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精选(九篇)

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

第1篇: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智慧教育;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在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各个国家都开始引进智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智慧教育顺应了教育发展潮流,是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向和途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运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已经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必将引领和推动我国教育的全方位改革和创新。

一、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期盼的要求,存在一系列发展难题。智慧教育通过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提升教育系统运行的智慧化水平,有助于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从而形成突破点,带动整个教育系统的全面改革。要想是我国的智慧教育能够实现良好的发展,实施正确的发展战略是非常重要以及关键的。笔者认为,正确的发展战略必须是结合我国国情所指定出来的战略。

(一)大变革战略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主要有三大特征,分别是网络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必须结合这三大特征来发展教育。目前,我国的教育并没有结合信息时代的特征,传统模式仍是教育的主要运作模式。但是,在信息时代,如果不结合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实现进一步的发展的,教育部门必须尽快突破固有的认识。为此,教育部门要尽快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并尽快实施大变革战略以重构教育生态系统。

(二)科教融合战略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教育所处的环境比发达国家要复杂得多,要实现教育的发展需要解决很多的问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则为这一系列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科技的进步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同样,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为了实现教育的更好发展,我国必须尽快实施科教融合战略。实施科教融合战略不仅有助于教育发展问题的解决,还有助于实现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可谓一举两得。

(三)协同创新战略

智慧教育的建设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相反的,它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想在我国发展智慧教育,就必须结合多方力量。为此,我国要积极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加快体制创新,协调好政、产、学、研这四方面的力量,将这四方面的力量发挥到最大化,这有助于实现智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无障碍战略

教育改革的成果应该惠及每一位人民群众。目前,我国的残疾人人数为8000万,在这8000万的残疾人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由于身体的残疾而无法接受教育。事实上,和正常人相比,残疾人更需要接受教育。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智慧教育的出现为残疾人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为了使残疾人也能够接受教育,我国应该积极实施无障碍战略,关注残疾人的教育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教育,这有助于教育的普及以及残疾人教育问题的解决。

二、我国智慧教育的发展路径选择

要实现智慧教育的良好发展,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也是非常关键的,结合我国的现状,可以采取如下的发展路径:

(一)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要发展智慧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建设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能够实现各类教育服务的智慧化管理以及智慧化运行。但建设智慧化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并不意味着推到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相反的,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建立在现有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之上的。

(二)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

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也是发展智慧教育所必须实行的。智慧教育示范区应该选择建立在那些信息化水平较高并渴望实现智慧教育的学校。在建立智慧教育示范区之后,有关部门应该对示范区的智慧教育的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并及时进行经验的总结,以便日后将这些经验推广至全国各个学校。

(三)组建教育企业联盟

智慧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为此,我国应该积极组建教育企业联盟。和学校相比,不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要高得多。为此,有关教育部门以及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交流以及合作,将企业的力量进入到教育中来,发挥企业对教育的支持作用。有关部门以及学校在组建教育企业联盟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高信息化水平的、对智慧教育有兴趣的企业。

三、结束语

在信息时代,发展智慧教育是实现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多个国家已经开始推广智慧教育活动,发挥出了试点学校的示范性作用,逐步推进、以点带面,我国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发展经验,将课程与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加强学校、政府以及企业之间的协作,打造出具备特色的智慧教育示范区,推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智慧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胡敏,杨现民,李海霞.第四次教育革命视域中的智慧教育生态构建[J].远程教育杂志.2015(04).

第2篇: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教育;教育管理

智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加快教育现代化”,为当前我国教育注入新动力。在智能信息技术推动下,教育也正发生深刻变革,不断加速聚合裂变,“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渗透不断深入,教育管理模式的系统与结构正在发生裂变并引发新的教育形式,近几年教育研究的热点聚集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包括翻转课堂、互联网+、慕课、微课、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数字化校园,教育信息化在内涵、深度和质量上也不断发展,并最终指向智慧教育理念与模式及其新格局的构建。

一、智慧教育发展与内涵

2008年,IBM在《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报告中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意在利用移动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政府、企业和人类的生产、协作与管理方式,促进世界更全面地互联互通,基于IBM的智慧计算框架,将地球上一切东西可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最终让人类能够更透彻地感应世界的本质和变化。“智慧教育”是由“智慧地球”的概念启发而延伸而来。2009年,IBM提出了智慧教育的五大路标是:学习者的技术沉浸;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服务型经济的知识技能;系统、文化与资源的全球整合和21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对智慧教育予以关注并展开相关研究,赋予智慧教育不同的内涵,尤其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渗透程度逐步加深,教育信息化为教育创新变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智慧教育为教育信息化注入新的推动力,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越来越多教育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智慧教育,相继提出了智慧教育概念,并进行深入研究,如表1所示。分析并综合这些专家学者智慧教育理念的共通之处,不难发现智慧教育的本质:智慧教育强调教育管理模式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高校变革教育管理理念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为学生构建智能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施展高成效的教学,运用新型的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按需供给的教育思维;学生主动开展自适应学习,学习掌握信息的获取,学会“智能化”的学习与自我管理;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

二、智慧教育管理现存的问题

智慧教育是一种全新的理念和实施方式,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移动互联网的建立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智慧教育资源利用率得到空前发展,这是传统教育模式所无法比拟的。利用智慧教育,教育管理模式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他仍于摸索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1.智慧教育管理模式滞后受传统高等教育的体制等方面的影响与制约,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走的还是传统的单一化的教育管理道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智慧教育,对智慧教学要求不够严格,对课程设置缺少信息化导向,对教师考核扁平化,对学生智慧教育实践能力缺乏培养,智慧教育管理模式跟不上新时代的要求。

2.智慧教育模式定位模糊智慧教育以信息化为基础,他的实际应用范围更广,实现预期层级更高、包涵信息基数更大,信息化只是智慧教育管理方式的基底,不能简单地将二者认定为同一种事物。但目前相当一部分高校没有从根本上看到在教育领域信息化与智慧化之间的异同,简单地将二者混为一谈,在认知智慧教育理念、发展智慧教育模式、实践智慧教育方法时存在定位不清的问题,导致对智慧教育管理模式定位模糊,产生了偏差,而这直接影响到智慧教育的具体执行和相关配套措施、制度及政策的建设与完善。

