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

第1篇: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施工企业的后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涉及到企业行政内务的管理和后勤保障的服务,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相当繁杂的、相对辛苦的一项工作,并具有“杂、高、多”等特点。根据后勤保障工作的基本要求,正确处理各种关系,工作做起来就不会乱,就会井然有序,就会促整个事务工作质量的提高。后勤保障关系到企业日常工作的运转和相关决策的实施,不能忽视。但是,它的内涵决不是纯粹的管理,这种管理寓于服务之中,是服务的手段和途径,为领导、为机关、为施工一线、为各业务部门服务才是后勤管理部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搞好协调工作是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给领导减轻许多事务性工作负担。后勤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也是做好后勤服务工作质量的关键。配好后勤人员一定要选准选好,既要符合其个性特点,要会管善管。其次,企业后勤部门承担着企业房产备品管理、接待服务管理、办公环境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车辆管理、服务管理等等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因此,作为企业后勤服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管善管的能力,做到日常管理到位,管理责任到位,管理制度规定落实到位,这样才能使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管而不乱、管而有序。

关键词:企业后勤 管理 服务

正 文:

施工企业的后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一般看来,此项工作范围似乎只是“冬送温暖夏送凉”,管的都是吃、喝、拉、撒、睡的小事,微不足道。其实不然,企业后勤工作意义重大,不可小视。企业后勤保障工作涉及到企业行政内务的管理和后勤服务,如房产管理、节能管理、安全保卫、信访接待、食堂管理、车辆管理、爱国卫生、计划生育、办公耗材的补给以及其他对外接待工作等等。后勤保障工作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相当繁杂的、相对辛苦的一项工作,也担负着相应的政治、经济责任。企业后勤工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杂、高、多”。所谓杂,就是工作繁杂,企业后勤工作除了施工技术、专业业务、党务和政务外,所有管理上、服务上的事,几乎属于后勤保障部门。所谓高,就是质量要求高,如后勤服务,既要吃苦耐劳,又要服务周到;如领导交办的工作,既要领会意图,又要雷厉风行地完成任务;如接待工作,既要勤俭节约,又要热情大方等等,要求比较高,哪一项工作如果有疏漏,都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所谓多,就是被动性时候多,主要是临时性、突发性、应急性的事情太多,往往容易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局面,特别是一些服务性较强的工作,很多事务都是在领导授意下进行的,比如,厂房厂貌修缮、闲置房屋租赁等,往往都是在被动状态下展开的。那么,针对这些工作特点,如何使后勤保障部门的工作适应全局性工作要求,并且把繁杂的工作做到点子上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认为,做好后勤工作,必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理顺好“四个关系”,工作上符合基本要求,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保证。企业后勤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要做好做到位,必须理顺和把握好这样四种关系:

第一,处理好抓大事与小事的工作关系。施工企业后勤服务工作大大小小事务繁多,但大体上可分为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两大类。这两大类工作每类都有大有小,后勤保障部门只有坚持抓住每个类别中的大事,为领导出谋划策,积极配合,后勤工作才算抓住了主要矛盾。比如,企业处于低谷时,开资困难,维稳工作就是大事,许多问题都可能涉及后勤保障,于是,做好企业员工思想解释工作,后勤工作人员就责无旁贷了。当然,每个类别中的小事也不能忽略,无论是小事还是大事,都是比较而言的,只抓小事而不抓大事,就会成为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但是,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小事一点不抓不办也不行,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小事就是大事,或者会变成大事。因此,要正确处理抓好大事和小事的关系,不能囫囵吞枣,两者之要点必须抓住,并处理得当,这样大小事务处理起来就不会乱,就会井然有序,就会有成效而无后患,就会促进整个事务工作质量的提高。尤其是要特别注重与企业在外项目的后勤管理,这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同时,以高效率的工作来保障机关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使机关服务一线的工作全面展开。

第二,正确处理企业中心工作与后勤工作的关系。企业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生产经营这一中心工作所展开的,后勤保障工作更不例外,更应该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协助领导抓好中心工作。因为中心工作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企业兴旺,后勤工作才能有效地展开,企业如果衰退,后勤保障也是一句空话。只有保证中心工作的有效底展开或者说保证企业经济增长的持续性,才能保证后勤工作的有效性和连续性。然而,后勤工作具有它的依赖性和庞杂性,往往是被动的。有时因施工一忙造成保障的不及时,一线员工就会叫苦连天,工作人员有会牢骚满腹。要想保证工作的协调性,一要主要领导重视,真正把后勤工作当作一种保证,除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外,给予后勤部门有力支持;二要后勤保障部门与主管领导沟通及时,重大资金的投入,要快“研究”快“会签”快“落实”不拖拉;非重大资金投入,要把握好原则和权限,沟通好后按计划即办,尽量减少“送审”、“上会”、“批复”等中间环节;三要后勤保障工作积极主动,打好提前量。有预想、有计划、有落实、有跟踪。这些工作做好了,也有利于促进中心工作。尤其是在施工项目,在工作安排和人员使用上要把施工生产和后勤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搞好施工生产,又要集中力量抓好后勤工作,做到施工生产与后勤工作两不误。

第三,理顺管理与服务的关系。企业后勤保障部门是企业的综合性职能部门,担负着一定的管理职能。比如政务管理、安全保卫、职工福利等等,它影响着企业日常工作的运转和相关决策的实施,决不可以疏而怠之。但是,后勤保障工作的内涵决不是纯粹的管理,这种管理是寓于服务之中的,是服务于企业和员工的一种手段和一种有效的管理途径。实质上,为企业领导、为机关单位、为施工一线、为各业务部门服务,才是后勤管理部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坚持优质高效服务的基本原则,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创新工作方法,这样才能促

进管理和服务的统一性和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四,正确把握好参谋与助手的关系。作为后勤部门的管理人员,就自身的本职工作而言,是当参谋的,作为参谋就必须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从全局的整体工作看,又都是助手,充当的是配角,因而就不能喧宾夺主,必须对领导负责,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要坚持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并根据领导的意图出主意想办法,在执行中,要努力体现领导意图,严格按照领导意图办事,突出执行力。

二、把握后勤部门工作的重点,做好协调工作,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企业后勤部门作为企业的综合性职能部门,对单位及其领导至少应当有三个职能作用:一是管理作用,二是服务作用,三是协调作用。协调工作是后勤管理、服务作用的直接体现,是受领导委托处理各种问题,解决大大小小矛盾的工作。但是,协调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范围很广,渗透到机关服务工作、施工一线服务的方方面面。后勤部门在发挥每一种职能作用时,都兼有协调的职能。如车辆管理中,有两个部门同时要求派车,又是同一个方向、同一个地点,而且是同一天的上午,但不是同一时间,在两个部门均无特殊的情况下,这就需要后勤部门与两个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力争一车前往;再如,后勤服务中的来宾接待工作,当接待一批客人时,协调问题就有很多,有对内、对外的协调,有对上、对下的协调等。因此,搞好协调工作是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协调工作做到恰如其分,可以给领导减轻许多事务性工作负担。当然。应当说,搞好协调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个人认为,做好协调工作,一要讲究工作效率,尽快解决实际问题,不拖不靠不扯皮;二要讲究工作原则,按规章制度办事,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不搞简单的“摆平”,不 “和稀泥”,不能敷衍了事;三要讲究工作方法,在按政策办事的前提下,尽力妥善地处理问题。另外,做好协调作,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一是要有准确领会领导意图的能力。按领导意图办事,是机关服务部门严肃性的一种表现,也是管理、服务作用的一种体现。只有准确地领会领导意图,才能有针对性地发挥其协调作用;二是要有整体观念。协调本身是一项全局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后勤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大局观念。如:某部门或个人要求派车、物品领用等,往往是根据其本身工作需要提出来的,有的和全局利益一致,有的可能不完全一致,所以这就需要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综合性考虑问题,给予平衡、相互协调。对其中一些不符合全局利益的,应及时提出否定意见,并做好解释工作,使得对方放弃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全局观念,要克服部门的局限性。因为后勤保障部门也是一个独立部门,也有自身利益和自身建设的需要,切不可“近水楼台先得月”,只有这样,在做协调工作时,职工群众才能心服口服。其次,后勤保障工作也要搞好调查研究,及时准确地掌握来自各方面的情况,掌握了相应的信息,再加以切合实际的判断和分析,这样遇事才能妥善处理,发言权就多,点子献出得精明、全面。

