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

第1篇: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医养结合、模式、综述

随着老年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现阶段必须直面的社会问题,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成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国传统是以家庭养老、自我养老为主的“医养分离”养老模式,既由子女、自我、亲戚提供养老资源,这种模式下的社会医疗和养老供求矛盾突出。因此,探寻“医养结合”的社会化养老模式成为时代需要,也是将人口老龄化转化为健康老龄化的有效途径。论文将以合肥市为例,研究具体实践中“医养结合”的发展问题和相应解决措施。

一、相关概念

1、医养结合

医养结合指把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两者进行结合然后通过两者相结合,来最大化的利用社会资源。其核心的概念就是,将养老和医疗护理两者有机的相结合,然后形成新型的1+1的模式,这样则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大化的利用,将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模式推出,有利于缓解现在的社会老年化的问题,实现老年人养老机制的新模式。

其存在的价值就是要缓解我国的老年化的社会压力和人口老年化带来的种种问题,把养老机制和医疗机制相结合,做到可以实时的护理和对持续稳定对老年人进行照顾。

2、医养结合的发展要素

医养结合要实现的是养为主,健康疗养,通过已有的试点工作可以得到健康的管理,通过与医疗结合的医养结合的模式,来缓解即将到来的老年化的社会压力。医养结合的发展要素就是要医疗和养老的结合,想要有很好的发展,就需要落实这两个因素,所以就是说,就医和医疗的水平要跟得上,医疗设备和技术要切实的以老年人的需要为第一重要的目的和宗旨,最后强调的是养老的服务措施和政策要完善。在推进医养结合的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现实问题就是,落实并且结合实情出发,切记好高骛远,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结合中国各地的社会现实和当地的生活习惯,社会构造和人际关系的构成,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落实医养结合的模式进程,只有务实的发展才能实现医养结合的稳步推进,才能保障医养结合的发展要素持续增长。

3、医养结合的分类

根据中国的实情出发医养结合可以分为三种模式,分成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联合,医疗机构的单核转型成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养老中心增加医疗服务部门。以上的三种模式是现在的医养结合模式的主要类别。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联合,这就是要求两个机构能够有一个紧密的合作协议,由两个C构的合作展开,医院安排医疗人员定期的去养老机构去对老年人进行诊治和护理,然后当养老机构的老人有了健康问题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去联系到医院的相关的部门。而对于第二种模式医疗机构的单核转型成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这种模式就是充分的利用现有医疗的设施,转型为老年人的疗养院和老年人的康复中心,来实现医养结合的服务机构。而第三种就是在养老院中增加医疗机构,这种方式是现有的养老机构的结构的完整化和现代化,实现功能的全备,为老年人增加健全的医疗机构,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医养结合的模式。

二、医养结合的模式研究

医养结合现有三种主要模式,人们愈加的的发现实现医养结合是现在时代的需求。社会老年化现象加剧,老年人在病发的时候就是频繁的奔走于医院和家庭之间,或者是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这种不必要的奔波,对于老年人来说就是折腾,对于许许多多的老年人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安稳的静养。此外就是长期且专业的护理,而且这种频繁的奔波,也会让养老机构的整体的氛围变得躁动,不利于培养适合老年人生活氛围的生存环境,由此可见,医养结合是满足现有需求的正确模式。

现代社会人口发展趋势仍旧是人口自然生长率降低,导致每家子女数量规模小型化,甚至会出现一个家庭得赡养四个老人的局面,这就造成了后代很大的养老负担,直接导致后代巨大的经济负担,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从此出发,坚定必然地缓解此问题的巨大压力,贯彻落实该模式的发展有利于未来长期稳定的社会趋势,所以现在的中国才会有社会养老化的需求。总结必须要完善这种养老机制,把医养结合作为当先适应国情的最好选择,完善不足,提升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幸福指数。

此外我们看到传统的养老机制仍然存在着很多弊端,传统的养老机制只是单纯的负责衣食住行,对于传统的机构来说,满足老年人有饭吃,有地方住就万事大吉,但是这样是不满足现代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传统的模式还受制于必要的医疗机制的缺乏,老年人和家庭与这种传统模式都不相适应,持续采用传统模式对于老年人和当地的家庭来说都不是长远之计,只有当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相结合的时候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就会有很好的提高。

随着社会资源的不平均分配趋势的加剧,国家对于医疗的设备的运用更多的是装备到经济发达的地区,这样就就造成了对养老机构的忽视,很多老年人在病发的时候可以去医院接受了很好的治疗与护理,但是回到养老院之后,由于得不到很好的医疗护理,在养老机构就会出现病情反复的现象,这样则得不偿失,相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中医疗和养老的绿色通道的开通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三、医养结合的问题研究

医养结合现在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其一,就是人员的缺乏。每种先进的模式的背后都需要高专业素养的人员去参与其中,但是现在的养老机构的普遍薪资待遇较低,这就直接导致了医养结合的模式推进道路的艰巨性,所以现在的情况都是在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普遍缺乏高素质水平的专业工作人员。

其二,资金投入的短缺。现在很多的养老机构就是为了盈利而生,所以对于那些高大上的养老机构来说,当他们投入的资金越多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老年人想要进去的时候,就得付出更多的经济费用,而现在的大体的情况就是,那些大部分的养老机构都是比较的廉价的,这也就导致了养老机构的设施的缺乏,而且由于资金量的投入不足所以也就导致很难将医疗的设备情况提高到应有的水准,这还间接的造成了恶性的循环就是老年人不愿意去住,从而也就导致养老机构亏损现象。

其三,老年人在医疗报销方面的局限性,这是现在的一个社会问题,现在的医疗报销在养老的方面的局限性,就是当医疗机构单核的转变成养老机构的时候,如何去报销医疗费用,这个现有的政策还不能很细致的去解决这个矛盾,所以医疗的养老模式的推进,还需要现有的政策的完善。

其四,政府部门干涉现象,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样也就导致了在很多方面的分权不合理的现象,会出现权利的交叉,我国负责养老机制的是民政部门,而对于医疗来说则是卫生部门来负责的,这样想要去形成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就会出现两个权力部门的交叉,使两者的管理发生混乱的现象,而且对于机构来说不知道如何去审核两个部门的标准,这样就会造成不必要的财力劳力的浪费和消耗。而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是一个需要慢慢去实践的过程。

四、医养结合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医养结合现有的难题的研究,然后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对策。

首先应形成专门的对口培训,培养专业的护理人员,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对口,是目前最好的形式。由政府出Y去培训,政府通过资金的补助去鼓励相关行业的护理人员的培养;通过高校直接开设相应的专业进修培训,可以更好的形成专业的人才,形成专业的人才队伍,有利于医养结合的模式的推进。

