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化学的方法和技巧精选(九篇)

化学的方法和技巧

第1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创新思维方式;技巧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通过研究性活动的思维训练,最终使学生达到“参与研究探究的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和情感;形成学生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不断追求的责任性”的终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而创新思维是指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不受常规的现成的思路约束,寻求对问题的全新的独特的解决方法的思维过程。然而,人类在从事思维活动时容易受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一些偏差,阻碍了我们完成创新活动,这种创新思维障碍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偏见思维,一类是定式思维。正因如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显得十分重要。综观新课程高考化学考查的热点内容,不难发现,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的考查是重点,笔者通过实际教学尝试并体验,觉得通过化学计算题的解题专题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技巧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中学化学计算题中,最具特色的题是一题多解题,从以下例题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由于解答不同计算题时的思维方式不同,即使同一类题型,其解法也不完全相同。

一、求同思维

求同思维又称聚合思维或收敛思维,就是从同一来源材料出发,井井有条地探求正确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解答化学计算题时,常见的“多题一解”即是此种思维方式的体现。

例1:有Cu和CuO的混合物100g,在H2气流中充分加热后得残余物为96g,求混合物中有氧化铜多少克?

例2:有KCl和KI的混合物2g,制成溶液后,通入适量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残渣1.65g,求反应中用去氯气多少克?

例3:有CO和CO2的混合气体16mL,在盛有30mL氧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后总体积为34mL,求混合气体中CO为多少毫升?

分析以上三个例题,可看出反应前后都存在固体(或气体)质量(或体积)的差量,因而可采用同一种方法,即“差量法”求解。这就是常见的“多题一解”。

二、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或发散思维,就是从同一来源材料出发探求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它有众多表现形式,例如结构发散、因果发散、属性发散、关系发散、功能发散等多种形式。它不同于收敛思维,两者既矛盾又统一。发散思维用于创造新点子和新想法,提供更多的选择,形成更多的方案,经过收敛思维的加工整理,形成最佳的方案,两者相辅相成,结合使用创造出更新的解决方案。常见的“一题多解”的方法解答化学计算题就是此种思维方式的最佳表现。

例4:在溶液中含有铁的氯化物1g,使其和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反应,可得沉淀物2.65g,求此氯化物是FeCl2还是FeCl3?

此题有五种解法,如采用比例法、代数法或十字交叉法等进行求解,都会殊途同归,得到同一答案。

三、转向思维

转向思维又称等效思维或迁移思维,是一种变通思维能力,是指在化学计算中,依据已知条件、未知求问,能做出恰当的等效或迁移变换,提出不同的巧妙解法。

例5:在一定质量的BaCl2溶液中,逐滴地加入密度为1.45g/cm3的硫酸,当加入的硫酸与BaCl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质量与原溶液的质量相等,计算硫酸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分析:在这个计算题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BaCl2+H2SO4=BaSO4+HCl。当H2SO4和BaCl2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为盐酸,依据题意存在以下关系:

BaCl2溶液质量=盐酸溶液质量

把上述关系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迁移变换为:

H2SO4溶液的质量=BaSO4的沉淀质量

使已知条件和未知求问直接建立联系,能使解题具有技巧性。此解法中设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加入H2SO4溶液体积为1L,则

1.45g/cm3×1000cm3/L =233g/moL×c

C=6.22 mol/L

四、逆向思维

从前向后的思维方法称为正向思维,从后向前依次倒推的思维方法叫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不采用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从相反的方向去思考问题,通常逆向思维能出奇制胜,取得突破性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解化学计算题时,既要用正向思维,也要用逆向思维,这样可以培养思维的辩证性。但长期正向思维往往会导致思维定式,因此着意培养逆向思维能力会克服这一弊端。

例6:将0.8 mol CO2 通入1.0 mol NaOH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生成Na2CO3、NaHCO3各多少?

分析:运用正向思维解题的过程是:2NaOH Na2CO3NaHCO3

1.0mol NaOH 生成0.5mol Na2CO3,耗用0.5mol CO2,剩余0.3 mol CO2,又耗用0.3mol Na2CO3,生成0.6mol NaHCO3,最后得到0.2mol Na2CO3。

若运用逆向思维,则解题的过程为:CO2NaHCO3N a2CO3

0.8 mol CO2生成0.8 mol Na HCO3,耗用NaOH 0.8 mol,剩余0.2 mol NaOH 又与0.2 mol NaHCO3反应,生成0.2 mol Na2CO3,最后得到0.6 mol NaHCO3。

通过以上两种不同解法对比,可以看出,正向思维的常规解法,层次清晰,但较为麻烦;逆向思维的反常解法,计算简便,且可迅速获得答案。

第2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技巧啦啦操 体能训练 训练方法

1.前言

为了在技巧啦啦操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体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成套动作完成质量的好坏,体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能训练的目的就是通过发展与运动员专项运动成绩密切相关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运动素质,达到深刻影响和促进运动员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意志品质的目的。陈月亮[2]说运动训练的专项化、实战化和个体化是目前各项竞技体育训练所需遵守的共性规律, 具有普适性特征。训练方法、手段的选择及其负荷安排特征, 是运动训练由现实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载体。

本研究希望能通过结合现有研究对于技巧啦啦操所需体能素质的需求分析,对不同体能训练方法效果进行对比,寻求更适合技巧啦啦操的体能训练方法,同时对技巧啦啦操的体能训练方法进行改进与完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主要查阅了以下几方面的文献资料:检索技巧啦啦操, 艺术体操,啦啦操,技巧,体操以及体能训练等相关论文。查阅《国家全明星啦啦操竞赛规则》《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学》等书籍。登陆了CNKI(中国知网)网站了解有关啦啦操训练最新动态的相关资料。通过各类文献资料的分析,为本研究的设计、构思、分析与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2.2.2访谈法

针对本文的调查对象有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怀化学院啦啦操代表队教练员,他们的访谈内容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2.2.3数理统计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工作表,对调查问卷中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整理。

3.结果与分析

3.1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现状

国内外学者对体能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学者们认为,体能是包括身体形态的适应性变化和力量、速度、耐力等基本素质。通过问卷调查以及文献综述法,对围绕技巧啦啦操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得出技巧啦啦队运动员体能训练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力量、耐力、速度、灵敏、协调、重复、间歇训练方法。根据调查得出速度训练方法的使用频数占最高,其次为灵敏与重复训练方法。

3.2影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因素

本文在进行技巧啦啦操体能训练的研究之前,根据技巧啦啦操运动的项目特点,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方法影响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调查。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影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因素有训练方法单一、训练环境、健康状况。

