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医养结合的优点精选(九篇)

医养结合的优点

第1篇: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医养结合;中医药健康养老;养老服务模式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抚养比快速增长的背景下,社会养老服务与老年医疗资源供给结构性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养老与医疗资源亟需优化整合。如何有效衔接养老与医疗资源,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我国中医药服务内涵丰富,其具备的医疗、预防、保健、养生等价值也被现今多数老年人所接受,因此,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医养结合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及其实施背景

1.实施背景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2005年的11.03%上升至2015年的16.1%(见附表),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8亿人,占总人口的18%。人口老龄化高峰的到来蕴含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近年来,国务院出台多项政策,要求推动医养结合发展,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探索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新模式。同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5〕32号)及《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的通知》提及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推动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促进中医医疗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各地开始积极发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养老机构,探讨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结合的优势与前景,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目标而努力。

2.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内涵

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是在养老和医疗资源融合后,将中医药健康养生与“治未病”理念引入家庭、社区、养老机构,做到未病先防、未老先养。这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强调服务对象、服务提供方、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政策保障五个方面的创新。服务对象不仅包括健康、亚健康老年人,还包括慢性病、残障、恢复期及绝症晚期等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服务提供方包括各类养老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服务站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一些社会机构等;服务内容包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养生等,做到“未老先防、未老先养、既病防变、综合摄养”;服务方式主要包括支撑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增设医疗机构)、新建模式(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合作模式(养老机构或社区与医疗机构合作),还包括社会力量兴办中医养老机构等;政策方面包括政策方针、法律保障等。

二、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实践探索

当前各地都在探索发展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促进中医药与养老服务的结合,如北京、天津、江苏睢宁等,本文以服务模式为依据,介绍以下几个地区试点情况。

1.陕西:支撑模式

2015年,陕西省铜川市职业病防治院结合社区托老院18年养老服务经验,开启了转型发展之路,实行养老、康复、诊疗、护理一站式服务,加强中医药康复内涵建设,为老年人开展特色预防保健工作,受到了入住老年人的支持,医院也由此展现出新的生机。

2.黑龙江:新建模式

黑龙江省利用三级中医院优质医疗资源和护理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零距离的医疗救治、专业化的康复护理、全方位的养老养护、五星级的保健服务。例如省中医药科学院率先与4家养老机构签订了医养结合服务协议;随后哈尔滨市中医医院与三亚瑞城假日酒店合作建立“中医医养中心”。

3.辽宁:合作模式

辽宁省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开通方便老年人就医的绿色就诊通道。营口市开发区中心医院和辽宁省亲和源公益养老中心签订协议,成立营口亲和源健康管理中心,每位养老中心的老年人都会接受更加方便的体检、中医保健、诊疗服务。目前,已建成12家中医养老机构,开放中医养老床位1400张,全省100多家中医医疗机构与辖区内养老机构建立了多项协作关系。

4.浙江:社会资本

兴办浙江元墅公司以“机构+医疗+居家”三位一体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成功托管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成立了浙江省首批“养医结合”试点养老机构和杭州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并开展连锁化运营,开创了居家养老购买服务、中医服务项目上门的先河。桐庐江南养生文化村以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为主题,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养生文化和技术,集养生、康复、延寿为一体,建立了持续性健康管理中医养生养老综合体[7]。

三、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健康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1.管理割据及监督评估体系不健全

我国养老及老年人健康管理由人社部、民政部、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共同管理,其中医疗由卫生计生部门主管,而养老由民政部门主管,使医疗及养老资源融合不够,“医”、“养”之间缺乏有效衔接。目前,上海市建立了包括机构监督及老年人需求评估的全面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以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为老年人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但我国大部分试点地区缺乏相关的监督评估体系[8],只有严格监管,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让服务者获得合理的回报。

2.相关人力资源缺乏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15年末,全国注册登记的养老服务机构达2.8万个,但通过内设、并设、引入医疗机构来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不到一半。据测算,我国目前需要1000万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但目前从业人员仅22万人,经培训的养老护理员仅2万人,且不具备专业的医学背景,特别是中医药背景的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医养结合”进程的瓶颈。

3.相关医疗保障制度尚未落实

医护人才严重短缺导致养老看护支出费用连续上涨,急需建立长期医养保险制度来缓解照护费用,这也是发达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基于医养结合的中医药养老服务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需要保险制度作为支撑,但目前缺乏针对老年人健康特点的保障模式,大多数医保基金难以与养老机构进行直接结算。4.资金投入不足无论是中医医疗机构新建养老机构,还是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都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许多养老机构受资金和场地限制,无法做到医养深度结合,更不用说引进相关人才、提供中医药特色服务;投资的进入和退出机制没有规范,养老市场还不成熟,造成社会资本处于观望状态;相关部门没有设立养老服务专项发展基金;医保基金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如果开放医保,养老医疗易被滥用,滋生骗保现象。

四、对策建议

1.加强多方协作,完善中医药养老服务体系

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法律,通过部门联动,在医养结合中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因地制宜地整合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居家养老等各方资源,利用中医医院的资源和教育机构的科研力量,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养老院、教育机构之间的有机合作,形成以中医为主题的“医教研”合作的服务体系。

2.培养中医药相关人才

在高校教育规划中,结合中医药在养老、预防、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新设相关专业,加强健康养老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建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实训基地,提高老年家政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相关技能;同时,加强对社会护理人员的中医药理念培训,设定资格准入,促使其主动学习中医药知识。

3.将中医药优势引入老年人健康服务

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将中医药养生保健引入老年人健康管理。膳食方面,将中医提倡的因人因体质和缓进补,饮食宜多样清淡、温热熟软、细嚼慢咽等营养学理论引入老年人膳食管理。手段方面,将针灸、刮痧等中医保健养生技术引入老年慢性病的调养。运动方面,将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引入老年人运动管理,预防跌倒、强身健体。同时,引导优质中医资源,开展以中医为主题的养老服务试点,鼓励和引导条件较好的地区率先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和典范意义的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带动中医药特色养老机构的全面发展。

4.发挥保险作用,建立多元筹资渠道

加强顶层设计,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长期医疗护理保险,为居家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协调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资金和个人账户比例,缓解中低收入人群的养老压力;深化养老保险改革,将养老护理院建设纳入基本养老范围。同时,拓宽筹资渠道,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专项资金,以此为杠杆,吸引或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同时,鼓励慈善团体等公益力量关注中医药健康养老事业。

参考文献:

[1]郝晓宁,薄涛,塔娜,等.我国医养结合的展望和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6,11:3-6.

[2]黄佳豪,孟昉.“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4,6:63-68.

[3]马丽丽,汤少梁,陈娜.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探讨[J].广西医学,2016,38(1):143-146.

[4]赵文.中医药“医养结合”展现新生机[N].中国中医药报,2016-02-18(2).

[5]佚名.“以医带养———医养结合”模式开创黑龙江中医药健康养老产业新篇章[N].黑龙江日报,2015-10-21(7).

[6]刘甦.辽宁设处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N].中国中医药报,2016-09-21(1).

[7]章关春.浙江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迈大步[N].中国中医药报,2016-01-25(1).

[8]王阶.利用中医药发展医养结合推进健康中国[N].经济参考报,2016-03-25(A23).

[9]上海将全面推行老年照护需求评估制度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方式[EB/OL].

[10]周蔓仪.“医养结合”要迈几道坎[N].中国中医药报,2015-09-30(1).

第2篇: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医体结合;高等医学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1-0096-04

The Feasibility of “Medic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Physical Science” Strategy for Training Versatile Medical Talents

FU Lanying, YANG Xiaolin, LING Wenjie, FU Qiang, LIU Jia, JIANG Guangtao

(P.E. Department, Xinxiang Medical College, Xinxiang 453003, Henan 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kes a point based on the demand of the modern society on the versatile medical talent, discusse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education content and form in the medical schools so as to build the curriculum combining medical science and physical scie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kind of educa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but also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in writing medical prescriptions and physical prescriptions as well. The adaptation of “medic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physical science” at medical institutes is feasible for the PE teaching reform and valuable for training the talents with the integrated interdisciplinary knowledge of medical science and physical science.

