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嫁接存活的关键精选(九篇)

嫁接存活的关键

第1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关键词:核桃;高接换优;嫁接成活率;抽枝率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16-59-01

核桃是木本粮油果树之一,寿命长,有“铁杆庄稼”之称,是我国开发山区林业生产的重要经济树种。核桃仁营养丰富,是很好的滋补品,可防止动脉硬化、抗衰老、健脑益智、养发强肾等保健作用。几年来,随着退耕还林项目的实施,核桃在驻马店发展较快,但有相当面积的品种老化,品质差,产量低,为进一步增加果农的经济收入,笔者于2010-2012年进行了核桃优良品种高接换优技术研究,现将该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河南省驻马店薄山林场土门林区,位于北纬32°40′,东经112°114′,当地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降水量808~1 206mm,无霜期215~240d,年平均日照时数2 225h,土壤肥沃,pH值6.5~7.0,排灌条件良好。

1.2 试验材料 接穗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核桃品种示范园。接穗为粗度1.3cm以上,髓心小、枝条充实、木质化程度高,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健壮一年生发育枝。

1.3 试验方法 嫁接方法对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影响,采用插皮接、切接、劈接和带木质部嵌芽接。这4种嫁接方法处理,每个处理嫁接2株,3次重复,12个小区、计24株。嫁接时间和解绑时间对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采用2011年3月15日,4月15日、4月25日,3种方法处理,重复3次,9个小区,每小区2株,计18株。解绑时分别于5月25日、6月25日、7月25日3个时期进行解绑。以上3种试验方法均为嫁接当年落叶后测量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嫁接方法对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的影响 嫁接方法的不同,高接换优成活率之间存在着差异。试验表明,插皮接方法最好,成活率达97.5%,抽枝率达94.2%,带木质部嵌芽接次3 结论与建议

嫁接方法的不同,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之间有显著差异,采用4月15日(核桃展叶期)插皮接嫁接法的成活率最高,达97.5%,带木质部嵌芽按的成活率为91.7%,而切接和劈接的成活率只有84.2%和76.7%;不同解绑时间对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4月15日嫁接,6月25日解绑的成活率为97.5%,平均枝条长度为138cm,粗度为1.55cm,而4月25日和3月15日嫁接的成活率只有90.2%和73.8%,而枝条生长长度和粗度均低于4月15日嫁接、6月25日解绑的成活率和枝条生长长度及粗度。所以,解绑最适宜时间为嫁接后的70d左右,解绑过早影响成活率,过晚易形成蜂腰,影响砧木和接穗成活后加粗加长生长。核桃高接换优成活率和新梢生长量除上述因素影响外,对砧木上萌蘖要及时抹除,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保证接芽成活后健壮生长。在生长季节当新梢生长到50cm左右时,对新梢进行摘心,以促使分杈形成新枝,有利于嫁接的核桃树尽快形成树冠。对高接换优核桃树要经常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参考文献

[1]王亚林.果园改造增值关键技术[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6:89-96.

[2]高新一.果树嫁接新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36-70.

[3]樊.核桃硬枝高接换优关键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3(6):21-22.

第2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关键词:垂杨 嫁接苗 培育 技术要领

随着城市园林化建设迅猛发展,城市绿化水平不断提高,绿化档次和绿化品味也逐步升级。以新、奇、特绿化树种占据了城市绿化主体地位,其中垂杨这一树种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深受青睐,它是城市林荫道、广场公园、庭院楼区、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等绿化的理想树种。其树干通直圆满,树冠垂而飘柔多姿,美丽壮观,深得人们的喜爱和认可,是今后提高城市绿化品位的首选树种。下面,就如何搞好垂杨培育,谈几点技术体会,供园林工作人员参考。

一、垂杨接穗的采集

落叶深秋时或早春,选择生长健壮、枝条下垂、长势良好的垂杨,在其上剪取直径0.3~0.4厘米发育充实、节间短、芽饱满、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一年生枝条作接穗。

