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精选(九篇)

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第1篇: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关键词】畲族;乡土民居;建筑艺术;现象学

畲族是一个古老而让人生疏的少数民族。畲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畲族建筑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笔者以浙西南景宁畲族乡土民居为例,结合艺术现象学探讨现象学与建筑艺术之间的关系。现象学(德语为Phénoménologie),是现代哲学流派中重要的一派,它与现当代艺术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现象学的发展、形成以及传播是在艺术、哲学等相关领域范围内发生并展开的,以至于现象学带有明显的跨学科性质。现象学被称为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最持久的思潮,它不仅对哲学人文科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更是涉及到社会科学和艺术多个领域。种种迹象表明现象学和艺术之间的确存在相互补充、相互启迪的密切关系。现象学与艺术是相辅相成的,现象学研究艺术的本源问题。

艺术的本源学说中描述艺术是对自然对象的摹仿,例如畲族建筑中部分装饰元素的运用,这些具象的装饰元素有花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等。虽然对自然对象的摹仿是艺术创作的方式之一,并且是艺术创作的初级阶段,但是经过摹仿的学习过程能使畲族人民掌握设计方法,能让人提高审美品味,建立符合自然规律的审美习惯和价值取向。这与人类的艺术欣赏习惯与评价标准是一致的。而作为艺术的高级阶段,就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创新的过程揭示了事物运动发展规律,带有直线性、解蔽性。例如景宁畲族民居建筑的外观与内部功能分区设计等,在满足居民最基本的饮食起居功能之上,还能带给人舒适的享受与情感的陶冶。艺术现象学中讲到艺术的未来性,提到艺术家精通一定的知识技能之后,通过实践操作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作品是手工物还是技术物的讨论也充满趣味性。19世纪中后期,德国作曲家瓦格纳认为主观化、现代主义影响下的艺术家所完全依赖技术机器完成的技术物是对传统手工物的颠覆,是艺术的终结。笔者认为,无论是技术物还是手工物,首先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在一定时期以内能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需要,并能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景宁畲族传统乡土民居建筑群就是在保留传统手工艺技艺的同时随时代不断创新,这样的建筑才有旺盛的生命力。但通过实地考察,笔者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在一些畲民建筑群中,个别单体民居放弃传统施工工艺,采用现代的设计和表达方式,让该建筑孤立于群体之外,显得异常突兀。笔者认为无论技术如何进步,社会如何发展,人都不能脱离群体,不能脱离社会之外。人永远是社会的人,建筑也应该是为人服务的,这也与法国现代诗人罗洛提出的人类精神的普遍性不谋而合。

如“东方葵”是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创作的富有感彩的鸿篇巨制,在他的创作题材中,向日葵是绝对的主角。在艺术现象学课堂上,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周兴提到,向日葵在西方国家有着崇高的地位,有着很深的情感因素,而在中国,但凡提到向日葵,多数人想到的是“嗑瓜子”。因此可以说,人所处环境的不同、教育程度的高低、信仰的选择、观念的差异等都会造成对事物认识的不同。意识是关于事物的意识,意识依据于原本的、被给予方式的自明性、直观性。意识具有指向性、主动性和先天相关性。尼采曾说“上帝死了”,而真的是上帝死了吗?上帝是欧洲体系里面的塔尖,意思很明显是说体系崩溃了,没有特定的标准原则来衡量,导致经验主义、实证主义、虚无主义与相对主义等“自相矛盾”。弗洛伊德关于“梦的解析”指出:人的意识表现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而根部有潜意识,很大部分都在幽暗深处。在境遇与空间的深入研究中,物是难于接近的不可知的自然物、器具与作品,在境遇分析中是特指一种非主体主义的事物理解的可能性。仍以景宁畲族乡土建筑为例,通过对现象学与建筑艺术的关系问题的认识,笔者在进行畲族建筑这一研究课题时,使用艺术想象学中的观点去研究、分析与解构。主要表现为用境域与空间的哲学方法去分析畲族乡土建筑,要用实证主义的科学方法去探索畲族建筑的本源,用形式科学的逻辑方法去解构畲族乡土建筑,为未来畲族建筑的良性发展指明一条传承之路。

中国传统图形元素,特别是各民族有代表性的图腾是几千年来经过许多朝代更迭和时代变迁,以及人们生产与生活的需求所创造出来的不同时代风格的纹样、图案和造型,其所蕴含的哲理和寓意非常深刻,渗透在人们生活的不同领域,并成为我国民族语言所特有且富有个性的元素。畲族乡土民居建筑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奇葩,是我国珍贵的文化财富。我们需要利用原有经典传统建筑元素进行创作,酝酿出既有时代感,同时又具有强烈民族特征的建筑艺术。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这里就包括少数民族的建筑、习俗等。从艺术现象学的角度来解释,就是要把畲族的文化变迁史、建筑发展史串联起来,形成科学的方式方法为当下所用。这也是由现象学方法的实施所必然导致的结果。中山大学教授倪梁康曾提到:艺术是创建意义的活动,哲学也是创建意义的活动,前者是以感知的方式,后者是以知性的方式。因此“建筑是栖居,栖居就是存在”。在研究畲族建筑这一课题时,要对传统的设计元素进行归类,并进行详细的实地勘察与测量,记录并分析原始数据。用现象学中实证主义与形式科学去分析,同时用形式逻辑与客体性的知识去解构,用形式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畲族本民族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邱国珍.浙江畲族史[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0.

[2]倪梁康.“建筑现象学”与“现象学的建筑术”——关于现象学与建筑(学)之关系的思考[J].时代建筑,2008(6).

[3]孙周兴.作品•存在•空间——海德格尔与建筑现象学[J].时代建筑,2008(6).

