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社区教育发展现状精选(九篇)

社区教育发展现状

第1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一、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自然情况

1.学历层次较高,性别结构偏差较大学历层次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在某个领域专业知识的丰厚和成熟度。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全部具有全日制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学历层次较高。另外,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性别结构偏差较大,女性居多,占89%;男性较少,仅占11%。2.专业结构多元化,教育类专业所占比重较低家庭教育指导师通过与家长及儿童的互动进行评估,找寻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帮助家庭协调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孩子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家庭走向和谐与幸福的人员。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指导对象不仅包括孩子,还包括家长。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专业分布较广泛,涵盖心理学、汉语言文学、社会学、计算机信息技术、会计学、公司管理、艺术设计、小学教育等多个领域。从社区家庭教育指导的多元实务角度来看,学科领域多元化有利于更好地与不同背景的家长互动与沟通,能够开展多领域、多角度的家庭教育指导。但从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内涵和家庭教育指导的主旨来看,教育学与心理学学科背景的不足和缺失可能会降低家庭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性。

二、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认知与认同情况

职业认知是对职业性质、内容、目标等的认识和理解,职业认同是指对所从事的职业在内心里认为它有价值、有意义。正确的职业认知和认同会影响从业者的归属感、忠诚度、上进心和成就感,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和个人价值的心理基础和动力。家庭教育指导师的主旨是帮助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困惑,纠正家长已存在的不良家庭教育方法和理念。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中有33%认为家庭教育指导能够完全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67%认为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问题。可见指导师们的职业认知度相对较高。另外,指导师们对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发展前景认同感较高,83%的人认为未来职业发展前景会很好。

三、社区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职业发展与需求情况

第2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 社区教育 发展现状

1.研究内容界定及山东省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历程

1.1社区教育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伴生物,它适合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从有人类历史以来,教育以其不可替代的教化功能为人们所重视,教育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社区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社区教育,有的学者给出了这样的定义:“社区教育是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对社区成员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再学习过程,即社区活动的教育化和学校教育的社区化,它是以社区成员自身为教育主体和对象,面向人生、面向全社会的新式社会化方式。”1

在我国城乡二元格局的体制之下,要全面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必须尤其注意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农村作为我国社会发展中薄弱的一环,农民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致命性因素。“农村社区教育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村竞争力、促进城乡一体化意义重大。

1.2研究内容界定

农村社区教育是对社区内所有居民进行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组成的大教育。2

其中学校教育指的是以学校为主体的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它主要针对的学生群体,然而在农村社区教育的实践中,我们要面对的是更广大的农民群体的教育。农村社区教育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很难全部阐述清晰,这篇文章着重探究的是非学校教育部分。

1.3 山东省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40年代山东省就有了农村社区教育的经验。1939年,梁漱溟提出“以教统政”、“政教合一”的具体设想,在山东邹平、荷泽等县开展乡村建设实验区,实施融经济、政治、教育于一炉,以达村治革新之目的,试图以教育力量改造乡村、建设中国3;在抗日、解放战争时期,当地一些镇政府曾组织村中妇女组成卫生团,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教育,以照顾从前线退下的伤病员;1958年普遍建立,当时各公社都办起扫盲班,由村里的小学老师教授识字课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山东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农村社区教育实践探索;1999年,“全国农村(郊区)社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农村社区教育受到重视;2000年4月以来,我国农村社区教育进入实验时期。像在山东省诸城市农村社区发展起来的“以县级社区学院为龙头”的模式已使21.5万农户与龙头企业实现了对接,对我国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2.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

2.1农民本身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13亿多人口中,近8亿在农村。正如农民运动领袖晏阳初坚信农民“愚昧、贫穷、体弱、缺乏公共精神”,农民本身的缺陷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据统计,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76.4%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在农村15岁一40岁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7 200万人4。这不仅体现了在农村地区开展社区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农民本身文化素质的低下也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首先,很难让他们了解到社区教育的重要性,他们本身对知识的重视程度很低,很难接受新事物;其次,如此高的文盲率也给社区教育与农民的互动以及某些知识技能的传授增加了难度。

2.2农村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保障制度缺乏,严重制约着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据统计,当今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仍近3000万,加上农村地区本来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就比较落后,农村各方面建设都需要资金,导致用于社区教育建设的资金严重不足,专业人士很难培养。在我国大部分农村还存在着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普遍存在标准偏低、资金不足和覆盖面窄的状况,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需要社会保障制度加以维持,但是农民的很多基本生活保障都得不到维持,社区教育作为一种发展性消费更容易被忽略。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劳动力进城务工,村中留下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在山东某些自然村中,80%的劳动力外出打工,剩余的20%的劳动力多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或是懒惰怠工者,使得农村都是幼龄化、老龄化和妇女化,给社区教育的发展增加了难度。另外劳动力大量流出导致的另一个后果就是精英的外流,使农村失去了权威代表,减低了农村的整合度,也使得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缺少组织者和中坚力量。

2.3政府和农村社区教育自身

基层政府成员素质低,对农村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即使在民官群体中也很少有人知道农村社区教育的真正内涵。往往是上级下达硬性命令和指标,他们仅负责传达,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偏差。到了村委会这一级,由于农村大量精英的外流,村委会成员整体水平低下,在村中的权威性不高,组织能力较低,对于上级的命令他们更多时候只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而已。

对于农村社区教育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缺乏科学统筹,教学内容脱离实际”5。农村社区的封闭性和地域的分散性,增加了组织管理的困难,使得任何一个部门都很难有效的组合管理。教学形式不够全面,教学内容反映新农村建设需要较少,没有和本地的特色结合,存在盲目模仿的现象。

3.山东省探索出的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新貌

3.1从发展模式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模式,费孝通曾经说过:“所谓的发展模式,是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具有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山东省A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同村落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案例一:“以工业带动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近几年来,山东省某镇建立了闫刘、官庄、大官营、前营、石家(村落名称)五大工业园区,机械加工、铸造、造纸、纸业、食品加工、饮料等系列工厂拔地而起,而这几个村子也依靠这样的优势迅速发展起了农村社区教育。通过村政府和工厂管理者的协商,当地工厂为村政府投资,给村民开展技术培训课程,并请厂里的高级技工直接向村民传授技术经验。当地村民在接受了一系列职业培训后直接到各大工厂就业,生活水平迅速改善,而工厂也因此找到了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因此双方得到了长期的合作。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们的娱乐热情,社区秧歌队、社区象棋社都开办了起来,工厂还为他们修建了一系列的娱乐设施、公共设施,目前,该地区的农村社区教育已经成为了镇里的典范。

3.2从社区教育的内容看

关于社区教育的内容有的学者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家庭生活教育、公民教育、成人教育、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训练社区领袖6。山东省潍坊市的某些乡镇在开办自己的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充分涉及到了这几个方面,有几个村落做的尤其突出。

案例二:山东省某乡镇B村是一个小山村,经济发展在镇中属于中下等水平。而且该村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农民参政热情很低,每次到了民主选举的时候人们都有一种事不关己的态度,选出来的领导人也往往素质低下,近几年还有官员腐败的现象发生。镇政府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开展农村社区教育,把全村划分为四个社区,有政府聘请的专业人员组织活动。为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专业人员把培训时间定在农闲季节的晚上,并且有礼物赠送。开展的课程包括增强农民的主体性、赋予人们当家作主意识,观看影片《赵树理》等,让村民知道一个好官可以给人们带来的福祉,并且还有锻炼人们组织、策划能力的游戏。这样三个月的工作做下来,人们的参政热情普遍上升,当地农民先在每个社区中挑选出一名候选人,然后在四个候选人中展开角逐,最终选出了能力强、素质高的一名村主任和一名村书记。而且有了这三个月的培训,村貌大大改变,整体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这四个社区也一直都保留下来,由村民自己组织、策划,每个月都有好的活动。这个村子的成功引来了很多其他村子的模仿学习。

3.3从社区教育的功能看

开展农村社区教育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素质,促进农村的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中非学校教育的这一部分是主要是针对非学生群体的教育,比如村中的妇女、老年群体等。它有教化全体居民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整合村民、道德教化和社区控制、提高人们医疗卫生意识等一系列的功能。

案例三:婆媳关系一直是热门话题,在农村中,婆媳关系也一直受人们关注,尤其是在劳动力外出、家里妇女化和老龄化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显突出。婆媳关系直接影响到家庭乃至整个村子的和谐程度和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很多村子中都有婆媳关系处理不好、老人自杀的情况,因此村委会都十分注重婆媳关系的协调工作。

C自然村有3000人口,村中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和妇女在家种田,为了协调婆媳关系,该村村委会在几年前推出了一个“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在闲暇时间,村委会会把村里的老人、儿媳召集在一起,让他们彼此交流,一块做游戏;并有村里的热心人以及“好婆婆、好媳妇”成员组成的“矛盾破解小组”,对有矛盾的家庭进行走访、协调,破解矛盾。每年全村人都会投票评选出十对“好婆婆、好媳妇”,给予物质性奖励,并在村委会的公示板上贴照片表扬。这一活动得到了全村人的支持,而且这几年来越办越好,村中的婆媳矛盾也越来越少了。这个案例就充分说明了农村社区教育所具有的道德教化、整合村民等一系列的功能。

以上列举的是几个比较成功的案例,但从总体来说,山东省的农村也存在着在上面谈到的农村社区教育的困境,而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在有些经济发展落后的村落,村民的生活水平很低,几乎没有社区教育这一概念的存在。

