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精选(九篇)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1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高一政治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1. 我国总体小康的特点: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①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② 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③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④ 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4.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社会各个领域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5. 怎样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经济发展?

①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五个统筹)、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② 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a.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b.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c.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d.统筹区域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③ 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高一政治必修1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归纳相关文章:

1.高一政治经济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

2.高中必修1政治《促进小康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设计

3.高一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核心知识点归纳

第2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173-02

党的十报告中出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概念,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历史任务,为我国未来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小康社会的提出,建设和建成,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小康社会概念的历史渊源和“奔小康”目标的提出与建设

“小康”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从历史渊源来说作为一种社会模式的概念很早就有,“小康”最早在西汉成书的《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论述。“小康之家”指小康生活水平。“小康的状态”是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邓小平看来,小康社会的发展状况使用小康生活水平来衡量的,所以“小康”作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有小康生活和小康社会双重内涵,而且二者是密切联系的。1984年3月邓小平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说到小康社会也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1]。狭义的小康社会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或一千美元的社会,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概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逐步确立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选择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因此,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同志会见当时来华访问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第一次提到了“小康”的概念,他说我们要建设“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四个现代化的概念是“小康之家”。当时,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还是很低的,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努力,那样的水平比起西方还是落后,中国到20世纪末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2]。

小康社会思想伴随着邓小平思想发展的过程不断完善的,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底到1983年3月,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初步系统化的阶段,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第一次提出“小康”目标的基础上目前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概念。确立了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初步建立小康社会。二是形成了分前后两个十年两步走奔小康,建立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三是邓小平1983年3月作《视察江苏等地回北京后的谈话》阐述了建立小康社会后的发展前景,这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发展的第二阶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1984年10月22日《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是小康社会思想形成体系的标准。1984年10月以后是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进一步完善的阶段。这一时期明确确立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把小康社会思想延伸到21世纪的思想,结合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较多地阐述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同富裕原则对于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意义。

同时,随着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成熟,小康社会的概念也得到了一定的延伸。广义的小康社会不单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除了涉及人民的物质生活,还涉及就业、农村城市化发展、教育、文化、体育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另外还包括社会治安状况和精神文明状况,民主政治的发展等等。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3]。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与实现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确立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对如何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问题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当人类社会即将跨入21世纪的时候,这个社会经济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性进展,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的跨越。“奔小康”成了90年代中国老百姓的流行语。1997年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从21世纪初“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概念。他说:“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十五大初步地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即21世纪第一个十年、第二个十年和前五十年的奋斗目标,这可以说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的新“三步走”发展战略。党的十五届一中全会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4]报告还科学地分析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仍未改变,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在在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优势仍给我们很大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仍存在不容忽视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长期艰苦奋斗。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与深化

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以后形成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从“奔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逻辑关系。“奔小康”的概念表明我国当时还没有进入“小康社会”,正向着“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全面建设”的概念表明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的主体框架已经完成,但建设进度才刚刚开始不久。“全面建成”的概念表明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部分工作已经完成,建设进度已达到百分之五十一以上。

“奔小康”和“全面建设”侧重于“量的积累”,“奔小康”阶段这种“积累”的过程就是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这种“积累”的过程就体现在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文明”一起抓发展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全面建成”追求“质的变化”,这种“质的飞跃”就是把我国从落后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水平变为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基本富裕的完全小康水平,再向着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而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的过程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概念仅仅一个字的变化体现了十年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成就。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展望

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形成了以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当前,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

十报告中阐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的确是要攻坚克难的艰巨任务,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基本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形成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文化发展环境。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建立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体制机制。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5]。

参考文献:

[1]王梦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纲领[C]//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63.

[2]吕书正.解读邓小平[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341-343.

[3]吴江.社会主义前途和马克思主义的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9.

