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精选(九篇)

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

第1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系统 应收账款 内部控制 对策

信息化系统是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系统,使业务处理高度自动化,信息高度共享,使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采购、仓储等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过程。在我国,应收账款大量出现在信息化系统交易中,但这种信用交易方式还不成熟、不完善。本文拟探讨信息化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对策。

一、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下,一些企业为了争夺市场,稳定销售渠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一方面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忽视客户的信用情况、生产经营状况,将产品赊销给对方,既不与客户及时对账,又不及时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核对, 导致销售与收款相互脱节,催收、清理不及时,出现呆账、死账。另一方面不断增大的销售量和缓慢的货款回收速度使应收账款的剪刀差越来越大,形成大量的应收账款。赊销的应收账款会虚增企业利润,加重企业的负担,增加利税支出、收账费用等,造成资产缩水贬值,降低企业资产流动性和财务弹性,降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引发财务危机,丧失各种投资机会。

二、信息化条件下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控制直接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销售管理、经营管理,在信息化条件下,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较多问题,特别是内部控制问题尤其突出。

1.内部环境不健全,岗位分工不明确。

信息化条件下,许多企业在岗位设置方面不合理,内部审计不健全、日常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权限分配不当,甚至销售、收款、发货等业务权限分配给同一操作员,违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原则,更没有建立信用管理岗位,相关业务操作员管理意识和信息技术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2.会计核算不规范,风险意识薄弱。

信息化条件下,企业应收账款核算不规范,不重视应收账款台账、定期定向清欠清查制度和赊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没有充分利用信息化系统加强企业管理,无法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实施会计控制与监督。对应收账款能否收回、收回多少没有底数,对应收账款没有进行风险评价。

3.监督检查不及时,信息不畅通。

信息化条件下,很多企业没有设置信息化内部监督控制岗位,导致对内部控制的缺陷不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无法评价。同时无法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销售、发货、财务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单据传递不及时,业务联系脱节,销售、发货、收款、开票等信息无法追踪和勾稽,忽视企业的现金流量和应收账款回收率。

三、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对策

应收账款涉及企业日常经营及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也能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弱点缺陷。因此,我们应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注重对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

1.强化内部管理,建立赊销审批制度。

信息化条件下,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信息化系统的要求管理和控制应收账款,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制度,设立赊销审批制度,根据业务流程分别设立销售、发货、收款三个业务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确保办理销售、发货与收款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

2.规范会计核算,加强信息化系统的监督与控制。

信息化条件下,根据企业的需要和信息化系统的要求规范应收账款核算,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

(1)规范应收模块的基础资料

根据信息系统的要求规范应收模块的基础资料,以便及时、顺利、准确地运用信息系统,包括客户的详细资料、分类方式,用于销售的所有存货的名称、规格型号、价格、成本、分类方式,所有客户应收账款的期初数据,尽量精确到某一笔具体的发票或业务。

(2)规范应收账款核算方法

根据信息系统的要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应收账款的核算方法,包括应收账款的发生、对账、收回、核销、坏账等。如确定赊销发生的代垫运费、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现金折扣、票据利息、票据贴息、票据费用的核算方法;信息化条件下,可选择应收冲应付、预收冲应收等方法核销应收账款;选择销货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应收账款百分比法计提坏账。

(3)规范应收账款的科目设置

企业应根据内部控制要求、信息系统功能,结合企业规模建立适合企业需要的科目体系,完成各种核算、查询、汇总、统计与控制。如:某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不设明细科目,以单位辅助核算代替明细核算;某工业企业则按货款、税金设二级科目,按批量件、零星件设三级科目,批量件按法兰、齿圈、阀体、轴设四级科目,并设数量、单位辅助核算,有些甚至还要反映成品、齿坯、锻坯、粗车坯、精车坯、调质坯、正火坯五级信息,与主营业务收入形成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关系;科目设置将往来、账务、销售、存货、成本、出纳等模块连成一体,相互传递数据。

(4)规范应收账款账务处理

企业根据信息系统功能与科目体系完成日常账务处理。如大型的ERP系统,每一笔赊销单据都详细反映产品的名称、状态、客户、图号、送货单号、计划材质、实用材质、销量、金额、任务单号、理论重量、投料重量等,根据单据生成详细的应收账款明细账,应收余额表、账龄分析表、资金占用表、各种汇总表等;没有启用进销存系统的企业,凭证摘要和科目信息中应详细反映上述信息或提供详细的应收账款台账或流水账反映。

(5)加强信息系统的监督与控制

企业应设置严格的管理与监督制度,制定销售定价控制制度、坏账准备金制度,建立销售谈判、合同订立、合同审批、组织销售、组织发货、销货退回各个环节的控制程序和岗位权限,通过权限控制业务操作并经审核通过才能执行下一项工作。如系统主管完成基础设置,销货员录赊销单据,库管员完成发货业务,会计完成会计核算,出纳负责收款。

3.完善催款政策,强化考核评价。

信息化下,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生成对账单、催款通知单或Excel文件并及时与客户对账,查询资金回笼情况,完善修改现有的催款政策,制定多种清对催款政策,专人负责实施。同时将绩效考核及其奖惩与应收账款周转率密切挂钩,纳入单位负责人、销售主管、财务主管效绩指标考核体系,加强考核与评价,加强信息沟通。

综上所述,随着商业信用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应收账款问题日益严重,应收账款不断攀升,呆账和坏账比例逐年升高,利润下降,连年亏损、经营难以为继,甚至破产或被重组。因此,企业必须充分重视应收账款分析和掌控,加强应收账款治理,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提升企业治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投资收益,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8.6.28.

第2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对策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为扩大销售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用率,必将使用商业信用促销,从而产生应收账款。如何管好、用好和盘活应收账款,以加强资金安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风险,已成为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一、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和租赁业务等过程中形成的债权。它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动性强弱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和经营业绩。

(一)应收账款的正面影响。

1.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时,信用销售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可以扩大市场份额,增加销售收入,改善销售业绩。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需要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而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赊销可以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减少相应开支。

(二)应收账款的负面影响。

1.降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在赊销产品时,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另一方面,企业销售收入的实现,意味着纳税义务的产生,企业用流动资金垫缴当期税款。如果企业出现账面利润,企业可能要垫付股东分红款。这样,一方面应收账款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要垫付税款和分红款,加重了企业资金调度的压力。如果应收账款最终成为坏账,企业将遭受更大的损失。

2.延长企业营业周期,延缓资金周转速度。营业周期是指企业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等于存货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之和。如果企业信用政策过于宽松,将导致应收账款长期占用资金,引起企业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现金短缺,影响资金循环,延长营业周期,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三)全局视角。

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一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坏账损失等弊端,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对立又统一的问题,便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内容。

