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精选(九篇)

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1篇: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 人文素质;资产评估;渗透;措施

一、引言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高等院校不仅要培养学生拥有满足科技与生产力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备高素质综合人才所需的人文素质。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院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教育和专业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中应该得到同等地位的对待与重视。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较晚,评估人员综合素质能力与执业水平能力普遍不理想,评估人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评估行业的需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我国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在资产评估课程教学中,应多视角、多方面、多途径的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健康体魄、健全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能力,以适应行业与社会发展需要。

二、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资产评估教学质量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迅速发展,越发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评估人才。通过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可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拥有人文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精神,这些知识对学生成长、适应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它能间接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质量。

2、有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人文素质与专业素质从不同方面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两者共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专业素质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生存手段与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素质则是侧重人性方面的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高等院校在专业教育中适当渗透人文教育,是对学生加强人文知识积累和人文精神熏陶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专业知识中渗透人文知识,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具备完善的专业素质水平,更重要的是能促使学生在综合素质能力上产生质变,弥补专业教育所欠缺的人文知识。

3、有利于推动高等教育目标实现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建议》中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通过不断完善资产评估课程体系设置,系统设置专业课程,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把人文知识学习与综合能力培养列入日程,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实现高等院校教育目标。

三、资产评估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1、在教师队伍中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资产评估教学中,应该改变重科学技术教育轻人文知识教育的思想,在专业教师队伍中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人文素质教育理念。首先,要让教师认识问题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避免轻视和排斥人文素质教育现象的产生,重构教育思想,认识人文素质教育对学生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并在资产评估教学体系上得到准确定位。其次,教师要确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不能过于狭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关政策,用新思路、新举措推动资产评估教学改革,不能单纯的把人文教育看成是一项工作。最后,教师要摆脱传统观念束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努力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并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实施与体现,将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知识相结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素质能力,提高自身适应性。

2、在课程内容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知识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讲授资产评估课程内容外,还要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将人文精神渗透到资产评估课中,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而非专门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环节,从而使专业课程内容丰富化,课程教学效果更理想。这和教师本身的素养息息相关,要求教师发掘自身人格魅力,找到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结合点,始终将美好人文精神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领悟教学中的人文知识,鼓励学生开展适当人文活动(如参加人文讲座与活动、社会实践等),支持学生深入社会感受人文力量,感悟人文精神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促进作用。[2]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引导学生树立良好思想品德,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与学生共同探讨热点社会问题等方式来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3、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落实人文素质教育

为了更好地在资产评估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不断改革与创新教学手段,综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例如,可采用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社会教学法等方法进行人文素质教育。[3]讨论教学法,即要在课堂中开展课堂讨论、辩论或对话,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与观点并得出结论,教师则根据整个过程与结论进行控制与引导。教师在此过程中可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或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思考与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则是根据人文素质培养目标,引入恰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与讨论,使学生根据具体情境主动思考,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在引入案例时,应尽量选用形象、生动,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案例。启发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资产评估课程中,有针对性提出与人文知识相关的问题,启发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从而积极主动掌握知识。这要求教师在授课中要设计好启发性问题,注意学生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法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视频、动画片、声像等教学资料,生动、直观、形象的将人文知识展示给学生,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增强人文知识的吸引力。社会教学法是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知识,也是学习人文知识的一个很好途径。

4、在实践环节中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素养

实践是检验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鼓励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并通过实践将人文精神更好地体现出来。资产评估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资产评估工作的开展,除了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评估理论知识与评估技巧外,还需要学生具备文化、艺术、交际、社会热点等方面的知识。这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从实践当中感受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素质,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与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责任感与自信心。教师可以在课内实训与校内实训等实践环节中渗透人文教育,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如参加暑期实践、社区活动等),拓展人文教育空间,塑造崇高人文精神。

5、建立质量监督机制检测人文素质教育

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估体系是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得以有效落实的必要保障。通过质量监督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不断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提高人文教育质量,就要改变过去单一以考卷作为学习成绩的做法,而应建立全方面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能力的创新考核机制。新的考核办法,要重点突出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应变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既要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又要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的各个方面表现(比如课堂发言、课后探讨、个人素质)要有详细记录,并结合学生个性发挥来综合判定学生综合成绩。课程考核方式应尽量多元化,如可采用课程论文、课件展示、辩论、口试等方式进行考核,把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内容均列入考核范围,构建合理、完善的评估标准,并据此展开教学,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发挥特长、培养能力、探索人生。

四、结语

在科技竞争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富强振兴需要强大的人才储备。国家之间的竞争最终表现为人才的竞争。然而,我国高等院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普遍较低,这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此背景,剖析人文素质对资产评估课程的重要意义,探讨资产评估课程中如何实施人文素质教育,为今后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加强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与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宗葵,吴丽萍.人文素质教育与民办高职院校发展研究[J].广西教育,2011(11).

[2]聂凌燕.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

[3]潘劲松.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研究[J].2010(8),237-238.

第2篇: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论文关键词]职业教育 教师素质 

 

21世纪初,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形成了高、中、初级职教齐全,行业、专业基本配套的职教格局”。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实施,我国的职教事业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职教师资队伍仍然是制约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教师的数量、素质、结构、管理以及培养,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惑”。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师资质量问题,而教师的素质能力则是影响职教师资质量的根本因素。 

一、我国职教师资素质的现状和问题 

1.我国职教师资素质的现状。职业教育学校的专业教师既要能进行理论教学,又要能进行实践教学,这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与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多数缺乏生产实践经历,不了解企业的生产实际,实践技能水平较低。虽然我国早在1995年就对职业教育教师实行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但根据相关调查,我国职教师资素质的现状如下:(1)教师资格尚未达标。“69.6%的教师是先上岗,后取得教师资格证”,只有7.49%的教师拥有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书,“大量实习指导教师属于无证上岗”。(2)师资结构性矛盾突出。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文化课教师过剩。专业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社会对岗位的要求。来自企业或毕业留校的实习指导教师,虽然实践技能水平较高,但学历却偏低,缺乏正规大学教育和师范训练。(3)师资缺口大。截至2009年,“我国中职专任教师的缺口达36万”。 

2.我国职教师资素质的问题。一是师资引进问题。我国长期存在着强烈的“普教情结”,这导致职业学校引进高素质教师的难度较大。就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既有较高的学历水平又有相关工作经历的高素质人才大多不愿来职业学校任教,形成了师资高要求与低素质之间的巨大反差。二是职教师资的专业化程度不高,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脱节。传统的教师培养环节是封闭式的,完全照搬普通师范院校的经验,忽视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的特点;而培训环节又过度追求完整和全面,使得培养与培训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培训的效率不高。三是职教师资素质认定标准没有体现出职教的特点。德、英、美等发达国家普遍要求职教师资必须有相关工作经历,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资格证书仍按普通教师标准认定,未能体现出职教的特点。另外,在工作实践和对中、高等职业学校的评估中,只是对“双师型”教师提出了数量和目标上的要求,没有制定出科学、规范、严格的标准。 