3.2.1训练方法单一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根据问卷调查发现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方法都是由多组肌肉群协同或者是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做功完成的。教练员在训练中使用的两头起+仰卧起坐、以及静力性体力等训练方法大都是在稳定、单一肌肉做功的条件下进行的,这与项目所需的能力不相符;而且在训练方法上大多采用传统的单一训练的方式,没有与项目紧密结合,因此不利于完成高难度动作。

3.2.2训练环境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在训练环境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中最主要分为训练的自然环境、训练的场地设施环境和训练的人文环境三项, 其中训练的场地环境占据主导地位。而训练场地环境中的训练场地安全和训练场地器械多样化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很大。

3.2.3健康状况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

在健康状况对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影响中主要分为训练的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三项, 其中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居主导地位。

3.3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改进方案

3.3.1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训练方法

在通过对技巧啦啦操体能现状的调查得知目前的体能训练方法单一,故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在改进方案中主要实行卧推杠铃+倒立俯卧撑复合训练法、双臂杠屈伸+倒立俯卧撑复合训练法。

3.3.2 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场地环境

训练场地及训练设施是开展好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保证,因此,设立专管人员老师并负责场地的整修,布局的调整,设施的更换,并保证群体活动有场地器材并能顺利开展。在带有器材的训练场地时,教练员一定要给运动员进行安全教育,并做好保护与帮助工作。在今后的体能训练中,应该充分的配合运动器械来进行体能训练,并且要保证运动器材不仅仅少数的,运动器械的增加,可以直接对技巧啦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更加全面。保证了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正常进行,同时让技巧啦啦操运动员对训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可以使技巧啦啦操运动员更加彻底的投入到体能训练中。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文献资料法得知影响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的主要因素是训练方法单一、训练环境和健康状况。

4.2建议

4.2.1在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应针对不同的体能训练来安排不同的方案,不能是训练方法单一。同时配合动作技巧进行体能训练。

4.2.2在技巧啦啦操运动员体能训练过程中,应注意训练场地环境,有场地的安全维护、训练场地器材要多样性,要保证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CSARA国际全明星啦啦队竞赛规则(2006-2009版)[S].北京: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审定,2006.

[2]陈月亮.现代训练发展趋势及体能训练方法手段概述[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7):67-89.

第3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分式化简求值;技巧

在数学上,化简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一些复杂难辨的式子,很多时候需要依靠化简才能更简单快速地对它们求值成功。从教材和考试的实际情况来看,初中数学中分式化简求值主要有以下几种题型和技巧。

一、把假分式化成正是和真分式之和

= - - +

化简求值技巧:遇到这种题型不要直接通分计算,因为过于繁琐。可以将每个假分式化成整式和真分式之和的形式,之后再进行化简求和将会简便很多。

解:原式:= -

- +

=(2a+1)+ -(a-3)+

-(3a+2)- +(2a-2)-

=(2a+1)-(a-3)-(3a+2)+(2a-2)

+ - + - = - + -

= + =

=

说明:是否能正确地将假分式写成整式与真分式之和的形式是本题的关键所在。教师在对这种类型题目进行讲解过程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进行通分计算试一下,学生很快就会发现直接通分,几乎上就是无从下手,然后再让学生对各个分式进行变形,化成整式和真分式之和,即可继续进行化简。这样学生在一拿到题目的时候,就不会先盲目的进行通分,就会先想一下有没有简便的方法,促使学生去学习一定的解题技巧。这一类型题目在解析过程中,所使用的是逆向思维,其也被称为是求异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已经司空见惯的、形成一定定论的事物或者是观点,从其相反方面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对平方差公式进行使用

+ + + + + ,求该分式当a=2时的值。

分式化简求值技巧:直接通分比较麻烦,先化简再求值的过程中注意平方差公式:a2-b2=(a+b)(a-b)。教师在讲题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对平方差公式进行复习,然后在引导学生对公式和题目进行分析,尝试着自己进行解题,最后再由老师对这种类型题目的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复习一次平方差公式,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类题型的记忆。

可以通过分步通分的方式对其通分,每一步只用对左边两项进行通分。

原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巧妙使用“拆项消分”法

+ +

分式化简求值技巧:教师在进行讲题过程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其规律,每个分式都具有 的一般形式,解题时可以将其拆成 与 两项,这样前后就可以有两个分式以相反数的形式被消掉,这种化简的方法就是“拆项消分”法,也是中学数学中化简比较常用的技巧。

原式= +

=( - )+( - )+( - )

= -

=

四、利用整体代入法

若x= ,求分式 的值。

化简求值技巧:将x= 适当变形,化简分式后再求值,可以采取整体代入法,会使问题的求解过程简化很多。关于这种类型题目的讲解,则主要就是让学生对其题目中的条件和题目进行观察,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变形。

x=

=

=4-

所以,x-4=- ,所以(x-4)2=3,即x2-8x+13=0.

原式分子=(x4-8x3+13x2)+(2x3-16x2+26x)+(x2-8x+13)+10

=x2(x2-8x+13)+2x(x2-8x+13)+(x2-8x+13)+10

=10

原式分母=(x2-8x+13)+2=2

所以,原式= =5.

关于初中数学中分式化简求值的题型还有很多,本文主要列举了其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及相应的化简求值技巧。学生在做题时必须要认真审题,根据不同类型的题型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解题的效率和正确率。同时在平常练习中,也要自己对解题技巧进行一定的总结。

【参考文献】

[1]林西成.分式化简与求值的几个技巧[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2013(1):428-429

[2]庄亿农.分式求值新“试”点[J].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数学华师大版),2009(1):367-368

[3]朱家海.分式化简求值的若干方法[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0(18):60-61.

[4]饶敏.分式的化简及求值技巧[J].初中生辅导,2010(11):257-258

[5]邵伟.分式化简求值中的数学思想[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1(12):155-156.

第4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摘要:本文以哈佛大学张淑成老师的汉语课堂教学视频为案例,从讲授新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操练、完成规定的语言交际项目方面,对其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课堂教学技巧进行具体分析,并对其特点进行总结。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技巧;特点

课堂教学技巧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实现课堂教学目的的主要手段,任何课堂教学都需要用到某些课堂教学技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关于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的研究众多,尤其是对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的分类、介绍和选择,如《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张和生)、《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崔永华、杨寄洲)等。本文以哈佛大学张淑成老师的汉语课堂教学视频为案例(案例学习内容为中国京剧),分别从讲授新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操练、完成规定的语言交际项目方面,对其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具体教学技巧进行分析,并对其所使用的课堂教学技巧的特点进行总结。

一、关于课堂教学技巧

杨寄洲、崔永华在《课堂教学技巧略说》一文中认为课堂教学技巧是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是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是教学法原则的具体体现和实践。课堂教学技巧选择和运用是否得当,极大地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参照此种观点,本文所讨论的课堂教学技巧的内容既包括了教师指导学习者掌握、学习新知识或完成某项练习的具体方法,也包括了教师为实现某一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应的教学行为。因此,本文所讨论的教学技巧,外沿较广泛,既包括了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一些特定的教学方法,又包括了教师所运用的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