其次就是政府作用的发挥,政府应该是去发挥相应部门的作用,去通过行政化的管理去推进这种模式,目前的现状就是很多的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进行这种模式的试点了,但是可惜的是这并没有被政府纳入专门的研究部门,如果能够通过法律的形式去法律化的纠正这个问题,就可以很好的推进这项工作。

通过各部门的相互合作去推进这种模式制定出详细的,具体的,细节的全面的机构相互合作的形式。在当地的实践之中,最需要注重的就是,落实结合当地的实情去分析这个问题,就是要严格的践行医养结合的评估体系的结合。增加养老服务的设施,就用养老的床位来说,现在的现状就是我国的养老的床位不足百分之二十,这和发达国家的百分之六十的差距太大了,造成这种尴尬的状况的原因,除了有现有的床位不足的现状更有床位的闲置现象。

五、总结现有研究的局限性

1、概念不清

目前对医养结合概念的界定模糊,尚未形成完整清晰的概念界定。学者给出的定义往往只是从实际试点工作的特征出发解释医养结合,将医养结合看作为位老年人提供集养老与医疗于一身的服务网络,没有切实的分析现有的养老机制的现状,定位不够准确,为医养结合的现实推进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2、理论不明

纵观所有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研究论文,大多都是从现有的研究出发,立足实际研究工作,这种概括性研究的缺点在于只能从特殊性去解读医养结合,不适用于普遍性的社会。完整的理论尚未建构,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目标方向。

3、试点推广工作尚待酝酿

医养结合作为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并不是偶然的,有其发展的历史性意义。但是医养结合发展至今并没有形成广泛的规模,仅仅将试点工作作为研究者研究对象。所以接下来更加重要的是调研活动的开展,由点到面深入发展医养结合模式,使医养结合模式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得以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EB/OL],(2013―01―01);

[2]黄家豪,孟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必要性,困境与对策,中国卫生院研究所,2014,29(11.):63-68;

[3]高小芬,于卫华,医养结合模式养老下我国长期护理分级制度的不足与建议[J]护理学杂志。2014,29(11):71―73;

[4]刘晓雪,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期照顾服务制度[J],社会福利2013(1):23-24.;

[5]吴洪磊,论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对失能老人救助功能―基于医养结合长期照顾模式的考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出版社,2014(2):23――29.。

第2篇: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文章分析了当前“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并以安徽理工大学临床专业实验教学为例进行探讨。文章围绕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拓展实验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体系,优化实验考核标准,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途径。

关键词: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循证医学;实验课程

0引言

临床医学作为一个应用学科,对学生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掌握“医学基础”、临床各科以及“医学辅助诊断”的课程,还需要掌握“预防医学”的课程,包括“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和“职业卫生”等课程。预防医学的课程旨在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树立疾病三级预防观念,且医学统计学和流行病学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们在大学和以后工作中从事科研设计和数据分析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然而与这些预防医学课程配套的实验课也非常重要,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及实验课程体系存在把重点放在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和结果的获得上,而忽视了实验结果的总结和利用,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会导致学生今后学习、工作积极性差[1-2]。循证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遵循科学证据的医学,通过总结他人的成果,发现问题,同时也为制订科学的预防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循证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对临床医学学生通过预防医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开展科学研究以及数据处理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3]。

1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在以往的“医学统计学实验”课中,教师都是重理论轻实践,找一些课后习题让学生计算,巩固理论知识。学生按照教师规定好的实验步骤,计算好数据,不关心自己做的结果有何意义,更没有运用循证医学的思维去总结数据、发现问题。这样的大学生缺乏总结能力,做事只看结果,对结果怎样,以后需要如何改进并不清楚。临床医学系学生最终要走向临床工作岗位,会遇到很多病人,而这些病人中有很多症状相似,重复看病,不会总结数据,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会增加医生的负担,浪费医疗资源。国内外医学上很多著名的发现,都是基于医院的医生会总结,总结后再加工。医学上前人实践累积的数据和经验很重要,因此重复记忆是必需的,但是一味强调死记硬背,照本宣科的缺陷也显而易见。要学会适时总结,及时发现不足,进行自身改进。“医学统计学实验”课就是教大家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应用循证医学可以将数据进行再加工,从中及时总结。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看问题。循证医学的统计软件REVIEWMANAGER也应该在“医学统计学实验”课程中进行介绍,让学生懂得如何进行循证医学分析,使方法学和实际运用相结合。

2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临床流行病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在临床流行病的实验课上存在着给学生讲解一个案例,让学生计算相关的指标,掌握一些指标的计算方法。至于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利用所得的实验数据怎样系统的论证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等问题,很多大学生都缺乏思考。因此,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潜在的自学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影响其学习兴趣。尤其是循证医学的思想并没有融会贯通到各种流行病学方法中,造成学生看问题单一片面,不会总结,无法通过已有的证据总结新的问题。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当某一项结果用各种流行病学方法得出很多的结果,那么就提出了新的问题,如:同一个因素与疾病的关系;采用的流行病学方法不同,为何结果不同;这些方法间有何差异;在临床工作中到底如何取舍这些结果。传统的医学模式由于缺乏总结这些结果,比较这些结果的差异性,不能科学合理地解答这些结果是否适用当前的病人,教师只能根据经验和书本来讲授,其结论往往缺乏科学性。

3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验课程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能根据我国居民的膳食结构、生产、生活实践,利用掌握的知识来进行指导合理营养,预防营养相关疾病,并且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然而,在目前的实验课中存在简单教学生配餐的原理和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基本不让学生发问。这样学生只会被动接受,但是营养和食品问题是存在争议的,标准也是时刻在改变的,应该用循证医学的观点看问题,及时总结更新自己知识。循证营养被定义为:“系统收集来的现有最佳证据,在制定营养政策和营养实践中的应用”。循证营养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其提供了一个客观的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所有可获得的证据都被收集和评价,从而帮助制定营养政策与建议,并且有可能为那些存在争议的营养问题提供决定性的证据。在“营养和食品卫生学”的实验课上,食谱编制和各类食物卫生检测是重点实验课内容,但是既往的食谱编制是否正确,是否需要调整,有没有证据去证明确实需要改进。如:三鹿奶粉事件以及阜阳奶粉事件对于奶制品卫生问题的检测,现有的三聚氰胺检测的证据到底准确性如何?奶企业是否已经不添加三聚氰胺,而去添加目前人们忽略的二聚氰胺。由于方法的缺陷,检测不出,及时总结可以发现目前检测方法的不足,并为新的检测方法提供依据。将循证医学应用到“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实验课上,可以让临床专业的学生树立起时刻更新知识理念,改进一成不变的思想。

