员,另一方面,各科室采用分层护理、“弹性排班”,最大限度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人员紧缺与浪费并存现象。

2.3各病区护士人员配置不足

除妇科外,其余病区护士标准人员配置低于实际人员配置。分析原因为:第一,护理工作量较以前有大幅度的增加。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以来,护理工作的内涵延伸、功能扩大、范围拓展,护理工作量逐年提高,护理人员的数量处在相对不足的状态。第二,护士辞职率高。由于重医轻护的观点普遍存在,护理工作虽逐渐被社会各界认可,但护士的社会地位及薪酬与同等技术水平的其他行业人员相比,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而且,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过大,这种付出与得到不平衡也是护士辞职的重要原因。另外,护理人员晋升职称难。在本调查中,中专学历护理人员占了32.21%。而许多医院相关文件规定,“中专学历晋升护师需7年。学历只承认脱产学习取得的毕业证,国家自学考试、函授、业余在晋升中均不被认可”从而极大影响护理队伍中中专学历的人员晋升,挫伤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影响护理队伍的稳定。这种人员短缺,加重了在职人员的工作负荷,一方面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可能增加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影响护理质量。对策:从医院方面,首先,管理者应切实考虑临床一线工作需要,根据临床实际科学配置人力资源;加强人文关怀,为护理人员提供安全、愉悦的工作环境,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降低其精神紧张及压力;提高其待遇,尽可能消除付出与获得不相符导致的不平衡现象。其次,放宽对护理职称学历条件限制,取消“国家自学考试、函授、业余在晋升中均不被认可”的规定,考核重点放在业务技术水平上。这样有利于调动中专学历护士参加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等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稳定护理队伍。教育部门应加强以高中为起点的高职及本科以上的教育,这样不但有利于提高护理队伍整体水平,增加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人员自我价值感,而且,有利于护理人员晋升,增加其薪酬及福利待遇,减少临床护理人员流失。

3结语

第7篇: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目前学术界主要从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公共政策与社会组织责任、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等角度探讨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社会性别歧视与刻板印象

一些学者认为性别歧视在当今社会成为一种越发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习惯。王丽(2012)认为传统的“重男轻女”的偏见仍将长期存在,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难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种意义上讲,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其遭遇性别歧视的问题,性别歧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最为直接的原因之一。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国内经济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学生自身独立意识和因素较差是女大学生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的主要成因。如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法律法规不健全、生育保险制度不健全、就业指导工作薄弱等。傅静(2009)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分析了社会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别角色、国家保障女性就业权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课程设置中缺乏性别平等内容等因素造成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性别歧视。职业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在专业、职业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晓琳(2007)认为,在“女主内,男主外”等传统性别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职业性别刻板印象影响着女大学生的择业,限制了女大学生未来发展的选择空间。

(二)公共政策与组织责任

主要表现为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企业在承担其对于女大学生就业时责任心的普遍下降与习惯性淡漠,高校扩招、专业设置落后于市场需求,就业服务流于形式等,这些都使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更为严峻。如学者们所指出的,性别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预女大学生就业成为必要;缺乏性别意识指导而制定的就业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伤害了女性的平等就业权;现行有关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灵加剧了事实上的性别不平等;高校缺乏对女生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导致了女大学生就业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业方面的就业技巧辅导、就业心理辅导、就业合法权益保护及就业观教育等分类指导与系统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吴琼,2012)。

(三)女大学生性别意识与心理因素

目前,从性别意识的角度探究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中,多把问题的矛头指向具有传统色彩的性别意识以及表现为“群体无意识”的女大学生群体对于传统性别文化与分工的默认,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发展定位不高、面临性别歧视的逆来顺受等因素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的质量,成为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内因。如万琼华(2002)认为女大学生普遍认同传统性别意识、主体意识薄弱,这对女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负面影响。沈磊、岳永飞、董颖、顾艳艳(2013)认为,女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存在成功恐惧心理和求稳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从事领导性工作,畏惧女强人的称谓,且大部分女性在择业时普遍青睐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这些岗位上激烈的竞争导致女大学生就业困难。进一步,学者们分析了女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障碍,如焦虑、依赖、自卑等。就业难的现状使得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一定心理压力,就业挫折使她们进一步强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学生顺利就业面临更多阻碍,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郭璟(2013)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从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负担、业务培训费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带来较高的劳动力成本是导致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成因。归结起来,形成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其主要有:对于女性的性别歧视泛滥;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学生就业的法规、公共政策流于理论,缺乏可操作性;企业逃避自身的社会责任,拒绝承担女性因性别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就业市场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等。二是文化。传统性别观念经过长期、持续的社会化历程已经铭刻在女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之中,它以一种“想当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着女大学生的工作选择与工作状态,建构了女大学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环境,限定了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学生自身。女大学生不良的个体心理反应、职业刻板印象影响下的择业观、社会化历程中形成了传统性别意识以及部分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存在的问题等因素影响了她们的就业。此外,高校传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的需求脱节,课程上缺乏从女性学课程以启迪女性的主体意识,高校的就业服务业相对滞后,这些因素也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就业。

