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精选(九篇)

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

第1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关键词:基础性 健康发展 全面发展 终身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实际上就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因此,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

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发展才是硬道理。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个体的发展。基础教育的目的就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突出“基础教育是学生发展的基础”为中心,就是以突出基础教育的目的为中心。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要在具体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时,必须以突出“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为根本宗旨。

什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就是基础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首先是学生健康发展。健康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价值性。健康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质的规定性。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起点,是学生人生的第一步,是学生素质的源泉。这个起点的高低,这一步的实虚,这个源泉的清浊,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含金量,关系着中华民族素质。

首先,健康发展是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思想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灵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思想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促进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立足点。要使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既与时展相适应,又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相衔接;要使学生在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具有正确的民主法制意识和良好的社会公德,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有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其次,健康发展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平衡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出发点。要努力促进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既与学生学习生活相适应,又与学生生理成长相协调,确保学生在心理平衡的前提下能够保持生理平衡。

再次,健康发展是学生身体健康发展。身体健康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根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和健康水平,形成健壮的体魄’奠定基础”为落脚点。进一步强化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规范体育课课时量,确保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提高体育质量。努力将体育课与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和学校饮食卫生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制定并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

健康发展还包括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就是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发展是学生健康发展的源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知识结构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奠定基础”为着力点。进一步强化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宽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第二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而且要全面发展。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丰富性。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面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广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成才的基础,是学生生命质量的萌芽,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这个摇篮的宽窄,这个基础的深浅,这棵嫩芽的强弱,这个工程的优劣,关系着学生生命的富足与贫乏,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强盛与衰弱。

首先,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德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纲领和方向。抓住了德育,就抓住了基础教育的牛鼻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德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确保德育第一,准确定位全面发展方向,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奠定基础”为切入点。着力强化德育常识教育,突出社会公德教育尤其是家庭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转贴于 其次,全面发展是学生智育全面发展。智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智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 ‘确保智育是关键,准确定位全面发展的核心,最大限度启蒙和训练学生智力’奠定基础”为目标,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学生的智力训练和智力开发,扩大智力开发的广度和深度。

再次,全面发展是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健康没有了,一切都是零。体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体育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增强体育意识,转变体育观念,培养体育精神’奠定基础”为指导思想,全面夯实传统体育教育,树立“体育不仅是为达标更是为健身,不仅是为健身更是为养生”的体育教育新理念,努力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科学评定学生体育达标成绩,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即“健康第一”的精神;突破陈规,勇于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的精神;脚踏实地,崇尚实力的精神;公平竞争,虽败犹荣的精神。

全面发展也包括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美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润滑剂,劳动技术教育全面发展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 “为‘培养审美情趣,更新成才观念’奠定基础”为突破口,努力强化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科学界定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地位。

第三方面,基础教育的基础性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不仅要健康发展、全面发展,而且要终身发展。终身发展体现了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终身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点的要求,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的深度体现。基础教育是学生人生教育的第一站,是学生生命大厦的奠基石,是学生人生方向盘上的指南针,是国家富强的原动力。这一站是否能走好,这块基石是否牢固,这个指南针是否配合学生人生方向盘,这个原动力是否强劲,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质量,关系到华夏民族综合国力的底蕴。

首先,终身发展是学生阶段性发展。阶段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阶段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立足当前,夯实基础’奠定基础”为根本。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学习阶段特点,考虑区域、性别、个体差异,与时展同步,与国际教育接轨,分层次、分类别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现实性。

其次,终身发展是学生递进性发展。递进性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台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内容上必须为学生递进性发展奠定基础。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突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必须以“为‘衔接知识结构,提升教育台阶,’奠定基础”为宗旨。在强化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完善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牢固学生阶段性知识技能根基的基础上,调整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深化基础教育课程内容,努力促进学生阶段性知识结构与发展性知识结构的衔接,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台阶。同时,结合学科特点,结合基础教育的知识结构特点,有重点、分步骤的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的衔接性、层次性和长远性。

第2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一)能力性错误资源

在学习掌握基础会计的全部知识后,无法将各种知识综合起来,各种知识仍然是各自分离,没有形成基础会计综合能力,无法到达提升会计知识能力的效果,这就是能力性错误资源。

(二)记忆性错误资源

在基础会计高职复习中,我们要回答以记忆性知识为主的问题和运用记忆性的知识解决问题时,要从记忆中找寻能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能够切实符合问题,如发生的经济业务涉及哪些原始凭证等问题。假如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出现错误,说明对于基础会计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仍然欠佳,需要进一步补充基础知识。这种错误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一是对于此类知识较为忽视,没有进行记忆,导致此类知识没有形成知识结构;二是对于此类知识没有较好地掌握,在运用时提取较为困难,无法用于解决问题。

(三)思维性错误资源

思维性错误资源是指在进行基础会计高职复习过程中,因为思维上的错误而导致出现错误。

(1)思维定势造成出现错误。人在学习、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时会受到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技能的影响,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也被称为思维上的“惯性”。思维定势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人们更快地接收新知识,另一方面也对人们接收新知识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影响,导致在接收新知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

(2)片面理解造成出现错误。由于对基础会计的知识体系缺乏足够的了解,在理解基础会计中的问题时,只是看到知识的一角,无法统揽全局,从而造成对问题产生片面的理解,更有甚者会对问题产生完全错误的曲解。

(3)逆向思维不足造成出现错误。逆向思维是指从对立的角度或者相反的思维顺序来考虑问题。逆向思维在会计基础高职复习中主要涉及是计算类的问题,较多地运用在核算账目、账目计算方面。逆向思维是以未知为起点,运用相关概念、计算公式进行层层递推,从而核算结果是否正确。由于受已有知识的固定思维的影响,在进行会计基础高职复习时,很多人不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