第3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小康社会;低碳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自党的十召开以来,党和国家对我国当前社会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与理解,深刻认识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提升我国人民的精神文化水平与物质文化水平不仅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还要学习西方的经济发展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生态价值体系的建设,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内在矛盾,倡导绿色生活,低碳经济,从而为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我国人民建设一个绿色环保的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小康社会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是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不协调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不协调,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政策的转变与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人们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已经超出了理性,这点在改革开发初期体现的特别明显,很多大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润,将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抛之脑后,再加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家政策的支持,很多国企及大型企业有恃无恐,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造成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虽然国家认识到了生态问题,但是却无法立即改变这种现状,因此呈现出了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及其不协调的现象,时至今日,如果再不改善,那么低碳生活将永远只是一个梦,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不会得到很好的改善,最终必将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后续问题。

2.生态破坏阻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当今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已经成为了生活必需品,而车辆的增多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已经超出了生态平衡指标,如果不加以整治,将会对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产生很大的阻碍,事实已经向我们证明,小康社会的建设必定要以人民身体的健康为前提,民众如果连最基本的生活健康权利都无法保障,那么还谈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呢?当今,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环境污染导致的,这些疾病的产生使民众一夜返贫,其实这都是由于环境污染间接导致的,所以我们要对低碳社会与小康社会的紧密联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只顾经济而不顾生态。

3.环境破坏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环境破坏不仅对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也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表面来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确实是时展的需要,在短期内也确实转变了我国经济发展落后的局面,但是从长远来说,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非常明显,根本解决不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长远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讲,环境破坏必然会导致我国资源的缺乏,使大气继续被污染,低碳生活也就成为了永远的理想,而社会经济也会因此而受到影响,另外,环境破坏使企业只知道一味粗暴的向大自然索取资源,而不知转变自身的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含量,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而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也无法被大气充分吸收扩散,最终必然会导致温室效应及大气污染的进一步加剧,这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现实。

二、低碳经济的具体内涵

1.低碳经济的定义

所谓低碳经济,主要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制度,技术及资源利用方式等多种手段来尽量减少对煤炭,石油等有限资源的利用,尽量避免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使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使社会经济及人民生活方式能够按照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最终保证在我国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能够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低碳经济的特点

低碳经济的特点繁多,但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低碳经济要通过减少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来实现低能耗,低排放和低污染,其次通过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程度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排放。此外在运用手段方法方面,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而通过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举措,最后上述所有的方法特点都要依靠法律政策的保护,因此进行相关政策制度的创新,对我国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小康社会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1.低碳经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低碳经济是我国小康社会建设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我国民众健康生活的重要发展方式,小康社会的建设关乎千万人的利益,一旦因为环境问题而受到阻碍,那么将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大遗憾,因此我们唯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通过低碳经济理念与发展模式的探索实施,才能真正保证我国小康社会的顺利建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低碳经济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只有利用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来促进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建成真正的小康社会。

2.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低碳经济不仅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经济的发展也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低碳经济是企业生命力的动力与基础,是经济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今很多企业利用牺牲环境发展经济的手段已经被历史证明是错误的,如果不尽快改善,将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也会造成很大的阻碍,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当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如果不尽快转变发展模式,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式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那么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就不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小康社会更是一句空话。

四、发展低碳经济的方法策略

1.坚持低碳生活转变个人生活方式

发展低碳生活,首先我们必须对个人的生活方式进行积极转变,我们每一个人要深切的意识到,发展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们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来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例如少开私家车,自觉遵守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在外用餐时,不用一次性纸杯,塑料制品和木制品等等,这些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是举手之劳,而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就是从这些小事做起,只有人人都转变环境理念,自觉投入到环境保护中,我们的低碳经济才有发展的空间,我们的小康社会才有发展建成的动力。

2.优化能源结构,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

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小康社会,除了要转变个人的生活方式之外,还要对能源结构进行优化,对企业的资源利用率进行提高,最重要的是发展科学技术,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转变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从而全面完成企业的经济发展转型。另外,企业还要对国家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制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和国家关于低碳经济及小康社会的发展理念来办企业,才能真正提升自身的发展空间,为低碳经济与小康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这些还需要我们企业去一步步的摸索。只有企业带头转变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利用率,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和小康社会建设的号召,才能为低碳经济和小康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总结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是我国新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在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环境问题以及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此背景条件下,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成为了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所在,只有从中国国情出发,真正将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与低碳经济相联系,才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参考文献:

[1]马晓翼.低碳经济与当代中国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高琛.低碳经济下的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4.

