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精选(九篇)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

第1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方法

一、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方法

(一)质疑阅读法

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中,质疑与解疑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有效方法,对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提出质疑,如针对关键词语、重点句段提出质疑,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解疑,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针对不易理解的语句、看似矛盾的地方、说惴号的运用以及课文表现的中心意思等方面提出质疑,而后再引导学生通过细细品读课本,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消除疑惑。

(二)启发阅读法

语文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阅读文本,通过引入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内容,调动起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对文本素材的吸收,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如,在教学《有趣的汉字》一课时,教师可启发学生列举一下生活中哪些广告、标语是对汉字的妙用?这些汉字体现了什么意义?如此一来,可迅速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去思考,慢慢积累语文知识。又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先让学生畅谈自己最喜欢吃的东西以及印象深刻的节日,而后再引入本文内容,让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去阅读文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预测阅读法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有关信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激发起阅读欲望。而后,教师再指导学生阅读文本,通过贯通上下文、梳理句子之间因果关系等途径,找寻有价值的信息对阅读之前的预测进行检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如,教学《威尼斯小艇》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根据标题对文章的内容进行预测,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宽学生的思路,从而唤起学生对阅读全文的渴望。预测之后,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证实预测内容,获取成就感。

(四)概括阅读法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能够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所以,在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点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简明扼要地复述所读文本的大致内容。教师应对学生由浅入深地引导,给予必要的概括提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对文本的复述。在概括的过程中,学生会十分注意文本的篇幅、结构、重点句段、关键词语等,达到深入阅读、细细品读的目的。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教师可给予下列提示词语:幽静、茅屋、断断续续、对话、激动、清幽、陶醉、记录。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词语对课文进行复述,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二、运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深入解读文本

语文教师要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能够灵活运用阅读方法指导学生走进教材文本,摒弃以往过度依赖教参、教辅资料的做法,通过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价值。以《少年闰土》教学为例,大部分教师将闰土给“我”讲了几件事情作为重点讲解内容,这对于拥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六年级学生而言,并不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教师应深层次发掘文本中隐含的价值,引导学生结合当时时代背景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闰土讲的几件事情,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通过深入解读文本,能够让学生形成深入思考问题的良好阅读习惯,从浅阅读过渡到深阅读。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

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不能顾此失彼。在教学中,工具性是指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人文性是指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阅读教学既要促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掌握文章大意,也要引导学生领悟文章中体现的人文性内涵,明确作者表情达意所运用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促进读写相结合。

总而言之,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变化,对阅读方法进行改进,获取最佳的阅读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启发式、质疑式、预测式、概括式阅读方法,唤起学生的阅读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空间,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蓉蓉.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4(10):69-70.

第2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中年级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有效融合,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新课程等理念为指导,准确把握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c与语文学习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灵活多变的、操作性强的有效方法,从而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的有效融合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习作指导 有效融合

当下的阅读课堂琅琅书声替代了传统的繁琐分析,语文教学实现了返璞归真,呈现出盎然的生机。然而,多年实践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仍未得到较大的提升,这不得不引起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为什么小学生学习了那么多的课文,说话或作文时还是词汇极其匮乏?原因何在呢?笔者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近年来着重进行了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如何与习作指导进行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一、国内外关于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有效融合的研究分析

有学者研究认为,对学生进行的最有效的写作训练应有效地巧妙地渗透到阅读教学之中。因为阅读是一种吸收的过程,而习作则是一种表达的过程。阅读课堂上学生应有习作的意识,让学生以读练写,读与写应结合起来,日本学者提出的“随文练笔”就是一种很好的将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有效融合的形式。这种“随文练笔”倡导的,是让阅读教材(文本)作为小学生模仿练笔的一种范例,以发挥教材(文本)对习作的指导作用,旨在强化小学生能够运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素材与表达的方式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体验,以达到提升自己习作的能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特别推崇“随文练笔”,将“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国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强调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切忌游离课文以外,而应有效融合。显然,教师如果能以习作为“突破口”,及时地将习作训练有效地融合到阅读教学之中,则一定会发挥出阅读教学的绝对优势,以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读写结合的至高境界。此外,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曾做过“读写结合”的实验,强调利用阅读教学的资源来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强调教师应引导学生活用阅读教材(文本)资源去丰富学生的习作水平,让学生在习作时既有模仿的范例,更能有创造、创新的本能。

二、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有效融合的现实意义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因为不少教师认识上存在的偏差,或者重视不够等因素,从而导致中年级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有效的融合的时机掌握得不准确,有效融合的形式呆板、不灵活,同时,对中年级学生缺乏具体的指导,切入不准等。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将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有效融合为一体,将对中年级学生的语言训练放在首要地位,真正能做到让中年级的“读”与“写”全程融合。语文教育工作者应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为出发点,着力研究如何开发与利用中年级阅读教材(文本)的空白点,拓展延伸点,着力挖掘阅读教学中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训练资源,引领、点拨、指导中年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习作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提升中年级学生的习作能力,在习作过程中促进中年级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深刻理解,实现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的和谐统一,让中年级学生在理解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展开心与心的交流碰撞,从而将自己对阅读教材(文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付之于笔端,进入习作的状态,达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的最佳境界。

三、小学中年级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有效融合的策略探究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育工作者应精心选择中年级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有效融合的“切入点”,从而去提升中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

1.补写,让中年级学生在习作中想象力得到放飞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引导中年级学生针对阅读教材(文本)的具体内容进行及时的挖掘,抓住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的有力训练点,可以引导中年级学生对阅读教材(文本)进行补白,进行详化,进行延伸。可以引导中年级学生将阅读教材(文本)中情节跳跃的空白之处进行补写,从而让阅读教材(文本)的内容更具体更完整,从而提升中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引导中年级学生将阅读教材(文本)中描述简炼的词句写具体,将阅读教材(文本)中描写含蓄的地方补充完整。可以将阅读教材(文本)中意犹未尽之处让中年级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2.仿写,让中年级学生学习到阅读教材(文本)作者的表达方法