(四)心理性错误资源

心理性错误资源是指在进行基础会计高职复习过程中,因为心理上的错误而导致出现的错误。

(1)急功近利导致的错误。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人们总是想要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问题。在这种心理暗示下,人们总是会在练习的过程中产生思维上的跳跃和操作上的简化,从而导致出现错误。基础会计涉及的问题多为需要耐心、细致地解答,这就导致出现错误的几率大为增加。

(2)缺乏自信心导致的错误。由于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平时的测试成绩又较差,就会出现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和行为都较为不自信,明明能答对的题都会回答错误,已经回答正确的题目又不断修改答案,导致最后回答错误。

二、错误资源的利用

(一)认识错误资源的重要性

在学习和认识新事物、新知识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于错误的认识,我们应当将错误当做一种资源,应当充分认识到错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资源。我们应站在新的角度,充分认识、了解错误,合理利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从而避免错误在今后的学习和运用中再一次出现。

(二)运用错误资源培养反思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如果仅仅通过学习正确的示范和反复的纠正错误是无法完全纠正错误的。在发现问题后,应当不急于学习正确的示范,而应当进行自我反省,通过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从而达到获得正确知识的目的。以这种自我反省、自我否定的方式来充分利用错误资源,能够对自身已经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有利于形成反思能力。

(三)运用错误资源培养学习兴趣

每个人都在学习新事物、新知识上存在一定的好胜心和好奇心,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会产生深深的挫败感,从而打消学习的积极性。当出现这种挫败感、失败感时,较好地运用错误资源,对心理状态加以引导,培养出积极的学习心态,希望能够尽快完善知识体系,能够尽快纠正错误,提升自身知识水平。

(四)运用错误资源总结学习方法

通过对基础会计高职复习过程产生的错误进行总结归纳,全面总结出现的错误,从而对基础会计高职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有了清晰而全面的了解。这样一方面可以总结出科学的学习方法,避免错误的再次出现;另一方面可以了解自身在掌握基础会计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今后的学习上能够重点复习,建立完整、系统的会计知识体系。

三、结语

第3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一、订好复习计划,科学、合理地安排复习时间。在新课结束前就把复习目标、内容和时间等作好安排,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为以后的总复习工作定下遵循的依据。

二、抓住“基本要求”进行复习。复习前认真研究大纲、教材,认真研究和分析近几年来各省(市)和我区的中考试题。了解近几年来物理考试题中,对物理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范围和要求,然后根据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学生实际,选定复习内容,抓两头,带中间,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在复习中得到提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热习帮助,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耐心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则给他们一些综合运用知识和富有思考性的题目,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遵“纲”循“本”,梳理强化知识,夯实基础,发展能力。

1.明确考点,梳理知识,从知识点形成知识网。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面广量足,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教学的重点放在《物理考标》的学习和研究上,做到定时间、定内容,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就设置怎样的典型性例题和针对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要指导好学生根据考点,整理知识,归纳分类,让学生明确考点,明确要求,掌握重点,并通过针对性训练,促进“三基”内化,将单一的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建知识网,使知识系统化。

2.纠错解惑,强化训练,夯实基础,发展思维。

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通过“设陷”来纠错,“设陷”就是要在学生的错误认识上设陷,以消除接受科学知识的障碍,“设陷”就是要在解题思路上设陷,以克服消极呆板的思维定势,“设陷”就是要在物理实验的方法上设陷,以矫正其研究物理的思想方法,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刨根求底,“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要变换方式,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进行反复训练,并及时反馈,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

四、讲究复习方法。总复习的特点是时间短、任务重、内容多,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各人要求不同。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精讲多练的方法。在指导复习中,给学生进行正确阐述概念、定义的内含和外延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通过类比、形式与数量等较少的例题复习较多的知识点,而且还能使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的解题方法,提高复习效益。通过探索对同一问题,采取多种的解法,进行知识点的横、纵向联系,找出进规律,开拓解题思路,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考虑和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重视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能使学生提高解题的敏捷性及双向性,较为深刻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灵活性。

五、实施分层复习、分类推进,全面提高复习质量。在综合复习阶段,学生的差异很大,为了使复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以“面向全体,分类指导”为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的基础水平、物理学习能力、潜能及认知心理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界线是模糊的,呈动态变化的,允许学生根据复习情况,可以变动,实行民主,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同时,把分层的目的、方法、设想向学生公开,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志向目标,使升学复习按着预定的目标和学生的实际进行。

六、精选题目、强化训练。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有针对性、有重点地精选一些题目进行练习,这对巩固基础知识、培养能力有重要作用。①从教材中精选,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 ②在近两三年中各省(市)中考试题中精选。 ③严格按新大纲规定的范围选题,其深度、广度以教材中的习题及复习题为准,注意题目的基础性、示范性、典型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④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选题,对缺漏、薄弱的基础知识及容易混淆的概念,有针对性的选择一些补救题让学生练习。 ⑤特别注意精选历年来中考出现频率较高的教材内容的题目。 ⑥注重专题训练,如选择题、填空题、应用题,综合题的专题训练,不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第4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关键词:菲律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习效果评价

一、出台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菲律宾家庭十分重视家庭成员的受教育权利。《2011-2016菲律宾发展规划》(The Philippine Development Plan 2011—2016)亦强调教育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支柱。但最近几年,菲律宾基础教育的质量受到人们的质疑,学生的入学率有所下降。200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009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Education.for All Global MonitoringReport 2009)指出,从1999年到2006年,菲律宾学生基础教育的净入学率降低了,超过5000万学生退学或未接受教育。尽管菲律宾政府在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方面不断努力,但形势并不乐观。基础教育年限短、学生课程压力大、教育质量低下等原因促使菲律宾教育部放弃了以往十年制的基础教育体制,转而开始实施K—12基础教育体制。

