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气温的变化教案精选(九篇)

气温的变化教案

第1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熔化和凝固

【重点、难点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在熔点(或凝固点)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现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确结论,对实验要求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学生知道从熔化过程表现出的特点区分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方法1:承上启下引入。

提出问题: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

我们学习“熔化和凝固”。

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

水的三态变化学生是知道的,由此提出问题: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病,一会儿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学习“熔化与凝固”。

2.学习新课

由于萘对人体有危害,课本已将晶体熔化的实验换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商店、化工店都容易买到。假如买不到海波而手边又有萘,则务必只由教师来演示,不要让学生接触萘,而教师也要注意实验室通风好些,尽量少吸入萘蒸气。

本节课的实验比较难做,根据学校条件不同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

如果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50页图4-7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

参照如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个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分析和论证:在图2和图3的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写上。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说明:图像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如温度)随另一个物理量(如时间)变化的情况,很只管。所以各门科学都常用它。

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写出实验报告。

说明:1、这个方案适合基础较好的学校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2、实验时,让少数小组观察蜡的熔化过程,多数小组观察海波的熔化过程。实验小组每个同学要有明确分工。专人负责报时间,专人负责观察温度和照顾仪器,专人负责记录等。

3.实验开始前教师要讲解实验的做法和注意事项。除了要将实验目的、如何分组、如何分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画图像等之外,由于学生没有用过酒精灯,还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讲清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如何扑灭。教师要准备几块湿布备用。

4.由于本实验所需时间较长,(最快观察一个过程也要10min),还由于海波凝固过程中会发生过冷现象,建议只观察熔化过程,不观察凝固过程。

方案二:

本方案适应仪器较少、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学校。

准备两套实验仪器,一套观察海波的熔化,另一套观察松香(或蜡)的熔化。两套实验仪器放在讲台两侧。每套仪器都要有一人报时,二人读温度计示数,一人在黑板上记录数据,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

注意:采用此方案,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有学生参与观察和数据记录。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在坐标纸上(或黑板上)画出海波和松香(或蜡)的熔化区县(温度——时间图像)。利用曲线来讲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吸热。

3.关于熔点和凝固点

从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入手(如果本课实验得出的晶体熔化曲线不理想,可向学生讲清楚另外分析一条理想的熔化图像,学生可以接受),得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置于什么叫晶体和非晶体,不必更多地讲述,更不必讲空间点阵结构。只要让学生知道课本上说的那些晶体和非晶体即可。

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可以照课本上那样讲,即告诉学生从实验得到课本图4-9所示的曲线。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可让学生讨论“想象议议”的问题,认清课本图4-9甲各线段表示温度怎样变化和物质处于什么状态。而后讲晶体、非晶体凝固的区别和凝固点。教师应明确,图4-9甲不是图4-8所示的海波熔化而又凝固示所得到的图像,而是个相当理想的晶体凝固图像。

查数据表是学生应学会的一种技能,要指导学生认真察看课本上的“几种物质的熔点”表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

【课题】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晶体和非晶体.

第2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关键词:溴乙烷 制备 改良方法

中图分类号:O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1-046-02

1 引言

溴乙烷的制备实验是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中的一项基础项目,实验室制备溴乙烷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结构对应的醇通过亲核取代反应转变为卤代物,常用的试剂有氢卤酸、三卤化磷和氯化亚砜。原理如下:

在实验中,溴乙烷的产率不高,主要原因为:(1)生成溴乙烷的反应为一可逆反应,在一定时间内乙醇与氢溴酸反应不彻底;(2)反应产物溴乙烷的沸点低,易挥发;(3)反应温度难以控制,温度太低反应不易发生或过慢,温度太高则乙醇在浓硫酸的条件下易发生副反应,而且乙醇也会挥发,所以反应温度应控制在60-78℃。(4)与乙醇反应的溴化氢为气体,挥发有毒,并且容易与硫酸作用氧化成溴等有毒气体,污染产品和环境。

针对该实验的产率低的问题,本文将进行实验改良方案,并与现行实验方案,以及其他改良过的方案进行对比,得出最佳方案。

2 现行实验方案的叙述

现各高校教学实验所用的制备溴乙烷的实验方案基本都与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有机化学实验》所讲述内容一致,下面就以此书中的方案为例,进行对照。

2.1 实验的仪器(见图1)

2.2 实验内容

在100mL圆底烧瓶中,放入乙醇及水;在不断旋摇和冷水冷却下,慢慢加入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加入研细的溴化钠及几粒沸石,装上蒸馏头、冷凝管和温度计作蒸馏装置;接受器内放入少量冷水并浸入冷水浴中,接引管未端则浸没在接受器的冷水中;在石棉网上用小火加热烧瓶,控制温度,直至无油状物馏出为止。再将此粗产品进行精制,除水、去杂、蒸馏得到纯净物。

2.3 加料量

该实验方案是将浓硫酸一次性加入,使反应釜内硫酸浓度过高,产生溴化氢氧化成溴,颜色偏黄(待后处理),而且产率只有56-62%。

3 其他改良方案

王建平教授在原实验方案上做了两大改进。一则是在加料次序不变的情况下,将所有原料量减半,进行半微量实验;二则在反应器方面做了改良(如图2):50ml三口圆底烧瓶作为主反应器,一口接恒压漏斗,一口接温度计,一口接带温度计的蒸馏头,蒸馏头接直行冷凝管、尾接管、接受瓶(冰镇)。

此改良方法试剂减半,节能环保;在反应过程中硫酸以滴加的方式加入,大大降低反应中硫酸的浓度,减低溴生成几率,38℃的馏分产品为乳白色(产品含水份,待后处理),产率提高到60-65%。虽然此方法提高的产率、解决溴化氢氧化的问题,但所得的产物仍需进行精制,除水、蒸馏得到纯净物。

4 新型改良方案

本改良方法延续王建平教授的实验方案进行半微量实验,对实验反应器做进一步的改进。

4.1 实验的仪器

50ml三口圆底烧瓶作为主反应器,一口接恒压漏斗,一口接温度计,一口接分馏柱,分馏柱连带温度计的蒸馏头,蒸馏头接直行冷凝管、尾接管、接受瓶(冰镇)。(如图3)

4.2 实验的内容

本实验采取水浴加热方式,将反应釜里温度控制在60-78℃之间,乙醇、水、溴化钠加入反应釜,浓硫酸由恒压漏斗滴加,反应约1小时,接收38℃左右的馏分。

4.3 实验讨论

本实验最大的突破点在于增添了根分馏柱,这样受到冷空气冷凝,少量共沸的乙醇蒸气、水蒸气以及生产的溴乙烷蒸气在分馏柱内的进行一系列的热交换,最终蒸馏出来的是38℃左右的馏分溴乙烷;乙醇蒸气经冷凝回到反应釜内,未有损耗,继续参与反应,使平衡仍向正方向移动,提高产率。收集的产品为纯净无色的溴乙烷,无需任何后续除水、蒸馏再处理,而且产率提高到65-70%。