Key words: medical science combined with physical science;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 integrated talents; curriculum planning

多年来,我们利用高等医学院校的资源优势,运用实验法有意识的引导医学生进行“医体结合”领域的知识拓展和交融,使实验班的部分学生对这种结合有所认识并逐步产生兴趣,从而走上了全国各大体育院校(如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医体结合”的硕士和博士生行列,有的留校工作、有的已到国家体育科研机构从事运动医学、运动生化领域的研究和在医疗系统工作等。实践证明,这类人才很受社会的欢迎。然而,在当前备受瞩目的新医改[1]逐步深入和绝大多数患者与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接触将更加频繁的今天,我国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2,3],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还比较缓慢,导致目前绝

大多数医院没有“体疗“医生,无法满足大众对健康的需求,也不符合当前新医改发展精神。换言之,“医体结合”教育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尚未形成。为此,本文在前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无疑,是为走出一条适合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特点的改革新路子,对体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启迪”和“引导”,使“医体结合”在高等医学院校起到一种导向作用,为尽快培养出既“医” 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提供有效借鉴依据。

1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无论是备受瞩目的新医改和国家正在深入推行的“全民健身计划”及“奥运争光计划”战略都迫切需要运用“医体结合”知识的观点和方法,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问题和参加的体育运动进行指导和监控,解决诸如健康教育、体育保健、伤病预防、康复护理等实际问题。更期望高等医学院校在培养大批全科医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既“医”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和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特殊研究,也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意义在于:

1.1 有利于促进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1)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体育习惯,为国家培养身体合格人才的重任。过去学校里缺少优秀的“医体结合”教师,教师上课就技术而技术,课余时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也很少;目前各校大都有本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为加强“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2)实行“医体结合”有利于改变学校管理者、教师以及学生对体育的认识,通过举行多种多样的“医体结合”活动,让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结合职业特点,选择与开发相应的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使体育课堂渗透更多的具有医学职业特点的教学内容,以促进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看,“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将是未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1.2 有利于社会体育与社会医学共同发展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不仅推动体育教育和医学教育的发展,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体育和社会医学的发展。在“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参与社会体育活动和社会医疗活动将会越来越多,这对全民健身运动的促进、预防疾病的发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因为“医体结合”对健康的促进是全方位的,是防治生活方式疾病的新载体,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举措,在健康促进和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高等医学院校“医体结合”的体育教育既有其他普通院校的共性,又有医学院校自身的特殊性。其课程应有利于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又要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教学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开展的教学[4]。对这项具有方向性的事业,不但使具有我国民族文化特点的医疗体育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而且是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当务之急。

2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构建

2.1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与特色 面向社会,服务体育与医学是“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最主要特点,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育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关键所在,是专业发展之源。“医体结合”教学体系的发展趋势从以下几方面逐渐呈现出特色:1)教学要为社区医院、医院康复科、骨伤科、针灸科、高水平运动队队医、保健营养师、健身指导员、国家体育科研机构和全国各大体育院校等输送人才(表1);2)重视“医体结合”教学改革,推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3)突出“医体结合”人才的基本技能和专门技能培养;4)突出校内、外合作的复合型人才培养。

2.2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设计理念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是在体育课程中实施的。其课程设置包括理论课和技术两大部分,强调理论与技术的密切联系,强调知识结构的实用性。

在理论课的构建上,主要是为学生搭建可塑性的知识框架。医学院校有人体生理学和医用生物化学等课程,结合体育课程进行运动生理和运动生化的理论与实践,既交叉渗透了知识又丰富了专业基础。因此,对学生掌握知识要求较高,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强调以通识为基础的深厚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和较强的科学创造能力。如“预备医生”、“预备教师”或“预备研究人员”等(表2)。

技术课内容: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懂得强身健体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人及患者施以科学的体育健康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疾病。因此,技术课采用运动处方授课方式,并以运动处方教学解决众多与体质发展相关的问题、与伤病和疾病发展相关的问题,主要培养学生像医生为病人开处方一样,使学生今后从事医疗工作不仅能开医疗处方,还能开体疗处方的复合型能力(表2)。

2.3 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医体结合”的重要环节 “医体结合”的教师来源于体育部、基础医学院、附属医院、社科部、心理系等。授课教师自身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体育教育、教育学、心理学、运动训练等多个专业。既实现了对学校丰富的办学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贯彻了“医体结合”的办学思想,使学生获得不同专业背景师资队伍的知识和方法的传授,发挥不同学科教学优势,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3 “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方案的实施

3.1 课程方案的实施步骤 根据课程方案,遵循《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将课时安排为144学时[5]。具体实施计划为:

1)学生按照教学计划修满学时,通过考试获得学分。

2)“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两年时间实施,第一年为“普学必修”,第二年为必修课。

3)每学期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计算,成绩带入学生的期末评先、评优、评奖学金的综合评定,与学生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也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这不但有利于体现“医体结合”新课程评价,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奋斗精神。

3.2 运动处方教学在“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用 运动处方教学与常规体育课教学效果是不同的,它是一种可以切实锻炼学生身体和培养学生锻炼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6-8]。将运动处方教学运用于“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其目的是以运动处方教学为主要手段来完成“医体结合”教学中的任务,并以运动处方教学解决众多与体质、伤病和疾病发展相关的问题。但在“医体结合”人才培养中采用运动处方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向学生阐明运动处方制定原则与方法,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如“医体结合”技术课程需要的场地器材、气候环境等因素和老师共同制定出三套处方,先后分三个阶段进行实施。

第一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和原则。制定运动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到运动类型、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次数因素,同时保证处方的可行性,兼顾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规律,使运动处方教学建立在客观有效的基础上。

第二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学生进行运动处方的练习。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运动处方的内容进行学习和练习,以发展各项素质和提高技术为主。

第三阶段:教材类内容及全面发展体能和技能,学生根据自身状况选择运动处方(表3)。在教学中,教师主要任务除进行技术项目指导和处方教学的宏观调控外,还要做到即时状态评定和适时调整。

3.2.1 “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对实验班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我们每年对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试,并对实验班学生总成绩的优秀率、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进行了统计。从今年对实验班学生统计的总体态势上来看,优秀率和良好率之和最高(图1),而普通的对照班学生的优秀率较低,印证了实验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说明“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不但符合培养学生健身习惯、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学目标要求,而且适应了社会对医疗服

务、康复治疗、保健预防和健康教育和满足了学生未来职业需要。即充分发挥医学教育资源优势,使医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掌握运动中预防疾病、康复保健知识和方法,提高自身健身文化素质,达到既指导自我健身,又能在将来的医疗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配合医疗手段对一些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指导。使学生全面掌握了运动处方的理论知识和手段方法,符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需求。3.2.2 “医体结合”的业绩 1)从实验班学生期末综合考试成绩反映,学生不但掌握了体育保健、伤病处理、心理与康复等众多学科体系的交叉性知识,而且自我个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2)促进了整体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了一部分具有双重应用能力的人才。据来自我院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的信息(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我院考上全国各大体育院校研究生有20多名,呈每年上升趋势;3)2009年11月,在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全省高等本科学校体育工作专项检查中,专家组对我院实施的“医体结合”教学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和评价,尤其对“医体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予以了充分的肯定,结果被评为优秀等级。这是对我校实施“医体结合”教学改革成效显著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科研工作的鞭策;4)2009年6月,我们喜获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立项。我们将继续深入探索“医体相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使医学专业能在体育领域得以更加普遍地发展,为提高我国国民健康水平和我国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尽快培养出既“医”又能“体”的复合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图1 “医体结合”运动处方教学对实验班学生体质状况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国家和社会对“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高等医学院校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原动力,突出学科交叉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最重要和最显著的特征。高等医学院校的体育教学是实现“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性教学之一,教学基地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基本支撑条件。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是高等医学院校能否真正培养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关键[9]。可以说,“医体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决定了“医体结合”教育的特征及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多年来的实验也说明“医体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具有极大的优势,而且也为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便于他们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的职业需要选择专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种培养既有较强的广泛的应用能力、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交叉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肯定。

4.2 思考 由于来自社会的需求和压力,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也逐渐意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重视自身能力的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人才的培养步伐还比较缓慢。因此,实施“医体结合”复合型人才培养还存在以下问题:⑴市场经济的趋利性限制了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复合型素质的全面发展。“医体结合”人才培养强调复合素质的培养优于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恰恰使得学生依据将来就业形势选择大临床专业,忽视小专业如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等领域的选择,其实质是限制了医学事业的发展,限制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复合型能力的培养。这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不相适应的;⑵目前我国有90%以上的医学院校学体育课只开设两年,每周一次,每学期授课16~18周,遇阴雨天和节假日停2~3周,考试要用去2~3周,学生学习时间实际每学期只有12~14周,每年为24-28周,两年一共不到50周。而医学院校的学制为五年,五年时间只开设两年体育课,对于医学生显然很少。而且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要想掌握太极拳、体操等技术项目是很难的;⑶学生除每周上1次体育课外,课余时间很少活动或不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未能很好的拓展学生的锻炼时间和空间,很难形成适合自己的锻炼方法和锻炼习惯;⑷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知识陈旧,不能占有本学科的前沿性知识,教学方法、内容缺乏创新性,“医体结合”的知识欠缺。

4.3 建议 第一,完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医体结合”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医学院校体育教学在建设本专业时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需要围绕“医体结合”的特点和自身的特点对于师资队伍建设进行合理的配置;在完善办学条件方面,必须建立1~2个“医体结合”临床中心,为学生实习提供稳定的临床基地,满足临床教学工作需要。同时也是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临床经验让教学内容始终跟上“医体结合”发展步伐的重要措施。特别是师资力量、后期教学实习基地和设施等基本办学条件要进行实地评估;2)“医体结合”能否达到效果,关键在学校领导和教师的知识结构以及对医学与体育这两个学科的融会贯通能力。从复合型人才的构成要素及其培养方案对教学要求来看,关键是领导重视,组成由教学院长、体育部门领导、专家和医学专业的有关专家组成教改小组,开展专题研究,制定“医体结合”课程方案,落实教学计划,形成齐抓共管。然后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不但具有“医体结合”的知识结构,而且该结构一直处于不断更新状态;3)根据医学院校五年的学制和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建议医学院校的体育课应从两年延长至三年以上。

