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精选(九篇)

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

第1篇: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早期康复;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单位:530409广西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

急性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意外,起病急,致残率高,极大的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精神和财力上的负担。本文通过普通治疗和康复训练的疗效对比,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及分组 收集2009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60例,男34例,女26例,年龄60~80岁,脑梗死者41例,脑出血者19例。患者均为首次发病24 h内入院,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或脑梗死诊断标准[1],经头颅CT、MRI检查确诊,存在肢体功能障碍,意识清楚,格拉斯哥昏迷量表>8分,排除严重心脏、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脑血管疾病进行性加重患者。

根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平均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状况、病变部位及性质、病变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评分、入院后治疗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发病急性期内接受脑卒中的常规药物治疗,降低颅压、预防脑水肿、营养神经、预防并发症等。康复组在生命体征平稳、48 h内病情未有进展后,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开始早期运动功能康复治疗,内容包括:①运动疗法:正确的摆放、患侧肢体按摩、腹式呼吸训练、转换、平衡能力训练等;②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包括语言及认知功能训练、对刷牙洗漱、自行进食、上厕所、穿衣、上下楼梯等生活自理能力进行锻炼。③心理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认知,帮助了解疾病特点,增强康复信心。

1.3 评价标准 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FMA),满分为100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数据的采集分别在康复治疗之前、治疗3个月之后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方法采用t检验,P

2 结果

治疗之前康复组和对照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3个月的治疗,两组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其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但康复组FMA 及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1。

3 分析

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后大脑中枢神经受到损害,损害部位的神经元启动凋亡程序发生凋亡。一般认为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早期康复训练在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未有恶化的48 h后即可开始[2],在此期间进行主被动的康复干预通过向中枢神经系统输入冲动刺激到大脑神经细胞,有效减缓凋亡启动,促使神经元发生重组和再生,建立正常的神经回路,甚至能够重建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一定程度上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3]。

康复治疗应按照系统化、规范化、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病情及康复情况制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早期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可进行简单的被动运动,给予翻身拍背,被动刺激患侧手指关节、神经末梢发送冲动到中枢,促进神经元恢复,然后由被动过渡到主动,逐渐加大训练难度和强度,由手指关节扩展到整个患肢,协助抬脚、拿物,指导站-坐位转换、身体平衡和大脑的认知功能,进行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等。进行有计划的心理疏导和干预,使之朝向良好预期方向发展[4],消除患者悲观、消极的负面情绪,鼓励患者增强信心,使其积极主动参与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整体恢复。

目前,药物治疗之外,康复功能训练已成为急性脑卒中恢复治疗的重点,早期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极大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王新德.急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修订方案.中华神经科杂志,1995,23(6):670.

[2] 吴涛.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综合护理的效果观察.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c):15-16.

第2篇: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瘫痪肢体功能障碍;康复治疗;中医意念疗法;运动想象疗法;物理疗法;强制性运动疗法;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 R743[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51-02

1康复治疗

康复早期的介入可促进脑的结构和功能的重组,从而促进功能的改善。脑卒中常规康复治疗开始的时间应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的48h。康复应从急性期开始,只要不妨碍治疗,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功能恢复的可能就越大,预后就越好[2]。有关实验表明治疗后较治疗前偏瘫肢体痉挛评分高,可能是与治疗前患者处于休克期,肌张力降低,而随着时间推移。进入痉挛期,治疗一段时间后,大部分患者都经历了肌张力从弛缓到增高的变化,甚至部分患者肌张力又重新恢复正常。而治疗后康复组较对照组的偏瘫肢体痉挛程度评分显著改善,可能是由于所使用的康复方法中抑制和促通并举,可调节神经运动通路上各个神经元和突触的兴奋性,以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因此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正规系统的康复治疗,可减轻痉挛,改善躯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残损和残疾的程度,提高生存质量。但脑卒中后3个月内患者有功能自发恢复能力,这可能与脑局部水肿的消退、局部毒素的吸收有关。血肿的吸收、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局部循环的改善以及部分缺血性神经元的功能恢复有关。相关实验表明康复组比对照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改善,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可能与正处在脑卒中的自发恢复阶段有关,但在改善痉挛和肢体运动功能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临床研究显示,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还可以降低卒中后抑郁、肩痛、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关节挛缩、误用综合征等的发生[3]。

2“运动想象”疗法

运动想象”疗法是近几年脑卒中康复的一种新方法。外国学者用单病例研究方法观察了“运动想象”对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描线训练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运动想象”明显改善患者描线的准确性。另外还有学者观察了“运动想象”对12例脑卒中患者和14个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下肢负重能力训练的影响,发现想象与实际训练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被训练者的下肢负重能力,提示“运动想象”的效果与保持工作记忆的能力有关。又有人采用单病例研究方法,对14例发病10~176d且一直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进行研究,在仍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的同时,增加伸手抓握物品这一“运动想象”任务,10例患者完成了整个观察过程,9例上肢运动指数积分明显改善,提示“运动想象”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贾子善等认为尽管“运动想象”疗法还存在适应证选择、指导语言的规范等尚需解决的问题。但本疗法极有可能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治疗方法[4]。

3物理疗法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必将带动康复医学的进步。脑卒中肢体功能恢复的一个重要理论和治疗原则是患侧高级中枢的功能重组,即脑的可塑性现象。刘桂芬等[5]认为,电刺激对丧失神经支配肌肉的影响,无论是局部应用还是全身应用,不管电流类型,脉冲频率、波幅。疗程长短如何,均具有延缓肌萎缩、恢复功能的作用。干细胞移植使中枢神经组织再生成为可能,从而直接完成神经系统功能重建,而不是已有的神经与肌肉的代偿作用机制。满勇等[6]报道神经节苷脂能够维持神经干细胞的原始神经状态,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能够修复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的损伤。

4中医意念疗法

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具有悠久的历史。意念可以调节人体内的生物电,使之和谐均衡。意念导引能够增强前额脑电活动,改变左前后优势脑轴的观念对比,并出现特征谐振频率的变化。意念可使各脑区脑电活动的A2波功率、部分脑区A1波功率显著增加。对于脑卒中的恢复机制主要是脑水肿的恢复、远隔神经功能抑制的恢复、半暗带血液循环的恢复。由于意念能使A2波、Al波功率增加,所以能够促进神经细胞的恢复。意念可促使某些神经肽的分泌,从而影响心理生理变化。有研究提示,意念调息功法通过特定信息的介导影响皮质-下丘脑-腺垂体-靶腺的活动,从而调节或抑制人体的神经生化-内分泌激素的活动,进而调控人体生命活动。杨远滨等[7]把大脑功能重组的观点与中医“形神统一”的整体观有机的结合起来。

