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文学习范文

语文学习精选(九篇)

语文学习

第1篇:语文学习范文

关键词:外语学习;交际能力;文化;习得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传授语法知识,而是培养交际能力;学习者产生的语言不仅要符合语法要求,而且要符合社会规范,要合情合理,贴切得体”(刘润清,1999:161)。“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最早是由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D.Hymes)在1972年提出的。这一概念与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相对立,既包括语言能力,又包括语言运用。

随着交际能力概念的提出和语言学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习得任何语言都要习得其语用规则和文化”(刘润清,1999:167)。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语法规则,同时又有一套自己的语用规则(即如何得体地应用语言完成人际交流)。这套语用规则与其所属文化密切相关,它涉及到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生活方式、民族心理、审美观点等。语言既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不同语言群体的文化不同,其语言使用规则也不同。要实现与不同群体的人进行成功的交际,离不开对对方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要学习一门外语,从而获得以这种外语为载体的良好的交际能力,就必须习得它所承载的文化知识。

外语文化习得不同于母语文化习得。母语文化习得是与语言习得平行进行的,中国学生在习得母语语言知识时,也同时习得了正确得体地运用母语的文化知识;而他们学英语或其他外语时,往往强调语言知识、语法规则的学习,而忽视了这种外语所承载的文化因素的习得。因此,即使是语言能力强的优秀外语学习者,也极易在与该族语人的交际中产生语用失误、交际障碍,甚至是文化休克(CulturalShock),其后果是严重的。正如著名语言学家Wolfson曾指出的那样,外语学习者与讲这种语言的民族人交际时,他们的发音或句法错误往往可以被容忍,而他们违反语言使用得体性的现象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此,要获得与讲外语的民族的人进行顺畅交际的能力,就必须在学习外语语法知识的同时习得其文化知识。

在认识到文化习得对外语学习的必要性后,不少研究者开始了对文化习得的研究,并提出一些理论框架。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较有影响的是文化适应模式(theAcculturationModel)。其主要观点是:外语学习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对目的语的适应程度决定其习得外语的程度。换句简单的话说,学会一门外语同时也是学习、适应一种外国文化。这种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对在自然环境下外语学习的研究。学习一种外语的过程就是逐步适应这种新的文化的过程。这是因为语言既是表现文化的主要手段,又是文化的载体。通常学习一门外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学习者对讲这种语言的该族人的看法和态度。学习者要学好这种语言,就必须了解和适应该语言所表达的思想体系和信仰体系,以及涉及到的文化格调、风俗习惯、交际系统等。文化适应模式还认为,学习者对外语文化的适应程度表现在他与该文化的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如何。一个学习者作为其母语民族的一个社会成员去接触另一个民族的成员时,会有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到他的态度;这些因素构成他去适应新文化、学习新语言的社会距离。心理因素则是由学习者自己的情感因素所决定的。

我国学者高一虹曾提出一个“1+1>2”的第二语言习得模式。她不仅认为语言习得的同时又是文化习得,而且认为两种文化的融合会在学习者身上造就出一种新的人格。学会第二语言之后,两种语言的文化在该学习者那里就不再是水火不相容的并存,更不是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相反,两种文化会相互作用,学习者会加深、拓宽对第一文化的认识,又因移情作用对第二文化也会有深刻的理解。这样的学习者比不懂第二语言的同族人对母语文化的优点更加欣赏,对其局限性也更加敏感,而且比不懂第二语言的外族人对第二文化的特点看得更清楚,对其优点感受更深。这种强烈的双文化意识使学习者的创造潜力得以发挥。如果他的造诣很深,他很可能有时比本族人还本族人,比外族人还外族人。这种新的人格的转换过程,不是从第一文化到第二文化的横向转换,而是从低级需要层次向自我实现状态的纵向超越。