2012年,菲律宾公立学校开始实施K-12基础教育体制。从此,菲律宾政府将为国民提供13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并根据教育发展的规律和学生的发展需求革新基础教育课程,以适应K-12基础教育体制要求,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加快与国际社会接轨。K-12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目标是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公民。各级教育课程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学前教育以生活教育为主,初等教育课程突出当地语言教学,中等教育课程,尤其是新增加的两年高中教育课程全部是新制定的。具体来说,学前教育没有正式课程,多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主要聚焦幼儿的生活技能,教学内容涉及自我概念、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区生活、周边事物等,聚焦性格或价值观培养、身体健康和运动发展、社会和情感发展、认知或智力发展、创造力或审美观培养、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六大主题。至于初等教育课程,小学一年级伊始,学校就设置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教育及地方语言等课程。在学习课程上,本次改革最大的变化就是将母语作为一门课程。中等教育课程改革也发生了变化。之前的中等教育课程倾向学科教学,而K-1 2基础教育课程则强调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进行循序渐进地教学。新增加的两年高中课程是K-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课程由普通课程逐渐步人专业课程,为学生升学或就业提供必要的技能和能力。根据高等教育委员会(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制定的《大学入学标准》(College ReadinessStandards),高中课程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教师不仅要教授英语、菲律宾语、科学和数学这四门核心课程,还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教授专业课程。十一年级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课程,而十二年级学生则以实习为主。那么,在菲律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能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学校和教师又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学习效果的呢?为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菲律宾教育部了《学习效果评价指南》(Guidlines on theAssessment and Rating of Learning Outcomes)。

二、实施内容

鉴于菲律宾K—1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具有21世纪技能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菲律宾教育部了《学习效果评价指南》,其基本理念就是把评价作为一种质量保障工具,跟踪学生学业是否达到标准,促进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负责,从而为评价学生学业提供参考。

(一)评价标准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菲律宾教育部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学习效果划分为四个层面,即知识(Knowledge)、过程(Process)、理解(Understandings)和产出(Products/Performances),所占比重分别为15%、25%、30%、30%。学生在课堂中所取得的学习成果将反映在这四个层面。知识,主要指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及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过程,指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中的一种认知过程,为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奠定基础。理解,指的是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使自己能够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本质内容。产出,指的是学生如何将理解了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这可以根据学生对真实任务的执行情况判断。因此,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学习表现来观察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以促使学生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并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的学习表现主要以学生的能力发展等级为基础。学生的能力发展等级可分为初等水平(Beginning)、发展中水平(Developing)、接近熟练水平(Approaching Proficiency)、熟练水平(Proficient)和高级水平(Advanced)。处在初等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困惑,没有足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辅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处在发展中水平的学生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能理解课程的核心知识,在实践运用中需要得到一定的帮助才能完成任务。处于接近熟练水平的学生和发展中水平的学生相似,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也能理解其核心知识,在实际操作中只需要得到教师的些许指导或同伴帮助,就能很快地将其理解力转化为实践力。处于熟练水平的学生拥有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能理解课程的核心知识,在实际操作中不需要任何帮助就能很好地运用知识。根据对学生不同水平的评价结果,可用等价数值(equivalentnumerical value)表示这五种等级,分别为≤74%、75%-79%、80%—84%、85%-89%和≥90%。根据各学科的具体情况,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业进行测试评分,了解学生的学业能力水平及学习效果,进而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

(二)评价方法

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对学生考勤、小型测验、阶段性测验和家庭作业的考察,因为这些只是考察学生学习表现的手段或工具。针对学习效果评价标准的四个层面,其评价方法也相应地分为四类。

首先,知识层面上的评价。以往,菲律宾学校通常采用传统的笔试方法检测学生对特定知识或事实的学习情况。但是,仅依靠笔试难以了解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因此,若要评价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则需要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相关性和充分性进行评分。知识的相关性,指要求学生掌握的相关信息或数据。知识的充分性,指学生是否具有充分的知识储备以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其次,过程或技能层面的评价。教师将根据学生是否完全掌握所学知识内容以及学生分析信息程度的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技能。这一评价要求学生学会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总结、解释分析和转述表达,并能构建自己的知识图表或思维导图。教师将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评价学生的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

再次,理解层面上的评价。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可分为六类:解释(Explanation)、阐释(Interpretation)、运用(Application)、视角(Perspective)、移情(Empathy)、自我认识(Self-Knowledge)。教师将根据这6类知识理解能力,评价学生能否清楚、深入地表达对某一主题或概念的理解。

最后,产出层面上的评价,即学生将理解的知识转移到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知识输出和技能表现两方面进行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实践技能。知识输出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创造性运用,而技能表现则可以反映学生是否熟练运用和理解所学知识。

总之,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菲律宾政府通过学习效果评价的四个层面,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掌握程度进行评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结果反馈

每所公立学校在评价学生知识、过程或技能、理解、产出这四个层面后,应当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反思评价结果,以便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然后针对不足制定有效的计划,逐一改进。比如,在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进行评级后,如果他们的能力水平还处在初等水平,那么课后就得留下来补习。如果到了学期末,他们还处在初等水平,那么就要上暑假班。因此,学校十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结果的反馈。

三、结语

为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全面发展技能,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为进人大学继续深造、发展中级技能、就业和创业做准备,菲律宾教育部实施了K-12基础教育体制,并对菲律宾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改革,了《学习效果评价指南》。那么,相比以往课程,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何优缺点?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有保证?