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中年级学生按照阅读教材(文本)的写作方法,去写一写中年级学生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其出发点是让中年级学生去学习阅读教材(文本)作者的观察方法、表达方法,达到训练中年级学生写作的目的,仿写的方式可以是仿写句,可以是仿写段,还可以是仿写篇。

3.改写,让中年级学生积累优美词句

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中年级学生对阅读教材(文本)中的优美的词句进行改写,以达到进一步深化理解教材(文本)的目的,以提升中年级学生的读写能力。

【结 语】

中年级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有效融合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新课程等理念为指导,准确把握中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语文学习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灵活多变的、操作性强的有效方法,从而让阅读教学与习作指导的有效融合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张荣辉.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有机融合【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8)

第3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 键 词】 童心教育;儿童阅读;研究道路

【作者简介】 韩琳,市区教学能手,梁涛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课程创建的重要成员,《童心教育》期刊执行主编,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参与课改实验成果丰硕。张伟,武昌区“教学能手”,武昌区优秀班主任,武昌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全国课题先进个人,少年军校全国先进工作者,武汉小学学科带头人,武汉小学魅力班主任。师从湖北省特级教师梁涛老师,崇尚并着力推行“童心”教育。多篇论文在全国、省、市、区、校获奖。

“十一五”期间,我校在“小学童心教育实践研究”中,围绕以学科重建为重点的童心课程教学范式和教学策略实践研究取得进展,但随着课改深入,课改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浮出水面。我们认识到:一是课程分科化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心理需要及生活经验相分离;二是教学的同步性制约了儿童的个性化、个别化发展;三是教学时空相对封闭和固化,违背了儿童成长和学习的规律。这些问题和矛盾只有通过新一轮课改寻求解决。在基于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同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学校编制“武汉小学十二五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规划”,以求发展推动问题解决,以问题驱动助力学校发展,实现新跨越;“童年悦读”课程创建也纳入到学校重点建设的“学校课程图”中。“基于对儿童精神人格关照下的‘童年悦读’课程创建与实践研究”列入武汉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重点课题“小学童心教育理念下学校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子课题。现将该课程创建与实践研究取得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 让“童年悦读”建构在学校课程的坐标上

我校基于国家课程改革政策赋予的权责,以“童心教育理念”为主线,以“儿童、知识、社会”作为学校课程统整优化的思路,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课程建设支柱,以对学科课程的改造和重建以及对校本课程自助创建为基本路径策略,以儿童学习力和人格教养发展为课程设计目标,对学校三级课程进行小班化、生态化、活动化、生活化改造和创建,以彰显学校办学理念和课程文化。“童年悦读”课程是学校创建的三级课程一体化重建逻辑链上的一个课程点。在学校课程的坐标中,首先要理清课程建构的逻辑关联,从而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特别是学校重绘“童心课程图”。“童心是童心教育之根”,围绕“童心教育”理念,解读“童心”。我校创造性生发出七个校本课程创生点,七大行动理念,七大课程系列分枝:即:1.童真――珍视童心,崇尚童真――童理课程系列:儿童哲学、童心拉拉勾;2.童权――尊重童心,呵护童权――童权课程系列:如“桥文化”、“国际理解”;3.童趣――顺应童心,激发童趣――童戏课程系列:如传统的游戏、动漫设计、陶艺、课程狂欢节;4.童慧――引导童心,开启童慧――童慧课程系列:如数学思维体操、机器人设计等;5.童力――历练童心,壮大童力――童力课程系列:如少年军训、游泳、爸爸妈妈进课堂;6.童蕴――润泽童心,涵养童蕴――童蕴课程系列:经典诵读、书法、童年悦读、光影秀等;7.童梦――融入童心,放飞童梦――童梦课程系列:如文学社、读书俱乐部、管乐团、动漫社等学生社团活动。以上学校重绘的童心课程图中,“童年悦读”属“童蕴课程”系列。

其次,在语文学科课程改造中借鉴其经验,同时“童年悦读”坚持课程创建的开放和自由度,坚守儿童立场,使“语文”与“童年悦读”优势互补,各展优长。

1.守护一个理想。呵护童心、保卫童年,为孩子构筑自由快乐的童年的精神家园,为孩子健康成长和人格塑造打下精神底子。

2.启动一项计划,即“七彩童年”大阅读推广计划。计划是在小学阶段六年中人均阅读儿童文学经典作品达到360-500本的阅读目标,六年分年级、分层级实施完成:一、二年级读经典绘本,一年级读绘本故事侧重于以读图画故事为主;二年级绘本阅读以图画阅读带动文字故事,阅读绘本文字故事精选自世界经典童话;三、四年级以读儿童的成长小说为主,选读书目以国际获奖小说(60种)和中国百年儿童文学经典(50种)为参照;五、六年级阅读选取经典作家的经典名著为主,阅读书目从“滋润心灵300本书”阅读菜单中选取。

3.构建一种“课堂”。从儿童的视域建构从容、简约、真趣、至柔、澄明的“童年悦读”课堂。

4.倡导三种阅读方式:①主持荐读。儿童阅读荐读人(教师或家长志愿者)将“儿童阅读等级菜单”课程化,通过“童年悦读”创设形式多样荐读体验活动和指导策略,让孩子们爱阅读,会阅读。②自主阅读。课堂荐读重在阅读兴趣的激发和品鉴,指导阅读方法,授之以“渔”,使“教达到不教”,即自主阅读。自主阅读是荐读的延伸。自主阅读强调学习者生命自觉、自主、自悟,在阅读中追求人格精神是独立、自由之境。从阅读时空,读什么、怎么读、和谁分享,孩子们有选择权和决定权。③亲子阅读。这种阅读方式有两种形态:一是陪伴式阅读,另一种是平等分享式阅读,前者是当孩子读书缺少独立和自主性前提下,父母可以将自己阅读理解通过朗读与讲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培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营造书香之家的良好氛围。而平等分享式阅读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独立自主能力的增强,阅读能力的提高,父母可以和孩子互荐阅读一本书,平等分享阅读经验,不断提升自己。