第2篇: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建筑艺术是一个多义词,它既指建筑艺术门类本身,又是指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表征。“文化是一种通过符号在历史上代代相传的意义模式,它将传承的观念表现于象征形式之中。通过文化的符号体系,人与人得以相互沟通,绵延传续,并发展出对人生的知识及对生命的态度。”[3]侗族建筑是侗族族群历史发展的文化表征。符号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符号是形式的概念的抽象,但又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形象,而建筑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形式是“种族领域”的符号,或“种族领域”是建筑的抽象。这里的“种族”,其实是一种历史行为或文化的积累。他认为,每一个民族的建筑艺术都是该民族的文化凝聚,蕴涵着该民族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生命图式,尽管时过境迁,当初具体的“种族”活动己不复存在,然而它们生命的足迹和文化的积淀却被它们创造的建筑艺术忠实地记录下来,构成了一个特殊“领域”,成为研究这个民族活动和生命图式的活生生的范本。侗族建筑艺术既是侗族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历漫长的人类实践活动而积淀下来的艺术形式,也是侗族人们审美经验的积淀和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化表征。侗族建筑艺术的文化之美主要表现在侗族族群文化的意蕴美和生态文化的和谐美。在侗族的历史上,鼓楼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侗族族群内聚力的文化表征,鼓楼既是他们聚集商讨重大事宜,如需要商讨起款定约或抵御外敌等事宜时,侗寨中“头人”就会登上鼓楼去击鼓,把村寨的人们迅速集中起来共同商议重大事宜。侗族建筑艺术孕育着侗族先民浓烈的族群图腾崇拜意识。无论是从建筑材料来看,还是从造型来看,侗族的鼓楼都与杉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侗族在建造鼓楼上都是选择上等的杉树为原材料,而杉树被侗族人们称为“吉祥树”、“杉仙”,寓意着“吉祥如意”“仙气弥漫”。从远处看,侗族的鼓楼的造型像一颗高达挺拔的大杉树,侗族称之为“神杉树”、“遮荫树”,可见,鼓楼寄寓着侗族人们对杉树的原始图腾崇拜心理。此外,从鼓楼的内部结构来看,鼓楼蕴涵侗族人们的蜘蛛崇拜心理,而在侗族鼓楼、风雨桥、寨门、凉亭、井亭等建筑艺术中,侗族的龙凤图腾崇拜意识也是比较明显的。“鼓楼很全面地折射了侗族政治经济军事的点点滴滴,可以肯定地说:鼓楼文化是图腾文化的一种变异发展,鼓楼文化取代图腾文化,标志侗族文化在其文化进程中跳跃性地前进了一步,这是侗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线索。”[4]

二、意境美

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所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境是情与理、形与神的统一,是“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有机结合。费孝通先生曾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来形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同时这也是中国少数民族艺术追求意境之美的价值旨向。侗族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无论是单一的建筑审美,还是整体的建筑审美效应,都给人呈现出一幅优美的艺术画卷。如“风雨桥博采侗族民间建筑之精华,集廊、亭、台、楼、阁于一身,造型壮观、优美。从结构上看,风雨桥可分为三大块体,三大部分风姿纷呈,自成序列。桥墩(下半部分)显得厚实、凝重;悬臂托架间支梁(中间部分)显得简约、质朴;廊、亭、阁(上半部分)显得典雅、飘逸。三大部分‘珠联璧合’,构成了节奏多变的结构艺术与造型艺术高度统一的建筑形象,创造了一种和谐、完美的整体美感,其审美意蕴达到诗化的境界”[5]。杨昌嗣、闻继霞在《试论侗族建筑艺术美》一文中指出:“侗族建筑是群体的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巧妙融合,是技术结构美与艺术美的交融,是本民族审美意识的体现。”[6]侗族建筑艺术之美集中体现在其自然、人文、生态三位一体的境界美。“在侗族人的思想观念中,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中介,理想的人居环境当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在选择居住环境与修建房屋等建筑时,应该达到对自然地形地物的有效利用。……体现了侗族的原生态文化中混然朴素的‘天人合一’的原始宇宙观,及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有机协调的观念。”[7]侗族人们在建造鼓楼、风雨桥、民居村寨等建筑时,将建筑的艺术美与环境的自然美有机的结合起来,体现出体现建筑与居住环境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如侗族在修建民居“吊脚楼”时都是采用顺应地势的修建方法,以免对山地地形、地貌的破坏;在修建村寨是也是采用依山就势的设计理念,尽量保持自然原始的地势风貌;在处理鼓楼、风雨桥、凉亭、民居建筑等空间布局时都以顺应自然为原则,这些都体现了侗族人们“自然为主、人为客”的观念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理念。

第3篇: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关键词] 传统文化 城市 环境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人创造生存和生活空间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行为。环境艺术由许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是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由物质形态要素、意识形态要素以及技术形态要素、艺术形态要素所构成。而城市环境设计又是这些要素的综合体现。换言之,即可理解为:城市是有文化,有品格的。而城市的文化与品格,又是国家和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体现,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现状

1.城市环境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包括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室外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城市规划的原则是考虑城市原有的基础和自然条件,有方针有计划地规划发展。目的是创造满足城市居民共同生活、工作所需要的安全,健康,便利,舒适的城市环境。建筑设计包括建筑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建筑是人工环境的基本要素,建筑设计是人类用以构造人工环境的最悠久,最基本的手段。室外设计泛指对所有建筑外部空间的空间进行的环境设计,又称风景或景观设计。公共艺术设计是指在开放性的公共空间中进行的艺术创造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主体是公共艺术品的创作与陈设。

建筑是城市文化的体现。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而实用,坚固和美观,是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目的,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三者关系的最高境界为“美”,既文化与精神的统一。

2.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现状

建筑、室外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现代的城市建筑和城市发展一样迅速,但这种轰轰烈烈,欣欣向荣的迅速发展掩盖不了伴随而来的另一个现实――中国的城市与建筑正在失去其自己特有的文化与品格――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现状,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建筑迅速发展与环境设计间的矛盾。建筑的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民用建筑与商业建筑的快速发展,忽略了建筑本身和环境的综合设计,如道路,公园,绿地等,发展迅速但城市环境并不谐调,使得人文居住环境恶化。

第二,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矛盾。现代的城市建筑,用“日新月异”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为了展现“现代”精神,为了跟国际接轨,一座座古老的、具有民族传统的建筑正在悄悄的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克隆”般的一座座高楼大厦,清一色的西化,从建筑到装修,到室外景观设计,本土的、民族的东西少之又少。许多艺术上的等外品被大量炒作、模仿、克隆,成为视觉上的污染、环境中的败笔,造成建设性的破坏,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土地等资源。城市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孪生的兄弟姐妹。一样的摩天大楼,一样林林总总却又拥挤不堪的街道,一样的少的可怜的却又修剪的整整齐齐假模假式的绿地,一样说不清看不懂的不中不洋的街头雕塑……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内涵,是一个城市的品格的象征。而一个国家的城市文化则是其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体现、传承与发展。而这种以牺牲民族文化为代价的“现代”化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如何谐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每个设计师的不客逃避的责任。