在菲律宾十年制基础教育课程体制中,学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学量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而且学习内容分散,这不仅不利于学生就业和升学,也使得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针对十年制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K—12基础教育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解力的培养,缩短了学生每日的学习时间,减轻了学习压力。菲律宾教育部长强调:“我们将每日的学习时间由6小时减少到4小时,不仅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此外,K-12基础教育课程还根据社区发展要求培养人才,强调母语和当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欢迎。基础教育和文化委员会主席桑迪·奥坎波(sandy Oeampo)指出:“我们将大力支持政府实施K-12基础教育改革,这不仅包括为基础教育提供经费,还赞成通过《2012基础教育法》(Basic Education Act of 2012),确保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

第5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关键词: 高职 蚕桑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专业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是高等学校教育结构的基本单元,按专业进行高级人才培养是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征[2]。高等职业教育是围绕职业定向进行能力本位教育的,这就决定了其专业建设必须以受教育者从业能力的培养为目标,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重视受教育者能力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形成,使受教育者一毕业就能走上工作岗位。

1.高职蚕桑技术专业建设背景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根据这一精神,并紧紧围绕广西桑蚕业迅猛发展的态势,我院于2006年起设置了高职蚕桑技术专业。

“十五”以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把桑蚕产业列为全区重点加快发展的11大新兴农业优势产业之首,经过多方努力,使桑蚕生产完成了数量上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出了中国蚕业的“广西现象”。2004年全区蚕种饲养量居全国第一,2005年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2006年桑园面积上升为全国第一,2007年全区蚕业生产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桑园面积、饲养量、产茧量稳居全国第一。桑蚕产业成为富民兴桂的新产业、农民增收的新亮点和壮大县域经济的新力量。

尽管全区蚕业生产规模数量上去了,但仍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蚕业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秩序不够规范、产业链延伸不够、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质量效益跟不上等问题。尤其是产业科技人才严重短缺,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1/3,成为制约广西桑蚕丝绸产业自主创新、高效优质、持续发展最关键的“瓶颈”。这样的人才现状与广西桑蚕丝绸产业的快速持续发展形成强烈反差,极不相称。根据“十一五”规划,2010年我区产茧25万吨,按生产500吨蚕茧需要配备4名技术推广类专业技术人员来计算,需要2000名。这还只是桑蚕生产这一块,若加上缫丝、出口等企业和政府、管理等部门,则需要的人才更多。因此,加快桑蚕人才培养成为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了加快蚕桑产业人才的培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06年了“关于加快广西茧丝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桂政办发[2006]127号),通知中明确提出,要“鼓励区内大专院校恢复和设立茧丝绸相关专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大力培养蚕桑及丝绸专业人才;积极与区内外大专院校合作,采取定向培养、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培养人才”。2007年5月,广西区教育厅也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区高等学校桑蚕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桂教高教,[2007]74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开设桑蚕高职专业,培养种桑养蚕的一线技术人才。”并指出:“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强与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协作,构建‘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能从事蚕桑生产与管理、桑蚕制种与经销、蚕丝加工与营销及副产品综合开发利用的技术人才。”

我院于2006年开始招收蚕桑专业高职生,由于当时国家高职专业目录中没有这一专业名称,故只能将蚕桑专业归为作物生产技术专业(蚕桑方向),实质是作为独立的蚕桑专业来进行人才培养。2007年,为了更进一步贯彻落实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区教育厅的文件精神,我院申报了目录外高职蚕桑技术专业,并于2008年开始招生。高职院校开办独立的蚕桑专业,国内是凤毛麟角,广西也是首次。为了适应茧丝绸产业朝“种养加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方向发展,满足集桑、蚕、茧、丝、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对传统蚕学、丝绸专业教育进行更新和改革,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具有种桑、养蚕、丝绸营销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实用性、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蚕业发展需求。

2.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高职蚕桑技术专业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备蚕桑生产、蚕种繁育、蚕茧收烘、蚕种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现代蚕业生产、建设、管理、推广、经营、服务第一线需要,能在蚕桑行业从事桑、蚕、茧、种等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服务等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型人才。

3.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3.1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知识是对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认识的积累,是高层次系统化的信息。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没有丰富的知识,不可能有强的能力和高的素质。人才的知识结构大致包含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前两者构成基础知识,后两者构成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是高职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是学习本专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是专业学习的基础;专业知识是从事本专业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对于高职人才来说,拥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理论,不仅是胜任当前技术密集型岗位的需要,而且是知识再生和迁移,进一步学习与提高以适应将来岗位变迁的始发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同领域的科技知识交叉、渗透和组合,使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跨学科职业岗位,这就要求高职人才还必须具备与专业相关的多学科基本理论知识,即专业拓展知识,才能丰富“接口”能力。

具体而言,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如下知识结构:

文化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政治、哲学、法律、公文写作、文秘、体育、计算机、英语、网络等方面的知识。

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肥料、蚕体解剖生理、农业微生物、遗传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技术知识:主要有桑树栽培及育种、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丝茧学、蚕业经营与管理、农资市场营销、生物统计、家蚕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其中桑树栽培、桑树病虫害防治、养蚕学、蚕病学、蚕种学为专业核心知识。

专业拓展知识:如食用菌生产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水果生产技术、蚕丝文化、蚕业资源综合利用、农业生态与环保、农业推广、蚕业经济与丝绸贸易、农业企业管理等。

3.2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学校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具体体现,它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培养训练和实践锻炼形成的,属于内层。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能力的增强,强的能力则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职生应具备6种能力,即学习能力、交流沟通与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具体来说,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能力:

公共基础能力:如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及文学表达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处理业务工作的能力;公文处理能力;身体运动技能和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独立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组织、管理、调研、策划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交沟通能力;审美能力;就业、择业、转岗和自主创业能力等。