二、垂杨接穗的保存

东北寒冷地区,接穗在上冻前采集,应立插于湿沙中窖藏。接穗长一般为15厘米左右,春季采穗一般不迟于萌芽前2~3周,临时贮藏应放在低温湿润处,或捆扎垂吊于水井中的水面之上,避免其失水而丧失活力,并定期检查,防止插穗失水或霉烂。

三、嫁接砧木的选择

应选择适宜本地区生长迅速、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发育优良的砧木。在此一般多采用1~2年生的小乘黑、小黑14,选这两种树种作砧木亲和力最强,成活率最高,效果最佳。

四、垂杨的嫁接

1、嫁接时间:一般在4月下旬~5月上旬,于砧木芽萌动离皮前提下进行嫁接。

2、嫁接处直径:砧木嫁接处的直径应保证在3厘米以上。

3、嫁接高度:嫁接高度应据绿化的场所不同而异,一般高度在2.5~3.0米。

4、嫁接方法:采用皮下接即插皮接。

(1)砧木处理

在嫁接所需要的高度,选一光滑无节疤处锯断或剪断。断面与树干垂直,在砧木皮光滑的地方,用刀在断面边缘将皮层及部分木质削一刀,深达木质部,长约1.5厘米,顺刀口用刀尖向左右挑开皮层。用楔形的硬木板插入砧木的木质部和韧皮部中间,然后拔出硬木板,此处为接穗插入的地方。

(2)削接穗

把接穗削长约3~5厘米的削面,在长削面对面削一小切面,使下端削尖,形成一楔形。接穗剩的厚度在0.3~0.4厘米,削粗接穗时,可在接穗上横切一刀,深度为直径的三分之一,再削斜面。这样减小了接穗的粗度,插入后使砧木的皮层与木质部不致分离过大,接穗削面不宜太薄,不然先端机械组织太脆弱,插入时易折断。

(3)插接穗

把接穗插入切口,使削面在砧木的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插时小斜面向内紧贴,轻轻插入,嫁接穗条的数量依砧木的粗度而定,具体实施时应掌握粗的多接(一般4~6个),细的少接,均匀分布,左右对称的原则。

(4)绑缚与保湿

接穗插入后,用塑料膜条(长40厘米,宽2.5厘米嫁接专用膜)在接口处由上向下绑缚缠紧,将劈缝和截口处全部包严实,然后选择大小适宜的黑色塑料袋将接穗和接口全部套住,袋顶与接穗顶端距5厘米左右,用塑料薄膜条绑紧袋口。

五、嫁接后管理

1、检查成活率及松捆扎物

垂杨嫁接后20~25天,进行成活率检查,成活后接穗上芽新鲜,甚至萌动,接口处产生愈伤组织,这时即可解除塑料袋及绑扎物。

2、除蘖扶直

对砧木萌芽要及时抹除,嫁接苗长出新梢时,在风大的地方要设立支柱绑缚幼苗,以免风折。

3、适时摘心

当新梢长出15厘米时要及时摘心,以促进多枝发展。

4、抚育管理

做好松土、除草、施肥、灌溉,促进垂杨健康生长。

5、病虫害防治

垂杨叶部主要害虫是食叶虫,用喷雾器喷施1:500倍的溴氰菊脂乳油即可。

六、培育垂杨应注意的问题

1、温度

温度的高低影响愈伤组织生长,当温度低于15摄氏度或高于35摄氏度时愈伤组织不生长,20摄氏度是垂杨愈伤组织生长最适宜温度。

2、湿度

具备一定的湿度,才能保证愈伤组织生长活力,所以在嫁接后保持接穗和接口处的湿度(一般15~25%)是嫁接成活的重要关键。采用套黑色塑料袋,既避光照、又能保持一定的湿度。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垂杨接穗也可提前进行沾蜡处理,这样嫁接效果会更好。

3、光线

光线对愈伤组织的生长有比较明显的抑制作用,黑暗条件下,在接口处长出的愈伤组织较多。因此,嫁接后用不透光的材料捆扎,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促进接穗成活。