第二,重视课程建设,突出“医体结合”特色。1)“医体结合”的培养方案要正确定位,扬长避短,开辟出新的培养领域。这样不但能避免医学院校人才类型与其它专业领域的重复,而且还可以形成各高校之间新办专业方向互补的新局面,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2)在对“医体结合”课程设置时,切实考虑到该专业人才的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的状况(如:强化身体素质教育突出心肺机能的提高。考虑学生今后多从事医疗工作和病患者接触,尤其外科医生的手术,常常是几小时乃至更长的连续工作,自然对他们的体质要求要高。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体育课中,把身体素质和素质拓展、健身跑作为课堂基本内容)安排;3)技术课授课方式采取针对性很强的运动处方教学,这样有利于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学生体质的增强;适应学生个体生理机能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显著高于普通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和挖掘,并有力促进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使课堂体育教学得到延伸与补充,对学校体育工作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4)课程方面,突出教学内容特色,优化课程结构,调整好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注重校内学习与未来职业结合,在未来职业中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第三,建立“医体结合”教学评价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医体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培养复合型人才质量。其人才培养质量有两种评价尺度。一种是学校内部的评价尺度,另一种是学校外部的评价尺度,即社会的评价尺度。前者反映提高人才培养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后者反映提高人才培养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内部的教育评价机制以及社会评估的合力作用,用社会评价来完善学校评价的不足。加强科学督导,保证复合型人才的质量。1)改革传统评价理念。把过去侧重技术考核的教学评价体系转到侧重“医体结合”综合能力考核上来,因为教学评价对教学方式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力求评价指标的多元性和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10];2)建立社会评估制度。毕业生质量如何,应该说只有用人单位最清楚、最有权评价,而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也直接影响对毕业生的选择和吸纳。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高等医学院校必须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质量评价与需求。通过调查、座谈会,以及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总结交流,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毕业生信息采集与反馈系统,及时将社会对学校教育质量和规格需求滚动式的反馈到学校,促使学校按社会需要进行质量监控,保证学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人类需要健康,社会需要健康,健康需要体育,健康需要医学,健康观念的确立为“医体结合”提供了发展机遇。“医体结合”,体医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以求达到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这是现代医学和现代体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省略/news/system/2009/04/07/010453531_02.shtml.

[2] 杨毅,王红雨.医学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9,22(11):65-67.

[3] 刘春雨,朱波涌,韩小燕.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的现状及本校面临的挑战[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9,30(3):122-125.

[4] 刘杰.高等医学院校体育教学目标取向及教学切入点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4):542-544.

[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M].北京:教育部,2002,8,12.

[6] 杨静宜,许峻华.运动处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

[7] 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6.

[8] 王瑞平,高航,耿洁.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运动处方效果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3):396-397,403.

第3篇: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一: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安排,近日,肥西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对县医、养、健结合工作试点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听取县卫计委、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工作情况汇报,深入到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自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文件下发后,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整合养老及医疗资源,在推进医养结合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初步摸索出一条符合实际的五保老人医、养结合模式,较好地解决了集中供养五保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如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自2017年5月设立老人医疗专护区以来,累计得到及时救治的五保老人2600多人次,五保老人生病救治不及时和无人护理难题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全县十五个五保供养中心均设立医疗专护区。

二、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人口老龄化,呼唤医、养、健结合。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试点,但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在严店乡五保供养中心调研时了解到:医疗专护区运转经费不足、医务人员缺乏等,影响和制约了医、养、健结合试点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县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倾注更多的支持、关怀。

三、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政策保障。要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医养结合文件精神,立足我县实际和试点工作经验,特别是要针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解决办法,落实鼓励措施,引导医养结合机构有序、加快发展。要根据全县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要加大财政投入,研究出台推动民间投资的政策,激发民间投入的积极性。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划分好“医”、“养”界限,尤其是要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政策问题,要认真进行研究,搞好政策衔接,支持医、养结合机构逐步步入良性循环。

(二)强化资源整合。要认真研究建立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日常合作、业务协作机制,统筹协调养老医疗资源,促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资源的有效整合,推动“吃不饱”的乡、村医疗机构就近和“住不满”的养老机构等“结对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的良性互动。乡镇卫生院要逐步把村(居)卫生室的医疗资源和老人健康诊疗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医疗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要认真落实有关政策,为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提供便捷服务,特别是为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医、养结合事业留出空间。

(三)推进融合发展。要按照国家、省、市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养老和医疗资源分布情况,督促全县各类养老机构与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协议合作关系,确保到2017年底,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实现全覆盖。要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创办老年康复中心、老年医院、护理院,支持部分闲置床位过多的县、乡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老年人护理院,开展养老服务;鼓励支持乡、村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与居家养老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

(四)突出人才支撑。要不断强化医养结合发展的人才保障,提高医养结合机构的养老服务水平。建议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人才,纳入卫生技术人员培训规划和临床骨干医师培训范围;积极探索建立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在技术和人才方面的合作机制,鼓励医疗机构内优秀的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到养老机构中开展服务,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出台相关激励政策,对养老机构从事医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评定职称方面,给予与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同等待遇。

(五)强化对试点工作的领导。 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将医、养、健结合工作进一步摆上位置,抢抓政策机遇,强化组织领导,增加财政投入,有序推开卓有成效的试点,合力推进我县医养结合事业健康发展,为建设健康幸福的新肥西作出新的贡献。

医养结合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二: 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今年4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 “2+2”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4个专业服务小组,已与56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服务包,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三)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机制。

为强化养老机构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从今年6月起,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固定服务关系:一是每季度主动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对老年人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指导康复治疗。二是与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对常见病、多发病随时进行上门诊疗。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疗和康复,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转回养老机构。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选择性药物免费治疗等卫生惠民政策。2012年以来,我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免费发药人次分别达8.9万人次、4.3万人次,免费金额达310余万元,其中老年人发药比例占98%以上。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而解决健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从全国范围看,医养结合是一个新兴课题,都处于积极探索中。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据统计,2017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1%,而且每年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超过20%,2041年超过30%,并于2050年达到近34%的水平。我区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8.4万人,达到全区户籍人口的17%,老龄化趋势与全国同步。而我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老人包括“失独”、“独残”等计生特殊群体选择居家养老。庞大的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给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设置审批和管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由街居负责,医疗服务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由于制度、行政职能和资金分割等因素,各相关部门在实施医养结合时存在行业壁垒、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势必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难以做到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和横向整合,老人的医养统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医养结合机构定性定位不明确。从实际服务看,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既不能完全替代养老机构,也不能替代医疗机构,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需求群体,在设置审批上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和审批部门。按现行政策,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权归属不明确,即使同一投资主体在设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时分别由卫生和民政部门审批,运行机制相对独立,没有解决医养结合到底姓“医”还是姓“养”的问题。

(四)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医疗为中心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房等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均未出台相关支付标准。即便是最新出台的医养结合病床医保支付办法,对老年人的患病病种有明确规定,且病种数较少。可以说,当前医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医养结合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开。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人口发展现状、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医养结合将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前,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建立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命过程中各个时期所需的可负担的公共服务。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

一是出台意见,分类明确定位。各级政府要从上而下出台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牵头单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据不同类型,分类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姓“医”或姓“养”的问题。凡是养老机构开设医疗诊室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以医疗、护理、康复为主的护理院(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增设养老床位,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以上三种形式医养结合机构,同级民政、卫生行政部门要相互备案,并针对老年人群“医”或“养”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导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卫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尽快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规划、房产部门要出台相关规定,在新建的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同步规划建设医疗、养老配套用房。要积极改革医保政策,将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居家养老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消除行业障碍和“瓶颈”。

(二)坚持多元资本发展,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的扶植政策,引入专业医养结合品牌企业入驻。规划、土地、财税等部门为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有步骤、有规划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加快医疗养老机构转型升级。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病床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科室覆盖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开展签约服务;鼓励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联体”,实行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医护培训等。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为计生“失独”、“独残”家庭及农村“五保”户提供基本医疗和养老服务保障。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医养结合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评聘和使用机制。民政、人社和卫生等部门应加大养老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和护理员的培训;鼓励专业院校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补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建立人员岗位配套政策。对政府主导的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合理增加护工型人员岗位,保障基本服务需求;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合理增加医护人员岗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根据投资规模合理核定医疗技术岗位、护工岗位和一般服务性岗位,并根据多部门考核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基本保障。

第4篇: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2017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一 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老龄人口总量急剧扩大,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口大幅增加,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趋势越来越显著。目前医疗和养老服务相对独立的体系不能满足老年人需要,迫切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加快医养结合,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有利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增加就业。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医养结合的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为了解医养结合发展状况,今年6月,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11个市对78家医养结合机构和入住老人进行访谈调查,了解当前浙江省医养结合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医养结合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然选择

(一)老龄化加速,老年人口规模扩大。

1.老年人口快速增长,已接近老龄社会。老龄化是我国社会变化的重点特征之一,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口老龄化速度远快于其他国家。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984万人,占总人口的20.2%。“十二五”期间,净增老年人口195万人,年均增长率4.6%。全省11个设区市中,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嘉兴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24.3%,舟山市和湖州市的老年人口比重也达到了24.0%和23.2%,差不多四人中就有一位老人。浙江省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老年人口比例比全国的16.1%高4.1个百分点。到2017年末,浙江省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619.3万人,占总人口的11.2%,依据联合国标准,这一比例达到7% 即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超过14%成为老龄社会,我省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已接近老龄社会。