应收账款管理的本质是信用风险管理和价格策略管理,而不仅仅是应收账款额度的控制。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当所增加的销售盈利超过运用此政策所增加的成本时,才能实施和推行使用这种信用政策。同时,应收账款管理还包括企业未来销售前景和市场情况的预测和判断,及对应收账款安全性的调查。

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应收账款是资金流通的缓冲形式,如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将导致企业流动资金被不合理占用,影响企业再生产过程的实现。企业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直接影响企业资金有效利用,增加财务费用和催款费用,融资风险加大,长此以往必将使企业资金短缺。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信用管理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刚刚起步,有关信用管理的制度几乎是空白,进行信用管理的单位主要限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企业则很少进行。当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售量,大量运用商业信用进行促销时,没有事先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盲目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忽视了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而且社会信用意识也比较薄弱,不少企业不重视自身信用,恶意拖欠账款,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信用危机。赊销是商业信用的一种,在信用不良的环境中,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会因缺乏回收保障而产生风险。

(二)企业内控制度不健全。

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明确的应收账款管理、责任机制,缺少必要的内部控制,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无章,职责不明,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无法追究责任,企业虚盈实亏,严重制约企业发展。有些企业虽然对应收账款设立了规章制度,但却有章不循,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能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销售与核算脱节,问题不能及时暴露。而在另一些企业中,内部激励机制也很不健全。企业为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往往只将工资报酬与销售任务挂钩,而忽略了产生坏账的可能性,未将应收账款纳入考核体系。因此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企业没有采取有效措施要求有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给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经营风险不断增大。

(三)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不规范。

企业缺乏有效的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方法,不少企业没有专职机构或专职人员对应收账款进行风险管理,信用政策不合理,日常控制不规范。由于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的时间性差异,以及票据传递、记录等,都有发生误差的可能,债权债务双方应就经济往来的定期对账,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但是很多企业未能及时、定期对账,造成损失,资金面临风险。如应收账款账龄过长,没有及时进行催款或催款但没有书面催收记录,导致超过诉讼时效造成损失;应收账款依据不足,只有单方面的财务记录,没有相应的原始财务凭证或合同等证明,其真实性和有效性容易受到债务人质疑,影响债权的追收;应收账款底数不清,债务人名称、地址不详,难以联系,或是因未及时对账,债务人早已搬迁、合并、倒闭或破产,无法追收债权。

三、企业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企业产生应收账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其管理目标就是追求利润。就其本质而言,应收账款可以看作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企业要根据“没有现金流量的利润不是利润”的原则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始终把资金回笼放在首位。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要遵循事前控制、事中监管、事后清收的原则,严格履行事前申请审批手续,加强事中跟踪监控,落实事后清收责任,实行全过程监督和控制,加速应收账款回笼,减少坏账,确保企业经营利润的最终实现。

(一)应收账款的事前控制。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重点,就是根据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客户的信誉情况制定企业合理的信用政策。合理信用政策建立在对客户资信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客户资信管理制度,加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一是建立客户资信档案,收集客户信用信息,包括资质证件、生产经营情况、主要财务指标、信用情况、高层管理人员基本情况等。二是要客观评估客户信用风险,根据客户行业类型、经营规模、偿债能力、盈利能力、与本企业交易记录等内容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评定客户信用等级,确定信用政策。三是对客户资信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更新,定期对客户信用等级、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进行重新评定。如遇客户发生影响信用等级的重大事项,立即对该客户信用状况进行重新评估,采取降低或取消信用额度等措施。

(二)应收账款的事中监管。

应收账款管理属于综合管理的范畴,因此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制定相关制度,促使各部门协调一致地工作,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推动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工作。同时明确分工,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各司其职,监督、检查、考核应收账款回笼情况。一是销售部门落实应收账款跟踪管理职责,做到人员、岗位、责任“三落实”,通过付款记录、账龄分析表、平均收款期及收款占销售额的比例,及时分析潜在的风险损失,以便正确估量应收账款价值,并相应地调整信用政策,最大限度降低逾期账款发生率。同时建立应收账款台账,主动与财务部门核实货款回笼情况,对即将到期仍未收到的款项要提前催讨,确保货款按时回笼。二是财务部门要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账龄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加强应收账款对账工作,形成有效闭环;积极配合销售部门每月进行应收账款函证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确保往来账目记录一致。针对对账差异,及时提交销售部门协调解决。三是监察、审计部门要抓好销售业务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审计结果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进行评价,并指出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性、成绩与不足。通过完善监控体系,开展销售业务专项审计,防范因管理不善而出现挪用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将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从而不断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

(三)应收账款的事后清收。

坏账是应收账款管理面临的最主要风险。根据调查,应收账款逾期的时间越长,追账的成功率就越低。当逾期时间为1个月时,追账成功率为93.80%;逾期时间为半年时,成功率急降至57.80%;1年之后,成功率锐减为26.6%;逾期两年左右时,成功率只能达到13.

第3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 管理 内部 控制 风险点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095-01

伴随全球经济体系的发展变化,企业应收账款业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其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受到各界人士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必须正确运用理论基础对于现有问题进行探讨,在发展中寻求管理方面的进步,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应收账款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完善相关产品销售管理制度

为了让应收账款能够正常的运行,企业内部应该建立专项的关于销售管理方面的合同文件,对于该销售合同依据具体的产品进行详细的分类、将其专门划分到具体部门,对于责任制、条款、内容等进行详细的审核,并且认真的对产品质量进行检测、针对销售环节不断的调节和完善。针对企业来说,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销售环节成为了整个企业运行的关键部分,制定规范化细致的销售管理制度是企业持续性良好发展的前提。

二、应收账款的具体管理制度

企业内部建立具体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这样企业内部的销售和债务管理环节将更加的规范化,为自身产品的销售、运输、和售后服务等方面提供具体的指导,各项业务更好的运行且确定资金的动向。在产品交付指导的相关规定落实后,让相关的业务包括落实结算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管理、债务管理、存货预期对账管理等各个方面都变成终身责任制,产品的生产销售各项流程变得更加规范化,为消费者和经销商提供了更多的利益保障。明确销售人员职责,建立信息控制系统和部门分工控制,建立合理的信用控制,对客户进行信用分析并分类管理,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和控制,建立应收账款催收制度,进行收账控制,建立应收账款台账,完善应收账款的后期跟踪及核对。

1.全面核算应收账款的成本

机会成本。应收账款作为企业用于强化竞争、扩大市场占用率的一项短期占用,明显丧失了该部分资金投入于市场及其他方面的收入。企业用于维持赊销业务所需要的资金乘以市场资金成本率 (一般可按有价证券利息率)之积,便可得出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管理成本。企业对应收账款的全程管理的开支, 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费用,应收账款账簿的记录费用,收账过程开支的差旅费、通讯费、人工工资、诉讼费以及其他费用。