4.小结

我国的农村社区教育现在刚刚起步,发展水平比较低,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一一解决。通过对所选调查地的研究以及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我总结出了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尤其是非学校教育部分的几个关键点:

4.1提高政府部门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他们对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重视。

我国目前的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还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如果政府不给予关注和支持很难真正发展起来,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本身成员素质不高也制约了社区教育的发展。

4.2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要立足实践。

不同的农村要针对自身的实际问题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不能统一而论更不能只是一味的模仿,要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4.3充分挖掘地方优势,充分利用一切资源。

农村社区教育发展良好的一些农村都是充分挖掘了当地的优势,社会资源得到了充分的运用。由于基层政府能力有限,而且广泛存在着资金不足的问题,就更需要“广开门路”,把当地的教育、工业、农业资源为我所用。另外要发掘志愿者队伍,由于农村社区教育专业人才缺乏,志愿者队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填补这一空缺,大学生资源、各领域的优秀人士都可以承担起这一职责。

4.4农村社区教育内容必须贴合农民发展的实际需要,并要吸引人们眼球,以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

农民文化素质低、社会参与度不高,但他们是农村社区教育的主体,必须有他们的广泛参与。他们可能不知道社区教育的真正内涵,但有些时候不必拘泥于刻板的概念,可以换一种方式让他们接受。

总之,农村社区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高城乡一体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在借鉴其他国家、地区优秀经验的同时,一定要立足于农村社区教育的本土化发展,根据不同农村的具体特色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夏建中《社区工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2]刘尧《新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摘自《职业技术教育》

[3]刘尧《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回顾与反思》,摘自《职教论坛》

[4]付丽丽《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农村社区教育建设》,摘自《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第3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2010年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获批成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试点单位,成为广东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任务的三所院校之一。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高新区(现代装备制造与汽车技术)人才指定培养基地。“以学院为主组织学生实训”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中山火炬模式”已形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中山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新时期,火炬开发区和翠亨新区亟须强化高端产业、高质文化、高尚环境、高端人才、高度宜居等珠三角最美丽湾区的国际化、高端化示范功能,拓展该区域的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一体化示范功能,解决区域发展设计研发功能、市场营销功能、教育培训功能与高端人才缺失等问题。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大有可为。也只有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的服务,才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才能够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发展自己,为自身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从社会进步和人们的需求出发,建立服务型教育体系,为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的服务,不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活力,已成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在发展过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中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

中山市积极把握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带来的重大机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学谋划、积极先行,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努力建设珠三角三大经济圈的重要交通枢纽,着力打造沿海产业带先进制造业基地、珠江口西岸重要服务业基地,努力建设全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全国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和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中山市拥有部级产业基地27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15个和省级以上名牌名标406个/件,落户中山世界500强企业有24家。

(一)地缘优势产业

中山是粤西连接深圳、香港乃至更宽地域的黄金走廊。广珠城轨的开通,规划建设中的西部沿海铁路、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将为中山提供更为便利的交通条件,90公里半径内中有5大机场和4大外轮深水港,中山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位居中国十强、世界百强的地位,从中山港往香港航程仅需75分钟,对外发展贸易方便,是天然的海运良港。

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根据正在修编的《中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决定从现在起,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将中山打造成为珠三角西翼区域性物流中心。

(二)“一镇一品”的互补性经济模式

中山是广东省产业集群升级创新试点城市,并且是珠江口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中山传承着浓厚的“亲商安商、扶商富商”发展氛围,拥有各类市场20多万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就有3629家,投资总额高达167亿美元。

中山的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蓬勃发展,12个科技专业镇,培育了一大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产业园区。“一镇一品”是中山独有的经济模式,各镇错位发展,已形成中国乃至世界的专业品类生产集散地,专业镇已成为中山市最具特色也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也开创了极具特色的中山发展模式。

(三)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

中山火炬开发区由国家科技部、广东省政府和中山市政府于1990年共同创办的部级高新区,是中山工业最发达的区域。

中山火炬开发区汇聚了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工业企业10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有23家,出口创汇位居中国十强,同时拥有中国包装印刷基地、中国电子中山基地、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中国技术成果产业化(中山)示范基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装备制造中山(临海)基地,七块部级牌子居全国高新区之最。

在广东,中山“火炬速度”一直令人交口称颂;在产业园区经营方面,中山“火炬模式”和“火炬现象”在全国高新区广为流传,开放和勇敢的中山火炬人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个现代工业的火炬传奇。

(四)转型升级平台的翠亨新区

中山翠亨新区位于中山东部沿海,地处珠三角地理中心,是沟通珠江口西岸和东岸的战略桥梁。新区规划范围包括南朗镇、横门岛及东部临海区域,总规划面积约230平方公里,起步区约20平方公里。翠亨新区是中共广东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确定的全省转型升级重大合作平台之一。

翠亨新区产业选择以“前瞻性、根植性、错位性、融合性”为原则,与临近地区实现错位发展,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大方向的六个重点产业:即以文化服务为重点的新兴服务业、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生产服务业、以旅游休闲为重点的生活服务业和以健康医药为重点的现代生物产业、以风电产业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游艇产业为重点的海洋产业,努力将翠亨新区打造成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重大合作平台。翠亨新区依托“九峰环抱、七水汇集”的生态基底,打造“青山翠林衬城、碧水绿道融城”的生态格局,使其成为世界一流的宜居、低碳、现代化的滨海新城。

(五)文化名城

中山市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历来崇文重教,因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许多英才俊彦,产生了众多闻名中外、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中山的文化传承形成本土独具特色的香山文化,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同构,为岭南文化增色添彩,对岭南文化研究是一个重大推动。“慈善万人行…全民修身行动”都彰显了中山以博爱、创新、包容、和谐的精神,阐述城市的幸福与光荣,中山正向着建设文化名城的目标迈进。

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了经济的迅猛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均位居全市首位。经济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及人力资源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据测算,中山火炬高新区未来五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每年将高达2万人以上,对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明确之后,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幅增长。

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则可以加大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并能够为高职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进而为高职教育的进步提供有力的保证。

国家《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对广东产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明确要求,要将珠三角地区建成“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2009年,广东省政府提出,把“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实施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力从珠三角地区逐步转移至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的“双转移”,加快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双轮驱动”,实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战略,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为实现“双转移”和“双提升”的战略目标,《纲要》对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以新的思维和机制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要“推进校企合作,建设集约化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面向更广大区域配置职业技术教育资源,把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广东省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和措施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火炬学院依托的最坚实的行业背景。从教育的角度看,园区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产业具有突出的高科技特征,是我国具有巨大发展前景和潜力的产业,代表着我国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与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目标是相一致的,有利于学生就业向这一领域流动。二是产业的高科技含量充实了专业和课程的内涵,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我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三是园区产业研究开发具有工程性研发的特征,与学院的项目研发水平和特征相一致。有利于学院的产学研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院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中山地区处于广东省的枢纽地位,与广州、珠海和香港之间,交通十分便捷,区域之间的经济合作日益频繁和紧密。这一大区域是我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也是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最迅捷的地区。这一区域产业的特征决定了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要求,火炬学院在办学中,目前的人才培养和输送范围,已经突破了中山地区。在校企合作和校际合作方面,区域更为广阔,合作形式更为丰富,成为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辐射力提升的重要条件。

三、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直属中山市人民政府,并由市政府委托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校企深度融合的“中山火炬模式”受到国家教育部、广东省政府、省教育厅的高度关注。推动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军地共建培训基地

建立了军地合作的人防教育主题公园和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培养防灾减灾和交通战备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省、市人防办出资4000万(首期2000万),中山火炬开发区管委会统筹95亩土地,学院提供人才与管理,共同建设“中山人防教育主题公园”,并以此为基础,共同申报了人防与应急管理专业,编写了《防空防灾知识与技能》、《人防与突发事件安全防护教育》教材;与国家和省交通战备办公室联合共建广东省交通战备器材保障培训中心,编写了《装配式公路钢桥使用与管理培训教程》、《装配式公路钢桥构件图集》,联合开展了7期培训。

(二)校协共建培训学校

与中山市现代服务业协会共建中山市现代服务业职业培训学校,面向社会人员及中山市高等院校在校生,重点围绕现代服务业,主要在金融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物流管理、装潢设计与制作、企业信息化管理等7个专业16项工种的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及考试。

(三)联合共建科技平台

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开发区管委会累计投入900多万元,与学院共建“光机电技术创新平台”,并以此为基础,成立全市第一家光学工程技术中心。2007年以来,为园区36家光学企业提供检测与技术服务。

(四)回炉培训企业员工

开展企业员工“回炉”培训,2007年以来,累计培训企业员工8000余人次。同时,积极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和资格鉴定,2009年共鉴定2600余人次。逐步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社会培训新格局。

四、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推动区域经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社会服务虽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但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仍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是缺乏系统性。与区域企业合作和为地方服务中仅局限于搞一、两个项目,缺乏长远规划,没有整体性、连续性,没能形成长期和系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应从怎样坚持不懈、办出特色、形成品牌进行长远思考规划。

二是缺乏紧密性。高职院校的行政隶属关系上脱离行业,形成了与企业联系不紧密的格局,在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上也往往停留在认识上或者口头上,这就直接导致社会服务意识滞后,服务成效欠佳,应与企业密切对接,共同合作建立二级学院等。

第4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 社区教育 发展 推进

绪言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社区教育开始起步,这是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建设的一大进步。我国的社区教育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基础,并结合了社会教育的实际情况,建立各地区试点而慢慢发展起来的。社区教育自出现开始便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受到了教育界和教育团体的极力关注。在我国一些大规模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社区教育成为了城市与地区不可或缺的存在,对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在多年的发展中展现了一些问题,值得人们对新时期的社区教育进行思考。