二、职教师资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 

所有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在其从事的专业方面必须是合格的教员;必须具备系统的工业和职业教育知识,并且具有青少年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经验,具有工业和商业的具体经验;技术教育教师的最低学历应当是具有大学或相当于大学的学历,职业教育教师应拥有大学学位或大学毕业证书,并且必须是由正规学院或大学授予,当然也不排除聘请一些有特殊技能和经验却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员担任教师。此外,现行的职教师资培训课程体系也可以反映出对职教师资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求。目前职教师资培训的课程包括教学研究、职业技术课程、正规的和开放的课程。其中,教学研究的课程包括普通教学方法学、专业教学方法学、教育心理学,特别是青少年和成人学习心理学、课程设计与发展、学生评价技术、教室(车间)和图书馆技术、实习教学、教学技术、职业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以及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哲学与发展;职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包括与工业、农业和商业的实际相适应的特殊方法学;正规的和开放的课程包括社交礼仪、道德理论研究、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课外学习等。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不同于一般的师范教育,对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有别于其他类型的教师。从师范教育到职教教师教育意味着重要的制度转型,研究职教教师教育是时展的呼唤与回应。职教教师教育的发展取向面临着三大冲突:定向型与非定向型制度之分,学术性、师范性与技术性定位之争,职前培养、入职教育与职后培训体系相分裂。而一体化的职教教师教育体系、整合化的职教教师教育结构、本土化的职教教师教育制度是专业化取向职教教师教育的基本架构。 

三、国外职教师资培训的现状及趋势 

国际上流行两种不同的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系统。一种是职前教育,即在成为合格教师之前而接受的培训;另一种是在职教育,即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使之成为合格的教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同时采用这两种系统。一般来说,职教师资培训包括三个部分:(1)专业学习(specialist or content studies);(2)职业学习(professional studies);(3)普通学习(general studies)。在专业学习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艺必须与工作岗位密切相关;其二,要通过岗位的工作实践去实际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艺。职业学习旨在发展两方面的能力,一是与教学任务相关的职业知识,二是在课堂、实验室或车间所需要的教育方法及策略。 

职前培训是通过直接学习相关课程,发展职业教师能力。职前培训既要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巧,还要教给学生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的实践经验。职前培训的优点在于教师的知识面宽、责任感较强;其弱点在于,教师对相关领域缺乏实践经验。在职培训是直接对学员进行职业训练,以提高其专业能力。由于学员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和技巧,因此培训课程主要集中于“职业学习”,有时也包括“普通学习”。在职教育的优点是教师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确保培训紧密联系实际;其缺点是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不够全面,难以使学员获得从事职教工作的全面能力。 

近年来,职教师资的需求量增长迅速。英国目前从事职业教育的全职教师的数量比20世纪50年代初期增加了17倍,兼职教师的数量也呈增长趋势。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增长则更为迅速。这种急剧的增长导致了教师质量的下降。英国成功通过教师资格培训计划的全职教师不足一半,兼职教师就更少了。美国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教师甚至没接受过初、中级训练。在美国及许多发展中国家,培训工作是由专门从事这一工作的专业院校承担;而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则由大学或高等教育学院负责,这些大学和学院都是一般性的高教机构,并非专门为培训职业技术教师而设置的。 

四、我国职教师资素质拓展的路径 

2005年10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了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指出“职业学校还要补充大批教师队伍,探索职业学校的教师培养标准是今后提高职业学校教师质量的途径”。由此可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是时代的要求。专业化是我国职教教师教育发展的科学路径,发展专业化取向的职教教师教育是历史的必然。“双师型”职教教师是专业化取向的职教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双师型”职教教师的专业化标准为“一全”“二师”“三能”和“四证”。要造就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就必须紧紧围绕职业教育师资培养的“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学术性”的特色来进行。 

1.英国的职教师资培养模式。英国的“三段融合”“三方参与”的培养训练模式对我国的职教师资教育与培训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所谓“三段融合”,即将原来职前、职后分离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变为职前培养、入职辅导、职后提高三段融合的培养模式;所谓“三方参与”,即充分整合大学、职业学校和企业三方的资源,融合三者特色,积极推进职教教师培养的社会化。 

首先,职前教育旨在帮助有意成为教师的人员获得政府认可的教师资格。职前教育有两种途径:一是完成本科教育,二是完成研究生教育。在大学修读本科课程,主要包括一门或多门有关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的学习科目,毕业时即可获得学士学位和教师资格证书。在获得大学学历的基础上,可直接申请修读为期一年的研究生课程,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大学继续修读研究生课程,毕业时取得教育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在研究生学习期间,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交替进行。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对专业科目的深度研究,以及对教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的研究。并且增加教学实践,尤其加强在职业学校内的教学实践,充分利用大学、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加强教师教育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其次,入职辅导主要针对职业学校的新教师,旨在帮助他们快速进入专业角色。新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就有资格接受为期3个学期的入职辅导,经考查合格后才能独立承担课程教学的任务,否则需要重回教育部门学习。新教师的入职辅导过程允许间断,但必须在辅导开始后的5年内完成。第三,职后培训旨在帮助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提升教学能力,成长为一名优秀的职教教师。职后培训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在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满足教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在职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培训类型。职后培训能够促进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提高其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 

此外,英国历来注重在实践中训练教师。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用人单位为在职教师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并让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当指导员,帮助受训教师制订培训方案和行动计划,并监控培训进程和培训效果的考核。培训的考核结果是决定受训教师的续聘、晋升和加薪的依据。 

第3篇: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一、优质教育资源与优质均衡

何为优质教育资源?正如谢维和(2002)曾指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含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和丰富。”如果从功能角度来定义,可以将优质教育资源定义为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校教育资源,可以分为人的资源和物的资源两类,其中人的资源主要指的是教师资源,他们是最具主观能动性的资源,他们既受着物的资源的约束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而物的资源是基础,是环境,包括有形的物质资源和无形的文化、制度资源等。

所谓优质均衡指的是优质教育资源在同一地区、同一类型学校中均衡配置,同类学校办学的物质条件差距很小,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质量均等,教学各具特色。其中,教师队伍素质的均衡发展是优质均衡的关键所在。

二、城镇化进程中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现状――以赣州为例

随着我国城镇化改革进程的加快,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格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农镇中小学生源不断减少,而城市中小学生源不断增加,导致村镇中小学数量不断缩减,城市中小学数量不断扩张。近几年来,在政府不断出台和实施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改革政策作用下,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同城学校之间和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经济发展不平衡、“重点校政策”等历史原因,以及教育经费有限等现实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同城学校之间优质资源的配置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抽样调查赣州章贡区、赣县各中心小学和赣县下属几个村小,笔者了解到赣州教育资源配置现状大致如下:

1.硬件设施上,生均校舍面积的差异不大,但生均设备及设备利用情况的差异依然较大。总的来说市区的学校好于乡镇学校,同城区域,比如同在章贡区的学校,基础好的学校及新办学校好于原属于市郊的基础不好的学校。

2.在师资力量上差距非常大。首先,从生师比来看,差距主要体现在城乡学校之间,而同城学校的生师比差距较小。据调查,赣县某乡镇中心小学的生师比为35:1左右,而赣州章贡区某实验学校的生师比仅为15:1左右。其次,从师资的学历结构来看,也是城乡差距高于同城差距,章贡区的学校以大专以上学历教师为主,而县级及以下学校主要以中专和大专学历教师为主,村小主要以没有学历的老教师为主。从素质教育师资配备角度来说,市级学校好于县级及以下的学校。县级以下的乡镇小学基本没有专职的体、美、乐教师,都是由主课老师代上。同城学校之间的素质教育师资配备存在较大差异,好学校无论是教师数量还是质量都高于一般学校。