5强制性运动疗法

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由美国Aabama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而发展起来的,经过数年研究治疗神经元损伤的一种训练方法。经典的CIMT强调的是在生活环境中限制患者健侧肢体的运动,强制患者使用患侧肢体完成日常功能活动。从有关的实验表明,CIMT对于恢复后期偏瘫患者的上肢恢复是有效的,CIMT较之传统的神经发育疗法显示出了诸多的先进性。从理论方面来说,CIMT采用了“脑的可塑性”和“大脑功能重组”理论。刘霖等[8]经过诸多的实验研究说明,在恢复后期偏瘫患者的上肢康复中,CIMT较传统的NDT技术更为有效。以后又有多项研究证明,CIMT可以让脑卒中患者的大脑功能重组。CIMT是近年来引人注目的针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随机对照实验结果表明接受CIMT的患者在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方面显著优于接受常规训练的患者,我们在国内的研究也初步证实了CIMT的有效性。CIMT分别在脑卒中的慢性期、亚急性期、急性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9]。当然CIMT也存在问题,从治疗技术角度来讲,CIMT大多应用于慢性期者的上肢功能恢复,而对于急性期患者研究仍然不够。其次,从具体治疗来说,CIMT过度强调了患侧上肢的单独运动。而忽视了双上肢的协同配合运动,这个结论和很多研究中“患者良好的依从性”有了明显的冲突。这也提示我们CIMT的方法需要进一步改善。

6小结

由于脑卒中患者不但表现肢体运动功能的障碍,还表现为言语、认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等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正规系统的康复治疗,可减轻痉挛,改善躯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残损和残疾的程度,提高生存质量。康复治疗是影响脑可塑性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在脑损伤早期、后期和晚期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量研究表明康复治疗对脑功能重组的意义。功能重组理论对脑损伤残留部分通过病灶周围组织及对侧大脑半球代偿,以功能训练等方式促进功能上的重组,并以新的方式完成已丧失的功能。康复训练还可阻止损伤手代表区邻近的正常区进一步损害,并可诱导正常组织“接替”损伤的功能[2]。同时运动可影响神经递质并可上调海马区、皮质等部位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的基因表达,因此康复训练对脑功能重组有促进作用。

20世纪90年代初,在“脑的十年”(1991~2000)中神经科学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其中以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发展最快、疗效最为明显,大量的、重复的和密集的练习乃是CIMT重要的治疗策略与原则,行为再塑的技巧训练是CIMT练习的核心内容,与常规的作业治疗内容有所不同。CIMT根据每个患者的动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情况来制定个体化的行为再塑计划,这些计划中执行的活动大多是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动作,有时需将这些活动分成许多较小的动作来完成,让患者重复练习这些小的动作。而且CIMT关注的重点是患者是否能将治疗的效果转移到真实生活的情境中。CIMT的治疗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可能与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有关[10],但是CIMT认可度和疗效方而尚存在着争议,应进一步加强对CIMT研究。与神经发育疗法或其他传统的治疗脑卒中患者的运动疗法不同,“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从动物实验到临床应用,具有可靠的神经科学基础,是以功能性为导向,以指向性任务为原则,以密集形训练为基础的一种新兴方法。因此有可能成为2l世纪脑卒中康复治疗体系中的一枝新秀。

[参考文献]

[1] 朱镛连. 脑损伤康复理论研究新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 10(12):721-722.

[2] 潘大津,杨苏骏,朱满莲,等. 早期康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l(1):79.

[3] 周敬华,梁华忠. 脑卒中早期康复对运动功能及肩手综合征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0):750-752.

[4] 贾子善. 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中康复的应用[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11):867-868.

[5] 刘桂芬,周志贤. 不同组合模式神经肌肉电刺激促进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424-4425.

[6] 满勇,李红伟,杨波,等. 不同剂量神经节苷脂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2):4635.

[7] 杨远滨. 中医意念与康复的运动想象疗法的比较[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0):761-762.

[8] 刘霖. 强制性运动疗法: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2):944.

[9]瓮长水.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脑卒中患者中的效力[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11):806-809.

第3篇: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运动康复专业 运动生物化学 教学方法 实践

2012年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将运动康复与保健专业更名为运动康复专业,属特设专业。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和相关新兴学科结合日益紧密,运动康复专业就是体育、康复与医学交叉结合的新专业,构建符合市场需求及高等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运动生物化学是运动康复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这门学科目前面临教材的选择、教学大纲标准的确定以及如何增强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等诸多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和摸索,笔者对该课程的教学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一、教材的选取

不同于体育专业的学生,医学院校运动康复专业的学生先期已经历过医药类学生必修的生物化学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而运动生物化学教材中部分内容与生物化学是重复的,如果二次讲授,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本门课之前主要是在体育院校相关专业开设的,授课用配套教材的内容也是面向体育专业学生的,与医学专业,特别是运动康复专业的课程理论体系有何联系,开设本课程有何目的和意义等学生都不十分明确,造成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堂上表现较为被动,课后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复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及时做出调整,本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和够用为尺度,既考虑本学科的基本知识构架,又考虑学生专业知识拓展和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

二、教学大纲的协调制定

目前,教育部并没有一个标准的运动康复专业运动生化教学大纲。我系在不影响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本专业的教学大纲,并以此指导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要突出实用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运动生物化学的内容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应用的领域也越来越广,这些知识哪些是该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是其毕业后在工作中有应用价值的,在备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认真思考。要立足于教学要求中掌握的知识点,适当拓展知识面,介绍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一些实用性内容。因此教师课前应做好准备工作,根据专业特点熟悉相关学科知识,如推拿学、养生康复学、营养学、生理学、体育等,授课中才能有的放矢,使学生感到学好本门课程确实具有实际应用意义,能够了解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知道一些评定和监控运动中人体机能的方法,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运动训练和体育锻炼。

三、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座谈会和专家咨询等方式,寻求更适合运动康复专业层次学生教学的方法。以往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其教学模式基本为教师满堂讲,学生只需要接受就可以了,不需要有过多的思考。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容易造成学生形成被动依赖的心理,并且使学生丧失探索新知识的乐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其独立思考,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样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具体实践的互动。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课内实践与课外实践相结合,阶段实践和课程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教师针对讲授内容,除进行必要的课堂实践训练外,还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数学建模,以此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案例教学贯穿课程始终。本课程在内容设计上精心挑选了大量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由单纯地死记硬背知识转变应用知识增长技能。

四、注重实验

运动生化是实验性的课程,不能光讲理论而不进行实验,体院学生基础不太好,更应该增强感性认识。通过实验的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验中,尽量减少验证性实验,应该打破局限课程的实验体系和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作为医学院校院校新增专业的一门新开课,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通过多种方式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有效地调整、更新教学方法,总结出一套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许亚丽.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1,7(19):154-155,157.

[2]王运良,谭刘磊.高师体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学术研究,2004,5 ( 1 ) : 6 - 7 .

[3]余群,翁锡全,王丽平.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J].安顺学院学报 ,2010,12(4):94-96.

[4]沈小碚,童文学.教学方法研究的进展及其问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48 (4 ):132- 135.

