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世界文化发展精选(九篇)

世界文化发展

第1篇: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一、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

(一)美国领跑世界文化产业

美国以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对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走向有较大影响。美国是世界上文化产业最发达、文化影响力最大的国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文化产业就率先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将其价值观推向全世界。美国出版的图书占全球35%的市场份额;美国的CD和录音带收入约占全球录音产业收入的一半;全球55%的家庭录像收入和55%的电影票房收入来自美国影像产品,全球基础有线电视、无线电视收入的75%及付费电视收入的85%来自美国电视节目。这些图书、CD、影像及电视节目使美国价值观念的触角延伸到世界的多个角落。进入21世纪,美国文化产业出口创汇达720亿美元并持续增长,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创汇行业。在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文化企业约占1/4;文化产业年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0%;从业人口1700万,占就业总人口的20%。美国的文化产业由此成为典型的新兴支柱产业。[1]文化内容的创造性生产是美国文化产业的主体功能,代表内容生产与创意的核心版权产业日益占据美国文化产业的首要地位。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值主要以文化产品的内容生产及其输出为主。有研究表明,文化产品尤其是文化创意产品在其内容创意、产品制作、产品生产与复制、产品营销和传播四个环节上创造出不均等的附加价值,其比例一般为45%、10%、5%、40%。这四个环节的核心是内容创意,即原创性的知识是价值增值的源泉,而交易传播是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因此,美国的文化产业日益重视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向内容创意和交易传播转移,同时将经济附加值较低的中间环节或产业部门向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转移。《美国版权产业报告2011》表明,2010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加值上升到9318亿美元,占版权产业比重的57.3%,占美国经济总量的6.36%。核心版权产业对美国经济持续保持高品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美国通过实施“自由市场”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重战略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一方面,高度发达的自由市场为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政府不设文化部门,也没有文化产业政策,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加强宏观指导和公共服务。美国文化企业实行自由企业制度,联邦政府不干预电影、电视、广播、动漫等营利性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由各州及地方政府采取退税、减免税和贴息贷款等方式为盈利性及非盈利性文化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美国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美国最早通过了《版权法》(1790)、《计算机软件保护法》(1980)、《反盗版和假冒修正法案》(1982)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此后,针对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又颁布了《反电子盗版法》(1997)和《跨世纪数字版权法》(1998),旨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大环境。

(二)英国文化产业因“创意”而成为“发展先驱”

自20世纪90年代起,英国就强调运用“创意”发展文化产业,并最早提出文化创意产业理念。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涵盖了建筑、设计、软件和电脑服务、影视与广播、表演艺术、音乐、出版等13个文化产业。2010年,英国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超过2775亿美元,占GDP比重超过10%,是世界上文化创意产业年产值占GDP比重最大的国家。英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均增速在5%以上,大大高于其他产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英国文化产业每年的出口额超过80亿英镑。其中,英国出版业每年外销产值超过10亿英镑,是世界最大的图书出口及再出口国。英国有13.2万家广告公司,是世界上发展最完善的整合媒体中心;英国的设计业极具竞争力,年产值超过50亿英镑,尖端创新设计涉及所有相关领域;英国的音乐产品在全球占比已达15%,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英国视频游戏的销售额在全球占比16%。2010年下半年,英国创意人群总数接近230万。据英国政府预测,2017年英国的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将再增加15万人。[5]现阶段,“创意产业之都”及“欧洲创意中心”曼彻斯特正发挥着积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伦敦作为全球三大电影制作中心之一、全球三大广告产业中心之一及国际设计之都,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伦敦集中了英国70%的影视活动、90%的音乐商业活动,占有全国85%以上的时尚设计份额,时尚设计产业年产值达81亿英镑,2/3以上的国际广告公司的欧洲总部设在伦敦。[6]2010年伦敦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达65.8万人,占英国创意产业总就业人数的28.6%。伦敦SOHO传媒产业聚集区、伦敦西区文化艺术聚集区、伦敦东部霍克斯顿区等创意产业园区,均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带动伦敦的产业功能配置日益优化和升级。与伦敦不同,曼彻斯特作为世界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之一,通过自身的文化创意优势,打破了经济衰落的局面,并成为创意产业城市的“世界范本”。“创意产业之父”———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霍金斯认为,英国文化产业的成功除得益于文化积累外,关键在于开发创意和政策引领与支持。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用政策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国家。1998年英国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关组织管理、人才培养、资金支持等诸多政策,2008年的《超越创意产业:英国创意经济发展报告》及2009年的《数字英国》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在数字时代,将英国打造成为全球创意产业中心。未来几年,英国的文化产业政策,如《创意产业融资地图》、《融资一点通》等多项融资政策仍将继续释放巨大能量。英国将为所有孩子提供接受创意教育的机会,向学生传授从事创意产业的工作技能,并为青年人创造在创意部门工作的机会。英国还将充分利用高校资源为业界培养创意英才,从根本上保持文化产业的“世界先驱”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增速较快,南南贸易日益重要

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起步晚,但发展速度较快。通过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发展经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文化产品出口增速远高于发达国家。以我国为例,2004~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22%;2008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7630亿元,占GDP的2.43%;2009年出版的图书由2003年的19万种增至30.2万种,图书版权进出口比例由2003年的9∶1下降到3.3∶1,核心文化产品出口由2003年的56亿美元增至104亿美元,电视剧和电影年产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三位;伴随上海文广、北京歌华有线、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等“双百亿”企业的涌现,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约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在印度,电影业发展尤为迅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电影业年产量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年均营业额12亿美元。21世纪以来,印度电影业年增长率达15%,占国内市场份额95%,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发展中国家以创意产品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市场份额不断增加。2002~2008年,发展中国家创意商品出口年均增速为15%(超过发达国家的10%),占世界创意商品出口的比重由37%增加到43%。其中,对发展中国家创意商品出口增长贡献较大的三个领域分别是:新媒体(出口所占比重由34%增加到52%)、艺术品(出口所占比重由52.6%增加至65%)和设计类(出口所占比重由46%上升到50.6%)。中国、印度、土耳其、泰国是创意商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创意商品出口占世界20%,是世界创意商品出口最多的国家。南南贸易将成为未来世界文化产业贸易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发展中国家文化产品出口特别是创意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是发达国家。但近年来发展中国家间的创意商品和服务贸易增长迅速。2002~2008年,南南创意商品贸易翻了三倍,由180亿美元增加到6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2%(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创意商品出口年均增速仅为11.8%),占南方国家创意商品出口的比重由23.7%增加到34.1%。同期,南南服务贸易也由78亿美元增至210亿美元。由此可见,未来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文化产业贸易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二、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一)创意产业特别是内容产业引领文化产业升级改造

创意产业特别是内容产业,适应了知识经济时代对文化产业的创新要求和科技要求,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从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领航世界文化产业升级改造。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经济整体增速,就业增长率高。依照英国政府给出的定义,创意产业主要指那些源于个人创意、技巧和才华,通过开发和利用知识产权,提供就业并创造财富的行业。据英国文化、传媒和体育部2011年12月的统计,1996~2010年间英国创意产业的增速是国民经济增速的2倍,提供就业岗位150万个,相关企业有10万余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5.13%)。此外,在世界经济发展的低谷期,日本通过发展动漫、游戏、服饰设计、流行音乐、料理等,再生了超级文化力。日本动漫约占世界市场份额的60%,其强大的发展动力来自集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等多重创新于一体的产业综合创新体系。日本很注重在产品创新环节上下功夫,针对核心文化产品、形式文化产品及延伸文化产品分别强调开发内容创意、发散创意及关联创意等不同内容,从而使创意思维嵌入产业链的各环节。数字型“内容产业”是带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升级改造的“生力军”。根据欧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2001年的界定,“内容产业”是由那些开发、制造、包装和销售图像、语音、文本、数据或多媒体内容的企业组成,表现为以各种纸张、缩微胶卷、光存储器或磁存储器为载体的模拟或数字形式,具体包括印刷出版、电子出版及视听产业等。近年来,数字型“内容产业”异军突起。2002~2009年,全球以新媒体数字技术为发展要素的电影、视频、音频、网络游戏、在线数据库等数字型“内容产业”规模年均增长33%。其中,数字影音动漫、移动数字内容和互联网数字内容三项占总规模的85%以上。[8]当前,美、日的数字型“内容产业”走在世界前列。数字音乐已成为美国音乐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2010年数字音乐专辑销售额在全美专辑销售额中占比26.5%,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数字音乐市场。①2002~2011年,日本“内容产业”的数字化率由27.3%上升到63.5%,文化产业结构的数字化升级趋势明显,形成了数字动漫、数字影音、数字教育、数字出版、数字展示等跨行业产业。