坏账成本。应收账款存在着无法收回的可能性,这会给债权企业带来坏账损失,即坏账成本。企业应收账款余额越大,坏账成本就越大。

2.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及建立客户资信管理系统

因为企业对赊销信用的管理需要进行调查,分析及专业化的管理,并且涉及财务及销售等部门,因此为确保各项信用管理政策的有效实施,设立由总经理或财务总监领导的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是非常必要的。要为客户建立资信管理系统。客户的资信状况如何, 信用是否良好,偿债能力如何,是资信管理系统所要求记录的。对此,可以通过与客户的日常交往情况;也可以通过信息渠道,比如网络的报告等获得所需要的资料;还可以利用专业的机构对客户进行资信调查,然后根据所获得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建立客户数据库,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并且及时更新数据库的记录。

三、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是指在销售商品或产品已经挂账时,企业需要做好的应收账款管理的各项控制工作。比如应收账款核对、往来签认、账龄分析、坏账准备等。对应收账款进行内部控制就是要做到保证应收账款的真实正确,保证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减少坏账损失的发生。如果不对应收账款的增长进行有效控制,会增加企业的坏账损失,又将给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因此,如何对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行深层次的衡量和有效控制,增加风险意识,制定防范措施,是现代企业经营与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日前企业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四、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风险点

1.增加风险,影响盈利能力

由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存在量过大,赊销的货物确认收入后,虚增了账面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同时也提高了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如果企业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则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并痛击了企业当年的盈利状况。

2.资金周转困难,夸大经营成果

由于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使用效率,还会使企业资金周转能力下降,甚至资金链断裂,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情况严重时甚至影响企业的持续经营。当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时,虚增账面收入的情况也随之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预警机制是非常有效且合理的控制方法,在整个管理工作中起到重要的效果。企业内部建立系统化的、详细的预警系统。建立该预警机制的时候保证两个指标,第一是高赊销额,针对个别的用户设定一定的资金额度,在该范围内进行发货,第二种是长赊销期,对于客户的应该收回货款界定一定的数额,让企业人员进行跟单,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如果资金不到位,停止对于该类型客户的供货,对于原有货款及时的进行收回。

五、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事前控制: 加强认识,及时走出应收账款管理的误区;建立科学的信用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的预警系统;进行信用保险,减少风险。

事中控制:加强对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建立企业应收账款信息管理系统;规范会计账务处理程序,发挥会计核算监督作用。

事后控制: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制度;建立企业销售责任制,健全企业内部激励制度;借助应收账款出售与融资渠道提高变现能力;开展业务重组,盘活资金。

之, 新形势下造成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企业内部的共同努力加以防治,通过法规制度的完善,内控、监督机制的健全,防范措施的加强,最大化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帮助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第4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粮食企业 应收账款 风险控制 研究

粮食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除了信用交易外,还有客户评信运行机制未有效运行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内部控制缺位。如果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没有一个健全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很容易产生应收账款的风险,进而造成财务危机。

一、粮食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企业的应收账款受到市场上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导致企业不能够及时或者足额收回数额较大应收账款的风险。

粮食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回收金额风险、回收时间不确定性和资金管理成本的增加。应收账款回收时间上的不确定性,主要是指应收账款的债务人超过商定的付款期限,并不能确定明确的付款日期,而使债权人面临应收账款损失的风险。回收金额风险是指应收账款超过信用期后,粮食企业很可能无法收回全部的应收账款,而使部分或全部的应收账款成为坏账的风险。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会加大企业资金的占用和增加资金成本,降低资产的使用效益,并减少应收账款使用的机会成本,甚至使粮食企业财务资金陷入困境,很可能增大资金链断裂、资不抵债、破产或被并购的可能性。而应收账款一旦超过信用期,部分或全部金额就很可能成为坏账、死账,且必定增加资金占用、催收、诉讼等管理成本,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应收账款风险对粮食企业的影响

(一)占据资金,降低使用效益

粮食企业因赊销商品所应形成的应收账款在信用期内未能够及时收回,造成实物流和现金流没有达到预期的同步,使企业的现金收入与支出不相符合,打乱了粮食企业的正常资金使用计划,影响粮食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应收账款因长期不能收回而被动地被占用,致使企业的现金流出未能及时补进,进而直接影响企业赊销业务资金的正常流动和应收账款的正常周转,增加了资金成本,降低了应收账款的使用效益。

(二)虚增利润,隐藏经营潜亏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以信用交易方式完成销售业务后,需要确认营业收入,并计入当期损益,因此确认的经营结果,企业在账面上视同收回了现金。实际上,企业在收回应收账款之前,虚增了企业的现金收入。如果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必然使企业每年按照谨慎性原则提取的坏账准备难以弥补应收账款风险形成的坏账损失,使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大大增加,在隐藏了经营潜亏的同时,也隐藏了资金风险,削弱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现金流出,削弱经营能力

粮食企业因信用交易而赊销形成的应收账款,在一定时间内现金收入与支出不相符合,虽然在短期内完成了轮换计划政策业务,账面上为企业增加了相应规模的利润额,但是赊销收入的现金并没有实际流入企业。由于销售的实现,使得粮食企业需要付出相应比例的税费成本,且可能因利润(或股利)分配政策的实施使企业的资金流出,恶化了粮食企业的造血能力,增加企业的损失。由于超过信用期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为减少坏账损失和资金占用成本,企业必定增加应收账款的催收、诉讼等费用和人力资源成本,额外增加管理成本费用,削弱了企业的经营能力。

(四)长期占用,增加机会成本

粮食企业的应收账款受到外部因素和自身特性的影响,不能够自由的流动,成为企业的闲置资本。企业变现的流动资产或者现金周转速度越快越能够真正增加收益,但由于企业没有有效利用应收账款的手段,使得应收账款成为流动资产中的“固定资产”,丧失了大量的盈利机会。由于资金被长期占用,加大了企业的机会成本。因属于政策性借款,由于借款期外长期占用,又增加了企业信用成本。

三、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

针对粮食企业应收账款损失风险的种类、性质和产生的市场环境,应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围绕信用交易业务开展风险控制;健全综合评信、法务审察、业务管理、财务监督、资源考核五位一体的内控管理体制;从应收账款管理缺位入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完善风险控制运行机制。

(一)完善信用管理,健全内控管理体制

应收账款风险涉及的主要是信用风险,其产生过程具有普遍性、复杂性、高难度性。企业在其管理上关口应前移,组建专业的部门或者组织对潜在的应收账款客户信用实施等级评定,前置信用交易程序,督导企业加强审批,业务部门按制度规范实施信用交易。信用管理部门或组织需要保持充分的独立性,协调业务部门对应收账款的催收管理、财务部门对应收账款信息流入的监督和人力资源部门对资源使用结果的考核,自始至终监管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程序执行效果的全过程。