一、当前国内社区教育现状及问题

(一)对社区教育认识有待提高

虽然社区教育在我国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但在我国的现实工作中,某些地区的领导没有在思想上正视社区教育,对于教育没有切实可行的工作,各方面领导甚至是社区教育的专职人员都存在着界限模糊、思想肤浅的状况。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更是没有强烈的自我学习欲望,从业人员没有学习思想,待业人员没有学习状态,闲暇时间没有学习动力的情况一直存在。社区教育的教育功能成为了摆设。2005年,教育部对我国45个部级社区的社区教育实验区进行了教育培训率的统计,若以人次计算,每人参加30学时进行统计,发现这些社区的居民的教育参与率连35%都不能达到。

(二)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

从我国社区教育的总体出发观察社会教育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中西部地区的社区教育同东部相比呈滞后状态,农村与城市的社区教育呈不协调现象。由于我国的社区教育还不是普遍式教育,没有全面铺开。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的社区教育与、青海、内蒙古这些地区的社区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东西部的社区教育不平衡和少数民族地区和农村的信息闭塞,不仅导致社区教育人才的流失,且教育畸形都应引起重视。

(三)社区教育法规政策不健全

社区教育方面的法规政策目前处于严重缺乏状态,可以说是达到了无法可依的境地,这也导致某些地区对社区教育的态度呈不积极态度。而在社区教育的运作体制上,因为政策的缺失使得一个地区各部门的教育整合无法实现,互相交流存在着隔阂,导致教育部门孤军奋战,难以应战。

(四)政府统筹作用亟待加强

社区教育离不开政府的统筹规划,也需要政府的各种资源支持。如对于社区教育的经费支持,虽然国家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部门根据自身条件对社区教育进行资源和经费的支持,但很多地区没有设立关于社区教育的专门经费。又如对于社区教育的专职人员,政府没有解决他们的编制和待遇问题,职称评定方面政策界限模糊,直接导致了人才流失。对于社区教育资源,政府未能做到完全的整合,没有一套完整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这也导致了位于社区内的各类学校对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二、新时期我国社区教育发展推进思考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社区教育的认识

社区教育的理念认识上要端正态度,改变经济与教育不平衡的状态。例如,在社区中,要让每位社区行政人员和社区成员认识并强化社区教育的意识,积极参加社区教育的理念讲座和培训,把社区教育与当地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二)加强统筹规划工作,促进社区教育发展均衡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要对社区建设进行一体化平衡的规划,将政府规划与民间教育组织相结合。例如在“十一五”期间已经建立社会教育的实验社总结经验教训,那么在“十二五”期间根据教训进行统筹的均衡全面改革。

(三)建设专业化社区教育队伍

社区教育的人员要向专业化方向培养。例如可以在高校开设社区教育类的专业;建立严格的社区教育准入资格认证;对在职社区教育人员进行职后培训等。

(四)营造专业化的社区教育环境

社区教育是全社会的教育事业,需要营造专业化的社区教育环境。例如,各社区可以派专业人员参加社区教育工作,并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将社区成员全体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群众参与社区教育活动,打造富有学习气氛的社区,为社区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

(五)完善相关法规政策

对社区教育要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例如在法律制度方面要加快《社区教育法》和《社区教育工作者管理条例》的出台;在管理制度方面,要对社区的教育管理运行的制度运行机制和标准进行规范,对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健全奖惩和职称制度;在研究制度方面,要对本地化的社区教育进行研究,在实践中健全专业化教育。

结语

作为关乎全民教育的程度的社区教育,在新时期背景下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也是终身教育的一个体现。我国的社区教育目前还处于成长阶段,在问题与解决思路都明了的情况下,我国的社区教育向着全民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仲红俐.关于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思考[J].成人教育,2012(10).

第5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云南边境民族地区 教育研究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基于此,我们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为对象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900份,回收问卷810份,问卷回收率90%,其中有效问卷80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8.9%,即样本容量为805,半结构化访谈对象共为68人,全部问卷资料检查核实后进行编码,运用SPSS13.0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一、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开放,云南边境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推动了边境民族地区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通过调查分析反映:88.8%的大学生相信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民族复兴;4.8%的学生没有信仰或者无明确信仰;44.9%的学生信仰的是非共产主义的宗教或者儒家思想体系。90.1%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人有追求生活充满希望;81.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导人们更好地生活;79.9%的学生认为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做个人的精神支柱。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有象牙塔之称的大学校园早已不是一方净土。云南地区由于自身特殊的地理位置,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及西方所谓的民主平等自由等不良思潮影响着一些大学生。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实际行动,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2]。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如表3发现,大学生正在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核心价值观。20.4%的学生通过阅读报刊书籍获取核心价值观的信息,53.7%的学生通过广播电视媒体了解核心价值观信息,29.2%的学生选择了网络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值得注意的是,有39.1%的学生认为是受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由此足以见得大学生的信仰状况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价值取向多元化,因此我们要加强云南边境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坚定信仰,实现理想的这一现实状况直接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的开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难。

表1:云南边境边境民族地区信仰情况一览表N=805

表2: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比较认同的价值取向一览表N=805

表3:大学生了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影响的信息渠道一览表N=805

二、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归因探析

(一)教育理念滞后,教育手段单一。

首先,相对而言,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重视程度低于内地高校。一些高校缺少直接相关的领导干部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工作,没有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高校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进行全方位的安排和部署。其次,教师在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上普遍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主体性,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脱离实际,缺乏实践性和时代感。“德育文化,是综合利用文化资源,特别是精神文化,运用文化方式,进行自觉育德、自主育人的文化”[3]。云南地区当前核心价值观教育恰恰应加强这样的自主性。最后,教育手段单一,忽视个性化教育。诚如梁漱溟所说:“中国文化之最大偏失,就在于个人永不被发现这一点上。”[4]云南地区一些学校忽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同时社会、家庭和学校三方教育没有形成系统的作用。

(二)教育环境日趋复杂。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桥头堡。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在现实空间的特殊性。在意识形态领域,伴随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一些大学生心智尚不够成熟,容易被一些观念迷惑。另外,云南地区总体上呈现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和谐局面,但由于各个民族之间存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差异,尚存某些民族问题。

(三)云南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未得到根本改善。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论述。那么,教育作为一种上层建筑的存在,必然与经济基础的状况息息相关。就目前情况看,云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依然存在。在广大的云南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产方式的影响,农业和工商业发展发展不够充分。当前云南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于内陆地区。发展是云南民族地区各族群众的迫切愿望,应与此相结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云南地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策建议

在以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为对象对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40.2%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应维持现状。26.7%的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应该调整改革以适应时代变迁。还有33%的学生认为应提高理论课的素质,增强理论课的趣味性和启迪性。这说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的课堂教学需要变革,不仅要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观教育、宗教观教育,而且要不断适应学生主体需要,采用情景教育案、例教育多种教育模式和各种形式的课内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与欲望。坚持主导性是人文教育的前提和根本,如果过于强调主导性而排斥多样性,主导性就会单调、抽象,就会出现孤立化、理论化倾向[5],打造立体式的教育模式。同时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让大学生反馈自己在学价值观时的困惑与收获。

经济建设是一项根本性建设,云南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都要依靠经济。长期以来,云南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薄弱,当地对教育的投入有限。只有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能够有物质保障。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应从夯实经济物质基础开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明大德收公德严私德[N].成都晚报,2014-05-25(2).

[3]王仕民.德育文化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52.

[4]刘军宁.共和・民主・[M].上海:三联书店,1998:12.

第6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社区发展;重要标志;志愿服务

一、社区的定义

在西方经典社会学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社区和社会对立起来看,社会具有目的性和利益性,社会成员之间主要是以契约来维系关系的,其制约因素通常是依据正式法律;而社区则是以认同的意愿和价值观为基础,社区成员之间合作的纽带主要是邻里和朋友关系。其行为控制通常是依据习俗传统或者良风民俗。社区论的社区界定是现代化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大转折,它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

区域社区论为在城市、地区、国家和甚至全球层面引入社区规划和社区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勾勒出从社会现代化到社会全球化发展的基本框架,昭示出现代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其让社区的理性法则改造社区,不如让社区的人文法则改造社会,区域社区论意味着可以用社区原则、社区精神建设大社会、它提醒我们,在迈向社区社会化、社会现代化的同时,不要忘记社区社会化、社会人文化的发展。

社区概念在我们国家的提出时具有明确的背景和用意,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向市场,计划经济破产,政府不再拥有支配所有社会资源的能力了,但政府承担的职能仍然是全能式的。政府要想办法把职能放给社会,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以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

二、社区发展的现状

(1)社区居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根据蚌埠市某社区的调研状况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良好,特别是体育设施方面,有完善的体育设施,但是社区绿化面积较小,人均绿化面积较少。文化方面,建有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社区小课堂,但在书籍的选择方面需要改善,选择适合社区居民的人阅读的书。