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也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文化习得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并非易事。文化习得与外语学习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我们要正确对待二者的关系,不能把部分等同于整体,也不能以整体来代替部分。对于中国外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文化习得的问题,众多学者曾展开过热烈的讨论,但至今未有定论。笔者认为,文化习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习得应以目的语文化的主流文化和共时文化为主。同一语言群体往往是多种文化的有机复合体,其中有主流文化,也有属于各种不同群体的亚文化。如在美国社会中,来自东方的亚裔美国人的文化和来自非洲的美国黑人文化等都是亚文化。作为外语学习者,我们应习得其主流文化,因为主流文化代表着目的语语言群体绝大多数人的文化取向。此外,文化不是始终如一的,它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任何语言群体的现实文化都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我们应对其共时文化的历史沿革有所了解,但文化习得的重点应放在其现阶段的文化内容上,因为它代表目前文化的发展水平及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二,文化习得要消除文化定式、减少偏见。文化定式(Stereotypes)是一种整体式的文化取向,即把某一文化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当做该文化的代表的—种倾向,其结果是每个文化群体的成员都被当做其所属群体的代表而具有此群体的文化特征。文化定式使得人们用过分简单的语言概括并描述目的语文化,而忽视了其文化的个性。例如,有人这样概括:中国人好客,美国人富有、慷慨,黑人擅长音乐、舞蹈和体育运动,犹太人聪明,德国人呆板、僵硬,日本人雄心勃勃,非洲人懒惰、随遇而安。这种文化定式忽视了目的语民族的个人文化特征,无疑对交际是不利的。文化习得就是要让学生避免戴着文化定式的眼镜去接触目的语文化。因此,我们在以目的语群体主流文化为主要内容进行文化习得时,还要兼顾主流文化内不同群体的亚文化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尽量接触一些其社会阶层、年龄、性别等不同的群体的亚文化,使自己对目的语语言文化的理解具体化。

偏见是“以一种错误的或不可变通的概括为基础的一种反感心态。这种心态也可能表达出来,也可能被别人知觉到。它可能是针对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群体,也可能针对某一群体的个体”(贾玉新,1997:106)。偏见不是一般性的看法错误,它和文化定式一样,具有执著的情感内涵:它对使其改正的证据总是固执地抵抗;它是僵化的、不可逆转的、不可改正的态度;它基于错误的判断或先入之见,是对别的群体或个人采取的否定态度,是一种不健康不合理的心态。偏见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人际交往。因此,为了能与目的语文化的人进行成功交际,我们应通过必要的文化习得减少偏见,使学习者对待目的语文化有一个健康平和的心态。

第三,文化习得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WilliamGrahamSummer(1940)认为,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中心,把本民族的文化当做对待其他民族的参照系;它以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并把自己与其他文化隔离开来”(贾玉新,1997:108)。这常常是无意识的产物——人们经常理所当然地认为,与其他民族或群体相比,自己民族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等更加真实、更加正确。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普遍现象。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群体成员都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程度不同的民族中心主义。由于民族中心主义对非本民族文化的人认识有错误,容易造成对其行为的错误解释,导致不同民族或文化之间的相互不信任、甚至相互仇视;由于它认为本民族文化是天下唯一合理的文化,还会导致文化冲突。此外,民族中心主义使自己产生优越感,以自己的文化准则去衡量非本族成员的行为,并试图改变他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它是对交际影响较大的一种心理因素,不利于跨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化习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只有多了解、多接触,才能为降低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创造机会。通过文化习得,我们最终应以习得文化的文化相对主义为目标。所谓文化相对主义,即一种文化中的行为只能用其自身的准则去理解和评价。这意味着,在跨文化交际中,只能用对方文化的信仰、价值观、社会规范等作为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其行为。

文化习得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目的语文化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其获得文化意识(CulturalAwareness)的过程。文化意识意味着学习者认为文化都是平等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属性,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优于或劣于其他文化。要获得文化意识,学习者必须对母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要走出母语文化的窠臼,以局外人的眼光来审视和反思母语文化,这样可以减少偏见和降低民族中心主义;同时,我们还要以局内人的眼光来审视目的语文化。只有通过习得其主流文化和了解其亚文化,我们才能够消除文化定式,才能够切身地从目的语文化成员的角度来衡量和评价其社会行为和语言行为,就像胡文仲及高一虹在《外语文化与教学》中指出的:“只有了解外国文化,才会对本民族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只有懂得了本民族文化,才能更好地掌握外国文化。”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2篇:语文学习范文