4、砧、穗的生活力

砧木和插穗的生活力是愈伤组织生长和嫁接成活的内因,只有在砧、穗双方都有生活力的情况下,愈伤组织才能在适宜的条件生长,嫁接才能成活。因此,应特别注意接穗的选取和保存,保证接穗新鲜、具有良好的生活力。

七、结论

第3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矮化中间砧苹果苗的常规育苗时间一般为3 a (年) ,第1 年春季播种基砧种子,秋季芽接矮化砧;第2 年春季剪基砧,秋季芽接苹果品种;第3 年春季剪中间砧,冬季成苗出圃。矮化中间砧苹果苗的快速育苗时间为2 a (年) ,第1年秋季芽接矮化砧,第2 年春季剪基砧,夏季带木质嵌芽接苹果品种,接芽成活后剪中间砧,冬季成苗出圃。这种快速育苗技术在平均气温较高、生长期较长的地区一般都能成功,但在晋中地区由于年均气温较低,生长期较短,常导致苗木整齐度差,苗木质量不好。

为此,我们课题组于2003~2006 年进行了矮化中间砧苹果苗的快育技术试验,将第2 年带木质嵌芽接改为嫩枝劈接,效果非常好,苗木整齐度高,在6 月20 日前后嫁接的一级苗木达96 %以上。

1  试材与方法

试验在本所砧木课题组苗圃进行,沙质土壤,管理水平一般。试验于2003 年冬季沙藏处理八棱海棠种子;2004 年春季播种,每667 m2(亩) 留八棱海棠实生苗7 500~10 000 株,8 月份嫁接SH1 矮化砧;2005 年春季剪砧,于5 月20 日至6 月30 日分别采用嫩枝劈接和带木质嵌芽接方法高位嫁接长富2 号苹果品种各4 500株,7 月中旬调查嫁接成活率,11 月下旬调查苗木一级苗生长高度和出圃率;2006 年春调查苗木越冬抗寒性能(冻死率) 。

嫩枝劈接:嫁接工具仅用修枝剪,先在距地20~30 cm 处剪断矮化砧木,然后在接穗上剪1个芽,剪成楔形,再在垂直砧木横截面中间剪1刀,把接芽插入,最后用塑料微膜全封闭捆绑(接芽处单层微膜) ,将来不解塑料捆绑条。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时间、不同方法嫁接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1) 表明,采用嫩枝劈接和带木质嵌芽接两种嫁接方法,对苗木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基本一致,无明显差别。但不同时间嫁接,苗木成活率明显不同,嫁接的时间过早,由于接穗、矮化砧木木质化程度低,嫁接成活率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接穗、矮化砧木发育逐渐充实,木质化程度逐渐提高,嫁接成活率也逐渐提高。

2. 2  不同嫁接方法和砧干有无叶片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在6 月20 日的嫁接中,嫩枝劈接和带木质嵌芽接分别取100 株进行砧干带叶和不带叶处理,结果表明,砧干有无叶片对苗木成活率影响极大,砧干有叶片的苗木成活率达94. 6 %和93. 2 % ,砧干无叶片的苗木成活率只有3 %和7 %。可见夏季进行高部位嫁接,保护砧干叶片非常重要。

2. 3  不同嫁接方法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嫁接对苗木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11 月出圃时调查发现,采用嫩枝劈接的苗木高度平均为136 cm ,而带木质嵌芽接的苗木只有74. 5 cm。同时,由表2 看出:嫩枝劈接的苗木一级苗率明显高于带木质嵌芽接的苗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嫩枝劈接接穗和砧木木质部接触面积明显大于带木质嵌芽接,每接触面上都存在有分生能力的薄壁细胞,愈合面积大,成活率高。加之嫩枝劈接有明显的顶端优势,因此,嫩枝劈接的苗木生长非常迅速,苗木健壮,一级苗率高,而带木质嵌芽接在水、肥及苗期管理相同的条件下,长势上远远不如嫩枝劈接。试验结果也表明,夏季嫁接最适宜的时间是6 月20 日前后,一级苗率可达96. 6 %。