2.医疗护理需求大的高龄人口总量迅速增加。随着年龄增长,人的健康状况逐渐衰退,生活自理能力减弱、疾病增多,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75岁前属于年轻老人,以居家养老为主,健康需求侧重于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75岁以后,需要一定程度的护理,日常生活起居需要有人给予帮助;80岁以后,对医疗、康复、护理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生活起居需要专人照顾。当前,人口高龄化加速,“十二五”时期,全省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净增34.74万人,年均增长率5.19%,到2017年末达到155.83万人,人口高龄化明显快于老龄化速度。随着人口高龄化,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量进一步增加。子女供养的传统养老模式淡化,空巢老年家庭比率保持高位,2017年末,全省纯老年家庭人口数为234.2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23.8%。

(二)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照顾一体化的需求增加。

1.老年人口收入水平提高,需要方便、优质、全面的医疗服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保障条件持续改善。国家连续10年以接近10%的幅度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根据住户调查资料,2017年,浙江离退休人员的人均离退休金(养老金)达到40707元。全省还建立了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和养老服务补贴制度,2017年全省有136万老年人享受高龄补贴,对困难老年人的救助经费金额超15亿元。住户调查数据还显示,全省60岁及以上老人中,97.6%都参加了医疗保险。当老年人收入有了保障,医疗保障水平也不断提高,开始追求健康的高品质老年生活,医疗需求提升。据2017年浙江调查总队对723位65岁居家老人的医疗需求调查,有88.8%的老人要求定期体验,40.2%要求组织健康讲座,32.6%希望提供上门看病服务。老年人行动能力减弱,当生病时能得到便捷、快速、优质的医疗服务,是老年人的最大期盼。

2.家庭照护功能弱化,缺乏完善的护理条件。传统的三代同堂家庭结构逐渐瓦解,老俩口独自生活越来越普遍,空巢老人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23.8%。对独生子女家庭来说,也无精力、无时间承担起照顾多代多家老人的责任。老年病多发、易发和突发,患病老人的就医治疗、住院照顾子女难以承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生活护理,既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要求有专业护理知识、完善的护理条件,靠家庭自身也无法解决。老龄化带来这些问题,已从家庭困难转化为社会性问题,需要通过社会化、专业化来解决。

3.医疗和养老机构自成系统,不能有效满足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完善、生育率自然下降的情况下产生的,伴随老龄化产生的问题有一个逐渐适应和解决的过程。而我国老龄化发展迅速,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管理和应对机制不健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机构、设施缺乏。多年来,为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的需要,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养老机构迅速增加,多元化、多层次的机构养老体系基本建立,较好满足了老年人生活照顾护理的需要,但针对老年医疗需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相互独立,养老院不提供全面医疗服务,而医院只负责疾病治疗,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医疗和养老的分离,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打破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间的分隔,围绕老人对养老、医疗、护理、康复需求出发,通过医养结合,建立医养一体化的机构,为老人提供全面综合性一体化服务,成为老人们和子女们的期盼。

4.医养结合发展方式的提出。医养结合是针对老年人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而目前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又相对独立这一客观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通过提供医疗卫生与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特别是对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以医养结合机构为依托,提供医疗康复护理服务。不仅提供生活、心理及文化方面的服务,还增加医疗保健康复服务,配备专业的医疗护理团队,提供医疗诊治、护理保健、大病康复、临终关怀等服务项目,消除了患病老人及其家属的后顾之忧,使得患病老人在养老机构也能得到及时治疗。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养老与医疗相结合。对居家养老为主的老人,通过医养结合,提供健康医疗服务。

二、政府推动下医养结合得到较快发展

2017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个专门针对医养结合发展出台的政策文件,医养结合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政策层面加以推进。浙江省医养结合发展比较早, 20XX年省民政厅等五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统筹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资源,支持医养融合发展。2017年省民政厅开展医养结合示范点建设,确定26家养老机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点,各市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开办医养结合机构,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医养结合得到快速发展。

(一)医养结合的主要模式。

针对老人医养服务需求,各地积极探索养老、医疗、生活照料服务结合的有效途径,据今年6月对全省85家医养结构机构的调查,浙江医养结合发展主要有四种类型:

1.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内老人集中、年龄较大、疾病多发易发,医疗服务需求很强。在医养融合发展的政策鼓励下,养老机构通过自办或与专业医院合作成立医疗机构,为入住老人同时提供医疗护理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54家属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形式,占69.2%。内设医疗机构形式有多种,以诊所、卫生所和医务室为主,共有25家,占46.3%;有15家养老机构设立了医疗科室完整、设备齐全的综合性医院、专科医院或老年病医院,占27.8%;有10家设立了康复和护理医院;设立卫生院或门诊部的有4家。

2.提供医疗和养护一体的医疗机构。养老最大困难是老弱失能和疾病照料护理,老年病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同时提供医疗与护理服务,针对不同医护需求,形成各具特色、服务于特定群体老人的医养结合机构,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医养融合。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属于这种模式的有13家,占16.7%,其中以康复医院为多,有9家,护理医院有4家。如果包括养老机构内设立的康复护理机构,共有23家,占全部医养结合机构的29.5%,这类医养融合机构能更好地满足需要特别治疗和护理的老人,医养结合更为紧密。

3.医疗机构内设老年养护机构。一些综合性医院和专业医院,为了满足既需要长期治疗、又不能长期住院的老年人需求,成立专门的保健护理部、康复中心,以医疗服务为主、兼顾生活护理,也有一些民营医院,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设养老床位或设立养护部,提供养护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11家是由医疗机构设立的,占14.1%,有6家设立以康复为主的医养结合机构的;有3家设立老年病区;有2 家同时具有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多种功能。医疗机构发挥老年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护理的优势,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供养老服务,成为医院拓宽服务领域的新路径。

4. 医疗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医疗服务支持。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通过全科医生与社区居家老人签约的形式,提供家庭病床、初诊、转诊、举办健康讲座等多种医疗服务,在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和起付额度上给予优惠。杭州市大力推动社区全科医生与居民医疗服务签约,2017年至,已有1100多名全科医生与71万居民签约。

(二)医养结合基本满足入住老人的医疗需求。

由于医疗资源相对紧张,医养结合的难点在提供医疗服务,通过医养结合,提供医疗服务,实现医养护一体化服务。在医养结合机构中,提供了比较全面的医疗服务,在调查的78家医养结合机构中,有53家设立了内科,有49家设有中医科,设全科的有39家。平均每家医养结合机构有医生33人,多数医养结合机构配置了心电图、B超、X光机等医学影像仪器设备,部分医院还配备了CT机、磁共振等大型医学检查设备。

2017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二 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五是支持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提高养老机构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的能力。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层优势,建立以家庭医生为主的“点对点”健康服务体系。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主动深入社区和家庭,通过实施“积分制”、“健康储蓄银行”、“粉丝签约”和老年人健康俱乐部等形式,对社区老年人实施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截至今年5月底,全区组建57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签约服务3.8万余户7.8万余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4.3万余人。

建立以“医联体”为专业技术支撑的“个性化”健康服务体系。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与市一院、省针灸医院建立“医联体”,把综合医疗专家和中医康复专家纳入到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开展“个性化”签约服务。今年4月,双岗中心创新组建 “2+2”家庭医生专业服务团队,成立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卒中康复4个专业服务小组,已与56位居家老人签订了有偿签约服务包,以满足多元服务需求。

(三)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内涵,建立机构养老服务机制。

为强化养老机构中集居老人的健康保障,从今年6月起,区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辖区养老机构建立固定服务关系:一是每季度主动上门对养老机构开展1次健康教育讲座,对老年人进行常规健康体检,并指导康复治疗。二是与养老机构建立24小时服务热线,对常见病、多发病随时进行上门诊疗。三是接收老人住院治疗和康复,根据康复情况及时转回养老机构。四是老人享受慢病选择性药物免费治疗等卫生惠民政策。2012年以来,我区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免费发药人次分别达8.9万人次、4.3万人次,免费金额达310余万元,其中老年人发药比例占98%以上。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持续发展,老年人的健康和养老是当今社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而解决健康和养老问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医养结合。从全国范围看,医养结合是一个新兴课题,都处于积极探索中。实际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医养结合服务需求与承载力不对称。据统计,2017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6.1%,而且每年处于上升趋势;预计2024年超过20%,2041年超过30%,并于2050年达到近34%的水平。我区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8.4万人,达到全区户籍人口的17%,老龄化趋势与全国同步。而我区在养老机构养老的不足800人,基本上是一些患病、失能、失智等需要长期医疗、护理、康复和生活照料的老年人,绝大多数老人包括“失独”、“独残”等计生特殊群体选择居家养老。庞大的养老和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给现行养老和健康体系带来严重挑战,已成为全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医养结合行业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养老机构由民政部门设置审批和管理,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由街居负责,医疗服务由卫计部门主管,医保支付政策由人社部门制定。由于制度、行政职能和资金分割等因素,各相关部门在实施医养结合时存在行业壁垒、职责交叉、业务交织等情况,其分而治之的格局势必造成医疗和养老资源相互阻隔,难以做到目标一致,优势互补,协调统一和横向整合,老人的医养统一问题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医养结合机构定性定位不明确。从实际服务看,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既不能完全替代养老机构,也不能替代医疗机构,应该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需求群体,在设置审批上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标准体系和审批部门。按现行政策,完整的医养结合机构审批权归属不明确,即使同一投资主体在设置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时分别由卫生和民政部门审批,运行机制相对独立,没有解决医养结合到底姓“医”还是姓“养”的问题。

(四)医养结合医保支付政策仍然保守。以疾病医疗为中心的现行医保支付政策,对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疾病预防、早期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病房等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均未出台相关支付标准。即便是最新出台的医养结合病床医保支付办法,对老年人的患病病种有明确规定,且病种数较少。可以说,当前医保支付政策不同程度地遏制了医养结合服务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开。

