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精选(九篇)

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第1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关键词 职业教育智库;“中国制造2025”;职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6-0041-04

一、引言

(一)时代背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

2015年5月由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在制造业领域实施的第一个十年行动规划。文件指出,“人才是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1]。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人作为创新的主体与核心,创新驱动的力量在于人,质量的控制、提高依赖于人,绿色发展和结构优化的观念转变与实施的重心也是人。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制造由大变强归根结底是“人力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转变。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制造业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迈进亟需具有创新思维和跨产业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即赋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于原有定位的新内涵:创新型与复合型。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客观上造成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的高移[2]。然而,现行的职业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在严格意义上来说,还无法满足“中国制造2025”的根本需要[3]。根据人社部对部分城市各个季度人才流动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中所提,2015年至2016年第二季度,各技术等级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供求比率(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比)均大于1。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的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较大,见表1。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必须直面的挑战。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智慧源:职业教育智库

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为破解改革发展稳定难题,迫切需要健全中国特色决策支撑体系,大力加强智库建设”。2007年11月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对中华职业教育社《关于加强我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思考和建议》情况专报后作出批示:“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十分必要也十分迫切”。“基于职业教育政策和舆论的公共需求,基于市场经济多元利益格局下民众的现实需求”,基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时代背景下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规格、对象、质量、方法途径等改革的需要,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为职业教育的改革增添了新的动力,“需要职业教育智库这一‘独立思想的盒子’提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案”[4]。职业教育智库是指由职业教育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组成的,从专业化的角度,客观、科学地对职业教育领域出现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向政府部门提出政策建议的教育研究机构。建设职业教育智库,为培养高素质、高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战略决策咨询,使科学决策依赖科学咨询,最终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二、职业教育智库的内在功能

(一)启智:为转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提供思想源泉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要求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多层次、全产业链式的,重新阐释了传统职业教育的办学观念,要求我们反思现代职业教育如何满足制造业智能型、高端型对人力资本的创新型、复合型的新要求。创新型人才通常具备较高的学历或专业知识、技能,其本身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根据环境的变化,运用良好的自我应变能力对自身加以调整,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机遇和挑战[5]。创新型人才培养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实现从“制器”到“造人”的转型,强调对人才自主创新意识、灵活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其既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要探其未然、追求超然。复合型人才这一概念主要是基于制造业的高端制造体系的要求,文件提出: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十大重点领域的突破发展。十大重点领域代表着我国制造业高端层次的主攻方向,在一定意义上,可以作为衡量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处于哪个阶段、完成进度如何的量化标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是促进职业教育与中国制造共同l展的第一步。

(二)规划:为改革职业教育实施主体提供转型路径

在现有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尚不成熟的背景下,可以从职业教育实施主体转型进行探索。首先,稳步推进具有制造业行业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在充分考量地方行业特色与建设重点的前提下,在部分学科应用性较强、具有发展潜力与转型基础的高校试点改革,比如地方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可以优先试点。其次,鼓励部分办学成熟的高职升格,这类学校事实上在培养一线技能人才方面更具教育实践经验,基本具备运行良好的实训基地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再次,通过高职与地方本科联合培养的方式,可以发挥两类高校各自优势,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整合,避免单兵作战造成的重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效率。最后,开展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共同指导职业教育,培养社会需要、市场契合的技术技能人才。

(三)践行:为变革职业教育组织模式提供改革方案

为实现制造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担负人才培养重任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教学形式及课程开发方面也需要相应地进行变革。首先,专业设置应紧扣市场需求和产业导向。目前部分职业院校“大而全”的专业设置思想尚未改变,容易造成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要,就业能力偏弱。其次,教学形式的理实一体化,引入现代学徒制,加强理论教育与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融合理论与实践,在进行理论传授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以职业为导向,兼顾学习与工作的要求。再次,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真正融合,加快制造与服务协同发展、推动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步伐。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深入到课程领域,开发前瞻性强的未来制造业课程――“制造业+”融合式课程。课程的开设应围绕具体的案例和项目进行,结合当今产业链环节运作过程,运用“互联网+”、共享、开放等前瞻性思维进行理念的更新、生产出创新型的产品。

三、职业教育智库的外在作用

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实施主体,对于我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的进度影响重大。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入深水期、攻坚期,涉及的问题范围广,职业教育改革的复杂性与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史无前例,迫切需要发挥职业教育智库的作用。为此,应搭建以职业教育为专门研究方向的智库机构,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助力。

(一)明确研究方向,策划“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究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智库建设,无疑应以服务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下职业教育战略决策为终极追求,坚定不移地围绕制造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素质、技术技能的发展要求,瞄准重大的职业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承担起开展前瞻性、针对性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使命。在研究方向上,要以服务更快更好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开展专业性强、建设性高的专题研究,响应建设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在研究课题门类设置、研究内容与方式方法选择、成果总结与使用等方面,遵循“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切实需要,采用“订单式或量身定做式”[6]。战略提出加快十大重点领域突破发展,职业教育智库可以其中一个或几个领域为专题,对重点行业、关键环节组织多学科、多机构、跨区域的专家学者,组成一支结构合理、分工明确的研究团队。根据不同专题开展研究的难度,建立研究成果的分类培育与孵化机制[7]。对于诸如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新工艺等尚未研究,需要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的课题,可以放宽研究期限,鼓励在充分的前期论证和规划之后开展研究工作。

(二)组建研究团队,培养“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究人员

职业教育智库必须拥有一支优秀的研究队伍。《中国制造2025》是家宏观战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重大决策,涉及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中一系列复杂、系统的综合性社会问题,专题研究人员必须是多学科背景的,融合经济、社会、政治及法律等众多研究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其次,研究视野应成为专题研究人员素质方面的一项评价标准。“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是循序渐进的,职业教育改革也具有阶段性与特殊性,决定了“中国制造2025”及职业教育问题的研究人员需要具有阶段性与特殊性的研究视角[8]。建设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研究团队,需要打破现行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事聘用制度,建立专题化、项目化的专兼职结合、长短期聘用相结合、单聘和双聘相结合的灵活的人事组织与管理机制[9]。建立“旋转门”机制,作为沟通政府、企业、智库三方的流动机制。“旋转门”机制是美国智库最具特色的现象之一,是指卸任官员会到智库从事政策研究,发挥余热,智库的研究者也有机会到政府担任要职,从研究者变为执政者[10]。在加大人才引智力度方面,可以借鉴“旋转门”机制,聘请专家型领导与同志,加盟智库,嵌入各个研究专题,发挥其熟悉中国制造2025战略,熟悉政府决策过程等方面的优势,做到不拘一格纳人才。

(三)创新研究方法,服务“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究

职业教育智库必须实现由传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向依靠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转变。《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为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应用,制定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路线图,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制造业的智能化、信息化转型。智库开展“中国制造2025”专题研究,通过搭建互联互通的信息共享平台,减少“拍脑袋决策”,降低由于信息孤岛引发的实地调研不畅,确保研究的针对性和现实可操作性;建立制造业区域统计分析、案例集成、研究成果运用的效度等方面的专题数据库,促进研究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四、职业教育智库的建设路径

建设一流的职业教育智库有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深入改革,有利于职业教育战略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其具体建设路径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创新职业教育智库研究机制

职业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应突破我国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深入改革研究体制,倡导职业教育智库与运作部门加强合作,增强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可操作性。职业教育智库所开展的研究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不容忽视。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工作尚不成熟,课题研究和招标制度还不健全,职业教育智库仍奉行“订单合同式”的横向课题研究,鲜有纵深探索现实问题的积极性,职业教育智库的制度化服务形式尚未形成[11]。这种“等候”政府行政部门“下菜单”的研究模式,导致大部分智库研究沦为政府职业教育政策的诠释者和宣传者,难以提出建设性的咨询建议,违背了智库的建设初衷。为推动职业教育智库建设,应全方位完善职业教育智库与政府部门、企业之间的沟通机制以及研究成果的报送、反馈机制,对接社会基层需要,开展纵深探索,以多种形式、多方渠道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成果向全社会推广。

(二)加强职业教育智库人才队伍建设

建设职业教育智库,关键在于职业教育智库人才队伍的建设。《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谈到,“要把人才队伍作为智库建设重点,推动政府部门与智库之间人才有序流动,完善以品德、能力和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和激励政策,建立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薪酬制度”。与一般智库不同的是,职业教育智库的人才培养需要对接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加强职业教育智库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旋转门”机制的重要作用,重心在于实现政府、企业及智库三方人才的有序流动,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步走”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强职业教育决策方、研究方及作用方三者的紧密联系。也就是说,智库研究人员由拥有较强政策素养的离退休行政干部、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高层及职业教育研究专家三方组成,实现政府“高层”、智库“中层”与企业“基层”三方人才流动渠道的畅通,推动人才资源共享。

(三)拓宽职业教育智库筹资渠道

独立性不仅是推动职业教育智库生产高信度、高效度研究成果,发挥政策影响力的前提,而且是保证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经费的独立对于研究成果独立性的影响重大。为实现职业教育智库的独立发展,应着力促进筹资渠道多元化,降低政府行政拨款在智库可用经费中的比重,拓宽职业教育智库筹资渠道,提升研究成果的独立性和研究视角的中立性,可以通过自营刊物获得收入,建立基金会、公司、企业和个人捐赠体系等,设置专门的财务部门专职管理资金,定期公布资金来源与去向,接受公众监督[12]。职业教育智库应制定严格的经费碓聪冈颍并且在制度层面上严格把控项目经费的支出,保证研究的独立开展。

参 考 文 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Z].国发[2015]28号.