二、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如何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目前学术界已形成政府与社会、高校及女大学生自身“三位一体”的策略体系。

(一)政府与社会

学者们普遍认为,政府与社会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应该更有所作为。一是倡导平等性别文化,创造良好社会氛围。应不断清除“重男轻女”的歧视妇女的传统偏见;要强化性别意识,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倡导男女平等的性别文化,努力实现性别公平、创建男女公平的氛围。此外,要为保障女生就业公共政策的实施营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导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如社会媒体应承担起促进性别平等的责任,强化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作用,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良好氛围(温静,2012)。二是增强反歧视法律法规的操作性,建立促进就业的奖惩机制。学者们提出要对于性别歧视的具体行为进行界定,使得法规落到实处。对于就业中侵犯女性权益的行为,应该制定惩处的条款细则;建立政策执行机制,严禁歧视女性的行为;应该明确用人单位的责任、健全处罚条例,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可操作性。强调建立激励机制,通过税收等优惠政策鼓励用人单位接纳女大学生就业;建立惩罚机制,制定“反歧视法”,防止和消除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齐依南,2009)。三是完善公共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应尽快建立就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女大学生就业权利;完善生育保险机制、扩大生育保险覆盖范围、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成立专门的就业歧视监督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加强就业领域的执法监督。四是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女性就业选择空间,完善社会工作介入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政府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女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应该实施严格的产假保护制度、女性再就业培训规划、发展社区服务业。郭璟(2013)指出,社会工作在促进女大学生的就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向女大学生进行就业政策辅导,与劳动就业管理部门、用人机构建立联系,促成双方互相了解、互相接纳。

(二)高校

学者们认为高校应深化就业服务,增进人性关怀。在教育活动中注重提升女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她们的个人修养、实践动手、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队伍,要针对女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强化女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完善心理咨询、择业技巧等就业服务。还有一些学者们认为,高校应合理专业设置、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市场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人才培养要与市场需求相衔接。同时在教育上应该引入性别意识,重视性别差异,并将其渗透在教育过程中,以增强女生的自我意识。

(三)女大学生自身

一是增强自身性别意识。女大学生要增强驾驭自我命运的意识,发扬自我优势、正确看待两性角色、增强自我性别意识。二是合理择业观念。女大学生应该奉行“合适的职业才是最好的”择业理念,正确认识自我,更新就业观念,结合主客观条件做出合理的选择。在择业时要同时考虑自身需求和社会需求,选择有利于发挥潜能的职业。三是强化自信力与维权意识。女性在职场上有语言出众、易于交往、富于耐心等优势,因此女大学生要在心理上有自信、要敢于竞争,应认识并发挥自我优势、提高自信心,掌握择业技巧。四是积累人力资源资本,全面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能为女大学生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创造打下良好基础。总之,政府应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核心主导作用,高校在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奠基”作用,女大学生自身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上应发挥积极的主体作用。

三、进一步需要探讨的问题

第8篇: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知识经济正悄然撼动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经济、社会的发展本就处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民族地区中学生是民族地区未来的建设者,知识经济社会的民族教育要求培养出具有合作、创新型的人才,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精益求精、百折不挠的精神,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个人发展的需要。社会竞争日益加剧,对于“人”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但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或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求具备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学习适应性,即应该具有比较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目标具体、切合实际;学习的自觉性强,善于制定学习计划,并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力强、学习信心足的特点。其次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良好。人际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问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再次具有较强的自我认知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够客观地认识现实,并根据对现实的认识来给自己做出恰当的人生发展定位,有与现实联系紧密的自我价值体系,且个性发展的良好性。在个性发展上,应表现出良好的态势,即作为心理动力系统的个性倾向性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和谐,个性心理特征上的一些成分则表现出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如情绪控制能力强、善良、自律等。

除以上几点外,民族地区中学生还应该热爱自己的家乡和民族,关心家乡的发展,心系父母和家乡百姓,具有推动家乡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含义