3.计算机网络建设不足,扩展优质资源的远程教育无法得到真正的实施。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与维护不到位,使一些边远地区村小或中心小学或因为没有计算机和网络或因为计算故障无人维护而无法真正实现远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4.城镇化进程下,农村和市郊学生整体素质低于城区水平。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进城务工农民受户籍制度和经济条件限制,无法将子女带到城区上学,所以农村和市郊留守学生增加,这些学生大都是隔代培养,缺乏父母的监督,整体素质下降。

三、 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主要原因

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产生的原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现实原因主要有:

第一,在财政资金不足情况下,没有合理地吸引民资进入基础教育发展领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投入与培植主要靠政府投资。一直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投资主要依靠政府财政,在财政资源有限条件下,我国曾经实施“重点扶持”“城市优先”等战略,曾经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城区中小学,即所谓的“重点”学校,也制造了学校之间的区内校际差异和城乡差异。在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条件下,有限的财政资源无法在短期内提高非“重点”学校的办学条件,拥有更多优质教育资源的原“重点”中小学就成了万人相争的理想学校。尽管目前国家取消了重点中小学的划分,但是,长期的资源积累下,这些原“重点”学校无论是师资还是学生方面都占着优先选择的优势,“重点”学校与一般学校之间的差距也由此越拉越开。

第二,缺乏教育资源公开机制和正确的社会引导机制,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并进一步拉开校际之间的距离。这里所谓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过度利用和浪费是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家长为孩子选择学校时往往依据历史信息或社会传闻,结果在羊群效应下,一些被公认了的优质学校学生暴满,生源质量较高,而一些没有被了解的优质学校则招生不足,生源质量渐差,资源闲置。基础教育是国民共享教育,学校的教育资源应该向社会公开,有了教育资源公开机制,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入学选择。

第三,考核激励机制单一导致优质培育激励机制不足。虽然国家早已提唱素质教育理念,但是,实践中素质教育的考核方式还极不完善,主要还是传统的以主课成绩为考核标的的考核激励机制。这种传统的以某一两课成绩为主要考核标的导致优质培育激励不足。首先,单一的主课成绩考核方式使教师的发挥能力的空间受限,也使素质教育流于形式;其次,以成绩为中心的教师考核方式也抑制了教师进行优质课程研究的积极性。再次,对学校管理层的考核激励机制单一使优秀的管理制度培育机制不足。

四、改进我国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改进教育经费投入与使用机制

1.增大社会引资力度,弥补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首先,采用政府与民资相结合的方法,在城镇化人口相对于学校发展过快的城区办新校,或者是改造原来设施不足的老学校,政府补贴与收费相结合,低收费高标准建校。其次,可以利用学校人口密集等优势吸引企业捐助资金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教育投资,比如设立企业奖学金,企业教学成果奖等,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培育。中国的足球队为什么资金充足?靠得不是国家投入而是企业赞助。中国的教育也可以借用这种筹资思路。

2.增加基础设施差的学校的基础建设费用,并专款专用,尽量使各学校的基础设施均衡发展。引凤先需筑好巢,乡镇及市郊学校之所以差,在于请不到、留不住好教师,而其原因又在于学校条件太差,而优质教师资源是一个学校最为关键的优质资源。所以,增加差学校的基础设施经费投入,筑巢引凤,方能更快地发展基础差的学校,尽早实现优质均衡。当然,在财能有限的条件下,增加一方的投入可能要减少另一方的投入,增加条件差学校的基础设施投入并不会影响条件好的学校的发展。

(二)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1.建立教师定期流动机制。即对一定范围内的学校教师进行统一管理与分配,建立学校之间领导与教师双向交流机制。教师资源是教育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教育的灵魂。建立教师的流动机制,即可以在校际之间相对公平地配置优秀教师,又可以通过流动机制以优养优,让优秀教师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示范作用,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教师。

2.建立统一的管理机制。即将一些优质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考核机制等形成标准化管理模式,并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推广,进而建立统一管理制度、学进度、统一质量考核的统一管理机制。

3.建立教学设施与资源共享机制。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立教学场地,仪器设备、教学课件、馆藏图书等教学设施与资源的共享机制。比如建立校际教学场地、仪器设备联合使用或借用制度;建立教学课件、馆藏图书跨校区共享制度。建立联合校际网站,在网站上共享校园文化等各类教学资源。

(三) 建立与改进优质教育资源培育机制

优质配置之所以不均衡是因为优质资源的稀缺,优质资源数量越少,则均衡配置的难度越大,所以改进优质教育资源培育机制,大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与发展才是解决优质失衡的关键所在。

1.要建立优质教育资源评估机制,确定一定时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基本标准,比如优质教学设施、优质课程、优质教学形式、优质管理制度的评价标准。

2.要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培育激励机制,设立从管理制度、教学设施建设到优质课程等各个方面不同层次的奖励机制,鼓励学校管理者进行制度创新,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形式等创新。

3.建立高素质教育人才补充机制。对于边远行政区域要通过行政与经济双重手段建立高素质人才补充机制。比如通过提高工资待遇,给予更多的晋升机会等方法吸引高素质人才到边、远、差校去工作。

(四)社会宣传引导机制

1.大力宣传有关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法律法规,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既要对学校和社会宣传,也要对政府有关管理部门宣传。

2.宣传素质教育理念,鼓励各学校发展特色素质教育模式,以特色吸引学生。特色素质教育模式即在统一主要课程基础上,发展某一项或多项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学好基础课的同时能从小培养一两项兴趣或特长。特色素质教育模式可以淡化由于单一教育模式下的排名所引起的校际分化,又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更自由的受教育权选择,而不需要以现在的强制学区制来限制学生的选择。

第4篇: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 中职师资;培养目标;价值诉求;政策文本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7-0047-05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经济、个人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4年6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打造具有鲜明职教特点、教练型的师资队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教师资格标准,实施教师专业标准。”

政策文本“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中建构的意识形态文本,解构的任务应始于对那个语境的认知”[1]。史蒂芬・博尔和理查德・保尔等将政策语境分为影响的语境、文本生产语境、实践语境[2]。对政策文本的分析,最终要走出文本,走出文本的过程就是从具体中抽象出一般的过程,是对文本的微观分析与文本所处历史脉络的宏大叙事相结合的过程[3]。本文在分析“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政策文本的基础上,对培养目标演变的动因、进程、价值诉求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并对“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目标进行展望。

一、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动因

(一)社会目标由提升生产力转向关注民生

政策的出台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千丝万缕的关系[4]。中职师资培养政策的出台必定会服从一定的政治目的,师资培养的目标也会相应贯彻落实政治指导思想。中职师资培养的政策文本,在“十五”期间提出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在“十一五”与“十二五”期间,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指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均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科学发展观要求以质量为主,尊重和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要求,协调和分配资源与财富。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中体现为以学生为本、能力为本,以综合素质教育作为目标追求,注重职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中等职业教育与社会中处境不利群体有着密切关联。相比于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而言,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更依赖于学校教师的关爱。中职师资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起主要作用。“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扩大中职师资规模,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育公平等政策目标,均能体现当期的政治目标。

(二)经济发展由人口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

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演变,也是社会宏观经济变革的反映。为了推进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21世纪后,新型工业化、西部大开发、城镇化战略等纷纷出台。在对重大教育政策起着导向作用的政策文本中,都体现出以经济话语作为政策制定论据的语义模式。“十五”至“十二五”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都强调,推动经济要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科技进步等。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过程中,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使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中职师资素质的提高是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2010年之后,随着中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为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相继出台了“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的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也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职教师资的发展。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培养高素质的教师。“十五”至“十二五”期间,师资培养政策的目标,强调注重提高师资的素质。