(二)合理布局,优化经营管理策略

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粮食企业应仔细分析自身所处的经营环境,此消彼长的客我关系,从客观上评价自身综合实力,{整经营计划,培育优质客户,从而建立“信用是企业的血液,共赢是发展的源动力”的合作目标。粮食企业对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既要从外部推进,不给客户违约机会,传递违约成本远大于违约所得;也要从内部推进,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强化日常管理,实时掌控应收账款的量、时、价等信息,将发现的问题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企业加强财务风险预警的监管能力,定期与客户对应收账款进行书面核对,以便及时发现应收账款风险,同时将核对的结果传递给对方企业,保证双方信息的一致,保留书面对账资料,以便对可能发生的应收账款风险采取进一步有效的措施,降低应收账款风险的水平。

(三)统筹规划,完善风险规避措施

粮食企业通过完善应收账款管理风险控制运行机制,能够从系统内有效防范和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的发生。但由于市场、金融环境、投资决策等因素可能影响客户经营,使其财务状况恶化,不能支付所欠账款,因信用透支而产生系统外的应收账款风险,也可以通过分散风险的方式来规避。

1.通过信用保险,规避应收账款风险。信用保险是权利主体将与之有债务关系的客户方的信用作为保险对象,向开设信用保险的保险公司投保,保障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以保证在债务人信用违约时,债权人能够获得相应的补偿。

2.通过保理业务,规避应收账款风险。保理是指与开展保理业务的金融机构之间形成的一种契约关系。根据契约关系,卖方企业等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应收账款的回收权转让给保理方,保理方针对该企业的应收账款,为其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账户的管理、收账款的催收以及为收回应收账款所提供的各项担保等业务。

3.通过财产担保或第三方担保,转移应收账款风险。对债务人提供有效资产担保或第三方担保,如债务人不动产抵押担保、第三方信用担保或不动产担保等,通过这些方式的担保,可以使企业在无法正常收回应收账款的情况下,通过追偿的方式,从担保方手中索赔或者通过抵押物的拍卖来获得弥补应收账款的资金。

(四)痕迹化管理,提高应收账款管理能力

企业还应健全应收账款痕迹化管理机制,提高管理应收款项责任落实的能力,严格控制应收账款投资,加强企业内部痕迹管理,积极清收,防止应收账款损失的发生,减低投资风险。

1.应收款项的痕迹化资料。直属企业须按发生的经济业务或事项建立和完善客户或职工个人的应收款项立卷管理,企业对形成应收款项的资料进行整理,遵循会计资料的形成规律,保持形成应收款项前因后果的有机联系,便于核查和利用。直属企业应收账款的立卷管理内容主要为每项应收款项业务发生时间、金额、账龄、计提坏账准备、清收状况、清收负责人、分管领导;债务单位当期的经营结果、财务状况、资金情况,联系人、债务单位负责人的诚信等。直属企业应根据每项应收款项的账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催款清收,催收记录包括上期债务人的回函记录及清收成果,当期催收时间记录、方式、效果、催收责任人、催收主管;被催收单位或个人负责人、联系方式等。

2.应收款项的痕迹化管理。直属企业对本单位应收款项资料的保管要严格执行安全、保密、有效和检查的制度。一是安全,直属企业要确保应收款项所有资料完好无损,做到不丢失、不破损等。二是保密,直属企业对应收款项所有的资料信息不能超过规定传递的范围,包括接受应收款项资料信息的范围、对象,确保应收款项保密的程序、方法有章可依,以及各环节保密的责任落实等。三是有效,直属企业须按月定期向客户发送应收账款对账函,获取客户的定期对账确认书,按时催收应收款项,及时更新应收款项的法律时效。四是检查,直属企业要专人负责保管应收款项的立卷资料,上级主管部门应实施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监督直属企业应收款项的管理情况。

总之,应收账款风险是粮食企业经营中不可回避的资金管理风险,伴随着企业信用交易的存在而发生。粮食企业不可能完全规避应收账款风险,但通过对企业系统内外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研究,能够把应收账款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充分利用信用交易来实现粮食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Z

参考文献:

第5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体系;日常管理;处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4-0091-02

应收账款是企业赊销产品、劳务等形成的应向对方收取款项的一种外置资产。该资产被对方经营,对方可以任意调度使用,本企业却无法控制,形成企业的“虚拟资产”,只有变为现金流入企业,才能参与到再生产过程中,为企业创造收益。而这一过程的长短,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应收账款管理与社会的信用体系完备有着密切关系。在西方,信用管理是一门重要学科,比较流行的管理方法是应收账款有价证券化。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基础还比较薄弱,大部分企业管理意识比较淡薄,方式单一,绝大多数企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管理机制。据我国的现实国情,作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建立应收账款的管理机制。

一、建立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体系

1.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

信用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须由特定部门来完成。企业应设置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同时配备专业人员,确保信用管理职能的实现,一般由财务总监领导,是销售部门和财务部门的桥梁,信用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包括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客户信用、进行信用风险分析、科学制定客户的信用额度、执行应收账款监督等。

2.进行信用调查分析

企业应对客户收集信息进行信用状况调查分析。对老客户,要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制定一套完整的历史信用记录。对新客户的信用管理包括:进行信用调查、信用评估和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企业在向客户提供信用之前,必须严格调查分析客户的信用状况,并经内部授权批准后方可提供,以控制企业的信用风险。另外,对客户提供信用后,企业还应随时了解其信用状况的变化。若对方出现信用恶化,经营状况不佳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以免造成经济损失。

3.选择合理的信用政策

公司应根据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最有利的信用条件,衡量坏账损失和收账费用的大小,确定采取合适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的制定必须协调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工作需要。在确定对客户的信用政策时,业务部门从争取客户、扩大市场和加强竞争能力角度考虑,往往允许客户在收到货物后的一段时间内付款,而财务部门要根据客户的信用状况,分析其付款能力和按时付款的可靠性。向客户提供信用条件,必须由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经过信用分析,报总经理室批准,同时,要求采取抵押和担保等自我保护措施。此外,公司的财务部门必须对每一信用客户建立主要情况档案表,定期跟踪记录收款情况,随时检查每次赊销与所欠账款之和是否超过本单位确定的信用额度,记录不能按时收款的次数,向业务部门提出预警报告,为今后评定客户信用等级和额度提供事实依据,以减少产生坏账的风险。

4.建立分级审批制度

分级审批制度要求规定业务员、部门经理可批准的赊销业务限额,限额以上需要报总经理审批,各级全权负责自己管辖范围。此外,实施赊销策略时应该结合市场的供需状况,当市场上对公司的需求较大时应采取现款现收的办法;反之,则采取赊销的办法。