三、对策和建议

针对当前人口发展现状、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发展医养结合将会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当前,在积极实践和探索的基础上,政府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建立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完善医养结合政策法规体系,多元化、多途径形成医养结合服务网络,为老年人提供生命过程中各个时期所需的可负担的公共服务。为此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做好医养结合顶层设计。

一是出台意见,分类明确定位。各级政府要从上而下出台实施意见,成立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和牵头单位,形成工作合力。要根据不同类型,分类明确医养结合机构姓“医”或姓“养”的问题。凡是养老机构开设医疗诊室由民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医疗机构增设养老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凡是以医疗、护理、康复为主的护理院(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增设养老床位,由卫生行政部门为主管单位。以上三种形式医养结合机构,同级民政、卫生行政部门要相互备案,并针对老年人群“医”或“养”的不同需求,做好入院引导和合理分流。

二是配套政策,建立运行机制。卫生行政、民政、人社等多部门尽快联合出台相关政策,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审批准入、行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规划、房产部门要出台相关规定,在新建的一定规模的社区中同步规划建设医疗、养老配套用房。要积极改革医保政策,将完整功能的医养结合机构优先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将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居家养老诊疗费用逐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消除行业障碍和“瓶颈”。

(二)坚持多元资本发展,完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资本发展医养结合的扶植政策,引入专业医养结合品牌企业入驻。规划、土地、财税等部门为社会资本举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规划布局、土地使用、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有步骤、有规划地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加快医疗养老机构转型升级。鼓励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增设医养结合病床或转型为医养结合机构;提高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护理科室覆盖率;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的有机融合,开展签约服务;鼓励综合性医院与养老机构建立“医联体”,实行对口支援、双向转诊、医护培训等。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为计生“失独”、“独残”家庭及农村“五保”户提供基本医疗和养老服务保障。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医养结合保障措施。

一是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评聘和使用机制。民政、人社和卫生等部门应加大养老专业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加强对医养结合机构中的医生、护士、管理人员和护理员的培训;鼓励专业院校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并给予相应的特殊岗位补贴;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是建立人员岗位配套政策。对政府主导的医养结合型医疗机构,合理增加护工型人员岗位,保障基本服务需求;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合理增加医护人员岗位,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医养结合机构,根据投资规模合理核定医疗技术岗位、护工岗位和一般服务性岗位,并根据多部门考核情况,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予以基本保障。

第5篇: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1 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护理人才培养起步相对晚,护理人才培养还有部分按医学生培养模式,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课时设置不合理,基础课课程设置和课时偏多、偏难,专业基础课课时压缩现象严重,护理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性不强,甚至医学生和护理本科生同用一本教材,不能体现中医护理的特色和优势。而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临床实践,重医疗,轻护理。更重要的是中医院校培养的学生是满足中西医结合医院、西医院和中医医院以及社区的需求,在临床实践中无论在西医院还是中医院,由于临床缺乏中医护理引导人才,导致以西医规范带教为主,忽视了中医护理的规范带教,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中西医护理的发展不能并进,学生专业特色不突出,毕业生在医院难以较快地发挥中医护理的带头作用。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 培养“实用型”中医护理人才,顺应市场的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和人民健康观念不在是“有病治病,而是未病先防”,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护体现以人为本、个体化特色服务优势,加之独特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体现“安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的特点,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符合当代人们的健康理念。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结合以上特点,采取以下的措施。

2.1 调整课程结构 精简医学基础课程,增加中医护理学基础的课时,特别是增加临床实践的课时,用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系统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和传统的中医护理技能,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护理的需求。

2.2 整合中医护理教材 不能原用医学生的培养模式,更不能共用同样的教材。中医护理的教材虽然编著了不少的书刊,但缺乏规范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饮食护理等等教材,内容重复,可以将中医护理教材整合成2本《中医护理学基础》和《中医临床护理》具能体现中医护理特色又实用于临床实践。

2.3 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由于中医护理教育起步晚,临床缺乏中医护理教育人才,中医医院中医护士比例极少,西医院就更加缺乏,学生进入临床实践不能得到规范的带教,不能满足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为培养既有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的综合护理人才,就必须加强“双师型”中医护理师资的培养。

2.4 “中西医护理并举” 中医护理专业的护士,在接受祖国医学的护理知识外,还应重视西医学知识及现代护理技术的学习,在临床工作中既掌握西医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又能体现中医护理的思维特色和专业技能,将中西医护理之长有机结合而服务于人类,更加体现中医护士的双重优势。

第6篇: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关键词:示范建设 医学高职高专 体育课程 内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10

1 政策导向

体育作为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基于学校示范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在政策解读中寻求某种与课程改革的契合,进而提升本课程的内涵。笔者对示范院校建设政策进行了解读,对体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导向进行了归纳(见表1):

[[导向\&1:基于完善社会服务功能方向\&2:基于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3:基于素质教育和具体专业及课程建设方向\&政策来源\&教高[2006]14号[1]\&渝教高〔2008〕27号[2]\&《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3]\&具体描述\&加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全市内重点建成30个特色专业群,100门优质核心课程,100种特色教材和课件\&1、突出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医学职业道德、医学责任感的培养

2、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群,《中医养生与保健》列为重点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表1

]

2 基于政策导向对我校体育课程内涵建设的审视

2.1 基于导向1的审视:在研制体育课程标准的过程中应当体现体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体育具有教育、经济、文化、政治、保健、体育法制等多项功能。其中,体育的保健功能与医学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契合,隶属于社会服务功能范畴。

体育的保健功能具有多方面的针对性,体育能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培养多方面兴趣爱好,形成性格开朗的个性特征,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体育能有效缓解中青年群体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保持他们旺盛的精力和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高效率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体育对老年人来说,能丰富闲暇生活,防止疾病,是他们重要的社交活动。

如果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能熟练地运用体育的保健知识来指导他们的医护实践,那么将来他们的受众(患者)必将受益,因此我们在研制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标准时务必要强化体育的保健功能。

2.2 基于导向2的审视:体医结合是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体医结合内容应当纳入课程规划

我校尚不具备申报体育专业的条件,因此只能为专业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和服务,但是可以将优质核心课程或为优质核心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作为努力的方向。前提是能够充分支撑起某个重点医学专业的建设,因此,在课程规划的过程中必须优先考虑到“医体结合”在某个专业建设中的高度契合,所以,我们在审视的过程中必须清楚的认识到“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体医结合”是指集运动医学、保健体育、康复医学、健康评估、医学营养、运动处方等众多知识体系于一身的一门学科,知识面几乎涵盖了所有与运动有关的一切医学内容。“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体育与医学两个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不仅在专业技能方面有突出的经验,还具备较高的相关技能能力聚合而成的智能结构的人才。

2.3 基于导向3的审视

2.3.1 审视一:在体育课程规划中对医学人文素养的渗透需要加强

“医学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内化为人的高贵品质,在医患关系中的具体体现。体育作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作为学校教育中灌输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必修课程在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全面贯彻医学人文教育的过程中理应首当其冲。

2.3.2 审视二:我校体育课程建设与中医学专业及专业群建设存在契合

我校中医系开设有《运动学》、《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其中《中医养生与保健》属于我校示范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运动学》涵盖运动解剖和运动生理方向,尽管体育师资在培养过程中也曾做过系统的学习,但是基于培养的侧重点有别,以及自身文化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加上本门课程在教学设计上以纯理论的形态存在,体育教师在担当这门课程的教学中还是有些吃力的,同样专业课教师在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运动实践环节,同样会面临尴尬,因此,我们在构建这门课程时应该把握两个基本点:第一,《运动学》课程在教学设计上必须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体育教师应当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专业课教师应当注重运动实践。

《中医养生与保健》课程大致涵盖以下几个方面:①饮食营养;②睡眠起居;③精神调摄;④休闲娱乐;⑤药物针灸;⑥运动锻炼;⑦武术气功;⑧按摩导引;⑨个人卫生;⑩两性生活。其中,体育运动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养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武术和传统功法是我校体育课中的重要教学内容,由此可见,我校体育课程中的“传统保健体育”内容与《中医养生与保健》这门课程的内容本身就存在从属,而且我校具备武术专业的体育师资条件;指导运动锻炼则属于体育师资的基本功范畴,所以,体育有责任和义务介入这门课程的构建。

3 结语

“体医结合”已成为当下医学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体育科学和医学之间正进行着跨学科、跨专业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为此,众多医学院校开始利用自身专业学科优势,积极申报体育(康复保健方向等)专业,培养体医结合综合型人才,这将极大的鼓舞我校朝着这个方向拓展专业办学口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Z].2006.

[2]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重庆市财政局关于实施市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Z].2008.