指教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在授予学生一定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智力和创造力的同时,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所采取的各种积极措施。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课堂管理,在教学设计上符合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外,内容要符合社会的发展,既要考虑知识的传授又要考虑学生心理发展品质发展的培养。学科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成果。教学目标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设定,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评价方式上要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鼓励为主的评价原则,在评价学生时要善于抓住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特长。

三、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如何与学科教学整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旨在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境下学习,维持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教学设计中遵循积极情绪原则、体验成功原则、民主自治原则,消除教学设计、评价、管理过程中有害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预防学科教学过程中导致学生心理失常。同时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情境,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健康教育,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科教学的效果。

1、培养积极的情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各学科教学中要遵循积极情绪原则,创设宽松、温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自由、自信,让学生成功、成长、成人,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地位关系和情感关系是教师有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这个活的机体中欢腾流动的时候,知识才能触及人的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教师进行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教师有效的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也是每位教师搞好教育的前提。需要教师做学生的“真”朋友,转变传统的社会角色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并欣赏每个学生,引导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平等的充满爱心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用智慧而善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调整教学内容,遵循学科教学的协调一致原则

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掌握知识,促进学生智慧和人格的发展。必须挖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价值和精神价值,使教学内容既有意义又有兴趣,以惊异吸引学生,以悬念维持学生的注意,以满足增强学生的自信,以情趣感染学生。同时,还可以利用各科教学内容的特点,如人物、历史事实等来引导学生自我教育,完善自我意识,学会自我控制,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健康成长的榜样和范例。在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科内容的知识价值,它蕴涵了品德、情感、方法、能力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进行知识传递,还要注重其它方面的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对于民族地区学科教学来讲,由于传统民族文化和民族发展经历等的影响,学生行为特点、价值观等都呈现其独特的一面,学科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精神价值并与民族价值观相统一,进行价值观教育显得更重要,特别要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把民族地方民族文化精神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3、树立现代教学观念,遵循主体参与原则

教师要具备主体性学生观,广义知识观,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不能视学生为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要参与到师生共同建构的教学情境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才能有效的进行学习。因为只有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情境中,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所学到的新知识。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协同学习”,能在学习环境中与同学、老师的交互作用下,进行协商辩论,通过集体的智慧共同完成对学习内容有意义的建构。教师要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促成“意义建构”的终极目标。

把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就是要使学生的各种高级心理活动发展起来,通过内化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对于民族地区民族学生开展参与式教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由于人际交往能力和民族语言习惯等的影响,很难进行有效的参与式教学。教师要充分发掘有效的参与途径,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把教育性和趣味性有效的统一起来,让民族学生能参与到其中,又要体现教育性,达到教育的目的。对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可以结合民族文化特点,把当地的民族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但达到学科教学的目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化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

4、日常教学中遵循多样性原则,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课程、教材、教法、考试等方面是教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将产生直接、巨大的影响[11]。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方法及心理辅导技术,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克服特殊的学习困难,灵活的处理每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有度、有序的融入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民族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的处理好学科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渗透健康教育。如在历史教学中可利用故事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中可利用短剧法和角色扮演法培养学生积极情感;思想品德教育中可利用演讲法和案例分析法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生物教学中可利用辩论法进行环保的教育等。除此之外还有视听教材穿插法、情境教学法、自我教育法等。抓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及时的进行表扬,并从课堂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在学习心理、交往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师生关系融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5、合理评价,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打破对学生唯知识的获取和智能的发展的评价方式,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要改变唯学生的学业成绩的评价方式。民族地区的教育要结合民族地区民族学生的特点,开展多样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健全的人格品质。因为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需要多种多样具有个性的人才,教育不能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诗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高素质的工作者、劳动者。高素质首先就是要具备完整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并非是掌握了很深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所以,应以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来评价教学,综合的评价教学质量。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长,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和能力,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谅解、信任的和谐气氛中,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发展。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适时、恰当、正确,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和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个性潜能开发出来。形成健康积极的课堂,给学生创造愿学、乐学、勤学的环境。

四、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目标

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应该为民族地区教学目标的出发点,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趋势。民族地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不但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发展必须的,同时也是民族地区教育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1、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努力使民族地区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良好的品格,增强学生承受挫折、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给自己未来人生的发展正确定位。

2、提高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使民族地区学生能够确立恰当的学习目标,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对待升学考,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帮助学生提高认知能力,认识学习的价值,保持刻苦勤奋的学习心态,学会学习,学会竞争,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学习方法的培养,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相互攫取智慧的精华。使学生的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培养学生的良好社会交往能力打下基础。