创编一套教材,计划在3-5年内编写一套1-6年《童年悦读》荐读手册,共12册。

二、倡导 “童年悦读”课程田野研究四步曲

我们倡导儿童阅读田野研究,就是使学员明确我们的研究不是行走“云端”,而是走向田野,走向儿童,走进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走进真实、常态且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现场。

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建立以儿童为本位的儿童阅读研究。建构童年的语文课堂,从而为儿童营造童年的阅读生活,为儿童的智慧和精神成长奠基。围绕“儿童阅读与儿童言语智慧及精神成长”课题,聚焦高效课堂,我们展开了如下课题研究:①从儿童的视域建构童年的语文课堂;②儿童的视域与文本解读方式及策略研究;③儿童阅读趣味与阅读层级的研究;④诗教与儿童人文素养的培养;⑤城乡儿童阅读现状的调查与比较研究;⑥儿童文学课走向儿童语言的建构;⑦儿童阅读课,将儿童的阅读体验转化为言语智慧;⑧“童年悦读”课程创建与实践研究。

围绕研究课题,我们以儿童教育责任与使命,教育的信念和志趣走在一起,但求耕耘,不问收获。我们用智慧与真情,演绎田野式研究四步曲:

1. 序曲:田野调查

名师工作室在武汉小学各年级先后开展了两次武汉小学儿童阅读现状的田野调查活动。调查活动,是采取两个方式来进行: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阅读现状的集体问卷调查;二是每班随机抽取五名学生,进行个案谈话。我们通过数据统计和数据收集,就孩子阅读现状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阅读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在这次调查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对武汉小学学生的儿童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武汉小学的学生阅读现状及特点,发现学生阅读还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力图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了解当下成人物质文化等非儿童文化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影响,以此寻求有效的对策来保护,构筑儿童的精神家园为专题对话和教学实验探索寻求支持。

2. 间奏:专题对话

专题对话是我们研究教学问题又一方式,在导师引领下,展开伙伴式的平等对话,以此寻求一种智慧碰撞和智慧的生成,为研究寻找路径和策略。本学期围绕“儿童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儿童阅读趣味与绘本阅读指导”等专题不拘形式地展开多次对话。如围绕“武汉小学儿童阅读现状与我们的对策”的主题,我们从三个层面展开:① 童年与儿童阅读;② 武汉小学儿童阅读现状及分析;③ 儿童阅读与我们的对策。在对话和智慧分享的碰撞中,大家对儿童阅读的概念和意义取得了一定的共识。调查结果显示:近80%―85%的儿童喜爱阅读,阅读的内容丰富多彩,多数孩子在读书中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非功利化阅读已成为了儿童生活的一种方式。最后,就儿童阅读接下来的研究,我们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① 继续一如既往地推动“儿童文学经典”的阅读;② 关注儿童阅读的趣味,加强儿童阅读分段分层的研究;③ 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深化阅读教学改革;④ 发挥班级读书会的作用,营造班级读书场,让读书活动在班级里延展;⑤ 做好校园阅读的推动工作,让阅读成为师生的共同生活方式。

3. 宣叙调:现场辩课

(1)从儿童的视域建构童年的语文课堂

围绕研讨主题“教学勇气和童年阅读课堂的建构”,整个研修活动分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演示、互动评课、专家专题点评。工作室的导师梁涛老师做专题研究的主旨发言,希望课程实践要担当起派往儿童世界的文化使者的角色,以崭新的教育姿态亲近儿童,引领儿童,拿出足够的教学勇气,建构属于儿童的语文课堂:“删繁就简”,回归课堂的简约之道;“避重就轻”,演绎课堂的至柔之美;“少规多引”,创造课堂的真趣之味;“去蔽彰明”,追求课堂的澄明之境。让我们的孩子在童年阅读的课堂上的生命如夏花般绚烂。

(2)儿童文学课:走向儿童诗性的语言花园

我们如何在儿童阅读中唤醒孩子诗性智慧,让孩子在对语言的建构中搭建自己的生命花园。围绕研讨主题,张伟老师执教了一节中年段的儿童诗欣赏《听听,秋的声音》,彭渊老师则执教了高年段的儿童文学名著导读课《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两节课虽然类型迥异,但都从儿童诗性文化层次和儿童语言构建的认知层次做了大胆的尝试。

工作室负责人梁涛老师对两节课进行了整体点评,就以儿童阅读“走向儿童语言的建构”的研究专题做了指导,并提出,在这个承载多元文化理想和审美的大众阅读消费时代,教师们应该引导孩子的人生,让他们去读一些能给予孩子启示的好书,教给孩子实实在在的阅读本领,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儿童的眼光,以儿童的方式,赋予儿童阅读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使孩子在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生命得以安顿和自由舒展。

第4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 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生 阅读能力 行动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阅读是语言输入的主要环节之一,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主要教学目标之一。《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目标要求是: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课程标准五级对阅读技能的目标描述:(1)能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2)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3)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4)能读懂常见体裁的阅读材料;(5)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6)能利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学习;(7)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然而,尽管很多一线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研究阅读教学策略,但是目前不少初中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阅读障碍:因不能克服生词的障碍而阅读速度慢;因不能运用阅读策略而无法捕捉正确的信息;因不能在文章中准确地找出主题句而不知主旨大意;因阅读兴趣不高,动力不足而阅读量有限等。如何运用创新阅读教学策略,提高初中生阅读能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问题的分析

阅读策略是有效阅读的保证。(熊川武,1997:38)语言教学既有技巧获得,又有技巧运用。不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就难以提高学习效率;不能正确运用阅读策略就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显然,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依赖于阅读策略的训练。

为了了解学生阅读策略运用的实际情况,笔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并于2011年2月21日对所教的八(七)班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50份。问卷结果如下(见表1):