三、强化“四种能力”,树立“一种意识”,提高企业后勤人员素质。后勤工作说是后勤,其实是“前勤”,为什么这样说呢?古语有“兵马未到,粮草先行”一说,比较适合企业后勤工作的实质。如工程项目新开点,首先要构建宿营,安排一线员工吃住。后勤保障起码也要与其它建点工作并行,这就需要后勤保障工作人员首当其冲,来保证生产生活齐头并进两不误。再如,应季的防暑和防寒等物品,也需打好发放的提前量,保证后勤保障工作的及时性,保证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类似这些工作,看着不起眼,却事关重大,不仅要落实到人头,还需要后勤管理人员去克服实施过程中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并把工作和责任落实到位。那么,后勤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就成了后勤服务工作质量的关键。因此,配好后勤人员一定要选准选好,既要符合后勤保障工作个性特点,又要要会管善管。具体说,我个人认为,后勤保障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

四种能力:

第一、要有变通处理问题的能力。变通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创造性工作的具体体现,不是毫无原则的随心所欲。企业后勤保障服务部门在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过程中,既要按照一定的工作原则和领导的意图办事,但又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主观能动性,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此到达最佳效果,这就是变通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实际上是理顺领导机关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关系。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讲诚信服务。后勤保障工作职能之一就是服务,诚信是在为领导、为机关、为施工一线服务过程中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其次,后勤管理人员要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可与服务对象本末倒置。作为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它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但作为工作人员不可以搞特殊化,处理事务、发表意见都要以后勤保障工作人员岗位职责的身份出现,不能以领导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也不能以领导者的身份出现,更不能以领导的指示、意见压人;再一方面,要注意加强与企业领导、同各部室同事多联系、多沟通,在平时就形成一种相互了解、关系融洽的人际关系基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服务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要有区别事务轻重缓急的能力。后勤服务工作繁杂,事务很多,有主有从,有大有小,有急有缓,除领导 (特殊情况)有专门交待之外,哪些事先办,哪些事后办,哪些属于特事特办,作为后勤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周全,并做出精心合理的安排,这样才能避免忙乱现象,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第四、要有会管善管的能力。企业后勤部门涉及面广,承担着企业房产和备品管理、接待服务管理、办公环境管理、生活管理、安全管理、车辆管理、服务管理等等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这些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复杂,管好管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工作好坏,关系到一个单位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作为企业后勤服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管善管的能力,做到管理制度制定到位,管理措施落实到位,日常管理到位,责任到位,这样才能使行政

后勤管理工作管而不乱、管而有序,管出成绩。

一种意识:

后勤保障工作管理人员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企业后勤服务工作性质决定后勤工作的从属性,但从属性并不意味着完全的被动性,被动与主动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只要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好,牢固树立为领导、为机关、为施工一线服务的思想,力争主动,意识超前,事事超前,本职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到位,甚至尽善尽美。

第2篇: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研究所 后勤管理 素质

研究所的后勤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过几十年的运作逐步形成的,在当时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后勤管理工作更需要为改革后的研究所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研究所改革发展的需要,后勤管理工作自身的发展也必须要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为新形势下研究所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样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研究所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

研究所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1.服务性

服务既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归宿。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研究所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科研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服务措施要到位,只有把每项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为职工和家属的生活提供优质工作和生活环境。后勤管理部门是研究所正常运转的能量保障,必须为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归结为:一是为领导服务。后勤管理部门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首先应该为领导服务好。领导工作涉及到哪里,后勤服务工作范围就要延伸到哪里。二是为研究所内部各部门服务。后勤管理部门往往掌握着研究所的安全、能源、房屋、环境、设备资源,也是确保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后勤管理部门要应急其所急,帮其所帮,解其所难,热情服务。三是为职工生活服务。后勤管理部门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研究所全体职工及家属服务。

2.保障性

后勤保障是科研生产工作、职工生活中的有力补充,只有在日常运转中出现问题时,才会体现其重要性及必要性,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随机的,其工作难度也是最大的,而这种性质的体现又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后勤保障工作常常是从一些小事做起,然而这些被称为小事的工作确是保障科研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做到所有保障对象都满意是十分困难的,且稍有拖延或失误便会招人误解,如果没有保障到位,那么更无法保证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

3.复杂多样性

研究所的后勤保障工作内容涉及面广,头绪繁多,既有人际关系,又有人与物的关系。首先科研生产及职工生活所需的安全、能源、房屋、环境、设备样样都要细心考虑,精心安排,稍有疏漏,就会影响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全体职工的生活情绪。其次是上下左右,纵横交错,涉及面广,既要处理好与研究所各部门的关系,又要处理好研究所与外部协作单位的诸多方面的关系。因此,研究所的后勤管理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二、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对研究所后勤管理工作的制约

我国研究所在国有事业单位的改革大潮中,以管理出效益,以管理出成果已成为国有事业单位管理决策层的共识。而管理的成效又取决于人的素质,可见我们应深入研究、分析素质的内涵,辨证的看待个体素质和群体结构、管理行为以及管理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后勤管理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职工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品行修养、基本技能和较强业务素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后勤管理工作的成效。

1.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管理人员政治素质的制约

人的各种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是灵魂,是我们开展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必备素质。后勤工作性质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要经常与钱、物打交道,如果其政治思想不过硬,缺乏廉洁奉公的原则性,其业务素质再高,也会导致后勤工作受到影响甚至误入迷途。因此要不断加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的修养。

2.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的制约

后勤工作既是一项执行政策、理财管物,购置分发、各类维修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胜任的。

3.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制约

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后勤保障工作能否实施到位有着直接关系,这就要求他们也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对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要确实履行到位,要消除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4.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制约

后勤工作人员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研究所后勤服务工作性质决定其工作的从属性,但从属性并不意味着完全被动,被动与主动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后勤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不好,会造成后勤工作出现扯皮现象,问题很难得到尽快解决。因而后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力争主动、要讲工作效率。

三、提升研究所后勤管理水平,促进研究所可持续发展

1.研究所管理决策层要提高对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视程度

首先研究所管理决策层应重视对后勤管理干部的选拔,应选派有敬业精神和后勤管理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后勤领导岗位。其次,研究所管理决策层应把后勤人员的职称、考级问题等纳入研究所正常的考核工作的范围,这些问题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只有充分关心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再次,要重视增强后勤群体的凝聚力。一方面,要在研究所中形成一种尊重后勤人员劳动的舆论倾向,一方面,要努力改善后勤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同时,要妥善处理好后勤群体内部的人际关系及后勤职工与其他部门员工和外部协作单位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后勤系统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优质服务职能的必要条件。

2.逐步完善和健全各项后勤保障管理制度

后勤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后勤保障单位在管理、保障、服务、等活动中所具有的组织、财务、产权和管理制度的总和,后勤保障管理制度是后勤单位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是打造和提升后勤核心能力的体制和机制保证。从研究所可持续发展战略格局看,后勤必须彻底改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结构不合理,以及比较散、比较小、比较弱的状况,全面提高后勤核心能力,才能在未来研究所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依据新形势下研究所对科研生产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对现有的后勤保障管理制度进行评估,进而逐步完善和健全各项后勤保障管理制度,以适应新形势下研究所对科研生产后勤保障工作的要求。