[3]魏百军.中国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建立和综合测试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

[4]边莉.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

[5]黄芳.马克思生态理论视阈下我国的低碳经济建设[D].苏州大学,2013.

[6]姚玲.基于低碳经济的福建省能源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

第4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邓小平提出“小康社会”概念

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邓小平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的设想反映了对我国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估量,他首次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加以定量化、形象化,提出具体设想。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

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详细勾画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图景。同时,他还设想了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前景。这两次讲话可以看出,小康社会在邓小平的眼中,不单单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涵了丰富的经济、政治、文化内涵。

邓小平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而且构想了奔小康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

他首先提出了把到20世纪末的20年分为两个十年,分两步走、奔小康的战略设想,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或八百、九百美元。根据他的设想,1982年,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在构想到20世纪末的发展战略时,邓小平就把目光投向下个世纪,开始酝酿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构想。十三大政治报告正式阐述了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跨世纪战略部署。

邓小平还放眼全球,着眼于人类发展,多次指出,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还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它不仅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可以使中国对世界、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再度复兴。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邓小平关于建立小康社会的思想提出来以后,一直是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中共十二大、“六五”计划、“七五”计划和中共十三大都对小康问题作了具体设计。到1990年,在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历史背景下,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又正式作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这样,奔小康就成为90年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曲,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向小康社会历史阶段推进。

1997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中国现代化建设有望在20世纪结束时进入小康社会。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又根据这种新的情况,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一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历史新任务。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建立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又郑重地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一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共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认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会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5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设;小康社会;地位及作用

在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到“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初级阶段”。面对环境被严重的污染,资源的严重缺乏等问题,要求人们要树立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环境的理念,融入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要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努力建设成为美丽的中国。在报告中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发展战略的首要地位,并且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布局中,使其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相互协调,表现出生态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说明了生态建设将要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在下一阶段建设中的重点。

一、生态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地位

1.生态建设是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_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指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依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全国人大会上确定的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础上的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具体有:人民民主在不断的扩大、文化软实力有了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升、经济在持续发展,环境友好型和节约资源型社会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在建成的小康社会中,既要经济的快速增长,又要政治、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与稳定,形成了一个政治民生,文化繁荣,经济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公正的局面。

之所以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说的这么全面,是因为不仅包括了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建设,更加重要的是还包括了生态建设。要从根本上去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人们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没有环境质量达标的小康社会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至此,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可持续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和自然和谐,才能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是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要求。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近些年,对加强生态建设保护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获得良好进展,但是我国的环境问题仍旧非常严重,被环境污染过的一些地区已到了让人无法承受的程度,这就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严重的难题。

(1)生态环境的恶化。土地流失十分严重。依据我国国土资源部第二次对土壤侵蚀的调查,结果看出,水土流失面积有35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7.1%,已成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环境的污染问题很严重。土壤污染、水体污染和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在全国的七大水系监测中60%的水受到了严重污染,流往城市河段的水85%受到了严重污染。除此之外,也在频繁发生自然灾害,在我国,每年都会有水,旱,风,雹自然灾害的发生。

(2)资源的制约问题日益严重。资源的问题已严重制约我国的经济发展,已成了影响生态建设的主要原因。资源严重缺乏。我国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人均资源却不足,在世界只排第121位,人均森林占世界的14%,耕地占33%。天然气资源,铁矿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也比世界的平均水平明显低很多。资源利用率不够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很低。拿水来作比例。工业用水的重复率约是65%-70%,一些比较发达的国家大约在84%以上。

二、生态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要在整个社会树立生态环境的理念。当前,在我国即使生态环境有了一点进展,仍有一些公职人员或领导的思想还停在传统的工业时代,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重经济轻环境,把牺牲生态环境成为代价。明显,要不去消除传统的思想观念,就会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那么,生态环境的建设就很难迈出去。所以,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要深入开展、广泛宣传。加强人们对资源环境的认识,把建设生态环境的理念贯穿到生活中来,使得中国人能够自觉爱护生态环境。