[2]李政.“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发展观念的转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3):38-44.

[3]刘晓玲,庄西真.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国制造2025”与职业教育的最佳结合点[J].职教论坛,2016(1):62-66.

[4]《职业技术教育》杂志评论员.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智慧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8):4.

[5]朱晓妹,林井萍,张金玲.创新型人才的内涵与界定[J].科技管理研究,2013(1):153-157.

[6]庞丽娟.我国新型教育智库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5(4):4-8.

[7]王莉丽.美国智库的“旋转门”机制[J].国际问题研究,2010(2):13-18.

[8]肖凤翔,付小倩.多主体协同:我国职业教育智库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15):5-10.

[9]肖兆武.关于高职教育研究所定位及职能的一些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1-4.

[10]陈鹏,庞学光.《中国制造2025》与现代职业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15(17):15-20.

第2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 大数据 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范式 技术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7-0058-02

一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环境

1.移动互联网在大学生群体迅速普及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迅速普及,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高度融合,现代社会已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而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正在大数据化,并不断地影响人们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当前的大学中,绝大部分同学都拥有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终端在大学校园迅速普及,使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智能化的新环境。

2.大数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管理提供了变革条件

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在现代生活中与每个移动互联网使用者息息相关,在移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每个人都成为大数据制造者、分享者和被分析的对象。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随时随地都会产生新的数据,大数据技术的特征可以用“4V”来概括:(1)Volume,即容量,指大数据信息保存数据的海量性与完整性;(2)Variety,即多样性,指海量数据的多样性及数据内在关联;(3)Velocity,即高速,指快速满足用户实时需求;(4)Value,即价值,指大数据对用户的价值性。

依靠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撑与大数据提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与管理出现了新的变革条件,例如通过无线信号实现掌上办公,技术人员对手机OA客户端进行二次开发,使思想政治工作者方便地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实现掌上实时办公。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方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手机实时了解学生群体的思想动向,极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

二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机遇

1.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量化奠定基础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乃至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在这个方法中定量研究往往备受关注,因为定量研究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其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定量研究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定性分析本身。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使这种局面彻底改变。借助大数据,一切事物都变得可量化,包括人们的思想、情感。我们的研究始于数据,数据使我们发现了以前不曾发现的联系。它必然催生量化研究方式的新崛起,而这种新的量化研究将极大地改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研究范式。

2.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为推进思想政治在线教育提供支撑

移动互联网时代实现大数据提取的技术称之为云计算。在云计算技术的支撑下,用户可以实现“泛在学习”,即只要通过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支持,达到5A学习:Anytime(任何时间)、Anyone(任何人)、Anywhere(任何地点)、Anydevice(任何设备)、Anything(任何内容),任何用户可在任何地点、时间、设备的条件下进行学习。用户所需求的学习数据都通过云计算技术提供,自身不需要维护设备与软件,学习资源空间极大丰富,学习成本降低,便利性极大增强。

以美国苹果公司手机APP为例,iTunes U是为苹果智能手机用户定制的免费学习程序(Free App),苹果手机用户可以接受移动互联网中所有的学习课程。在使用过程中,苹果公司设计了多元化学习方式,如学习内容的视频播放、音频播放、PPT文稿、参考书目,还可以实现学习进度浏览,将已完成的学习勾掉,当出现新的学习任务时用户会接收到实时信息推送。不仅如此,iTunes U APP还可以与其他应用软件搭配使用,例如,用户通过iTunes U连接移动互联网,云端获取iBooks里记录的笔记内容,iTunes U与iCloud结合可实现用户学习中的文稿、笔记和书签在多个设备上无线实时更新。

美国苹果公司APP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一方面移动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数据支持,另一方面高度普及的智能终端设备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接收端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把握机遇,将传统的优秀革命文化理念与现代化技术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思想政治内容的同时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方便学生时时学习。

三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革的方式

移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理论层面要变革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实践层面要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两者并重。

1.注重理论层面研究范式的量化转变

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量化转变,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教育变革。(1)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资源,确立网络环境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范式相结合。加强基础数据信息分享与合作,与数据资源提供者建立良好互动关系,与社会各界合作,通过合法方式建立数据信息平台,挖掘高质量数据,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内容丰富、来源扎实的基础信息。(2)建设一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数据分析人才队伍。(3)建立各层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大数据平台,用于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分析,深入把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

2.注重实践层面的技术优化,提升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智能软件技术人员合作,开发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特点的思想政治教材软件,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在课堂上进行,在当前碎片化学习的流行中,拓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空间,加强教师与学生网络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移动软件开发者进行跨专业合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互联网化再梳理,开发成为适合高校学生实时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手机应用软件,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期下的教学变革,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第3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关键词:智慧教育;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在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个国家都开始引进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智慧教育顺应了教育发展潮流,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途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必将引领和推动我国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

一、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期盼的要求,存在一系列发展难题。智慧教育通过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系统运行的智慧化水平,有助于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从而形成突破点,带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全面改革。要想是我国的智慧教育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以及关键的。笔者认为,正确的发展战略必须是结合我国国情所指定出来的战略。

(一)大变革战略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主要有三大特征,分别是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必须结合这三大特征来发展教育。目前,我国的教育并没有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传统模式仍是教育的主要运作模式。但是,在信息时代,如果不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的,教育部门必须尽快突破固有的认识。为此,教育部门要尽快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尽快实施大变革战略以重构教育生态系统。

(二)科教融合战略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教育所处的环境比发达国家要复杂得多,要实现教育的发展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这一系列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同样,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为了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我国必须尽快实施科教融合战略。实施科教融合战略不仅有助于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还有助于实现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可谓一举两得。

(三)协同创新战略

智慧教育的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相反的,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想在我国发展智慧教育,就必须结合多方力量。为此,我国要积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加快体制创新,协调好政、产、学、研这四方面的力量,将这四方面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这有助于实现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无障碍战略

教育改革的成果应该惠及每一位人民群众。目前,我国的残疾人人数为8000万,在这8000万的残疾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由于身体的残疾而无法接受教育。事实上,和正常人相比,残疾人更需要接受教育。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智慧教育的出现为残疾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为了使残疾人也能够接受教育,我国应该积极实施无障碍战略,关注残疾人的教育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教育,这有助于教育的普及以及残疾人教育问题的解决。

二、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选择

要实现智慧教育的良好发展,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也是非常关键的,结合我国的现状,可以采取如下的发展路径:

(一)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要发展智慧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各类教育服务的智慧化管理以及智慧化运行。但建设智慧化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不意味着推到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相反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建立在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之上的。

(二)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

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也是发展智慧教育所必须实行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应该选择建立在那些信息化水平较高并渴望实现智慧教育的学校。在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之后,有关部门应该对示范区的智慧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及时进行经验的总结,以便日后将这些经验推广至全国各个学校。

(三)组建教育企业联盟

智慧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为此,我国应该积极组建教育企业联盟。和学校相比,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要高得多。为此,有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以及合作,将企业的力量进入到教育中来,发挥企业对教育的支持作用。有关部门以及学校在组建教育企业联盟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高信息化水平的、对智慧教育有兴趣的企业。

三、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发展智慧教育是实现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开始推广智慧教育活动,发挥出了试点学校的示范性作用,逐步推进、以点带面,我国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发展经验,将课程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学校、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协作,打造出具备特色的智慧教育示范区,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智慧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胡敏,杨现民,李海霞.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5(04).

第4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整体观念一体观念

音乐,人们对它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生活,人类思想感情,通过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完美的组合,感染欣赏者。人们常说,音乐可以陶冶情操、净化灵魂,这当然和音乐的特性以及人们对音乐的心理感知是分不开的。人们对音乐的感知、理解与欣赏是通过一系列心理活动来完成的,而音乐的社会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欣赏者的心理活动得以发挥。因此,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将会发生深刻的反思与转化。因此,对因乐接受与音乐陶冶的教育批判就是当前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研究。

1.“音乐——智育”观念:“五育”观认为数学、语文、自然等学科是智育,思想品德课、团队活动是德育,音乐美术课是美育,体育课是体育,劳动课是劳动教育。智育的发展主要受两方面影响和推动;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而导致智育内容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是心理学、脑科学、思维科学和哲学深化与变革导致智力观和智育观的变革。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彻底改变了长期以来把智育等同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之容器的传统智育观。如今人们已经认识到,智力绝不仅是大脑的思维活动,而是个体全身心都参与的把握世界的活动方式。智力起源于外部动作,头脑中的智力活动是主体改造客体的外部实践活动(包括直接和间接经验)在思维中的内化、抽象、再现或预演。人的智力活动不仅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接收、加工和存储(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更主要的是在规律和主体需要的统一中选择和确立实践目的、寻找手段、方法、设计实践程序并预测出实践的结果(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这正是人的智力活动所具有的超前性和能动性。