3.智慧教育存在资源浪费智慧教育管理模式的开展,各类教育信息化设备是不可或缺的,借助这些信息设备平台,可以高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当多的高校并没有对智慧教育进行深层次挖掘,只局限于简单的采用,往往无法发掘智慧教育中蕴含的提升教育模式的宝贵信息,造成资源浪费。首先,由于层次和范围不同,高校的办学规模及发展方向等方面存在差异,无法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构建起一个统一的标准,造成资源不完整、不规范、不兼容,智慧教育管理平台数据共享系统不完善,不同教育主体甚至于同一教育主体中的数据都没有建立互通共享的思路,缺乏成熟化规范、系统化管理、标准化数据。这样一来,不仅不利于各高校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而且使教育管理效率大大折扣,由于高校之间共享资源机制不健全,很多高校为了落实预期教育管理目标,唯有依据自身要求标准引进各种现代化信息设备平台,相互之间没有进行信息沟通,极可能造成过度投资和资金浪费。其次,智慧教育的开展必须借助于现代化技术信息平台,智慧教育模式涵盖学校所有机构设置,除了传统教育管理主要关联的学生处、教务处、就业处等各个部门,还涉及与现代教育信息化息息相关的技术部门。作为教育主体的高校教育决策的生成,需要各个部门协助完成,各个部门分别提供数据,但这些数据的提供,各个部门都有自身要求,具备各自特点,甚至取决于与各部门相关的上级系统,因此数据格式不统一、不标准、不规范,缺乏一套兼容的教育管理模式标准,这些部门各自为政构建信息系统,造成了教育资源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4.教师缺乏智慧教育素养高校专业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深厚,但缺乏智慧教育系统知识的训练,部分教师对计算机的运用程度较低,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使用能力不足,缺少利用智慧教育的意识。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引用新的教学模式,如Spoc、Mooc、微课、雨课堂、翻转课堂等,但大部分老师仍采用传统模式,教学理念保守,教学方法单一,依旧只是利用板书、PPT进行课上讲解,课后布置作业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授课过程中,教学重点仍然在理论知识上。甚至有部分老师对智慧教育理解有偏差,认为使用多媒体就是智慧教育,没有从本质上把握智慧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把智慧教育与教学思想相融和,没有从智慧教育角度出发教授与学生交互共创学习内容。

三、智慧教育对教学的推动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产生发展,智慧教育随之应运而生,它把信息技术的核心实质与教育发展结合起来,为教学方式注入全新活力,革新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实践,对于高校教育教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1.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传统的教育管理实施过程中,管理者更多是的从工作绩效角度出发考量,因此,传统教育管理规则性更强,灵活性不够,各教育教学部门间虽互有关联,但彼此间由于工作性质与重点不同,一定范围内存在脱节现象。高校在建设自身智慧教育平台同时可开放平台,开通与校外高校交流与沟通的合作渠道,借鉴并引进校外优秀资源,实现教育信息化高校应用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利用企业先天技术优势,与企业互联互通,借助各种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为学生能力发展提供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2.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中,师生之间更多反映为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彼此之间关系更多呈现对立性,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听课,学习主动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教授模式多样化,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完美碰撞。基于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智慧教育模式从学生本位思想出发,强调学生不再是被教育者,而是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再是管理者,而是是引导者;拓宽了学生对于智慧教育的认知,通过线上与线下联动教学,打破传统教育形式的束缚,为学生营造多元学习情境;通过信息化技术提供的设备操作,帮助学生进行课前、课堂、课后的过程式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制订学习计划,学习更有针对性,实现了在教育管理方面的自适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3.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受教学资源有限、技术平台缺乏等因素制约,课程教学中互动性明显不足,教学效果打折。基于智慧教育理念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平台,直接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教师可以更好地丰富学习资料、构思教学设计、设计教学环节、活跃课堂氛围;智慧教育平台能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活跃了课堂中的学习氛围,又增加了课堂中的学生参与性,大为提升了课堂教学互动性。

四、基于智慧教育教育管理路径

1.建立完善的智慧教育平台为有效提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智慧教育与管理模式的充分融合并发挥作用,高校作为智慧教育实施的重要阵地之一,应熟知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构想框架,确立思路,洞悉发展前沿动态和未来走向,树立“智慧教育是手段,而非目的”的正确理念。

2.构建智慧教师队伍在教育信息背景下有效的开展智慧教育,教师的转变极为重要。高校应加强对教师思想意识引导,确保智慧教育理念落到实处,让智慧教育理念真正在老师心中落地生根;引导老师更新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信息化应用水平,找寻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可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以开展讲座或者专题报告的形式,向教师普及智慧教育理念,加深教师对智慧教育实践的理解;增进智慧教学管理相关制度和评价体系,督促教师在原有教学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提升智慧教学的比例;转换培养教师的教育理念,帮助教师定位自己身份,找寻全新教学方式,用平等沟通互动方式培养学生。

3.提升学生自适应能力教育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智慧教育也不例外,对于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和积极性,尤其是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的“自适应”能力,智慧教育具有独特优势。智慧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师生二元关系,学生成为主导者,教师成为引领者,二者是完全平等、彼此尊重的关系。在这一情境下,学生可以从自身的兴趣爱好、知识体系、发展规划等多维度进行学习结构的选择与构建,构建更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学生具备更主动的参与性。在此基础上,高校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潜在能力,正确引导使学生思维发散;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提升教学内容丰富性,借助现代教育信息平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实现课程教学与网络学习资源的联通;采取全面科学的评价方式,通过信息化手段全面考量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成效,由单一考核向多样考核,知识考核向能力考核,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转变。

五、结束语

第3篇: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人工智能是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量,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正加速融入到高等教育活动中;高等教育也将迎来人机协同的智能时代,必将会对传统的高等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产生冲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等一系列国家政策和文件的出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指引和坚实的保障。高校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通过可视化分析探究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中的热点以及发展趋势,对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提供参考与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通过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人工智能&高等教育”以及“人工智能&高校”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检索条件为中文期刊,文献时间跨度为2016-2020年,共检索到期刊325篇。其中,CSSCI共43篇,这说明我国学者在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深入研究较少,研究深度有待加深。将检索的文献选中,以SATI软件所支持的Endnote格式导出。

(二)研究过程和方法

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共词分析法,它通过文献中共同出现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强度,反应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以及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过程为:首先,将导出的Endnote格式文献导入到SATI中,并将其转换成XML文件格式,进行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得出高频关键词的排序。然后,将利用SATI生成的共词矩阵导入到Ucinet中,并利用Netdraw对高频关键词生成的图谱进行中心度的分析。接着,再利用SATI生成关键词的相异矩阵(由于相似矩阵中为0的关系较多,会对聚类效果会产生影响),将相异矩阵导入到SPSS中进行关键词的聚类分析,进而分析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最后,根据阅读的文献以及研究的热点提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

三、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年度发文量介绍

绘制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的文献发文量的折线图,可以直观的看出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年度发文趋势。如图所示,2016-2020年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文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在2016、2017年,发文量均在十篇以下,说明高等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萌芽阶段。2018年发文量开始逐渐上升,虽然低于50篇,但是相比较于前两年有了较大的提升,说明高等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开始初步发展。2019、2020年发文量明显得到提升,说明这两年我国学者开始逐渐关注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高等教育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通过对2016-2020年文献发文量的解读,预测2021年总发文量仍然呈现上升趋势。