3.提髙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素质和管理能力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健全管理体制,运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方法,确保各项任务的完成,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所有这一切都要求研究所应拥有一个具有一定文化素质、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后勤工作人员群体。提高研究所的后勤管理水平,就必须对后勤保障制度及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优化和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

(1)是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要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学习型组织”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

(2)是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研究所科研生产事业的发展告诉我们,仅仅看到研究所后勤的服务性保障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到后勤工作对单位形象的提升作用,因此应当高度认识后勤工作在整个研究所工作中提升形象的重要作用,应在后勤职工特别是“窗口”职工中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一是必须正确认识个人岗位工作与单位形象的重要性。提升形象是对研究所后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后勤工作人员不能单纯地将自己看作是普通的服务保障人员,更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服务保障人员的崇高职责和追求目标,要充分认识到为科研生产和职工生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对提升单位形象的重要作用。二是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用真挚的感情去关心、体贴服务对象,缩短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全体职工和家属对后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

(3)是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

必须具备良好服务技能。单凭一股工作热情缺乏一定的服务技能,提高服务质量只是一句空话。因此,后勤工作人员也面临如何提高服务技能的问题,首先组织引导后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努力促进后勤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同时,应支持后勤工作人员参加业务进修,选送后勤人员外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鼓励单位通过走出去或请进来讲课等形式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培训后勤人员,以科学、高效地先进后勤管理服务理念武装后勤保障队伍,不断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水平,进而塑造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会管理后勤保障队伍。

总之,新形势下的研究所后勤工作应从提高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入手,以“开拓创新、持续发展”为工作理念,坚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保障、人性化服务的工作原则,建立集中统一、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创造出适应研究所持续发展的后勤管理模式,为研究所的科研生产工作和全体职工及家属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规范的服务保障以及为推进研究所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永庚.后勤流程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9.

[2]于柏林. 深化改革扎实提高推进研究所后勤管理的新发展.北京:中国机关后勤,2008,5.

第3篇: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1.1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电力企业后勤工作既保障企业生产办公秩序的有序运转,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又为企业职工的生产、生活创造部分条件,是服务保障员工的平台,是企业工作全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传统资源分散、管理分散、封闭式自我保障的后勤发展方式,已经不能较好地满足电力企业的发展需求。转变后勤发展方式,逐步实现以集团化运作为核心,由分散管理向集约管理转变、由粗放管理向精益管理转变,为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后勤服务保障,已成为电力企业后勤工作的重大发展战略。

1.2电力企业后勤管理的特点

后勤管理工作应用到电力企业则具有其自身的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服务性。服务是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主旨所在。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具体体现在三方面:为保障企业生产办公秩序的有序运转提供服务;为企业员工生活和健康提供全方位的后勤服务;为电力生产、应急抢修、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应急服务。②保障性。后勤是电力企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只有在日常运转和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才能够体现出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性。通常这些运转问题的发生都是随机的、不可预知的。后勤保障覆盖的范围广,通常都是一些小事,也较容易被人所忽视,但实际上往往是这些小事影响和阻碍了电力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一旦出现失误或纰漏,就很容易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后勤保障体系就更加有必要。③后勤管理工作具有复杂多样性。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内容复杂、涉及面广,既包括了人际关系,又涵盖了人与物的关系。电力企业后勤管理:(a)应该为生产提供安全、能源、物资、环境等方面的保障;(b)要考虑到职工的生活情绪、物质需求等。另外,后勤管理还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要做到处理好本单位与外单位的协作工作。总之,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复杂工程。

2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2.1科学规划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

电力企业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结合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专业管理能力。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创新既是利用科学、规范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来提高后勤管理工作的效率,又可体现在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创新,体现在后勤管理业务流程的整合,以及管理界面的规范等方面。电力企业对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整体规划,应尽可能考虑到后勤管理的每个业务领域,覆盖到全流程的每个相关部门,以实现企业后勤管理上的统一,提高管理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经济效益等目标。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共享资源,避免信息过于冗余,同时还要保证各项数据源的准确与唯一。

2.2细化后勤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

电力企业后勤信息化平台的具体功能,必须结合新形势下后勤管理的工作内涵,针对后勤服务工作的特点,分析现有业务流程、工作界面、相关部门职责划分等因素,采取职责清晰、效率优先的针对性措施,对信息系统的工作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根据电力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其信息管理平台应当实现以下功能:①办公楼宇管理:包括土地信息管理、办公楼宇信息管理、大中修管理及工程建设项目督察大纲。土地信息管理涉及土地基本信息、房产基本信息及使用情况查询。办公楼宇信息管理实现对楼层、房间结构、房间相关的人、物、维修等信息查询和维护,尤其是通过可视化技术对楼层各房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直观描述。②办公运转保障:包含办公物资设备、办公用品管理和公务用车管理。对物资基础信息实现分类管理,对物资的入库、申领、归还、维修、报废相关信息进行维护。公务用车管理主要管理公务车辆的信息维护、用车申请等。③员工生活保障:包含员工信息、证件管理、入离职服务、用餐管理、健康体检、周转房管理等。通过信息化系统的优化,将与员工正常办公需求、住宿申请、健康信息管理有关的个人需求整合在一起。④物业服务管理:功能涵盖物业内务管理、物业考核和资源消耗管理。将物业公司内务事务管理、业主对物业服务的考核评价、后勤资源消耗信息、日常安保消防数据等有机的整合在一个平台,提高的物业服务和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⑤后勤应急保障:包含应急预案的制定、审核,以及应急装备的信息维护、使用情况等功能。实现对应急装备物资的储备,加强对应急装备物资的管理,提高统一调配和保障能力的功能。

2.3完善制度,推动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信息化进程

任何一项新系统、新项目的实施都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制度来加以保障和监督。对电力企业而言,信息化管理在后勤体系深化运用就是一项创新工程,它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在电力企业初步实现后勤体系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之后,更应该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保证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流程的全面落实和顺利实施。后勤信息化管理推进就是将原有相对独立、单一部门的业务流程在整个后勤体系范围内进行整合,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提升信息化的落实步伐,还可大幅提升管理的效率,从而使员工能够尽快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后勤服务信息化的创新和使用当中。

2.4电力企业后勤管理信息化的推广

电力企业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创新运用,是一次历史性的进步,对电力企业的后勤管理将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因此电力企业必须制定好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发展目标,同时切实做好实施与推行的办法。电力企业可通过内部办公网络、企业宣传报刊、内部通报等形式,来加强对后勤信息化管理的宣传工作,以提升职工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度。另外,企业还应该对相关的后勤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信息化管理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以便能够更好地应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后勤信息化管理能够真正发挥其功能。后勤工作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企业应该认识到信息化管理对电力企业后勤管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进而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和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构建起符合企业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

3结束语

第4篇: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 企业管理;后勤服务;保障能力;措施

引言

在供电企业中,只有保障了生产的安全性,才能为企业谋求更高的经济效益,才能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因此,人们普遍高度重视供电安全生产问题,而忽略了后勤服务工作。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原来单靠安全生产已经难以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需求,人们开始认识到后勤服务的重要性,后勤服务的作用就越来越显现出来。所谓的后勤服务,就是指后方为供电企业前方的整体工作提供的一种支持和服务,以便使得供电前方能够更有效的进行工作,提供其工作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财富。

一、当代供电企业后勤服务的新特点

(一) 后勤服务具有服务性

供电企业能够有效地进行经营,加强对后勤服务工作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建立一支较为系统的后勤服务队伍是十分必要的。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可以极大的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经营任务的完成。后勤工作所具有的服务性质,使得其必须履行为企业经营以及员工工作和生活提供一定的服务。在充分考虑企业运行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坚持以满足职工的最大需求为服务宗旨,以便提升服务人员的自我素质,促进后勤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进一步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