因此,音乐艺术领域对直觉、想象、灵感等创造性思维特殊形式认识中的一系列新突破,由此使人类正在超越逻辑思维和传统理性主义的狭隘智力观,开拓全方位、多层次智力研究的新天地。在这种崭新智力观的指引下,音乐智育观正面临一系列跨世纪的历史性变革。这必将引起智育王国价值尺度的变革。音乐教育内容非常广泛,如音乐记忆、音乐想象、音乐才能,以及音乐技能的训练和音乐表演的心理状态等。中国传统文化将音乐与美学的理论联系起来,构成音乐学中的一个部分。1883年,施通普夫发表了《音乐心理学》,他着重研究人对协和音与不协和音的感觉。在他之后,雷维斯由研究听觉病理障碍而进入音乐心理,尤其重视音乐天才方面的研究,并且提出了“音高的双重成分理论”。这与古人的雅俗音乐观念十分相似。

2.“音乐——德育”机制:人类所面临的不仅有高科技和高情感的挑战,而且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文化价值观念,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先哲孜孜于探求人如何乐仁乐智、成贤成圣的道理。按照西方伦理学的历史经验,品德不仅指向至善,同时也应兼含责任和权利。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世界中,品德必须转化并提升责任、功利和权利,才能真正发挥效用。而按照中国哲学智慧的启示,责任、功利和权利,必须以德性为归。当代西方伦理学由于过分强调权利的利用而忽视其形而上学基础的问题,结果反而丧失了权利,因而萌发了回归品德伦理的需要,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而当代中国伦理学的建设,也亟待从德性的立场接纳责任、功利和权利,进行哲学性的整合,并能施之于用,这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成中英《21世纪中国哲学的走向:诠释、整合与创新》)

德育范畴的澄清与德育模式的现代化德育在个体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人的行为不仅受理性、道德支配,而且受个体感望和眼前利益所驱使,在许多情况下,感性与理性、利益与道德往往处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怎样才能保证用道德战胜利益和欲望,取得对个体行为的支配权呢?这一方面需要有强烈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追求,另一方面则需要坚强的意志力。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是个体调节自身行为的个性心理品质,而培养和发展这种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正是道德教育的实质所在。

现代化使人类的物质生活富足起来。但西方现代化的模式却在解决物质生产领域的矛盾时激化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中的矛盾冲突,当年席勒深刻批判与揭露了在工业革命开始时便显露出来的严重社会冲突与人格分裂,把美育视为治疗的一剂良药,马克思则从人的本质高度理解技术,从而将各派救世主眼中需要超渡的芸芸众生看作是历史的创造者,引导他们驾起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一体化的命运之舟,开始了向真善美统一之“彼岸”趋近的现实航程。一百多年的文明进程充分肯定了席勒的天才和马克思的明智。如今,情感世界和美育王国的探秘对各门学科都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甚至被移植到人以外的生命学科。哺乳动物的“音乐胎教”和绿色植物的“音乐欣赏”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和谐的音乐不仅是人类的特殊需要,而且是一切生命的共同节奏!

3.“音乐——社会”文化和谐:现代社会中人类需求发展最复杂、最丰富的层次莫过于情感。情感是人类文明的凝聚、内化与升华,又是衡量个体与社会文明水准的重要尺度。培养个体情感的手段和途径正是广义的美育。当代美育早已超出艺术教育的狭窄范围,以情感教育所特有的魅力,成为科学教育之入口和开发科技创造力的重要教育途径,音乐成为现实生活之艺术化形态和孕育美好道德行为的必由之路。从爱因斯坦等伟大科学家丰富的艺术细胞中,人们认识到美育对创造性思维的深刻影响;从文明个体道德自律的美妙乐曲中,人们体验到美育对个体品德行为和社会道德风尚的巨大陶冶作用。现代美育不仅广泛渗透在智育、德育之中,成为沟通真与善的情感桥梁,而且有自己独立的生存空间与时代使命。

有人认为:“认真研究和总结这些与美育有关的新进展和新成果,必将导致美育和教育价值尺度中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用新世纪要求的新美育观指导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将会大大提高中华民族的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这显然有助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克服个体自我中心化与民族自我中心化,并从外来文化中清除有害的毒素,吸崐取宝贵的营养,有效地防止各种现代化相伴而来的“现代病”,实现美化个体、美化社会、美化自然的高度统一。“(桑新民《跨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模式的理论思考》)

4。“音乐——学校”素质教育: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那么音乐欣赏的过程也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一个从儿童时期到成为社会的人,对音乐感情的体验会随着社会实践、生活积累的不断丰富,而得到提高,同时也将会从中丰富自己的情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音乐,那么他未来的情感是丰富的,他的心理素质是趋于完善的。所以,对音乐的欣赏不仅能直接体验音乐音响,还可以起到唤起人们的想象联想。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的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研究者从技术和装置入手,开始解决音乐心理的非实时测量与音乐进行的时间性之间的矛盾,使音乐心理学和音乐治疗学的测量技术进入实时反应和记录的时代。研究涉及的音乐情绪反应和音乐认知反应的测量,多采用问卷、形容词核对表、单维度或多维度量表以及操作反应观察的方式。这些测量方式为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但是,这类方法的最大缺陷,在于与音乐的时间性质相悖。它们收集的数据,是被测在聆听音乐之后依赖记忆所做的反思。另外,这些方法在音乐情绪和音乐认知反应的研究中,不能与音乐的进行过程实施实时的记录及再现,不能使研究者对音乐进行和被测反应之间的同步关系做出全面、反复、精确和深入的观察。简言之,这些测量及记录方法是非实时的。

结论:音乐与智育的关系一直是人们所关心的课题。一方面,它折射出教育观的基本理念,是教育哲学思想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它不仅涉及到音乐本质属性的科学合理诠释,而且也关系着音乐教育功能和价值的正确定位。因此,从古至今这一命题始终为世人所关注。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困扰,升学率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教师一个学校教学成绩的主要办法。学校教育决策者们突出抓学生的德育和智育成为理所当然。如果他们认为音乐教育对其还算有用的话也仅仅是音乐教育的德育、智育功能。于是造成了中小学音乐课形同虚设、内容单一、方法陈旧的教育现状。

我们呼吁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并不否认其具有德育、智育的功能,但德与智决不能涵盖、包容音乐教育。音乐教育不是德育与智育的“殖民地”,音乐艺术应以其独特的形式美(节奏、节拍、旋律、和声、复调、调式调性、配器、曲式等)、丰富的内容美、深刻的理性美去塑造与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气质修养等非智力因素。教育者还必须遵循音乐艺术规律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而又不把获取某些知识、解释某种概念或宣传某种思想视为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雷默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中指出:“当艺术被看作艺术,而不是社会或政治评说,不是一桩买卖,不是为了任何非艺术的目的时,那么它就首先是作为一种审美特征的承受者而存在的,虽然艺术也为非艺术的目的服务,但审美教育首先关心的应当是艺术的审美作用。”(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第56页)。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呼唤新的教育思想,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尤为重要。音乐教育因其具有愉悦性、审美性、易接受性而决定了其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音乐教育观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功能,把学生引导进一个至美、至善的艺术世界中去!

因此,我们提出的结论是,教育与文化文明构成了内涵一体的体系建设,教育以及一切文化文明形态在教育上必须强调整体的教育,音乐知识在这个整体中具有自己的体系和特征以及社会形式。这个结论是否过于武断,还有必要听取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批判。

参考文献:

1.邹淑霞,王军,张丽霞,浅谈音乐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王乐英,浅谈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大庆社会科学

第5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关键词】智能手机 高校教学 表现维度 实践意义

【基金项目】1.辽宁省教育评价协会“第一届教学改革与教育质量评价研究项目”《信息化视域的高职能力课WSQ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课为个案》”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JHYYB15272;2.沈阳大学“2014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项目”《探索移动学习模式,提高学习效能的研究――以大学语文课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1056。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09-02

智能手机自问世以来,以其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内容倍受青年人尤其是高校学生的青睐。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省高校在校生的智能手机持有率已接近百分百。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这一问题已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智能手机深受学生喜爱,能否利用智能手机强大的功能为学习服务呢?这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教育部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明确的政策促进教育信息化改革,教育工作者要跟紧时代潮流勇于创新,投身于教育信息化改革中去。

(1)当前,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领域掀起了信息化改革的大潮,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十九章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可见,国家从政策层面大力提倡和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这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制度的保障,清楚地指明了前进的目标和方向,避免了盲目性和混沌状态。

(2)教育信息化改革在我国属发展阶段,需要花大力度加以推进和完善。教育部2012年3月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其中提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还面临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对教育信息化重要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深化和提高;……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明确指明,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在当前教育信息化起步阶段,由于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够,很多观念需要转变,很多做法需要尝试,很多传统需要颠覆……在历史发展的转折阶段,作为教育者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机遇,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技术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遗余力地投身于改革中去。

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软件与硬件的发展升级,为智能手机应用于教学提供了充分条件。

(1)硬件上,智能手机的内存强大,并支持内存扩展,可以存储更大容量的数据文件;它小巧的体积,方便随身携带,为随时随地使用提供便利;智能手机的续航能力不再受限:一是拥有足够大的电容量,二是产生了移动电源。

(2)软件上,网络接入速度加快,尤其4G手机的问世,可以迅速访问互联网,能够充分满足教学的需要;学校无线网络信号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覆盖率增加,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要,我省高校基本都达到这一目标;智能手机相关软件的开发为实现学习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如即时通讯,语音功能的开发等。