四、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

利用SATI3.2、Uciet6.0以及SPSS26.0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对导出的文献进行分析。论文中的关键词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该论文的研究方向以及所研究的主题,因此统计文献中关键词的频次,可以间接观察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SATI3.2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将表达意思相同的关键词进行合并(比如将人才培养与高校人才培养合并)剔除挑战、影响等词,选取频次不低于4次的为高频词。利用Ucinet对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进行格式转换,转换成为##h格式,然后将其导入到Netdraw软件中,对关键词的相似矩阵进行中心度分析。结果如图所示,高频关键词用节点表示,点越大代表该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说明该关键词在整个网络中的作用越大;节点之间由实线连接线越粗,代表相连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越强。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下图:首先,节点大小,除“人工智能”“高等教育”“高校”外,人才培养、高校图书馆、大数据比其他节点要大,说明较多的文献涉及到该领域。因此,为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其次,连线距离,人工智能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人工智能处于边缘处,并与其他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较少,说明在该领域的研究较少,关注度不高,有可能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如图所示,高校教师、学科建设将各个节点连接了起来,丰富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体系。通过分析后,将高频关键词进行分组,处在同一分组内的关键词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因此共词聚类树状图可以展现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方向。利用SATI导出关键词的相异矩阵,并将其导入到SPSS26.0中,利用系统聚类法对关键词的相异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以Euclidean距离作为变量距离,使用瓦尔德法(Ward法)绘制聚类树状图。如图所示,图中纵向是24个高频关键词,横向的长度代表关键词之间的距离。根据聚类树的结果,笔者将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大致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人工智能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包含教学模式、成人高等教育等关键词。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大多为成人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为了促使其迅速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成人学习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第二:人工智能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包含虚拟现实、智慧教育、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新工科、高校教学、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化服务等关键词。智能时代,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再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通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全方位评估与分析,了解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率。该主题主要研究智能时代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启示,从而制定出更加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三:人工智能完善高校智慧教育的发展。包含高校教师、高等教育、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高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就业、教学改革、高校财务、思想政治教育等关键词。该研究主题包含两方面,一是对高等教育领域人工智能硬件应用的研究,如智慧图书馆的建设。高校图书馆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为支撑,为师生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阅读方式。二是对高等教育领域教学改革的研究,智能时代的高等教育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促进高校教学方式、教育理念等发生变化。

五、发展趋势讨论

结合阅读文献以及对人工智能在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热点的分析,笔者提出人工智能应用于高等教育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完善高校教育人工智能

教育人工智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以大数据作为基石,通过算法模型进行分析、模拟和判断,构建自适应学习环境,形成人机融合的教学的方式,探索学习者学习发生的条件,并为其创建新的学习条件。教育人工智能是多学科融合的新兴研究领域。高等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应当响应国家政策,并与各级政府以及企业携手前进。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信息素养,以期促进教育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二)延续教育使命,发展终身教育

西交利物浦大学校长吴酉民指出,“未来的大学应该成为一个可供终身学习的地方,支持人们有创意地生活的场所。政府、企业要携手并进,高校要对终身教育有足够的了解,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迎接AI时代和终身教育时代做好准备。为了应对智能时代给各行业带来的冲击,高校应该贴合各行业的发展的现状,开展符合行业发展情境的课程,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满足人们继续学习的需求。

(三)注重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国家要提高人工智能的发展,则需要增加高等教育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的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人才培养水平。AI时代高等教育更应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逐渐增加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研究型大学,进而培养更多能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型创新人才。兴办人工智能学院是高校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高校在创办人工智能学院时,应结合国家政策以及学校自身的专业优势,既要符合发展的共性又要具有其自身的个性。

六、研究结论

第4篇: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课程设置; 德育; 智育; 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1)05-0085-04

德育和智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他们的地位是不同的。本文将从各个历史时期学校课程设置的状况来分析德育与智育地位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以期对当前的教育起到借鉴作用。

一、德育与智育的合一

中国从学校教育开始至近代以来,德育与智育就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在课程设置上,古代德育课与智育课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许多课程既包含着德育内容,又包含着智育内容,具有合一化倾向,以至于有学者说中国古代“知识教育也就是道德教育”[1]。因此,中国古代课程呈现出德育内容远高于智育内容的历史发展轨迹。

我国最早的正式学校出现在夏朝。夏商周时期的学校,皆所以明人伦也。”[2]“明人伦”即是让人明白人与人相处关系各种行为和道德准则,可见当时学校开设的课程主要都是德育课。西周时期的课程设置也是以德育课为主。《周礼》中记载当时有三类课程,“六德”、“六行”、“六艺”,其中“六德”、“六行”都是德育方面的课程,在“六艺”课程体系中的核心是礼、乐两门德育课程。而射、御、书、数则属于智育课,但其中也孕含着礼、乐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官立学校衰落,私立学校逐步兴起,其中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教学体系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理论。孔子私学的教学科目有四科,即文献、德行、忠诚、信用四科,[3]其中德行、忠诚、信用三科都是德育课程。《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门课中处处渗透着道德教育。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说《礼》使人行为符合道德规范;《乐》使人心怀舒畅;《书》使人知书达理礼;《诗》使人温柔敦厚;《易》使人安然处世;《春秋》教人交往言谈得当,褒贬有据不至于犯上作乱。可见,道育是孔子教育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而智育则包含在德育课内进行,奠定了中国几千年来重视德育而轻视智育的基调。

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后,儒家经典成为历朝历代封建统治阶级明令规定的教材,从而使贯穿在儒家经典著作中的道德教育成为官学和私学教育中开设比例最大、地位最高的课程。如当时汉朝官学以太学为主,两汉太学博士所教授的课程分别有:“鲁诗”、“齐诗”、“韩诗”、“欧阳书”、“大夏侯书”等14门课。[4]这些课程传授的都是儒家经典,主要进行的是道德教育。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这一时期儒学受玄学、佛教、道教的影响,其独尊地位不复存在。但官学中仍是以经学为主要教学内容,道德教育仍是社会主导。隋唐时期恢复了崇儒兴学的政策,因此当时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均以儒家经典为主,即以德育为主。

宋朝还提出了“兴文教”的政策,儒家经典学习的课程有所增加。如宋真宗时期校定了《周礼》、《仪礼》、等七经疏义。随后又编了《论语正义》、《尔雅疏》、《孝经正义》、《孟子正义》四部经书,与《九经正义》共合为《十三经正义》,颁布于学校,成为法定教材。[5]除了这些儒家经典课程外,还有一些佛教和道教的课程,南宋孝宗时期开设了一些理科方面的智育课程,如“命诸生暇日习射,以斗力为等差,比类公、私试,别理分数。”[6]但从课程的比重来看,远远少于儒家经典学说。宋朝私学教育中书院是最主要的形式,书院内教学的主要内容是理学。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明朝书院的教学科目和目的可以从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一个纲领性学规《白鹿洞书院揭示》中看出。《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规定书院的“五教之目”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学之序”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修身之要”是:“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处事之要”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接物之要”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7]其中的“五教之目”、“修身之要”、“处事之要”、“接物之要”都是德育方面的内容。