二、案例中的课堂教学技巧分析

李海鸥从教的角度出发,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角色变更,同时结合课堂上各种不同教学目的的活动,把课堂教学路径分为两类:一类是讲授新知识,另一类是指导学生进行操练、完成规定的语言和交际项目。本文借用其对教学路径的分类,也将汉语课堂教学技巧分为以上两类。下面就从这两方面入手,以哈佛大学张淑成老师的汉语课堂教学视频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一)讲授新知识的课堂教学技巧

知识点的讲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也是重点、难点,如何运用以及运用何种技巧传授知识和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言语技能,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相应语法点的掌握程度。在视频案例中,教师对新知识的讲授较多地运用了对比、问答、情景提问法、重复的教学技巧与方法。

如案例中对语法点“根据”“按照”的讲授:

(在上课之前板书好“根据……”和“按照……”,以备比较)

教:什么是按照,按照就是严格地、一步一步地,没有变化。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做。根据就是有一个基础,你可以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可以有一些变化。比如说:张老师在家做菜,喜欢看菜谱,菜谱怎么说,我就怎么做。这个怎么说?

学:按照菜谱……做菜。对不对?

教:对对对。我有的时候不想按照菜谱做菜,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个怎么说?

学:根据我的想法,我就这样做。

教:根据我的想法,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大家一起来。

学:根据我的想法,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教:很好。那么,你们做菜是愿意按照菜谱做,还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做呢?

学:我做菜都根据自己的想法做。

教:这样做比较自由。如果你病了,医生给你吃药,告诉你怎么吃你就怎么吃,这个怎么说?

学:按照我的大夫……吃药。

教:按照大夫的要求。

学:按照大夫的要求吃药。

教:按照谁的要求,还可以说根据谁的要求,比如说,根据老师的要求,你们怎么准备功课?

学:根据老师的要求,我们每天得花三个小时学中文。

教:那么长时间啊!那么,按照美国的法律,多大可以喝酒?

学:按照美国的法律,二十一岁才可以喝酒。

教:那么,多大可以开车呢?

学:按照美国的法律,一十六。

教:十六岁。

学:按照美国的法律,十六岁可以开车。

以上过程中,教师在讲解语法点时,用到了对比的教学技巧,将“按照”与“根据”的区别特征凸显出来,以帮助理解与区分。在进行句型操练时,使用情景法进行有意义的提问,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目标句型或词语,而非空泛地提问或简单地让学生造句。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是单纯的教师讲解,而是将教师“讲”和学生“练”结合到一起,使师生不断互动。此外,当学生出错时,教师用重复的技巧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纠错,使学生在不自觉地状态下说出正确的句子或词语。

(二)指导学生进行操练、完成规定的语言和交际项目的课堂教学技巧

刘王句在《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中指出:对外汉语课堂教学虽然也传授语言知识,但更强调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以培养技能和能力为最终目的,而技能和能力更需要靠学习者的大量练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可见,操练是语言课上的重要环节。在此视频案例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大量、充分的操练。具体而言,主要运用了以提问的技巧推动话题深入和转变,进而完成言语交际项目的教学技巧与方法。

如视频案例中对句型“原来……后来……”的操练:

教:真正的京剧和很多外国人想象的是不是一样呢?

学:原来中国的京剧,外国人觉得京剧只是唱,后来看京剧,他们觉得京剧是很多部分。

教:非常好。原来外国人以为京剧只是唱,等他们看过以后,发现京剧还有很多其他部分。(暗示另一学生重复)

学:原来很多外国人觉得京剧只是唱,后来他们才知道京剧还有很多其他部分。

教:贺祥(一学生名字)原来是个京剧演员,现在突然去演电影了,这是为什么?(问另一学生)

学:贺祥原来以为很多人喜欢看京剧,后来才知道没有人看,他们都去看电影了。

教:是这样吗,贺祥?

学:不是这样的,原来我以为学京剧很容易,后来才发现并不容易。

教:是的,而且还很不容易成功。你们都去过中国吗?那你们觉得中国和你们想象的一样不一样?

学:我原来以为中国没有很多车,去了中国以后才知道中国有非常多车。

教:那你呢?

学:原来以为每个人都会拿着《毛泽东语录》,后来才发现原来人家都不看这个东西了。

在对“原来……后来……”句型的操练中,能看出学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教师首先以“真正的京剧和很多外国人想象的是不是一样呢”提问,意在让学生复述课文中的句子,考察其对课文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复述之后,教师就与课文相关的话题提问,以加强学生对句型的理解。最后,教师就其他话题提问,检验学生对此句型的掌握程度。可见,提问的技巧有力地推动着课堂教学的深入,推动课堂教学向预期方向迈进,并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而如何设置问题,是课堂教学技巧中的一个难点,案例中就此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即:就原文原句设问一就相关话题设问一就不同话题设问。

三、案例所使用

课堂教学技巧的特点总结

(一)有序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众多课堂教学技巧不是简单的糅合,而是一种有序、合理地为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展开的。

案例中对语法点“根据”“按照”的讲授过程。教师首先讲解此语法点的区别特征,即解释词义,接着通过对比和问答的方式进行句型操练、句子扩展,即通过给出意义来引导语用。当错误出现时,再用重复的技巧及时地进行纠错(纠错伴随着整个会话过程),从而完成了由语法点的介绍到语法点的运用。在整个“讲练”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一系列教学技巧是遵循以下顺序来组织和实施的:

词义句义语用(对话体语言、叙述性语言)――伴随性的纠错(如结构搭配、用词错误)

这种教学技巧内在的序列性使得表面上看来毫无联系的一个个单独的教学技巧紧密有序的联系在一起,随着步骤的完成,学生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所学的语言项目。

(二)互动性、情境化

无论是新知识的讲授还是语言项目的操练,教师都注重与学生互动。通过巧妙的设问技巧。一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老师不是在单纯地操练,另一方面,学生也更加关注提问的内容,而不是一律地生搬硬套。而有意义的提问,即问题的情境化,教师就课文内容、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话题设立情境,引导学生说出含有目标句型的句子,内容丰富、过渡自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也有利于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案例中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所运用的一系列课堂教学技巧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如在设问中,以学生的角度提问。案例中,教师正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所熟悉的文化去寻找话题进而提问的:“你们都去过中国吗?那你们觉得中国和你们想象的一样不一样?”“按照美国的法律,多大可以喝酒?”等。另外,可看出学生的开口率很高,这也是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的具体表现。