(二)南北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态势日趋明显

文化产业在全球迅速扩张,南北非均衡发展之势日趋明显,南北“文化鸿沟”凸显。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在世界文化产业中,美、欧、日占比分别为43%、34%和10%,其他国家占比13%(其中,中国占比不足4%)。2011年,主要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0%,而中国刚超3%。[10]《全球竞争力报告(2011-2012)》分析指出,发达国家在文化企业价值链宽度方面优势明显。以价值链宽度指数衡量,日本、瑞士、德国的得分分别为6.30、6.10、6.10。中国排在第13位,得分4.00。此外,美国的传媒业和电影业、英国的软件业、法德的出版业等,均执国际业界之牛耳,彰显出各自在创意核心产品的研究与设计、生产与传播等方面的巨大优势,而创意衍生品授权制造、动漫产业加工制作等价值链上附加值较低的中间环节则向发展中国家扩散。发展中国家在印刷品、出版物、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类出口中所占比重较低,在网络游戏、新媒体等新兴文化业态方面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释放出文化产业的巨大潜能,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现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南北文化产业非均衡发展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一是南北国家在文化产业研发投入上差距较大。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显示,2011年日本、瑞典、瑞士、德国、美国的文化企业研发支出指数,分别为5.90、5.80、5.80、5.50、5.50;在发展中国家里,中国支出指数较高,但仅为4.20。二是发展中国家尚未形成文化产业链条,有碍于产业的升级改造。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中的旅游、教育、培训和体育产业等传统延伸产业相对成熟(如印度的电影产业,墨西哥的文化旅游业,泰国、马来西亚、摩洛哥的手工艺产业等),但由于创新能力弱且与市场化的商业运作尚未形成有效结合,而在动漫、视听、音乐、绘画、网络游戏、数字出版、创意设计等高层次文化产业方向上延伸不够,产销链条不完整。相比之下,美国等发达国家擅于从世界各国选取具有高附加值的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产品创意、市场化运作、商业包装等方式,创造出更多、更大的文化发展契机。三是发展中国家有待培育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社会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精神的支撑,离不开城市化这一必要的发展基础,也离不开网络信息技术在各国间构筑的文化商品流通平台。据联合国《2011年人类发展报告》和世界银行《2012年世界发展指数》公布的数据,发达国家在人文精神程度、城市化水平及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美国人文发展指数为0.91,城市人口比重为82.6%,国际互联网普及达74.24/百人;而中国人文发展指数为0.687,城市人口比重为47.8%、国际互联网普及率为34.38/百人,在20个国家中排名比较落后。[11]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培训、市场知识、文化基础设施和政府政策等方面亟待改善和提高。

(三)全球文化产业向高科技化、垄断化方向发展

世界文化产业在结构升级和全球化过程中,高科技化、垄断化特征日益凸显。发达国家在拥有资金实力的基础上,借助科技优势及文化产业规则的制定权和话语权,在整合世界文化资源的过程中,不断打造并强化其垄断地位。发达国家所掌控的大型跨国公司日渐主导世界文化市场。这些跨国公司不断向全球扩张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并规避投资风险,发展中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备受挤压。以图书市场为例,1999年全球图书市场的1/3份额被世界10大出版商中排名前两位的德国贝塔斯曼集团和法国的拉加德尔集团所垄断。近年来,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的文化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全球50家媒体娱乐大公司拥有世界95%的文化市场份额,世界音乐出口的90%由发达国家大集团所操控。跨领域并购与高科技相结合,巨型文化托拉斯不断涌现。自1995年以来,电脑、电信、娱乐等与媒介高度相关的产业开始与广播电视台兼并组合,推动了美国媒介产业集团开始向媒介传播的网络化与传播手段的高科技化发展。1995年,迪斯尼公司收购了美国广播公司ABC;1996年,时代华纳公司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所属的特纳广播公司合并,取代迪斯尼再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媒介集团;2001年,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正式合并。并购之后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迪斯尼和维亚康姆成为集电影、有线电视和出版于一身的“文化巨无霸”,操控着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6%的广播节目的生产与制作,并带来一系列衍生产品,从而裹挟巨资向更广泛的产业领域拓展。

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取得长足发展。2006~2013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由5123亿元升至21320亿元,所占GDP比重从2.37%升至3.69%。但面对世界文化产业发展迅猛、非均衡态势日益严峻的巨大挑战,我国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

(一)以文化消费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我国消费结构的第一次升级是基本生活用品消费,第二次升级是彩电和冰箱消费,第三次升级是汽车和住房,第四次升级是向旅游、教育、娱乐等文化类消费转变,文化消费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现阶段,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在我国基本结束。在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首先从文化消费上体现出来。2014年,中央财政一般公共预算安排208.07亿元广泛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西新工程、地市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建设;文化信息服务网络覆盖近3万个乡镇街道、70万个村(社区),人们在偏远山区也可使用国家数字图书馆的数字资源。①这在当前及未来相当长时间都将在较大程度上促进文化消费,尤其会带动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从而扩大全民文化消费需求,在源头上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二)以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耦合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文化的核心是创意,科技的核心是创新。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之耦合是知识与文化创意的经济化过程,也是文化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力“双引擎”驱动的实质所在。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耦合与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间存在如下密切关联: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之耦合文化资源要素与科技资源要素融合文化生产力与科技生产力的融合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因此,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耦合成为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深层次转变的重要内容。以安徽一出版集团为例,该集团在上海自贸区注册了时代文化公司,开发了一个最新软件叫“一键传输”。如,某人进行演讲,配了照片和讲稿后,把这些素材输入软件里,按一个按键,后台打印就是一本书。此举既体现了文化创意,又体现了科技创新。

(三)繁荣小微文化企业,做实文化产业

第2篇: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多元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2-0113-02当前,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整个世界处于一个相互制衡、共同发展、密切联系的状态,全球化和信息化早已成为当前世界的主要特征并继续深化着。全球化历来就是一把双刃剑。全球化使世界不再是各个孤立的部分,而是连接成一个巨大的整体。各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促进了彼此的共同发展。但全球化也使世界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尤其在文化方面,带来了很多问题甚至冲击。其中,以社会主义为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受到了多元文化的挑战。所以,如何积极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它们的碰撞与融合中应注意什么显得尤为重要。

一、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

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出现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其产生原因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由于不同民族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造成的。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已经证明,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但会影响人的肤色和性格,还会影响各民族的文化特性。纵观古今中外的东西方学者都曾对此做过相关阐述[1]。第二,多元文化的产生是由各民族文化的长期积淀造成的。一个民族,其文化特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那些得到社会认同的文化因素就会得到不断的传承,并最终积淀为表征这个民族之精神的东西。第三则是因为事物本身属性的多样性。人类文化当然也包括在内,不仅各民族、各地区或国家的文化呈现出多样性,而且一个民族、地区或国家内部也呈现出文化的差异性。可以说,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或差异性的存在,整个人类文化才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但这种文化多样性,即多元文化必然会带来诸多问题。从它产生的原因来看,多元文化必然会对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造成影响和冲击。对社会主义国家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当然也不例外。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面临着世界多元文化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物、文化以及观念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所处的团体、社会甚至是国家,而是突破了民族、种族和国家的限制。而多元文化的渗透难免会使人们产生诸多困惑[2],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进程也会带来深刻影响。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至关重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

(一)正确认识多元文化的出现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出现是一个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并存也是一个必然趋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多元文化的挑战更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并存与融合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们如何应对这一挑战,怎么去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多元文化,社会主义国家首先要有客观的认识。既然多元文化像全球化、信息化一样,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因此首先绝不能排斥它。因为担心它可能会对自己的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和影响就把它排斥在外是并不可取的。况且多元文化并不仅仅会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消极的影响,也能带来积极的一面。它能使不同的文化之间往来更密切,加深了解,从而进行更好的融合与交流。多元文化也能使人们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有更多、更丰富的选择。所以,面对冲击,一定要保持清醒和冷静,要用理智的态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面对多元文化,人们不但不能排斥而且是要主动地去接受、去包容。多元文化是一个必然趋势,即使人们排斥和反对,它依然会融入大家的生活。人们的自守行为只会使多元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过程更加漫长、更加艰难、更加痛苦。与其这样,还不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有了积极的态度,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积极应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处理好两者关系的前提,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去促进两者间的融合则是问题的关键。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融合中,我们首先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思想,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和而不同即和睦地相处,但不随便附和。一般指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一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中也可以借用和保持这种君子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能接受多元文化的出现,也要能包容多元文化带来的影响,更要能抵挡得住多元文化可能带来的冲击。既要能和睦的相处,同时处理好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任何新事物对人们来说都有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就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面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影响,人们总是会过分地担忧,产生焦虑,甚至产生厌恶和排斥。这对于相互融合的过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阻碍。其实,对于新事物的到来,我们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趋利避害,再结合自己的实际创新发展即可。

其次,就是要宣传和推广多元文化的政策。人们之所以会焦虑,除了担心多元文化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外,还源于对多元文化缺乏了解以及政策上缺乏有力支持。所以,要想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多元文化、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它并给它以政策上的支持。多元文化政策主张各种移民团体应该保留自身的文化,并且同其他文化和平地交流。实施多元文化政策的手段和内容可以是多样化的。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多元文化政策绝不能照搬照抄资本主义国家,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具体国情来制定相关政策。应把建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作为首要目标,因为它是多元文化政策实行的基础,也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创造条件。