4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环境卫生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现有的“环境卫生学实验”课程内容在设置过程中,很多实验都是一些在实验室内进行的模拟实验、验证分析或形成物质检测等;对实际存在的现场实验内容设置很少,这就造成了大学生在实验检测对象现场的环境基本资料等方面的获取能力培养受限[4-5]。在以往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主要以单一性、验证性实验为主,导致学生所学的实验内容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实际工作脱节,实验操作技能训练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造成临床专业学生对环境卫生学实验课极不重视。循证医学在“预防医学实验”课中的运用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在环境卫生学实验课大气采样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去不同地点采样,将每个地点采样的结果作为一个证据,收集整理证据,最后总结比较不同地点空气污染状况的差别,发现问题,为具有争议的相关问题提供依据。例如在“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和“漂白粉中有效氯含量、水中余氯量和需氯量的测定”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碘量法,滴定操作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二者使用碘量法差别在哪里,作用是什么?让学生总结发问,才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对复杂多样的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效地促进了“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实效性。

5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职业卫生实验”课程中的应用

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的研究对象,非常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医学专业。其主要以职业人群及其作业环境为研究对象。在以往的“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实验”教学中,重结果、重演示,轻设计、轻培养,仅仅在实验室内对传统检测项且按已有的方法开展验证性实验,得到预想的实验数据,无法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种教学方法越来越满足不了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专业的发展要求。如:开展劳动现场空气质量检测、按国际标准进行气象条件测定、大气中SO2浓度测定、空气中铅浓度测定、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粉尘分散度测定等项目,并且强调一定要走出校门,选择合适的现场,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性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紧张因素及工效学因素,生产环境中存在的有害因素等,开展实验。运用循证医学的观点就可以很好让临床专业学生去发现和收集很多职业卫生和职业医学实验课上的数据与其他数据的区别,分析整合这些数据发现相同厂房可能由于暴露地点不一样,不同地区职业有害因素的差别,从而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循证医学的方法在“临床专业预防医学实验”课程的各个部分都可以很好的应用。通过循证医学思想在学生中的广泛普及,学生可以掌握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寻找科研证据、解决问题和进行证据评价的必要技能学生不仅掌握了学习内容,又增强了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循证医学的理念真正得到了灌输,并且能够将循证医学的理念应用于解决临床问题,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知识[6]。

参考文献:

[1]殷朝阳,钟才高,易露芮.预防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9-230.

[2]韩知峡,甘仲霖,熊炜,等.临床专业预防医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杂志,2009(10):1868-1872.

[3]李幼平.循证医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李万伟,李晓红,贺圣文,等.《环境卫生学》课堂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20-123.

[5]杜可军,陈景元,骆文静,等.《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3(24):3815-3817.

第3篇: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1 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题 

1.1 专业设置亟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中西医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从属于中、西医学和中药学名下,中西医结合这一学科在许多院校中还不能独立设置成一个系别,多从属于中医学系的某个专业或只是其一个专业方向。此种情况造成其教学目标欠清晰,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实施。完善中西医结合的专业设置,明确其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为中西医结合教学实践服务,更好地发挥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院校整合优势资源,能够将教学目标和责任细化到具体的教学单位,增强了教职员工的教学意识,也有利于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和信息反馈体系。 

1.2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很难发挥 

在当今的教学模式中,中西医教学的许多核心内容是中医学或是临床医学的再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未能在教学体系中完美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西医结合课程的主干依旧是中、西医主干课程:就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干课程而言,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而现代医学基础、西医诊断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各教学科目相对独立。中、西医课程之间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少[8],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课程相对较少,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中西医两方面结合的模式少有。循证医学时代的中西医结合要求两种医疗体系进行优势互补,而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9]。②具有学科特色的教材及教学资料很难寻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体现中医学和临床医学特色的教材及资料仍较少见,现代医学在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知识比重较高,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余的精髓内容相对较少。③人才梯队培养: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虽然从本科到博士已经覆盖,但是国家培养的为数不少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及博士毕业后从事科研或西医临床偏多,真正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并对中西医结合教学进行探索的相对较少[10],这也导致真正中西医兼顾的教师人才少之又少,给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瓶颈。④中西医门户之见:由于种种原因,中西医两种医学之间仍存在很深的门户之见,一些中医认为西医治疗存在局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有的西医认为中医存在一定“不科学性”“中西医结合中不中西不西”,这给中西医结合在医疗界的接受度及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以上困难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当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低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学等专业,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佳,2013年某中医院校总就业率为79.81%[11]。以全日制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为例,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研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中医课程,还要学习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等西医课程。此外,对中西医间的联络学科还要很好地掌握,相较于临床医学系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的后果会导致中西医结合的学生在西医课程上的学习存在不足;而相较于中医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在中医课程上的学习亦存在不足,最终在择业的时候上也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境地,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同时,中西医结合实践场地的相对不足也制约着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培养人才模式和教育理念存在的缺陷也限制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12],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因此其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必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13]。 

2 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进措施 

鉴于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教学瓶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进措施。 

2.1 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和提高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出这类人才须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同时要有配套的优秀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出的学生应是具有宽基础、广知识、高技能、硬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个人素质、综合能力和知识体系三者应协调和谐发展,具体如下:①在教学工作中,广泛征集师生的不同意见,在无法改变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的现实面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中西医结合专业择业的严峻形式,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改变成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基础课学时不足、基础知识不牢固的情况,帮助其总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的精髓理论及西医基础学科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的重点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根据学生今后的择业或考研方向,引导其分清学习的主次,理清重点内容,使教学符合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到事半功倍。②教材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网络及现代科技优势,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制作教案,注重理论水平、知识深度及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突出新颖性、科学性,融合统编教材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花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果,是教职工教研能力的体现,例如在最新诊断标准出台后,及时将功能性胃肠病ROME Ⅲ诊断标准传达给学生,与统编教材仍采用的ROME Ⅱ体系标准进行比较,通过对ROME体系一系列标准的简要介绍和横向对比,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学习;利用维普、万方、中国知网、Medline等系统,使其初步接触到医学文献检索这一学科,进而提升学生对中西医结合文献检索的兴趣,鼓励学生自行检索感兴趣的文献,提高自学能力。 

2.2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①可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来实现提高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水平,促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及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西医结合课程涉及众多中医和现代医学门类,许多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学生的自学,最重要的就是能综合各门学科的特征,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自学能力,如穿插式教学、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等,要求每位学生就见习或实习内容先预习,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相关的问题提问教员,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②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横向、纵向对比,例如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介绍“心功能不全”这一章节时,先不给予答案,让学生思考和回顾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中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内容,并回答“何谓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有何代偿机制”“何谓容量负荷”“何谓压力负荷”等问题。此外,还应回答方剂学中与胸痹、心悸、水肿等病治疗相关的方药,如血府逐瘀汤、失笑散、苓桂术甘汤等,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强化记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③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综合讨论。通过讨论式教学可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辨逻辑水平。教师针对下节课所授之内容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督促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及查阅文献等途径去准备和独立思考,在课内组织学生上台演讲,并鼓励同学广泛讨论,充分阐明个人观点,最终由教师总结,使教与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师生间互动,进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2.3 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 