元朝时期的官学和私学开设的课程也主要沿袭宋代重德育的儒学经典教学模式。及至明朝,其教学课程改为程朱理学,“造以明体达用之学,以孝弟、礼义、忠信、廉耻为本,以六经、诸史为之业。”[8]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科目是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御制大诰》,其通过列举死囚的罪状来劝人安守本分,也是道德教育方面的课程。除国子监外,官学还有宗学和武学。其中宗学是为贵族子弟开设的贵胄学校。其开设课程为《皇明祖训》、《孝顺事实》诸书,兼读《四书》、《五经》等课,这些课程均以道德教育为主。武学中除了开设《武经七书》等智育课外,也学习儒学,朝廷均用“文武重臣教习”,[9]以强化道德教育。

清朝仍沿袭重德育的政策。《圣祖御制文集》中记载了清圣祖康熙帝观点:“国家用人,当以德器为本,才艺为末”,在才德难以兼全时,只能“以立品为主,学问次之”。因此,官学教育指导思想也是德育为重。《大清会典・学校典》中记载乾隆二年曾将教学内容又可分为“明经”和“治事”两大类,“明经”主要是德育课,要求“仿宋儒胡瑗经义斋、治事斋法,严课诸生”,“于人伦日用之理切实讲明”;“治事”主要是智育课,“其治事者,如历代典礼、赋役、律令、边防、水利、天宫、河渠,算法之类,或专制一事,或兼治数事,务穷其源流,考其利弊。”虽然清代智育课程的种类有了增加,但仍未改变社会上重德育轻智育的传统。

因此,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学校教学课程均以儒家的经典著作为主。虽然这些儒家经典课程不能等同于德育课,但在这些课程中充斥的几乎都是封建伦理纲常及与之关联的道德礼教。正是因为儒学的这种德育功能,才使得儒学成为封建帝王极力推崇的官方学说。因此,虽然这一时期德育课与智育课没有明确划分,但以儒学经典为核心课程的教学模式,使道德教育比重远远超过科学文化教育,形成了德育为重、智育为轻的教育传统。

二、德育与智育的分化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自我封闭的格局,为了改变极度落后的科技水平,中国教育领域开始改革并呈现出普及化和科技知识课程化的倾向,德育课与智育课也逐步分化。在分化的过程中智育课程比重逐步提升,德育课程比重日益减缩。

中国传统智育科目的改变始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坚称教育仍要以中国的伦理道德教育为核心,西方科学技术等智育课程只不过是“救空疏迂谬之弊”而设的。因此晚清虽然开设了许多智育课程,但传统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课程比重仍然很大。

在中国较早将德、智教育分科提出来的是陈懋治、杜嗣程、沈叔逵三人。1897年4月,他们在编写的《蒙学读本》中指出:“泰西之学,其旨万端,而以德育、智育、体育为三大纲。德育者,修身之事也;智育者,政知格物之事也;体育者,卫生之事也;蒙养之道,于斯为备。是编故事六十课,属德育者三十,属智育者十五,属体育者十五。“这是中国较早将德、智分科教学的尝试,而且从中可见德育的比重仍大于智育课程。

随着西学的普及与深入,德育课与智育课的分化越来越明显,而且智育课的地位逐步提升,并在数量上超过德育课程。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过的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在各类新式学校中增加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体操、图画、手工、外国语等智育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中,经学课比例很大,初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40%以上,高等小学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加上与之密切相关的修身课,仍占40%。高等学堂政科(即文科),经学、伦理仍为必修课,艺科(即理科)也开设有伦理课。从这个法令来看,虽然德育课仍然很重要,但智育课的比重开始超过了德育课。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民政府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各级各类课程符合的各种需要,德育课比重越来越小,其内容也有了较大变化。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提出了根据三民主义而确定的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并规定大学课程从性质上分为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和党义课程三部分。其中党义课程主要为德育课,并为宣传三民主义而服务。1930年,教育部着手组织大学课程及设置标准。1932年颁布的《师范学校法》中规定师范学校课程有:公民、国文、历史、地理、算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卫生、军训(女生学习军事看护)、劳作、美术、音乐、论理学、教育概论、教育心理、教育测验及统计、小学教材及教学法、小学行政、实习等。以上课程中多为智育课程,与德育课相关的仅有公民、国文、历史等课程,所占例较小,但在内容上用三民主义等近代化德育课程代替传统儒学伦理道德教育。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增加了一些传统德育课程,整理编制了《全国各大学分系课程比较表》,规定了各类高校的课程设置,在共同必修课中增加了德育课的比重。如规定文学院共同必修科目为:三民主义、伦理学、国文、外国文、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哲学概论、理则学,理学院共同必修科目为:三民主义、伦理学、国文、外国文、中国通史。[10]其中与德育课密切相关的有三民主义、伦理学、国文、中国通史。此后课程经过修改,但基本框架未变。可见,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内忧外患中渴望通过加强德育课来统一民众思想,但收效甚微,随着国民政府的,其教育体系也随之瓦解。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史掀开了新篇章。从1950年开始,课程的社会主义改革在全国普遍展开。1950年政务院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在德育课方面要求“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政治课程,借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智育课则规定“应密切配合国家经济、政治、国防和文化建设当前与长期的需要,在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实行适当的专门化;应根据精简的原则,有重点的设置和加强必需的和重要的课程,删除那些重复的和不必要的课程和内容,并力求各种学科的相互联系和衔接。”[11]此后中国教育在全面学习前苏联的过程中,在课程编排上采取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线形模式,确立了课程体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虽然在期间,中国的教育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程,但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课程体系。

199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指出:“课程设置可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必要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组成。”[12]这是新时期我国的德育和智育课程模式新框架。

虽然新时期智育课的比重日益增大,在种类和数量上远远超过德育课,但德育课的首要地位却得到了新中国历任领导的肯定。如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邓小复强调:“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13]也指出:“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14]。尤其是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更明确制定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教育方针,为现时期德育和智育和谐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德育与智育的融渗

从上可知,在人类教育史上,德育和智育是相伴而生,不可或缺的。远古时期伴随着较低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人们对德育和智育之间的界限是模糊不清的,所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德育课和智育课之分,但由于中国传统教育一直将育德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和核心地位,因此道德教育是古代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但在近代随着西学的深入,德育和智育逐步剥离和分化,德育课和智育课的界限也日益分明,而且智育课数量越来越大,并逐步超过了德育课,但当代“德育为先”教育指导思想的确立,又使得日益增长的智育课与日渐削减的德育课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从未来德育和智育发展的趋势来看,两者必将趋于融合、渗透。德育与智育的分化是人类认识从混沌走向有序的表现,但德育与智育的综合与融渗又是社会进步发展的需要。