再次,应积极大力提倡多元文化教育观念。多元文化能够为人类提供多元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一个社会只有接受和允许多元的文化存在,这个社会才会拥有永不枯竭的创造力的源泉。提倡多元文化教育是为了提高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群体、不同性别人们的教育素质,帮助人们获得其自身文化以外的跨文化能力。多元化教育是给予各民族文化以相对价值认识的真正意义上的保持各文化多样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多元文化教育,作为不同文化的人能够摆脱一体化的冲击,可深入地理解本族群固有文化的价值,从而更主动地弘扬地方和族群文化。对其他文化拥有者而言,从道德观、价值观、伦理观及生活科学等方面,能更完整并深层次地理解“他者”的文化,从而放弃自我中心主义。[3]由此可见,多元文化教育在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接受多元文化的融合两个方面无疑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最后,就社会主义国家自身来说,应该积极发展多元文化,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张力和国际认同度,以此来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社会主义文化若想被人们所接受和应用,就应确立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方向,给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性,提高社会主义文化的张力。历史上,一个强国的繁荣,无一不是提倡文化的多元化,提高文化张力。当前,国际上用落后的眼光看待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力和宣传力也有待加强。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通过举办诸如奥运会等国际化的盛会来宣传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提高自身的国际认同度。以此达到既发展了多元文化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动摇的目的。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在融合中应注意的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复杂的、漫长的,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在融合中还应注意一些问题。融合是一个同化的过程,也是一个极易产生激烈碰撞的过程。在融合中,不管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或手段去接纳它,前提是必须坚守自己的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不动摇。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共同理想,时刻铭记民族精神和把握时代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抵制多元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冲击。既顺应了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又坚持了自己的原则和信念,同时使社会主义文化在坚持自己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向着多元文化的方向丰富发展。

同时,在结合中,人们还应充分、正确地发挥传媒文化的巨大力量。传媒从传统的报纸、杂志、电台,到电视、电影,再到新兴的互联网络,等等,可谓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不但具有多元性还具有传播手段现代化、形态多样化、速度快捷化和范围全球化的显著特点,对于人们价值观的影响巨大,甚至对人们价值观的塑造也起到了引导作用。因此,应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优势来引导人们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念,树立崇高的理想,以积极且谨慎的态度去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

此外,社会主义国家在针对多元文化的相关政策方面也要适度和适中。既不能抓得太紧,使多元文化成为一种形式上的附属品;也不能放任自流,任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应把握好“度”。

四、结语

虽然多元文化的出现一定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造成影响和冲击,但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就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文化的顺利融合。而在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主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将遭受更多、更猛烈的冲击。人们唯有坚持自己的共同理想,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拥有抵御外来冲击的资本,使社会主义国家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走向稳步发展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第3篇: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全球化时代文学与理论的发展状况和动向是与会者关注的焦点。程锡麟介绍了当代美国著名批评理论家文森特•B•里奇(Vicent B.Leitch)和罗伯特•斯科尔斯(Robert Scholes)的近著。里奇对20世纪后半叶以来批评理论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作了总结,并且对文化研究的范围、目标和作用进行了评价。他指出,20世纪后半期在北美出现了理论的繁荣,而到20世纪90年代,又不断出现理论“死亡”、“结束”和“理论之后”的声音。里奇表示,理论有着漫长的历史,“理论的过去表明它有着未来”。 在文学研究走向问题上,他认为,研究文本经典时采用的批评方法还将继续扩大,并且被分割成不同的种类、范围和模式。文学的定义也将继续扩展。它不仅包含了经典文学,而且还包括文学和通俗文学(通俗爱情故事、哥特式恐怖小说、科幻小说、神秘小说、侦探小说及西部文学)。超文本小说很快就会被纳入文学范畴,更不用说会出现其它的新形式。但这并不意味着文学类别和形式的等级会被。斯科尔斯同样谈到了理论和人文学科的兴衰问题。他认为,理论表面上的失败,是因为它转错了方向,钻进了死胡同,要从中走出来,就需要回到人文学科(包括理论)的根。程锡麟认为,通过这两位学者的论述,可以获得这样的启示:第一,理论对于人文学科来讲是必需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理论已经成功了,理论并未死亡; 第二,理论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发展有忽视文学的美学尺度、脱离文学研究的倾向,因而出现了明显降温、甚至被一些学者冷落的转向。第三,人文学者需要不断拓宽研究领域,守卫和发展人文学术的传统。

陈正国介绍了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德勒兹(Gilles Deleuze)与反映论对立的文学观。在德勒兹看来,把虚拟空间(语言、文学、观念)与现实空间(生命、自然)两个空间联结起来时,有关“文学是什么”这一问题就成了“当生存的问题与书写的问题密不可分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德勒兹以卡夫卡、福克纳、波德莱尔的写作为例指出“文学是在已然生活和现行生活的经验之外穿行的生命进程”,陈正国指出,其蕴涵的思想即:文学本身就是生活。德勒兹由此又进一步指出,作家写作是在欲望受阻、渴求受到压抑的状态之下进行的,写作就是一种感觉。也正因此,人们说作品就是作家本人,作品就是生活本身。

在探讨当代经典作品时,与会者大多运用了后殖民主义视角,把文学与地域、政治、文化密切联系起来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与思考。索宇环介绍了福斯特的经典小说《印度之行》的空间化叙事艺术。他指出,小说的文本结构、情节、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实际上是被一系列有个性、有内在联系的空间组织起来的。这些空间按照其叙事目的可划分为政治空间、文化空间、心理空间和道德空间。叙事是空间化的,空间是叙事性的。空间与叙事进行着多维度的纠缠和渗透,为叙事提供了广阔和旋转的舞台。

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创作多探讨了黑人亚文化与白人主流文化矛盾对立的现实和互补融合的可能性,表现出她对全球化时代价值取向的思考――在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黑人何去何从的问题。不少与会者认为,莫里森的作品对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读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当前,全球化给我们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冲击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国能否在全球化浪潮中找到民族自我的存在价值和文化定位,解决好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成了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

第4篇: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一、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已经存在了三千多年,它更早于文字的出现。上古文学同现实生活结合得非常紧密,其中有同自然作斗争的神话,有和生产密切相联系的诗歌,也有表示愿望、趋吉避凶的咒语式的祷祝词。在早期,文学通过口头传诵的方式流传。文学和其他艺术如诗歌、音乐、舞蹈那样互相结合的形式,没有单纯的文学作品独立存在。中国文学的最初比较系统地成型是在上古至战国时期。后至秦汉时期出现了乐府诗,魏晋时出现了志怪小说,隋唐时期的诗歌发展到了中国的高峰,而且出现了唐传奇这一具有奇幻特色的文体。后至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可以说在每一历史阶段都有其独有的文学成就。诗歌、散文、词赋、民歌、小说、戏曲等多种文学形态构成了中华民族庞大而又精细的文学体系,影响着一代代炎黄子孙。在这其中有许多词句故事广泛流传,家喻户晓。如屈原在《离骚》中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描写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并给人以鼓舞。李白的诗豪情万丈。他那炽热的感情,强烈的个性,在表现各种生活的诗篇中都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处处留下浓厚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如《北风行》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以大胆的夸张手法衬托出了诗人的魄力。至于四大名著的故事更是流传至广,《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热爱自由、勇于反抗;《水浒传》中梁山英雄个个性格分明;《三国》的宏伟庞大;《红楼梦》的温婉凄美都深深地刻在了中华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塑造制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鬼狐仙怪的形象,在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同时又暗含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三言二拍}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出现,一方面揭示了社会的黑暗与政治的腐败,将中国志于宦途的文人的丑恶嘴脸刻画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也对造成这种现象的社会发出了控诉。

二、中国古代艺术

1.绘画 中国绘画包括卷轴画、壁画、年画、版画等各种各样的门类。有时特指以中国独有的笔墨等工具材料按照长期形成的传统而创作的绘画。中国画有工笔与写意两大种画法,现分为三大画科: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有卷、轴、册、屏等多种装裱形制。中国绘画的起源可上溯到远古时期的壁画及最初陶器上的花纹。秦汉王朝时期的绘画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高潮。三国两晋南北朝是绘画史中的重要阶段,由于社会混乱,人民寄希望于佛教,石窟壁画如新疆克孜尔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特别是敦煌莫高窟都保存有大量的此一时期壁画,展示出高度的艺术造诣。中国隋唐时代的绘画艺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杰出成就,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峰之一。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的绘画及以敦煌220窟为代表的壁画体现着此一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五代两宋以后,中国绘画成为中古绘画的鼎盛时期。元、明、清时期文人画获得了突出的发展,强调抒发主观情趣,提出“不求形似”“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这时起,中国的绘画已走向了由形到神的蜕变。中国绘画所描绘的对象,都充满着生命的气韵之动。由文化的沉淀所反映出的画者本身的意境,画家将这种对生活及艺术的感悟注入笔端,凝结为画的神韵。而且中国画家常常自身的修为都比较高,同时涉猎艺术的各个领域,往往会将他们的政治理念及艺术思想融入绘画中,借此抒发自己的感情,因此绘画所表达的思想往往比较深刻。