3、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对于中学阶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主要是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特别是民族地区中学阶段的教育更应该关注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和社会责任感的增强教育,很多学生通过升学的方式走出去以后对外面纷繁复杂的世界普遍表现不适应,对很多新鲜事物诚惶诚恐,而一部分学生走出去后就从来不关心自己家乡的发展,反而认为自己家乡种种落后而不愿意回来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民族地区教育中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很有必要的。

五、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能有效开展的建议

民族地区教育中能有效的把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整合,需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不断的改变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落实好新课程改革,改变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假如民族地区的课堂教学还不真正的施行改革,还停留在传统的说教模式,不但心理健康教育抓不上去,学科教学也不能有效的开展。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学生的素质,促进民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同时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有效教学。

1、有效开展探究学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2]。在探究活动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探究合作的平台与同学探究合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和团队意识。在不同学科的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必然了解很多科学、自然、社会与人的价值观问题。通过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学会思考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能客观的看待各种社会现象,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为今后学生走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有效开展合作学习,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合作学习有明确的分工,又为了共同的目标相互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同学们相互讨论、协商,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困难。性别、家庭背景、能力不同的小组成员间相互合作,从不同视角分析解决问题,通过学习、交流,相互启发,开拓思路。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学生能够合理的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周围人际间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合作中还可以改善同伴间的关系,增强集体意识,学会与不同性格、家庭背景的同学融洽相处,使学生形成合理的竞争观、合作观,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3、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第9篇: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的区别范文

关键词: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联系区别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深,我国各阶层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地位愈显重要,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本事是一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态,它被生产关系决定着,又反作用于生产关系。社会经济进步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思想和观念发生了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另外,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大学生应该重视的一个课程,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每每会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与观念,而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为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部分心理问题。因此,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对社会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大学生是国家最重要的人力资源,而他们的思想与心理也是社会极需重视与关注的方面来的。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许会遇到思想与心理的冲击,而两方教育都有其特点。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政治性和普遍性。这一般表现为要求大学生要与主导思想达成一致,坚持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世界观,要与党的理念走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强调个人的价值观念与国家的需要结合。

    2、教育目标高,理想定位明确。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点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最终达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标准。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心理学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它涉及人的心理、生理、社会各个方面,研究人们的心理活动及产生这些活动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心理教育的研究层面比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广泛、具体。心理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学生进行不同的辅导,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

    3、心理教育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心理教育其实并不只是单纯的心理咨询,它可以改变教育方式,从生理上进行观察,再判断其心理疾病,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单靠思想认识问题而产生的错误指导。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担负着各自的特点又相互融合,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总大纲中起到了互补的效果。

    (一)研究的主体和客体都是人。两种教育它们的研究主体和客体都是人,而人的根本属性在于社会性。人的思想和心理很容易跟随社会的发展、转型、变迁而受到冲击或者碰撞,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同样重要。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和心理变化情况,这样才能树立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具体研究的内容不同,但学科交叉性强。两种教育各自的研究内容都是各不相同的,好像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理念都必须要正规,在教育过程中难免枯燥无味,学生也难以接受。而心理教育更偏向于人的内心深处,对情绪、态度都起着调整作用。因此,两者尽管研究内容不同,但是它们所追求的目的和坚持的观念是相同的,互为补充,交叉性比较强。

    (三)教书育人的出发点基本一致。两者的教育目的其实都是一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沟通作用。教育者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晓之以理,通过心理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在两者结合的时候能增强彼此的作用,并更显效果。

    (四)教育的理想和目标一致。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大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教育中,大学生也许能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和价值观,但是并非都能从心理上配合人格的塑造。因此,两种教育的结合能够使大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上以不同层次的教育确立信念和理想,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解决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

    (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从高校素质教育的角度分析,二者都是为塑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着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和训练,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就不够全面。思想政治教育中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对大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和性格塑造产生内化作用。大学生很多思想问题的解决都必须要根据受教育对象的实际生活,经历和性格来给予引导、启发和建议,以改变其不正确的思想倾向,这些方法就是心理教育的基本方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有区别也有联系,心理健康是其思想品德良好的基础前提条件,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无论从区别和联系中看来,无疑是对大学生一种精神上的补足,两者的结合可以增强各自的教育效果,同时也能改善和提高教育的质量与结构,并对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素质基础。正确的把握好而这的契合点,才能真正的从整体上提高教育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魏琳, 任景敏, 刘燕, WEI Lin, REN Jing-min, LIU Yan,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J],西南大学学报,2011,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