另一方面,教师不是一味地迎合学生,而是在层层设问中把握教学的主动性,掌握好内容的多少和语料的难易程度以及课堂教学的节奏,在自然而不经意的状态下推动教学向预期目标迈进。

四、结语

本文结合哈佛大学张淑成老师的汉语课堂教学视频案例,从讲授新知识和指导学生进行操练、完成规定的语言交际项目方面,分析了国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常使用的课堂教学技巧,如:问答、情境化设问、对比、重复等,并尝试总结其特点,即:有序性、互动性和情境化以及以学生为中心、同时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

第5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英语翻译;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10-01

在现今国际化的背景下,英语翻译不但有利于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加强,更有利于加强对英美文化、民族、民情、民俗的了解。翻译,是一个辨证统一的过程,视达到信、达、雅的完美统一为最高境界,因此,需要大量的翻译实践来完成。为此,要对原准确的理解,对信息要从各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语法、语义、上下文含义、文化社会背景等进行分析及完整叙述,才能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原文,达到翻译的目的。在翻译之前,必须先进行必要的语法和语义分析,了解该句中每个单词、每个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把握正确含义。对语法关系要进行认真分析,找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主要成分,及定语从句、状语丛句、补语丛句等其他成分,并按适当的逻辑关系重新组织,增补省略部分,最后再完整、通顺地用合乎汉语的结构和顺序翻译原文的意思。尤其结构复杂的句子,翻译必须谨慎。在翻译时,为了做到忠实于原文,准确翻译内容含义、语言习惯等,译文必须既保持外国风味,又要使汉语表达忠实原文,符合汉字的含义和表达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利于我们对语言本身的掌握和理解,力求做到翻译的准确与完美。在平时的翻译工作和学习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翻译问题及难题,都会涉及到对于翻译的方法和技巧和翻译及学习。例如,英语中被动句的使用相当多,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动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翻译成汉语。如:“the type of machine is made in China”,很多学生将它译成“这种机器在中国被制造。”而正确的译文应是“这个品牌的机器是中国产的。”学生在理解原文时,因不熟悉英译汉翻译技巧而造成的译文不通顺、失误的理解,则是得不偿失的。这种失误的原因在于缺乏翻译技巧,在被动句的翻译中,一项很重要的翻译技巧就是翻译成符合中文表达习惯的主动式。为了有助于读者和学习者对英语的学习和理解,我们需要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对于掌握英语翻译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有以下一些翻译方法与技巧可以用于借鉴与学习。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顾名思义,就是直接翻译,是最简单直接的翻译方法,可以做到翻译既保持原文的原汁原味,又要保持原文的形式。就语言而言,英汉两种语言存在许多共同之处。许多英语句子的翻译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这样可以保持原文的结构,又可以准确表达原文的含义和内容。用简单的方法达到准确到位翻译的目的,这种原汁原味的翻译可以再现原文的意境。

例1:a drop in the ocean.沧海一粟

例2:Knowledge is power.知识就是力量

二、增译法

增译法,由于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在翻译时需要增添一些词、短语或句子,以便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思。在这里,增加的意思与成份要合适而适当,要有助于意思的准确理解与翻译,不能偏离句意太远或画蛇添足,那就得不偿失了。通过增译法,达到既可以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又能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与完整。要注意的是,在翻译时需要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的词语和成份,包括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与通顺。

例3: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house,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增译连词)

例4:All bonus shall be subject to income tax.所有红利都要缴纳所得税。(增加动词)

三、词类转换法

在英语中有很多由动词转化成名词、动名词、非谓语动词等,译成汉语时可将它们转换成动词。词类转换法,是指在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述方式和说话习惯,需要对译文中的词类、语态和句型等进行转换,以取得最佳翻译效果。

众所周知,翻译既是一门技巧,也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涉及到翻译者对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和翻译水平,是语言综合技能的体现,是多方合力的结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学科、新领域、新知识应运而生,新兴词汇大量涌现,大大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因此,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掌握翻译技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和汉语水平,多管齐下,做到外文好、中文好、专业知识丰富,这样才能使译文水平不断提高。通过以上本文对英语翻译方法和技巧的分析和阐述,有助于翻译者掌握英语词汇、英语句型等翻译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综合英语水平,培养翻译者的英语翻译能力,使译文自然流畅,达到信、达、雅的状态,做到既忠实于原文,又翻译得别有新意。

第6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心理思维;面罩共鸣;正确引导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245-01

在技巧训练的过程中,心理思维对面罩共鸣技巧训练有着的重要作用。面罩共鸣是学习者上口盖以上区域的共鸣,是每一个学习者技巧训练追求的目标,它使学习者具有声音明亮,富有穿透力,音色统一,歌唱轻松自如等优点。因此,近些年来,许多的专家、歌唱家对面罩共鸣的优点都给予高度的重视,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尼古莱・盖达对于面罩共鸣这样说到:“声音必须通过喉咙并要置放于鼻子之上,而且,我们要让声音在所有的那些腔体里活动和运转。”这是对面罩共鸣充分的肯定。

1、心理思维对面罩共鸣生理器官的明确指向性:获得面罩共鸣的第一步,就是要求学习者要明确面罩共鸣的生理器官部位。面罩共鸣是指上口盖以上,两腮,太阳穴及额窦这一区域的共鸣。面罩共鸣是在良好气息的支持下获得的,它为声音的走向提供了良好的指向性。

2、心理思维对面罩共鸣集中“点”的认识指向。面罩共鸣技巧的训练就是在寻找额窦集中点的共鸣,在辅以加密气息的前提下,以加密的气息冲击共鸣点,来获得共鸣的效果,这种声音是随着集中点声音的扩散而扩散,是由点到面扩散开来。心理思维的指向是面罩共鸣的集中点,而不是口腔以及与发声有直接关系的喉咙与声带。实践告诉我们越是将意识集中于那一处生理部位,哪一处生理器官越紧张,这是技巧训练所不需要的。而面罩的集中点,额窦附近神经并不敏感,但为了获取高位置的头腔共鸣思维意识只能集中于此,集中指向的思维意识调节生理共鸣器官以及呼吸运动以获得点的感受为先决条件,在点的获得的基础上辅以加密气息,以气动带动声动,获得高位置面罩共鸣。思维的意识指向必须以丹田气的强大支持获得腹压及加密的气息的前提下,以点的位置为目的地,并在点的向前集中透出的方向指引下获得面罩共鸣。因此,思维的方式与方法是指引意识集中于获得点的目标总前提下,通过对各个生理发声器官的调节获得平衡来获取面罩共鸣技巧。