第4篇: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体育健身;运动性疲劳;恢复;营养补充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94-01

体育健身可以有效增强身体素质,促进身心健康。然而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人体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积累新陈代谢产物,使得人体的机体运动能力下降,进而产生运动性疲劳。因此,在体育健身的同时,还要注意营养的及时补充,根据不同性质的运动项目对体内代谢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依据不同状态下对营养的不同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方案,从而使身体机能保持良好的状态,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能力。

1 运动性疲劳的概念机产生的原因

在1982年的第5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上,运动性疲劳定义为:“机体的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而如果按照现代的竞技运动的严格要求,不管是日常训练还是参加比赛,都要求运动员的机体功能保持在临界状态下,但是如果保持长时间的过大运动量的训练又违反了训练的基本原则,长期的过量运动使机体产生疲劳,轻则影响训练效果,重则为机体带来严重的损害。因此,运动性疲劳恢复与营养补充已经成为当今竞技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运动性疲劳是指人体在持续一定时间的运动或工作后所出现的运动能力或工作能力暂时下降的一种状态。而造成运动性疲劳的原因较为复杂,且说法各异,本世纪以来,相关研究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运动性疲劳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并提出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运动应激性代谢加强的负效应产生的,如果代谢产物的堆积、代谢环境的酸化、代谢基质的耗竭。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应激性代谢会通过多种渠道引起肌纤维结构的完整性、能量的供应以及神经体液调节的变化等,进而导致运动肌肉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产生运动性疲劳现象。此外,能源衰竭也是引起运动性疲劳的主要原因,在长时间的运动项目训练过程中,要以糖和脂肪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而由于肝合成糖元以补充血糖并通过血液运输到组织器官,而组织则利用糖和氧的能力,以及机体供氧、用氧能力的限制,从而造成运动时供能的滞后,进而产生疲劳。

2 体育健身的疲劳恢复手段

2.1 生物学恢复手段 生物学恢复手段主要是指理疗、按摩以及充足的睡眠等。强烈的运动后,通过热敷或者温水浴等理疗方式,可以有效加快人体血液循环,加快代谢废物的排泄,充分改善神经肌肉的营养状况,从而缓解运动性疲劳带来的不适感。另外,体育健身后,进行适当的按摩可有有效消除肌肉僵硬,达到缓解局部疲劳的效果。此外,保持充足的睡眠还可以促进人体器官机能快速恢复,为机体能源物质的储备提供充足的时间和条件,是运动性疲劳恢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2.2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调整运动负荷 保持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运动员在健身过程中要保持健康合理的生活协管,保持良好的睡眠条件和饮食卫生。在出现运动性疲劳现象时,要及时调整运动负荷,适当减少运动训练轻度,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和方法,从而加速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2.3 恢复疲劳的营养补充 体育运动与营养补充维持和促进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营养补充是机体水平快速恢复的重要手段,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关键在于机体能量储备的恢复,因此,利用营养因素可以充分补充因运动造成的物质消耗,修复受损伤的体内机构,帮助消除身体疲劳,促进运动员体育健身的疲劳恢复,进而提高运动成绩。

2.3.1 补充充足的水分,保证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对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水分是最重要的营养补充元素。如果人体失去5%的机体水就会产生疲劳乏力的现象,如果失去15%的机体水则有可能导致死亡。而体育健身过程中,身体内的水分会随着汗液大量排出体外,如果此时不能得到及时的补充,就会使机体生理机能不能正常运转,使运动能力迅速下降。因此,在体育锻炼时以及锻炼后都要补充充足的水分,以确保身体机能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进而促进运动疲劳的恢复。

2.3.2 糖、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合理搭配,促进机体快速恢复 糖、脂肪和蛋白质作为人体的三大营养物质,对人体机体代谢状况和运动能力具有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糖是进行体育锻炼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供给肌肉收缩的主要能源。而脂肪则是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蛋白质则是构成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物质,三大营养物质都对人体机体代谢状况和运动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体育健身过程中,要合理搭配和补充三大营养物质,以促进运动员更好的发挥运动能力,促进运动性疲劳的快速恢复。

2.3.3 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C作为重要的还原剂,可以激发大脑对氧的利用,增加大脑中氧的含量,从而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力,这点对运动者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维生素的补充并不是越多越好,在补充维生素时,应根据运动员身体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专项特点,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宜补充。

3 结束语

体育健身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身心健康,但是运动性疲劳也是健身活动进行时的必然现象和产物。因此,在体育健身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营养补充,采取积极的疲劳恢复手段,不断提高机体运动能力,才能达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兰荣.运动性疲劳恢复的手段[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8:412.

[2]付明,张国钢.运动疲劳后的营养补充[J].科教文汇,2010,02(下旬刊):136.

[3]卢昌哲,邓树勋,徐晓阳.运动性疲劳的生化基础[J].浙江体育科学,2000,(4).

第5篇: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创伤性脑损伤(TBI)是小儿最常见的创伤之一。不管是在急性期还是创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TBI均可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及神经精神功能缺损,严重影响小儿的生活、学习及社会功能。随着临床诊疗和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小儿TBI急性期的死亡率已经逐步下降。TBI导致的功能缺损和长期后遗症正成为影响小儿健康的主要原因。早期康复治疗可显著促进TBI小儿的功能恢复,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小儿康复的方法很多,如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心理疗法、高压氧、家庭支持疗法等,但什么是最佳康复模式却一直处于争议中,更多更合理的康复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着重介绍小儿TBI康复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康复 小儿

[Abstract]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trauma for children.It can lead to multiple medical and neuro-mental functional impairments,and severely affect children’s living,educational and social function,both in the acute care setting as well as over the much longer term.The mortality of pediatric TBI has been de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enhancement of clinical and intensive care technique.The functional impairments and long-term sequeals caused by TBI are being the main reason to children’s low quality of life.Early rehabilitation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children’s functional restoration,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There are many rehabilitation opproaches,such as exercise therapy,occupational therapy,physical therapy,psychotherapy,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family-supportive therapy,and so on.However,there is ongoing debate with respect to the most efficacious approach to rehabilitation.The future researches should emphasize on exploring more opproaches.This text is aimed to review kinds of rehabilition opproaches and the advances.

[Key words] traumatic brain injury;rehabilitation;children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小儿最常见的创伤之一。TBI可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及神经精神功能缺损,严重影响小儿的生活、学习及社会功能。并且在创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部分儿童仍有各种神经精神后遗症状,严重威胁小儿的健康和生命。随着临床诊疗和重症监护技术的提高,小儿TBI急性期的死亡率已经逐步下降。TBI导致的功能缺损和长期后遗症正成为影响小儿健康的主要原因。TBI患儿不论病情严重程度如何,早期康复治疗均可取得明显疗效[1]。因此,早期康复治疗对改善TBI的预后,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十分重要。现将详细介绍小儿TBI各种康复方法的现状及进展。

1 小儿TBI的流行病学及致病原因

在美国,小儿TBI的发病率大约为每年185/100 000人[2]。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等的发展,我国小儿TBI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其有两个发病高峰:儿童早期(5岁以下)及青少年中晚期(15~17岁)。总的来说,导致小儿TBI的主要原因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体育娱乐运动和冲撞[3]。其也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婴儿和幼儿更多因摔落引起,年幼儿童常因行人和自行车碰撞受伤,中学生多在体育运动中受伤,青少年多在机动车辆事故中受伤[2]。