二、中国传统美学与中国现代城市环境的关系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存与抗争中积累下来的艺术心理与审美意识的积晶,是中华民族生命意识的洋溢。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无不体现着传统文化精神。老北京四合院房屋独立而又相互呼应的整体设计,暗含了儒家美学思想的“和”;苏州园林的移步异景更是把传统美学的“天人合一”体现到极致。总地说来,传统的美学在建筑中的表现为朴素的哲学之美(和谐之美)和强烈而浓郁的艺术之美(自然之美,形式之美,装饰的艺术之美)以及地方风情的民族之美,淳朴的实用美和自然的生态艺术美。所以说,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美学的体现,中国美学引导了中国传统建筑,二者的完美结合,给我们留下了举世瞩目的民族建筑之瑰宝。

2.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的问题和走向

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民族文化和人文化的缺失,导致城市规划建筑西化、单一,没有民族、地域特点,城市文化大同,没有自己的品格和特点。而这一现象的直接后果民族文化在建筑中的传承和发展消失!所以,如何在城市环境设计中传承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和精神,这不仅关系到建筑或公共艺术生命力的展现及其存在的价值,更关系到城市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值得我们当代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应该着力反思,探索和必须改变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妨以传统美学来指导城市环境设计。

首先,根据地域、自然、民族、经济等因素合理定位城市文化,保护城市特有的民族地域特色,包括建筑的特点,生活习惯,民族风俗,本土文化,公共艺术等,因地制宜,人文的、艺术的设计规划,使城市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魅力;其次,建筑设计要考虑建筑文化,建筑文化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我这里所指的是建筑风格和精神――即民族精神。建筑不是单纯的艺术创作,也不是单纯的技术工程,而是两者密切结合,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建筑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物质需要,也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精神需要,中国的建筑就要体现华夏民族的文化精神,完成建筑这一载体对民族文化与精神的传承,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第三,将审美与道德观念结合在一起,以公共环境设计倡导健康公共精神,让人们在审美的同时受到道德的感染,建立和谐公共精神。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经济的发展引发人们对文化的诉求,唤醒对艺术化的回归,即人文。当今社会,经济已不再是衡量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唯一标准,文化逐渐成为城市的核心要素,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城市文化氛围已成为表现城市魅力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公共艺术所铸就的公共精神、人文精神,所陶冶的艺术灵魂,都不仅仅是属于艺术家个体的生命存在,而是在用各种公共艺术的符号语言对公众说着一个意义世界,构筑着一种精神生命的屏障。

现代城市环境可以说是一个城市文化的代表,是城市内在的文化,是城市底蕴的标志。所以,我们要正视公共环境、公共艺术上的问题,认真解决,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

参考文献:

[1]崔伊飞.中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与美学.山西建筑,2008,(10):71-72.

第4篇: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关键词】建筑装饰艺术、结构饰面装修、民族文化、应用

装饰是建筑艺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以美化建筑及建筑空间为目的的。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形式多样, 有着极浓厚的民族性和艺术性, 极大增加了建筑的艺术表现力,是世界建筑史上一朵美丽的奇葩。在建筑设计如何很好地把这一传统艺术传承下来,很好地运用在现代建筑中,与现代的文化内涵,精神相结合,形成一种文化上的默契,保持民族传统和地域文化, 创造性地继承建筑装饰艺术。

一、传统的建筑装饰艺术分析

1.1结构装饰分两种

一种是木结构本身的构件,如斗拱,梁柱,桁、橼条等,属于木结构建筑的支撑构件,由其本身的造型美感和排列的序列感,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另一种是在原结构构件的基础上,加以修饰,美化,在使用的基础上添加细节、雕刻,丰富构件的造型,使之起到装饰的效果。如方正的挑梁头作造型处理,加雕刻成霸王拳;用在攒尖顶建筑中的雷公柱,是用于支撑屋顶的脊檩的,直接悬在宝顶之下。下面的柱头通常做成莲花形状;飞橼:在建筑屋顶中,为了增加屋檐挑出的深度,会在椽子前端加钉飞橼。通常会做多曲面加个,造型飘逸;柱础,也就是柱下垫的柱顶石。柱础的样式很多,有覆盆式的、鼓蹬式的花瓶式的,有雕刻莲花纹的、龙纹、凤纹、水纹甚至是整个动物石雕造型的千姿百态;雀替是放在柱子上端用来与柱子共同承受上部压力的构件,也通常被加以丰富的雕刻,或是做成花草式、回纹式等等。

1.2饰面装饰

饰面主要作用是防水,保护结构。也是建筑外观的主要体现。在饰面的基础上美化加工,增加细部,极大地增加建筑的艺术表现力。如屋面上的瓦收口位置的滴水瓦当,就有做成各种图案的的:有神兽的、文字的、莲花纹的;在正脊的端头上有鸱尾、鸱吻、鳌鱼;在墙面有扫白灰、灰塑、彩绘、砖雕、石雕、琉璃花件等处理做法。

1.3装修装饰

装修包括木的门窗、隔扇、花罩、栏杆。门的式样、造型多样,门上的装饰也形式多样。如隔扇门上漏空的部分用的各式图案的木花格,实木板上的木雕等;罩是室内隔断的一种,是在感官上对空间进行分隔,隔而不断。形式有很多种,有随意曲线的花罩,有圆洞型的落地罩,还有呈凌空状的飞罩等等,都是由精美的雕刻图案、几何纹、草花纹等组成,装饰性极强。

二、建筑装饰艺术的民族特性和文化意蕴

建筑是主体, 装饰是载体, 当装饰附属于建筑时, 就表现出建筑文化的特征。从装饰的内容及形式上就能反映出不同民族与地区的建筑文化特征。在传统的民间建筑中, 常可见到表现伦理、民俗、文化、宗教意识的色彩, 如常可见到接近于深黑色的青瓦屋面。青黑色是一种民间的习俗与观念特征, 黑即代表了古代五行中的水, 依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水克火, 寓意避免火灾。因此, 我国南方民居中多用青黑色。民居内的装饰图案更与现实生活愿望一致, 采用福寿禄、梅、竹、菊、松等形式。自成体系的文化传统规定了一个社会的观念、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建筑装饰在一个国度里, 在定的时期, 在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一定的形式, 反映了一定建筑艺术特色。