3、心理思维对声音“过渡”、“转换”意识路径的导引。声乐技巧训练者对于一般的技巧学习起来都有一定的认识和功底。但却对高音的解决却是经常性和普遍性的一筹莫展。原因是对声乐技巧中的过渡、转换技巧还没有掌握。这一技巧的重要性是每个声乐学习者都能亲身意识到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心理思维的作用首先要使学习者明确的是:转换、过渡的真正理论含义和声音的美学特征。转换与过渡是歌唱学习者为获得统一的声音问题提供的技巧。因为,声乐学习者在一定的声音音域范围内的音色是统一的,而换了音域声音就会变了音色,有时会出现声音破裂的现象。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学习者更多依据的是技巧训练课上教师的讲解与示范。对于教师的讲解,学生必须对技巧的概念与词汇有着深刻的理解,才能找到获得技巧的合适方法。因此,对于教师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成为学习者现实的物质基础,通过学习者的思维意识指向进行实践。有时,有经验的教师也会打一些比较形象的比喻来启发学生,例如:教师拿化学里的酸碱ph值的测定对转换、过渡进行比喻。“你看ph试纸当接触到酸时,纸会慢慢阴过,逐渐变红。而不是一下子变红。”这样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经历立刻在大脑里回忆起化学课上对酸的ph值的测定实验的具体表象,然后通过大脑的加工形成新的过渡形象而应用于技巧实践。所以,思维对学习者意识的导引是通过技巧的概念与词汇的理解,达到对歌唱生理的调节获得转换技巧的。因此,思维对转换技巧的实现提供的是正确意识路径的目的性,从而获得正确技巧路径的过程,其间借助于思维的概念、词汇、具体形象进行分析、概括想象等心理加工,以思维意识的指导,达到获得转换技巧的目的。

通过以上思维对面罩共鸣技巧训练的作用分析可知,离开思维的导引作用,学习者对正确技巧的理解及实践便会失去目的性,这将使学习者走很多的弯路,甚至会朝相反的方向欲走越远。只有对面罩共鸣具体的生理器官部位明确,对面罩共鸣的“点”有集中的意识,对声音的转换与过渡有了明确的意识指向,学习者才能朝着正确的技巧方法前进,并最终获得面罩共鸣技巧。面罩共鸣是在良好的腹式呼吸的条件下获得的,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尽管各自具有各自的训练方法与特征,但必须以发展和变化的思维去看待技巧问题。获得了良好的气息支持及面罩共鸣还不足以说获得了技巧,还要在训练中对行腔咬字进行训练和把握,并将三方面技巧结合起来应用于技巧的实践才能获得优美的艺术声音。

第7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一、中国民间舞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技巧

我们可以从中国民间舞的根源——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来分析和寻找答案。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舞蹈,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又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技巧。在此,我不做全面地分析和介绍,只想着重地分析一下已被舞蹈学院纳入必修教材的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的原生态民间舞中的技艺性舞蹈。

1.汉族

自古以来,汉族各种民间舞蹈多是在新年、祭祖、庙会、迎神庙会中表演的。表演者在斗妙争能中,各出新招,以博得称赞。汉族民间舞蹈正是在这种技艺求精中不断发展的。

(1)安徽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富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的双人武功表演。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技巧,如“燕子三抄水”、“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艺人们在展现技巧的同时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专长。他们常常在变幻莫测的拐弯和罕见的技巧中,洋溢着过人的才华和能力。例如怀远的石敬礼(艺名“石猴子”、洪云(艺名“小水子”)、凤台的武佩轩(艺名“气死猴”),从他们的艺名就可以看出他们技巧之精湛和身手之矫健。

(2)山东鼓子秧歌。鼓子秧歌自古就有文场与武场之分,武场正是“鼓”、“棒”、“伞”大显舞技的部分。舞者在跑动时步大身低,落脚生根,蹬脚扬尘,坚实有力;跳跃时则强调干拔与上窜,犹如“旱地拔葱”。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道具技巧,不能掌握各种蹲、踢、跳、转技巧,那么鼓子秧歌的稳健潇洒、淳朴刚劲的风格就很难体现。鼓子秧歌的发源地——鲁北地区的惠民和商河,都靠近河北的武术之乡沧县和杂技之乡吴桥。武术与杂技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鼓子和秧歌的技艺表演。

(3)还有诸如安塞腰鼓、广东英歌、湖南花鼓、辽南高跷、东北秧歌等汉族民间舞蹈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

2.藏族

藏族舞蹈中的热巴,是技巧性很强的舞蹈,在民间是由世袭的流浪艺人表演的。其中铃鼓舞是主要的表演部分。男艺人手持牦牛尾和铃铛,女艺人右手持单柄手鼓,左手持长鼓槌击打。开始时,男女一起表演,男纵跳挥铃,女旋转击鼓。当跳到气氛热烈时,就拉开场小进行技巧表演。先是女演员集体表演鼓技,有“顶鼓旋转”、“缠头击鼓”、“扭腰打点”等技巧动作。表演完鼓技之后,鼓队散开站立一旁,由男演员上场,在鼓声伴奏下一个接一个应声呼叫,抖肩起“法儿”,各自表演不同的技巧动作,有“单腿跨转”、“躺身平转”、“躺身蹦子”、“踢腿跨脖”、“兔子跳”等。另外还要表演一些小玩意儿,如“滚毛”、“抡背”等。铃鼓舞有很多套鼓点,每套鼓点均有一套各不相同的技巧动作。演员应场上鼓声而舞,腾跃飞舞,在快速倒脚步中结束。又如藏族民间舞蹈中的“卓“,也是一种靠技巧表演来抒感的舞蹈,跳起来粗犷奔放,气势磅礴。

3.蒙族

蒙族舞蹈中的太平鼓舞、盅碗舞、筷子舞都是技艺性很强的舞蹈。太平鼓舞多在丰年节日由妇女表演,分集体舞和单人舞两种表演形式。舞时,她们左手横握鼓柄,右手持一带穗木棍,边击边舞。身段动作一般比较夸张,基本舞姿多是以腰为轴心的仰俯、倾、侧,舞步奔放有力,富有弹性,杂有跳转等技巧,技艺娴熟者可同时舞耍四、五面鼓,在身体不同部位盘绕回旋,带有竞技色彩。盅碗舞,亦称“打盅子”。过去由男艺人表演,本世纪20年代以后,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动作舒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做“板腰”、“旋腰”等技巧,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起舞。筷子舞多于喜庆欢宴的场合由男子单人表演。舞者原地单手或双手握一把筷子,随着腿部韧性屈伸,身体的左右晃摆,快而碎地抖动双肩,两臂松弛流畅地用筷子击打手、腰、腿等各个部位。舞者时而转身打地,时而蹲跳打脚,由慢转快,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