三、结语

总之,保护对生态的安全、加大对生态的建设,是人类在21世纪当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生态建设也成社会对环境的要求。急需实现对环境的跨越发展。而且,建设生态环境还面临诸多问题,此文对建设生态环境当中的一些问题去讨论,正是目前创建社会和谐的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有助于加大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脚步,同时对我国加快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保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建设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志香.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J]. 2015.

第6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关键词: 当代小康社会思想 传统渊源 时代特征

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代小康社会思想一方面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了源远流长的小康社会思想,另一方面形成发展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进程之中,有着鲜明的时代风貌。本文即试从传统渊源与时代特征两个方面对这一思想进行梳理总结。

一、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传统渊源

1.古代儒家对小康社会的设计。

小康社会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把大同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级阶段,而把小康作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西汉经学家戴圣编订的《礼记・礼运》篇记载大同、小康:“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其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共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1]

西汉儒学沿袭先秦儒学而来,《礼记》一书虽然到了汉代才编纂成册,但书中有关大同、小康景象的描绘却发端于孔子对理想社会的设计。在孔子之后,孟子、荀子等后代儒家又做了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依照儒家的设想,“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一个政治上民主清明、经济上共有共享、社会保障完备健全的理想社会;而“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则是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之上,依靠着一套礼乐刑罚制度,建立起的规范有序、生活安乐的社会。欲达到大同之境,必先经过小康阶段,因此儒家对小康社会有更贴切的期许与设计。如孔子主张实施礼治,“为政以德”、“齐之以礼”;孟子提倡推行仁政,“民贵君轻”,“为民制产”。但是在古代中国,这些思想见解从来就没有被统治者真正地实施过,理想中的小康社会也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南宋时期的学者朱熹即认为中国自秦汉以后,“只是架漏牵补过了时日,其间虽或不无小康,而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行于天地之间”。[2]

2.近代思想家对小康社会的规划。

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崛起,奉行殖民扩张政策。落后的中国在中外交锋中战败签约、割地赔款,导致国家愈加贫弱,内忧外患进一步加剧。为了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富国强,先进的中国人展开了不懈的探索与抗争,在这个过程中,古已有之的小康社会思想得到近代思想家的重视和利用,成为他们积极探求的救国建国方案的重要部分。康有为把儒家今文经学的公羊三世说与《礼运》篇的小康、大同相糅合,推衍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太平世(大同)的社会演进系统,认为只有因革改制,才能促进社会进步,由乱世进入小康,最终实现大同。如在其所著《春秋董氏学》中讲:“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大义多属小康,微言多属太平。”[3]康有为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追求的小康社会,就是他们在变法运动中宣扬的君主立宪制的政治、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经济、吸收了近代西方价值观念而以传统儒家为外在形式的文化等内容。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也深受传统小康思想的影响,寻求在中国建立一个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社会,他在《建国大纲》中规划:“对全国人民之衣食住行四大需要,政府要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4]孙中山所规划的无疑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小康社会。近代历史的实践证明,无论康有为的君主立宪还是孙中山的民主共和主张,都遭到了失败,他们对小康社会的规划当然也就完全丧失了得以实现的机会。

还需要认识到,由于近代中国遭受了太多的屈辱与苦难,因此人民对光明未来有着无比强烈迫切的渴望,虽然小康社会思想得到一些思想家的重视,但自鸦片战争以来涌现出的各种改造社会的纲领和方案,诸如天朝田亩制、新村主义,乃至后来的等,更多是以高远美好的“大同”为旗帜、作号召的。即便如康有为提出了先行小康、后达大同的社会演进次序,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更着意、更推崇的也还是那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他并为此撰写了内容翔实、计划周全、达二十万言的实施方案――《大同书》。但是,在欧美诸强已进入机器大生产与市场经济社会,而我国总体生产力水平不高、普遍处于小生产经济的发展状况下,大同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倘若急于实施,强行贯彻,理想中的愿景不仅不会实现,反而会造成社会发展的缓慢曲折,甚至停滞倒退。