2 小儿TBI康复治疗的重要性

Rice等[1]对3 815例TBI患儿的回顾性研究表明,康复治疗可使TBI患儿各方面功能显著提高。康复治疗可给予神经重塑的必需刺激,促进TBI患儿各方面受损功能(运动、行为、情感、社会、心理等)的恢复,促进各系统功能的发育和成熟,是TBI小儿功能恢复和获得较好长期功能预后必需的一步。康复团队通过个体化、简明的训练,使TBI患儿重新体验生活和面对生活的挑战。损伤早期就开始接受康复治疗的儿童,受益更大,这些儿童功能损害、残疾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并且长期功能预后较好。

3 小儿TBI的康复方法

和成人一样,小儿TBI的康复可分为两个时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急性期的处理和评估在受伤后即刻开始,其主要目的是治疗和预防TBI的各种并发症,如颅内高压、颅内出血、低氧血症、低血压等。亚急性期的康复是由一系列临床医师包括康复医师、物理治疗师、神经心理学医师、作业治疗师、言语病理学家、运动治疗师、特殊教育家以及社会工作者等共同参与的多学科倾力合作完成的。急性期主要以药物和外科治疗为主,亚急性期的康复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

3.1 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exercise therapy)可对受损害的系统或器官的基本功能进行针对性的锻炼,促进其功能恢复或代偿,是最基本、最积极也是最重要的康复手段。常用的方法有Bobath疗法、Vojta疗法、上田疗法、Rood疗法、Peto(引导式教育)等。并且Peto法与Vojta疗法、上田疗法联合应用,可提高TBI患儿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nduced movement therapy,CIMT)是近年来针对神经疾病新的康复疗法,也开始广泛用于脑外伤。其理论基础目前普遍认为是习得性失用,但也存在很多争议。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慢性脑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法,特别在提高患者的上肢日常生活能力方面[4]。但是CIMT疗法并不能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完全恢复正常,并不能完全解决脑损伤后运动功能缺陷问题[5]。

虽然运动疗法是临床神经康复的核心,却一直没被系统化,且其侧重点在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代偿方面多于功能恢复。新的运动疗法正处于早期发展和测试阶段[6],它希望通过实验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原理达到功能恢复的目的。新运动疗法的临床试验正面临着方法学的挑战,包括疗程的规定、参数的标准化以及有效治疗的标准等。它还需要更多临床证据的支持,其能起到的最大康复作用也有待评估,以进一步明确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3.2 作业疗法 作业疗法(occupational therapy)的内容主要包括:(1)肢位保持的功能训练,如坐、俯卧、立的姿势控制;(2)上肢功能训练;(3)手功能的训练,包括大运动(拿起、放下等)和精细运动(捏、画、夹持等);(4)认知与智能的训练,如认图、识字、辨认方位等;(5)日常生活动作训练,像如厕、着装、进食等。作业疗法可促进患儿在躯体、精神及社会方面达到最大限度的自立。作业疗法联合某些药物,可加强康复的效果。

作业疗法也主要着重于受损功能的代偿以及特殊功能的再训练,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临床的不均衡性。作业疗法并不总是直接针对残疾本身,而是针对这种残疾所带来的需求。每个病人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因此作业疗法的个体化尤其重要。作业疗法的理论、实践等都是在西方国家发展起来的,亚洲国家相对落后,但也正在国际化中,其在临床实践工作中还有很多不协调和让人困惑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3.3 物理疗法 目前常用的物理疗法很多,如电刺激、热疗法、超声疗法、水疗法、冷激光疗法、脉冲磁场疗法等。

电刺激有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TENS)、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功能性电刺激(FES)等。脉冲电刺激的电生理基础是离子浓度和分布的改变。[7]人体组织是由水分、无机盐和带电生物胶体组成的复杂导电体。当一种波形频率不断变换的脉冲电流作用于人体时,组织中的离子会发生定向运动,消除细胞膜极化状态,使离子浓度和分布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人体组织功能。电刺激冲动可通过周围神经通路传入大脑,增强感觉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帮助患者正确控制靶肌肉的活动。另外,电刺激还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水疗法是利用水温、浮力、旋涡引力、水泡的机械刺激来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和促进其神经行为发育的。水疗法分温水疗法和冷水疗法,还有一些新的方法如高压温水浴、水中按摩、水中牵引等。Kimberly等[8]等通过对20例健康者的对照研究发现,温水疗法显著增加小腿的血流量,促进创伤康复。水疗法还有镇静和催眠的作用,可以减轻TBI患儿的神经精神症状。关于水疗法作用机制及其效果的文献和研究还比较缺乏,以后的研究应着重于水疗法的方法学设计、水温、深度、特殊护理等细节问题以及解决水疗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这些物理疗法的作用原理、参数、设置、适应证、禁忌证等都还缺乏必要的临床试验,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使其系统化、标准化。

3.4 心理疗法 关于TBI小儿情感、社会以及行为后遗症(如冲动、激惹、注意力不集中等)的治疗方法很少被评估。可能有效的措施也属于传统的行为学治疗,包括行为强化、心理治疗和针对主诉症状的精神药物的使用。TBI后的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认知功能。精神药物的使用是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改善TBI患者注意力不集中、激惹等精神症状。Ylivasaker等[9]也在他最新的文章中提到,精神药物的使用对TBI后儿童的行为和情感障碍是有效的。

另外,心理疗法的很多其他方面都开始应用到康复治疗中。自我存在感的训练可以强化躯体训练和其他心理治疗的效果,增强患者的信心,有利于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互动合作,加强治疗效果[10]。更多的心理学方法应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整合到TBI患儿的康复中,以取得最好的康复效果。

3.5 家庭支持疗法 很多研究已经证实了家庭支持治疗在TBI患儿预后中的积极作用。Wade等[11]评估了一个名为FPS(a family-centered problem-solving intervention )项目的效果,他们发现,FPS组的父母报告的TBI患儿的主观症状更多,从而有望减少患儿的行为问题。FPS还可以提高TBI患儿父母解决问题的技巧,减轻他们的压力,从而提高他们照顾患儿的能力。家庭支持治疗目前主要使通过网络和电话途径进行。开展家庭支持治疗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对TBI患儿家庭成员进行培训和教育。然而,这个项目的实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其成本昂贵。对其效果的评估也只处于早期阶段,以后的研究还需要对其长期效果进行评估,以及积累建立这一体系的经验,使其更好地实施和开展。

3.6 中医疗法 中医疗法作为康复的辅助方法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疗效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针灸、推拿按摩、穴位注射等都是有效的康复措施。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了针灸疗法的效果,陈磊等[12]研究表明,针灸疗法在改善脑外伤瘫痪患者肌力和提高运动功能方面优于药物康复。针灸疗法能改善痉挛状态、缓解疼痛、减轻焦虑。Gold等[13]系统地评估了小儿针灸疗法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针灸疗法的作用机制也在进一步的探索中,其动物试验和生物学模型的研究也有初步的成果[14,15]。以后的研究应更多的寻求针灸疗法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证据,以使其更好的被推广。另外,还需要大量的研究来规范化针灸疗法,从而为将其整合到标准治疗方案中作准备。