    我们把树立大语文观,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让学生在社会的大课堂中去学习语文,在生活的大舞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作为提高 农村 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改变语文学习只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的唯一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注入新的内容,突破课堂局限

    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时间贯穿无穷的知识呢?为此,我们通过布置学生课前预习,搜集有关资料,要求语文课堂教学在力求学好教材的基础上,还应该把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博的土地上。我们在教学中通过给文本注入新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在课外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报刊、电视、 网络 上的热点话题,还积极开展各种演讲竞赛活动,举办优秀作文展,自编自演课本剧等,使语文教学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四十分钟,要学生把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融会贯通的目的。如教《太阳》一课,课前可以让学生多方收集有关太阳的一些未解之谜的资料,查找、积累描写太阳的古诗词、故事,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太阳的情况,畅谈自己对太阳未解之谜的种种猜想,吟诵太阳的诗句,讲述太阳的故事,这样学生交流积极踊跃,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容,还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把学生学习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课后学生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研究的成果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展示,有的写了有关太阳的日记,有的把自己查找的资料打印整理贴在教室的专栏里,也有办成手抄报进行展示的。总之,因这一节课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信息是我们无法用四十分钟来衡量的。

    二、整合其他学科,改善知识结构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与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语文这门学科也不是孤立、自成一体的,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教学中,我们通过把和语文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改善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状态,使我们的学生借助于语文这个工具去学习其他的学科,同时其他学科的教学也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各种实践的机会。如《珍珠泉》、《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样的课文就涉及到了 科学 课中的有关水、破坏 自然 界生态平衡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懂水的知识、树木和土地的知识是很难理解课文的,教学时可引用科学课程知识;《冬不拉》一课的美景可借助 音乐 冬不拉那美妙的乐曲来烘托,使学生能很快地入情入境,感受到美妙的情景;《画杨桃》使学生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进而从中受到科学思想方法的 教育 ;《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中帮助学生体验网络的简洁、迅速的好处;而数学现在也提倡在生活中学数学,有许多的数学知识是在一种生活场景的表述出现的,学生也要会用语言表达自己是如何去解决问题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过程,也是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不仅在语文课堂中学到语文知识,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包含着语言文字的运用实践,它们是相通的,不可分割的。

    三、深入社会实践,拓宽学生视野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人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系起来,当作求学的两大途径,就在于人不光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我们通过一些丰富多彩的融学校、社会为一体的语文训练形式,让学生沐浴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潜滋暗长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极开展“体验·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一些很好的机会。如体验在农村的实践活动,金秋时节带学生去田野拾稻穗。那金黄的稻浪犹如一张宽阔的地毯,辛勤劳动的农民,热火朝天的收割场面,使学生无比兴奋。大家比赛谁拾的稻穗多,谁拾的稻穗少,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当大家满载而归回到学校时,仍然抑制不住那种“丰收”后的喜悦,再问学生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抢着说自己看到的,自己听到的,怎么拾的,谁的多,谁的少,也有的学生感悟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无论交流什么,都是一种分享,都是一种“碰撞”。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表达。当把这次活动再现于作文中时,学生自然不会无话可说了,好词妙句是层出不穷。 四、引领阅读天地,提供生活素材

    语文是母语 教育 课程,其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 规律 。”因此,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可见,课外阅读的意义深厚而广泛。语文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乃至成长于课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通过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给足读书的时间,指导阅读的方法,还让学生读写结合,强化语文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阅读的活动。比如举办读书沙龙,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搞课前3分钟讲演、语文开心辞典、巧接诗词名句等趣味阅读活动等,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个别阅读和小组阅读相结合,积累运用相结合。通过课外阅读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功能,听说读写思有机结合,并努力将学生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通过几年的培养,学生普遍反映良好,课外阅读及其活动虽然挤用了学生一定的课余时间,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无数的间接生活经验,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了健康的审美情趣。课外阅读也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素材和借鉴样式,丰富了学生的语言。所以,只要学生坚持以读促写,为写而读,读写结合,就能真正促进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空间