3.普通大众对小康生活的向往。

千百年来,思想家规划设计的小康社会虽然没有得到实现,但仍然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小康成为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先秦诗歌《诗经・大雅・民劳》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宋代洪迈《夷坚甲志・五郎君》道:“久困于穷,翼以小康。”皆反映了劳动人民期盼有朝一日能够过上小康生活。人们对小康生活与小康之家有着非常贴近日常生活的具体看法,这在文学作品中能够较为清晰地反映出来。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丁前溪》写道:“布帛菽粟,堆积满屋,……由此小康。”近代作家郁达夫在《迟桂花》中讲及:“家里虽称不得富有,可也是小康之家。”茅盾在《锻炼》中描述:“一架蹋车上堆满着衣包、箱笼、不成套的家具,锅子、水桶、瓦罐,甚至旧式蓝花瓷便壶――堆得那么高,显然是一个小康之家的全部财产。”普通大众对小康生活的感性认识与思想家对小康社会的理想规划,二者成为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丰厚文化资源。

二、当代小康社会思想的时代特征

1.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新中国前三十年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倡导树立起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逐步形成了当代的小康社会思想,并在以后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得到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邓小平根据当时中国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且使用小康的概念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底中日双方会谈时,邓小平对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谈道:“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5]此后,邓小平在各种场合不断提及小康社会与发展战略目标问题。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确定到二十世纪末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在这一战略目标如期实现之后,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依然强调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不平衡的小康,距离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提出要在二十一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012年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时指出在未来数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将十分艰巨,一定要埋头苦干、顽强拼搏。

上述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始终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出发,客观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目标,不盲目地依从主观愿望,不机械地照搬别国模式,也不教条、片面地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而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把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历史发展阶段,把建成小康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任务,为以后的长远发展与更高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2.建设并建成小康社会是为了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不能够尽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发展生产力存在某种忽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面,致力于增强国家的科技经济实力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邓小平在1988年5月会见到访的捷克斯洛伐克客人时讲道:“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穷,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6]“发展是硬道理”,是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但现代化建设不仅要经济增长的速度快,还要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好,要走一条科学发展的道路。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2年11月十报告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求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同时强调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国民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当代小康社会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7]十报告强调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按照十的规划,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时候,将会使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当然,须知共同富裕并不等同于同步富裕,在建设与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应该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十报告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巨,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批判与创新。

首先,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内涵丰富,其优秀成果至今仍具有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和现实价值。小康社会思想反映的是人民长久以来对宽裕殷实、安乐和谐的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当代小康社会思想将传统的小康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有机结合在一起,继承发扬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其次,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对此前小康思想的批判创新。从古代到近代的思想家们,对理想中的小康社会做了诸多的设计与规划,但都存在着很大的时代局限性。古代的小康理想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水平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之上,并且缺乏有效的政府治理与社会整合机能,小康社会的理想从来就没有实现。近代思想家冀图通过引入西方的机器工业生产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来建设小康社会,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不能给中华民族带来独立解放,他们对小康社会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不可能有贯彻实践的机会。当代小康社会思想充分汲取了此前小康思想的精华,剔除了其中违背时展潮流的部分。当代小康社会思想形成发展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既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导地位、强调社会化大生产的目标诉求,又显示出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与宽容;注意循序渐进而不急于求成,注重实效而不流于空洞浮华的口号宣传,将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世情与国情融会贯通,形成了相对完整系统的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小康思想的开拓创新。

4.当代小康社会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理论系统,其思想内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

其一,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目标。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到二十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1987年4月,邓小平在与到访的西班牙来宾谈话中指出:“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大大增强。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8]随后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正式确认了这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1997年十五大又将第三步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到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基本上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明确具体。从“两步走”到“三步走”发展战略的调整,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步骤,是在对国情的认识不断深化的基础上提出的,体现出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不断在实践中得以检验并发展的理论品格。