3.学校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阵地,应为改革者提供充足的濡养。

(1)在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下,政府部门以下发通知和评估检查等方式,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进程的实施。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高等院校都纷纷按照国家和政府的规定,增加资金投入,加强自身的硬件建成。如设立独立的信息中心,设立信息中心专业负责人,建设校园网络和信息化教室,进行教师队伍信息技术的培训,参加信息化项目比赛,在教改中侧重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立项比重,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及网络办公等等。

(2)学校硬件建设上基本满足了信息化评估的指标要求,但思想认识还需提高。比如以上我们提到的无纸化办公、开视频会议、用微信群和QQ群发送通知,电子成绩单,学生成绩系统等信息化范例,我们通过智能手机几乎都可以操作。但事实是,如果我们在工作的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操作手机查询以上信息,人们就会以“他在玩手机”而论之。

4.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始著民,他们对智能手机的态度非我们所能理解,教师应该采取大禹治水的办法因势利导,顺应之,利用之,因为疏通永远比拦堵更有效。

手机的通讯功能已不十分重要,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的其它功能,如资讯功能、学习功能、娱乐功能等,笔者调查,近98%的学生把手机作为解决问题的工具。大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几乎是离不开智能手机的。在他们遇到困难或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学习方面问题还是生活方面的问题,学生们第一反应就是拿出手机上网查询。

基于以上方面,再用传统的教学标准来衡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教育者要另辟蹊径,重新审视教学环境,制定教学规范,提高课堂活力。

(1)教育者首先要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第一,手机是娱乐工具,与学习无关。

第二,上课看手机是不听课的表现。

第三,好的课堂是专心听讲。

第四,听讲的学生都是好学生。

第五,每节课从头讲到尾才是负责任的老师。

(2)面对信息时代,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掌握教学新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中获取知识的最大化。

a.启发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将已知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转化为学生的能力。授之以渔的方式,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b.探究式。学生独立研究,以开放性的课堂,团队合作的方式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学类型。

c.讨论式。学生围绕题目,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d.参与式。让所有参与者都积极主动参与,都是有均等的发展的机会。

(3)教育者应大力开发智能手机的学习功能助力教学,大量国家精品课、资源共享课、微课的推出为学科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提供了基础。

a.学生课前通过智能手机登陆知识界面学习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测试和答疑,实施颠倒课堂的教学方法。

b.学生在课前或课上观看(学习)教学视频,掌握某知识点的学习方式,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方法。

c.学生在课前或课上观看(学习)在线教学视频,掌握某些知识点或某项系统知识的学习方式,利用Moocs开展教学的方法。

(4)教育者利用智能手机的辅助功能参与教学,即顺应了时代的特点,又提高了教学的效率。有些时候,无声的交流更能贴近心与心的距离,更便于师生情感的沟通。

a.利用QQ群或讨论组功能点名

教师按学号以10人为一组,40人班级为四组,然后分四次下达命令,每次命令一组成员将本人学号以文字信息的方式发送至对话框,教师通过快速浏览每组学号,在1分钟内即可完成点名工作。

b.利用QQ群或讨论组等软件互动功能与学生实时交流,比如学生可将自己思考的答案或讨论结果以信息形式发送给教师,教师进行个别或全体点评。或者教师在课后作业环节给学生即时答疑解惑,即时反馈信息等。

c.利用录像、播放功能生成视频案例,即时动态点评。如《教师口语》课中关于教育教学口语的内容,为便于点评案例,在学生表演时录像,然后通过大屏幕播放,实施动态点评。

d.利用录音功能做听说辨音练习。如《普通话》语音教学、《英语口语》语音教学中,学生可以反复进行听说训练,不限时间和次数反复做听说练习。既节省了教师的时间,又打消了学生的顾虑。

e.利用照像或录像功能进行课堂记录。据观察,课堂上学生已经自觉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的照相和录像功能进行教学内容的记录和存贮。

5.教师要坚定改革信心,把创新与实践放在首位。

(1)信息化教学改革中,上有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教师进行信息化改革的信心倍增。

从近年的信息化大赛参赛情况可见一斑,仅以我省教育厅举办的信息化大赛为例,近三年来,参赛选手逐年稳定增加,参赛作品数量和种类激增。自愿接受信息化培训的教师人数连年增加。从每年的参会、研讨、培训会来看,不但是年轻教师积极参加,中年以上教师也充满热情。这些充分说明教育领域的工作者们已经意识到信息技术的魔力,正期盼它越来越成熟、壮大。

(2)在信息化教学改革进程中也遇到一些困惑。

第一,目前高校教学环境中智能手机处于尴尬的境况。处在夹缝中畏手畏脚的改革是难以获得收效的。

第二,要转变学生的观念。一部分学生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上课如果不从始至终地讲个不停,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学生的这一态度急需扭转。

信息化时代,知识的特征发生了转变。教师永远不要想着把自己的全部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要想着从教师这学到以后会用到的全部知识。

总而言之,智能手机将以灵活的姿态呈现在教学领域,这是勿庸置疑的。伴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我们不应取其精华,本着正视的态度,让智能手机助力教育的发展,必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詹青龙,张静然,邵银娟,李玉顺. 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与迈克・沙尔普斯教授的对话[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03):1-7

[2]金延旭. 便携式网络教学模式在师专大学语文学科的构建与应用[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18):61-64

[3]郭小琪. 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沈阳师范大学.2014

[4]罗宇,岳淼,朱力强,陈仕品. 基于智能手机和3G网络的移动学习[J]. 科技信息. 2010(03): 397-460

[5]石伟平,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J]. 职业技术教育. 2001(19):49-55

第6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1 新时期教育装备理论研究的背景

对教育装备的较多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发端于2000年后。之前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教育学、教育史、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教育装备包括教育技术装备为对象的研究则十分单薄,相关文献凤毛麟角,鲜见于世,偶有涉及亦多为片断散见于以教育教学研究为主旨的文献记述中。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前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一轮教育改革战略、教育新政的实施,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教育装备尤其是以教育信息化为中心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期间无论是规模、总量、品质、技术均与以往发生了显著变化,规模快速扩大,总量大幅增加,品质全面提升。教育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对现代教育教学的影响日益扩大和深入,与现代教育教学形成深度融合,教育技术与教育装备的界限不断被打破,促进了新型教育形态、教学关系的形成。因此,有关教育装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逐渐引起相关学者及机构的高度关注,研究逐渐深入,形成了理论化、体系化的趋势。

2000年以后的10余年间是教育装备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黄金时期。教育投入的大幅增加,逐年扩大的教育装备规模,不仅使教育事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了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深刻改变着传统教学形态、教学方式,包括管理方式。随着旧的传统的变革,现代教育趋势的出现,人们的观念、思维方式也经历了一场深刻的转变,特别是在教学领域,教育装备的深度介入和融合,改变代替了以往教学与装备各自相对独立的体系状态,与教材、课程设置的高度互动形成了区别以往相对静止的管理、行为、思维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传统被打破了,新的体系、观念在变革中逐渐形成,由此也引起了不同理念的争论,产生了不同认识。这些不同认识基本可以归纳为教育装备是从属于教育技术的,还是教育装备是一个独立系统,抑或是教育技术与教育装备正在深度融合,并形成了教育技术装备的新体系或形态这三种意见。这些意见和不同认识表明,无论如何,以往的条件、保障的定义已不能承载发展中的现代教育装备的功能、作用,不能很好诠释教育教学与教育装备的内在关系及其发展规律。在这一背景下,相当一部分装备专业人士、专家、学者、机构均对此给予了高度关注,围绕装备规律、概念、功能、属性进行了深入研讨,意求重新定义教育装备,厘清教育与装备的关系,重新诠释界定教育事业的基本构成及教育装备在整个教育事业体系中的位置。在这一研究过程中,着眼于教育装备发展实践,逐渐产生了一批教育装备理论及学术成果。

2 基于教育技术的教育装备研究

较早关注教育装备新的发展变化趋势的有华东师范大学重点研究教育技术进而在信息化技术出现以后,侧重于研究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祝智庭、李龙教授等一批教育技术学者及专业人士。早在2000年前后,祝智庭教授就建议在相关高校的教育技术专业中开设教育装备方向,以加强对装备理论研究,培养专门人才。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于2002年开设了教育装备专业,此后陆续有部分院校在原有教育技术专业中增设了有关教育装备的课程及内容,为教育装备的系统深入研究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祝智庭教授的研究将信息化教育置于传统的教育技术体系背景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考察,敏锐地看到了传统教育体系即将发生的演变和发展趋势,对教育技术学内容重新进行了梳理和更新。在其相关著述中,以教育技术的专业视角,说明传统教育正在向教育现代化转变,而教育信息化正是实现这一转型的主要途径与趋势。祝智庭教授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文化分离框架和支持多元教育文化的通信模型,建立了由文化因素到通讯系统构成的映射关系,为深入理解网络教育系统的信息化传播机理提供了理论模型。“教育信息化是指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祝智庭教授指出: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修建而提出来的,在教育方面美国政府在1993年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实践面向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继美国这一举措之后,许多国家的政府也相继制订了推进本国教育信息化的计划。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是什么?祝智庭认为:“可以分别从技术层面和教育层面加以考察。从技术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进而指出:教育信息化“是一个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