按摩疗法可减轻小儿的不良应激、减轻疼痛、降低肌张力、增加舒适感以及改善心境。Moraska等[16]认为,按摩疗法可以减少应激相关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的释放,降低心率和血压,从而达到缓解压力、减轻疼痛等的作用。

虽然临床已经证明了这些疗法的有效性,我们还需要严密的科学试验来研究其作用机制和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增加其科学性,从而使其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3.7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应用已久,很多学者一直在寻找其治疗TBI的有效证据。 Paul等[17]通过大鼠慢性TBI模型发现,HBOT可以增强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表现,增加海马区的脑血管密度,从而提高与海马区有关的认知功能。颅脑损伤应用高压氧治疗,愈早效果愈好。刘树虎等[18]对158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对照研究发现,HBO治疗在损伤早期的促醒作用远大于后期,尤其在损伤3个月后再行HBO治疗其促醒作用不确定。临床上由于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复杂多变,HBO治疗的疗程并无严格规定,其疗程增多,疗效并一定增强。HBO的使用时机及用法用量以及远期效果的评估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3.8 矫形设备 矫形设备是为恢复和提高伤残者的功能活动而佩戴的体外装置,是神经康复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作用主要是保护受伤部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有学者对40例偏瘫患儿进行对照研究表明,腕矫形器改善了上肢的精细动作,矫踝足矫形器能有效地抑制尖足,降低肌张力,明显改善患儿站立和行走能力,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适时借助矫形器能提高康复疗效[19]。然而也有些研究表明,没有使用矫形设备的病人也可以获得同样的康复效果,矫形设备的辅助作用还需要更多的试验证据[19]。另外,虽然矫形设备在小儿的应用也很普遍,但缺乏专门针对小儿矫形设备的疗效评估。

在实际康复工作中,上述各种方法常联合应用,以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如运动疗法配合高压氧或针灸、推拿等,再辅以心理治疗、矫形设备等。不同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康复也正在不断的探索中,但尚无统一的标准,也缺乏对其效果的评估,这也是以后的研究应该解决的问题。

4 展望

TBI是小儿最常见的创伤之一,可导致多种临床症状及神经精神功能缺损,并且部分小儿还遗留有长期后遗症,严重影响小儿的生活、学习及社会功能。最关键的地方在于,小儿的各个系统均未发育成熟。因此,小儿TBI的康复不仅要促进现有缺损功能的恢复,还要顾及其功能的继续发展,这也是小儿康复的独特之处和难点所在。Catroppa等[20]提出了小儿TBI康复治疗尚需解决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1)加强对小儿专用的综合康复方法的研究,特别在其发展和评估方面;(2)修正成人的TBI干预措施,使其适用于小儿;(3)寻找新的方法学来实现和评估小儿TBI康复干预措施,而非仅局限于随机临床试验;(4)开展国内以及国际多中心的共同协作研究;(5)加速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的转化,同事临床实践又反过来指导将来的研究方向;(6)开展某些新领域尚存在争议的新干预方法的重复试验,以使其达到最佳效果。虽然充满挑战性,关于小儿TBI康复方法发展和评估的研究仍将继续,这就需要从事康复治疗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研究和尝试,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 Rice SA,Blackman JA.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descriptive analysis of a nationwide sample using the WeeFIM.Arch Phys Med Rehabil,2005,84(4):834-836.

2 Keenan HT,Bratton SL.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pediatric traumatic brain injury.Dev Neurosci,2006,28(4-5):256-263.

3 Schneier AJ,Shields BJ.Incidence of pediatric traumatic brain injury and associated hospital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Pediatrics,2006,118(2):483-492.

4 王文清,晁志军,杨晓莲,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在脑损伤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10:959.

5 毕胜.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的起源与进展.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8:739-743.

6 Dromerick AW,Lum PS,Hidler J.Activity-based therapies.Neuro Rx,2006,3(4):428-438.

7 谭红香,于礼建.电针结合运动疗法治疗3岁以内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168-169.

8 Fiscus KA,Kaminski TW,Powers ME.Changes in Lower-leg Blood Flow During Warm-,Cold-,and,Contrast-Water Therapy.Arch Phys Med Rehabil,2005,86(7):1404-1410.

9 Ylvisaker M,Adelson P.Rehabilitation and ongoing support after pediatric TBI:Twenty years of progress.J Head Trauma Rehabil,2005,20(1):95-109.

10 Wade SL,Carey J.An online family intervention to reduce parental distress following pediatric brain injury.J Consult Clin Psychol,2006,74(3):445-454.

11 Wade SL,Michaud L,Brown TM.Putting the pieces together:preliminary efficacy of a family problem-solv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J Head Trauma Rehabil,2006,21(1):57-67.

12 陈磊,钱富贵.针灸康复疗法治疗脑外伤瘫痪的疗效观察.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2007.

13 Gold JI,Nicolaou CD,Belmont KA.Pediatric Acupuncture:A review of clinical research.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8,10.

14 Shang C.Prospective tests on biological models of acupuncture.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7,21.

15 Litscher G.Ten years evidence-based High-tech acupuncture part 3:a short review of animal experiments.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8,5.

16 Moraska A,Pollini RA.Physiological adjustments to stress measures following massage therapy: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08,7.

17 Hardy P,Johnston KM.Pilot case study of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 on chronic brain injury.J Neurol Sci,2007,253(1-2):94-105.

18 刘树虎,张利泰.早期高压氧治疗对昏迷中重度脑外伤患者的影响.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6):555-555.

第6篇: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 脑卒中;康复;偏瘫

[中图分类号] R743.31 [中图分类号] A[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24-70-02

脑卒中是指起病迅速、由脑血管病引起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且持续24h或引起死亡的临床征侯群。脑卒中的康复[1]是指:采取一切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减轻残疾的影响,以便使脑卒中患者重返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脑卒中康复早期介入的重要性及有效性已得到循证医学的证实,但运动功能训练结合针灸、功能电刺激、理疗等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少有报道。本文作者观察90 例患者康复后肢体运动功能、ADL 和肩手综合征变化,旨在倡导康复的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与分组

选取2007~ 2008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0 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1995 年全国第4 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经颅脑CT 或MRI 确诊的初次发病患者,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病3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60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zgow)评分> 8,生命体征平稳。将90例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康复组54例,男34 例,女20例,年龄(60±3.2)岁;常规治疗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63±4)岁。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和病灶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的药物治疗基本相同。康复组患者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即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一般脑梗死患者在2d~1 周内,脑出血患者在1~2 周内开始治疗。根据脑卒中功能障碍的特点,主要采用以运动训练为主的康复程序,并在不同时期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辅以针灸、理疗电刺激等治疗。

1.2.1 运动功能康复训练 ①卧床期:床位的选择,床上肢位摆放;定时变换;关节被动活动等;②坐位期:起立床训练、床上移动训练、卧坐转换训练,排泄进食训练等;③离床期训练:坐站转移训练,ADL 训练、语言心理站立训练等;④步行期:站立训练、站立平衡训练,平衡杠训练、肌力强化训练、协调训练等;⑤恢复期:上下坡、语言、耐久、ADL等训练。以上训练每日2 次,每次30min,每周5次。由康复治疗师训练,其余时间由患者家属配合完成。