5 小结

(1)该改良方案延续王建平教授的实验方案进行半微量实验,节能环保,并且延用浓硫酸恒压漏斗滴加的方式,解决溴化氢氧化的问题,避免产品呈黄色;

(2)对反应器进行改良,增加了一根空气分馏柱,有效地阻止乙醇蒸气的挥发,使平衡继续向正方向移动,提高产率;

(3)空气分馏柱更重要的作用在于阻止水蒸气与溴乙烷一起蒸馏出来形成乳白色的粗产品,改良后实验的馏分为无色、纯净的溴乙烷,免除了后处理工序,节约了时间、药品和能源。

参考文献:

[1] 韩广甸,等.有机制备化学手册[M].北京:石油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 曾昭琼.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黄涛.有机化学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第3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关键词: 中学生物教学 实验组 对照组

实验对生物教学来说无疑是点睛之笔。生物学不仅是探究生命发展规律的科学,而且是探究生物体结构的科学。虽然很多生物学知识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得到,但眼见不一定为实,对于某些观点我们需要用实验证明,让自己也让他人信服;对于生物体的某些结构,生物体的内部生理活动,由于肉眼不能观察到,我们更需要用实验证实。

可见,实验是生物教学中能解惑答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宝贵领域。“探究”是生物教学中常见的实验教学之一。“探究”步骤为: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果和结论、表达与交流。对于整个探究过程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变量,分清“实验组”和“对照组”,这样实验结果才更准确、更具可信度。如何确定“实验组”和“对照组”呢?是初中生物教学中经常提到的问题。对于很多学生和教师来说,这也是个难题。

许多作物在春天而不是冬天播种,提示我们温度过低不利于种子萌发。为了检验这一假设,需要将种子置于低温条件下(如冰箱中)进行实验,看它们是不是真的不能萌发,这组种子称为实验组,如果这组种子果真不能萌发,是不是一定说明上述假设不成立呢?也许这组种子本身就不能萌发呢?如果是水分多少不合适呢?为了排除这些可能性,保证实验结果只是由于温度这一个变量引起的,需要将同样种子再分出一组,放在正常室温条件下作为对照观察,如果这组种子能正常萌发,则说明种子和其他条件没问题,这组用来作为对照的种子被称为对照组[1]。

笔者认为,以上并没有明确为什么“低温”作为实验组而不是作为对照组。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些教师给出的解释。

例1:某同学进行了有关光合作用的探究,在探究过程中使用BTB溶液,BTB溶液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时呈黄绿色,在二氧化碳浓度较低时呈蓝色。实验步骤如下:

在A、B两组试管中放入相同多的金鱼藻,然后分别加入等量黄绿色的BTB溶液,并在试管口加塞。把A组试管放在阳光下,B组试管用黑布包住放在黑暗处。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

甲老师: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要看你的实验目的:如果目的为证明“光合作用是在光照条件下进行的”,那么A组为实验组。如果目的为证明光合作用不能在无光条件下进行的,那么B组为实验组。

乙教师:实验组指实验中进行探究的部分,对照组指实验中进行比较的部分。通常情况下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区分:

1.实验组的结果是以前不知道的,只有通过实验才能知道。而对照组是自己已知的,不用实验就知道的常识。

2.实验组是复杂得许多的变量,必须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而对照组是简单的,几乎没有任何变量。

丙教师: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我认为不需要)

1号(实验组):给予种子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不给予阳光

2号(对照组):给予种子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给予阳光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我认为需要)

1号(对照组):给予种子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不给予阳光

2号(实验组):给予种子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给予阳光

丁老师:一般正常和条件最适宜的就是对照组。

通过分析各位老师的观点,笔者认为:

(1)“实验组”的任务是通过实验告知我们探寻的答案,既然是通过实验才能探寻的答案,那么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知道答案的,这样才被称为“实验组”,与之相对的则是“对照组”――即一般情况下我们知道结果的那一组。

例:探究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一组温度为低温(如冰箱内),一组温度为常温。

一般情况下,我们观察到的都是常温下种子能萌发,这样的组我们知道结果,称之为“对照组”;一般情况下我们几乎没有观察低温下种子是否萌发,所以我们要通过实验获得结果,这种通常情况下不知道结果,只能通过实验获得结果的组被称为“实验组”。

(2)通过实验目的判断:这种情况是针对于探究问题的正反两面我们平时都没注意到的。

例: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我认为不需要)

1号(实验组):给予种子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不给予阳光

2号(对照组):给予种子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给予阳光

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光?(我认为需要)

1号(对照组):给予种子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不给予阳光

2号(实验组):给予种子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给予阳光

v3w实验组指实验中进行探究的部分,对照组指实验中进行比较的部分。

例:为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某小组同学分别提出三种实验方案。三种方案的共同点是:将一种树的落叶分成甲乙两种,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潮湿。三种方案如下。

方案一:甲乙两组均未做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二:甲组进行灭菌处理,乙组未做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放在自然条件下(暴露在空气中)。

方案三:甲乙两组都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2]。

此实验目的是证明细菌对植物遗体有分解作用,所以有细菌的组为“实验组”,无细菌的组为对照组,即“方案三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乙为实验组,甲为对照组”。

参考文献:

第4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1.引言

化工原理课是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课程以工业工程应用为背景;以单元操作过程为对象;以三传一反为原理框架。它主要讲授化工单元操作过程的基本原理、典型过程设备结构,进行过程工艺设计计算、设备设计或选型及单元过程的操作分析,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技术基础课。化工原理是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生产实践及经验知识,缺少对单元过程、设备的认识和了解。因此,学生普遍感觉此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方法抽象,不易理解;学生普遍反映课程学习起来较困难[1]。究其原因:首先,该课程的很多知识点是工程实践直接经验化而来,其次,该课程综合了物理化学、高等数学、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和反应工程等众多学科。再次,目前很多高校迫于政策调整,对这门课程的课时进行压缩减少,使得这门课程的理论课时减少了10%左右[1]。因此,对于化工原理这门学科,尤其是学时少,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故针对少学时的专业,设计一套更为符合本门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

2.案例互动教学

化工原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它和工业领域的实际操作过程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化工原理中每个单元操作都面临着复杂的实际问题。因此,使得学生学好这门课,建立起学习的兴趣是必要的。为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因材施教的新方法,即案例引导式教学。简单概括为,在每一章内容之前,介绍一个和本章关系较大的工业或者日常生活案例,案例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以及需要用到本章原理去解释[2]。在介绍过程中(展示形式多样,可以口述,也可以以多媒体形式展示),适当的留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之后和学生就案例中的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以下笔者给出化工原理教学中可以用到的一些经典案例,这些案例将有意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易于理解的案例中获得一些科学原理,从而建立起探索科学问题的兴趣[3]。