在《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一书中,祝智庭以全球化的视野,从教育技术发展的角度,分析研判了教育正在从传统形态向信息化现代形态转变的趋势,传统的教育技术理念正在这一趋势的推动下发生重大变化。其研究从信息化的角度反映了教育装备的有机技术构成已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阶段的教育装备、设施及体系,教育技术、教育装备在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背景下,日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祝智庭从教育技术学、媒体与教学、学习资源、学习过程、教学系统设计、教学技术的应用、信息化教育系统、教育技术评价等多个方面,在理论与实践上回答了教育技术装备在信息化方面的基本问题,以及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相互融合的过程。在其他如《网络教育应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教育技术与教育创新:绩效评价的理论系统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等相关大量著述中,也就上述研究分别作了阐释。

与祝智庭教授同期进行相关主旨研究的还有何克抗、李克东等一批教育技术学者。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包括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等五个方面。何克抗先生在论述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中指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特点: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这里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质”(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技术。艾伦等在研究中认为,何克抗先生这里的“物质”概念所指意即为教育装备。因为教育装备是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仪器、设备、资料、学具、设施以及相关软件的总称,“在教育活动中,支持承载和传递知识信息的配备物和配备行为。与其他一般装备制品相比,教育装备对教育行为的实施更具有保障作用”。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倚重教育装备来完成教育、教学活动,尤其是信息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所以,在教育技术的研究领域中,离不开对教育装备的研究。

数字化装备包括学校教育装备和个体学习装备,而这两者又是紧密关联的整体。李克东教授的相关研究认为,信息化学习“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学习方式”。数字化装备作为数字化环境的组成部分,是数字化学习的前提和条件。其中原因在于“基于数字化的教学模式不仅限于学校课堂,往往作用到课外,学生在课外往往要通过互联网完成资料搜集、整理、上交作业,也要进行师生、生生的互动,如果学习者本人缺少相应的数字化装备,则学习任务不能完成,学习目标就没有保障”,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效果和质量。移动学习(M-learning)将成为数字化学习的新发展,移动教育也将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3 教育技术装备要适应教育变革的实践发展要求

研究表明,教育装备问题同教育信息化问题一样,显然不是教育的人为外加部分,而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教育的内部发展、变革是同步的、融合为一体的。南京师范大学顾建军教授从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本质的研究以及普通中学通用技术教学方面,阐释了教育技术和教育装备在教育实践中的理论与应用问题。首都师范大学艾伦、胡友农,福建师范大学张杰,江西财经大学钟元生,国防大学周碧松,华中师范大学赵呈领,北京工业大学周恕义等一批学者、专家也分别就教育装备与现代教学发展的相互关系,从不同角度做了深入研究(其中首都师范大学教育装备技术专业的研究尤为系统和深入,后文将专题予以介绍)。

华中师范大学赵呈领教授的研究聚焦在基础教育领域,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角度,分析基础教育改革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以及教育信息化在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及规律。他在《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教育信息化动因》一文中说:面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的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教材开始呈现诸多滞后与不适应的弊端,“如实用性不强、课程内容存在‘难、繁、偏、旧’现象,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学业成绩、甄别和选拔功能,人才培养目标与时展需求不相适应”。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素质教育发展,而“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适应性,促进课程管理的多元化,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实际经验,倡导教育和谐发展”。为了说明教育信息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这一命题,他系统分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即:现代化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多样化,加强学科间沟通与综合;科学性、发展性的课程评价,多元化的课程目标,倡导“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多样的课程实施,强调创造性教学。基础教育改革也重新定义了教师的角色转换:“教师的职责不应该只是传递知识,更多的应是激励思考。他们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上的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基于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赵呈领教授进而指出:“以信息化技术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教育信息化使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它也成为推进基础课程改革,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信息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动因。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来的,它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培养和发展以智能化教育工具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能力,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并使之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实现教育改革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教育信息化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动力,有利于更新教育观念,有利于改变落后的教育手段,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增强信息意识与合作交流能力,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要求。总之,教育信息化既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基础动因与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艾伦,等.教育装备与一般装备制品差异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2):4-7.

[3]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3-19.

第7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摘要: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学界近年就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主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大数据对教育的作用方面,学界认为大数据可促进教与学,能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可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会促进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且能助力智慧教育。在大数据教育应用的挑战方面,学界比较集中地提出了技术瓶颈、人才缺乏、隐私和伦理道德等挑战。在教育变革趋势方面,学界认为大数据会推动教学变革、教育科研变革、教育管理变革和教育评价变革等。在此基础上,从变革动力、人才培养、发展策略和成果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后续研究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10(2015)04-0098-07

收稿日期:2015-01-09

作者简介:胡弼成(1964-),男,湖南长沙人,教育学博士,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从事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王祖霖(1989-),男,湖南衡阳人,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高等教育学研究;长沙,410082。

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nberger)与库克耶(Kenneth Cukier)合著的《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Big Data:A Revolution that Will Transform How We Live,Work and Think)被认为是大数据研究的先河之作,真正把大数据推向了公众视野。他们在认可大数据“量大”的同时,发现了大数据的“高价值”,认为大数据是“当今社会所独有的一种新型的能力: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获得有巨大价值的产品和服务,或深刻的洞见。”[1]4“数据就像一个神奇的钻石矿,当它的首要价值被发掘后仍能不断给予。它的真实价值就像漂浮在海洋中的冰山,第一眼只能看到冰山一角,而绝大部分都隐藏在表面之下。”[1]127除此之外,“大数据”还具有快速的数据生成、数据处理、动态的数据体系和多样的数据类型等特征。赵姗认为,“‘大数据’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的、海量的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它是数据对象、技术与应用三者的统一:从对象角度看,大数据是大小超出典型数据库软件采集、储存、管理和分析等能力的数据集合。从技术角度看,大数据技术是从各种各样类型的大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技术及其集成。从应用角度看,大数据是对特定的大数据集合、集成应用大数据技术、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行为。”[2]综上所述,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一种技术,还是一个新学科,一种新思维。

本文将近三年国内学者就“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这一主题的相关大量研究进行比较系统的综述,以期对前期的研究成果形成比较系统的了解,进而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

一、“大数据”对教育的作用

“教育大数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大数据泛指所有来源于日常教育活动中人类的行为数据;而狭义的教育大数据是指学习者行为数据,它主要来源于学生管理系统、在线学习平台和课程管理平台等。”[3]12大数据在教育领域作用的发挥,既要借助广义的教育大数据,更要利用狭义的教育大数据。

(一)大数据可预测、了解、评估教学行为,促进教与学的有效性

美国教育部在2012年10月了《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Enhanc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Educational Data Mining and Learning Analytics)报告,其中提出,“目前教育领域中大数据的应用主要有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两大方向”。前者是指“综合运用数学统计、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技术和方法,对教育大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通过数据建模,发现学习者学习结果与学习内容、学习资源和教学行为等变量的相关关系,来预测学习者未来的学习趋势”[3]12;后者是指“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和学习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广义教育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利用已知模型和方法去解释影响学习者学习重大问题,评估学习者学习行为,并为学习者提供人为的适应性反馈。”[3]13魏顺平认为“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分析技术可以从学习者行为角度了解学习过程的发生机制,并用来优化学习,以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为学习者推荐学习轨迹,开展适应性学习、自我导向学习;对于教师和管理人员而言,学习分析技术可用来评估课程和机构,以改善现有的学校考核方式,并提供更为深入的教学分析,以便教师在数据分析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干预。”[4]梁文鑫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教学问题的解决不再依赖于停留在每位教师头脑中的模糊的经验,而是基于对海量的教学问题的描述以及教学问题解决方案的分析。”[5]15此外,“教师完全有可能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即将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数字化,包括教材(知识点)和学习活动。”[5]16庆年提出,“通过大数据运用,教师可以更加个性化、更加有效地展开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加自主、更加方便地进行学习。”[6]舍恩伯格等认为,“大数据为学习带来了三大改变:我们能够收集对过去而言,既不现实也不可能集聚起来的反馈数据;我们可以实现迎合学生个体需求的,而不是为一组类似的学生定制的个性化学习;我们可以通过概率预测优化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7]104简言之,对教育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为探索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评价、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等变量与学习者学习效果的相关关系,对于解密“教学黑箱”,明晰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二)大数据能在变动不居的教育形势和极其复杂的关系中推进教育决策的科学性

陈霜叶等指出,在大数据时代,教育政策的制定不再是简单的经验模仿,更不是政策制定者以自己有限的理解、假想、推测来取代全面的调查、论证和科学的判断,而是强调更精细化地捕捉各个层面的变化数据,以及由数据展现的复杂相关与因果关系,将教育治理与政策决策带来的危机化为机遇。[8]122-123别敦荣认为,“院校研究中的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帮助院校研究人员和管理者获取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认知,还可以获取对研究对象的本质认知和未来认知,从而帮助大学的决策者从传统的主观决策、经验决策和指令决策走向理性决策和科学管理。”[9]张燕南等认为,“与传统数据时代相比,大数据时代下教育决策信息的把握,无论是在全面性、及时性还是可利用性等方面都具备大幅提高的条件和手段。”[10]4范国睿提出,“教育决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工程,对于复杂教育问题的研究和政策建议,也必须依赖于翔实可靠的数据,依赖于对这些反映客观教育现实的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和分析。大数据时代,为教育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提供了保障和可能。”[11]刘雍潜认为,“科学的发展需要有科学的路径指引,制定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决策需要有全面客观的数据做支撑。对教育大数据的深入分析和挖掘,将会从教育环境均衡、教育资源均衡、教育机会均等和教育质量均衡等四个方面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12]舍恩伯格等认为,“利用大数据,我们可以使决策者得以在全面而坚实的经验基础上改善其决策的质量,从而使教育决策从意识形态的偏见中脱离出来。”[7]119在教育决策方面,教育大数据不论是在帮助决策者更为清晰地了解现状,及时掌握更为全面、更有价值的信息方面,还是在制定、实施、调整具体的教育政策过程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胡弼成王祖霖:“大数据”对教育的作用、挑战及教育变革趋势