2. 4  不同嫁接方法对苗木越冬抗寒性的影响

于2006 年春季,对两种方法嫁接未出圃的苗木,随机调查(各300 株) 其越冬抗寒性能,结果表明,带木质嵌芽接苗木冻死率为16. 7 % ,而嫩枝劈接的未发现冻死现象。这表明嫩枝劈接的苗木发育充实,苗木质量远高于带木质嵌芽接。

3  小结

第4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关键词] 榛子 嫁接 栽培 探讨

杂交榛子在我国主要采用压条法繁育苗木,致使育苗方法单一,苗木供应严重不足,为促进育苗方法多样化,增加苗木供应量,于2004年开始进行杂交榛子嫁接苗栽植研究。

一、相关情况介绍

1.杂交榛子我国目前处于试栽向大面积推广阶段,需苗量较大。由于压条育苗繁殖系数低,我国杂交榛子优良品种母树较少,树龄小,产苗量少,苗木供应严重不足。

2.榛子嫁接主要采用野生平榛播种苗为砧木,由于平榛根蘖较强,嫁接苗采用常规方法栽植存在砧蘖(砧木上产生的根蘖)较重,影响树体发育的问题。

3.榛子属于嫁接较难成活的树种,以往嫁接成活率只有30%左右,给嫁接苗的应用增加了难度。目前采用露地双舌嫁接法,在严格技术操作和加强田间管理的情况下成活率可达80%左右,为嫁接苗应用创造了条件。

二、杂交榛子根部特性

1.杂交榛子属大灌木浅根性树种,须根性强,主要分布于地下20cm左右,层性明显。

2.榛子根蘖主要由根状茎形成,根状茎主要产生于须根层中。上层根系对下层根状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3.杂交榛子属压条易生根树种,在生根剂的作用下生根率可达95%以上。生根能力随枝龄增加而减弱。

三、试验情况介绍

1.材料与方法

分别于2004年至2008年采用平榛为砧木的嫁接苗,品种有:达维、辽榛3号、金铃、辽榛4号、薄壳红、85-119、84-69、82-15、平欧1号等10多个品种(品系)共1000多株,采用露地双舌嫁接法,进行深栽分两次覆土,涂生根剂促进生根的方法。

2.具体做法

(1)栽植坑为60cm×60cm×60cm,栽前剪掉砧木根状茎和根芽,保留嫁接绑条,起横缢作用又不伤苗。

(2)栽植深度以嫁接口为准。接口低于地表15~20 cm,第一次培土至接口下,二次培土前保留凹形穴,并随时清除砧蘖。

(3)当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育弱时可于第二年春进行),对嫁接口以上涂生根剂,宽度为5~10 cm,对涂药部位培适量湿锯末保湿,并进行第二次培土,培成高出地面10 cm的土堆。

四、结果与分析

1.可有效控制砧蘖

深栽使砧木处于根状茎适生区以下,加之接口上形成根系,阻碍了养份向下输送,抑制了砧木根状茎的产生。据调查砧蘖控制率在95%以上。

2.可提高栽植成活率

因压条苗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育苗密度过大、苗体营养较差、根量不足、根成熟度不够、芽体易损、掉芽不萌发等,压条苗大面积栽植时成活率一直不理想。而嫁接苗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的发生,可提高成活率15%左右。

3.可增强树体抗逆性

由于深栽分两次覆土,使树木形成双层根系,即增加了根量,又加深了根层,有利于对深层水分的吸收。据调查比压条苗根深20 cm以上,根量增加15%;前两年生长量小于压条苗5%,三年后生长量大于压条苗6%,抗旱性明显优于压条苗。

五、嫁接成功要素

保证栽植深度是成功的基础;保证接口上生根是成功的关键;低洼地不宜采用此法;第二次复土前一定要深部除净砧蘖。

第5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

[1] [2] 

第6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限

[1] [2] 

第7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限果枝、零式果枝同时存在,结桃多、高产、稳产的目的。

3参考文献

[1] 郭香墨,刘金生.棉花良种引种指

导[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7.