第7篇: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一)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养老观念的转变,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养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关注疾病治疗、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问题。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保健和养老服务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一方面养老机构能共享医疗资源,提高养老护理水平;另一方面医疗资源可实现最大化利用。老年人不仅得到养老服务,而且还能获得医疗救助和医疗保险,从而缓解当前养老难和看病难的问题。

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跨行业发展,近期,省发展改革委深入合肥、六安等地,针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省医养结合养老新模式刚刚起步

目前,全省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370家。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只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缺乏专业医疗救助能力,不能提供正规的医疗服务。而当前现实情况是:全国有失能半失能老人3000多万,其中我省有170万左右,这些老年人很多需要入住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随时需要专业化养老和医疗服务。当前我省医疗机构床位十分紧张,许多老年人大都是慢性病,医院不可能将有限的床位长期给这些老年人使用。而我省能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占全省总数不足1%,医疗保障问题在养老服务业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由于不能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给老年人及其家属带来许多困难和精神压力。

为了解决老年人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问题,一种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应运而生。近年来,我省紧紧抓住国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契机,部分养老、医疗机构大胆创新,敢于尝试,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优势,建设集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如合肥市九久夕阳红老年护理院利用三里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资源,投资500万元,把三里街养老机构改造成为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拥有床位260张,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床位使用率超过100%。合肥市滨湖医院是一所综合性医院,依托雄厚的医疗设备、人才技术等优势,2010年3月建立了集医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临终关怀为一体的医养结合老年科,拥有床位236张,床位使用率达到90%以上。该院针对不同类型的老人实施自理型、半自理型、全护理型和临终关怀四种类型的个性化养老服务。此外,安徽省针灸医院利用中医针灸优势,六安市金安区人民医院利用社区门诊医疗技术,正在加快建设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目前,这种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受到老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属的欢迎,床位供不应求。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运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医保政策方面。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老人医保费用难以全部报销。如,入住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的老年人,属于合肥市职工医保、新农合只能报销部分护理费,属于省直单位医保、工伤等其他医保不能报销。二是在养老服务政策方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难以享受政府对养老服务业的扶持政策。如,民政部门虽然给合肥市滨湖医院颁发了《社会福利机构设置批准证书》,使其有从事养老服务资格,但由于政策问题,医院得不到地方政府在养老床位和运营补贴等方面政策支持。三是在人才政策方面。老年人护理特别是对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特殊性,目前一线护理人员和专业养老服务管理人员十分短缺,难以为老人提供专业康复保健、健康咨询等服务。同时,专业化护理人员不愿从事养老护理。

三、主要经验和启示

尽管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在运营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但随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蓬勃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1.社会现实迫切需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2011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达到1.23亿,占总人口9.1%。2011年我省60岁以上人口1000.8万人,占总人口15.6%,其中65岁以上人口达664.8万,占总人口9.7%。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医疗保障成为老人入住养老机构重要考虑因素,当前,越来越多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迫切希望住进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2.充分整合资源。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可以利用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各种资源,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舒适养老和优质医疗服务。

3.缓解养老难和看病难问题。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一方面缓解当前养老难问题,另一方面老年人既能养老,又能共享医疗资源,缓解了看病难问题。同时,老年人的治疗费用还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部分,减轻了老年人看病费用。

四、政策建议

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将会成为未来养老服务业发展方向,为更好推进这种模式养老机构建设,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升养老业整体服务水平。

1.加快制定政策措施。养老政策方面,明确规定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可以享受国家和省关于养老服务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包括床位和运营补贴等;医保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完善医保有关政策措施,将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扩大医保报销范围;土地政策方面,优先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建设用地采取划拨方式,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只能用于养老公益性事业,不得用于其他用途。此外,医养结合是一种新的养老模式,要从制度上加以规范,要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制定建设标准和合理收费标准,对设备配置、医疗水平等方面要有明确要求。

2.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争取国家中央补助资金支持,重点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倾斜;各级政府设立养老扶持专项资金支持建设;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金融部门加大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人信贷支持,放宽贷款条件,提供优惠利率。

3.鼓励集团化发展。鼓励养老和医疗机构结合走集团化发展道路,有利于融合资源,充分发挥整体优势。一方面鼓励大型和综合型医疗机构依托现有的医疗资源,兴办养老服务机构;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医疗机构,提供专业化医疗服务,建立医疗型护理院。合肥九久夕阳红集团就是从一家民办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发展起来,经过多年努力,逐渐发展成为拥有7所老年公寓、2所学校、1个职业培训学校等集团化企业。合肥滨湖医院属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集团,该集团也是拥有多家医疗机构,目前正建设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护理中心,正在向医疗、养老集团化发展。

4.明确服务对象和内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重点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包括有急性和慢性病的老年人,肢体残疾和卧床不起的老年人以及高龄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等。这些老年人除了需要生活照料外,更重要的随时都需要医疗保障、康复保健等服务。

5.创新管理模式。努力打破行业界限,大力发展跨部门、跨行业的养老机构。管理模式上要积极创新,可以通过公共招标、委托管理等形式,引进有先进养老服务管理经验和先进医疗、康复技术及设备的专业机构经营,以提高养老专业化护理水平。

6.加强护理人员培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养老、医疗等机构培训一线护理人员;鼓励高校、中职学校开设老年护理和管理专业,培养老年护理和管理专业人才。此外,还要发挥各类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养老服务人员,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养老服务人才,缓解当前一线专业护理人员和管理人员短缺问题。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二)

为了解我市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工作开展情况,探讨如何更好地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去年11月20日起,市人大工作研究会鲍小如、吴新太、郑继忠等一行,采取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多种方式,先后深入到市老年公寓、屯溪康乐老年公寓、徽州区市第三人民医院、黄山区孝为先老年公寓、屯溪区蓝天夕阳红护养院、昱中社区阳光养老乐园服务中心和定位呼叫平台等处,了解我市养老事业和医养结合的现状 ,还到东至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参观考察了他们推进医养结合的先进经验。通过调研,初步了解了我市养老和老年医疗服务现状,并就我市如何贯彻国务院办公厅的《指导意见》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探讨。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养老服务与医疗保健事业发展的现状

十二五期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养老和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全市养老敬老机构形式多样,发展较好。有公办区县级养老院7家,公建民营养老机构2家,社会办养老机构17家,乡镇敬老院71家,医养结合医院2家,共有养老床位8023张,同时,为城乡6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老年津贴,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老有所养全覆盖。全市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区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精神病院、妇幼保健院大部分得到了扩建、改建和重建,乡镇卫生院、村医务室面貌得到全面改善,公立医院改革全面推进,城乡医保、大病救助全面实施,老有所医同样也实现了全覆盖。医养结合方面,也涌现出一些好的典型,尽管不完善,但是确实是我市医养结合的有益探索。

1、政府主管,公立医院医养一体型。如黄山市三院(徽州区人民医院)今年5月开设老年病科,设置病床44张,已接收一般敬老院无法承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150人次。其做法是:老人处在病态时,办理住院手续,即为医,按住院收费,有医保的按规定报销医疗费用;当病情稳定,处于恢复期时,转为养,按托老模式,自理规定养护费用。市三院的做法,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医养结合模式的新路。

2、政府主办,社会机构托管型。如市老年公寓和黄山区孝为先养生疗养服务中心,是民政部门投资的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条件设备齐全,服务规范,收费合理,而且还自聘了医护人员,

解决老人简单的小病处理,是有条件的老人养老的好去处。

3.政府主办,社区服务普惠型。如屯溪昱中街道办事处与黄山市拨拨就灵信息化服务中心共同兴办的阳光养老乐园和智能信息化养老定位呼叫机系统,把社区老人居家养老工作做的很细很扎实,不仅开展日间托老服务,而且利用定位呼叫平台,通过养老定位呼叫机,及时了解老人居家养老时医疗保健需求和安全急救,还延伸至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务,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现代化居家养老服务。

4、政府主办,乡镇五保老人全托型。以黄山区甘棠镇敬老院为代表的我市各乡镇敬老院绝大多数食宿条件改善,管理服务到位,和

当地卫生院建立联系,定期为老人体检,做到小病不出院,五保户都能在敬老院颐养天年。

5、社会主办,民营医院医养一体型。 如民营的黄山屯溪蓝天夕阳红护养院从2013年起就收治老人。他们的想法就是:要把躺在床上的,让他坐起来,把能坐的要让他站起来,把能站的要让他走起来,收费不高,赢得不少老年病人的赞许。

6、社会投资,民政扶持专业养老型。市康乐老年公寓是民办养老福利机构,利用旧厂房改造而成。设有康乐爱心护理院等300个床位, 地处市内,交通方便,服务周到,价格低廉,一般群众能接受。

二、开展医养结合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我市老年医疗、养老事业和医养结合上呈现了一些好的典型,但与当前飞快到来的社会老年化需求相比,无论在机构、床位数量,还是在服务质量、医养水平上还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医养结合工作上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具体表现在:

1.受现有的医、养体制和机制制约,医养难结合。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是民政系统管养老不医护,而卫生医疗系统则是管医疗不养老,养老和医护两张皮,经费专列,专款专用,治病的医保钱只能花在医院,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就医费用,则无法在医保报销。就是像市三院这样改革创新,利用资源,有病看病,无病疗养,各计各帐,但是医养不结合,医保结算还是很麻烦。在机构养老院或敬老院的老人有病又必须到医院去治,慢性病在养老院长期疗养,医疗费是不能报销的。

2.在养老机构和床位不足的同时,托老养护费用高,使得机构养老入住率不高 。据民政部统计,到2014年底,我市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6万人 ,其中70、80岁以上老人为10.37万和3.6万人,

空巢老年人数达10.64万人,高龄人口中患慢性病需要长期护理的有2.5万人。按讲,我市养老院市场需求很大。但是,由于现有的养老机构床位费、护理费过高,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费用更高,社会大部分低收入工薪阶层老人承受不了,不敢问津。造成不少低收入慢性病老人不得不留在家中,得不到专业的护理服务。市三院老年科44张床位,常住30人,大多是离退休老人;市老年公寓是国家投资,设有250个床位,目前入住131人,基本也都是离退休老人;黄山区孝为先养老院也是国家投资,设有床位160个,入住老人才20多位。