表1 八年级学生阅读策略运用的实际情况

从表1可见,多数八年级学生远远没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五级的阅读技能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不会在阅读中处理碰到的生词;(2)不会运用阅读技巧(包括跳读、寻读、细读等)来加快阅读速度;(3)不会语篇分析;(4)阅读准确率低;(5)课外阅读量很有限,只有12%的学生除作业外在课外阅读英语的读物,原因是学生找不到合适的课外读物。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训练,以培养学生处理生词的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在课外补充一些题材和体裁丰富的阅读材料以增加阅读量。

三、研究过程

本行动研究计划开展一个学期,开始于八年级第二学期,分十周完成八年级阅读策略训练计划。研究重点为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的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的含义的能力;把握文章的事实和细节的能力;对阅读材料全篇的逻辑关系的理解,对文章各段,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八年级第一学期重点训练依据短文内容和考生应有的常识进行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能力。八年级第二学期重点为六项能力的综合训练。下面是八年级第二学期具体阅读能力训练一览表:

四、研究的初步成果与反思

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实践研究,充分利用课堂,及时反思,积累资料,不断改进,已经获得了一定成效。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向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进行快速阅读――扫读,找出who, what, when, how, where, why等关键点。教师在学生开始行动之前,做出方法提示:注意关键词!之后,在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时,教师在教室内走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正确率。接下来,教师找个别同学说出答案,并与他进行方法探讨。方法探讨从询问学生的问题答案入手,询问学生如何得到他的答案,在得到答案过程中用了什么方法,学生回答为通过文章段落中的关键词的方法得出问题的答案。探讨解题方法的过程也是再一次为全班同学进行学法指导的过程。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关键点的确定,使学生明确文章的核心内容,通过扫读阅读材料,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其次,通过询问学生找出段落大意的方法,引导全班同学回顾了跳读阅读方法。针对本节课的跳读阅读,主要采用先读段首段尾句,进而迅速确定答案的方法。进行完阅读方法回顾之后,学生开始进行跳读训练。在学生进行跳读过程中,教师在教室内走动,随时为同学提供帮助,同时进一步了解学生们完成阅读任务的情况。设计意图在于通过师生讨论做题思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通过略读每段内容,确定每段标题,加强对文章的整体把握。

在读后尝试读写结合和读读结合的教学模式以巩固阅读内容的运用和阅读策略的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的流程:激趣导入――文本任务阅读,应用各项技能――核对答案,培养解题技能,总结掌握技能要点――分析、提炼文本中的新语言知识或文本结构――提供新情景,模仿写作;读读结合的教学模式包括激趣导入――新技能要点简要说明――文本阅读实践――学生体验、内化预测、把握文本的主旨大意、事实和细节等常规能力――核对答案,分享、指导解题技能,总结掌握技能要点和体裁特征――适当补充阅读材料,检测新阅读技能的应用。

教师注重反思,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指导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初步掌握了四项阅读能力,提高了阅读效率。90%的学生能够写出本学期重点训练的四项阅读技能,明确每一项技能的操作要点。

本课题研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如何更恰当地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风格的差异,如何选用、收集、整理更恰当的巩固策略的补充资料等,都需要在第二阶段的研究中进一步解决。

参考文献

第5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教学方法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9.091

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读文章,更是一个帮助学生理解某种语言、汲取有效知识、拓展知识储备、掌握语文阅读方法、丰富思想感情和精神世界、提升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初始阶段,小学语文阅读能力作为提高其Z文能力的重要环节,这项能力的发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的获取知识、理解知识、处理知识的能力。新的课标要求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体的书。”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教师从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质和量等方面来设计教学,那么,教师该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呢?在此,本人根据这几年对小学语文的教学经验,及对相关学术材料的分析总结,就该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能由被动转为主动地投入学习,兴趣的培育非一时、一日之功,是需要教师通过每次的课堂导入、活跃气氛、营造课堂环境来实现的。

在正式行课前,教师要进行一定的课堂导入,就语文阅读教学而言,以美文作为开课的铺垫再好不过,教师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奇心强的性格特点,再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和学生普遍较为关心的事物,为学生提供有趣、新鲜、较易理解的美文;又或是先用一些小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童话故事、科幻故事等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为正式行课做一个预热。

除了用文章开场,教师还可以用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例如,教师为学生准备的当堂课的阅读教学文章为《春天的脚步》,那么,在教师正式向学生呈现出文章之前,可以先向学生们问问,他们心中的春天是怎样的?或是鼓励学生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春天之景,最后,邀请几位学生向大家展示和分享他们心里的春天或画中的春天。以创设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也能有效地达到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的作用,并奠定下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明确教学目标,分年级层次进行教学

任何教师对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是盲目的,都要以课标为标准,以教学目标为指导,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小学生,教师应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做出不同的判断,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

对于一、二年级的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以认字、诵读能力的培育为重点。识字是阅读的前提和基础,低年级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技能就是要学会认字,教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加强这一方面的教学,通过听写、默写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也不容小觑,低年级的学生发音还不够健全,阅读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就是很好的培育学生语言能力的机会,教师要尽可能多的给学生示范朗读,多给学生自主朗读的时间。

对于三、四年级的中年级的学生,教师在强调认字、写字的教学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向词语和句子的教学行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勾画重点词句、体会词句;除了词句,对段落上的训练也要开展,对段落的训练重点在对段落进行赏析,发现段落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重点,学会多种表达方式。

对于五、六年级的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重视起对学生自学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了,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自我判断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大胆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和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在加强对学生的段落鉴赏的训练的基础上,还要使学生们更加整体的把握文章的要义、情感等,并鼓励学生从文章中获取资源和写作方法等,更深层次的培育学生阅读能力。

三、明确阅读教学流程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在阅读教学上,教师一定要先明确自己教学的流程,再向学生传授阅读流程,以达到课堂的高效。