[2] 李红辉,李健强,王爱英.乌苏市棉花示范区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01.

第8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关键词:棉花;优势;嫁接技术

嫁接栽培是一种无性杂交的方法,通过嫁接可以使砧木与接穗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交换,从而提高接穗的品质,使棉花达到抗寒抗病、生长速度快、早熟、丰产和改善品质的目的。现将棉花嫁接优势及关键嫁接技术总结如下,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1棉花嫁接的优越性

1.1提高棉花的抗逆性

经过5年的调查发现,由于嫁接中采用的砧木根系发达,长势旺盛,可以提高棉花根系的生活力和吸收肥水的能力,增强其对低温和高温的抵抗能力,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丰产性,延长棉花的生育时间,增加棉花的产量。2010年射阳县清明中期至谷雨后期连续20多天的低温阴湿,常规棉大部分重育第2次苗,而嫁接棉一次育苗成功。在大暑的连续高温天气下,嫁接棉的落铃率也不到30%,远低于常规棉[1-2]。

1.2增加棉花的抗病性

选择的砧木为海岛棉,其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尤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更为突出。2009年以不耐黄萎病的湘杂3号为接穗,特庸镇兴胜村张万顺家102株嫁接棉中,发生黄萎病的只有1株;千秋镇滨兴村吴承奎家550株嫁接棉,发生黄萎病的15株,均低于相邻常规棉发病率30%左右。2010年以鲁研棉39号、鄂棉10号、中棉46号做接穗,在盐城市盐都区大岗镇歧山村和射阳县洋马镇北邗村2处同时嫁接,未发生枯萎病、黄萎病和其他病害。

1.3促进早结桃,提高产量

嫁接的棉花由于体内营养物质的交换,植株生长旺盛,促进了花芽分化,现蕾早。一般3片真叶时移栽,栽后10 d左右开始现蕾,棉桃充实快。2010年9月14日即白露后第6天,考察洋马镇北邗村的嫁接棉发现中下部平均有56个棉桃,上部刚至开花盛期,用常规棉的生长规律“白露花不归家”来衡量,产量基本确定。但10月12日再实地察看发现,每株棉花上部有棉桃15~20个,棉桃数量平均为72个/株,且桃壳呈深褐色,壳表皆有成熟的红褐色斑纹,几乎没有青色嫩桃,大部分可于11月中旬吐絮结束。以盐都区歧山村史乃宏家0.43 hm2嫁接棉测算,中棉46铃重6 g,籽棉产量为6.6 t/hm2。在2010年夏秋多雨的年份,夺得棉花高产,充分显示出杂交棉的优越性。

2嫁接关键技术

2.1制钵

选择土质肥沃、偏粘性的土壤,入冬后耕翻作床。苗床宽1.3 m左右(根据薄膜宽度灵活掌握),长度根据田块长短而定。床深12 cm,四周开排水沟,做好畹埂。3月20—30日在备好的钵床里取土制钵,加拌15%复合肥和杀菌剂,喷水搅拌均匀,以手握成团、平胸落地即散为宜。制钵器直径7.0~7.5 cm。将制成的钵整齐排放在钵床内,盖好薄膜,等待播种。

2.2播种

海岛棉于4月5—10日播种,陆地棉推迟7 d播种,播种前6 h分3~4次对钵体喷水,喷水量以小木棒从上至下戳透为标准。陆地棉与海岛棉播量为1粒/穴,播后覆盖1层湿土,轻压实,喷除草剂,搭架盖膜,四周用土封严踏实,防风揭膜。