3.传热案例

以家庭暖气片为例:从房间内暖气片的换热现象开始,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首先,介绍换热片的传热原理,引出传热的第一种方式:热传导;接着,假设房间内有空气流动,如:风扇强制空气对流,这将使得传热速率加快、使得房间里远处的人很受到温度的升高,这就是“热对流”。以上热对流和热传导的定义已经给出。再次,引出热辐射。在自然生活中,热辐射存在于很多地方,如:太阳对地球的热传递,人能感受到热量,这是由于太阳以热辐射的方式向地球传递热量。综上,三大传热方式的简单原理已经解释的较清晰了。传热的形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4]。本文将详细讲解传热案例。

热传导:热量为什么会传递?换热片温度高,导致和换热片接近的空气温度升高,高温空气分子能量较高,通过在无规则的碰撞分子之间发生能量传递,高温的分子使得相邻的低温分子温度升高,从而实现热量传递。在密闭房间内,假设无空气流动,仅仅靠无规则的分子碰撞发生热量传递,这样的热传递就是热传导。

热传导速率的影响因素:热传导是热量传递的一种方式。热传导的速率有快有慢,这跟一些因素有关。传热介质的性质对热传导的速率影响很大,也可以用案例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思考,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结论。这里给出一个日常生活的传热介质案例来引导学生。不少学生都有游泳的爱好,可是为什么在水中明显感觉较冷呢?为什么下雨天里,衣服被淋湿了,人体就明显感觉冷呢?在学生的互动中可以得到很到答案,但是基本都会以非科学术语的方式回答。教师在解释的时候需要注意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能力。水和空气都是一种传热介质,气体和液体的本质区别体现在分子原子之间的距离上。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较近,而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要高于气体分子多个数量级,因此在热传导时,气体的热传导的阻力要远高于液体。即气体的热导率要远低于液体。由此,大体可以得到热导率的对比:气体

热对流: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倒一杯开水放在桌子上,由于杯子里的水和周围空气的流动,使得水温逐渐变得和周围环境的温度一样了,这是热的对流。如果在杯子上加个盖,就把对流的道路挡住了。可是这杯水依然会变凉,只是时间长些。这是因为杯子有传热的性质,这就是上面讨论的热传导。在房间内,起初无空气流动,仅仅是热传导。若将电扇打开,增强空气流动,空气分子发生对流,此时可以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来解答在有空气流动和无空气流动的时候哪种方式传热更快,即哪种方式更利于暖气片散热。学生的回答是前者,即有空气流动的情况下更易于传热。此时让学生阐述为何有空气流动下更易于传热。从学生的阐述中可以了解学生对传热过程的兴趣。接着教师点评学生的观点。从学生的观点里可以提取一些比较能容易让学生接受的热对流原理。将这些原理加入科学术语,学生会有较深的映像,因为这是从学生自己的思维理解里总结出的“为什么?”最后总结热对流的基本概念。在有介质对流的存在下,冷热的介质将热量从高温处传递到低温处的现象称为热对流。在案例中,暖气片周围温度较高,有空气对流时,空气的流动使得暖气片周围的热空气和远处的冷空气发生位移从而混合,导致冷热流体发生传热,最后导致的结果是房间内对流程度越大,房间平均温度升温越快。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相比无空气对流的情况,有空气对流的传热效率更高传热更快[5]。

热辐射:高温的物体激发产生电磁波,向空间传播,称为热辐射。太阳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阳光明媚户外里人体为什么能感受到热?这样的问题看起来很简单,学生的答案较多。热辐射这个名词听起来较深奥,但是学生们知道太阳就是热辐射的一个典型例子,就会对热辐射不陌生。热辐射有的地方需要加强有的地方需要减弱。可以适当例举一些例子加以深化说明。减弱热辐射的例子:很多工业管道上都有一层银色的保温层,这是为了减少热辐射,防止管道内热量以热辐射的方式向外传热。这是因为银色物质对热辐射有反射作用,能将辐射出的热量反射回去。在银色的保温层内都有一层海绵层,这是为了减少热传导。增强热辐射的例子:太阳能热水器的受热部位都涂有一层黑色的吸热物质。

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是传热的三种方式。在自然界和工业界里很多过程都是这三种传热方式同时发生的。为了将这三种传热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理解,可以引出一个三种传热同时发生的例子。暖水壶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细心的同学会从暖水瓶的结构发现暖水瓶保温的原理。教师可以以互动的方式开始暖水瓶保温原理的讨论,让学生组成小组,以小组形式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学生的结论可能较多样,且不科学。教师此时将学生的结论综合起来,写在黑板上,以待对比。教师以口述和多媒体的方式讲解暖水壶内胆的结构,从结构图上讲解原理。

暖水壶的内胆是两层的玻璃,两层玻璃都镀上了硝酸银,玻璃中间是真空的。玻璃内层镀硝酸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热辐射,使得热水的热辐射被反射回去。玻璃中间抽真空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热传导,这是因为真空的热导率最低。而水壶塞的作用就是将水壶内外隔开,防止热对流。而软木是较好的绝热材料,热导率较低,故一般瓶塞都用软木材料。接着提出问题,暖水壶能保热,能否保冷?热水瓶的功能是保持瓶内热水的温度,断绝瓶内与瓶外的热交换,使瓶内的“热”出不去,瓶外的“冷”进不来。如果在热水瓶里放上冰棍儿,外面的“热”同样不容易跑到瓶子里,冰棍也不容易化。所以把热水瓶叫做保温瓶是科学的,因为它既能保“热”,也能保“冷”。

4.案例互动教学的总结

在化工原理的教学中,笔者发现案例引导教学法特别适用于少学时的专业,因为这些学生不属于化学化工专业,在化工的基本过程了解较少,教师需要较多的精力去引导学生,让学生对化工原理感兴趣。本教学方法尤其适用于理科功底较浅,高考调剂的学生,在非211的省属高校里这样的专业有很多,这些学生理科功底较差,学生无法在较短的时间里很快对化工原理产生兴趣并跟上教学节奏。

参考文献:

[1] 杨宗政. 化工原理教学方法探讨[ J] . 中国轻工教育, 2008 (4): 59-61.

[2] 曾明荣, 曾庆友, 赵鹏. 化工原理实验开放教学的研究与探索[J] .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8 (10): 128~ 129.

[3] 曾永林,雷存喜,王锋.化工原理实验教学过程中的思考[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 (11): 189-193.