1.2.2软瘫期针灸治疗上肢选肩、肩、曲池、合谷、外关、养老。下肢取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通电针刺每日1 次,每次20min。

1.2.3物理治疗 根据肌力肌张力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每日1次,每次30min;根据下肢循环情况予压力仪治疗。

1.3 评定方法

所有观察对象入选时和治疗30d及60d后各进行1 次肢体运动功能、ADL 能力和肩手综合征是否存在评定,由同一位医生完成。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 运动量表(Fugl-Meyer MovementAssessement,FMA):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治疗前后两组比较用x2检验。

2 结果

康复组明显优于治疗组,见表1。

3 讨论

脑血管病的特点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认知功能等障碍,该病的病程长,慢性化,故易产生一系列继发障碍,如肌萎缩、关节挛缩、足下垂、内翻。另外,脑血管病的病情有自然恢复的特点,且因人而异。脑血管病康复的目的是减轻原发的功能障碍,尽可能预防残疾的发生。最大程度恢复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能力。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患者去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其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利于他们重返社会。这里的“一切措施”不仅是指医学的,而且还指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工程技术的等等。因此,脑卒中的康复是一种全面的康复。从上述概念还可以看出: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也是康复的重要内容。可见,脑卒中的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为此,有必要根据每个脑血管病患者的的不同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即脑血管病康复流程。

脑损伤后的恢复包括自然恢复和治疗性恢复。一般认为早期以自然恢复为主,其机制主要为脑的可塑,包括4个方面:①潜伏神经通路的启用,②神经轴突发芽,;③备用通道开放;④损伤后的功能重组。本文作者认为,早期康复介入可以促进脑损伤周围组织的功能重组,增强脑的可塑性,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脑的可塑性是长期存在的。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脑卒中后脑功能的恢复在3 个月内,尤其以最初1个月最为显著。康复介入越早,患者的功能恢复和整体疗效就越好。本研究中康复组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行康复介入。早期的康复训练利用各种方法刺激中枢神经运动通路上的各个神经元,调节兴奋性,预防神经退变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经突触,促进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动作定型,获得正确的运动输出[3]。在康复治疗中可以训练协调性,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反过来又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大量的本体运动及皮肤感觉的冲动输入,发挥易化作用。脑卒中致残的主要原因是瘫痪肢体在高级中枢病理指挥下造成的肌腱挛缩、关节畸形,而非肌力低下所致。因此在临床康复工作中,对脑卒中后患者早期注意正确的摆放,不仅可保持关节正常的位置,而且对关节有正常的本体刺激。进行早期各关节的被动活动,可防止因制动而引起的关节粘连性病变,关节畸形。通过对肢体伸肌的主动活动和抗阻训练可降低屈肌的张力,减轻痉挛和肌腱挛缩;同时可促进肢体的血液循环,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本研究结果亦显示,常规治疗组的FMA 及BI评分均有提高,SHS发生率均有下降。表明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上存在代偿和功能重组自然恢复能力,但由于患者脑部的神经细胞损伤不能再生,某些神经通路中断不能再通,自然发生的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是有限的,因此通过早期、合理、科学的康复训练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挖掘损伤的修复潜力,促进末端突触再生是非常必要的。肢体运动功能和ADL 改善程度是衡量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程度的重要标准,也是康复治疗最重要的目标。因此,本文作者用的治疗方法简单、实用、安全,一般医院均可采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4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2] 缪鸿石,朱镰连.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24.

第7篇: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重症脑瘫;患儿;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288-02

重症脑瘫可称为重症残疾儿童或重症身心障碍儿。主要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损害所致,表现为身体的、精神的运动障碍和智能障碍,而且皆为重度[1]。临床特点:患儿在生后数周乃至数月出现明显的肌肉痉挛与强直,并发症多,最常见的是癫痫,另外常合并有小头畸形和智力低下、视觉障碍、弱视、听力欠缺或听力障碍等,早期出现角弓反张,下肢可见内收肌痉挛和过度的伸展。俯卧位上不能抬起头部,脊柱与髋关节不能伸展,不能独坐,摄食、呼吸困难、挛缩与变形迅速进展。我们针对其病情特点选择相应的护理方法,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取材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诊治的重症脑瘫患儿,男孩20例,女孩10例;按年龄分组:6~12个月为18例,>12个月组9例。

1.2 方法 我科对30例重症脑瘫患儿进行推拿按摩、运动疗法、作业疗法、中药薰蒸、水疗、引导式教育、针灸、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疗法等综合治疗的同时,配合康复护理,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护理目的:采取一些适当的措施去帮助重症脑瘫患儿获得最大程度的功能改善,降低过高的肌肉张力,恢复肌力平衡,不断加强运动学习和技能获得,努力减弱痉挛状态,对伴有严重智能障碍、癫痫等并发损害的患儿,以促进主动运动锻炼为主,改善步态,提高生活质量。

2 护理措施

2.1 日常护理措施 (1)抱姿 抱重症脑瘫患儿时,由于患儿不能以手臂搂住抱者的肩部,抱者抱患儿时必须使其有安全感,要一边和患儿交流,一边慢慢抱起。对头部控制差的患儿要从头部以手臂围绕两肩,以防止其头部落向后方。对重症角弓反张患儿侧卧位抱起,使其头部、肩部、髋关节及膝关节呈屈曲姿势。(2)卧位 根据重症脑瘫患儿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卧位。仰卧位能使全身的伸展倾向增强,姿势稳定,但持续时间长也会发生新问题,易成非对称姿势,注意不要因此妨碍头部、躯干、四肢的抗重力发育,要防止压疮的发生。俯卧位容易压迫颜面、胸廓,活动时有困难。俯卧位时可在胸部垫一个小枕帮助肘支撑,肘支撑是为腹爬作准备。此种姿势可促进头部抬举、脊柱伸展、上肢的支撑和手眼协调。侧卧位为不稳定的姿势,此种姿势可促进手眼协调和上肢保持对称,可使头部轻度屈曲,躯干几乎伸直,下侧下肢伸展,上侧下肢屈曲位姿势,可用枕头、毛巾垫使之稳定。(3)坐位 重症患儿取坐位比较困难,可以利用坐姿矫正椅取坐位,坐时使臀部充分向后方,头部、躯干对称的伸展坐下。(4)立位 重症患儿立位更加困难,可利用立位电动保持轮椅、助行器、踝足矫形器站立。对重症患儿不论采取何种姿势,都要尽量保持对称姿势,要促进头部、上肢、下肢的抗重力伸展,促进手眼协调动作和使用上肢。