首先,教师要对阅读课堂进行激发学生兴趣的课堂导入,采用多种小游戏、美文分享、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等方式,拉近师生的距离,营造和谐、积极的课堂氛围,为正式行课做铺垫;接着,教师要带领学生对阅读材料进行初步的阅读与交流,以达到整体感知文章的作用。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以下环节:一是让学生齐读课文或默读课文,又或是教师自己朗读课文,从阅读过程中发现和解决生字词,排除阅读障碍;二是使学生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更加流利、顺畅、带有一定感情地再次阅读文章,对文章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三是教师就文章提出问题,请学生们思考和回答,或是请学生们大胆起来谈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紧接着,初步阅读结束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们进入文章精读的环节了,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善于和勤于采用合作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在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能力,在精读的环节,教师要求学生在掌握了文章基本要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围绕文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通过将学生逐一分组的形式,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作用;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们一起对阅读文章做一个总结和评价,教师可先鼓励学生发言,谈论自己的阅读体会和心得,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发言,延伸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此形成一个完整、丰富的课堂。

第6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1

前言: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材的修订也主要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及语文的规律进行改革,对课文大幅度的进行了调整。其中包含大量时代感强、内容丰富的课文,提高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课文的分量也有所增加。作为语文教师,如何将教材贯穿的理念与学习方法落实到教学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教学活动,对阅读教学进行讨论。

1、贯彻多读少讲的阅读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指出,对于学生而言,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来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主动的进行阅读,以积极的思维体验文章情感,对文章有所感悟,获得思想上的启发,从而享受审美的乐趣。在新教材中,所选的课文主要包含三类阅读要求:精度、略读和选读,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循序渐进的进行训练,在实践中获取认知,由认知再进行实践;注重课文之间的衔接,体现出逐步提高、循环往复的特点。

2、精读课文

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要多读少讲。所以在面对精读课文时,并不是教师一味的去讲解,而是要让学生自主的进行阅读与感悟。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预习,在课堂中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课文反复的进行朗读,逐步的理解课文,对于文章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针对这些句子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对文章细读并深思,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自学过程善于质疑,适时的进行点拨,在反复精度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逐步的将学生的体会与理解进行深化,在课堂教学中,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独立的、自主的、探究的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如在《林海》这节课中,对“岭的特点”一节的教学中,采用读+画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对大兴安岭特点进行了解,然后通过动手画简笔画的方式描绘出大兴安岭的形态,以此使学生感受到大兴安岭的“温柔”的特点。

3、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在新教材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将精读课文中学习到的阅读技巧、语文基本功等用于实践,从而起到对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该体现出明显的独立阅读特点:首先,让学生独立的对文章进行阅读与思考,然后根据阅读训练重点及学生的自学情况,教师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及文章中的一两个重点问题,组织全班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要求:在内容上,训练的重点并非理解词句,应该抓住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材料进行理解;在教学方面,与精读课文相比,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阅读,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去体会读书的方法,不断的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如在《阿里山的云雾》一文中,在学生完成朗读之后,教师根据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进行发问:作者为什么会对阿里山的云雾有种惊愕与喜悦之感?通过提问,学生会通过阅读在文章中寻找答案,教学的中带你也侧重与引导学生反复进行阅读。最终,学生会逐渐感受到作者通过恰当的语调及语气,对阿里山的语文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准确的读出,最后确定作者之所以会感到模型的惊愕与喜悦,是因为阿里山的云雾是变幻莫测的。

4、指导学生勤于感悟、主动积累

语言的积累是阅读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学生通过阅读实践,对读写的规律进行掌握,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强化读写整合的意识,保证读和写的互补,让学生通过对阅读材料的精妙之处进行领悟与品位,促进其写作能力的提高。学生通过阅读不断的积累语言材料,鼓励学生多读、多背精美的片段,不断的去积累与品味。如《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对桂林山水的特点进行描述,将桂林山水的美景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在对这篇文章进行学习时,主要采用熟读成诵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反复阅读中,学生也深刻的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景及语言材料的美,在诵读完成后的交流中,学生也逐渐感受到“对比描写、抓住特点”的写作手法。

5、引导学生独立思维、读写整合

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要不断的提高阅读的效果,针对阅读的内容,结合阅读的重点,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有重点的做好读书笔记,可以是归纳型、感想型,也可以是摘抄型或评析型,根据训练的重点,也可以设计一些小作文让学生进行练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视角和感受能力,通过读书笔记及练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并鼓励学生求同存异。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及读书笔记等展评形式,吸引学生去阅读、去创新,从而为写作奠定坚实的语言材料基础。如在《荔枝》一文中,采用细读+赏析的方法,让学生对母子之情进行准确把握,学会作者刻画人物的手法,通过细读,找出文章中的优美句段,并添加批注,写出这红写法的好处,然后让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对这些细节描写的精妙之处进行品评。通过这种方法,为学生在写作中对人物描写时的写作手法奠定基础。

6、结语

总之,对于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来说,应该紧贴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出学生的自主性阅读。作为教师来说,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对教材中的精读、略读及选读课文合理的安排与整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研究和创新,重视阅读教学,从而使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沈晓荣.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指导浅谈[J].新课程导学,2013(9).

[2]黄成.浅探小学语文阅读课文的新模式[J].新课程:教师,2012(6).

[3]张莉.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能力[J].金色年华(下),2011(9).

第7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 策略 有效性

PEP小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分A、B、C三个部分。三、四年级B部分最后阅读部分是句型或语段的阅读,而五、六年级更多的是语篇的阅读。一个语篇涉及一定量的生词、句型以及文化背景知识,内容较多,篇幅较长,很多教师觉得难教。有些教师在阅读课上有一套自己的模式,划划新单词,翻译语篇,讲讲语法知识,然后跟着录音一遍一遍的朗读,使阅读课成了枯燥的讲解课,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点,学生出现了上阅读课,无聊苦闷,情绪倦怠思想开小差的情况。

如何让英语阅读课“动”起来,打破枯燥无味的阅读课模式,以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仅了解语篇的知识内容,并且能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一、整合教材,灵活多变