(三)中职人才培养目标由就业导向转向终身教育理念

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改变。中等职业教育由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向培养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能力转变。“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在中职师Y培养目标的演变中得到体现。国发[2002]16号文指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十五”期间,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模式的变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需要中职教师在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国发[2005]35号文提出:“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终生学习需要。”“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的办学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需要中职教师整体素质更上一个台阶。国发[2014]19号文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中职师资培养需要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素质,解决实践中生师比过高、“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

二、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进程

(一)总体目标由推进素质教育到高素质专业化

中职师资培养的总体目标是继承发展、从宽泛到聚焦,不断渐进提高。“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教育部相继出台了《“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01]10号)《“十一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07]2号)《“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1]17号)。规模、素质、结构在“十五”至“十二五”期间的中职师资培养目标中都得到体现。教职成[2001]10号文的表述为“专兼结合、数量足够、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教职成[2007]2号文的表述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教职成[2011]17号文的表述为“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素质教育的实施和社会对人才高质量、多样化的需求,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目标的重点,从培养骨干教师到提高实践能力,再到后来发展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中职师资培养最终标准由“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到“满足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发展到“高素质专业化”。

(二)规模目标由满足发展到结构量化

师资规模的建设目标是满足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需求,师资队伍不断扩大。一项政策目标的提出,不能够脱离其政策目标的发展变化。了解中职师资培养的目标,还需要关注其历史基础。“八五”期间,中职师资从单纯地重视教师个体,发展到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体系。这为“十五”至“十二五”期间,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提供了历史基础。“十五”期间,师资规模的建设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做出具体的数量规定。教师数量是“满足发展,补充完善”。“十一五”期间,师资规模建设目标具体化,对师资总量、兼职教师的比例、生师比都作出了具体规定。教职成[2007]2号文提出,到2010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规模达到130万人,其中兼教师占教师队伍总量的比例达到30%,生师比逐步达到16∶1左右。“十二五”期间,师资规模建设目标是在“十一五”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教职成[2011]17号文提出,到2015年,专任教师生师比降到20∶1以下,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比例占到30%以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量达到135万人左右。

(三)素质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明确

师资素质的培养目标是继承发展,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内涵更加具体、明确和多元化,也逐渐可操作化。中职师资的素质主要由学历达标率、“双师型”占比等指标来测度。“双师型”概念在“六五”期间就被提出。“八五”期间,强调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成为高素质中职师资的代名词。此时,“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内涵尚未明晰。“十五”期间,提出学历水平达标、“双师型”的教学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但对具备上述素质的教师所占比例没有具体量化。“十一五”期间,对“双师型”教师高度关注。师德水平、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等,作为中职师资素质的组成部分,在中职师资培养目标中得到体现。“十一五”期间,量化了学历达标率,明晰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和内涵。“十二五”期间,“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质量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师资素质的目标提出“进一步优化”,规定学历达标率超过9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50%。

三、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价值诉求

(一)决策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政府是各种重大政策问题的提出者,在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发展进程中,政府部门主要领导,对教育政策制定往往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进入新世纪后,由于社会观念和历史原因,中职师资培养存在很多问题。教育政策的主观认定,不能取代教育问题的客观性。为了消减政府领导主观价值偏好的影响,教育政策认定,需要听取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中职师资培养的政策,在“十五”期间提出“依法治教”,在“十一五”期间提出“让人民群众满意”,在“十二五”期间提出“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相当复杂,不仅受到政府内部因素,也受到政府外部的利益团体、研究机构和大众民意等因素的制约。“十五”至“十二五”期间,实现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保障措施,从凸显“依法保障教师和学校双方的合法权益”,“全面推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到“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体现了决策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的价值诉求。

(二)政策目标体现时代价值内涵

中职师资培养政策需要关注的问题繁多,但是要成为能够引起公众和政府关注的议题,进一步进入政策议程,最终成为政策还需要时间进行论证。问题的性质、广度、严重性与代价等是影响教育政策问题认定的关键性因素[5]。中职师资培养政策的聚焦,在“十五”期间是“教师学历合格率”,在“十一五”期间是“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在“十二五”期间是“‘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新型职业人才不仅仅需要相应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情感、职业个性、职业人格、合作精神,以及创新精神和风格。“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经历了由关注知识本位到能力本位,再到素质本位的转换。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提高中职教师素质等不同角度,考虑了多方利益主体的权益需求。这体现了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不断完善,决策不断科学化、民主化,政策目标能够符合公众基本利益的价值诉求。

(三)中职教育由区域差异发展到均衡发展

政策的制定是一个过程,是对一个既定政策探索、争论、发展、应用和评价的过程[7]。教育政策的制定也可以理解为政策的形成,是从问题界定到议案抉择以及合法化的过程。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在经过问题认定、决策之后,通过相关行政部门审批,各地区、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使得中职师资培养目标落到实处。中职师资培养政策的主旨,在“十五”期间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吸引优秀教师”,在“十一五”期间为“各地区积极创造条件培养优秀教师”,在“十二五”期间为“加大对不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培养力度”。这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由区域差异发展逐步转向“均衡发展”。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职业教育凭借其经济与教育的双重属性和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桥梁,而职业教育自身的均衡发展也是时代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8]。“十五”至“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由区域经济主导下的发展,发展到强调“加大对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中职师资培养的力度”,体现了通过宏观调控达到中等职业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价值诉求。

四、实现中职师资培养目标演变的路径

(一)逐步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中职师资培训体系是从“初步建立”到“不断完善”。“七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是充分利用现有培养力量,补充中职师资来源。专业课师资的培养,主要由高等专科学校负担。理论课师资,主要依靠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解决。“九五”至“十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体系更加多元化、灵活度更高。“九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处于建设培训基地的初级阶段,主要依托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进行师资基地建设,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十五”期间,培训体系的建设目标是建设350个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其中重点建设50个部级培训基地。同时,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继续教育进修和企业实践制度被提出。中职师资培养,从依靠学校,到与企业合作,体现了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注重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能力提升

“十一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规划得以完善,探索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具体细节得以明确。中职师资培训体系是“进一步完善”,对50个部级基地的培训能力着重建设,并重点开发80个专业的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十一五”期间,中职师资培训体系,从要求数量向符合职教师资培训需求转变,从培养方案、课程、教材等方面进行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完善。这时期,中职师资培训体系的建设目标,是更加有针对性地构建满足师资培养需求的细化指标。职业技术师范院校需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企业在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中的作用需得到进一步重视。

(三)逐步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制度

“十二五”期间,提出培训体系“更加完善”,建设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基地扩大规模,优化布局、突出特色。师资培养政策提出以“校企合作开展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全面建立”为工作重点。实行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落实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推进高校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9]。培训中职教师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具体对象、组织形式、教授内容等均作出具体规定。“十二五”期间,全面建立校企合作模式,开展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基本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师培养培训标准和课程体系。通过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中职师资培养政策,鼓励师范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共同参与中职教师培养工作,扩大教师队伍的来源。进一步推进高校在中职师资培养培训中与企业的深度融合。