专业基础能力:具备一定的化学分析能力、土壤诊断及施肥能力、植物常用生理指标测定能力、植物生长环境调控能力、常见农业微生物识别与利用能力等。

专业核心能力:主要有桑苗繁育能力、桑树栽培与管护能力、桑树病虫害防治能力、养蚕能力、蚕病防治能力、蚕种生产与保护能力、蚕茧收烘能力、蚕种经营管理能力、农资营销能力、试验与统计分析能力等。

专业拓展能力:食用菌生产能力、植物组培快繁能力、水果生产能力、技术服务与推广能力、企业管理能力、组织和策划能力、公文处理和信息获取能力、蚕业资源综合利用能力、桑蚕茧丝绸营销能力等。

3.3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的素质结构

素质是把从外在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进而升华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属于内核。高的素质一方面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扩展和增强。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素质处于核心位置。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来看,素质的内涵应包括思想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等。

具体而言,高职蚕桑技术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思想素质:拥护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懂得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的基本理论;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热爱农村、热爱农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实事求是、言行一致的思想作风,不畏艰辛、奉献农业的精神境界,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农爱农务农,勤奋敬业,安心在生产第一线工作。

身心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维素质和社交素质。如身体健康,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达到国家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理智、乐观、坦诚、热情、宽容,尊重、理解他人;有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意识,有求真务实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职业素质:具有实事求是、严谨刻苦、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具有从事桑、蚕、茧、丝各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爱岗敬业、自律、诚信、进取、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有较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人文素质:主要包括文学素质、审美素质、艺术素质、语言素质、礼仪礼貌素质等。如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和人文科学素养,了解中国历史与国情;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音乐鉴赏能力、园林鉴赏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第6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以上种种问题要求我们对语文知识进行新的思考和解释,笔者学习新课标,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什么是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不同于语言知识。语言知识是人类语言的共同经验,特别是民族的共同经验。这种共同经验首先来源于个体的经验,是个体经验的抽象和集合。它们可以通过书面语和其它形式被描写贮存,是静态的、封闭的、固定的系统。

语文知识也有人称为言语知识,是个人的言语经验,特别是书面语的经验。它们通过多种神经联系构成复杂的个人语言网络,是动态的、开放的、变化的系统。

二、语文课程的学科基础

中国古代的教育,实质上就是语文教育,除了识字还包括几乎所有用文字表述的东西。现在的学科知识,如文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宗教学、地理学、天文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是通过语文学习获得的。它实际上是一个民族语言文字的总汇,是全部语文知识的总汇。到了近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逐渐独立设科,语文知识也就逐渐被分离出去。现在的语文知识只是基本的人类语言经验的汇集,所以“语文学”难以建立,语文课程也就失去了学科之母。语文课程没有学科基础,这是语文课程的独特属性。中小学的课程是否都有学科基础,值得具体分析。小学算术也是基本的启蒙课程之一,但学科基础也不明显,到了初中、高中,有了明显的数学科学作为基础,但那是外在于主体、排斥主体经验的非应用性的静态知识。这样的知识对形成语文能力价值很小,即使建立起所谓的知识体系,也会因个人语言经验不同而在学习实践中被打破。另外,中小学与主体经验联系密切的其它课程,如劳动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手工课等也都没有学科基础。当前中小学所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都有必要进行价值反思。

三、语文知识的范围

语文课是学习语言的,或者说主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这就涉及到语文知识的范围,一切用文字记载的知识,从语言角度看都是语文知识,不过那是全民的,个人语文知识就是个人能用语言文字表述的知识。这样看,语文知识是很广泛的,是一个人的全部,是一个人语言的全部。语文知识也就不只是在语文课学到的,哲学课学到了哲学语言,文学课学到了文学语言,电脑课学到了计算机语言,等等。那么语文课学什么语言呢?应该说,一切用文字表述的语言都可以学,但关键是最基本的书面语言,包括形式和内容两方面。

语文基础知识不同于有学科体系的课程的基础知识,“人们总以为,处于某一科学学科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位置上的知识,就是这个学科的基础知识”。[1]语文基础知识必须用另外的衡量标准,就是学生在学习书面语活动中所体现的功能作用。例如同样是文字,普通语言学讲文字体系,个别语言学如现代汉语讲六书、字形、规范用字,语文课则是识字、读书。语文基础知识必须是能促进语文能力的那部分知识。

语文基础知识有没有大致的范围呢?应该说是有的,新的课程标准进行了较清楚的表述。有专家提出重新构建语文知识体系,“尽量廓清它们的范围、层次,让师生心目中都有一份语文基础知识的清单”。[2]这个设想是积极的,可行的。我们可以依据新课标列一语文基础知识的细目,编辑成册,发给学生。知识手册的编辑要注意两点,一是知识的范围只是个底限,这个底限也有可能个别学生做不到,而更多的人会大大超过,所以它只是参考性质的。二是不能强调系统。知识的编辑不能再走依托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老路,1956年依托现代汉语学编写教材失败,如再依托现代认知心理学构建语文知识仍然行不通。现代认知心理学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如果把这些知识系统地讲给学生,那将又是一座大山压给学生(有人批评语文教育有两座大山:一是讲解如山,二是作题如山)。试看前文的举例:“我们可以在学生具备的有关段落的陈述性知识(什么是段落、段落的特性、段落的类型、段落的结构、段落主句的隐现、段落的外部形态)的基础上,引出读解段落的程序性知识:1.识别段落类型;2.标出段落句序;3.找出段落主句;4.画出段落外形图;5.划分段内层次;6.画出段内思路图;7.品味段落用语。”[3]一个段落就要学这么多知识,整个语文基础知识将会有多少,不用说转化为能力,就是单学知识也学不完。上面段落的十几项知识,真正对中小学生学习语文有用的、有价值的没有几条,也就是称得上是基础知识的没有几条。语文基础知识的编写可以从任何一门科学中汲取营养,包括现代认知心理学,但必须遵循一条原则,就是结合学生的认识结构,对学习语文,形成语文能力明显有用。叶老“精要、好懂、有用”的观点没有错。