教材只是我们教学中的辅助工具,教师仅仅教教材是远远不够的,高年级段的阅读教学多以语篇形式呈现,而这些语篇往往内容比较多,而且配套图片比较少,这样会让学生一看到大篇幅的语篇就失去了兴趣,这时我们要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收集资料,整合资料,可以把利用前面Let’s learn,Let’s talk等等中的图片加以整合,创编教材,使语篇和图片结合;也可以把长长的语篇中的重要词组,句型,段落做成绘本,利用绘本材料很好的解决语篇的重点,难点知识,使学生轻松掌握语篇知识;我们作为老师应该想方设法的为学生提供感兴趣的语篇材料。

二、巧妙导入,知识渗透

小学高段的语篇虽让学生会感觉篇幅比较长,但这些语篇设计的话题和语言都比较符合该阶段的学生,教材一般都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配上精美的图片,通过前期教师对教材的整合,以灵活多样的小短文,小故事形式呈现。从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出发,通过问答,看图说话多种形式趣味导入。教师也可通过围绕语篇的主题及难点词句展开,既可以激活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及背景知识的存储,又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语言理解上的困难。

学生学习语篇,不只是对语篇内容的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阅读方法的学习。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导入部分去吸引学生,在阅读语篇时,对学生要有方法上的指导。比如,在学生阅读语篇前,教师布置适当的任务,则可以促使学生更为积极地阅读;又如,在阅读时指导学生要从简到精对语篇多次阅读,体会内容意思。

三、层层深入,情感挖掘

古人也曾经说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强调了教给掌握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知识本身对人的发展更为重要。笔者在语篇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探索阅读的技巧,寻找符合学生的阅读策略。阅读语篇前,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有目的地泛读,对语篇大意有所了解,做到有备而学;阅读中,教师针对所读语篇的重要的词、句和图片引导学生精读,通过精读获取语篇的具体信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语篇意义。笔者针对不同的语篇设计不同的练习,如情景表演,看图讲故事等。在学生充分理解语篇的基础上,通过表演,讲故事等展示活动,使学生自己体会语篇的情感目标,更深的了解语篇的内涵。

四、掌握方法,学以致用

第8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材类型 存在的问题

我们看到,目前对现有教材的研究和经验总结的成果还缺乏系统的梳理和理论提炼,专门对教材进行理论研究和探讨的成果还十分有限。这有限的总结性的成果中,有一部分是就某些教材的特点、某一阶段的教材编写问题或教材编写的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的,某些专题性的讨论相当深入,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 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类型

1.配套型教材的编写现状

配套型系列教材主要提高给长期、全面、体统地学习汉语的学习者。配套型教材是指由同一家出版社出版,由初、中、高三个阶段,听、说、读、写四种教材内容构成的系列教材。

例如:由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编写的对外汉语教材――《发展汉语》。此套教材的编写广泛邀请了国内有关专家就教材编写的理论和实践进行学术讲座,在广泛收集编写资料后形成了一系列初、中、高纵向联系和不同系列横向协调的系列教材。而其中由罗青松编写的《发展汉语・高级汉语阅读》本教材的教学对象是专为来华学习汉语的长期进修生编写的,是外国学生汉语阅读训练编写的教材,适合汉语高级水平(起点为汉语水平考试四、五级左右)的学生使用,也可以作为汉语言专业本科二、三年级的阅读课教材。

还有由周小兵、张世涛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汉语阅读教程》也是配套型教材的典范。本教材的适用对象是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外国留学生,适合学过《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附件)・词汇等级大纲》中的初级、中级词汇的学生,汉语水平考试达到四、五级。

最后还有由彭志平、赵冬梅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阅读教程》就是典型的配套型系列教材,与它相配套的系列教材还有口语指导、写作指导、语法指导等多种配套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每课课文前设计了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答题,作为阅读提示,以便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进入阅读过程。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猜测、预测课文的大概内容,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带着问题去读。因此,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之前,先看一下这些问答题,然而再阅读课文。该书课文选择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文章的体裁有说明文也有记叙文。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不同题材和体裁的短文,可以扩大词汇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练习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能力。练习内容包括:根据课文内容判断正误、词语、句子的理解、回答问题等。

2.实用型教材的编写现状

实用型教材主要针对生活中常遇到的交际问题而编写给现学现用者的教材。实用型教材是指在范文选取上采用与学生学习、工作联系较紧密具有规范性和代表性的实用文本,涉及公文书信、商务书信、新闻解说等多种高级应用文体。

例如由王慧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的《商务汉语金桥――中级阅读》属于典型的尚武汉语教程系列。该教程适用于对外汉语三年级本科留学生,以阅读主,兼顾会话与写作。在编写原则上强调知识性和实用性。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基本上覆盖了商务活动的全过程,订文选自当前的报纸杂志和网络文章,内容富于时代感,收有大量商务新词语。每个单元都配有词汇例释和语法修辞,重点讲解词语的用法以及汉语殊的语法,修辞现象,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汉语水平。配套练习丰富多样,主观题供课堂讨论之用,同时,也可以作为有关商务活动的议论文和选题;客观题的题型则参照HSK考试形式,以满足学生应试要求。

3.应试型教材的编写现状

应试型教材主要针对汉语水平考试者而编写的教材。应试型教材是指辅助各类高级汉语考试设计编写的阅读教材,其特点是针对性强、使用周期短,内容简单但实用性不强。例如由李禄兴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汉语阶梯快速阅读》,这套教材一共分为5级。其目的是使不同汉语水平的留学生都有材料可读,而且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设计上,按照不同阶段应该掌握的词汇量选材和编写课文。教材力求从结构设计、内容选择、习题的编制、课文的长短等方面,站在学习者的角度,用学习者的眼光来加以衡量和取舍。教材各环节的组织和安排,考虑了它跟以往教材的联系与区别,充分吸收以往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认真考虑所编教材整体或局部的创新之所在,力求增强所编教材的特色和新意。

二、 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存在问题

现有的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中对语体学的理论重视不够,缺乏这样的理论支撑。对外汉语阅读教材从汉语水平等级上划分,包括初级汉语阅读教材、中级汉语阅读教材和高级汉语阅读教材。对外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我们对阅读还没有重视起来,教学的重点在语音、基本句型和汉字,学生阅读成段文章很吃力,因此,初级阶段的阅读教材很少。高级阶段,到目前为止都是原著阅读,高级阶段学生该阅读什么样的教材,我们还没有积累足够的经验,因此专门为高级阶段编写的阅读教材也很少,造成了教材语体不连贯的问题。