五、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展望

(一)政策目标更加契合相关利益主体的诉求

在中国,教育政策的制定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各方利益进行平衡协商的过程[10]。政府在制定教育政策时,要多方听取来自不同利益群体的声音。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不仅要考虑教育本身,还要联系经济、社会、民生。“十三五”期间,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将更加健全,法治政府将基本建成,人权将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将得到有效保护。中职师资培养目标的确立过程,要更加民主、科学,要多方听取来自地方政府、社会、学校等的声音。“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将更加全面地协调各方利益,培养目标将更加满足政府、学校、社会和个人的发展需求。

(二)注重中职教师全面发展的权益

依据宏观背景语境,中职师Y培养政策的目标是继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不断提高中职师资的各项素质,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关注的重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人人依法享有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的差距明显。平等和公正,是“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所要重视的问题。保障人人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需要更加重视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投入、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使中职教师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

(三)树立创新在职教师资培养中的主导地位

“十三五”期间,创新将是引领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创新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反映。“十三五”期间,将丰富职教师资培养目标的内涵,扩大职教师资培训的范围,推动职教师资理念更新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中职师资培养政策将把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将创新贯穿于职教师资培养全过程,让创新成为职教师资培养的基本理念。强化高校职教师资培养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形成一批具有先进理念的创新型领军培训基地,支持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健康发展。将依托高校、科研院所、新型产业的企业建设一批中职师资实习实训中心,形成若干具有新型产业服务能力的创新型职教师资培养培训的区域中心。

(四)完善卓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在“十二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以“双师型”为标准。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已经具体明晰,政策工具已经可操作化。职教师资的培养需要关注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提高教育实践质量,需要符合现代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在经历了以上的历史发展后,为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教育部2014年颁布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提出了中职师资的培养目标为: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中等职业学校卓越教师。2014年12月,教育部确定了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十三五”期间,中职师资的培养目标,将是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构建协同培养机制,探索“卓越中职教师”培养模式,完善“卓越教师”培养培训体系。

参 考 文 献

[1]Godd J. Th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Policy Document[J]. Journal of Eduncation Policy, 1983(3):235-247.

[2]Stephen Boale, Richard Paul.A Reforming Education and Changing Schools: Case Studies in Policy Sociology[M]. London: Routledge, 1992(3):20-22.

[3]涂端午. 教育政策文本分析及其应用[J]. 复旦教育论坛,2009(5):22-27.

[4]彭彩霞. 基于政策语境视角的课程政策分析[J]. 现代教育管理,2012(2):26-29.

[5]黄敬忠. 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之探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3):21-24.

[6]黄亚妮. 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价值定位[J]. 教育发展研究,2003(11):68-70.

[7]沈伟.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分析:渐进调适的视角――以代课教师清退政策为例[J]. 教育发展研究,2010(2):87-91.

[8]林克松,全. 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动的体制机制构建[J]. 教育研究,2012(11):102-107.

第5篇: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 城乡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 现状 意义 措施

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不断扩大的城乡差异、校际差异和群体差异现象严重挑战教育公平,并势必影响进一步参与经济、政治和社会活动的机会。因此,实现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城乡基础教育失衡的现状

1.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在“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管理体制下,市直中小学市管,镇中镇小镇管,村小村管。由于受经济发展状况的限制,集资成为筹措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在经费投入上形成倒金字塔,城区市直学校和城关镇所辖学校投入比镇中、镇小多,镇小比村小多。这使乡村学校办学的硬件设备远远落后于城镇学校。

2.师资配备不均衡。

发展农村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师资队伍建设。我在调查中发现,在农村中小学中普遍存在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学历整体偏低的情况。由于农村教师福利偏低,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高校毕业生不想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师特别是农村骨干教师想方设法涌入城镇学校的现象比比皆是,以致农村40岁以下教师所占比例很小,教师队伍严重老化,第一学历达标者甚少,大多通过进修拿到大专学历。这与城市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结构相差甚远。

3.学生素质发展不均衡。

农村大多数学校依然沿用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教育管理机构通过各种考试、竞赛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领导围绕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组织开展工作,教师只注重于文化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的生理、心理、能力、价值观念等的培养和树立较为漠视。这与城市中小学教育理念的更新、素质教育的发展、学生潜能的开发有较大的差别,从而导致农村孩子在能力素质方面明显不足。

二、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

1.推进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环节。教育是相关利益群体最多的社会事业之一,教育公平也就自然地成为人们评判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应是国家提供的同时也必须予以保障的公共事业,其本质属性就是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现在教育发展很不均衡的状态,不仅无法满足大多数人共同的教育需求,而且促使教育热点问题持续升温。

2.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提出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各地、各个学校都在努力地研究和探索,但就整体讲,素质教育还是任重道远,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和全社会的长期努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义务教育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必须紧紧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一主线,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学生之间的素质差距。

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的前提和基础。

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怎样把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丰富人力资源,把潜在的人力资源转化为现实的人力资源,最直接又最重要的是依靠教育,而义务教育又是最重要的基本途径。

三、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

一是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通过政府投资、社会捐助及学校勤俭办学等途径筹集资金,对农村学校校舍进行加固和重建工作。

二是推进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农村中心小学多媒体教室建设项目领导小组,按照“低成本、高有效、可持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原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配备多媒体教室。同时通过网络设施建设,与城市教育网络资源管理平台相链接,将城市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传送到农村地区,有效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是加快乡镇中小学学校图书室建设。通过政府拨款、社会捐助和与城市图书馆建立资源共享的关系,以充实图书的数量,提高图书的质量,解决学校没有图书室,或者藏书量不足、图书陈旧、藏书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

四是加快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认真落实《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统筹协调、因地制宜,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特别是体育场地建设。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建设结合起来,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条件。

2.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一是实施“五大计划”,建城乡一体教师培训体系。依托当地高校现有资源,进行师德师风建设计划,农村教师全员培训计划,艺术、体育、健康教育教师专项培训计划,英语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网络研修等“五大计划”,对农村教师开展全员培训,加快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

二是城乡校际结对帮扶,搭建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积极探索城乡学校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城镇重点中小学与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牵手”,对口开展人员、资源、课堂、教研、科研全方位帮扶。

3.健全机制,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一是建立倾斜提高机制,即让在贫困地区、乡镇以下学校工作的教师工资水平高于城镇教师,以弥补农村教师交通、饮食、夜间工作(晚自习下班辅导、生管值班等)等方面的费用。

二是建立农村优秀教师补贴机制,即对农村优秀教师实行特殊性补贴制度,如优秀教师补贴、在农村学校服务年限10年以上教师津贴等,使人才得到相应待遇,安居乐业,从根本上解决教师逆向流动的问题。

三是建立对农村学校师资培训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将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核定为工资总额的3%―5%,确保农村校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级各类培训学习。

四是完善城乡校际结对帮扶机制,即建立中青年教师定期流动制、名优教师巡回授课制、紧缺教师跨校走教制等刚性与柔性相结合的教师有序流动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政策导向机制和保障制度。

总之,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起点、人才强国的基点、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是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义务教育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晓妹.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的决策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3.