第5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关键词:实验探究;实验设计;提高能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2)11-0090-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2.11.03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全面落实化学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沪教版初中化学第五章第三节中“钢铁的锈蚀及其防护”为例,讨论了教学中如何利用探究性实验,探索隐藏在化学现象背后的实验设计思路,从而探索化学实验的规律性,更好地服务于化学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

1.实验设计

沪教版(上册)126页对于“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设计了如下五个实验,如下图所示:

试管①铁钉所处的介质是:酸、水和氧气。

试管②铁钉所处的介质是:氯化钠、水和氧气。

试管③铁钉所处的介质是:水和氧气。

试管④铁钉所处的介质是:水(迅速冷却的沸水中氧气的含量很少)。

试管⑤铁钉所处的介质是:氧气(生石灰或无水氯化钙可以除去试管中的水)。

2.现象

立即观察五支试管中的铁钉发生的变化。

1-3天后①、②中的铁钉生锈,其余试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

1周后,试管③中的铁钉生锈,而且在空气与水的交界面铁锈最多。试管④⑤中的铁钉一直无明显变化。

3.结论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是铁与空气中的水、氧气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酸和氯化钠能使铁在氧气和水的环境中加速锈蚀。

二、反思

教材为何对钢铁锈蚀条件的探究实验如此设计呢?抛开其他因素(如酸、氯化钠等)对钢铁锈蚀的影响,让学生从钢铁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做一番探究。铁在空气中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铁的锈蚀主要是受氧气和水两个因素决定的。试管③是使铁处于水、氧气都存在的环境中,试管④只有水而没有氧气,同样的,试管⑤只有氧气而没有水,即每次控制铁生锈的其中一个条件,来探究这一条件(因素)对铁锈蚀的影响,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称之为条件(或因素)控制法。

三、应用

案例1:铜生锈条件的探究

提出问题:铜锈俗名铜绿,主要成分的化学式Cu2(OH)2CO3,铜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

作出猜想:根据铜锈的化学式结合空气中各种成分的组成,猜想铜在空气中生锈可能是铜与氧气、水、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实验设计:从铜生锈的条件看,主要是受水、氧气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条件控制法,学生设计出了多种方案,经过讨论下列方案较为合理。

A.金属铜所处的介质是:水、缺少氧气、二氧化碳

B.金属铜所处的介质是:水、氧气、二氧化碳

C.金属铜所处的介质是:氧气、二氧化碳、缺少水

D.金属铜所处的介质是:水、氧气、缺少二氧化碳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条件控制法设计实验,思维受到启迪,能力得到提高。

案例2: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贱到一束紫罗兰花瓣上,结果花瓣上出现了红点点。波义耳对这一意外发现做出假设,经过多次验证,探究普遍规律,终于获得了成功。对紫罗兰花瓣遇盐酸变红的现象,波义耳猜想到的问题有哪些?他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他的观点?由此他获得了哪些结论?完成下表:

分析:此题是一个开放式探究题。拿到题目很多学生感到茫然无措,如果我们利用条件(或因素)控制法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此题的因素主要有:花瓣、滴到花瓣上的物质、花瓣颜色的改变。我们只要控制其中的两个因素,就可以探究另一个因素的变化了。如盐酸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其他酸能使紫罗兰花瓣变红吗?具体答案见下表:

案例3: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探究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主要有: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等。设计实验验证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时,我们只要控制其中的两个条件,就可以研究另一个条件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故可按以下思路设计实验:

①温度一定,同一溶质,溶剂不同时,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②温度一定,同一溶剂,溶质不同时,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③同一溶质,同一溶剂,温度不同时,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案例4: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的探究:

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希望能较快地溶解某些固体物质,结合生活经验,我们通常采用的做法是:搅拌、加热、把大颗粒磨碎。研究影响物质的溶解速率时,我们只需控制其中两个条件,就可以研究另一条件对物质溶解速率的影响。可以设计以下几个实验进行探究:

①同一温度时,用同样多的同一溶剂,把质量和颗粒大小都相同的同一溶质,同时放进两个烧杯中,一个烧杯搅拌,另一个烧杯不搅拌,并记录两个烧杯中溶质完全溶解的时间。

②在同样多的同一溶剂,把质量和颗粒大小都相同的同一溶质放入溶剂中,一份加热,一份不加热,观察比较哪一个溶解的快。

③在同一温度下,在同样多的同一溶剂,取质量相等的同一溶质两份,一份将固体研碎,另一份不研碎,观察比较哪一份溶解的快。

案例5:物质燃烧的条件的探究

燃烧现象学生非常熟悉,燃烧条件学生也有所了解,但是燃烧所需的条件之间的联系学生并不十分清楚。

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可以设计以下几个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一:用镊子分别夹取蘸有酒精、水的小棉球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片刻。观察现象。

实验二: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一支蜡烛用透明的玻璃杯罩住,另一支置于空气中。比较现象。

实验三: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分别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比较现象。

实验一酒精和水,除了一个有可燃性另一个没有,其余条件相同。实验二两支蜡烛,除了一支与氧气接触,另一支不与氧气接触,其余条件相同。实验三除了两种可燃物相同,其余条件相同,通过讨论问题迎刃而解。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此处仅举几例说明条件控制法在探究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只要教师不断深入钻研探究性实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探究性实验背后的规律性,就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为化学课程目标的落实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6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化学;苯乙烯;制备;实训装置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32-0042-04

收稿日期:2013-09-15

作者简介:周国保(1965- ),男,江西南昌人,江西化学工业学校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

乙苯催化脱氢制备苯乙烯,属于气—固相催化反应的操作过程。该训练项目在中职化学工艺类专业“化学反应器”课程的教学中常被采用。该实训装置可成套采购,也可自行建设。若成套采购,则装置一般为定型产品,满足个别教学需要的适应性不够,可改造的余地很小。若自行建设,则装置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设计与组装,建成后更加贴近教学需要。中职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建设苯乙烯制备实训装置,既能促进师生动手能力提高,又能满足工学结合教学的需要。

一、实训目的与建设思路

(一)实训目的

让学生掌握气—固相固定床反应器开车、停车及事故处理等操作技能,掌握为提高目的产物收率而对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实施有效调节技能;掌握化工自动化仪表使用和维护方法,反应过程物料衡算与产品分析的方法。

(二)制备原理

苯乙烯制备采用乙苯催化脱氢路线,即乙苯在催化剂和580℃~620℃的高温下进行烷基脱氢获得苯乙烯。主反应为:

同时伴随烷基断链、脱烷基、生炭等副反应。脱氢催化剂以氧化铁系催化剂效果好,乙苯转化率可达70%以上,苯乙烯选择性可达95%以上。

反应前需要通入空气,检查催化剂床层阻力和装置气密性,并在加热情况下使催化剂活化。之后,通入水蒸汽,置换反应器中空气。主反应为强吸热反应,反应前需要预热,反应中需要供热。

反应中,加入原料乙苯,也需要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汽。水蒸汽作用为降低乙苯的分压并提高平衡转化率,减少催化剂上积炭并延长催化剂寿命。水蒸汽与乙苯配比为(1.2~2.6)∶1(质量比)或(1~2.2)∶1(液体体积比)。

反应产物以气相出料,其中,主要含生成物——苯乙烯、氢气,未反应的原料——乙苯,以及加入的水。冷凝后苯乙烯、乙苯、水成液体,静止后分层。上层为有机层,主要为苯乙烯、乙苯,用气相色谱仪可以分析含量;下层为水层。氢气为不凝气,经湿式气体流量计进行计量,可获得累积体积。