随着文化的延续, 建筑装饰也会变化发展。在建筑装饰工程的实践中,面对不同的装饰内容, 不同的地域和人文环境, 不同的功能需要, 不同的风格和文化内涵的工程项目, 设计师必须在体现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的同时, 对主要表现的装饰内容的风格上进行探索和研究, 将风格的外在因素(民族特性、社会体制、生活方式、文化潮流、科技发展、风俗习惯、、气候物产、地理位置)和风格形成的内在因素(个人或群体创作构思, 其中包括创作者的专业素质和艺术素质)相结合, 从而赋予所设计装饰的内容具有视觉愉悦感和文化内涵,使生活在现代社会高科技、高节奏的人们, 在心理上、精神上得到平衡, 将体现艺术特点和创作个性的各种风格溶入所设计的具体工程中去, 运用物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 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优秀建筑装饰。

三、现代建筑中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应用分析

3.2就是完全按照传统的建筑形式建造,包括建筑样式、结构、材料和装饰。如在韩国京畿道的中国传统园林――粤华苑,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建筑全部采用传统的木结构形式。其中的船舫更是精雕细琢。船头的歇山顶前厅,三面敞开,挂落飞罩饰以镂空的花鸟雕刻;前厅同中厅间用落地罩分隔,中间是八角形的门洞。中厅和后厅皆为歇山顶构筑。中厅对外两面作美人靠,上做回纹式挂落;后厅用窗扇围闭,上部是锦纹的窗格形式,下部是实心裙板,加锦纹木线。整个建筑精致小巧,端庄华丽,充满浓郁的古典美;

3.2把传统装饰构件作为一种元素运用到现代风格的建筑中。在一些建筑中,既要新式的建筑造型,又希望体现中式的韵味,常常会在装饰上采用中式传统的元素。如在实体墙上设具有传统造型的景窗,既丰富了墙体的立面,达到了空间的渗透,又加入了中式的元素;又如把传统形式的隔扇运用到不同空间的分隔中,运用精美的古典花格,取其隔而不断,既美化了空间,又使两个不同的空间得以融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也有一种做法就是运用一些传统的构件作为一种专门的装饰品。这些构件与新建筑没有必然的联系, 可以说只是作为一种民族符号被用在需要的地方,如:垂花门、门钉、铺首等等。实践说明, 传统的建筑装饰在现代建筑中仍能发挥其作用。传统装饰也在不断使用中得到更新和发展,获得新的生命力。

3.3传统装饰的形式被完全简化,只运用抽象的方式来体现中式的风格。 如现在许多现代中式的住宅建筑中,都是在纯白的墙上,用灰色工字钢代替青砖做压顶。从形式上和材料上的根本改变,仅仅让人从色调上和格局上感受到中式的民居气息。整个建筑的外墙装饰既有一种现代建筑感, 又具中国传统意匠的双重魅力;还有是在实墙上开设长条形的竖向窗洞,通过对面伸过来的竹条,来体现中式的意境。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建筑艺术也日新月异地变化着。越来越多的中式装饰元素被运用到建筑设计中来了。不同的时期,人们对空间的要求不同,功能性,审美性和价值观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而要对传统与现代共存、新与旧相统一的空间环境模式的进行可行性分析。延续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的途径首先是要从根本了解装饰中各自的功能,特色,成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其艺术灵魂,才能更好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

参考文献:

第5篇: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建筑艺术;传统民居

我国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多样,地形地貌复杂,且少数民族众多,该地区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多样化,决定了当地居民建筑类型的多样化,使得其形成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由于在我国西南地区广泛的分布着四种基本的建筑类型,即井干干栏式建筑、千脚落地式建筑、吊楼式建筑和典型干栏式建筑,该地区也被人们亲切的称为“中国原生态建筑的博物馆”。

一、西南居民建筑的基本艺术类型

(一)傣族竹楼

竹楼是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在我国西南地区分布非常广泛,是傣族的标志性建筑。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雨水丰沛且河流众多,每年的降雨非常集中,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因此,竹楼下面是设计为架空的,且其屋墙为留有空隙的竹子,这使得其能够有效的躲避洪水、并维护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1。西南地区多雨的自然气候,为竹子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条件,因此竹子也成为了当地最主要的建筑材料。竹楼的房梁、房柱、墙和家具大部分都是用竹子作为原材料的。其房子一般修建在平地和山坡的交汇处或半山腰处,用竹子进行搭建。竹楼冬暖夏凉,且具有防潮防水的作用,受到了西南民族居民的喜爱。

(二)土家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土家族居民建筑的典型代表。为了不占用耕地资源,吊脚楼依山而建,在适应沟壑纵横的地势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利用了空间。土家吊脚楼的外形多种多样,包括单吊、双吊等多种形式。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吊脚楼,由于其内部结构的不同,都能给人的视觉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感受。土家吊脚楼将土家人豪放粗狂的性格直接呈现了出来,其也是土家族民族文化的最直接的反应,记录了土家族的审美观和传统的文化思想,展现着土家族的精神风貌。

(三)哈尼族蘑菇房

蘑菇房在修建的过程中,融入了哈尼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蘑菇房最大的特点就是经久耐用且冬暖夏凉。哈尼族在村落选址的过程中,将村落选定在茂密的森林之中,这里不仅水土肥沃且风景宜人,还能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蘑菇房的墙面是由石料和砖块修砌而成的,屋顶是由多层茅草铺盖而成的,因为房子最后的样子和蘑菇比较相似,而被称为蘑菇房。

(四)摩挲木楞房

木楞房是由摩挲人所发明的,由于他们喜欢依山傍水的居住习惯,木材就成为了搭建房子最好的材料。木楞房不仅冬暖夏凉,其防震效果也非常好。房屋的四壁是由一节节圆木垒落而成,屋顶是用木板进行铺盖,然后压上石头即可,整个房屋没有用钉子和砖瓦,仅仅只用木材搭建而成,因此这种房子被称作“木楞房”。

(五)藏族碉房

碉房是藏族人民最常见的居住方式,多为石头所砌而成,防风御寒且坚固。由于房子的外形和碉堡非常相似,所以被藏民称之为碉房。这种房屋外形非常稳固,风格粗犷,大多为三到四层,底层作为储藏室,二层作为藏族居民居住的地方,顶层一般多为经堂。

二、西南居民建筑的艺术特色

(一)地域民族色彩浓重

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特色,决定了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属于与自己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有着自己浓韵的民族色彩。其在房屋设计中,将各自的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表现的异常明显。比如,傣族竹楼,竹楼的顶梁柱是竹楼中最重要和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柱子,而同时在竹楼里也有代表男女的柱子等。这些地域文化不仅使房屋在构建的过程中更有特色,也体现了西南少数民族人民的地域文化、生活特色和。