第6篇: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中职教育技术的教学管理模式是“以人为本,提升素质,整合优化资源,强化应用,注重效益,促进发展”。

一、以人为本

教育技术管理的具体对象有许多,但最重要的对象是人,包括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人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者,是管理中极为特殊的对象。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是人的积极性。它的精神实质在于发挥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真正提高教育的实效。这就是管理的“以人为本”原理,是实现管理目标和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二、提升素质

高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中被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科学技术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指的是具有开发、掌握、应用科学技术能力的人才。教学硬件上的素质,指的是教学设备的现代化程度以及设备所包含的技术含量。教育技术管理的任务之一就是不断提升人和物的素质。

人的素质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管理者的素质,要求管理者懂得教育教学规律,懂得并善于运用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理论及方法,具有创造力、洞察力、自信心、自制力及竞争意识、民主意识、环保意识、法治意识等现代意识,以及按现代意识自觉行动;二是教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职业素质上,包括专业知识素质、教育素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三是学生的素质,是教育技术管理的最终目标。物的素质最终要通过人的素质才能充分表达。

三、整合、优化资源

在中职教学中,教育技术着眼于改善现实和未来的中职教育,它运用有效的科技手段、方法和技术,对系统中的各种资源进行充分开发和利用,经过实践,反复评价其效果并不断加以改进,使教育更加完善。这个过程就是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过程。它是按教育技术规律的原理和要求,在操作上把硬件与软件、显性与隐性、有形与无形的资源,根据教学需要整合起来,从而产生最高的效率和最好的效果。

四、强化应用

科学技术变为现实生产力,是将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中从而实现的。这种转化是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中职教育的显著特点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将技术应用于生产的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教学中的科学技术仅停留在理论的描述上,重理论、轻动手一直是中职教育的特点,结果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教师首先具有将科学技术实践于教学的能力,其次具有把知识形态的东西转化为技术形态的能力。在教育技术管理中强化应用,不仅是由中职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中职教育要提高教育效益的要求所决定的。

五、注重效益

现代管理是注重效益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是效益的综合体现。在中职教育技术管理中,效率体现的是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能以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多的收入就是高效益;效果是管理活动中有没有结果、结果怎样。从效率与效果的关系上看,我们追求的是正比关系,以达到最好的效益。

六、促进发展

以上教学管理模式是对中职教育体制的较大改革,特别是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比较快,从而给公立职业教育带来了很多启示。职业教育只有直面市场经济,直面社会,才能在众多的职校中以竞争求生存、求发展。因此,竞争意识的强弱决定了职校对人和社会的关注程度,其生存需求决定了它只有走有特色的道路,才能提高效益。因此,职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是适应发展并促进发展的模式,是在关注人的大前提下,将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并运用管理手段提高教育效益的模式。它是在一定的教学观念和规律的指导下,运用管理组织和方法,按现代教育技术的规律和特点,有效组织和配置教学资源,从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获得最大效益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第7篇: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政府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行为,包括思想认识到位与实践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一)确认并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思想。素质教育的提出,是对教育的价值、功能及目的等认识上的深化和飞跃。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国民性的基本属性。因此,它不仅是为克服“片追”、“应试”等教育弊端而采取的一种对策性措施和某种具体的教育改革实践模式,而且成为对我国教育基本属性的本质的概括;成为对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适应整个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目的和新的办学目标的简约化表述。

因此,确认并树立素质教育的思想与观念是实现“转轨”的首要任务。它应体现在:

1.建立起地方党委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转轨”,各有关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依据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的到本世纪末基础教育要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上取得显著进展的目标,结合本地区在“转轨”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好“九五”期间每年实现“转轨”的具体目标要求,排列出逐年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规划出地方政府要采取的重大举措,以及各相关方面工作的具体途径与办法。

2.地方党政领导必须努力防止和克服在抓“两基”和“两全”工作中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特别是易于出现的抓“普九”的手硬,抓“转轨”的手软。在一定意义上说,“两全”、“转轨”更多地体现着教育“软环境”的建设。只有抓好“软环境”建设,才能使学校教育活动符合“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要求,培育出一代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矗。

3.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当前突出表现在对学校工作评价标准的转变上。要采取重大措施从根本上改变用考试成绩及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的唯一标准,杜绝政府向学校,学校向老师层层下达升学率指标的做法。

(二)建立起导向素质教育的资源配置机制

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对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资源配置机制包括资源配置的方向、资源配置的结构、资源配置的方式及对资源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等等。

粉碎“”之后,作为遭受“”灾难性破坏的教育领域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为了解决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人才的燃眉之急,同时也为了在教育领域建起一批能起示范作用的学校,在80年代初期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不得不把优秀的校长、良好的教师、拔尖的学生及先进的教育教学设施与设备,配置给重点中小学,把有限的教育经费向重点中小学倾斜。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它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这种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与我国中小学的国民教育属性是相悖的。时至今日,80年代初期所形成的教育资源配置的模式仍在实际工作中运行着,影响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因此,政府若继续将相当多的、好的资源都配置到少数的重点校、“窗口校”,而使相当多的中小学陷入困难的办学窘境之中,“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目标就难以保质保量地完成。改革和调整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的核心是要面向每一所学校,把每一所中小学都办成合格的学校;利用资源配置机制引导每一所学校办出各自的特色,成为让群众信得过的学校。

基础教育中的“择校”现象历来都存在,而“择校”现象成为众人注目的社会问题却是近年来形成的。其背景是群众日益高涨的让孩子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的愿望,与当前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条件悬殊过大造成的。因此各地方政府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要作较大调整,要明显地向薄弱校倾斜,以使这些学校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三)完善中等教育结构,适应学生多样化需求

我国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是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取得显著成果的领域之一。但90年代以来,高科技生产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规格、类型和层次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中等教育的结构,适应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多层次需要。

1.地方政府在完善和优化本地区中等教育结构时必须考虑到以下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要是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别的;二是学生在完成了强制性的九年义务教育后,其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是有差异的。教育结构的优化,要立足于为每个学生的最优发展提供最合适的教育机会、教育环境和教育条件,以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使其身心素质得到最好的发展2.理顺小学后、初中后和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的关系,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创设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根据学生发展水平的层次,进行合理分流,使学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各展其才,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除抓好专业技能的培养外,尤要重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性素质的提高。

3.目前职业教育的规模效益普遍比较低,教育资源浪费问题比较突出。在调整和优化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时,要改变80年代以“外延式”发展为主的做法,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对本地区学校重复设置的专业,陈旧的专业,规模过小的学校,通过调整、合并、联合,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区别不同学校,确定其发展目标和重点专业,以使不同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领域内办出自己的特色。

(四)积极、稳妥、分层次地改革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人们突破传统的狭隘的课程观念,要在新的大课程观念指导下,对课程进行整体优化的改革。它包括构建课程的目标体系,优化课程的结构体系,更新课程的内容体系,调整课程的实施体系,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等。

课程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操作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政府要积极组织教育行政部门、科研部门、教研部门及学校的干部和教师,在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通力合作,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推进课程改革。这包括:

1.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地方政府要认真抓好区域内学校切实落实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计划及要求。在学科课程方面,主要是开齐、开足、开好课程计划中的所有学科。当前要特别强调和重点检查音、体、美及长期被人忽视的所谓“副科”是否开齐、开足。