(2)社区居民卫生条件及医疗保障状况。卫生医疗状况是衡量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我社区卫生服务是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政府通过开展大规模的爱国卫生运动,在缺医少药的农村建立了以赤脚医生为支柱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城市,随着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的建立,企业建立了医院或卫生所,行政和事业单位建立了公费医疗门诊部和公费医疗医院,这些社区医院和卫生所在保障居民健康、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正是以星罗棋布的社区医院、卫生站为依托,才解决了中国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3)社区居民教育状况。中国的社区教育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教育模式。例如,我国社区教育现有的基本模式有:以街道为中心的地域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学校为中心的辐射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以社区大众传媒为平台的媒介型社区教育模式五种基本模式。而我国社区教育队伍由社区教育管理队伍、社区教育专职教师队伍、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以及社区教育研究者队伍四个方面组成。在社区教育发展过程中,我国社区教育呈现出社区性、全民性、多样性、开放性、双向性、非正规性等特点。总而言之,我国的社区教育就是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同社区民众利益和社区发展需要紧密相连,旨在建设和发展社区、消除社会问题、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活动综合体。

三、社区发展中的问题

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首先意识上来说,对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不足。其次社区内条块分离,职责不清。社区单位利益部门化,资源共享难度较大。最后是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缺乏投入资金同时基础设施建设的规模不足,配套项目不齐。

社区医疗机构服务经费短缺;人们对社区医疗机构的作用认识不足,多数民众缺乏预防和保健意识。社区医疗机构人才结构不合理,全科医生不足;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认识不足。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体系却呈现出萎缩的发展态势,其主要表现是服务功能的弱化。在紧缺的医疗资源中,政府用于预治防疫、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院的支出越来越少。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涉及面比较广泛的系统工程,涉及财政、人事、教育、社保、药品生产流通、医疗救助等诸多方面。单靠哪一个部门,都难以完成这项工作。

第一,社区教育管理建设中缺乏一个专门负责的领导机构,各部门分条分块负责导致了信息沟通不畅,不能有效对各种教育因素加以整合,工作效率低,再者没有系统的政策支持,社区教育的整体格局带有模糊性和阶段性,缺乏系统性和计划性。第二,社区教育发展中的资源紧张,不能满足社区教育管理的发展需求。社区内部存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限,社区的管理效能、文化建设、归属感以及社区教育参与凝聚力等资源的缺乏,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第三,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社区教育发展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企事业单位、个人对社区教育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资金来源单一,导致经费短缺。第四,社区教育发展不平衡,农村社区教育落后。长期计划经济残留下来的条块分割、城乡分割,使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相互排斥,难以形成统一的社区教育运行机制,区域和城乡的社区教育差距一直存在。第五,缺少专业的社区管理队伍和适应社区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第六,社区教育发展缺乏一个必要的实体。

四、社区问题的解决方案

(1)在基础设施方面,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努力形成党委政府领导、民政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区居委会主办、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积极开创我区社区建设工作的新局面。第一,抓基础工作,夯实社区建设的根基。第二,抓关键问题,促进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第三,抓示范活动,提高社区建设水平

(2)解决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政府的长远规划和资金支持,需要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需要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笔者认为,解决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一是扩大资金来源。二是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调动医生积极性。三是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同基本医疗保险的结合。四是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五是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

第7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教育状况;非均衡性;地区;性别;社会阶层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279-05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居民的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不容忽视,目前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发展仍存在突出的非均衡性问题。总体而言,中国城镇居民的教育状况优于农村居民;沿海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状况好于边疆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与汉族存在重要差异,而且各少数民族之间教育发展极不平衡。除此之外,不同性别、不同社会阶层的居民受教育状况也存在重要差异。这些教育发展的非均衡状况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居民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社会流动合理有序进行的瓶颈性因素。为此,系统全面地梳理中国近二三十年来教育均衡状况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发现教育均衡状况的变化特征、全面展现不同人群间的教育差异,而且对于完善科学的教育研究框架、发现教育非均衡问题的核心、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以促进教育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育发展的城乡非均衡性

1.城乡教育差异的表现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差异经历了先缩小、后扩大的变化过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受“普及农村教育”与“有意识地向农民提供中高等教育机会”思想的指导,城乡居民的教育差异经历了显著的下降过程,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一系列教育制度改革的实施,① 城乡教育差距开始出现扩大趋势;到21世纪初,随着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推行,城乡教育差异开始呈现新的特征。②

现有关于城乡居民教育差异的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考察了近三四十年来中国城乡学龄人口入学机会、教育质量以及在校学生失(辍)学风险的差异。这些研究表明,首先,中国各教育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农村普遍低于城市[2]。近年来“两免一补”等教育政策的推行,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小学入学率的提高;然而,初中及以上阶段农村学龄人口的入学率仍明显低于城市。其次,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在各教育阶段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更小,失、辍学风险更大[3]。目前边远农村中小学的辍学现象最为突出,其次为乡镇学校,再次为县城及周边学校;山区学生的辍学率高于丘陵和平原[4]。

2.城乡教育差异的主要成因

现有文献就城乡教育差异的成因进行了广泛探讨,揭示了包括经济、社会与家庭、教育制度以及学生个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其中,不少研究认为,经济因素是导致中国城乡居民教育差距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指出,在宏观层次上,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资源与财政支付能力等方面存在重要差异,生均教育经费不同,农村居民可及的教育机会、软硬件条件与教育质量明显不及城市居民[5]。在微观层次上,农村家庭经济状况往往较差,对子女教育费用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较低,这样,农村子女的教育机会(尤其是初中及以上阶段)进一步受到限制[6]。结合宏、微观数据,Hannum(2003)分析了社区资源、村级经济与微观家庭经济状况对中小学阶段儿童入学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村级经济状况、教育资源与微观家庭户的经济状况对儿童入学机会均存在独立的显著影响[7]。

在社会和家庭方面,现有研究指出,农村社区中存在不同形式的“读书无用论”思想,教育缺乏社会支持[8]。部分农村地区甚至不良风气盛行、治安状况差,严重地破坏了农村学龄人口接受正规教育的环境[9]。此外,农村家庭子女数量较多、父母对教育的重视不足;同时,受短期经济利益(如家庭帮工、乡镇企业就业、外出打工)的影响,农村不少学龄青少年(包括小康农村地区的青少年)在具备一定劳动能力后,放弃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导致严重的失、辍学(尤其是初中学生)现象。近年来,随着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教育费用减免政策的实施,农村地区社会和家庭因素对教育的影响快速上升,在不少地区甚至超过经济因素的作用[10~11]。

在教育制度方面,过去几十年来中国教育体系内部客观上存在对城乡教育重视程度不同、资源分配不均状况,同时教学内容设置忽视城乡差异,客观上限制了农村居民在教育机会与教育成果。艾一平等(1995)对中国部分边疆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云南)辍学现象的研究指出,被调查边境县中,学校环境设施差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抑制作用是影响学生辍学的重要原因[3]。杨润勇、王颖(2004)对某小康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现象的模式与成因分析同样指出,教育资源、教育机会不均等以及模式化教育是造成农村地区差生、辍学生大量存在的根本原因[4]。郭浩与伍淑柱(2006)在西部农村地区的研究也发现,当前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最主要原因已由经济困难转向了厌学,而导致学生厌学的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资源、教育机会不均等以及“应试”的和模式化、一刀切的教育制度[12~15]。

概括而言,目前关于城乡教育差异的研究成果指出,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与教育状况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居民在各教育阶段入学机会均不及城市居民;这一状况随着经济发展与教育政策改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目前,农村儿童的小学入学机会已与城市高度接近,但初中及以上阶段的入学机会却未现明显改善。与此同时,与城市相区别,农村中小学生中存在较为突出的辍学现象。而影响城乡居民教育差异、特别是农村居高不下的辍学问题的因素涉及了包括经济、社会与家庭、制度及学生个人在内的多方面的原因,经济原因在其中的重要性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而社会、家庭与制度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凸显。受教育制度、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不少农村地区的教育劣势又称为限制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教育状况的地域差异

1.教育地域差异的表现形式

与城乡教育差异相类似,中国不同地区居民的教育状况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其中,初中及以上教育阶段的差异尤为突出。截至2000年,中国除少数省份(如、青海、贵州)外各省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均接近100%。而在初中及以上阶段,各省升学率、毕业率仍存在较大差距。且随着教育阶段的升高,相应差距不断扩大。概括而言,北京与上海两市各阶段入学、毕业及升学率均名列前茅,浙江省的相应教育指标紧随其后;相比之下,、青海、贵州、云南、海南等地区教育发展水平明显落后[16~17]。教育状况的地区差异不仅表现在省际差异中,而且突出地反映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区、县市之间[18]。例如,1990年河北省各县10~18岁人口不在校率最低约为30.5%,最高接近100%。总体而言,中国各地区10~18岁人口在校率南北差异明显,而沿海与内地的相应差异则相对较小。

2.教育地域差异的成因

现有研究表明,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教育供给、造成不同省份学龄儿童入学率差异的重要原因。Hossain(1997)运用1992年城乡家庭及儿童状况调查数据指出,受经济状况的影响,各地区的教育质量存在重要差异:经济发展状况最差的省份中,约有35%的失学儿童明确表示教材短缺或其他教学设施匮乏是其失学的重要原因,该比例在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省份则为21%。Tsang与Ding(2005)利用1997年和1999年县级数据分析指出,不同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支出存在很大的差异。地区间教育财政支出的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各省之间(约占2/3到3/4),而省内县级水平上生均教育支出分布的两极差异也相当大,且这一差异随时间呈不断扩大趋势[19]。

不同地区的人口转变进程明显不同,学龄人口呈不同变化特征,这样教育需求的不同进一步影响着居民教育状况的差异。郑真真、吴要武(2005)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人口转变进程指出,人口转变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龄人口的数量与结构,已经完成(或接近完成)人口转变的地区(如上海、辽宁、浙江等地区),学龄儿童数量快速下降[2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供求关系的失衡,客观上影响着各地区居民教育的差异。