    如今, 现代 教育技术正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步深入到各学科领域,深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它追求的是教育、教学的高效率和教学效益的最优化。我们通过让教师在教学中巧妙运用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与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前,笔者了解到不少学生没有到过北京,对北京是非常陌生的。如果像以前的教学一样,只是让孩子们读读课文,听听教师枯燥的讲解,是很难感觉到首都北京的雄伟壮丽的。为了让孩子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首都北京的雄伟,从而在情感上激起共鸣,笔者精心制作了教学课件。教学时,当那一幅幅精美的图片展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激动得叫了起来:“真是太美了,太壮观了!”那一幅幅直观的图片加上教师简单的介绍,孩子们很快就对北京首都的主要建筑物有了深刻的了解,参与的积极性大大加强了。天安门广场上升旗仪式壮观,也是孩子们渴望一睹为快的。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笔者选择恰当的时机,播放了升旗、阅兵仪式的录像片断。国旗班战士优良的作风、雄壮的国歌声、迎风招展的五星红旗,还有数以万计的围观群众,无不吸引着学生的眼球。观看后,笔者让他们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有的说想到了在奥运赛场上奋力拼搏的 体育 健儿,有的说想到了解放军战士保卫边疆的辛苦,有的说自己将来也要为国争光……这一节课,架起了学生认知和理解教材之间的桥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而且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实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学生还利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搜集、分析、处理所给的相关资料。这不仅是一个有利于学 科学 习的过程,也是一个提高信息素养的过程。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语文。用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让语文教学从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生活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第3篇:语文学习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学生主体  能力培养

  一直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语文课常用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多媒体作为教学手段,以教材为依据向学生传授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灌输式和绝对化的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因此,我们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就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它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使学习过程有情感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并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真正有效的学习。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 建立语文教学的自主教育观,确立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明确指出:“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使学习者“成为他们获得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因此,“未来的文盲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教育学认为,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要接受教育,同时还要自觉主动地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造就终生爱好学习的自主学习者。语文教学应确立“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立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从思想上彻底转变指导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确立自主学习的地位。因为,这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前提。

 二 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责任在于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更要授之以方法。可见,培养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比传授知识更重要,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引导学生学会“织网”、“捕鱼”的方法,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里获取无穷无尽的知识之“鱼”,能掌握一些学习的基本方法,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知道运用已有的条件去寻找解决问题、认识新事物、产生积极联想的途径,以此教给他们一生受用的财富。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去探索思考;教师能给予一点启示,学生可以有的放矢地去拓展知识;教师能引导学生归纳一些方法,学生可以举一反三地去实践运用。比如:揣摩关键词语的方法或联系上下文意思理解文章内容等,学生积累了这些学习的方法,对课文学习,可以先总体泛读,然后择其重点段精读,品词、析句领悟审美;可以从审题入手,通过设疑直奔中心,有的可读后存疑,通过查找资料,上网获取信息,阅读课外书来提高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多阅读课外书,在阅读时指导学生写读后感和随笔等。总之,学生掌握的方法越多、越细,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越强。

 三 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实现主体性教学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激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语文教师要创设具有“人文”特色的课堂硬环境,语文学科知识的人文性和学习过程的互动性很强,其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语文课堂学习环境的优化。语文教师还要营造“人性化”的课堂软环境,要摒弃传统教育观所一贯主张的“师道尊严”,应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进行角色转换,构建一种新型的、民主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 

 四 要循序渐进,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语文教学的难易度应处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最近发展区”,让他们“跳一跳,够得着”。无论是掌握知识还是领会方法,都不能一蹴而就,必须遵循正确的规律和方法,而且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恰当的目标。教学生学会学习,切不可脱离具体的教学过程,单纯地、教条式地讲授思维方法,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探索的过程,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动脑思维,自己领悟,逐步体会其中的乐趣。

 五 要开拓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教学中较多的问题是由老师提出来的,如果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只是让学生从课文找出答案来,那么,学生的思路就只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在老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就受到束缚。因此,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不清楚的,然后让大家带着学生提出的问题学。问题来自于学生,再引导学生自己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就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中学生往往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提出问题的。有的是表面的、肤浅的;有的是比较有深度、有广度的。教师要加以梳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因此,问题无论是老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打破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局面,才能为自主学习开拓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第4篇:语文学习范文