(二)讲究和谐统一

西南少数民族居民在对房屋进行选址的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将房屋建造在风景宜人、水土肥沃的崇山峻岭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并且,为了不占用耕地面积,房屋的选址尽量因地制宜,保持着自然地原始风貌。不论是依山而建的傣族竹楼和土家族吊脚楼,还是处在茂密森林的哈尼族蘑菇房和喜爱依山傍水的摩挲木楞房,其建筑特征都是因势利导、顺应自然的。他们在修建房屋的过程中,并没有破坏沟、脊、壁、坡的原始自然特色,而是在这些原有的自然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修建,并巧妙地运用当地特色的建筑材料,将气候与地形地势相结合,使这些原始的房子都坐落在崇山峻岭之中,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三)建筑装饰独具特色

西南少数民族居民对建筑的装修也独具特色,主要包括木雕、彩绘、泥塑、石刻等。这些都是依据西南民族地区的地域特色、民族风俗习惯和增教信仰进行装饰的,极具民族特色2。彩绘是西南少数民族民居中最常用的一种建筑装饰方法,主要是对墙面、门楣和门框进行彩绘装饰,而图案多以白描的方式为主。总的来说,西南民族居民在进行建筑装饰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原材料主体颜色相接近的风格进行建筑装饰,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

三、西南居民建筑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为了使城市建筑更加具有标识性,很多旅游景点和城市建筑都吸取了西南居民建筑的中的一些优秀元素,使城市建筑风格更加多元化。无论是公共汽车站牌、住宅楼还是商城,都可以将西南吊脚楼建筑中的吊脚、雕花装饰、丝檐和走栏等元素融入其设计建造中去,从而更好的彰显出建筑的独特品味,进而形成独特的标志性建筑,为居民带来别样的视觉享受。将西南居民建筑的元素合理的应用到现代建筑中,能够促进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这也成为中国现代建筑的一大特色。

四、结语

西南少数民族的居民建筑风格,是这些民族在特定的地域内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对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的完美诠释。了解西南建筑的艺术特色,有助于我们体会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和建筑文化,更好地继承我国各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而促进我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兰柳.浅析西南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建筑艺术[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5(4):135-139.

第6篇: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关键词:博览建筑;空间设计;展示设计;内在特色;文化内涵

博览建筑是对自然、历史、文化、学术、科学技术的实物与标本进行搜集、保护、研究、传播和展览的公共建筑,根据博览建筑其展品的不同性质及向人类所传达的不同信息可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美术馆、艺术中心等。这类建筑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除了有相同之处,还有各自的文化内涵、主题思想。与其他建筑室内空间环境不同,作为一种精神文明的标志,向世人传播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现代科学技术等信息,并通过所传达的信息来增强民族意识,宣扬政治主张,提高民众审美素质、科学文化水平,培养民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兴趣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一、准确反映博览建筑的内在特色

(一)准确反映博览建筑所要传达的信息内容与主题思想,做到建筑外观与内空间环境设计的和谐统一

博览建筑收藏与展出的物品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以博览建筑收藏展览的内容、传达的信息与主题作为其室内空间环境的设计构思与创意手段,能使它的内在特色更加鲜明,更能使观众与博览建筑的室内空间环境融为一体,把观众带入到博览建筑所要营造的情景和气氛当中,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澳大利亚的巨虫博物馆,主要展示的是巨形吉普丝蚯蚓。这座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与蚯蚓的体形相似,建筑内空间环境设计模拟了蚯蚓的腹部,让观众在其间穿行体验,这种对博览建筑外观与内环境的设计手法,会使观众感受到其内容与主题的真实性。

(二)准确体现博览建筑自身的功能特色

博览建筑的功能设计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博览建筑主要以传递信息为目的,观众多以动态的方式观看展品,因此,需要合理的组织室内空间和观众参观的路线。二是空间类型的多样性,博览建筑一般都有多个展厅及多种的功能空间组成。这样的两个特点,使得博览建筑展厅与展厅、展厅与其它空间之间产生了序列的变化,空间与空间的大小穿插,空间变化的丰富多彩,使建筑外形及内空间环境呈现了多样性以及韵律感,体现着博览建筑独特的功能特色,这是其他建筑所不能比拟的。20世纪50年代赖特设计的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在中厅形成了一条螺旋上升的参观路线,将水平交通路线与垂直交通路线结合起来,因此呈现了一种独特的螺旋状的空间序列形式,而美术馆的外观也展现出强烈的动感。

(三)准确体现博览建筑的性格特点

博览建筑的室内设计,它既不像剧院建筑那样追求典雅气派;又不同于医院建筑的亲切洁净;也不同于学校建筑的活泼又有秩序,它有自身的性格特点,除了要满足功能外,在造型设计上还要有深刻的意义,使人在这类建筑室内空间中穿行的时候,在思想上引起某些联想与回忆,激发人们的情感,以达到某种教化作用,和精神上的震撼。中国南京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全面展示南京大屠杀特大惨案的专史陈列馆。其遗骨陈列、史料陈列两个展厅,通过独特的空间设计方法,以及灯箱、沙盘、泥塑、油画、复原景观、多媒体触摸屏、电影电视等现代展示设计手段,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悲惨历史,揭露日本军国主义者的血腥暴行。这样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有效的引起了人们对沉痛历史的回忆,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振奋了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树立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准确体现博览建筑的文化内涵

(一)博览建筑室内空间艺术设计要准确体现地域文化特色

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在地域文化特色展览体系中,决非只是把文物作简单的排列与拼凑,而是应依照地域文化特色展览的内容设计方案,对文物进行有机的组合,让每件文物都有准确的定位,并精辟地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展览体系的某个侧面;室内空间环境设计还要求务必抓住不同时代地域文化体系的主线,让各种艺术手段都成为整个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五原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中部,北靠阴山,南临黄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风民俗,是著名的“葵花之乡”。五原博物馆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就是以五原的地域文化为设计主题,其核心空间前厅的设计主要以五原地区历史发展的脉络:开田、辟地、繁衍、生息、发展为概念,利用五个柱子及柱子上的浮雕来表现这五个历史时期,五个柱子的背景以五原老城墙的造型为立面设计的出发点,进行提炼概括,加上米黄色洞石的运用充分体现了黄河文化孕育着五原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其设计也像一幅打开的历史画卷。