(三)大数据可完善质量监控体系,为实时、全面、动态的质量管理奠定基础

徐勇认为,在大数据时代,“用数据库(包括学校概况、师资队伍、办学经费、图书资料、仪器设备、专业与课程、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学生基本情况等数据群组信息)可以达到教育质量全面监控的目的,形成全面的、动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13]赵伶俐提出,“继超大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之后,大数据的兴起,为海量数据,包括高等教育运行数据的汇聚、结构化、统计分析以及指数计算等,提供了更为综合与精良的工具。”“高等教育质量指数,不仅有助于系统运行和质量监测,还可以作为云计算和大数据在教育领域应用的突破口。”[14]在大数据时代,不论是初等、中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可以建立全面的、实时的、动态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在此基础上,可以对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进行调控,进而保障教育质量。

(四)大数据提供技术、方法和思维的支撑,会促进教育评价的全面、客观地开展

张燕南等认为大数据时代的思维方式为教育评价的开展提供了崭新的思路:其一,形成发展性教育评价观,强调以教育评价对象的主体性发展为目的,从学生的需要出发,重视学习过程、学习体验和师生交流;其二,扩大教育评价范围,强调教育评价对象不仅限于学生,还应涵盖诸如课程、教师、学校等对教育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内容;其三,反思对成绩的片面追求,强调测试分数绝不等同于物理测量单位的直观含义,在教育评价中不能仅凭简单的数字加以解读。[10]5陈琳等提出,在网络成为人们基本的、日常的学习平台的大数据时代,“利用数据挖掘、学习分析学、内容分析学等技术和学科的发展,已使‘增量评价’、‘进步评价’为特质的发展性评价,有了技术和方法的保障。”[15]大数据不仅能够变革教育评价观念,拓展教育评价范围,还能够为教育评价的开展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撑。

(五)大数据借助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的智慧性,能助力“智慧教育”

柯清超认为,“教育大数据汇聚存储了教育领域的信息资产,是发展‘智慧教育’最重要的基础,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技术是连接教育大数据与智慧教育的桥梁。”[16]蔡立军指出,“大数据是智慧校园的一个根本。……大数据在校园的应用模式可以帮同学们发现自己、发现社会、发现天地。”[17]宓詠等指出,“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充分应用大数据,是提升建设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18]杨现民提出,“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是智慧教育系统建设的‘智慧支柱’。物联网技术能够提升教育环境与教学活动的感知性,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教育管理、决策与评价的智慧性。”[19]智慧教育涵盖了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科研、智慧评价、智慧服务、智慧环境(校园)等要素。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思维、技术将成为推动智慧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大数据”教育应用的挑战

大数据相关理论和技术在教育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大数据教育的应用也面临着各种挑战。

首先是技术瓶颈的挑战。邬贺铨指出,“目前,大数据技术的运用仍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主要体现在大数据挖掘的四个环节中,即数据收集、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结果的可视化呈现,使结果更直观以便于洞察。”[20]48-492012年10月,美国教育部的《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提出大数据教育应用的技术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大数据的应用基础是对海量数据的拥有,这就涉及数据存储技术的挑战,以及用于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技术挑战,包括计算机硬件的数据处理能力、超级计算机算法技术等;其二,大数据的教育应用中,数据采集和问题解决分析是核心环节,应用开发者要面对的就是数据采集技术和问题解决分析技术的挑战;其三,数据兼容性挑战,不同数据存储系统中的数据编码和格式的不统一,造成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困难。[3]15周洪宇等提出,“我国数据存储、处理技术基础薄弱。大数据的技术,是建立在云计算的基础上的。云计算,在我国还是新兴产物,认识到研究再到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大数据软件平台方面,我国落后世界先进国家很多年,需要走追赶型的道路。”[21]就技术方面而言,大数据教育应用面临着数据收集、存储、分析处理、结果可视化呈现、兼容性及基础薄弱等挑战。

其次是人才缺乏的挑战。麦肯锡公司预测美国到 2018 年需要深度数据分析人才 44 万-49万,缺口 14万-19万人;需要既熟悉本单位需求又了解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的管理者 150万,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大。中国是人才大国,但能理解与应用大数据的创新人才更是稀缺资源。[20]49相对于其他领域而言,“教育领域的数据挖掘起步较晚,中国的教育数据挖掘更是刚刚开始,因此人才缺乏是一个重要的限制。”[22]26桑新民认为,围绕人才资源的数据争夺战,将成为大数据时代最激烈的竞争,能够驾驭教育大数据的数据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师将成为稀缺人才。[23]13陶雪娇等提出,“从大数据中获取价值至少需要三类关键人才队伍:一是进行大数据分析的资深分析型人才;二是精通如何申请、使用大数据分析的管理者和分析家;三是实现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人才。此外,由于大数据涵盖内容广泛,所需的高端专业人才不仅包括程序员和数据库工程师,同时也需要数学和统计学家、社会网络学家和社会行为心理学家等。可以预测,在未来几年,资深数据分析人才短缺问题将越来越突显。”[24]就人才方面而言,教育应用“大数据”面临着人才数量短缺而急需又是类型多样、综合性高端人才的挑战。

再次是隐私和伦理道德的挑战。张羽等提出,“个人隐私保护是实现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旦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出现问题,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则面临巨大的法律和道德压力。”[22]26“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所做出的预测和推荐,将会大大增加学生活动的透明性,这也将带来一系列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3]15张涛甫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人人都被抛掷到信息的海洋里。我们一方面在享受‘大数据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也在不知不觉中为此付出代价。在海量的大数据中,会有一部分属于我们自己的信息隐私,……这些信息被无声无息地收集,成为他人偷窥的目标或沦为别人渔利的工具。[25]姚晓丹等提出,“身处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也像是一组数据在洪流中被广泛传播,而教育、考试这样严肃神圣的事件,也概莫能外。一些考生甚至反映‘年年报考,年年泄露’。”[26]在隐私和伦理道德方面,大数据教育应用面临着隐私保护和数据泄露的挑战。

“大数据”教育应用除了面临以上三方面挑战之外,还面临着其他一些挑战。其一,大数据意识、观念淡薄,数据公开与共享缺乏政策引导和制度、法律保障。正如邬贺铨院士所言:“中国人口居世界首位,将会成为产生数据量最多的国家,但我们对数据保存不够重视,对存储数据的利用率也不高。此外,我国一些部门和机构拥有大量数据却不愿与其他部门共享,导致信息不完整或重复投资。”[20]49其二,数据的可信性。“全球的数据总量是由无数的数据集构成的,从数据来源分类,可分为社会的数据、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来自物理空间的数据和网络空间的数据。”[27]2但这些数据并非都是可信的。其三,数据的长久甚至永久保存可能造成过去决定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让教育数据的保存时间更长,并更易于提取。“我们作为个人,不断的成长、发展、变化,而那些多年来收集的教育数据却始终保持不变。”[7]79“全面教育数据带来的首个威胁,并不是信息的不当,而是束缚我们的过去,否定我们进步、成长和改变的能力,而且目前尚无抵御这一威胁的可靠措施。”[7]83大数据教育应用面临的这些挑战,有些既涉及技术方面,也涉及政策制度方面,有些是关涉数据本身的,有些是当前亟需应对解决的,有些从长远来看需要格外重视。

三、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趋势

(一)教学变革方面,将从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学习走向智慧教学、泛在学习

杨现民认为,“在教学方面,将从数字化教学走向智慧教学。智慧教学是教师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各种先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展的教学活动。较之传统的数字化教学,智慧教学更加高效、开放和多元,教学活动参与者之间的沟通更加通畅,互动更加深入,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教学评价等更加智能化。”[28]116在学习方面,将从数字化学习走向泛在学习。“泛在学习是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基于任何计算设备获取任何所需学习资源,享受无处不在学习服务的学习过程。[29]梁文鑫从教师以及学生的角度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给教学带来的变革。“在教师角度:教学决策将跨越人类的有限理性,从依赖存在于教师头脑中的教学经验转向依赖于对海量教学案例的数据分析”;“在学生的角度:每位学生发展的依据从依赖于教师的有限的理性判断转向对自身学习过程的数据分析。”[5]15-16刘中宇等提出,在大数据时代,学生将从以往的“模糊”学习向“以学生心中有数”的学习发展,真正实现终生制学习。[30]大数据时代的教学变革,是以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基础,以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为方法,使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成为适应性、个性化教学。