2.戏曲 中国的戏曲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与古希腊戏剧、古印度梵剧并列称为世界上三大戏剧源流。前两者已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消逝,唯有古老的中国戏曲源远流长,硕果仅存,并依然在世界艺术领域散发出夺目光芒,成为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国戏曲集中宣扬、展示了中华民族在文学、哲学、美学、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杂技、武术、曲艺、建筑等方面的水平和成就,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民族精神体现。中华民族是一个追求中庸的国家,所有的协调性的思想都被倍加推崇。“和”成为中国戏曲美学的美的标准。这种美学思想,长期以来成为中国人处理矛盾和对待时间及运动的理想方式及态度,“和”表现并渗透在中国文化的一切方面。中国戏曲的美学形态及其美学思想与中国古典诗词书画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求和谐、求均衡对称、求圆满、求完美、求兼收并蓄。这种民族的美学特色,在中国戏曲的剧目中有着充分的反映,主要表现在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结合方面。如忠肝义胆的《赵氏孤儿》,匡扶正义的《四进士》,为民伸冤的《铡美案》,爱国主义情操的《杨门女将》、《满江红》、《桃花扇》,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这种中庸理论。

3.建筑 中国艺术和建筑有三种主要传统形式——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这些形式可以说都是宗教和政治之下的产物。从政治角度来讲,从秦代的宫殿开始,宫殿这种建筑就象征了皇帝的集权,显示了古代帝王的一种惟我独尊的心态。到了骊山的秦始皇陵,可以说这是一个“从宗庙到墓葬”的转变过程。高祖皇帝时期长安城诞生,当时只是建造了单独的宫殿以象征新政权的设立,接着惠帝时期建起了长安城墙,然后是传奇式人物汉武帝,他在城外建造了一座梦幻般的庭院——上林苑,最后是王莽的“明堂”,它是依托儒家理念所建的纪念性建筑,通过对上林苑的破坏,确立了自己统治权力的合法性。中国古代建筑在造型及材料色彩的应用上也是独具一格。首先,它具有独特的木结构体系。可以有效地减轻墙壁压力。其次,中国古代建筑一般采用庭院式的布局,主要形式有三合院、四合院及廊院,且多用对称型,体现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再次,色彩的运用是古建筑的一个显著特点。色彩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这主要是由中国建筑的材料决定的,中国的建筑多用木材,为了防止木材腐烂而在其表面涂上油漆,逐渐演变成为建筑彩画,继而是雕梁画柱。在中国古式的宫殿中常常采用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并在屋檐下处于阴影部分的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使之在白色台阶的对比衬托之下显得轮廓分明、强烈鲜艳。可以说在建筑上使用如此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即使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是极为少见的。这种中国传统的以龙凤为主题,附以青绿色的背景色,并使用大量的沥粉在彩画上画突起的线条,上面涂刷大量明亮的色彩和贴金,显得立体感非常强,达到一种极致的富丽堂皇的效果,被称为“和玺彩画”。正是由这诸多因素组合,经过历代的发展,最终形成了中国建筑特有的华丽磅礴的风格。

4.舞蹈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原始时代,舞蹈是文化的基本形态。凡狩猎、战争或者、生殖,以及祭祀或祈祷等活动,都是通过舞蹈来进行的。中国的汉魏和隋唐时代,是宫廷舞蹈发展的两个高峰。宫廷内设有专门管理收集乐舞的乐府、太常寺、梨园等机构,训练和培养宫廷乐舞演员和乐员。唐玄宗和南唐李后主等皇帝还亲自参加编制乐舞。宋元以来,民族民间舞蹈兴盛,许多前朝有名的古曲舞蹈逐渐被新兴的戏曲中的舞蹈所代替。明清时代,戏曲舞蹈渐趋成熟,其丰富的特技表现手段,大大增强了戏剧的艺术表现力。

5.陶瓷 我国商代在陶瓷工艺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商代,由于金属;台炼和窑炉结构等高温技术取得的成就,陶瓷的高温烧成成为可能,烧成温度从1000℃提高到了1200℃以上。在这样的高温下,不少中、低熔点物质转化为玻璃态,于是萌生了釉。到了宋代,陶瓷艺术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全国各地地方窑釉色争奇斗艳、丰富多彩。“钧窑”釉瑰丽犹如朝霞;“汝窑”釉色美似天青;“官窑”釉厚如凝脂;“哥窑”釉以冰裂纹见长;龙泉青瓷釉色葱翠欲滴、色调雅洁。明代在继承宋代传统的基础上釉色又有了新的突破。出现了永乐时期的“鲜红釉”“翠青釉”;宣德时期的“宝石红釉”;弘治时期的“娇黄釉”;正德时期的“孔雀绿釉”等,它们在制作技巧及艺术风格上都达到了以前难以企及的高度。景德镇的陶瓷驰名中外,其中不能不说大部分归因于它精致的釉艺。

6.雕塑 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石器和陶器制作。战国至秦汉时期出现的大量用于陪葬的陶质和木质的人物及动物俑像。展现了强烈的本民族雕塑艺术的特色。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东汉至十六国时期的佛像作品,造型古朴。北魏的佛像制作在吸收外来艺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的雕刻技法,体现出丰澹华美、清新俊逸的汉文化特色。东魏和西魏的佛像,面容亲切蔼然,蕴含着深切的宗教内涵;北齐、北周的作品,技法上更趋纯熟,人物塑造比例得当,情态表现开始走向世俗化。南朝的佛教艺术也形成了独特而有影响力的风格,其形象上的“秀骨清像”和服饰上的“褒衣博带”,随着南北文化的交流,逐渐成为南北朝佛教造像的一个共性特征。唐代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唐代佛像雕塑在吸取了印度古典艺术精华的同时,结合本民族深厚的艺术传统和人文思想,形成了雍容壮阔、庄严深沉的艺术风格。唐代的彩色陶俑以生动的造型和绚烂的色彩多侧面地反映出唐代豪华富丽的社会生活。宋代的造像以彩塑和木雕为主,体现人物的情感和神态尤为细腻真实。元、明、清时期的佛教雕塑伴随着技术上的高度成熟也带来了造型上的陈陈相因,缺乏生气;与此同时,中国的工艺雕塑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中国作为东方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它的精华,不仅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而且正在受到世界范围内日益众多的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它既见诸于经典文献、制度规章等程式化的客体形式之中,又存在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模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规范、行为方式、审美情趣、风俗习惯等主体形式之内,经过数千年的扬弃和演绎,这种文化沉淀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制约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规律的强大力量,是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不得不提的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文化在中国国人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中国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热潮不仅仅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它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当今文明的一个极大误区:长久以来对本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忽视。试想,在一个始终重视本土文化的国家中怎么会忽然间掀起民族文化的热潮?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今并未受到国人的广泛关注是一项不争的事实。相较于《蒙娜丽莎》在卢浮宫失窃时全体巴黎市民的痛哭流涕,梁实秋夫妇为北京旧城墙的拆除所拘的一把泪不免显得势单力薄。但从全局看来,中国文化艺术无疑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并顺应时代的道路,在沉睡了多年之后重新散发出耀目光芒。我们应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前形式,立足于本国文化,面向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在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我们的下一代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这对中国发展成为文化大国及经济大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建筑》作者:乔匀,刘叙杰、傅熹年等 中国新世纪出版社&美国耶鲁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第5篇: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中华文化;满足各国;消费需求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已经成为当前和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国际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集中优秀人才,增强中华文化对外影响力,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实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推动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软实力,改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一、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要有利用世界各国先进文化资源,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中华文化才能跻身于世界先进文化的前列,才能增强在世界文化中的竞争力。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资源都是有限的,尤其是先进文化资源更是短缺的。要想使文化产品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成为在国际文化市场上拥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先进文化,必须要有利用各国文化资源意识,尤其是要有利用发达国家先进文化资源来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观念。只有文化开放,才能带来文化繁荣;只有利用世界先进文化资源,才能把中华文化建设成世界优秀文化。

唐朝文化能够成为当时中国和世界最繁荣、最灿烂的中华文化,与唐王朝实行开放和兼容的对外文化政策是分不开的。唐王朝十分重视各民族文化交流,实行开明、兼容的民族文化政策,努力吸收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如吐蕃医书《四部医典》代表了少数民族医学对汉文化的丰富,唐朝乐舞也吸收了少数民族乐舞等等。同时,唐王朝与亚洲、欧洲甚至非洲一些国家的文化往来频繁,吸收了众多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如唐朝吸收了西亚和南亚国家的宗教文化,周边邻国的艺术、音乐、舞蹈、服饰等优秀文化。

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的强势文化,也与大量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文化成分是分不开的。早期移民把欧洲各国文化带到美国,形成美国独有的移民文化。而移民文化实际上是各国的精英文化。移民具有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容纳能力,他们不断移民到美国,实际上就是把世界各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移植到美国,汇集成美国现代文化。这也是美国文化能够成为当今世界文化中的主流文化之一的主要原因。由移民文化演变成的当今美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折扣”就低,“文化亲近”度就高。这是美国文化产品容易被各国民众接受,称霸世界文化市场的主要因素,也是“天生”因素。而其他国家文化在这一方面与美国文化相比却“先天不足”。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文化产品要进入国际文化市场,首先要有在世界先进文化基础上发展中华文化的战略思路。大胆学习和吸收各国先进文化,在消化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文化的再创新,形成进入国际文化市场的后发优势。

二、要有在世界市场经济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经济全球化的21世纪,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基础,也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运行的核心机制是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基础上,文化产品要走向世界,只能通过文化竞争进入各国文化市场。因此,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是要有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任何一种文化的竞争力都来自两大因素:一是能够生产出不断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文化产品;二是能够创造出满足各国人民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的文化需求市场。满足世界文化市场需求和创造世界文化需求市场是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硬条件”、“硬道理”。