4.维族

盘子舞是维族舞中技术性很强,难度较大的一种舞蹈,盘子舞是表演性道具舞蹈“顶碗小碟舞”的俗称,通常是由女子单人表演。表演时舞者两手各持一小碟子,指挟手筷,和着音乐,边打边舞,边舞边转。并在头上顶着盛水的碗。另外,新疆多朗区的麦西来甫民间舞蹈中的旋转技巧可堪称一绝。快板部分由双人对转发展为竞技旋转,一时间各种跪转、空转、掖腿立转、平转纷纷登场,让人眼花缭乱,惊叹不已。

5. 'Times New Roman'">朝鲜族

象帽舞和长鼓舞都是朝鲜族舞蹈中富有特色且技艺性很强的舞蹈。舞者戴特别的头盔,上有可以旋绕的长缨,舞时摆动头部使长缨在头顶、身侧旋转和飞舞。技巧越高,头上的长缨就越长。舞者手中击打着小鼓,以“喜鹊步”跳跃前进,如腾空遥射,如冲锋向前,而头上的长缨不断旋绕。长鼓舞多为女

性表演,后来男子也有表演。表演者身挎杖鼓,右手持竹键敲打高音部鼓面,左手掌拍低音部鼓面。高低音色的鼓声、花样繁多的鼓点相映成辉。表演进入高潮,常作行进性的连续旋转。技艺高超者,可转几十圈之多。

综上所述,中国民间舞不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我们的技巧“资源” 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徒手动作技巧,一类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这一点,从以上对汉、藏、蒙、维、朝五大民族富有特色的技艺性舞蹈的描述和分析中,便可见一斑。

二、中国民间舞技巧与中国古典舞技巧之关系

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舞的技巧是在借鉴了戏曲、武术和芭蕾等艺术门类的某些技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中国民间舞中的许多技艺性舞蹈也是吸收了武术、戏曲、杂技中的营养后发展形成的。尤其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许多徒手技巧动作,如飞脚、蹦子、旋子、扫蹚、扑虎、叠肩、赞步等等技巧,它们都是古典舞与民间舞所共有的。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舞与中国民间舞的技术技巧的根源是相同的,只是同源不同流而已。为什么人们总是习惯把这些技巧称为古典舞技巧呢?我想也许有着先入为主的原因吧。中国古典舞系的学科建设比中国民间舞系要早,而且也成功地建立了自己的技术训练体系。而中国民间舞系至今还没有完善自己的技术训练体系,在基本功训练上基本依赖古典舞基训教材。所以这些技巧就很自然地约定俗成地写上了古典舞的姓氏。其实这些技巧是很难从中界定其归属的,只能说它们都是我们的民族技巧。如果非要有所界定的话,那只有看其使用目的了。不应该是谁用的“早”就是谁的,而应该是谁用的“好”就是谁的,所谓用的“好”就是技巧的运用符合舞种的审美风格,符合舞蹈作品所表现的舞蹈内容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

三、中国民间舞技巧的定位

高尔基曾经说过:“艺术家不掌握技巧,就是最丰富的感情也会陷于瘫痪。”他的这句话正说明了技巧的运用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技为艺而存在,而无技的艺却无法存在。技巧对于中国民间舞来说,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民间舞中的技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民间舞风格的重要表情手段。中国民间舞这门风格性很强的舞蹈表演艺术,怎能不需要高超绝妙的技巧呢?

在全国首届荷花杯舞蹈比赛中,由着名民族舞蹈家海里且木·斯迪克编导的《顶碗舞》,一举夺得了民间舞群舞项目的金奖。这个剧目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它巧妙地运用了维族原生态民间舞盘子舞中的顶碗技巧。女演员们在表演中头顶盛满清水的小碗,在优美而欢快的音乐中,从容流畅地移动舞步和变化队形,好似天山甜美的清泉流淌不息,好似草原繁花在风中飘荡。其高超绝妙的顶碗技巧和清新独特的艺术风格,一下子征服了在场的所有评委和观众。

去年六月,我有 幸观摩了来自的大型乐舞《珠穆朗玛》,现在回想起其中的热巴鼓舞,仍会让我热血沸腾、兴奋不已。整个乐舞就是在女子热巴鼓舞和男子辫鼓舞表演时推向高潮的。女演员们的热巴鼓技巧简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不管是做顶鼓旋转,还是甩鼓旋转和击鼓翻身,都是那样的迅捷、利落、干净、漂亮,引得在场观众一阵阵赞叹和热烈鼓掌。男演员们的辫鼓舞跳得更有气势,更有一种野性美。他们甩辫击鼓、挥洒自如,节奏由慢至快,气氛极为热烈,正是精湛的鼓舞技艺加上浓郁的雪域风格所产生的强烈艺术感染力,让我们心醉神怡、激动振奋。

上述两个舞蹈都是符合民间舞技巧定位的好作品。它们都是通过道具性舞蹈技巧的合理运用,体现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

四、中国民间舞技巧的发展趋向

1.技巧风格化

中国古典舞技巧追求能力素质的极限展示,而中国民间舞技巧追求的是审美风格的完美体现。古典舞中的技巧同身韵可以是各自独立的,而民间舞中的技术技巧是同舞蹈风格紧密相融、难以分开的。也就是说民间舞的技巧不是纯技巧,而是风格化的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发展趋向,应该是风格化技巧的强化与发展。风格化技巧既包括民间舞蹈中的各种道具性舞蹈技巧,又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有的旋转、跳跃、翻身等技巧。中国民间舞系副教授明文军在《由厦门班毕业课想到的》一文中,曾提出过将道具的运用往极限上发展而构成民间舞技巧的教学设想。实践证明,这种教学设想是科学的、可行的。我们的民间舞有许多极富特色的道具舞蹈形式,是可以去挖掘、研究和发展的。比如汉族的手绢、扇子、鼓、伞、棒;藏族的热巴鼓、辫鼓、背鼓;蒙族的筷子、盅碗;朝鲜族的长鼓、象帽等等。还有民间舞中的各类旋转,也是风格性很强的技巧。比如维族舞蹈中的各种跪转、夏克转、空转、平转,讲求快速、多姿、戛然静止,犹如鹰隼迎风回旋。而朝鲜族民间舞蹈中的旋转则讲求平稳,优雅,犹如仙鹤悠然自得。

2.技巧情感化

民间舞中的技巧是与渲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紧密结合的,是民间舞者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得苍白无力,毫无光彩。

我曾经从电视录像中看过一些民间舞剧目,现在虽已记不起它们的名儿了。但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它们的“技巧性”都很强,表演中动则旋子3600,静则控腿1800……。但这些技巧成了游离于舞者情感和舞蹈风格之外的“无情之举”,因而毫无艺术感染力可言,反倒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对此而言,我比较欣赏的是云南