中医学的发展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西医结合培养需要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在对祖国中医药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医药文化的精华作为创新因子[14],更好地做到中西医结合。 

第4篇: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十三五”;老龄化;人口均衡发展;养老产业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64

2016年作为“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老龄化问题作为新时期经济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入规划之中。规划强调要注重家庭发展,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发扬尊老的优良传统,发展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服务产业等。“十三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较为突出,因此,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推动“十三五”规划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作用。

一、“十三五”背景下我国的老龄化发展问题现状

老龄化,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比重较大,国际上衡量标准是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中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增至1.44亿人,占总人口的10.5%。根据联合国《2012年世界人口展望》报告的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比例将达到32.8%,3个人里就有1个老年人。我国的老龄化存在未富先老的特点,不同于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转折期,经济基础相对于发达国家依旧存在差距,且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我国的老龄化所带来的经济及社会压力较重,在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的过程中,也应充分结合我国国情,才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十三五”背景下我国的老龄化发展问题原因分析

(一)人口基数大,养老资金不足。我国在建国后经历了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根据年龄推算,我国老龄化问题将面临阶段性资源紧张问题。面对庞大的人口压力,社科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课题组估算和预测,到2050年,约1/3的财政支出被用于弥补养老保险的资金缺口。

(二)医疗卫生及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且紧张。我国的医疗卫生呈现两极化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明显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医保存在地区限制,如果需要去大城市寻找更为优质治疗条件,则会面临医保政策的制约。因地域不同,治疗的附加成本,如交通费及食宿费用,将明显高于在本地区治疗的费用。看病难的现象依旧存在,如申请专家名医挂号存在“一票难求”现象。

(三)子女及老年人自身思想观念较保守。一些人和地区对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存在误解,认为送父母进养老院等养老产业是不孝的表现。我国政府部门也在结合传统文化发展适合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但这种模式并不只是单一的将养老问题交给子女,而是结合“社区养老”等多种形式存在。这就需要老人及子女放下偏见和顾虑,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受限的情况下,积极参与到这些新型的养老模式中去。

三、“十三五”背景下我国的老龄化发展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制定具当地特色养老政策。每个地区的人文环境不

同,就会使得对于养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做出适当调整,使得当地养老产业发展的同时更贴近老年人养老心理。学习成功地区经验,并结合当地特点,使得养老产业可以真正作为当地可持续健康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二)加强对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投入。老年人晚年生活支出最大的方面就是医疗,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完善直接关系到老年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果子女将过多的精力花费在四处给老年人“求医问药”上,必然会打消其工作的积极性,这对经济发展长远来看,是极为不利的,发展本地区医疗卫生及公共基础设施方面,不仅有利于减轻子女的养老负担,也会大大降低老年人的重大疾病发生风险率。

(三)做好宣传,积极发展养老产业。传统的孝道文化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使孝道文化可以真正继承和传承下去。养老产业的发展也是针对我国的老龄化现状提出,对于养老产业的误解,可以通过尝试体验的方式,使得老年人通过切身感受,去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活便利。老年人对健康的重视,往往会使他们轻信个别医药商的虚假宣传,因此在虚假宣传方面应制定相关法规,及时制止不法药商钻法律漏洞的行为,切实保护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在“十三五”的大背景下,不光是政府,更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积极参与到经济建设中来,面对共同的老龄化问题,也应该通过多途径多种模式,去不断改进和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的解决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第5篇: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养老模式 医养结合型 空巢老人

1研究背景

伴随银色浪潮的到来,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牵制我国快速发展的一大因素。在家庭功能弱化、社区服务严重不足的情势下,机构养老将成为解决养老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我国大部分养老机构采用“医养分离”的方式,研究成果显示,医护能力不足,很多老年人的医护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同时,养老机构的风险回避造成养老机构市场辐射人群出现结构性失衡,最需要入住养老机构的失能老人却被排斥在外。通过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进行研究,以期对以上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定义就是“养老院+医院”,养老院与医疗机构结合,对于老年人出现的危机情况积极做出医疗救助的一种养老模式。该模式目前仅在我国个别试点地区运行,初步形成了养老院中增设医疗机构、养老和医疗机构共同合作、医疗结构内设养老院等发展方式,发展势头良好。就运行情况来看,群众反应普遍较好,对于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子女,更放心父母由医养结合型养老院照料。相比单纯的养老院并不能满足老人对于医疗的需求,医院又不能单纯作为护理的功能存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模式以“医养”为专注核心领域,充分考虑到老人身体机能的弱化,将躯体上的照料作为最关键的环节。

2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社会需求研究

2.1 失能老人护理问题突出

随着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增加,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日益突显,迫切需要长期医疗护理服务,且需求程度逐渐增加,因而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正在面临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

2.2空巢老人护理陷困境

我国家庭面临的问题一方面是日趋小型化,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家庭人口数少,女性广泛就业,家庭结构的转变造成家庭照料功能的弱化,另一方面社会医疗水平进步,老年人寿命延长,“空巢老人”家庭数量增多。老年人身边经常没有子女照料,其日常需求、医护需求、心理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孤寡老人更甚。

2.3传统机构养老的医疗功能不足

机构养老无法全面满足老年人的就医需求,在长期护理中,生活护理和医疗护理是密不可分的。失能老人大多患有慢性病,长期护理就更需要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在日常护理基础上结合医药治疗、饮食调理、康健护理等更全面的照例。而单一依靠无医疗资质的敬老院的日常护理或社区服务中心明显无法全面满足老人长期“医护+护理”的需求。

2.4社会医疗资源匮乏

大部分具有医疗资质的机构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长期住院服务,一些疾病恢复期较长和慢性病老年患者需要长期的专业医疗护理,一些老年患者虽可回家修养却不愿出院,“押床”现象屡见不鲜,事实上老年人赖的不是床位,而是在医院可以获得的优质护理资源、享受医保报销。虽然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床位,对医疗设施的配备都给予支持,但对于社会养老问题的缓解来说力度还是不够。

3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对比分析

3.1与居家养老的对比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传统生活习惯,在自己家中进行日常活动,平时由医护人员上门为其进行提供饮食、清洁、医疗护理等服务的养老模式。社区整合各种服务资源,医护人员上门服务避免了失能老人行走不便,发生危险的情况。老年人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获得照料,相比在养老院感情淡薄的感受居家养老更为温馨自在。其医疗服务相对滞后性恰恰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能够补充的。在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下,老人在充足并且有服务人员照料的区域内活动,方便对紧急情况特别是老年人需要救护措施时迅速做出反应,这就弥补了由于无法监测老人在家中的情况,导致不能及时提供医疗服务,影响救治效果这一缺陷。

3.2与社区养老的对比

社区养老是将机构养老的服务引入社区,向居家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等主要服务的养老模式,最佳集中点社区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有机结合。例如像社区老年大学这样的机构,还提供“老有所为”的机会,使老年人能够发挥所长,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这种享受是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无法带给老年人的,但医养结合型在“医养”方面的特性是社区养老需要强化的,社区养老中的护理功能不及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全面、专业。