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语文路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色。”综合来看我们更加明确了语文的内涵,语文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能力。高一新生应该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基础能力的培养。比如古诗文言简意丰、含蓄典雅,积淀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要多吸收。在听说读写中积累,在每一个细节的熏陶渐染中,“举三反一”是学语文的一个要诀,一个秘笈。说是一个秘笈,其实是一个“笨功夫”,就是不断积累,不断感悟。

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语文消得人憔悴

从初中语文课堂到高中语文课堂,从中考语文试题到高考语文试题,形式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深度却是有差异的。无论写作还是阅读,都与积累有关。有人说:“语言能力的提高,取决于一个基础问题,那就是语言材料的丰富。一个人语言贫乏 ,必然带来思维的贫乏;而随着思想的丰富,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丰富。无论思想还是语言,都要靠积累才能丰富起来。”这是不容置疑的。

语文学科是一门非常讲究厚积薄发的学科,如果我们仅仅把语文当作一种工具、一种技巧,语文学习难免会陷入困境。高中三年的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注重积累既能很好地渐进地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学生应对考试,提高成绩,尝到学语文的甜头。所以,我们想提高语文成绩,提高语文素养,首先就要学会积累。在日常语文学习中,我们每天适当要求学生做定量作业,每天都积累四个成语。有些生词,课本里边出现的,试题中出现的,平时阅读中出现的,都要积累下来,以便今后应用。有时还可以用成语、熟语来造句。有些用错了的句子,我们可以把它们抄下来进行修改。每天积累的词语要及时用在日记当中,每周都要定时检查,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有写得好的要推荐给大家学习,不好的也要公布,让其及时改进。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对基础较差的高中生来说,尤为必要。

还有要鼓励学生博览群书,精读名著,汲取营养,薄闻厚积。名著,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优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是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阅读名著,对于多方面都需要滋补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特殊的营养。“读一本好书,与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在阅读过程中灵活地做好积累,写作素材都可以入文。学习经典篇章适当地写写短评也是一种积累。比如学习食指的《相信未来》,运用比喻写三节短诗。学习《哦,香雪》, 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心理的方法写一段话,这就是逐渐提高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

巴金说过:“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化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作为语文教师,应适时激励学生,大胆主动地走进名著的殿堂中去寻觅丰富的精神食粮,感受智慧的灵光,广泛涉猎,博闻强记,用名著中蕴涵的人类最美好的琼浆玉液滋养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一个人如果语言贫乏,语言感受力很差,语文知识薄弱,那就谈不上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也无法指望语言文字运用的范围有多广。此外,新课标也规定了课外必读书目,高中每册均配有《语文读本》辅助读物。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有计划的阅读,学会圈点批注、摘抄整理,学会写点评,写读后感,写读书笔记。揣摩精彩语句,品味、积累精彩语言,培养语感,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积累,才能厚积而薄发,实现语文学习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为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大语文教学观”的建立,语文试题多元化、开放性,欲学好语文,单纯依赖语文课堂是绝对不够的。要求同学们平日要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视听媒介,了解更多的社会信息,并积极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来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我们只有树立“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留心学语文的观念,才能把语文学活、学好。

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素养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5篇:语文学习范文

一、指导思想

随着专升本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考试模式、新命题角度对升本语文备考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升本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的提高,力争通过师生一年的共同的努力,实现来年我校文综学科上线率和优秀率都有新的突破,为20xx年我校专升本再创佳绩作出最大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1、第一阶段:基础知识普及阶段(7月1日-8月31日)

学习任务:

1、掌握专升本语文教材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学习古文字、词、句解释,对文章整体把握。

2、初步了解专升本语文考查方式,大体把握语文选择题和翻译题。

3、初步学习作文写作。

阶段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基础知识和文学常识。

2、读透古文,把握古文中重点语句的翻译,注意关键字词的解释。3.开始锻炼写作能力。

2、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9月1号---11月31号)

本阶段教学计划:

1主要学习语文教材的重点及考试中的难点,解决大部分同学经常面临的问题。

2.强化古文实虚词解释。

3.学生初步掌握写作技巧。

教学目标:

1、基本做到语文教材全面掌握,对大部分知识点做到长时记忆,解决语文选择题

2、重点学习古文,了解古代文言知识和方法,了解古文翻译题。

3、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

本阶段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做进一步的教学深入:字音,字形,病句,文言虚词,词类活用,文言文翻译技巧,现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写作技巧。

(一) 字音、字形、病句

这一部分是2012年专升本考试语文试题新加的考试题型,使得专升本考试更加接近于高考出题模式,也给广大考生的备考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一部分的复习应考,作为精英学校的语文助教,在此提出这样的一个教学计划,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勉。

1、 注重平时积累,说普通话

2、 养成不会就查的好习惯,力争做到不放过一个可疑字,模糊音

3、 多做练习,增强语感,

(二) 文言虚词、词类活用

这部分是每年考试必考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文言知识的把握程度,针对这类型的题目,我计划从以下方面做出学习准备:

1、 熟读课文,能够知道题目出自何处

2、 重点识记课文后所列的文言虚词和词类活用知识

3、要学会根据上下文意思来确定字义

(三)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有五道题目,基本涵盖了文言知识中的重点字,词,尤其是词的活用,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文言翻译基本是直译,即在不改变原文的基础上的翻译,也有的句子会要求意译,即在不偏离主要意思的基础上,使句子语法通顺,便于理解。对于这块考点的复习,我建议根据具体的试题进行讲解,结合实例,使得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翻译技巧。

(四) 现代文阅读常考知识点

综合分析近几年的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发现在这一部分中考的频率比较大的一个方面既是各类文体的写作方法,例如,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议论文的论证方法等,此外,修辞手法也是常考题目类型,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及区别各类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

(五)写作技巧

基本是材料作文,分析材料时一定不能偏离材料主旨,学会从材料中挖掘题目,拟提要新颖,简洁,作文主题要围绕所给材料来定,切不可偏题,跑题,这部分的教学会结合具体的范文来进行讲解,

三、具体教学策略

1、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2、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3、现代文采取精读文章、分点设题、演练评点、归纳提升的训练,有层次的提高学生能力。

4、强化语文积累

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5、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专升本作文命题趋势,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大体上,训练题(即小作文)由语文助教老师自定;统一作文训练由大课老师制定。

5、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查缺补漏。

6、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研读考纲,回归课本,看纠错本,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准备作文,做真题,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

四、教学设想

这一学年的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的教学,我们将择取重要的篇目,培养学生各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围绕高考考点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应的主观阅读题答题能力。

2、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的复习中,着重要点的回顾与整理,巩固已有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理性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

新,为总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高考应考技巧指导与能力训练中,主要介绍高考最新信息、发展动态,分析考试大纲,评价近年高考试卷,预测命题趋势,归结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语文试卷的应考中的实用方法技巧。简言之,就是专题复习,梳理知识,解读政策,预测命题,指导学法,指点秘笈,示范解法,规范答题,综合训练,提升能力。

五、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我们学生的实际,弱点主要表现为:

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

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5、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

六、具体教学措施

1、结合高考,把五六册的课文划分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三大块,将它们的教学目标与高考的对应点结合起来,分别确定为:现代文(主要包括第五册的文学评论、小说和第六册的说明文)-----在巩固快速阅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意的习惯的基础上,侧重提高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和深层次分析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文言文------以第五、六册的课文为纲,归纳、整理1-4册的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强调以新带旧,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诗歌------根据第五、六册诗歌的体裁、题材特点,把握其中景、物、事、典与诗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2、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3、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4、现代文采取精读文章、分点设题、演练评点、归纳提升的训练,有层次的提高学生能力。

5、强化语文积累

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

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6、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阅卷现状,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大体上,单周为作文指导,训练题(即小作文)由各语文老师自定;双周训练题原则上应统一。

作文训练暂分点如下:

高考作文全程训练

a、基础等级写作训练

(一)写作技巧训练

1、审题2、立意3、选材4、构思5、行文6、拟题7、修改

(二)文体写作训练

1、记叙性文章写作2、议论性文章写作

b、发展等级写作训练

(一)常规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分析(训练目标:深刻)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2)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善于叙写(训练目标:丰富)