5.提高会计与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会计和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监督。作为企业重要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离不开会计和内部审计的监督与管理。应收账款的会计监督包括应收账款的确认与计量是否遵守会计准则的规定、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坏账的确定是否科学等。应收账款的内部审计主要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角度对应收账款的会计、管理各方面制作出定性评价,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要综合利用会计、内部审计提供的信息全面权衡分析。

二、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应收账款追踪分析

市场供求瞬息万变,客户以赊销方式购入商品后,客户所赊购的商品能否顺利地实现销售与变现,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市场供求状况;客户的信用品质;客户的现金持有量与调剂程度。但不管何种原因,公司的每一笔赊销业务发生后,为了按期收回应收账款,顺利地完成从商品到货币的转换过程,防止应收账款遭受拖欠甚至发生坏账损失,公司都需要对应收账款的运行过程进行追踪分析,有利于赊销公司准确预期应收账款发生呆、坏账风险的可能性,研究和制定收账政策,在与客户交涉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理有据,从而提高收账效率,降低坏账损失。

2.建立应收账款账龄表

应收账款发生的时间不一致,有的尚未超过信用期,有的已经逾期。逾期时间越长,越容易形成坏账。所以,财务部门应定期分析应收账款账龄,向业务部门提供账龄数据及比率,催促业务部门收回逾期账款。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都应把逾期的应收账款作为工作的重点,研究调整新的信用政策,努力提高应收账款的收现效率,对尚未到期的应收账款,也不能放松监督,以防新的拖欠。还要考虑每一笔逾期账款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收账方法。公司可以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将账龄最长,风险最大的应收账款划为A类,而将账龄最短、风险最小的应收账款划为C类,其余则划为B类。

3.不断完善收账政策

当应收账款遭到客户拖欠或拒付时,公司应当首先分析现行的信用标准及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合理,然后对违约客户的资信等级重新调查摸底,进行再认识。对于恶意拖欠、信用品质差的客户应当从信用清单中除名,不再对其赊销,并加紧催收所欠,态度要强硬。催收无效,可与其他经常被该客户拖欠或拒付账款的同伴企业联合向法院,以增强其信誉不佳的有力证据。对于信用记录一向正常甚至良好的客户,在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人与其面对面沟通,协商一致,争取在延续、增进相互业务关系中妥善解决账款拖欠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业务员在货款回收时还应编制“销售统计表”和“收款日报表”。

4.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

无论一个公司的货款回收政策制定得多么完善,坏账损失仍然是无法避免的,按照财务的谨慎性原则,应根据账龄逾期的程度或应收账款的总额合理地估计坏账的风险,并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当发生坏账时,用提取的坏账准备金抵补坏账损失。以上市公司为例,目前对三年期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比例,上市公司平均是68.35%,而国外一般是做100%的坏账准备。另据统计,截至2004年3月28日公布的年报,三年期以上应收账款超过2 000万,坏账提取比例不足50%的上市公司,共计28家。假如将这28家上市公司2004年三年期以上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调高至50%,那么,其同期利润总额将会下降39 709.75万元,平均每家公司净利润将减少1 418万元,其中,32%的公司业绩下滑幅度超过50%甚至亏损。而据2004年年报数据统计,截至4月1日,760家上市公司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上市公司对各类账龄的坏账计提比例平均值并不是很理想。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企业一般对三年期以上的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是100%。在我国不少上市公司对三年期以上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账款的计提比例连50%都不到。

三、加强应收账款的处置管理

公司即便建立了完善的应收账款监控体系,也不能保证不会发生逾期应收账款。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监控体系的制定是否合理以及监控体系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二是市场经济的瞬息万变随时有可能导致债务人财务状况恶化而无力偿还到期债务,因此,还需要适时地对应收账款进行处置。

1.应收账款抵押

公司以应收账款作抵押品向金融机构预先取得贷款。数额一般是应收账款的60%~90%,其高低主要由借款企业的信誉、财务状况和抵借的客户账款的信誉所决定。公司如果以这种方式取得的借款,期间仍由公司继续负责收取应收账款,以收回的账款来偿还贷款。金融机构不仅对应收账款有留置权,而且对公司有追偿权,若发生坏账损失由借款人承担。

2.出售应收账款

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应收账款让售合同,同时,根据客户可能享受的折扣与折让及销货退回而确定一定数额的扣存款,根据风险的大小和账款收取的工作量确定让售账款的手续费,扣除手续费后的应收账款余额即为让售价格。采用让售方式,公司将让售账款通知债务人,由金融机构直接收取账款,这样既融通了资金又避免了风险,且可以降低坏账损失。

参考文献:

[1] 黄联江.应收账款管理之我见[J].福建财会,2002,(4):12-14.

第6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发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很多房地产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都采用了应收账款作为重要的信用销售手段,这虽然有助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但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隐患。特别是如果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处理不当,出现应收账款回收困难,不仅会直接导致房地产企业出现现金流紧张、资金周转困难,而且也非常容易出现严重的财务风险以及营运风险。因此,加强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控制管理,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经营管理成败的关键,这对于确保房地产企业经营安全稳定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有关内容概述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企业在自身产品或者是服务的提供过程中,为了促进销售而以债权的形式完成收入的确认。作为房地产企业而言,由于房地产产品的特殊性,因此应收账款不仅仅是房地产企业会计核算方面的资金提现,更主要的还是房地产企业的账外管理,也就是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更加侧重于现金流。按照应收账款形式的不同,应收账款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应收银行按揭款、应收客户按揭款以及应收分期付款欠款等几种类型。

二、当前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按照相关的统计资料表明,当前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比例一般可以达到房款的70%以上,应收账款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房地产企业的利润和资金结构出现问题。全面分析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控制重视不足。现阶段很多房地产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利润收益目标,在销售管理过程中销售政策的制定过于宽松,有的降低首付比例幅度过大,有的分期付款时间延长过度,这些都直接增加了房地产企的应收账款,增加了出现呆账和坏账的比例。

2.对房地产企业客户的信用评估不足。信用销售的前提是全面准确的掌握房地产企业客户的信用状况,但是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信用制度体系建设不完备,对于购房者的偿债能力评估不足,造成了一些坏账问题时有发生。

3.缺乏有效的应收账款风险控制管理制度。在当前的房地产企业内部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有的房地产企业合同管理不完善,合同中的付款条件以及时间节点要求等不明确。有的没有完备的信用政策评价体系 ,审批权限约束不力,有的在应收账款回笼方面缺少制度管理,导致应收账款不断增加。