从阅读的不同目的划分,阅读教材包括培养理解能力的一般的阅读教材、培养阅读速度的快速阅读教材、报刊阅读教材。快速阅读和报刊阅读都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对其需要专门研究,快速阅读、报刊阅读和一般阅读教材不能一概而论。在这些教材中,“过去对这方面的研究不够系统、全面,不够深入、广泛,就事论事的多,没有从教学法理论高度,从整体去考察教材的得失。因而教材年年编,年年变,质量提高得不快。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教学法理论对教材的指导作用”。

对外汉语教学界对阅读教学和教材设计进行的研究不少,阅读教学大多是结合某种阅读理论谈阅读课的教学方法或者某种阅读技能的培养,很少有针对高级阶段的阅读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很少有专门谈到阅读课的教材设计及练习的编排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贤州.建国以来对外汉语教材研究报告[C].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第9篇:中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问题;策略

引言

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英语课程标准》语言技能二级目标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是: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看懂英文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小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因此,除了跟随教师课堂上的精讲之外,还需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来提高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在小学尤其是高年级阶段,英语阅读教学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研究中的重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阅读短文并理解是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各级考试中占有很大比重。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主要是以课堂上精读为主,而且精读的文章或故事篇幅短而少,大量的广泛阅读还没有被足够重视起来。就这个现象,现在来谈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英语阅读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存在的问题

就连云港市来说,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安排英语课程学习计划,每周三节课,每节课40分钟。从字母、拼读、句子、语法等方面对小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全方位训练和培养。为了培养小学生尽快更多地熟悉和掌握英语,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里加进了课外阅读书目推荐,每年连云港市教育局在推荐小学生阅读的书目里都有英文版的《跟上兔子》。尽管英语阅读对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英语阅读在小学生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开展还不够普遍。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和课时安排的制约,学校和教师对于英语阅读重视的程度不够。基于要严格按照学校课时计划和教学进度完成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内容,教师在学校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只能把教学重点放在学校所要求的任务上来完成。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教师通常对课本里的知识点进行精讲解精练习。教师教学质量的评定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所以教师布置的课后任务多与课堂上的书本内容密切结合,多布置考试的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给学生做,功利性较强,忽视了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在学校对语文和英语课外阅读推荐书目的数量上,能看出明显的数量差异。每年小学生所获得的推荐阅读书目中,英语阅读推荐书只有两三本。平时学生的英语阅读量太少,课外英语阅读习惯没有养成,英语阅读没有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对课本知识依赖性加大,英语学习的被动性较强。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完全养成,平时都是跟从学校教师的指导和步骤进行学习,课后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后,很少主动进行英语阅读。教师平时布置的英语课外阅读量较少,再加之课堂检查考核的力度不够,所以课后学生用在主动英语阅读上的时间非常少。因此,对英语拓展阅读训练被忽视了,严重阻碍了小学生英语发散思维的培养和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家长重视力度不够以下为笔者在连云港市苍梧小学附近的几个小学生家长群里所做的问卷调查,苍梧小学的家长总体学历层次相对比较高。调查的对象是已经开始学习英语的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其中三年级和五年级学生占被调查总学生数的68.13%。问卷调查有效填写人数662人。(调查问卷收集时间是2020年6月17日)第10题:到目前为止,你阅读过的英语课外书大约有多少本?“没有”(13.14%),“10本以内”(60.27%),“10—20本”(16.47%),“20本以上”(10.12%)。第16题:家长给你买或借的英语书刊杂志类的多吗?“没有”(15.41%),“很少”(48.64%),“每年10本左右”(28.7%),“每年20本以上”(7.25%)。第17题:家长会陪你一起英语阅读并指导你吗?“没有”(22.66%),“偶尔”(25.83%),“有时”(33.08%),“经常”(18.43%)。第10题和第16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实际被调查对象中,大部分(70%以上)的小学生借阅或购买英语课外读物的数量不超过10本,超过10%的小学生没有阅读过英语课外书。在进行英语阅读的实际操作过程中,小学生的阅读量很小,90%以上学生自学习英语以来,每年阅读英语课外书的数量不超过两本。大部分学生家长也很少买或借此类读物给孩子看。第17题结果显示家长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阅读指导,部分家长没有同孩子一起进行英语阅读。由此可见,大部分家长没有真正重视英语课外阅读。小学生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学习习惯受家长的影响非常大,家长对英语阅读的不重视或者不够重视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小学生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机会很少。因此,家长的不重视,也是造成小学生们普遍英语阅读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三)孩子接触的英语课外读物较少适合小学生的英语课外读物主要以绘本为主,以及部分阅读报刊。英语绘本价格比较高,一般家庭不愿意承担英语绘本的开销。英语课外读物相对于汉语课外读物来讲,没有汉语课外读物那样丰富多彩,更有趣味性,更容易理解或得到家长的辅助讲解。有的家庭愿意买或者借阅英语课外读物,但是由于部分家长对于英语知识的欠缺,在孩子看英语绘本或故事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起辅助讲解的作用,导致小学生最终看英语课外读物的积极性不高。英语绘本虽然有图有画,对于三年级以上学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绘本内容幼稚且又有不认识的单词,生词不能得到及时解答,对阅读情绪易产生消极影响,因此阅读兴趣不够浓厚。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绘本的借阅远不如对中文书籍的借阅积极。家长们普遍没有意识到英语阅读对孩子英语学习的帮助,平时在借阅和购买课外阅读书籍时,更多的是考虑中文书籍,加之部分家长对于英文书籍的不了解和一些英文书籍价格偏高,很多家庭中的英文读物很少,孩子接触的机会少。