(三)建设思路

1.体现操作性和经济性

从操作性看,应与真实装置相近,满足气—固相固定床反应器开车、停车和事故处理操作训练需要,且装置不易太大。

2.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可调

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可调是为满足训练对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工艺参数调节,达到提高目的产物收率的目的。为此,需要设置反应温度调节系统;乙苯、水加料采用计量泵,以准确确定原料投料量和原料比。

3.选择企业流行的仪表

根据对化工企业调查,当今流行的调节仪表为智能电动调节仪表。为明确责任,对于温度等重要工艺参数需要记录,因而采用带无纸记录仪的显示仪表,方便学生训练化工自动化仪表的使用。

4.对所有产物进行计量

采用湿式气体流量计计量副产物氢气的量,液体产物中苯乙烯、乙苯可通过量筒和气相色谱仪分析计量,从而实现产物的收率计算,并进行物料衡算。

5.工艺参数的确定

催化剂活化用空气流量:5L/min;催化剂上乙苯的液空速:0.6/hr;加料流量:乙苯为0.5mL液/min,水为(0.5~1)mL液/min;预热段温度:450℃~500℃;反应段温度:560℃~620℃。

二、装置组成与建设方案

苯乙烯实训装置的建设没有统一的标准。随着科技进步,可供选用的设备、仪器、仪表、材料及手段等种类越来越多,技术水准越来越高。在满足实训条件和实训目的的情况下,安全、实用、经济是决定装置建设方案的关键因素。

(一)装置组成

催化脱氢制备苯乙烯实训装置示意图如图1。该实训装置包括空气系统、加料系统、加热系统、反应系统、仪表系统、电路系统、冷凝系统、出料系统等部分。完整的实训装置会因各部分建设方案不同而不同,完整的实训装置图例可以参考有关资料[1]。

1.反应器类型的选择

气—固相固定床反应器类型有两种,一种是绝热式反应器,一种是换热式管式反应器。为了使反应器纵向和径向温度分布尽可能均匀,并考虑建设方便,该实训反应器类型选择换热式管式反应器。由于该实训反应为强吸热反应,故采用电加热器进行外加热。

2.反应管材质和尺寸选择

该实训反应温度为560℃~620℃。考虑到管内可能过热和管外温度更高,以及为了确保反应管的支撑强度,反应管耐温要求达1000℃。因而,反应管材质选择1Cr18Ni9Ti不锈钢或1Cr25Ni20Si2不锈钢。反应管的直径不宜过大,按经验取φ25×3.5mm,长度取800~850mm。

3.催化剂床层类型的选择

结合苯乙烯生产上的成熟工艺,该实训中催化剂床层类型选用固定床。为此,反应管应该垂直安装,催化剂固定安放在反应管的反应段。为使液体物料汽化,并使物料进口温度接近反应温度,在反应段上部应设置一预热段。这样,反应管上部为预热段,下部为反应段。

4.催化剂的选用与装填

催化剂的类型确定为氧化铁系催化剂,国内有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厦门大学等多家单位研制或生产。催化剂装填方法是,在反应管中自下往上安装铠装热电偶、不锈钢筛板、不锈钢筛网、催化剂颗粒、不锈钢筛网。催化剂装填的上、下面应与管外电加热器的上、下线圈对齐。

(二)加热和保温系统

本装置采用电加热器加热。在具体设备上,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一种是直接使用厂家生产的管式炉,另一种是自制加热设备。前者建设简单,但管式炉贵,对加热段数和反应管尺寸有所限制。后者造价低,加热段数和反应管尺寸可以按需要确定,为确保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建设起来相对复杂。

1.电加热器功率确定

要使反应温度到达600℃和确保调节通道的调节能力,根据经验,预热段的功率应在0.8kW左右,反应段的功率应在1.0kW左右。

电加热器功率也可根据经验公式计算[2]。

式中P—设计加热功率,W;

p=1.2×[(20×+20)×()+Q]

T—管式炉能达到的最高加热温度,℃;

S—设计加热面积,cm2;

Q—单位时间过程吸热,包括显热、潜热、反应热,W。

由于反应管的导热性能差异、装置绝缘和保温措施不同,故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得到的加热功率与实际需要的功率可能存在差异。

2.电热丝材料和尺寸选择

电热丝材料选耐高温材料,主要有铁铬铝丝(0Cr25Al5)、镍铬丝(Cr15Ni60)、铁铬铝钼丝(0Cr27Al7Mo2)。由于铁铬铝丝在耐温方面能满足要求,并且单位长度的电阻值大,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需要的电热丝长度更短,便于在确定高度的预热段和反应段的管外将电热丝全部绕完,因而选铁铬铝丝。

在安装时,电热丝上套φ2×10㎜的瓷环用作绝缘。为了使套有瓷环的电热丝在φ25×3.5mm管外,230~240mm长的范围内,除留有一定长的接线段外,能刚好绕完,截取电热丝的合理长度应在4m左右。再根据确定功率和铁铬铝丝的电阻率计算,电热丝直径取φ0.35㎜规格(电阻14.7ΩΩ/m)。4m长电热丝的功率为0.82kW,3.5m长电热丝的功率为0.94kW。

3.电加热器的绕制方法

电加热器是由电热丝在反应器上绕制而成。不同绕制方法的区别主要在电热丝线圈的疏密分布和双线绕制还是单线绕制的方式上。电热丝线圈的疏密分布按散热、吸热情况和尽量使纵向温度分布均匀的要求确定。绕制方式中双线绕制比单线绕制好,因为单线绕制产生电感效应,对测温元件及记录仪表有影响。双线绕制属于无感应的绕制方法,但在实际安装中,由于双线绕制需要将电热丝对折,存在一个中间点,该点不好固定,因而不便采用。因为反应管分预热段和反应段,各用一个电加热器,所以每个电加热器的电热丝即使采用单线绕制,只要在绕制方向或在接电源接线上稍作调整,就能使电感效应产生两个方向相反的感生电动势,起到对消作用。

4.漏电保护措施

采用多重漏电保护措施:可靠的接地保护;在每个电路回路中采用两个性能可靠、额定电流适中的空气开关,串联;在不锈钢反应管与电热丝之间,用水玻璃粘合一层云母片;电热丝上套φ2×10㎜瓷环,然后绕在云母片的外表;为防止电热丝因瓷环的重量而发生下坠或断裂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套有瓷环电热丝绕线外再用直径合适的订制的陶土管固定。

5.保温系统

冬季做实训若不保温,则有可能反应温度难以升高到600℃。另外,不保温,温度波动大。保温有助于反应管外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一般采用多层保温措施:固定电热丝用的陶土管保温;再使用一个直径更大的陶土管保温;在陶土管外,使用岩棉毡保温。