第一,德育课与智育课融渗的必要性体现为三个层面:

首先,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既需要在某一专业领域深入研究、拥有特殊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但更需要道德和知识、能力相对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古代中国重视道德教育而忽略智能教育的做法使中国近代在世界科技潮流竞赛中败下阵来,成为任人宰割的对象。而当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重视智育而忽略德育的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又使人们的精神家园一度失落,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如今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的认识到在国际“实力战”的背后是一场“人才战”,决定胜负的是人才的精神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德育课和智育课的融合渗透,是培养社会合格人才,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其次,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居于核心地位的最高理念就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5]的社会。恩格斯也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16],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的思想、体力、智力、自然力、创造力、社会能力、现实能力及各种潜能。人的素质主要包括德、智、体、美等各个方面。只有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才能使个体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自身达到一定的全面性。因此,为了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必须重视德育课程与智育课程的结合或综合,重视道德精神和智能、科学精神的形成及其统一。

最后,学科发展的需要。社会科学本身是一个统一体,它所以分成各个不同的具体学科不是取决于上述客观事物的本质,而是由于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认识的局限性所决定的。古代,与落后生产力相适应,人们对学科的认识是模糊的,居于主导地位的是古代整体观。近代随着生产力和科技迅猛发展,人们开始将学科进行细化,德育与智育的分化与分科也相继出现,但在这一过程中,德育的分化落后于智育。20世纪中期出现的新技术革命以及人类的道德滑坡,又使人们认识到了德育与智育学科综合发展的需要。所以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从无到有、由浅入深的过程,对学科的认识也是从混沌到有序、从综合到分化、再到综合的过程。

第二,德育课与智育课融渗的途径体现为两个层面:

第一层是指德育课与智育课的融合,指将德育课和智育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系列新的综合性课程;第二层是指德育课与智育课的渗透,即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智育内容,而在智育课的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

首先,德育课与智育课的融合。将德育课和智育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可以形成一系列新的综合性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必修课、选修课、拓展课、实践课等。各学校可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人文风貌和现实问题开设融德育与智育为一体的选修课,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校本课程的开发,创造了适合学生全面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的环境,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生活,特长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人文素养得到提高,是德育课和智育课融合的重要形式。此外还要加大德育和智育综合实践课程的建设。建立固定的德育和智育融合课程的社会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增长社会见识,积累道德体验。

其次,德育课与智育课的渗透。要做到德育课与智育课的渗透,首先要在德育课教学中渗透智育的内容。如多用学科的知识和学问去阐述德育的内容,多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用社会上的一些案例和生动事例去解答德育的相关理论。其次要在智育课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因此,必须给每门智育课程设置德育目标,在智育课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教学。如数理化教学中的德育目标是让学生接受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等。

总之,未来要积极加强德育与智育教学整体融渗,使德育和智育在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中达到双赢。

参考文献

[1] 黄 济.教育哲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92.

[2] 孟子・滕文公上[M].王常则译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

[3] 孔子.论语[M].张燕婴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

[4][5]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12.

[6] 宋 史.选举志[Z].北京:中华书局,1977.

[7] 朱 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四)[Z].六安涂氏求我斋,1915.

[8][9] 明 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10] 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纂委员会.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Z].北京:商务印书馆,1948:496-498.

[11] 中国教育年鉴(1949-1951)[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54:777.

[12] 中国高等教育百年[C].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78-179.

[13] 邓小平论教育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66.

[1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27.

[1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223.

收稿日期:2011-05-17

第5篇: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对外汉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来华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2015年来华留学生创历史新高,统计显示,共有来自202个国家和地区的397635名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11所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以多元智能理论支持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对外汉语教学会对来华留学生产生较大助力。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崛起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使用状况

教育技术是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蕴涵着全新理念、新的思维类型和新的思维方式。以多元智能理论支持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教学,会取得实效。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全面应用,正在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同为语言类教学,英语、日语、俄语的多媒体使用情况良好。但对外汉语教学基本停留在黑板加粉笔的状态。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运用甚少,计算机、投影、DVD、网络短片、新闻片段、电影、动画等手段运用较少。有一些即使运用了现代技术,也还停留在生词展示PPT,课文语言声音文件MP3等技术层面,有一些使用停留在为使用而使用的程度,没有基于学生的某种智能,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还没有太明确的智力支持。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现代教育技术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能在最新理论的指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智能,丰富课堂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深入实际语境当中,学习到原汁原味的语言,并能够亲身体会汉语以及中国文化的魅力。本研究有利于留学生汉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扩大留学生规模,推进大学人才培养国际化和学校品牌国际化的进程,进一步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有利于中外学生多元文化的认同和与世界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士的和谐相处。

三、多元智能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走进课堂的支持与启示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系统主要是指多媒体教学系统。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既是一个可以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与系统,也是能够形成相互协作的教学环境与系统。这将传统教法中抽象难懂的书面知识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立体多元系统,极大地优化了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大脑产生多重刺激,它在媒体技术的作用下,帮助学生在自然的语言环境和真实的语言场景中学习语言知识、获得语言技能[1],从而使学生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状态。以往学术界多强调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目前看来学术界的多元智能理论更能有效地支持现代教育技术。1983年和1999年,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分别出版了《智能的结构》与《智能的重组——21世纪的多元智能》(又译为《智力的重构——21世纪的多元智力》),完整地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2]。加德纳本人将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概念非常明确而强调性地表述为:语言智能(linguisticintelligence)、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ecial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intelligence)。[3]加德纳提出了“智能本位评价”理念,他主张“情景化”评估,改进了以前教育评估的功能和方法。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令人耳目一新,是对传统的“一元智能”观的突破。1994年,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院长莫非教授面对围绕多元智能理论而展开的一系列试验研究结果,发表文章指出:“多元智能理论帮助教育家辨认和培养那些在传统教育中一直不被承认和没有被发现的智能强项,开发和试验了新的课程、新的活动、新的评估方法和教学方法,对美国各级学校有深远的影响。”[4]在当前汉语教学改革之际,大部分教师对学生汉语评价体系颇感困惑之时,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无疑会给我们诸多启示。