此外,教育政策分地区推行也是影响不同地区教育差异的重要因素。琚四化(2005)对高考招生中的地区差异分析指出,中国各地区教育资源的非均衡分布、以地区为单位的招生制度导致了各地区高考招生分数、招生人数与招生比例的差异[21]。刘精明(2007)对扩招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的研究表明,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省际高等教育机会的总体不平等程度明显下降;然而,少数省份仍存在明显两极分化现象,相应差异不断扩大[22]。

三、教育状况的民族差异

受各民族传统文化与不同聚居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各民族的教育状况也存在重要的差异。总体而言,少数民族儿童入学率低于汉族儿童,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然而,这一民族差异对不同少数民族、在不同聚居程度下可能呈现不同的特征。例如,在蒙古族人口聚居程度较高的地区(占总人口80%以上),蒙古族儿童的入学率甚至超过汉族[23]。

少数民族聚居的地理位置、聚居程度以及文化与制度等因素对少数民族教育差异存在突出影响。例如,滕星、苏红(1998)研究指出,中国西部内陆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存在资源不足、教学质量差以及教育意识薄弱等问题[24]。这些地区到目前为止仍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与升学率低的现象[25]。

受各少数民族人口总体规模较小且分布较为分散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关于各民族居民教育不平衡性状况的研究仍以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比较为主,相对缺乏对各少数民族之间――尤其是结合聚居程度――的比较研究。

四、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

与教育非均衡特征的其他方面相比,性别差异长期具有相对突出的位置。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男女平等”思想的推动下,教育的性别差异快速缩小。然而,到目前为止,男性总体受教育程度依然明显高于女性,且教育程度越高差距越大、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差距男女教育差异尤为突出。近年来,教育的性别差异呈现从入学率、升学率等显性指标向学业层次、志愿选择等深层次转化的趋势[26]。

教育的性别差异在不同教育阶段表现不同。具体而言,在义务教育阶段,男女教育差异主要存在于农村地区[27]。农村女童接受教育的机会总体上不及男童,女童辍学、失学的可能性也往往较大。当然,在农村女童总体教育机会不如男童现象的背后,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吕开宇等(2006)对甘肃省不发达地区儿童辍学现状的研究指出,男女童辍学率随年级呈不同变化特征,这与家庭对劳动力的需求以及家长对子女不同的教育预期有关。一般而言,初中阶段女生辍学率低于男生,而小学和高中阶段女生辍学率高于男生[28]。Zhang等(Zhang,Kao & Hannum 2007)在甘肃的跟踪调查数据表明,是否接受较高的教育,女孩受自身学习成绩的影响较大,男孩则受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更为明显[29]。

在中、高等教育阶段,男女教育差异不仅突出地存在于农村地区,而且也反映在城镇地区。一般而言,女性在中、高等教育阶段的入学机会和毕业就业均不如男性,这一状况在农村地区更为明显[30]。究其原因,中国高等教育成本中个人(或家庭)支付部分的上升,家庭经济约束与对子女教育期望、预期收益中的性别意识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传统社会分工中的性别因素,都成为制约女性接受高层次教育的原因[26]。不容忽视,尽管女性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机会受到众多不利因素的制约,近年来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快速增加,其改善速度明显超过男性[31]。这一方面与过去几十年女性总体教育水平较低、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偏低有关,另一方面也间接地反映了较高教育程度对女性状况改善的客观作用。

五、教育状况的社会阶层差异

社会阶层是构成居民教育差异的另一重要方面。由于阶层划分贯穿于整个社会,又通过代际传递影响着几代人的教育状况和社会流动,因而,目前考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教育差异的研究成果相当丰富。这些研究多数以Bourdieu、Blau-Duncan等人的西方社会分层理论为研究框架,采用父亲的受教育程度、职业、身份、权力、家庭收入等变量来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及其所属的社会阶层,从而考察家庭在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资源拥有状况对子女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的影响。

这些研究指出,在不同教育阶段社会阶层具有不同形式的影响。在基础教育阶段,社会阶层对子女教育的影响突出地表现为就读学校质量和失(辍)学风险的差异中。在多数农村地区,社会阶层对子女教育的影响突出地反映在失辍学风险的差异中[32]。在城镇地区,社会阶层的影响则更多地反映在子女教育质量的差异中。较高阶层的子女进入重点高中的可能性更高、升入大学的机会更大[33~35]。与之相对,较低的社会阶层的子女在义务教育以后继续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较低,且多数流向了教育质量相对较差的中等职业教育[36]。在高等教育阶段,家庭社会阶层通过影响子女学习动机、学习成绩、学习环境、教育资源以及家庭对学费的支付能力,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子女能否进入高等院校,进入重点院校或普通院校、公立院校或民办院校的机会,并对其教育结果(如毕业就业状况)产生分化作用[37~39]。其中,家庭文化资本对子女接受高层次的公办高等教育影响更为明显,经济资本对子女接受民办高等教育的机会影响较大 [40]。近年来,受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与收费改革的影响,在高层次院校中,社会阶层的影响有扩大趋势,而在低层次的高等院校,家庭社会阶层的影响明显缩小[41]。

此外,不少研究考察了中国近几十年来家庭社会阶层对子女教育的作用机制及其变化特征[42~43]。这些研究表明,中国社会阶层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在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过程。20世纪四五十年代家庭社会阶层对子女教育的影响较为明显,主要反映为家庭成分与父母职业的影响;此后(尤其是在“”期间),社会阶层的影响经历了显著的下降过程;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分层的演变,家庭社会阶层对子女教育的影响又开始快速上升[44]。这一时期,家庭社会阶层的作用从父母受教育程度等传统的分层指标逐步转向包括父母的管理地位、职业、家庭收入等经济与社会资本,以及父母教育程度、价值观等文化资本在内的多元影响体系[45~48]。

六、小结与讨论

过去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居民的教育状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受社会、经济、文化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乡之间、不同地区、民族、性别以及社会阶层的居民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与教育结果中仍存在重要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现有研究提出了一系列促进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政策建议:(1)加大公共教育投资力度,在基础教育与中等教育阶段,尽可能实施标准化办学,缩小教育质量的城乡、地域差异;(2)重视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生产需要,拓展职业教育类型、提高其办学质量,使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适应居民教育需求的、实现教育大众化的重要选择;(3)合理化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设置、提高其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改善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状况。

综上所述,既有关于中国居民教育均衡问题的研究,为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居民教育状况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与实证资料,为促进中国居民教育均衡发展、社会流动公平合理进行提供了重要的对策建议。然而,现有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空缺与不足,有待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借鉴与完善。

首先,现有多数研究或依赖宏观统计汇总数据,研究入学率、升学率、失(辍)学率等教育指标在城乡、地区、民族之间的差异,或运用小范围的局部微观调查数据,考察相关教育差异的状况特征。现有的微观调查研究成果仍相对零散与独立,缺乏比较与综合。宏观层面的研究,缺乏对相关问题具体结构特征的揭示,对相应现象的成因解释也难以深入全面。考虑到宏、微观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各自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后的研究应当注重结合不同层面因素的综合考虑。其次,现有辍学研究中对于社会、文化(如打工潮)等重要因素的考察主要停留在定性层面,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以及研究结论的可推广性缺乏实证检验。这样,面对“两免一补”政策实施后不少农村地区出现的失(辍)学率反弹的现象,现有研究难以给出系统有效的解释。这一研究现状对未来研究中综合考察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提出了重要的课题。再次,现有关于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的研究,多数以高等学校在校生为调查对象,研究特定时点在校生中不同家庭背景的差异。这种研究难以考虑未上大学者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对教育差异成因的深入理解,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具体研究结论的外部有效性。最后,不少研究指出,性别、城乡、社会阶层等因素对教育均衡存在重要的交互作用。进一步考察这些因素的交互效应对全面深入地理解教育非均衡问题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 (3):86-98.

[2]张玉林.分级办学制度下的教育资源分配与城乡教育差距――关于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政治经济学探讨[J].中国农村 观察2003,(1):10-80.

[3]艾一平,孟鸿伟,Gerard A Postiglione.中国部分边疆民族地区辍学情况调查[J].教育研究,1995,(1):60-66.

[4]杨润勇,王颖.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现状调查和规律研究――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之一[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4,(1):36-41.

[5]张海峰.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31-38.

[6]张杨波.社会分层与农村学生受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对农村考生高考填报志愿的影响[J].青年研 究,2002,(11):20-26.

[7]Hannum,Emily,2003.Poverty and basic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 villages,households,and girls’ and boys’ enrollment[J].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47(2):141-159.

[8]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失衡:转型期农村教育的主要危机[J].教育科学,2007,(1):1-4.

[9]龙成章.控制初中生辍学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普九”的关键[J].中国民族教育,2000,(3):18-20.

[10]王鉴.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龄女童辍学问题追踪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08,(1):116-121.

[11]苏群,丁毅.初中阶段农户子女辍学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闽北农村地区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7,(6):39-45.

[12]郭浩,伍淑柱.中部贫困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问题调查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14-119.

[13]杨润勇,王颖,李晨英.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成因探析――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之二[J].教育理论与 实践,2004,(2):34-37.

[14]王颖,杨润勇,邵长兰,等.农村初中学生辍学防治策略研究――小康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研究之三[J].教育理论 与实践,2005,(3):28-32.

[15]卢红,杨润勇.农村地区初中学生辍学现象屡禁不止的政策学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5):30-34.

[16]郑真真,牛瑞琴.从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看中国的教育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8,(4):44-50.