(二)后勤服务具有计划性

要想提高办事效率,节省不必要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计划性。尤其是对于后勤服务这样繁杂,涉及范围很广的工作来说,具有计划性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避免服务不周到甚至出现失误等现象的发生,供电企业通常会加大对后勤人员的培训力度,对全年的设备运行情况以及维修进行事先的调研和安排,以便能够让相关后勤人员及时了解自己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专门的学习并掌握相关技能,避免到时出现忙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三)后勤服务具有创新性

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使得传统落后的后勤服务已经失去了市场的青睐,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的高要求。后勤服务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后期服务的相关负责人必须转变观念,采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加强对后勤工作的管理,时刻保持和提高后勤服务的创新能力,加强对员工新思想的灌输和指引,使得职工加深对后勤服务新理念的认识和了解,保证后勤服务的稳定性,构建员工之间和谐愉快的氛围,为员工的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供电生产经营工作提供安全保障。

二、影响后勤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供电企业提高了对后勤工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使得后勤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仍然给供电企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第一,后勤服务人员普遍缺乏足够的专业服务技能和素养。后勤服务不同于技术部门,对科技的要求不高,同时由于后勤人员的薪资较低,流动性较大,使得所聘用的后勤工作人员的素养和技能较为低下,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快速增长的经济的需要。其次,后勤服务仍然缺乏一定的市场机制,市场机制仍然处于不健全状态。

三、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为了充分发挥后勤服务部门的作用,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能力的提升。

(一)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发展,供电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后勤服务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这就需要供电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培养员工细心、耐心的良好工作作风,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了解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动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转变员工的观念,解放思想,不断完善自我,树立优质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强化优质服务的意识,完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才能够做得好、做到位。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后勤管理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供电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供电企业的后勤管理在保障企业日常工作时,不但要体现出其公益性的一面,还应该积极迎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来进行。这样才能将供电企业后勤管理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同时后勤管理还应该在满足企业市场需要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以企业为焦点,对市场进行主动分析、对服务质量进行层层改进。企业后勤的精细化管理,无疑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对后勤的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不仅可降低管理的成本,也可实现后勤资源投入的最小化与收益的最大化,是供电企业创新管理模式,将改革进一步推进的重要动力。

(三)提高后勤管理重视度

提高对供电企业后勤管理的重视度,是保障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任何时期、任何情况下,后勤保障是供电企业实现战略目标和管理目标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后勤管理工作是供电企业风采展示的后盾支持。供电企业无论是在文化建设、活动创建,还是迎接上级组织各项检查方面,都需要展示出优美整洁的企业环境形象。这些都需要后勤管理工作作为保障。因此,现代供电企业必须提高对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视度,认识到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管理思想,将后勤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不断充实后勤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制定出一系列的保障方案,调动起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使后勤管理的服务职能得到充分发挥。

(四)整合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源,提高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素质和能力

对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是提高供电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任何一个企业中,人力资源都是最宝贵、最珍惜的资源,目前各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其实都是人才的竞争。

对于供电企业而言,其后勤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整合,关键就是要做到思维的创新和一定程度的排列组合。具体就是要充分发挥老员工的优势,其实企业的老员工不仅经验丰富而且爱岗敬业,是后勤服务部门不可多得的中坚力量,要非常重视和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调动老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当然,在充分用好老员工的同时,也要选好新的职工,为后勤服务部门注入新的力量。对于新老职工中比较有能力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要有完善的教育机构进行培养,让他们取得自身进步的同时,也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提升供电企业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

(五)加强供电企业后勤保障部门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是任何一个追求发展的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重中之重。就供电企业而言,其创新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制度的创新,二是管理的创新。与其它一些企业相比,供电企业的后勤服务部门有特定的服务对象,供电企业后勤服务部门主要服务于本企业的干部、职工等,因为其服务只面向供电企业系统的内部市场,因此其服务市场是封闭的,其服务产品是公益性的,投资主体是单一性的,正是基于服务对象的以上特征,我们认为供电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在管理创新上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本化的服务,确保服务对象满意。二是引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三是供电企业自身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确保后勤服务保障更加到位。当然,对于制作的创新,这是一个涵盖很多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企业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这里主要是不断加强和完善供电企业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制度,例如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

四、结语

供电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职能作用,后勤管理工作服务对象是人,是供电企业的全体职工。只有将后勤工作搞好了,将各项管理制度落实了,才能使保证企业职工积极的投入到生产经营工作当中去,才能全面激发出职工的工作热情,进而全面提高职工的凝聚力,保障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蒙建生 . 提高供电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途径 [J]. 电力经济,2012(04).

[2] 张丽颖 .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J]. 青年与社会,2012(06).

第5篇: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一、改革现状

    我省省级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起步于90年代政府机构改革之际。1996年,随着省编办《河北省省级机关后勤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省直机关先后成立了14家相对独立的后勤保障机构;2001年,省编办与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又联合制定了《关于深化省级机关后勤体制改革的意见》,使省级机关服务中心增加到了30家。

    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促进了机关政务与事务分开, 行政 机关更加精干,政务工作更加突出。而后勤从机关剥离则促进了后勤保障工作的规范化,机关对后勤服务的满意率不断上升。事实证明,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化是符合市场 经济 体制下政府职能转变的内在要求的。主要表现在:

    1.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服务体系。主要体现为机关服务中心的职责更明确、内部分工更细致。总体来看,中心的服务职能一般包括后勤服务工作的组织、规划与协调,机关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及其他办公设施的建设、分配和维修管理,机关车辆、配电、冷暖、电梯、电话等设施的购置、保管、使用和维护,机关 财务 、财产、物资管理,机关会议室、食堂等服务机构的管理,日常办公设备用品的采购、供应和管理,安全、保卫、消防、接待等工作,以出资者身份经营管理机关所属企事业单位,兴办经济实体等。

    2.建立健全了后勤服务保障的制度体系。省财政厅机关服务中心先后制定了30多项规章制度,省地税局后勤服务中心和省教育厅机关服务中心也分别重点完善了六个方面的制度。省广电局则由局党组研究 出台了《关于加强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该局机关服务中心则制定了《后勤规章制度汇编》。总的来看,制度建设的内容 主要涉及车辆管理、后勤服务管理、用人制度、定点采购、 财务管理 等方面。

    3.部分单位尝试兴办经济实体,开始向市场化迈进。省交通厅机关服务中心在这方面走在了前列。该中心先后接手和创办了南戴河日月湖宾馆、固安副食品基地、河北优特建材有限公司、内蒙通泰化工有限公司、荣昌工程公司、河北交通旅行社等多种经营实体,70%以上的实体实现盈利,有两个项目的年盈利水平则已超过了60万元。

    可以说,经过几年的努力,我省省级机关后勤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在管理上逐步实现了由计划型向市场型、经验型向科学 型转变,由实物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 由经费划拨向结算制度转变,由物资的分散采购、供应向政府集中采购转变。在服务上,由供给型无偿服务向核算型有偿服务转变,由封闭型单一服务向开放型两面服务转变,由缺乏内在活力和动力向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负盈亏转变,从而初步建立了新型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存在问题

    尽管我省省级部分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机运行中还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1.部门领导对后勤体制改革的认识不足。往往把后勤改革看作机构改革的附属品,缺乏对后勤改革重要性的认识,使后勤改革缺乏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由此引发的部分后勤工作人员思想的不稳定性,成为机关服务中心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2.相关职能部门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思考。在改革操作上简单化,造成后勤管理和服务分家后关系不顺,影响 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积极性。

    3.后勤服务部门“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主动参与市场竞争意识甚至市场化操作意识淡漠,致使未来发展思路不明确,缺乏改革的信心。

    4.后勤服务人员观念上的行政惯性还较强。往往从行政管理的方式角度看问题,学习 市场竞争本领主动性不够,致使后勤服务部门的市场化素质还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市场型运作上还缺乏比较成功的战略模式。