3.3与机构养老的对比

目前,投资一所养老机构,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在设施配置、服务质量、医护人员水平、等方面更需要悉心构建,这就使得养老机构的运营成本较高。同时,由于老年人的收入主要靠退休金、养老金或子女亲属供养,多数老人经济上不很宽裕,即使其有意愿入住养老机构却迫于经济压力而选择更廉价的养老方式,这就造成了养老机构入住率低问题。因此,机构养老具有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特别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医疗在内的各种设施配备能力上也相应减弱。而医养结合型养老则是注重医疗设施的配备,有重点地建设,医疗护理方便,让老人和儿女放心,其他方面也有专人照料,相比之下,机构养老服务宽泛却缺乏重点,容易因为资金影响而偏离重心,反而忽略了老年人真正需求。

4 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运行研究

4.1 存在的问题

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存在着较严重的供求矛盾。身体状况较差的失能老人本是医养结合机构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但调研发现,并非所有失能老人都倾向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老人偏好、经济能力、家庭条件等多因素导致失能老人的养老意愿无法全部转化为有效需求。

医疗服务层次有待提高。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层次远高于传统养老机构,这一大优势是吸引投资、资源整合、拓宽市场的关键。医疗服务层次与发展前景和受众满意度密切相关,但实地考察中发现,现有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中能达到较高医疗层次的较少,只有少数专业医院附属的养老机构或由医院直接转为养老院的才具有较高的医疗服务,大多数医养结合型养老仅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水平还达不到专业医准,医护水平偏低,在满足病患老人的需求时,稍显力不从心。

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人员短缺是当下养老机构面临的普遍难题,一方面,条件相对差的机构中,许多护理人员尚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尚未取得相关专业资质;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薪资福利较低,工作量大,即使有优秀的医护人员,养老机构也难以留住人才。这不仅关系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还影响着养老机构的信誉与发展。因此,医养结合机构护理人员的短缺成为了机构发展的掣肘因素之一。

4.2发展对策

首先对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政府应当适当参与并提供政策支持,对于总量供需矛盾的调和,政府应给与政策扶持、物力扶持,增设养老床位、设施,并对于医养结合的机构进行补助。其次,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自身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医疗水平,不同医疗层次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应当分布均衡,尤其应当加大医疗水平较高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在这一群体中的比重。最后,在选拔医护人员时注重对其资质的检验,加强对医护人员岗前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福利待遇,增强其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

[1]何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与健康老龄化策略[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2(5)

[2]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

第6篇: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企业职工保险工作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工作的现状

虽然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地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却将在传统职工劳保医疗制度下和在享受半费医疗保险待遇的职工及其亲属都排除在外了,乡镇的职工和城镇的个体经济人及其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无法参与到国家的基本医疗保险中,普通职工和老人孩子的医疗问题无法解决,这些人群都脱离了基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的管辖范围,而最为重要的是,这些人群基本上都是经济条件困难,家庭负担重,根本承担不了基本医疗保障的人群。因此,产生了在医疗保险报销工作中诸多问题

二、职工的医疗保险工作现在所面临的难题

1、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难题

现行的医疗保障体系,存在着行政垄断的倾向,缺乏公正平等的医疗保障环境。而且,医疗保险工作的覆盖面不够广泛,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虽然在逐年的增加,覆盖面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职工医疗保险工作覆盖面还是不够广,保险效率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次,仍然有很多的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职工没有医疗保险,一些中小型企业更是以经济效益低为理由,不给职工办理基本的医疗保险,除此之外更有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也没有被纳入到职工的医疗保险范围内。

2、我国的医疗保险法律体系不够健全

到目前为止,我国从中央到地方,还没有一套系统的法律条文来保障职工的医疗问题,中央只对城镇的职工的医疗保险工作制定基本原则和管理框架,对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起来,缺乏对中央和地方的公平管理对待,导致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医疗保险政策,各个地区的医疗保险政策差别又很大,全国的医疗保险事业发展不均衡。许多退休后的职工居住在外地就会发生就诊、看病的局限性。

3、我国职工的医疗保险覆盖面低,医疗保险水平仍不高

在面对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时,我国的医疗保险水平仍然不高,人民群众的个人负担重。近几年来,我国职工的医疗保险覆盖面很低,尤其是城镇职工的医疗覆盖面,而且医疗保险的水平也不高,国家给予的基本医疗保险金额不足以支付起标准的医疗保险金额和最高的医疗支付金额。很多人还是很担心资金问题。尤其是医院为追求利益进行的不合理收费,加大了职工个人的经济负担。

4、社保管理团队的素质明显偏低

当前我国很多单位包括社区的社保管理工作者能力过低,管理队伍的专业素质也不高。常常给报销者带来很大的心理障碍。 通常有些单位甚至还没有成立社保专管组织,仅仅由企业财务组织或人事组织代为管理,缺乏对政策的理解与贯彻性。致使新出台的社保管理体制不能有效传达到基层。

5、职工个人意识并未改变

受传统的管理思想制约,许多职工到现在仍没有从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没有自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尤其是基层工作者,其被动依赖于企业的思想十分严重,与此同时,因为我国社保事业开展的时间较短,其宣传幅度和力度都较为疲软,很多企业员工对社保行业关注的力度不足,包括用工制度的差异。这些人对社保概念模糊不清,主动要求参加企业社保的整体覆盖范围十分有限,社保人群也并不广泛,社保管理工作的局限性十分大。

三、解决职工医疗保险问题的对策

1、要扩大我国的医疗保险覆盖的范围

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逐渐完善都是建立在经济发展的根本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实施,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无法实现更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作为医疗保险的根本来开展医疗保险,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合理科学的医疗保险范围,逐步加强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同时应该加强医疗保险的公平性,对职工人群的医疗保险,对中小型企业及个体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医疗保险应该制定明确的法律规范。

2、要建立合理的财政补贴机制

建立起城镇居民职工自己的医疗保险制度,从根本上解决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应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中去,不能只做空框架的实行。国家应加强对医疗保险立法的研究,应根据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医疗发展经验,总结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医疗保险制度。对参加医疗保险的职工实行可享受相应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措施。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企业商业保险,分散资金风险和健康风险。

3、要同步其他的相关措施进行医疗保障

要协调推进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药品价格管理体制的改革,推进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险制度与医疗药品的改革关系,相关部门做好深化改革,合理分配利用医疗药品资源,整改医疗设备的配置方式,大力发展社区卫生资源,推进公共防疫事业的进行。充分发挥医疗保险的作用,推进医疗保险事业的改革,从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入手,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看病效率,简化看病流程。