(二)博览建筑室内空间艺术设计要准确体现民族文化特色

博览建筑及其室内设计应准确体现民族文化特色,风格各异的民族建筑是建筑本土化的重要反映。很多有特色的建筑设计来自一些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和色彩绚烂的民族艺术。从建筑外观造型到建筑内部装饰无不彰显出一个民族内在的传统文化、独特的价值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蒙元文化苑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整个建筑仿照成吉思汗时代古列延式的军阵布局打造而成,远远望去非常壮观,彰显着蒙古族特有的文化特色。蒙元文化博物馆位于蒙元文化苑的南侧是蒙元文化苑的核心建筑,其内部空间造型设计如同一个巨大的蒙古包,馆内陈列了涵盖蒙元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科技等诸多领域的文物及展品,通过室内空间设计及陈列设计将这些文物及展品准确定位,利用各种艺术手段、技术手段准确体现了蒙古民族淳厚的文化内涵以及草原文明的辉煌成就。

(三)博览建筑室内空间艺术设计要准确体现时代文化特色

任何艺术作品都是时展文明进步的产物,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博览建筑室内空间艺术设计也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时代的实质,揭示这个时代的科技观、价值观、审美观,同时融合优秀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这样才会创新和向前发展,成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标志,成为社会第二教育基地。

作者:范蒙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艺术院

参考文献:

[1]余卓群.博览建筑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第7篇: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建筑始终保持了自身的独特性格。从其全部历史,可分出三个大的阶段:商周到秦汉,是萌芽与成长阶段,秦和西汉是发展的第一个高潮;历魏晋经隋唐而宋,是成熟与高峰阶段,唐代的成就更为辉煌,是第二个高潮;元至明清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这三个阶段可分别以秦汉、隋唐、明清为代表。

中国传统建筑以汉族建筑为主流,主要包括如城市、宫殿、坛庙、陵墓、寺观、佛塔、石窟、园林、衙署、民间公共建筑、景观楼阁、王府、民居,长城、桥梁大致十五种类型,以及如牌坊、碑碣、华表等建筑小品。它们除了有前述基本共通的发展历程以外,又有时代、地域和类型风格的不同。

基于中国长期的宗法社会土壤,中国建筑以宫殿和都城规划的成就最高,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和严密的等级观念,体现了古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政治伦理观,而与欧洲、伊斯兰或古印度建筑以神庙、教堂和清真寺等宗教建筑成就更高明显不同。宫殿从夏代已经萌芽,隋唐达到高峰,明清更加精致。西周已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观念,重视规整对称突出王宫的格局,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规整式格局有所破坏,汉代又开始向规整的复归,隋唐完成此一过程,元明清则更加丰富。隋唐长安、元大都和明清北京,是中国历史最负盛名的三大。

中国的宗法伦理观念,也影响及于其他几乎所有建筑类型,如祭祀自然神和先贤圣哲的宗教建筑坛庙,以及在特别强调血缘亲缘的关系、特别重视“慎终追远”、“事死如生”等观念的文化背景下发展的帝王陵墓等,它们几乎是中国特有的建筑类型,以规模之隆重,气氛之肃穆而令人瞩目。

中国主要流行从印度传入的佛教,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和石窟,还有石幢、石灯等建筑小品。佛教建筑在初期受到印度的影响,很快就开始了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国人的审美观和文化性格,充满了宁静、平和而内向的氛围,而与西方宗教建筑的外向暴露,气氛动荡不安完全不同。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道观向佛寺学习,同样具有安详的风韵。如若分类,佛道寺观大致可分为敕建寺观和山林寺观两类,前者更接近宫殿,严谨壮丽;后者更接近民居,自由灵巧。佛塔在中国建筑艺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类型多样,形式丰富,发展脉络历历可寻,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也体现得更加鲜明。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这在中国各建筑类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如城市、村镇、陵墓或住宅的选址和布局等,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风水”学说就是其集中代表。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在园林中更有突出的表现,而与欧洲或伊斯兰的几何式园林有别。中国的建筑具有礼仪性,中国园林也是如此,查尔斯。詹克斯指出,如果园林确是严肃地试图表征宇宙,而且真也表征永恒之国或佛国乐土的话,那么园林的结构应同其他的宗教形式或礼仪的空间具有某些共同之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园林起源与圣山魔石有关,同某些皇帝向往长生的企图有关,也同源远流长的文人隐士力图与神秘的道相和谐有关㈠。老子《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法道自然。”老子的这种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人上古的自然崇拜观念,同时也影响了中国漫长历史中的园林建筑。有人指出,中国的园林建筑,最主要体现的是天、地、人的自然融合,其主要要素是山、水、花草和建筑㈡。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台、灵沼,而灵台、灵沼分别对应山、水。因为山、水是自然的基本元素,而建筑就是置于山、水之中,构成“天人和一”的关系。中国园林主要有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种,两汉时以前者为主,成就高于后者,唐宋以后私家园林的水平渐高,到了清代,皇园转而要向私园学习了。它们虽具有共通的艺术性格,而私家园林更多体现了文人学士的审美心态,现存者以江南地区成就更高,风格清新秀雅,手法更为精妙;皇家园林主要在华北发展,现存者以北京一带最集中,规模巨大,风格华丽。中国园林在世界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欧洲人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种类繁多的民间公共建筑如宗祠、先贤祠、神祠、会馆、书院和景观楼阁等,以明清留存最多,也无不深深浸染着传统文化精神。衙署留存较少,现存较完整的几座也都在清代,有一套规定的布局模式,为示清廉,风格都比较朴素。属于居住建筑的王府和各地民居现存者也多是清代所留,其中民居尤其值得注意,不但种类繁多,形式十分多样,而且以其更直接更真切地面对普通人生,所体现的群体文化心态也特别率真而质直,反映的地域特色更加突出,其特有的朴质明智之美,有时并不在皇皇巨构之下。

中国建筑特别重视群体组合的美。群体组合常取中轴对称的严谨构图方式,但有些类型如园林、某些山林寺观和某些民居则采用了自由式组合。不管哪种构图方式,都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体现了中国人的民族审美习惯,而与欧洲等其他建筑体系突出建筑个体的放射外向性格、体形体量的强烈对比等有明显差别。

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所有建筑体系都以砖石结构为主不同,是独具风姿的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体系。结构不但具有工程技术的意义,其机智而巧妙的组合所显现的结构美和装饰美,本身也是建筑美的内容,尤其木结构体系,其复杂与精微都为砖石结构所不及,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对有机的结构构件和其他附属构件的进一步加工,就形成为独特的中国建筑装饰,包括内外装修、彩画、木雕、砖雕、石雕和琉璃,有十分丰富的手法和生动的发展过程。