其二,从两个文明建设到“五位一体”总布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一主要目标展开。邓小平首先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两个文明建设,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五大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十六大又增加了社会建设的内容,在十七大上则明确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十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五位一体总布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境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建设并举协进,将为中国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其三,从达到总体小康水平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二十世纪末达到的小康水平是一个低标准的总体小康。总体小康只能说是刚刚跨过小康的门槛,偏重于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物质生活的提高;而全面小康则除了注重物质财富的增加积累外,还特别注意人民所享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政治民利的提高,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2012年十又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求把握目前和未来数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勾画出了中国小康社会的蓝图。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由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十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虽一字之变,但寓意深远,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发展步伐,彰显了党和人民的恒心、信心和决心。中国人数千年以来的小康社会理想终于有了实现可能。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658―661.

[2]朱子文集卷一・答陈同甫[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12.

[3]康有为全集:第2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24.

[4]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126,127.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37.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4,265.

第7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一、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六大明确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十六大的主题,是今后20年全党、全国和全社会的中心任务。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我们就针对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问题,在全县干部群众中开展了广泛讨论。通过讨论,全县上下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达成了高度的共识。

首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纲领,具有统领全局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的目标,也是政治的目标、文化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工作领域。只要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工作牢牢地抓在手上,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领各项工作,就能做到纲举目张,带动其它工作,实现整体水平的跃升。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面旗帜,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实现富裕型小康,是广大群众的理想,是各级干部的工作目标。只要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开展,就能够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集中到这面旗帜之下,发挥其强大的感召力,使干部群众振奋精神,齐心合力,推动各项事业快速发展。

再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把钥匙,为破解各种困难和问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的十六大要求我们要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正是我们破解发展难题的一把金钥匙。只要我们牢牢抓住这项中心任务,就能够集中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能够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切身利益,就能够很快地统一思想,形成合力,以超常的热情和干劲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结合实际,科学谋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

我县是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具有很强的粮食生产能力,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但在全面精神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发展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和压力。我们在重新审视县情、深入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路,即依托自身南临长春、北接哈尔滨的区位优势,利用商品粮基地县建设形成的粮食生产能力,加强农业基础,突出工业拉动,强化城镇支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提高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水平,走文明发展的道路,把扶余县建成国家粮食安全基地、畜产品生产基地、中国东北哈大经济带上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物流中心。为更好地指导小康社会建设,我们在有关专家的具体指导下,编制了《扶余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在保留原有16项小康建设指标中的10项基础上,新补充了25项小康建设指标,并初步制定了近、中、远期发展计划,预计到202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06亿元,年均递增10.2%;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7.2亿元,年均递增1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00元,年均递增9.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000元,年均递增7.0%。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四个方面内容。

一是把农业做优。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用好国家对粮食主产区的各项支持政策,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把自己建成国家重要的粮食安全基地。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公路、江河沿线的乡镇发展设施农业,发展高效优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积极调整农作物的品种结构。开发推广高油、高淀粉、高赖氨酸等特用玉米品种,大力建设工业原料玉米和饲用玉米生产基地。开发绿色农产品和名优特新产品,形成产业规模和区域特色,建立都市型绿色蔬菜、果品生产基地,形成比较优势突出,区域分工明确的种植布局,逐步使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利用玉米、大豆的生产能力,积极兴办各类牧业小区,加大畜牧业的过腹转化能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

二是把工业做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是粮食主产区县份破解诸多难题的关键所在。因此,要牢固树立工业立县、工业富县、工业兴县和工业强县的思想,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膨胀工业总量,壮大地方财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是大上项目。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立足建设大型工业企业的装配基地、集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工基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实验基地,新上一批科技含量大、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大项目。其次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调整招商引资策略,改进招商引资方式,逐步建立起稳定的招商引资渠道和网络,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域外资金,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扶持个体私营经济,壮大总体经济实力。第三是切实抓好现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围绕玉米、花生、蔬菜等特色产业和粮食、化工、建材等骨干行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帮助企业搞好市场开发,努力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名牌产品,把骨干企业做大、做强。第四是抓好项目储备。围绕构建主导产业和骨干行业,谋划储备200个投资100万元以上、10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5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3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建设项目储备库,保证工业经济的持久生命力。