[17]Hossain,Shaikh I.,1997.Making an equitable and efficient education: the Chinese experience[R].in “China: Social Sector Expenditure Review,1996” World Bank Report.

[18]郑真真,牛瑞琴,邢立强.中国10~18岁青少年就学的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2,(2):28-37.

[19]Tsang,Mun C.and Yanqing Ding,2005.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disparities in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J].China Review 2005.

[20]郑真真,吴要武.人口变动对教育发展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2):84-107.

[21]琚四化.教育机会均等下的中国高考招生的地区差异[J].青年研究,2005,(1):30-41.

[22]刘精明.扩招时期高等教育机会的地区差异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142-156.

[23][美]白杰瑞,滕星.中国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与辍学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1996,(1):29-39.

[24]滕星,苏红.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现代化过程与教育机会均等[J].教育科学,1998,(1):9-11.

[25]贾昭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辍学问题初探[J].中国民族教育,1994,(4):53-54.

[26]郑真真,连鹏灵.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J].妇女研究论丛,2004,(5):14-24.

[27]Tsui,Ming and Lynne Rich,2002.The only child and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for girls in urban China[J].Gender and Society, 16(1):74-92.

[28]吕开宇,王桦,金莲.不发达地区父母外出非农就业对子女教育的影响――从儿童辍学原因谈起[J].农村经济问题, 2006,(4):25-79.

[29]Zhang,Yuping,Grace Kao,and Emily Hannum,2007.Do mothers in rural China practice gender equality in education aspirations for their children[J].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51(2):130-156.

[30]文东茅.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16-21.

[31]易翠枝.婚姻市场的教育分层与女性人力资本投资[J].华东经济管理,2007,(2):127-130.

[32]Hannum,Emily,1999.Poverty and basic-level schooling in China: equity issues in the 1990s[J].Prospects XXIX(4):561-577.

[33]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7,(2):94-107.

[34]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24-31.

[35]杨东平.高中阶段的社会分层和教育机会获得[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3):52-59.

[36]郁海明,丁延庆.从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关系看中国教育政策中的公平问题[J].理论前沿,2007,(10):35-36.

[37]文东茅.家庭背景对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58-63.

[38]沈祖超,阎凤桥.社会分层对于高等教育分层的影响――西安民办高校学生家庭背景的实证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 论,2006,(2):72-85.

[39]余小波.当前中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2002,(2).

[40]谢作栩.高等教育大众化与缩小社会阶层高等教育差异的研究[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8,(4):71-77.

[41]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2]Sato,Hiroshi and Li Shi,2007.Class origin,family culture,and intergenerational correlation of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R].IZAdiscussion paper No.2642.省略/abstract=970242.

[43]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4):97-109.

[44]Deng,Zhong and Donald J.Treiman,1997.The Impact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on Trends i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3(2):391-428.

[45]孙小红.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31-33.

[46]黄平.重释教育的不平等性与社会分层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06,(6):41-43.

[47]孙春柳,张友星.大学扩张的背后――改革开放前后高等教育对中国社会分层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97-101.

[48]Brown,Philip H.,2006,Parental education and investment in children’s human capital in rural Chin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759-789.

A Review of Studies on Educational Inequality Among the Chinese Population

NIU Jian-lin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100732,China)

第8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现状如何,越来越引起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了探讨当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真实状况,充分认识当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我们对近200名社区青少年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本文所探讨和研究的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是指未成年人和全日制在校学生的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状况。本次调查问卷分为中学(包括初、高中)200份,中学回收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94.1%。调查对象初中三年级147人;高中三年级38人。调查对象的性别分布:初中三年级阶段男生67人,女生80人;高中三年级阶段男生20人,女生18人。我们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处理与分析,结合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情况的个案研究,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进行审视,对影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因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从而为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与特点

(一)社会公德意识增强

在对社区青少年公德意识的测试上,设计了公共汽车让座、十字路口过马路及关水龙头等三个问题。在回答“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孕,你一般选择怎么做?”有72.4%的青少年选择“立即主动让座”;23.8%的青少年选择“经犹豫后,最终让座”。这说明96.2%的青少年在公共汽车上给人让座。“十字路口遇红灯,此时又没有车通过,你会怎么办?”,选择“等到绿灯才过”的有63.2%,对于“公用龙头滴水,你通常怎么做?”,有89.2%的青少年选择“立即上去关掉”。以上说明绝大部分社区青少年对学校的公物是关心的,对现集体的活动是积极参与的,社区青少年社区公德水平较高。

(二)家庭道德有所进步

青少年家庭道德方面的问题主要是青少年个人中心、不关心他人、较少干家务等方面。通过本次调查,发现青少年在这方面有较大改观。对“你在家做家务吗?”的回答,有42.7%青少年回答“常做”;而“你对于父母的生日是否能记清?”这一问,回答“都记得清”,占63.2%。以上回答说明青少年在家庭中关心父母,经常帮助父母干家务。

(三)社区青少年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

人生观、价值观中涉及的核心问题是对集体的认可和接纳。调查结果显示,分别有56.8%和23%的社区青少年对“你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回答是“个人事业有成,实现个人价值的人”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人”。由此可见,目前绝大多数社区青少年对体现集体主义内涵的雷锋精神、奉献精神、服务社会等观念是接受和认可的,并在其心目中占据主导地位。

(四)学校政治课改革取得成效

调查结果显示,对学校政治课有55.7%和34.1%的社区青少年回答有“较大帮助”和“一些帮助”,合计为89.8%的社区青少年认可学校政治课教育。

(五)家庭教育更注重全面发展

本次调查中,“你觉得父母最关心你哪个方面情况?”46.5%回答是“学习”,16.7%回答是“品德、心理状况”,34.6%回答“身体健康”,还有2.7%关注的是“交往状况”。这说明家长对孩子关注不仅仅只是学习。

(六)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相结合有所改进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八荣八耻”内容的掌握,有33.5%的青少年选“很了解”;有47.6%的回答是“较了解”。这表明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八荣八耻”的内涵已经深入普及到广大社区青少年的内心,并得到他们的广泛响应和高度认同。同时说明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取得了一定效果,尤其是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有所改进,才有可能使我们倡导的教育内容为青少年所了解和接受。

当前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令人欣慰的,他们在思想道德方面表现出具有青春气息的群体特征和强烈的时代特点。

二、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教育有待进一步改革

1.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当前,我国深化和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首。但是,德育迄今仍然没有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学校教育失掉了重心,主要表现为重智育轻德育。在问卷中,我们询问了“班主任最关心你哪方面的情况?”社区青少年回答“学习成绩”的最多,为46.5%;回答“思想品德”的为16.2%,回答“身体健康”的为34.6%;回答“同学、朋友交往”的为2.7%;回答“社会上的人际交往”的为1.3%,回答“精神生活”的为2.0%。教师最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关注学生思想品德相比两者相差30个百分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应试教育”仍有相当市场,不少学校以应试和升学为办学目标,一味追求考分和升学率,关注学习尖子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忽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严重影响了社区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2.中小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还需进一步改革。虽然学校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学校还要加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德育过程,扎扎实实地抓好德育工作。

(二)家庭教育

1.家庭教育重学习轻品行。中国的家庭教育中重学习轻品行、重智育轻德育是个顽症,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家庭教育问题,在中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有“父母最关心你哪些方面的的问题”。结果反映出近一半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关心孩子“思想品德”的家长只有16.2%。

2.部分社区青少年同父母的情感交流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区青少年不愿意与家长沟通和谈心。当问“你消除烦恼的办法通常有哪些?”时,回答“找伙伴诉说”的45.9%,回答“记在日记里”的25.4%,回答“向父母或老师诉说”的16.8%,回答“上网聊天”的10.8%,回答“找老师诉说”的1.1%;与此相应的是,对中学生的问题“你与父母沟通情况是”,回答“与父母无所不谈,很容易沟通”的31.4%,回答“与父母基本能沟通,但有些话不向他们讲”的高达53.5%,回答“与父母谈不来,较少沟通”的11.4%,回答“与父母基本没有沟通”的3.8%。以上两个问题至少反映这样一种家庭教育状况:部分社区青少年同他们父母存在情感交流的困惑和障碍,社区青少年不愿意向父母倾吐其心声,家长也难以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这种情况对家长对孩子来说都是可怕的。从家长的角度看,如果长期与孩子缺乏交流,家长的教育就会无的放矢,其精神需求、心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lunwen.5151doc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作者:未知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36更新时间:2009-6-7

广告载入中...