四、多元智能理论下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

多元智能理论特指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转变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要形式的传统教学观念。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拥有相对独立的八种智力。因此,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就应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而灵活多样,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系统强调以计算机为中心的多媒体群的作用。这些媒体包括文本、图形、动画、静态视频、动态视频和声音等,人们在接受这样的信息时具有一定的主动性、交互性。教学中,教师摆脱了单纯口授,或局限于应用传统媒体,如挂图、板书等进行讲授的方式,充分借助现代视听媒体进行形象、生动、直观的汉语教学。学习汉语拼音时,我们可以利用运动智能让学生动起来,画四声。学习汉字时,外国学生接触汉字之初,会把汉字当作图画,这完全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把汉字当作图画来教,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对图形的敏锐感觉,从字感教学入手学习汉字。以舞蹈为载体进行的语言和文化的融入式教学,也十分生动有趣,增加了词语的形象性、语境的真实性和教学的趣味性。比如围绕舞曲主题《找朋友》将教学分为:找朋友;我找到了我的朋友;行礼、握手;好朋友、再见。教授语言时,依照循序渐进、步步明确的原则,学生很容易学会说生词、做动作,学会问候、告别。同时教授舞步,学生能说出“一二三四”的节拍和“左手、右手”的指令。此外,学生在现代教育技术所营造的特定氛围中,发挥自己的语言、逻辑数理智能,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等智能,用对应汉语的身体运动语言、汉语对话、汉语歌曲、汉语表演,积极参与到汉语教学中,解决老师给出的问题,并有所创造。

(二)教学内容的丰富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在任何一种外语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对汉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很生疏,教师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从学生拥有的语言、逻辑数理智能,空间、运动、音乐、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等智能出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展示,让课堂学习中较为抽象的内容生动、形象地输出,使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多样性,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双向积极性、与语言文化的融合性。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且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语音教学历来是教学难点,发音部位难以用语言描述,多媒体素材和设计软件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的可能。舌位图可以扫描绘制,将要学的音在舌位图上标出来,增强了直观性,学生利用自然观察智能,容易直观形象地看出发音部位和发生的变化。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这些资料可以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比如越剧《梁祝》、电视连续剧《康熙大帝》的电影片断为学生学习《琴弦上的蝴蝶》和《康熙大帝》提供了直观教材,一小段电影会给课堂教学的进行提供对话的平台。实践证明,情境创设得好,学生讨论交流的兴趣就更浓,教学效果也更好。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模块最具弹性,教师可根据学习者身份信息中的不同智能类型赋予相应的课程学习内容[5]。加德纳对课程教学的建议指出:“有关内容可以由多种方式展现,如:教师、书籍、软件、硬件或者其他媒体。在很多情况下,对以上展现模式的选择,会导致所得到的教育经验是否成功。”[6]

(三)评价考核观念的变化

多元智能理论支持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评级体系,使学生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考核,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考察。教师应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对学生汉语水平的测试,关注其8个方面的智能。“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国还处在介绍的阶段,各地的实验状况很不平衡,需要从我国教育实际出发研究的具体问题还很多。总之,正确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可谓任重道远。”[7]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理念,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是多渠道的,传授方式是多样化的,使得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适合其智能特点的途径学习教学内容。[8]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学生多元智能的发挥。由于每个学生的智能特点不尽相同,因此在使用教学媒体时应注意多种媒体有效整合,形成多样化的信息传递方式,这样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学生智能上的差异。[9]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汉语学习应更多地突破标准化智力测验,设置多样化考题,以考察学生在运用多种智能后交流沟通的能力。

五、结语

多元智能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使汉语言专业外国留学生受益,对国外开设中文系或中国学专业的汉语老师也会有启发。多元智能理论下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必要性研究使现代教育技术在理论的指引下走进课堂。多元智能理论下现代教育技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会使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变化。多元智能理论下现代教育技术在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运用,直接的收获是留学生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掌握以及汉语水平的提高。更深层次的收获是培养出拥有国际意识和国际视野以及宽广的胸襟,既了解东方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也能以欣赏的态度汲取中华优秀文化与价值观念,获得与中国人合作、交流能力的对华友好人士。

参考文献:

[1]郑艳群.技术意识与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创建[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4,(2):14-18.

[2]沈致隆.对话加德纳:“多元智能”我们不能简单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4-08-05.

[3]Gardner.ReflectionsonMultipleIntelligences:MythsandMessages[J].PhiDeltaKappan,1995,(3):202-209.

[4]沈致隆.亲历哈佛[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56.

[5]杨南昌,钟志贤.多元智能理论对个性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的启示[J].中国远程教育,2003,(3):48-50.

[6][美]H.Gardner.多元智能[M].沈致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7][8]范绪锋.多元智能理论应当怎样借鉴?[N].中国教育报,2003-12-27.

第6篇: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主导思想与主流。素质教育的实施推动了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经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竞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素质。素质既是当代社会的需要,更要面向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1 素质教育

“素”的本意就是本色,即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基本要素和元素;“质”的含义是指事物的性质、本质和质量。具体到人来说,素质表现为人所具有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品质。这些成分是人类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也是实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根本。素质表现为一个人经过学习而具备的能够顺利守成既定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包括先天的一些生理条件,智商等,也包括后天教育和努力形成的各种基本素养。素质表征着一种差别。学识、能力、品质等各种素养的累积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素质上的差别。这种差别的形成既有主体自身的原因,也有环境的教育的培养。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每一个体的个人修养既构成个体的素质,也反应了一个社会的发展质量。目前我们素质教育一词,一般指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对于学生而言,这些特征将会是他们未来从事社会工作、社会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导性倾向,使当代的教育的特点变为注重专业知识教育,而轻人文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道路,实质上是一种应试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特别强调对知识的系统传授,而轻视知识的应用和其他能力素质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却没有关注,使得学生素质的发展单一化。而这种现象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实际是极不符合的。人的素质,既包括先天的生理结构,也包括后天的思想意识和首先品质等方面,其中知识和能力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因此,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应试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种教育方针其实明确了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

2 基础教育的偏差

2.1 未进入知识与智慧教育并重的时代

人对世界的认知的三个层次分别为:经验、知识和智慧。其中经验和知识是能够表述的,而智慧则潜藏于经验和知识中,但是又要高于经验和知识。教育是一个传递的过程,单纯的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一种结果的教育、继承的教育、培养智慧的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因为智慧体现在过程之中。因此,智慧是经验的升华,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知识,本质上却不决定于知识的多少,而决定于对知识的理解,决定于对各种知识相互关系的掌握。智慧学习不同于知识学习,知识学习依赖于结果,而智慧的学习则依赖于过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逐渐由单独的传授知识的教育转为同时传授知识与发展智慧并重的教育。然而,就我们目前来说,我们的教育还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重心主要围绕着知识教育,而缺乏动手实践能力。知识与智慧同时进行的教育,体现在手脑并用,听做结合。既重视知识学习,同时又注重 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让学生在活动和创造中学习,做到活学活用,进而激发他的创造力。而没有实践能力将会对孩子的素质发展影响很大。中国古代典故中的“纸上谈兵”就是一个例证。因此,习惯于知识提炼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把知识基础变得更加坚实,但是对不利于创造力的激发。