三是把城镇做大。认真贯彻落实“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继续坚持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的原则,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围绕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搞好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用好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政策,积极争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加强以县城为中心,以建制镇为辅翼,贯穿全县的基础设施建设。把发展小城镇与壮大县域经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

四是把小康做全。在大力发展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把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范畴,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人民群众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理想追求,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营造法制健全、管理规范、社会安定的法制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法保护和开发水、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全面推广绿色环保型能源,加大治理污染的工作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的生活空间。加强扶贫工作,促进共同富裕。

三、强化保障措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认真抓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起步工作,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深化改革。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积极探索投融资制度改革,从根本上突破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进城,加快城镇化进程。针对县域经济各个时期的发展实际,大力加强金融、财税、保险、干部、人事、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改革,以不断适应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适应入世新形势的要求,彻底改变松散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积极推行土地使用权流转,积极推进规模经营,走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发展之路。积极培植和组建专业协会、经营公司等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提高抵御市场风险和竞争能力。继续发展壮大农村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的市场化组织程度。

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一方面,坚持宜大则大、宜小则小、以多求胜的原则,把发展加工业作为民营经济的主攻方向,围绕粮食、畜禽产品、蔬菜等资源开发加工项目,引导民营企业逐步向资源转化型、劳动密集型、经济外向型和规模效益型方向转移,走“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不断提高借助外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大搞招商引资,以一流的政策环境、一流的法制环境、一流的服务环境、一流的城市环境、一流的人文环境,吸引外埠客商投资兴业。

第8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自1979年12月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概念后,党的历届领导人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多次对小康社会的内涵进行了阐述,从而使小康社会的内涵不断深化和拓展,内容不断丰富和完善,要求不断更新和提升。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这一特殊时期,总结和分析30多年来党的历届领导集体与时俱进地拓展和提升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和要求,对深刻理解小康社会的深远意义和广泛意蕴具有重要价值。

一、科学概念的首次提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小康”最早是指使民众休养生息。《诗?大雅?民劳》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及中国,以绥四方”。后来宋代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提出“久困于穷,冀以小康”以后,“小康”就成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现实愿望。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与中国共产党探索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紧密相关。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多次提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目标。但在中国实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邓小平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冷静地、深入地思考。1979年12月,邓小平同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见,当大平正芳问及中国的发展目标和设想时,邓小平思考片刻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1]这是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概念。这里“小康”的内涵主要是指处于温饱水平和中等发达国家发展水平之间的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其评判标准和主要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实际收入。邓小平强调,即使达到了这个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1982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人时又提出,我们说本世纪末,也就是二十年改变中国社会面貌,不是胡思乱想、海阔天空的变化,而是达到一个小康社会的变化,“小康是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人均八百美元。”[2]838并强调由于社会主义制度收入分配是合理的,因此到中国实现小康社会时,赤贫现象可以消灭。这是邓小平首次对“小康社会”内涵和内容的明确和直观的阐述和说明,从此,“小康”、“小康社会”、“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逐渐成为言简意赅地表达中国老百姓对实现美好生活愿望和目标的代名词。

二、党的会议的正式运用

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并对小康社会进行阐述后,“小康”概念逐步得到全党的认同和接受。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召开。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十二大报告把邓小平多次提出的“小康社会”的构想,确立为我国近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出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3]这是党的代表大会中首次提到“小康”概念。同时党的十二大报告还对如何实现小康社会做了战略上的部署。报告指出,为了实现本世纪后20年的奋斗目标,在战略部署上要分两步走,即从1981年到1990年主要任务是打好基础,积蓄各种力量,创造有利条件,从1991年到本世纪末最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和振兴时期。党的十二大上,叶剑英、陈云、李先念等领导人都作了重要讲话,他们虽然没有提到“小康”概念,但是他们的讲话内容包涵丰富的“小康社会”的思想。“小康社会”由邓小平首次提出到正式写入党的代表大会的政治报告,标志着党对这一概念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小康社会”也开始逐步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中形象表示符合中国实际的政治、经济、文化全方位发展目标的重要概念和范畴。