(1)材料丰富

(2)善于描写

(3)形象丰满

(4)意境深远

3、善于表达(训练目标:有文采)

(1)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第6篇:语文学习范文

关键词:语文学习,听说读写能力,生活,影响

 

听说读写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目标。听说读写能力、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的过程。语文教学具有明显的社会性。语文学习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学语文,语文课堂是主要场所,第二个场所就是学校各科的教学,即每一门都在进行语文教育,虽然教师不一定有意识进行。。刘国正先生还说:“家庭也是学语文的相当重要的场所。每个孩子降生下来,过一段时间就开始学说话,开始接受语文教育了。第一个老师就是他的妈妈,……看电视也是很好的语文学习”。

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方面,无数的事实都证明了语文学习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生活。本文从听说读写能力等教育教学目标出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谈谈语文学习与师生生活的关系,以及生活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下面从听说读写能力等四个方面去展开来谈。

一、听的能力与生活。

听,是为了理解对方意思,然后作出适宜反应,达到交流的顺畅。而人的语言能力,一从书面学得,二从交往学到,而后者显得更重要,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语言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交流双方心理的复杂性隐蔽性等,要求人们对语文和语言的学习必须密切结合社会生活。

笔者从事高职语文教学,同时从事就业指导工作。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的求职语言能力存在不少问题,特别在面试过程中的语言能力,更亟待加强。表现之一就是理解能力差,在面试过程中不能准确理解招聘者的意图,不能一次性理解招聘者的意思,多次请求对方重复;或是不能准确理解招聘者的意思(特别是弦外之音),影响求职语言的质量。例如,招聘者问:“如果让你再重新选择一次专业的话,你还会选择你现在的专业吗?”很多学生都表明想选择另外的专业,这说明他们并不理解招聘者的意图:通过这一问题间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试想,一个学生不喜欢本专业,他怎么会专心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怎么会好呢?

招聘者和求职者,从某种意义上看是一对矛盾,前者尽可能地发现后者的缺点、弱点,辟如问:“你能谈谈你的同学吗?”其目的是考察求职者的心胸气量和人际关系等;后者则尽量回避缺点,表现优点。这种攻守关系,要求求职者必须听出招聘者的弦外之音,判断招聘者的真实意图,然后谨慎作答——这是对应聘者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即是求职这种事关人生职业生涯成败的社会生活的要求。这种听的能力,必须真刀真枪地在实践中拼搏磨练,方能十年磨一剑。

听的能力,除在日常和社会生活中,有意识、自觉地培养和提高外,还可以在学校中通过论辩、演讲等语文活动(语文生活)来训练,这方面因篇幅有限不予展开。

二、说的能力与生活。

说,是为了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只有表达准确了,才能达到交流目的。说话的能力,一样离不开社会生活。而且说必须与听紧密结合,先要听得准了,才能说得准、说得好。笔者的小孩,三岁不到上街买甘蔗,派出所一位干警问说:阿汉,给我一根。小孩答道:那儿有大把!大家大笑说答得妙。细想,确实答得不错:凡是小孩,大多是小气的,只要对他有所图谋,他将下意识地加以反对。。但我的小孩却不置可否,回避了问题,言语中还包含潜台词。我有所不信,认为这是偶然的,但后来事实证明了不是偶然现象——那是在生活中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然。语言离不开生活,而且是深受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在有一定压迫感的环境之下,人的语言就多几分防御性;在长期的恭维中,语言总会多几分狂傲;在一心求生或求荣的情况下,语言可能会多一些虚假。

我还是以高职毕业生求职语言的表现为例。比如问“你怎么看待工作中的挑战性?”调查发现, 40%以上的学生除了回答“我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之外,再也不知道谈些什么了。而且越是开放性的、可自由发挥余地大的问题,他们越感到难以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疏于准备,既不知己,更不知彼,不知求职语言的目的性。不能知己,即不能确定自己有什么和应聘公司及岗位要求相关的才能、特长、品质,以及能证明自己胜任该岗位的成绩或经验,不能说出自己应聘该岗位的理由,等等。不能知彼,表现为事前不会对招聘公司进行了解,不对应聘岗位做事前研究分析,不了解该岗位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品质、经验等。求职语言能力问题不是纯语言、语法、修辞等的范围,他们和心理学、公关学、社会学等结合起来,与社会活动、求职实践结合起来,多角度探索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求职能力的途径。