四、语文基础知识教学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无知便无能,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核心地位不能动摇。以往语文教学的问题不在基础知识本身,而在于过分强调系统性和无用知识过多两方面。假如段落学习就需要十几条知识的话,那么语文就没法学习了,语文学习就会荡然无存,只好去学文章学和段落学了。另一方面有用的知识又学得少,学得不扎实。例如汉字,汉字是书面语语义的细胞,汉字知识是语文知识大厦的基石。几千年传统的语文教育都很重视汉字学习,也有很多汉字教学的经验,如通过字形理解字义,但现在继承得并不好。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虽然都规定了汉字学习的数量,但多数情况下是随课文学多少算多少,师生心中都没数,初中毕业达不到数量(包括质量)要求的大有人在。

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注重积累和运用。多数课程都可以系统讲授知识,然后运用,但语文不行。语言学习必须联系个人的言语经验,在大量的言语活动中感悟、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最终能运用,才算学到了手。例如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不是为掌握它的定义、分类、特点、功用等概念,也不能完全靠讲授,而主要是通过阅读说明文,领悟、体会说明方法,有所积累,并逐渐能用这些方法去写说明性的文字。当前教学和考试,往往把一段话中的说明方法组合成四组,一组是对的(也未必),另三组都有一个错误的干扰项,让学生去判断选择完全正确的一组。这种脱离语言运用实际,非此即彼的题目,有多少价值?假如有五种说明方法,能领悟到四种得80%的分不行吗,非要逼学生得零分吗?

教师要善于理解基础知识,围绕基础知识教学。教师要善于判断知识的价值,善于捕捉基础知识。例如诗歌教学,学习的《七律・长征》。其中“云崖暖”、“铁索寒”中的“暖”和“寒”怎样理解?如果作为写实理解,五月份过江,江水暖和,那就错了。如果理解为巧渡后心情愉快,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而心惊胆寒,那是对的,因为它符合读诗的要求,接近了文学语言的内指性和情意性特点。但这样的理解还不够,比如过了大渡河心情同样高兴啊,比过金沙江还要高兴,因为摆脱了全军覆灭的危险,为什么不用“暖”呢?用“暖”行不行呢?律诗的基础知识是押韵、对仗、平仄,理解“暖”与“寒”离不开这些基础知识,如果脱离了这些基础知识,就领悟不到律诗的特有的美,也就学不到律诗的语言了。[4]

注 释:

[1]王云峰 汪海龙《语文知识观的反思与重构》,《语文建设》2002年第8期。

[2]韩雪屏《审视语文课程的知识基础》,《语文建设》2002年第5期。

[3]同上。

第7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实验课

一、引言

大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培养是当代大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这门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课程旨在研究现有技术背景和社会需求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应用计算机来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熟悉信息化社会中的各项基本应用、适应未来的社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软件、硬件的频繁更新,以及全国各地的高中的师资力量分配的不够均衡等原因,导致现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并不能真正达到课程设置的初衷,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及社会对人才的渴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尝试从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入手,探索新的大学计算机实验课体系的建立,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取得最大的收获。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的现状分析

(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大学计算机基础普遍存在实验课紧跟理论课的节奏,没有独立的实验课体系的问题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内容广泛,包括中文录入技巧、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INTER-NET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数据库应用、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安全等方面的知识。但是由于课时所限,现在这门课程普遍是以办公软件为主要讲授对象,其他的方面只是略微讲授一下,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实验课时不足,实验内容相对独立,不够综合,不够系统。学生学的许多知识不能够融会贯通实验课时不足是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普通问题,授课内容的百分之九十都是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操作才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和吸收。现实的情况是只有部分内容进行上机操作,其他的都没有机会实践。这样就造成了学生为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不够系统。

(三)学生对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验课内容的安排相对不够合理,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高中,而全国各地的高中由于地域的差别等原因,师资力量也相差悬殊。有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前对计算机的的基础操作已经烂熟于心了,而有的学生甚至都没怎么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导致实验课的进程出现很大的差别。

三、构建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体系的探索

(一)有目标、有计划地增加实验课在整个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际上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然而,许多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往往将其分成理论课的实验课来上,这样其实会一定程度地破坏很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连贯性。解决方法是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或者说,直接都改为实验室上课,学生在机器旁边听课边实践,效果要优于理论加实验的方式。

(二)探索构建系统的、完备的、独立的实验课课程体系现在实验课多是依附于理论课,内容不够系统,知识相对独立,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综合掌握。在新的实验课课程体系中从三方面解决上述的问题。首先,以办工自动化软件知识为例,从知识层面上,将内容系统化。在设计实验内容中,先以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实验内容的设置,这是第一层次的实验,如表格的操作;其次,在每个章节结束时以整个章节知识点为中心设置初步综合实验,如图文混排;第三,以整个软件为中心,设置综合实验,如WORD综合实验;最后,将相关软件相结合,设置跨软件的实验,如,在WORD中插入一幅图片,而该图片在插入前需使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预先处理一下,等等此类的综合实验。如此,学生可以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对前面的知识有所回顾,以及对知识的系统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其次,在实验内容的编排上需要调整,不要完全依附于理论课内容的顺序。在授课的过程中,由于课时的限制,有很多软件不能细致的讲授,但是并不代表这个软件不重要,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合理地编排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堂老师认真检查,这样就可以弥补课堂时间不足的问题。但是,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所编排的实验内容一定要具体、细致、步骤清晰,语言浅显易懂,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操作。同时,要求为这种学习方式配置严格的考核方式,只有严格考核才能有效保证学生的课余学习的品质。考核方式中可以将实验内容分为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比如多媒体这一章,内容包含音频、视频、图像处理、动画等很多知识,每个内容其实都可以单独成为一门课程来讲解,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可以将这些内容划分为必学和选学两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相应的知识点和实验内容来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更加了解自己在哪个方面的优势和兴趣所在,以便为将来的选修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选修课中可以更加深入的学习这个学科,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最后,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模式,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安排实验内容。由于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操作的水平参差不齐,相同的内容对不同的学生肯定是不合时宜的,为了使学生充分利用实验课堂的时间,可以把每次实验的内容设置为必做内容和选做内容并配合相应的奖励机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进行自主选择,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力。在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社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的今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不断更新理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探索适合的实验课教学体系,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的节奏。