(二)教育科研变革方面,将从随机样本、探求因果关系走向全体数据、发现相关关系

郭文革提出,“依靠信息技术自动、持续采集的大数据显然比传统的现场询问和记录式的数据采集更客观、中立。此外,大数据将改变传统学术研究的工作流程。依靠信息系统同步、自动、持续地获得被研究对象的连续行为数据,意味着学术研究的信息化,把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突破了以样本推断总体的传统测量统计方法,直接对总体进行分析,并更注重结论的相关性和实时性。”[31]桑新民提出,“大数据的采集、挖掘,将导致了科学研究方法的重大转变,从追求单向因果性转向追求复杂的多元相关性,并用直观的图形等表达方式整体、系统、清晰、简洁地展现在研究者和公众而前。……对于教育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研究领域来说,这种新理念、新思维的创生,是实现教育创新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工具和方法论。”[23]14贺威提出,大数据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分析全样本、接收非精确、发现相关性”等新思路,一种新的科学研究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正在酝酿中。[32]李奇以数学课的考试成绩为例,提出在教育科研中“如果把数学课的考分与学生的性别、家庭收入、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联系起来,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研究的结果就可以揭示数学成绩与学生性别、家庭收入、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由此而产生的新知识就有助于促进数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有助于证实或证伪某些假设”[33]。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科研变革,在教育科研理论方面有所创新,在教育科研应用方面更是大有用武之地,不仅仅是教育科研数据的收集、分析方法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全样本”、“发现相关性”等科研思维的改变。

(三)教育管理变革方面,将从行政化管理、经验性决策走向服务型管理、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

杨现民认为,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泛在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助推我国数字化教育的全面转型。“在教育管理信息化方面,将从‘人管、电控’走向智能管控,通过设置全方位的传感器,对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教学活动、人员信息、学校资产及办学条件等数据进行采集、汇总、挖掘与分析,并对采集或分析的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28]116张俊超认为,“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大学管理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大学的决策模式也将由传统的英雄顶层决策模式和群众创新决策模式转变为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模式。”[34]桑新民提出,大数据时代,“‘慕课’的成功之道,在于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优的课程和个性化学习服务,为教师提供全方位的课程教学支持服务。这些服务颠覆了传统大学教学管理的观念,迫使大学教学管理部门从高居于教学之上的行政管理体系,转变为深入到学生、教师之中的教学服务提供者,使传统行政化教学管理将向信息化学习与课程服务体系转变。”[23]15李忆华等认为,在大数据时代,学校管理将有如下的发展趋势:“学校管理的数据观念大大强化;学校管理内容拓展;学校管理方法创新;学校管理职能重塑。”[35]陈霜叶等提出,在大数据时代,传统的政策调研和观点式决策将向以多元丰富政策证据为支撑、大数据为助力的现代教育治理模式转变。[8]121周湘林认为,“大数据具有预警性、预测性、差异性、共享性、动态性等特性。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能的过程中将更加凸显管理的及时性、前瞻性、区分性、整合性、权变性等特点。”[36]魏忠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校园教育管理发生悄悄的变革:管理是一种服务;管理是一种评估;管理是一种决策;管理是一种组织;管理是一种流程;……我们通过各个校园的可视化智能实验平台,通过对后台数据的搜集用可视化的手段做到管理的决策可视化,一目了然。”[37]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是涉及到管理观念、管理内容、管理职能、管理方法、组织结构、决策行为等方面的深刻变革。

(四)教育评价变革方面,将从“经验主义”、单一维度走向“数据主义”、多元维度

喻长志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可以通过技术层面来评价、分析并进而提升教学活动。首先,教学评价的方式不再是经验式的,而是可以通过大量数据的‘归纳’,找出教学活动的规律;其次,可以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仅仅是知识掌握的单一维度;第三,教学评价跳出了结果评价的圈子,实现过程性评价。”[38]杨现民认为,物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评价从“经验主义”走向“数据主义”提供了技术条件,可以实现各种教育管理与教学过程数据的全面采集、存储与分析,并通过可视化技术进行直观的呈现。[39]在教学评价方面和管理评价方面,“靠数据说话”已成为教育评价的重要指导思想。[28]117金陵认为,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化教学前移要求把对教师的评价从评价教师讲课水平的方式改变为评价教师设计、组织与指导的水平的方式。”[40]吴晓威等提出,“大数据教育应用将重构教学评价方式。大数据在教学中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传统评价方式中‘证据片面性’与‘反馈信息抽象致使操作难’这类积累已深却又无从着手的难题。首先,教学评价的途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通过经验而获取,而是依靠大量数据的归纳与整理,进而在此基础上找出规律,为实现教学评价与优化教学的良性循环提供依据和参考方向。其次,大数据在教学中的使用能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而非传统意义上仅仅借助于学科考试成绩和教师主观感受来评价。最后,大数据技术能促使过程评价而非仅仅结果评价。”[41]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评价变革,不仅仅是在评价思维方面,还涉及评价方式、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管理评价和质量评价等具体层面。

四、后续研究的思考和建议

教育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大数据教育应用仍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认识也会逐渐更为全面、系统。通过分析这一主题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后续研究可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

其一,进一步探讨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动力因素。就研究现状而言,关于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何以发生,发生的机制如何,推动教育变革的因素的研究不够全面、系统。教育具有一种道德上的目标,“公平”和“正义”将成为变革的道德力量;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忽视学生将变成“为变革而变革”,学生更好地发展将是变革的启动力量;在教育变革过程中,任何成效的取得都离不开教师,教师将成为变革的实施和领导力量;变革是保守与超越并存的局面,是削弱变革消极力量、增强变革积极力量的“斗争”过程;教育变革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将成为教育变革的保护力量;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变革对教育信息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技术将成为变革的支撑力量。另外,探讨各种变革力量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变革合力也是有积极意义的。教育变革是复杂的,对教育变革动力因素的分析,将有助于科学应对变革挑战,全面、深入地认识变革的发展趋势。

其二,深入地分析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培养问题。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使命。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数字化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时代”、大数据时代,每个“时代”都对教育提出了各自的要求,具体而言,就是对接受过教育的学生的素质提出了要求,以求他们能够适应、服务并超越所处的时代,独领时代和社会的风骚。因此,在大数据时代,人才培养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方法、体制等都将发生变化。对这些方面进行思考、研究,才能够清晰地认识教育变革,主动地应对教育变革,利用大数据的理论、技术、思维和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服务于未来人才的培养。而且,人才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费时的、复杂的过程。目前研究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培养,从宏观方面研究的较多,但深入研究的较少。要清晰、适切、全面、深入地认识大数据时代的人才培养问题,做好应对变革的准备,既要有社会、政府等宏观层面的全面性研究,也要有学校、个体、学科、专业等微观层面的深入性研究。因此,在宏观研究基础上有必要深入剖析人才培养的问题。

其三,前瞻性地思考应对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策略。教育变革主体——利益主体、决策主体和行为主体——的复合性[42],变革阻力的多层面性——学校层面、当地教育部门层面、国家和社会层面,更加凸显了教育变革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43]为了推动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实施,更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探讨应对大数据时代教育变革的策略。大数据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大趋势,需要结合教育实际,做好观念(学生观、学校观、课程观、教师观、知识观和学习观等)转变的准备。大数据给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和挑战,集中反映在人才方面,因此为迎接挑战需要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人才;大数据是教育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需要解决技术难题,做好技术革新准备;大数据会给现有的教育体制产生冲击,为增强制度改革的动力,需要做好教育体制改革的准备;大数据教育应用面临着信息安全、信息泄露和伦理道德挑战,“需要有法可依,我国需要尽快制定‘信息保护法’与‘信息公开法’,既要鼓励服务于社会(教育)的数据挖掘,又要防止针对个体侵犯隐私的行为,提倡数据共享又要防止数据被滥用”。[27]11

其四,高度重视实证研究所得的成果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大数据对教育活动有着全面的、深远的影响,要了解大数据在哪些方面对教育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可以采取实证研究的方式,选取一定的视角,确定相应的因变量和自变量,利用大数据的思维和技术,对教育活动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让数据说话,进而指导、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以往的研究成果由于数据样本问题而普遍推广价值不足,大多束之高阁。因而,以数据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成果,尤其在校本研究中的成果,理应得到人才培养第一线的教育者和管理者的重视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舍恩伯格,V.M;库克耶,K.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赵姗.大数据时代来临,中国准备好了吗[N].中国经济时报,2013-07-01(A11).

[3]徐鹏,等.大数据视角分析学习变革——美国《通过教育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促进教与学》报告解读及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4]魏顺平.学习分析技术:挖掘大数据时代下教育数据的价值[J].现代教育技术,2013(2):5-6.

[5]梁文鑫.大数据时代——课堂教学将迎来真正的变革[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

[6]庆年.跑在大数据时代的前列[J].复旦教育论坛,2013(4):1.

[7]舍恩伯格,V.M;库克耶,K.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M].赵中建,张燕南,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陈霜叶,等.大数据时代的教育政策证据:以证据为本理念对中国教育治理现代化与决策科学化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4(2).

[9]张俊超.院校研究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学管理决策服务——“院校研究数据分析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研讨会暨2013年中国院校研究会年会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13(8):106.

[10]张燕南,赵中建.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对教育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

[11]范国睿.努力构建科学民主的教育决策理论与实践模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3-28(B02).

[12]刘雍潜,杨现民.大数据时代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新思路[J].电化教育研究,2014(5):11-14.

[13]徐勇.大数据时代观下的教育质量监控(下)[J].师道,2014(5):33.

[14]赵伶俐.基于云计算与大数据的高等教育质量指数建构——技术、理论、机制[J].复旦教育论坛,2013(6):53.

[15]陈琳,陈耀华.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2013(11):116.

[16]柯清超.大数据与智慧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8.