三、 读的能力与生活。

读,也和听一样,是信息的接受活动和过程,目的是要理解别人的意思。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新知识的认知过程,都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对新知识进行同化,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建立新的认知结构。其基本思想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景”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论强调强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解决问题的概念框架,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让学生自主地到真实环境中去感受、体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文学作品阅读,都伴随着读者的再创作,正所谓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之所以对同一作品人物想象出不同的新形象,是因为不同的人,其生活环境、生活背景甚至生活习惯不同。从建构主义理论内涵、从文学阅读和鉴赏方面分析可知,学习离不开生活,读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离不开生活。

四、写的能力与生活。

语文与生活结合有多种途径,其中一条就是善于捕捉住学生所关心的事情,捕捉住学生中的热点问题,因势利导,进行语文教学,进行读写听说训练。中国学生惧怕作文是出了名的,为什么外国一些国家学生恰好相反,喜欢作文呢?我们不妨对两者的作文教学方法与过程作个比较。中外写作教学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从内容上看,我国重视文学写作,而外国的写作教学内容全面,重视应用文;从写作过程看,我国是封闭的静态的过程,外国则是动态的开放的过程,比如美国一些学校,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做读书报告,让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有关报刊书籍,把读到的内容加工整理,插图、注解,装订成册,学生俨然作者、编辑和出版者,虽然奔忙于图书馆和社会生活之中,但却乐此不疲;从写作效果看,我国的写作教学主要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外国的则同时形成了其他能力,比如搜集、分析和加工资料,最终形成自己结论的能力,还有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等。开放的深入实际的写作训练,不仅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更使学生形成实际应用能力。作文教学的形式应该多元化、内容生活化一些,这样学生作文的积极就会调动起来。

语文学习离不开生活,语文活动本身就应该是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语文教育者的使命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并以此去认知新的知识;同时尽力营造种种与真实生活相似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研究,建构知识,提高能力。

第7篇:语文学习范文

学习语文,多听,就是在课堂上,多听老师讲课,多听别人读课文时,读出感情,自己也模仿,亲身体验一下。

多写,就是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读过课文的感受记下来。不但可以提高语文写作水平,而且可以练成一手好字。

多读,就是多读课文,读出中心思想。在老师上课之前,多读几遍课文。做到课前预习,课堂熟悉。

第8篇:语文学习范文

2、多读多写,说实话,学习语文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它跟数学不同,数学我们需要动脑子,但是语文就没有那么费劲了,记住了就能回答的上,记不住就回答不上,就这么简单,因此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也不如烂笔头,不仅要多读还要多写才能加深我们的记忆。

3、注重日常积累,语文考验的是自己肚中的墨水,若是自己没有一定知识累积的话,语文成绩自然不高。所以想要提升语文成绩,平时更应该注重诗词好句的积累。可以去豆芽作文这些公众号或者一些可以提供写作练习的小程序上去进行巩固,加之老师的指导能更快地提升自己。

4、了解写作的“套路”,其实作文也有套路可言,比如在开头的时候,有一些方法可以借鉴:开门见山法、欲扬先抑法、排比反复法、开头设问发等等。多总结这样的方法,在写作的时候也不至于一片茫然。

第9篇:语文学习范文

1、预习习惯。学会使用预习笔记自学生字新词,能根据课文注释、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写出重点词语的意思。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2、查工具书、报刊、网络资料的习惯。

3、读书习惯。读书包括平时阅读的一般报刊文章等。

4、写字习惯。写字要工整、规范、书写内容要匀称。

5、写作习惯。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养成每天都能写点感想感受、描写、叙事之类的文章的习惯。

6、课堂记录习惯。主要是把老师讲课时强调、补充的内容、或者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自己发现的新问题记下来。听课时及时的补充、修改自己的预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