    5.配套政策的滞后性影响了改革进程。后勤部门在改革中面临着诸如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服务机构与机关建立结算制度、国有资产的划拨与占用等一系列的政策问题,但现有政策对此并不明确,特别是对国有资产的产权、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还缺乏一个统一的或可参照的理想方案,从而延缓了服务机构法人主体的落实。

    由上可见,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仍处于试点阶段,改革的任务还很繁重。

三、改革步骤

    深化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按兵不动,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积极稳妥、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改革的进程,突出重点,分步推进。从战略角度分析 ,具体可以分为三个战略阶段:

    第一阶段,实现体制分开。即将机关后勤行政管理职能与后勤服务职能进行合理分离,根据各自特点和职能要求构筑新的管理和服务体制,使其真正按照自身规律 运行。特别是在服务上要转变观念,根据政事分开、企事分开和福利性、保障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分开的原则,确保机关后勤单位法人主体地位得以确立,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组织后勤服务单位的服务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发挥市场对机关后勤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商品化、市场化和产业化。

    第二阶段,促进机制转变。主要内容,一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经费的拨付方式,建立和完善后勤服务费用结算制度;二是改革机关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模式,建立新的服务运行机制,按照企业化管理的要求,深化服务部门内部的财务、资产、人员和分配制度改革;三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服务经营结构,积极拓展服务经营领域,推进服务联合,扩大服务的规模效益;四是按照现代 企业管理的要求,推进后勤服务机构的转制步伐,积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最终成为独立的企业法人单位。

    第三阶段,完善市场条件。培育机关服务消费市场是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前提和主要内容。在形成机关行政主体和后勤服务门市场法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培育并最终形成机关后勤服务的需求和供应市场。同时,进一步规范和监管机关后勤服务市场,调整、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利用政府采购方式制定机关后勤服务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大机关后勤服务市场对内对外的开放程度,为机关后勤服务部么走向社会、社会企业进入机关奠定基础,形成两个服务主体的公平竞争格局,从而强力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从实际情况看,目前 我省省级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还处于第一阶段的初期。所以,近期改革的重点是在稳定现有的机关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扶持性的政策措施,“扶上马送一程”。

四、发展 战略

    从未来着眼,机关后勤服务的社会 化改革,就是实现机关后勤服务的市场化供应。但毕竟我们还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探索阶段,因此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中心现在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 发展战略 应是稳中求进,逐步完善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效率,形成服务特色,先占领机关内部市场,再图向外扩张。为顺利实现固本强源的战略目标,机关后勤服务中心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牢固树立竞争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用优质服务和良好的企业 形象去占领后勤服务保障市场。

    二是引入竞争机制,全面推行干部聘用制和工人 合同 制,实行岗位管理责任制以及相应的选聘、奖惩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多种分配形式和方法 ,使贡献、绩效与收入挂钩,充分调动广大后勤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是根据机关后勤保障行业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有计划地对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队伍在年龄、科学 文化 知识和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结构进行合理的调整。

    在机关服务中心通过强化对内服务完成一定的实力积累后,为合理配置机关后勤资源、实现整体规模效益,应在从主体分离出来的基础上,以优良资产为龙头, 以资产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规律 为杠杆,对现有后勤服务保障机构逐步实行联合,走专业化、产业化、集约化的发展道路。可从各部门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多种形式:

    1.从服务保障内容 上,可实行整体联合,也可实行宾馆招待所、物业管理、餐饮和用车等服务保障项目的单一联合。

    2.从服务保障对象上,可按部门和系统组织联合。

    3.从服务保障的空间上,可打破部门和系统的界线,组成跨部门的综合或专业服务保障中心。

    4.从联合的方式上,可根据市场发育程度,组建集团公司、租赁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合作公司或实行兼并等。

    为推动这一工作,建议由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成立省级机关后勤服务保障集团,负责有关后勤服务保障的 指导 与协调。

五、政策选择

    从宏观管理的角度看,政策是主要推动力。

    考虑到机关后勤改革涉及的问题 既多又新,政策必须能够充分体现“统筹兼顾、稳中求进”的原则,既要统一筹划、整体设计,与国家经济 改革相衔接,与国家政策制度调整相结合,又要考虑各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差异、市场发育程度、干部职工的承受能力等,在改革范围、实现形式、运作机制上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正确处理当前改革与长远发展、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专业分工与行业协作、行政主体与后勤服务主体的关系。从实际出发,目前 急需出台的扶持政策:

    一是目前机关后勤不良资产较多,仅靠现有资产存量启动比较困难。为此,政府应增加对机关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政投入,用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机关后勤改革,保障机关正常运转。

    二是从机关分离出来的服务保障单位,服务对象具有特定性,服务项目和范围又受到局限,收费标准还要考虑服务对象的承受能力,对此应在一定时间对这些服务保障单位适当减免其营业税、所得税和其它社会摊派,扶持起发展。

    三是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政策,妥善解决好下岗分流职工和分离出来的后勤职工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对下岗分流的职工应提供培训、建立安置基金、在一定时间减免其兴办经营实体或企业 税收 等优惠政策。

    四是允许机关后勤单位与其他企业共享企业改制、兼并破产、再就业工程、住房建设优惠政策。

第6篇: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电力科研院所;后勤管理;素质

中图分类号:TM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35(C)-0114-02

引言:如何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后勤管理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电力科研院所后勤管理工作的特点

电力科研院所的后勤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一)服务性

服务既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后勤管理工作的归宿。后勤管理工作的服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电力科研院所的建设和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确保科研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服务措施要到位,只有把每项后勤保障服务工作落实到位才能为职工和家属的生活提供优质工作和生活环境。后勤管理部门是电力科研院所正常运转的能量保障,必须为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服务。这些服务主要归结为:一是为领导服务。后勤管理部门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它首先应该为领导服务好。领导工作涉及哪里,后勤服务工作范围就要延伸到哪里。二是为电力科研院所内部各部门服务。后勤管理部门往往掌握着电力科研院所的安全、能源、房屋、环境、设备资源,也是确保各个部门的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后勤管理部门要应急其所急,帮其所帮,解其所难,热情服务。三是为职工生活服务。后勤管理部门的一切工作,归根结底都是为电力科研院所全体职工及家属服务。

(二)保障性

后勤保障是科研生产工作、职工生活中的有力补充,只有在日常运转中出现问题时,才会体现其重要性及必要性,这些事情的发生都是随机的,其工作难度也是最大的,而这种性质的体现又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后勤保障工作常常是从一些小事做起,然而这些被称为小事的工作确是保障科研生产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要做到所有保障对象都满意是十分困难的,且稍有拖延或失误便会招人误解,如果没有保障到位,那么更无法保证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复杂多样性

电力科研院所的后勤保障工作内容涉及面广,头绪繁多,既有人际关系,又有人与物的关系。首先科研生产及职工生活所需的安全、能源、房屋、环境、设备样样都要细心考虑,精心安排,稍有疏漏,就会影响科研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全体职工的生活情绪。其次是上下左右,纵横交错,涉及面广,既要处理好与电力科研院所各部门的关系,又要处理好电力科研院所与外部协作单位的诸多方面的关系。因此,电力科研院所的后勤管理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

二、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对电力科研院所后勤管理工作的制约

在国有电力单位的改革大潮中,以管理出效益,以管理出成果已成为电力单位管理决策层的共识。而管理的成效又取决于人的素质,可见我们应深入研究、分析素质的内涵,辨证的看待个体素质和群体结构、管理行为以及管理环境之间的制约关系。后勤管理工作要求从事该工作的职工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品行修养、基本技能和较强业务素质。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后勤管理工作的成效。

(一)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管理人员政治素质的制约

人的各种素质中,政治思想素质是灵魂,是我们开展和做好一切工作的必备素质。后勤工作性质决定了后勤管理工作人员要经常与钱、物打交道,如果其政治思想不过硬,缺乏廉洁奉公的原则性,其业务素质再高,也会导致后勤工作受到影响甚至误入迷途。因此要不断加强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的修养。