三、战略地位的显著提升

从1983年起,邓小平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地位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小康社会”轮廓的周全描述;二是“小康社会”目标从单纯的经济生活目标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83年2月,邓小平对江苏、浙江、上海等地进行了10多天考察。他指出:“我经江苏到浙江,再从浙江到上海,一路上看到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苏州市工农业总产值人均接近八百美元。我问江苏的同志,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他们说,在这样的水平上,下面这些问题都解决了: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20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他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4]24-25江苏的同志的回答把“小康社会”从单一的经济发展拓展到政治、教育、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使“小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丰富,轮廓更加清晰,形成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时,较为完整地概括了“三步走”目标,把“小康社会”提升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高度,即“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4]226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正式向全党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和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四、基本原则的精辟阐释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邓小平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现实,提出实现“小康社会”要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要适应我国发展实际,实现社会全面发展。邓小平指出,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在城乡、东中西部、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都要全面发展。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根据社会发展实际和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对“小康社会”所包涵和坚持的全面发展,做了更清晰的阐释:“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5]第二,要坚持共同富裕原则。邓小平在提出小康社会目标的同时,始终强调坚持共同富裕原则。他指出:“如果中国只有1000万人富裕了,10亿多人还是贫困的,那怎么能解决稳定问题?我们是允许存在差别的。像过去那样搞平均主义,也发展不了经济。但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搞共同富裕。”[2]1312针对如何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首要的和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他还把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共同富裕原则并列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邓小平对共同富裕的强调确保了“小康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又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扫清了人们的思想障碍,为“小康社会”建设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五、科学内涵的深化拓展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到90年代中期已经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目标,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1995年9月召开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到2000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1997年这一目标提前三年实现。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提出新的“三步走”战略和“小康生活更加宽裕”的目标,对“小康社会”的内涵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所谓新的“三步走”战略,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快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6]。2000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又提出“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并对如何实现“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做了重要部署。“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和“比较宽裕的小康生活”,就是指经济得到又好又快发展,民生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民主法制更加健全等。从“小康”到“更加宽裕”、“比较宽裕”的小康的提出,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不断适应人民群众的诉求和愿望,对“小康社会”内涵认识的逐步深化和拓展。

六、基本内容的丰富完善

200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宣布:“我们仅仅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不仅改变了旧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而且建立起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十二亿多中国人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7]“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包涵双重涵义:一是我国人民物质文化生活质量和水平在整体上得到极大提高;二是我国社会还处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低水平”,就是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很低,仅仅跨入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不全面”,就是人民物质生活满足程度虽然比较好,但教育、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面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发展很不平衡”,就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差距较大。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概念,认为“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8]1同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六个“更加”的任务,即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8]14六个“更加”不仅第一次完整地描述了全面小康社会的蓝图,而且体现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小康社会”基本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七、目标实现的新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在总结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从“三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即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拓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和“建成”虽只有一字之差,但体现了党对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新的更高要求,标志着我国社会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谓“建成”,即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等[9]16。党的十七大还对实现这一目标的要求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9]15-16。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又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凸显了“小康社会”建设对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这些要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对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更加严格,内容更加全面,蓝图更加清晰,也表明小康社会,不仅是经济目标,更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全面发展的目标。

八、“建成”目标的最新阐释

第9篇: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范文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最初是指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比较宽裕的生活状态,是“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和社会形态。

1979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提出到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建立一个小康社会,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而且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即著名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7年,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1999年,按《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指标测算,我国总体已走完温饱阶段94.6%的路程,2001年我国人均GDP突破900美元,中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

2002年,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作出具体的战略部署。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

2003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开始研究制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2007年进行了修订。这套指标体系由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6个方面23项指标组成。并在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