2.2 摄食护理 摄食动作是保证人生命的基础动作,并对发声、说话有重要影响。进食时在矫正异常姿势的同时,要对张口、吸吮、咀嚼、咽下等运动进行协助。重症患儿常有吞咽、咀嚼障碍、运动异常和上消化道肌肉紧张而致的误咽和胃内容物反流。对口唇功能不全的患儿尽可能取坐位或立位,使用小勺喂食。协助者站在患儿右侧或是后方用拇指和食指夹住口唇,教他自动地闭合口唇,也可从正前方来托下颌,以拇指推按口唇。重症痉挛型四肢瘫的患儿,全身性屈肌痉挛强烈,以颈部屈肌群、舌骨上肌群、喉肌群尤甚。在减轻全身屈肌痉挛治疗的同时,可采用下颌、舌、咽的处置方法,以促进颈部屈伸,舌咽部的蠕动运动。低张力患儿常有舌尖运动受限,食物运送困难,应采用颚舌的训练方法,使食物停滞在口腔内,挤出食物量减少,缩短进餐时间。此外因异常的紧张,热量的消耗和大量的汗液流失,以及口腔内触觉过敏、过度的躯干伸展侧弯而致上消化道通过障碍。空气咽下、横膈疝等病因造成的呕吐、便秘应及时处理。要注意营养和水分摄入,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多食瘦肉、肝、蛋、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根据患儿口腔功能的发展,由流食、半流食至固体食物逐渐改变质地,做到合理喂养,定时定量,防止营养不良及消化不良。指导家长摄食时应注意:对吞咽困难的患儿,喂养时要耐心,给易于咽下的食物。每一勺食物不宜过多,以免产生呕吐。用勺喂养时,应从正前方中线的位置给食物,如患儿有猛然吐舌,可以用勺压舌,训练合唇,取勺上的食物。用杯饮水时将杯边放在患儿下唇上,不要放在牙间,以防咬杯。若勺子被咬住,不要用力拉出,应等患儿自行放松。对流涎的患儿,避免用力擦嘴,以免减低唇部敏感度。可用毛巾轻拍咽部,增强吞口水的意识。餐具、奶具要定期煮沸消毒。

2.3 排泄护理 大多数重症患儿不能自行排便,尿布一般3~4h更换1次,选择舒适、合体、吸水性强、特别要应用不渗漏的尿布。应用尿布时一定要注意其大小,以保证髋关节的正常位置为度。如尿布体积过大,会加重异常姿势。对年长患儿可选用便盆或训练如厕动作,如脱裤子、稳坐在便器上等。同时注意保持外卫生。大小便后及时清理,清洗会,防止湿疹。

2.4 保持清洁和更衣护理 经常作全身皮肤清洁擦拭,剪指甲、洗头、勤洗手足和定期入浴,有利于保持健康和精神稳定。使患儿认识自己身体各部位、体验着衣物的感觉,理解穿脱动作。衣服要宽大易脱,质地要耐穿。对上侧能活动的患儿,训练在侧卧位自己穿脱。对重症脑瘫患儿衣物的穿、脱,要特别注意不要加重异常姿势与运动模式,动作要轻柔,防止骨折的发生。

2.5 功能锻炼 教会家长简单的家庭康复训练方法,加强被动运动活动的训练。(1)翻身训练 练习向不同方向的翻身,让患儿处于俯卧位或俯卧于球上,训练头部的控制能力。(2)爬行训练 让患儿先保持四点支撑,然后三点支撑,再左手、右腿、右手、左替训练。(3)步行转移训练 从扶物助行到独立行走,上下楼梯训练。还可配合推拿按摩、针刺及理疗。对伴有语言障碍的患儿,应按正常小儿语言发育的规律进行训练,平时要给患儿丰富的语言刺激,鼓励患儿发音,矫正发音异常,并持之以恒地进行语言训练,以增强患儿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2.6 卫生宣教 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病房的安静清洁,定时开窗通风,定期进行空气、地面消毒,晨间护理彻底细心,定时巡视病房,尤其夜间应加强巡视,防止小儿坠床、烫伤、自伤、他伤等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注意对患儿的保暖,衣服应柔软舒适。营养丰富合理,提倡母乳喂养,尤其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母乳不足,采用合理的混合喂养或人工喂养。幼儿应补充各种辅食,包括各种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

2.7 心理护理 在整个康复护理过程中,对家长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每位脑瘫患儿的家庭都存在着巨大的精神与经济压力,重症脑瘫患儿的难治性让父母看不到患儿的希望,高额的经济负担使整个家庭都陷入困难,而社会的压力更加重了家长的悲观情绪。这些方方面面的压力,使家长逐渐失去了耐心,想放弃治疗,甚至会出现遗弃患儿的冲动。为缓解家长的精神压力,我们根据其知识层次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做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详细讲解脑瘫的发病机制,并通过解剖、生理学知识增加家属对脑瘫医学知识的了解,并通过示范使其尽量掌握各期锻炼的特点,使其充分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讲明康复治疗的渐进性及疗效,并结合实例,让家属看到康复的希望,通过及时的心理疏导,使其主动配合康复治疗。

3 结果

按疗效评价标准[2]:治愈8例,异常姿势消失,肌张力接近正常,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正常,头颅CT好转或无变化;有效20例,异常姿势好转,肌张力好转,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好转,头颅CT无变化;无效2例,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

4 讨论

脑瘫严重影响小儿身心发育,是儿童常见的致残性疾患之一,正确系统的康复训练至关重要。所以训练的护士要求具有扎实的解剖、生理学知识,掌握脑瘫发病机制,充分认识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掌握各期锻炼的特点,循序渐进并能进行熟练操作及示范,康复治疗是一个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并定期完成,使整个康复训练贯穿于患儿的日常生活中。研究表明,婴儿早期(0~6个月)是大脑发育最迅速和代偿能力最强的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和“修剪性”,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尤其是6个月以内早期诊断的患儿,异常姿势还未固定化未出现脑的继发性变性,早期给予综合治疗和康复护理,可以促进操作的大脑在不断成熟和分化的过程中,功能得到有效代偿,使患儿向正常化发展。家庭的康复可减少医疗费用,又缓解了患儿及家长对医院环境的紧张感,所以在实施康复护理时,使家长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并持之以恒,循序渐进,使患儿得到长期的康复训练。护理过程中要坚持贯穿心理护理,要不断疏导、鼓励,从而提高治愈率。

脑瘫患儿的康复要做到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3],疗效会更佳,患儿的年龄最小,脑细胞受伤的时间越短,只是功能上的改变,也就是说,脑细胞还有代偿功能,还能维持正常的活动,随着时间的延长,由功能上的改变转化为器质上的改变,不经科学的治疗,脑细胞逐渐失去代偿,肢体变形逐渐出现,异常姿势相对固定,给治疗上带来很大的难度,完全正常化的可能性较小,尤其是重度脑损伤,疗效更差。再者康复的效果与家长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呈正相关,家长的接受能力越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康复的效果就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晓捷,陈秀洁,姜志梅.实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61.