(三)仪表系统

1.测温元件

采用镍铬-镍硅热电偶,铠装,为提高可靠性能采用双偶型,一路热电偶与温度控制仪表相连,一路热电偶与显示记录仪表相连。热电偶的数量为两支,预热段和反应段各一支。热电偶长度应该依预热段和反应段各自最佳测温点位置决定。热电偶与反应管的连接通过专用接头(仪表厂提供)。先将专用接头焊接在反应管端口上,然后热电偶与专用接头进行螺纹联接。

2.显示系统

显示方案采用数字式无纸记录仪,多点式,只需一台。数字化无纸记录仪优点是显示直观,显示画面可通过组态改变,查询历史记录方便快捷,缺点是价格贵。

3.温控系统

温控方案采用调节可控硅导通角的温控方案。该方案采用数字式控制方法,通过数字式温度控制仪的输出,调节可控硅的导通角来改变电热丝的输出功率。在温控系统中,每个温控点需要用到一台数字式温度控制仪和一个双向可控硅(SCR,额定电流为50A)。

(四)加料、冷凝与出料系统

1.加料系统

从进料状态看,可以选择液相加料或气相加料;若选择气相加料,则原料乙苯和水都得先蒸发气后才加入反应管的预热段。若选择液相加料,则原料乙苯和水直接加入反应管的预热段,不过在预热段中应安装液体分布网,使进料液体分散并及时汽化。从进料计量看,气相加料不便计量,因而选择液相加料方案。

2.冷凝与出料系统

冷凝与出料系统依物料流经顺序,包括冷凝器、气液分离器、湿式气体流量计等仪器设备。冷凝器采用镀锌管,套管式,根据计算(按600W的传热功率)传热面大于0.1m2。由于反应管出料的温度很高,600℃左右,因而反应管与冷凝器采用金属弹簧卡式管接头联接。

(五)空气系统

空气系统是为反应器提供无油空气,在反应前检查催化剂床层阻力和装置气密性,并在加热情况下使催化剂活化,包括无油空压机、通气管、转子流量计、U形管压力计等设备或仪表。无油空压机输出压力可调,转子流量计后的管路压力小于500mmH2O柱。转子流量计量程4~400L/hr。

按照上述方案建成的苯乙烯制备实训装置,性能稳定可靠,操作适应性强,能方便用于中职化学工艺类专业化学反应器课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促进教学效果提高。

参考文献:

[1]吕守信.化学工艺专业综合实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2]复旦大学.物理化学实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Device for Styrene Preparation

ZHOU Guo-bao

(Chemical Industry School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Jiangxi 330012, China)

第7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磷砷锑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PH3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N2(1:0.02);H2(1:0.02);

微溶气体:O2(1:0.2)

可溶气体:Cl2(1:2)、H2S(1:2.6)

易溶气体:SO2(1:40)

极易溶气体:HCl(1:500)

[思考]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N2的结构

电子式:;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3Mg+N2Mg3N2

(3)与氧气反应:N2+O2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完成以上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随堂练习]

1.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D。

2.在汽车引擎中,N2和O2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NO(N2+O2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常温常压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

(B)在空气中NO迅速变为NO2而不分解

(C)空气中N2与O2的浓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D)废气排出后,压强减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实验室里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是()

(A)把空气液化,然后分离出氮气

(B)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铜网

(C)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镁粉

(D)把空气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

答案:B。

4.现有M、R两种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R强的是()。

(A)酸性:H3MO4>H3RO4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H3>RH3

(C)气态氢化物还原性:MH3>RH3

(D)含氧酸盐的稳定性:Na3MO4>Na3RO4

答案:C、D。

5.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稳定

答案:BC。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mol·L-1)()。

(A)0.045(B)0.036(C)0.026(D)0.018

答案:B。

7.1898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CaO+CO2;CaO+3CCaC2+CO;CaC2+N2CaCN2+C;CaCN2+3H2O(g)=CaCO3+2NH3。

(2)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8.有A、B、C、D四种气体,能发生下列变化

A+DE+H2O,E+O2D,

C+DB+F,B+O2C。

且已知其中:C为红棕色,D能使石灰水变浑浊,E常温下是固体,F是一种酸酐。

(1)写出四种气体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C+DB+F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NO、NO2、SO2。

第8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安徽省马鞍山市薛镇初中何修斌教师回答:

辩证思维是唯物辩证法在思维活动中的运用,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认识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运动规律,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又要看到事物的反面,并且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一、设置两难问题,用辩论培养辩证思维

人地关系问题是地理新课标、地理教学中的一条主线,实现可持续发展、人地和谐的科学发展观,是辩证思维的集中体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是矛盾的统一体,如何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地理教学中一个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则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教师如果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般一带而过,那么,课堂就会风平浪静,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如果强拉硬拽、牵强附会,灌输自己的观点,那么,就不能使学生信服,更不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若将课堂交给学生,看着他们兴奋的面庞、渴望知识的眼神,若时机成熟,便可设置“当下是搞好经济建设还是搞好环境保护”这一辩论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畅所欲言,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教学达到高潮。随着辩论的深入,他们发现谁都不能说服谁,双方陷入僵局,最终又将目光投向教师,希望能指点迷津。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百思不得其解时,可通过师生的综合分析,再次辩论,发现“二选一”的结果必然造成片面性,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两者不可偏颇,不可分割,“二选二”体现了辩证思维,因为,地理环境无论是自然地理环境还是人文地理环境及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统一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组成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

二、设置开放问题,用谈论培养辩证思维

列夫・托尔斯泰说:“知识,只有当它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确切地说,每一节地理课,就是一次师生、生生的心灵对话,是一次智慧火花的迸发,是一次思想的深度交融,也是一次难得的思维活动绽放过程。正处于青春成长期的初中生由于受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知识储备、认知能力不同的影响,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是十分正常的,作为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并不是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达成统一观点,追求标准答案。在课堂活动中,如果学生能面对同一问题众所纷纭,那么这种教学活动是有效而富有创造性的。为了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在学习“中东”一节时,可设置“如何解决中东水资源匮乏”这一开放性问题,学生通过深思熟虑、相互谈论、发表见解。有的曰:通过谈判对话跨流域调水;有的道:采用海水淡化的措施;有的说:以油买水;有的讲:节约用水,一水多用……大家畅所欲言。教师都对他们的观点加以肯定和激励,学生的知识、思维、能力、智慧,在谈论中得以彰显、培养和提升。求大同、存小异,以全面、综合的辩证思维是处理此类问题的关键。但需要教师引导:此类开放性问题并非天马行空、随心所欲,而是遵循水资源解决的科学性、合理性原则,既要“开源”更要“节流”。通过这样的谈话活动,不仅可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同时又形成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人文情怀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