在活动课程方面,要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宗旨,充分开发、合理利用区域内的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社会公益劳动。要把活动课程列入课表,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杜绝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环境课程方面,要强调建设。由于环境课程的教育功能具有潜在性,常常易于被人忽视。为此,各级领导要自觉地重视环境课程的建设、开发,搞活环境课程,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2.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在认真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可指导部分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积极的态度,创造性地对部分课程进行合理的调整,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学科课程可沿着加强学科课的基础性、综合性、时代性及地方性的方向进行调整,根据学科的内容和门类,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在不突破周学时总量的前提下,合理搭配标准课(40或45分钟)与微型课(20至30分钟)。活动课是课程改革中最具有活力的部分,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的教育资源,进行活动课程设置特色化的探索。环境课程的建设要与整个区域或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使其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3.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地方政府在课程改革上,可选择少数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比较扎实、有一定基础的实验校作试点,并借助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力量,以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为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主攻方向,依据国家课程计划的总体目标要求,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内容体系和结构安排等,进行重新构建的实验,探索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处理好继承、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二是处理好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关系。

(五)构建起区域性素质教育场学校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学生的健康成长绝不是学校教育一方作用的结果,他们同时还要受到家庭环境和教育,以及直接或间接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近年来有人提出了“教育潮的概念。教育改革实践证明,只有当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教育形成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关系和谐的素质教育场时,才能有效地防止三方教育影响与作用相互抵消的现象,进一步发挥三者的教育合力,提高教育的效益。构建起区域性的素质教育场是实现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基础性建设和重要保证。地方政府要把这项工作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1.人的素质是在一定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政府应建设好所辖区域的少年宫、科技宫、图书馆、文化馆及其它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基地,为实施素质教育创设必要的条件。

第8篇: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 高职院校 职业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239-02

在世界现有的人力资源情况下,雇员开发正在成为区别比较成功的企业与不太成功的企业的一个重要因素。摩托罗拉、丰田及其他以技术为中心的制造企业已经成为行业领袖,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其对雇员进行的积极而全面的培训。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作为企业持续保持竞争优势,有效提高员工能力的重要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国内企业的重视。

如何确保企业的培训能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关键在于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而且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着眼点,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培养员工具备企业需要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国际与国内优秀企业在建立企业培训体系方面,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而且效果明显。

良好的职业素质是企业引进人才的基本条件,也是人才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作为为企业培养具备“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的学校,在保证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前提下,能否把企业培训员工的方法和理念前置到学校,借鉴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经验,在校内建立职业素质教育体系,从而提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这是我们开展此项课题研究的目的。

1 领导重视是职业素质教育长期开展的前提

企业的培训状况千差万别,有的企业重视培训,有的企业不重视培训,在调研中发现,凡是企业领导人充分认识到培训对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的,充分体会到培训对企业基业长青的重要性的,企业的培训工作开展得都很好。而凡是真正开展员工培训的企业,员工普遍体现出比较好的精神面貌和职业化素质。例如IBM公司、施乐公司、德克萨斯设备公司、摩托罗拉公司将其雇员工资总额的5%―10%用于雇员培训活动。

同样,作为高职院校,校长对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学校是否能长期真正的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我院在办学之初就提出“要文凭,更要本事;有文化,更有成熟”的办学理念,在此期间,要求学生树立“文凭是进入社会的敲门砖”,“ 本事是当今社会的铁饭碗”,“人品是立足社会之本”的观念。为了树立良好学习风气,培养学生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曾为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规定“考试违纪一次就开除学籍”。2002年学院借鉴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的核心思想之一――“从做中学”又进一步提出“Learning for work and learning in work”的培养理念,要求各专业充分调研岗位需要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职业素质,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职业素质。为此,学院尝试了一系列职业素质教育方式及方法,如构建专门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研发与管理机构,以课题形式进行研究,选择相关专业进行试点,引进人力资源业界人士参与职业素质教育工作等方法。学生良好就业形式表明我院职业素质教育成绩显著。

2 机构建设是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基础保障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前提,是首先开展培训管理机构的建设,这是企业能否有效开展员工培训的基础保障。

企业的专职培训机构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企业大学或企业商学院; ②培训中心;③培训部;④人力资源部下设培训主管。

虽然形式不同,但他们都担负着企业员工培训的具体管理工作,当然,培训机构管理人员对培训的领悟与专业素质也影响了培训工作的具体开展。

作为高职院校,同样需要明确职业素质教育的管理机构与实施机构。

职业素质教育中心,作为学校的专门职业素质教育的研发与管理部门,全面承担学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研发、建设与管理工作,包括职业素质教育体系的研发及建设、培养计划的制订、素质教育教材的编写、教职员工职业素质培养、各系各专业素质教育工作的指导等工作。

职业素质教育中心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研究人员和教学人员,全部由具备丰富的企业员工培训经验或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工作经验并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的人员组成。

3 建设立体多层次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培训体系的构建与管理工作纷繁庞杂,需要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培训专业人员以及受训者的支持配合共同完成。

企业的培训虽然有专职培训管理机构,但绝不是所有的培训都由他们来实施,恰恰相反,绝大多数的培训活动是由企业各个业务部门独立开展的,培训管理机构主要发挥的是组织与指导作用。

系主任作为本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随时要考虑如何把职业素质教育融入到本系的教学与管理工作中,要根据本系专业特点与岗位对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制定本系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

辅导员作为学生接触最多最直接的培养人,需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特点和专业特点,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计划,以班级管理、集体活动等为依托提前将企业岗位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渗透到日常的班级管理和活动中。

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要责任人,同样也担负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责任,学生在校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课堂上学习,而课堂是专业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习惯,如果专业教师能够从职业化角度严格要求自己,并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传递相应的职业心态、职业规范,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学生最容易接受,所以,课堂教学往往是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的最佳训练场所。

学校后勤人员,包括门卫、宿舍管理员、餐厅工作人员等等工作人员,他们的职业化意识、言行、着装,同样会影响学生对职业素质的感受。我们的工作人员如果都能够在工作中体现出职业化的素质,为学生营造一个职业化的生活氛围,这同样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而且是身边的教育。

4 开展学校全体教职员工职业化培训

企业的培训工作中,各级管理者对所属员工的日常影响和辅导是关键的一环,如果只靠专业培训师对员工的培训,而不注重管理人员自身组织的培养,往往会造成什么样的领导带着一群什么样的兵,培训也就变得没有作用了。所以企业在为员工培训的同时,更加强对管理者的培养。

对学校的学生而言,所有的教职员工都可能与影响到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养成,所以每一位教职员工都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只有学校的教师和工作人员率先具有职业化素质,才能够真正保证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针对学校的全体管理者、全体教师、全体后勤工作人员,分别组织有针对性的职业化培训,有阶段性的系统提升,职业化素质不是几堂课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而且培训后配合相应的管理规范与制度,保证学以致用,引导与管控相结合。

5 针对性开展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目标的分析

培训与教育方面的主要挑战是了解需求。开展培训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确定需要进行什么培训。企业培训在制定培训计划前,首先要充分开展培训需求分析,要明确员工所从事的工作需要他具备哪些素质,然后再结合员工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目标,这样保证有的放矢,不至于盲目培养。

学校职业素质教育同样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根据学校订单培养模式,学校首先充分了解订单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不同企业对不同岗位的素质要求既有统一,又有特性,所以围绕企业的针对性素质要求,具体设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保证与企业的对接,同时保证培养的有效性。

6 全面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

企业的培训过程中,非常重视帮助员工制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因为只有员工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与企业的大目标相一致,才能真正调动员工的学习热情和潜力的发挥。

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终生职业能力,它应该是贯穿学生一生的生涯教育,学校需要帮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学生走出校门步入职业生涯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我们要指导学生结合个人职业倾向性和自身特点,根据企业岗位对人才职业素质及技能的要求,初步制定个人的职业目标,从而进一步明确学生校期间的学习计划与提高计划。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辅导员要适时的帮助学生调整职业生涯规划,不断的修订学习计划,这样学生的个人追求与学校的职业素质教育相呼应,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才能确保职业素质教育效果。