(二)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素质的制约

后勤工作既是一项执行政策、理财管物,购置分发、各类维修的事务性工作,又是一项执行财务制度、维护财政纪律的政策性、原则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尤其是国家电网新上的ERP系统的运营,没有专业的培训和学习,是难以胜任的。

(三)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制约

后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后勤保障工作能否实施到位有着直接关系,这就要求他们也必须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对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要确实履行到位,要消除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而产生的负面影响。

(四)后勤工作的管理职能受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制约

后勤工作人员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电力科院后勤服务工作性质决定其工作的从属性,但从属性并不意味着完全被动,被动与主动是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后勤工作人员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后勤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力争主动、要讲工作效率。

三、提升电力科研院所后勤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一)完善和健全各项后勤保障管理制度

后勤保障管理制度是指后勤保障单位在管理、保障、服务、等活动中所具有的组织、财务、产权和管理制度的总和,后勤保障管理制度是后勤单位赖以生存的制度基础,是打造和提升后勤核心能力的体制和机制保证。从电力科研院所可持续发展战略格局看,全面提高后勤核心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二)提后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后勤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1、是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要针对后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学习型组织”等多种形式,提高他们政治思想素质和品德修养。2、如何在后勤职工特别是“窗口”职工中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呢:一是必须正确认识个人岗位工作与单位形象的重要性。提升形象是对电力科研院所后勤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后勤工作人员不能单纯地将自己看作是普通的服务保障人员,更要充分认识到作为服务保障人员的崇高职责和追求目标,要充分认识到为科研生产和职工生活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对提升单位形象的重要作用。二是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态度,用真挚的感情去关心、体贴服务对象,缩短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全体职工和家属对后勤人员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3、是提高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技能,首先组织引导后勤工作人员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努力促进后勤保障工作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同时,应支持后勤工作人员参加业务进修,选送后勤人员外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培训后勤人员,以科学、高效地先进后勤管理服务理念武装后勤保障队伍,不断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和水平,进而塑造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会管理的后勤保障队伍。

结论:新形势下的电力科研院所后勤工作应从提高后勤管理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入手,坚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保障、人性化服务的工作原则,建立集中统一、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努力实现管理水平、保障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创造出适应电力科研院所持续发展的后勤管理模式,为电力科研院所的科研生产工作和全体职工及家属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规范的服务保障以及为推进电力科研院所的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作者简介:关丽(1965.11.11― ),女,职称:经济师,研究方向:电力后勤管理。

参考文献:

[1]朱永庚.后勤流程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9.

[2]于柏林.深化改革扎实提高推进科研所后勤管理的新发展.北京:中国机关后勤,2008,5.

第7篇: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机关后勤是以资产管理为核心、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以维护政府职能活动正常运转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机关的“大管家”。机关后勤工作涉及面广,管理复杂,责任重大,必须加快推进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和保障法制化。

首先,分别从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是适应改革的需要;后勤保障法制化是新形势下解决后勤工作新问题的需要;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等三个方面来阐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的必要性。

其次,实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可推动依法制国,并在全社会的依法治国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实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可推动机关后勤工作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实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可提高办事效率,防止,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等三个方面来阐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的作用。

最后,就怎样实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分别从加强宣传、学习,营造知法、用法、普法的氛围;建章立制,依法管理,促进后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勇于创新,推动机关后勤大发展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结论:机关后勤工作要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保障法制化。

关键词:机关后勤 保障法制化

机关后勤是以资产管理为核心、以物质保障为基础、以维护政府职能活动正常运转为目标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机关的“大管家”。机关后勤工作涉及面广,头绪多,摊子大,各个环节相互影响,管理复杂,责任重大。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机关后勤工作也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开始逐渐显露出来。

古语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机关后勤”名为“后”,实为“先”,是机关履行职能的基础。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多次强调,机关后勤要真正实现由“后”到“先”的改革,必须加快推进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和保障法制化。目前,机关后勤在管理科学化和服务社会化方面的改革已经迈出了喜人的步伐,相比较而言,保障法制化方面所做的工作还很不够,不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工作实践中的探索都远远不能令人满意。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一、我国法制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而表现为机关后勤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就更不完备,特别是针对机关事务工作中一些新的职能和保障任务,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二、现有的法律法规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些不相协调和统一的问题,使得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后勤依法保障的效果不能充分体现。三、法制理论研究匮乏。建立健全完备的后勤法制体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总结大量的实践经验,付出艰苦的努力。目前我们改革开放仅二十几年,实践经验和新的探索都远远不够,很难进行专门的后勤法制理论研究,而且从事这方面研究的高层次人才也比较少。四、法制意识淡薄。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机关后勤的部门工作人员对于法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还不够,法制意识淡薄,在从事后勤工作中难以自觉地依据法律规章办事,对工作中涉及的法律法规不能应用自如,从而给机关后勤工作的法制化进程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

新时期的实践证明,机关后勤工作要获得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离不开保障法制化,迫切需要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作为其开展工作的参考和依据,给后勤工作以指导和保护。要实现保障法制化的目标,进一步深化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必须首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保障法制化对于做好机关事务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一 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的必要性

(一) 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是依法治国的需要

依法治国与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是一对关系密切的范畴。所谓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我们所要建立的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应该是管理法治化、有法可依、照章办事的工作氛围,无论是作为协调社会发展,还是为机关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方面的服务,都为后勤新形势下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法制、依据保障。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表现为一种秩序。秩序存在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必要前提,人类生活需要稳定的秩序,机关事务工作也需要科学合理的秩序。依法治国是将国家事务纳入法律调整和控制中,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而后勤保障法制化,就是将法律化、制度化融入到社会服务、机关事务服务中去,做到有法可依,使各个工作环节有条不紊、照章办事,减少工作中的漏洞。秩序总是意味着一种有序的社会状态,法治是保障秩序的重要手段。因此,依法治国是建立并稳定秩序的手段,稳定的秩序、有法可依是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的要求,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的建立,将使机关后勤更好地融入到社会,更好地为社会、为机关做好“大后勤”。

(二) 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是适应改革的需要

后勤保障法制化是新形势下解决后勤工作新问题的需要。长期以来,受“大而全,小而全”封闭式后勤管理体制的影响,机关后勤工作或多或少存在着管理分散、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标准等问题;旧的体制难以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相伴的旧制度又存在一定的漏洞和偏差;有些工作还存在着管理上的“盲点”;有些人凭老经验、凭习惯思维去办事。同时,相对于其它行业,后勤工作中不断产生新事物,管理和改革中比如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房产货币化都在摸索和逐步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在法制的保障和规范下进行,各项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都必须以法制为前提。首先,机关后勤服务要按照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量化机关办公和后勤服务设施、设备、物品的保障服务标准,建立符合公共服务机构特点的运转协调、操作规范、办事高效的后勤服务体系。其次,按照后勤保障法制化要求,积极探索机关后勤管理和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建设,严格按照制度管理。

(三) 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是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后勤系统的物质资源、货币资源和人力资源进入市场,由市场对后勤资源进行统一合理的配置、开发与应用,由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用行政的手段来调配资源的模式,转变到由市场对我们的后勤资源进行配置。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各种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露出来:一是在思想观念上,一些同志对后勤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往往把后勤改革看成是机构改革的附属品,缺乏对后勤改革强有力的支持;二是政策配套上,后勤部门在改革中遇到的分流人员的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的划拨等一系列相关问题,缺乏政策指导上的同步性;三是在后勤队伍中,长期以来忽视专业化、技能化人员的配置,尤其是历次机构改革中,机关后勤部门总是承担着分流机关人员的重任,影响了机关后勤的自主人才选择,给他们走向市场带来了困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后勤改革就是一句空话。要真正把后勤工作作为机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体上思考,解决好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就必须在机关后勤中建立保障法制化,将法律融入到后勤工作中,将后勤工作上升到法制的高度,为后勤工作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提高后勤部门自身管理、保障、服务的能力,建立科学规范、系统完善的保障制度。要通过逐步推进后勤保障法制化建设,实现后勤保障职责明确、标准统一和资源统筹,达到依法管理、依法保障、依法服务的目标。