3.社区医疗、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优质医疗资源。在社区居家养老中,老年人除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以及中医保健服务外,急需的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等多方面服务。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仅能开展一般门诊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均没有深入居家养老服务,不能满足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的康复疗养需求。已经设置的社区养老服务通常只能提供日间照料功能,缺乏内设医务室和医疗设备,养护人员技术水平也不高,且没有和医疗机构对接。

4.大多机构养老医护专业人才缺乏,不能适应医养结合发展需求 。目前老年人护理,除各综合医院外,大多养老机构医护人员都是从已退休基层医务人员中聘请,年龄大,专业水平有限,加上医疗设备简单,只能进行一般医护处理,不能进行专业医疗和急病抢救服务。特别是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和处置慢性病,目前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医技远跟不上需要。综合医院老人住院的社会陪护,价格高昂,更是令人不堪负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

5.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服务困难。 目前,诊疗水平高,信誉好的市县医院,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老年病人康复治疗时间长,周转慢,效益低,加之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潜在风险,医院开展老年病疗养,经济效益远低于正常医治 ,又得不到民政部门的床位补贴,难以收治老年康复病人。医养结合关系如不建立,医疗机构很难为养老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三、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的几点建议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健康与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要求,也是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任务, 更是让老年人及时有效地获得医疗护理、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国务院顺应民意,批转九部委《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是利国利民的民生工程。加快推进我市医养融合,对于提升全民健康素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养老问题,是家事也是国事。医养结合是改革创新的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体制不顺,不解决制约医养结合的体制问题,医养融合就难以实行。市区县要吃透和掌握中央精神,成立强有力的医养结合工作领导机构,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勇于创新,破解难题,把落实医养结合工作列为2016年我市民生工作之一 ,确保医养结合工作顺利进行。

为加快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工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首先应将医养结合发展纳入全市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十三五规划。要进一步摸清家底,着力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医养结合发展体系,统筹做好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建设的规划衔接。各地首先应将医养结合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三五规划,摸清家底,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时,应考虑完善医疗养老设施布局,确保养老、医疗设施建设用地;土地、规划、财政、社保、民政、卫生、教育等相关部门都要在规划中关注医养结合的短板,做好医养结合建设用地的落实、行政许可受理、专业技能培训、医养结合设施的床位建设和运营补贴资金的统筹安排 。

2. 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全面实现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

一是机构养老、敬老院要建立医务室 。机构养老是是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也是医养结合的最佳载体。我市两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条件具备,只要注入医疗机构, 就能实现有效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建议民政、卫生部门和经营者按照国务院文件精神,顾全大局,精心操作,精准谋划,选派精干医务人员,进驻养老机构,开展医养工作。区县公办养老院必须设立医务室,乡镇医院要为敬老院提供及时优质医疗服务,解决孤寡老人的医疗护理。 各级卫生部门应对机构养老办医疗服务给予大力支持,条件具备的,要及时为其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保主管部门对上述机构发生的医疗费用,按照老人参加的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结算。鼓励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生到具备养医融合条件的服务机构开展多点执业。

建议市二院新址搬迁要抓紧进行,以便市老年公寓、屯溪社会福利中心老年人可以就近就医,建立医养两家医养结合关系。

二是综合医院要以人为本,延伸养老服务。开设老年病区,做好老年康复治疗。在综合医院窗口要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住院陪同服务,在医疗服务中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体现爱老、敬老的良好风尚。民政部门要按规定,对开展医养结合的综合医院,给予床位补助。

三是基层社区要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基层社区是养老事业的必要补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要以包片的形式,明确责任,一对一的对区域内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精准服务。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格检查,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掌握健康动态信息,开展健康教育、查询和健康评估。要创造条件开设家庭病床,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医疗康复服务。

为解决大多数居家养老的人员急病呼救、急事求援,建议在全市推广屯溪昱中阳光养老乐园和智能信息化养老定位呼叫机系统,解决

辖区内居家养老的医疗保健、定位急救问题。政府应当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电信部门要积极配合,给予优惠。

四是开展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试点工作。建议市政府选择一家医院作为黄山市医养结合的老年病医院或康复医院试点,为全市医养结合做示范。 医养结合试点工作由市民政局和市卫计委负责协同相关区县组织实施。各区县也应展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工作试点工作,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3. 加快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促进社会资本和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医养结合机构机构,推动医养结合发展。

要按照国务院《指导意见》精神,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医养结合机构。加快研究制定扶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的政策。在建设补贴、运营补贴、定点医疗等政策上要予以倾斜,逐年增加。政府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横向联系,打破条块分割,统一制定和完善机构设置标准、从业人员上岗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规范,建立健全机构评估制度,设定和退出机制。同时整合民政、卫生医保部门的相应资金,形成统一的支付体系,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给予整体的资金扶持。要鼓励医疗机构内优秀的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到医养结合机构中轮岗服务,对派驻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务人员,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不变,积极支持引导养老护理员参加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培训,要研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岗位补贴规定。市职业技术学院要研究学科设置,加快对医养结合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培养。医养结合护理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应纳入卫生部门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先评优等方面,与公办医疗机构享有同等待遇。

第8篇: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保证全省人民群众健康、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国际化加快推进,中医药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局部。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医药基础条件差、特色优势淡化、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缺乏、人才梯队不合理、高级技术人才匮乏和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日益凸显,难以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发展中医药事业刻不容缓。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以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为主线,以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积极推动继承与科学创新,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着力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鼓励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并重、突出中医特色,促进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

(三)主要目标。从2011年起,集中力量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突出中医院特色建设,不断扩大中医药服务城乡覆盖面,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加快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全面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大力提高中医药创新能力,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进一步繁荣中医药文化,健全管理体制,形成以省级临床研究基地、教学基地和中西医结合基地为龙头,标准化市、县级中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为基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养生功能齐全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中医药强省战略目标。

二、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升预防保健能力

(四)加快省中医医院建设步伐。按照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原则和标准,将中医医院建成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大力推动基地与中医学院、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等院校之间的科研协作,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强中医药科研攻关,力争在常见多发病、地方病、重大疑难疾病等方面有新的研究突破。加强与中药企业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增强技术辐射能力,引领全省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

(五)建设省级中医药临床教学基地。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为基础,以重点学科建设和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依托,搭建现代化的临床教学平台,开展临床教学路径和学科研究,实施中医药人才培训计划,总结并推广临床教学、师承培训经验,有效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

(六)实施省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在关中、陕南、陕北选择三甲中医院,建成区域性临床研究基地。每所中医院选择2-3个优势病种,以提高诊疗水平为核心,建立相应地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着力推进优势学科、专科和人才梯队建设,促进全省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七)强化中西医结合工作。将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建成中西医结合专科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侧重点不同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加强省中西医结合研究所重点研究室、实验室建设,结合临床开展中西医结合理论和临床应用研究,力争有新突破,带动全省中西医结合研究工作的开展。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走中西医结合发展路子,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中医床位数不低于总床位数的5%,促进全省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高。

(八)大力推进中医院标准化建设。按照国家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加快市级中医院建设,五年内,80%的市级中医院达到国家三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成为辖区内中医医疗技术指导和基层人才培养中心。按照国家《中医院建设指导意见》,推进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

(九)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并配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村卫生室应有1名中医或能西会中的乡村医生。充分发挥县级中医院的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优势,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中医药培训及业务指导,实现县乡两级双向转诊。

(十)积极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加大重大疾病预防、疾病康复、亚健康干预、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扩大“治未病”试点范围,探索中医药“治未病”健康服务模式。省、市级中医医疗机构要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配备专业人员,逐步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完善机构准入和人员技能鉴定制度,规范中医药预防保健行业及从业人员的行为。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鼓励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

(十一)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新增中医医疗资源优先考虑社会资本,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医疗机构或中医诊所。扶持基层符合条件的中医药师带徒人员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实行中医药师带徒从医准入制度,建立健全中医药师带徒从医人员准入规范和标准。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三、突出中医药特色,提高服务能力

(十二)实施“三名”战略,走名医带名科、名科促名院的中医特色发展之路,全面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培养一批名医,完善名老中医评选制度,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为中医人才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开展第二届省级名老中医评选活动,全面启动市级名中医评选工作,造就新一代名中医,优化继承人队伍结构。建成一批名科,加快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疗效显著、层次多样的中医名科,形成中医药优势明显的专科群。每所市级及以上中医院建成3-5个特色优势专科,县级中医院建成1-2个特色优势专科。5年内,建成部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20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50个、乡村中医特色专科(专病)110个。创办一批名院,以创建示范中医医院工作为抓手,选择条件成熟的中医院开展示范中医院建设,建成一批社会广泛认同、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知名中医院。

(十三)提高全省中医药服务管理水平和效益。加强各级中医院中医诊疗、出入院、用药、临床诊疗、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规范管理,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升中医院运行质量和效率。创建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培养信息化专业人才,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加快中医药信息化进程。全省二级甲等以上的中医院均要建立基于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和医生工作站。