参考文献:

〔1〕姜腊林.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及课程体系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6):152-154.

〔2〕陈丽春.建立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07,(1):52-54.

〔3〕周丽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实践教学,2008,(10):27-28.

第8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预科统考数学试卷,充分反映当前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立足学生的发展和终生学习能力的需要,考查学生在预科教育教学整个阶段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与方法;继续加强对课程标准和大纲中对学生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继续考查学生用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的有关问题的应用能力。

 

试题以能力考查为主线,以三基为辅,明显具有时代性、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适当设计新题型,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没有繁难的计算和证明题,杜绝了非数学本质的和似是而非的题目。有利于推进预科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较好地实现了预科数学教学的导向性。

 

一、试卷特点分析

 

1.稳定试卷结构,控制试卷难度。

 

2015年全国少数民族预科统考数学试卷命题继承了前几年探索的成功经验,保持了试卷结构的稳定,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比例分别为70%、30%显示出“加大思维度,减少题量”的改革趋势。试题采用考生熟悉常见的考查内容、方法、设问方式,在形式上和考试心理上为考生创设了熟悉的考试情境,在解答题中采取了分步设问的命题方式,试卷中没有偏题、怪题,也没有脱离教学实际的试题,有利于预科数学教学内容定位的稳定。

 

为了控制试卷难度,命题者采取了如下措施:

 

1)控制试卷的入口题的难度。试卷的前4个小题难度较低,基本属于课本中的基本概念、练习题。

 

2)控制每种题型入口题的难度,不仅仅作为全卷入口题的选择题的前几个小题较容易。

 

3)控制新题型、较难题的比例。在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中,基本没有新题型,对试卷总体难度的稳定起到了保障作用。

 

2.注重基础,突出考查主干知识。

 

预科统考数学试卷全面考查了极限与连续、导数、微分及其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及其应用各部分的内容,教材中各章的内容都有所涉及,如导数的概念,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

 

在全面考查的前提下,重点考查预科数学知识的主干内容,如数列的极限,函数的极限,极限运算法则,夹逼定理,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量的比较,函数的连续性,不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换元积分法,分部积分法。

 

3.注重考查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知识的最高层次的概括与提炼,是适用于预科数学全部内容的通法,能更好地区分考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是预科数学统考考试的核心。试卷中重点考查的数学思想有:函数(方程)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思想。

 

4.重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考查数学应用能力。

 

全卷设置了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这些试题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考查中引导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感,考查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数学模型的能力,培养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考查了学生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并从中获取信息、作出推断的能力。

 

二、答卷分析

 

通过本次阅卷的探讨和笔者对试卷的分析,学生在答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客观题。本次考试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着重加强对分析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送分题几乎没有,加大了对知识综合能力与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这类学生答题比较吃力,客观题得分较低,导致总分低。

 

2.基础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不熟练。基础知识不扎实,在考生的答卷中暴露出的问题,一是想不到利用基本定理,二是微积分公式记错;考生在试卷中暴露的问题是:公式记错、特殊值记错导致出错及计算错误。这些问题究其实质是学生数学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导致的。

 

3.综合能力不够,运用能力欠佳。如导数问题(Ⅰ)求单调区间,(Ⅱ)求恒成立问题,(Ⅲ)最值问题。由于学生综合运用能力较弱,致使考生不知道如何分类讨论,或考虑问题不全面,导致解题思路受阻。绝大部分学生交了白卷。

 

4.心态不好,应变能力较弱。考试本身的巨大压力,考生信心不足,造成考生情绪紧张,缺乏冷静,不能灵活应变,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甚至会而不得分的情形常可见到。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立足基础,注重能力培养。“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新课程高考的考查重点,所以,后期的复课中,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训练,打好基础。“基础知识”一定要在“准确”上下工夫,

 

“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要在“熟练”上下工夫。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还是要坚持“低起点,严要求”的原则。训练时要舍得在基础题上花时间。对于基础题,要求学生勤动笔,完整地表达出来,不要眼会心不会、心会手不会。平时训练中,淡化解题技巧,要求学生掌握通性、通法,一定要加强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注重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训练,整体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首先要完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素养和能力,配合新课改,采取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者平时教学中以课本和考纲、考试说明为本,以预科课程为资料,弄清预科统考考要考什么,要教给学生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教好的问题。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要有反思,同时要求学生也要有反思,他们要有自己的“总结”、“评注”。让他们在反思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总结解题规律,做到触类旁通。

 

3.重视回归教材。“教材是统考试题的生长点”,我们相信这一点已经成为各位的共识,考前应注意引导学生回归到教材中。

 

四、几点建议

 