4、加强社保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

各用人单位应重视国家社保的最新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管理部门对社保管理工作的力度。认真完成和履行社保规定,自主自觉的将企业社保宣传工作和贯彻工作落实到基层。对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社保法律知识讲座,提升其法规意识,使企业管理人员懂得社保在企业乃至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我国相关宣传组织以及媒体组织也应运用各种方式宣传社保管理的法规法令,营造落实贯彻遵守社保体制的良好氛围。建立企业员工对社保工作的认识和应用。

5、提升和改进社保管理手段与方管理方式

逐步建立规范透明、功能齐全和覆盖范围广的社保信息传播体系,从而真正使社保工作实现科技管理,增强国家基金抗风险的能力,确保离退休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基本生活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加强对基金的管理力度,完善企业养老保险体制,规范管理体制中有漏洞的条例,真正使我国社保体制无懈可击。与此同时,社保资金的核算、交纳、支付、记录以及查询等服务都应该纳入互联网管理系统中,并且使社保体制逐渐实现网络互联。

6、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一支管理能力过硬的管理团队

系统全面的社保工作一定要有技术过硬的综合型人才和团队来完成相应的操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低,决定了这支统筹队伍的稳定性,一个管理经验充足的管理团队能够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要想使企业社保的管理工作更加有序的开展,就必须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将技术水平过硬、团队意识较强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建立起来。

四、我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1、覆盖面较窄

从目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来看,覆盖面较窄是一个突出的问题,按照国家法律的规定,任何类型的企业都应为企业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很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都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一些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所雇佣的员工都没有为企业员工办理养老保险,尤其是农民工这一就业群体的参保率始终维持在一个低位。

2、缴费率偏高

国家规定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以及劳动者共同缴纳,其中企业缴纳比例为20%,个人缴纳8%。从有关资料看,我国是世界上社会保险费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缴费率偏高对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负面影响有两个,一是导致很多企业因为成本压力不愿意为员工缴纳保险;另一方面是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企业不能招聘到更多的职工,也会影响到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

3、基金增值难

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渠道狭窄、基金增值比较困难,加上基金管理的不规范,很多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都出现了一定亏空。很多地区的养老保险资金结余都是存在银行,在人民币通货膨胀严重的背景条件下,基金甚至面临着贬值的风险,基金增值难度大对于越来越大的基金缺口而言是雪上加霜。

4、老龄化冲击。我国这些年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阶段,老龄人口的不断膨胀给我国职工养老保险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按照目前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运行情况来看,养老保险资金缺口巨大,如果不进行养老保险体系的变革,根本就不能应付老龄化的冲击。从笔者所在企业看,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赡养比为2.18:1。

五、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良好对策

1、通过合理的方式及时弥补养老保险的空缺

我国企业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要想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就要考虑通过合理的方式逐步解决历史遗留性问题,提高养老保险制度的工作成效。首先,我国现行的基本性的养老保险制度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仅仅适用于企业职工,对于阶段性的和灵活性的就业人员,却缺乏一套比较合理的办法,这类就业人员收入低、工作稳定性不高,如果也让他们按照相关费率去纳税,这明显是不够合理的,所以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地降低养老保险的准入原则,建立大多数劳动者都能够参与的低门槛、多形式以及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其次,可以尝试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企业年金,作为养老保险的补充基金,企业年金是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指导下,在参加养老保险制度的前提下,企业自愿为职工所建立的一种养老保险计划,能够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提供补充,为职工谋取更多的福利,因此,做好企业年金的相关工作,不仅为养老保险基金空缺的补充提供了保障,而且也有利于减轻政府的负担;再者,要逐步将社会保障增值渠道进行拓宽,强化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在增值投资的进程中,要践行安全第一的原则,可以尝试通过委托国家指定的专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负责基金的回收和管理、进行证煌蹲实群侠淼姆绞剑尽可能地在更大的程度上扩大养老保险的基金数额,如此一来不仅保障了企业职工对养老保险的需求,而且也为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不可多得活力源泉。

2、强化个人账户基金的监管和运营

根据相关资料和数据显示,我国的养老保险参保的人数呈现出持续增长的状态,在此背景下个人账户也会以很快的速度得以增长,做好个人账户的监管和运行工作,既有利于补充和完善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工作,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积极性,获得良好的工作成效。详细一点来讲,其一,为了保证个人账户基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就需要在《企业年金管理办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为个人账户基金的发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要逐步将涵盖个人账户基金在内的社会保证基金的投资限制进行放宽,既要允许社保基金进行境内投资,也要允许其参与境外投资,既要允许其进行相关实业性的投资,也要放宽政策让相关基金进行安全的金融投资,以扩大基金的数额,为养老保险基金制度的完善奠定扎实的资金基础;其二,要进一步通过各项工作的完善强化对个人账户基金的管理,我国相关部门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完善的监管机构,要严化市场准入制度,所监管的内容包含资产管理者的投资比例和投资组合、资金的内控机制以及相关的信息披露机制等,让个人账户基金的运营和投资等工作都能够在合理的监管情况下,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三,为了防止个人账户投资和运营权利的出现垄断现象,并且逐步获取规模化的运营效益,就要结合实际将投资主体进行明确说明,可以尝试借助信托的手段,由养老保险省级经办机构对个人账户基金进行管理,以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

3、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以及保险待遇计算方法的完善

就强化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工作上,各级社会保险管理机构要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有关养老保险基金的审计、财务管理以及会计等制度,并且积极的接受和配合诸如审计、工会、银行和财政等部门的监督工作,同时在养老保险基金的管理方面,为了减少直至杜绝基金的肆意挥霍和随意挪用,要尝试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除了将一段时期内必须用于支付费用的基金数额预留之外,其他的要全部用于购买国债或者是存入专门账户,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的安全性。就做好社会保险待遇的计算方法上,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是要逐渐改革以标准工资为基数计发养老保险金的传统意义上的方式,实行结构养老保险金的机制。在国家基本的养老保险金部分,要结合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以及一定的比率进行发放,并且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提升而对其进行调整和完善;在企业补充养老保险金的部分,要结合职工在职期间的贡献大小、职工在退休前一定时期内的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进行养老保险金的发放,从而不仅能够满足企业职工的需求,也满足了企业进步的发展需要。还有,随着物价的逐渐上涨,一些退休职工的基本生活受到了不小的影响,要想从根本上为职工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利,就要促使物价与养老保险金的发放等工作合理的结合起来,依据物价的变动去调整养老保险金的幅度,以保证养老保险金的合理、有效性。

结束语: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原有的企业职工保险制度已经很难适应最新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的利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得以进步的良好对策与方式,促使其更好的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而服务,为人民生活的更加安康、幸福而服务,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繁荣昌盛而服务。

参考文献

[1]夏承艳.试论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问题[J].财经界,2010(2)