三、设置正反问题,用争论培养辩证思维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具有正反两个方面,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初中生看待问题时,往往是非此则彼,看不到人和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学习“自然灾害”一节,可设置“怎样看待地震的积极面”这一问题。学生先对这一问题感到惊讶,他们都说:“地震难道还有积极的方面?”于是议论起来,有的说:地震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看不出还有积极的方面,让人不解;有的说:地震给许多人造成的心灵创伤至今难以弥合,怎么还有积极的方面,令人费解。他们唇枪舌剑,轮番上阵,看到学生个个似乎理直气壮,振振有词,教师感到学生心灵的碰撞迸发出了智慧的火花,思维的大门已经打开,只不过暂时遇到关卡。因此并不急于与他们正面争论,而是引导他们回答这些问题:为什么日本的建筑质量世界一流?温泉是否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硫磺矿为什么如此丰富?通过追问,他们似乎有所领悟,于是趁机说:“中国也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通过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壮举,大家更能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美德得到进一步弘扬光大,它必将成为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动力。”通过分析,大家恍然大悟,马上改变思维方式,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自我、评价他人,尤其在身处劣境时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

四、设置探究问题,用讨论培养辩证思维

地理学科研究地理环境及各要素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辩证思维高度融合。而有些问题学生仅凭感性认识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与掌握,必须引导他们利用思维活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行综合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讲“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这一内容,可设置“黄河大量泥沙注入渤海,但渤海的形状为什么至今没有大变?”这一探究问题。首先让学生分组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假设,再收集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在分析、质疑的思维活动过程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久而久之,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得以培养和提升,使他们认识到:塑造地表的力量是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卢梭所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并无目的。”生长即引领学生向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扩展,从而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190.如何关注“意外”促进精彩生成?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高级中学凌锋教师回答:

课堂师生互动过程中的生成性往往不确定,常常会出现与教师认知不同的“学生观点”。如果在课堂上生成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问题”或者“答案”,就需要a教师运用自身的专业素养,抓住瞬息万变的生成信息,采用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将错就错”的顺应策略 ――因“地”制宜

由于学生本身知识的局限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在面对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核心问题时,不可能像教师所想象的那样能够系统、全面、科学地认识和思考问题。很多时候,学生往往不能立即找到正确的应答方式,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还会提出一些“错误”的解答。因此,教师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顺着学生的错误思维方向,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使学生真正体验认知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

案例Ⅰ:人教版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顺应策略

教师:由于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导致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吸热和放热存在差异,影响同纬度海洋和陆地的气温差异,进而影响其气压差异。那么,北半球同纬度陆地和海洋,夏季和冬季气压存在什么差异,为什么?

学生甲:夏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比热容小,吸热快,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海洋比热容大,吸热慢,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

学生乙:冬季,同纬度地区,陆地比热容小,放热快,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海洋比热容大,放热慢,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压。

学生丙:换句话说,季节不同,气温不同,气压也不同,可以归纳出气温和气压呈负相关的规律。

教师:青藏高原气温和气压都比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低,为什么?

学生丁: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气压低;说明青藏高压其实是一个冷低压。

学生戊:如果是热低压和冷高压,气温和气压呈负相关;如果是热高压和冷低压,气温和气压不呈负相关。

学生己:除了海陆的比热容之外,地势高低也是影响气温和气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上述教学中,有学生总结出“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海洋气温高,气压低”的规律,于是就想到“气温和气压呈负相关”的错误认识。这时,教师可利用这种错误,及时展开分析,使学生明白其原因,不仅可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还可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二、“因势利导”的同化策略 ――因“时”制宜

课堂不是教师的“舞台”,而是学生的“展台”;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和谐互动的“共振场”。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乘势而上,用敏锐的双眼捕捉“生成”时机,用智慧的大脑去伪存真、辨识“生成”价值,使学生主动尽情地建构地理知识,让“生成”的意外成为课堂教学的“源头活水”。

案例Ⅱ:人教版必修1“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同化策略

教师:布置任务――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1),自主设计并展示问题。

学生甲:展示问题――岩石圈有哪三大类岩石?三大类岩石与岩浆是怎样进行相互转化的?

学生乙:展示问题――在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各环节的作用名称是什么?哪些环节属于内力作用?哪些环节属于外力作用?

学生丙:展示问题――岩浆岩能否直接转化为沉积岩?沉积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变质岩?变质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岩浆?

教师:点拨引导――设计问题重点是描述三大岩类和岩浆之间的转化,设计问题关键点是注意转化过程方向有的是单向,有的是双向。

学生丁:重设问题――岩石圈有哪三大类岩石?形成三大类岩石的作用力分别是什么?岩浆岩能否直接转化为沉积岩和变质岩?沉积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岩浆岩和变质岩?变质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岩浆岩和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能否直接转化为岩浆?

学生戊:点评问题――学生丁设计的问题短小、精练,既能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又具有极强的指向性,大家应该向他学习。

教师:如果没有异议,就以重新设计和总结归纳的问题开展分组学习。

在上述教学中,对某一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预设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遇到困难、瓶颈或偏向时,教师应因势利导,调动学生求知欲望,经过学生自身努力实现对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自主建构。

三、“以生为本”的应变策略――因“人”制宜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递进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课堂教学中如果要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从而使教学真正地落到“以学生为本”的实处。

案例Ⅲ:人教版选修6“水污染及其成因――水体富营养化”的应变策略

教师:从水温、光照、海域等自然因素和工农业废水、居民污水、水产养殖等社会因素出发,分析珠江三角洲夏季“赤潮”的成因。

学生甲:(自然原因)纬度较低,水温较高;大陆架,光照充足,光合作用强;海湾较封闭,营养盐类不易扩散。

学生乙:(社会原因)沿岸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工农业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海水养殖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学生丙:(课堂插话)珠江三角洲除了夏季有“赤潮”以外,冬季为什么还有“咸潮”?

教师:(马上调整教学目标)讲解何为“咸潮”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和生产生活用水等社会因素出发,分析珠江三角洲冬季“咸潮”的成因。

学生丁:(自然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降水少,珠江正处枯水期,流量较小,入海水量较少;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海水容易入侵。

学生戊:(社会原因)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生产生活用水增多;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容易入侵。

第9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案例;调查分析;学生思维;暴露;有效建构;回归教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3-027-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3.011

在化学教学中,特别是高三的习题讲评教学,教师往往只注重对问题最终解决方案的表述(这也是学生最关心、最想要的),而忽视整个解题过程中所进行的心理活动(师生内在的思维过程)的展现,教师在不知道学生想到了什么、想知道什么的前提下,就给学生讲解教师自己的正确的解题思路,使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正确答案或解法,把解题中学生的思维活动降到了很小的程度。这种削弱思维活动的结果,不仅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低下,而且带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劣化,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与封闭性。因而造成了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一做就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在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现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

一、一个值得反思的教学案例调查与结果分析

1.调查结果

近来,为探究目前高三复习中选择题教学的现状及教学效果,有幸听了几位同行的选择题评讲课,发现选择题教学值得大家关注,在与教师交流中,多数教师认为:选择题只要练习,对对答案就行,或者指出每个选项的正确表述或错误表述就可以了。为了解这一教学现状的效果,选取一个有65名同学的班级为研究对象,因该班同学对如下案例仅有3个同学做错,教师就不再进行讲解。为了解学生对该题掌握的真实情况,课后请同学写出自己的选项并详细说明解题的思路,收回有效问卷65份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归纳整理。