三、加强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措施

1.转变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理念。首先,房地产企业的账款管理部门,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特别是对客户按揭政策的要求、风险偏好、贷款额度以及贷款期限等,合理的选择按揭银行开展合作。其次,在房地产企业的信用销售政策以及付款方式、合同管理要求方面,应该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科学权衡以后作出决策。第三,应该注重落实应收账款管理责任,将应收账款的销售、账款回笼、按揭管理、统计核算等落实到房地产企业内部的具体部门以及具体岗位。

2.加强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管理。在房地产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应该注重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以及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企业客户合同金额、首付款、贷款金额、还款期限等的规定和管理。其次,应该建立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分析处理制度,合理的分析应收账款的发展趋势以及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具体落实,确保应收账款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此外,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企业的坏账准备金管理,对有可能出现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进行预估,提前应对。

3.加强房地产企业的信用评估以及账款回收责任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应该重点做好房地产企业客户前期的信用调查,特别是对购房者的信用情况、资金流水、收入能力证明、偿债能力等作出科学的评估,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其次,应该完善房地产应收账款回收责任管理,落实房地产企业经办人、部门经理的应收账款追帐责任,按照优化的业务流程及时进行账款回收。同时,在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环节中,还应该注重加强内部有效的信息沟通,对各种付款条件、付款金额以及收款情况等及时与财务部门进行沟通,做好账款的管理。

4.及时转移应收账款风险问题。为了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对房地产企业造成的损失,在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运用多种方式,及时的转移降低房地产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房地产企业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可以探索实现应收账款证券化、进行整体抵借、进行债务重组或者是出售应收账款等多种方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风险造成房地产企业的过大损失。

四、结语

房地产作为资金密集型的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直接关系到房地产企业的安全稳定运行,作为房地产企业,应该将应收账款控制管理作为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特别是应该逐步转变应收账款管理理念,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制度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回款管理,以确保房地产企业账款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胡志华.试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2).

[2]余强生.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及完善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9).

第7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信用危机;风险管理

一、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的产生有内部和外部两方面的原因:从企业外部看来,主要是因为宏观信用环境的缺失,缺乏健全规范的信用法律法规体系,且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买方市场上,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扩大销售,占有市场份额,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往往倾向于采取赊销手段,但信用缺失的存在,造成买卖双方的信用信息不对称,极易带来恶意欠款、欺诈现象;从企业内部看来,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未能对应收账款发生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信用风险管理,导致坏账居高不下。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企业的经营理念存在误区、忽视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管理

许多企业仅仅将应收账款作为扩大市场销售额、提高销售业绩的收款方式,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即使建立了也是附属于其他部门,没有独立的权限,因此缺乏对应收账款审批、发生、催收等相关工作的全程关注,相关的销售人员仅将把货销售出去作为最终目标,根本不会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导致对赊销政策的盲目使用。

(二)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组织机构不合理

现在许多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的企业,并未使其真正参与到企业的战略管理工作中。由于对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与营销部门实行分段式管理,没有与市场营销部门建立起协调一致的工作平台,割裂了应收账款管理的系统性,同时带来了各部门间隶属关系不明确、权责不清等问题,限制了信用风险管理部门进行风险管理的范围,也不利于调动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配合其工作。由于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必须通过营销部门等直接与客户进行接触的业务部门获得相关信息和数据,如果部门间权责不清,极易导致营销部门为了该部门的局部利益上报虚假信息,从而造成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失真和滞后,不利于对赊销业务进行全程监督和管理。如在对应收账款的催收工作上,多数公司将该职责指派给营销部门,且多数就是联系客户、办理该项赊销业务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很有可能会为了不得罪客户,以获得下次合作机会,擅自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优惠条件,导致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政策无法落到实处。

(三)对客户的资信评价及管理不到位

企业大多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内部专门设立科室对客户的资信状况进行统一评价和管理,对于无法获得信息的客户,则将其信用委托给外部社会专业信用中介机构。虽然看似对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管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许多客户不愿主动配合其工作,不愿为其提供真实的财务数据信息,使企业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对许多客户的了解不全面,获取信息的渠道单一,仅仅通过相关人员的一面之词对其资信状况做出评价。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绩效评价制度

要对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管理,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制度,但我国多数企业并未将应收账款的实际回收情况与营销部门的业绩考核直接挂钩,往往仅将销售额作为确定相关人员薪酬的依据,从而无法保证企业业绩增长与信用风险控制之间的协调,不利于企业最终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许多企业将权力下放给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之后,缺乏对其工作效果的再监督,不利于调动相关人员积极开展工作、实现业务创新。

二、加强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较低的现状必然会给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诸多弊端,如由于赊销并未带来真正的现金流入,但会计上却要求确认收入,因此会虚夸企业当期的经营成果,容易误导企业管理层和投资者;企业虽未获得真正的现金流入,却付出了商品,如果长期对应收账款回收不利,容易带来企业流动资金短缺,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目前的发展,且不利于企业未来进行规模扩张和创新活动。可见应收账款作为信用销售的产物,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势在必行,本文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应收账款信用风险防范机制

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经营理念,树立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意识,认识到对应收账款加强管理的必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企业必须使各部门认识到对应收账款的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收账,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对其由发生到收回全过程的管理,企业必须认识到该机制的建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仅是某几个部门的责任。

(二)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

一套科学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是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我国企业现阶段应成立由董事会或总经理直接领导的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在其中单设科室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负责。通过将应收账款的管理职能从财务部门中剥离出来,将其并入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在保证其独立性的同时,赋予其相应权限,可以提高其在企业中的地位、使其独立行使其职能,可以对应收账款进行更好的管理,便于其及时、顺利地从相关部门获得需要的信息,便于有效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企业内部应形成科学的信用风险制约机制,将信用风险管理工作落实到采购、销售、财务等各业务部门,使其承担相应的信用风险管理责任,防止个别部门或人员为了实现其自身利益,置企业整体利益于不顾,盲目进行赊销等现象的发生,可大大降低企业风险、使企业的债权得到更高的保障。

(三)重新设计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

通过重新设计信用风险管理工作流程,使其自客户开发阶段便介入对其资信状况的管理,可以使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全面参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通过健全相应的监管机制,加强与其他业务部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对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进行全程管理,可以防止出现企业的交易仅由业务员或经理人员凭人际关系或个人经验进行决策及应收账款发生后无人管理的现状。具体工作流程可从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三个方面展开:

1.事前控制

对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进行事前控制主要是通过建立科学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来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在买方市场上,企业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增加自己的客户群,但是在赊销方式下,企业还必须要考虑客户的资信状况,在此基础上决定是否与其进行交易,因此企业首先应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在交易前指派销售人员、合同订立人员以外的独立第三人对客户的信用信息进行搜集调查和风险评估。管理部门应对长期顾客的信用状况进行持续跟踪调查、及时更新其信用状况资料,通过经常性的检查监督,及时了解客户方的重大经济决策或变动,分析可能对其资信状况带来的影响;同时应重点关注新客户的信用状况,通过多渠道获取其信用信息,对拟赊销客户的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根据结果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等级档案。