从文化水平来看,世界文化又分为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生存性文化以传统文化为主调,维护传统、维持现状成为人们生活观念的主流意识。发展性文化以兼容文化为主调,在传统优秀文化基础上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强调自我发展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竞争性文化以创新文化为主调,在不断自我完善的基础上强调科学发展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成为人们生活文化观念的主流意识。如对这三种不同发展层次文化的特性进行比较,生存性文化较为封闭,甚至拒绝外来文化;发展性文化较为开放,善于消化外来文化;竞争性文化善于创新、创造,不断输出新兴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包含着生存性文化、发展性文化、竞争性文化这三种不同层次的文化,但是,在一般发展中国家把生存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新兴经济国家把发展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发达国家把竞争性文化作为主流文化。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三、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要有实现把以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转变为以现代文化为主的文化产品的战略观念。首先要明白,中华文化产品走向世界是当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当代中国人的现代文化走向当今世界,并不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观念和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也绝对不是当代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走向当今世界。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重要内容,但不是中华文化、文化产品的主要内容,更不应该成为现代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

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能力不足,理由有二: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并没有使中国强大起来,说明传统文化的价值尤其是现代价值是十分有限的。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上中国曾经成为对周边各国有很强影响力的封建帝国,但是并没有使中国成为对当代世界有很强影响力的世界强国。二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局限性,影响力是有限的,世界各国不可能完全接受。目前,中国传统文化只能让世界各国感兴趣,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世界文化的点缀,但是,不可能成为当今和未来世界的主流文化。

在中华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必须正确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口号并不完整,不是所有的民族文都能自动成为对世界文化有影响力的、并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主流文化;也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的东西就应该成为被世界各国所接受的国际文化。只有对外来文化进行本土化改造,对本土文化进行国际化的改造,形成能够满足现代文化生活所需要的新兴的现代文化产品,民族文化的东西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世界文化、世界性文化产品。

当代世界文化的新知识、新技术含量较多,代表着当今世界的高水平、先进水平的国际文化潮流。因此,我们必须要有在世界现代文化基础上建中华文化、开发文化产品的战略思路。

四、要有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经济全球化决定了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向。从发展规律看,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仅是物品、技术、资本、人员等经济要素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而且包括文化产品、文化资本、文化信息和文化观念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等现代传媒设施日益国际化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导致了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艺术、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在国际范围交往碰撞,推动了文化全球化。

随着全球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频繁,文化贸易数量增大,导致了一种大量的文化交换和适应。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增长将不断促进世界范围内文化消费市场的形成,使各国文化消费种类、文化消费时尚、文化消费价值观念日趋国际化。这些文化情形的产生有利于各国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销售,从而根本上推动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产品全球化推动着中国产品文化全球化。产品出口既是一种货物出口,也是一种文化出口。产品出口含有一个国家的文化理念的出口。各国消费者在接受中国产品的同时,意味着同时接受中国的传统习俗和文化理念。中国“春节”正逐渐演化为世界“中国年”。目前,春节正成为中国传递给世界的一张传统“文化名片”。在2008年春节,巴黎的家乐福超市挂起“吉祥如意”的横幅,纽约帝国大厦用代表中国的红黄两色灯光点亮自己,巴西总统为华人朋友的儿子包起了红包,这些意味着中国年文化已进入世界各国[1]。

如何借助中国的经济全球化、产品全球化,来推动中国文化全球化,实现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如何有效地把货物出口和文化出口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货物商品出口带动文化产品输出,推动观念、思维、文化出口。这是中国文化界和产业界需要思考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五、要有在世界文化强国基础上开发文化产品的思路

在21世纪,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努力达到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中国要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不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而且在文化发展水平上也要达到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

要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意识,大胆制定开发国际文化产品市场的战略思路。中国经济能够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拥有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雄心。同样,我们应该拥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决心,来制定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思路。

同样,在促进中华文化、文化产品走向世界这个战略问题上,我们要像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那样,制定中华文化发展战略;要敢于开放国内文化市场,要敢于进军世界文化市场,占领国际文化市场。只有文化开放才能带来文化繁荣;只有文化繁荣才能聚集走向世界的文化能量。中国文化产品的发展战略应该是,使中华文化快速发展,并成为全球现代文化发展的发动机,拉动世界文化水平不断提升。

当今世界文化市场确实是由美国文化支配,但未来的世界文化不一定完全由美国文化来支配。中华文化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完全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文化的支配力量。因此,我们既要有成为经济强国的发展战略,也要有成为世界文化强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第6篇: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和平、发展、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主潮。世界文化的发展,也顺应并推动着这一时代主潮向前发展。只有洞悉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才能赢得主动,才能更加自觉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综观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势,以下几方面不可不为我们所注意和重视。

其一、由于“二战”以来半个多世纪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全球经济持续增长,文化发展得到空前重视。

“二战”结束后,半个多世纪来没有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和战争,虽然局部战争不断,但从总体上说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各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其结果,一方面刺激了文化的消费和繁荣,促进了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引起了思想家和政治家对文化问题的关注,即对文化的价值、作用及其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到约瑟夫・奈的“软力量”,从屋太一的“文化比经济更重要”到费孝通的“文化自觉”,从普京组建“总统文化艺术委员会”到希拉克提出“文化例外”原则[1]……都是世界重视文化发展这一潮流的反映。

特别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实施了一项“世界文化发展十年”(1988-1997)活动,提出了一些新的文化与社会发展理念,对世界的发展尤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世界文化发展十年”活动,是根据1982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世界文化政策会议的建议,由联合国大会在1986年批准的。在“世界文化发展十年”的文件中提出了“将文化置于发展的中心位置”的重要命题,认为“任何不考虑某个特定人群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项目就有失败的危险。这个提法包含了出席墨西哥城会议的代表在世界文化发展十年方面所建议的战略的根本之点。这个战略包含了一系列的协作行动,其目的是在经济和技术发展中将文化和人的价值恢复到中心的位置上。”因而倡导形成一种新的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应对发展的质量和人的因素予以更多的重视,而且能在社会和经济发展各种措施中建立起对文化方面的重要性的认识。”[2]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资源、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是对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准确判断。

其二、世界强国加紧实施文化占领(渗透)战略。

相对于战争年代武力和军备是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而和平时期的竞争则转向文化和人才,即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的文化素质和国家文化创新能力的竞争。美国等西方强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文化产品。尤其是美国大肆推行文化扩张主义,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警惕与不安。例如,美国电影是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占有率却高达80%。再如,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和生产制作,节目源主要掌握在美国人手中,而设备主要掌握在日本人手中。还有互联网,据统计,国际互联网访问量最大的100个网站中,94个属于美国。他们出口的文化产品,不仅赚取了大量外汇,而且把美国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散布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人们把这种文化侵略称之为“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其影响力和渗透力绝不亚于任何枪炮。因此,一些西方大国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都把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国家战略予以推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日本、韩国还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口号,他们的动漫、动画和影视产品占据了世界特别是东南亚市场的大量份额。总之,世界范围内,包括文化产品、科学技术和意识形态等文化竞争日益加剧。面对世界激烈的文化竞争和文化贸易的严重“逆差”,我们只有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才能争取主动,赢得竞争,才能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其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仅大力倡导文化发展的新理念(已如前述),而且还在实践层面组织实施世界规范内的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新。60多年来,联合国及其教科文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与文化相关的国际条约和文件,如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公约,知识产权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公约,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公约,以及最近通过的国际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公约,等等。这些国际条约和文件对于规范国际间的文化交往和文化权利,维护世界文化生态和公平竞争,促进世界各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创新,都发挥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特别是这些年来在人类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各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积极参与联合国及其教科文组织的相关活动和事务,参与或主导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增强我国在国际文化交往中的话语权,在世界上树立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为维护本国和世界的文化权利、促进世界文化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以上所引分别参考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约瑟夫・奈的《软力量》;屋太一的《历史的波澜》;费孝通的《文明对话的最高理想》,1990年11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东亚社会研究研讨会”上的演讲;2002年10月11日《中国文化报》的相关报道;“走近法国网”:省略。