第7篇: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开发;设置;研究

社会体育专业是目前我国高校在体育专业中常设专业之一。自1989年,成都体育学院最早进行“医体结合、体医渗透”的体育医学改革以来,目前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中,“医体结合”课程逐渐成为现代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普遍重视的课程。所谓医体结合课程,就是在社会体育专业中,设立的体育学和医学相结合的课程。这是现代体育专业培养全新人才的课程设置的需要。通过这一课程的设置,把体育运动与医疗保健相结合,主要探讨在群众性的社会体育活动中如何做好运动损伤的医疗康复和保养问题。对医体结合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对体育专业的毕业生提出的全新的要求。尤其是在全民健身运动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前提下,需要相关体育专业人士的参与和指导,培养医体结合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各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共识。设置合理的医体结合课程,是发展现代社会体育学的必然要求。因此,探究在新时期,如何在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开设“医体结合”课程,对“医体结合”课程进行创新和开发,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学术界近些年对此提出了很多中肯的建议,为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做好“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是,我国目前高校还是以竞技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培养为主,对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视度不够,现有“医体结合”课程已经不能够适应高校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如果这种现状不加以及时的改变,那么不利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长远的发展,也不利于全面健身国家战略的实现。

一、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设置的状况

1989年,成都体育学院在自己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首次提出“医体结合”理念,并最早设置了医体结合课程。此后,这种课程逐渐为其他高校体育教学所采纳。目前,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 “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一些学校的社会体育专业的“医体结合”课程已经创出了自己的特色,如上海体育学院、山东体育学院依托自己学校特色,把“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上升到校级层次,开发出了一些符合本校特色的“医体结合”课程。观察各个高校开始的“医体结合”课程,主要有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养生学、体育健身学、社会体育运动医疗护理学等。这些“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立,有效地实现了体育运动与医疗保健的结合,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课程设置思路,也为国家开展全面健身运动培养了大量的体育应用型指导人才。总体上看,各个高等院校在社会体育专业设置的“医体结合”课程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二、高等院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设置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医体结合”课程开发力度不够,创新速度慢

现有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的“医体结合”课程在开发中力度不够,集中表现在课程内容传统陈旧,缺乏必要的创新意识。以体育保健学为例,大多数学校只是探究如何做好体育运动中的防护和紧急运动损伤的维护问题,没有进行更深入体育学与医疗学结合的内容的阐述。简言之,就是现有医体结合课程大多是教授给学生是什么,但是很少引领学生探究原因。课程资源的不足,是造成课程开发力度不够的重要因素。同时,各个高校也没有结合本校特点,开发自己学校特色的医体结合的校本课程。总体上看,现有高校医体结合课程虽有变动,但是创新力度不大。在全民体育成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现有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设置与开发中的短板,在今天的弊端已经逐渐显现。它一定程度上已经滞后于国家全民体育战略的发展需要。

(二)“医体结合”课程缺乏必要专业人士的参与

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需要具有雄厚专业知识的人才的参与,现有高校片面重视竞技体育项目的做法,致使在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中出现明显滞后现象。在医体结合课程的研发中,人才的短缺更是突出的问题。很多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中“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于开发由于缺乏专业人士的参与,还是沿用以往传统教材,传统的上课模式。各个高校不能及时高效地开发出适合自己学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医体结合的校本课程。一些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进行了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但是总体上还是落后于现代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需要。总之,人力资源的短缺,是影响我国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进行“医体结合”课程开发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三)“医体结合”课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可操作性较差

正是由于上述医体结合课程开发创新的力度不够,相关人才的短缺等现实的问题,致使我国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医体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总是出现可操作性差的问题,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以山东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专业为例,虽然也开设了相关“医体结合”课程,但是内容的陈旧,教学手段的传统性,致使很多学生对这一课程不感兴趣。笔者曾将调查在这些课程中学生的参与学习情况,几乎90%以上的W生认为这些医体结合课程不适应现代高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受访的学生学习这些课程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学分。也许在社会体育专业其他课程中同样存在上述问题,但应当没有在医体结合课程这么突出。一些体育专业的教师在谈到医体结合课程的时候,也是不明所以。很多师生对“医体结合”课程只是简单地理解为就是要学会在体育锻炼中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以及出现运动损伤后如何进行简单的自救等。

三、开发全新的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国家全民体育的战略背景,大胆进行“医体结合”课程开发与创新

2014年9月份,全面健身、全民体育已经被确定为国家战略,并要求在全社会大力推行。这就为我国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中,要充分立足全民体育的国家战略,及时对以往社会体育专业的课程进行大力的改革。在“医体结合”课程中,也要结合这一时代背景,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大胆地进行相关课程的研发。学校要创设条件,鼓励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医体结合”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对待在医体结合校本课程研究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大力的表彰,必要时可以给予其丰厚的物质奖励。学校体育院系也要从宏观上树立“医体结合”校本研发的理念,把这项工作放到体育院系发展的重点工作范畴之中。在具体的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与创新中,笔者建议可以借助于现代网络信息手段,及时了解国内外高校在医体结合课程中最新的做法,吸收他们有益的经验,进而形成自己学校的特色。

(二)大力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为课程的开发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

高校要想做好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与创新工作,离不开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参与。因此,高校要注重对相关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人才引进上,要拓宽人才引入范围,不要单独看对方是否具备高学历,更要看其是否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如果高校具备较强的实力,可以把人才的引进范围扩展到国外,吸引国外相关专业人士参与进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中来。在对高校现有专业人才的培养中,也不要忽视。通过选拔优秀的体育专业毕业生,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他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就会在较短时期内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中的“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强大的人力资源的储备,是未来高校做好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开发最大的助力。

(三)加强对“医体结合”课程的教学实践,提高教学实效

再好的“医体教学”课程,最终是为了能够服务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的需要。因此,实践环节是高校做好社会体育专业医体结合课程教学最终的目的和动力。通过教学实践,一是可以验证相关校本课程开发是否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二是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课程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课程进一步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现实数据的支持。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医体结合”课程的教学活动,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这一课程的重要性,转变那种只是片面的为了学分而学习的理念。

四、结语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在“医体结合”课程的设置与开发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课程的改革和创新。高校要遵循国民体育的国家战略,积极从事社会体育专业的“医体结合”课程的开发工作,为国家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⒖嘉南住

第8篇: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PBL教学法 口腔医学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1-0143-01

口腔医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们常见以及多发口腔疾病,例如口腔粘膜病、牙髓病以及牙根尖周病等,是一门应用性以及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求学生必须要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1]。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而PBL教学法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其对问题的分析与理解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比较适合应用于口腔医学的教学中[1]。