第8篇: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关键词] 生物电反馈; 运动疗法; 急性脑梗死; FMA; BI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9-152-02

随着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对脑卒中的治疗方案愈加成熟和完善,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也逐渐认识到了康复治疗的重要性,目前常用的物理康复治疗手段有传统的运动疗法、神经生理疗法和电刺激疗法等,生物电反馈是电刺激疗法的一种。人们对康复治疗的认识普遍停留在运动疗法上,对生物电反馈的认识不多,本文即从临床角度分析生物电反馈的疗效,并将其疗效与运动疗法做对比,为临床生物电反馈的恰当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分为两组:生物电反馈组和运动疗法组,其中生物电反馈组90例,男56例,女34例,运动疗法组90例,男54例,女36例,两组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入选标准

(1)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制定标准,并经头CT或头MRI证实;(2)意识清楚,检查合作,无明显失语或严重认知障碍,右利手;(3)无心肝肾重大损害,年龄

1.3 评价指标

日常生活能力(ADL)采用Barthel指数[1];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法[2],发病第1天及治疗30d后各评定1次。两组病人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生物电反馈组于入院第2天开始生物电反馈治疗,运动疗法组于入院第2天开始运动疗法治疗。

1.4 运动疗法

具体方法:采取国际公认的Bobath治疗(神经发育疗法),2次/d,每次30~40min。具体内容包括:(1)患者卧、坐、立位肢体抗痉挛的摆放和尽可能长期保持;(2)肌力Ⅱ级以下时,定时对患肌进行肌肤按摩,患肢关节被动性运动;肌力Ⅱ~Ⅲ级,患者进行立动性运动疗法,如移动、主动翻身、桥式运动、躯干活动训练,独立完成由卧位至坐位的转移、坐位平衡,独立完成由坐位至站位的转移、站立平衡、下肢负重训练、步行指导等。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包括使用健身球、橡胶圈的训练,穿脱衣服、鞋袜的练习,抓捏食物及吞咽食物、排尿功能的训练及随患肢肌力恢复逐渐进行精细动作、下肢负重、稳定性、耐久性训练。疗程为30d。

1.5 生物电反馈治疗方法

生物电反馈治疗仪由北京东健电子科技发展公司生产。使用时,患者平卧,将电极板置于患者运动障碍的收缩肌上,用弹性绷带固定。软瘫患者于上肢肱二头肌起止点各放置1块,下肢股四头肌起止点各放置1块,选择电刺激处方1(脑血管病动力性)。痉挛性瘫痪患者于上肢伸直肌和伸腕肌腹各放置1块,下肢比目鱼肌外侧两端各放置1块,选择电刺激处方2(脑血管静力性)。按输出键调节电强度,逐渐增加到病肢出现明显的功能收缩。电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最大强度,1次/d,每次20min,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中间不间断。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资料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所有结果均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取=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准。

2 结果

见表1。

两组治疗前FMA评分、 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分别较本组治疗前FMA评分、 BI评分均明显升高(P

3 讨论

早期神经康复是指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后48h开始的康复治疗,也有人认为把病后1个月内开始的康复成为早期康复[3]。研究表明,神经康复开始越早,遗留残疾、影响生活质量的几率越小。

运动疗法是通过肢体运动、锻炼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反应性,促使大脑蛋白含量增加,促进脑内肾上腺素、乙酰胆碱等神经介质的分泌,促进轴突再生,树突侧支出芽和突触阈值改变,发挥储备或休眠状态的神经康复功能,调整神经元兴奋性,重建神经功能网络,实现功能重组而达到功能重塑[4]。

生物电反馈是一种经过选择、可调节、可重复的电刺激,激活本体和肌皮的反射机制:一方面,这种传入信息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触发本体反射机制,足以在神经组织的原生质中留下确切持久的记忆痕迹;另一方面,还可能在节段和节段以上的水平,通过神经元之间网状结构功能,改组学习和训练的结果[5]。

在本研究中,生物电反馈和运动疗法均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加重的48h内开始,属早期神经康复。本研究结果表明,生物电反馈组和运动疗法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FMA评分和BI评分均显著升高(P

[参考文献]

[1] 于兑生. 偏瘫康复治疗技术图解[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58-88.

[2] 廖鸿石,朱镛连.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64-165.

[3] 李仁玲,贾子普,宋兰欣,等. 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疗效观察[J]. 中华物理医学杂志,1998,20(2):109-112.

[4] 杨改清,李彩霞. 糖尿病对脑梗死康复疗效影响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2):75-76.

第9篇:运动康复生物力学重点范文

很多人认为,冠心病是“终身疾病”,一旦得上,就意味着丰富而精彩的人生已经离自己远去,自己再也无法摆脱“病人”的称号,今后只能与药物为伴,终日“枯坐”度过余生。事实果真如此吗?

其实,“冠心病是终生疾病”的观念应该改变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生可以通过溶栓、冠脉搭桥、支架植入、激光打孔等许多措施治疗冠心病。加上其发病机理进一步被阐明,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调脂、抗凝等药物防治冠心病,使其症状消失,而且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患者完全可以恢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冠心病患者不应放弃希望,而应以科学的康复训练方法战胜病魔。

康复,从运动开始

冠心病患者的康复主要是指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康复,又以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最为重要,因此本文重点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康复。

我们知道,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脏功能受到影响,患者必须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然而,运动是冠心病康复的中心任务,对预防复发、改善心境、建立生活自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如何把握“静”与“动”的度,又以什么时候开始运动为好呢?对这点,要根据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

心肌梗死后采用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介入治疗成功24~48小时后,血压、心率、心律稳定,如果无合并症者即可下地活动,但仅限于室内生活自理。

采用溶栓治疗冠脉再通的患者,若血压、心率、心律稳定且无合并症,在卧床24~48 小时后可以开始床上活动,从抬高床头开始,一般在第5天过渡到下地活动。

对于溶栓未通或未溶栓患者,如果无合并症,第3天开始床上活动,一般在第10~14天时过渡到下地活动。

运动康复“课程表”

由于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差别很大,笔者以未进行介入或溶栓治疗(或治疗未成功)的患者为例,制作了一份运动康复“课程表”,可以在自己的主治医师的指导下在医院内参照执行。

发病第2~3天抬高床头45度,持续15~30分钟。

第4~7天床上伸展上肢5次,伸展下肢5次,做深呼吸5次。每天完成2套。

第2周在床上直立静坐,每天2次,每次5~10分钟;可在床上或床边坐位洗脸、吃饭;坐椅子,每天2次,每次5~10 分钟;床边站立每天2次,每次5~10 分钟;床边走动,每次10~20步,每日2次;室内步行,每次10~20步,每日2次。

第3周病区走廊步行,从每日1次,不超过50米开始,每日递增,至周末时达到300~500米,行走不要求速度,可以自由速度步行。

第4周可以在室外步行,每日步行2次,周末时应能在步行中上下1次二层楼。

4周之后,患者就可以根据医生对病情的把握,测算出适合自己的运动量,选择步行、慢跑、骑车、游泳等动态型运动(避免举哑铃、搬重物、掰腕子等静态型运动)进行后期的康复锻炼了。

运动中的安全备忘

冠心病患者在康复锻炼的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自觉症状,如有没有胸闷、胸痛,有没有眼前发黑、头晕、走路不稳等,这些都是心脏负担过重的信号,此时应休息或减少运动量。并且,不要饱餐后马上就去锻炼,一般要等饭后1小时再去,以免造成血液大量供应胃肠而引起心脏缺血。如果有条件,最好在运动前后监测血压和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