2.事中控制

企业对赊销业务必须进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对信用政策的制定、信用额的确定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管理,在交易中按照客户的资信等级,谨慎选用结算方式、确定赊销规模,不能为了单纯提高销售量,迁就客户的不合理要求。企业通过改进销售业务流程、加强销售过程中的审批授权制度,可以有效防止“一枝笔”现象的发生,对赊销业务进行多方监督,从而有效地将企业销售业务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跨越职能部门实现销售业绩增长和降低收账风险这两个最基本的目标。

3.事后控制

交易后,企业应密切关注应收账款的回收情况,建立健全应收账款账龄监控制度与应收账款回收管理制度,增强其科学性和系统性。当货物销售出去后,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应与营销部门一起加强对客户进行时时监督,在日常管理中对大额应收账款和核心客户进行跟踪调查,一旦账款逾期应立刻派经销人员分阶段进行追收,如果发现客户的产权或经营、获利情况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应在加紧催收步伐的同时,要求客户制定相应的还款计划、提供担保,或通过与债务人协商债务重组方案,实行风险转移,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四)完善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绩效评价制度

企业应将对应收账款管理的成果纳入到对销售、财务、信用等部门和人员的考核项目中,使部门或个人利益不仅与销售额挂钩,还要与应收账款的管理密切联系在一起。企业应制定与其自身状况相符合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绩效评价制度,经常性地对销售、财务、信用部门进行考核,通过对应收账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奖惩条例,并规定专门人员进行定期、不定期考核,可以加强各部门人员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的责任感;通过对大额应收账款指定专人负责,对责任人制定回收率,并定期考核其收回账款的情况,落实经办人员的奖惩制度,一旦应收账款出现问题,应追究其相应责任。

三、结束语

防范应收账款信用风险、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转的保证,也是保证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在逐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的同时,企业必须树立信用风险管理意识,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寻找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规律和问题,将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的诸要素与企业战略管理过程相融合,通过逐步完善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组织机构、应收账款全程控制和绩效评价制度,加强信用风险防范、逐步提高其应收账款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容少华.基于风险管理的应收账款管理策略[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7,(12).

[2]边喜春.浅谈信用风险防范的措施[J].价格月刊.2006,(11).

[3]王凤妓.浅析应收账款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J].管理探索,2006,(6).

[4]王志东.健全信用管理体系,防范应收账款风险[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6,(5).

第8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 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账期;信用管理

一、应收账款的基本理论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销售产品或其他劳务而与对方形成债权债务关系,以及承兑到期未能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提供劳务行为或垫付资金形成的一项债权。因此应收账款基本包括商品销售、提供劳务和垫付资金三种基本成因。

二、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概述

1、A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A上市公司是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上市公司,其经营范围为煤炭及其他矿山投资,煤炭洗选加工,电厂投资,新能源开发与投资,股权投资;技术开发与转让,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房屋出租。A上市公司属于煤炭行业,其应收账款主要是在销售煤炭的过程中形成。

2、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情况

本文应收账款管理分析是建立在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分析的基础之上。在对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分析之前,有必要对其近三年的应收账款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分析的基础数据。

以下是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分析情况:2010年,应收账款金额5436万元;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1.34%;2011年应收账款金额56813万元,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3.88%;2012年应收账款金额163580万元,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3.84%

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账龄情况:账龄在一年以内,2010年占比0.2428;2011年占比0.8957;2012年占比0.9705。账龄在1-2年,2010年占比0.4498;2011年占比0.0234;2012年占比0.0205;账龄在2-3年,2010年占比0.1545;2011年占比0.0202;2012年占比0.001;账龄在3年以上,2010年占比0.1529;2011年占比0.0607;2012年占比0.0089。

三、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分析

1、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

(1)应收账款绝对额较大。应收账款绝对额较大容易导致同一产业链上的各个上下游企业因应收账款而产生“三角债”问题,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无法清收直接导致企业本身无法偿还另外一个企业的应收账款。根据国家统计局结果显示,我国企业间“三角债”规模在2011年年末已累计至7.4万多亿元。

从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绝对额看,2010年至2013年企业应收账款金额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由5436万元增加到163580万元。公司应收账款绝对额的增大增加了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失去了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资金成本,同时也容易产生应收账款坏账损失。而这个损失很有可能会由于其下游客户应收账款的难以回收导致。

(2)应收账款账期较长。就是应收账款回收所用时间较长。应收账款回收虽然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但是我国的应收账款账期仍然比较长。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平均坏账率为5%-10%,账款拖欠期平均是80多天;而市场经济发达的美国,平均坏账率是0.15%-0.4%,账款拖欠平均是6天。由于应收账款账期越长,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应收账款的质量也就越差。

从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账期看,纵向比较而言,企业应收账款平均账期有所缩短,在1年期以内的应收账款占比从2010年的24.28%提高到2012年的97.05%,表明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有所加强。横向比较而言,公司应收账款账期仍然长于发达国家应收账款的账期。

(3) 应收账款坏账较多。应收账款坏账是企业无法回收的款项。企业应收账款坏账的增多意味着损失的增加,因此应收账款管理就是为了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损失。应收账款金额越大、账期越长,产生坏账的损失就越大。目前我国应收账款比例虽然只有20%,但是企业应收账款拖欠造成的呆坏账率是5%-10%,有的企业坏账高达30%以上。

从A上市公司看,应收账款坏账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由于近几年公司应收账款绝对额的迅速增加,应收账款坏账的绝对额也水涨船高。坏账的增加是企业损失的增加,但是只要控制一定的比例仍不会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

2、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问题成因分析

(1)交易之前缺乏调查。应收账款产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如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国内信用机制的不健全。因此企业为了能够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最根本的方法是主观因素方面的管理。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对交易对手的信用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实现销售任务,而与不经过信用调查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则容易产生坏账损失。

(2)交易之后缺乏管理。是指在发生交易之后并且已经形成应收账款时缺少后续管理。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能够及时回收,不仅减少了企业坏账的损失,还能够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企业的经营活力。但是一些企业由于后续管理制度的缺失或者后续管理力度不够,使企业应收账款坏账的可能性不断增加。

四、A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建议

1、事前加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

事前加强信用管理制度建设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能跟哪些客户进行交易。事前控制目前很多文章也提到了较多的方法,如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以及加强相关的履约担保等。这些方法和措施都在实践中对解决客户信用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很多企业也不同程度上采取了一些事前加强信用管理制度的建设。有人提出要建立动态的资信评审和账款跟踪管理体系,一方面能够保障企业及时了解每个客户的资信情况,辨别出高价值、高资信的客户,另一方面能够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流动。根据企业的信用分值决定与该交易对手的交易额度及账期优惠等。该客户信用管理打分体系是动态的,随时根据变化的因素进行调整。

2、事中加强操作管理

事中加强操作管理是指企业在发生交易过程中赊销的审批及合同的签订等具体操作管理。企业的赊销审批要结合企业自己建立的客户信用管理体系,而绝不能依靠管理者的主观判断。销售赊销审批也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合理的赊销审批是将事前信用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如果企业设立信用管理部门,该审批必须由信用管理部门参与。加强合同的签订管理是保障应收账款合法性的重要手段。事后加强应收账款动态管理还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即增强应收账款的融资能力,将企业应收账款变为企业可用的现金,增加企业管理应收账款的主动性。这些方式主要包括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应收账款保理、应收账款收益权转让等方式。

【参考文献】

[1] 孟庆芳.浅谈加强煤炭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政策.财经界,2010.10.21.