广告载入中...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从社区青少年的角度看,他们正值成长发育期,难免会产生不少烦恼或问题,如果不及时同家长沟通,或不告诉他人而闷在心里,极容易产生心理疾病,不利于社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三)社区与学校、家庭缺少联动,青少年思想工作无法形成有效的合力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有赖于方方面面的合力,尤为紧要的是社区、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共建,以形成合力。在调研中了解到:大多数学校与社区的关联度并不密切,缺少有效的沟通与协作,存在“各归各”、“单打一”的状况。不能否认,有些社区的党、团组织在组织青少年参与社区活动方面做得有声有色,但却忽视了与学校和家庭的联动,没有将活动的效果最大化,而少了学校和家庭的反馈和联动,社区也很难长期保持青少年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在目前发展商品房、“人户分离”的条件下,怎样密切学校与社区的联系,形成德育整体合力,是一个新课题。而目前的状况却令人担忧:社区青少年工作说起来管的部门很多,但具体落实起来,往往只有团工委来承担重任,感觉势单力薄。

此外,应当注意的是,增强三方合力并不是要求大家一哄而上、重复劳动,而应该鼓励三方各显神通,互相“补位”。比如社区,就应该在监督问题青少年和问题家庭方面发挥所长;同时,尽可能给青少年提供充裕的活动设施和空间,创建“校外课堂”,也是社区“发力”的重要内容。

(四)一些部门领导对社区青少年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担负起领导责任

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虽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因为思想道德教育不能带来直接的效应和收益,在一些部门领导的心目中,它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并不高,看不到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认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可有可无,对其不加重视。例如,不注重对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进行财力投资,导致一些学校德育经费严重不足。有的学校要开展德育社会实践活动却没有外出考察经费,要留下影像资料也没有经费,更谈不上采取先进的德育技术手段和设备。此外,有关政府部门也没有真正对严重污染、腐蚀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影视节目、报刊、书籍、网吧等采取有效措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仍缺乏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建议

既然青少年问题是一个受社会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那么为了有效解决或防范我国日趋严重的青少年问题,就应采用综合、多元的治理新思路。这一思路主要包括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强调青少年问题治理主体的多元化。青少年群体是青少年问题的直接主体,但仅仅依靠青少年自身努力是无法彻底防范这一问题的,青少年问题的防范需要政府、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企业、学校、家庭、社区、社工、青少年等多元化主体的共同参与,发挥各自力量,进行“多中心”治理。二是强调多元主体之间的网络互动与合作伙伴关系。构筑青少年问题的多元治理主体,只是为解决青少年问题提供了组织基础,而关键在于如何通过相关制度的建设,将多个主体联合组织起来,发挥整体治理效果的最优化和最大化。为此,在青少年问题的治理实践中,紧紧围绕共创青少年健康成长环境的总目标,构筑多元化主体之间平等、协商、互动、合作的关系,才是实现治理效果最优化的根本保证。三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和提升青少年群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少年群体自身始终是青少年问题的核心主体或当事人,每一项政策或治理措施的社会效应,最终还要通过青少年群体的主动参与及其整体状况的改善才能得以体现。因此,能否从青少年心理特征出发,设计出多元化、多彩化的活动或项目,充分调动青少年群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积极性,直接决定着多方所有努力的最终效果。我们应该在每一项政策或活动的实施进程中,力争让尽可能多的青少年群体参与其中,以扩大政策的受益面和影响面。

(一)端正育人成才的指导思想

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思维桎梏,深刻认识其危害性,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以科学的发展观、人才观指导德育工作,纠正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倾向,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营造舆论。在这个基础上,要着力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在社区的舞台上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同时要强化社会实践的制度化安排。在美国就有不少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在社区志愿服务60小时以上,否则不能如期毕业,也难以进入著名高等学府。这些硬规定对督促学生自律很起作用。同样,我们在倡导学生社会实践的同时,也必须有制度化的硬性措施来保证实践的质量。这样做对于尽快扭转应试教育的风气十分重要。

(二)强化学校对社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主渠道的重要功能

1.学校教育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加快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改革,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与建设,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德育课程体系;要积极改进中小学德育教学方法与形式,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要拓宽德育教学渠道,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有机统一起来;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要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追求目标,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德施教,以高尚情操、丰富学识和人格力量引导和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要强化班主任制度,选派责任心强、素质高的教师担任班主任。

2.制定实施有助于促进青少年知识结构平衡的教育政策。充分认识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青少年教育问题的复杂性,遵循青少年的心理特征,采取新的教育战略和政策,促进青少年知识结构的平衡,也是有效防范青少年问题的基本策略之一。为此,首先要实施学科地位平等化战略。尽快扭转人文社会类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中地位非平等化状况,在教师专业要求、考试制度、学生考核等方面,做到与所谓“主课”同等的地位和要求,为青少年获得完备的知识结构奠定制度基础。其次,继续推行中小学素质教育,实施教育活动均衡化战略。在全国中小学统一增设生命教育、心理卫生、道德教育(包括个人行为道德、人际关系道德、社会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法制教育、民族教育、感恩教育、中国文化教育、性教育等新课程,配备专业教师和活动场所,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社会公民、树立健全人格、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最后,要研究并加快现有高考制度的改革,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为青少年成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道路。

(三)重视家庭教育对培养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特殊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教育好孩子不仅是家长的私事,也是父母应当承担的意义重大的社会职责。因此,要通过大众传媒报道宣传家长教子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帮助和引导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亲子观、教育观、人才观,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自觉性。此外,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家庭教育研究团体、各级妇联组织、各社区家长学校都要发挥各自的优势与特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四)充分发挥社区在青少年思想工作中的作用

作为居住和成长的场所,社区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影响力日益彰显。据统计,中、小学生一年有170多天在社区渡过,占全年时间的46.6%,社区正在成为青少年生活的主要空间,是青少年实现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场所,是青少年集中活动的重要区域。青少年的积极参与是实现社区长远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社区为依托,推进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

1.完善“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德育建设体系。学校、家庭和社区就像一座功能完整的“综合加工厂”,锤炼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缺少哪一道“工序”,产品都会有缺陷。要加强社区、学校、家庭之间联系,探索三者联动共建的途径与方式,健全网络,形成制度是当务之急。

完善寒暑期报到制,确保参与社区活动的时间,做到严格考核,认真总结;建立学校与社区、家长间的通报制度;办好家长学校,指导家长科学育人;做好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重视强化家庭的法律监护责任,优化家长的家教意识理念,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监护方法,支持子女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学校方面要关注青少年在社区、家庭的学习、活动、生活情况,倡导班主任做好深入细致的谈心工作,因人制宜地帮助青少年成长,必要时开展家访活动;社区与学校要积极探索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联手建立科学考评制度;设立中学生“道德实践奖”,对于在志愿公益活动、道德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者予以表彰,并把成绩列入德育考评;完善“社区十佳青少年”和“好人好事”的评选、讲评制度,形成浓厚的道德建设氛围。

2.建构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社会化运作机制。成立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社区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建立调研、培训、督查、通报等一系列工作与会议制度。在街道的层面上,社区建立社区青少年工作领导小组,其中社区明确第一责任人是街道党工委书记、主任,或是副书记、副主任。各居委也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居委专设青年干事。从社区共青团的组织体系来看,街道、镇建立街道(镇)团工委和居民区团支部,街道、镇建立社区青工委,街道、镇建立社区少工委和居民区少先队组织,街道、镇建立各类青年活动性社团或协会。

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渗透于社区青少年的管理、服务和活动载体之中。我们要采用社会化的运作方式,动员组织方方面面的社会力量共同做好这件工作。我们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专门的青少年事务管理机构。建议市、区两级成立青少年事务管理局,列入政府序列,为不增加编制,可与市、区两级团委合署办公,服务青少年教育、就业、劳动、社交等成长成才的各种需求,在履行青少年事务管理、服务职能的同时,积极做好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这样便于把多头的主管部门统一起来,增强合力。对各项事务或活动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将其委托给某一方面或某个社团,采用社会化运作方式。

3.建立社区青少年思想工作专业化队伍。调查发现,建立社区青少年社工队伍的呼声很高。从中小学抽调教师担任专职帮教社区青少年的“社区教师”,他们以针对性极强的、高超的工作艺术,开展心理援助,为青少年构建社会支持系统。

(五)党政部门要高度重视社区青少年工作,积极营造有利于社区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观念问题,一定要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克服认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软指标的模糊认识,社会各方面都要主动承担责任。其次,要强化齐抓共管的意识,整合社会资源,整合工作载体,实现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由部门工作向全局工作、由学校抓向社会抓的转变,共同净化社区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六)加强保护社区青少年权益和立法工作

2004年5月3日,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街道青年文明社区的“青少年维权岗”时指出,社区青少年是社会中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也强,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需要社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给予特殊保护。现在,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地方还十分严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全社会都要维护社区青少年合法权益。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做好关于未成年人的立法和执法工作。要切实加强保护社区青少年权益方面的立法工作,加大执法力度,逐步形成有利于社区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努力为社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张耀灿,郑永廷,刘书林,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盂佳,杨忠建,等.北京市公民思想道德现状与发展趋势[J].教育科学研究,2008,(4).

[4]龙井仁.试析社区教育发展中教育资源的共享[J].成人教育,2008,(3).

[5]陈艳.社区教育的时代价值新解[J].成人教育,2008,(3).

[6]路继初,罗军.过渡时期与青少年社会化问题[J].青年研究,1999,(11).