1.抓好三基,夯实基础。数学的三基,是指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数学方法。预科统考数学试卷中有相当多的试题是课本上基本题目的直接引用或稍作变形而得来的,其目的在于引导师生重视基础,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要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绝不仅仅是简单重复、加强记忆,重要的是要从本质上发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系和联系,并进一步加以分类、整理、综合,形成一个知识结构系统,使得在记忆系统中储存一个“数学的认识结构”。信息学研究表明,只有在大脑中的知识是一个条理化、有序化、关系清晰分明的体系时,才能在解题时,由题目提供的信息的启示,迅速地提取相关信息,并从多个可以联系的知识点中,选取与题目的信息能构成最佳组合者,促使解题过程最优化。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数学意识,只能领会、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表现,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本方法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因此在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本方法进行体会、感悟、梳理、总结。

 

2.认真研究教材。在备课与授课过程中,教师务必做到:

 

1)及时构筑知识网络。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以知识为载体的,如果教师本人或指导的学生在大脑中的知识是混乱、无序的,那么如何能使学生的思维理性化、简缩化?

 

2)深入挖掘教材的导言、小结、重要例习题和课题学习。教材的导言、小结明晰了本章要研究的问题,有利于知识的网络化;重要的例习题往往反映了相关数学理论的本质属性,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思想精髓,对这类数学问题,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广,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能有效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发挥教材的多种效应。这是一个“知识—能力—知识—能力”的良性循环过程。

 

3)以学定教,落实新课程理念。给学生创造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变课堂的问题串为活动串,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和方法。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念。处理好学生自主探索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让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特别要关心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学习兴趣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使他们达到学习的基本要求,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都得到发展。

 

3.做好解题、推理、应用研究。数学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解题学习,“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认识学习波利亚的《解题表》,明白数学能力的提高重在解题的质量,重在解题的方向和策略,通过不断反思,帮助学生总结经验,积累解题的思维方法,学会选取最佳解题路径。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大量的是推理过程,通过多种推理方法的合理运用,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灵活性;通过对推理过程的合理表述,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完整性和流畅性。通过对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培养,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还应对直觉思维能力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在教学中进行培养。

 

通过创设数学应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抽象出数学概念和规律,让学生不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应用意识与数学建模能力。这不仅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表现,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解题过程中,还要加强心理素质培养,通过有一定思维度的问题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4.关注过程,引导探究创新。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着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培养自觉发现新知、发现规律的能力,这样既能使学生对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探索的科学方法,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综观整体这次数学试卷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不断获得成功乐趣的同时,唤起对学习的兴趣和人生的自信。

 

五、通过考试反馈的信息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通过以上考试命题、试卷质量、答卷质量、基本概况的综合分析,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是非常必要的。对改进教学方法,分析和探索预科数学的教学规律,也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通过考生的答卷分析,对开展教研活动,分析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非常有必要。

第9篇:心理学基础知识大全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策略

语文基础知识,简单的六个字却包括了太多的内容,字、词、句、修辞、文体常识、文学常识、作者信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这些语文基础知识都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侧重记忆,需要反复背诵,有的重在练习,文章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提高,有的则需要不断地积累,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不同的语文基础知识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1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开展基础知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例如,汉字、词语等,学生只有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的学习,进行作文写作,可见,基础知识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如果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效果不佳,将会影响到其他学习项目的学习质量;②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保障,众所周知,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需要学生掌握全面的语文知识,并且使学生能够充分的运用语文知识,而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提高。因此,学生只有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才能够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也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策略研究

2.1趣味策略,培养学习兴趣

从年龄特点分析,初中生普遍好奇心强,对有悬念的事物都十分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以趣味性为切入点,激励学生积极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性与趣味性,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提前搜集各个旅游胜地冬天的美景,如哈尔滨的冰雕、冰灯、树挂、滑雪等图片,以幻灯片形式展示给学生,并让他们说出图片中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出来,有些学生已经迫不及待地讲述自己看冰雕或者滑雪的经历。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哪里冬天的景色,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是“哈尔滨”。教师可顺势导入新课:哈尔滨的冬天是这样的美丽有趣,那么济南的冬天又是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学生对济南冬天的兴趣也被点燃,于是十分积极地投入对这篇课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兴趣教学法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激趣法外,还有比赛、表演、情景剧等形式,都可拿来用在语文基础知识教学中,以提高教学实效。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的生字词时,教师可以将学生三五随机分组,让学生在组内挑写、默写生字词,然后选派代表参与班级生字词的比赛,最终的获胜者可以免值日一次。以实际事物作为奖励,很快点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开始背写生字词,学习效率自然很高。因此,成语接龙、比赛等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形式,都可以用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中。

2.2评价策略,树立学习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M学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再犯错误而增加了学习动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在提供定量的信息反馈的基础上,在加上定性的评价,效果会更加明显,这就是奖励与惩罚的作用。初中的语文基础知识有着一定的艰涩性,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性格不稳定期,对一些艰涩的知识往往没有学习的耐心。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的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有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看成某种隐含着成功的信息,其本身并无价值,只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语文基础知识本事产生兴趣。

2.3引导策略,夯实知识基础

受传统教学形式的长期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解基础知识时,仍然沿用以往的圈点知识点,硬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以实现牢固记忆的目的。这种强化背诵的方式过于死板,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不利于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科学引导学生,让其对语文基础知识点做到充分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更易于背诵。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木兰诗》一文时,当学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时,教师可让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叙述意思,学生也可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学习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能深刻理解这段话的详细意思,而且还对句子的特点有了更清楚的了解,这样再背诵就比较容易了。引导性教学法,不仅扎实践行了新课标倡导的“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理念,并且让学生学会了自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法,促使学生以学习主人的身份积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更主动的态度参与教学活动,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提升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3 总结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基础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项目,也是教师开展其他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需要高度的重视,以全面的提高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净磊.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语文知识教学误区及思考[D].重庆师范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