二、培养和提高现阶段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虽然连云港市教育局对小学三、四、五、六年级推荐的书目里有英语读物,但是总体内容趋少,加之学校对学生的英语课外阅读的考查力度不大,导致教师对课外读物的阅读指导力度不够。家长们普遍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又因为各自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所以对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辅助能力差异较大,部分家长无力指导孩子进行英语课外阅读,导致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进行有一定的难度。鉴于以上因素,建议在日常的小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学校可以联合家长从以下几大方面入手,加强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力度。

(一)提高学校和家长的重视程度1.宣传到位学校每周的科研例会可以留一定的时间做英语阅读研讨,针对每周课本上所学内容,大家集思广益,寻找和推荐好的英语课外读物,而且课本内容相对应并要与符合该年级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宣传到每个班级。组织学校范围内的英语比赛,比如阅读、演讲、朗诵等比赛,增强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意识。教师每周适量地布置英语课外阅读,并进行适当的检查或考察,让家长和学生都意识到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家长和学生对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在对各个学校进行阅读指导书目的推荐工作的同时,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好各阶段英语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享受阅读乐趣[2]。建议增加英语课外阅读书目的数量。2.筛选材料在阅读材料的筛选上,教师应具备很强的鉴别能力和专业指导能力。不同的英语教学阶段,有不同的阅读教学目标和阅读教学计划,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年级孩子的英语水平,寻找和筛选切合小学生实际水平、简单易懂、容易引发兴趣的各种课外英语读物,例如儿歌、绘本故事、动画片、报刊杂志等适合本年级孩子英语水平的读物,推荐给学生和学生家长,鼓励小学生业余时间多读多看,逐渐培养小学生独立自主的英语阅读能力,并形成好的英语阅读习惯,循序渐进,切实地提高英语水平,扎扎实实地从基础抓起[3]。3.教师重视教师每周拿出一定的时间在班级对英语课外读物进行梳理和讲解,让学生展示其阅读的内容,学生用1—2分钟时间在班级用英语讲故事或者说出自己觉得优美实用的句子,教师给予点评和表扬,适度的表扬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和积极主动性,从而带动小学生对阅读的渴望和兴趣。学校或教师对每月每生阅读的书目和数量进行班级或年级排名,让学生体会到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排名带来的荣誉感。组织一些与英语阅读相关的年级或班级活动,比如演讲、话剧或者唱歌等小节目,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和能力,增加小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增强英语语感。积极创设多角度、开放式教学氛围。在一些节日里,例如元旦或母亲节等,适当地鼓励孩子们写英语短信或制作英语卡片等,不但加强了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加强了对祖国下一代的亲情和感恩之情的教育。学生会感到英语不仅是要考试的科目,还是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需要的交流工具,对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教师的思想是孩子行动的风向标,教师的重视直接促使家长对英语课外阅读的重视,大家共同积极投身到英语阅读的行列中来。4.家长重视家长充分利用小学生大量的空余时间段来增加孩子英语阅读的机会和培养孩子英语阅读的兴趣。例如,购买或去借一些符合自己孩子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的英语阅读刊物,搜寻一些英语动画片或电影给孩子看,平时花一些时间陪伴孩子共同阅读,甚至可以报名课外相关的兴趣班。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是注意、记忆、思考、综合、判断、推理等过程的总和,是积极获取信息的过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多说多看多练习,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英语阅读,积极采取措施对孩子增加英语阅读量,扩大英语阅读面,如此学生的词汇量会随之扩大,语感增强,口语和写作能力得到提升,对英语的认知能力也会得到增强。

(二)培养孩子的英语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小学生自然会加大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可以查找一些与课本以及推荐读物的相关内容来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做些游戏或者针对某些节日上给学生们编排一些英语小节目,通过表演来促进对英语的灵活运用。1.阅读材料以连云港市教育局推荐的《跟上兔子》一书为例,小学英语学习阶段的每个年级都接触到这本书,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讲解英国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另一个兔子———来自英国的彼得兔。这只棕色白肚皮的可爱小兔子,作为英国家喻户晓的卡通明星,自1902年起至今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赢得了世界各地小朋友们的喜爱。有很多经典的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英文儿童故事,例如三只可爱的小猪、梦游仙境的爱丽丝、风靡全球的哈利波特、永远也长不大的彼得潘等等。通过阅读,孩子们看到了美国粗犷的乡村、英国优雅的农庄,清澈的湖水和峰峦叠嶂的群山,体会到不一样的欧美风情。不同国度的风景和生活的差异,会引发学生们巨大的好奇心和浓厚的阅读兴趣。2.鼓励和表扬教师借助英语故事、儿歌、对话等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教师的鼓励和表扬是孩子学习的一个很大的动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阅读兴趣。教师巧妙地设计一些问题和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们带着好奇心走进课外读物,激发孩子们的阅读欲望。在课堂上,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积极引导学生与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渐对所阅读文章或故事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无论课内课外,都应该给学生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把学生们平时的英语读后感贴在黑板报上,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朗诵比赛、美句摘抄、英文对话表演等形式,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英文课外阅读中来。对于做得好的认真的学生,多予以肯定和表扬。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能感受到教师的鼓励和表扬,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3.家长的参与总书记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4]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是一个标杆。家庭对孩子的性格、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长积极参与到孩子的英语课外阅读中,陪伴孩子,共同查阅字典,共同欣赏美句,既是一项有意义的亲子活动,又能增强孩子的被认同感和学习自信心。

结束语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语言教学,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阅读是读者和作者进行交流的过程,是孩子探索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英语课外阅读,小学生们能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有助于加强对英语学科的理解和学习。因此积极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拓展学生文化外延,既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又加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3]。小学生们平时要进行大量的中文课外阅读以增强理解力、提升文学修养,英语作为外语在日常生活中则很少用到。要想熟练掌握并使用英语,课外阅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增加词汇量,增强语感和用英语思维能力,并为以后中学阶段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关于公布中小学“真阅读工程”2017年推荐书目的通知(连教办研[2017]21号)[EB/OL].连云港市教育局,2017-12-14.

[3]陈丽红.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J].北极光,2019(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