省歌舞团创作的男子三人舞《小伙、四弦、马樱花》,其热情风趣、朴实无华的风格让人百看不厌、回味无穷。这个剧目也安排了诸如倒踢紫金冠、小翻、抢脸等一些技巧,但这些技巧是在演员们情感的自然流露中,是在舞蹈情绪的层层推进中恰到好处地完成的。这种情感化了的技巧,极大地丰富了舞者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3.技巧艺术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民间舞从广场向剧场的转化,民间舞技巧的功能已不仅限于渲泄情感和渲染气氛了,它将逐步向塑造舞蹈形象、表现人物心理、营造舞台意境的艺术化方向发展。

有人说,杨丽萍表演的民间舞根本没什么技巧,为什么能获得大众的普遍喜爱和专家的如潮好评呢?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杨丽萍那独特的动作语汇的运用就是民间舞的艺术化技巧的最高体现。《雀之灵》中的舞蹈造型与动态,已不同于广场原生态的傣族孔雀舞了。它通过艺术化地夸张与变形,将孔雀那高洁、超然的灵性进一步升华,创造出了一个似真似幻、虚虚实实的艺术仙境。正如于平教授所评价的那样:“《雀之灵》的过人之处,在于它以‘技’成‘形’却又不为‘技’和‘形’所累。当你在欣赏杨丽萍的《雀之灵》时根本发现不了技巧的痕迹,因为“杨丽萍是用‘技以求道’的生命意识在创造‘生之灵光’。在那翩跃翔舞的孔雀中,杨丽萍倾注了自己全部的人生感兴、人生悟觉、人生意趣和人生睿思,使这一舞蹈独白充溢着恬静的生命和谐感与坚毅的生命自信心。”因此,我认为民间舞技巧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将之艺术化,让技巧的全过程完全隐匿在舞蹈表演的情理、律动之中,而不“显山露水”,刻意为之。

五、中国民间舞技巧的教与学

中国民间舞系从1987年建系以来,一直在努力探索建立和完善自己的技术技巧训练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潘志涛教授在民间舞技巧课的建设方面,很早就提出了诸如“碎步”、“打腿”等一些民间舞基本功,本身就是技术技巧的思路,引导了民间舞技巧教材的开掘。明文军副教授则从分析民间舞蹈特有的道具性舞蹈技巧入手,从民间舞的审美风格出发,进而提出了民间舞技巧课应在突出民间舞的风格属性的基础上继承与创新的教学思路。所谓“继承”就是要对原生态民间舞蹈中的徒手动作技巧和道具进行科学而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并用于教学。所谓“创新”就是在符合民间舞审美风格的前提下,大胆借鉴其他舞种,其他艺术门类中的技巧形式,用“他山之石”来完善中国民间舞之“玉”。他将这一教学思路贯彻在厦门班的教学实验和教研工作中,并获得了成功。厦门班在民间舞技巧课方面的成功经验对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教学大纲的整理与完成,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教材在1995年初步完成之后,在教学模式上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通过四年的学习,我以为可以归纳成以下几种教学法:1.元素教学法

元素,也就是基本要素。所谓元素教学,就是将民间舞蹈中的技巧部分提炼、分解成元素动作,然后进行强化训练。这种教学法的特点就是目的明确,任务单一。其目的就是夯基础,找要领,其任务就是解决学生的基本能力、素质。象各民族民间舞中的旋转技巧,就必须进行单一元素性训练,才能保证旋转完成的既有数量又有质量。如维族民间舞中的夏克转、跪转,鲜族民间舞中的垫步转、螺旋空转,蒙族民间舞的别步勒马转、海青式吸腿转等,都应进行单一性、重复性的元素训练。

2.短句教学法

短句是舞蹈语言中一个短小且精巧的完整句子。所谓短句教学,就是将民间舞蹈中的技巧动作同风格动作串连和组织起来,编排成连贯性的短句,以便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象民间舞中的诸多道具类技巧,就可以通过短句进行训练。如汉族民间舞东北秧歌的手绢花、广东英歌的英歌棒、鼓子秧歌的伞。又如藏族民间舞中的热巴鼓、蒙族民间舞中的筷子、维族民间舞中的盘子舞、鲜族民间舞中的长鼓。如果光是在原地进行单一元素性练习,就会显得过于枯燥、无趣,很难达到好的训练效果。如果用短句的形式进行训练,再配上一定的音乐伴奏,就可以激发起学生的训练激情,使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又强化了风格。

3.表演组合教学法

所谓表演组合教学,就是将各类技巧融入表演性很强的组合中去进行训练。这类组合的编排,可从安排一些具体情节,也可以从情绪出发,给技巧的运用找到情感的依据。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把技巧、风格和表演能力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技”中有“舞”,“技”中有“情”,从而达到训练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表现力的教学目的。

上述三种民间舞技巧教学法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互相影响的。从元素技巧训练,到短句技巧训练,再到表演性组合技巧训练,其教学规律也是循序渐进的。

六、结 论

中国民间舞不仅有自己的技巧,而且其“资源”是丰富的,其“品质”是独特的。中国民间舞的技巧是由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的,一部分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徒手动作技巧,另一部分是原生态民间舞中的道具舞蹈技巧,还有一部分是原生态民间舞蹈中没有的,但符合民间舞审美风格的创新技巧。中国民间舞的技巧是体现各民族舞蹈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的重要表现形式。中国民间舞技巧应该向风格化、情感化、艺术化方向发展和强化。在中国民间舞技巧课的建设方面, 我们应坚持贯彻“继承”与“创新”的教学思路。应该指出,中国民间舞系的技术技巧课已

第8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语言技巧;多样化

在信息知识满天飞的今天,中小学教学中的语言技巧受到了很多学者的研究,他们提出的语言技巧形形、五花八门,其中不乏让学生成为口头禅的经典,也有如画蛇添足般偏离课堂教学内容的笑话,而在低学段的体育教学中,情景教学是采用较多的方法之一,其对于语言技巧的使用也是非常的讲究,恰当的语言技巧则会使课堂妙笔生花,学生学乐,而生硬甚至客套的语言则会使课堂气氛尴尬,学生也容易分神。因此,使用语言技巧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尤其是对体育教学这一特殊的需要结合身体参与的学科而言更是如此!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技巧的使用只有牢记其本质性――服务于学生的身体,时刻不忘一切以学生的身体发展为基础,紧紧围绕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组织合适的语言,严格把控“说”的时间等体育学科特征,语言技巧才能为课堂增添光彩,教学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那么,语言技巧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一切以学生身体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

任何教学手段的本质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体育教学也不例外,体育课的本质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加强身体锻炼,通过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来提高身体机能,从而促使机体更好地适应工作和生活需求。因此,体育教学中语言技巧的使用要建立在学生身体发展需求基础之上,语言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动作技能而锦上添花,切不可忽略学生的主体性而一味地放大技巧,如:一堂四十分钟的课,如果用天花乱坠的语言技巧只会让学生听或者极大地占有了学生活动的时间,那么即使课堂氛围再好也不能评定为一节优秀的课。