第9篇:社区教育发展现状范文

【关键词】社会教育;社会系统;幼儿社会交往活动;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7)05-0005-04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社会教育是教师最感困惑的领域:教什么?怎么教?幼儿园课程的所有领域都发挥着把儿童培养成社会人的功能,社会教育领域的主要目标是使儿童内化社会中相对稳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并形成相应的社会情感和态度,而一定社会的价值观及行为规范是在社会交往生活中形成并实现个体生成的。这样,教什么及怎样教的问题就有了明确的答案:通过幼儿社会交往活动内化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得出这一答案只是问题探索的开始,因为我们一旦顺此路径操作,还会面临一系列与这一目标及实现过程直接相关的时代的、本土的问题。因此,从本土化的视角分析幼儿成长所需的关系状态、幼儿所处时代的社会关系状态及幼儿所处社会系统中各种教育力量的关系状态,给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摆一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深入思考幼儿园社会教育何所能与何所不能。

一、幼儿成长所需的关系状态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关系状态

人与一般生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的未特定化或非专门化。婴儿初生时是软弱而不能自助的,必须依赖成人的照料,而且个体早期还要经历一段较长的儿童期。但正是由于人在先天自然本能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人才能从自然生存链条中凸现出来,通过后天的创造弥补先天的不足。这种补偿人的生物性不足的活动就构成了人的文化,文化是人的第二自然。个体一出生就进入一个文化世界,与他人产生关系依赖,从母婴依恋到亲子关系,再到同伴关系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的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的增强,幼儿的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交往关系不断丰富。这种交流的需要是原始的和基本的人性特点,是生存的需要。有了这种因交往本能而产生的亲子互动、同伴互动的关系依赖,幼儿才能维持生存,获得社会情绪和情感,掌握社会的习俗、规范和必要的知识技能,生成识别环境并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发展社会性并以个性的形式表现出来,不断解除存在状态上的不足,实现人的社会性本质及文化生成。因此,儿童期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社会化阶段,亲子关系、师幼关系、伙伴关系等关系依赖是这一阶段幼儿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条件。

然而,人只能在他所处的具体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真实背景是幼儿所处的现实的社会交往生活。马克思依据人(类)的发展过程,把社会发展的历史形态划分为“群体依赖”、“人对物的依赖”、“自由个性联合体”三个阶段。〔1〕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人只有通过群体依赖关系才能维持生存,这时社会处于“群体依赖”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物质交换活动的丰富,人通过对物的依赖,从群体依赖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在形成自主人格的同时又走向了人本质的物化,这时社会处于“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个体独立性”阶段。虽然人对物的依赖造成人的片面发展,但这是人迈向自由、自觉、自为的存在状态,即社会进入“自由个性联合体”阶段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社会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人的发展形态已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进入以“物的依赖”实现个体独立性的阶段。市场经济一方面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使个体逐步走出“群体依赖”的生存阶段,走向“个体独立性”的历史时代;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实质上要以“物的依赖”为前提去实现人的独立性。因此,人们在生存实践中的意义追寻指向“人―物”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减少,相互保持着一种独立状态下的距离、自主状态下的排他和利益多元化导致的人际关系紧张和冲突,生存压力甚至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很有限。在独生子女背景下,虽然幼儿在家庭中成为过度的感情投资对象,但大多表现为成人单向的情感宣泄和幼儿被控制状态下的依附,表现为对幼儿物质享受的满足,表现为为未来作准备的知识和技能教育,而亲子之间情感的、精神的交流较少。因此,今天的幼儿过早地被卷入成人的关系状态,成人独立的生活状态剥夺了幼儿的交往生活,幼儿仅仅在狭隘的亲子交往中成长,缺乏同伴交往,更谈不上参与社区交往生活。

个体无法选择自己所处的人类发展的历史阶段。当今社会发展形态处于以“物的依赖”为前提的个体独立性阶段,幼儿发展所必需的关系依赖已失去了自在的文化生态,但个体发展应当经历的生活形态理应得到保障。因此,创设幼儿成长所需的人际环境和交往生活已迫在眉睫。基于此,幼儿园如何利用特有的人际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的交往环境,弥补儿童交往生活的缺失,这是当下幼儿社会教育应仔细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幼儿社会生活系统中各种教育力量的关系状态

个体早期的社会化因主体自身不成熟的特点,需要社会为其提供特定的条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相对稳定和统一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另一方面是令人敬佩和信服的社会权威形象”。〔2〕

理想的幼儿社会教育应以幼儿发展为导向,使幼儿社会生活系统内各种教育影响因素,如家庭、社区、幼儿园及大众传媒等形成教育合力,应立足于社会生活实际,有助于幼儿将社会普遍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和行为方式。而现实的情况恰恰相反,以上各种教育因素在对幼儿进行规范要求和价值观念指导时出现了分歧并导致相互消解,特别是幼儿园的教育影响力远不及家庭中以整个社会文化为背景的真实的社会生活。

首先,对幼儿发展直接产生影响的是家庭、邻里、幼儿园等微系统及其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幼儿所处的这个微系统内并没有形成儿童教育观念的一致性。社区的概念是伴随着市场经济产生的,“是指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3〕社区具有地域、社群、组织、文化等基本要素,居民在环境卫生、服务设施、文化娱乐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诉求。但是,当前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动程度低,人与人之间、各组织机构之间基本上处于分散状态,社区仅仅是一个行政的、空间的术语,是人们生存的物质场所。即便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社区的物质条件改善了,也有了一些文化设施,但大多是基于成人需要的,如茶社、室;或仅仅是一个物质的消费场所,如儿童乐园。在成人本位文化强旺的背景下,社区对幼儿发展、幼儿教育的关注和支持不够,社区关注的往往是如何将幼儿作为一个强劲的消费群体。幼儿园在社区中的地位不高。社区中缺乏对共同的价值观和生活规范的认同,更无法消除成人不良行为对幼儿的消极影响。因此,幼儿园所依赖的社区既没有营造出有利于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社区文化,也不能主动对教育起到支持作用或与幼儿园协同教育幼儿。在笔者看来,对于幼儿社会性发展来说,当前社区产生的负面影响要大于那些有限的支持。

其次,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及实施效果上也存在着相互消解的现象。一方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在道德和行为方面对幼儿造成负面影响,家庭教育“伦理本位”的萎缩和“知识本位”的强旺导致人格教育的缺失,这些都消解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实效性。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教育内容,生活过程就是教育过程,在遵守社会基本规范的前提下,目前大多数家长较注重培养幼儿的利己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而忽视合作及利他意识的培养。这种基于实际生活过程的教育内化于儿童的心理结构中,极富实效。而幼儿园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必须依据优化和净化现实社会环境的理想,从利他和利群的立场出发创设教育情景,因为幼儿园作为教育机构不仅实现着个体的社会化,还通过个体社会化促进社会整合。但幼儿园教育大多基于口头规训和行为训练,难以被儿童内化于心理结构中。因此,幼儿园社会教育事倍功半。

社会价值标准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以及缺乏沟通容易导致家庭、幼儿园和整个社区本应共同维护的社会权威形象的丧失。在幼儿生活系统中各种教育力量相互消解的情况下,幼儿园怎样发挥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教育功能?如何寻求制度和组织的支持?幼儿园和家庭之间怎样才能产生真正有效的合作关系?幼儿园在家园联系工作中存在哪些值得反省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去深入思考。

三、走出幼儿社会教育困境的途径:应对根本问题

幼儿社会教育在面对幼儿园内外诸多不利因素时应当抓住问题的根本,即上文提出的两个矛盾,越过幼儿园内口头灌输和行为训练,走向幼儿社会交往生活的自主建构。幼儿园应积极有效地与家庭、社区沟通,建构共同的价值观。

首先,必须重视幼儿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作用。目前一些幼儿园在社会教育中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因素及儿童真实的社会生活重视不够,单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立足于解剖的、微观的视角,致力于依据心理学维度分解目标和设计情景训练,忽视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这种训练的结果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之间难以保持一致。正如杜威所言,“教育过程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心理的和社会的两个方面是有机地联系着的,而且不能把教育看作是两者之间的折衷或者其中之一凌驾于另一个之上而成的。”〔4〕幼儿社会性发展既“包括外显的行为模式,也包括内隐的认知、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念,不仅受制于个体的心理特点,而且取决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背景”。〔5〕不能因循口头灌输和行为训练的陈规,要变革幼儿社会教育中的交往内容和关系状态,重视真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为幼儿创造自主交往的机会,寻求幼儿了解社区生活的途径,补偿幼儿交往活动的匮乏。不能以确定的认知教育控制幼儿的大部分生活,剥夺幼儿自主的交往建构机会。只要基于幼儿社会交往生活,就必然会考虑社会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因为幼儿的交往生活必然是在社会生活系统中展开的。这种基于幼儿自主的社会建构的教育不仅是幼儿社会教育变革的方向,而且是整个幼儿教育变革的方向。此外,要争取在社区内为幼儿交往活动创设环境和场所。如联合居委会、物业管理中心,在居住区内聘请离退休人员或与民营儿童教育机构合作成立社区幼儿活动机构,创设幼儿游戏和交往环境。

其次,建构共同的价值观。我们的确已经处于一个价值观多元的时代,但不可否认人类共同拥有的引导人类前进并经过历史进程确认的那些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些共同的价值追求无疑是儿童社会化的中心内容。然而,在我国当前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些本应属于共同的价值观却被物欲及功利蒙蔽了,社会教化、学校教育必须使之重建。对于幼儿园社会教育来说,只有从能迈出的步伐开始迈步。第一,建立真正有效的家园合作关系。家园之间急需就幼儿的社会教育加强价值观的沟通。〔6〕如进行父母价值观的调查,了解父母对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期望;幼儿园向家长发放有关行为规范和价值观手册并对家长进行辅导,组织家长进行价值观讨论,建构共同的价值观;和家长一起探讨父母在哪些方面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包括指导父母控制媒体的负面影响及生活情景中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第二,幼儿园主动寻求、建构各种社区关系。幼儿园不仅仅把社区看成是可资利用的物质场所,还应积极争取各方以一种合作与承诺的精神达成教育观念的一致。可与其他社会组织,如妇联、团委、关工委、居委会、社区志愿者等,协同参与幼儿社会教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开展社区家庭教育咨询、培训,提高公众对幼儿社会教育的认识。

当代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和不确定,幼儿的社会教育关涉整个社会,又需要整个社会关注,教育者不仅仅是教师,还应包括更多元化的群体。单纯通过幼儿园而没有整个社会的系统协作,幼儿社会教育是很难走出困境的。而当下,幼儿与社会生活并没有发生有机的联系,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作出努力,更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高清海,胡海波,贺来.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272.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31.

〔3〕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34.

〔4〕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任钟印,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