中国各少数民族建筑也都各具异采,大大丰富了中国建筑的整体风貌。藏族建筑深植于独特的藏传佛教文化土壤之中,虽吸收了汉族建筑的一些形象和手法,而自成体系,非常富于特色,规模宏大,色彩鲜明,性格粗犷巨丽,其代表性杰作,不愧为世界级的建筑艺术精品。维吾尔族以伊斯兰教建筑成就最大,属于世界伊斯兰建筑体系,造型浑朴含韵,性格静穆沉思,其民居也与汉族民居有显著不同。傣族信奉上座部佛教,建筑受同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地区的泰、缅等国影响较大,除富于特色的干阑式民居外,以妩媚玲珑的佛寺佛塔更具风韵。侗族建筑虽受汉族影响较大,仍以其特有的鼓楼和风雨桥闻名中外,艺术性格质朴古拙。此外,如回族伊斯教建筑、纳西族、白族、土家族和朝鲜族民居,也都各具异采。这些民族的建筑艺术作品,象闪现在天空的点点明星,与汉族建筑一起,共同组成为中华建筑的灿烂。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古代并没有给我们留下有关建筑理论的系统专著,但中国建筑的高度成熟及其伟大成就,证明中国建筑不但拥有而且已发展为十分富于中国特色的建筑艺术理论,包括一整套建筑哲理,也包括建筑或环境的空间和形体构图方法。它们散见在各种文史典籍之中,而且采取了“中国式”的阐述方式。有的虽然还没有被古人总结为文字,但从大量的建筑作品中,人们还是有可能读懂其中深藏的信息。

中国建筑从原始社会开始萌芽,历商周至秦汉,为萌芽与成长阶段,可以秦汉为代本。秦汉建筑在商周已初步形成的某些重要艺术特点基础上发展而来,秦汉的统一促进了中原与吴楚建筑文化的交流,建筑规模更为宏大,组合更为多样。秦汉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祭祀建筑(礼制建筑)和陵墓为主,到汉未,又出现了佛教建筑。都城规划由西周的规矩对称,经春秋战国向自由格局揍变,又逐渐回归于规整,到汉未以曹操邺城为标志,已完成了这一过程。宫殿结贪官苑,规模巨大。祭祀建筑是汉代的重要建筑类型,其主体仍为春秋战国以来盛行的高台建筑,呈团块状,取十字轴线对称组合,尺度巨大,形象突出,追求象征涵义。秦汉建筑艺术总的风格可以“豪放朴拙”四个字来概括。屋顶很大,已出现了屋坡的折线“反字”,即以后“举折”或“举架”的初步做法,但曲度不大;屋角坯没有翘起,呈现出刚健质朴的气质。建筑装饰题材多飞仙神异,忠臣烈士,古拙而豪壮。

中国建筑历魏晋隋唐而宋,是发展与高峰阶段,可以隋唐为代表。魏晋时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形成民族大迁移大融合的复杂局面。中原士族南渡,江南地区开始进入了建筑艺术舞台;人生多难,促使佛寺、佛塔和石窟大量出现,成为中国仅次于宫殿的重要建筑类型;文人常退迹山林,促使了自然美的更深发掘,中国园林美学获得发扬的契机。隋唐在长期动乱以后复归统一,尤其盛唐时代,政治安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与西域交往频繁,是中国封建社会盛期,建筑艺术也取得了空前成就。隋唐建筑类型以都城、宫殿、佛教建筑、陵墓和园林为主。都城规划已完全规整化,气势恢宏,格律精严。宫殿组群极富组织性,空间尺度巨大,舒展而大度。佛寺格调欢乐而华丽,洋溢着对现实人生的积极肯定。陵墓依山营造,气势磅膊。园林已出现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风格区分,以后者的艺术意境更高。隋唐建筑单体内质外美,非常强调整体的和谐与真实,造型浑厚质朴,已较多采用凹曲屋面与屋角起翘,十分柔和大度,内部空间组合变化也很适度。隋唐建筑艺术风格可以“雄浑壮丽”四字来概括,具有可贵的独创精神,重视本色美,气度恢宏从容,堪称为中国建筑艺术的发展高峰。

元明清三代是中国建筑艺术充实与总结阶段,明至清前期是第三个高潮。

五代两宋至元,封建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市民阶层兴起,审美趣昧更趋近于富有普通情趣的日常生活,艺术日益程式化,更着意在细部和装饰的追求。

都城仍然规整方正,商店居宅临向街道,面貌生动活泼;宫殿规模远小于隋唐,而序列组合更为丰富细腻;部级祭祀建筑布局严整细致;佛教在唐以后己显衰微,佛寺、佛塔已不复见盛唐的恢宏;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的实践更加丰富,与前代相比,同样现出繁细的倾向。官式建筑完全定型,结构简化而装饰性加强。总的来说,明清建筑艺术可以“精细富缛”四字大致概括。

第8篇: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关键词】建筑;传统文化;建筑创新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的彰显和载体,也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因素的综合体。它承载着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我们国家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建筑更是独具一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不得不让我们把继承传统文化和争取建筑艺术创新放在首要的位置。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

(1)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建筑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标志,建筑艺术则是人类文明史诗中最辉煌的篇章。不同地域和民族其建筑艺术风格等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具有强烈的程序感和对称均衡的层次。中国传统建筑,论其结构,不论是皇家的宫苑,还是散见于各地的各类型的建筑,包括民居,其结构特点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董事独一无二的。具有代表性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两种:抬梁式和穿斗式,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尤其大,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比例及标准做法,构件、符号、装饰、色彩丰富多彩。在我国流传下来宏伟的古建筑数不胜数。如战国和秦时期建造的万里长城,明清时期建造的北京故宫,还有汉唐时期建造的西安钟楼等等数不胜数,而被人破坏的精美绝伦的建筑除了历代宫室,还有亲带建造的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这些都是我们伟大祖先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2)传统建筑的哲理观。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卓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理想和最高境界。它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部特征和精神。“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筑与环境、生态、地貌等均是共生的。建筑是环境的科学与艺术。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中国传统建筑在不同功能的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屋顶形式,通过室外结构、构造、色彩、装修、家具、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要求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所以,继承和发挥传统建筑文化就要学习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将其与当今时代和社会相适应的精华发扬光大,以指导我们的认识,创作和实践。(3)传统建筑的审美艺术。中国人偏于理想美的寄托。这种理想没的寄托,渗透到各个门类的艺术中,也渗透到建筑艺术中。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定的对象,把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征加以推崇,追求平和、宁静、淡泊、雅致、含蓄、自然而不造作。中国建筑艺术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趣,并同时给人以人伦的教化,人文的熏染。从自然的意境美达至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直抒胸臆,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形成了建筑和谐于自然的环境态度。这正是中华民族在建筑与大自然关系的处理上所体现的独特的环境意识。