只有合理地把控语言技巧在课中的使用时间才能保证学生充足的身体活动需求,后者是先决条件,前者则是为更好地实现后者而服务。在体育教学中,语言技巧的使用应该以学生的身体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

二、多样化与合理化相统一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语言教学技巧的使用应当遵守灵巧多变的原则,不仅是由学生个体、教学内容以及课堂任务的差异性决定的,也是由体育室外开阔的场地和器材的多变性决定的。体育教学中语言技巧如果单一化,那么既不能达到使用它的目的,也不能让体育课堂氛围真正活起来,故此多样化的语言技巧是体育教学的必要条件。但是,在多样化的前提下体育教学语言技巧的使用也要遵循合理的原则,语言技巧只是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真正要完成教学目标,需要一个由手段、过程、结果、评价等组成的教学体系,手段的丰富起铺垫作用,而真正实施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尤其对体育这样一个依靠身体主观能动参与的练习才能完成的学科,语言技巧的使用必须在时间、时机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才能发挥它的作用。故此,遵守多样化和合理化相统一的原则是语言技巧使用的重要条件。

三、正向激励原则和宽严适度的原则

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小结和反馈,其中除了做集体示范的肢体动作外,语言讲解也是非常多的。那么针对低学段的学生来说,教师语言小结的方式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对体育课的观念。如果老师总是严厉地批评学生的动作,那么这个学生就会有畏手畏脚的心理,如果老师总是打击学生动作不到位,不舒展,那么这个学生就不敢在同学面前展示,缺乏运动自信……

语言技巧的使用应该是从正面来肯定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老师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采用激励法,巧妙地用语言甚至肢体技巧来给予学生自信,完善他们的个性和动作技能;当然这也不是一味地放纵学生,对于教学中的原则问题,语言的使用还是应该恩威并施,宽严相济。

总之,体育教学中的语言技巧是一项融合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如何有效合理地使用这门艺术是每个体育教师在一生的教学中都值得去探究和验证的。但是,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在实践中多观察、多思考、多揣摩,有意识地发展自己的教学语言,我们一定可以将这种艺术美发挥到极致,同时体育课堂也会更加精彩有效。

参考文献:

[1]陈之芥.论教学语言技巧的运用原则[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2(5):9-14,141.

第9篇:化学的方法和技巧范文

关健词 舞蹈教学 舞蹈技巧 因材施教 教师修养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1舞蹈技巧课教学的形式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理想的效果,选择理想的教学形式很重要。这需要教师在不同的阶段变化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果选择科学、严谨、目标明确的教学组织形式,便更容易达到预想的效果。如果技巧教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利用时间,不断变化教学组织形式,便可极大地提高课堂利用率,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所处的年纪,阶段的不同,运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有所不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目的明确,张弛有度,实现课堂利用率的最大化。比如体能恢复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增加课堂密度,通过专项能力训练及普通能力训练等手段进行体能恢复,整体教学,不要过多强调动作质量。等到步入的正常教学时就应变化组织形式,进行分组教学,逐一教学,比赛形式等方法,实现由重量到重质的过程。而学习新动作时应该变化课堂组织形式,以讲解并让学生充分理解体会为主。通过变换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让枯燥的舞蹈技巧课变得饶有趣味。

2舞蹈技巧课的因材施教

2.1教师要有独到的眼睛

在教学过程中,拥有一双“慧眼”是技巧课教师要有的本事。要想上好技巧课,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身体条件及实际情况而定,只运用一套教学模式或照搬照抄是不行的,因为每个班级及每名学生的实践情况均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眼睛独到。比如在完成空翻动作时,同样的三名学生在动作落地时都出现失误,那就说明在三人在技术要领的掌握上都有不足的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失败动作都是一个错误所造成的,而可能是一名学生在空翻“起法”时没有起跳动作,另一名学生则是在空中的摆腿速度过慢所导致的结果,而第三名则是动作“起法”时的带臂与蹬地摆腿时机配合的不对所造成的。教师的“慧眼”就是要一下指出学生错误动作的关键环节,并在下一次完成动作时只要在此环节上加以注意,就会有明显的改变。对错误动作技术要领的判断,应一针见血的指出,不可一概而论。

2.2因材施教的操作重点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这一点则是重中之重。任何一名舞蹈技巧课教师如果坚持这项原则进行教学,其所教课程均会非常出色。比如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能力强,协调性好,掌握技术要领快,头脑灵活,这样的学生可在教学中给予更多的教学内容,不可压制学生的能力。而有的学生则不太具备这样的条件,甚至连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都有相当大的难度,这同样也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计划上进行调整,这就是在教学计划上因材施教的变通。

3吸收民族、民间舞蹈技巧丰富技巧内涵

我国民族众多,每个民族的民间舞蹈又有着不同的舞蹈技巧。例如藏族舞蹈中的热巴,是技巧性很强的舞蹈。有“顶鼓旋转”、“缠头击鼓”、“扭腰打点”等技巧动作,有“单腿跨转”、“躺身平转”、“躺身蹦子”、“踢腿跨脖”、“兔子跳”等,奔放粗犷,气势磅礴。再如汉族民间舞蹈北方秧歌、南方花鼓灯。花鼓灯中的“盘鼓”部分,就是最具特色的技巧表演部分。它分为上盘鼓、中盘鼓和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肩上或腰部搭摆成各种姿态的技巧性表演。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腰部、腿上、手上表演的双人武功技巧。地盘鼓是鼓架子单人表演的技巧,如“燕子三抄手”、“倒爬城”、“满地抓”、“豚跳”等。通过吸收民族民间舞蹈的技巧融入教学中,可拓宽视野,丰富技巧内涵,提高审美、表现能力。

中国民间舞中的技巧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是体现民间舞风格的重要表情手段。中国民间舞这门风格性很强的舞蹈表演艺术,不仅需要高超绝伦的技巧,还可以表达强烈的情绪、情感,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同时还要做到技艺不夺舞蹈,技艺加强舞蹈,恰当地掌握好分寸。如过分强调顶功,便容易造成顶碗献技的杂技效果,肢解了舞蹈的完美和统一,削弱了舞蹈艺术在这一节目中的中心地位。所以在吸收时要合理、科学,灵活处理。整合得好、整合的巧,就能给观众难以忘怀的舞蹈艺术美的享受。

民间舞中的技巧是与宣泄生命情感和烘托场面气氛相结合,是民间舞演员内心激情的物化,如果没有情感的投入,再高难、再精湛的技巧形式在民间舞中也会变的苍白无力,毫无光彩。在吸收、融合过程中要予以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