第7篇: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北京;世界城市;挑战

[中图分类号]D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470(2010)04-0089-05

建设世界城市,自上世纪以来一直是北京城市发展的目标。北京所欲建成的世界城市,就是经由区域性的国际城市,再建成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比肩的位居世界前列的城市。北京世界城市的目标经过了大致如下的孕育过程:(一)初步提出。上个世纪80年代末,北京组织城市发展战略研究,在确定城市发展的长远目标时,形成了要建设成为与上述五个城市(当时还加了一个莫斯科)比肩的世界中心城市的初步想法(见《首都发展战略研究》1988年)。囿于当时北京的发展条件和水平,以及整个国家的总体状况,北京要位居世界城市行列的远大目标当时被认为还是很遥远的未来愿景。(二)深化认识。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国开放的拓展、北京国际交往的增多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关于城市发展目标的认识和表述变得清晰,在原有基础上提出了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加快追赶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的设想,那时北京关于追赶的目标城市中已删去莫斯科,原因是苏联解体,俄罗斯弱化,莫斯科逐渐丧失了在冷战时期一度作为世界城市的影响力而被边缘化。这一时期虽然明确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但是在论及如何实现愿景时还是比较谨慎。期间比较明显的变化是,北京关于国际城市的研究有所增多,统计部门和一些研究机构已开始注意国际城市的衡量指标,并进行一些比较研究。1997年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了《世界大城市社会指标比较》,选取世界85个城市的52个指标进行了比较,尽管这个比较的指标收集尚不齐全;资料的年份参差不齐;城市包括范围和统计指标口径不尽相同:指标项目的设计有待商榷。但是对于帮助北京判断自己在国际城市中的地位和差距,提供了一些参考。总体上说,这一时期,从目标角度看,北京城市发展更多着眼于现代化及相关指标值而不是世界城市,这是北京在人均GDP不到一万美元,相关现代化基本指标尚未达标之时的自然选择。当然,现代化与世界城市虽然两者有相一致的地方,但是内涵却有比较明显的差别。现代化是世界城市的基础,世界城市则是具有世界性影响力和控制力的特殊的现代化大城市。现代化城市不一定就是世界城市,要成为世界城市当然首先要实现现代化。总体观之,上世纪80年代末和整个90年代,北京关于国际城市、世界城市虽有不少思考,但仅限于一般的课题研究,并未正式成为规划或决策文本。(三)清晰定位。进入新世纪后,2000年北京制订“十五”规划,确定了“新三步走”战略部署,提出到2010年,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构建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基本框架: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到21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周年时,成为当代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其实就是指世界城市。其后,2005年中央批复《北京总体规划2004至2020年》,确定城市目标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在“十六字”目标中,国家首都和文化名城显然是北京现状的描述而不是欲达目标,国际城市和宜居城市含有目标意味。当时,各界对北京能否实现宜居的关注和议论比较集中,疑虑较多,惟国际城市议论较少,基本认同,多认为只是所需时日问题。2005年版的规划中关于北京城市未来目标的实施大体延续了“十五”规划的新三步,也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步是构建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基本构架;第二步到202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国际城市(“十五”规划是初步建成);第三步到2050年成为世界城市(“十五规划”:世界一流水平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至此,北京城市最终要成为世界城市的定位才算正式确定。

综上所述,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其实是北京城市发展一直追求的长期目标,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孕育才逐渐成熟,体现了北京对自身定位的自觉意识和自我期许。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判断:北京已进入全面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新阶段,正式开启向世界城市目标驶进的航程。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既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又有现实因由。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实力大大提升,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影响力增强,开始由世界边缘逐渐走向世界中心。特别是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发展的强劲势头和巨大潜力以及其对全球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中国要实现复兴,迈向世界中心,已呈不可挡之势,与此相应,其必然推动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金融管理中心的首都北京,成为世界城市。从北京自身来讲,自筹办奥运会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建设、国际化程度、现代化水平、城市美誉度等都大大增强和提高,已经成为世界注目的东方大都会。可以说,北京加快世界城市进程,主客观两方面条件都已具备。可以预料,中国走向世界中心、实现伟大复兴之日,就是北京成为世界城市之时。

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已经明确,那么。未来的北京要建设成为什么样的世界之城?又该怎么建设呢?这是各方关注和议论的焦点。让我们先来看,现在普遍认同的四大世界城市,它们成为世界城市的历史背景。伦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代表,是最早的世界城市,凭借产业革命的先发优势和大英帝国的坚船利炮把它的影响带到全球;纽约是伴随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兴盛,因二次大战后建立的世界经济秩序而雄霸全球;东京可以说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开始跻身世界城市;巴黎则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科技、时尚的适时不断的有机结合,从工业革命开始一直保持世界都会地位。曾经是世界城市的莫斯科,则以其规模、实力和历史文化,犹因其代表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时期曾位居其列,亦随冷战结束而淡出。实际上,上述五个世界城市,在东西方对立、全球化未及时代,其影响力主要局限在各自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军事、经济范围,都称不上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城市。直至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西方开始和解,全球化成为主导潮流,世界城市才正式登场,显示出真正作为世界城市的作用和影响力。今天,北京要成为地球上新兴的世界之城,与以往世界城市出现不同的是,这是在21世纪的背景下,在全球化迅猛发展,孕育新的科技革命的时代,且伴随一个古老大国的复兴。因此,北京作为新兴世界之城,可能而且应当在多个方面呈现与以往世界城市不同的内容。可以预见,21世纪,是世界酝酿新的科技革命、产生新的理念、诞生新的城市模式和生活方式的时代,也是世界格局将会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21

世纪中叶的城市将会在城市形态、工作、生活、起居方式、能源、交通、通讯等方面发生革命性变化。基于此,北京要建设成为未来的世界城市,指导思想要立足于21世纪世界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新发展,体现东方文化特色,不能简单复制以往世界城市,更不能重复世界城市曾经走过的弯路,把教训当经验。那么,什么是21世纪的世界城市呢?首先,在发展取向上,要能引领21世纪城市发展方向、体现21世纪城市的发展理念;其次,在发展水平上,要能反映最先进的科技创造和应用,最先进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再次,在经济发展方面,要采用绿色、低碳、低耗、可循环的新的发展方式、确立先进的模式;最后,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要能实现东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融合,实现东方文化的世界化。也就是成为一个具备鲜明东方特色的、面向21世纪的绿色的、科技的、富足的、时尚的、人文的新型世界城市。

要建设成为世界城市,北京有着良好的条件和机遇以及真实的现实需要,但同时,也面临很大的困难和挑战。

挑战一:城市扩张与限制的矛盾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是否意味着要延续现有超常扩张的发展方式?这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首先要回答的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建成区面积从400多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近1200平方公里,几乎是原来的三倍;人口从780万增加到2000多万,也是原来的两倍多,其中一半以上人口聚集在主城区,首都功能核心区每平方公里有22546人;机动车则从60多万辆增加到400万辆,是原来的6倍多。北京城市屡超规划的扩张给城市资源、环境、交通、治安、日常运行和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问题是迄今为止,北京还没有找到控制城市继续快速扩张、功能继续增强的比较合理有效的办法:城市规模扩张式建设格局依然在延伸,流入人口以每年60万速度在增加,机动车每年增加50多万辆,每两年就增加100万辆,而且北京机动车使用频度要比其它世界城市高出几倍。显而易见,如果再按目前这样扩张下去而不加以控制的话,仅过10年以后,静态估计北京的人口就将会接近3000万,机动车900万辆,建成区扩充到1800平方公里。而再过30年,等到2050年,北京将会膨胀成什么样?那样的城市在未来将如何生存?不堪想象。勿庸置疑,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然不能延续简单的扩张式发展路径,而需要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必然不能听任扩张冲动的主宰,而要规之以发展理性:必然要在疏解城市功能、增强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出新路子。一句话:不能只做加法,还要做减法。

以此为计,放眼未来,如何把北京当前正在进行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发展、新城建设、南部地区发展和新机场建设等增量发展纳入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长远规划中,进行科学谋划;如何审慎地、理性地、前瞻地规划控制现有中心城区已有的功能和诸多中心,而不是一味地强化:如何适时处理好控制外来人口与实现居住和户籍、教育、医疗、社保平权的关系:如何在优化环境和交通与遏止发展冲动之间找到有效解决问题的办法,等等,都需要有新的视野。诚然,在一个长期大一统的国度的首都,放弃高大全的思维模式并不容易,无论是对于决策者还是一般民众。但是,不管怎样,在走向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记住城市学大师刘易斯-芒福德的警示:切不能把特大城市本身作为目的,追求过度发展,生命和健康远比钢筋和水泥更重要。

挑战二:单城突进与区域协进的矛盾

世界城市,通常都以发展水平较为接近的都市圈形式出现,北京也不能例外。可以预料,世界城市目标的凸现,客观上一定会助推北京城市进一步扩张,功能更加强化,加速北京对各种优质发展资源的吸附和聚集,很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周边地区的差距。

长期以来,北京的发展呈“孤城突进”之势,北京与周边地区发展存在很大落差,环京周边100公里的区域内,存在着大面积贫困带,这些地区多处于半干旱和半湿润过渡气候带,山贫土瘠、沙化严重、盐碱遍地,几百年来一直就是穷困地区,像这样在首都周边存在贫困带的现象在世界上是极为少见的。环京八市石家庄、廊坊、保定、唐山、秦皇岛、张家口、承德、沧州与北京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八市经济总量加总大致与北京相当,即使直辖市天津,与北京相比,发展水平也有一定差距。纽约、伦敦、东京、巴黎大都市区的发展同质化程度很高,大都市圈内的发展水平都很接近,为它们成为世界城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即使国内具有成为世界城市可能性的上海,其所在的都市圈同质化程度、区域成熟程度也明显高于北京都市圈。即便如此,北京还要在能源供应、城市用水、人力资源、城市大环境治理等方面吸附周边地区。实际上,作为800年的古都,不管是封建时代的京城也好,还是作为社会主义的首都,北京城的繁荣从来不局限于京畿圈的供养,而是仰仗于威权治理下的首都经济模式,聚集全国的优质资源,调用各方的要素。如果单凭北京周边地区的资源,是不足以支撑大北京的。但是,这样的超市场、调用资源型、孤岛式的发展模式,在未来新的发展背景和发展理念下,要不要持续?能否长期持续?以及如何持续?值得深思和考虑。环视世界,大城市的都市圈化是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世界城市的建成无不仰赖于整个都市圈的发展,没有都市圈支撑的世界城市是难以想象的。