7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法

企业培训的一大特色是培训方法多种多样,充分考虑调动学员的参与热情和培训效果,比如角色扮演、体验式培训、案例研讨等等,深受员工的喜欢。

学校在职业素质教育中,大胆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多媒体演示、岗位实习、角色扮演、现场参观、拓展训练等等,根据教育内容的不同,灵活采用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受到教育。

许多工作都是由一系列有逻辑顺序的步骤组成的,那么最好是一步一步地来教。这种逐步渐进的过程被称做工作指导培训。它包括依照适当的逻辑顺序列出某项工作中必需的所有步骤,同时,还要在每个步骤旁列出相应的“要点”。

我们在实训教学上借鉴企业的工作指导培训方法,从布置任务到课前准备提前向学生明确操作步骤,同时强调与每个步骤对应的学习要点、训练目的及要求,然后教师在课上检查并指导实训任务的完成情况,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8 重视素质教育过程中的评估与完善

在受训者完成其培训计划后,应对该培训计划进行评价,看计划目标完成得如何。例如,你的受训人是不是学到了他们可以学到得那么多东西?是否有更好的培训方法?这些都是通过对你的培训效果进行适当评价能够回答的一些问题。企业培训的最后一环是培训效果评估与完善,在每一次培训后,都要进行培训效果跟踪与评估,找到培训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漏洞和问题,从而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保证企业培训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学校的职业素质教育工作同样需要及时评估和完善,本身素质教育就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短期内想立竿见影是不现实的,所以长期坚持效果跟踪评估至关重要。

学校可以通过专业研究人员的专著研发,通过预订单培养的企业人士的长期合作与交流,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等评估方式,确保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工作能够在开放的系统中不断循环上升。

参考文献

[1] 詹姆斯.W.沃克著.人力资源战略.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63.

[2] 詹姆斯.W.沃克著.人力资源战略.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75.

[3] 加里.德斯勒著.人力资源管理.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38.

[4] 彭建峰著.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底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459.

[5] 詹姆斯.W.沃克著.人力资源战略.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73.

[6] 加里.德斯勒著.人力资源管理.第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40.

第9篇:教资素质教育的重点范文

教育是国家大计,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湖南历来有重教兴学的传统,特别是近现代以来,湖南的教育走到了全国的前面。在原有的较高起点上,在新的形势下,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是事关湖南长远发展的战略之举。

首先,建设教育强省是推进“一化三基”、富民强省的必然要求。综观国内外的发展,没有一个地区和国家教育不与它的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每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都将教育作为重要支撑,把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之一。各个国家的发展,尽管具体路径和抓法不一样,但有一条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加快经济发展首先重视抓教育。湖南要深入推进“一化三基”、加快富民强省,首先必须以教育强省作为保障,把教育纳入到现代化建设体系当中,以教育现代化来促进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抓教育强省战略的实施,已经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在“一化三基”、富民强省中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随着“一化三基”的深入推进,各方面越来越需要专业素质、专业素养和专业人才。没有全民良好的素质,湖南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现代农业路子是走不通的。也形成不了长远竞争力。

其次,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是发挥我省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人力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特别是这一轮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人们更加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把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教育,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作为重要战略举措。我国出台的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也将加快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湖南最大的优势是人力资源比较充裕,这既是我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要进一步挖掘这一优势、发挥这一优势、提升这一优势,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教育强省的建设,不断夯实这一孕育软实力的基础。

第三,教育是民生之基,保证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生存型民生逐步向发展型民生转变。教育作为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已成为人们改变命运、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首要途径。接受好的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最强烈的期盼。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落实以人为本,不断改善民生的要求,必须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

二、围绕发展办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一个根本问题。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们也要看到,我省教育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仍有许多不相适应。比如,中小学生学习负担仍然较重,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比较困难等。一些大学生找工作困难,并不是社会不需要人才,更不是人才过剩。现在,一方面部分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业、单位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比较短缺,特别是农村基层、偏远山区人才不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人才结构和人才培养存在着问题。对这些问题,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服务人的全面发展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推动我省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一是要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工作要从小学抓起,努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成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要注重养成教育,教育学生从小要立志、学会感恩、热爱生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接班人。二是要更加重视成长成才。要改革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学生良好的成长环境,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三是要更加重视能力培养。要着眼于增强国际竞争力,努力培养称得上真正的现代化人才。要倡导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着力培养学生生存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勇于创新的能力。四是要更加重视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必须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办教育,把服务本国、本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作为首要任务。现在科技发展很快,时代进步很快,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们的教育资源又有限。这就要求我们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育更好地符合国家、符合湖南现代化建设和富民强省的需要,调整相关专业设置,推进课程改革,推动教育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

三、坚持分类指导,分层次推进,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要立足现实基础,从富民强省的实际出发,有重点、分层次地推进,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协调发展。重点抓好三个方面。一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既是解决教育普惠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又是奠定全民基本素质的基础。义务教育既要抓面的普及,又要注重提高素质。要继续抓好“普九”,有效整合资源,重点抓好合格学校建设,着力解决“农村学校太差、城区学校太挤”的问题,以此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二是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世界教育的一个普遍趋势。德国工业水平高,工艺精致,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高度发达的职业教育。我省工业化水平比较低,工业制成品与世界一流产品还有差距,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具备工业化素质的专业人才。现在,很多地方和部门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前几天,我看了几所职业技术院校,他们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有的达到100%。这说明社会急需大量具有职业技术的人才,说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很大的紧迫性。我们要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建设教育强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适应“一化三基”对实用型人才的需要,今后新增教育规模应侧重兴办职业教育。要加强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培养、培训,坚持市场导向、工学结合、产业对接,依托优势产业和区域发展,着力提高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和教学水平,提高直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三是高等教育。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产学研结合创新的重要源泉、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阵地。这几年,我省高等教育发展较快,涌现了一批有实力、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要在稳步扩大高等

教育规模,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质量,加大创新力度,力争多出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挥高校在高素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引领先进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突出作用。

四、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和加快富民强省的需要,积极改革探索,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湖南特色的教育强省发展路子。一是要大力整合教育资源。按照“普及、均衡、优质、高效”的要求,进一步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合理配置城乡教师资源,重点加强农村和薄弱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吸引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支教,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要整合职业教育资源,不断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规模。要积极推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合理规划高校布局和办学规模,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二是要加快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改革,在坚持政府为主办好义务教育的同时,更多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共同参与、公办和民办学校公平竞争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办学格局。要改革政府教育管理方式,形成分级分类、权责明确的教育行政和管理体制。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倡导教育家办学,加快建立与现代教育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制度。要改革教育考核评价方式,加快建立科学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三是要深化教学改革。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据不同层次教育的不同特点,优化专业结构,更新课程内容,打造精品课程,建立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发展要求的现代化课程体系。要改革考试评价与招生选拔制度,改变以分数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建立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特长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机制。四是要扩大开放合作。坚持用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谋划推进教育强省,大力引进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合资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学科专业共建等形式,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发展共赢。要加强部省战略合作,认真落实此次签订的部省合作协议,努力建设好长株潭城市群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验区,为全国教育改革作出积极贡献。要大力推动校省合作、校企合作,增强教育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和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