2.2缺少归纳思维及其能力的培养

理论上来讲,知识的掌握、思维的训练和经验的积累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已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提供了充足的条件。思维的训练制约着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是我国基础教育公认的弱项。关于“经验的积累”,我国的学生由于闭门于课堂和学校,与发达国家的学生比,需要做出持续的努力。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弱在了归纳能力的训练上,给创新性人才的成长带了严重的障碍。因为演绎的方法只能验证真理,而不是发现真理。运用演绎方法培养起来的演绎思维,只能进行模仿,而难以进行创造。

3 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3.1 优化师资结构

实施素质教育,教师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及前提。因此应当把提高教师素质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培养、优化结构的重点。在教师素养的培训上,他们应具备“与时俱进”的观点及能力,并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换句话说,教师的角色应该发生改变,即由知识的讲解员、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促进者。同时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改变,由单纯归纳或演绎变为基于“情境创设”、“主动探索”、“协作学习”等多种新型教育方法的综合运用。

3.2 优化教育格局

构建“乐学、优学教育”的大环境。实现素质教育,推进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下乐学、优学与学生的和谐发展结合起来,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当学生处在乐学的环境中,他的智商和情商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习效果最优化。学校要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财力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多资多彩的自主环境。同时,无论是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活动,因此需要狠抓课堂。着眼教学内容,构建各科知识的大融合。由此可知,落实素质教育既要改变以往的“重智轻德”、“重智轻能”的版面教育观,向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及全面基础上的个性充分发展靠近。

3.3 构建思维新空间

第7篇: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体育教学;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模式

一、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融合的必然性

探究多元智能理论体育课程教学融合的必然性,应率先考量我国当前教育教学的需求现状。纵观我国教育历史可知,应试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发展历史悠久,早在封建帝制时期,科举考试制度虽因朝代更选改制多次,其应试教育本质却并未扭转,时间跨越民国行至现代,中华民族悠久的教育理念因时展逐步向现代化、科学化、实效化方向迈进,因此,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刻不容缓。素质教育理念逐渐登上历史舞台,其有别于传统的应试教育,以素质培养为科学发展理念,确保受教群体在素质教育下有效提高个人素养,以便更好地应对社会发展需求与文化发展需求。在众多素质教育门类中,体育作为保障受教群体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逐步演化出终身体育、全民体育等概念。因此,为了有效促进终身体育、全民体育的共同发展,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的融合必不可少。多元智能理论注重包括身与心、思想与交流等多种元素,是丰富体育课程教学,促进体育全民化、终身化的重要手段,对保障体育课程教学的科学发展、应时发展十分必要。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融合,对于素质教育时代全民素质培养而言意义重大。

二、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融合的应用启示

将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教学紧密融合,在发挥体育课程教学素质教育作用的同时,也能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纵观多元智能理论可知,其并非满足于受教群体的单一素质培养,而是立足于现实需求,真正实现科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利用多元思维,打造全智能教学理论,从而实现受教群体的全方位素质培养。因此,将其与体育课程教学科学融合,对体育教学发展而言意义重大。其不但可以强化体育教学的身体素质教育功能,同时也实现了体育教学的多项教学融合,将体育真切地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并可以有效促进多学科之间共同作用,促进学习迁移的实现。

与此同时,多元智能理论有机融合于体育课程教学中,对体育教育更科学地开展意义重大。其科学落实以人为本,重点侧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行之有效地确保了受教群体发展的科学与自愿。而其多元化丰富的教学策略,则可大大促进受教群体对教育本身的认同与参与,从而行之有效地保证了受教群体在教育引导下科学稳定发展,积极提升个人素养。

三、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堂教学融合的基本原则

1.教育内容多元化

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堂教学融合应率先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原则。通过使教学内容多元化,实现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从而有效落实多元智能理论,实现培养受教群体的各项素养的目的。对此,本文认为,行之有效地落实教育内容多元化原则,应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标准,积极发挥学习迁移作用,以使体育教育与文理教育、艺术教育充分融合,从而丰富自身教育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从而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多元智能理论,全面促进学生素质综合发展。

2.教师素养多元化

教育内容多元化是多元智能理论应用于体育课程教学的基础,教学方法多元化是多元智能理论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开展手段,而教师素养多元化则是多元职能理论科学落实的核心。教师素养只有符合多元智能理论需求,才能实现理论的科学开展,并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共同作用于体育课程教学。故此,本文认为,培养多元化素养的体育教师,并构建教师合作机制,以联动办学、学习迁移手段实现多元智能理论与体育课程的紧密结合,才是多元智能理论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选拔及培养多元素养及多元思维的教师,积极营造学习迁移环境,确保教师素养多元化原则得到落实,是多元智能理论融入体育课程教学的关键。

综上所述,多元智能理论的科学落实及与体育教育的融合,将促进体育教育的科学发展,进而保证素质教育落实于我国的基础教学之中,保证全民素质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牛蔚林.多元智能理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4):110-112.

第8篇: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优势教育 理论依据 探索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7-0100-02

优势教育是一种强调先天优势,并以优势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方法;优势教育是引导孩子学会自觉地挖掘潜能,发展强项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操作模式;是建立在受教育者先天优势的科学理解基础之上的人性化教育过程。然而,优势教育理论依据有多种说法,我认为以下几种比较容易理解,便于操作实践。

一、在脑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教育方式

美国著名脑科学家斯佩里的研究证明:人脑两半球存在功能上的高度分化,右脑比较沉默,长于辨认形体;左脑比较积极,长于言语功能。这一研究证明了右脑事实上在许多方面比左脑优越,如在具体思维上,对空间的认识能力以及对复杂文字的理解能力等方面都优于左脑,尤其是在音乐理解和情绪表达时更是如此。

斯佩里博士的研究表明左脑为数学型,担任着语言、计算、逻辑思维方面的任务;而右脑则是负责欣赏音乐、绘画,从整体上接受事实、承担真感、预测的责任,也就是掌管着人们感情方面的事情。

最近几年,随着脑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全脑革命”“全脑开发”“全脑教育”也随之兴起。有学者提出了“全面开发人脑”的三层含义:第一是指以人脑为核心的整个身心功能的全面发展,因为脑与整个身心密不可分;第二是指脑各个部分的全面开发;第三是指人脑三个层次水平的全面开发,三个层次是指:现有水平(显能)、潜能水平(潜能)和自我调控水平(“反思”功能)。

随着脑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对大脑的思维功能区已形成共识。大脑可分为知识智慧区(左前),经验智慧区(左后),创造智慧区(右前),感觉智慧区(右后)四个主脑区;机械记忆区(左颞)及情境记忆区(右颞)两个辅助区。四个主脑区都有优势,即全脑优势,但超常儿童是很少的,凤毛麟角,约大部分的人都具有1—3个主脑优势区。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世界上也不存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大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优势区,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定型,形成特有的优势通道。因此,教育不但要从幼儿抓起,更不应忽视孩子大脑各不相同的事实,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发展孩子的优势,加以引导和教育。