2.3棚苗管理

播种封棚后10 d内不揭膜。棉苗出土80%左右时,晴天8:00左右将棚南侧用砖头垫起小通风,阴天低温潮湿不通风,如中午有太阳也要小通风。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封棚。随气温上升,通风时间逐步延长,晴天8:00左右揭膜,16:00—17:00左右封棚。第15天后,晴天白天全揭膜,夜间灵活掌握,阴雨天低温中午前后也要通风。15 d后要炼苗,晴天昼夜都要揭膜,阴雨天棚膜不揭,适当通风。

2.4嫁接时间

依棉苗长势情况在5月10—21日嫁接。砧木海岛棉第3片真叶长至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陆地棉第1片真叶一元硬币大,露出一心时为最佳嫁接时间。嫁接在室内进行,共有5个环节:①海岛棉保留2片子叶,切去2片子叶以上茎叶;②取陆地棉一元硬币大的真叶和一心;③在保留2片子叶的海岛棉茎的中心垂直向下切长约1 cm口子,将取下一叶一心的陆地棉茎的两侧各削1刀,插入砧木海岛棉的切口中,在2片子叶下的结合部捆紧[3-4];④嫁接好的棉苗,及时移入床内,成排摆放,钵与钵隙间填上表层土,浇足水分,立即盖膜封棚,并盖上遮阳网封紧;⑤用遮阳网盖6~7 d,在此期间如晴天,可在避风向阳棚子的侧面观察苗床水分情况,如发现水分不足,要再喷1次水,立即封棚保温,7 d后逐步揭遮阳网,并由小通风过渡到全通风,炼苗,准备大田移栽。

2.5移栽后田间管理

一是按常规棉操作,二是按嫁接棉生长规律管理。实践证明,不锄草、不中耕、不打老叶、不抹赘芽、迟打顶、中轻后重化控的的管理方法,能够达到嫁接棉无限果枝、有限

[1] [2] 

第9篇:嫁接存活的关键范文

关键词:茄子;嫁接栽培;影响;研究进展

现代蔬菜生产呈现设施化、基地化、专业化发展的趋势,蔬菜连作不可避免,连作障碍日益严重,已成为设施栽培的限制因素。在设施蔬菜生产中,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 )是重要的蔬菜种类之一,设施条件下的茄子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同样存在连作问题。目前,在中国实施嫁接栽培仍是克服茄子生产连作障碍的有效途径。采用嫁接的办法,利用高抗或免疫的砧木与栽培品种进行嫁接,既可以防治茄子的土传病害,又能增强茄子的抗逆性。

1 茄子嫁接技术的应用

1. 1 砧木的筛选与利用

选择适宜的砧木是嫁接的基础,良好的茄子砧木应与接穗有较高的嫁接亲和力和良好的共生亲和力,具有更强的耐病虫、耐寒、耐热、耐湿和较强的吸水和吸肥能力。目前,在生产上使用较多的砧木有托鲁巴姆(Solarium torvum S) 、CRP和赤茄(Solanum integriflium P) 。不同砧木品种的特性各不相同,筛选丰产、高抗的砧木是提高嫁接质量与效果的重要基础。随着对嫁接生理生化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内部机理上为抗逆、丰产砧木的筛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此外,生理生化指标与田间自然鉴定筛选相结合,加速高抗砧木的筛选,是蔬菜砧木品种开发研究的一个必然趋势。

1.2嫁接方法

最基本的嫁接方法有插接、劈接、靠接等,并由此衍生出新的嫁接方法。目前,栽培生产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茄子嫁接方法主要是劈接法,其嫁接成活率达90%以上(表1),且操作简便易学。在进行茄子幼苗嫁接时,应根据砧木和接穗的生长特性,确定适宜的播种期,以使砧木与接穗品种的幼苗在茎粗和木质化程度、生理年龄等方面协调,利于嫁接伤口的愈合及嫁接苗的茁壮生长。

2 嫁接对茄子的影响

2.1 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由于嫁接苗的根系强大,在土壤中有效吸收面积增加,加强了根系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表现为茄子生长势强,植高、开展度增加,根、茎粗壮,叶面积增大,根系量比对照增加40%~60%。