[17]蔡立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拉动智慧校园的三驾马车[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0):6.

[18]宓詠,赵泽宇.大数据创新智慧校园服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6.

[19]杨现民,等.我国智慧教育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J].现代教育技术,2014(1):14.

[20]邬贺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挑战[J].求是,2013(4).

[21]周洪宇,鲍成中.大时代:震撼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99.

[22]张羽,李越.基于MOOCs大数据的学习分析和教育测量介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4).

[23]桑新民,等.“慕课”潮流对大学影响的深层解读与未来展望[J].中国高等教育,2014(3).

[24]陶雪娇,等.大数据研究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3(8):146.

[25]张涛甫.大数据时代来临,你准备好了吗[N].中国教育报,2013-04-26(005).

[26]姚晓丹,邓晖. 考生信息泄露为何管不了[N].光明日报,2014-12-18(05).

[27]邬贺铨.大数据思维[J].科学与社会,2014(1).

[28]杨现民,余胜泉.论我国数字化教育的转型升级[J].教育研究,2014(5).

[29]杨现民,余胜泉.生态学视角下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J].教育研究,2013(3):98.

[30]刘中宇,刘海良.大数据时代高校云资源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7):61.

[31]郭文革.中国网络教育政策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265.

[32]贺威,刘伟榕.大数据时代的科研革新[J].未来与发展,2014(2):3-4.

[33]李奇.教育数据中的信息与知识[N].光明日报,2015-04-16(15).

[34]张俊超.大数据时代的院校研究与大学管理[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128.

[35]李忆华,阳小华.大数据时代的学校管理变革[J].教学与管理,2014(18):48.

[36]周湘林.大数据时代的教育管理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25.

[37]魏忠.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52

[38]喻长志.大数据时代教育的可能转向[J].江淮论坛,2013(4):189-190.

[39]杨现民.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J].中国电化教育,2014(1):32.

[40]金陵.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J].中国电化教育,2013(10):13.

[41]吴晓威,陈旭远.“大数据”理念的教育应用与中国教育改革——从数据分类到证据转化的机遇识别[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6):169-170.

[42]叶澜.当代中国教育变革的主体及其相互关系[J].教育研究,2006(8):3.

第8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改进教学 思考

一、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升教学内容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因牵涉面广,加之历史积重等,使得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从当前情况来看,教学内容过多,课程负担过重,课程设置不合理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也是当前深化教学内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之一。近些年来,一些国家的著名院校都在大刀阔斧地开展课程改革,其特点之一就是优化课程设置。例如美国哈佛大学推行的“新途径”,大胆地对学科课程进行了精简改革,优化和整合了学科课程,大大减轻了教学内容过多和课程负担过重的压力。国内一些综合性大学也着手进行有关课程内容和设置方面的改革。如浙江大学提出了“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和“加强基础、拓宽面向、注重素质、突出能力、因材施教、争创一流”的教改方针,经过几年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人文科学教学,目前已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程的优化和整合,不断精选和修订教材,更新教学内容,强调充分吸收当代哲学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实行多层次的课程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意识形态性,二者统一而不可分。既往课程教学过于侧重意识形态性,削弱其学术性,最终也削弱了意识形态本应具有的力量。因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应紧密联系实际,紧密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和开放品质的内在要求。

二、突出“经典文本”教学,在水中学习游泳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习惯模式就是老师讲解一些概念性理论,学生则死记硬背;相形之下,以“经典文本”阅读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则日趋式微。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其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和价值,像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如《老子》、《庄子》、《论语》、《孟子》、《金刚经》、《坛经》等似乎永不过时地与后人保持着同时代精神对话的生命力,具有感应时代、陶冶人心智的潜能。

正因如此,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思辨性比较强的课程来说,阅读马恩等经典作家的经典文本是该课程教育教学不可绕过的必经之路与基本方式,也是当代大学生最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之一。对此,国内一些著名高校已经引起相当的重视,如武汉大学加强原著经典的导读工作,通过必修与选修、课内与课外,引导学生通读若干经典著作,并规定学生必须撰写一定数量的读书报告,真正使得学生在水中而非在岸上学习游泳。

三、实施“对话”教学,激活个性思维

传统的灌输填鸭式教育教学,只能达到简单的单项传递,很难激发学生的深思和创新,其弊病与不足已经日益突出。而“对话”教学是将师生交互对话作为教学的表征与载体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存在论角度来说,它是一种超越“他”与“我”建立精神上相遇关系的教学,也就是师生间思维上的相互转向、心灵上相互回应的教学;而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理解,“对话”教学则是一种开放、自由探究的个性化理性思维碰撞,也是对话主体共同参与寻求真知灼见,并在此过程中启动、延伸睿智,培植创新思维的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加强“对话”教学,激活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思维都是极其重要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要逐步改变原先那种“教师讲,学生记”的单一填鸭灌输方式,大力提倡问题式、讨论等形式的“对话”教学,鼓励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围绕有关问题举行课堂讨论会,这样能够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术的表达、应变等能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素养,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加强“体验”环节,回归理论本性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石是哲学。而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智慧之学,是关于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探究生命和存在意义的学问。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增长智慧,启迪思维。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当然离不开传授知识、读书和考试等形式,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样哲学味较浓的课程来说,要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变为智慧即“转识成智”,还必须有一个“体验”的环节。从某种意思上来说,这个“体验”环节或许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教学的根本区别所在。

从历史上看,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教学一开始就不是按照实证科学教学的范式进行的,而是特别注重体验的。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就通过演讲和辩论来传授哲学,他将这种方法称为“精神接生术”,亚里士多德也是与弟子们边散步边讨论哲学问题。我国的孔子更是这方面的典范,《论语》就是他与弟子们对话的结晶。当然,我们今天不能完全照搬先哲们的办法,但是也不能不看到在现实的哲学教学和类哲学教学中存在着与哲学本性相背的现象,使得哲学或类哲学理论教学仅限于传授知识的层面,失去增进智慧的本。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既强调理论的智慧性,又强调革命的实践性,两者统一而密不可分,所以加强“体验”环节应是其题中应有之义。由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着重从思维、论辩和现实三个方面加强哲学体验,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未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差别,体验到科学的观点、方法,体验到哲学论辩的魅力和价值,体验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本来是与现实生活息息相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从根本观点和方法对现实问题作穷跟究底的思考,从而自觉地运用哲学思维去批判、反思现实问题。

五、利用信息平台,增强教学效果

第9篇: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学 智能手机 教学改革

一、智能手机在高职教学中应用的背景

1.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背景

信息化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行为效率,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教育信息化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智能手机是教育信息化的一个后发载体,它的运用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2.学生的现实背景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当今高职学生的必备品,学生人手一机,经常用手机聊天、玩游戏、看视频……智能手机有着类似于电脑的性能,随身携带便捷,有更加人性化、多样性的应用及PDA办公功能。因此,应转换思路,利用手机辅助课堂教学,践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二、智能手机应用的教学实践

智能手机以其强大的多媒体功能和APP应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信息化学习平台,也改变了教学方式。使用手机APP应用――云班课,教师可以将课程信息、学习要求、考试安排、课件、视频等学习资源即时传递到学生的手机上,让学生的手机变成强有力的学习工具。

1.运用智能手机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教师可以使用手机APP应用――云班课,辅助课堂教学。学生登录云班课,用自动统计功能,教师马上就能知道出勤情况;学生用手机看教学视频,参加讨论,上传测试答案,及时获得经验值奖励,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利用手机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

2.运用智能手机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从心理学角度讲,学生更易于接受形象事物。利用手机应用微课,把问题化复杂为简明,化不可见为可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例如计算机教学中“层的概念与应用”,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把“层”的概念做成动画,并加以录屏、文字说明和解说配音,做成微课,学生在手机上就可以直观地看出层与层之间的关系与应用,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再配合选择题练习,就可以轻松地理解与掌握。

3.智能手机应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

(1)完成小组任务。运用云班课的小组任务功能,将学生固定分组或临时分组,分工合作完成一项较复杂的任务。小组成员上网查询,讨论交流,画图说明,提交PPT任务成果,汇报演讲。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协作探究。其他小组在手机中为该组打分,完成组间互评,作为平时成绩。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做怎样分工合作、怎样公正评价的思想教育。

(2)促进全班交流。由于上课时间有限,以往教学中只能是有限的学生交流,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见解。开启云班课头脑风暴功能,学生都有机会发言,相互启发。例如,学习SIP的组网与工作原理时,教师先在云班课中SIP的组网与工作原理的视频动画,然后提出思考问题。有学生用简单的文字提出一个想法,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促进学生理解SIP的组网与工作原理,进而理解每个元件的作用。

(3)完成即时检测。利用课堂内外即时反馈互动教学的云服务平台,每个学生看视频的百分比、时间,教师都能从教师端看到,便于督促。学生认真看完视频动画,做完测试题并上传后,马上就能看到正确答案,可以激发学生思考,探究错误原因;教师及时统计错误题目,马上知道哪些内容学生还没有掌握,有针对于针对具体问题,及时纠正讲解。

三、小结

利用智能手机及应用软件辅助课堂教学,不仅学生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而且教师也多了一些应用教学的工具和手段,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今后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学习意识的提高,基于智能手机的教育教学应用必然会在信息化社会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立荣.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探索[J].中国教育现代装备,2010(18).

[2]李候清.职教性与高教性结合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

[3]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