二、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宗旨,把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强调学生完整素质结构的形成,即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学校让学生从小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把学生培养成为不仅能适应当今社会,而且能创造未来的人。现代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主体性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只有真正坚持了以人为本,才能体现现代教育的主体性。优势教育正是让人受到最好的教育,人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

三、多元智力理论——挖掘每个孩子的优势所在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教师了解学生及其才能,设计课程和评价的方法,使每个孩子都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体验到获得技能的乐趣。优势教育正是利用多元智力理论从而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挖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才能。

加德纳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力是多种多样的,这项智力被区分为:语言文字智力,数学逻辑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旋律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和自我认识智力,自然观察智力,共八种。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一经提出,就对教育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传统智力理论强调数理——逻辑智力和语言能力,而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化的。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同步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结构将各种智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事工作。学校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多种智能并帮助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这就给我们的优势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四、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是把自身认知及自我实践的过程作为认知对象,对其进行认识、监督、反馈、控制。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既是学生掌握自己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学习任务、学习目标、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也是学生驾驭自身各种学习活动的计划、监控和调节的能力。优势教育正是充分利用学生的元认知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调节,实现自我监控,从而达到自我发展优势的目的。

第9篇:智能时代教育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智慧校园;智慧教育;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应运而生的智慧校园力求利用信息技术变革师生教与学的观念与方式,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师智慧教育的能力,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什么样的校园称为智慧校园

所谓智慧校园,指的是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这个一体化环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融合。智慧校园是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终端高度感知、学科与技术深度融合的信息化校园,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高级阶段,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智慧校园兼有技术、教育和文化等多重属性,具有以下特征:融合的网络与技术环境,广泛感知的信息终端,快速综合的业务处理服务,智能的管理与决策支持,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泛在的自主学习环境,智慧的课堂,充分共享、灵活配置的教学资源平台,蕴含教育智慧的学习社区。

二、智慧校园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

(一)智慧校园呼唤智慧教育和智慧型教师

智慧教育不仅仅是智能化电子产品在教育中的应用,其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祝智庭等研究认为,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是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 Learning Environments),运用智慧教学法(Smart Pedagogy),促进学习者进行智慧学习(Smart Learning),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人。

智慧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突破时空限制;教育目标由以往的注重读写算的3R教育转变为培养21世纪学习者所必备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创造性和创新、协作和领导能力、跨文化理解、沟通、信息和通信技术素养、职业与生活技能等7C品质;教师也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充当学生学习的设计师,由以演完“教案”预设为特征的“演员型”教师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导演型”教师转型。

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智慧教育的内涵,提升自身智慧教育的能力,顺应信息时代智慧育人的要求,转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智慧校园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有组织、为了实现改善教师教学实践和促进学生学习之预期目标的努力。智慧校园中新的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引入,使得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不断丰富,不仅包括了教育理念、学科专业素养、教学能力,还包括信息素养和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等。

在这个信息触手可得的时代,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学习的方式更加多元化,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成为与正式学习互补的重要学习方式。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是基于移动终端进行的,可实现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建构性和社会性。泛在学习意味着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学习信息和学习支持,是一种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学习,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认知目标,积极主动地、随时随地利用易获取的资源来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

智慧校园对智慧型教师的新要求是教师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不竭动力;智慧校园中无所不在的无线网络覆盖,为教师的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提供了硬件支撑;智慧校园开放的在线资源平台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以及可通过移动终端下载阅读的电子图书为教师随时随地的学习提供了资源。

三、智慧校园建设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一)智慧校园建设促进教师智慧教育理念转变

智慧校园不单纯是硬件环境的智慧化,它包含学校发展的方方面面,智慧校园建设也不仅仅是信息化部门的专利和职责,它需要全校师生共同营造和构建。很多教师对此存有偏见,“等相关部门建好智慧校园之后告诉我们该怎么做”类似的想法层出不穷。因而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过程中,应自上而下全面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通过专家讲座、优秀课例观摩、外出学习等途径让所有教师认识到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让所有教师主动参与到智慧教育的变革中。学校要敦促教师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拒绝故步自封。时代需要创新型人才,智慧校园是时展的必然产物,智慧教育是时代赋予教师新的使命,教师有义务了解智慧教育、不断提高自我实施智慧教育。

(二)智慧化环境促进教师智慧教学能力的提高

智慧校园将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营造了智慧化的教学环境。智能机器人数字化创新实验室、数字仿真实室、探究实验室、VR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各学科的多媒体资源不但能再现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开展实验研究,真实地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开展创客研究。智能化环境中教学活动如何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智能设备和环境与教学融合的方式方法。

智慧校园所构建的在线学习平台将学生的学习行为延伸到课外,各种移动终端的使用将教学的互动从课堂扩展到网络,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为此,教师不仅要熟悉在线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还需要学会录制微课,学会映客平台直播等。

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学习的效果,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在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教学能力。

(三)在线平台智慧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智慧校园依托各级教学资源云平台,为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批改作业、辅导答疑和在线教研、培训等提供智能化服务。提供备课和教研数字资源服务,支持教师开展网络协同备课,支持教师自主学习和协作研究。提供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培训资源和供教师开展教研的各种数字化资源,包括网络培训课程、专家报告、公开示范课等,支持教师在线互动、交流、资源分享、案例研讨等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

学校在推进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积极采用由多机构、多用户协同参与编辑的“群建共享”模式,广纳各方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数字资源的可持续生产、传播和共享。

(四)智慧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师信息能力和素养

智慧校园所营造的智慧化教学环境推动着教学方式的智慧化,同时对教师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学校要不断加强教师信息能力建设,努力让教师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等。

中小学教师要主动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熟知并熟练使用各种新技术、新设备、新平台,研究它们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更好融合的方式方法,让技术真正成为促进教学的手段。比如教师要在教学中使用各种数字化、智能化设备,首先自己必须学会使用并熟练掌握,进而通过教学不断探索在什么时间使用、怎样使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探索让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和移动终端开展学习时,怎样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设置哪些学习活动、提供哪些资源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探究合作等等。

(五)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完善而良好的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师专业发展有着正面效应,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表现,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品质。智慧校园在建设过程中要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评价系统,整合教师成长档案记录和多元化评价功能,从基本信息、教育教学成果、教科研成果、学习培训、信息素养等方面进行全面记录和分析,对教师进行多元化评价。同时结合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鞭策教师在工作中不断反思和提高自我,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推动教师的长远发展。

中小学在建设智慧校园的过程中应以转变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在线资源平台、备课授课系统、多元评价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持续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从而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荣怀,张进宝,胡永斌,杨俊锋.智慧校@:数字校园发展的必然趋势[J].开放教育研究,2012(18).

[2]蒋家傅.基于教育云的智慧校园系统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13(2).

[3]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