一千多年前的罗马的陨落历史告诉我们,如果城市前进方向不正确,如同流沙上建城。那种寄生型经济和豪取式制度安排,那种对远地人们实行单向的吸附以至于丧失平衡和和谐,终使其自身演化成一架为保证其人口继续存活的机器,并最终以一种更普遍的形式给城中的富人和穷人都造成一种一样空虚和无为的依赖生活,那只能是一个异常的存在,寄生式的辉煌,是不可持续的模式。

基于此,北京在确定世界城市的目标后,应当致力于京津冀经济圈的共同发展,首先做好市辖区县的统筹发展,同时着力推进京津冀经济圈规划发展纲要实施,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辐射作用,把京津冀都市圈建设成为世界级都市圈。今后,能否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区域规划,促使城市圈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充分发挥圈内各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切实推进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将是北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大课题。

挑战三:模仿与创新的矛盾

迄今为止的世界城市,都产生于21世纪之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尤其是全球化的推进,而成为引领城市发展,乃至引领世界发展的众城之城。

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城市化的追赶者。近三十年来的追赶,特别是最近十年的快步前进,中国各地,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进行着波澜壮阔的造城、改城、扩城运动,尤其是作为首都的北京尤为典型,主导这场城市化速成运动的关键词有两个:复制和模仿。大量似曾相识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许多互相抄袭的街区和景观隔城并立。先是复制国外城市,

然后国内城市互相抄袭。当然,没有学习和仿造的追赶难以做到;但是,简单、机械的复摹也很可能把问题和病毒一起拷贝下来。当前北京人口蜂聚、空气浊化、交通拥堵、贫富分化、城市不断膨胀,所有这些城市病,都是以往许多国际城市所曾经历过的,我们只是在重复。正如拉维丹所指出的,19世纪城市的历史是一部疾病的历史,20世纪的城市历史,可以称作一部奇怪的医疗故事,这种治疗方法一方面寻求减轻病痛,另一方面却孜孜不倦地维持着导致疾病的一切令人痛苦的环境,而其实际产生的副作用象疾病本身一样坏。

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在理念上、思维上、方法上、技术上有所突破,实现创新;如何避免19世纪20世纪城市建设的通病,走出过分贪大求多的误区,修正规模就是一切的工业化时代模式。如何以新的理念理解城市的功能,诠释城市的价值,切实走出一条绿色、低碳、低耗、循环经济的发展之路。如何辩证地看待技术手段的两面性,不过分使用技术,尽可能地回归自然、顺应自然。如何洞悉先行世界城市曾经经历的城市化、郊区化、再城市化背后的历史逻辑而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些都是对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考验。

挑战四:文化包容与冲突的矛盾

世界城市,必然也是文化之都。没有全球文化影响力的城市,不成其为世界城市;不能以先进文化引领世界城市,无疑是个名不副实的世界城市。

北京要建设世界城市,必然要寻求文化上的影响力,展现自身的文化魅力。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自成一统,近代以来虽因国衰而示弱于西式文化,但体系依然、活力依旧。北京固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现有文化建设多有可称道之处,但要具备世界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并不容易,尚需努力。鉴于东西方在世界观、价值观、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方面的差异,北京弘扬中国文化,无疑要打破西方的文化霸权,冲决西方文化模式,因此难免会彼此发生剧烈碰撞,需要较长时期的磨合,其实这种碰撞和磨合现在就已开始。文化争夺,核心是文化主导权和话语权的争夺。城市主要功能就是化力为形、化权能为文化。这种文化权能通过制度文明、科技创新、观念先进、引领时尚藉以展开和实现。某种意义上说,北京成为世界城市,文化上面临的争夺和竞争将更为深刻和持久。未来,北京能否以谦和的姿态、包容的心态学习吸收人类一切好的文化;能否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世界优秀文化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创造性转化并世界化;能否在城市运营和治理、环境保护、市民生活方面提供21世纪的城市生活样式:能否在营造创新氛围、孕育时尚观念、繁荣文化艺术方面体现21世纪的潮流;能否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规模、层次和国际化水平;最具挑战性的是,北京能否克服莫斯科当初以意识形态和文化绝对对立的姿态立于世界城市之列,而以更具有亲和力、包容性、吸引力的城市形象走向世界中心。还有,我们能否进一步探索、完善中国式社会主义,在西式自由市场一代议民主契合型的制度形式之外提供一种新的有竞争力的现代制度样板,这就是当前正在热议的尚未成熟的中国制度模式,从而以制度文明示世。这些都需要北京。更需要我们国家在制度和文化上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发展、进步和正确应对。

诚然,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利益的矛盾都是客观存在,对立和互相挑剔更容易一些,相互学习和包容需要高远的境界、宽广的气度、利益的调适和高超的智慧。况且,这种包容和融合不完全取决于中国,取决于北京,而是一个互动和调适的过程。

挑战五:现代城市与古都风貌的矛盾

北京旧城的构建体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人文传统、美学观念和营造技术,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伟大创造,堪称为人类古代城市设计的东方典范。

北京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首,有6项具有代表意义的重要历史文物建筑及人类遗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然而,近年来,反映老北京风貌的旧城传统建筑,以年均减少一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消亡。在北京约62,5平方公里的旧城里,有关数据显示,旧城四合院传统建筑风貌区以及传统和现代混合区的面积,不到总量的40%;完全现代化风貌的区域已占40%多;道路、现代广场的面积大约占20%。原有的3000多条胡同,保存至今剩下不足500条。从大约1200平方公里建成区的大范围来看,北京的旧建筑已成为零星的散落,整个城市几乎可以看成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大量的新奇建筑出现在北京,许多新建筑几乎没有任何中国元素,找不到中国文化的熟悉和亲切感,从而使北京城市特征、城市风貌和城市气质模糊化。也许新奇建筑的评价尚有待于历史检验,但并不是所有新奇建筑都堪比当年的巴黎埃菲尔铁塔。建设世界城市,我们当然不能妄自尊大,但也不能盲目仿建,不能承载自身文化的建筑很难说是好建筑,没有历史年轮的城市难以成为令世人认同的世界城市。

建设世界城市,北京如何能以保护和发展兼具的眼光看待传统建筑和旧城风貌,实现发展性保护而不是发展性毁坏。如何避免资本暴力下的开发商主导、大拆大建的急功近利心态;如何控制超密度中心区、低俗商业设施的建设、避免随意改变城市肌理的滥权;如何加强旧城改造的统一领导,克服部门各自为政,政策被肢解的局面,特别是摆脱被资本绑架,受短期政绩所驱使;如何适当控制新奇建筑试验数量,加强新奇建筑设计的论证、审核和把关;如何使北京成为面向未来,兼顾传统与现代,中外合璧的高品位、高境界的世界之城。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既不是北京一城之事,亦非北京一市之功,而是中国实现复兴、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要求。没有国家的崛起,北京难以有世界城市的影响力,亦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城市。北京建设世界城市,亦非在国中独享世界城市之盛名盛景,以中国之大,前景之好,未来中国可能出现的世界城市还不止一个,比如上海。对此,北京应当清醒,北京并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更需直面的是,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中国的复兴之途必然充满阻遏和挑战,即使我们寻求在世界既有秩序之内的崛起,仍然难以避免与世界既得利益集团的长期斗争、冲突和较量。面对诸多考量,北京的世界城市之途愿景美好。前途光明,但必然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之路。

第8篇: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一、和谐世界理念是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

和谐思想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自古以来,世界各国人民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淀了丰富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和谐,在对外交往中主张“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和而不同”,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追求和谐和美,主张和睦和解,和衷共济,和风细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延续中华民族人文血脉,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支柱。和谐思想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成为中国人的基本追求和安身立命、为人处世的基本哲学态度。在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勾画出一种社会秩序:“他们都从不同的方面互相配合,通力合作从而产生出一个和谐有效的社会。这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每个成员各得其所,就像一个完美的交响乐团中每件乐器那样去履行自己恰当的职责。社会的正义,就像把诸多的行星按照井然有序的运动轨迹维系在一起的和谐关系。”可见,和谐是全人类的普遍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追求的理想。

和谐思想不仅深植于传统文化之中,它也与民主、平等、法治、科学、环保等近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理念相契合。正如总理指出的: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整个世界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在国际关系领域,《联合国》等国际约法集中体现了这些文明成果。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平等和民主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核心。国家无论大小、贫富,都是国际社会平等的一员,都应该平等地参与国际事务。国际关系应当实现民主化,国际事务不应由一国或少数几个大国说了算。和谐世界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和谐世界理念符合《联合国》等国际约法的基本原则,符合我国提倡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如,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体现了《联合国》平等原则;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促进世界共同繁荣,体现了《联合国》关于“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之进展”;致力于不同文明加强交流,倡导世界多样性,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是《联合国》倡导的促进“文化、教育、卫生各部门之国际合作”精神的延伸;增强合作,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地区安全稳定,是《联合国》基本原则。总之,和谐世界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世界,是一个有着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安全新秩序的世界,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