案例:(2007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第9题)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A. P(Ne)>P(H2)>P(O2) B. P(O2)>P(Ne)>P(H2)

C. P(H2)>P(O2)>P(Ne) D. P(H2)>P(Ne)>P(O2)

结合与该班同学进行座谈和交流获得的信息,结果归纳如下:

(1)有62名同学(占95%)能找到正确答案,另有3名同学既不知道怎么做,也未能猜到正确选项;

(2)答案正确的62名同学中,有9人不知道怎么做,正确选项是碰巧猜到的;

(3)自己做出正确选项的53人中,有17人的思路是错误的,只有34人的思路是正确的;

(4)在问及习题课教学中你最期望教师给你什么样的帮助时,学生提及最多的是“我错在什么地方”、“是否还有其他的解法”。

2.结果分析及原因探究

以上调查结果说明:虽然有62名同学(占95%)能找到正确答案,但是,其中有9人(占全班的13.9%)不知道怎么做,有17人(占全班的26.2%)用了错误的思路,仅有34人(占全班的52.3%)用了正确的思路。这是一个大家都不愿看到的结果,教学的有效性值得我们反思。

为探究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认真梳理学生的解题思路后,发现他们共有3种思路,虽然有错误的和不完整的,但也有足以让教师和多数同学感到意外的解题思路(初中就已用到的知识)。若教师能放慢教学节奏,多问一句“为什么?你是怎么思考的?”,将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教师只要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该如何分析,能得到哪些启发等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用好这一资源,以上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虽然这一结果是个案,但也反映出目前中学化学讲评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和共同特点,即程度不同地掩盖着教学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学生思维没有得到充分暴露和有效训练。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受到压缩,结论的应用过分膨胀;二是只讲正确的解法,忽视歧路剖析;三是采用题海战术,把解题中的思维活动降到了很小的程度。这种削弱思维活动的结果,不仅造成了教学质量的低下,而且带来了学生思维品质的劣化,造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与封闭性。

二、思考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但有时由于教学双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在同一层面上,有些教学内容在教师看来比较容易,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但从学生角度看可能存在较大的难度,由此导致在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最终造成教学过程师生交流的障碍。要扫清这一障碍,教师就得先了解学生头脑里装着什么经验及其结构如何。如在案例的教学中,若教师能放慢教学节奏,多问一句“为什么?你是怎么思考的?”这样在调查中学生的三种解题思路就会在课堂上展现出来。

1.“多问一句”让学生思维充分暴露

若教师能放慢教学节奏,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基础,从而使教师的教学定位更准、针对性更强。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的思路有些可能不够严谨,有些可能不够流畅,但有时还会有教师意料不到的惊喜(如思路Ⅲ),经归纳整理学生对案例有以下三种思路:

思路Ⅰ:容器内压强的大小受温度和气体物质的量的影响。因温度相同,压强的大小只需关注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多少。又因密度相同,体积相同,因此,三种气体的质量相等。质量相等的气体,其摩尔质量越小,物质的量越大,压强就越大。所以,选择D选项。

思路Ⅱ:由PV=nRT,可推知P=ρRT/M,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压强与气体物质的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为:P(H2)>P(Ne)>P(O2),应为D选项。

思路Ⅲ:利用在初中化学中,判断是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用向下排空气法时用到的知识(即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通过推理得该题选项应为D。但解释不清更多的理由。

在教学中,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来源,教师要善于启发和诱导,让学生有能充分表达自己思路的氛围和时间,让课程资源在师生互动中有效生长。首先,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需要。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解题过程以及实验操作过程,都是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的训练场,只有从曲折中走出才可能得简捷,在应用中变得灵活,在疏漏后学会严密,在思考中学会再思考。其次,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是形成良好认知结构的需要。暴露思维过程可以使新旧知识间建立相联系的纽带,通过认知结构的同化和调节,使所学知识不是杂乱无章、孤立地存储在知识库中,而是形成一定的结构体系。再次,暴露学生的思维是教育的内涵所决定的。化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系列抽象的概念、定律、公式和结论,也不仅是让学生死记物质结构、性质、用途和制法,而更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思维的规律,培养敏捷、灵活、准确、严密、独创等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问一句”让学生思维进行有效建构

学生思维的训练和发展,是在学生原有思维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学生思维现状的充分暴露,让教师能了解学生思维基础,从而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同时在教学中,才能形成师生“思维的对接”和“思维的共振”。如在案例中,教师只要针对学生的思路多问一句:“三个容器的体积相同吗?”“必须用PV=nRT来求解吗?”“ 思路Ⅲ的依据是什么?”可再次激起同学对以上思路的关注,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经重新审题,学生一定能发现思路Ⅰ是错误的,能得到正确选项D实属偶然。那么此题的解法就剩思路Ⅱ和思路Ⅲ,很显然思路Ⅱ是正确的,但这是命题者的真正用意吗?如果这样就难免产生以下疑问:一是似乎有超纲的嫌疑(因中学不学克拉伯珑方程) ;二是使得此题变成考查克拉伯珑方程的记忆及其相关量的简单转化。这样就剩下思路Ⅲ,那它的来源和依据是什么呢?

3 .“多问一句”让学生思维回归教材

我们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用有限的知识通过思维去解决无限的问题。所以,回归教材不仅能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力,而且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如案例中认真审题后,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把质量和体积隐藏在密度中,需做条件转换的有一定难度的选择题。根据教材知识“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会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可推知,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找到了知识基点,学生就应该有新的解题思路。

思路Ⅲ:在同温同压下:

====

即同温同压下,气体物质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摩尔质量之比,所以

ρH2:ρNe: ρO2=2∶20∶32 (其实这一推论在初中化学中,判断用向上排空气法还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就已用到)

∶∶=2∶20∶32

依题意,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有以下两种方式可使它们的密度相等:一是保持质量不变,压缩H2、Ne的体积,即把H2、Ne的体积分别压缩到原体积的1/16和1/1.6,此时压强的大小顺序为P(H2)>P(Ne)>P(O2);二是保持体积不变,增加H2和Ne的质量,即把H2、Ne的质量分别增大到原来的16倍和1.6倍。此时压强的大小顺序为P(H2)>P(Ne)>P(O2)。

所以,对于高考试题评析课教学,要紧紧围绕课标,以教材为蓝本,找准试题命制的知识基点,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力和思维的深刻性,这才是试题评析教学的关键。所以,就此案例而言,教师还应再多问一句:“此题命制的知识基点是什么呢?”让学生的思维回到教材上来。

总之,在高考试题的讲评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对学生、对自己“多问一句”,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并以此为基础逐步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该如何分析,能得到哪些启发等等,逐步培养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1[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室.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2[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