第9篇:应收账款信用管理体系范文

关键词:企业 应收账款 风险 对策

一、研究背景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赊销是一种扩大销量的常用方式,但随之而来的应收账款问题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利益。目前,我国企业的应收账款问题主要有占流动资产比重大、账龄老化、坏账比率大、平均年递增率高、延伸出企业间三角债现象等,具体现状见图1。如与美国比较,具体数据见表1。

应收账款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应对应收账款的特点、风险成因、来源及风险防范对策做深入细致的分析。

二、应收账款的特点及风险

(一)应收账款的特点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账款或代垫的运杂费。概括起来,它具有的特点见图2。

(二)应收账款的风险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应收账款所引起的资金的机会成本、资金成本、坏账机率的增加以及价格优势丧失(见表2)。

三、应收账款风险成因

(一)应收账款成因

具体情况详见图3。

(二)应收账款风险成因

具体情况详见图4。

1.企业自身方面的原因

(1)风险意识不强。某些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事先未对客户资信、财务情况做深入了解,盲目地赊销产品,只重视账面利润,导致了大量应收账款问题。

(2)内部管理不健全。内部管理不健全表现为,一是有些企业缺乏系统化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导致管理无依据,对损失的应收账款没有追究责任的依据。二是有些企业虽然设立了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但却有章不循,形同虚设,且无专门的部门去管理应收账款。三是各类考核指标不科学,如销售人员业绩考核指标不科学,过分强调销量,导致销售员只管签合同,不重视货款的回收;同时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不科学,利润目标是其重点,经营者为完成目标,非常重视销售量及账面利润,而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2.宏观环境方面

利用赊销扩大市场销售是目前企业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而赊销是一种商业信用。在信用不良的环境中进行赊销,账款的回款无疑没有保障而产生风险。我国国家信用管理体系还不完善,信用管理刚刚起步,使得失信的成本远远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健康有序科学的竞争态势,严格执行诚信交易的准则还是比较困难的。

3.客户方面的原因

其实客户原因是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如客户暂时出现资金困境,无法在相应期限内付款。同时客户对合同的履约存在恶意拖欠,一些客户从合同签订时就存在不良动机,在收到标的物后,以种种理由推托付款。

四、降低应收账款风险形成对策

(一)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对策

1.建立健全应收账款日常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应收账款管理制度包括,做好基础记录,制定定期分析制度,包括定期分析方法,同时要编制账龄分析表,对于超过一定账龄的应收账款做重点监控等,这项工作可以由财务部门来实施,同时要把数据反馈给销售部门,财务部门要协助销售部门制定应收账款回收的奖励制度。为了确保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的顺利实施,应有专门的责任人管理应收账款回收事项,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做好配合支持工作。

2.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定体系,建立销售回款一条龙责任制

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销售人员业绩考核指标和经营者业绩考核指标,指标应将应收账款的回收纳入到考核指标中去,以实际收到的货款数而不是账面数作为考核指标,强化经营管理人员及其销售人员的全过程销售管理意识。实务当中可以将销售额完成情况、完成销售额的质量(包括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销售员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四大方面列入考核体系中,每项设置权重,计算出综合值,对销售人员进行全面考核。

3.做好应收账款跟踪管理、催款工作

应收账款的跟踪管理,包括要与客户经常保持联系,达到经常提醒客户、催促客户的目的,同时也能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对账龄时间较长及恶意拖欠的客户要做好催款工作,具体方式包括感谢信代替催款通知书、求助于专业收账人员、诉诸法律等。

4.增强企业风险意识,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在目前我国的信用体系之下,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在与客户进行交易之前,要全面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如法人资格、经营场所、资信情况、注册资金数额和经营范围、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建立客户信息档案,并进行分类管理。在交易时,用合同的形式来捆绑经营关系,同时还可以获取有价的客户资料。交易后,应密切关注客户的经营状况,做好账款的回收工作。

同时,要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包括客户的资信调查、信用分析、信用分级、制定信用标准等,进行较详细的客户信用管理。合理的信用标准可以根据行业竞争状况、企业实力、客户的信用状况来进行制定,按客户不同分别制定或者统一制定。最后应建立健全信用限额审核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赊销分级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各级业务管理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将赊销额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的发生。

5.开展针对性的培训

开展对销售人员进行应收账款项目培训,分析产生的原因、责任、危害、考核体系,介绍收款的技巧,提高其对应收账款的认识,明确其责任。

(二)规避应收账款风险的其他对策

在现代社会,保险业与金融业的发展为规避应收账款风险带来了新的措施。

1.为应收账款上保险

为应收账款上保险,可以把应收账款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从而实现风险的转移,但企业为此必须支付保费,而且保险公司只限于非正常的损失,企业也要承担一定的损失。

2.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利用应收账款融资包括可以将应收账款证券化,可以利用应收账款进行抵借等,企业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及市场竞争态势进行综合考虑。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对于盘活应收账款、解决企业的资金周转困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利用应收账款证券化,涉及企业、银行、证券机构、信用评估机构等,信用评估机构要对应收账款进行评级。利用应收账款进行抵借,根据新《物权法》的规定,允许利用应收账款进行抵借,具体做法为登记机构为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企业将应收账款回收权向银行做还款保证,从而得到短期融资贷款,质押应收账款不得低于贷款额。

3.应收账款的让售

应收账款的让售,是指企业将应收账款回收权让售给银行,由银行直接向客户收取款项的行为。应收账款让售分为无追索权让售和有追索权让售两种。在我国,目前大都只有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让售业务。应收账款的让售存在着筹资成本较高,限制条件较多等缺陷。

参考文献:

[1]徐源.浅析应收账款的管理问题及解决方法[J].时代金融,2011(24).

[2]梁新波.企业信用管理制度建立方略[J].煤炭经济研究,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