二、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实现当代建筑创新

(1)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现代中国建筑要跟贴近中国人自己的生活。同时要当面的现代化,将传统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局部用于现代建筑中,寻找传统建筑形象中有代表性的象征,将其运用于创作中。弘扬中国传统建筑艺术要抓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手法与现代方法、现代要求相结合,灵活运用。(2)不断创新,实现中国建筑文化现代化。万物皆流,建筑也处在发展和变化之中。建筑创新是对传统的突破。新时代的建筑就应当反映出我们锐意进取,大胆创新,努力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这一新的民族精神风貌。新建筑的制作应当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不可片面追求建筑物外在形式的华丽和气派。中国当代建筑应该扬长避短,善于吸纳世界先进的建筑科学,广泛借鉴各民族的建筑艺术,敢于创新,设计出无愧于先贤对得起子孙的作品,发扬中国的建筑艺术,传承中华文明。

中国建筑艺术是中华文明之树别美丽的一枝,随着中国一步步坚实地步入国际现代建筑舞台,中国的建筑创作水平将愈来愈受到全球的关注。中国建筑师理应肩负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使命。应吸取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营养,按现代建筑文化的要求,继承中国传统,发扬民族形式,实现建筑创作的民族之路。

参考文献

第9篇:建筑艺术的民族性与时代性范文

基于对建筑基本属性的认识,拟对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作如下探讨。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以国家方针政策和建筑法规为准则;以“适用、绿色、安全、经济、美观”为主线;以继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建筑风格为根基;以投资质量和投资效益为基本考核依据;以学习融会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为借鉴;体现时代性、民族性、先进性。努力为被服务的人群营造科学、文明、高效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活动的环境空间及物质基础条件;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建筑在功能与艺术、物质与精神需求的良好意愿,这也是建筑设计的基本价值取向。1954年,时任中国科学院付院长张稼夫在中国建筑学会成立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先肯定了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他指出,“建筑与设计实际上就是国家百年大计的一部分”;明确提出建筑设计必须符合“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以及“如何把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结合起来”的理念。阐述了“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是统一的,不能为了经济而违反适用的原则,不能从美观出发而违反了经济的原则,三者是密切不可分的”。并指出,“今天我们所要求的民族形式绝不是复古主义的民族形式,而是要在艰苦的学习过程中摸索创造具有新的生命力的民族形式。”最后,他勉励建筑师们“必须在大胆的摸索创造中,产生既能适合于社会主义性质又能发扬民族传统的新的建筑艺术”。这讲话虽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至今对建筑设计创作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建筑设计的四个着力点

在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的引领下,从工程项目评审的视角分析,建筑设计宜把握四个着力点。

(一)国家方针政策和建筑法规

国家制定颁布的相关方针政策以及法规、规范和标准是建筑设计的准则。同时,还应了解和掌握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制定的相关重要领域的发展规划或专项建设规划,以利于配合协调。例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为推进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7年11月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概念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应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和人居环境,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节能降耗、环保减排是实施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国务院于2006年8月颁布的“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凡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能通过节能审查的项目一律不得审批、核准。”建筑领域是耗能大户,其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30%左右。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是落实节能降耗、环保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解决好建筑节能减排问题,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群体

建筑功能定位是确定为实现建设项目总体目标应具备的服务功能。服务群体是指建成后的服务对象,是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者。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群体的确定涉及社会经济历史与现状、人情风俗习惯、生活活动需求等要素,有的还牵连相关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复建设。这是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投资规模的关键环节。因此,在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类型建筑为特定群体服务的特定功能定位,含基本功能和特殊功能。基本功能是指为实现该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为特定服务及服务群体所必须具备、不可或缺的基本业务功能。特殊功能是指与项目服务内容有直接关联的,为足其特殊业务需求而必须配置的功能。例如,一座综合医院,根据规范,其基本业务功能应有门诊部、急诊部、住院部、医技科室、保障部、行政管理、院内生活等七项。但某些重点综合医皖,根据主管部门批准,还需设置科研所、医学院、预防保健站等特殊业务功能。据此,从建筑与自然环境融合、平面布局与功能分区清晰合理、人流物流交通集散流线顺畅、空间组织明亮宽敞,到各类功能用房和附属设施的科学配置及其使用面积的确定,都应有缜密、细的考虑。在这里,涉及一工艺设计问题。对某些技术专业性强,且有特殊要求的大型公共建筑,有必要由相关技术专家负责编制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应作为主导,先行一步。根据工艺设计要求进行建筑功能性规划设计,以确保建筑功能的适用性,更好为社会和各类人群服务。处理好建筑功能定位和服务群体还需考虑“前瞻性”,适度“留有发展余地”。关键是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阶段要做好项目建设近期的“发展前景”和“市场预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分析。特别是某些区域的地标性大型公共建筑。

(三)建筑艺术和民族传统建筑风格

建筑具有双重属性,建筑艺术创作也是建筑设计的重头戏,尤是一些大型公共建筑。这是一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是反映城市历史变迁、文化底蕴和风貌特色的重要元素。20世纪五十年代,建筑界先辈梁思成教诲我们:“中国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独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造的”,“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独特的体系已经基本上形成了。3500年来,中国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发展了这体系的特长,不断地在技术上和艺术上把它提高,达到了高度水平,取得了辉煌成就。”他还指出:“各时代因生产力的发展,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都一定要向建筑提出一些新的问题、新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新问题,满足这些新要求,便必须尝试某些新的表现方法,渗入到原来已习惯的方法中,创造出某些新的艺术体形、新的艺术内容,产生新的艺术风格。”因此,继承、创新、发展中华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应该说是建筑艺术创作的主题,也是人民的殷切期盼。其核心是继承和创新,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创新指导下的继承,创新应植根于继承发展传统民族文化和建筑风格。没有继承,何谈创新。纵观全球,世界各国各民族都在不同的历史演变进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国各民族自己的鲜明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绚丽多彩的建筑艺术风格。必须强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宜从中国建筑独特的特征着手。区别不同的功能定位,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地域经济文化,不同的地理气候条件等,中国传统建筑都显示出各地域、各类型建筑各具特色的造型和风格。建筑艺术创作宜“取其精华”,结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现代生活需求以及科学技术进步,重点对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建筑造型与风格、室内外建筑装饰以及建材和设备选择等环节,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做出正确判断。

(四)投资质量和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