2.2 对茄子品质的影响

以托鲁巴姆为砧木、快圆茄为接穗进行嫁接,研究嫁接对茄子果实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含量及分布的影响。有研究报道,嫁接后除可溶性糖含量略低于对照外,蛋白质、VC 及果实中的含水量均高于对照。

2. 3 对茄子产量的影响

以快圆茄为自根苗做对照,嫁接苗果皮黑亮,果型周正,无畸形果,果脐小,商品价值明显提高;平均单果质量400 g左右(表2),小区产量明显提高,在嫁接苗与自根苗均未发病的情况下,产量能提高30%以上。这主要是因为嫁接茄子果实生长优良,单株连续坐果能力增强,盛果采收期延长,终收期推后,可使产量、产值大幅度提高。

2. 4 对茄子抗病性的影响

有报道认为,嫁接作为一种诱导因子,可通过砧穗中各种抗病途径,如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速率增大,根系活力提高,束缚水/自由水的比值增大,根系和叶片中POD、PAL活性提高等,从而增强植株的抗病力。试验中发现嫁接苗可有效地提高茄子对土传病害的抗性,使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著降低。

2. 5 对茄子抗逆性的影响

2. 5. 1 耐低温性 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嫁接苗发生冷害的时间延长,受害程度较轻。陈贵林等研究表明:在5 ℃低温胁迫下,钙缺乏均会降低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自由钙等含量,但嫁接苗降低的幅度低于自根苗。高青海等研究证明,不同茄子砧木幼苗的抗冷性存在显著差异,且砧木苗的抗冷性与嫁接苗的抗冷性密切相关,砧木苗抗冷性越强,嫁接苗的抗冷性也越强。

2.5.2 耐盐性 刘正鲁等以从日本引进的茄子设施栽培专用耐盐品种Torvum Vigor为砧木,栽培品种苏崎茄为接穗,研究了80 mmol·L -1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生长、多胺代谢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茄子嫁接苗的生长量、3种不同形态的多胺(游离态、结合态和束缚态)和ABA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苗,嫁接苗生长和多胺代谢受NaCl胁迫的影响小于自根苗。李宁等以嫁接茄子为研究对象,研究了NaCl胁迫下嫁接茄子中O-2的产生速率及几种保护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嫁接茄子中O-2 产生速率的上升幅度小于自根茄子,茄子幼苗叶片及根系中的POD活性上升,SOD活性下降,CAT活性先上升后

[1] [2] 

下降,但嫁接苗的保护酶活性始终高于自根苗。白丽萍等研究表明:在NaCl处理下,嫁接苗株高抑制率和茎粗抑制率均低于自根苗,自根苗受NaCl伤害明显重于嫁接苗,在NaCl胁迫下,嫁接苗的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均低于自根苗,但其脯氨酸含量则明显高于自根苗。

研究展望

. 深入开发和选育砧木

中国现有砧木大多引自日本,但其抗病砧木数量少,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和不同生产环境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也有较多野生茄子资源,尚需进一步开发,应加强对茄子野生种质资源的搜集、选育工作。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砧木和接穗的质量、嫁接方法、嫁接苗的管理、培养基质的配制等方面的系统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工厂化育苗,使嫁接苗商品化,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服务生产。

. 杂交砧木杂交一代的鉴定

在茄子抗病育种中,高抗黄萎病、根腐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的品种尚未见报道。茄子的抗病基因多存在于半野生种和野生种中,目前已有利用远缘杂交方法选育出的杂交砧木品种,即用栽培种与野生种或半野生种杂交获得杂交一代,并适用于生产。其杂交一代的特点为:田间农业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之间,植株高大,分枝旺盛,抗逆性强;无正常花器或有正常花器但天然及人工自交均不结果(

镜鉴试验证明F可育花粉率为%)。目前对杂交砧木F的鉴定大多采用田间性状观察法,在此基础上展开通过F与双亲的DNA鉴定方法的研究,可高效、快捷地鉴定远缘杂交F。

  .茄子抗病资源的创新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