一、P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门临床学科,口腔医学会涉及到很多的临床病例,这也正好适合采用PBL教学法。PBL教学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感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学生的医学素养与能力等。在口腔医学教学中,我们也要合理地采用PBL教学法,以此来有效的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开展PBL教学之前,首先教师要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案。在理论教学部分,教师只需要将概念性的内容保留即可;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将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临床技能、可以发散学生临床思维的部分保留,其余部分均由PBL教学完成[2]。除此以外,还要合理地设计教学病例,要基于口腔医学教材,紧紧围绕教材内容作为主线,收集一些临床上多发的、常见的口腔疾病的病历资料。例如,口腔粘膜病、牙周病以及牙髓病等。要为每一个病例收集尽量多的、比较详细的资料,而且要保证其中所涵盖的知识面不但要包含口腔医学知识,例如疾病的病因、诊疗方法等,而且还要涉及到口腔伦理学以及口腔行为科学等方面的内容,这样才能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口腔学知识。同时,教师还要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使得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丰富的口腔学知识,而且还要掌握扎实的相关技能。以“牙髓病”为例,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牙髓病”相关的病例。在学习“牙髓病”相关内容之前,教师要先让学生了解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以及知识点,要向学生发放一个与这一疾病相关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对临床病例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分析,从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与概念,找到其中存在的缺陷,然后提出问题。通过对牙髓病病例的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并且针对病例提出问题,例如,牙髓病的治疗有哪些有效的方法等。

在课前,学生也要根据教师所给的牙髓病病例以及自己提出的问题去搜集资料,可以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图书馆翻阅图书与文献等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与帮助。在学生的资料收集完毕之后,就可以开展课堂讨论教学。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7-8人[3]。在每个小组挑选出一个小组长,然后学生在课上以小组的形式对病例与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在小组某一成员进行发言的时候,小组的其他成员要认真地倾听其回答,并且可以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或是对其发言进行补充,最后由小组组长对全体组员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总结出一个最终比较科学、合理的答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适当地指导与引导。

在小组讨论结束以后,每个组的组长将本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发言,与此同时,班级的其他同学也可以提出质疑与补充。然后,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全班同学可以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点评,要对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指出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口腔内科临床,针对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解答,以解除学生心里存在的疑惑,并且要总结在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口腔学知识,且要对牙髓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注意事项等进行梳理[3]。

二、教学效果分析

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开展PBL教学以后,与以往相比,课堂教学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师生关系变得更加融洽,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也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理解以及记忆相关知识,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4]。同时,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大大提高,而且自主学习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也有所提高,这样能够使得学生真正地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自主地思考与解决一些问题,有效提升了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与思考能力,而且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口腔医学知识,活跃了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其可以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而且也使得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与渠道收集资料[5]。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有效地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他人沟通及交流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医学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临床见习以及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口腔医学中合理地应用PBL教学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搜集与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理论与临床结合的能力等,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口腔医学知识,掌握更多的口腔医学技能,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医学素养与综合能力,提高了口腔医学的教学质量, 值得在口腔医学教学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初铁楠.PBL教学法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 24(1):119-120.

[2]林育华,池政兵. PBL教学法在儿童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5, 24(3):161-163.

[3]马楚凡,田 敏,方 明,等. 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医学教育,2015, 17(7):630-632.

第9篇:医养结合存在的问题范文

一、当前PBL在中医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许多中医院校已陆续将PBL教学方法引入基础理论教学中。刘晓亭等在《内经》教学,刘迎辉等在《针灸学》教学,吴晓青等在《方剂学》教学,张卫等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均引入PBL教学模式。这些院校的探索及研究均表明,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教学,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其应用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PBL教学质量,应注意以下问题。

1.问题设计要突出教学重点

问题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中医理论的抽象性、思维方法的异质性以及临床病例的复杂性,为问题设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然而,《中医基础理论》课时短,内容多,PBL教学的教学目标应与传统教学模式相一致,即让学生能充分掌握中医基本概念及知识。因此,问题设计应突出教学重点,并注重中医知识的系统性。如在中医“气”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学重点是掌握“气”的概念、对机体的意义。在进行问题设计时,以“气”对人体的意义作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中医中的“气”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的区别,使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理解“气”,加深印象。同时结合临床呼吸衰竭、呼吸困难病例分析,增强学生对“气”认识的科学性。

2.增强教师PBL教学的组织及管理能力

首先,教师在PBL教学中发挥着指导作用。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PBL对教师对中医理论的知识结构、组织及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应熟悉中医教学大纲;此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了解,以便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如在讲授阴寒凝滞型心痛病例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可将“心痛的发病机理”、“为何在夜间发作”、“为何以辛、温、行、散之品治疗该病”等作为问题。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分组,如将学习能力强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将善于表达与内向的学生分为一组,实现学习能力及性格的互补,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发言,以调动学生学习及讨论的积极性。最后,教师旁听学生的讨论并负责记录,控制课堂的节奏,对于问题偏差太大的可以加以引导。对于未弄懂的问题,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课下自行查阅书籍寻找答案。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

PBL教学的成功实施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从资料准备、结合教学提纲及病历查阅文献、小组讨论及得出结论,学生花在前期准备的时间及精力大于传统学习模式。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自觉性,还应增加学生自学、研讨的时间。首先,应减少教师课堂教授的时间,如对于基础知识比重较大的大可讲授,可系统讲授该章节的基本概念、核心知识,留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查阅书籍、资料。其次,可通过鼓励、竞赛、讨论及学生课堂总结等方式来增强学生自学积极性。最后,改变《中医基础理论》成绩考核方式,如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60%,平时课堂表现、课堂参与积极性及竞赛成绩占总成绩的40%~50%。

二、《中医基础理论》PBL教学设计及实施

以“藏象”这一章的教学为例,该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医脏腑名称,中医治疗的方法等。如讲授该章时,应让学生认识到虽然中医与西医脏器名称相同,但含义存在一定差异,可将问题设计为“中医称脾胃后天之本,缺之不可,但为何在治疗脾脏疾病时可将其摘除呢?”以此引导学生讨论,并告知学生可查血相关参考书目寻找答案。

具体实施步骤为:第一步:课时结束前10分钟,教师将下节课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并引出设计好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性格及学习能力分组,每组5~10人。第二步:课下学生查阅相关参考书目,由小组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内容归纳、总结得出初步讨论结果。第三步:在各小组充分学习及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进行课堂讨论。由各组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并提出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分歧及未解决的问题,本组成员可随时补充,其他小组也可主动回答他人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只充当引导者的角色,控制课堂节奏,对于问题偏差太大的可以加以引导。第四步: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点评,总结的重点为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对于未弄懂的问题,留给学生作为作业,课下自行查阅书籍寻找答案。第五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如小组讨论发言10分,查阅资料能力及态度5分,论文撰写质量3分,团队合作精神2分,多媒体制作2分,小组代表表述1分,共计25分,按照成绩比例计入期末考试总成绩。

三、小结

P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不仅能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中医理论知识的兴趣,强化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深度,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思维能力,对中医临床各科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亭,白增华.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类课程课堂教学应用的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5):250-251.

[2]刘迎辉,刘忠文,杜红卫.浅谈PBL教学法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0,(25):272-273.

[3]吴晓青,储真真.PBL教学法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