二 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的作用

(一) 机关后勤工作是为党和国家服务的,实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可推动依法制国,并在全社会的依法治国中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机关后勤保障法制化,实质上是指机关后勤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授权,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的程序从事机关后勤保障工作,以实现机关后勤保障工作的合法、有序、高效、公正开展。这个定义,首先解决了机关后勤部门的职能和权力从何而来的问题,即必须获得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授权,只有在明确授权之后,机关后勤部门才有开展工作的根据和基础;其次,限定了机关后勤部门工作职权和范围,因而后勤部门既不能怠于行使职权,也不能越权行使职权;其三,明确了机关后勤部门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从事后勤保障工作,这是保障法制化的程序性要求。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把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建设法治政府,依法界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更多地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社会事务,才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而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后勤部门管钱、管物、管资产,权力的运行应当置于严密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必须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公正地开展。保障法制化的提出正是对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大背景所作出的积极回应。因此,机关事务部门应当在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方针的指引下,积极推行法制化建设。

(二) 实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可推动机关后勤工作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

机关事务部门管钱、管物、管工程,每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管理。严格的管理必须依靠严格的制度来实现。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包括树立机关事务保障制度,加强后勤责任人责任制度,完善机关工作制度等,使机关工作有序高效、运转顺畅。同时,要严格执行制度,把制度落实到位,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按规定办事。机关事务部门要通过健全制度、落实制度,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人人遵章办事的环境,为实行依法保障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一,在推进机关后勤部门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过程中,注重医疗、养老、失业和工伤等方面的保障体制改革的配套推进,避免改革过程中的单一推进,不然,改革将无法清除旧体制下漏洞,进而会滞缓改革进程,使改革成效大打折扣。

第二,市场经济就是一种法治经济,法律是管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常规手段,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来实现市场经济的规范秩序。市场只有具备合理而完备的法律前提,才能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如果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市场经济条件下,后勤的内涵和实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后勤拥有服务商品、生产要素和产权等三类资源,面对内外部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和产权市场等三个市场,从事对内有偿服务和对外商品经营、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等三种经营。后勤的资源种类、市场范围、经营项目都与市场经济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正逐步或必将成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因此,机关后勤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必须依照法制来办事,才能取得较好的服务保障效果。?

(三) 实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可提高办事效率,防止,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推进机关后勤发展的重要保证。机关事务工作管钱、管物、管资产,重点领域、重要岗位较多,特别是在经费管理、基建投资、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工作中,如果管理不善、要求不严,就容易出现漏洞,产生腐败。对此,制定了财务管理制度、材料采购制度、招投标制度、重大开支集体研究及报批制度。对大宗材料的采购,不但货比三家,而且集体研究。成立采购小组,规定材料采购、验收、入库、领用程序。同时对材料的使用和库存进行微机连网管理,避免浪费。对维修经费的开支,坚持了三级审核制度,严格手续,层层把关,使"廉政好"有了保证。廉政制度的建立,只有从思想上对从业人员进行了法制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腐败事件的发生。有了好的运作体系,才能提高办事效率,另外也能树立起对外的良好形象。

三 怎样实现机关后勤工作保障法制化

机关事务工作,千头万绪,服务范围点多面广,处处都与服务人员、服务对象的人身安全、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在后勤服务中积极营造人人学法、用法、依法管理、照章办事的工作氛围,为机关后勤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一)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宣传、学习,营造知法、用法、普法的氛围。把学法、用法作为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前提条件和硬性任务,长抓不懈,把法制的观念深入到每个机关后勤服务人员的心中,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首先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形成宣传声势,通过开展法制专栏、专题、讲座、征文、知识竞赛等方式,广泛开展宪法等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宣传活动。其次注重宣传教育针对性,增强宣传教育的效果。利用法制宣传日“学习宣传宪法,推动民主法制建设”,利用安全日对《安全法》进行教育,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请专家、领导为员工上课,集中、分散学习写心得体会等。第三,特别对一线保安、门卫人员、电工等工作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知识与技能再培训,组织电工学习《电力法规》、《安全用电管理》、《安全用电知识》等书籍,要求电力管理人员全部持《进网作业电工管理证》上岗;组织消防监控人员学习《国家安全消防法》和《新世纪消防知识》,使法律贯穿到各项工作当中。第四,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宣法,职工人人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把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机关后勤的日常工作中、贯穿到各项工作中,让每个人都成为普法的义务宣传员,使依法管理的步伐大大加快。让每一位后勤工作人员都能遵法守法,在为基层、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把法律的意识、法律的观念带入到日常工作中。

(二) 建章立制,依法管理

建章立制,依法管理,促进后勤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定和完善后勤组织法、后勤行为法。通过确立后勤部门的法律地位和职权,使其依照法律的授权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切实做到“有法才有位”。其次,要推动后勤工作法规的梳理和完善,应对现有的后勤法律法规进行清理、整理和汇编,改变规定混乱、条款不严、相互抵触的状况,确保适用法律法规的正确性,使后勤保障行为“有理有据”。最后,要推动监督后勤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使机关事务工作处于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中,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有效的实施。例如:要把所学的法律知识充分运用到工作当中,要让全体员工及时了解、掌握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制度建设,不断适应机关事务工作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国家颁布的相关行业法律制度,及时制订、建立、健全各类管理、服务上的规章制度,保证各个环节的有序运转。各项规范的机关事务管理,使各个部位的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保障服务质量得到同步的提高。

(三) 法制化管理,勇于创新,推动机关后勤大发展

做好后勤工作,就要唱响“服务”这个主旋律。而要“服务”好,就得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就要勇于探索、勇于改革,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一切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只有拥有了法律这口“上方宝剑”,我们才可以大胆革新,各方面的协调工作也才便于向前推进。目前,邓小平法制理论、依法治国理论、中国宪法制度、行政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商事及经济法制度等都为机关后勤工作法制化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我们要首先把这些已有的法律思想和法律法规学好用好,融入到具体的工作中,融入到后勤实践中,然后再不断地加以充实、细化,从而打开思路,建立更加有效的后勤服务机制,为干部职工创造更好的后勤保障条件。

二十一世纪是服务的世纪,也是法制的世纪。只有在机关后勤领域不断建立完善经营管理和服务保障等各项法律法规,推进后勤服务向商品化、市场化转变,机关后勤事业才能充分发挥在政府管理领域、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作用,提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从而获得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机关事务工作协会编、《机关后勤改革与发展10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1版

第8篇: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理念;学校;后勤保障

一、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的特点

(一)服务性

作为服务工作,后勤工作主要服务于学校,对学校其他方面工作的开展进行保障。例如对于学生,学校需要为学生安装宿舍空调,从购买空调到安装维修,这些工作都需要后勤部门来进行,对于学校教师,后勤部门需要提供餐饮、车辆运输以及领用办公用品等服务[1]。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后勤部门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需要有耐心,且积极主动,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热情,将服务工作做好,从而使得广大师生对后勤工作报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

(二)广泛性

后勤工作具有十分广泛的覆盖面和繁杂的业务项目,后勤工作与师生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三)时效性

作为动态活动,后勤管理工作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其时效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许多工作一旦超过限定的时间就会失去意义。因此接待室等部门需要及时将茶叶和开水送到教职办公室,如果有教室出现灯坏了等问题,就需要及时进行修理,以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后勤人员就需要对自身的时间观念进行加强,从而在工作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及时果断。