四、加快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十四)加强中医药传承。实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能力建设项目,开展中医药古籍和民间医籍的普查登记工作,建立全省中医药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系统整理历代地医家医案,研究总结前人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和学术创新规律。建设名老中医工作室、研究室,系统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支持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制定中药相关制药技术规范和标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在省中医药研究院设立民间验方和技术研究机构,开展民间中医验方和技术收集验证工作,经科学验证并确认可在临床推广的民间验方和技术,对其献方人予以奖励。

(十五)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加快中医药科研平台建设,建设两个部级和10个省级中医药重点研究室、10个三级国家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省级重点中医药学科20个,其中10个建成部级重点学科。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治疗标准和疗效评价研究,加快研制中医特色诊疗仪器、设备,加强中医药机构及其他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加大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研究力度,推进中医原创思维、中药方剂和针灸经络基础的研究。鼓励创制中药新药、开发院内特色中药制剂,研究中药炮制工艺,并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在课题立项时充分考虑中医药特点,在申报数量、资助经费、成果评审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在中医药专业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评定、技术鉴定方面,实行专家同行评议制度。

五、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十六)保护开发中药资源。开展中草药资源普查,设立中草药资源保护区,建设省中草药种质资源库,建立资源监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工作。选育优质高产中药材新品系和新品种,开发优质中药材。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企业,创建知名中药品牌。

(十七)发展现代中药产业。制定《省中药产业科技发展规划》(2011—2015),出台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优势,打造部级重点中药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建立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

(十八)加强中药管理。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制定实施《省中药材标准》。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强化对中医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应用特色中药制剂。院内制剂按有关规定在对口支援单位之间调剂使用。

六、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十九)发展中医药院校教育。省教育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调研整合中医教育研究资源,支持中医的学科和专业建设,培育一批特点的名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快组建中医药大学和申请建设博士点进程,建设中医中药类专业高等职业院校,培养专科人才。开展中医药院校教育质量监控、评价。

(二十)强化中医药继续教育。深入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建立师承工作动态反馈制度,及时了解师承工作动态,促进师承教育工作有序进行。为100名老中医和名中医配备高层次的学术继承人,执行国家师承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政策。扩大继承人选拔范围,培养一批基层优秀继承人,构建金字塔式人员后备队伍。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无学历人员、西医人员通过师承和集中培训方式学习中医。实施省级优秀中医临床研修项目,培养一批省级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建设一批中医药技能实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和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健全继续教育网络,实行中医药继续教育规范化管理。

(二十一)大力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实施面向基层的中医药人才招聘计划和农村免费培养定向中医药人才计划,招聘200名中医执业医师,培养500名中医药定向生。为每个县中医院培养3-5名临床技术骨干,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培养1—2名临床技术实用人才,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

(二十二)加强中医药人员管理。建立以中医药临床实践水平为核心,以品德、知识、能力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体系,并作为中医药类职称晋升和各项评优的重要评价依据。完善基层中医药人员资格准入、职称评聘和相关保障制度,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待遇。将农村一技之长中医药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改进和完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中的中医药专业考试方法和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启动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开展中医药人才推优评优工作。

七、加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二十三)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各级政府要把中医药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发展平台,打造我省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品牌。在中医学院医史馆基础上建设省中医药博物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传统文化内涵,增强宣传教育功能,加大医史研究力度,使其成为中医药文化的标志性品牌。大力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资源,结合旅游开发和文化发展,以药王山、扁鹊墓、王焘墓等中医药文化名胜古迹为重点,建成一批省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把药王山和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建成部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各级中医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和中药企业要担当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责任,在建筑设计、内涵建设等方面体现中医药文化特征。

(二十四)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开展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编制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据库,确定一批省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组织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加强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对列入名录项目的保护力度。

(二十五)加强交流与传播。培育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队伍,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活动,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采用先进科技手段,宣传、普及、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知识进教材、进课堂,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普遍认同,营造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大中医人员在援外医疗队中的比重。各级政府要在中医药的交流与传播中发挥主导作用,丰富交流渠道,拓宽合作领域,积极促进省内外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省中医药走向世界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八、保障措施

(二十六)加强领导。充分发挥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共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编制实施我省中医药中长期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领导,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焦点和重点问题,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十七)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重点支持开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备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以及中医药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合理划分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责任,形成职责明确、分级负担、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投入机制。落实政府对公立中医医院的投入倾斜政策,设立中医药建设专项资金。各地也要设立中医药建设专项资金,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要加快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发展中医药医疗机构,并对其承担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采取购买服务的办法予以补助。

(二十八)鼓励发挥中医药特色。研究制订有利于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具体补助办法,完善相关财政补助政策,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深化公立中医院改革,首先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区推行中医特色年度绩效考核制度,县中医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各级医疗保险体系,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院内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鼓励城乡居民看中医、用中药,提高职工、居民和参合农民政策范围内门诊、住院费用的中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在现有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10%。

第9篇:医养结合的优点范文

我国的医学七年制教育始于1988年,由各医科院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其录取分数线稳居中国医大各招生专业榜首,且呈连年攀升之势。同时根据国家制定的七年制学生培养目标,各校也制定了具有政策倾斜性的教学培养计划,如中国医科大学,医学课程使用英语授课并用英文考试;采用中文统编和外文两套教材并行教学;各学科都配备最强的师资力量;进入硕士专业选择阶段时配备各附属医院强势学科的优秀带头人担任研究生导师。同时为保证英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学校要求全部七年制学生在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分别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此外还安排大学英语精读、泛读课程,全面讲授TOEFL英语的词汇、听力、阅读理解等,保证七年制学生的英语水平[1]。七年制这种集中优势资源扶植重点的培养模式成为许多医学院校的办学指导方针,同时各医学院校根据自身资源与特点,也逐渐总结出一套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如华中科技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11种教学与教学管理运行方式、3种教学管理方式、2种办学特色,简称“11•3•2”的七年制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教育部组织的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中,得到专家的充分肯定[2]。山东大学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多学科优势,优化课程设置、改善教学资源配置、精简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的学生人文社科知识丰富,理论基础扎实,科学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强,参加工作后适应性强、进步快、发展潜力大,深受用人单位欢迎[3]。

随着七年制教育模式的普遍开展,我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已经形成双语教学、双语测试、滚动淘汰的专业教学特色。带教教师一致反映七年制学生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和接受能力强,双语教学的知识接受状况良好,不论是阶段性考核还是综合测评七年制成绩都令人满意。从前十届七年制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看,大部分就职于省级及以上大型临床医疗机构,部分毕业后直接出国深造,少部分在大六时考取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从事临床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很快成为本学科的青年骨干,其中一些目前已成为专家级学术带头人;部分已走上医院或大学的领导岗位,成为专业和领导能力兼备的新生代管理人员;还有少部分毕业生转行从事商业、金融、IT等行业,不论他们身在国外或国内,也不论他们从事工作的性质,七年制毕业生都表现突出、成绩斐然,普遍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被认为具有适应未来科技竞争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4]。

一项为了客观评估七年制毕业生的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的调查结果显示,七年制毕业生在医疗、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都比五年制毕业生有较强优势,特别体现在教学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逻辑性、运用新技术能力、科研意识、掌握前沿科学知识深度、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相关学科知识面、外语水平等多方面都比五年制本科生有优势[5],这说明本硕连读七年一贯制是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与综合大学合并之后,可以建立人文、理医结合培养高级医学人才的最佳模式,使学生在校内学到相关的多学科的知识,这是以前不可能办到的。1995年在我国首批七年制学生毕业之际,教育部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工作检查和评估,七年之后的2002年又进行了第二次检查评估。二次评估的结果与第一次相比显示我国的七年制医学教育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七年制教育获得进一步发展、办学模式特色突出并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等一系列成果[6]。

二、医学七年制教学的发展与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七年制医学教育的办学规模也迅速扩大,开办院校由最初的15所发展至超过半百,年招生人数也由1988年的数百人发展至近万人。招生规模的扩大造成了生源素质的参差不齐,学生上课效果不如扩招之前的生源,尤其是地方性单科医学院校由于存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以及教学管理等因素的制约,严重影响着临床七年制学生培养的质量[7]。虽然在招生方面与五年制相比仍有优势,但是随着八年制临床医学博士的扩招,同时受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医疗环境恶化等状况的影响,医学在本科生学习的热门专业地位有所下降,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在高考专业的横向竞争力明显削弱;受学校硬件条件和师资力量所限,七年制从基础授课到临床实践的资源优势地位也不再突出;随着省市级以上大型综合医院人员趋向饱和、医务工作者的学历普遍提高、毕业生逐年增多,七年制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优势有所下降;另外七年制的培养目标和学制特点决定了其专业课程学时和临床实践时间偏少、科研水平不高,因此与统招5+3的硕士相比在选择研究生课程和导师方面没有优势。此外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七年制毕业生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基本功方面尚待加强,在协作精神、人际交往等方面也有不足,特别表现在敬业精神、对病人态度、协作精神、应急能力、临床基本操作、临床技能娴熟程度、师者操行、贯彻大纲精神、调动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5]。

三、医学七年制教学未来之路

针对以上医学七年制教学出现的问题,结合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对今后医学七年制的教学进行了以下思考:

1.依托综合性大学优势,进一步推进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与国际接轨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考虑推广八年制医学博士的教学模式,与国外的M.D.(MedicalDoctor)概念接轨。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在少数拥有综合实力优势的医学院校已经尝试推广八年制医学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八年制颇受有志于临床工作的学生青睐,毕业生也很受用人单位的认可。

2.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师资与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教育,优化课程结构,开设各类选修课,强化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