正因为和谐世界理念是人类共同的文化成果,和谐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期盼,它理应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和接受,可以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和谐世界的实质是不同文明的共存共赢

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在人类历史上,各种文明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存在差异,各种文明才能相互借鉴、共同提高;强求一律,只会导致人类文明失去动力、僵化衰落。各种文明有历史长短之分,无高低优劣之别。”总理在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大学演讲时也指出:“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文化多样性之于人类社会就如同生物多样性之于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事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有60多亿人口,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存在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正是这些不同文明的相互依存、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映生辉,才构成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承认并尊重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实现和谐世界的基本前提。从理论上说,要和谐,首先要有多样性的存在,要有多种不同特点的事物的存在。周太史伯认为,六律相和才能产生悦耳的音乐。只有同一种声音,不可能产生优美的乐调。《尚书•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不同的事物只有共处兼容,才能产生新事物;反之,排斥异己,只允许相同的事物共存,事物就得不到永续发展。辩证法认为,多样性是世界的本质属性,是世界发展进步的动力。作为人类的精神文明成果,文化更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不同文化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人类文明成果具有共有性和独特性两大特点。一方面,它们是全人类共同创造、共同发展、共同分享的文化成果;另一方面,它们又总是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社会形态、国家制度、民族特点、甚至地理环境相结合。人类在其发展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文化。每种文化都在历史长河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正因为文化的多样性,使人类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各自的文化能够保持活力。各民族的文化遗产都具有独特价值,是人类共同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多样性是交流、创新和创作的源泉,是人类发展的动力之一。离开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我们将面对一个思想日益枯竭、创意日益平庸、生活日益单调的世界。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一样,单一性导致脆弱性,多样性产生稳定性;单一性导致极端性,多样性产生包容性。因此,我们应该像保护物种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多样性,全力维护和发展人类的文化多样性。

目前,人类文明的发展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一些西方国家自恃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妄自尊大,把他们自己的文化当成是全人类最完美和至高无上的价值,无视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和多样性存在的客观事实,一意孤行地推行文化霸权主义。而其他国家则希望保持自己文化的特点,争取文化生存权,由此就产生了文化侵略与文化反侵略、文化渗透与文化抵抗之间的冲突,并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更新文化价值观,要从对立走向对话,从冷战思维转向和谐思维,确立起以尊重文明多样性为特点的新文化价值观。多年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倡导承认、尊重和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呼吁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令人欣慰的是,中国的主张已经得到当今世界的有力回应,联合国通过了关于保护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公约,等等。可以相信,文化多样性的思想正在不断深入人心,新的文化价值观将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共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平等对话、兼容并蓄、共存共赢、普遍繁荣的明天。

三、致力于构建和谐的国际文化新秩序

建设和谐世界,具有丰富的内涵,它要求:在政治方面,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实现各国之间的平等和谐;在经济方面,建立平等互利、共同繁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为和谐世界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在安全方面,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在文化方面,建立尊重文明多样性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在生态方面,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人类生存和发展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其中,文化问题相对于政治、经济、安全、生态等直接关涉各国切身利益的问题来说,具有一定独立性,而且文化价值观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取向。因此,以新的文化价值观为指导建立和谐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应该作为建设和谐世界的一个突破口。

和谐国际文化新秩序应当是文明的多样性得到充分展示的新秩序。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在多样性和差异性的辩证互动中演进的。各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观念体系、理想信仰、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心理、国民素质、制度设计等方面的差异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明形态。在多样性的文明形态中,不同的文明虽然存在着历史长短之分、发展阶段不同之别,但是没有高低优劣的区分。所有文明都有自己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和理由,在人类文明的宝库里都有自身的内在价值,都是平等的,都应该受到尊重。承认、尊重、维护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使各国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继承和发扬其文化传统,发展各自的独特文化,这是建立和谐的国际文化新秩序的内在要求。

和谐国际文化新秩序应当是公平正义原则得到充分体现的新秩序。没有公正和正义,和谐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公正和正义是世界文化和谐之魂。公正、正义的缺失,必然导致社会不和、社会冲突、社会分裂。事实证明,当一种文明要强加到其他文明之上的时候,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就会爆发冲突和战争。和谐的国际文化新秩序必须是以公正和正义为核心的文化新秩序。世界和谐文化属于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认同,其发展与人类幸福的增进并行。和谐世界是把利益和文化冲突约束在最低限度的稳定、和平与安宁的世界。只有在一个公正、和平的世界中,人类社会才有可能实现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人类的多样性文明才能合作、共赢,互相包容。

第9篇:世界文化发展范文

【关键词】世界1;世界2;世界3;生态文明

长期以来,哲学家们为世界的本原问题争论不休,但绝大多数哲学家在这场争论中都承认世界是由物质与精神构成的,从物质存在的本体论来看,理解世界1(物理体态的世界)、世界2(精神状态的世界)和世界3(思想的客观内容世界)内容需要从哲学发展中寻找。1967年,波普尔在《没有认识主体的认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三个世界”理论[1]。他认为世界至少包括三个在本体论上泾渭分明的次世界:“世界1”是物理世界或物理体态的世界;“世界2”是精神状态的世界[2]。“世界3”是思想的客观内容的世界,尤其是科学思想、诗的思想和艺术作品的世界, “世界3”还包括通常意义的“精神产品”凝结在通常意义的“物质产品”中的部分,即人工世界。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发展, 全球多数国家正在跨越工业化过程,三个世界所表述的内涵本身同时也在发展。国内学者李伯聪将人及人类社会并入世界2。世界3由传统的知识世界也从王克迪[3]所说的“编码文本”或到孙慕天[4]所指的“符码世界”等客观知识世界发展到人工物构成的人工世界。而理解世界1、世界2和世界3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从三者的相互交叉作用中去认识和解读。

首先,在世界1和世界2的关系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最为重要,人类社会经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人类形成了自己独有自然观。

其次,理解世界2和世界3的关系,以自然和人类及其社会演化的视角,从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即世界2通过抽象、加工转化为世界3。

再次,理解世界1和世界3的关系。以自然演化的视角,证实了物理体态的世界与人的思想的客观内容世界是通过世界2建立的。

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在世界1与世界2的相互作用。并且人类在世界1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具有世界1“常态”和有别于世界1“非常态”[6]世界2(人类文明形态),丰富了世界1;在世界2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中,人类在自身发展进化的基础上,通过世界2将对世界1的认识、观察、抽象并用人类自己的方式固定下来,符号化为世界3――科学;在世界1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中,世界1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中介是世界2,世界1与世界2在各自演化中发生了冲突,其根源在于世界2与世界3相互作用不当而引起。

三个世界的延伸――新世界3:站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及其生态思想的立场上,我们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自然观――生态自然观。从自然和人类及其社会演化出发,分析、认识科学和技术的本质,在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中,找出同时符合二者利益规律科学认识的本质,即如何把威胁人类安全的“非常态”变成可见的状态、可动的状态和可控的状态。建立符合自然演化规律的人与自然统一人类自然观。

随着人类的诞生和进化,人类从没间断过对自身发展和确立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的追求。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类不断谋求自身发展及其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并建立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两个文明”建立过程中,人类自然打破了生态自然的平衡,在人类不断谋求自身单向度发展的自然生态中,人类自身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其原因是人类建立的工业文明及其形成的自然观是机械论的,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不是人类的家园,它与人类没有任何精神意义上的联系[5],人也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它只有通过征服和控制自然才能确认自己的存在。其实质是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价值联系,导致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隔离。

人类的能动性与自然的受动性发生关系以来,人类通过自身对生态自然(天然自然,卡尔・波普称之为世界1)规律的认识、经验和归纳建立了人类自然(人工自然,卡尔・波普称之为世界2),进而又建立了包括生态自然在内的人类社会及其文明(卡尔・波普称之为世界3)。这样,自然界构成,即由生态的自然(天然自然)、人类自然(人工自然)组成,即世界1、世界2和世界3。生态的自然是自然中的世界1和世界2的一种交叉互补平衡。但随着人类自身为了追求自身发展和确立人类在自然界的地位,人类不断谋求自身发展及其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及其社会经过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在“两个文明”建立过程中,人类自然打破了生态自然的平衡,其过程是世界2大幅度增幅建立在对世界1资源的索取、破坏。其结果是世界2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世界1增长和修复速度。自然中的世界1和世界2不在是一种交叉互补平衡的生态平衡,而是世界2在无限扩大和世界1无限缩小的单向度发展。归根结低是世界2与世界1的矛盾,需要世界3对世界2与世界1的矛盾调节,并建立新的自然观和文明形态――生态文明。

基于此,马克思进一步看到了要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与环境、与生态的矛盾,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类走出人类文明越发展生态破坏越严重的“二律背反”的怪圈,就必须对我们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中固有的生态和谐观,为生态文明提供坚实的哲学基础与思想源泉。为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理论,实现马克思所说的“向自然的复归”,建立生态文明新的发展理念。“生态文明”需要科学解读,有助于对社会“生态文明”的外延的拓展理解和全面解读“生态文明”深刻的社会寓意;“生态文明”更需要哲学解读,必将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2]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3]王克迪.信息化视野中的“三个世界理论”[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0.

[4]孙慕天.论世界4[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2).

相关热门标签