二、做好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的措施

(一)对后勤人员的服务意识进行培养

作为服务性部门,后勤部门需要使得工作人员的奉献意识强化,作为整个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保障其他各项工作[2]。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后勤工作主要服务于校园环境、师生生活以及学校教学,却广受学生和教职工的关注,其原因就在于后勤服务工作与师生息息相关,与学校的稳定也有很大的联系,能够对学校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进行保障,所以需要对后勤人员服务意识进行强化,使得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后勤人员需要对学校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对师生存在的困难进行积极的了解,从而为学生和教师排解困难,解决问题。在日常工作中,后勤人员需要具备责任心、细心和耐心,多做实事。在每日的工作中安排出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巡查,检查校园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如果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就可以联系有关部门,对其进行解决。后勤人员还需要对校园中的新生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就需要将其上报给领导,从而尽快解决问题[3]。除此之外,后勤人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将这些问题和情况及时上报给领导,将上级部门或学校的文件向各部门和单位进行及时传达,深入师生对其意见和需要进行了解,从而使得工作关系畅通无阻。

(二)对制度建设进行加强

学校进行后勤管理的原因就在于为了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此需要将标准化、可行科学的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从而使得学校的发展能够做到又快又好。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建立健全,保证其长期性、稳定性、全局性以及根本性,并对工作规程、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以及部门职责进行健全和完善,从而使得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制度具有长效性、规范性以及科学性,对其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分工的合理性。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对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是制度的主要功能,对此将制度建设进行加强,能够对后勤工作进行约束和规范,从而使得后勤保障工作具有法律依据和制度标准,进而使得后勤保障工作更加具备法制化、规范化以及程序化。

(三)对后勤人员上进的意识进行加强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若想对后勤管理职能进行不断强化和有效履行,就需要对服务质量进行提升,使得后勤人员的上进意识得到加强,促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强化[4]。后勤工作如果没有创新,只是遵循着过去的习惯模式和思维方式,就无法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后勤工作具有十分长的战线、众多的领域以及宽阔的工作面,与保障、服务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所关联。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目前后勤服务的要求和内容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其工作内容从原先的会议接待和后勤服务发展到了制定后勤政策、政府采购以及管理资产等多个方面。为了对这一发展趋势相适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后勤服务工作做好,就需要持续不断的进行提升、总结和创新。所以,后勤人员需要使自己的心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在对原先的工作内容进行承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从而对后勤事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四)将执行领导指令的度把握好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对领导指示进行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将度把握好,从而保证工作得以顺利完成,如果后勤人员没有把握好度,就容易导致自己被动的进行工作,从而使得许多问题出现。所以,在后勤管理中,后勤干部需要对自己的业务知识进行丰富和完善,对国家和党的法律法规以及方针政策努力学习,对后勤管理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从而使得自身的责任能够顺利实现。

三、结语

本文就如何做好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后勤保障工作进行了探讨,首先介绍了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的特点,随后提出了做好素质教育理念下学校后勤保障工作的措施。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提高这些措施的实行,能够使得学校后勤保障工作更加顺利地展开,使得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有所提升。

作者:宋梅 单位:白城市学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唐国良,许波.高校后勤保障与学校人才培养的关系之实践性探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06:108-112.

[2]郭开龙,马明华,王保富,刘晓辉,郭焕玉.继续深化高校后勤改革不断提升支撑保障能力——学院后勤改革调研报告[J].价值工程,2011,15:277-280.

第9篇: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事业单位后勤 服务管理质量 沟通和谐后勤

后勤服务保障部门,是一个综合性职能部门,工作涵盖面广,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资产管理、房屋修缮管理、物业管理、饭堂管理、饭堂劳工管理、劳保及办公用品管理、通讯管理、水务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及部门内务日常性事务管理等。主要特点:一是涉及范围广。后勤工作从内容上涉及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除去各职能部门工作以外的所有工作都要由综合部门来完成,而后勤是很大的一部分。因此,工作所包含的内容也广,涉及的人也错综复杂。二是时间不确定性。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常体现于日常工作出现问题时,这也决定了后勤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所以后勤人员必须弹性工作,灵活掌握时间。三是工作的辅和服务性。后勤工作常常是为单位的其它专项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方便的条件,是一种辅工作,看似无足重轻,便往往细节之处决定成败,稍有拖延或失误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突出服务性,工作做到位。四是后勤工作的政策性。后勤工作有一定的政策性,因此要谨遵领导指示,不乱干,不瞒干,按照要求做到恰到好处。五是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后勤各项工作都与每位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几年来,我认为:做好后勤服务,既要吃苦耐劳,又要服务周到;领导交办的工作,既要领会意图,又要很好地去完成;接待工作,既要勤俭节约,又要合理得体等等;针对临时性、突发性、应急性的事情多的特点,要把握节奏、抓住主题、摸清规律、手里多掌握些预案;在实际工作中,要争取主动、争取领导和其他业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做工作才会更顺畅些。

针对这些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下面就创建优质后勤、和谐后勤谈几点认识。

一、努力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处理好抓大事与小事的工作关系。后勤服务工作大大小小事务繁多,在工作中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但是小事也不能忽略,小事和大事是比较而言的,只抓小事而不抓大事,就会成为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小事一点不抓不办也不行,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小事就是大事,或者会变成大事。因此,要正确处理抓好大事和小事的关系,两者要处理得当,大小事务处理起来就不会乱,就会井然有序,就会促进整个事务工作质量的提高。

(二)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后勤保障部门是综合性职能部门,担负着一定的管理职能,比如后勤管理、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等,它关系到日常工作的运转,决不能忽视。但是,它决不是纯粹的管理,是服务的手段和途径,为干部职工、为业务部门服务才是后勤管理部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优质高效服务的原则,不断改进管理手段,促进管理和服务的有序进行。

(三)把握好参谋与助手的关系。作为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当参谋的,作为参谋就必须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从整体工作来看,又是助手,工作中必须对领导负责、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要坚持多请示汇报,并根据领导的意图多出主意、想办法,把工作做好。

二、努力提升四种素质

为建立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后勤工作人员思想和能力基础,着眼于后勤保障工作的长远发展,不断提高四个素质,锻造一支作风一流、能打硬仗的队伍。

(一)提升政治素质。在工作中要牢同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增强群众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充分认识到后勤服务工作是单位整体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整个事业发展的保障;必须消除后勤服务工作“低人一等”的想法,努力培养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良好职业素养。

(二)提升服务意识。后勤工作必须树立围绕以服务为中心做好优质保障服务的思想。只有真正树立这一思想,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后勤的作用。

(三)提升廉政素质。后勤工作常与钱物打交道,为此必须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法纪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把自我价值观与机关后勤工作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树立起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抛弃个人私利,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四)提升创新素质。当前,后勤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对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寻新方法,实现“自我突破”,才能使后勤服务工作达到管理到位、保障及时、服务规范、群众认可。

三、努力提高五种能力

(一)要有变通处理问题的能力。变通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创造性工作的具体体现。后勤服务部门在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过程中,既要按照一定的工作原则办事,但又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动性,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变通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诚信服务。后勤工作职能之一就是服务,诚信为领导、为干部职工服务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其次自己的位置要摆正;再一方面在工作要注意加强向领导多请示汇报、向业务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在平时就形成一种相互了解、关系融洽的基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服务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有分清轻重缓急的能力。后勤服务工作繁杂,事务很多,有主有从,有大有小,有急有缓,哪些事先办,哪些事后办,作为后勤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周全并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避免忙乱现象,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四)要有会管善管的能力。后勤部门承担着财产物资管理、办公环境管理、生活管理、服务管理等等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这些管理工作管好管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工作好坏。因此,作为后勤服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管善管的能力,做到日常管理不缺位,管理责任不缺位,管理制度规定落实不缺位,这样才能使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管而不乱、管而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